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万平,李明,杨辉跃,罗凯文,肖玮,李先利,刘国松[1](2021)在《军队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军队院校的新兴专业,在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联网工程实验室是物联网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和专业开设的成败。该文立足于当前军队院校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分析把握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军事后勤院校的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以期对未来军队院校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刘波,汪贻生,方慧佳,闫华,漆磊,罗凯文,李明[2](2020)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背景下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文中研究指明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后,军队院校的机构组成和培训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任务和课程设置也同步发生了改变。本文阐述了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前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说明重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的必要性。在新版人才培养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提出了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框架及实验室建设策略。
姜玉宏,吴洁,王妙春,郭立卿[3](2020)在《推进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军事物流人才培养背景,分析了当前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了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对策。提出应明晰军地院校在军事物流人才协同培养中的责任、构建完善的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适合的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运行机制。本文对当前环境下军地院校协同培养军事物流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京京,柴树峰,魏耀聪,崔雅斐[4](2020)在《“军事装卸工程”课程体系设计——以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为例》文中认为为优化军事装卸学科相关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军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出发,以"军事装卸工程"课程为例,按照构建军事装卸理论体系、规范军事装卸作业标准、优化军事装卸作业程序的原则,规划设计"军事装卸工程"课程建设的体系架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以期为部队运输投送能力生成提供保障。
王海兰,段秀兵,石红霞,柴树峰[5](2019)在《军事物流管理(配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军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达到人才培养标准体系要求,通过分析军事物流管理(配送)专业的军事需求和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对人才培养定位标准进行分析,提出岗位职责和知识能力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专业背景课程模块和首次任职培训课程模块,为学员首次任职和军事职业长远发展打牢基础;从实战化教学内容进入课堂、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思路。
姜大立,汪贻生,王锐淇,李德,闫华[6](2018)在《基于实战能力培养的军事物流教学改革研究——以陆军勤务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适应军事变革和挑战,分析军事物流人才实战化能力,开展基于实战能力培养的军事物流教学改革探索,在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材体系、教学团队、教学设计和组织等几个方面应用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并对下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李欣[7](2018)在《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为促进军事物流专业人才实战化能力的培养,在分析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内涵及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知识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团队等方面探讨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的建设内容,提出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教学模式和"三统一分"组训法。
王海兰,王文彬,徐君旗[8](2017)在《军用物资包装与防护实验室规划与建设》文中认为随着军队院校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引领教学方式的改革越来越突出。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例在加大,按任职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不得低于总课时的40%。军用物资包装与防护实验室被列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结合军事物流学科、专业和教学发展需要,实验室规划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性实验项目6大项12小项,提出了理实一体、小组协作、实验拓展等相应的实验教学形式,兼具了教学、实验、科研三位一体的功能。
周泽宇[9](2017)在《信息化战争中空降兵某旅军事物流应急配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战争中军事物资应急配送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做好新形势下信息化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实现信息化战时应急配送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文章以空降兵某旅的军事物资应急配送体系的优化建设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充分立足于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军事物流应急配送需求,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物流应急配送研究。文章首先系统化研究了信息化条件下军事物流应急相关理论如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理论、军事物流、应急配送军事物流对战争的支撑理论等。其次,对联勤保障体系下信息化战争中军事物流应急配送展开研究,通过探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军事物流发生的改变,深入剖析了我国军队联勤保障机制的现状及保障系统问题分析。再次,对于空降兵某旅信息化条件下军事物资应急配送发展的路径进行优化研究,分别对应急配送保障机制的构建、应急物资反映信息系统、军事物资应急配送的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空降兵某旅军事物流应急配送中心以及配送模式的构建要点进行系统化研究,包括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应急配送中心的建立、应急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模式构建等方面,实践表明,对于应急配送系统的优化可不断提升后勤保障的可靠性能,并借鉴以海湾战争中的美军物流体系建设经验,对于信息化战争综合保障进行了系统化分析。最后,文章以配送中心选址及调度优化为例,利用本文的设计研究成果对于空降兵某旅配送中心选址及调度优化问题进行分析,以验证前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从联勤保障体制下空降兵某旅应急配送体系所折射的问题入手,开展配送中心的选址以及路径优化工作,以满足空降兵某旅在湘南、湘北、鄂南等三个地区的核心军事物资后勤保障需求。引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物流中心选址的综合评价,依据候选配送中心的综合得分最终确定衡阳(a)、武汉(c)为最优的两处物流配送中心,并构建物流应急配送网络。引入路径优化算法计算物资配送中心到作战部队用户的配送路径进行优化,结合运筹学运输原理,利用表上作业方法简化调度规划求解,提升运输调度水平。依据产销需求关系建立运输调度数学模型论证军事物流优化调度方案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信息化战争背景下军事物资应急配送中心建设以及配送模式的优化研究,借鉴国内外军事物流应急输送体系研究状况[27],应用于我军物流应急配送体系中,不断探索出适合国内发展国情的军事物流应急配送理论体系。在研究中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手段,如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以及配送路径优化算法对于信息化战争环境下军事物资应急配送发展的基本策略和依托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的军事物资应急配送模式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已成为当前军事战争的主要形态,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空间上具有多维性,后勤保障逐渐朝着技术密集型智能活动方向发展。未来我国空降兵军队信息化作战的主要方向即为联合应急作战,具有较大的战场跨度以及物资消耗量,军事物资应急配送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与装备,同时借鉴国内外军队物流配送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空降兵军队应急保障体系改革,做好新形势下信息化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
梅冬,张启义[10](2016)在《军事物流士官专业开设与人才培养——以蚌埠汽车士官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军事物流士官是军事物流保障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保障任务的直接执行者。为集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军事物流士官人才,提升军事物流士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应对战时复杂环境条件下保障任务的需要,阐述新增开设军事物流士官专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军事物流士官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展开提出对策措施。
二、军事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军队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总体定位 |
2 建设方案 |
3 结 语 |
(2)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背景下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室体系重构前的基本情况 |
2 实验室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
3 军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4 实验室体系框架设计 |
5 实验室建设策略和方案 |
5.1 科学统筹规划,完善顶层设计 |
5.2 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建设主体 |
5.3 梳理运行流程,创新运行机制 |
5.4 构建信息平台,促进开放共享 |
(3)推进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物流人才培养背景 |
2. 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2.1 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培养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差距 |
2.2 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亟需改革 |
2.3 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理念还有待更新 |
2.4 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机制有待优化 |
3. 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对策 |
3.1 明晰军地院校在军事物流人才协同培养中的责任 |
3.2 构建完善的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课程体系 |
3.3 探索适合的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教学模式 |
(1)理论教学模式 |
(2)案例教学模式 |
(3)实践教学模式 |
3.4 建立健全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运行机制 |
(1)建立健全军地院校协同培养互动交流机制 |
(2)建立军地院校物流教学科研资源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 |
(3)建立军事物流人才军地协同培养流程跟踪与反馈机制 |
(4)建立军事物流人才军地协同培养考评与激励机制 |
4 结束语 |
(4)“军事装卸工程”课程体系设计——以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建设背景 |
2 课程建设意义 |
1)系统梳理军事装卸理论的重要途径。 |
2)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载体。 |
3)指导军事装卸实践的重要依托。 |
3 课程建设思路 |
4 课程建设内容 |
1)军事装卸基础模块。 |
2)军事装卸作业链模块。 |
3)军事装卸工艺与组织实施基础模块。 |
4)军事装卸系统仿真评价模块。 |
5 课程教学模式 |
1)理论讲授模式。 |
2)案例研讨模式。 |
3)虚拟仿真模式。 |
4)综合实践模式。 |
6 课程教学条件 |
1)教材体系。 |
2)实验条件。 |
3)信息资源体系。 |
4)实训基地。 |
7 结 语 |
(5)军事物流管理(配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才培养标准定位 |
1.1 军事需求 |
1.2 岗位需求 |
2 人才培养标准分析 |
2.1 学员任职岗位 |
2.2 主要岗位职责 |
2.3 知识能力要求 |
3 课程设置分析 |
3.1 专业背景课程模块 |
3.2 首次任培训课程模块 |
4 教学改革思路 |
4.1 实战化教学内容进入课堂 |
4.2 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 |
4.3 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模式 |
4.4 构建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
5 结语 |
(6)基于实战能力培养的军事物流教学改革研究——以陆军勤务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分析军事物流人才实战能力 |
2 协同各方确立实战化教学目标 |
3 整合资源打造实战化实验教学环境 |
4 潜精积思构建实战化教材体系 |
5 砥兵砺伍磨练实战化教学团队 |
6 革故鼎新设计组织实战化教学 |
7 基于实战能力培养的军事物流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
8 结论 |
(7)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的内涵及特征 |
1.1 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的内涵 |
1.2 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的特征 |
2 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
2.1 建设目标 |
2.2 建设原则 |
3 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
3.1 构建知识体系 |
3.2 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
3.3 建立教学团队 |
4 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
4.1 教学模式 |
4.2 组训实施方法 |
5 结语 |
(8)军用物资包装与防护实验室规划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设军用物资包装与防护实验室的必要性 |
2 军用物资包装与防护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 |
3 军用物资包装与防护实验室的教学形式 |
5 结语 |
(9)信息化战争中空降兵某旅军事物流应急配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军事物流应急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军事物流应急配送体系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信息化战争中军事物流应急相关理论概述 |
2.1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体系概述 |
2.1.1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体系的含义 |
2.1.2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体系的特点 |
2.1.3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物资保障需求 |
2.2 军事物流体系概述 |
2.2.1 军事物流体系的历史 |
2.2.2 军事物流体系的概念 |
2.2.3 军事物流体系的特点 |
2.3 应急配送军事物流体系对战争的支撑 |
第三章 联勤保障体制下空降兵某旅应急配送体系凸显问题 |
3.1 信息化条件战争中军事物流发生的改变 |
3.2 我国军队联勤保障机制的现状 |
3.3 空降兵某旅应急配送体系 |
3.4 联勤保障机制下凸显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信息化战争中空降兵某旅军事物资应急配送发展路径 |
4.1 应急配送保障机制构建 |
4.1.1 科学指挥体系 |
4.1.2 快速反应体系 |
4.1.3 军地一体 |
4.1.4 安全防卫 |
4.2 应急物资反映信息系统 |
4.2.1 军事物流应急配送系统影响因素 |
4.2.2 军事物资应急配送对信息系统的要求 |
4.2.3 军事物资应急配送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的影响 |
4.2.4 军事物资应急配送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
4.2.5 军事物资应急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
4.3 军事物资应急配送的组织结构设计 |
4.3.1 信息化战争环境下应急配送组织结构特点 |
4.3.2 信息化军事作战物资应急配送组织要求 |
4.3.3 军事物资应急配送组织结构不适应性分析 |
4.3.4 军事物资应急配送组织结构设计 |
第五章 空降兵某旅军事物流应急配送中心以及配送模式构建 |
5.1 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 |
5.1.1 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 |
5.1.2 军事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势 |
5.1.3 配送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5.2 应急配送中心的建立 |
5.2.1 应急配送中心建立的原则 |
5.2.2 应急配送中心建立的保障体系需求分析 |
5.3 应急配送中心的功能 |
5.4 配送模式构建 |
5.4.1 配送模式构建的要点 |
5.4.2 配送模式构建的分类 |
5.4.3 配送中心模式构建的框架 |
5.5 信息化条件下面对特殊情况的应急性 |
5.6 美军海湾战争中军事物流应急配送体系建设的启发 |
第六章 空降兵某旅军事物流应急配送系统论证—以配送中心选址及调度优化为例 |
6.1 背景分析 |
6.2 空降兵某旅配送中心选址综合评价 |
6.3 空降兵某旅配送调度优化模式评价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军事物流士官专业开设与人才培养——以蚌埠汽车士官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物流士官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
2 军事物流士官专业开设的可行性 |
3 加强军事物流士官人才培养的建议 |
四、军事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军队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J]. 万平,李明,杨辉跃,罗凯文,肖玮,李先利,刘国松. 物联网技术, 2021(05)
- [2]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背景下的军事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重构[J]. 刘波,汪贻生,方慧佳,闫华,漆磊,罗凯文,李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07)
- [3]推进军事物流人才军地院校协同培养的思考[J]. 姜玉宏,吴洁,王妙春,郭立卿. 中国储运, 2020(06)
- [4]“军事装卸工程”课程体系设计——以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为例[J]. 周京京,柴树峰,魏耀聪,崔雅斐.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20(03)
- [5]军事物流管理(配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王海兰,段秀兵,石红霞,柴树峰.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9(07)
- [6]基于实战能力培养的军事物流教学改革研究——以陆军勤务学院为例[J]. 姜大立,汪贻生,王锐淇,李德,闫华. 物流科技, 2018(10)
- [7]军事物流工程课程群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J]. 李欣.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8(02)
- [8]军用物资包装与防护实验室规划与建设[J]. 王海兰,王文彬,徐君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6)
- [9]信息化战争中空降兵某旅军事物流应急配送研究[D]. 周泽宇. 天津商业大学, 2017(02)
- [10]军事物流士官专业开设与人才培养——以蚌埠汽车士官学校为例[J]. 梅冬,张启义.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