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窦神经阻滞防治由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博[1](2021)在《“项四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项四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项四针组和颈夹脊组,最终纳入统计者共43例,其中项四针组22例,颈夹脊组21例。项四针组主穴采用周德安教授治疗颈椎病独创的“项四针”,即第4、5、6、7颈椎棘突下缘凹陷处。颈夹脊组主穴采用第4、5、6颈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两组配穴相同,即风池、风府、百会。余穴随辨证加减。主穴得气后即刻出针,余穴留针25分钟,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进行《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量表》(RSVD)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的测评,再经统计分析,观察“项四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1.改善眩晕程度治疗后,两组RSVD表评分均有所降低,ESCV表评分均有所升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量表评分改变有差异,两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有效,均可以改善眩晕程度;治疗后,RSVD表评分项四针组低于颈夹脊组,ESCV表评分项四针组高于颈夹脊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项四针组改善眩晕程度优于颈夹脊组。2.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整体总有效率无差异,均为100%,但项四针组显效率为40.9%,颈夹脊组显效率为9.5%,两组显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项四针组显效率优于颈夹脊组。3.中长期疗效随访时,两组RSVD表评分均有所升高,ESCV表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评分改变有差异,两组改善眩晕程度及频率等症状具有中长期疗效。随访时,RSVD表、ESCV表评分项四针组均高于颈夹脊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改善患者相应量表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项四针组比颈夹脊组无中长期优势。4.安全性方面项四针组和颈夹脊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疼痛、酸麻等感受,上述症状在针刺结束后立刻消失,并无断针、血肿、弯针等现象,两组在临床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安全等级定为2级:比较安全,即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任何处理可继续治疗;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结论1.针刺“项四针”可以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颈肩痛、缓解眩晕症状,能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且安全性良好。项四针组疗效优于颈夹脊组。2.两组均具有中长期疗效,且中长期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
黎莉莉[2](2021)在《千山活血膏贴敷人迎穴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评价千山活血膏穴位贴敷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研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为穴位贴敷治疗颈动脉斑块提供研究基础,为中医药防治颈动脉斑块提供新的思路,为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门诊患者中符合筛选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试验药(千山活血膏)、安慰剂(千山活血膏安慰剂),同时两组均给予基础用药(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周期为90天。以颈动脉彩超结果为主要观察指标,包含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的数量、大小、性质、颈内动脉血流、斑块Crouse积分。以症状积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凝血功能为次要观察指标。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脂蛋白 a[lipoprotein a,LP(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载脂蛋白 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B),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以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静息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沉渣镜检、心电图、肝功能为安全性指标。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肾功能包括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在基线期、治疗30天、60天、90天后的症状积分、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基线期、治疗90天后的颈动脉超声和血脂、hs-CRP、HCY、凝血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的值进行安全性以及总体的疗效评价。试验结果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资料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体力劳动分级、饮食偏好、吸烟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嗜酒史方面存在差异(P<0.05)。既往病史方面,两组患者在颈动脉斑块病程、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率以及既往用药史方面无差异(P>0.05)。颈动脉超声,两组患者双侧斑块Crouse总积分、右侧斑块Crouse积分、双侧IMT、颈内动脉流速、斑块性质与位置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左侧斑块Crouse积分上存在差异(P<0.05)。在症状积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前除肢体麻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生命体征、血脂等理化指标方面,两组在治疗前除AST具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在主要观察指标方面,两组的左侧斑块Crouse积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左侧斑块Crouse积分较前下降,对照组较前上升。试验组与对照组右侧斑块Crouse积分均较前下降,但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右侧斑块Crouse积分下降更明显,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双侧IMT自身前后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双侧IMT均呈现试验组治疗后较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较前升高趋势。对右侧颈内动脉PSV、EDV,治疗前后组间对比均无差异(P>0.05),两组自身前后对比亦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其余主要观察指标在治疗后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观察指标方面,试验组在症状总分、头痛积分上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TC、LDL-C、ApoB、TT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两组除ALT、AST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51~60岁人群中,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右侧PSV在治疗前的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亦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却较治疗前升高。在51~60岁人群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右侧EDV在基线期便存在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但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对于BMI<18.5人群的APPT,在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试验组较前延长,对照组APPT较前缩短。在试验组中,有糖尿病与无糖尿病的人群在治疗前hs-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P<0.05),无糖尿病人群较前降低,有糖尿病的人群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对照组,无糖尿病和有糖尿病人群均表现为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结论(1)千山活血膏可能具有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左侧斑块Crouse积分、双侧IMT、右侧颈内动脉PSV、EDV的作用。千山活血膏可能具有降低51~60岁颈动脉斑块患者右侧PSV、EDV的作用。(2)千山活血膏具有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症状总积分、头痛积分的作用,且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头晕、一过性黑蒙、肢体麻木的改善仍需长期大样本临床观察证实。(3)千山活血膏可能具有延长BMI<18.5的颈动脉斑块患者APTT的作用;可能对无糖尿病、有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的hs-CRP调节作用不同。(4)千山活血膏穴位贴敷治疗颈动脉斑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杜优[3](2021)在《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干预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文中提出1目的:观察具有温肾健脾活血通络作用的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对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相关指标(甲状腺功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彩超颈动脉内中膜(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类患者的可能作用机理,以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治疗,为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甲减合并CAS疾病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肾阳虚血瘀证的甲减合并CAS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左甲状腺素钠片+阿托伐他汀钙;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蓉芪通络颗粒。疗程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3结果:3.1对中医证候的疗效:经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统计学比较组内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p<0.05),研究组更明显(p<0.05);单项积分的比较发现研究组各项症状(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浮肢肿、夜尿频多、健忘、大便异常、失眠、肌肤甲错)较前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健忘和肌肤甲错方面无明显作用(p=1.00),其余症状获改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2对甲状腺功能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TSH、FT3、FT4水平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各组TS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T3、FT4较前有所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3.3对血脂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TC、TG、LDL-C、HDL-C均发生正向变化,TC、TG、LDL-C均值较前减小,HDL-C均值较前有所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改善(p<0.05),且研究组方案更显优势(p<0.05)。3.4对HCY,hs-CRP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Y,hs-CRP水平均较前降低,两组患者HCY,hs-CRP水平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更突出(p<0.05)。3.5对IMT,斑块面积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和斑块面积测定值较治疗前有所减小,但对照组减少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减少程度明显(P<0.05)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3.6安全性结果分析:治疗期间未有需要停药或其他特殊处理的不良反应,12周治疗结束后部分患者安全性指标获良性改善,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可安全应用于临床。4结论:有温肾健脾活血通络作用的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能够有效地调节血脂、改善甲状腺功能低下,减少IMT及斑块面积,对于甲减合并CAS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尤其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相当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林子舒[4](2020)在《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左心室做功、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观察针刺调神方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的焦虑、睡眠指数等量表的评估,观察针刺调神方对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通过对比针刺调神方与西药常规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探析针刺调神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势。方法:根据纳排标准规定,本研究最终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3例患者自行要求退出,予以剔除,最终有67例受试者完成本实验,将67例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由有经验的医生开出西药处方治疗进行规范降压,处方:硝苯地平控释片;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血压不能控制达标者,则换用或加用第2种降压药物继续治疗,口服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经验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针刺调神方治疗,针刺调神方:印堂、神庭、四神聪、百会、内关(双)、三阴交(双)、血压点(双)、中脘、天枢(双)、关元,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量两组患者的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数值范围,观察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LSW)、每搏外周阻力(SSVR)、每搏外周阻力指数(SSVRI),射血前期(PEP),左室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STR),射血收缩指数(EPCI),变力状态指数(ISI),心率(HR)。测量方法:由同一名医师在治疗前后使用CSM3100无创血流动力检测系统测量,将2对电极片粘至颈部两侧及平行剑突的胸部两侧(腋中线处)。将导线正负极与对应电极连接,打开仪器进入界面,输入患者基本信息,静待2分钟后,仪器显示器出现数据,待数据基本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数据;再进行血压、高血压中医临床症状评定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的记录,观察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量表总分变化,治疗后按照血压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高血压患者,射血收缩指数(EPCI)、射血时间(VET)、收缩时间比率(ST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阻力(SSVR)、外周阻力指数(SSVRI)、左室做功(LSW)、左室做功指数(LSW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EPCI、VET、STR、HR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O、CI、SSVR、SSVRI、SBP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比较,CO、CI、EPCI、STR、HR、SBP、DBP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VR、SSVRI、LSW、LSWI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疗效判定显效13个,有效16个,无效有4个,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3个,有效14个,无效有7个,总有效率为79.41%。经检验,血压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有效27个,无效有6个,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20个,无效有14个,总有效率为58.82%。经检验,中医症状总积分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治疗组无焦虑患者17例,可能焦虑患者9例,肯定焦虑患者7例,明显焦虑0例;对照组无焦虑患者7例,可能焦虑患者16例,肯定焦虑患者9例,明显焦虑2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神针刺处方的特点,是注重脏腑和气血同调,达到形神相合,形神统一。诸穴合用,调养心神,则气血调和,化生有源,五脏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经络通畅,使五脏六腑之精上达于头,使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他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针刺调神方在降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方面有明显作用,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且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保护心脏功能及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经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程度分布发生改变,多数患者由有焦虑患者转变为无焦虑,焦虑程度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调神针联合药物治疗及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均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治疗后治疗组组患者的焦虑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着差异,并且焦虑程度分布较对照组也改变更多,说明针刺调神方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方面有明显作用。针刺能够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益气血、调和肝脾,化痰祛湿来调畅气机,调和脏腑以至神安,神安则情志病才能好转。治疗组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显着,说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绪稳定,睡眠质量也跟随提升。治疗后治疗组PSQI总分较药物组差异显着,说明针刺调神方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针刺不光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减少左心室做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方面有作用,还能通过对患者的神的调节,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和睡眠情况都得到了改善,达到形神统一,则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处在“降压效应”及“降压外效应”之间,这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降压外效应即抗高血压治疗不应局限于降压,还需要兼顾降低动脉僵硬度、改善大动脉弹性,减少症状,从而防止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众多证据表明降压本身并不能解决从危险因素到终点事件这一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完全解释降压治疗所带来的全部心血管效益。降压达标不是指血压的数值达标,尚有其他含义。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与高血压一道参与疾病的发展并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降压达标不能单方面理解为血压数值的降低,还应理解为包括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临床疾病进行积极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既往倡导的降压,为血压数值的达标,并没有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本研究随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根本上减少了高血压的发病,以及靶器官损害和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切断了高血压恶性循环链,可能是控制高血压、降低变异性、保护靶器官及减少合并症的有效措施。针刺调神方能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机体阴阳调和、气血调和的状态。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高血压的防治。
孙航宇[5](2011)在《增率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各种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心律失常的总称,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等。本病以持久的脉缓为主,患者常伴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畏寒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心源性猝死等。目前现代医学只能以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对症处理,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多,疗效差,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患者只能在发展至严重的阶段时行价格昂贵的人工心脏起搏治疗。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具有辨证施治、应对灵活、及时有效的优势,其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价格低、易普及,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的突出优势是无可替代的。探讨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疾病早期阶段给予有效干预,使患者免除手术的风险,节约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效益。增率复脉汤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心内科所自拟,具有益气温阳活血的功效。近年来应用近百例,可以使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明显提高,同时显着改善患者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毒副作用。本研究对增率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进一步的验证与评价。本次试验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门诊病人为对象,将符合窦性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增率复脉汤免煎颗粒剂口服,对照物口服不含药物活性成份的颗粒冲剂,其外观、形状、颜色分别与上述试验药物相同。疗程21天,服药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在试验前、试验中每周、试验后记录平静心率、心电图、中医症候,试验前后各记录一次动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共46例患者接受治疗,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24例,对照组20例,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前,试验中每周,及试验后的平静心率、中医症候评分以及各项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SD)表示,其中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如下:1、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等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的平静心率均值、中医症候项评分、血压、肝肾功能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在治疗前的各项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别。3、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平静心率均值、中医症候项评分均值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增率复脉汤治疗阳气虚衰、瘀瘀血内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4、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平静心率均值、中医症候项评分均值比较,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部分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对照组口服安慰剂部分有效。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静心率均值、中医症候项评分均值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部分中医症候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在平静心率均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在治疗后,在中医症候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是在平均心率增加程度上,两组的疗效一致。6、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生化指标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增率复脉汤对血压,肝肾功无明显影响。通过本次试验,证实了增率复脉汤对阳气虚衰、瘀血内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显着改善,平静心率得到明显提高。有必要对药物的远期疗效进行随访,而且针对本研究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需要进一步进行。
郑莉[6](2009)在《心血管系统的电路建模及电磁生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辐射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隐患。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会产生影响。所以,就有必要去研究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本文在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知识和心血管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论证的基础上,采用建立电路模型与仿真的方法来研究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分析了心脏、动脉系统的电路模型以及神经调节机制中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减压反射的数学模型。从能量角度和血流动力学角度详细阐述了生理上的耦合机制,并根据血液流动的基本参量与电学参量之间的比拟关系对心脏电路模型和动脉系统电路模型进行耦合,进行了MATLAB仿真。针对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神经调节功能,进一步对模型加入神经调节机制的数学模型,进行正常生理情况下的仿真和分析,结果完全符合生理学上的心脏泵血机制,说明本文所建立的心血管系统的电路模型是正确的,与人体正常生理情况相符合。通过分析心血管系统的电磁生物效应的机理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发现电磁波会引起交感传出频率和迷走传出频率发生变化,据此对模型相应参数进行调整,从外周血管阻力、心肌收缩能力和心动周期三个方面分别对电路模型进行仿真,用数字定量地说明了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确实有影响,而且还会诱发疾病。
李志波[7](2008)在《窦神经阻滞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窦神经阻滞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所致血液动力学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2只日本大耳白兔高脂喂饲2周后,运用颈动脉化学损伤法建立单侧颈动脉狭窄的动物模型,在建模后21天随机选取两只兔子处死,取双侧对应颈动脉段2.0cm,切片行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检验颈动脉狭窄的动物模型建立是否成功,然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窦神经阻滞及生理盐水窦神经周围注射两种不同处理,观察二者在颈动脉窦受牵拉刺激后的血压变化。结果:(1)动物模型运用化学损伤法成功地建立了颈动脉狭窄的动物模型:HE染色切片观察正常侧颈动脉内膜光滑,内弹力膜表面仅覆盖着一层核染内皮细胞及内皮下少量的结缔组织;化学损伤侧颈动脉内弹力板断裂,内膜明显增厚,中膜平滑肌轻度增厚,管腔狭窄。(2)血压变化在颈动脉窦受牵拉刺激后,生理盐水窦神经周围注射组血压变化明显,窦神经阻滞组血压无显着变化,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神经阻滞对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有明确有效的防治作用。窦神经阻滞有望成为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防治血流动力学紊乱的1个简便、有效、安全方法。
王大明[8](2007)在《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与相关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各种原因(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狭窄和闭塞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临床干预主要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等。近年来,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治疗,但目前尚缺乏老年患者的专题研究。同时,也需要建立适合于介入研究的理想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以进行相关研究。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患者有严重的动脉迂曲,但是,颈部动脉的迂曲是否与脑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一直存在争议。目的(1)探讨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支架成形术或/和内科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2)探讨建立适合神经介入研究的、稳定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3)建立颈部动脉伸长扭曲的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模型,总结伸长扭曲动脉中血液流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动脉伸长扭曲和脑缺血的关系。方法(1)选择近5年我院诊治的经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50%)且有相关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均行内科治疗,部分还行狭窄动脉支架成形术。分颈动脉组和椎-基底动脉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治疗和随访资料。(2)以15头小型猪为对象,随机取3头猪作为预实验或意外死亡的备用动物;另外12头动物随机分为高脂饲养组和普通饲养组,分别予高脂配方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选取每头猪的一侧颈动脉进行球囊扩张致内、中膜损伤。该12头猪的24条颈动脉被分为4个亚组,即高脂饲养加动脉损伤组(HF&I),高脂饲养动脉未损伤组(HF&NI),普通饲养加动脉损伤组(N&I)和普通饲养动脉未损伤组(N&NI)。运用体外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颈动脉狭窄形成的监测与评价,最后制作标本并行病理检查。(3)以颈内动脉的生理解剖参数为原型,建立了动脉扭曲的几何模型;给出血液流动的边界条件以及计算条件,对扭曲动脉的血液流动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测量在流量一定情况下不同角度的压降,分析验证数值模拟与实验模拟的结果。测量15例动脉扭曲组患者和15例对照组被检查者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用血管造影机计算扭曲动脉的直径和长度。比较数值模拟、模拟试验和临床实测结果,分析不同角度动脉扭曲的伸长长度、压降的变化,解释动脉扭曲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能内在规律。结果(1)12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入选,其中男107例;年龄60-89岁,平均69.8岁。随访1-57月(平均27.3月),102例(82.3%)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住院和随访期间总卒中发生率为4.8%(6/124),无卒中相关性死亡。此124例患者中83例(66.9%)共93例次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动脉狭窄率由(88.3±10.4)%降至(10.3±6.7)%,t=23.4,P=0.000。术中和术后30天内2例(2.4%,2/83)发生手术相关性卒中,手术相关性死亡率为0。平均随访28.3月,73例(88.0%)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2例(2.4%,2/83)发生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域脑卒中;56例复查颈部血管超声,3例(3.6%,3/83)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狭窄≥50%)。117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入选,其中男100例;年龄60-87岁,平均68.1岁;随访1-55月,平均28.4月。94例(80.3%)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住院及随访期间总卒中发生率为5.1%(6/117),卒中相关死亡率为1.7%(2/117)。此117例患者中70例(59.8%)共78例次行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98.7%(77/78),动脉狭窄率由术前(81.7±14.3)%降至(8.3±4.2)%,t=21.3,P=0.000。术中和术后30天内4例(5.7%,4/70)发生手术相关性卒中,其中2例死亡(2.9%,2/70);68例支架成形术患者平均随访27.7月,60例(85.7%)症状改善或消失,1例(1.4%,1/70)发生后循环卒中。34例复查颈部血管超声,10例(29.4%,9/34)发现支架内再狭窄。(2)动物实验中DSA显示:16周时HF&I组平均狭窄率为(33.32±12.84)%,HF&NI组为(6.07±4.92)%;N&I组平均狭窄率为(3.65±6.83)%,N&NI组为0%。病理检查证实:16周时高脂饲养组动物球囊损伤后的颈动脉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扭曲情况下,压降和流场等流体动力学指标有着很大的变化。随着动脉扭曲角度的减小,血流的压降增大;在血管扭曲约20°与30°之间时,血流压降变化明显,在约30°扭曲时,血管压降最大。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了相同的变化曲线,二者吻合性较好。临床实测结果显示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动脉扭曲角度小于30°后压降明显增加。结论(1)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支架成形术或(和)内科药物治疗的短期疗效良好,狭窄的支架成形术方法可行,相对安全。(2)采用高脂饲养和颈动脉球囊损伤的方法,16周可以初步建立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3)建立了颈部动脉扭曲的数学理论模型和动脉扭曲的体外模拟系统,二者经临床验证,具有可用性。动脉扭曲可以造成血压下降,扭曲角度小于30°后血压下降明显。在一定情况下,严重的动脉扭曲可能是脑缺血发作相关因素之一。
郑爱民,刘本智[9](2007)在《窦神经阻滞法防治过度刺激颈动脉窦所致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比观察窦神经模拟阻滞、单侧和双侧阻滞对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窦神经模拟阻滞和阻滞后反复多次牵拉刺激颈动脉窦对血压的影响;颈动脉窦持续牵拉刺激使血压降低后窦神经模拟阻滞、阻滞对血压的影响。发现单侧窦神经阻滞是安全的,单侧阻滞后6090 m in内,刺激颈动脉窦血压无显着变化;颈动脉窦持续牵拉刺激导致血压降低,在阻滞后立即恢复并维持在刺激前水平。提示窦神经单侧阻滞对正常动物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对过度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致的血液动力学紊乱有明确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李志明[10](2007)在《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其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猝死的原因,这些是造成当今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证侯治疗的描述却很多,散见于论述“心悸”、“怔忡”、“眩晕”、“疾脱脉”、“厥证”、“脱证”、“胸痹”等证的文献中。这些文献记载了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独到认识及丰富的诊疗经验。建国以来,广大医学工作者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防治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并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且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本论文收集1949~2006年与心律失常有关的中医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节,概要介绍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至第七节,分别从辨证论治、单方复方、针灸推拿、气功、饮食、音乐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各种方法,其中既介绍一般治法和着名老中医的经验,也介绍不同医家对本病独到认识,从而从不同角度深化和丰富了心律失常的证治。第三部分为第八节,介绍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以中医治法为主,兼顾中西医结合研究,力求全面反映建国以来中医研究心律失常的水平。
二、以窦神经阻滞防治由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窦神经阻滞防治由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项四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椎动脉型颈椎病现代医学研究 |
1. 定义 |
2. 流行病学 |
3. 发病机制 |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
5. 治疗 |
6. 小结 |
综述二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学研究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3. 治则治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 |
3. 治疗前组间比较 |
4. 治疗后比较 |
5. 随访时比较 |
6. 疗效评价 |
7. 小结 |
讨论 |
1. “项四针”选穴依据 |
2. 疗效分析 |
3. 创新与优势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
附录2 中医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 |
附录3 安全性评价表 |
附录4 依从性评价表 |
附录5 一般资料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千山活血膏贴敷人迎穴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颈动脉斑块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现状 |
2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
3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机制 |
4 颈动脉斑块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
5 颈动脉斑块的西医治疗 |
6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颈动脉斑块的认识 |
1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病因病机 |
2 颈动脉斑块的中医治疗 |
3 穴位贴敷的优势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研究方案 |
1 试验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样本量 |
4 随机分组方法 |
5 盲法与揭盲 |
6 试验药品及来源 |
7 治疗方案 |
8 评价指标 |
9 研究步骤及流程 |
10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11 随访 |
12 统计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对比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
4 亚组分析 |
三、讨论 |
1 研究意义 |
2 选穴原则 |
3 选方原则 |
4 试验结果讨论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干预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案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标准 |
3.4 安全性观察实验室检验及检查指标 |
3.5 随访 |
3.6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
4.2 治疗前数据分析 |
4.3 治疗前后数据统计分析 |
4.4 安全性观察 |
4.5 小结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甲减和CAS的认识 |
1.1 甲减的病因病机 |
1.2 甲减的治疗 |
1.3 CAS的病因病机 |
1.4 CAS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甲减和CAS的认识 |
2.1 甲减的发病机制 |
2.2 甲减的治疗 |
2.3 CAS的发病机制 |
2.4 CAS的治疗 |
3 甲减和CAS相关性研究 |
3.1 病因病机 |
3.1.1 传统医学病因病机 |
3.1.2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 |
3.2 治疗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立法依据 |
2 组方分析 |
2.1 配伍分析 |
2.2 中药溯源 |
2.3 现代药理研究 |
3 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对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3 对甲状腺功能疗效分析 |
3.4 对血脂疗效分析 |
3.5 对HCY,hs-CRP疗效分析 |
3.6 对IMT,斑块面积疗效分析 |
3.7 安全性结果分析 |
4 机理探讨 |
5 思考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途径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现状 |
1.1.1 原发性高血压的现代医学认识 |
1.1.2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概述 |
1.1.3 关于高血压患者焦虑的认识 |
1.2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
1.2.1 血流动力学与高血压病 |
1.2.2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 |
1.2.3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本量的估算 |
2.1.2 研究对象 |
2.1.3 诊断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中止试验标准 |
2.1.7 剔除标准 |
2.1.8 脱落标准 |
2.2 治疗方法 |
2.2.1 随机方法及分组 |
2.2.2 盲法 |
2.2.3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主要结局指标 |
2.3.2 次要结局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4.1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
2.4.2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2.6 结果分析 |
2.6.1 一般资料 |
2.6.2 治疗前各指标比较 |
2.6.3 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
2.6.4 疗效比较 |
2.6.5 治疗后焦虑程度的分布 |
2.6.6 不良事件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调神含义及针刺调神方选穴方义 |
3.1.1 神的含义 |
3.1.2 调神含义 |
3.1.3 调神处方及其方义 |
3.1.4 针刺调神方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 |
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
3.2.1 改善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
3.2.2 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状态 |
3.2.3 针刺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意义 |
3.3 针刺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分析 |
3.3.1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分析 |
3.3.2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 |
3.3.3 针刺对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的改善 |
3.4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增率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
1 课题来源 |
2 一般资料 |
3 临床标准 |
4 治疗方案 |
5 研究步骤 |
6 观察指标 |
7 疗效判定标准 |
8、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心血管系统的电路建模及电磁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心血管系统建模研究历史回顾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生理知识 |
2.1 心脏的生理知识 |
2.1.1 心脏的内部结构和血液流动 |
2.1.2 心脏的心动周期 |
2.1.3 心脏的泵血过程 |
2.2 血管的生理知识 |
2.2.1 动脉血压的形成 |
2.2.2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
2.3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 |
2.3.1 神经调节机制的原理 |
2.3.2 神经调节机制的生理意义 |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的建模 |
3.1 心血管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数学模型 |
3.2 心脏电路模型 |
3.2.1 左心室电路模型 |
3.2.2 心脏的电路模型 |
3.3 动脉系统的电路模型 |
3.3.1 血管段中血液流动的集中参数 |
3.3.2 血液流动基本参量的电学量比拟 |
3.3.3 血液流动的等效回路 |
3.3.4 弹性腔基本理论 |
3.3.5 双弹性腔模型 |
3.3.6 动脉系统电路模型 |
3.4 神经调节模型 |
3.4.1 传入通路 |
3.4.2 传出通路 |
3.4.3 效应器 |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电路模型及正常情况下的仿真 |
4.1 心血管系统电路模型的耦合 |
4.1.1 心血管系统的电路模型 |
4.1.2 神经调节机制模型和心血管系统电路模型的耦合 |
4.2 正常生理情况下的仿真以及仿真结果分析 |
4.2.1 左心室时变弹性函数的仿真 |
4.2.2 心血管系统电路模型的仿真 |
4.2.3 带有神经调节机制的心血管系统电路模型的仿真 |
第五章 电磁影响下心血管系统电路模型的仿真 |
5.1 电磁生物效应机理 |
5.1.1 热效应概述 |
5.1.2 非热效应机理 |
5.2 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 |
5.2.1 流行病学调查 |
5.2.2 动物实验方面 |
5.3 电磁影响下心血管系统电路模型的仿真 |
5.3.1 引起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 |
5.3.2 引起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 |
5.3.3 引起心动周期的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关于模型的展望 |
6.2.2 关于仿真方法的展望 |
6.2.3 关于模型在电磁作用下的影响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窦神经阻滞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正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与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
前言 |
1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治疗方法 |
1.1.3 治疗材料与规格 |
1.1.4 随访 |
1.1.5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研究病例一般情况 |
1.2.2 总体干预结果 |
1.2.3 支架成形术干预结果 |
1.3 讨论 |
1.3.1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技术可行性与安全性 |
1.3.2 脑保护装置的应用 |
1.3.3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 |
1.3.4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 |
1.3.5 颈动脉狭窄的药物治疗 |
1.3.6 抗血小板治疗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作用 |
2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治疗方法 |
2.1.3 治疗材料与规格 |
2.1.4 随访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研究病例一般情况 |
2.2.2 总体干预结果 |
2.2.3 支架成形术干预结果 |
2.3 讨论 |
2.3.1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干预结果 |
2.3.2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 |
2.3.3 脑保护装置的应用 |
2.3.4 短期疗效 |
3 小结 |
附图一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器械 |
1.3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
1.4 实验方法 |
1.5 数据的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动物实验结果 |
2.1.1 两组动物的血脂变化情况 |
2.1.2 颈动脉球囊破坏后的效果 |
2.1.3 DSA下模型动物狭窄的形成 |
2.1.4 IVUS下动脉粥样斑块的判断结果 |
2.2 病理检查结果 |
2.2.1 模型动物正常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的病理表现 |
2.2.2 光镜下硬化斑块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
3 讨论 |
3.1 创建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
3.2 模型动物的选定 |
3.3 高脂饲料配方和球囊损伤方法的确立 |
3.4 动物血脂变化特点的提示 |
3.5 DSA和IVUS在模型评价中的意义 |
3.6 模型动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特点分析及意义 |
4 小结 |
附图二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颈部动脉伸长扭曲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数值模拟和临床初步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颈动脉和椎动脉伸长扭曲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
1.2 颈动脉扭曲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
1.3 颈动脉扭曲流动模拟实验系统的建立和测试 |
1.4 动脉扭曲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与临床验证 |
2 结果 |
2.1 数值模拟结果 |
2.2 颈动脉扭曲流动模拟实验系统测试结果 |
2.3 临床实测结果 |
3 讨论 |
3.1 颈动脉扭曲的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模型和体外模拟试验 |
3.2 临床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模拟试验结果的比较和解释 |
3.3 颈部动脉扭曲和脑缺血 |
3.4 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头颈部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治疗 |
1 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的自然病程 |
2 药物治疗头颈部动脉狭窄的现状 |
3 外科手术治疗头颈部动脉狭窄的现状 |
4 支架成形术治疗头颈部动脉狭窄的现状 |
4.1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
4.1.1 围手术期用药 |
4.1.2 脑保护装置 |
4.1.3 行性、安全性和短期、中期疗效 |
4.1.4 支架内再狭窄 |
4.2 椎动脉支架成形术 |
4.2.1 适应症 |
4.2.2 相关技术 |
4.2.3 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中期疗效 |
4.2.4 支架内再狭窄 |
5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博士后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后期间承担科研课题 |
博士后期间获得的荣誉或奖励 |
个人简历 |
(9)窦神经阻滞法防治过度刺激颈动脉窦所致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仪器 |
1.2 实验准备 |
1.3 窦神经阻滞和颈动脉窦刺激方法 |
1.4 单纯阻滞实验 |
1.5 预防性窦神经阻滞实验 |
1.6 治疗性窦神经阻滞实验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单纯阻滞实验结果 |
2.2 预防性窦神经阻滞实验结果 |
2.3 治疗性窦神经阻滞实验结果 |
3 讨论 |
(10)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
1.1 心律失常的病因 |
1.2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
1.3 心律失常的分类 |
1.3.1 按心律失常速率分类 |
1.3.2 起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3.3 激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4 诊断和鉴别诊断 |
1.4.1 心律失常诊断概述 |
1.4.2 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诊断要点 |
1.5 治疗 |
1.6 预后 |
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2.1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1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的生理功能 |
2.1.1.1 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
2.1.1.2 心脏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关系 |
2.1.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2.1 感受外邪 |
2.1.2.2 情志所伤 |
2.1.2.3 饮食失调 |
2.1.2.4 房劳过度 |
2.1.2.5 它病失养 |
2.1.2.6 药物影响 |
2.1.3 现代中医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2.1.3.1 本虚 |
2.1.3.2 标实 |
2.1.3.3 从肝、脾、肺三脏论述心律失常 |
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 |
2.2.1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2.2.1.1 整体论治 |
2.2.1.2 调理阴阳 |
2.2.1.3 扶正祛邪 |
2.2.1.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2.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 |
2.2.2.1 辨惊悸、怔忡 |
2.2.2.2 辨病变的虚实兼夹 |
2.2.2.3 辨脏腑的虚损程度 |
2.2.2.4 辨脉象 |
2.2.3 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论治 |
2.2.3.1 虚证类 |
2.2.3.2 实证类 |
2.3 现代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举例 |
2.3.1 中医辨证分型 |
2.3.1.1 北京魏执真将心律失常分快速型和慢速型 |
2.3.1.2 北京马胜兴等分标本论治 |
2.3.1.3 北京徐承秋等将分三型论治 |
2.3.1.4 山西原明忠等分三型论治 |
2.3.1.5 广州陈镜合三型论治 |
2.3.1.6 山东邵念方分六型论治 |
2.3.1.7 上海丁学屏辨治八法 |
2.3.1.8 湖南张自强将早搏分七型论治 |
2.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2.3.2.1 着眼于气、血、痰、瘀 |
2.3.2.2 着眼于心肾 |
2.3.2.3 着眼于心脾(胃) |
2.3.2.4 着眼于心肝 |
2.3.2.5 温阳益气治病窦 |
2.3.2.6 其他 |
2.4 关于心律失常脉象的辨析 |
2.4.1 迟脉 |
2.4.1.1 祖国医学关于“迟脉”的记载 |
2.4.1.2 “迟脉”的特征 |
2.4.1.3 属于“迟脉”的心律失常 |
2.4.1.4 “迟脉”辨析 |
2.4.2 缓脉 |
2.4.2.1 祖国医学关于“缓脉”的记载 |
2.4.2.2 “缓脉”的特征 |
2.4.2.3 可见“缓脉”的心律失常 |
2.4.2.4 “缓脉”辨析 |
2.4.3 数脉 |
2.4.3.1 祖国医学关于“数脉”的记载 |
2.4.3.2 “数脉”的特征 |
2.4.3.3 表现为“数脉”的心律失常 |
2.4.3.4 “数脉”辨析 |
2.4.4 疾脉 |
2.4.4.1 祖国医学关于“疾脉”的记载 |
2.4.4.2 “疾脉”的特征 |
2.4.4.3 表现为“疾脉”的心律失常 |
2.4.4.4 “疾脉”辨析 |
2.4.5 促脉 |
2.4.5.1 祖国医学关于“促脉”的记载 |
2.4.5.2 “促脉”的特征 |
2.4.5.3 表现为“促脉”的心律失常 |
2.4.5.4 “促脉”辨析 |
2.4.6 结脉 |
2.4.6.1 祖国医学关于“结脉”的记载 |
2.4.6.2 “结脉”的特征 |
2.4.6.3 表现为“结脉”的心律失常 |
2.4.6.4 “结脉”辨析 |
2.4.7 代脉 |
2.4.7.1 祖国医学关于“代脉”的记载 |
2.4.7.2 “代脉”的特征 |
2.4.7.3 属于“代脉”的心律失常 |
2.4.7.4 “代脉”辨析 |
2.4.7.5 结、代辨析 |
2.4.8 涩脉 |
2.4.8.1 祖国医学关于“涩脉”的记载 |
2.4.8.2 “涩脉”的特点 |
2.4.8.3 表现为“涩脉”的心律失常 |
2.4.8.4 “涩脉”辨析 |
2.5 试论宗气与心律失常 |
2.5.1 宗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
2.5.1.1 宗气的生成、运行 |
2.5.1.2 宗气功能 |
2.5.2 宗气与心肺 |
2.5.3 着眼于心肺、宗气治疗心律失常 |
2.5.3.1 升陷汤 |
2.5.3.2 生脉散 |
2.5.3.3 补益宗气以防治老年心律失常 |
3 现代中医专家治疗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经验 |
3.1 邓铁涛 |
3.2 祝谌予 |
3.3 陈可冀 |
3.4 郭士魁 |
3.5 岳美中 |
3.6 施今墨 |
3.7 赵冠英 |
3.8 丁光迪 |
3.9 傅宗翰 |
3.10 奚凤霖 |
3.11 周仲瑛 |
3.12 朱良春 |
3.13 华明珍 |
3.14 严世芸 |
3.15 姜春华 |
3.16 黄文东 |
3.17 朱锡祺 |
3.18 何立人 |
3.19 张伯臾 |
3.20 陈泽霖 |
3.21 周次清 |
3.22 张珍玉 |
3.23 万友生 |
3.24 林钟香 |
3.25 王键 |
3.26 张国伦 |
3.27 周宜轩 |
4 心律失常的单味药治疗 |
4.1 苦参 |
4.2 黄连 |
4.3 青皮 |
4.4 附子 |
4.5 人参 |
4.6 细辛 |
4.7 延胡索 |
4.8 葛根 |
4.9 炙甘草 |
4.10 冬虫夏草 |
4.11 山豆根 |
4.12 常山 |
4.13 万年青 |
4.14 山楂 |
5 心律失常的复方治疗 |
5.1 古方化裁 |
5.1.1 炙甘草汤 |
5.1.2 生脉散 |
5.1.3 温胆汤 |
5.1.4 血府逐瘀汤 |
5.1.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5.1.6 苓桂术甘汤 |
5.1.7 归脾汤 |
5.1.8 补阳还五汤 |
5.1.9 天王补心丹 |
5.1.10 银翘散 |
5.1.11 桃仁红花煎 |
5.1.12 麻黄附子细辛汤 |
5.1.13 桂枝附子汤加味 |
5.1.14 参附汤 |
5.2 自拟方 |
5.2.1 缓慢性心律失常 |
5.2.1.1 增率汤 |
5.2.1.2 温阳复脉汤 |
5.2.1.3 五参汤 |
5.2.1.4 益心温肾快脉汤 |
5.2.1.5 复脉养心汤 |
5.2.1.6 缓率平汤 |
5.2.1.7 定悸复脉汤 |
5.2.1.8 病窦转复汤 |
5.2.1.9 增脉汤 |
5.2.1.10 加味参附桂甘汤 |
5.2.2 快速性心律失常 |
5.2.2.1 交泰丸 |
5.2.2.2 稳脉汤 |
5.2.2.3 霍参汤 |
5.2.2.4 苦参消早汤 |
5.2.2.5 振心复脉汤 |
5.2.2.6 益心方 |
5.2.2.7 宁心汤 |
5.2.2.8 平心定率汤 |
5.3 成方 |
5.3.1 参附芪注射液 |
5.3.2 稳心灵 |
5.3.3 舒心平胶囊 |
5.3.4 心律安胶囊1 号 |
6 心律失常的针灸与推拿治疗 |
6.1 心律失常的针灸治疗 |
6.1.1 毫针治疗 |
6.1.1.1 辨证分型治疗 |
6.1.1.2 针刺特定穴位 |
6.1.2 其他针法治疗 |
6.1.2.1 耳针 |
6.1.2.2 腕踝针 |
6.1.2.3 穴位注射 |
6.1.2.4 磁性皮内针 |
6.1.3 针灸综合疗法 |
6.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分析与评价 |
6.2.1 各种针法治疗本病概况 |
6.2.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
6.2.3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 |
6.2.3.1 取穴 |
6.2.3.2 毫针手法 |
6.2.3.3 针刺频刺及疗程 |
6.3 心律失常的推拿治疗 |
6.3.1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心律失常 |
6.3.1.1 按摩背俞穴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2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3 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 |
6.3.1.4 颈部分区推拿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 |
6.3.2 推拿和其他疗法综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 |
6.3.2.1 推拿结合水针治疗脊柱性心律失常 |
6.3.2.2 推拿等综合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 |
6.3.2.3 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 |
7 心律失常的其他治疗及护理 |
7.1 心律失常的食疗 |
7.1.1 辨证施食 |
7.1.1.1 心神不宁 |
7.1.1.2 心血不足 |
7.1.1.3 气阴不足 |
7.1.1.4 心阳虚衰 |
7.1.1.5 痰湿阻滞 |
7.1.1.6 瘀血阻滞 |
7.1.2 心律失常的素菜水果治疗 |
7.2 心律失常的音乐疗法 |
7.2.1 音乐疗法运用于心律失常简析 |
7.2.1.1 心动过速 |
7.2.1.2 心动过缓 |
7.2.2 音乐治疗运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
7.3 心律失常的护理 |
7.3.1 一般护理 |
7.3.2 心理护理 |
7.3.3 医疗体育 |
8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8.1 舌象及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1 舌象客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
8.1.2 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8.1.2.2 心律失常与血液流变的关系 |
8.1.2.3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的关系研究 |
8.2 抗心律失常的方药研究 |
8.2.1 炙甘草汤 |
8.2.2 桃核承气汤 |
8.2.3 血府逐瘀汤 |
8.2.4 宁心复脉合剂 |
8.2.5 甘草三参合剂 |
8.2.6 心宝 |
8.3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
8.3.1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2 病窦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3 室性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4 心动过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5 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6 心房纤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以窦神经阻滞防治由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项四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文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千山活血膏贴敷人迎穴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探索性研究[D]. 黎莉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干预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D]. 杜优.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焦虑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D]. 林子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增率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D]. 孙航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心血管系统的电路建模及电磁生物效应研究[D]. 郑莉. 郑州大学, 2009(03)
- [7]窦神经阻滞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防治作用研究[D]. 李志波. 山西医科大学, 2008(06)
- [8]症状性头颈部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干预与相关实验研究[D]. 王大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7(08)
- [9]窦神经阻滞法防治过度刺激颈动脉窦所致血液动力学紊乱的实验研究[J]. 郑爱民,刘本智. 山东医药, 2007(19)
- [10]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李志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