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呼唤先进制造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文斌[3](2019)在《工业革命4.0的实质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人类的发展史就深深打上了工业革命的烙印。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并导致人类生活模式、生产模式甚至思维模式发生革命性跃迁,构成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图景。依照工业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工业1.0”时代,以电力和内燃机技术为标志的“工业2.0”时代,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工业3.0”时代,依次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21世纪后,以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等为技术特征的新的工业革命,亦即工业革命4.0兴起,拉开了“工业4.0”时代的帷幕。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概念出现,旨在描绘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物与服务联网(IOTS)、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现代工业进入了一个生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面市速度更快,过程更智能化、数字化与个性化的全新阶段。“工业革命4.0”实质上是一场技术范式革命,表征了技术具有实现智能化、功能大数据化、结构物联化、环境绿色化等典型特征。“工业革命4.0”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认真对待。同时,“工业革命4.0”也对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推进具有重要启示:包括工业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科学研究支撑作用至关重要和人才是工业发展的关键资源,等等。该论文有参考文献87篇。
何强[4](2019)在《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面爆发,全球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我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规划,也不断释放出重塑工匠精神的信号,呼唤利用工匠精神助推我国智能制造快速而又高质量的发展,意在对“技术至上”的探索和追寻中,也要有对“工匠精神”为代表的人的主体性的回归。面对国家的倡导,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也作出了回应,出现了《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工匠精神》《留住手艺》《了不起的匠人》等优秀的工匠精神影像传播作品,发挥了一定的价值。本论文以工匠精神相关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讨系列纪录片的价值呈现,以其追寻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背景和意义,结合相关文献综述理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提出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通过梳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发展,概括手工业时代到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提出智能制造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人的主体性和机器工具的完美融合;第二章从影像传播理论和价值理论出发,形成研究框架;第三章从传播主题、传播内容、传播视角、传播语言、传播渠道等方面考察相关纪录片的价值实践,分析其价值选择的表现,进而概括出其在价值评价上具有宣传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特点;第四章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工匠精神影像传播在价值选择和评价中呈现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选择有表层化的倾向和价值评价有失衡的态势;第五章提出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重塑策略思考:从完善有深度有广度的价值选择的角度提出传播内容要深入智能制造设计、生产、管理、创新环节,传播主题挖掘工匠精神现代内涵,传播视角更加多元,从形成系统持续的价值评价体系的角度提出要平衡宣传价值和文化价值,兼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论文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以期对加快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打造我国智能制造的文化品格、为智能制造融入传统智慧和现代精神提供借鉴。但本文限于篇幅不够,重在探讨相关纪录片的共性,对其差异分析不够,有待提出更多具体的思考。
景茹[5](2019)在《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以海南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正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业大国,但距离我们成为制造强国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中间缺少了一个“工匠精神”。2017年2月14日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明确指出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培育大国工匠迫在眉睫。高职院校作为工匠培育的基本主阵地,应提高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以奠定大国工匠形成的基础。本文基于众多学者对工匠精神相关概念、理论及培育方法等观点的梳理和归纳,沉淀出学者们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实路径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笔者通过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质划分为对学生职业化方向的发展、对学生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技术技艺能力的精进,不断实现工匠个人价值,促使工匠的全面发展,最终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精尖人才。本文以海南省高职院校为例,站在高职院校的视角,利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等相关方法,基于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分析当下存在的尖锐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最终结合理论分析和调查结论给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策略。
国萃[6](2012)在《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文中指出凡高品质建筑一定是精湛的工艺技术的产物,因而工艺技术是塑造建筑品质的必要条件。论文从建筑师的视角讨论了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笔者从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出发,引出了中国当前建筑审美判断内在逻辑(工艺技术逻辑)缺失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建筑审美理论需要关注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审美判断,即建筑品质。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经验主义美学、系统论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历史研究、人物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论文从词源学出发,明晰了“品质”概念的确切含义;从实证主义视角出发,强调了工艺技术在形成建筑审美过程中的作用,完善了以工艺技术为主线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脉络。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系统化地阐释工艺表现在塑造高品质建筑过程中的必要性,唤起实践建筑师对于工艺表现的关注。论文沿着以工具断代法划分的纵向时间轴线和以自然经验主义审美理论为基础展开的横向理论轴线两条线索展开,通过对建筑品质的基本理论研究,明确了建筑品质是工艺经验与判断经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审美判断。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其中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精度为主要衡量标准,判断经验则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论文结合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对建筑活动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主客观影响因素协同工作、能动性得到极致发挥是塑造高品质建筑的必要条件的观点。最后,论文通过案例调研、人物访谈等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进行了详细解读,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中国当代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论文从宏观上建构了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建筑审美判断理论,明确了粗放型发展过后中国建筑实践将转向以高品质为目标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建筑工艺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路甬祥[7](2010)在《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中指出(2010年11月8日,洛阳)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将更加致力于科技创新,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注入新的动力,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匡导球[8](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程巍[9](2007)在《制造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投资战略与评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是指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科技新成果所形成的一类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检测、管理过程的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实现产品的优质性和生产过程的高效性、低能耗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为目标。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与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管理等多领域的先进成果融合而成的一种典型的高新技术。它代表着当今制造技术中的最高水平,并且正朝着更大范围的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有形效益和无形战略效益。单纯的传统的评价方法在先进制造技术投资评价方面会遇到无法解决的方法难题(即无法反映难以计量的无形战略效益)。国外专家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曾指出,影响先进制造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原因,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管理,而且其中“如何评价先进制造技术”是影响其应用的最主要原因。为了对先进制造技术投资评价予以合理的决策指导,在分析先进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给出综合分析组成的先进制造技术投资评价模式。该模式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与传统评价方法迥然不同。先进制造技术的科技含量高,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这种技术的效能,往往不仅是生产过程要革新和再造,而且采购、库存、乃至销售等方面的组织与管理也要与之相适应并做出变革。所有这些变革都决定了合理采用先进制造技术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先进制造技术是将多种新技术综合应用的技术集成。从方案的设计到每种技术的选择再到最后系统的集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败。因此,先进制造技术投资常常伴有很高的技术应用风险。先进制造技术还具有收益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主要的收益形式有,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物料成本、增加资产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调整费用、增强制造过程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等等。上述利益形式可以归纳为有形战略利益与无形战略利益两大类。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一是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二是分别介绍了多目标决策理论、投资评价理论、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并说明以这三种理论作为支撑论文的理论框架的原因。三是分析了黑龙江省大中型制造企业生产状况及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成果;四是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法构建先进制造技术投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五是对具体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六是针对具体的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前所述,先进制造技术的收益形式多样化,它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多种有形利益,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无形战略利益,而这些利益效果都要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分析先进制造技术投资,必须借鉴适当的评价方法。
徐健,杨林,徐慧[10](2005)在《先进制造技术为制造业带来精彩》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将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制造业呼唤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以高技术为载体,在数、精、极、自、集、网、智、绿八个方面彼此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色。
二、时代呼唤先进制造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代呼唤先进制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工业革命4.0的实质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创新点 |
2 时代呼唤工业革命4.0 |
2.1 工业技术革命发展与历史演变 |
2.2 工业4.0的出场 |
2.3 工业革命4.0的概念 |
3 工业革命4.0的实质 |
3.1 工业革命4.0的技术基础 |
3.2 工业革命4.0的典型特征 |
3.3 工业革命4.0:一场技术范式革命 |
4 工业革命4.0的影响 |
4.1 工业革命4.0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2 工业革命4.0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
4.3 工业革命4.0对人的未来发展的影响 |
5 工业革命4.0的现代启示 |
5.1 工业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
5.2 科学研究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
5.3 人才是工业发展的关键资源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我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变迁 |
一、“工匠”释义 |
二、手工业时代工匠精神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三、机器工业时代工匠精神衰落的背景与表现 |
第二节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的新发展 |
一、智能制造的内核及关键环节 |
二、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时代契合 |
三、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内涵的拓展 |
第二章 影像传播与价值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影像传播概述 |
一、影像传播的定义与传播形态 |
二、影像传播的社会功能 |
三、纪录片是用影像讲故事的重要形式 |
第二节 价值理论概述 |
一、价值的内涵 |
二、价值选择与价值评价 |
三、传播活动中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 |
第三章 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实践考察 |
第一节 工匠精神影像传播概况 |
一、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出现 |
二、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现状 |
第二节 工匠精神系列纪录片影像传播的价值选择 |
一、传播内容:寻找经济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工匠故事 |
二、传播主题:作为民族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工匠精神 |
三、传播视角:以百姓视角讲述工匠与造物的关系 |
四、传播语言:以人格化的声画语言塑造工匠形象 |
五、传播渠道:联动多种渠道创造传播效应 |
第三节 工匠精神系列纪录片影像传播的价值评价 |
一、宣传价值:以媒介议程推动政府议程 |
二、文化价值:重拾中国工匠文化记忆 |
三、经济价值: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 |
四、社会价值:引领职业态度和社会认同 |
第四章 工匠精神影像传播在价值选择与评价中呈现的问题 |
第一节 价值选择呈现出表层化倾向 |
一、传播内容有忽略智能制造的内核和关键环节的倾向 |
二、传播主题缺失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
三、传播视角缺乏讲述故事的维度和阐释精神的深度 |
第二节 价值评价呈现出失衡的态势 |
一、在追求宣传价值和社会效应时有偏颇之处 |
二、缺乏价值评价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
第五章 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重塑 |
第一节 完善有深度广度的价值选择 |
一、传播内容:深入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 |
二、传播主题:挖掘工匠精神现代内涵 |
三、传播视角:多元视角解读工匠精神 |
第二节 形成系统持续的价值评价体系 |
一、平衡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 |
二、兼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
三、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以海南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制造强国战略需要培育工匠精神 |
1.1.2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工匠精神 |
1.1.3 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融合工匠精神 |
1.1.4 高职教育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综述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匠精神的内涵 |
2.2 工匠精神的内容和属性 |
2.2.1 工匠精神的内容 |
2.2.2 工匠精神的属性 |
2.3 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
2.3.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 |
2.3.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 |
2.4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 |
2.4.1 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
2.4.2 扎实的专业化水平 |
2.4.3 技近乎道,道技合一的技艺情操 |
2.4.4 德艺双磬,知行合一的综合素质 |
3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工具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2 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
3.3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
3.3.1 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逐渐重视 |
3.3.2 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逐渐体现在课堂 |
3.3.3 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
4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4.1.1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工匠精神内涵渗透 |
4.1.2 专业课程过于重视操作性,缺乏匠心融入 |
4.1.3 技术训练过程中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入引导 |
4.1.4 学生自身缺乏构建全面发展的工匠意识 |
4.1.5 外界环境对工匠精神正面导向力度不足 |
4.2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部分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缺失 |
4.2.2 校园工匠文化氛围中专业化建设有待提升 |
4.2.3 企业过度追求利益忽视工匠精神中技术技能的传承 |
4.2.4 社会媒体导向不足 |
5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对策 |
5.1 高职院校应发挥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导作用 |
5.1.1 科学制定工匠精神培育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
5.1.2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多方位渗透职业素养 |
5.1.3 加强校内外合力,助力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提高 |
5.2 合理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外部环境 |
5.2.1 优化工匠精神校园环境,塑造职业化氛围 |
5.2.2 优化工匠精神潜在的社会环境 |
5.2.3 营造良好媒体导向 |
5.3 提高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综合素质,促进主体深化工匠意识 |
5.3.1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潜心修行 |
5.3.2 积极主动涉猎专业理论知识,领悟专业技能实质 |
5.3.3 专注技能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附录 |
致谢 |
(6)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起源:中国当代建筑现象 |
1.1.1 大屋顶现象 |
1.1.2 广州歌剧院现象 |
1.1.3 央视新楼现象 |
1.1.4 中国建筑呼唤“高品质” |
1.2 论文主题:建筑“品质”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关键词解析 |
1.2.3 核心问题与线索 |
1.2.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 |
1.4.1 资料库整理 |
1.4.2 现象分析法 |
1.4.3 案例研究 |
1.4.4 人物访谈 |
1.5 论文框架 |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
第2章 建筑品质的基本概念研究 |
2.1 建筑品质的词源学考察 |
2.1.1 何为“品质” |
2.1.2 何为“建筑品质” |
2.1.3 举例说明建筑品质的研究对象 |
2.2 建筑品质的生成 |
2.2.1 作为开端的需求 |
2.2.2 作为过程的经验 |
2.2.3 工艺经验与表现对象 |
2.2.4 判断经验与感知对象 |
2.2.5 作为媒介的人和工法 |
2.3 建筑品质的影响因素 |
2.3.1 工艺经验的影响因素 |
2.3.2 判断经验的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第3章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与表达 |
3.1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 |
3.1.1 前工业社会的经验特征 |
3.1.2 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
3.1.3 后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
3.2 建筑品质的表达 |
3.2.1 材料表达 |
3.2.2 工法表达 |
3.2.3 细部设计 |
3.2.4 整体意境 |
3.3 以科伦巴博物馆为例分析高品质建筑的特征 |
3.3.1 建筑概况 |
3.3.2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 |
3.3.3 建筑材料:科伦巴砖 |
3.3.4 工法特征:砖砌筑的诗意 |
3.3.5 细部设计:大象无形的细部 |
3.3.6 整体意境:历史遗迹的新生 |
3.4 小结 |
第4章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与判断 |
4.1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 |
4.1.1 建筑精度 |
4.1.2 物理精度 |
4.1.3 人体感知精度 |
4.1.4 当代技术体系下的精度问题 |
4.2 建筑品质的判断 |
4.2.1 品质判断的特征 |
4.2.2 建筑品质判断的依据 |
4.2.3 品质判断的原则 |
4.2.4 品质判断的方法 |
4.3 建筑品质的理想模型 |
4.4 小结 |
第二部分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客观因素分析 |
5.1 材料因素 |
5.1.1 自然材料 |
5.1.2 人工材料 |
5.2 动力因素 |
5.2.1 自然动力 |
5.2.2 机械动力 |
5.3 工具因素 |
5.3.1 手工工具 |
5.3.2 机械工具 |
5.3.3 数字工具 |
5.4 小结 |
第6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
6.1 社会因素 |
6.1.1 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
6.1.2 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
6.1.3 国家意志与政策引导 |
6.2 行业因素 |
6.2.1 职业精神 |
6.2.2 素质培养 |
6.2.3 行业运营机制 |
6.3 个人因素 |
6.4 其他因素 |
6.4.1 经济规律 |
6.4.2 环境能源 |
6.4.3 工作流程与管理 |
6.5 结论 |
第三部分 社会观察 |
第7章 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品质研究 |
7.1 以清华园建筑为例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中的品质问题 |
7.1.1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轨迹的缩影 |
7.1.2 具有工艺连续性的发展进程 |
7.1.3 各个发展阶段的典型建筑案例选择 |
7.2 建筑案例调研及分析 |
7.2.1 图书馆一期、二期工程 |
7.2.2 主楼建筑群工程 |
7.2.3 逸夫图书馆工程 |
7.2.4 医学院工程 |
7.3 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过程中影响建筑品质的问题 |
7.3.1 工艺表达缺失 |
7.3.2 工艺延续性弱 |
7.3.3 政治因素影响 |
7.3.4 建筑技术体系单一 |
7.4 关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两点思考 |
7.4.1 完善中的现代主义进程 |
7.4.2 满足审美需求的工艺表现 |
7.5 小结 |
第8章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问题调查 |
8.1 十位职业建筑师的访谈 |
8.1.1 访谈对象与内容的确定 |
8.1.2 十位职业建筑师简介 |
8.1.3 访谈的核心问题 |
8.2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现状 |
8.2.1 关键词 1:提升期 |
8.2.2 关键词 2:非技术性 |
8.2.3 关键词 3:差异性 |
8.3 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
8.3.1 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
8.3.2 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
8.3.3 施工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机制亟待改进 |
8.3.4 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
8.3.5 先进制造技术与技术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
8.3.6 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
8.3.7 其他因素 |
8.4 提高中国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
8.4.1 工艺系统架构 |
8.4.2 工艺设计 |
8.4.3 适宜性技术调整 |
8.4.4 产业链整合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语 |
9.1 论文研究结论和成果 |
9.1.1 论文研究总结 |
9.1.2 研究成果及现实意义 |
9.2 后续研究 |
9.2.1 有待深化的问题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师访谈实录 |
附录 B 建筑材料与工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制造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投资战略与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
1.2.1 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外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
1.3 论文基本思路和结构 |
1.3.1 论文基本思路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多目标决策理论 |
2.1.1 多目标决策的原理 |
2.1.2 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的评定方法 |
2.1.3 数据包络法原理 |
2.2 投资评价理论 |
2.2.1 静态评价方法 |
2.2.2 动态评价方法 |
2.3 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历程与概述 |
2.4 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
2.4.1 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
2.4.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
2.4.3 先进制造技术投资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大中型制造企业AMT 现状分析 |
3.1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
3.1.1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
3.1.2 我国未来制造业的特点 |
3.2 黑龙江省大中型制造企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现状分析 |
3.2.2 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先进制造技术投资方案的评价研究 |
4.1 先进制造技术投资方案的评价的目的 |
4.2 评价方法的确立 |
4.3 建立指标体系 |
4.4 评价体系要素简介 |
4.5 基于DEA 对AMT 投资方案进行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实证企业概况及面临的问题 |
5.2 实证企业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结果分析及建议 |
6.1 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形成技术创新的微观机制 |
6.1.1 大力培养职业企业家 |
6.1.2 塑造与先进制造技术相溶的自主文化 |
6.1.3 建立与先进制造技术实施相适应的组织模式 |
6.1.4 发挥制度创新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作用 |
6.2 政府在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中应发挥的作用 |
6.2.1 明确政府职能,为企业实施新技术搭建良好平台 |
6.2.2 实施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
6.2.3 完善政府采购目标,促进新技术取向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 |
6.2.4 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确保资金需求及时满足 |
6.2.5 开发人力资源,为先进制造技术提供智力保障 |
6.3 以技术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 |
6.3.1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支持 |
6.3.2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同国情相结合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先进制造技术为制造业带来精彩(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制造业呼唤先进制造技术 |
1.1 制造业需全面提升 |
1.2 先进制造技术为制造业注入活力 |
1.3 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争夺的市场焦点 |
2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色 |
2.1 数字化是发展的核心 |
2.2 精密化是发展的关键 |
2.3极品化是发展的焦点 |
2.4 自动化是发展的条件 |
2.5 集成化是发展的方法 |
2.6 网络化是发展的道路 |
2.7 智能化是发展的前景 |
2.8 “绿色”制造是发展的方向 |
3 结束语 |
四、时代呼唤先进制造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工业革命4.0的实质及其影响研究[D]. 李文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4]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影像传播的价值研究[D]. 何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以海南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D]. 景茹. 海南大学, 2019(07)
- [6]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D]. 国萃. 清华大学, 2012(07)
- [7]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A]. 路甬祥. 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 2010
- [8]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9]制造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投资战略与评价问题研究[D]. 程巍.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02)
- [10]先进制造技术为制造业带来精彩[J]. 徐健,杨林,徐慧.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