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区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恢复——以乌海地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君[1](2021)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个部门也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打造地域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研学实践的重要任务。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成为提升一线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地理研学课程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研学资源,能够为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现实环境。本文紧密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和新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探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将研学课程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归纳高中地理课程中适宜开展地理研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并实施。在分析11个相关的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课标、教材、乌海市地域特色,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为地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提供参考,为落实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帮助。经过相关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行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乡土性原则、融合化原则、地理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设计程序为设计准备、实地调研、整合分析三大步骤。第二,在归纳总结获得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到适宜开展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资源应具有代表性、体验性、探究性和交通通达性等特点,结合课标及高中地理教材,筛选得到17个研学主题、34个研学课题。第三,将得到的研学主题归纳为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等3类进行开发,本文设计4个研学课程案例方案,研学方案的构成包含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线路、活动准备、实施方案(包括小课题)、研学评价量表、研学手册等七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
张佳宁,王金满,张敏,王进[2](2020)在《井工煤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受损评价》文中认为以内蒙古乌海市某井工煤矿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值,采用综合指数法确定评价等级,最后利用ArcGIS 10.3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系统受损的程度进行分区。本研究综合考虑了针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复垦适宜性的有效评价因素,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矿区生态环境系统评价体系,将研究区生态环境按受影响程度的不同分为影响严重区、影响较严重区和影响较轻区,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研究结果为矿山后续治理和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指导。
张晓克[3](2020)在《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文中指出采用经典群落调查法,针对乌海市甘德尔山的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进行分析。根据山体不同位置以及地形等立地条件,对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其中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结构外貌(乔、灌、草)的原始规划与现状进行对比观察。为了能够使植被恢复有效果,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恢复的研究分析。因此我们对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进行群落学评估,客观认识其群落演替的发展阶段,揭示植被恢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甘德尔山地区虽然有一些古老孑遗种,但植物种类组成较贫乏。针茅在群落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禾本科植物针茅是甘德尔山的优势种。2.在自然因素中,有许多制约植被生长及存活的因素,对于乌海地区来说,降雨量、海拔、坡向对植被群落盖度影响较大。3.甘德尔山造林树种丰富,适地适树,除部分沙生灌木外,总体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植被的成活率整体上表现为乔木>灌木,阴坡>阳坡,低海拔>高海拔,在阴坡低海拔部位树种最容易存活。4.对比2014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2018年的植被状况较好,其他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所以对于乌海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与绿化过程中,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管护与建设并重,特别是需要保护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
李振天[4](2020)在《乌海、灵武煤炭矿区排土(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位于西北干旱荒漠区的乌海、灵武煤炭矿区为研究区域,以矿区已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的排土(矸)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以及无人机航拍、样方调查等方法,对研究区排土(矸)场进行立地调查和类型划分,并从工程技术措施稳定性、植被适应性和经济性三方面,筛选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西北干旱荒漠区乌海、灵武煤炭矿区排土(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的评价体系;最后应用该评价体系对当地排土(矸)场已治理的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进行实施效果评价,筛选出当地适用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提出了矿区排土(矸)场共13种立地类型和8种典型技术模式。筛选出14个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标准,构建出乌海、灵武矿区排土(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评价体系。(2)乌海市排土场11(生态植生毯护坡+土袋截排水+土袋挡墙+喷灌)号调查坡面的生态修复效果处于很好级别;8(砖框格骨架护坡+土工布覆盖+滴灌)、2(植物篱护坡+滴灌)、9(直播灌草护坡+滴灌)、1(直播灌草护坡+滴灌)号调查坡面的生态修复效果处于较差级别。生态植被袋护坡+土袋截排水+土袋挡墙+滴灌和生态植生毯护坡+土袋截排水+土袋挡墙+喷灌技术模式适合在乌海地区推广。(3)灵武市排矸场7(直播灌草护坡+喷灌)、9(直播灌草护坡+喷灌)、8(直播灌草护坡+喷灌)号调查坡面的生态修复效果处于较好级别;6(直播灌草护坡+草方格沙障+滴灌)、2(直播灌草护坡+滴灌)、3(直播灌草护坡+滴灌)号调查坡面的生态修复效果处于较差级别。直播灌草护坡+混凝土挡墙+截排水+滴灌技术模式适合在灵武地区推广。
禹博[5](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关键就在于解决好各种各类的环境问题,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因此,开展水土资源保护,是当前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深入的研究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掌握乌海市当前水土流失的现状、研究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管理政策和机制体制,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下乌海市水土流失的现状,着重梳理了乌海市水土流失管理部门的管理历程、管理现状、管理手段和成效,通过分析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中政府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监管落实问题、管理队伍建设问题、生态环保意识及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剖析了引发问题的原因。笔者调查总结了乌海市水务局、乌海市水行政执法局、乌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及市所辖的三区农牧水务局历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和经验,结合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的政策和要求,提出了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应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职能手段、构建法制体系,确保水土流失治理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公众参与、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制度创新,推动水土流失治理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等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霍冉[6](2020)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煤炭资源型城市不仅是能源保障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因此,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全面提升当地居民的福祉水平,是我国包括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内的众多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路径。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相关理论成果,而且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及其他同类型城市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人类福祉水平全面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的变化同时受到煤炭资源开采生命周期规律的影响而具有阶段性特征,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动态变化。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总是试图不断调整管理政策或措施,以便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恢复和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据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以山东省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新泰市为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且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的周期性质导致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从总体上来看,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作用影响下,新泰市1987-201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减少——增加——缓慢减少的趋势。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特有的资源依托性及其伴随着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城市发展生态约束,主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以及资源型产业三个方面定量分析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的驱动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开采、工业技术进步、GDP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是影响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主导因素,在加速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尤其突出。(2)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对人类福祉要素的界定,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定量评估新泰市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人类福祉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新泰市人类福祉受煤炭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影响,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尺度对新泰市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进行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①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生命周期的变化,1987-2017年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程度不断提高,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阶段——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且二者协调度也由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不断发展,协调水平不断提高,说明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逐步向有序结构方向发展变化;②从空间尺度上看,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向外递增的空间分异特征,低值区集中在采煤沉陷区;人类福祉则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煤沉陷区乡镇的人类福祉水平高于非采煤沉陷区。通过构建生态福祉协调指数,将研究期内新泰市20个乡镇的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3种空间关系模式,即:高服务低福祉模式(EHW<0.8)、服务福祉均衡模式(0.8≤EHW≤1.2)和低服务高福祉模式(EHW>1.2),其中高服务低福祉模式与低服务高福祉模式均为生态与福祉不协调发展状态;③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出发,本文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恢复政策及受益者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受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双重制约。就新泰市而言,受访者认为一级服务中的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的福祉效应要高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二级服务中的净化空气、饮用水供应、废弃物处理和粮食供应的福祉效应较高;而木材供应、牲畜饲料供应和宗教价值的福祉效应较低。受访者是否居住在采煤沉陷区,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来源对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有显着影响。(3)根据土地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新泰市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和未来城市发展目标规划,构建自然增长情景、生态保护情景、经济增长情景,模拟预测新泰市近期(2025年)及远期(2035年)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关系模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福祉最大,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最高,说明此情景既有利于新泰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人类福祉水平提升,是新泰市未来应优先选择的发展模式。针对上述各部分研究结论,本文从今后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出发,分别从建立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特征的管理机制、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动态差异化管理制度以及以人为本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三方面提出综合的对策及建议。
陈玲[7](2020)在《西藏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遥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为了分析西藏自治区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利用2016年和2017年获取的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室内遥感信息提取与野外现场调查验证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回填平整是西藏最主要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措施;西藏自治区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体建议是,在西藏自治区采用自然恢复为主、回填平整为辅、多种恢复治理措施相结合的策略,因地制宜地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研究成果可为西藏及同类地区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等工作提供参考。
赵勋刚[8](2019)在《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西北干旱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本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曲率、地形起伏度、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到河流的最近距离、到湖泊的最近距离、到国道的最近距离、到县道的最近距离、到铁路的最近距离、到高速公路的最近距离、人口密度等13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乌海市2000年-2018年的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分析其生态环境随时间、空间变化特征,并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判定影响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18年期间乌海市生态环境以改善为主,其中2005年的也态环境最差(平均生态环境敏感指数=0.100),2018年的生态环境最好(平均生态环境敏感指数=0.111)。乌海市生态环境整体呈改善趋势但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其中乌达区的生态退化面积达到最大(205 km2),海南区以不变为年,不变区域面积为661.74 km2,海勃湾区以改善为主,其改善面积为515.16 km2。人口密度、到河流的最近距离、到高速公路的最近距离、到国道的最近距离、到湖泊的最近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高程、地形起伏度、到县道的最近距离、到铁路的最近距离是影响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主要驱动因子,其中人口密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研究从地形、环境和人为等3方面选取对生态环境变化影响较大的13个扰动因子,探究影响乌海市生态环境随时间、空间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并为资源发展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意见。
汤傲[9](2017)在《基于遥感的干旱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监测及修复策略研究 ——以乌海矿区为例》文中认为煤炭开采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破坏矿山生态环境难以避免,煤矸石堆存、地表沉陷、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环境损伤方式直接威胁到矿区生态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伴随煤炭开采加速向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转移,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迅速加剧。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以干旱半干旱区煤矿区——乌海矿区为例,运用生态学、采煤沉陷学、大地测量学、生态恢复学等理论,采用遥感、In SAR、GIS、数学建模等方法,揭示乌海矿区生态演变规律,测度乌海矿区生态受损情况,进而提出合理的生态修复策略。论文取得以下结果:(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发现,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换较为频繁,植被覆盖水平不断降低,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强。2000-2015年研究区林草地和裸地面积变化明显,其中2000-2009年林草地持续转化为裸地,2009-2015年大面积裸地转为林草地,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2000-2009年中、高植被覆盖区范围逐步萎缩,研究区南部荒漠区的NDVI值减小明显,而2009-2015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表现为斑块密度上升,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强,景观离散程度增大,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均持续上升,景观多样性程度增加。(2)研究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区部分区域出现不同程度地表沉陷灾害,最大地表沉降值超过800mm;从研究区地表沉陷分布上看,地表沉陷灾害主要发生在富含煤炭资源的东部和中部山区,以及黄河以西的乌达矿区,沉陷盆地表现形式为一系列不规则同心椭圆形分布;从研究区地表沉陷规模上看,监测期间研究区共有230.03km2的土地出现地面沉陷灾害,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3.78%,其中严重沉陷区的面积是44.98km2(2.69%);较严重沉陷区的面积是101.33 km2(6.07%);受到沉陷影响区域的面积是83.72 km2(5.01%)。(3)研究区生态修复策略选择建议,从研究区整体生态受损情况来看,干旱半干旱矿区生态受损显着,受损程度以开采工作面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减弱,研究区生态损伤较严重的区域其生态受损指数达到4.58.0,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山区以及黄河以西区域;从研究区生态修复策略分区来看,针对海南区中部矿区等重度生态环境受损区优先考虑进行人工修复,针对中度生态环境受损区优先考虑进行近自然修复,对于大面积轻度生态环境受损区优先考虑进行自然恢复。
赵光帅[10](2016)在《乌蒙山区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部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其复杂、多变、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和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很大瓶颈。本文以乌蒙山区赫章县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为基础,初步建立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基于ENVI、ARCGIS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评价,获得以下认识:1、运用ENVI对遥感信息提取法,解析了赫章县岩石裸露率、植被覆盖度和地形坡度等生态环境地质条件,通过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相结合探讨了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及成因。2、根据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和主要问题,建立了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3个层次的结构模型,提出了石漠化、地质灾害、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植被生态功能5个要素层和岩石裸露率、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等16个指标层构成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指标体系。3、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因子图层叠加功能对地质灾害、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环境等单要素层进行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区划。4、运用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基本原理,结合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5大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集成评价,将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划分为优、良、好、差、极差5个大区16个亚区,并对各亚区生态地质环境背景、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进行综合评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地质支撑。
二、矿区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恢复——以乌海地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区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恢复——以乌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研学 |
2.地理研学 |
(二)理论基础 |
1.自然主义教育 |
2.生活教育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现代课程理论 |
二、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二)案例具体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
(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原则 |
1.乡土性原则 |
2.融合化原则 |
3.地理性原则 |
4.体验性原则 |
(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程序 |
1.设计准备 |
2.实地调研 |
3.整合分析 |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资源 |
1.“课标+区域资源”定主题 |
2.“教材+研学点资源”定课题 |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实施 |
(一)课程实施方案 |
(二)课程实施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评价阶段 |
(三)课程方案实施启示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2: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案例设计方案 |
附录3: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之《研学手册》 |
致谢 |
(2)井工煤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受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1.1 地形地貌 |
1.1.2 气象水文 |
1.2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
1.2.1 矿山地质灾害 |
1.2.2 含水层破坏 |
1.2.3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
1.2.4 水土环境污染 |
1.2.5 土地损毁 |
2 生态环境系统受损评价体系构建 |
2.1 评价单元划分 |
2.2 评价因子选取 |
3 生态环境系统受损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模型 |
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2 综合指数法确定评价等级 |
4 生态环境系统受损评价结果 |
5 结论 |
(3)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概述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条件 |
2.1.4 自然气候 |
2.1.5 土壤状况 |
2.1.6 植被情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样地设置 |
2.5 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 |
2.6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
2.6.1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选择 |
2.6.2 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
2.7 数据处理 |
2.7.1 重要值计算 |
2.7.2 植物多样性计算 |
3 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特征 |
3.1 甘德尔山植物区系组成 |
3.1.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
3.1.2 植物区系的分析 |
3.2 甘德尔山植物生活型统计分析 |
3.3 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统计 |
3.4 甘德尔山研究区群落优势种分析 |
3.5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情况 |
3.5.1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分布及特征 |
3.5.2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盖度 |
4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
4.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
4.1.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
4.1.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动态分析 |
4.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4.2.1 甘德尔山植物多样性变化 |
4.2.2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
5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分析 |
5.1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气候的影响 |
5.1.1 降雨量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影响 |
5.1.2 大风对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 |
5.2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
5.2.1 坡向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5.2.2 海拔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5.3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
5.3.1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 |
5.3.2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 |
6.1.2 植被恢复重建治理的进程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乌海、灵武煤炭矿区排土(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修复概念 |
1.3.2 矿区生态修复概念 |
1.3.3 矿区生态修复内涵 |
1.3.4 微立地 |
1.3.5 微立地类型划分研究进展 |
1.3.6 矿区排土(矸)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1.3.7 矿区生态修复评价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区概况 |
1.6.1 乌海市概况 |
1.6.2 灵武市概况 |
2.乌海、灵武煤炭矿区排土(矸)场立地类型划分 |
2.1 排土(矸)场立地因子选取原则 |
2.2 立地因子选取 |
2.3 立地类型划分 |
2.3.1 乌海煤炭矿区排土场立地划分 |
2.3.2 灵武煤炭矿区排矸场立地划分 |
3 乌海、灵武煤炭矿区排土(矸)场现有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 |
3.1 技术模式概念 |
3.2 直播灌草护坡(+草帘覆盖)+截、排水工程+挡墙工程技术模式 |
3.2.1 材料选择 |
3.2.2 施工要点 |
3.2.3 养护管理 |
3.2.4 适用范围 |
3.3 生态植生毯护坡+截、排水工程+挡墙工程技术模式 |
3.3.1 材料选择 |
3.3.2 施工要点 |
3.3.3 养护管理 |
3.3.4 适用范围 |
3.4 砖框格骨架植被护坡+截、排水工程+挡墙工程技术模式 |
3.4.1 材料选择 |
3.4.2 施工要点 |
3.4.3 养护管理 |
3.4.4 适用范围 |
3.5 生态植被袋护坡+截、排水工程+挡墙工程技术模式 |
3.5.1 材料选择 |
3.5.2 施工要点 |
3.5.3 养护管理 |
3.5.4 适用范围 |
3.6 沙障护坡+截、排水工程+挡墙工程技术模式 |
3.6.1 材料选择 |
3.6.2 施工要点 |
3.6.3 养护管理 |
3.6.4 适用范围 |
3.7 调查排土(矸)场名称及生态修复技术模式 |
4.乌海、灵武煤炭矿区排土(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评价准则及指标 |
4.2.1 技术模式工程措施稳定性 |
4.2.2 技术模式植被适应性 |
4.2.3 技术模式经济性 |
4.3 评价指标标准的划分 |
4.4 评价方法 |
4.4.1 AHP层次分析法 |
4.4.2 熵权法 |
4.4.3 综合赋值评价 |
4.5 评价体系建立及应用 |
4.5.1 指标权重确定 |
4.5.2 建立评价体系 |
4.5.3 指标赋值 |
4.5.4 评价结果 |
5 评价结果分析 |
5.1 乌海市煤炭矿区排土场评价结果分析 |
5.1.1 很好级别 |
5.1.2 较好级别 |
5.1.3 一般级别 |
5.1.4 较差级别 |
5.2 灵武市煤炭矿区排矸场评价结果分析 |
5.2.1 较好级别 |
5.2.2 一般级别 |
5.2.3 较差级别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A 专家判断矩阵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不足与展望 |
1.4.1 不足 |
1.4.2 展望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水土流失相关概念 |
2.1.1 水土流失的概念 |
2.1.2 水土保持的概念 |
2.2 水土流失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法理学基础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习近平“两山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2.2.5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3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3.1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 |
3.1.1 乌海市基本状况 |
3.1.2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 |
3.2 乌海市水土流失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3.2.1 管理部门历程 |
3.2.2 管理部门职能职责 |
3.2.3 管理部门分工情况 |
3.2.4 监督管理手段 |
3.2.5 管理成效 |
4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 |
4.1.2 监管落实不到位 |
4.1.3 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经费保障困难 |
4.1.4 生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2.1 特殊的地理位置 |
4.2.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
4.2.3 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严重 |
4.2.4 忽视矿山资源开发承载力 |
4.2.5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
4.2.6 管理部门责任和目标不清 |
5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管理体系 |
5.1.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
5.1.2 规范行政管理工作流程 |
5.1.3 严抓管理工作重心 |
5.2 强化管理职能手段,构建法制体系 |
5.2.1 强化管理职能手段,落实责任 |
5.2.2 构建科学的法律制度体系 |
5.3 完善保障措施,强化队伍建设 |
5.3.1 完善保障措施 |
5.3.2 强化队伍建设 |
5.4 推动公众参与,做好宣传工作 |
5.4.1 以政府宣传为中心 |
5.4.2 做好企业宣传工作 |
5.4.3 运用新媒体开展社会宣传 |
5.5 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现代化发展 |
5.5.1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相关制度的创新 |
5.5.2 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进展 |
1.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理论研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
2.1.2 人类福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
2.2.3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理论框架 |
2.3.1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辨识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行政区位与历史沿革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煤炭开采与土地利用现状 |
3.2 基础数据与资料 |
3.2.1 文献数据与资料 |
3.2.2 实地调查数据与资料 |
3.3 本章小结 |
4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驱动分析 |
4.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规律分析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4.1.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征 |
4.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驱动分析 |
4.2.1 驱动影响因素识别 |
4.2.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驱动影响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泰市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 |
5.1 新泰市人类福祉时间序列分析 |
5.1.1 人类福祉评价方法 |
5.1.2 新泰市人类福祉评价结果与时序变化分析 |
5.2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分析 |
5.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
5.2.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5.3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关系分析 |
5.3.1 新泰市人类福祉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3.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分析 |
5.3.3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关系模式 |
5.4 基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的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分析 |
5.4.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评估 |
5.4.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感知趋势与福祉效应分析 |
5.4.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的差异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变化情景模拟 |
6.1 情景模拟预测 |
6.1.1 情景分析步骤 |
6.1.2 基于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土地利用预测 |
6.1.3 情景设置 |
6.2 不同情景下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模拟 |
6.2.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拟 |
6.2.2 新泰市人类福祉模拟 |
6.2.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模拟 |
6.3 本章小结 |
7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可持续管理策略 |
7.1 建立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特征的管理机制 |
7.2 建立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差异化管理制度 |
7.3 制定以人为本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1987-2017新泰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西藏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调查方法 |
2.1 遥感数据源与预处理 |
2.2 遥感识别方法 |
2.3 野外验证情况 |
3 调查结果 |
4 恢复治理措施推广建议 |
4.1 恢复治理效果简析 |
4.2 恢复治理措施推广建议 |
5 结 论 |
(8)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
1.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2.3 生态环境评价现状/敏感性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及自然条件 |
2.1.2 经济和区域环境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指标选取原则 |
2.2.2 地形因子 |
2.2.3 环境因子 |
2.2.4 人为因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2.3.2 逐像元趋势分析法 |
2.3.3 随机森林模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乌海市生态环境时间变化分析 |
3.1.1 乌海市不同年份的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
3.1.2 乌海市不同分区多年的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
3.1.3 乌海市不同地形特征多年的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
3.2 乌海市生态环境空间变化分析 |
3.2.1 乌海市生态环境敏感指数空间变化分析 |
3.2.2 乌海市生态环境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 乌海市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子变化分析 |
3.3.1 乌海市不同年份的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3.3.2 乌海市全年份的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4 时空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及方法迁移讨论 |
4.1 乌海市生态环境时间变化 |
4.2 乌海市生态环境空间变化 |
4.3 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4.4 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因子的方法迁移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乌海市生态环境敏感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1.2 乌海市生态环境空间变化特征 |
5.1.3 影响乌海市生态环境驱动因子的重要性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A R软件中随机森林模型代码 |
(9)基于遥感的干旱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监测及修复策略研究 ——以乌海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矿区生态系统及其扰动机理 |
2.1 干旱半干旱矿区生态系统概述 |
2.2 矿区生态扰动机理和效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遥感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
4.3 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5.1 D-InSAR技术原理和方法 |
5.2 研究区地表形变监测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生态受损评价与修复策略研究 |
6.1 生态修复策略内涵 |
6.2 生态环境受损评价模型构建 |
6.3 研究区生态修复策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乌蒙山区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生态环境地质学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方法与应用尺度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气候特征 |
1.4.2 水文特征 |
1.4.3 植被 |
1.4.4 社会、人口、经济状况 |
第2章 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2.3.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 矿产资源 |
第3章 赫章县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
3.1 石漠化 |
3.1.1 石漠化调查研究方法 |
3.1.2 石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选择 |
3.1.3 石漠化定量评价 |
3.1.4 石漠化分布及演变特征 |
3.1.5 石漠化评价分区 |
3.2 地质灾害 |
3.2.1 地质灾害特征、分布、成因 |
3.2.2 地质灾害定量评价 |
3.2.3 地质灾害评价分区 |
3.3 矿山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3.3.1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 |
3.3.2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模型 |
3.3.3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定量评价 |
3.3.4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区划 |
3.4 地下水环境问题 |
3.4.1 地下水环境评价指标 |
3.4.2 地下水环境评价模型 |
3.4.3 地下水环境定量评价 |
3.4.4 地下水环境质量区划 |
3.5 植被生态功能分析 |
3.5.1 植被生态功能评价指标 |
3.5.2 植被生态功能评价模型 |
3.5.3 植被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
3.5.4 植被生态功能分区 |
第4章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4.1 县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 |
4.2 生态地质环境定量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3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定量评价 |
4.3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4.3.1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总体评价 |
4.3.2 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分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与课题 |
论文发表(第一作者) |
四、矿区地质环境的破坏与恢复——以乌海地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李梦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井工煤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受损评价[J]. 张佳宁,王金满,张敏,王进. 生态学杂志, 2020(12)
- [3]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D]. 张晓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乌海、灵武煤炭矿区排土(矸)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评价[D]. 李振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D]. 禹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D]. 霍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7]西藏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遥感研究[J]. 陈玲.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1)
- [8]乌海市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D]. 赵勋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遥感的干旱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监测及修复策略研究 ——以乌海矿区为例[D]. 汤傲.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10]乌蒙山区赫章县生态地质环境评价[D]. 赵光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