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论文

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论文

问:如何理解鸦片战争后李鸿章所指出的中国面对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1. 答:李鸿章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 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 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了一个主张,“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 ”。他这个观点是在同治年间就提出来了,这个看法蒋廷黻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十九世纪中国人看世界眼界最高,看得最远的一句话。 李鸿章讲“三千年未有”,“三千年”指西周开国到 这个时代有三千年。从西周开国一直到晚清经过了多少朝代的更替,经过了多少异民族的入侵,中国折腾来折腾去都不能和今天这个大变局相比拟,他朦胧的感觉到了这个大的变局。我们今天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这个大变局实际上就是近代化。近代化是1840 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以后,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工业化的浪潮,近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对中国这个古老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840 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56 年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开始实行农奴制改革、 1861 年实行农奴制改革;1868 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而且在这个时候,美国打完了南北战争;德国普鲁士1866 年打败了奥地利、1871 年打败了法国普法战争,所以整个世界都 是在这个时候向近代发展迈步的。 能够看到世界的发展,看到整个世界局势的重大的变化,这在那个年代在他同时代的所有人当中,可以说没有人能够超过 ,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看得最清楚。 李鸿章把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称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或“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语一出即不胫而走,至今仍屡屡被人引用。早在同治十一年即1872 年就能够作出如此深刻的判断,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中国旨在应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挑战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局至今仍在进行之中。
  2. 答:因为以前王朝之间的更替都是在本民族之间的更换,而此时的侵略中国并试图灭亡中国的是外国鬼子,这是三千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如果鬼子的意图得逞,中华民族可能面临亡族灭种的竟况,几千年积累中华文明可能毁于一旦!所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有双面性!
  3. 答:李鸿章-清帝国之奴, 满洲并吞 Ming 前王朝都是在本民族之间的更换, WHY 外国鬼子不是民族之间的更换?
    PATHETIC!
    满洲王朝 had only on epurpose, prolonging满洲民族的王朝. Nothing to do with 中华文明. "李鸿章-清帝国之奴 got sold by 清帝国, still helping 满洲人 count the money."
    Read 历史never with 双面性, either you in or out. Not sometimes 清帝国, sometimes中国, 中华文明, there were no such things in 历史.
    Double standards..... Ah-Q; 中华文明--Ah-Q's 文明, 中国-- A Land of Ah-Q
问:如何理解"晚清以来,中国文化面临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1. 答:在这基础上来琢磨这“大变局”,我想是可以有些独特的视角,可以与近代史方家及广大读者交流的。“三千年(套用前语大略言之)”前开始的“周秦之变”经过数百年沧桑成了个“局”,此后尽管历朝迭经演进而积重难返,直到清代仍然大体格局不变,这个局就是秦制,或曰帝制。到了近代在中西碰撞的激发下,国人终于开始了走出帝制、走向共和的过程,即“三千年未有之变”。我觉得,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抓住了这一头一尾的两大变局—形成我们过去主要传统的“周秦之变”,与历时百余年我们至今仍身历其中的“晚清以来之变”,也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并看到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了。
问:如何理解1872年年李鸿章所提出的中国面对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1. 答:呵呵,这个是三千年未有的变局,其实感慨之语也是实情!
    第一、内外交困,天朝上国的自尊在鸦片战争中变成了灰尘,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最具备世界眼光的人,他看到了这个转折点。
    第二、变与不变都难抉择。必须进行变革,但变革的代价巨大。意识到了科技文化的差距,想学但是深知代价巨大,也明白失败则意味着可能就是民族的末路。
    第三、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日本及欧洲国家在这个时候,进一步扩大了技术优势,李鸿章看到了这种机遇也看到了技术落后弊端,但却有心无力,只能感叹罢了!
  2. 答:李鸿章其实很清楚腐朽的满清非变不可,但应其思想狭隘,排挤维新派。自己又没全盘改革的能力和拓展海洋商业经济智慧,对内施压对外软弱求和。使清末中国失去一个变革发展的好机会,造成近代中国衰弱被侵略的局面。
  3. 答:我文采不好,建议你结合中国历史以及当时的时局来分析
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