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德育内容新说(论文文献综述)
孙逍遥[1](2021)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于2019年率先在北京、山东等六个省份使用,这次教材的更新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砖加瓦,而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范式重构,它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力求创新单元内部组织,设计出由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的新型组织框架。其中单元学习任务取代了以往教材中机械、繁琐的课后练习,以单元学习内容为基础,用任务引领学习活动,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从人文素养提升、阅读表达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发展等多个方面设计语文学习活动,体现出了统编版教材的新特点。论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为研究对象,从编排和使用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其编排特点和使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今后使用“单元学习任务”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阐明了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探究“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依据,主要以“任务驱动”、大单元设计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设计依据;另一方面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写理念,主要论述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归三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对“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特色进行探析,围绕情境、活动、写作三方面展开,情境的创设包括“在具体任务中创设情境”和“通过引入语创设情境”两种方式;活动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类活动,在“单元学习任务”中具有注重整合性、体现延展性两大特点;写作任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文体训练丰富多样,任务安排详实合理,既注重读写结合、又注重联系生活、既注重传统继承、又注重与时俱进,既注重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第三部分以向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师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对“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特色探析以及对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整体把握的宏观角度和具体使用的微观角度尝试提出相应的使用策略,希望为今后的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袁叶[2](2021)在《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催生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戏曲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艺术,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虽历经沧桑与沉浮,但在历史长卷中绵延不绝,描绘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印迹,历久弥新,不断昭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舞台上能够表现出来的“唱念做打”外,戏曲中还蕴含着优良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的角度出发,以戏曲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戏曲中蕴含的历史教学资源,研究如何将这些资源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全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研究戏曲的历史沿革、特征以及价值来分析戏曲中蕴含的历史教学资源,说明其对历史教学的功能与价值。第二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适用于教学的戏曲进行分类整理。通过不同的标准对戏曲进行分类,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不同类型戏曲的特点,以实现有效利用。第三部分是研究不同类型的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不同题材主旨的戏曲可以运用于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将反映不同时代的戏曲运用于初中历史常态课的教学,不仅是对教学形式的丰富,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第四部分结合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原则及策略。鉴于教师和学生对于戏曲的了解程度不够和兴趣不足的情况,运用戏曲进行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在最后对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进行总结,希望能够推进戏曲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金琪[3](2021)在《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教师育德能力建设》文中认为反思当下的学校德育体系,教师育德能力的普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依托传统文化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着眼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实践中要注重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文化相结合,建构"六维度"的"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开展"全景全程"的师德实践,帮助教师提升育德实践能力;以全学科全员育德推进课程全面育人,实现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关联;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文化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教师道德、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支撑。
于洋[4](2020)在《加藤弘之“族父统治”论研究》文中指出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权力受到幕府将军压制,虽然在名义上是日本的统治者,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统治能力。幕府统治进入中后期以后,内外矛盾逐渐显现,最终走向崩溃。而这一过程中,天皇的作用被再次重视。如何以天皇为中心构建新的独立、统一的国家,成为明治维新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加藤弘之即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逐渐提出“族父统治”论。加藤弘之的早期作品基于天赋人权理论,以宣扬立宪政体为主,主张在国家统治中纳入国民意见,实现政治的“公明正大”,由此达成上下情意相通、人心一致的“人和”状态。在宣扬立宪政体的同时,为扫清政体改革的障碍,加藤弘之还提出国体“新论”,批判以往单纯重君的国体,提升“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但即使如此,加藤弘之仍对“贤君”“圣主”给予高度评价,“人和”的重要表现乃是君臣相亲如父子、万民相亲如兄弟,“族父统治”论的萌芽在此时便已显现。加藤弘之早期作品中积极的民权观点,虽然受到当时民权论者的追捧,但是受到旧国体论者、政府一方的指责。由于个人原因与时局影响,加藤弘之最终转变了其学术方向。以《人权新说》的出版为标志,加藤弘之摒弃了天赋人权说倒向进化主义。此后,他逐渐提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日本国体论——“族父统治”论,并通过教育实践、道德观构造、宗教抨击、统治权主体论战为实践天皇统治提供保障,在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拱卫天皇的统治地位。虽然“族父统治”论中的天皇在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均被作为唯一统治者塑造,但是这种天皇形象的塑造并非以“复古”为目的。在论述中,加藤弘之始终强调自己与旧国体论的差异,强调自己的理论基于“自然”之理,具备科学性。加藤弘之理想中的天皇并非“私有天下”的封建君主,而是与日本国家、日本民族融为一体的只具备“公人”资格的“族父”。在天皇身上投射的是加藤弘之自幕末开始的对政治“公明正大”的向往。在加藤弘之的思想中,既有日本本土思想的因素,也有西方思想的因素。正是在二者的碰撞与融合之下,加藤弘之最终构建起了自己独具个性的“族父统治”论。
赵盛梅[5](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彭春凌[6](2020)在《章太炎与井上哲次郎的交往及思想地图》文中研究指明章太炎与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从受到英语世界传入的生物和社会进化学说影响,到融合佛教和德国哲学来解决深层次的形而上学问题,思想轨迹高度相似。在章太炎"转俗成真"的思想转变过程中,他深入阅读、援引过姉崎正治、井上圆了、森内政昌等井上哲次郎学生的作品。日本汉学家馆森鸿《似而非笔》透露的关键事实和蛛丝马迹,结合其他中国学者对井上哲次郎的记述,可以确证1899年章太炎在东京与井上哲次郎的交往,以及双方多次交谈的大致内容。由此出发,章太炎与明治思想界、乃至与19世纪末欧亚思想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得以打通。章太炎通过井上哲次郎来框定其周边的重要阅读对象,采择支撑或组建自身思想的元素。面对进化学说所揭示的人类命运的巨大不确定性,章太炎的认识论和伦理观与井上哲次郎却大相径庭。
王飞[7](2020)在《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的身心观念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的身心观念作为核心研究对象,采用“左图右书”的方式,通过分析史料典籍、舞谱图像,以求对朱载堉《乐律全书》中的舞学身心观念进行全面考察。在身心观念内容的阐释中将“身”的内涵分为“身之动”、“以身习礼”两个层面进行论述,而对“心”的分析则从“心之敬”、“心之专”的层面展开,并依据“以心主身”、“以身见心”之说梳理身心交互关系。进而得出舞学身心观念“‘先引古制,后附新说’——传统乐舞理论的转化与开新”、“‘和血脉,养性情’——将医理纳入身心观念研究”、“‘有意味的形式’——将‘身’之动作赋予象征意义”以及“注重‘身’的实践维度——身心观念的实践性”等主要特征。可以说朱载堉的舞学及其身心观念是对儒家乐舞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传统身心理论的承接与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乐舞理论发展的集大成与立新说者。基于此,以舞学身心观念为研究切入点探寻朱载堉舞学体系的内在特征与本质属性,对当下传统舞蹈文化保护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文由引言到正文共五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围绕选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文献综述做简要概述,并对文中所涉及的身心观念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共分两节,分别对朱载堉、《乐律全书》及《乐律全书》中舞学的相关概念予以阐释和说明;第二章分别从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两个方面探究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的身心观念形成的来源;第三章为本文的主体,分别对朱载堉舞学身心观念中的“身”、“心”及“身心之间的关系”予以结构梳理与理论辨析,进而探究朱载堉舞学身心观念特征;第四章则是根据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身心观念的内容及特点,剖析身心观念下朱载堉舞学的价值与局限性。笔者希冀通过本文的粗浅探索,能够为当下的中国古典舞蹈文化建设提供些许的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王梅[8](2020)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政府行为研究 ——以T市一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高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校园文化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展现了文化的软实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强调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政府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在确保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督导评估、提供资金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研究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成效,对推进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关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窥探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府缺位,对政府行为的缺位进行定位、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为政府能够充分发挥相关政府职能作用,为更好的推动学校校园文化的开展提供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进行满意度分析—查找校园文化建设中政府行为的缺位—分析政府行为缺位原因—提出优化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以T市一中为例,描述了T市一中校园文化建设概况,概括政府行为作用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使用SPSS22.0分析及访谈对T市一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教职工、学生对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的满意度、教职工对政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认可度。第四章根据数据分析及访谈结果分析,总结T市校园文化建设中政府行为的缺位主要有:总体规划不系统、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政府行为缺位的原因有: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充分、政府与高中利益诉求不完全统一、政府及基层部门问责机制不完善等。第五章从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优化系统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秦洁[9](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崔丽[10](2020)在《论朱光潜的青年修养思想》文中提出朱光潜作品中蕴含着浓郁的青年修养思想,他在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关注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和社会处境,试图给迷茫、徘徊中的青年指明方向,为救亡图存的民族复兴积蓄力量。这种通过疗救国家青年一代,进而普及到全民的修养思想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探究。朱光潜青年修养思想主要包括青年文学修养、美感修养、道德修养和体育修养四个方面。故本文包括绪论、结语共分六个部分展开:绪论部分简要阐述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从朱光潜所处时代及当时学界大量给青年写信的潮流中,揭示先生青年修养思想的社会文化语境。第一章论述朱光潜谈青年的文学修养。先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谈读何种书、如何读书,谈写作的方法,科学而具有可行性,正是青年学生读书升学所需要的指南。通过读书写作,尝出文艺的甘苦,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朱光潜建议从诗入手培养纯正的趣味,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获得文艺上广博的趣味,再学得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青年的文学修养大体上就成功了。第二章论朱光潜谈青年的美感修养。朱光潜从美感教育出发,提倡美育。通过美育,看到人生世间新鲜有趣的一面,让人从现实中、从自然中解放出来,得到心灵的慰藉与解脱。朱光潜美感修养对于迷茫中的青年来说是一剂良药,美善兼修是青年修养应有的境界。第三章概述朱光潜的青年道德修养思想。朱光潜从立德立志到德行的配位,强调青年度德量力,认清现实。健全道德离不开健康心理,朱光潜尤其关注青年心理健康问题,他倡导的道德修养是建立在心理健康修养基础之上。第四章指出朱光潜从体育修养的角度,揭示国民体格羸弱的现实以及体育教育的形式化问题,呼吁青年关注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号召政府加强体育教育。朱光潜身体力行,从青年到耄耋之年一直坚持运动锻炼,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体育修养。同时,朱光潜倡导体育所蕴含的运动精神、运动家的风度。结语部分,总结朱光潜青年修养思想四个方面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健康的心理源于健康的身体、运动家的风度、情与理的科学态度三个方面阐释了其当代现实意义。朱光潜谈青年修养的四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首先,读书作文是青年学生的基本功,也是提高身心修养的重要途径,是青年学习阶段的第一要务。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不仅是文学修养的关键,也为青年其他方面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提升人生境界离不开美感修养,离不开美育。美感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架起认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培养青年怡情养性的功夫。美感修养发展到最高阶段与道德修养殊途同归。朱光潜继而提出建立“道德的宇宙”,立德立志,关注青年心理健康,树立“绝我而不绝世”的观念,为社会造一点光,实现青年个人的人生价值。心理健康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朱光潜进而提倡体育运动,通过科学锻炼,增强国民体格,培育青年拼搏奋斗、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强健的体格,健康的心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二、中学德育内容新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德育内容新说(论文提纲范文)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课题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说明 |
第一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理念分析 |
第一节 “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依据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大单元设计观 |
三、任务驱动 |
第二节 “单元学习任务”的编排理念 |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 |
三、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依归 |
第二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特色 |
第一节 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支架 |
一、在任务中创设情境 |
二、通过引入语创设情境 |
第二节 拓宽活动范围,注重整合延展 |
一、注重整合性 |
二、体现延展性 |
第三节 重视写作实践,提升写作素养 |
一、文体训练丰富多样 |
二、任务安排详实合理 |
三、既注重读写结合,又注重联系生活 |
四、既注重传统继承,又注重与时俱进 |
五、既注重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 |
第三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设计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单元学习任务”在使用中的现存问题 |
一、对“单元学习任务”的认识局限化 |
二、对“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不全面 |
三、“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
第四章 “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建议 |
第一节 整体把握,提升“单元学习任务”的使用效果 |
一、全面使用,“导语”“提示”“任务”相互配合 |
二、合理安排,课前课堂课后选择使用 |
三、创设情境,进行真实语文实践活动 |
四、统筹规划,单篇专题单元设计兼用 |
第二节 灵活处理,增强“单元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 |
一、加强指导,拓展思维——写作任务的使用策略 |
二、精选资源,重视指导——拓展阅读类任务的使用策略 |
三、领会感悟,细读深思——课文赏析类任务的使用策略 |
四、借助媒介,重视合作——实践活动类任务的使用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
(三)丰富课堂教学的需要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戏曲具有教育意义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初中历史戏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 |
(一)戏曲概念界定 |
(二)戏曲与戏剧的区分 |
第一章 戏曲的历史沿革、特征和价值 |
一、戏曲的历史沿革 |
(一)古代戏曲的出现和发展 |
(二)近现代戏曲的发展 |
二、戏曲的特征 |
(一)虚拟性 |
(二)纪实性 |
(三)多样性 |
三、戏曲的价值 |
(一)教育价值 |
(二)精神价值 |
(三)审美价值 |
第二章 戏曲的主要类型 |
一、戏曲分类的标准 |
(一)戏曲题材的主旨 |
(二)戏曲题材反映的时代 |
二、按题材的主旨划分 |
(一)公案戏 |
(二)英雄侠义戏 |
(三)女性戏 |
(四)革命历史戏 |
三、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划分 |
(一)传统戏 |
(二)现代戏 |
第三章 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不同题材主旨的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一)公案戏 |
(二)英雄侠义戏 |
(三)女性戏 |
(四)革命历史戏 |
二、反映不同时代的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一)传统戏 |
(二)现代戏 |
第四章 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及策略 |
一、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
(一)适用性 |
(二)严谨性 |
(三)针对性 |
二、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一)注重能力的提升 |
(二)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
(三)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教师育德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育德能力建设的现实之困 |
1. 教师的自觉育德意识不够强烈 |
2. 教师的育德能力体系不够健全 |
二、教师育德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1. 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知模糊 |
2. 教师对道德体系的建构偏颇 |
3. 教师德育实践的方式单一 |
三、基于传统文化的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策略 |
1. 建构“六维度”的“立德树人”目标体系 |
2. 开展“全景全程”的师德实践 |
3. 打造全学科全员的课程育德体系 |
(1)建立学科育人落实机制 |
(2)形成“三课”全面渗透机制 |
(3)推出特色校本德育课程 |
4. 设计与课堂育德双向联动的活动德育 |
(1)德育活动目标序列化 |
(2)德育实践活动的一体化 |
(3)德育活动设计的自主化 |
四、结语 |
(4)加藤弘之“族父统治”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加藤弘之生平简介 |
二、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族父统治”论的萌芽 |
1.1 幕末国家的失序与调整需求 |
1.1.1 德川幕府的建立与对天皇权力的压制 |
1.1.2 幕末国家的失序与重塑天皇权威的需求 |
1.2 加藤弘之的国体“新论” |
1.2.1 “人和”社会的达成 |
1.2.2 加藤弘之早期政体论中对“民”关注的深化 |
1.2.3 《国体新论》对“国体”的重新定义 |
1.3 小结 |
第2章 “族父统治”论的形成 |
2.1 加藤弘之的“转向” |
2.1.1 《国体新论》的争论与《人权新说》的出版 |
2.1.2 加藤弘之的渐进改革理念 |
2.1.3 日本时局的推动 |
2.2 君民关系的重新解释 |
2.2.1 相互竞争的君民 |
2.2.2 国家有机体中的君民 |
2.3 “族父统治”的国体论 |
2.3.1 由政体到国体 |
2.3.2 “族父统治”的特殊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族父统治”论的实践保障 |
3.1 加藤弘之的教育实践 |
3.1.1 明治初年的教育概况 |
3.1.2 东京大学古典讲习科的创设 |
3.1.3 加藤弘之的道德教育方法 |
3.2 加藤弘之忠君爱国的最高德义 |
3.2.1 加藤弘之的功利主义道德观 |
3.2.2 爱国心与忠君心的统一 |
3.3 加藤弘之对“世界教”的抨击 |
3.3.1 明治政府的宗教政策 |
3.3.2 宗教引发迷信 |
3.3.3 “世界教”危害“族父统治” |
3.4 加藤弘之的天皇统治权主体说 |
3.4.1 加藤弘之关于国家统治权观点的演变 |
3.4.2 《国家的统治权》对天皇机关说的批判 |
3.5 小结 |
第4章 “族父统治”论的内核 |
4.1 “族父统治”论中的天皇特征 |
4.1.1 作为统治中枢的天皇 |
4.1.2 作为“公人”的天皇 |
4.2 加藤弘之的“土”与“洋” |
4.2.1 加藤弘之对本土思想的应用 |
4.2.2 加藤弘之对西方思想的应用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加藤弘之主要着作、任职及荣誉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5)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良知”本体论 |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
三、“致良知”功夫论 |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
一、道德理想缺失 |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
三、德性德行短缺 |
四、生活实践缺乏 |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
一、时代性 |
二、开放性 |
三、大众化 |
四、化人育人性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章太炎与井上哲次郎的交往及思想地图(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 |
二、一段呼之欲出却似踪迹难寻的关系 |
三、原是旧相识 |
四、得鱼忘筌 |
五、结语 |
(7)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的身心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朱载堉《乐律全书》及其“舞学” |
第一节 朱载堉及其《乐律全书》 |
一、朱载堉生平概述 |
二、《乐律全书》及版本介绍 |
第二节 《乐律全书》中的“舞学” |
一、朱载堉《乐律全书》中的“舞”、“学”之辩 |
二、朱载堉《乐律全书》中的“舞学”的内容 |
第二章 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身心观念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舞学身心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晚明社会的政治——充满积弊 |
二、晚明社会的经济——不堪重负 |
三、晚明社会的文化——礼崩乐坏,复礼迫需与“复古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舞学身心观念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承袭宋明理学 |
二、“三教合于一流” |
第三章 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身心观念的内容与特征 |
第一节 舞学身心观念的内容 |
一、舞学身心观念中的“身” |
二、舞学身心观念中的“心” |
三、身、心的交互关系 |
第二节 舞学身心观念的特征 |
一、“先引古制,后附新说”:传统乐舞的转化与开新 |
二、“和血脉,养性情”:将医理纳入身心观念的研究中 |
三、“有意味的形式”:将“身”之动作赋予象征意义 |
四、注重“身”的实践维度:身心观念中“舞学”的实践性 |
第四章 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身心观念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身心观念的价值 |
一、舞学身心观念的历史价值 |
二、舞学身心观念的当代价值 |
第二节 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身心观念的局限性 |
一、动作设计的局限性 |
二、舞学种类的局限性 |
结语 |
附录一 《朱载堉舞学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实验演出》 |
附录二:演出剧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政府行为研究 ——以T市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校园文化 |
2.1.3 高中校园文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行为理论 |
2.2.2 文化软实力理论 |
2.2.3 政府职能理论 |
3 T市一中校园文化建设和政府行为分析 |
3.1 T市一中校园文化建设概况 |
3.1.1 精神文化建设 |
3.1.2 物质文化建设 |
3.1.3 制度文化建设 |
3.1.4 行为文化建设 |
3.2 政府行为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
3.2.1 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
3.2.2 督促指导学校党组织、团组织建设 |
3.2.3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
3.2.4 督导评估校园文化建设 |
3.2.5 督促推进课程改革 |
4 政府推动T市一中校园文化建设满意度调研分析 |
4.1 调研内容 |
4.2 调研对象及调研工具 |
4.3 问卷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4.3.1 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4.3.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原则 |
4.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4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5 调查结果讨论 |
4.4 访谈 |
5 T市一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问题及分析 |
5.1 T市政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满意度不高 |
5.2 政府行为存有缺位 |
5.2.1 总体规划不系统 |
5.2.2 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
5.2.3 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 |
5.2.4 监管机制不完善 |
5.3 政府行为缺位原因分析 |
5.3.1 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充分认识 |
5.3.2 政府与高中利益诉求不完全统一 |
5.3.3 政府及基层部门问责机制不健全 |
6 优化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统筹规划,整体稳步推进 |
6.1.1 紧靠国家党团建设,“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
6.1.2 紧贴学校总体设计,鼓励特色文化发展 |
6.2 加大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入 |
6.2.1 增加高中财政投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
6.2.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障活动经费投入 |
6.3 优化系统管理,重视文化软实力 |
6.3.1 出台校园文化建设政策,使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 |
6.3.2 纳入办学目标,强化文化引领作用 |
6.3.3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校园文化管理人才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着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论朱光潜的青年修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三、 朱光潜青年修养思想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 修养释名 |
(二) 朱光潜重视青年修养问题的时代背景 |
(三) 指导青年修养的时代潮流 |
第一章 文学修养 |
第一节 读书 |
一、 朱光潜的读书求学经历 |
二、 读何种书 |
三、 如何读书 |
第二节 文学写作 |
第三节 纯正的文学趣味 |
第四节 文人之眼光和同情 |
第二章 美感修养 |
第一节 美感教育 |
第二节 美善兼修 |
第三章 道德修养 |
第一节 青年立德 |
第二节 道德修养与健康心理 |
一、 道德修养与健康心理的关系 |
二、健康心理 |
第四章 体育修养 |
第一节 青年体质与体格锻炼 |
一、 青年体质现状 |
二、倡导体育锻炼 |
第二节 体育运动精神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朱光潜谈青年修养篇目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四、中学德育内容新说(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研究[D]. 孙逍遥.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戏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 袁叶.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教师育德能力建设[J]. 金琪.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01)
- [4]加藤弘之“族父统治”论研究[D]. 于洋. 吉林大学, 2020(03)
- [5]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6]章太炎与井上哲次郎的交往及思想地图[J]. 彭春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7]朱载堉《乐律全书》中舞学的身心观念研究[D]. 王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政府行为研究 ——以T市一中为例[D]. 王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9]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10]论朱光潜的青年修养思想[D]. 崔丽.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