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体积测量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直径的近似计算方法

液滴体积测量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直径的近似计算方法

一、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霞[1](2014)在《渤海某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稳定性及脱水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渤海某油田注聚规模的扩大,采出液的破乳难度越来越大。含聚合物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是破乳脱水的重要理论基础,为了寻找经济有效的破乳方法,有必要深入认识含聚合物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规律。本文以聚合物、原油及其各组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含聚合物乳状液的油水界面性质和稳定性,探讨了界面性质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含聚乳状液的稳定机理,并针对渤海某油田脱水过程中破乳剂功效下降的问题进行了脱水技术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采用溶剂分离法将原油分离成沥青质、胶质、油分三组分,并测定了各组分的含量、组分中的元素含量及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该原油属于高胶质沥青质原油;各组分氢碳比H/C大小顺序为:油分>胶质>沥青质;沥青质、胶质分子结构复杂,存在较多的含氧、含氮化合物;原油中的活性组分主要存在于沥青质和胶质中。(2)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原油及各组分模型油/聚合物水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又升高,整个过程曲线呈“V”型,符合界面层反应模型;随着模型油中沥青质、胶质、油分、原油含量分别增加,界面张力明显降低。(3)采用液膜寿命法研究了原油各组分和聚合物对油水界面膜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合物与原油各组分都有利于界面膜强度的提高,聚合物浓度、模型油中各组分(沥青质、胶质、油分、原油)含量增加时,界面膜强度急剧增大。(4)聚合物与原油各组分都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聚合物浓度、模型油中各组分(沥青质、胶质、油分、原油)含量增加时,界面膜强度增强。乳状液稳定性的强弱与界面张力变化不呈——对应关系,但与界面膜强度有很好的一致性。(5)含聚合物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机理是:聚合物与原油中活性组分在油水界面的咐附造成界面张力的降低是乳状液稳定的前提,聚合物与原油活性组分都能提高界面膜强度,两者共同形成坚固稳定的界面膜是乳状液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6)针对渤海某油田采出液特点,重新筛选出破乳剂(A9:A11=2:1);针对不同聚合物含量的采出液,进行了脱水技术研究,得到了优化后的脱水工艺参数,为今后渤海某油田原油脱水设计和生产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证。

李岩,赵佳丽,张晨,谢春,罗婷,周少雄[2](2012)在《油/水界面张力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为了简便、快速、可靠地测定表面活性剂对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室内根据滴体积法原理建立了一套快速测定油/水界面张力的装置,并对该装置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平行性及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滴落速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大,滴落速度应≥5秒/滴。该方法平行性较好,相对误差小于2%,苯/水体系测定误差小于1%,可以用于测定油/水体系界面张力。室内用该方法考察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工业品、化学防蜡剂加量对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得到3种药剂的最佳加药量分别为5%、4%、4%,相同加量下的药剂界面活性顺序为:化学防蜡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工业品。图1表5参4

赵秀丽,张长宝,刘海燕,陈成[3](2011)在《含胺功能基团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三种含胺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滴体积法对其官能团结构和水溶液表面张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波数1338、1234、1465和3142cm-1处具有咪唑环的C-N、C-H特征吸收峰,具备离子液体的结构特征。表面张力等温曲线证实,随着碳链的增长,临界胶束浓度(CMC)越来越小,CMC所对应的表面张力越来越大,饱和吸附量(Γ)越来越小,最小单分子面积(Amin)越来越大。

张慧[4](2011)在《膜吸收工艺中膜结构变化及其传质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膜基气体吸收法脱除CO2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工作以气液传质理论为基础,围绕CO2气体的脱除,以膜吸收工艺中溶液对膜的影响为主线,针对不同性质的吸收剂溶液对膜结构影响及其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选择乙醇胺MEA、氨基乙酸钾GLY和离子液[Bmin]BF4溶液以及水,通过浸渍实验表征分析了不同组分吸收剂对膜表面化学组分、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膜溶胀率会随溶液浓度升高、浸渍温度上升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不同性质溶液对聚丙烯膜溶胀的影响程度不同;同时,[Bmin]BF4与MEA溶液对膜表面化学组成产生较大的影响。2)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作为膜吸收反应器,对磷酸盐与硼酸盐活化复合吸收剂捕集CO2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氨基酸盐基无机盐活化复合吸收剂对CO2的捕集作用大于单一的氨基酸盐吸收剂,且少量活化剂就能在氨基酸盐溶液中发挥活化作用;建立一个用于描述膜接触器中复合吸收剂传质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良好的一致性。3)对氨基酸盐复合吸收剂进行物性实验测定。浓度一定时,吸收剂溶液密度和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密度随活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粘度在低浓度时的变化率要高于高浓度时,但其在活化剂浓度增高时变化并不大;溶液表面张力随活化剂浓度的增加而成线性减小;以复合吸收剂的物性数据用温度与活化剂浓度作为函数进行了数据拟合。实验值与计算值都有良好的一致性。4)对二乙醇胺DEA及其复合吸收剂的CO2负载液进行了再生评价。同一溶液在同一操作温度下,其再生效率随气速和液速的增大而增大,且随液速增大的变化要比气速的显着;氨基酸离子液活化复合吸收剂的再生效率要明显高于DEA吸收剂溶液;DEA吸收剂与复合吸收剂的再生效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利用气体渗透法对膜孔隙率进行分析,膜孔隙率在溶液中随浸渍时间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各溶液对膜孔隙率的影响大小与对膜溶胀率的影响不同。膜孔隙率受膜孔形变扩大和溶胀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建立新型的预测数学模型,模型较准确地预测了膜孔隙率在浸渍液中的变化趋势。

赵彬然[5](2010)在《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系统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载药微球具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等优点,因此近年来成为新型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天然多糖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主要载体材料,以临床上常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为药物模型,采用脉冲电场工艺制备了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对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工艺、膜强度、体外释放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为了得到小粒径微球,对微球制备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原料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降低原料液的表面张力,提高环孢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这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微球;凝胶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适当浓度的NaCl降低了凝胶浴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得到较好形态的微球。这些添加剂在短时间内不会对环孢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2.在加入以上添加剂的基础上,确定了制备微球的最优工艺:Tween20浓度1%(V/V),CsA浓度2g/L,CaCl2浓度30g/L,NaCl浓度80g/L,海藻酸钠浓度10g/L,1631浓度0.1g/L。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球粒径小而且均匀,并且对于保证高的环孢素包封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3.为得到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对壳聚糖进行脱乙酰化反应,确定壳聚糖脱乙酰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片状壳聚糖,微波加热时间20min,功率900W,50%(wt/v)NaOH溶液。4.系统研究了成膜条件对载药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强度性能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会提高载药微球的稳定性;壳聚糖膜强度随壳聚糖分子量和溶液pH的增加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20万分子量、pH=6.3时,膜强度最好;膜强度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升高而增强,DD=94%时最好。5.考察了载药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体外释放过程。释放分四个阶段完成:突释、慢速释放、较快速的稳态释放和缓慢释放阶段。在纯水和生理盐水中释放机制为扩散-溶蚀扩散,在模拟肠液中为骨架溶蚀机制。6.本文还对微球的体内应用做了初步研究,微球通过黏附在小肠壁上来延长在体内的停留时间,通过血药浓度检测也得到微球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结论。但在兔眼结膜注射实验中兔眼出现了炎症反应,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熊会军,李炜,张誉赢[6](2007)在《滴体积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误差检验》文中研究表明表面张力是液体的基本物化性质之一。采用自制的滴体积法实验装置,以蒸馏水的表面张力作为标准,检验了其精确性。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在0.5%以下,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丁毅,贾向丽,李国志[7](2007)在《半流体液料的灌装阀口径的确定》文中研究说明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半流体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和粘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以及表面张力与灌装阀口径的关系,以此来确定半流体的灌装阀的口径。

唐善法,周先杰,郝明耀[8](2005)在《低聚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滴体积法对7种低聚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进行了测试,并以滴出体积V与活性剂浓度C关 系(V-1nC)确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发现阳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较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活性高, 其中N,N’-双(十二烷基二甲基)-1,2-二澳化-乙二铵盐(C12-2-12.2Br-)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明显 优于现有常规表面活性剂,其CMC仅为8.6×10-4M。对C12-2-12.2Br-的界面活性影响因素及油水乳化 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提高溶液pH值、添加适量氯化钠和短链有机醇可有效提高其界面活性,最低CMC 仅为3.4×10-4M。乳化试验表明,在淡水中添加750~3000mg/L C12-2-12.2B-可使1∶1的原油水体系 形成稳定乳状液,具有启动地层剩余油的能力。

陆建刚[9](2005)在《酸性气体(H2S,CO2)的脱除及其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H2S和CO2是最常见的两种酸性气体,在天然气、炼厂气和合成气等工艺混合气净化过程中,以及工业排放尾气中,H2S是必须去除的气体,无论是工艺气流再加工后续工段的要求,还是尾气排放环保标准的要求,H2S的含量都控制十分严格;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对象,回收和减少工业尾气中的CO2排放是缓解“温室效应”有效手段之一。有机醇胺吸收剂脱除酸性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工作以气液传质理论为基础,围绕酸性气体(H2S和CO2)的脱除,开发高性能复合溶剂为主线,针对不同的混合气对象和性质,采用填料柱和膜接触器为吸收反应器,研究H2S和CO2酸性气体传质过程和特性,重点研究:1) 空间位阻胺复合溶液选择性吸收H2S;2) MDEA基复合溶液和氨基酸基复合溶液的开发,复合溶液在膜接触器中吸收CO2过程中对传质的增强作用和对疏水性聚丙烯膜结构形态的影响,通过数学模型对传质增强作用和形态影响进行表征。 复合溶液的高选择性可达到节能降耗和获得高纯度气体产品的目的,这在能源紧缺和消耗巨大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工作分别采用静态评价装置和动态评价装置,以有机醇胺与酸性气体H2S和CO2反应机理为基础,研究添加空间位阻胺的复合溶剂MDEA-TBEE选择性吸收H2S的性能。在静态装置上,评价复合溶剂MDEA-TBEE的脱除率和选择性性能;在动态装置上,进一步考察各种因素对复合溶剂脱除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与单一溶剂MDEA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总体积传质系数KGα值,基于双膜理论,提出一个近似的传质模型计算总体积传质系数KGα。结果表明:空间位阻胺是一类具有高选择性的高性能酸性气体吸收剂,在现有的MDEA装置中添加少量位阻胺TBEE能显着地提高溶剂吸收酸性气体的性能,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气体产品纯度的目的;传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气速增大,总体积传质系数KGα增大;气相H2S和CO2浓度增大,总体积传质系数KGα减小,在较高的气相CO2浓度下,模型值与实验值偏差增大,说明在较高的CO2浓度下,H2S和CO2之间的交互作用不能忽视。 开发高效活化剂是酸性气体吸收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研究工作采用一乙醇胺(MEA)为原料,氢气为反应氛围,低压下有机气相通过管式催化反应器合成活化剂哌嗪,考察合成催化剂组成和操作参数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将合成产物应用于膜吸收装置和再生装置上考察其吸收和解吸CO2的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室制各的合成催化剂NiCu/SiO2+微量磷钨酸,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哌嗪选择性达59.6%~61.3%,MEA转化率65%~78%;合成产物无需精馏分离,可直接可作为脱碳活化剂,应用于膜吸收装置以及现有的胺法脱碳装置中。 基于膜接触器气体吸收过程和原理,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作为膜接

熊艰[10](2000)在《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文中研究说明滴体积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 ,滴管口半径一般由显微装置测量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计算机逼近计算求滴管口半径的方法。

二、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某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稳定性及脱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
        1.2.2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机理
        1.2.3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2.4 聚合物驱采出液稳定性研究现状
        1.2.5 聚合物驱采出液脱水技术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本物性及组分分离研究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原油基本物性测定
        2.2.1 原油水含量测定
        2.2.2 无水原油的制取
        2.2.3 密度测定
        2.2.4 黏度测定
    2.3 原油组分分离与分析
        2.3.1 原油组分分离
        2.3.2 元素分析
        2.3.3 红外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油及各组分乳状液的界面性质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含聚原油及其三组分界面张力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含聚原油及其三组分界面膜强度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油及各组分乳状液的稳定性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 稳定性表征与测定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结果讨论
    4.3 含聚乳状液稳定机理探讨
        4.3.1 界面张力与稳定性的相关性
        4.3.2 界面膜强度与稳定性的相关性
        4.3.3 含聚合物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合物驱采出液脱水模拟研究
    5.1 油田脱水工艺现状
    5.2 破乳剂筛选及复配
        5.2.1 原油破乳剂选用的规律
        5.2.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5.2.3 结果与讨论
    5.3 脱水条件优化实验
        5.3.1 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
        5.3.2 脱水条件优化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油/水界面张力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滴体积法简易装置的建立及检验
    1.1 理论基础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试剂
    1.4 装置的检验
        1.4.1 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4.2 测定结果检验
2 室内应用
3 结论

(3)含胺功能基团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1.2 长链咪唑的合成
    1.3 溴化1-乙氨基-3-癸 (十二、十四) 基咪唑的合成
    1.4 测定表面张力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溴化1-乙氨基-3-癸 (十二、十四) 基咪唑离子液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2.2 表面张力的测定
3 结论

(4)膜吸收工艺中膜结构变化及其传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膜基气体吸收技术及其特点
    1.3 膜材料
    1.4 吸收剂的选择
    1.5 膜基气体吸收传质过程
    1.6 膜基吸收过程影响因素
        1.6.1 两相流速的影响
        1.6.2 两相压差△P的影响
        1.6.3 膜孔径的影响
        1.6.4 膜厚度及曲折因子的影响
        1.6.5 膜孔隙率的影响
    1.7 膜基气体吸收CO_2技术进展
    1.8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溶液对聚丙烯膜表面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2.1 前言
    2.2 理论
        2.2.1 溶胀原理
    2.3 实验部分
        2.3.1 试剂与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溶液对疏水性PP膜产生的溶胀影响
        2.4.2 温度对膜溶胀率的影响
        2.4.3 溶液化学组分对膜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
    2.5 结论
第三章 氨基酸盐基复合溶液吸收CO_2
    3.1 前言
    3.2 理论
        3.2.1 反应机制
        3.2.2 膜接触器传质机理
        3.2.3 数学模型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装置及流程
        3.3.2 原料和分析方法
        3.3.3 实验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磷酸盐与硼酸盐作为活化剂对脱除率和传质通量的影响
        3.4.2 活化剂浓度对传质通量的影响
        3.4.3 数学模型验证传质
        3.4.4 气相中CO_2浓度对传质的影响
        3.4.5 复合吸收剂与膜接触器的兼容性及稳定性考察
    3.5 结论
第四章 氨基酸盐基复合溶液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原理、仪器、装置和步骤
    4.3 仪器校正及误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温度对复合吸收剂密度的影响
        4.4.2 温度对复合吸收剂粘度的影响
        4.4.3 活化剂浓度对吸收剂表面张力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有机醇胺及其复合吸收剂的再生评价
    5.1 引言
    5.2 理论部分
        5.2.1 膜再生法机理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原料
        5.3.2 实验装置及其操作
        5.3.3 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气相流速对再生的影响
        5.4.2 液相流速对再生的影响
        5.4.3 不同种类活化剂对再生的影响
        5.4.4 加热不同温度对再生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多孔膜有效孔隙率预测数学模型
    6.1 引言
    6.2 理论部分
        6.2.1 固体表面湿润原理
        6.2.2 双膜理论
    6.3 新数学模型的建立
    6.4 实验部分
        6.4.1 实验材料
        6.4.2 实验装置
        6.4.3 分析方法
    6.5 结果与讨论
        6.5.1 溶液对膜表面结构的影响
        6.5.2 不同溶液对膜表面结构的影响
        6.5.3 浸渍温度对膜孔隙率的影响
    6.7 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所得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作者简介

(5)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系统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器官移植
        1.1.1 器官移植现状
        1.1.2 器官移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环孢素A的应用简介
        1.2.1 环孢素A的结构与性质
        1.2.2 环孢素A的作用机制及体内特点
    1.3 环孢素新剂型的研究现状
        1.3.1 载环孢素控释膜
        1.3.2 聚合物胶束
        1.3.3 脂质体
        1.3.4 纳米粒
        1.3.5 微球载体
    1.4 微球载体的的制备材料与制备方法
        1.4.1 微球载体的制备材料
        1.4.2 微球制备方法
        1.4.3 存在问题
    1.5 壳聚糖/海藻酸钙缓释微球的研究现状
        1.5.1 海藻酸钙凝胶微球
        1.5.2 壳聚糖作为微球膜及制备原理
    1.6 论文工作设想
第二章 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制备配方研究
    2.1 实验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原料液配方的选择
        2.2.2 凝胶浴配方的选择
        2.2.3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制备工艺优化
    3.1 实验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单因素实验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3 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载环孢素微球的包封率的重复性考察
        3.2.4 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球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3.3 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脱乙酰化研究
    4.1 实验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微波法脱除乙酰基的原理
        4.2.2 壳聚糖形态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
        4.2.3 微波加热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
        4.2.4 微波功率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
        4.2.5 NaOH溶液浓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
        4.2.6 操作方式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
        4.2.7 微波法脱乙酰后壳聚糖分子量变化及原因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壳聚糖-海藻酸盐微球膜构建及膜强度研究
    5.1 实验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表面活性剂对海藻酸钙解聚程度的影响
        5.2.2 壳聚糖分子量对膜强度的影响
        5.2.3 壳聚糖脱乙酰度对膜强度的影响
        5.2.4 壳聚糖溶液pH值对膜强度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的性质及初步应用研究
    6.1 实验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形态
        6.2.2 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的体外释放
        6.2.3 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的体内初步应用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及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滴体积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误差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装置图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滴管滴头半径的测量
    2.2 蒸馏水表面张力的计算
3 结论

(7)半流体液料的灌装阀口径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半流体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2 粘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3 表面张力与口径的关系
4 结语

(8)低聚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表面活性剂表界面活性及CMC值测定
    1.2 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测定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低聚表面活性剂及常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对比研究
    2.2 C12-2-12.2Br-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2.3 C12-2-12.2Br-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水乳化性

(9)酸性气体(H2S,CO2)的脱除及其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醇胺溶液及其吸收酸性气体过程
        1.2.1 酸性气体H_2S的危害及其脱除方法概述
        1.2.2 气液传质理论模型
        1.2.2.1 Whitman双膜理论
        1.2.2.2 Higbie渗透理论
        1.2.2.3 Danckwerts表面更新理论
        1.2.3 气液吸收反应器、气液接触面积及传质动力学
        1.2.4 脱除酸性气体的有机醇胺溶剂及反应机理
        1.2.4.1 有机醇胺溶剂
        1.2.4.2 反应机理
        1.2.5 有机醇胺选择性吸收H_2S研究现状
    1.3 膜基气体吸收(MGA)技术脱除CO_2
        1.3.1 膜分离及其脱除CO_2技术概述
        1.3.2.膜基气体吸收技术及其特点
        1.3.3 膜材料
        1.3.4 吸收剂的选择
        1.3.5 膜结构与吸收剂和操作条件的性能关系
        1.3.6 膜组件(膜接触器)结构
        1.3.7 膜基气体吸收传质过程
        1.3.7.1 传质通量和总传质系数的计算
        1.3.7.2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传质动力学模型
        1.3.7.3 化学增强因子
        1.3.8 膜基气体吸收CO_2技术进展
    1.4 课题的立题意义与研究工作内容
        1.4.1 立题意义
        1.4.2 研究工作的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MDEA-TBEE复合溶剂吸收酸性气体性能的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空间位阻胺TBEE的合成
        2.2.3 MDEA-TBEE溶剂吸收酸性气体反应机理
        2.2.4 实验装置
        2.2.5 实验操作过程
        2.2.6 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常用有机醇胺MDEA、MEA、DEA、DIPA和MDEA-TBEE吸收酸性气体性能比较
        2.3.2 TBEE在复合溶剂中含量对吸收性能的影响
        2.3.3 MDEA-TBEE复合溶剂及MDEA溶剂对酸性气体脱除率和吸收负载的比较
        2.3.4 吸收温度对酸性气体选择性和对MDEA-TBEE复合溶剂吸收负载的影响
        2.3.5 吸收负载对选择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节
3 MDEA-TBEE复合溶剂选择性吸收H_2S
    3.1 引言
    3.2 理论部分
        3.2.1 空间位阻胺分子结构特点和化学特性
        3.2.2 反应机理
        3.2.3 吸收性能评价指标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3.3.2 原料和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再生温度对贫液负载和脱除率的影响
        3.4.2 贫液负载对脱除率的影响
        3.4.3 吸收温度对脱除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4.4 CO_2/H_2S对脱除率和容量的影响
        3.4.5 气速对吸收性能的影响
        3.4.6 CO_2/H_2S对脱除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5 传质模型
        3.5.1 总体积传质系数K_Gα的测定
        3.5.2 传质模型的近似处理
        3.5.3 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讨论
        3.5.3.1 气速对K_Gα的影响
        3.5.3.2 气相H_2S浓度对K_Gα的影响
        3.5.3.3 气相CO_2浓度对K_Gα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膜基MDEA溶液吸收混合气中二氧化碳
    4.1 引言
    4.2 膜接触器分离原理和MDEA结构特点
        4.2.1 膜接触器分离原理
        4.2.2 MDEA结构特点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4.3.2 原料和分析方法
        4.3.3 实验数据处理
    4.4 操作参数影响条件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吸收剂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4.2 吸收剂流量对传质效果的影响
        4.4.3 吸收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4.4 CO_2含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4.5 进料气流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4.6 流程方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4.7 膜组件结构和膜形态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4.8 膜接触器的稳定性考察
    4.5 传质动力学模型
        4.5.1 阻力层传质模型
        4.5.2 模型对实验体系的预测
        4.5.2.1 吸收剂浓度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4.5.2.2 流量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4.5.2.3 气膜、液膜和膜相阻力与总阻力的关系
        4.3.5 模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脱碳活化剂哌嗪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和试剂
        5.2.2 催化剂制备
        5.2.3 哌嗪合成装置
        5.2.4 哌嗪合成过程
        5.2.5 膜吸收应用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5.2.6 再生装置及复合溶液再生性能评价
        5.2.7 产物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组成和合成条件对哌嗪产物的影响
        5.3.1.1 催化反应温度对哌嗪合成的影响
        5.3.1.2 Ni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5.3.1.3 H_2/MEA比值的影响
        5.3.1.4 助催化成分对反应的影响
        5.3.1.5 催化剂寿命考察
        5.3.2 哌嗪产物活化性能应用评价
        5.3.3 哌嗪产物解吸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膜基复合溶液吸收混合气中二氧化碳
    6.1 引言
    6.2 CO_2与MDEA、PZ和AMP之间的化学反应和机理
    6.3 实验部分
        6.3.1 实验原料
        6.3.2 实验装置及操作
        6.3.3 膜接触器特性参数和分析方法
        6.3.4 实验数据处理
    6.4 实验结果和讨论
        6.4.1 气液相流速对出口CO_2浓度的影响
        6.4.2 气液流速对总传质系数影响的比较
        6.4.3 吸收剂浓度和混合气中CO_2浓度对总传质系数影响的对比
        6.4.4 溶液负载α对吸收性能影响的比较
        6.4.5 膜组件结构和膜结构形态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6.5 传质阻力层方程模型和预测结果
        6.5.1 传质阻力层方程及其参数
        6.5.2 模型预测结果
        6.5.3 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6.6 溶剂对膜材质结构形态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膜孔的湿润率对疏水性膜传质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理论部分
        7.2.1 固体表面湿润原理
        7.2.2 双膜理论和总传质系数
        7.2.3 新数学模型的建立
    7.3 实验部分
        7.3.1 实验装置及流程
        7.3.2 膜接触器特性参数和分析方法
        7.3.3 实验参数的获得
        7.3.4 总传质系数的实验值计算
    7.4 结果与讨论
        7.4.1 膜孔全充液和全充气考察
        7.4.2 压差ΔP_i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7.4.3 溶液表面张力γ对湿润性的影响
        7.4.4 吸收温度对湿润性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膜基复合溶液吸收CO_2过程模拟
    8.1 引言
    8.2 理论部分
        8.2.1 膜传质过程和阻力层方程
        8.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8.2.3 模型对复合溶液MDEA-AMP的处理
        8.2.4 模型对复合溶液MDEA-PZ的处理
        8.2.5 微分方程数值求解
    8.3 实验装置及流程
    8.4 结果与讨论
        8.4.1 复合溶液MDEA-AMP过程模拟结果与讨论
        8.4.1.1 交互作用和湿润性对传质过程模拟的影响
        8.4.1.2 模型对膜组件气相出口组分的模拟
        8.4.1.3 不同膜组件传质过程的模拟
        8.4.2 复合溶液MDEA-PZ过程模拟结果与讨论
        8.4.2.1 膜孔湿润率对气相出口浓度的影响
        8.4.2.2 气液速对脱除率影响的模拟
        8.4.2.3 MDEA-PZ复合溶液和MDEA溶液的总传质系数的比较和过程模拟
        8.4.2.4 液相CO_2负载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8.5 本章小结
9 复合溶液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及其CO_2的溶解度测定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实验试剂
        9.2.2 实验原理、仪器、装置和步骤
        9.2.2.1 密度与粘度
        9.2.2.2 表面张力
        9.2.2.3 溶解度
    9.3 仪器校正及误差分析
    9.4 结果
        9.4.1 氨基酸盐及其复合溶液的密度
        9.4.2 氨基酸盐及其复合溶液的粘度
        9.4.3 氨基酸盐及其复合溶液的表面张力
        9.4.4 混合溶液MDEA-AMP物性数据
        9.4.5 CO_2在氨基酸盐及其复合溶液中的临界溶解度
        9.4.6 CO_2在MDEA-AMP混合醇胺溶液中溶解度
    9.5 讨论
        9.5.1 添加活化剂对密度的影响
        9.5.2 活化剂对复合溶液粘度的影响
        9.5.3 活化剂对复合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9.5.4 混合溶液MDEA-AMP的组成对物性的影响
        9.5.5 CO_2吸收过程中氨基酸盐溶液和复合溶液pH值变化规律
        9.5.6 氨基酸盐溶液和复合溶液CO2负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9.5.7 总碱度对氨基酸盐溶液和复合溶液临界溶解度的影响
        9.5.8 混合气中CO2浓度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9.5.9 混合溶液的组成对溶解度的影响
    9.6 本章小结
10 基于氨基酸盐的新型膜基复合溶液及其增强因子的测定
    10.1 引言
    10.2 理论部分
        10.2.1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0.2.2 活化效应和反应机理
    10.3 实验部分
    10.4 操作因素影响的考察结果与讨论
        10.4.1 吸收剂GLY和ALA吸收性能比较
        10.4.1.1 液速对出口气相CO_2浓度的影响
        10.4.1.2 流速对K_Ga和η的影响
        10.4.1.3 吸收液氨基酸盐浓度对K_Ga的影响
        10.4.2 有机胺活化剂AMP和PZ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10.4.3 无机盐活化剂K_3PO_4和KH_2BO_3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10.4.4 有机胺活化剂和无机盐活化剂活化性能的比较
        10.4.5 膜接触器运行的稳定性考察
        10.4.6 小结
    10.5 膜吸收过程中复合溶液化学增强因子的测定
        10.5.1 理论基础
        10.5.2 数学模型
        10.5.3 增强因子E实验测定值
        10.5.4 增强因子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10.5.4.1 Ha数对增强因子的影响
        10.5.4.2 GLY溶液增强因子的测定
        10.5.4.2.1 吸收剂浓度和液速对增强因子的影响
        10.5.4.2.2 气液流速对增强因子的影响
        10.5.4.3 复合溶液增强因子模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10.6 本章小结
11 膜接触器和填料柱传质性能的比较
    11.1 引言
    11.2 实验内容
        11.2.1 实验装置与操作条件
        11.2.2 传质性能评价指标
    11.3 结果与讨论
        11.3.1 膜接触器和填料柱传质特性比较
        11.3.2 总体积传质系数(K_Ga)的比较
        11.3.3 传质单元高度(HTU)的比较
    11.4 膜接触器应用
    11.5 本章小结
12 结论
    12.1 概述
    12.2 本文得出的结论
    12.3 本文创新点
    12.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申请的发明专利:

(10)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及处理方法
3 逼近计算及结果
4 实验验证
5 讨论

四、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某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稳定性及脱水技术研究[D]. 陈云霞.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 [2]油/水界面张力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 李岩,赵佳丽,张晨,谢春,罗婷,周少雄. 油田化学, 2012(02)
  • [3]含胺功能基团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J]. 赵秀丽,张长宝,刘海燕,陈成. 化学工程师, 2011(09)
  • [4]膜吸收工艺中膜结构变化及其传质过程研究[D]. 张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 [5]载环孢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系统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赵彬然. 西北大学, 2010(10)
  • [6]滴体积法测定表面张力的误差检验[J]. 熊会军,李炜,张誉赢.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7(03)
  • [7]半流体液料的灌装阀口径的确定[J]. 丁毅,贾向丽,李国志. 包装工程, 2007(05)
  • [8]低聚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研究[J]. 唐善法,周先杰,郝明耀.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S1)
  • [9]酸性气体(H2S,CO2)的脱除及其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D]. 陆建刚.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
  • [10]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J]. 熊艰. 大学化学, 2000(06)

标签:;  ;  ;  

液滴体积测量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直径的近似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