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林丽君[1](2021)在《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这场无硝烟战争的爆发,国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各种疫情防控货币政策的落地实施,导致市场上资产率下降的速度和程度远远高于负债成本率,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收益,银行业将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信贷风险上涨、不良贷款增多、贷款减值损失上升的危机。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须随之改变,以应对市场风险,解决信贷危机,降低信贷风险。本文以A农商银行为例,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A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现状,通过查找相关数据对A农商银行的优势、组织架构和信贷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A农商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率偏高现象,进一步对A农商银行的信贷管理进行分析,发现其信贷风险控制存在银行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三道防线”联动不充分、信贷风险分析和识别不充分、银行从业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和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形成原因分别为: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信息不对称、对信贷资金缺乏监督、信贷风险集中度高、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五个方面的原因。结合A农商银行风险控制现状设计了信贷风险控制优化方案,首先分析了信贷风险优化方案的目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梳理了设计思路,其次分别从风险信息管理能力、信贷风险控制流程、贷款“三查”操作和监督四个方面提出信贷风险控制的优化建议,从文化、组织、技术和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使其在A农商银行内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为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保证我国银行业资金安全,经济稳定发展。
刘慧豪[2](2021)在《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贫攻坚如期完成,乡村振兴接续而来。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进程和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ZC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2019年发放贷款金额中涉农贷款占据8成,在助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近年来,“贷款不出县,资金不出省”新政策严监管基调下,农村商业银行用于同业投资的大量资金被闲置,因经营业务种类较为单一,只有通过增加贷款投放,才能提高其资金利用效率。在增加贷款投放量的同时,一些问题逐渐显露。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远远高过银行业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与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有很大关系。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存贷款利差,如何优化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确保信贷资金合规发放、到期顺利收回并降低不良率,更好的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以ZC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随后阐述了ZC农村商业银行及信贷业务的发展概况和内部控制现状。再选用15个相关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通过定性、定量结合分析,对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模糊运算,得到总分73.703、水平一般的评价。根据得分结果,结合实际找出了其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短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加强控制活动管理、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和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的优化方案。为保障优化方案的有效实施,从人力资源保障、激励措施保障和技术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为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提升提供了思路与实施路径。
张旭东[3](2021)在《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更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商业银行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的需要,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目标扶贫的顺利达成。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水平提升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而农村商业银行一直受到地域和经济的限制,在政府的不断帮扶之下仍旧有十分严重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而信贷质量差也是制约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所以,本文以L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为例,探讨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过程的风险问题,基于整体和L农村商业银行两个层面,讨论了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原因,为L农商银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思路。本文并没有从整个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角度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并不是注重整体体系的研究,而是把整个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打开,从体系中的每一部分进行分析,例如,从信贷业务流程,信贷风险识别、信贷风险评估、信贷风险控制、信贷风险预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以在整个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中农村商业银行缺乏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因此我在论文最后建议L农商银行构建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其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为论文的写作背景、思路、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提出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的安排;第二个部分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解释,管理内容和分类是后面将要描述的关键例子;第三部分则是对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有效地分析,首先对L农商银行的运营概况进行叙述,紧接着,本文详细解释了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管理系统和流程管理的区别,并通过L农商银行信贷现状分析了L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及其原因加以分析,其中包括信用环境、内部控制等内容都是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对国内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的探究,如民丰农商银行、路桥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都是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案例;第六部分是对完善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第七部分是对文章进行的总结。本次将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作为研究重点,有利于深入探究信贷风险相关理论内容,且以L农商银行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L农商银行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对于L农商银行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侯煜露[4](2021)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CQ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尤其近几年爆发的金融风险则时刻提醒着银行业要防范风险。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主要依靠人才,虽然银行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和规章,但具体的实施过程和监督管理是由相关人员完成的,因此就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和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如果采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将不足以应对新的业务需求和信用贷款风险。可见,构建全新的完善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成为目前最迫切的课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大数据技术具有很高的信息采集和处理速度,可以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大量信息,并且可以很好地贯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过程,形成整个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技术。本文研究的是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来了解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然后梳理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之后以CQ银行作为研究案例,梳理了其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设计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模型,来解决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使用该模型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CQ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水平。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应用,也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加快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进程。首先,大数据在风险管理应用的进一步拓展需要从战略层面科学全面的规划。其次,大数据技术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时候需要重视加强统一的数据平台建设。最后,采用大数据技术还需要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业务、不同机构、不同客户的个体情况,突出大数据风险管理的差异化。总的来说,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商业银行,既为其带来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果可以很好的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力量,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商业银行就需要好好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安全管理,并健全专业人员培训体系,促进银行健康有序的发展。
王超莹[5](2021)在《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银行业也有了蓬勃的发展,业务规模持续增加,业务类型也进一步多元化。但是在这过程中,银行信贷业务出现了较多的风险,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资产质量日渐下降,给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果一旦信贷风险集中爆发,商业银行将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危险。因此,结合中国新常态下的转型经济背景,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分析了 N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包括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存在缺陷、信贷相关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内控合规未有效发挥作用、风险管理能力仍有不足等原因。本文首先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等;然后介绍本文的概念、相关理论;之后阐述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简述N银行信贷业务情况与信贷业务风险情况以及N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接着通过剖析N银行内一典型案例,对该企业以及银行经营机构的实际情况做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利用上文的理论知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剖。最后本文通过对N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和原因的判定分析,对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并从制度保障、人力保障与文化保障三个方面形成对N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理论指导,以期为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石菲[6](2020)在《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商业银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方面,商业银行更是起着主力军的作用。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信贷资产业务,该类业务在取得高收益的同时面临着相应的高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前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化的新形势下,面对竞争加剧和风险加大的金融环境,没有与业务拓展能力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就难以实现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选取A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A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法人银行,具有一般性商业银行的特点。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结合相关信贷风险及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上,利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等手段。首先阐述了关于信贷风险管理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其次利用比较分析法详细分析了信贷业务状况及信贷风险管理情况,再者结合因果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发现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信贷资产质量、信贷风险控制、信贷风险识别和计量、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信贷行为管理六大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如国家政策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等;内部因素如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完善,信贷业务人员短缺、经验不足,内部考核机制不严谨等。最后,基于问题与成因情况,进行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设计,包含的内容有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原则及目标,全面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的优化,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改善信贷资产质量状况,提升员工信贷行为管理能力,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为了确保方案有效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做好人力资源保障三大部分。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提高A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的质量,对推动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其他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邢晨霞[7](2020)在《基于风险矩阵的陕西SD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研究》文中提出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的农村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农村经济的中心地位,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乡结合一体化发展中所需要的多重支撑中最重要的资金支撑,在近今年国家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以来,它也为三农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开始全面深化改革之后,信用社得到了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当下农村信用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逐步改制更名为农村商业银行之后,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显着提高,然而,改制工作的完成并没有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治理水平得到同步的提高。更糟的是,政府的支持和援助不仅没有缓解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不良信贷资产持续增长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依然受到长期积累的低效资产和信用管理水平低下问题的制约,这两项依然是制约着农村商业银行未来平稳发展的重大瓶颈,风险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引发了资产大面积损失的警报。因此,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信贷风险问题。可以说怎么避免和处理信贷风险已经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道路上最狭窄的喉咙。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文选择了问卷调查法和风险矩阵法,以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案例,结合国内外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找出了SD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方面的风险因素,又用风险矩阵对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确保SD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保持正确的方向和轻重适宜的治理手段。经过分析到最后文章认为,农村商业银行SD应从优化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完善人才库结构,建立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外部环境这四个方面入手增强农村商业银行SD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信贷风险控制水平,也希望本文能为其他同类小型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李星荃[8](2020)在《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几年,国家倡导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和社会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正年年加大。不管是在政策上,或者是在资金上,还是在制度上,均体现出党和国家要下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决心。商业银行在相应国家号召的同时,积极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逐渐将信贷业务重心从大中型企业信贷向小微型企业信贷转移。本文以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发掘X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介绍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特征及划分标准,梳理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类型以及论述目前我国国内主流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其次,介绍X银行整体概况,阐述X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产品、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现状,梳理X银行公司类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情况分析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价模型,结合国内有关小微企业风险控制的关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更新信贷系统,改进信用评级方法,建立大数据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等措施。
罗欣[9](2020)在《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金融形势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发展竞争环境也愈发激烈。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各类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一旦爆发且无法及时控制,容易传导至整个银行体系,影响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因此,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管始终是摆在商业银行及政府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金融体系影响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之下,容易忽视对中小银行的风险监管。作为中小银行的代表,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无论是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还是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我国银行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商行在持续快速扩张的同时,信贷风险也急剧增加。本文拟通过对城商行信贷风险的监管开展研究,分析城商行信贷风险内部及外部的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以提升我国城商行信贷风险的防范能力,化解其在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隐患,促使城商行健康稳健发展。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信贷风险监管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城商行信贷风险内外部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提出了强化城商行信贷风险监管的对策及建议。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阐明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宏观背景下,运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管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信贷风险监管方面相关的理论基础,从信贷风险内部及外部监管两方面介绍信贷风险的监管理论;第三部分通过选择城商行中具有代表性的B银行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集整理B银行的信贷业务数据、报表报告及监管材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商行信贷风险的监管现状;第四部分从监管的视角,阐述了城商行信贷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城商行信贷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内部监管对策,即完善治理架构、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坚持定位推进转型、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外部监管对策,即协调地方政府与城商行关系、营造良好的信贷市场环境、推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发挥不良处置的引导作用、加大监管检查以及违规问责力度等建议。
唐蓉[10](2020)在《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R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银行业面临复杂的金融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对银行业进行风险排查,防控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已进入强监管时代,其中信贷风险监管是重中之重。为对接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党中央要求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其中“稳金融”就涵盖了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稳定。城市商业银行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高风险企业,更应始终坚持稳健的经营理念。近年来,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为定位的城市商业银行历经化解风险、更名划转、引资重组、转型发展四个阶段,在资产规模、公司治理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我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9)》:截至2018年12月,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34.35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8.3%;贷款余额达到14.83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5.3%。城市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金融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这种背景下,信贷风险管理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非常重要,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更加重视信贷风险管理。因此,本文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R银行为例,以点带面分析论述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措施。R银行是一家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较完善,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全文分为6章:第1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章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第3章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以R银行为例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成因。第4章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实证分析,选取样本数据,通过KM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5章完善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措施。第6章结论与展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一是提出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防控措施,分析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提出加强财务分析、优化现场调查程序、完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健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加强授信额度审批管理,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防控措施;二是计算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违约距离,反映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运用KMV模型,实证分析得出城市商业银行的违约距离,违约距离是反映信用风险大小的指标,违约距离越大,说明信用风险越小,信用状况越好;反之,违约距离越小,说明信用风险越大,信用状况越差。同时,提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 |
1.3.2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1.3.3 文献述评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贷风险 |
2.1.2 信贷风险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A农商银行概况及信贷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
3.1 A农商银行概述 |
3.1.1 A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
3.1.2 A农商银行组织架构 |
3.2 A农商银行经营现状 |
3.3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的来源 |
3.4 A农商银行风险控制现状 |
3.4.1 A农商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
3.4.2 A农商银行信贷流程 |
第四章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问卷调查设计 |
4.2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4.2.1 银行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 |
4.2.2 “三道防线”联动不充分 |
4.2.3 信贷风险分析和识别不充分 |
4.2.4 银行从业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
4.2.5 内控机制不健全 |
4.3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成因 |
4.3.1 信贷风险管理的信息不对称 |
4.3.2 对信贷资金缺乏监督 |
4.3.3 信贷风险集中度高 |
4.3.4 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
4.3.5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5.1 优化方案的目的、特点、核心与设计原则 |
5.1.1 优化方案的目的 |
5.1.2 优化方案的特点 |
5.1.3 优化方案的核心 |
5.1.4 优化方案的设计原则 |
5.2 优化方案的内容 |
5.2.1 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流程 |
5.2.2 优化贷款“三查”操作 |
5.2.3 优化信贷风险控制的监督 |
5.3 风险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预计效果 |
第六章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文化保障 |
6.2 组织保障 |
6.3 技术保障 |
6.4 制度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信贷业务相关概念及特点 |
2.1.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概述 |
2.1.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特点 |
2.1.3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概述 |
2.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
2.2.1 内部控制概念演化 |
2.2.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概念 |
2.2.3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目标 |
2.3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 |
第三章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及内部控制现状 |
3.1 ZC农村商业银行及信贷业务基本情况 |
3.1.1 ZC农村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3.1.2 ZC农村商业银行组织架构 |
3.1.3 ZC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情况 |
3.1.4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 |
3.1.5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简介 |
3.2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
3.2.1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
3.2.2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评估现状 |
3.2.3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控制活动现状 |
3.2.4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信息沟通与交流现状 |
3.2.5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监督现状 |
3.3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1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1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
4.1.2 模糊分析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4.2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选取与说明 |
4.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4 调查问卷数据收集 |
4.3 基于模糊分析法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3.1 模糊分析法应用过程 |
4.3.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评价 |
4.3.3 构建因素集、评语集和权重集 |
4.3.4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的隶属度矩阵 |
4.3.5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二级指标分析 |
4.3.6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果 |
4.4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内部控制环境层面分析 |
4.4.2 风险评估层面分析 |
4.4.3 控制活动层面分析 |
4.4.4 信息沟通与交流层面分析 |
4.4.5 内部监督层面分析 |
第五章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5.1 优化目标和原则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
5.2.1 健全组织架构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3 更新完善相关制度 |
5.3 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
5.3.1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
5.3.2 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
5.3.3 细化风险控制措施 |
5.4 加强控制活动管理 |
5.4.1 提高贷前调查精度 |
5.4.2 改善贷中审批方式 |
5.4.3 改进贷后管理机制 |
5.5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
5.5.1 完善信贷系统建设 |
5.5.2 健全沟通渠道 |
5.5.3 确保信息安全 |
5.6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
5.6.1 落实全面性监督 |
5.6.2 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
5.6.3 健全责任追究体系 |
第六章 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实施保障 |
6.1 人力资源保障 |
6.2 激励措施保障 |
6.3 技术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ZC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2 ZC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学术成果 |
(3)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 |
2.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独有特征 |
2.3 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L农商银行发展概况 |
3.2 L农商银行信贷业务现状 |
3.3 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3.1 L农商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流程分析 |
3.3.2 L农商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分析 |
3.3.3 L农商银行信贷文化建设分析 |
3.3.4 L农商行信贷业务常见违规操作分析 |
3.3.5 国家特定政策下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呈现特点 |
3.4 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 |
4.1 影响L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的管理关键因素 |
4.2 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5.1 民丰农商银行 |
5.1.1 “三台六岗”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
5.1.2 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
5.1.3 发展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 |
5.2 路桥农商银行 |
5.2.1 精细化信贷流程管理 |
5.2.2 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 |
5.2.3 深推百晓普惠金融,坚定不移服务乡村振兴 |
5.3 经验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进L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
6.1 建立完善L农商行内部控制体系,加大执行力度 |
6.2 构建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
6.3 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风险缓释能力 |
6.4 建设零售类贷款“四个中心” |
6.4.1 营销调查中心 |
6.4.2 风险审查审批中心 |
6.4.3 放款中心 |
6.4.4 贷后检查中心 |
6.5 完善信贷文化,提升风险防御能力 |
6.6 加强自我消化能力,抵抗政策风险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CQ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银行信贷风险相关概念及类型 |
2.1.1 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 |
2.1.2 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型 |
2.2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及方法 |
2.2.1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2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 |
2.3 大数据技术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2.3.1 用户画像 |
2.3.2 区分强相关信息和弱相关信息 |
2.3.3 用户行为分析 |
2.3.4 关联交易分析 |
2.4 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大数据理论 |
第3章 CQ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CQ银行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风险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
3.2 CQ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2.1 信贷业务经营状况 |
3.2.2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
3.2.3 CQ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流程 |
3.3 CQ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调研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3 问卷分析 |
3.4 CQ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 |
3.4.1 数据孤岛化问题突出 |
3.4.2 信贷信息管理力度不足 |
3.4.3 信贷风险识别方式落后 |
3.4.4 缺少基于大数据的行业及区域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
3.4.5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完善 |
3.5 CQ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 |
3.5.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3.5.2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
3.5.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
3.5.4 十二级分类系统建设落后 |
第4章 CQ银行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模型设计 |
4.1 银行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4.1.1 大数据容量基数优势 |
4.1.2 行业经验优势 |
4.1.3 技术人才优势 |
4.2 信贷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原则及思路 |
4.2.1 构建原则 |
4.2.2 构建思路 |
4.3 CQ银行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 |
4.3.1 CQ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的总体架构 |
4.3.2 信贷风险对象数据源 |
4.3.3 信贷风险对象指标数据采集 |
4.3.4 信贷风险模型的横向流程 |
4.3.5 模型实证 |
4.4 CQ银行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模型预期应用效果 |
4.4.1 提高信息核实和验证的效率和质量 |
4.4.2 强化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 |
4.4.3 增强信贷决策的科学性 |
第5章 CQ银行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应用的建议 |
5.1 建设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5.2 构建符合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 |
5.3 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5.4 加强大数据信息的管理 |
5.5 加速引进大数据信贷风险管理人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Q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5)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贷业务 |
2.1.2 信贷风险 |
2.1.3 信贷风险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信贷配给理论 |
第3章 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N银行信贷业务情况 |
3.2 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情况 |
3.2.1 来自银行方面的风险 |
3.2.2 来自客户方面风险 |
3.2.3 来自其他方面的风险 |
3.3 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有模式 |
3.3.1 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
3.3.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
3.3.3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第4章 N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典型案例分析 |
4.1.1 基本状况概述 |
4.1.2 不良贷款成因与面临风险因素分析 |
4.1.3 N银行风险应对措施 |
4.1.4 各环节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4.2 其他代表性案例分析 |
4.2.1 BJL公司案例 |
4.2.2 DJ公司案例 |
4.2.3 RL公司案例 |
4.3 N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与不足 |
4.3.1 贷前调查不够深入 |
4.3.2 贷中审批缺乏成效 |
4.3.3 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
第5章 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问题成因 |
5.1 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
5.2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
5.3 信贷相关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
5.4 内控合规未有效发挥作用 |
5.5 风险管理能力仍有不足 |
第6章 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对策与保障措施 |
6.1 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对策 |
6.1.1 加强贷前调查 |
6.1.2 改善贷中审批审查 |
6.1.3 加强贷后管理 |
6.2 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6.2.1 制度保障 |
6.2.2 人力保障 |
6.2.3 文化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贷风险概念 |
2.1.2 信贷风险管理概念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篮子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1 A商业银行概况 |
3.1.1 A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3.1.2 A商业银行股东及组织架构 |
3.1.3 A商业银行财务经营情况 |
3.2 A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状况 |
3.2.1 A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规模 |
3.2.2 A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结构 |
3.2.3 A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 |
3.3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情况 |
3.3.1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3.3.2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
3.3.3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3.3.4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 |
3.4 A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
3.4.1 A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情况 |
3.4.2 主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对比 |
第四章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信贷风险管理因果图分析法 |
4.2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卷设计 |
4.3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4.3.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有待改进 |
4.3.2 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不到位 |
4.3.3 信贷风险控制不够严格 |
4.3.4 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4.3.5 信贷风险识别与计量方法不够先进 |
4.3.6 信贷行为管理能力薄弱 |
4.4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 |
4.4.1 内部原因 |
4.4.2 外部原因 |
第五章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设计 |
5.1 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原则 |
5.1.1 全面风险管理 |
5.1.2 全流程化管理 |
5.1.3 统一性管理 |
5.2 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目标 |
5.3 全面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的优化 |
5.3.1 信贷风险识别 |
5.3.2 信贷风险计量 |
5.3.3 信贷风险监测 |
5.3.4 信贷风险控制 |
5.4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5.5 改善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情况 |
5.5.1 加强不良贷款比例控制 |
5.5.2 平衡信贷资产结构 |
5.6 提升员工信贷行为管理能力 |
5.7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相关制度 |
第六章 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
6.2 充分利用信息科技 |
6.3 做好人力资源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基于风险矩阵的陕西SD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可能的贡献点及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贡献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风险 |
2.1.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定义 |
2.1.2 风险管理的流程 |
2.2 信贷 |
2.2.1 概念与特征 |
2.2.2 信贷管理的原则 |
2.3 信贷风险 |
2.3.1 信贷风险的概念 |
2.3.2 信贷风险的分类 |
2.4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
2.4.1 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义 |
2.4.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的特征 |
2.4.3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 |
第三章 SD农村商业银行现状及风险识别 |
3.1 SD农村商业银行概况 |
3.1.1 SD农村商业银行简介 |
3.1.2 SD农村商业银行的放贷流程 |
3.2 SD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现状 |
3.2.1 SD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规模与结构 |
3.2.2 SD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
3.3 风险的识别 |
3.3.1 问卷调查法的设计 |
3.3.2 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分析 |
4.1 风险矩阵栏目的确定 |
4.2 风险因素分析 |
4.2.1 风险等级确定 |
4.2.2 需控制风险筛选 |
第五章 信贷风险管理的优化策略 |
5.1 贷款环节优化设计 |
5.1.1 贷前优化 |
5.1.2 贷中优化 |
5.1.3 贷后优化 |
5.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5.4 优化外部环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小微企业的概念 |
2.1.2 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
2.1.3 小微企业的特征 |
2.1.4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类型 |
2.2 相关理论 |
2.2.1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4 大数据风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发展现状分析 |
3.1 X银行总体概况 |
3.2 小微企业信贷状况 |
3.2.1 小微信贷产品 |
3.2.2 小微企业信贷组织架构 |
3.2.3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 |
3.3 小微企业信贷发展情况 |
3.3.1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
3.3.2 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
3.3.3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特点 |
3.4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评价 |
4.1 构建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
4.1.1 评价方法概述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4.1.3 评价指标构建 |
4.1.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4.1.5 建立评语集 |
4.2 构建评价矩阵进行综合评价 |
4.2.1 信贷风险环境评价 |
4.2.2 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 |
4.2.3 信贷控制措施评价 |
4.2.4 风险监督与纠正评价 |
4.2.5 信息交流与反馈评价 |
4.2.6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整体评价 |
4.3 X银行小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信贷管理系统陈旧 |
4.3.2 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不完善 |
4.3.3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
4.3.4 风险预警机制缺失 |
4.3.5 人员素质相对薄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
5.1 更新信贷管理系统 |
5.2 改进信用评级方法 |
5.3 利用大数据建立小微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
5.3.1 利用大数据对小微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 |
5.3.2 利用第三方平台的渠道进行数据挖掘 |
5.3.3 实现大数据预警系统与人工干预相结合 |
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
5.4.2 规范员工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信贷风险监管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理论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理论 |
2.1.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
2.1.4 信贷风险控制环节 |
2.2 信贷风险外部监管理论 |
2.2.1 公共利益理论 |
2.2.2 银行业监管及监管机构 |
2.2.3 银行业监管措施 |
3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现状 |
3.1 城商行信贷风险内部监管现状 |
3.1.1 城商行信贷业务特点 |
3.1.2 城商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及实施 |
3.1.3 城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基础 |
3.2 城商行信贷风险外部监管现状 |
3.2.1 城商行信贷风险市场环境 |
3.2.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信贷业务干预 |
3.2.3 小微业务信贷监管政策 |
3.3 B银行信贷风险内部监管举措 |
3.3.1 强化授信管理,严控信贷风险 |
3.3.2 落实宏观政策,严防重点领域风险 |
3.3.3 加快转型步伐,降低信贷业务集中度 |
3.3.4 开展信贷风险培训,提高人员风控能力 |
3.3.5 加快信息技术开发,加快科技赋能 |
3.3.6 加大不良处置力度,严肃不良问责 |
3.4 B银行信贷风险外部监管举措 |
3.4.1 开展信贷业务合规整治工作 |
3.4.2 推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 |
3.5 B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成效 |
4 监管视角下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
4.1 B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信贷资产质量隐患较大 |
4.1.2 信贷业务集中度较高,行业投向不均衡 |
4.1.3 信贷担保方式弱化 |
4.1.4 民营小微信贷业务占比过大 |
4.2 监管视角下城商行信贷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4.2.1 信用信息不对称 |
4.2.2 绩效考核存在偏差 |
4.2.3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
4.2.4 信贷人员风险素质存在短板 |
4.2.5 不良资产化解乏力 |
5 监管视角下城商行信贷风险监管对策建议 |
5.1 城商行信贷风险内部监管对策建议 |
5.1.1 完善风险管理架构 |
5.1.2 夯实风险管理基础 |
5.1.3 坚持市场定位,推进业务转型 |
5.1.4 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
5.1.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5.2 城商行信贷风险外部监管对策建议 |
5.2.1 协调地方政府与城商行关系 |
5.2.2 营造良好的信贷市场环境 |
5.2.3 持续推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 |
5.2.4 发挥不良处置的引导作用 |
5.2.5 加大监管检查以及违规问责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R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实践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贷风险管理概念 |
2.1.2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2.2 基础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以R银行为例 |
3.1 R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3.1.1 银行概况 |
3.1.2 信贷业务 |
3.2 R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 |
3.2.1 不重视财务分析 |
3.2.2 现场调查过于简单 |
3.2.3 风险预警不及时 |
3.3 R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3.3.1 财务分析重要性认识不足 |
3.3.2 现场调查流程不规范 |
3.3.3 风险预警系统不健全 |
第4章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
4.1 信贷风险分类 |
4.1.1 信用风险 |
4.1.2 市场风险 |
4.1.3 操作风险 |
4.1.4 法律风险 |
4.2 KMV模型基本原理 |
4.2.1 KMV模型的意义 |
4.2.2 KMV模型的计量方法 |
4.3 基于KMV模型的实证分析 |
4.3.1 研究假设 |
4.3.2 参数设定 |
4.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4 结果分析 |
4.4 实证分析结论 |
第5章 完善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5.1 构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5.1.1 完善风险管理架构 |
5.1.2 优化风险管理政策 |
5.1.3 加强内部控制 |
5.1.4 加强内部审计 |
5.2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
5.2.1 加强财务分析 |
5.2.2 优化现场调查程序 |
5.2.3 完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
5.2.4 健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
5.2.5 加强授信额度审批管理 |
5.2.6 实现信息化管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 林丽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ZC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D]. 刘慧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L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张旭东.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CQ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侯煜露.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N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王超莹. 扬州大学, 2021(09)
- [6]A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石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7]基于风险矩阵的陕西SD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研究[D]. 邢晨霞.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8]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李星荃. 燕山大学, 2020(06)
- [9]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管研究[D]. 罗欣.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5)
- [10]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R银行为例[D]. 唐蓉.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5)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