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纪事》全部出版

《洛阳市纪事》全部出版

一、《洛阳市志》全部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奇[1](2021)在《明清以降洛阳关林庙会研究》文中提出

杨润萌[2](2021)在《河南三线建设略论》文中提出

何璟涛[3](2020)在《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1950-1979年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反映了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研究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不仅对农田水利史、农业史、中国社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农业发展、农村改革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和地方志资料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学术回顾,包括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及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的主要过程以及举措、主要工程成效、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影响、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洛阳地区在1950-1979年间进行了全面的农田水利建设,在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之上,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着农田水利建设。历经三十年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建成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显着提升了农业效益。在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总结出了一些正确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对建设有严重影响的失误。第一部分对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且论述了自然条件对农业、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洛阳地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对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有弊,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丰富的河流资源适宜建设蓄水工程、自流灌区;一些区域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难度大;易于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众多,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重。第二部分阐述了在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突出问题。建国初洛阳地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并且绝大部分农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急需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提升农业效益。第三部分对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建国以后洛阳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农田水利领导机构,使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洛阳地区坚持制定水利规划,使农田水利按照规划有章可循的进行建设。大力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建设,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办水利,由于群众的普遍参与使农田水利建设迅速推进。农田水利经费的投资是采取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农田水利经费几十年间总体上不断增长,从而有效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第四部分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分段的依据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建设特点有关。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对这六个阶段的主要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及阶段性的建设举措进行了概况性研究。第五部分论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对几项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的成效进行了研究,这几种工程分别是自流灌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库工程、农业井工程、提灌站工程。自流灌区的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控制住了大量农田的水土流失、建设了大量水库发挥了重要的蓄水防洪作用、机电井大大增加了水利对农田的保险作用、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田水利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历经三十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使洛阳地区的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使农田的自身肥力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第六部分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如在建设中能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注重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等。一些不足之处有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的问题。造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工作中的人为失误。

贾琳琳[4](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时期的中等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承担着继续发展战时教育的任务,还承担着抗战建国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河南中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抗战时期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步步紧逼,战火很快蔓延到了河南境内。为了对中国进行长久统治,日本侵略者每到一处,就对当地的教育设施进行大肆破坏。面对日本侵略者来势汹汹的进攻,为了避免河南的教育事业遭到破坏,河南省政府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采取了调整教育方针、内迁中等学校、筹措教育经费、调整课程标准、救济流亡师生等措施来适应抗战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省政府的努力,抗战时期河南的中等教育整体上处于一个发展状态,但是具体到中学、师范、职业教育三种中等教育类型中,部分学校在战时还是受到了较大损失。在中学教育中,除县立中学受损严重,没有发展之外,河南的省立中学和战前相比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还有部分学校规模得到了扩大。此外,战时由于学生生源减少,省政府就从沦陷区招收失学的学生作为发展教育的生源。在当时河南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沦陷了,失学学生日益增长,现有的学校没有足够的能力容纳这么多学生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决定建立战区中学,收纳这些流亡学生。战区学校的设置在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些流亡学生的安置问题。除了设立战区学校外,河南省政府还要求省教育厅建设联合中学,用来安置那些因为年龄、家庭等问题,不愿意离开本地的学生。对于师范教育来说,其整体上是在发展的,尤其是省立师范学校。但是因为受国民教育的影响,为满足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需求而设立的联合师范学校以及筹划建立的县立师范学校都因为战争的影响而没有太大发展。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以前在中等教育中,职业教育是不被重视的一个教育机构。在战争时期,受实业救国理念的影响,省政府也加强了对它的扶持力度,增设职业学校,设置紧需的科目,一些职业学校相继建立,但因为当时的战争环境和1942年、1943年的灾害,职业教育并没有发展起来。总之,河南中等教育在战时步履蹒跚的发展着。它的发展为河南保存了教育实力,避免了河南教育事业因战争原因而中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也为支持河南国统区人民的持久抗战、教育发展、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崔倩[5](2020)在《河南方志方言资料中的变韵研究》文中认为变韵是汉语方言中通过韵母变化来表示区别意义的现象,包括Z变韵和D变韵。近年来,河南地区的变韵研究集中于豫北地区。文章以河南全省方志为研究材料,从变韵分布、语音类型和语法意义等方面,对河南整个地区的变韵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法,利用方志中的语音材料,建立了“河南省方志方言资料数据库”,采纳河南方言郑开片、南鲁片、洛嵩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和晋语片等七个片区的分法,描写了这七个片区的方志方言资料中的语音系统特征、各片变韵的语音形式及韵头、韵腹、音节数目上的特点。绘制出各个方言片的变韵地图,分析其语音格局。发现:河南地区有六个方言片存在D变韵,分别是晋语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有四个方言片存在Z变韵,分别是晋语片、郑开片、南鲁片和洛嵩片。D变韵有a类、?类、o类、?类和鼻音类等语音形式。Z变韵有子尾、长音型、?类和u类等语音形式。D变韵的形成机制可以分为低化、圆唇、央化、儿化、方言音等作用,Z变韵有子、头、儿以及其他等合音成分。通过比较河南与周边地区(山西、山东、陕西等地区)变韵的异同,发现河南方志中地名变韵的发展速度快于山西和陕西两地,Z变韵的发展速度快于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另外,河南变韵中的谓词变韵和Z变韵有较为明确的语法作用,其中谓词变韵可以充当完成体、持续体、情态和处所补语等多种标记,Z变韵则具有成词、转类、增义或变义、衍音等句法功能。

熊浚[6](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李爽[7](2020)在《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刻文献研究的日益深入,造像记作为石刻文献的一部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北魏时期的造像记以其自身的独特风格在各时期的造像记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学界对於北魏造像记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基本上处於初始阶段,尤其是在基础史料整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为目前可见的北魏造像记史料编纂了简明目录,以填充北魏造像记目录的空白,同时也便於日後对北魏造像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北魏造像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目录、图录、文本、研究、地理位置等五个方向,对其在各类着作中的着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以时间为序,标明年号,无纪年的造像记附载文末,以供考订。所涉及到的书籍和期刊一律使用简称,以便检索。截止二〇二〇年,本文共收录北魏造像记1488篇,其中有纪年造像记为1242篇,无纪年造像记为246篇。

曾繁乐[8](2020)在《洛阳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洛阳市第二十六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会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开辟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新途径。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曾经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具有悠久历史的洛阳留下了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让初中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自己所熟悉的空间环境,亲身感触洛阳历史的厚重和活力,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洛阳地区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特别是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情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洛阳地区乡土课程资源为依托,对洛阳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归类,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洛阳地区乡土课程资源。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入手,论述了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对洛阳地区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紧接着以洛阳市第二十六中学为例,以具体教学案例形式呈现洛阳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况;最后,就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总之,要将洛阳地区乡土课程资源有效地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以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教学活动,适时适当地将洛阳地区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发挥出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让洛阳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并在传承过程中得到创新。

刘勇[9](2019)在《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桂林共有摩崖造像217龛、大小719尊,至迟于隋代即开始造像,直至明清时期仍有零星的开凿,延续时间逾千年之久,其中以初唐时期所造数量最多。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高潮,各种佛事活动非常活跃:译经、写经、建寺、立塔、造像……,桂林正是在这种风气熏染之下呈现出大量开凿造像的势头。目前学界对于这批材料了解不多,对其来源的判断也大相径庭。因此,查清桂林造像的分布地点,厘清桂林造像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究明桂林造像的源头以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采用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对桂林摩崖造像中的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桂林造像分为五期:第一期,隋代至唐朝初年,个别造像可能早至南朝末年。这一时期,由于大量的僧人从海路往来于中印之间,桂林早期笈多风格萨尔纳特式造像的出现应该是泛海而来。第二期,初唐时期,主要是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这一期造像的数量是桂林各个时期中最多的,根据其演变情况,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三期,盛唐时期,这一期数量大为减少,造像分布范围缩小。第四期,中晚唐时期,这时仅在少数地点有零星地造像。第五期,五代、北宋时期,造像活动有所反弹,但是题材的丰富性及造型的艺术性已不及唐代巅峰时期。造像题材是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些特殊题材造像的研究可以起到追根溯源的作用。通过对桂林特殊的优填王像、菩提瑞像、观音像(仅指当地特有的双足外撇式观音)的研究,发现这些题材和某些特殊做法均源于长安、洛阳地区。这些造像在桂林的出现,各自有着深层的历史背景:与王玄策带回印度造像、僧人经由海路赴印求法、宦官监军等历史有着密切关系。桂林摩崖造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保留了典型的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式造像的特征,薄衣贴体,不显衣纹;较多采用结跏趺坐姿的胁侍菩萨,独创了在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中,一侧胁侍菩萨采用立姿、另一侧采用结跏趺坐姿的新形式;在瘗龛的外框也采用了少见于其他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装饰纹样。隋唐之际,桂林摩崖造像受到多个地区的直接影响,印度、长安和洛阳是最主要的三个来源地。隋至唐初,受到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桂林模仿由海路自印度传来的萨尔纳特式佛像,开始了本地造像的历史。自高宗以降,优填王像、菩提瑞像等特殊题材、“六拏具”式装饰[1]、六连弧纹、莲花化生等纹样、骨灰葬于瘗穴的瘗葬方式等均由两京地区传来,显示出印度直接影响的终止,转而完全受两京地区影响的趋势。另外,桂林摩崖造像也对广西博白宴石山摩崖造像产生了影响,该地晚唐所开凿的3铺造像极有可能模仿的是桂林初唐时期的造像。汉末至唐代以来,桂林民众崇信佛教的发展过程相当缓慢。汉化程度不高、地方特有的多种崇拜对象等因素一直制约着佛教在当地进一步普及,信徒一直以北来的人群为主。唐代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出现了众多的寺院和造像。从桂林摩崖造像仅有的十余方题记所见功德主有官员、僧人、百姓。但是,大量没有题记的造像功德主以北方被贬谪、流放而来的官员及其亲属为主,甚至可见粟特人的身影。造像主对西方净土思想较为崇信。而当地大多数百姓有多种地方崇拜,对佛教的信仰相当的淡薄。唐末时期,由于徐泗地区无限度的售卖僧人度牒,该地无法征募到替代桂州戍守的军人,导致“庞勋之乱”,连锁反应之下,遂有“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说法。于是,唐末导致亡国的战乱、佛教的失序和始于桂林的“星星之火”就这样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万雍曼[10](2019)在《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城市作为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史书”而存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然而,然而,在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的引导下,历史城市保护主要面向名城,而能够纳入国家级或省级名城保护体系的历史城市非常有限,大量有历史价值的历史城市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历史价值被低估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也被忽视。论文引入整体性保护理念,试图用关联、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历史城市面临的“历史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现状研究、策略研究和实践应用三个部分。在现状认知中,首先对历史城市保护概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历史城市保护呈现数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中小城市保护不力的现状。提取城市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当前历史城市在历史空间识别、历史资源利用、人文文化延续过程中整体性缺失的困境。最后总结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意义。在策略构建中,论文从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内涵入手,在三个层面对整体性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空间形态层面提出构建历史要素整体关联的空间网络,克服历史要素相互分离的倾向,并在现代城市职能体系中经营历史空间网络,延续历史文脉;在历史资源利用层面提出强化地块单元整体利用的复合功能,总结了五种地块单元利用模式,其目标在于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的同时,满足城市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在保护实施层面提出促进院落组群整体协同的多元合作,分析了院落组群对延续平面肌理和社会结构的重要作用,针对居民流失的现实困境,探讨在院落组群中开展以居民为核心的多元合作的对策。在实践应用中,论文以洛阳老城为实证案例,其历史发展的层积性、现状遗存的碎片化和保护不力的状况在全国历史城市中具有普遍性。在解析时空演变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洛阳老城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从要素整合的空间网络利用、地块细分的复合功能开发、院落组群的多元合作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实践,为类似的历史城市提供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参考。

二、《洛阳市志》全部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市志》全部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3)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计量分析法
        3.用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1.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念
        2.洛阳地区建制沿革
    (七)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质条件
    (二)水资源情况
    (三)气候条件
    (四)农业耕地资源
二、建国初洛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与突出问题
    (一)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但水利基础薄弱
    (二)农业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太少
    (四)落后、原始的水利基础需要发展现代化的农田水利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
    (一)新水利领导机构的设立
    (二)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农田水利建设
    (三)广泛动员和领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1.大力进行群众动员
        2.大力运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农田水利工程
        3.依靠大量群众参与修建政府主导的重大水利工程施工
    (四)实行政府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方式
    (五)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一)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
        1.进行以渠道为重点的旧有农田水利设施整修
        2.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试点以积累技术、经验
        3.新建了一批以小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
        4.大力进行河防护田工程建设
    (二)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
        1.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田水利的初步兴起
        2.井灌建设迅速推进
        3.开始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
        4.渠道建设迅速发展
        5.开始大量建设小型水库
    (三)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1.全面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2.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
        3.提灌站建设迅速推开
        4.水土流失治理迅速推进
        5.井灌建设的重点转向机电井建设
        6.建设一批大型自流灌区
    (四)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
        1.调整、巩固农田水利建设阵线
        2.强调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审批程序以确保质量
        3.农田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4.进行水库整修、续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
        5.推进自流灌区配套和管理工作
        6.水轮泵站和电灌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五)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
        1.在曲折中建设
        2.大力建设机电井、机电灌站
        3.推进小型水库建设、进行水库除险行动
        4.发展喷灌、滴灌工程
        5.进行大规模的大寨田建设
        6.大力推进河流治理
    (六)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
        1.着重强调恢复和加强水利管理以提升效益
        2.压缩工程项目,对工程进行续建、配套
五、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
    (一)典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效
        1.自流灌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
        2.成功治理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域
        3.建成了大量能蓄水防洪的水库
        4.大量的农业井发挥了重要的水利保险作用
        5.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1.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
        2.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
        3.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
六、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一)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1.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
        2.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
        3.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
        4.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1.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
        2.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
        3.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
        4.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
        5.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全面抗战时期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国时期中等教育研究
        (二)关于民国时期河南省中等教育研究
        (三)关于抗战时期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研究
    三、主要概念界定
        (一)中等教育
        (二)河南国统区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战前河南中等教育概况
    一、战前的河南中学
    二、战前的河南师范学校
    三、战前的河南职业学校
第二章 战时河南省发展中等教育的方针及措施
    一、战时河南省发展中等教育的方针
        (一)国民政府抗战教育方针的制定
        (二)战时河南省制定的教育方针
    二、战时河南省发展中等教育的措施
        (一)迁移中等学校
        (二)筹措教育经费
        (三)调整课程标准
        (四)救济流亡师生
第三章 战时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发展状况
    一、中学教育的发展
        (一)内迁中学
        (二)战区中学
        (三)联合中学
        (四)国立一中
    二、师范教育的发展
        (一)内迁师范学校
        (二)新设师范学校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内迁职业学校
        (二)增设职业学校
第四章 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评价
    一、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发展的成效
        (一)普及教育,冲击了河南社会的陈旧观念
        (二)扩大了抗日宣传,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
        (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保存了河南教育实力
    二、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的不足
        (一)“量”与“质”未能达成统一
        (二)教育资金的短缺
        (三)加强对中等学生的思想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河南方志方言资料中的变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河南方言概况
        二、河南方志编纂与方言资料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概念厘定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河南方言变韵研究
        二、河南周边变韵研究
        三、变韵理论研究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河南方言分区
    第一节 河南方言分区沿革
        一、河南方言归属问题
        二、晋语归属问题
        三、河南方言分区异同
    第二节 方志方言分区
        一、方言志分区
        二、综合志分区
    第三节 方志分区与《地图集》分区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四节 本文采纳的分区
        一、晋语问题讨论
        二、河南方言分区讨论
        三、本文采纳的片区
第三章 河南方志方言声韵特征
    第一节 声母特征
        一、n、l~1分合
        二、有唇齿擦音v声母
        三、x、f分合
        四、舌尖前后音相混
    第二节 韵母特征
        一、洛嵩片
        二、漯项片
        三、南鲁片
        四、商阜片
        五、晋语片
        六、信蚌片
        七、郑开片
        八、比较与小结
第四章 河南方志方言D变韵
    第一节 洛嵩片的D变韵
        一、D变韵分布
        二、D变韵形式
    第二节 漯项片的D变韵
        一、D变韵分布
        二、D变韵形式
    第三节 南鲁片的D变韵
        一、D变韵分布
        二、D变韵形式
    第四节 晋语片的D变韵
        一、D变韵分布
        二、D变韵形式
    第五节 郑开片的D变韵
        一、D变韵分布
        二、D变韵形式
    第六节 D变韵与周边地区比较
        一、地名变韵比较
        二、谓词变韵比较
    第七节 D变韵形成机制
        一、低化作用
        二、圆唇作用
        三、央化作用
        四、儿化作用
        五、方言独特的音系作用
        六、相互作用
    小结
第五章 河南方志方言Z变韵及比较研究
    第一节 河南方志方言Z变韵
        一、Z变韵分布
        二、Z变韵语音形式
        三、商阜片和信蚌片的“子尾”
    第二节 Z变韵与周边地区比较
        一、语音形式
        二、语法功能
    第三节 变韵内部比较
        一、分布比较
        二、语音类型比较
    第四节 实例分析
        一、果摄、山摄的Z变韵
        二、遇摄合口一等平声字的吴、苏
        三、止摄开口三等字的李、史、寺、时
        四、宕摄合口字的王、望、郭、黄、方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
    学位论文
附录 :文中所用河南方志一览

(6)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学方法
        (二) 人类学方法
        (三) 性别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三、文化影响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一、史前时代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民俗传统
        一、物质民俗
        二、社会民俗
        三、精神民俗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二、社神与神主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一、春社起源传说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一、豁达的生命观
        二、圆融的生命观
        三、新生的生命观
        小结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一、道(巫)教信仰
        二、儒家信仰
        三、佛教信仰
        小结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小结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一、拦社——心理治疗
        二、社饭—生理治疗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一、家族的凝聚力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传承现状
        一、传承内容
        二、传承方式
    第二节 保护策略
        一、生活型保护
        二、制度型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二、亲属关系图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致谢

(7)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和材料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下编 北魏造像记目录
    第三章 北魏纪年造像记目录
    第四章 北魏无纪年造像记目录
北魏造像记着录对照
後记

(8)洛阳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洛阳市第二十六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
    二、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第二章 洛阳地区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分类
    一、洛阳地区历史悠久,乡土课程资源丰富
    二、洛阳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类型
第三章 洛阳地区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洛阳乡土课程资源与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对照分析
    二、洛阳地区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途径及教学案例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乡土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内容选择的科学性
    二、注意史料选择的适用性
    三、注重乡土课程资源的教育性和价值导向性
    四、注重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灵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桂林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概况
        1.1.1 桂林摩崖造像调查
        1.1.2 桂林摩崖造像既往研究
    1.2 选题相关情况说明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难点和重点
        1.2.4 研究创新之处
        1.2.5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桂林概况与摩崖造像分布
    2.1 桂林地理概况
    2.2 桂林历史沿革
        2.2.1 史前时期
        2.2.2 先秦时期
        2.2.3 秦汉至隋唐时期
        2.2.4 五代至清
    2.3 桂林摩崖造像分布
第三章 桂林摩崖造像分类
    3.1 桂林摩崖造像概况
        3.1.1 像龛形制
        3.1.2 造像内容与题材
    3.2 桂林摩崖造像分类
        3.2.1 佛像分类
        3.2.2 菩萨像分类
        3.2.3 弟子像分类
        3.2.4 供养人分类
第四章 桂林摩崖造像分区、分期与年代
    4.1 桂林摩崖造像分区
        4.1.1 A区
        4.1.2 B区
        4.1.3 C区
        4.1.4 D区
        4.1.5 E区
        4.1.6 F区
        4.1.7 G区
        4.1.8 H区
        4.1.9 I区
        4.1.10 J区
        4.1.11 K区
    4.2 桂林摩崖造像分组
    4.3 桂林摩崖造像分期与年代
第五章 桂林瘗龛分类、分期与来源
    5.1 桂林瘗龛分布与概况
    5.2 桂林瘗龛分类
        5.2.1 依据骨殖或舍利存放空间的开凿方式分类
        5.2.2 按朝向分类
    5.3 桂林瘗龛分期与年代
    5.4 桂林瘗龛溯源
        5.4.1 国内其他地区瘗龛概况
        5.4.2 桂林瘗龛与国内其他地区瘗龛比较
    5.5 小结
第六章 桂林摩崖造像特殊题材研究
    6.1 桂林优填王像相关问题研究
        6.1.1 桂林优填王像
        6.1.2 国内其他唐代优填王像概况
        6.1.3 桂林优填王像相关问题
    6.2 菩提瑞像及相关问题研究
        6.2.1 桂林菩提瑞像概况
        6.2.2 桂林菩提瑞像来源和背景
        6.2.3 王玄策带回摹本考证
    6.3 桂林唐代观音像相关问题研究
        6.3.1 桂林3 铺观音像概况
        6.3.2 桂林观音像双足外撇式做法考察
        6.3.3 桂林观音像功德主考察
        6.3.4 造像所反映宗教思想考察
    6.4 小结
第七章 桂林摩崖造像的地方特征及与其他地区造像的关系
    7.1 桂林摩崖造像的地方特征
        7.1.1 保留了较多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式造像的风格
        7.1.2 特殊菩萨组合方式
        7.1.3 瘗龛独特装饰方法
    7.2 桂林唐代摩崖造像与其他地区造像的关系
        7.2.1 桂林造像与长安地区造像的关系
        7.2.2 桂林造像与洛阳地区的关系
        7.2.3 桂林造像与印度造像的关系
        7.2.4 桂林造像与广西博白宴石山摩崖造像的关系
    7.3 小结
第八章 桂林唐代佛教相关问题研究
    8.1 桂林唐代官寺研究
        8.1.1 隋唐时期桂州官寺
        8.1.2 桂州官寺的舍利瘗埋
        8.1.3 隋唐时期桂州官寺内造像
    8.2 桂林唐代造像主研究
        8.2.1 桂林唐代造像和瘗龛的题记
        8.2.2 唐代贬谪、流放桂州的官员
        8.2.3 唐代桂州的粟特人
        8.2.4 唐代桂州功德主的佛教思想
    8.3 唐代桂州的民众信仰
    8.4 唐代牛、李党争对桂林造像的影响
    8.5 唐末佛教与时局在桂州的映射
        8.5.1 唐末的崇佛与度僧
        8.5.2 唐末岭南的动荡
    8.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新时期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面临挑战
        1.1.2 历史城市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亟待深化
        1.1.3 洛阳老城保护与规划工作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对象——历史城市
        1.2.1 历史城市的概念界定
        1.2.2 历史城市是对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延伸
        1.2.3 历史城市是对城市遗产保护范畴的拓展
        1.2.4 实证案例:洛阳老城具有历史城市的普遍性特征
    1.3 研究视角——整体性
        1.3.1 整体性的概念界定
        1.3.2 整体性是中国营城文化的传统理念
        1.3.3 整体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城市保护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探索: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国外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形成
        2.1.2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实践案例
    2.2 国内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1982 至1996 年:重点关注历史城市内部空间
        2.2.2 1996 至2005 年:开始转向历史环境的保护
        2.2.3 2005 年至今: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新时期
    2.3 洛阳老城保护与更新已有研究
        2.3.1 考古发掘
        2.3.2 历史研究
        2.3.3 保护更新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困境与意义
    3.1 历史城市保护整体概况
        3.1.1 各等级历史城市梳理
        3.1.2 整体保护情况分析
    3.2 历史城市保护中整体性缺失的困境
        3.2.1 空间困境一:历史遗存“碎片化”
        3.2.2 空间困境二:传统格局“模糊化”
        3.2.3 功能困境一:城市保护“局部化”
        3.2.4 功能困境二:保护方式“单一化”
        3.2.5 人文困境一:传统民居“边缘化”
        3.2.6 人文困境二:人文文化“流失化”
    3.3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现实意义
        3.3.1 扩大既有的保护视野
        3.3.2 整合碎片化历史资源
        3.3.3 推动功能特色化发展
        3.3.4 延续地域性人文文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构: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框架
    4.1 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内涵解读
        4.1.1 以系统观认知历史空间
        4.1.2 以发展观整合历史遗产
        4.1.3 以人居观引导历史保护
    4.2 构建历史要素整体关联的空间网络
        4.2.1 历史要素分类梳理
        4.2.2 历史空间网络构建
        4.2.3 历史空间网络经营
    4.3 强化地块单元整体利用的复合功能
        4.3.1 地块单元划分的必要性
        4.3.2 地块单元类型划分
        4.3.3 地块单元功能利用模式
    4.4 促进组群院落整体协同的多元合作
        4.4.1 院落组群组织方式
        4.4.2 院落组群中的多元主体
        4.4.3 基于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解析:洛阳老城的发展与嬗变
    5.1 时空演变分析
        5.1.1 金元奠定城建基础
        5.1.2 明清城市营建高潮
        5.1.3 民国城市发展余韵
        5.1.4 建国以后逐渐衰败
    5.2 历史空间网络构建
        5.2.1 山水格局网络:形胜延续,两河绕城
        5.2.2 城市边界网络:方城四门,双环城界
        5.2.3 街巷格局网络:延续旧街,双重街巷
        5.2.4 建筑遗存网络:持续变革,多元院落
        5.2.5 立体空间网络:轮廓消失、难以识别
        5.2.6 人文文化网络:非遗凝聚、人文荟萃
    5.3 整体性保护的现实问题
        5.3.1 功利导向下空间整体性衰退
        5.3.2 功能等级较低破坏历史氛围
        5.3.3 二元主导对居民利益的排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施:洛阳老城整体性保护实践
    6.1 基于要素整合的空间网络利用
        6.1.1 总体格局控制
        6.1.2 功能调整规划
        6.1.3 展示利用规划
    6.2 基于地块细分的复合功能开发
        6.2.1 地块细分类型
        6.2.2 地块开发策略
        6.2.3 地块开发策划——以B012 地块为例
    6.3 基于院落组群的多元合作模式
        6.3.1 洛阳老城传统院落特征
        6.3.2 院落组群的更新路径
        6.3.3 院落组群更新的多元合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历史城市需要专题研究
        7.2.2 保护策略亟待实践完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洛阳老城历史地图
附录 B:洛阳老城历史记载梳理
作者简介

四、《洛阳市志》全部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以降洛阳关林庙会研究[D]. 张帅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河南三线建设略论[D]. 杨润萌. 上海大学, 2021
  • [3]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D]. 何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全面抗战时期河南国统区中等教育研究[D]. 贾琳琳. 河南大学, 2020(02)
  • [5]河南方志方言资料中的变韵研究[D]. 崔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李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8]洛阳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洛阳市第二十六中学为例[D]. 曾繁乐. 西南大学, 2020(01)
  • [9]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D]. 刘勇. 西北大学, 2019(04)
  • [10]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以洛阳老城为例[D]. 万雍曼. 东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洛阳市纪事》全部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