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膨胀土渠坡降雨入渗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雷文凯[1](2021)在《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富含亲水性矿物的粘土,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分布范围广泛、地质灾害频发,膨胀土边坡失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问题之一。水分是决定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干湿循环导致的复杂土水相互作用是胀土边坡发生浅层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以非胀缩性粘土和砂为主要原料的植被客土覆盖层,具有水分存储、蒸散、侧向导排等功能及绿色环保、造价低、易维护等优点,将其通过土工格室覆盖于膨胀土边坡之上,从调控表层含水量的角度对边坡进行轻量化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膨胀土边坡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易发生浅层失稳问题,提出基于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含水量调控方法。利用考虑倾角及客土层的降雨入渗理论模型,分析了客土层厚度、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水头、降雨强度及持时等参数对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建立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研究了人工降雨及自然气候作用下边坡表层的湿热性状,并探讨了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保湿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客土层的渗流调控性能,并对其作了设计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的长期湿热性状、变形及稳定性。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分析边坡表层水量平衡要素及水分传递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倾角及客土层的斜坡改进入渗模型,探讨了客土层厚度、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水头、边坡倾角、降雨强度及持时等因素对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倾角在超过60°后,随着倾角增大,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增大;雨强在小于20mm/h时,随着雨强增大,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显着减小。从坡面入渗的水分容易在倾斜的粗粒土层排出边坡,这有助于客土层防渗作用的长期有效发挥,对于细粒土与粗粒土组合的双客土层,粗粒土厚度对雨水入渗到膨胀土边坡层所需的降雨历时几乎无影响。(2)建立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开展人工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径渗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含砂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土体含水量受降雨影响的程度小于单一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砂层的侧向导排在雨水运移到砂-膨胀土界面时开始发挥作用,侧向导排速率随降雨的进行持续增大,在降雨结束时达到峰值,降雨停止后导排速率不断减小;雨强越大,砂层的侧向导排水产生的时间越早,侧向导排作用越强;侧向导排在降雨停止后仍能持续较长时间,且降雨停止后的侧向导排量占总导排量较大的比例。(3)对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在现场自然气候下的性状进行了一年的监测,并探讨了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保湿性能。结果表明: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的含水量及水势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明显减弱。在一年的监测期内,单一客土层最终透水量接近200mm,占总降雨量的17.7%;双客土层透水量几乎不受累计降雨量的影响,增长速率缓慢,最终透水量仅为40mm,仅占总降雨量的3.7%。单、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在旱季的最终累计失水量分别为27mm、9mm,失水速率分别为0.351mm/d、0.117mm/d,铺设砂层的双客土层较单一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土体有更好的保湿作用。(4)建立了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的渗流分析数值模型,对影响渗流的边坡倾角及客土层的厚度、渗透系数、进水压力值、初始孔压等参数作了敏感性分析,提出并验证了渗流调控优化设计方法及实例。结果表明:表层粘土厚度及孔压几乎不影响双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性能,而表层粘土饱和渗透系数越小,客土层防渗性能越强,临界饱和渗透系数为1.5×10-8m/s。铺设砂层能显着提高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的防渗性能,但砂层厚度不宜过大,其最佳铺设厚度在20cm左右;砂层饱和渗透系数越大,越有利于客土层防渗性能的发挥;在进水值不大于12k Pa时,砂土进水值越小,客土层防渗性能越强,砂土宜优先采用进水值低(粒径较粗)的颗粒。(5)对不同客土层覆盖的膨胀土边坡长期湿热性状、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双客土覆盖的边坡土体孔压变化幅度及速率明显缓于裸坡和单客土层覆盖的边坡,双客土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土体体积含水量维持在0.32m3/m3附近的相对平衡状态,土层存储水量的增长速率显着小于单客土层及无客土层,在6年总累积降雨量为7379mm的条件下,其坡面总累积径流量为1659.2mm,占总累积降雨量的22.5%;土体蒸发量、植被蒸腾量分别为1023.8mm、1600.1mm,分别占总累积降雨量的13.9%、21.7%。土层存储量、砂层侧向导排量分别为209.8mm、2886.0mm,分别占总累积降雨量的2.8%、39.1%,砂层的侧向导排是耗散降雨的最主要途径。无客土层、单客土层、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坡脚0.5m深度处土体的最终位移分别为6mm、4.5mm、3.8mm左右,且双客土层覆盖的边坡的变形增长速率最低。双客土覆盖的边坡膨胀土层土体湿度长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其安全系数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状态;单客土覆盖的边坡及裸坡土体经历了多次次干湿循环的影响,在早期降雨阶段即发生失稳。双客土层能很好地保证膨胀土边坡的长期稳定性。
许杨少君[2](2020)在《水泥改性膨胀土坡面防护及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改性膨胀土作为膨胀土改良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度高,渗透性低等优点。根据膨胀土边坡在外界大气环境影响下易发生失稳破坏的特征,本文提出使用水泥改性膨胀土(以下简称水泥土)作为边坡表面防渗保湿层的边坡坡面防护措施,研究水泥土作为边坡表面防渗保湿层的可行性、防护效果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水泥土的相关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室内试验,判断水泥对膨胀土改性效果及作为边坡防护的可行性;对水泥土在干湿循环下的裂隙性和渗透性进行试验,及通过现场原位模拟降雨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水泥土对于边坡防渗保湿效果;基于现场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方法对水泥土防护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模拟,研究水泥土防护下边坡的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室内试验的结果表明:水泥的掺入,膨胀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得到很大的改良,满足作为边坡表面防护层的要求;且随着水泥掺量及养护龄期的增大,其改良效果越好;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对膨胀土的改性效果要好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碱水泥土的碱度要远小于普通水泥土,作为边坡表面防护层更利于后期的绿化,故低碱水泥土更加适宜作为边坡坡面防护。(2)干湿循环及渗透实验结果表明:膨胀土在干湿循环下,含水率变化幅度大,表面裂隙发育,裂隙指标快速增大,导致土体的渗透系数快速增大;而掺加水泥的土体,在干湿循环下,含水率变化幅度较小,土体的裂隙发育得到抑制,且裂隙指标随着水泥掺量和土样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减小,土体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渗透系数。说明水泥土有着良好的防裂隙开展及防渗保湿的效果。(3)现场原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防护边坡,水分的入渗量、坡内土体含水率的变化程度及影响深度都小于无防护边坡;坡体的位移量和土体强度的衰减程度相较于无防护边坡更小。说明水泥土对边坡起到良好的防渗保湿效果,同时也提高边坡的稳定性。(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入渗和干湿循环的作用下,土体产生的吸湿膨胀和强度衰减是边坡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水泥土由于起到良好的防渗保湿效果,降低降雨入渗和干湿循环对坡体的影响,进而也降低土体的吸湿膨胀和强度衰减程度;相较于无防护边坡,水泥土防护边坡安全系数下降缓慢,坡体位移量小,说明在水泥土的坡面防护下边坡的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证。
牛乐乐[3](2020)在《干湿交替与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硅藻土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密度不断增大,高铁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通过特殊土地区。硅藻土由于具有节理发育、含水率高、压缩性大、易崩解等特性,其工程性质极差,且目前国内外对硅藻土边坡稳定性问题研究较少,干湿交替和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硅藻土边坡稳定性研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干湿交替作用下硅藻土边坡的失稳机理和动荷载作用下边坡的动态响应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本文进行了以下工作:(1)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硅藻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2)利用现场自然硅藻土边坡试验和防护边坡试验,研究干湿交替和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边坡响应规律及防护效果;(3)利用Geo Studio对硅藻土边坡进行非饱和/饱和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研究。本文研究成果如下:(1)室内基本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试验研究表明,浙江嵊州地区硅藻土属于粘土大类,处于硬塑—可塑状态;该地区硅藻土具有高含水率、低密度、高孔隙比、高塑性指数的特性;该地区硅藻土日照失水后出现裂隙甚至碎裂,遇水迅速崩解,耐崩解指数达3.1%~15.3%,工程应用中需特别注意此问题。(2)观察现场硅藻土边坡裂隙发展过程表明,经过5个月24天的干湿交替作用,1:2自然边坡和1:1.5自然边坡裂隙宽度达到10~25mm,深度达到40~60cm。硅藻土边坡表面破坏主要是因为干湿交替作用引起表层土体开裂,降雨进入裂隙加剧开裂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裂隙逐渐加宽加深,导致边坡浅表层土体由整体变为大块土体,再到小块土体,最后在降雨作用下堆积至坡脚。因此有必要对硅藻土边坡进行适当的防护,隔绝大气对硅藻土边坡表层产生的干湿交替作用,避免原状硅藻土产生含水率梯度,防止硅藻土边坡表层出现裂隙。(3)现场硅藻土边坡试验结果表明,1:2自然边坡坡顶表面水平位移为25.7mm,坡脚表面水平位移为5.7mm;1:1.5自然边坡坡顶表面水平位移为51.3mm,坡脚表面水平位移为6.93mm;1:2拱形骨架防护边坡降雨后坡顶表面发生水平位移3.7mm,坡脚表面发生水平位移4.9mm。相比较而言,防护边坡水平位移明显减小,降雨后水平位移初步稳定,防护后边坡整体性更强,采用拱形骨架防护硅藻土边坡初步效果较好。为减少大气对硅藻土边坡表层产生的干湿交替作用,建议两布一膜覆盖硅藻土边坡,其上采用拼装式拱形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客土植草灌防护。动荷载作用下,拱形骨架防护边坡各位置加速度响应均小于1m/s2,可不考虑动荷载对边坡的影响。(4)现场锚杆拉拔试验结果显示,硅藻土由于含水率较高,采用湿钻钻孔导致硅藻土软化,力学性能降低,灌浆后锚杆无法与周围土体形成足够的粘结强度,拉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而采用干钻钻孔施工工期太长,故不建议使用锚杆框架梁防护硅藻土边坡。(5)利用Geo Studio数值分析结果显示,降雨加大了硅藻土坡体内的湿度场,裂隙使得土体更快达到饱和状态,降雨和裂隙都使边坡安全系数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考虑裂隙引起的强度衰减后潜在滑移面明显向边坡表层移动,边坡更加趋向于浅层破坏,安全系数大幅度降低,可见硅藻土边坡出现裂隙导致其强度大幅度下降,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硅藻土边坡破坏主要由日照失水造成的裂隙引起,降雨导致其变形破坏,强度衰减是安全性降低的主要因素,采用拱形骨架内空心砖客土植草防护硅藻土边坡具有较好效果。建议覆盖两布一膜进行优化,其上采用拼装式拱形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客土植草灌防护。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以为理解硅藻土边坡破坏机理和完善防护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朱洵,李国英,蔡正银,黄英豪,张晨,陈皓[4](2020)在《湿干循环下膨胀土渠道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北疆地区膨胀土渠道因季节性通水导致的边坡失稳破坏问题,通过建立简化地质条件的离心模型试验,得到了湿干循环下膨胀土渠道边坡的变形及破坏特征,提出了由渠道通水、停水引起的湿干循环下膨胀土渠道边坡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GeoStudio软件分析了不同裂隙分布形式对膨胀土渠道边坡渗流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过程中渠基膨胀土开裂是引起渠道边坡发生浅层失稳破坏的决定性因素;渠道因季节性通水造成的湿干循环作用下膨胀土渠道边坡破坏模式主要由"子土块"剥落破坏及"后缘张拉裂隙的扩展"2种破坏相互混合叠加构成。对比数值模型中不同后缘裂隙深度下渠坡的安全系数可知,当裂隙贯穿区深度为0.5 m时(工况1),对应的安全系数下降幅度约为60%,但此时的安全系数仍较大,渠坡可视为稳定;而当裂隙贯穿区深度继续增加至1 m时,渠道的安全系数下降幅度达到约74%,此刻的安全系数接近一级安全等级阈值(1.25),渠坡虽仍为稳定,但已经具备了失稳的可能。边坡的浅层破坏主要由"子土块"剥落模式决定,而后缘张拉裂隙的扩展对渠坡的失稳起到促进作用。此外,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裂隙的存在加剧了坡面表层土体的孔压波动,易造成表层"子土块"的剥落。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季节性通水诱发的膨胀土渠道灾变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斯宏,汪易森,杨旭辉,马胜利[5](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岩(土)渠坡处理潞王坟试验段土工袋处理方案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验证土工袋处理膨胀土渠坡效果,优化土工袋施工技术,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潞王坟段进行了土工袋处理膨胀岩(土)边坡的现场试验,监测了土工袋施工、蓄降水试验以及自然和人工降雨试验过程中,膨胀岩(土)渠段的含水率、土压力和侧向位移。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土工袋处理后,膨胀岩(土)下卧层的含水率变化基本不受降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土工袋下卧层的土压力基本不受膨胀力的影响,数值近似等于上覆土的土压力;渠坡的侧向变形主要发生在开挖期,采用土工袋处理后的膨胀土渠坡侧向位移大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土工袋处理膨胀土边坡具有抑制水分迁移和膨胀变形,增加边坡稳定性的显着效果。
张良以[6](2019)在《基于多场耦合非饱和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膨胀工作为自然界一种广泛分布的非饱和特殊性黏土,因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其对暴露于自然环境下的边坡工程极易造成重大的影响。建立简洁有效的分析方法,分析膨胀土膨胀性对边坡工程的影响,明确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机理,是解决由其特殊性引发工程安全问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针对非饱和膨胀土边坡,采取以理论分析、程序开发、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非饱和膨胀土的膨胀模型、参数确定、工程特性、降雨入渗边界以及降雨诱发边坡渐进破坏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主要的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增量塑性理论框架,引入双参数变切线模量概念,开发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实用模型(DM)。通过相关的室内试验,验证了DM模型在压缩、拉伸状态下、循环加/卸载状况下、压缩到反向拉伸情况下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以及土体应变软化的特性。相较于常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通过单参数调节实现应力应变曲线由线性至双曲线的转变,克服了应力应变曲线形式单一的局限性,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2)在非线性实用模型(DM)基础上,通过引入双相流固结理论并结合膨胀应变与基质吸力的线性假定,开发一种适用于膨胀土工程的非饱和渗流场-应力场-膨胀应变场多场耦合数值计算程序(DMUS)。通过经典砂柱排水试验及三维自由膨胀试验,验证了 DMUS模型能够有效反映膨胀土非饱和渗流及固结的耦合特性、以及湿胀过程中各阶段工程特性,对于预测和分析膨胀土工程具有一定适用性。(3)基于常规的室内试验手段,针对广西膨胀土进行室内物理特性、强度、收缩及膨胀试验,分析膨胀土工程性质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获得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量以及干湿循环对膨胀土强度、收缩特性、膨胀特性以及膨胀力的影响规律。(4)基于群体智能差分进化算法,搭建多场耦合数值计算程序(DMUS)参数反分析平台,建立膨胀土膨胀模量参数的预测方法。同时,通过膨胀土膨胀性因素敏感性分析,获得膨胀性与泊松比、膨胀模量、初始饱和度、上覆荷载、摩擦角、初始模量、粘聚力、干密度以及抗拉强度参数的定性关系及敏感性大小。(5)基于坡面流理论,建立适用于多场耦合模型(DMUS)的降雨入渗-产流边界。通过室内降雨入渗试验的比对,验证其适用性。同时,对斜坡降雨入渗规律进行系统地研究,获得坡体饱和度、降雨强度以及坡比对坡面入渗、产流的影响规律。通过与常规的简化降雨边界进行对比,获得了各类边界的适用范围,降雨入渗-产流边界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6)应用多场耦合数值计算程序(DMUS)及降雨入渗产流边界,进行单次降雨诱发膨胀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研究,清晰地呈现了单次降雨诱发的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由坡脚起始,向坡顶延伸的多层、逐级后退式牵引性滑坡特征。同时,对降雨诱发渐进破坏过程中破坏形态、应力、位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了坡体渐进破坏演化规律,总结了降雨诱发膨胀土边坡多层逐级后退式失稳破坏机理。
张哲[7](2019)在《蒙内铁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失稳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肯尼亚蒙内铁路在蒙巴萨地区以深路堑的形式穿越了大面积的膨胀土地段;该地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研究成果不多,同时缺乏这类路堑边坡失稳机理的研究成果,使得桩板墙等防护结构的设计方案较为保守;因此,有必要开展该地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路堑边坡的失稳机理以及桩板墙结构的优化设计等专门研究。论文首先通过现场调研,研究了该地区膨胀土边坡的失稳特征,分析了防护结构的设计特点;其次,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现场人工降雨试验,探究了膨胀土的膨胀特性、抗剪强度特性以及降雨入渗对边坡内部土水状态的影响特性,并分析了各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以上研究,综合分析了边坡失稳的诱发因素,揭示了膨胀土路堑边坡的失稳机理;最后,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桩板墙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桩板墙结构在不同时期的受力及变形特征。此外,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桩板墙防护结构的设计参数。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区膨胀土边坡的失稳具有季节性、浅层性、裂隙性和渐进性的特征;以上特征的出现与该地区雨季、旱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以及土体本身的膨胀特性、抗剪强度特性密切相关。(2)该地区膨胀土本身所具有的膨胀潜势越大,则土体膨胀稳定时的膨胀量也相应越大,且土体膨胀稳定时的膨胀率与其本身的干密度、含水率以及上覆荷载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3)该地区膨胀土的抗剪强度随其自身含水率的增加、干密度的减小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分别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减弱、土体吸力的减小以及土体裂隙的开展所导致的土颗粒间胶结力的丧失有关。(4)降雨对边坡土体的影响深度约为2m;在此范围内的土体会因吸水而发生体积的膨胀变形和抗剪强度的降低。以上影响将使得边坡的稳定性下降。(5)膨胀土路堑边坡失稳破坏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裂隙的出现和发展、风化层土体抗剪强度的衰减和降雨的入渗;其中裂隙的出现和发展、风化层抗剪强度的衰减是边坡失稳的内因,与土体本身所具有的低渗透性、强胀缩性密切相关;降雨的入渗则是边坡失稳的外因,也是其直接诱发因素。(6)膨胀土路堑边坡的失稳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边坡从开挖至失稳会经历五个阶段,分别是:浅层裂隙出现和发展、低抗剪强度区域形成、降雨入渗、坡脚失稳滑移和失稳范围扩大五个阶段。(7)桩间土体的开挖卸荷作用和膨胀力作用不仅会影响桩板墙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征,还会使得边坡的稳定性下降。基于正交试验结果,得到了优化后的桩板墙结构的设计参数范围;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桩板墙结构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均有提高。以上研究结论可以为类似地区膨胀土路堑边坡的治理与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刘祖强,郑敏,熊涛[8](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坡膨胀土含水率监测及分析》文中认为为了分析渠坡膨胀土含水率变化对渠坡稳定性的影响,对现场自动采集的含水率、吸力、降雨量、土温和气温等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灰关联分析。初步认为强膨胀土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温度、降雨量、蒸发量和吸力等。现场监测结果和灰关联分析得到:受降雨入渗过程滞后影响,大气降雨3 d后,才能渗入到1.6 m深的强膨胀土中,影响深度<6.1 m;渗入到1.4 m深的强膨胀岩中需要47 d时间,影响深度<5.1 m。对渠坡膨胀土含水率变化的长期监测及其数据分析,为南水北调工程渠坡膨胀土胀缩变形的分析及渠道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陈正汉,郭楠[9](2019)在《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的近期进展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内容包括仪器研发、基本特性、理论模型和工程应用。对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和本构模型及缓冲材料的热力学特性等前沿科学问题做了重点阐述。在非饱和土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方面,详细讨论了持水特性、水气运移特性、结构演化、强度特性、应力理论、本构模型和数值分析;在特殊土研究进展方面,涉及16类土,主要介绍了我国广泛分布的黄土和膨胀土及用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缓冲材料,对其土压力、增湿变形、蠕变特性、浸水试验、边坡、动力特性和地质灾害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在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应用方面,介绍了两方面的进展:理论成果的工程应用和实用技术的研发;文末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刘鸣,程永辉,童军[10](2016)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边坡处理效果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膨胀土边坡在膨胀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及边坡处理方案,针对不同工况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与监测。系统总结了膨胀土边坡处理的施工技术;从边坡变形、含水率变化2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水泥土改性、土工格栅加筋、土工膜封闭、土工袋填筑4个工况的边坡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泥改性土(换填非膨胀黏性土)处理效果最好;土工格栅加筋主要存在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的问题;土工袋填筑存在压实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土工膜封闭主要由于没有压重处理,效果最差。最后总结并提出了膨胀土边坡处理原则。
二、膨胀土渠坡降雨入渗现场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膨胀土渠坡降雨入渗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的水敏性 |
1.2.2 膨胀土边坡的入渗特性与蒸发响应 |
1.2.3 膨胀土边坡的防护技术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工作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客土覆盖的斜坡水分迁移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土体水分迁移机理 |
2.2.1 土体水分形态和势能 |
2.2.2 土体水力特性 |
2.2.3 土中水流动定律 |
2.3 客土层的水分传递 |
2.3.1 坡面径流和入渗的形成 |
2.3.2 水量平衡 |
2.3.3 水分蒸散 |
2.3.4 湿热耦合 |
2.4 客土层对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 |
2.4.1 斜坡Richards渗流方程 |
2.4.2 斜坡改进入渗模型 |
2.4.3 考虑客土层的边坡入渗模型 |
2.4.4 客土层参数对边坡入渗的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地建设 |
3.1 引言 |
3.2 试验基地概况 |
3.2.1 场地气候特征 |
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2.3 试验边坡布置方式及客土覆盖型式 |
3.3 仪器设备 |
3.3.1 体积含水量传感器 |
3.3.2 土体水势及温度传感器 |
3.3.3 现场气候监测系统 |
3.3.4 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系统 |
3.3.5 太阳能供电系统 |
3.3.6 人工降雨及径流导排收集系统 |
3.4 试验边坡建设过程 |
3.4.1 膨胀土边坡开挖成形 |
3.4.2 客土层的铺设 |
3.4.3 传感器的埋设 |
3.4.4 植被种植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人工降雨条件下边坡径渗流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降雨试验方案 |
4.2.1 降雨强度及持时的确定 |
4.2.2 仪器设备检查 |
4.2.3 测试项目及流程 |
4.3 不同覆盖条件下边坡径渗流响应 |
4.3.1 初始条件 |
4.3.2 径渗流过程分析 |
4.3.3 土体含水量及水势变化规律 |
4.4 植被客土层对边坡防渗性能分析 |
4.4.1 水分运移过程 |
4.4.2 植被截留及坡面净入渗量 |
4.4.3 客土层侧向导排 |
4.4.4 水量平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坡表层湿热性状的现场气候响应 |
5.1 引言 |
5.2 现场长期监测方案 |
5.3 监测结果 |
5.3.1 现场气象情况 |
5.3.2 现场植被生长状况 |
5.3.3 客土及膨胀土温度响应 |
5.3.4 土体含水量响应 |
5.3.5 土体水势响应 |
5.4 现场土体土水特征曲线分析 |
5.4.1 土水特征点 |
5.4.2 增湿段与脱湿段划分 |
5.4.3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
5.5 客土层对边坡防渗保湿作用分析 |
5.5.1 植被客土层对膨胀土温度变化的影响 |
5.5.2 植被客土层对膨胀土水分变化的影响 |
5.5.3 膨胀土层储水量及客土层防渗性能分析 |
5.5.4 客土层保湿性能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渗流调控数值分析及设计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本模型渗流分析 |
6.2.1 几何模型和计算参数 |
6.2.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6.2.3 计算结果 |
6.3 膨胀土边坡自身特性对渗流的影响分析 |
6.3.1 坡度的影响 |
6.3.2 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
6.3.3 初始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6.4 客土层对防渗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 |
6.4.1 客土层厚度的影响 |
6.4.2 客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
6.4.3 砂土进水值的影响 |
6.4.4 表层粘土初始孔压的影响 |
6.5 渗流调控设计优化 |
6.5.1 渗流调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6.5.2 防渗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
6.5.3 优化设计实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期水分调控效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边坡土体长期湿热性状计算模型 |
7.2.1 几何模型 |
7.2.2 材料参数 |
7.2.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7.3 长期湿热性状分析结果 |
7.3.1 蒸散量及土体温度 |
7.3.2 孔隙水压力 |
7.3.3 体积含水量 |
7.3.4 水量分配情况 |
7.4 边坡长期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7.4.1 计算模型 |
7.4.2 计算参数 |
7.4.3 计算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2)水泥改性膨胀土坡面防护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边坡失稳影响因素及胀缩机理研究 |
1.2.2 膨胀土水泥改良技术研究 |
1.2.3 膨胀土边坡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
1.3 研究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膨胀土边坡坡面防护研究关键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宁五塘膨胀土工程性质及水泥改性膨胀土研究 |
2.1 南宁五塘地区膨胀土工程性质 |
2.2 水泥改性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2.1 水泥土材料及室内试验控制变量 |
2.2.2 击实及界限含水率特性 |
2.2.3 膨胀率特性 |
2.2.4 无侧限强度特性 |
2.3 水泥改性膨胀土酸碱度特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湿循环下水泥改性膨胀土裂隙及渗透特性研究 |
3.1 干湿循环裂隙开展研究方法 |
3.1.1 裂隙参数的确定 |
3.1.2 裂隙图像处理技术 |
3.2 干湿循环及渗透试验方案 |
3.2.1 试样制备及控制变量 |
3.2.2 正交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 |
3.3 干湿循环试验及结果研究 |
3.3.1 水泥改性膨胀土土干湿循环试验 |
3.3.2 干湿循环试验裂隙开展结果研究 |
3.4 渗透试验及结果研究 |
3.4.1 水泥改性膨胀土渗透试验 |
3.4.2 渗透试验渗透结果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改性膨胀土边坡防渗保湿效果研究 |
4.1 试验场地情况 |
4.2 边坡水泥土防护原位监测试验 |
4.2.1 试验工况 |
4.2.2 试验监测项目 |
4.2.3 试验方案及方法 |
4.3 边坡水泥土防护原位试验监测结果分析 |
4.3.1 模拟降雨雨量及径渗流结果分析 |
4.3.2 边坡表面形态监测结果分析 |
4.3.3 边坡内部土体含水量监测结果分析 |
4.3.4 边坡坡体位移量监测结果分析 |
4.3.5 边坡内部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监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改性膨胀土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5.1 FLAC3D边坡强度折减法 |
5.2 考虑强度衰减及吸湿膨胀下边坡模型的建立 |
5.2.1 现场试验边坡模型的建立 |
5.2.2 边坡土体强度衰减的模拟 |
5.2.3 边坡土体吸湿膨胀的模拟 |
5.3 边坡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研究 |
5.3.1 边坡安全系数研究 |
5.3.2 边坡位移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3)干湿交替与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硅藻土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硅藻土研究现状 |
1.2.2 干湿交替作用下边坡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振动荷载作用下边坡响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硅藻土基本性质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水文 |
2.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硅藻土基本物理性质 |
2.4 硅藻土水理性质 |
2.4.1 硅藻土水理性质观察 |
2.4.2 崩解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天然硅藻土边坡响应试验研究 |
3.1 现场试验目的与意义 |
3.2 试验场地 |
3.2.1 1:2天然边坡试验场地 |
3.2.2 1:1.5天然边坡试验场地 |
3.3 天然硅藻土边坡试验方案 |
3.3.1 降雨试验方案 |
3.3.2 降雨设备研究 |
3.3.3 降雨系统布置 |
3.3.4 长期监测方案 |
3.4 测试仪器的布设与安装 |
3.4.1 传感器布置设计 |
3.4.2 传感器安装 |
3.5 天然硅藻土边坡干湿交替试验历程 |
3.5.1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
3.5.2 干湿交替试验历程 |
3.6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3.6.1 降雨强度 |
3.6.2 入渗规律分析 |
3.6.3 边坡侧向土压力分析 |
3.6.4 边坡水平位移分析 |
3.6.5 边坡孔隙水压力分析 |
3.6.6 地下水位分析 |
3.6.7 裂隙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干湿交替与动荷载作用下防护硅藻土边坡响应试验研究 |
4.1 防护边坡试验目的与意义 |
4.2 试验场地 |
4.3 拱形骨架防护边坡试验方案 |
4.3.1 降雨试验方案 |
4.3.2 动荷载试验方案 |
4.3.3 传感器布设与安装 |
4.4 拱形骨架防护边坡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4.4.1 降雨强度 |
4.4.2 入渗规律分析 |
4.4.3 边坡侧向土压力分析 |
4.4.4 边坡水平位移分析 |
4.4.5 边坡孔隙水压力分析 |
4.4.6 地下水位分析 |
4.4.7 振动响应分析 |
4.5 拱形骨架防护边坡结构优化 |
4.5.1 拼装式护坡结构设计 |
4.5.2 两布一膜覆盖设计 |
4.6 锚杆框架梁防护硅藻土边坡的可行性 |
4.6.1 概述 |
4.6.2 锚杆拉拔试验 |
4.6.3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硅藻土边坡数值仿真分析 |
5.1 Geo Studio软件介绍 |
5.2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5.2.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5.2.2 土体参数 |
5.2.3 初始条件 |
5.2.4 数值分析方法 |
5.3 数值仿真分析 |
5.3.1 降雨对硅藻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5.3.2 裂隙+降雨对硅藻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5.3.3 考虑强度衰减对硅藻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6)基于多场耦合非饱和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胀缩机理及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
1.2.2 膨胀模型研究现状 |
1.2.3 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非线性实用模型的研究 |
2.1 理论描述 |
2.1.1 压缩/拉伸曲线 |
2.1.2 加载/卸载曲线 |
2.1.3 应力应变关系 |
2.1.4 塑性修正 |
2.1.5 应变软化 |
2.2 模型实现 |
2.3 室内试验验证及材料参数的确定 |
2.3.1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
2.3.2 单轴拉伸试验 |
2.3.3 三轴压缩-拉伸组合试验 |
2.4 工程实例验证 |
2.4.1 工程概况 |
2.4.2 三维建模分析 |
2.4.3 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3 非饱和渗流场-应力场-膨胀应变场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 |
3.1 理论描述 |
3.1.1 有效应力原理及力学耦合 |
3.1.2 非饱和渗流相关方程 |
3.1.3 连续性方程 |
3.1.4 膨胀性的引入 |
3.1.5 初始/边界条件 |
3.2 多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的实现 |
3.3 气相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4 砂柱排水试验验证 |
3.4.1 砂柱排水模型 |
3.4.2 结果分析 |
3.5 三维自由膨胀试验验证 |
3.5.1 三维自由膨胀模型 |
3.5.2 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4 膨胀土工程性质研究 |
4.1 基本物理特性 |
4.1.1 物理特性试验 |
4.1.2 矿物组成试验 |
4.1.3 击实及固结试验 |
4.2 强度特性 |
4.2.1 三轴强度试验 |
4.2.2 直剪强度试验 |
4.2.3 干湿循环下直剪强度试验 |
4.3 胀缩特性 |
4.3.1 收缩试验 |
4.3.2 有荷膨胀试验 |
4.3.3 膨胀力试验 |
4.4 小结 |
5 参数反分析及敏感性研究 |
5.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反分析方法 |
5.1.1 差分进化算法 |
5.1.2 反分析程序平台的构建 |
5.2 膨胀模量反分析研究 |
5.2.1 侧限荷载膨胀模型 |
5.2.2 膨胀模量的反分析计算 |
5.2.3 膨胀率与膨胀模量关系 |
5.3 膨胀率的因素敏感性分析 |
5.3.1 敏感性分析概述 |
5.3.2 单因素分析法 |
5.3.3 正交分析法 |
5.4 小结 |
6 斜坡降雨入渗产流边界的数值研究 |
6.1 坡面入渗-产流耦合理论 |
6.1.1 坡面入渗 |
6.1.2 坡面产流 |
6.2 坡面入渗与产流耦合边界的构建 |
6.2.1 坡面入渗与产流耦合边界的实现 |
6.2.2 室内人工降雨入渗试验验证 |
6.3 斜坡降雨入渗影响规律分析 |
6.3.1 降雨强度对斜坡降雨入渗的影响 |
6.3.2 初始饱和度对斜坡降雨入渗的影响 |
6.3.3 坡比对斜坡降雨入渗的影响 |
6.3.4 边界条件对斜坡降雨入渗的对比 |
6.4 小结 |
7 降雨诱发非饱和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研究 |
7.1 滑移面的确定及数值模型的建立 |
7.1.1 滑移面适用性验证 |
7.1.2 非饱和膨胀土边坡模型 |
7.2 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演化过程分析 |
7.2.1 破坏特征演化规律 |
7.2.2 应力演化规律 |
7.2.3 位移演化规律 |
7.3 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
7.3.1 膨胀性的影响 |
7.3.2 强度参数的影响 |
7.4 降雨诱发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机理分析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蒙内铁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失稳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的变形特性 |
1.2.2 膨胀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1.2.3 膨胀土路堑边坡失稳机理 |
1.2.4 桩板墙结构加固边坡 |
1.3 研究不足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蒙内铁路蒙巴萨段工程概况 |
2.1 自然条件特征 |
2.1.1 气候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工程地质条件 |
2.2 膨胀土边坡失稳特性 |
2.2.1 膨胀土成因 |
2.2.2 边坡失稳特征 |
2.3 边坡防护结构设计特点 |
2.4 小结 |
3 膨胀土膨胀特性研究 |
3.1 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
3.1.1 土粒比重试验 |
3.1.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3.1.3 自由膨胀率试验 |
3.2 膨胀特性试验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初始干密度对膨胀率的影响 |
3.3.2 初始含水率对膨胀率的影响 |
3.3.3 上覆荷载对膨胀率的影响 |
3.4 膨胀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4 膨胀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
4.1 抗剪强度特性试验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初始干密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4.2.2 初始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4.2.3 干湿循环效应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4.3 抗剪强度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5 降雨入渗对膨胀土边坡的影响性研究 |
5.1 现场人工降雨试验 |
5.1.1 坡面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坡面降雨情况 |
5.2.2 边坡内部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 |
5.2.3 边坡内部基质吸力变化特征 |
5.2.4 边坡表面法向变形变化特征 |
5.2.5 基质吸力与体积含水率关系 |
5.3 降雨入渗对边坡的影响 |
5.3.1 降雨入渗对边坡土水状态的影响 |
5.3.2 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6 膨胀土路堑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
6.1 边坡失稳诱发因素 |
6.1.1 裂隙的出现和发展 |
6.1.2 风化层土体抗剪强度的衰减 |
6.1.3 降雨的入渗 |
6.2 边坡失稳机理 |
6.3 防护后的路堑边坡破坏形式 |
6.4 小结 |
7 膨胀土路堑边坡桩板墙结构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
7.1 桩板墙结构模型建立 |
7.1.1 基本假定 |
7.1.2 模型尺寸与边界条件 |
7.1.3 材料模型与计算参数 |
7.1.4 施工步序定义与膨胀力施加 |
7.2 计算结果分析 |
7.2.1 边坡安全系数变化特征 |
7.2.2 桩体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
7.2.3 桩体剪应力变化特征 |
7.2.4 板体剪应力变化特征 |
7.2.5 基床底面隆起量变化特征 |
7.3 桩板墙结构设计参数优化 |
7.3.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7.3.2 试验方案设计 |
7.3.3 设计参数影响性分析 |
7.3.4 优化方案 |
7.3.5 方案验证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坡膨胀土含水率监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渠坡膨胀土 (岩) 含水率监测 |
3 含水率传感器率定 |
4 强膨胀土 (岩) 含水率分析 |
4.1 强膨胀土含水率 |
4.2 强膨胀岩含水率 |
5 基于灰关联度的含水率和大气降雨综合分析 |
5.1 灰关联度理论方法 |
5.2 含水率与吸力等影响因子间关联分析 |
5.3 大气降雨入渗时间和影响深度分析 |
5.3.1 强膨胀土渠坡 |
5.3.2 强膨胀岩渠坡 |
5.3.3 影响深度分析 |
6 结语 |
(9)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持水特性 |
2.1 传统土-水特征曲线 |
2.2 广义土-水特征曲线和滞后性 |
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水气运移特性 |
3.1 渗气特性 |
3.2 渗水特性 |
4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结构性 |
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强度特性 |
5.1 研发的新设备 |
5.2 温度和冻融循环对强度的影响 |
5.3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屈服特性 |
5.4 膨胀土和红黏土的强度特性 |
5.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三维强度理论 |
6 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 |
6.1 湿吸力和吸应力 |
6.2 吸力的各向异性效应 |
6.3 有效应力和应力状态变量的新表述及验证 |
7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模型 |
7.1 非饱和土的非线性模型的修正 |
7.2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与结构性模型 |
7.3 多因素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8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解析方法和数值分析 |
9 缓冲/回填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
9.1 缓冲/回填材料的持水特性 |
9.2 缓冲/回填材料的渗水性和渗气性 |
9.3 缓冲/回填材料的变形强度特性 |
9.4 模型试验、多场耦合模型及数值分析 |
1 0 冻土及冻融循环研究新进展 |
1 1 黄土研究新进展 |
1 1.1 原状黄土的土压力 |
1 1.2 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与蠕变特性 |
1 1.3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及现场复合地基浸水试验 |
1 1.4 黄土边坡和地铁 |
1 2 膨胀土研究新进展 |
1 2.1 膨胀土胀缩性和超固结特性 |
1 2.2 膨胀土边坡 |
1 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研究新进展 |
1 3.1 动力特性 |
1 3.2 地质灾害 |
1 4 红黏土、盐渍土、冰水堆积物、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和珊瑚砂的研究新进展 |
1 4.1 红黏土 |
1 4.2 盐渍土及冰水堆积物 |
1 4.3 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 |
1 4.4 珊瑚砂与红砂土 |
1 5 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新进展 |
1 5.1 理论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 |
1 5.2 实用技术和方法 |
1 5.2.1 与膨胀土有关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
1 5.2.2 与黄土有关的实用技术 |
1 5.2.3 与盐渍土有关的实用技术 |
1 5.2.4 其他实用工程技术 |
1 5.2.5 实用评价方法 |
16结论 |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边坡处理效果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边坡处理方案 |
2. 1 水泥改性 |
2. 2 土工格栅加筋 |
2. 3 土工膜封闭 |
2. 4 土工袋填筑 |
2. 5 施工工艺比较分析 |
2. 5. 1 水泥改性土施工 |
2. 5. 2 土工格栅加筋施工 |
2. 5. 3 土工袋填筑施工 |
2. 5. 4 综合评价 |
3 现场试验成果分析及效果评价 |
3. 1 坡面简易防护效果 |
3. 2 边坡运行工况模拟状态 |
3. 2. 1 正常运行工况模拟 |
3. 2. 2 极端运行工况模拟 |
3. 3 非过水断面边坡处理效果 |
3. 3. 1 水泥改性土+ 混凝土六方格植喷 |
3. 3. 2 土工格栅+ 植草 |
3. 3. 3 土工膜+ 水泥砂浆喷护 |
3. 3. 4 土工袋+ 植草 |
3. 4 过水断面边坡处理效果 |
3. 4. 1 水泥改性土+ 衬砌 |
3. 4. 2 土工格栅+ 衬砌 |
3. 4. 3 土工膜+ 衬砌 |
3. 4. 4 土工袋+ 衬砌 |
3. 5 处理效果评价 |
4 结论 |
四、膨胀土渠坡降雨入渗现场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客土覆盖的膨胀土边坡表层水分迁移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D]. 雷文凯. 广西大学, 2021
- [2]水泥改性膨胀土坡面防护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 许杨少君. 广西大学, 2020(07)
- [3]干湿交替与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硅藻土边坡稳定性研究[D]. 牛乐乐.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湿干循环下膨胀土渠道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J]. 朱洵,李国英,蔡正银,黄英豪,张晨,陈皓.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4)
- [5]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岩(土)渠坡处理潞王坟试验段土工袋处理方案效果分析[A]. 刘斯宏,汪易森,杨旭辉,马胜利. 中国水利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 2019
- [6]基于多场耦合非饱和膨胀土边坡渐进破坏研究[D]. 张良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蒙内铁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失稳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D]. 张哲.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坡膨胀土含水率监测及分析[J]. 刘祖强,郑敏,熊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7)
- [9]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 陈正汉,郭楠. 岩土力学, 2019(01)
-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边坡处理效果及评价[J]. 刘鸣,程永辉,童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