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强圈的设计与制造(论文文献综述)
梁小龙[1](2020)在《立式LNG低温液体储罐的强度及稳定性分析与传热性能研究》文中指出LNG低温液体储罐以其保温性能突出、承载能力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相比于普通的储运设备,低温液体储罐的结构和工况更加复杂,对于设备结构设计和保温性能的要求更高。本论文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某中型低温储罐进行了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分析与校核,并对其外层罐体的加强圈进行了多参数结构优化。研究了该低温储罐的保温性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该储罐的漏热量和静态蒸发率,并对集中漏热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低温液体储罐CFL-54/1.2进行了载荷计算,并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结构静力分析模块,分别在操作工况和水压试验工况下,对该低温储罐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依据JB4732-1995(2005)进行了强度校核。(2)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储罐的稳态热传导和热辐射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储罐的漏热量,并基于稳态热传导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储罐的静态蒸发率。(3)采用子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低温储罐的集中漏热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建立了储罐支撑管、周向支撑、出液管的稳态传热子模型,分别对三个子模型的传热量进行了参数分析和结构改进设计,改进后储罐的静态蒸发率减小了 8.925%的比例。(4)对低温储罐外容器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了该低温储罐外容器的安全系数和临界屈曲载荷,为了增强低温储罐外容器的稳定性,采用多目标驱动优化设计法,得到了加强圈的最优设计,实现了外罐体的轻量化设计,且降低了储罐质量。(5)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壁厚减薄且加强圈优化后的储罐外容器进行了极限载荷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储罐外罐体仍然满足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中的强度要求。
司晓东[2](2020)在《高温单相流管内流场对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世界范围内由流动加速腐蚀(Flow-accelerated corrosion,FAC)引起的输运管道破裂事故从未停止,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有的还酿成了人员伤亡的悲剧,因此围绕FAC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发展。影响FAC的主要因素有水化学工况、管材成分和流体动力学。关于FAC的研究可分为两个研究方向,第一个研究方向针对前两个因素;第二个研究方向针对第三个因素,通过研究管内水或汽-水混合物的二次流不稳定性、湍流结构演化等流动特性,从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入手,分析流体动力学因素影响FAC的机理。本课题属于第二个研究方向,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管内流场对FAC的影响机理,重点针对弯管段和孔板下游管道在局部区域形成的流动形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目前在实验室开展的循环回路FAC试验装置非常少,现有的循环回路FAC装置大多只适用于常温常压条件,循环水箱和循环管道均为树脂材料,不能满足试验对压力和温度的需求。此外,现有的FAC速率数据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在现场测量壁厚,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且常存在较大测量误差。本文针对常发生严重FAC的典型管段,搭建能反映实际流动的高温循环回路试验系统和设计能够直接嵌入到管壁上的高温阵列腐蚀电极,电极表面与管壁内表面完全一致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探针形传感器会干扰流场的问题;试验过程中能够在线实时地获取不同位置处的局部FAC速率,既可对比不同位置处FAC速率的差异,又可掌握某一特定位置处FAC速率随时间的变化。(2)已有的关于高温条件下弯管段FAC速率分布的试验研究很少,且缺乏系统性,常温条件下机理的解释是否适用于高温条件下还有待验证。考虑到这些问题利用阵列腐蚀电极技术研究了不同pH、不同流速、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管材弯管段FAC速率及其分布。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阵列腐蚀电极的最小电荷转移电阻和最大腐蚀电流均位于弯管段最外侧,FAC最严重区域位于弯管最外侧,说明高温条件下弯管段阵列腐蚀电极存在电偶腐蚀效应。在电偶腐蚀系统中,弯管内弯侧阵列腐蚀电极作为阴极,腐蚀速率受到抑制;弯管外弯侧阵列腐蚀电极作为阳极,腐蚀速率被加速。(3)究竟何种流体动力学参数能准确反映FAC过程的强弱,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湍动能、湍流强度、剪应力以及径向分量都有文献推荐过。因此结合阵列腐蚀电极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探究高温条件下弯管段局部FAC速率与流体动力学参数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通过将试验得到的弯管段FAC速率分布与模拟得到的流场分布作对比分析,建立流体动力学参数与FAC之间的联系,确定径向速率可以作为准确表征弯管段FAC速率及其分布的指示参数,以径向速率的大小作为衡量FAC速率的标准。(4)目前多数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湍流模型的选取、网格的划分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等都会对模拟计算结果特别是对流动形态较为复杂的局部流场有很大的影响。使用未经验证的CFD模型难以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为此利用指示参数确定降低FAC速率的可行性预测方案并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提出能够表征高温条件下弯管段FAC速率及其分布三种预测方法,并结合弯管段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其有效性。此外,应用所提出三种预测方法来分析不同孔径比孔板下游管道腐蚀速率及其分布,验证预测方法的通用性。本文研究可应用于化工、核电、火电等工业的水和汽-水输运管道的设计优化、运行监测和检修维护策略制定。
张鑫[3](2019)在《3D620醋酸精馏塔的研究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国内某石化单位的关键设备3D620醋酸精馏塔主体和内件均为耐蚀性材料TA2,但是在使用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腐蚀。上部塔壁的腐蚀减薄和塔盘的断裂不仅降低了设备预期的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系统的安全稳定生产,甚至对产品质量和整个醋酸乙烯系统的正常运行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迫切需要解决材料的腐蚀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维修方案,尽快恢复生产。研究分析3D620塔钛材腐蚀形貌后发现:冲刷腐蚀和氢脆是两种主要的失效方式,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缝隙腐蚀和点腐蚀。进一步研究钛材的失效方式可以得出,高温含杂醋酸溶液在高速流动时引起钛材冲刷腐蚀,还原性醋酸环境造成塔盘氢脆失效。明确了醋酸环境对材料的影响因素,为设备的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现场挂片试验确定了适用于该环境的耐蚀材料C-276和Zr-3,对比二者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后优化设备选材为C-276。根据选材结果,制定了局部改造方案:用C-276材料更换腐蚀严重的42#塔盘以上部分TA2塔体及内件。以满足使用要求和便于制造为前提,对3D620塔的两种不同材料塔体的连接结构、内件结构等进行优化设计。针对C-276和TA2不能直接熔焊的特点,采用了法兰螺栓连接结构将上下两段不同材料塔体有效可靠连接。并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对各主要受压元件(塔体、封头、法兰等)进行了受力分析。在精确计算并综合考虑后确定了满足使用要求的各元件最优厚度。焊接是容器制造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可靠的焊接工艺评定,确定了C-276和TA2各自的焊接性能。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结果制定了焊接工艺规程,针对不同的材料、结构及位置,详细的规定了各项焊接参数:焊接方法、填充材料、焊接层数、焊接时的电流电压等。化工设备的失效预防不仅从选材及结构设计角度予以保证,正确的制造工艺和检验方法也能降低或避免使用中许多可能出现的失效。本文最后对制造单位提出了塔体及内件制造时的尺寸公差和平面度等技术要求,保证制造过程和结果的可控性;通过对设备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规定以及不同类别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提出,检验部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质量控制。本文以钛材腐蚀为契机,研究分析了腐蚀原因和影响因素后对3D620醋酸精馏塔的选材进行优化。并从结构设计、强度设计、焊接参数的确定和制造检验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优化,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改造,顺利安装并投入使用。此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大型设备的维修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程[4](2019)在《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餐厨废弃物在城市垃圾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餐厨垃圾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油脂,极易被氧化,产生有害气体。如何将餐厨垃圾进行妥善的处理,仍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餐厨垃圾处理工艺过程分析,根据“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原则,设计研发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滚筒搅拌机构,可在短时间内充分将菌种、处理剂和垃圾混合,避免搅拌死角及筛选功能,获得最佳搅拌效果;采用对流传热的方式对滚筒内的餐厨垃圾和菌种加热;结合目前先进的超疏水亲油分离分离技术,设计设备的污水处理箱。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进行三维建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滚筒和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其强度和刚度;此外,单独对设备机架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得到机架的共振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滚筒和机架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器采用AT89S51单片机。设备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湿度控制,重力控制,转速控制,时间控制以及显示控制等。设备控制系统采用HTU21D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滚筒内的温度和湿度。设备重力传感器采用LH-S808轮辐式重力传感器。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来控制三相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完成电机的减速。利用正交实验对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进行样机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设备温度控制系统可准确控制滚筒内的温度;,菌种在50℃60℃之间时,降解效果最佳。从而证明,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具有机械结构稳健性和稳定的降解率。
张涛,刘新儒,刘树权,刘枫[5](2019)在《关于对带拼缝补强圈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出自2003年JB/T4736-2002实施以来,补强圈的拼缝顺利解决了在补强圈无法安装时接管角缝的焊接问题,但相应的对补强圈拼缝质量提出了新的探伤要求。笔者通过实际经验,总结和探讨了带拼缝补强圈的焊接,确保了对应接管的焊接质量。
邓香中,段立国,张光[6](2016)在《塔顶回流罐水包开孔嵌入式接管补强的讨论》文中认为开孔是压力容器的薄弱部位,而开孔补强则是容器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选择开孔补强结构关系容器建造的可靠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影响容器的本质安全。结合容器制造中一例卧式回流罐水包开孔嵌入式接管补强结构,对局部补强的补强圈结构与整体补强的嵌入式接管锻件结构进行了讨论,补强圈补强结构工程应用悠久,以结构简单、取材容易、制造方便而应用广泛并形成标准化,在以规则设计方法设计的低、中压容器中仍然可以作为容器的主要元件。
万辉[7](2016)在《PPVC种子反应釜设计》文中认为反应釜(Reactor)是化学、医疗及食品等工业生产中的核心反应设备。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将两种(或多种)液体、气体及助剂等物料采用机械变速搅拌的形式进行充分均匀混合,促进生成有较高经济效益产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聚合种子反应釜(Seed Reactor)在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生产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反应釜应用于糊状树脂生产过程,主要用来制备混合法聚合工艺中的关键中间物料。其核心是良好的搅拌效果和釜体传热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糊状树脂种子反应釜的制造设计,包括反应釜体的压力容器设计、搅拌传动及密封选型设计。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13.2m3种子反应釜设计,其釜体采用复合钢板材质,釜体内表面利用镜面抛光,釜体外侧采用(?) 89半圆管夹套焊接形式对反应釜内物料介质进行间接加热或冷却,此种设计具有较高的反应热交换率。反应釜机械变速搅拌系统主要由高效节能电动机(含变频器)、齿轮式减速机、夹壳联轴器、双端面平衡型机械密封、不锈钢搅拌轴以及三叶后掠式搅拌器等构成。釜体附件采用耳式支座、快开人孔结构设计,上述部件与工艺用釜体管件共同构成糊状树脂种子反应釜。
李晓东[8](2015)在《JCZSTS-20/1.6型三甘醇脱水装置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刚开采出的天然气以及脱硫后的天然气通常含有水蒸气,这些水蒸气被压缩或者冷却时会转变成固态或者液态物质。所形成的固态物质会堵塞阀门或输气管线;所形成的液态水会腐蚀管线或者设备。所以对天然气进行脱水处理是天然气在集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论文按照天然气站的天然气基础参数以及对脱水深度的要求,考虑到工艺条件和设备经济运行原则,选用三甘醇溶剂吸收法脱水工艺,通过参照《甘醇型天然气脱水装置规范》的相关要求,研究设计了JCZSTS-20/1.6型三甘醇脱水装置。论文中介绍了脱水工艺流程,对脱水再生的主要设备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脱水装置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计算出了每天处理200×104m3天然气所需要的贫三甘醇循环量以及吸收塔每天处理200×104m3天然气的脱水量等参数,用这些参数进行计算,完成了吸收塔、再生塔等设备尺寸的计算以及相关设备的选型。设备基础计算完成后,采用SW6过程设备强度计算软件对设备其它的参数进行计算,每台设备都形成了一份计算书。本次设计除了对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进行计算外,还绘制了三甘醇脱水装置工艺安装图、撬座图、吸收塔、重沸器、闪蒸罐、燃料气缓冲罐、甘醇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的制造图纸。
夏良苗,陈杰[9](2014)在《关于补强圈应用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补强圈在容器开孔补强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补强圈适用范围、厚度、外径尺寸、拼接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
任宏雷[10](2013)在《具有大开孔压力容器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设计系统开发》文中认为压力容器是多种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承压设备,为了满足工艺和结构上的需要必须要在容器壁上开孔。容器上开孔后,在开孔边缘周围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如果局部应力超出了材料的强度极限,就会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对开孔边缘部分进行加强,即补强处理。GB150中采用的等面积补强法能够适用的范围有限,随着大直径设备与大接管不断出现,GB150的计算方法已不能适用,因此,急需找到一种适用的大开孔计算方法。本文使用ANSYS软件对超出GB150规定范围的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并使用JB4732规定的应力分类评定方法对大开孔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同时使用ANSYS软件优化设计工具对筒体、接管壁厚,补强圈宽度、圈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上述参数满足设计条件(材料许用应力)的最小值。找到对压力容器大开孔补强的分析设计起指导作用的一种计算及强度评定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处于热-应力耦合场之中的压力容器大开孔(无补强和有补强)结构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使用JB4732规定的应力分类评定方法对结果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分类应力结果,并按照标准进行强度校核。2使用国内外的多种标准(新版GB150-2011,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规范(ASME),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ГОСТ)等)对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进行校核计算,并与ANSYS软件有限元应力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得出结论。3使用ANSYS软件优化设计工具对筒体壁厚、接管壁厚、补强圈宽度、补强圈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上述参数在满足设计条件的最小值,也就是最节省材料的方案。4使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和ANSYS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编制可执行程序,实现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参数自动计算、输出结果。本课题的有限元分析结果通过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对比验证,结论证明是正确的,其结果为深入研究大开孔率圆柱壳平齐接管结构应力分析及优化设计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补强圈的设计与制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强圈的设计与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1)立式LNG低温液体储罐的强度及稳定性分析与传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低温储罐的发展及概况 |
1.2.1 低温储罐的基本介绍 |
1.2.2 真空粉末绝热结构的研究进展 |
1.2.3 低温储罐漏热的研究进展 |
1.2.4 低温储罐强度设计的研究进展 |
1.2.5 数值模拟及有限元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NG低温液体储罐的结构强度分析 |
2.1 有限元分析软件概述 |
2.2 分析设计及Static Structural模块介绍 |
2.2.1 分析设计简介 |
2.2.2 Static Stuctural模块 |
2.3 低温储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储罐结构及有限元几何模型 |
2.3.2 各结构材料属性的定义 |
2.3.3 有限元网格模型 |
2.3.4 载荷和约束的加载 |
2.4 储罐分析结果及强度校核 |
2.4.1 强度校核依据 |
2.4.2 材料的许用强度值 |
2.4.3 工况1的计算结果及强度校核 |
2.4.4 工况2的计算结果及强度校核 |
2.4.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储罐稳态传热及静态蒸发率数值模拟 |
3.1 低温储罐传热理论 |
3.2 低温储罐传热结构 |
3.3 ANSYS稳态热分析模块介绍 |
3.4 低温储罐静态蒸发率实验 |
3.5 未添加保温材料的热辐射数值模拟 |
3.5.1 低温储罐传热结构的几何模型 |
3.5.2 网格划分和网格无关性测试 |
3.5.3 热边界条件及求解设置 |
3.5.4 稳态传热数值模拟结果 |
3.6 添加保温材料的稳态传热数值模拟 |
3.6.1 低温储罐传热结构的几何模型 |
3.6.2 网格划分和网格无关性测试 |
3.6.3 热边界条件及求解设置 |
3.6.4 稳态传热数值模拟结果 |
3.6.5 稳态热辐射与热传导对比分析 |
3.7 低温储罐静态蒸发率分析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温储罐的管路及支撑结构改进设计 |
4.1 低温储罐内部支撑结构的特点 |
4.2 低温储罐集中漏热结构分析 |
4.3 管路及支撑结构子模型分析 |
4.3.1 子模型有限元几何模型 |
4.3.2 子模型有限元网格模型 |
4.3.3 子模型边界条件加载 |
4.3.4 子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5 子模型漏热计算结果分析 |
4.4 储罐周向支撑改进设计 |
4.4.1 储罐周向支撑结构改进 |
4.4.2 储罐周向支撑参数分析 |
4.4.3 改进后的周向支撑应力分析 |
4.5 储罐支撑管改进设计 |
4.5.1 支撑管传热参数化分析 |
4.5.2 改进后的支撑管应力分析 |
4.6 储罐出液管改进设计 |
4.7 改进后储罐的静态蒸发率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储罐外容器稳定性分析及加强圈优化设计 |
5.1 低温储罐外容器的稳定性分析 |
5.1.1 外压容器稳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
5.1.2 外容器特征值屈曲分析及校核 |
5.1.3 外容器非线性屈曲分析及校核 |
5.1.4 外容器稳定性分析结果 |
5.2 低温储罐外容器加强圈优化设计 |
5.2.1 不同壁厚下外容器的临界屈曲载荷计算 |
5.2.2 设计参数对临界屈曲载荷的影响 |
5.2.3 加强圈结构的优化设计 |
5.3 低温储罐外容器的极限载荷分析 |
5.3.1 极限载荷分析方法的简介 |
5.3.2 储罐外容器的极限载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高温单相流管内流场对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流动加速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1 流动加速腐蚀机理 |
1.2.2 流动加速腐蚀形貌特征 |
1.2.3 流动加速腐蚀影响因素 |
1.2.3.1 流体动力学因素 |
1.2.3.2 环境因素 |
1.2.3.3 材料因素 |
1.3 抑制流动加速腐蚀的主要措施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流动加速腐蚀预测模型 |
1.4.2 流动加速腐蚀预测软件 |
1.4.3 流动加速腐蚀试验研究 |
1.4.3.1 流动加速腐蚀试验研究装置 |
1.4.3.2 流动加速腐蚀试验测量方法 |
1.4.3.3 流动加速腐蚀最新研究进展 |
1.5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温循环回路试验台设计 |
2.1 前言 |
2.2 试验回路的设计 |
2.2.1 高温循环水箱设计 |
2.2.2 高温循环水泵选型 |
2.2.3 涡街流量计 |
2.2.4 压力传感器 |
2.2.5 补水系统 |
2.2.6 电极的设计 |
2.2.7 控制柜 |
2.2.8 溶液配制室 |
2.3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试验原理与测试方法 |
3.1 前言 |
3.2 电极材料 |
3.3 化学试剂 |
3.4 试验仪器 |
3.4.1 金相磨抛机 |
3.4.2 金相显微镜 |
3.4.3 隔离变压器 |
3.4.4 电化学工作站 |
3.5 测试原理与方法 |
3.5.1 测试原理 |
3.5.2 电化学阻抗谱 |
3.5.3 极化曲线 |
3.6 流体动力学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20号碳钢弯管段流动加速腐蚀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与测量 |
4.2.1 试验电极制备和溶液配制 |
4.2.2 循环回路FAC控制系统 |
4.2.3 电化学测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pH对2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4.3.2 不同温度对2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4.3.3 不同流速对2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流速对三种碳钢弯管段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与测量 |
5.2.1 试验电极制备和溶液配制 |
5.2.2 试验测试条件与内容 |
5.2.3 电化学测量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流速对1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5.3.2 不同流速对Q235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5.3.3 不同流速对45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弯管试验段流动加速腐蚀预测建模与分析 |
6.1 前言 |
6.2 流体动力学参数对FAC的影响 |
6.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6.2.2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
6.2.3 边界条件与求解方法 |
6.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2.5 模拟结果与FAC试验结果对比 |
6.3 几何加速因子对FAC速率分布的影响 |
6.3.1 建立模型 |
6.3.2 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 |
6.4 FAC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
6.4.1 建立模型 |
6.4.2 10号碳钢FAC经验公式 |
6.4.3 Q235碳钢FAC经验公式 |
6.4.4 45号碳钢FAC经验公式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孔板下游管道流动加速腐蚀预测建模与分析 |
7.1 前言 |
7.2 流体动力学参数对FAC的影响 |
7.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7.2.2 边界条件与求解方法 |
7.2.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7.3 几何加速因子对FAC速率分布的影响 |
7.3.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7.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7.3.3 模型应用及验证 |
7.4 FAC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
7.4.1 建立模型 |
7.4.2 模型应用与验证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3D620醋酸精馏塔的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3D620塔存在的问题 |
1.1.1 引言 |
1.1.2 设备概况 |
1.1.3 存在的问题 |
1.2 本课题的意义及目标 |
1.2.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2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
2 3D620醋酸精馏塔腐蚀研究及选材优化 |
2.1 钛材失效方式及原因分析 |
2.1.1 冲刷腐蚀 |
2.1.2 缝隙腐蚀 |
2.1.3 点腐蚀 |
2.1.4 氢脆 |
2.2 工艺参数对腐蚀的影响 |
2.2.1 温度和浓度对腐蚀的影响 |
2.2.2 流速与冲刷对腐蚀的影响 |
2.2.3 醋酸的氧化还原性对腐蚀的影响 |
2.2.4 卤素离子对腐蚀的影响 |
2.2.5 各因素的综合影响 |
2.3 试验分析优化选材 |
2.3.1 现场挂片试验 |
2.3.2 选材的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3D620醋酸精馏塔结构的优化 |
3.1 制定改造方案 |
3.2 结构的优化设计 |
3.2.1 主体结构的优化 |
3.2.2 内件结构的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3D620醋酸精馏塔的强度设计 |
4.1 塔体及封头的强度设计 |
4.1.1 强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公式 |
4.1.2 塔体和封头的强度设计 |
4.2 设备法兰的强度设计 |
4.2.1 法兰的受力分析 |
4.2.2 法兰及焊环的设计校核 |
4.3 本章小结 |
5 焊接结构及焊接参数的设计 |
5.1 焊缝的形式和焊缝缺陷 |
5.2 焊接设计 |
5.2.1 焊条的选用 |
5.2.2 焊接坡口和接头设计 |
5.2.3 塔体焊缝的布置 |
5.3 焊接参数的设计 |
5.3.1 焊接方法的选择 |
5.3.2 焊接参数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
6.1 对制造的要求 |
6.1.1 塔体制造技术要求 |
6.1.2 塔内件制造技术要求 |
6.2 对检验的要求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总结 |
7.2 现场反馈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及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目前餐厨垃圾主要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2.2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比较 |
1.2.3 国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研究现状 |
1.2.4 国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研究现状 |
1.3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缺陷 |
1.3.2 大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缺陷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结构设计 |
2.1 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处理工艺 |
2.2 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设计要求、设计目的及设计参数 |
2.2.1 设计要求 |
2.2.2 设计目的 |
2.2.3 设计参数 |
2.3 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
2.4 滚筒搅拌机构设计 |
2.4.1 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搅拌机构设计 |
2.4.2 滚筒壁厚计算 |
2.4.3 滚筒水压试验 |
2.4.4 滚筒开孔与开孔补强设计 |
2.5 传动机构设计 |
2.5.1 传动系统的选择 |
2.5.2 齿轮链条设计要求 |
2.5.3 搅拌功率计算 |
2.5.4 电机功率计算及选型 |
2.6 设备加热方式的选择与加热机构的设计 |
2.6.1 设备降解过程中的外界热量来源 |
2.6.2 设备降解过程中内部发酵产生的热量 |
2.6.3 加热方式的选择 |
2.6.4 设备加热机构设计 |
2.7 污水处理装置设计 |
2.7.1 油水分离基本理论 |
2.7.2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
2.7.3 疏水材料的应用 |
2.7.4 油水分离实验 |
2.7.5 污水处理箱结构设计 |
2.8 设备机架设计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备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滚筒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3.1.1 滚筒建模及网格划分 |
3.1.2 边界条件与载荷 |
3.1.3 滚筒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 设备机架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3.2.1 设备机架机构建模及网格划分 |
3.2.2 设备机架载荷与边界条件约束 |
3.2.3 设备机架静力学分析结果 |
3.3 设备机架模态分析 |
3.3.1 模态分析基础 |
3.3.2 设备机架预应力模态分析 |
3.3.3 预应力模态分析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2 设备控制流程 |
4.3 控制系统核心单元及传感器选型 |
4.3.1 控制系统核心单元选型 |
4.3.2 传感选型 |
4.4 温湿度控制系统模块设计 |
4.5 TFT显示模块设计 |
4.6 三相交流电机驱动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样机实验 |
5.1 餐厨垃圾成分分析 |
5.2 样机实验 |
5.3 实验方案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设备试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关于对带拼缝补强圈若干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带补强圈接管角缝的相关要求 |
1.1 开孔补强的一般原则 |
1.2 带补强圈接管角缝的焊接及无损检测要求 |
2 目前带拼缝补强圈存在的问题 |
3 带拼缝补强圈接管角缝的施工工艺 |
3.1 带拼缝补强圈的下料 |
3.2 带补强圈的接管角缝的焊接 |
3.3 焊接后的检测 |
4 结论 |
(6)塔顶回流罐水包开孔嵌入式接管补强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回流罐水包补强计算 |
2 回流罐水包补强讨论 |
3 结束语 |
(7)PPVC种子反应釜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PPVC专用糊状树脂简介 |
1.2 专用糊树脂国内外生产情况 |
1.2.1 PPVC国外生产概况 |
1.2.2 PPVC国内生产状况 |
1.3 本套装置工艺路线及技术依据 |
1.4 PPVC种子反应釜设计背景 |
1.5 国内外反应釜设计现状 |
1.5.1 国内设计现状 |
1.5.2 国外设计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种子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理论 |
2.1 种子反应釜运行原理 |
2.1.1 种子乳胶反应机理 |
2.1.2 影响种子聚合釜反应的主要因素 |
2.2 种子反应釜设计应用理论 |
2.2.1 种子反应釜传热效果设计应用 |
2.2.2 种子反应釜搅拌设计应用理论 |
2.3 种子乳胶及乳化剂生产工艺流程 |
第三章 糊状树脂种子反应釜的结构设计 |
3.1 种子反应釜体材料选择 |
3.1.1 受压元件材料选择 |
3.2 种子反应釜设计参数 |
3.2.1 种子反应釜优化设计意见 |
3.2.2 种子反应釜技术条件及其它附加技术要求 |
3.2.3 种子反应釜主要技术参数 |
3.3 种子反应釜结构设计计算 |
3.3.1 种子反应釜筒体长度计算 |
3.3.2 种子反应釜筒体及封头厚度计算 |
3.3.3 种子反应釜正压计算 |
3.3.4 种子反应釜负压计算 |
3.3.5 种子反应釜半管夹套计算 |
3.4 釜体图纸绘制 |
第四章 种子反应釜搅拌传动系统设计及装配 |
4.1 SolidWorks软件介绍 |
4.2 种子反应釜搅拌传动系统计算 |
4.3 种子反应釜搅拌器流场分析 |
4.4 搅拌传动系统设计 |
4.5 种子反应釜设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8)JCZSTS-20/1.6型三甘醇脱水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三甘醇脱水再生工艺流程 |
1.1 工艺流程研究 |
1.2 主要设备 |
1.2.1 原料气分离器 |
1.2.2 吸收塔 |
1.2.3 天然气/甘醇换热器 |
1.2.4 闪蒸罐 |
1.2.5 甘醇缓冲罐 |
1.2.6 再生塔及重沸器 |
1.2.7 过滤器 |
第二章 脱水工艺计算 |
2.1 设计条件及参数 |
2.2 甘醇用量 |
2.3 物料衡算 |
2.3.1 贫甘醇浓度的确定 |
2.3.2 脱水量 |
2.3.3 三甘醇循环量 |
2.3.4 贫三甘醇循环量 |
2.3.5 富三甘醇循环量 |
第三章 主要设备的研究与计算 |
3.1 吸收塔的研究 |
3.1.1 吸收塔基础参数的计算 |
3.1.2 吸收塔丝网除沫器的选型 |
3.1.3 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
3.1.4 金属规整填料的选型 |
3.1.5 设计及制造检验技术要求 |
3.2 闪蒸罐的研究 |
3.2.1 闪蒸罐基础参数的计算 |
3.2.2 设计及制造检验技术要求 |
3.3 循环泵的选型 |
3.4 重沸器的研究 |
3.4.1 重沸器的热负荷及烟火管传热面积的计算 |
3.4.2 重沸器筒体及烟火管尺寸的设计 |
3.4.3 设计及制造检验技术要求 |
3.5 再生塔中精馏柱的研究 |
3.5.1 再生塔精馏柱选型 |
3.5.2 三甘醇再生方法的选择 |
3.5.3 再生塔精馏柱填料的选择 |
3.5.4 再生塔精馏柱尺寸的计算 |
3.6 富液水蒸气换热器的研究 |
3.6.1 工艺结构的研究 |
3.6.2 工艺尺寸的计算 |
3.6.3 换热器K值的核算 |
3.6.4 设计及制造检验技术要求 |
3.7 过滤器的研究 |
3.7.1 基础参数的计算 |
3.7.2 设计及制造检验技术要求 |
3.8 燃料气缓冲罐的研究 |
3.8.1 基础参数的计算 |
3.8.2 设计及制造检验技术要求 |
3.9 主要设备过程设计计算书 |
3.9.1 吸收塔过程设备设计计算书 |
3.9.2 闪蒸罐过程设备设计计算书 |
3.9.3 富液水蒸汽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计算书 |
3.9.4 甘醇过滤器过程设备设计计算书 |
3.9.5 活性炭过滤器过程设备设计计算书 |
3.9.6 燃料气缓冲罐过程设备设计计算书 |
3.10 主要设备的设计图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关于补强圈应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补强圈的适用范围 |
2 补强圈的厚度 |
3 补强圈的外径尺寸 |
4 补强圈的选材和焊接 |
5 结语 |
(10)具有大开孔压力容器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设计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0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1.0 国内的主要标准 |
1.1.1 国外的主要标准 |
1.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压力容器设计理论基础 |
2.1 压力容器的设计理论 |
2.1.1 传统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
2.1.2 分析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
2.1.3 传统设计方法与分析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
2.2 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方法 |
2.2.1 应力状态 |
2.2.2 应力分类 |
2.2.3 强度理论 |
2.2.4 应力强度评定方法 |
2.2.5 基于 ANSYS 的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 ANSYS 的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 |
3.1.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3.1.2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特点 |
3.1.3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3.2 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有限元应力分析 |
3.2.1 使用 ANSYS 软件对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
3.2.2 使用 ANSYS 软件分析耦合场的基础 |
3.2.3 使用 ANSYS 软件分析耦合场的步骤 |
3.2.4 点处理法和线处理法 |
3.2.5 无补强条件下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有限元应力分析 |
3.2.6 有补强条件下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有限元应力分析 |
3.2.7 无补强与有补强条件下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开孔有限元模型的验证计算 |
4.1 GB150-2011《压力容器》中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的计算方法 |
4.1.1 GB150-2011 等面积法 |
4.1.2 GB150-2011 等面积法计算结果 |
4.1.3 GB150-2011 分析法 |
4.1.4 GB150-2011 分析法计算结果 |
4.2 ASME 标准对开孔接管及其补强的设计计算 |
4.2.1 ASME 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ASME 法) |
4.2.2 ASME 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ASME 法) 计算结果 |
4.3 ГОСТ(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 对开孔补强的设计计算 |
4.3.1 ГОСТ24755 容器开孔的补强计算方法 |
4.3.2 ГОСТ24755 容器开孔的补强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ANSYS 的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优化设计 |
5.1 优化设计的概念 |
5.2 优化设计的理论 |
5.3 ANSYS 软件优化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
5.4 基于 ANSYS 的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优化设计 |
5.4.1 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优化设计 |
5.4.2 压力容器大开孔结构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压力容器大开孔补强设计计算系统开发 |
6.1 设计计算系统基本信息 |
6.2 压力容器大开孔设计计算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补强圈的设计与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 [1]立式LNG低温液体储罐的强度及稳定性分析与传热性能研究[D]. 梁小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高温单相流管内流场对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D]. 司晓东. 东南大学, 2020
- [3]3D620醋酸精馏塔的研究及优化[D]. 张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4]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研究[D]. 黄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3)
- [5]关于对带拼缝补强圈若干问题的探讨[J]. 张涛,刘新儒,刘树权,刘枫. 石油化工建设, 2019(S1)
- [6]塔顶回流罐水包开孔嵌入式接管补强的讨论[J]. 邓香中,段立国,张光. 化工设备与管道, 2016(05)
- [7]PPVC种子反应釜设计[D]. 万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8]JCZSTS-20/1.6型三甘醇脱水装置的设计[D]. 李晓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9]关于补强圈应用的探讨[J]. 夏良苗,陈杰.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4(12)
- [10]具有大开孔压力容器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设计系统开发[D]. 任宏雷.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