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利彩票:中国特色的社会募捐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吕阳[2](2019)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个人等都是老龄化时代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主体间的关系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点,它们共同支撑着养老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福利多元主体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各有侧重点,为维持公平正义的社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提供了持久保障。养老服务业不仅是一项核心的民生事业,一种未来的潜力行业,而且是诸多经济现象的纽带,是决定经济能否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稳健器。所以,明确政府引导职责功能,充分运用及保证财政政策工具效率尤为关键。当前的实体养老服务业困局已成:一是生育率、死亡率低。需要直面底部顶部老龄化双重压力;二是养老金贮备严重不足。若不投资会导致亏损,投资又会面临潜在风险,养老金的收缴、发放、投资正面临选择性难题;三是代际养老压力大。中年人工作、住房、培养子女的难度陡增,无暇顾及老年人赡养,寿命延长将会面临60岁以上低龄、中龄老年人赡养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四是服务稍好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落后。养老机构普遍收费高、服务类型单一,精神赡养服务严重缺失,占比90%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远未形成发展体系;五是延迟退休、鼓励生育、移民等综合配套措施乏力,财政政策缺失、缺乏、滞后。为什么要研究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显而易见,主要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的上行发展,可以说,人口问题影响了一切问题,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竟预见了未来百年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就必然绕不过保障民生,人口主线和财税主线就可以充分阐释。一是计划生育的政策演变。1982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行十分合乎当时的经济发展规律,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无力承担人口指数化增长,于是长达36年的国策间接成了抑制人口快速增长的客观因素,主观上则是为了健康、有序增加人口,倘若调控不及时,就会导致人口老龄化。这不光会影响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步提升,老龄化本身还是个速度问题,当计划生育进行到2007年的时候,并未有任何放开生育的政策动静,使得一代人过后的“底部老龄化”变得异常复杂,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低生育文化养成,阻碍后期政策调控的可行性,也加快了“人口红利”消逝的速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埋下的是人口老龄化危机,劳动力、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城市群、都市圈疯狂抢人,房价突破“天花板”,这背后却是城乡、区域老龄化的倒挂,劳动增值空间的压缩,资本增值空间的扩张,间接引发收入分配失灵,阶层相对固化,道德观滑坡。但老龄化问题从科技医疗上看,却是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必经过程,综合国力提升和人均寿命提高就是最好例证,这又是“顶部老龄化”的现实表现,于是“顶部老龄化”和“底部老龄化”不期而遇,所以,当前更有必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将养老服务体系初级阶段不断推向中高级阶段。二是财税体制的政策演变。“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1994年分税制为了扭转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低及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过低的状况,通过分税制实现了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和地方税的划分,“倒逼”地方财政发展“土地财政”,财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新预算法》形成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的“四本预算”安排,“营改增”、国地税合并、“新个税”改革等历史阶段过后,2008年有选择的结构性减税正不断转向2018年后大面积地减税减费减基金的实质性减税,税收形成“简税制、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的税制安排,结构性减税为扭转不合理税收结构,提升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减税降费,实现“降成本”和“补短板”,与拉弗曲线相呼应,社会保障深刻影响基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更是引起企业新成本和政策吸收的激烈讨论,学界普遍认为社保降费可从当前的39%左右降至20%-25%,进度还需测算,细节还需深思。同时,社保全额征收又能有效弥补养老、医疗保险资金缺口,避免养老金等支付对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使税收管理员转向税收信息员,此外,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为非法彩票,会保证福利彩票公益金安全流入老年人福利。所以,财政政策与养老服务业本身就是内外皆有衔接的互动关系,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出和福利彩票公益金,财政政策的积极与否事关养老服务业的科学、有序、协调发展,两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传统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随后护理保险逐步完善,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得到推广,“互联网+养老”模式成效显然,这对财政政策的有效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应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PPP模式充分应对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具体需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传统财政政策工具运用也需要不断丰富及完善,养老服务业本就是财政政策所必须强化针对的具体落脚点,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又是未来诸多关联产业结构升级及转化的契机,唯有颠覆劳动力人口下滑的倒退思维,才能够从容把握潜在的发展机遇。除了关注眼前发展现状、问题之外,可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及地区养老服务财政政策对现今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发达国家及地区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率先步入人口老龄化,在生产力发达、综合国力强盛的背景下,丰富和发展了近现代的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总结过去、学习先进是时代发展的政策需要。老龄化程度越高,挑战就会越大,但任何事业、行业都会有机遇,对待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也应当迎难而上,单纯从经济角度上看,劳动力比例减少、生产要素调整及资金投入变化都应趁势而为,根据社会现实来解决养老服务发展过程当中的难题是首选之策。尽管如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毕竟发展的矛盾总需要因地制宜地去消除与化解,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广阔的养老产业市场,养老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完善至关重要。基于此,才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倒逼养老服务业民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将消极影响遏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伴随家庭养老能力缺失及不足,社会化、多元化、产业化养老应运而生,家庭结构、代际关系转移及空巢家庭增加,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业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各国调节、补充和完善养老服务时限也越来越紧,这无疑会促使政府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产业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提前出台,进而实现家庭单元、社会、市场等主体的协助发展。人口老龄化理论认为,老龄群体日益增加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实质上是社会资源不断倾向老年群体,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也始终以老年人口增多为依归,由此带来经济发展形式、社会治理方式、老年收入保障和养老服务供需结构的深刻影响,横梗在逐步崛起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前的是“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构建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养老服务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拟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浩瀚研究文献的综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探讨设计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从总体上概括本文的框架及内容。第一章为养老服务业与经济学理论分析,该部分从养老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政府介入养老服务业的理论依据、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详细讨论相关的理论依据及不足。第二章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现状分析,该部分从养老服务业财政资金投入、政策环境变化、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养老服务政策蜕变、统计数据变化、养老服务成就与形势、“全面二孩”及延迟退休等方面,紧密联系财政视角的目标与定位,综合阐述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建设所发挥的作用。第三章为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问题探析,通过分析财政关联体及财政政策作用,及时发现养老服务业当中财政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进而为对策输出提供依据。第四章为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通过筛选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攫取中央民政部层面31个省份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分析。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特点,采取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并测算各地的养老机构财政性资金缺口,来简要分析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为发达国家(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通过对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英国社区照顾、德国“多代居”、日本护理供给体系和香港安老服务等不同发展类型经济体的养老服务业及财政政策经验进行借鉴,并准确评价,从中获得启发。第六章为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的建议,该部分从准确定位、设计完备的财政政策体系、有效执行、发展规范、配套措施等方面来论述养老服务业发展所需,试图为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思路。希冀能够对推进积极、健康、和谐的中国建设有所裨益。
陈洪平[3](2015)在《彩票法理念纠偏与制度调整》文中提出通过“彩票”为民政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筹集资金被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国家彩票政策的基本倾向亦是推动彩票扩张。不得不注意的是,与彩票扩张相伴,以“问题博彩”为核心的彩票负面影响呈加剧趋势。“存在不意味合理”,本文拟以财政法基本理论为指导对现行“收入取向”理念进行审视和检讨,对“娱乐取向”理念进行求证,探讨彩票法律制度调整与构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现行“收入取向”理念考察。新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以“有奖募捐”名义发行彩票。随着彩票发展和观念改变,“彩票”成为一种为民政福利、体育等公益事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工具。与国家对“彩票”定位相适应,中国逐步构建了以“收入取向”为理念的彩票法律制度体系。本章从彩票法律制度对“彩票行为”的规制切入,以彩票发行法律制度中的“发行垄断安排”和“彩票产品管理制度”,以及彩票销售法律制度中的“彩票营销制度”为对象,对现行“收入取向”理念进行了深度考察。第二章“收入取向”理念之反思。从名义上看,“彩票”是一种为民政福利、体育等公益事业筹集资金之方式。本质上,“彩票”是一种政府用于满足“财政需要”之工具。“彩票”既被当做“财政收入工具”,即应遵循“财政公平”原则。同时,国家在通过彩票获取财政收入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考量“手段与目的”之间比例均衡关系。基于此,本章拟以“彩票消费人群”和“问题博彩”为主要观察点,运用“财政公平”和“比例原则”对现行“收入取向”理念进行检讨和反思。将彩票作为一种纯粹财政收入工具,既有违“财政支出负担之公平”,亦不符合“价值与侵害”之均衡要求。第三章娱乐取向——彩票制度调整的理念求证。有破有立。“收入取向”理念既存在缺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彩票法持何种理念是合理的。从历史发展看,作为“博彩”之一种的“彩票”原初和主要功能为“博弈娱乐”,“收入功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外力附加”。本章首先从社会学视角对社会民众参与博彩游戏之核心诉求进行阐释,以“彩票发展历史”为线索对彩票“本源”进行探求。在“正本清源”基础上,本文提出,在社会关于博彩态度发生改变和政府财政能力建设改观的条件下,国家有必要恢复彩票“博弈娱乐功能”之主导地位。此种“恢复”不仅符合彩票之本义,也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彩票发展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负担不公”以及“问题博彩”等困境。第四章基于“娱乐取向"理念的彩票法律制度调整。彩票法应确立“娱乐取向”理念。为保障“娱乐取向”理念之践行,现行彩票法律制度需要在此种理念指引下进行调整和调适。核心而言,发行法律制度层面,应将彩票发行权赋予市场中的“企业”,并将彩票产品许可审查的重点置于“彩票对社会民众博彩健康的负面影响”;销售法律制度层面,在确保彩票发行销售组织向社会民众提供全面准确信息基础上,禁止其对社会民众彩票游戏参与进行劝诱;监管法律制度方面,应构建独立专业的彩票监管机制,以破除利益对彩票监管之牵绊。另外,在彩票发行、销售、监管制度已做调整的基础上,彩票法还应构建“问题博彩”预防救助制度。
林延光[4](2014)在《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研究 ——兼与美国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互助共济、扶弱济困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与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慈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作为压制的对象,慈善发展受到很大挫折,相应的募捐活动也很少开展,慈善事业逐渐转化为政府主导的济贫帮困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官方的话语体系中“慈善”两字一度销声匿迹了。改革开放之后,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尤其是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宣告正式成立,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才算正式恢复。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增长能力是与慈善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不以人的自我意志为转移,它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渐渐发展的,只有社会对慈善需求的膨胀,慈善业才有发展的空间。就现有的条件与现实来看,我国慈善业起步较晚,人们对于慈善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慈善事业大规模发展的时机尚未成熟。综上所述,我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依旧处在摸索阶段。慈善公益募捐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几起几落,与政府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斩不断理还乱。近些年来,政府加强了对慈善类民间组织或机构的支持和鼓励,全国各省市地区的慈善总会、慈善协会等慈善组织也都在积极筹建当中(很多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建立的)。可以断定,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慈善事业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渐渐的朝我们走来了。文中第一章是本文的论证基础,界定了何为慈善公益,厘清了募捐的定义与涵义,同时对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作一个简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了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的历史发展历程。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产生。包括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产生的环境分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募捐资金的筹集与发放并以中国青少年儿童基金会为例加以详尽论述,以及慈善公益募捐产生的历史意义。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初步发展。包括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发展的土壤,发展阶段的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资金的运营与管理并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例进行论证,以及激励与宣传。第四章论述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继续发展。主要包括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走向完善的条件准备,现阶段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成长体系并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以及当地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成功与不足。第五章是对前文的升华与补充。通过对中美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优缺点,并考虑现实国情,充分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第六章试论述了未来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发展走向。包括明确慈善公益事业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优化设计路径等。
于一多[5](2014)在《中国巨灾彩票发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和地形都比较复杂,因此地震、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已是世界公认的遭受自然灾害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2008-2012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5380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年平均受灾人口达到4.2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31%。如果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巨灾定义,即一次单项灾害的经济损失超过当年GDP的0.01%的事故,那么相当于我国平均每年发生100次巨灾。而且随着气候环境的剧烈变化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自然巨灾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规模还将进一步加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巨灾形势,我国采取的仍然是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救济为主、社会各界捐助为辅的灾害救济方式。可以预见,随着巨灾损失持续攀升,这种救灾方式将令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具有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理应在巨灾损失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从世界范围内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世界平均巨灾保险赔付约占损失的40%左右,发达国家甚至超过60%。但在我国,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也没有成熟发达的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因此保险公司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和转移巨灾风险,从而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巨灾保险的供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近年来,每次巨灾过后,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尽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自2008年以来,政府方面作了一些论证,学界和业界也开展了大量课题研究,各方都在积极推进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2014年的两会上,巨灾保险再次成为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将“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列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可见,探索巨灾保险制度的实现路径已经成为保险业当前的重中之重。鉴于我国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相对落后的实际,现阶段寻求其他分散巨灾风险的方式是解决巨灾保险供给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从近年来我国两次发行赈灾彩票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了启发,发行彩票可以将巨灾风险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散,可能成为推进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笔者提出发行巨灾彩票的设想,并围绕我国巨灾彩票的定义及属性、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行管理模式和彩票设计、发行难点及解决思路等问题开展研究。本文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以我国巨灾风险的严峻形势及单一低效的灾害救助方式为背景,探讨了通过发行巨灾彩票筹集巨灾保险基金和巨灾公益金的具体模式,以期为巨灾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可能的途径。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创新性地提出巨灾彩票的概念,并对其定义和属性进行了界定;二是结合我国巨灾风险及其补偿方式的实际,分析指出目前通过发行巨灾彩票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作为我国巨灾保险风险分担机制具有可行性,为推动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和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创新思路;三是对巨灾彩票的发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对巨灾彩票进行了专门设计。第二章是我国的巨灾风险及其补偿方式。在介绍我国面临的主要巨灾风险时,笔者选取了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四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灾害,从时空分布和损失特征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而后又通过列举大量数据资料,对政府救济、社会捐助、保险补偿三种我国最主要的灾害补偿方式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具体说明。第三章是巨灾彩票及其相关属性概述。本章首先根据现行法规对彩票的定义,并结合巨灾彩票的特征,对巨灾彩票及其两种具体形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而后详细论述了巨灾彩票的属性。巨灾彩票的属性包括基本属性和特殊性质。基本属性是与传统彩票相同的性质,即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巨灾彩票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发行目的、市场参与主体、发行模式、市场监管、公益金的分配和使用等方面与现行彩票不同。本章在最后分别阐述了巨灾彩票与巨灾风险、巨灾保险和巨灾补偿的关系,为下文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四章是我国发行巨灾彩票的必要性与意义。笔者从我国应对巨灾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巨灾彩票本身的优势、现有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的不足等方面说明了我国具有发行巨灾彩票的强烈必要,具体逻辑如下:我国巨灾形势严峻而传统救灾方式难以应付,因此必须寻求其他巨灾补偿方式。各国经验表明,巨灾保险制度是化解巨灾风险的有效手段,而我国尚缺乏建立其他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的条件。分析表明发行巨灾彩票对于社会公众、保险公司和政府而言都十分有益,是筹集救灾资金的有效手段。但现有彩票在公益金分配和使用上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灾害补偿的需要,因此应当发行巨灾彩票。随后笔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发行巨灾彩票的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第五章是我国发行巨灾彩票的可行性分析。本章从巨灾彩票发行的实践依据、市场需求基础、经验技术支持、政策法律保障等方面对我国发行巨灾彩票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赈灾彩票历史经验为巨灾彩票发行提供实践依据、经济发展为巨灾彩票发行奠定市场需求基础、产业整合为巨灾彩票发行提供经验技术支持、政府参与为巨灾彩票发行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巨灾彩票进行了具体设计。本章针对两类巨灾彩票,分别从彩票类型、彩票价格、资金分配、游戏规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常态化巨灾彩票适宜选择视频彩票和网络彩票两种类型,其价格与现有彩票类似,资金分配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发行费用不宜过高;灾后定时定向巨灾彩票既可以发行电子彩票也可以发行纸质彩票,其面值确定可以结合不同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实行差异化定价,在资金分配上也具有灵活性,但纸质彩票发行费用相对较高。第七章是彩票发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尽管国外拥有发达成熟的保险市场,因此几乎不用通过发行彩票筹集巨灾基金,但其彩票发行管理的成熟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本章首先从彩票发行模式、市场监管、公益金使用三个方面,对美国、法国、英国的彩票发行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国际彩票发行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发行巨灾彩票的启示,即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竞争性的彩票发行模式、进一步规范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第八章研究了我国巨灾彩票发行管理的具体模式。本章从发行目的、发行主体与发行机构、发行模式、市场监管、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等方面分别对常态化巨灾彩票和灾后定时定向巨灾彩票的具体发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类巨灾彩票的运行模式图。常态化巨灾彩票的发行目的主要是弥补巨灾保险赔付不足,其发行主体和发行机构分别是保监会和众多商业保险公司;灾后定时定向巨灾彩票的发行目的除了弥补巨灾保险损失外,更主要的是补偿非保险巨灾损失,其发行主体仍是保监会,但发行机构为地方保监局。此外,二者的监管部门均为财政部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最后,笔者又对我国发行巨灾彩票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即应当完善巨灾彩票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巨灾风险评估体系、提升巨灾保险供给和需求。
王颖[6](2013)在《福利彩票销售系统中若干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葫芦岛市福利彩票项目》文中认为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是民政部领导下的事业制机构,负责中国福利彩票的销售与管理工作。我国福利彩票项目始终把“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作为发行宗旨,工作目标是为了募集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自从25年前成立至今,销售总额已达7800多亿元,筹集社会公益资金2500多亿元,已成为我国发展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重要资金筹集渠道,为促进和发展民生等公益事来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福利彩票每年的销售额规模为1400亿元。根据据国际彩票组织2012年公布数据,中国福利彩票年销售额位列世界第二名。但是,相对于GDP超过50万亿、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平均每人每年10元左右的福利彩票消费,对社会福利和公共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仍然杯水车薪。探其历史原因,认识少,参与欲望较低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我国还需要更广泛、更全面地不断探索研究,找到一条如何保证、促进福利彩票事业为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发展之路。葫芦岛市地处辽西地区,2000年成立了市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十多年来,在发展中也曾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销售的问题和困惑,也可以说是中国福利彩票发行销售系统的一个缩影。因此,本文以葫芦岛市福利彩票销售系统多年发展实例为基础,以存在的若干问题为切入,对福利彩票销售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本文首先分析和明确了福利彩票事业所主张的价值观,了解并分析其价值观的先进性与适应性,研究其价值观在指导其行为中的效果;其次,文章研究了福利彩票销售过程中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针对上述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探寻其出现的根源,研究其解决的方式方法;最后,文章通过系统集成,形成本论文。文章基于所发现的问题,利用心理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改进福利彩票销售系统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价值观管理、转变福利彩票的销售观念、增强福利彩票的精神激励、完善销售手段、研究并构建劝导赌迷行为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实施这些建议的主要配套措施,包括调整组织结构、实施战略管理团队的运行机制、理顺各部门的业务及运行关系、加强彩票销售员的管理、强化福利彩票销售员的培训、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实现福利彩票公益基金的公开化管理,等等。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公益等事业的发展,对福利彩票销售和管理过程中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我国福利彩票事业健康发展,筹集更多公益资金,从而为社会公益事业发挥最大的效用,未来所要探索的路还很长。本文的研究对完善福利彩票销售系统的定位及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炜冰[7](2013)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认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世界各地都存在民间自发的、临时性的以解难、济贫、救灾为主要内容的慈善互助活动。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公民社会发育和壮大以及作为公民社会承接载体的慈善等社会组织全球性的“社团革命”的勃兴,慈善事业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政策性、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因此,慈善事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这就涉及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问题。政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实质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据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跌宕发展的历史轨迹,一般来讲,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均衡互动、合作共赢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因其组织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和商业贸易发展,弘扬公共精神,促进社会创新和民主自治,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公正,在公共管理中体现出巨大的能量,得到了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和尊重。由于社会及社会组织具有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状态下能够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及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显着功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研讨公共管理和政府治理过程中,常常刻意强调社会与社会组织的民间性、自治性、独立性和“政府隐退”、“政府失灵”以及政府干预的不良后果。其实,在现代社会,各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一直处于不断变迁和强化之中,其政治控制、道德规引等职能也一直存在,只不过隐藏在繁杂的社会管理职能之后而已。由此,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承认慈善等社会组织在崇尚公平伦理、追求公共利益、约束政府权力行为、减少社会排斥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强调并研究分析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功能和积极立场。从政府责任的角度,政府在慈善事业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其与慈善等社会组织关系的限度和平衡点应该怎样把握?这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切入点。政府责任表现为在处理政府对市场、对社会、对政府机构自身以及对公民个人的利益关系时应该履行的集体义务。由于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因而具有公共性质,政府责任又称政府的公共责任。政府责任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过失,是一种义务、任务,更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它也是现代政府治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政府变革的重要内容。从具体内容上看,可以把政府责任划分为法律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职业责任。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期,政府的责任呈现着核心公共服务型特征,其职能被限定在提供核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依据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国际经验和传统国情,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应该支持社会建设和发展,并从伦理性实体、政治性实体和制度性实体三个维度,讨论政府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行动和集体责任。第一,黑格尔认为,伦理性实体的政府对人类公共精神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慈善事业强调利他、博爱和给予,是“人类改造机构”,能够增强公民道德规范建设;反过来,政府可以为社会良序发展承担起积极的社会伦理责任,政府通过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在全社会倡导慈善核心理念、企业公民责任、志愿服务和平民公益慈善理念,有利于公民道德品质的提升、社会道德规范的维系和慈善事业大环境的构建。第二,政府是国家的权威性表现形式,作为政治性实体的政府,应该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调整转化公共管理职能,下放公共权力,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培育慈善组织承接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减少社会分化和社会排斥,促进社会接纳和社会整合,为慈善事业有序、健康发展创造更大更多的生存自由和发展空间。最后,依据诺斯“制度是人类集体博弈的产物”的观点,政府是制度的主要供给者(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社区和社会成员是制度供给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慈善事业法制的不健全以及监督约束制度的缺失,造成了慈善组织诸多制约困境,影响了中国社会建设和慈善事业的进程。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须法律制度的调节和保障,作为制度性实体的政府,应加快社会立法,制定和完善各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和法律法规。本文从政府职能理论以及公共治理理论分析出发,推断出“政府与慈善组织应该建立一种制度化框架下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应然趋势,并研究论证在治理语境和本土国情下中国政府的行政伦理规引、社会权力归还、社会立法供给的应然的集体行动和相关责任。这姑且认为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一定意义上说,金融危机之后的现代社会是“政府的时代”,当今世界更需要一种灵活多变的融合式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国也不例外。本文认为,只要中国政府与慈善等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合作,共商社会发展目标,共同创造更长远的社会公共利益,二者间的良性互动的伙伴关系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
朱小龙[8](2013)在《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基于体育彩票政治功能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体育彩票作为彩票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彩票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体育彩票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和无限利用空间仍亟待我们去认识和开发,比如体育彩票的政治功能以及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体育彩票作为一个多维度的多元社会文化系统,它的发行给城市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新的色彩。体育彩票的发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如筹集大量资金,举办各种福利事业,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刺激消费、拉动城市内需、增进城市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城市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并优化了城市产业融合和资源配置;促进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加强人们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推动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和社会流动;强化城市政府管理能力;等等。城市的发展夯实了体育彩票的发展基础,构造了体育彩票发展的人文环境,凝聚了庞大的体育彩票消费人群,亦能促进体育彩票经营、管理、规划等的良性循环发展。虽然,现代社会的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已经相互交织、致密共生。但是,学术界对于两者的相互关系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深度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议题。本研究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问题的提出。简要介绍体育彩票的政治功能,以及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基本认识,提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作综述研究。第二章体育彩票及其政治功能:理论阐述。介绍了博彩理论、社会正义理论、政治稳定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治理理论和体育彩票发展的关系,并从相关理论解读中,找寻到体育彩票的政治功能,概括了体育彩票政治功能的逻辑演绎。第三章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历史分析。阐释体育彩票发展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讨论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历史契合。从体育彩票的历史渊源来看,体育彩票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城市是体育彩票产生的土壤,体育运动在城市的普及开展是体育彩票发展的催化剂。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生产的发展,形成和积累了剩余资本和闲散资金,这是购买体育彩票的来源。城市人口的膨胀和多元化,尤其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形成,使得有闲有钱的群体可以玩体育彩票。同时,城市发展需要巨额投入,体育彩票的筹资功能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第四章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基于苏州实践的分析。根据科特金关于城市是“神圣、安全、繁忙”之地的论述,本部分从城市精神、城市社会和城市经济三个角度探讨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并以苏州为例,分析苏州体育彩票的发展现状,解读苏州体育彩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阐述苏州体育彩票与城市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展望苏州体育彩票与城市互动发展的趋势。第五章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困境及其消解。从体育彩票与城市的各自理想发展状态出发,结合各自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困境消解与两者关系适从的理论思考,强调政府规制对体育彩票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注意的是,各国体育彩票的主要购买者均为社会中下层人士,体育彩票是以“劫贫济贫”方式实现某种程度的社会资金集中。但是,随着体育场馆使用费用的增加,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往往成为富人的“后花园”,体育彩票呈现“劫贫济富”的趋势,这是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的。第六章城市和谐发展与体育彩票管理走向。社会和谐依赖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彩票事业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城市和谐发展也有维度要求。然而,在体育彩票和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体育彩票发行中的问题以及与城市互动发展时带来的挑战。基于体育彩票事业与城市和谐发展互动机理,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必须发展体育彩票等社会事业,同时必须强化和优化体育彩票管理。本章从介绍体育彩票的负面问题发出,尝试分析城市和谐发展与改进体育彩票管理的相关议题,并探索体育彩票管理的走向。第七章结论。通过对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考察,研究认为体育彩票的发展只有适应城市的生态环境,锐意改革创新,努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城市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发挥体育彩票的功能,才能使体育彩票成为社会融合的润滑剂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需要政府作出制度创新,改进规制理念与政策。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综合处[9](2010)在《回眸2010年工作可圈可点 展望2011年工作思路明确》文中指出2010年:工作全面发展成效显着福利彩票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健全完善首先,加强法规、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和推进《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订和福利彩票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使福利彩票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加快完成《福利彩票代销合同(示范文本)》拟制工作,规范福利彩票代销者与福利彩票发行
冷功业[10](2010)在《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物品是人类公共利益的载体,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公众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层次与特征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伴随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公众越来越注重公共物品的质量。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政府单一供给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非营利组织却能够较好地弥补政府供给不足的弊端,积极、有效地回应社会的需求。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可分为三大部门:政府组织、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随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逐步开始加入到公共物品供给的行列中来,并被视为是面对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其被定位为“以志愿求公益”,其作用是面向社会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承担一些政府和企业都无法充分实现的社会职责。而且,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贴近基层、灵活创新、效率公平相结合的优势也使其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实现提供了主观依据。随着社会发展,政府权力逐渐回归社会,非营利组织会不断壮大,其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基于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机制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多样性、复合性的发展,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也在不断地处于嬗变之中,公共物品的单一供给正被混合供给所取代,供给主体的单一性正朝着多主体、多中心方向发展。借鉴公共管理学的“公益人”、“道德人”理论假设,本文提出了较有特色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强调公民应被关注,并作为主体纳入到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之中,构成“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多元供给模式。公民的主要职责就是利益需求表达,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在尊重公民权力基础上,三者形成互动供给。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市场的关系是分工、合作、互补与伙伴关系,而不是替代、对抗关系。本文结合中国实践,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机制,指出公益型NPO和互益型NPO应该提供不同的公共物品,起源于政府的NPO、源于社会的NPO、源于社会的NPO、市场与政府结合型NPO、社会与政府结合型NPO也应分别满足不同性质的公共利益,供给不同的公共物品。针对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中存在的缺陷和风险、阻力和障碍,借鉴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构建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的新格局、强化政府在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过程中的作用、以“多元互动关系”指导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监管的法律政策和体制、以及配套改革措施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发展,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公平。本文共有七章,各章的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其次就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总结,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框架结构和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就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其中:第二章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基本理论分析。首先界定了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供给、非营利组织、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和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等主要概念,强调公共物品源于公共需要,是满足公共需要的手段,其本质是一种公共利益或公共利益关系。指出公共物品供给区分为提供和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接着区分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根据供给主体的不同,将公共物品供给分为政府供给和私人供给,私人供给又分为市场供给和志愿供给,志愿供给也称为自愿供给,包括企业志愿供给和非营利组织志愿供给两种形式。并对公共物品的志愿供给进行模型分析。最后,建立模型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必要性;运用经济学理论并借鉴公共管理学的“公益人”假设,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可行性。第三章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机制与风险。首先,由人类社会的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三大运行机制入手,分析了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机制,提出了较有特色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多元供给模式。公民的主要职责就是利益需求表达,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在尊重公民权力基础上,三者形成互动供给。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市场的关系是分工、合作、互补和伙伴关系,而不是替代、对抗关系。其次,分析了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的类型、特点及其实现路径。再次探讨了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方式,指出存在着非营利组织直接供给公共物品和非营利组织间接供给公共物品两类方式,其中直接供给是主体,包括独立提供、与公共部门合作提供和与市场合作提供三种具体形式。接着,论述了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缺陷和风险。缺陷主要表现为:公益失灵、利用非营利组织谋取私利、公共物品供给范围狭隘和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度不足等;风险主要是非营利组织维持方面的风险、发展方面的风险和创新方面的风险。最后,强调为了克服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中的缺陷和风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并借鉴斯蒂格利茨和贝克尔的模型,探讨了政府在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中发挥作用的手段。第四章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考察。首先,结合统计资料研究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主要活动领域及其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其次,从法律地位、组织性质、起源三个维度考察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问题,呈现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体系。第三,结合中国实践,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机制,指出公益型NPO和互益型NPO应该提供不同的公共物品;起源于政府的NPO、源于社会的NPO、源于社会的NPO、市场与政府结合型NPO、社会与政府结合型NPO应分别满足不同性质的公共利益,供给不同的公共物品。最后,考察了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中存在的阻力和障碍,并分析了阻力和障碍的成因,为第七章政策建议的提出做好了准备。第五章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证分析。本章自成体系,选取了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环保组织两个案例进行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对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六章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考察。本章首先分别对美、英、德、日、韩等五国的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进行考察,接着比较得出了中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不同特点: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同、与政府的关系不同和与市场的关系不同。最后总结得出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对中国的经验借鉴和几点启示,以资推动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发展和完善,并为第七章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参考。第七章构建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模式的政策建议。针对第四章的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中存在的阻力和障碍,参考第六章的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对中国的经验借鉴和启示,本章提出了构建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的新格局、强化政府在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过程中的作用、以“多元互动关系”指导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监管的法律政策和体制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发展,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公平。论文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研究视角创新。以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为视角,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行为、机制和社会影响作为一个主题加以详细的分析,目前学术上很少这样来研究,即使注意到了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重要性,往往也是把公共物品私人供给(包括市场供给和志愿供给)作为研究对象的。本文则是意识到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人们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的增强,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其地位会非常突出。这一研究视角和内容是本文的创新点。本文选题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本文力求把不同学科针对同一研究主题的研究方法相互借鉴,试图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论。2、借鉴公共管理学的“公益人”、“道德人”理论假设,提出了较有特色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强调公民这一主体被关注,并作为主体纳入到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之中,构成“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多元供给模式。公民的主要职责就是利益需求表达,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在尊重公民权力基础上,三者形成互动供给。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市场的关系是分工、合作、互补和伙伴关系,而不是替代、对抗关系。3、就非营利组织的范围而言,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性单位和基金会。本文强调了中国的事业单位应归属于非营利组织,并且认为草根NPO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呈现了中国非营利组织体系的构成。4、强调公共物品供给应该进行动态研究,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会随着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制度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就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范围而言,本文认为可以根据非营利组织形成方式的不同,分别满足社会纯公益、制度性公益和客观公益,供给不同的公共物品。5、综合运用经济学、财政学、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有关理论,对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这一主题进行了跨学科研究,拓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论文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1、囿于理论分析和探讨。由于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充分,有关研究资料匮乏,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理论上的探讨为主,而对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问题研究不够深入。2、实证分析不足。限于资料数据的限制,本文仅就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志愿供给的两个方面——中国福利彩票融资和中国环保NPO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而未能对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进行全面的模型构建和计量分析。3、对中国非营利组织分类供给公共物品的论述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地研究和细化。关于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目前理论界还没有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实践中各地也在进行多样性的探索,本文未能对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进行详细研究,只是提出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是分类改革、区别对待。
二、福利彩票:中国特色的社会募捐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利彩票:中国特色的社会募捐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养老服务业与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养老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养老服务业的特点 |
第二节 政府介入养老服务业的理论依据 |
一、养老服务业的公共财政运行逻辑 |
二、养老服务业的福利多元方式 |
三、养老服务业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动因 |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社会正义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政府购买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二、税收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财政直接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四、财政补贴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进程 |
一、老龄化对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产生直接影响 |
二、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的现状 |
三、财政政策实施对养老服务消费结构产生间接影响 |
第二节 养老服务业各类投资迅速增长 |
一、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政策环境 |
二、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持概况 |
三、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 |
四、部分地区养老服务的财政差异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体系构造的财政措施 |
一、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衔接 |
二、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
三、“互联网+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手段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偏移及侧重 |
一、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演变 |
二、城市养老服务业 |
三、农村养老服务业 |
第五节 养老服务业的现实发展要素 |
一、“全面二孩”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
二、延迟退休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
第三章 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政策执行力不强 |
一、法律法规配套不够齐全 |
二、财政绩效管理监督不力 |
三、财政资金的部门耗损 |
四、基层政府分配财政资金的能力羸弱 |
第二节 养老服务业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受惠群体较小 |
二、专业医护人员占比很低 |
三、社会组织被动服务 |
四、缺乏法制化考核评价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政策的立法难题 |
二、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狭窄 |
三、营利性及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税收政策差异 |
四、税收政策运用还不够严谨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的财政直接投入乏力 |
一、财政性资金支持结构不太合理 |
二、财政直接投入养老服务机构床位面临困境 |
三、养老服务业的土地供给存在问题 |
第五节 养老服务业财政补贴缺乏可操作性 |
一、老年人居家选择的财政补贴分类失准 |
二、财政补贴形式冗杂 |
三、养老机构的财政补贴不均及趋同 |
第四章 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 |
一、模型变量的选取 |
二、样本及数据来源 |
三、实证模型的构建 |
四、Hausman检验及固定效应回归结果 |
第二节 分区域实证分析 |
一、东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二、中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三、西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养老机构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一、VAR模型结果 |
二、分位数回归 |
三、财政资金缺口测度模型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 |
二、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二节 英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英国社区照顾 |
二、英国社区照顾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英国社区照顾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三节 德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 |
二、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财政政策经验 |
三、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借鉴 |
第四节 日本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
二、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五节 中国香港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香港安老服务 |
二、香港安老服务财政政策经验 |
三、香港安老服务财政政策借鉴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的准确定位 |
一、明确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出责任 |
二、优先发展PPP模式 |
第二节 设计完备的财政政策体系 |
一、构建合理的央地财政关系 |
二、“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构建 |
三、完善“涉老”税收政策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
一、建立财政绩效管理监督机制 |
二、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措施 |
一、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
二、建立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
三、“互联网+养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彩票法理念纠偏与制度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现行“收入取向”理念考察 |
第一节 彩票行为与彩票立法 |
一、彩票行为解析 |
二、彩票法对彩票行为塑造和调整:从欧美到中国 |
第二节 “收入取向”理念的制度考察 |
一、政府彩票设立动因:财政需要 |
二、彩票发行制度的“收入取向”理念考察 |
三、彩票营销制度的“收入取向”理念考察 |
第二章 “收入取向”理念反思 |
第一节 “收入取向”理念之财政公平反思 |
一、彩票公益金——民众对财政支出之负担 |
二、财政支出负担不公:个别人群过度消费彩票 |
三、彩票消费自愿与负担不公 |
四、彩票收入专用与负担不公 |
第二节 “收入取向”理念之比例原则反思 |
一、比例原则与政府对彩票之运用 |
二、彩票财政收入贡献评估 |
三、彩票对社会之侵害:问题博彩 |
四、责任博彩之推行与实践 |
第三章 娱乐取向——彩票法律制度调整的理念求证 |
第一节 “娱乐取向”理念的提出 |
一、民众博彩之核心诉求:博弈娱乐 |
二、满足财政需要:彩票功能之外力附加 |
第二节 “娱乐取向”理念之中国情境 |
一、博彩与公益:中国对彩票之运用 |
二、博彩态度之转变:区分娱乐博彩与违法犯罪 |
三、彩票运用情境之改变——财政能力视角 |
第三节 “娱乐取向”理念之要义 |
一、国家对彩票收入汲取:公共服务对价 |
二、博彩健康——“娱乐取向”理念应有之义 |
第四章 基于“娱乐取向”理念的彩票法律制度调整 |
第一节 彩票发行制度之调整 |
一、彩票发行者:从事业单位到企业 |
二、负面影响——彩票入市审查重心 |
第二节 彩票营销制度之调整 |
一、“娱乐取向”理念与彩票营销 |
二、“片面营销”禁止制度 |
三、营销劝诱禁止制度 |
第三节 彩票监管制度之调整 |
一、中国彩票监管:由来与现状 |
二、彩票监管制度调整与“娱乐取向”理念 |
三、彩票监管制度调整:独立监管者之设置 |
第四节 “问题博彩”预防救助制度之构建 |
一、“问题博彩”预防救助之中国实践 |
二、“问题博彩”预防救助之核心制度构建 |
三、“问题博彩”预防救助之辅助支持制度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研究 ——兼与美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相关文献研究 |
(一) 国内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框架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何为慈善公益 |
一、慈善公益的内涵与外延 |
二、传统文化中的慈善公益思想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慈善公益募捐的概念和内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的历史回顾 |
一、古代慈善公益募捐制度概述 |
二、近代慈善公益募捐概述 |
三、现代慈善公益募捐概述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产生(1978-1994)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产生的环境 |
一、思想政治背景 |
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 |
三、民间力量的萌芽 |
四、社会矛盾持续深化 |
第二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 |
一、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 |
二、慈善公益募捐税收优惠政策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
一、中国慈善公益基金的筹集 |
二、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基金的使用 |
第四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历史意义 |
一、有助于慈善公益事业规范运行,保证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有序发展 |
二、为慈善公益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
三、培养人们善爱之心,为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储备民间力量 |
四、弘扬慈善文化,在全社会倡导互助共济的文明道德风尚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初步发展(1994-2008)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初步发展的土壤 |
一、政治经济背景 |
(一) 政治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社会因素 |
二、民间力量的崛起 |
三、政策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
四、慈善组织的发展环境 |
第二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 |
一、中国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 |
二、中国慈善募捐税收政策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运营与监管 |
一、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运营 |
二、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监管 |
第四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激励与宣传 |
一、我国当前对于慈善公益募捐的激励与宣传政策 |
二、完善我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激励与宣传的途径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继续发展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继续发展的条件 |
一、政治法律环境 |
二、经济发展 |
三、社会改革 |
四、活跃的慈善实践开展机制 |
五、组织发展新气象 |
第二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 |
一、法律制度 |
二、税收政策 |
三、监督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成长体系 |
一、资金来源 |
二、资金筹集 |
三、资金管理与发放 |
四、红十字会慈善募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由政府主导成因探析 |
一、慈善观念上的偏差 |
二、转型时期社会的特殊性 |
三、发展民间慈善条件的不成熟 |
第五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简要评价 |
一、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成功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三、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中美慈善公益募捐发展比较 |
第一节 美国慈善事业的缘起与发展 |
一、历史渊源 |
二、文化传统 |
三、社会背景 |
四、税收优惠 |
第二节 制度异同之原因 |
一、物质基础 |
二、政治环境 |
三、制度条件 |
四、慈善意识 |
第三节 中美慈善公益募捐之优缺点 |
一、基于“为富者仁”的联合募捐 |
二、优惠的税收减免税政策 |
三、专业的慈善评估机制 |
四、商业化的操作理念 |
第四节 美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成功经验借鉴 |
一、强化募捐机制创新 |
二、完善法律政策环境 |
三、促进慈善组织间竞争 |
四、培育公民社会及公共监督机构 |
第六章 未来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路径优化 |
第一节 明确慈善公益事业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
二、促公平共享发展机遇 |
三、改善民生化解矛盾 |
第二节 完善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募捐过程中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
二、建立健全慈善公益募捐法律法规 |
三、弘扬传统慈善公益文化 |
四、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巨灾彩票发行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巨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
1.2.2 彩票属性及发行管理模式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
2. 我国的巨灾风险及其补偿方式 |
2.1 我国主要巨灾风险及其特征 |
2.1.1 地震 |
2.1.2 洪涝 |
2.1.3 干旱 |
2.1.4 台风 |
2.2 我国巨灾补偿方式及其效果 |
2.2.1 政府救济 |
2.2.2 社会捐助 |
2.2.3 保险补偿 |
3. 巨灾彩票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3.1 巨灾彩票的定义 |
3.2 巨灾彩票的属性 |
3.2.1 巨灾彩票的经济属性 |
3.2.2 巨灾彩票的社会属性 |
3.2.3 巨灾彩票的特殊性质 |
3.3 巨灾彩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3.3.1 巨灾彩票与巨灾风险 |
3.3.2 巨灾彩票与巨灾保险 |
3.3.3 巨灾彩票与巨灾补偿 |
4. 我国发行巨灾彩票的必要性与意义 |
4.1 发行巨灾彩票的必要性 |
4.1.1 我国巨灾形势严峻,传统救灾方式难以应付 |
4.1.2 缺乏建立其他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的条件 |
4.1.3 发行巨灾彩票是我国筹集救灾资金的有效手段 |
4.1.4 我国彩票公益金在项目分配和资金使用上严重不足 |
4.2 发行巨灾彩票的意义 |
4.2.1 理论意义 |
4.2.2 现实意义 |
5. 我国发行巨灾彩票的可行性分析 |
5.1 赈灾彩票历史经验为巨灾彩票发行提供实践依据 |
5.2 经济发展为巨灾彩票发行奠定市场需求基础 |
5.3 产业整合为巨灾彩票发行提供经验技术支持 |
5.4 政府参与为巨灾彩票发行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
6. 我国巨灾彩票的具体设计 |
6.1 常态化巨灾彩票的设计 |
6.1.1 彩票类型 |
6.1.2 彩票价格 |
6.1.3 资金分配 |
6.1.4 游戏规则 |
6.2 灾后定时定向巨灾彩票的设计 |
6.2.1 彩票类型 |
6.2.2 彩票价格 |
6.2.3 资金分配 |
6.2.4 游戏规则 |
7. 彩票发行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7.1 国外彩票发行管理的经验介绍与比较 |
7.1.1 发行模式 |
7.1.2 市场监管 |
7.1.3 公益金使用 |
7.2 彩票发行管理的国际经验对我国发行巨灾彩票的启示 |
7.2.1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7.2.2 积极探索竞争性的彩票发行模式 |
7.2.3 进一步规范公益金的使用管理 |
8. 我国巨灾彩票发行管理模式的探索 |
8.1 常态化巨灾彩票 |
8.1.1 发行目的 |
8.1.2 发行主体与发行机构 |
8.1.3 发行模式 |
8.1.4 市场监管 |
8.1.5 巨灾保险基金的使用管理 |
8.2 灾后定时定向巨灾彩票 |
8.2.1 发行目的 |
8.2.2 发行主体与发行机构 |
8.2.3 发行模式 |
8.2.4 市场监管 |
8.2.5 巨灾公益金的使用管理 |
8.3 发行巨灾彩票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
8.3.1 完善巨灾彩票相关法律制度 |
8.3.2 建立巨灾风险评估体系 |
8.3.3 提升巨灾保险供给和需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福利彩票销售系统中若干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葫芦岛市福利彩票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贡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彩票的概念和外延 |
2.1.1 彩票的概念 |
2.1.2 彩票的性质 |
2.1.3 彩票的作用 |
2.2 彩票的发行 |
2.3 中国福利彩票事业的发展状况 |
2.4 既有研究与实践对本文的启示 |
第3章 对福利彩票销售问题的分析 |
3.1 彩票的历史痕迹的影响 |
3.2 产品及销售活动的价值性 |
3.3 产品及销售活动的娱乐性 |
3.4 社会关注度 |
3.5 政府的态度 |
3.6 对福利彩票的发展空间的认知 |
第4章 福利彩票销售系统的改进对策 |
4.1 加强价值观管理 |
4.2 转变福利彩票的销售观念 |
4.3 增强福利彩票的精神激励 |
4.4 完善销售手段 |
4.5 研究并构建劝导赌迷行为的长效机制 |
4.6 完善福利彩票销售系统的绩效考核 |
第5章 完善福利彩票销售系统的措施 |
5.1 组织结构调整 |
5.1.1 新的组织结构 |
5.1.2 战略管理团队的运行机制 |
5.1.3 各部门的业务及运行关系 |
5.2 加强彩票销售员的管理 |
5.2.1 加强福利彩票销售员管理的必要性 |
5.2.2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借鉴 |
5.2.3 福利彩票销售员的基本上岗条件 |
5.2.4 福利彩票销售员的招聘与培训 |
5.2.5 绩效考核与激励 |
5.3 福利彩票公益基金的公开化管理 |
5.3.1 公开化管理的困难 |
5.3.2 公开化管理的作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规引社会道德规范的实然需求 |
(二) 促进社会融合的有效选择 |
(三) 保障社会成长的现实回应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家——社会关系研究 |
(二) 传统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
(三) 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与责任研究 |
(四) 慈善道德基础和社会规范研究 |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慈善、慈善事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
(二) 政府责任概念和理论基础 |
四、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结构 |
(二) 理论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慈善事业与政府责任的关系分析 |
一、政府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一) 政府职能和政府责任 |
(二) 政府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二、政府介入慈善事业的必要性 |
(一) 慈善事业的功能与作用 |
(二) 介入慈善事业的政府工具 |
三、慈善事业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 |
(二) 政府责任的“缺位”与“越位” |
四、慈善事业中政府责任的比较研究 |
(一) 政府责任的国际比较 |
(二) 合理借鉴 |
第三章 伦理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道德规范型塑 |
一、伦理性实体的政府合理性及作用 |
(一) 伦理性实体的理论溯源 |
(二) 政府行为的价值合理性 |
(三) 政府伦理责任的类型和路径 |
二、慈善伦理思想内涵和价值诉求 |
(一) 传统慈善伦理内涵 |
(二) 现代慈善伦理内涵 |
(三) 慈善伦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契合性 |
三、慈善伦理认知与政府伦理救济 |
(一) 中国慈善事业理念与认知的历史演变 |
(二) 我国慈善伦理思想的缺陷 |
(三) 政府慈善伦理救济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政治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权力归还 |
一、政府的社会权力归还 |
(一) 权力归还的逻辑起点 |
(二) 职能转变与权力归还 |
二、社会权力归还与社会结构 |
(一) 权力归还与社会整合 |
(二)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三) 中国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变 |
(四) 慈善事业的社会整合功能 |
三、社会权力归还与慈善事业整合 |
(一) 权力归还的实现途径 |
(二) 慈善事业整合的政府立场 |
第五章 制度性实体的政府责任:社会立法供给 |
一、慈善事业与政府法律制度供给 |
(一) 社会立法的内涵与意义 |
(二) 慈善法律制度供给的内容 |
(三) 中国慈善法律制度建设回顾 |
二、慈善法律制度供给存在的问题 |
(一) 慈善事业法制不完备 |
(二) 慈善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 慈善事业运营制度不规范 |
(四) 慈善事业激励制度不完善 |
三、政府法律制度供给路径安排 |
(一) 加快完善慈善事业立法进程 |
(二) 规范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机制 |
(三) 健全慈善组织的监督问责机制 |
(四) 逐步确立有效的慈善激励制度 |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基于体育彩票政治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中国体育彩票体制改革研究 |
二、 关于体育彩票市场及其发行机制改革研究 |
三、 关于彩民③权益保护及其相关立法研究 |
四、 关于影响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体育彩票及其政治功能:理论阐述 |
第一节 体育彩票与博彩理论 |
一、 博彩和体育彩票的概念 |
二、 博彩理论模型和体育博彩行为 |
第二节 体育彩票的政治学相关理论阐释 |
一、 体育彩票政治功能的逻辑演绎:从分配正义到政治稳定 |
二、 体育彩票政治功能的逻辑演绎:从制度变迁动力到多中心治理格局 |
第三章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历史分析 |
第一节 体育彩票发展的历史演变 |
一、 彩票发展历史 |
二、 体育彩票发展历史 |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 |
一、 城市的萌芽 |
二、 城市的兴起 |
三、 城市的发展 |
第三节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历史契合 |
一、 彩票与城市发展 |
二、 体育事业与城市发展 |
三、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 |
第四章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基于苏州实践的分析 |
第一节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基础 |
一、 体育彩票与城市精神塑造 |
二、 体育彩票与城市社会和谐 |
三、 体育彩票与城市经济发展 |
第二节 苏州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实践研究 |
一、 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二、 苏州体育彩票发展现状 |
三、 苏州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互动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 |
一、 城市发展对体育彩票发展的基础作用 |
二、 体育彩票对城市发展的提升作用 |
第五章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困境及其消解 |
第一节 体育彩票与城市的理想发展状态 |
一、 城市的理想发展状态 |
二、 体育彩票的理想发展状态 |
第二节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困境 |
一、 体育彩票发展困境 |
二、 城市发展困境 |
第三节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困境消解 |
一、 体育彩票发展的困境消解 |
二、 城市发展的困境消解 |
三、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适从 |
第四节 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趋势 |
一、 城市与体育彩票都将追求和谐发展 |
二、 城市与体育彩票都将追求可持续发展 |
三、 城市与体育彩票都将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
第六章 城市和谐发展与体育彩票管理走向 |
第一节 体育彩票与负面问题 |
一、 体育博彩负面性的基本认知 |
二、 体育彩票与问题彩民 |
三、 体育彩票市场发育不完全 |
第二节 体育彩票政治功能的实现 |
一、 体育彩票与社会秩序 |
二、 体育彩票负面政治功能的消减 |
三、 体育彩票正面政治功能的增强 |
四、 体育彩票政治功能实现的影响和制约 |
第三节 体育彩票的管理体制创新 |
一、 体育彩票的政府规制与管理体制 |
二、 我国体育彩票的管理走向 |
第七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一:苏州市体育彩票消费者调查问卷 |
附件二:苏州市体育彩票消费者调查问卷统计报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回眸2010年工作可圈可点 展望2011年工作思路明确(论文提纲范文)
2010年:工作全面发展成效显着 |
福利彩票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健全完善 |
首先,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
其次, 加强福利彩票公益金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创新。 |
第三, 加强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管理, 确保公益金使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
第四, 研究、制定福利彩票品种审核管理规范。 |
第五, 扩大福利彩票宣传。 |
慈善和社会捐赠管理工作稳步发展 |
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事业全面发展 |
儿童福利工作取得重点突破 |
首先, 着力建立健全孤儿保障制度。 |
其次, 做好地震致孤儿童安置工作。 |
第三, 做好“明天计划”、“蓝天计划”和“重生行动”等专项工作。“明天计划”长效机制累计投入 |
第四, 大力推进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建设。 |
第五, 进一步拓展合作项目。 |
2011年:工作思路明确务实高效 |
福利彩票管理工作 |
慈善和社会捐助工作 |
首先, 制定《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 (2011~2015) 》。 |
其次, 开展慈善工作重大课题调研。 |
第三, 建立慈善信息服务平台。 |
第四, 创新和完善以慈善超市和社会捐助站 (点) 为平台的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 |
第五, 完善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 |
第六, 完善慈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七, 推动设立全国性的“慈善日”。 |
第八, 推动建立国家慈善事业发展协调机制。 |
第九, 继续加强慈善工作队伍建设。 |
老年人和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 |
儿童福利工作 |
(10)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国家关于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文献综述 |
1.2.2 中国关于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
1.3.2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
1.3.3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
1.3.4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内容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内容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创新之处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2.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基本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物品的概念和分类 |
2.1.2 公共物品供给的概念界定 |
2.1.3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
2.1.4 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和公共物品供给主体 |
2.2 非营利组织志愿供给公共物品的形式和模型分析 |
2.2.1 公共物品志愿供给的涵义和形式 |
2.2.2 公共物品志愿供给的模型分析 |
2.3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必要性分析 |
2.3.1 仁慈型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分析—一个基准模型 |
2.3.2 经济人假设下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分析 |
2.4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
2.4.1 基于公益人假设的解释 |
2.4.2 基于非营利组织优势的解释 |
2.4.3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解释 |
3.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机制与风险 |
3.1 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 |
3.1.1 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 |
3.1.2 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机制 |
3.2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 |
3.2.1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的类型 |
3.2.2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的特点 |
3.2.3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的实现 |
3.3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具体方式 |
3.3.1 非营利组织独立提供公共物品 |
3.3.2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物品 |
3.3.3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提供公共物品 |
3.3.4 非营利组织对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及企业的监督 |
3.3.5 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沟通协调 |
3.4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缺陷及风险分析 |
3.4.1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缺陷 |
3.4.2 非营利组织供给准公共物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3.5 政府促进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功能 |
3.5.1 政府在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中的功能 |
3.5.2 政府促进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功能实现的措施 |
4.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考察 |
4.1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
4.1.1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 |
4.1.2 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4.2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主要领域 |
4.2.1 中国非营利组织活动领域的统计分析 |
4.2.2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其作用 |
4.2.3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主要方式 |
4.3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体系 |
4.3.1 根据非营利组织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划分 |
4.3.2 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性质划分 |
4.3.3 根据非营利组织起源的不同划分 |
4.4 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机制分析 |
4.4.1 社会公益的类型及其提供主体 |
4.4.2 公益型NPO与互益型NPO的公共物品供给 |
4.4.3 从起源的不同考察非营利组织的公共物品供给 |
4.5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阻力和障碍分析 |
4.5.1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阻力和障碍的表现 |
4.5.2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阻力和障碍的成因 |
5.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证分析 |
5.1 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以福利彩票为例 |
5.1.1 中国福利彩票融资的现状 |
5.1.2 影响中国彩票发行量的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3 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公共物品供给的概况 |
5.2 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以环境保护为例 |
5.2.1 中国ENPO的基本情况 |
5.2.2 中国ENPO行动的价值含义:公益与私益的对立 |
5.2.3 市场经济条件下ENPO的资金问题 |
6.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考察 |
6.1 美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
6.1.1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况及其特点 |
6.1.2 美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概况 |
6.1.3 美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模式的运作方式 |
6.1.4 美国非营利组织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扮演的角色 |
6.2 英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
6.2.1 英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
6.2.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点 |
6.3 德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
6.4 日本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
6.4.1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概况 |
6.4.2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 |
6.5 韩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
6.6 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经验与启示 |
6.6.1 中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不同特点 |
6.6.2 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经验 |
6.6.3 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有关启示 |
7.构建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模式的政策建议 |
7.1 构建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的新格局 |
7.1.1 构建中国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的原则 |
7.1.2 转变政府职能,拓展非营利组织发展空间 |
7.1.3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
7.2 强化政府在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过程中的作用 |
7.2.1 管理非营利组织事务,塑造共同价值 |
7.2.2 构建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分权式管理 |
7.2.3 培育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改善准公共物品供给质量 |
7.2.4 推行项目管理,建立新型的监督评价机制和经验分享机制 |
7.2.5 明确非营利组织自身使命,努力实现管理创新 |
7.2.6 构筑科学透明的运行机制,提高非营利组织公信度 |
7.2.7 扩大非营利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 |
7.3 以"多元互动关系"指导中国事业单位改革 |
7.3.1 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改革 |
7.3.2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
7.3.3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
7.4 改革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监管的法律、政策和体制 |
7.4.1 改革现行的非营利组织的登记许可制度 |
7.4.2 改革现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体制 |
7.4.3 政府要对非营利组织实行分类指导和规划 |
7.4.4 健全非营利组织行为方式和运行机制 |
7.4.5 建立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
7.5 配套改革措施 |
7.5.1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 |
7.5.2 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公民"回报社会"的意识 |
7.5.3 促进公共物品的公众协作供给 |
7.5.4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
7.5.5 优化税收制度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福利彩票:中国特色的社会募捐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吕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彩票法理念纠偏与制度调整[D]. 陈洪平. 武汉大学, 2015(01)
- [4]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研究 ——兼与美国的比较[D]. 林延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5]中国巨灾彩票发行管理模式研究[D]. 于一多.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6]福利彩票销售系统中若干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基于葫芦岛市福利彩票项目[D]. 王颖. 东北大学, 2013(03)
- [7]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李炜冰. 南京大学, 2013(04)
- [8]体育彩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基于体育彩票政治功能的分析[D]. 朱小龙. 苏州大学, 2013(08)
- [9]回眸2010年工作可圈可点 展望2011年工作思路明确[J].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综合处. 社会福利, 2010(12)
- [10]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D]. 冷功业.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