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体菌种接种后染杂菌原因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翠翠,方晔,巩玉辉,庄继文,张军[1](2021)在《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红托竹荪产业发展,传统固体菌种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工厂化生产的需要。通过利用液体培养技术获得了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并且实现了红托竹荪菌包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还改变了以往红托竹荪菌种培养周期长、污染率高、收益低的生产模式,推广应用价值高。
彭健斌[2](2021)在《发酵羊肉脯工艺优化及货架期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羊肉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优质肉类,肉质鲜美,易于消化吸收,具有良好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市面上羊肉深加工制品较少,且相关的研究开发滞后问题日愈凸显。不适的羊肉膻味难以去除,以及羊肉制品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都严重限制羊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将羊肉利用发酵技术制作成肉脯,不仅能改善肉脯风味和质地,延长货架期,还可有效去除羊肉膻味,开发出一种新型发酵羊肉脯产品,丰富羊肉制品的种类。本文以发酵羊肉脯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和戊糖片球菌(Pedicoccus pentosaceus)的发酵特性及应用于羊肉发酵的可行性,确定混菌发酵剂的最佳组合,进一步优化羊肉脯的发酵工艺,并通过加速货架期试验考察发酵羊肉脯贮藏品质变化,结合化学动力学方程以建立其货架期预测模型,加以验证。(1)选取植物乳杆菌、肉葡萄球菌和戊糖片球菌研究其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三株菌种在培养16~18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均具有一定的产酸能力,能耐受6%食盐溶液和150mg/L亚硝酸盐溶液;除植物乳杆菌无脂肪酶活性,其他两株菌具有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其对膻味脂肪酸的降解率可达60%~80%;各菌均能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且菌种间无拮抗作用,对羊肉制品的风味和形态无其他不良发酵特性;活菌计数结果均为109 CFU/m L,三菌基本符合发酵羊肉制品的发酵剂要求,可应用于发酵羊肉制品的生产。(2)利用单一菌种和复配菌种的不同发酵剂组合生产发酵羊肉脯,并比较其品质的差异。与未发酵的羊肉脯相比,羊肉脯经7组发酵剂发酵后,其水分活度、水分含量、p H降低,L*和a*增加,剪切力、硬度和咀嚼性减小,膻味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和醛类含量明显增多。发酵可以改善羊肉脯的感官品质和安全性,其中混菌发酵对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单菌发酵。综合来看,植物乳杆菌、肉葡萄球菌和戊糖片球菌(1:1:1)混合发酵制成的羊肉脯各项指标较好且感官评分最高,可确定其为最佳发酵剂组合。(3)以发酵羊肉脯的感官评分和剪切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羊肉脯的发酵工艺,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发酵剂菌种配比1:1:2(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肉糖葡萄球菌),发酵剂接种量2.2×107 CFU/g,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38 h。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羊肉脯的剪切力和感官评分别为4989.13和92.2分,相对误差分别为1.05%和1.98%。将以发酵工艺和传统工艺制作的羊肉脯进行比较,发现发酵羊肉脯的营养、感官和质构等各项指标均得到显着改善。(4)根据加速货架期试验结果,发酵羊肉脯在40℃、50℃、60℃下的货架期分别为140 d、112 d和84 d。发酵羊肉脯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其p H值先减后增,色度值(L*、a*、b*)不断减小,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不断增加,且温度升高会加快品质指标变化速率。Pe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TBA值和TVB-N含量是预测货架期的关键指标。利用一级化学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方程构建货架期模型,经误差分析和预测能力对比发现,基于TBA值建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更适用于预测发酵羊肉脯的货架期,误差在10%以内,以其预测25℃下发酵羊肉脯的货架期为233 d。
李友志,徐小平,李盛,欧迎峰,郭向荣,李慕雯,王迪轩[3](2021)在《湘北地区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熟料大棚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平菇生产采用固体菌种接种栽培,整个周期较长,且费工、成品率低、产量不高、质量差、利润低。而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接种栽培,一个生产周期仅有固体菌种接种栽培的一半左右,时间大幅度缩短,节约了人工,降低了成本,采用液体菌种和提高机械化程度是目前乃至今后食用菌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湘北地区,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接种,
文晴,张少康,刘元栋,胡延如,赵铭钦,申进文[4](2021)在《平菇不同类型菌种及接种方式比较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平菇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以平菇8129菌株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作为试验菌种,考察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平铺、打穴接种方式对平菇熟料栽培菌丝生长、污染率、接种效率、生物学效率、成本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打穴接种效率高、省时省力、接种成本低、杂菌感染率低、菌丝生长快、生产周期短;不同类型菌种及接种方式对平菇产量无影响。结论:平菇集约化生产宜采用液体菌种打穴接种方式。
黄东[5](2021)在《西藏黑木耳新菌种的选育及其凝集素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是我国特殊的黑木耳产区,西藏独特的环境条件赋予了高原黑木耳抗逆性强、耐低温、抗病虫害、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价格昂贵等特点。将西藏优良黑木耳菌种引入全球产量最大的黑龙江省,优化该地区黑木耳种质资源,提高黑木耳产量和内在品质,挖掘黑木耳新的药用及保健成分,对进一步做强黑木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西藏高原特殊环境中采集黑木耳菌种,在黑龙江省筛选、驯化,将优良菌种推广栽培,并对其子实体中的凝集素药用活性进行研究。在对西藏优良黑木耳菌种的选育中,首先在西藏林芝市六个区域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共采集7株野生黑木耳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得到了7株黑木耳的一级菌种。对一级菌种进行了拮抗试验、菌种栽培出耳试验,并对子实体的品质、微量元素和功能性成分分析,确定了西藏6号为最优黑木耳菌株;对西藏6号的ITS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西藏6号为黑木耳新菌种;并对西藏6号的种植效益进行分析,西藏6号产量可达到57.5±0.22g/袋。探索黑木耳中活性成分凝集素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的方法,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三个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浸提时间为8.47h,料液比为1:51.71,(NH4)2SO4浓度为50.23%时,粗提液中的凝集活性最高,可得最大理论值为5.4795HU。探索凝集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CCK-8试剂探究黑木耳凝集素对MCF-7的增值影响;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划痕法探究凝集素对MCF-7的迁移率影响;采用ELISA法探究细胞增殖中关键酶TOP1和TDP1的含量;采用RT-PCR技术研究黑木耳凝集素对癌细胞增殖中关键酶TOP1和TDP1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凝集素的浓度为50μg/m L时,细胞存活率与阴性对照出现显着差异,处理24h时为90.21±2.44(%),处理48h时为87.74±2.36(%);随着凝集素浓度的增大,细胞数量减少,贴壁疏松,细胞间连接松散,呈现凋亡前体状态;黑木耳凝集素可抑制MCF细胞迁移率;随着凝集素浓度的提升,MCF-7细胞中TOP1和TDP1基因转录减少,且细胞内含量减少。本研究选育出了一株适合在黑龙江省栽培的高产、子实体品质优良的高原黑木耳新菌种。并对黑木耳中研究报导较少的活性成分凝集素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并确定了黑木耳凝集素可以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中关键酶TOP1和TDP1的转录及表达来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本课题的完成,为黑龙江地区选育出一株优良高原黑木耳菌种,使西藏黑木耳可以在黑龙江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释放优良潜质,增加黑龙江省菌农的收入,也为其他食用菌(如羊肚菌、松茸、蘑菇等)提供育种新模式。黑木耳凝集素的研究丰富了黑木耳化学成分的种类,并对生物活性加以补充,为黑木耳的食药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罗智文[6](2021)在《蜜环菌培养条件优化及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探究》文中指出天麻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蜜环菌作为天麻生长的共生菌,在天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蜜环菌的生产多采用固体接种、固体发酵的方式,该生产方式存在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多种弊端。蜜环菌菌材的培养以麻栎、槲栎为主,但该产业依旧存在菌材树种选择范围窄、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优化蜜环菌生产工艺,提高蜜环菌的生产效率,扩大菌材选择范围,探索梨树和苹果树作为生产材料的可能性,本研究以液体深层发酵为技术背景,对蜜环菌液体发酵工艺进行探究;使用梨树、苹果树制作培养基,并与天麻伴栽,对其使用性能进行探究。这将给蜜环菌生产及天麻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蜜环菌生产种M6菌株为对象,通过平板培养和摇瓶发酵,筛选该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对该菌株的发酵罐发酵工艺和高生物量产出条件进行优化;使用液体深层发酵产物作为液体菌种进行菌瓶接种,筛选了该菌株的最适栽种培养基;使用培养成熟的蜜环菌M6菌瓶进行天麻种植,验证了苹果树作为天麻生产菌材的可行性;同时,以蜜环菌YN3862为对象,通过平板培养评估其生长速度,使用200 L发酵罐探索该菌株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主要结果如下。蜜环菌M6最佳母种培养基为木屑100 g/L,麦麸100 g/L,葡萄糖20 g/L,牛肉膏5 g/L,琼脂15 g/L;最佳液体培养基为葡萄糖1%、蔗糖2%、蚕蛹粉3%、Mg SO4·7H2O 0.075%、KH2PO40.15%、乙醇1%;最佳液体深层发酵工艺为接种量5%,溶氧20%,p H 5-6,转速150 r/min;发酵温度28℃;在此发酵工艺控制下,菌丝体干重最高可达23.63 g/L。蜜环菌YN3862萌发快,延展面积大,生长性能好。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5%,溶氧55%,在发酵的0-24 h、24-36 h、36-48 h、48-144 h,转速分别设置为60、80、120、150 r/min;发酵温度25℃;在此发酵工艺控制下,菌丝体干重最高可达25.14 g/L,实现了高密度发酵。蜜环菌M6以梨树为主要原料,最适的栽种培养基配方为梨木70%,麦麸30%,葡萄糖0.6%,土豆粉6%;以苹果树为主要原料,最佳配方为苹果木70%,辅料30%(玉米芯/麦麸/不添加),葡萄糖0.4%,土豆液2%。以上配方生长的蜜环菌菌索洁白粗壮,分枝多,生长满瓶时间短。以苹果树为菌材,探索不同种植方式对天麻生长的影响,得出蜜环菌M6以苹果树为菌材能有效促进天麻生长,证明苹果树可替代其他树种,作为蜜环菌菌材生产使用。本研究探索了蜜环菌生产种M6菌株和蜜环菌YN3862的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对梨树、苹果树用作蜜环菌和天麻生产进行了探究,这对于蜜环菌生产及天麻种植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衍,刘洋,黄国庆,刘敏,陈浩,胡琼[7](2021)在《杏鲍菇液体菌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杏鲍菇凭借菇肉肥厚、质地脆嫩且食之具鲍鱼之美、鲜嫩适口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用菌。针对目前杏鲍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液体菌种菌丝活性差、出菇产量不稳定及设备维护成本高、生产技术难度高、风险高等问题,结合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发酵技术特点及企业实际生产要求,论证了企业由传统固体接种向液体接种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考虑和面对的系列关键技术因素,以期为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罗连富[8](2020)在《2种食用菌菌种接种设备》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2种制种、接种设备,提出了生产设备的标准化、智能化方案,以加强菌种选育的基础研究,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开发珍稀药用真菌;通过深加工培育新的增长点,走生态循环经济的优质高效发展之路。
王航[9](2020)在《羊肚菌Y1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羊肚菌(Morchella spp.)为羊肚菌属真菌,因其头部具有酷似羊肚的皱褶网状凸起而得名。由于羊肚菌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多种功效,以至于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尽管目前发现的羊肚菌属真菌有68种,但是其中可作为菌种进行大规模栽培的寥寥无几。为了丰富羊肚菌的种质资源、实现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稳产和高产,新的羊肚菌菌种的寻求、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的探究势在必行。本研究以采自安徽大别山区的野生羊肚菌为材料,对其进行了菌丝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羊肚菌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以及大规模栽培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的野生羊肚菌子囊果进行组织分离得到了三个菌株(Y1、A和B)。Y1经鉴定为Morchella conica,为羊肚菌属的一种,A、B分别为Fusarium oxysporum和Boeremia exigua,可能是羊肚菌的伴生菌或病原菌。来自云南腾冲的Y2、Y3分别鉴定为Morchella importuna和Morchella sextelata,来自河南的菌株Y4鉴定为Morchella conica,均属于羊肚菌属真菌。2.对分离得到的羊肚菌Y1的菌丝进行观察以及最佳培养条件的筛选,发现羊肚菌Y1的菌丝在平板培养时产生的分支较多,菌丝产生的分支之间有接合现象。最适的平板培养条件为pH 6.0~9.0,温度25~26℃,暗培养。最佳的营养条件为碳源—葡萄糖、氮源—硝酸钾,3.通过对羊肚菌Y1、Y2和Y3的菌丝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发现Y1和Y2菌丝的生长方式为伸长生长和分支生长同时进行;Y3菌丝生长方式为首先菌丝进行伸长生长然后出现分支;不同羊肚菌菌株两两培养时,在两菌落交界处菌丝更容易拧结形成菌团。4.通过对羊肚菌Y1菌丝的液体培养条件的筛选,发现羊肚菌Y1在液体培养的第10天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添加易拉罐裁片作为外源介质来生产液体菌种,效果最好。5.通过对不同羊肚菌菌株组合进行栽培及其产量评价,发现羊肚菌Y1的菌丝在7种不同栽培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为接近。使用单一菌株和组合菌株进行栽培均可以顺利产生原基并生长出子囊果,使用组合菌株栽培可以缩短原基产生时间、增加原基密度;使用Y2&Y3菌株组合进行栽培产生原基最快、最多,且羊肚菌产量最高。该研究结果将为丰富羊肚菌菌种资源、指导羊肚菌大规模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张楠,李鑫,唐宗福,徐杨,陶辉,李莹莹,胡洪敏[10](2019)在《猴头菇液体菌种中杂菌的分离鉴定及变化规律》文中指出为掌握猴头菇液体制种过程中主要感染杂菌的种类及变化规律,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染菌率,分析猴头菇活化菌种保存时间与种子液染菌率的关系,鉴定种子液中感染杂菌的种类和来源,评价6种抗生素对杂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猴头菇活化菌种在温度为4℃条件下,于0~5 d时间段内接种于液体培养基时染菌率最低,均在20%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染菌率呈上升趋势。感染种子液的杂菌有5种(分别命名为WR1、WR2、WR3、WR4、WR5),其中4种为芽孢杆菌和1种为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进行试验场所的空气中,它们对硫酸庆大霉素和乳酸链球菌素较为敏感。综上所述,要解决猴头菇液体制种过程中染菌的问题,首先是严格规范试验操作,其次是减少活化菌种保存时间,最后是保持实验室空气清洁。必要时在种子培养基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乳酸链球菌素,以减少染菌率。
二、液体菌种接种后染杂菌原因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体菌种接种后染杂菌原因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 |
1.1 菌种来源 |
1.2 液体菌种生产过程 |
1.3 母种分离 |
1.3.1 子实体选择 |
1.3.2 菌种分离 |
1.3.3 菌丝培养 |
1.3.4 菌种检测 |
1.3.5 菌种扩繁 |
2 菌种培养基的制作 |
2.1 固体培养基的配方 |
2.2 液体培养基的配方 |
3 液体菌种制作 |
3.1 母种转接 |
3.2 摇瓶培养 |
3.3 营养液制备与灭菌 |
3.4 接种 |
3.5 发酵培养 |
3.6 液体菌种的使用 |
4 红托竹荪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的对比分析 |
4.1 生产工艺对比分析 |
4.2 菌种品质对比分析 |
5 结论 |
(2)发酵羊肉脯工艺优化及货架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羊肉及羊肉加工研究现状 |
1.1.1 羊肉营养价值 |
1.1.2 羊肉加工产业现状 |
1.1.3 肉脯研究现状 |
1.2 羊肉膻味研究现状 |
1.2.1 膻味组织来源及物质组成 |
1.2.2 羊肉膻味的影响因素 |
1.2.3 羊肉除膻技术 |
1.3 微生物发酵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
1.3.1 乳酸菌 |
1.3.2 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
1.3.3 酵母菌 |
1.3.4 霉菌 |
1.4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
1.4.1 加速货架期试验 |
1.4.2 货架期预测模型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酵菌种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菌种 |
2.2.2 化学试剂 |
2.2.3 培养基 |
2.2.4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种活化 |
2.3.2 生长曲线和产酸特性的测定 |
2.3.3 菌种的发酵特性试验 |
2.3.4 菌种间的拮抗试验 |
2.3.5 菌种的功能特性试验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菌种生长曲线和产酸特性 |
2.4.2 菌种耐盐特性 |
2.4.3 菌种耐亚硝酸盐特性 |
2.4.4 菌种产蛋白酶和脂肪酶特性 |
2.4.5 菌种的抑菌能力 |
2.4.6 菌种降解膻味脂肪酸的能力 |
2.4.7 菌种间的拮抗作用 |
2.4.8 其他发酵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发酵剂对羊肉脯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菌种 |
3.2.2 化学试剂 |
3.2.3 培养基 |
3.2.4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剂制备 |
3.3.2 羊肉脯制作 |
3.3.3 基本营养成分和水分活度测定 |
3.3.4 菌落总数的测定 |
3.3.5 pH测定 |
3.3.6 色度值测定 |
3.3.7 质构特性和剪切力测定 |
3.3.8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 的测定 |
3.3.9 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 |
3.3.10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
3.3.11 膻味脂肪酸的测定 |
3.3.12 感官评定 |
3.3.1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发酵剂对羊肉脯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2 发酵剂对羊肉脯菌落总数的影响 |
3.4.3 发酵剂对羊肉脯p H的影响 |
3.4.4 发酵剂对羊肉脯色度值的影响 |
3.4.5 发酵剂对羊肉脯剪切力和MFI的影响 |
3.4.6 发酵剂对羊肉脯质构的影响 |
3.4.7 羊肉脯的微观结构 |
3.4.8 发酵剂对羊肉脯膻味脂肪酸的影响 |
3.4.9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 |
3.4.10 发酵剂对羊肉脯感官评价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酵羊肉脯工艺优化与品质比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菌种 |
4.2.2 化学试剂 |
4.2.3 培养基 |
4.2.4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4.3.2 响应面试验 |
4.3.3 基本营养成分和p H测定 |
4.3.4 色差测定 |
4.3.5 剪切力的测定 |
4.3.6 膻味脂肪酸的测定 |
4.3.7 TBA值的测定 |
4.3.8 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的测定 |
4.3.9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3.10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4.3.11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实验 |
4.4.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3 最优发酵工艺优化及验证 |
4.4.4 发酵羊肉脯和传统肉脯的品质比较 |
4.4.5 发酵羊肉脯和传统肉脯的POV值和TBA值 |
4.4.6 发酵羊肉脯和传统肉脯的脂肪酸含量 |
4.4.7 发酵羊肉脯和传统肉脯的氨基酸含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酵羊肉脯的货架期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菌种 |
5.2.2 化学试剂 |
5.2.3 培养基 |
5.2.4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贮藏期实验 |
5.3.2 感官评定 |
5.3.3 pH测定 |
5.3.4 色差测定 |
5.3.5 TBA值的测定 |
5.3.6 TVB-N含量的测定 |
5.3.7 发酵羊肉脯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8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发酵羊肉脯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分的变化 |
5.4.2 发酵羊肉脯贮藏过程中p H的变化 |
5.4.3 发酵羊肉脯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变化 |
5.4.4 发酵羊肉脯贮藏过程中TVB-N含量的变化 |
5.4.5 发酵羊肉脯贮藏过程中TBA值的变化 |
5.4.6 发酵羊肉脯贮藏期各理化指标的相关系数分析 |
5.4.7 发酵羊肉脯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湘北地区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熟料大棚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栽培季节 |
二、液体菌种制备 |
1. 试管种制备 |
2. 摇瓶液体菌种制备 |
3. 发酵罐液体菌种制作 |
三、栽培袋制作 |
1. 栽培料配方 |
2. 栽培料装袋 |
3. 栽培袋灭菌 |
四、栽培袋接种 |
五、栽培袋菌丝培养 |
六、出菇管理 |
1. 大棚栽培场地设置 |
2. 栽培袋码堆 |
3. 水分管理 |
4. 通风管理 |
5. 温度和光照调控 |
6. 病虫害防治 |
七、采收 |
八、贮运 |
(4)平菇不同类型菌种及接种方式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及接种方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及接种方式对杂菌感染率的影响 |
2.3 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及接种方式的接种效率和成本比较 |
2.4 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及接种方式对平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3 小结 |
(5)西藏黑木耳新菌种的选育及其凝集素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 章 绪论 |
1.1 黑木耳概述 |
1.1.1 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1.1.2 资源分布 |
1.1.3 栽培现状 |
1.2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流程 |
1.2.1 养菌室的前期处理 |
1.2.2 菌种的制备 |
1.2.3 室内养菌 |
1.2.4 田间管理 |
1.2.5 采收 |
1.3 黑木耳育种的研究进展 |
1.3.1 杂交育种 |
1.3.2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1.3.3 组织分离育种 |
1.3.4 诱变育种 |
1.4 食用菌凝集素的研究现状 |
1.4.1 草原黑蘑凝集素 |
1.4.2 双孢菇凝集素 |
1.4.3 蜜环菌凝集素 |
1.4.4 牛肝菌凝集素 |
1.4.5 金针菇凝集素 |
1.4.6 姬松茸凝集素 |
1.4.7 猴头菌凝集素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 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试验用地 |
2.1.3 试验细胞 |
2.1.4 试验试剂 |
2.1.5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黑木耳野生菌株的采集及初筛 |
2.2.2 拮抗试验筛选 |
2.2.3 母种的初次试种及复筛 |
2.2.4 子实体的矿物质元素及功能性成分分析 |
2.2.5 优良菌种的分子鉴定 |
2.2.6 优良菌种的推广种植 |
2.2.7 黑木耳凝集素的提取优化 |
2.2.8 细胞增殖试验 |
2.2.9 关键酶转录水平检测 |
2.2.10 统计学分析 |
第3 章 试验结果 |
3.1 野生黑木耳菌种的分离结果 |
3.2 一级菌丝品质分析 |
3.3 拮抗试验筛选结果 |
3.4 种植出耳试验 |
3.4.1 三级菌丝品质分析 |
3.4.2 子实体泡发复水率结果分析 |
3.4.3 扫描电镜对子实体表观结构分析 |
3.4.4 子实体矿物质元素及功能性成分分析 |
3.4.5 子实体功能性成分分析 |
3.4.6 主成分分析 |
3.5 西藏6 号分子鉴定及推广种植 |
3.5.1 西藏6 号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TS序列扩增 |
3.5.2 西藏6 号的ITS序列结果 |
3.5.3 西藏6 号的小规模推广及效益分析 |
3.6 西藏6 号凝集素的提取优化 |
3.6.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6.2 响应面模型回归与方差分析 |
3.6.3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分析 |
3.6.4 响应面分析结果 |
3.7 凝集素LAA对 MCF-7 细胞的抑制结果 |
3.7.1 LAA对 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7.2 MCF-7 细胞形态学观察 |
3.7.3 划痕试验检测 |
3.7.4 LAA对 TOP1,TDP1 表达的影响 |
3.7.5 TOP1,TDP1 转录水平结果 |
第4 章 讨论 |
4.1 西藏野生黑木耳优良菌种的选育 |
4.2 黑木耳凝集素的提取 |
4.3 黑木耳凝集素的体外抗乳腺癌活性研究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蜜环菌培养条件优化及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天麻和蜜环菌的研究现状 |
1.1.1 天麻概述 |
1.1.2 蜜环菌概述 |
1.1.3 蜜环菌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
1.1.4 蜜环菌的组织构成 |
1.1.5 蜜环菌培养条件及特性 |
1.1.6 蜜环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 |
1.2 食药用真菌发酵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食药用真菌发酵技术背景 |
1.2.2 食药用真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
1.2.3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局限性 |
1.2.4 食药用真菌固体发酵技术研究 |
1.2.5 固体发酵的优点与局限性 |
1.2.6 蜜环菌发酵技术及应用 |
1.3 蜜环菌菌材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
第二章 蜜环菌M6 培养条件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母种培养基的配方生成 |
2.2.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
2.2.3 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的接种 |
2.2.4 蜜环菌摇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配置 |
2.2.5 摇瓶液体发酵条件的筛选 |
2.2.6 蜜环菌种子液的制备 |
2.2.7 发酵产物的检测方法 |
2.3 蜜环菌M6 培养条件筛选结果 |
2.3.1 母种培养基筛选结果 |
2.3.2 液体培养基筛选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蜜环菌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探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实验仪器 |
3.1.3 种子液制备 |
3.2 发酵罐操作流程 |
3.2.1 pH电极的调试校正 |
3.2.2 溶氧电极的调试校正 |
3.2.3 罐体气密性检测 |
3.2.4 发酵罐灭菌 |
3.2.5 灭菌降温 |
3.2.6 发酵条件控制 |
3.2.7 接种、取样和结束发酵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M6 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探究 |
3.3.2 蜜环菌高密度发酵探究 |
3.3.3 发酵动力学探究 |
3.3.4 活力验证 |
3.4 菌株M6 液体深层发酵结果 |
3.4.1 菌株M6 最适发酵条件探究结果 |
3.4.2 不同发酵条件下蜜环菌生物量的显着性检测 |
3.4.3 菌株M6 高生物量产出结果 |
3.4.4 不同发酵蚕蛹粉添加量下蜜环菌生物量的显着性检测 |
3.4.5 菌株M6 生长性能验证结果 |
3.5 蜜环菌高密度发酵探究 |
3.5.1 筛选结果 |
3.5.2 菌株YN3862 液体深层发酵结果 |
3.5.3 YN3862 菌株活力验证 |
3.6 小结 |
第四章 蜜环菌栽种培养基筛选及菌材替代种植 |
4.1 实验材料 |
4.1.1 栽种培养基物料准备 |
4.1.2 栽种培养基的制备 |
4.1.3 液体菌种制备 |
4.1.4 菌瓶接种 |
4.1.5 天麻种植 |
4.2 结果 |
4.2.1 蜜环菌M6 栽种培养基筛选结果 |
4.2.2 天麻种植结果 |
4.2.3 不同方案种植天麻生长指标的显着性检测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蜜环菌M6 母种培养基筛选意义 |
5.2 菌株M6 发酵工艺改进及菌株YN3862 高密度发酵的意义 |
5.3 梨树、苹果树作为菌材的意义 |
5.4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栽种培养基配方 |
(7)杏鲍菇液体菌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接种技术对比分析 |
1.1 固体接种 |
1.2 液体接种 |
1.3 2种接种方式对比(表1) |
2 液体菌种的培养及关键技术 |
2.1 工艺流程 |
2.2 杏鲍菇培养基制作技术 |
2.2.1 杏鲍菇PDA试管培养基制作。 |
2.2.2 杏鲍菇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
2.2.3 PDA试管的接种及培养。 |
2.2.4 PDA试管母种的保藏。 |
2.2.5 摇瓶菌种的制作。 |
2.3 发酵罐培育罐体设计 |
2.4 发酵罐内部气体输送系统布置 |
2.5 发酵罐的电控系统设计 |
2.6 液体菌种自动接种技术 |
3 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 |
3.1 专用设备匹配不规范 |
3.2 产业化生产技术储备不足 |
3.3 菌丝活性的随机性波动较大 |
4 结语 |
(8)2种食用菌菌种接种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快生产设备的标准化和智能化研究 |
1.1 智能化液体菌种培养器优势 |
1.1.1 生产操作工艺流程 |
1.1.2 接种 |
1.1.3 菌种培养 |
1.1.4 工作环境条件 |
1.2 智能化液体菌种接种器的特点 |
1.3 智能化液体器接种优点 |
1.3.1 提高菌种质量 |
1.3.2 减少污染 |
1.3.3 提升效率 |
1.4 液体与固体菌种培养与接种的比较优势 |
1.4.1 接种数量对比 |
1.4.2 质量对比 |
1.5 生产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
2 加强液体菌种生产培训 |
3 扩大液体菌种应用范围 |
4 加强功能食用菌和珍稀药用真菌的开发 |
5 创建生态循环生产方式 |
6 做好病虫害及杂菌防治 |
7 讨论 |
(9)羊肚菌Y1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 生物学特性 |
1.1 环境因素 |
1.1.1 温度 |
1.1.2 湿度 |
1.1.3 光照 |
1.1.4 pH值 |
1.2 营养因素 |
1.2.1 氮源 |
1.2.2 碳源 |
1.2.3 微量元素 |
2 多糖研究 |
3 栽培研究 |
3.1 室内栽培 |
3.2 大棚栽培 |
4 本研究内容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野生羊肚菌的采集、分离和鉴定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菌株的分离 |
2.2 菌株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的分离结果 |
3.2 菌株的鉴定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羊肚菌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羊肚菌子囊果、菌落和菌丝的观察 |
2.1.1 羊肚菌子囊果的形态观察 |
2.1.2 羊肚菌菌丝的形态观察 |
2.1.3 羊肚菌菌落的形态观察 |
2.2 温度、光照和pH的筛选 |
2.2.1 温度 |
2.2.2 光照 |
2.2.3 pH |
2.3 碳源、氮源的筛选 |
2.3.1 碳源 |
2.3.2 氮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羊肚菌子囊果、菌落和菌丝的观察 |
3.1.1 子囊果形态 |
3.1.2 菌丝形态 |
3.1.3 菌落形态 |
3.2 不同环境条件下羊肚菌菌丝、菌落的生长情况 |
3.2.1 温度 |
3.2.2 光照 |
3.2.3 pH |
3.3 不同营养条件下羊肚菌菌丝、菌落的生长情况 |
3.3.1 碳源 |
3.3.2 氮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菌株间的拮抗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菌丝平板培养 |
2.2 菌丝显微观察 |
2.3 菌株两两培养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菌落观察 |
3.2 菌丝显微观察 |
3.3 菌株两两培养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羊肚菌菌丝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菌丝平板培养 |
2.2 菌丝液体培养 |
2.2.1 不同培养天数对菌丝液体培养的影响 |
2.2.1.1 菌丝生物量 |
2.2.1.2 发酵液pH |
2.2.1.3 胞外多糖 |
2.2.2 不同菌株液体培养的比较 |
2.2.3 不同碳源、氮源对菌丝液体培养的影响 |
2.2.4 天然培养基与合成培养基的比较 |
2.2.5 不同外源介质对菌丝液体培养的影响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培养天数对菌丝液体培养的影响 |
3.1.1 菌丝生物量 |
3.1.2 发酵液pH |
3.1.3 胞外多糖 |
3.2 不同菌株液体培养的比较 |
3.3 不同碳源、氮源对菌丝液体培养的影响 |
3.4 天然培养基与合成培养基的比较 |
3.5 不同外源介质对菌丝液体培养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羊肚菌大规模栽培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栽培培养基的筛选 |
2.2 栽培 |
2.2.1 栽培地的选择和处理 |
2.2.2 播种 |
2.2.3 后期管理 |
2.3 产量比较 |
2.4 田间观察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栽培培养基的筛选 |
3.2 原基和子囊果的产生情况 |
3.2.1 原基 |
3.2.2 子囊果 |
3.2.3 产量 |
3.3 田间观察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与发表的文章 |
(10)猴头菇液体菌种中杂菌的分离鉴定及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培养基 |
1.1.3 抗生素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株的活化 |
1.2.2 不同保存时间对种子液染菌率的影响 |
1.2.3 种子液中杂菌的分离与纯化 |
1.2.4 杂菌的分类鉴定 |
1.2.5 杂菌的来源分析 |
1.2.6 最小抑/杀菌浓度的测定 |
1.2.7 数据统计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保存温度及时间对种子液染菌率的影响 |
2.2 种子液中杂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 杂菌的来源分析 |
2.4 最小抑/杀菌浓度的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液体菌种接种后染杂菌原因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应用[J]. 陈翠翠,方晔,巩玉辉,庄继文,张军. 中国食用菌, 2021(09)
- [2]发酵羊肉脯工艺优化及货架期预测研究[D]. 彭健斌. 浙江大学, 2021(01)
- [3]湘北地区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熟料大棚栽培技术[J]. 李友志,徐小平,李盛,欧迎峰,郭向荣,李慕雯,王迪轩. 科学种养, 2021(06)
- [4]平菇不同类型菌种及接种方式比较试验[J]. 文晴,张少康,刘元栋,胡延如,赵铭钦,申进文. 食用菌, 2021(03)
- [5]西藏黑木耳新菌种的选育及其凝集素抗肿瘤活性研究[D]. 黄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蜜环菌培养条件优化及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探究[D]. 罗智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7]杏鲍菇液体菌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J]. 王衍,刘洋,黄国庆,刘敏,陈浩,胡琼. 园艺与种苗, 2021(03)
- [8]2种食用菌菌种接种设备[J]. 罗连富. 中国食用菌, 2020(10)
- [9]羊肚菌Y1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 王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猴头菇液体菌种中杂菌的分离鉴定及变化规律[J]. 张楠,李鑫,唐宗福,徐杨,陶辉,李莹莹,胡洪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7)
标签:羊肚菌论文; 蜜环菌论文; 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论文; 固体培养基论文; 羊肉营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