一、网络环境下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梁静[1](2021)在《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2012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从2013年开始进入了中国,MOOC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MOOC相关概念、发展起源和发展特点等内容,与此同时使用案例分析法针对国内外典型的高校MOOC运行平台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为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提供参考;其次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分析法,将与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外部因素一一剖析出来,为开展MOOC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服务理念与服务体系;再次随机选择我国多家211高校图书馆网站,对于其开展MOOC信息服务的规模、课程种类、平台选取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存在着MOOC关注度不足、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馆藏资源共享障碍、缺乏管理机制等问题;最后结合SWOT分析以及高校的调查结果,深度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从加强图书馆推广宣传、馆员素质教育、开展信息素养嵌入式教育、建立健全版权清理机制、建立健全MOOC评价系统等方面,为高校图书馆完善以及创新MOOC信息服务模式提供新思路。面对MOOC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等一系列特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应该主动承担起领头羊的角色,在完善MOOC信息平台服务策略的同时,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并结合自身特点,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自身在教育界的地位,为我国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左玉波[2](2020)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多媒体资源建设刍议——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结合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资源的形态、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多媒体资源服务模式发生的变化,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多媒体资源建设工作为例,从文献采集的角度,探讨了多媒体资源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顶层设计、参照系统和具体策略,尝试提出多媒体资源建设工作的整体框架。
杨翠云[3](2020)在《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A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能力以及在师生科教学习中的地位,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图书馆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高校图书馆服务也正变得网络化、数字化和知识化。本文从服务能力相关概念入手,根据服务能力分类,归纳出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构成图;同时研究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要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关键在于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广西A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服务、文献资源服务、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服务以及阅读推广服务五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实际情况,实证探究了广西A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以及其图书馆服务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主要存在空间服务细节存在短板、重点文献资源相对缺乏、专业化学科服务能力不足、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阅读推广服务较差等问题。出现以上方面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高校经费投入与技术水平有限、文献资源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高以及阅读推广创新不足。通过查阅专业资料以及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相关文献,总结先进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的相关经验,并结合广西A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从六个方面提出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空间服务环境,提升用户满意度;二是合理采购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三是健全专业化学科服务体系;四是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五是强化创新促推广效力;六是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本文基于用户需求研究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不仅是图书馆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何志鹏[4](2020)在《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态和传播渠道,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现代的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文献的需求更加精准。然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和网络信息的混乱无序、良莠不齐又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读者自发的阅读中容易出现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功利化的阅读倾向等问题。图书馆在高校中既是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承担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职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责任帮助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读者群体选择和获取需要的文献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经典阅读和深层次阅读,最终帮助读者通过阅读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素养。传统的导读服务形式已经难以适应网络和数字时代的要求。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环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开发新型的网络导读服务。目前,对网络导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已经广泛开展了网络导读服务。但是高校网络导读服务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模式。该论文旨在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网络导读体系方案,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建设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途径。目录一直承担着指导读书治学的功能,网络导读也是现代目录学研究的方向。论文尝试从目录学的视角考察网络导读工作,将目录学中与导读有关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网络导读中,以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体系。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导读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论文认为国内研究侧重于理论问题探讨,国外研究侧重于具体技术和实践,但对于网络导读的体系和模式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第二章为理论部分。论文首先明确了导读的概念及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之后论文从目录学的视角分析导读,探讨了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核心理念对阅读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我国传统导读书目实现导读功能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还介绍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中对阅读指导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章对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论文先选择国内“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站作为案例,调查了网络导读服务的大致情况和常见的网络导读服务模式。然后选择网络导读服务开展较好的12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作为典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目前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前文理论归纳和实例调研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设计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模型。第五章以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网络导读服务为例,分析它们的建设情况并指出了可以改进之处。第六章对该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阐明了文章的创新点,之处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郭蓓蓓[5](2020)在《网络环境下馆藏文献建设的有效思考》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日渐普及,构建起更为典型与成熟的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文章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馆藏文献建设的内涵、意义和既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推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优化建设。
李锦兰,杨小凤[6](2019)在《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现状调查与思考》文中指出[目的/意义]旨在为大陆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为调研对象,分析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的特点,并与大陆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现状进行比较。[结果/结论]提出应适应"互联网+"网络环境;设立科研数据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学校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资源中心;加强为教学服务的部门职责;增设知识产权保护职能等建议。
李晶晶[7](2019)在《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网站发展日趋完善的同时,高中图书馆网站也抓紧建设的步伐,高中图书馆网站作为中学信息服务的提供平台,其信息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老师的科研进展和学生的求知欲。目前,由于高中图书馆网站大多数都依附在学校官网中发展,建设时间较短,往往出现信息资源不足、信息检索故障以及页面十分简单等状况。所以对高中图书馆网站的信息服务质量进行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极为重要,有助于改进高中图书馆网站建设的现状,从而为学校的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研究以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的部分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借鉴高校图书馆网站和公共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并依据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的调研情况,同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更加深入地制定和完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总共有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三级指标。从层次分析法角度出发,利用相应的问卷调查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本研究针对闽台地区28个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进行评价,对评分结果定级并进行分析,在借鉴台湾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最后为福建省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的信息服务质量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王绍霞[8](2019)在《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下的资源与服务融合发展 ——基于两岸四地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纸质资源利用率的下降和数字资源使用率的上升,移动互联网、数字资源、移动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高校图书馆仅依靠馆藏纸质资源支撑教学与科研需求的服务方式受到很大冲击。基于缓解馆藏空间日益紧张和馆藏量有限购置这一矛盾的图书馆空间再造活动应时而生。通过空间再造,在图书馆的场所价值得以凸显的同时,其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和建设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革,而参考咨询、学科服务等新型服务形式也更适应了个性化、数字化服务需求。如此,图书馆在空间再造、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的相互交融发展中得以壮大,真正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支柱。文章以网络调查为主,结合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以港澳台江苏省四地25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空间改造活动、服务体系等为调查内容,进而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再造、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三者之间的关联。同时也通过两岸高校图书馆的对比分析,找出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再造实践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之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活动,实质上是要实现图书馆资源保障与服务需求的高效匹配,通过建立完善的资源保障体系和提供多元化的功能性服务体系,来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所以,图书馆空间再造活动下资源保障与服务变革将是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这也是具有高校图书馆特色的空间再造发展之路。
方向明,唐凤,赵伯兴[9](2019)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理念创新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变革馆藏建设思路,建立便于用户存取的图书馆馆藏的构想;通过说明馆藏服务与建立便于存取的图书馆馆藏之间的关系,阐述在"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此框架下,图书馆应该在馆藏服务方面加强关联数据建立,通过建立发现工具等手段提高文献的可发现性,从而不断增强"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建设对支持读者学习和科研创新的力度。
吴琼[10](2018)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文中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享有独特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进行强势补充。在满足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帮助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引起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作为研究方法,收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主要从五个维度设计问卷,即社会服务意识,社会服务内容,社会服务规则,社会服务制度和社会服务宣传措施,对连云港师专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展开调查。结合实地访谈,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地高校图书馆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社会服务对象狭隘、内容过于单一、社会服务体系不畅通、社会服务推广薄弱等问题。为了提高当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区域智库作用,助力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本研究总结了几所社会服务能力较高的高校图书馆开展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两点主要建议: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二是采用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MOOC概述及平台介绍 |
第一节 MOOC的起源及概念 |
第二节 MOOC运行平台的介绍 |
一、国内MOOC运行平台的介绍 |
二、国外MOOC运行平台的介绍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Strength) |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势 |
二、高校图书馆MOOC教学信息梳理、整合与开发的优势 |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
四、为MOOC平台提供特色服务 |
第二节 劣势(Weakness) |
一、MOOC服务缺乏本土化理论研究 |
二、高校图书馆MOOC服务体系亟待建立 |
三、MOOC信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第三节 机遇(Opportunity) |
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
二、MOOC平台亟需推广宣传 |
三、MOOC发展需要图书馆配套服务 |
第四节 威胁(Threats) |
一、MOOC平台存在封闭性 |
二、MOOC教学对信息资源提出新要求 |
三、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冲击图书馆功能 |
第五节 基于SWOT分析的MOOC服务的策略 |
一、加强我国高校图书馆MOOC服务的本土化研究 |
二、MOOC服务理念的创新 |
三、建立专业的MOOC教学服务团队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 |
第二节 调查内容 |
第三节 调查步骤 |
第四节 调查分析 |
一、高校图书馆MOOC平台的建设情况 |
二、高校图书馆课程投放情况 |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情况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高校缺乏对MOOC的关注 |
二、馆员MOOC素质良莠不齐、服务能力有限 |
三、高校师生MOOC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
四、资源共享方面存在障碍,形成信息壁垒 |
五、缺乏有效的评分系统及激励机制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的策略 |
第一节 加强MOOC推广,宣传教育新理念 |
第二节 加强MOOC学科馆员继续教育 |
一、加强馆员思想教育,开展继续教育 |
二、培养专业、技能型馆员 |
第三节 开展嵌入式MOOC信息素养培育课程 |
第四节 整合优质资源,建立版权清理机制 |
第五节 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MOOC评价指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多媒体资源建设刍议——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媒体资源的独特功能价值和研究角度的选取 |
1.1 多媒体资源的独特价值 |
1.2 研究角度的选取 |
2 多媒体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 |
2.1 设定多媒体资源建设工作的宗旨目标 |
2.2 确立多媒体资源建设工作的原则 |
2.3 制定多媒体资源评估标准 |
3 构建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参照系统 |
3.1 多媒体资源发展趋向 |
3.2 多媒体资源受众需求变化趋向 |
3.2.1 受众对多媒体资源的需求依然强烈 |
3.2.2 受众需求遵循着费力最小原则 |
3.2.3 受众需求方式的碎片化与系统化的统一 |
3.3 多媒体服务方式的发展趋向 |
4 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具体策略 |
4.1 冷静面对多媒体产品更新换代的潮流 |
4.2 将互联网上开放性多媒体资源纳入采访视野 |
4.3 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便利条件加强馆际合作 |
4.4 合理配置各种媒介的文献资源 |
4.5 主动顺应资源服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5 结语 |
(3)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A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图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服务能力 |
二、用户需求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概况 |
一、广西A高校图书馆基本现状介绍 |
二、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现状 |
一、空间服务能力现状 |
二、文献资源服务能力现状 |
三、学科服务能力现状 |
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能力现状 |
五、阅读推广服务能力现状 |
第三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实施 |
二、用户需求调查分析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空间服务细节存在短板 |
二、重点文献资源相对缺乏 |
三、专业化学科化服务能力不足 |
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
五、阅读推广能力较差 |
第二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经费投入与技术水平有限 |
二、文献资源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 |
三、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 |
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
五、阅读推广创新不足 |
第四章 国内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经验 |
一、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空间服务经验 |
二、重庆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经验 |
三、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经验 |
四、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服务经验 |
五、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经验 |
第二节 启示 |
第五章 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空间服务环境,提升用户满意度 |
一、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
二、以用户需求为基打造多元化空间模式 |
三、构建全媒体空间服务体系 |
第二节 合理采购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
一、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主,纸质文献协调发展 |
二、以学科导向原则采购文献 |
三、加强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
第三节 健全专业化学科服务体系 |
一、健全学科馆员制度 |
二、做好学科信息需求分析 |
三、提升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能力 |
第四节 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 |
一、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注重信息能力培养 |
二、建构基于“成果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 |
三、加强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 |
第五节 强化创新促推广效力 |
一、打造品牌活动,强化创新性 |
二、统筹资源促进推广效力 |
第六节 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
一、重视馆员培训,提升馆员整体素质 |
二、试行人才轮岗制培养 |
三、建立图书馆与馆员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目录学视角下的导读 |
2.1 导读与网络导读 |
2.1.1 导读的定义 |
2.1.2 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 |
2.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导读思想 |
2.2.1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理论核心和导读思想 |
2.2.2 中国传统导读书目的发展及其导读功能 |
2.3.数字时代目录学导读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调研 |
3.1“211 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概况 |
3.2 网络导读的主要形式 |
3.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3.2 境外典型案例分析 |
3.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 |
4.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
4.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
4.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模块 |
4.5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实证分析 |
5.1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2 南京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3 总结与改进 |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
6.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 |
6.2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网络环境下馆藏文献建设的有效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的意义 |
2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的两大影响 |
2.1 影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 |
2.2 影响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 |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藏”与“用”的矛盾突出 |
3.2 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力度不足 |
3.3 缺乏馆际互动和资源共享意识 |
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优化举措 |
4.1 基于读者诉求优化文献资源建设 |
4.2 强化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
4.3 强化馆际合作,带动资源共建共享 |
(6)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现状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概况 |
1.1 机构设置模式 |
1.2 机构设置现状 |
1.2.1 机构设置数量 |
1.2.2 部门设置情况 |
2 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特点 |
2.1 机构设置模式的变革 |
2.2 业务部门设置特点 |
2.3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3 调研结果分析 |
3.1 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职能扩大化 |
3.2 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程度高 |
3.3 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多元化的用人机制 |
4 对大陆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的建议 |
4.1 机构设置应适应“互联网+”网络环境 |
4.2 设立科研数据管理相关职能部门 |
4.3 整合学校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资源中心 |
4.4 加强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部门职责 |
4.5 增设知识产权保护职能 |
5 结语 |
(7)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基础 |
第一节 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已有成果分析 |
一、已有评价指标体系 |
二、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的主要评价方法 |
第二节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 |
一、福建省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 |
二、台湾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 |
第三节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样本图书馆网站概况 |
一、样本选择 |
二、样本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概况 |
三、样本图书馆网站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基础 |
一、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二、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用户调研 |
第二节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
一、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的过程 |
二、初步构建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一级、二级、三级指标 |
第三节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调整及确立 |
一、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调整 |
二、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 |
三、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赋权 |
第一节 一、二级指标的赋权 |
一、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和依据 |
二、构建判断矩阵 |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四、一、二级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二节 三级指标的赋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
第一节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综合评价 |
一、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的评分 |
二、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的定级 |
第二节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一、高中教育政策的差距 |
二、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建设规模的差距 |
三、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链接位置设置的差距 |
四、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栏目名称设置的差距 |
五、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首页布局的差距 |
六、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多媒体设计的差距 |
七、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特色资源的差距 |
八、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检索功能的差距 |
九、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消息更新的差距 |
十、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交互功能的差距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闽台对比的闽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发展策略 |
第一节 闽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设计发展策略 |
一、明确图书馆链接在学校主页的位置 |
二、注重页面设计的合理性与艺术性 |
第二节 闽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内容发展策略 |
一、加强图书馆网站的内容建设 |
二、开展网站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
三、树立站内的主打品牌 |
第三节 闽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功能发展策略 |
一、提高信息检索的灵活性 |
二、树立“读者为本”的服务思想 |
三、实时规范的更新维护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1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评价指标访谈提纲 |
附录 2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3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调查 |
附录 4 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指标分值比例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下的资源与服务融合发展 ——基于两岸四地高校图书馆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发展历程 |
2.1 萌芽时期(2000——2012) |
2.2 成长时期(2013——2015) |
2.3 快速发展时期(2016——) |
3 两岸四地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的调查 |
3.1 调查说明 |
3.2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的调查 |
3.2.1 空间设置方面 |
3.2.2 馆藏资源方面 |
3.2.3 用户服务方面 |
3.3 港、澳、台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调查 |
3.3.1 空间设置方面 |
3.3.2 馆藏资源方面 |
3.3.3 用户服务方面 |
4 两岸四地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调查的分析 |
4.1 空间设置上多样与单一并存 |
4.2 馆藏资源建设上各地重视程度不同 |
4.3 用户服务上各地差异明显 |
5 图书馆空间再造需与资源保障和服务创新融合发展 |
5.1 图书馆空间再造下必须创新服务体系 |
5.1.1 资源服务方式要趋向多样化发展 |
5.1.2 资源使用环境的建设要突出技术因素 |
5.1.3 服务设施配置要体现人文关怀 |
5.2 服务能力的提升必须要资源来保障 |
5.2.1 重新规划资源建设政策以运行空间再造下的新服务体系 |
5.2.2 转变资源建设方式以建设共享为主的资源保障体系 |
5.2.3 资源建设应该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和评估体系 |
5.2.4 馆员角色需转变以无缝连接资源与用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理念创新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创新 |
1.1“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提出 |
1.2“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解读 |
1.2.1 实体、虚拟馆藏的关系 |
1.2.2 对馆藏共享路径的拓展 |
1.2.3 改善馆藏可发现性 |
2“互联网+”环境下便于存取馆藏模式的构建 |
2.1 建立便于存取的馆藏方式 |
2.2 便于存取纸本馆藏模式的构建 |
2.2.1 纸本馆藏模式 |
2.2.2 数字馆藏模式 |
3“互联网+”环境下构建便于存取馆藏体系的举措 |
3.1 完善便于存取的纸本馆藏体系 |
3.1.1 加快馆藏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建设 |
3.1.2 加强与第三方社会机构的合作 |
3.1.3 提高科研成果的可发现性 |
3.1.4 实现馆藏内容的增值 |
3.2 构建便于存取的数字馆藏 |
3.2.1 读者成为馆藏服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
3.2.2 最大化存取全文数字资源 |
3.2.3 合作建立馆藏数字化的储存库 |
4 结语 |
(10)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方高校 |
2.1.2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
2.1.3 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非盈利组织的社会作用理论 |
2.3 地方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
2.3.1 高校图书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2.3.2 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公平性的需求 |
2.3.3 节约型和学习型社会创建的需求 |
2.4 地方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可行性 |
2.4.1 政策导向 |
2.4.2 资源优势 |
2.4.3 社会需求 |
第3章 连云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分析——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 |
3.1 连云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3.2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3.2.1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概况 |
3.2.2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方式 |
3.3 连云港师专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
3.3.1 社会服务意识调查分析 |
3.3.2 社会服务内容调查分析 |
3.3.3 社会服务规则调查分析 |
3.3.4 社会服务制度调查分析 |
3.3.5 社会服务宣传调查分析 |
第4章 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 |
4.1.1 缺乏积极主动的社会服务意识 |
4.1.2 社会服务内容单一 |
4.1.3 社会服务管理制度缺失 |
4.1.4 社会服务宣传力度薄弱 |
4.2 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原因分析 |
4.2.1 图书馆服务思想观念落后 |
4.2.2 社会需求定位不准确 |
4.2.3 管理体制不顺 |
4.2.4 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
4.2.5 资金保障力度不到位 |
第5章 国内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案例及启示 |
5.1 国内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案例 |
5.1.1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5.1.2 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5.1.3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 |
5.2 国内地方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
5.2.1 重视开展社区服务 |
5.2.2 由传统文献服务向高端、专业化服务发展 |
5.2.3 由独立服务模式走向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服务模式 |
第6章 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及建议 |
6.1 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
6.1.1 法律政策保障 |
6.1.2 资金保障 |
6.1.3 制度保障 |
6.1.4 人员保障 |
6.2 采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途径,拓展服务内容 |
6.2.1 因地制宜开展基础服务 |
6.2.2 区域馆际合作拓展服务空间 |
6.2.3 构建地方特色数据资源平台 |
6.2.4 提供移动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网络环境下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信息服务的研究[D]. 梁静.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多媒体资源建设刍议——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 左玉波.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0(04)
- [3]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A高校为例[D]. 杨翠云.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4]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D]. 何志鹏. 南京大学, 2020(02)
- [5]网络环境下馆藏文献建设的有效思考[J]. 郭蓓蓓.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02)
- [6]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现状调查与思考[J]. 李锦兰,杨小凤. 情报探索, 2019(08)
- [7]闽台地区重点高中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李晶晶.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下的资源与服务融合发展 ——基于两岸四地高校图书馆的调查[D]. 王绍霞. 郑州大学, 2019(08)
- [9]“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理念创新探究[J]. 方向明,唐凤,赵伯兴. 新世纪图书馆, 2019(03)
- [10]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以连云港师专图书馆为例[D]. 吴琼.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