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盟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耿灿[2](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田少婷[3](2020)在《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金融科技遍布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不断兴起,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结算模式,越来越多的支付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多种多样的支付方式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对商业银行收单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商业银行收单业务停滞不前,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即将发行,商业银行的收单业务或将有新的机遇。为了能在前景广阔的收单业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商业银行必须要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重新审视自身以及外部环境,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化被动为主动,优化自身业务流程,完善自身缺陷,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当今市场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将以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为例,研究商业银行在收单业务中的营销策略。首先介绍了收单业务和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宏观环境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分析、微观环境分析,梳理了影响收单业务的相关要素。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内部数据等方式对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进行了相关剖析,详细讲解了C银行收单业务的现状与不足之处。再次本文通过STP理论对收单市场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目标市场定位做了研究,运用STP分析法,采用7Ps营销框架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过程、有形展示等七个方面对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从客户满意度角度对C银行提出营销策略制定要求,最后再对C银行营销策略的实施提出保障措施,以期该行收单业务实现业绩提升。
杨欣超[4](2018)在《呼和浩特民族民间工艺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呼和浩特地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它的民族工艺是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直接相关的,由于该地区属于昔日草原文化的核心区域,同时,又是北方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再加之与周边的农耕文化无时无刻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所以作为内蒙古地区首府城市的呼和浩特的民族工艺品文化,就更具有了区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性意义,本文在呈现目前呼和浩特地区民族工艺品分类及现状的基础上,拟就呼和浩特民间传统工艺品现在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对呼和浩特民族工艺品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研究,运用市场学理论,结合草原文化资源特点和呼和浩特民族工艺品的文化经济特征,探索文化产品的研发、创新及市场营销规律,寻求其市场发展的新契机,以期能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及民间工艺产品市场的繁荣提供借鉴意义的对应策略,为呼和浩特民族工艺品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与指导。同时为也完备区域民族文化经济学理论提供实际研究案例。
李孔燕[5](2017)在《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传统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也曾取得过辉煌的业绩,但也遭受到来自自然的无情的惩罚与报复。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模式及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践行,是关于发展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是指导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发展理念,并且这一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体现和提升。目前的中国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30多年之后,资源与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限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其中,资源短缺、能源过耗、生态恶化等问题矛盾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扩大等问题亟需解决。绿色发展就是告别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模式,以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为思想核心及价值判断的全新发展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开辟一条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高发展质量的新路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模式逐渐转变为“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的发展模式。要达到这种模式,既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就是在全球倡导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提出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发展模式转变,即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来突破困境,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节能减排作为绿色发展的实践手段和具体措施,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即将成为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考核目标,也将成为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本研究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与规律及环境污染治理要求,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对其节能减排效果、政策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剖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一些可能性的创新路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出路与建议等,进而为探索诸如内蒙古自治区等资源型欠发达省区绿色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尽一些绵薄之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第一章阐述绿色发展理论由来及其内涵外延;第二章以绿色发展的关联维度为出发点,探讨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梳理节能减排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沿革,总结国外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等;第三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为例,较为详尽地梳理了“九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从能源、废水、废气、固废角度,较为详实地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污染分布情况,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第四章从绿色发展理念角度出发,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定位,提出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节能减排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从绿色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技、管理、金融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所涉及到的具体对策及建议;从绿色发展道路的角度出发,提出废水、废气、固废资源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五章,从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内蒙古作为资源型欠发达省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节能减排,如何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及路径向绿色发展模式及路径的根本转变,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从而为具体实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为同类地区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及借鉴。
杨慧[6](2015)在《河套学院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业是高等院校发展永恒的主题,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专业发展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核心要素,是高校生命力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背景之下,各大院校的专业发展都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强劲的竞争对手,如何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系统的研究河套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现状,并分析了专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SWOT分析,给出了河套学院专业发展的战略。其中本科专业应该采取SO战略,即用内部优势去利用外部机会,从而抓住机会,增长发展,迅速扩大本科办学规模。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做大做强相对优势专业,将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农学、动物科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定为重点专业继续加强建设;第二,努力发展特色专业,将蒙古语言文学、应用化学、农业水利工程、农学、护理学定为特色专业扶持发展;第三,科学规划新建专业,考虑新增化学工程与工艺、动物医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历史学、音乐学等专业。专科专业应该采取ST战略,即运用优势来规避或者减少外部威胁的冲击。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支持优势专业继续发展。对于护理学和会计电算化等优势专科专业,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继续加强建设,保证专科在校学生的相对稳定;第二,适时新增特色专科专业。对于极具特色又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青睐的专科专业,在专业设置时应该予以重点考虑。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河套学院未来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李弘[7](2012)在《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邮政业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的重要服务产业,经多年国家投入与自身建设,已具有网络资源存量优势,但由于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面临传统业务萎缩的问题。通过业务调整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成为邮政业发展方向。“三农”问题是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建立健全农资流通体系是落实惠农政策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农资流通经营主体由垄断向市场多元化转变,为邮政进入农资流通体系带来机遇。邮政依托邮政物流网络核心资源开展农资营运具有适应性,同时又享有国家“三农”政策与资金支持,开展农资营运业务,成为其业务调整和发挥其资源潜力的有效途径。但从业务开展实际效果看,其在农资市场所占份额少、资源利用效率低。因此,通过资源协调优化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成为邮政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农资邮政物流网络为研究对象,按照从理论基础层,经应用分析层,到实践决策层的研究路径,采用理论模型构建、应用模型分析及实现、实证检验的逐层递进研究方法,通过对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及资源配置研究,探索了资源协调优化机制及措施,实现了资源向高效率方向流动的资源配置优化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在对企业资源及其配置、物流网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型企业特征,提出了网络型企业物流网络的资源结构、发展阶段和趋势、价值创造机制,以及资源分析识别→有效性评价→资源配置的资源协调运作机制。结合物元理论,建立了网络型企业物流网络资源协调运作的理论模型。以邮政物流网络型企业的物流网络为研究背景,从资源结构视角,分析其物流组织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资源及其农资运作模式,并分析了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农资营运环节及整体过程的经济学特性与价值创造机制,阐明了该物流网络所具有的内在发展潜力。对比实际运作效果,说明了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及资源协调运作的必要性。依据资源协调运作机制,以县域为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运作主体,分析其资源并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效率评价指标集合;针对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在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在应用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类特征及离散前沿面的改进型DEA模型(DFMC-DEA),并从理论与应用角度分析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改进效果可为资源配置提供更可靠支持;针对资源配置,根据其所涉及的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在不同阶段(效率评价、资源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配置过程的连续多阶段的特点,将显式“消此长彼”冗余存量资源配置及补贴式资金增量资源配置过程统一,提出了隐式“抵扣调整”资源配置模型,并以计算机模拟流程描述该模型。进而,依据资源协调运作机制中的内在循环机制,实现资源向高效率方向流动的持续优化宗旨。对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资源运作进行了实证研究,以69个县域为资源运作主体,采用DFMC-DEA改进模型进行效率评价,并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多参数可调整的多阶段动态“抵扣调整”资源配置优化软件,实现了资源效率提高及协调配置。通过对模型及软件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该资源配置过程具有“奖优惩劣”和“循环渐进式优化”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做强县域、拓展终端网点、合理化干支结构为导向,通过平衡与合理配置资源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农资邮政物流网络协调运作的根本途径。据此,本文提出了辅助性促进层及主导性改进层构成的对策体系,可为邮政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其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持。
张国晨[8](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能源安全与危机问题将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加快开发建设新的可再生的能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生物质能源是很具有发展空间的一种新型能源类型,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秸秆资源。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战略管理、产业链模式、能耗与排放测算和收集模式四个方面展开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的研究:1)以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为例,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条件;利用EFE矩阵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外部影响因素,采用IFE矩阵分析了该产业的内部条件,制定了该产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矩阵。最后从发展策略分析、重点策略和保障措施三方面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战略。2)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产业链的构建原则,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调查出内蒙古生物质能源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构建产业链,从经济与技术联系、主导企业识别、运行效果三个角度对该产业链网进行评价,并进行案例分析。3)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秸秆生物质资源的分布状况;将生物质能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原料生产、原料收储运、生物质能源制取和产品运输与使用,对微藻制生物柴油、秸秆制燃料乙醇、秸秆制甲醇三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和排放物进行测算,通过对各个阶段的能耗与排放分析,识别主要耗能阶段及造成能耗的原因,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测算依据。4)分析了秸秆生物质资源的收集运输成本,主要包括装载费、燃油及与润滑油消耗费、维护费、员工工资、常规管理费用、折旧费六部分组成,描述了该六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以某企业为例,分析其秸秆运输成本。制定了生物质资源收集网络模式,采用重心法进行收集点的选址,并进行案例分析。
王娟[9](2012)在《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日益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群不仅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而且也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整个国家经济总量的70-80%,而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只约占到全国的一半。因此,发展城市群对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培育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力量、提升国家竞争力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极为迫切。针对目前国内不少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城市群建设的现象,本文认为研究从城镇密集区向城市群演进的内在机理与规律,对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实现意义。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群的概念、特征、形成条件等问题,提出了研究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视角,并依次研究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和路径,总结了二战后国内外城市群演进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在赞同姚士谋等(2006)最为全面的定义基础上,从更为注重城市群体效应的角度,将城市群界定为“在一定的城镇密集区内,具有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空间等内在联系,呈现出整体发展的关联性、协同化和一体化特征的城市集群”。进一步指出,内在联系和集群性是城市群的本质特征。从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历程比较、城市群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内容与形式相统一3个角度逐一分析相似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一,与城市群相近的概念存在区别和联系,但联系多于区别,可以通过综合城市群空间形态、功能范围以及动态变化三个方面将众多概念统一在城市群特征的不同层面。第二,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是否为单中心或多中心,即城镇体系、城市群及其更高级别的城市空间形态必然是多中心的,而都市区、都市圈、城市圈和城市经济圈等从中心与腹地关系来看都表现为单中心。此外,对城市群的特征、形成条件和范围界定等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通过总结空间经济学对研究内容的启示与不足,提出研究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个理论视角: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同作用。其中,“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总体机制,影响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各种因素最终都通过集聚与扩散作用得以反映;而“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基础机制,相关因素首先通过市场与政府调控发生作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同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另一总体机制,它为中国城市群演进提供各个层面的基础和条件。论文以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角度,从总体和局部分别研究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并反思这一空间模式得出相应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中心-外围”的总体特征;既而按演进顺序具体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外部空间、城市群体空间的形态和扩展模式,认为城市群空间形态为等级化、网络化的多中心,扩展模式以网络扩展为主,同时仍有轴向扩展的交替作用。得出中国城市群空间模式的五点反思:第一,中国城市群演进大多还处于具有分散的多中心空间形态、以轴向扩展为主的空间扩展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城市群空间演进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二,中国城市群空间外延式增长的弊端在显现。第三,应为中国城市群空间的轴向扩张创造条件,其中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是重要途径。第四,中国国城市群空间演进仍以集聚力量为主导。第五,中国城市群空间拓展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论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提出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动力机制,其中,企业空间行为、居民空间行为是微观动力机制;产业集聚与扩散、区域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以及文化知识驱动是中观动力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是宏观动力机制。论文提出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四个转变”路径。根据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视角,结合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充分考虑各种动力机制作用的发挥,认为中国城市群由于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演进路径表现为“四个转变”,即从“行政驱动”转向“市场主导、行政引导”;从“注重个体城市发展”转向“整体一体化发展”;从空间“粗放蔓延低效”扩展转向空间“合理紧凑高效”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并分别对四种路径的具体实现方式做了细致分析。论文在介绍中外城市群发展概况及演进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欧洲、北美、日本和我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次介绍了它们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群发展的7条经验:科学规划是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保障、建立协调治理机制对城市群良性发展至关重要、高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保障、一体化是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协调是城市群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民间力量是城市群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城市群发展的临时之举。论文在分析中国城市群发展成效和不足之后,研究了未来促进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群集聚效应明显、功能定位日益清晰、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开始均衡和极核功能有所提升;但也存在城市群之间发展差异明显、极核功能仍总体不强、资源环境消耗较大、“大城市病”倾向加深、行政化力量作用较深、区域协调机制还不健全等弊端。而这与我们在城市群发展中理念存在偏颇、基础工作薄弱、制度保障不健全以及区域治理缺失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应在科学编制城市群规划、规范概念和统计标准数据、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健全协调治理机制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努力。
王建海[10](2012)在《中餐连锁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探讨》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通过小肥羊公司信息化建设案例,揭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中餐连锁企业的意义,并探讨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企业信息化是一种管理工具,是连锁餐饮企业实现既连又锁的主要利器。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建设会推动企业全面规范,二是信息化建设,会推动餐饮企业的标准化的实施;三是信息化建设能够倒推餐饮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完善。但是,大部分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受到太大重视,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业务模式不清,信息化建设缺乏支撑;二是业务流程不明,信息化建设无从落脚;三是业务数据不准,无法保证信息化的效果;四是业务管理不规范,法制环境不健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从小肥羊公司的案例中,能够带给其它餐饮企业有益的启示。首先,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做到先规范,规范是信息化的基础,管理不规范,信息化建设也不可能见到实效。其次要建立自己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商业模式或商业模式不正确,信息体系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为信息化只是一个工具。
二、巴盟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盟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界定 |
1.2 选题缘起整合 |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研究定位创新 |
2.3 研究方法探索 |
3.研究思路及价值 |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
1.3.3 本土化确认 |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收单业务的概念 |
2.1.1 收单业务的定义 |
2.1.2 收单业务的分类 |
2.1.3 收单业务的参与方 |
2.1.4 收单业务的流程 |
2.1.5 收单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
2.2 法定数字货币 |
2.2.1 数字货币定义 |
2.2.2 数字货币与微信、支付宝的区别 |
2.2.3 法定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影响 |
2.3 相关理论综述 |
2.3.1 STP理论 |
2.3.2 服务营销策略理论 |
2.3.3 客户满意度理论 |
2.3.4 客户生命周期理论 |
2.3.5 7Ps营销理论 |
2.4 分析方法 |
2.4.1 SWOT分析方法 |
2.4.2 PEST分析方法 |
2.4.3 CLV模型分析方法 |
第三章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3.1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基本情况介绍 |
3.1.1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产品简介 |
3.1.2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微观环境分析 |
3.2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2.5 宏观政策环境分析小结 |
3.3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
3.3.1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单业务竞争环境分析 |
3.3.2 鄂尔多斯地区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3.3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小结 |
3.4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的目标市场与定位分析 |
3.4.1 市场细分 |
3.4.2 目标市场选择 |
3.4.3 目标市场定位 |
第四章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现状分析 |
4.1 C银行鄂尔多斯分收单业务的SWOT分析 |
4.1.1 SO战略(优势-机会) |
4.1.2 ST战略(优势-威胁) |
4.1.3 WO战略(劣势-机会) |
4.1.4 WT战略(劣势-威胁) |
4.2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的现行营销组合策略 |
4.2.1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组织架构与流程现状 |
4.2.2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不同产品营销现状 |
4.3 C银行鄂尔多斯分收单业务现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4.3.1 目标市场不明确 |
4.3.2 价格反应灵敏度低 |
4.3.3 产品创新不足 |
4.3.4 渠道分销不畅 |
4.3.5 促销手段落后 |
4.3.6 专业人员紧缺 |
4.3.7 服务质量不完善 |
4.4 C银行鄂尔多斯分收单业务现行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 |
4.4.2 内部流程和服务过程 |
4.4.3 品牌效应 |
第五章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营销策略改进建议及实施保障 |
5.1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策略的改进建议 |
5.1.1 产品策略 |
5.1.2 价格策略 |
5.1.3 渠道策略 |
5.1.4 促销策略 |
5.1.5 人员策略 |
5.1.6 过程策略 |
5.1.7 有形展示策略 |
5.2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建议 |
5.2.1 细分目标市场,区别营销 |
5.2.2 加强优质商户合作力度,增加商户认可度 |
5.2.3 整合自身收单产品,优胜劣汰 |
5.2.4 健全服务机制,完善考核 |
5.2.5 重新测算业务综合效益,有效促销 |
5.3 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策略改进建议的实施保障 |
5.3.1 选择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 |
5.3.2 强化业务创新,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 |
5.3.3 完善收单业务服务体制,持续发展“存、贷、花”一体化经营策略 |
5.3.4 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提供科技支撑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呼和浩特民族民间工艺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国内相关的研究回顾 |
2.国外相关梳理 |
3.总体评述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解析框架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 课题研究相关概念及内容说明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目标 |
3.拟解决的问题 |
(五) 呼和浩特与北方民族民间工艺品历史回顾 |
一、呼和浩特市民族民间工艺品类别 |
(一) 玉石工艺品 |
1.佘太翠工艺品 |
2.多伦玛瑙工艺品 |
3.巴林石雕 |
4.麦饭石雕刻 |
5.巴盟“奇石” |
(二) 金属工艺品 |
1.老银碗 |
2.蒙古刀 |
(三) 陶瓷工艺品 |
1.日用陶 |
2.工艺陶 |
3.清水河县陶瓷 |
4.仿辽瓷 |
(四) 纸类工艺品 |
(五) 皮毛工艺品 |
1.传统皮囊 |
2.牛皮画 |
3.毛皮拼贴画 |
4.其他皮质工艺品 |
(六) 角骨工艺品 |
1.角雕 |
2.骨雕 |
(七) 木雕工艺品 |
1.蒙古家具 |
2.马头琴 |
3.蒙古象棋 |
(八) 其他材质工艺品 |
1.沙画 |
2.蒙古族刺绣 |
3.毡绣 |
4.烫画 |
二、呼和浩特市民族工艺品的市场调研分析 |
(一) 人才严重匮乏 |
(二) 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
(三) 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 资源开发和管理能力较弱 |
(五) 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 |
(六) 品牌效应享有度低 |
1.品牌效应是企业形象树立的有效途径 |
2.品牌效应是产品经营者因使用品牌而享有的利益 |
(七) 呼和浩特市民族工艺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不对称 |
(八) 呼和浩特市民族工艺品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 |
1.优势分析 |
2.劣势分析 |
3.机遇分析 |
4.威胁分析 |
(九) 影响呼和浩特市民族工艺品购买行为的分析 |
(十) 其他省市民族工艺市场发展及经营策略的启示 |
三、呼和浩特市民族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对策 |
(一)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发展工艺品产业提升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
(二) 制定扶持力度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的工艺品产业细化政策和配套政策 |
1.利用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来进一步运用金融调控政策 |
2.推动转企改制的政策 |
3.工艺品市场规范政策 |
4.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政策 |
5.民族工艺品集约生产政策 |
6.鼓励工艺品外向发展的政策 |
(三) 奋力“拆墙”,大胆“拓路”,积极“创新”,力争在工艺品体制改革上取得更多的实质性进展 |
(四) 依托创意与科技,高起点、高质量地开发草原工艺品资源 |
(五)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非遗进校园,让传承人成为创新转化的核心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绿色发展及其内涵 |
一、发展的含义 |
(一) 发展的范畴 |
(二) 中国发展之路 |
二、绿色及绿色化的概念 |
(一) 绿色的定义 |
(二) 绿色化内涵 |
三、绿色发展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
(一) 绿色发展理论的三大来源 |
(二)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四、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深化 |
(一) 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
(二)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三) 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拓展 |
五、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要素的理论拓展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层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联维度 |
一、作为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 |
(一) 节能减排催生绿色技术范式 |
(二) 节能减排倒逼绿色转型发展 |
二、绿色发展指导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节能减排顺应绿色发展内涵要求 |
(二) 节能减排与绿色增长的关系 |
(三) 绿色发展指导下的生产力评价标准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的节能减排 |
(一) “被动”节能减排到“主动”节能减排 |
(二) 节能减排的新思维格局和空间格局 |
(三) 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三个层面 |
四、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 |
(一) 发达国家碳减排经验 |
(二) 发展中国家的碳减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史、现状与绩效分析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背景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梳理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结果 |
二、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现状 |
(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模式现状 |
(二)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产业结构现状 |
(三)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现状 |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节能减排的成就、绩效与问题 |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成就 |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绩效分析 |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出路与对策研究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机遇 |
二、内蒙古传统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
(一) 运用绿色化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
(二) 建立节能减排的绿色化目标 |
(三) 形成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体系 |
三、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政策 |
(一) 绿色化产业政策 |
(二) 绿色化金融政策 |
(三) 绿色化科技政策 |
四、内蒙古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实践 |
(一) 典型行业的节能减排实践 |
(二) “三废”资源化路径探索 |
(三) 产业链延伸与绿色产业群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创新路径 |
(一) 绿色化技术创新 |
(二) 绿色化管理创新 |
二、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路径 |
(一) 结构升级转型的绿色化问题 |
(二) 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问题 |
(三) 结构转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
三、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一) 绿色发展价值导向与思维方式 |
(二) 绿色发展模式实践要素 |
(三) 绿色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 |
(四) 绿色发展模式的政策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河套学院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专业及其相关概念 |
2.1.2 发展战略及其相关概念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专业设置研究文献 |
2.2.2 专业建设研究文献 |
2.2.3 发展战略研究文献 |
第三章 河套学院专业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河套学院专业建设的成效 |
3.1.1 河套学院的发展历程 |
3.1.2 河套学院专业发展现状 |
3.2 河套学院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专业设置内容存在的问题 |
3.2.2 专业设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
3.3 河套学院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一味追求专业规模,忽视新增专业后续建设 |
3.3.2 资源平均分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不足 |
3.4 原因分析 |
3.4.1 缺乏合理科学的专业设置规划 |
3.4.2 本科专业办学时间短,各项管理制度有待规范 |
3.4.3 学术力量薄弱,专业设置行政化 |
3.4.4 科研水平较低,专业设置缺乏创新动力 |
第四章 河套学院专业建设和发展的SWOT分析 |
4.1 SWOT方法简介 |
4.2 河套学院内部环境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3 河套学院外部环境分析 |
4.3.1 机会 |
4.3.2 威胁 |
4.4 河套学院本科专业发展SWOT分析 |
4.4.1 优势-机会战略 |
4.4.2 劣势-机会战略 |
4.4.3 优势-威胁战略 |
4.4.4 劣势-威胁战略 |
第五章 河套学院专业发展战略 |
5.1 专业发展战略构建的原则 |
5.1.1 专业设置的原则 |
5.1.2 专业建设的原则 |
5.1.3 专业建设目标 |
5.2 河套学院专业发展战略 |
5.2.1 本科专业发展战略 |
5.2.2 专科专业发展战略 |
第六章 河套学院专业发展实施保障 |
6.1 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组织引导 |
6.2 加强经费投入,合理分配资源 |
6.3 分类建设专业,凸显优势特色 |
6.4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
6.5 加强监督指导,避免盲目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范围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基本概念界定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邮政物流及服务三农相关研究 |
1.2.2 物流网络相关研究 |
1.2.3 资源配置及效率相关研究 |
1.2.4 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1 企业资源与配置相关理论 |
2.1.1 企业资源相关理论 |
2.1.2 企业资源配置理论 |
2.2 物流网络相关理论 |
2.2.1 物流网络资源构成体系 |
2.2.2 物流网络的发展阶段及内在优化机制 |
2.3 网络型企业物流网络理论框架 |
2.3.1 网络型企业及其物流网络构成 |
2.3.2 网络型企业物流网络运作机制 |
2.3.3 网络型企业物流网络资源协调运作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邮政物流网络的农资营运必要性与运作模式分析 |
3.1 基于邮政物流网络的农资营运必要性分析 |
3.1.1 邮政业特性及其业务调整必要性分析 |
3.1.2 邮政物流网络及其在业务调整中核心作用分析 |
3.1.3 邮政物流网络在农资营运中的适应性分析 |
3.2 邮政物流组织网络及其农资运作模式分析 |
3.2.1 邮政物流组织网络 |
3.2.2 邮政物流组织网络的农资运作模式 |
3.3 邮政物流信息网络及其农资运作模式分析 |
3.3.1 邮政基础计算机网络 |
3.3.2 邮政物流信息网络及其农资运作模式 |
3.4 邮政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及其农资运作渠道分析 |
3.4.1 邮政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
3.4.2 邮政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农资运作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识别与协调运作框架模型 |
4.1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经济学特性与价值创造分析 |
4.2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分析识别 |
4.3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实际运作效果 |
4.4 农资邮政物流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
4.5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运作框架模型 |
4.5.1 基于理论模型的农资邮政物流网络应用修正性分析 |
4.5.2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运作框架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协调优化配置模型 |
5.1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
5.1.1 资源利用效率与非参数评价方法 |
5.1.2 DEA效率评价模型及模型分析 |
5.1.3 DEA效率评价应用性分析 |
5.1.4 聚类分析及DEA效率评价改进思路 |
5.1.5 一种改进的效率评价模型DFMC-DEA |
5.1.6 DFMC-DEA效率评价模型分析 |
5.2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 |
5.2.1 基于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的指标集建立 |
5.2.2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配置分析与协调优化改进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配置优化实证研究 |
6.1 内蒙古农资需求及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运作现状分析 |
6.1.1 内蒙古农资需求分析 |
6.1.2 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运作现状分析 |
6.2 内蒙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运作的效率评价及分析 |
6.2.1 效率评价对象与指标 |
6.2.2 基于DFMC-DEA的效率评价及分析 |
6.3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优化配置及分析 |
6.3.1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方案 |
6.3.2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优化配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运作对策 |
7.1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的辅助性促进对策 |
7.2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资源协调的主导性改进对策 |
7.2.1 农资邮政物流组织网络资源协调运作对策 |
7.2.2 农资邮政物流信息网络资源协调运作对策 |
7.2.3 农资邮政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资源协调运作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战略管理研究 |
2.1 生物质能源及战略相关理论介绍 |
2.1.1 生物质能源介绍 |
2.1.2 产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介绍 |
2.2 战略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3 内部条件分析 |
2.3 战略要素评价 |
2.3.1 EFE 矩阵分析 |
2.3.2 IFE 矩阵分析 |
2.3.3 SWOT 分析 |
2.4 战略规划 |
2.4.1 发展策略分析 |
2.4.2 战略发展重点策略-秸秆生物质产业链的延伸 |
2.4.3 战略发展保障措施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产业链的构建与评价 |
3.1 相关理论分析 |
3.1.1 产业链相关理论 |
3.1.2 产业链的构建原则 |
3.1.3 投入产出评价法 |
3.2 生物质能源产业链的构建 |
3.2.1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
3.2.2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3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产业链网的构建 |
3.3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链评价 |
3.3.1 评价框架 |
3.3.2 产业链内的经济与技术联系分析 |
3.3.3 识别主导企业 |
3.3.4 产业链的运行效果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3.4.1 案例介绍及投入产出表 |
3.4.2 产业链内的经济与技术联系分析 |
3.4.3 主导企业的识别 |
3.4.4 产业链的运行效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产品能耗与排放测算和资源的收集模式分析 |
4.1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 |
4.1.1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资源分布分析 |
4.1.2 内蒙古自治区秸秆生物质资源分布分析 |
4.2 生物质能产品生命周期内能耗与排放测算 |
4.2.1 生物质能产品生产系统分析 |
4.2.2 微藻制生物柴油的能耗和排放测算 |
4.2.3 秸秆制燃料乙醇的能耗和排放测算 |
4.2.4 秸秆制甲醇的能耗和排放测算 |
4.3 秸秆生物质资源的收集运输成本分析 |
4.3.1 收集运输成本的构成 |
4.3.2 收集运输成本测算 |
4.3.3 运输成本案例分析 |
4.4 秸秆生物质资源收集网络的构建 |
4.4.1 收集网络的模式 |
4.4.2 基于重心法的收集点选址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基于现实层面的考察 |
1.1.2 基于理论层面的考察 |
1.1.3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 |
2.1.1 城市的产生 |
2.1.2 城市地区的发展 |
2.1.3 城市未来的发展 |
2.2 西方学者对城市群演进的研究 |
2.2.1 对城市群演进的空间组织形态研究 |
2.2.2 对城市群演进的理论研究 |
2.3 我国学者对城市群演进的研究 |
2.3.1 对城市群概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
2.3.2 对国外城市群演进规律及经验的研究 |
2.3.3 对城市群演进的重要理论研究 |
2.3.4 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 |
2.3.5 对城市群演进动力机制的研究 |
2.3.6 对国内特定城市群演进的分析 |
2.3.7 促进城市群演进的政策建议 |
2.4 文献简评 |
2.4.1 对国外研究文献的简评 |
2.4.2 对国内研究文献的简评 |
2.4.3 对我国城市群演进研究的思考 |
3. 城市群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概念等基本问题研究 |
3.1.1 城市群概念界定及辨析 |
3.1.2 城市群特征 |
3.1.3 城市群形成条件 |
3.1.4 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 |
3.2 城市群演进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发展阶段 |
3.2.1 城市群演进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
3.2.2 城市群演进的阶段 |
3.3 城市群演进的理论基础:以空间经济学为重点 |
3.3.1 空间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
3.3.2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型 |
3.3.3 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
3.3.4 空间经济学对城市群演进研究的理论启示 |
3.4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透视 |
3.4.1 理论透视一: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 |
3.4.2 理论透视二: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 |
3.4.3 理论透视三: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同作用 |
4.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 |
4.1 我国城市群演进的总体空间特征 |
4.1.1 城市群空间联系重力模型及方法实现 |
4.1.2 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状态与节点分布 |
4.2 城市群空间构成要素 |
4.3 城市群空间演进的三个层次 |
4.3.1 城市内部空间的演进成长 |
4.3.2 城市外部空间的演进成长 |
4.3.3 城市群空间形态和扩展模式 |
4.4 对我国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反思 |
5.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动力机制 |
5.1 城市群演进的微观动力机制 |
5.1.1 企业的空间行为的驱动 |
5.1.2 居民空间行为的驱动 |
5.2 城市群演进的中观动力机制 |
5.2.1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驱动 |
5.2.2 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驱动 |
5.2.3 农村城镇化的驱动 |
5.2.4 文化与知识的驱动 |
5.3 城市群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 |
6.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路径 |
6.1 从“行政驱动”转向“市场主导、行政引导” |
6.1.1 我国城市群“行政驱动”发展模式的主要成因 |
6.1.2 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群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6.1.3 注重政府对城市群发展的合理引导 |
6.2 从“注重个体城市发展”转向“整体一体化发展” |
6.2.1 推进城市群产业布局一体化 |
6.2.2 推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 |
6.2.3 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6.2.4 推进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 |
6.3 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
6.3.1 实现城市群经济转型 |
6.3.2 重视城市群社会事业发展 |
6.3.3 发挥城市群文化的凝聚力 |
6.3.4 建设低碳型城市群 |
6.4 从空间“粗放蔓延低效”扩展转向“合理紧凑高效”发展 |
7. 二战后国内外城市群演进的启示 |
7.1 国外主要城市群现状及演进特征 |
7.1.1 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现状 |
7.1.2 国外城市群演进发展的总体特征 |
7.2 国内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 |
7.2.1 我国主要城市群发展现状 |
7.2.2 国内城市群演进发展的总体特征 |
7.3 主要城市群演进发展比较 |
7.3.1 中外城市群发展比较 |
7.3.2 国内城市群演进发展比较 |
7.4 国外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4.1 欧洲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经验 |
7.4.2 北美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4.3 日本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4.4 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的演进发展 |
7.4.5 我国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7.5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中外经验借鉴 |
8. 促进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
8.1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
8.1.1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成效 |
8.1.2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
8.2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障碍 |
8.2.1 理念存在偏颇 |
8.2.2 基础工作薄弱 |
8.2.3 制度保障较弱 |
8.2.4 区域治理缺失 |
8.3 促进我国城市群演进的对策建议 |
8.3.1 科学编制城市群规划 |
8.3.2 规范概念、统计标准数据等 |
8.3.3 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 |
8.3.4 健全协调治理机制 |
8.3.5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餐连锁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中国连锁餐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中国连锁餐饮业的现状 |
2.2 国内餐饮业存在的问题 |
2.3 结论 |
第三章 信息化建设对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作用 |
3.1 2010年度中国百强餐饮企业分析 |
3.2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
第四章 小肥羊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 |
4.1 案例概要 |
4.1.1 企业简介 |
4.1.2 信息化历程 |
4.2 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
4.2.1 跑马圈地 |
4.2.2 连而不锁 |
4.3 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
4.3.1 粗放经营下的问题 |
4.3.2 清理整顿 |
4.3.3 信息化动因 |
4.4 信息化建设的起步 |
4.4.1 什么是信息化 |
4.4.2 建立财务模板 |
4.5 小肥羊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
4.5.1 以单店和市场为主的信息系统 |
4.5.2 以区域和集团为主的信息系统 |
4.5.3 以运营为主的信息系统 |
4.6 小肥羊公司信息化建设案例对企业信息化的启示 |
4.6.1 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全面规范 |
4.6.2 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的标准化建设 |
4.6.3 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运营体系的完善 |
第五章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业务模式不清 |
5.2 业务流程不明 |
5.3 业务数据不准 |
5.4 业务管理不规范 |
第六章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 |
6.1 抓基础管理、练好内功、制定标准 |
6.2 基于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做好信息系统对人财物管理的支持 |
6.3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要与企业战略相匹配 |
6.4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
7.1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经营效率的最有效工具 |
7.2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持 |
7.3 让企业信息中心变成业务流程评估部门 |
7.4 信息系统让企业价值成倍增长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巴盟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C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田少婷.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呼和浩特民族民间工艺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杨欣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5]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孔燕.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6]河套学院专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杨慧.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5(08)
- [7]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D]. 李弘.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9)
- [8]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研究[D]. 张国晨. 天津大学, 2012(05)
- [9]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D]. 王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10]中餐连锁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探讨[D]. 王建海. 内蒙古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