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与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记“第三世界科学院第14届院士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家芳[1](2021)在《习近平关于科技强国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
刘洋[2](2021)在《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自20世纪起,人类真正踏入了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之力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显露。这是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用。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本论文阐述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问题。在时代背景问题上,论文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马尔库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在理论渊源问题上,马尔库塞从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等多位思想家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或继承发展、或批判摒弃,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思想。首先,在科技异化的具体表现上,马尔库塞提出了着名的“单向度”思想,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一切真实被和平、舒适、富足的虚假外表所掩盖,技术无形中消弭了社会的一切矛盾,使人成为现存制度的顺从者。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语言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则因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丧失以及超越能力的丧失而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马尔库塞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追求效率最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工具,同时也为技术理性取代批判理性提供了温床,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进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最后,马尔库塞提出了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赋予技术发展新的希望。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可以通过创造与现有科学技术本质不同的新技术与新科学来改变科技奴役人、控制人的现状。另一方面,马尔库塞提出了“革命新理论”,认为可以通过革命建立一个真正与人相称的新社会,从而开启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突出理论贡献。马尔库塞对解决科技异化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但终因缺乏现实基础以及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而陷入了“乌托邦”。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概要阐述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揭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次,马尔库塞以其独特的思维构建了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其一对科技中立论的批判是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基础。其二,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马尔库塞看来,科技的意识形态化表征着科技异化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且科技异化的程度与意识形态主宰地位的增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其三,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即技术合理性证实制度合理性;技术理性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与压迫;技术管理代替了政治统治。其四,马尔库塞对“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由此揭示了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操控。最后,论文将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化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挖掘二人思想中的一致性和分歧。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拓宽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视野。但是,马尔库塞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直接等同,既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忽略了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作用;并且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也没有能够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第四,论文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阐释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自然界和人的异化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人类疯狂的破坏和盘剥大自然,使自然界丧失了独立的“主体”地位。马尔库塞从对“劳动”概念的解释,对“自然是人的工具”的解释,对“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的解释三个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其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自然解放的宗旨是要解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使二者关系回归和谐与安宁。而且自然解放具有“两重性”,既要解放属人的自然,又要解放人类的外部生存世界——自然界,要把人和自然都从技术的统治和控制中解放出来。其次,在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构建了自己的技术生态思想。马尔库塞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实质,最终提出通过建立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来解决这一难题。在马尔库塞看来,尽管技术理性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单向度化,但技术依然具有解放的潜能,人类需要人道化的技术来释放技术的解放潜能。人道化的技术是将理性与艺术相融合的后技术理性所引领的更高发展阶段的新技术,是可以促进技术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新技术。最后,马尔库塞的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启示人类发展能够处理好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兼顾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并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重大影响。但很遗憾因缺乏实践基础而流于空想,也没有能够触及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深刻批判,同样具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第五,论文探究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问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本文以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为视角,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批判性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一面及其违背伦理规约的一面;同时批判性的反思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化趋势,探寻国人丧失批判性、否定性的表现等等问题,深刻思考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现实问题的警示和启迪意义,赋予本文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位时刻处于矛盾而困惑的思想状态中的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思想既表达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失望与痛恨,也呈现出对未来人的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希望和憧憬,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悲观但不绝望”的“辩证法”。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不足和局限性不可否认,但是,马尔库塞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发现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并努力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奋斗,这种批判精神永不过时,因为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罗雄[3](2020)在《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育人新目标,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也延承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培养“新人”的历史传统。时代新人的培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青少年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时代新人培育上大有可为且应大有作为。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的传统,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根基。就时代背景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处于落实“四个伟大”战略、完成“强起来”历史任务、贯彻“四个服务”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新征程、新境界和新使命之中。就现实反思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正视教育现代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潮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技术理性的“僭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培育原则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坚持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培育内容上,高等学校应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政治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学习和创新本领、无畏的担当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培育路径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着重从课堂引导、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精准服务和队伍支撑上入手,构建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体系。具体而言,在组织保障层面,应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引导层面,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在实践养成层面,要做实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做优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在精准服务层面,应扎实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和就业指导;在队伍支撑方面,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精心培养“大思政”育人队伍,尤其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总之,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优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使时代新人培育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张寒[4](2020)在《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倾一县之力,积十年之功,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用最原始的工具“抠”出了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水长城”——红旗渠,一举解决了困扰林县人民数千年的缺水问题。在一锤一钎一炮中淬炼出来的红旗渠精神,早已跨越时空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赞扬红旗渠精神,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本研究以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为主线,通过梳理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探究红旗渠精神生成背后的“精神密码”,挖掘出更彰显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首先,从历史基石、历史境遇以及历史经验出发,挖掘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背景,探寻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其次,从理论维度寻求红旗渠精神是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生成的问题,挖掘红旗渠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具体来说,民族精神为其生成奠定了精神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指引,党的思想引领激发了林县人民的思想活力,使林县人民实现了行动自觉。最后,从实践维度分析红旗渠精神最终生成的实践要素,探求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其中,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实践根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实践模式,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是实践导向,思虑长远、严谨认真是实践要求,实事求是、躬身垂范是实践保证。在明晰红旗渠精神生成逻辑的基础上,探寻红旗渠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挖掘出其时代价值,即引领人们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再出发;铸牢集体主义,迸发集体伟力;弘扬奋斗精神,凸显奋斗价值;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敬业品质;践行劳模精神,涵养劳动情怀等五重价值。这对于引领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动力。
肖潇[5](2020)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世界文化元素》文中研究表明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便没有停下与世界沟通、向世界学习的脚步。而作为具有充足外交经验的国家,中国外交也没有中断过与世界的联系或是阻绝世界文明的熏陶。纵观古代和近现代,从印度、伊斯兰宗教的学习和传播,到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潮,再到受基督教、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对美、对苏外交,历史中的世界文化在中国体现的十分明显。聚焦当代,中国历任国家领导人积极主动了解、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并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在延续根本国家政策方针的同时为本国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出谋划策。中国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性的文化,作为古老的“四大文明”之一,它是不断接受特定历史时代的更迭和创新才避开其他三大文明的窠臼而延绵至今的。中国文化开放性的本质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多元民族的特殊组成、周边多文明相邻的地缘条件、丝绸之路引领的亚欧大陆联结等多种历史性因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并存性和内化性的突出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文明也是来自东、西方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接触、扭结、互鉴中逐渐积淀得来的,是不断革新发展的全人类文明瑰宝。从古代到近现代,世界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体现十分明显,对中国外交观念、方针、政策的影响也比较大。本文以习近平讲话的内容作为分析文本,从人民网特定板块中摘录了习近平自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第一届任期2013年3月至2019年12月的所有讲话和演讲稿,收集了习近平在国内外重要外交场合讲话中引用的所有除本国以外的世界文化经典论述,时间跨度达6余年,整理分析讲话文稿约200余篇。习近平外交思想战略思想性极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不仅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也有一定地理上横跨东西、时间上从古至今、领域上官方学界民间结合、寓意上深刻全面的世界文化元素。这一外交思想发源于人类文明大历史,产生于新时代和战略发展机遇期,学习借鉴了人类优秀理念,是出自对于全球性战略问题的考量和当代中国对外交往实践,是社会主义宝库中的最新成果,是全球国际关系和外交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引擎、人类文化价值自信的瑰宝,是国家发展的蓝本、引领国际体系建构的导向标。
彭名兰[6](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主要体现在美国、德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纷纷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此外,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的全球性疾病传染等全球性挑战也需要依靠创新进行解决。可见,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素驱动力与投资规模驱动力减弱,依靠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不可再持续,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转换动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当然,我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挑战。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需要依靠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为其提供新动力。习近平基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发展,为我国的创新发展实践,甚至世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本选题探求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分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系统阐释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并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二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中国传统创新文化三个方面,致力探求习近平主张坚持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第三章主要基于国际国内的视角,对习近平坚持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围绕创新发展的地位、目标、价值导向、基本内容以及原则路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在概括总结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第六章对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概括总结。
邹景宇[7](2020)在《邓小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与当代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代观是对一定时期内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总结、判断和预测,同时还包括运用上述总结、判断和预测指导具体的革命、建设实践而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邓小平时代观,是对我国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它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邓小平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对于时代的论述是邓小平时代观重要的思想渊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邓小平时代观形成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二战后国际局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和文化大革命后国内政策纠偏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邓小平时代观形成的背景。邓小平时代观从孕育到成熟大致可以划分为1973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和党的十三大到南方谈话三个重要阶段。邓小平时代观的核心内容包括科技时代特征论、时代主题变化论、时代任务调整论、世界格局转变论等主要论断。这些关于时代变化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论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重视实践的根本方法、自信坚定的政治原则和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邓小平之后的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邓小平时代观的基础上,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基本方法,根据时代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邓小平时代观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传承和创新。邓小平时代观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基础,蕴含了邓小平极富远见的战略判断和战略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科技创新仍然是推动人类不断发展和持续进步的核心手段,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核心问题,经济建设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任务,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已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在验证邓小平时代观的科学性的同时,还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都显示出邓小平时代观在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
崔云朋[8](2020)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未来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构想。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消费主义的影响造成了一些人的物化生存和精神虚无,资本逻辑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和伦理道德的失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一直重视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于这一问题都作出了重要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探索,这标志着我国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如何认真反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直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运用唯物史观,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条主线,系统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政治治理向度、文化治理向度、社会治理向度、生态治理向度,在理论上就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对人的现代性的本质进行整体探析和逻辑建构,从而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共八章内容,全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与维度。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创新点。第一章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物化生存、精神虚无、公平失衡、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时代问题和产生的根源。第二章从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以此来分析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立足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现实语境,探究人的全面发展对经济治理的内在要求、逻辑关系和实现路径,探究经济治理维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维度,从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政治保证、协商民主是重要内涵和自治制度是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内涵,并进一步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五个具体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内涵,阐明了政治治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职能,并探究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与政治治理的主要内涵和逻辑关系以及实现路径。第四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以及人的物化生存的价值治理、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角度,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探究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治理的科学内涵和逻辑建构,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五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三个方面,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智能治理等视角,深入探析了当下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内涵,并系统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系,由此出发,遵循社会治理逻辑理路来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路径。第六章从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遵循和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三个方面,以及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探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建构人的生态价值尺度的实现路径。第七章从人的现代性本质来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整体观思想、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属性与特点以及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建构等三方面给出系统探析,以揭示现代化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性特征及其内在辩证关系。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的逻辑展现。经济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需求,政治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主和自由需求,文化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社会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平正义需求,生态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些多维度治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技术属性和法治属性相结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现了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实现了治理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一致,推动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的全面发展也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素质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论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整体性思维智慧,无论从治理理念,还是治理内容、治理方式、治理路径上来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把握,彰显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创新;国家现代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充分彰显了国家治理的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实践,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逻辑,展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反映了对国家发展规律和治理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当前学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考察。本论文的特点首先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去看待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宗旨,并作为一个集中的理论主题加以研究,认知二者的关系并由此认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其次是提出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性建构。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内涵,从整体上对人的现代性本质进行建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围绕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阐述了人的现代性整体建构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再次,在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于一体的国家治理共同体,其蕴含着治理主体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体现了治理的人民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时代的要求与进步的表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国梦”。
郑璐[9](2020)在《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代观是对某个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内涵、特征或主题的宏观性概括,是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述。科学的时代观能够正确反映时代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及时发现时代问题并回应时代的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矛盾,各种风险挑战层叠交加,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全球治理出现新的困境。习近平时代观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世界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当前和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习近平的时代观对科学认识我国发展现状,成功解决世界和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时代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应用于中国发展的最直观的反映,是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创造性转化,对新时代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给出了科学的解答。因而,本文从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及当代价值为研究视角,使习近平时代观的科学内涵有理可循的同时深入发掘其重要的现实价值。第一部分从习近平时代观的形成背景入手,分析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国内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习近平时代观正是在国内外两种背景下,为解决时代发展中的问题,探寻时代发展动力而不断发展完善;第二部分是挖掘习近平时代观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历代领导人有关时代的重要思想和理论;第三部分是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总结习近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最后是两个层面来论述习近平时代观的当代价值,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创新转化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同时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并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其次是通过总结中国当前的实践经验,对于全球的发展难题和中国社会现实发展出现的新情况问题,来论述习近平时代观所体现出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罗胜男[10](2020)在《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各国家主体之间的合作联系更加紧密,国际间的竞争也逐渐变成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对于国家的发展日益重要,科技外交便应运发展起来。科技外交是科技创新战略的对外延伸,也是外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外交已经逐步成为对内推动科技创新、对外促进合作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和建设新型国家关系高度重视,科技外交加快了我国从大国思维向强国思维转变的步伐,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在对外进行科技合作和交往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新时代的科技外交战略和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利于认清我国科技外交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对调整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大有裨益。通过阐释科技外交的相关概念和考察中国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科技外交的主要方向从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到科技导向到创新导向的转变。在新时代以来的科技外交中,我国始终坚守原则与底线,高度重视科技外交的发展,在科技外交实践中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致力于在科技发展领域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通过对新时代科技外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现存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合理建议。2018年1月9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外交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外交,做好科技外交与总体外交的配合,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共同为建设好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而努力。
二、科学与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记“第三世界科学院第14届院士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与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记“第三世界科学院第14届院士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2)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2.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科技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负面影响的加深 |
2.1.2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对科技发展依赖性的增强 |
2.1.3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
2.1.4 批判意识的兴起与文化工业的诞生 |
2.2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2.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2.2.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的理论区分 |
2.2.4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批判思想 |
第3章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 |
3.1 科技异化的表现 |
3.1.1 虚假背后的真实 |
3.1.2 单向度社会的出现 |
3.1.3 单向度人的生成 |
3.2 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技术理性 |
3.2.1 马尔库塞的理性观 |
3.2.2 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
3.2.3 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 |
3.3 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
3.3.1 新技术与新科学之熵 |
3.3.2 革命新理论的实践运用 |
3.4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评析 |
3.4.1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 |
3.4.2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
第4章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 |
4.1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
4.1.1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2 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 |
4.1.3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 |
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建构 |
4.2.1 马尔库塞对技术中立论的批判 |
4.2.2 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
4.2.3 科技意识形态化的途径 |
4.2.4 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操控 |
4.3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比较评析 |
4.3.1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一致性 |
4.3.2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主要分歧 |
4.4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评析 |
4.4.1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
4.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局限性 |
第5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
5.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 |
5.1.1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形成基础 |
5.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
5.1.3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 |
5.2 马尔库塞的技术生态思想 |
5.2.1 问题的提出—生态危机理论 |
5.2.2 问题的解决—人道化的技术世界 |
5.3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评析 |
5.3.1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3.2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
第6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启示 |
6.1 树立完整理性的科技观 |
6.1.1 正确的科技观 |
6.1.2 和谐的自然观 |
6.1.3 理性的消费观 |
6.2 重视科技的人文与伦理内涵 |
6.2.1 科技发展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
6.2.2 科技发展须加强科技伦理的规约 |
6.3 塑造和培养否定性思维 |
6.3.1 否定性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
6.3.2 “否定性”丧失的现状分析 |
6.3.3 积极培养否定性思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等学校 |
(二) 时代新人 |
(三) 大思政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二) 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 |
一、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三)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
二、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一) 落实“四个伟大”战略的新背景 |
(二) 完成“强起来”目标任务的新征程 |
(三) 贯彻教育“四个服务”方针的需求 |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
三、 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传统 |
(一) 培养勇于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者 |
(二) 培养“红专”结合的劳动者与革命接班人 |
(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 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 |
(一) 人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亟需提升 |
(二) 践行“理想的意图”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
(三)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
第二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原则 |
一、 总体性原则 |
(一) 培育目标的总体性 |
(二) 培育视域的总体性 |
(三) 培育体系的总体性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一) 克服教育活动中“无人”的倾向 |
(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
三、 导向性原则 |
(一) 坚持政治导向 |
(二) 坚持价值导向 |
(三) 坚持问题导向 |
(四) 坚持过程导向 |
四、 实践性原则 |
(一) 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 |
(二) 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 |
第三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 |
一、 培育过硬的政治能力 |
(一) 坚定理想信念 |
(二) 保持政治定力 |
(三) 坚守人民立场 |
二、 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
(一) 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
三、 培育卓越的“学创”本领 |
(一) 习得学习能力 |
(二) 养成创新能力 |
四、 培育无畏的担当精神 |
(一) 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
(二) 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
(三) 对个人幸福的担当 |
五、 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 |
(一) 保持身体健康 |
(二) 增进心理健康 |
六、 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 |
(一) 提升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 |
(二) 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
第四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 |
一、 组织保障 |
(一) 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
(二) 构建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
(三) 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力 |
(四) 强化大学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
二、 课堂引导 |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 |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
(三) “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 |
三、 实践养成 |
(一) 专业实践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
(二) 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
(三) 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 |
四、 精准服务 |
(一) 学业辅导 |
(二) 心理疏导 |
(三) 生活引导 |
(四) 就业指导 |
五、 队伍支撑 |
(一) 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 |
(二) 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历史基石:精神生成的渊源 |
一、行健自强的“太行山”形象 |
二、勤恳踏实的“老黄牛”品格 |
第二节 历史境遇:精神孕育的土壤 |
一、复杂的地质地貌 |
二、恶劣的气候条件 |
三、悬釜待炊的苦难生活 |
第三节 历史经验:精神萌发的根基 |
一、渴则思变的艰苦抗争 |
二、数百年的水利建设 |
三、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兴起 |
第二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民族精神奠定精神基调 |
一、积淀于伟大创造精神的深厚底蕴 |
二、根植于伟大奋斗精神的坚实土壤 |
三、传承于伟大团结精神的优良传统 |
四、奋进于伟大梦想精神的接续指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指引 |
一、坚定人民立场,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
二、确定实践群体,解决依靠谁的问题 |
三、认定科学方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激发行动自觉 |
一、优良传统奠定坚实基础 |
二、思想动员凝聚奋斗力量 |
三、争先创优激发干事热情 |
第三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 |
第一节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实践主体 |
一、审时度势、不等不靠的干劲 |
二、克勤克俭、勇于创造的巧劲 |
三、不弃不怨、攻坚克难的拼劲 |
第二节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实践模式 |
一、全员上阵、同心向前的合作 |
二、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奉献 |
三、顾全大局、倾囊相助的无私 |
第三节 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实践导向 |
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气魄 |
二、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 |
第四节 思虑长远、严谨认真的实践要求 |
一、恪尽职守、思虑长远的态度 |
二、稳扎稳打,严谨周密的作风 |
第五节 实事求是、躬身垂范的实践保证 |
一、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的信念 |
二、躬身垂范、清正廉洁的示范 |
三、凝心聚气、冲锋在前的担当 |
第四章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理想信念坚如磐,不忘初心再出发 |
一、“渠心”诠释初心,树牢信念不动摇 |
二、“渠史”凝聚共识,坚定自信跟党走 |
三、“真理”提供动力,接续前进担使命 |
第二节 铸牢集体主义,迸发集体伟力 |
一、彰显制度优势,强信心聚民心 |
二、重视集体利益,促团结助发展 |
第三节 弘扬奋斗精神,凸显奋斗价值 |
一、阐扬长期奋斗,树立奋斗幸福观 |
二、发扬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
三、激扬共同奋斗,强化协作意识 |
第四节 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敬业品质 |
一、匠德激发能量,倡导敬业乐业 |
二、匠魂雕琢细节,追求精益求精 |
三、匠心引领未来,培养创新意识 |
第五节 践行劳模精神,涵养劳动情怀 |
一、树立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
二、传扬劳动最光荣,培育正确劳动观 |
三、推崇无私忘我,激励矢志奉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记录(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世界文化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四、本文的新意与难点 |
五、总体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外交中的世界文化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开放性 |
一、中国文化开放性的背景 |
二、中国文化开放性的本质 |
三、中国文化开放性的特征及表现 |
第二节 历史中的世界文化在中国的体现 |
一、古代来自南亚、西亚的文化影响 |
二、近现代来自西方的文化影响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世界文化影响 |
一、毛泽东时代外交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
二、邓小平时代学习西方、融入世界的改革开放 |
三、江泽民、胡锦涛学习世界文化 |
第二章 习近平外交中的世界文化借鉴 |
第一节 亚洲文化的体现 |
一、演讲文献的国别性统计分析 |
二、演讲文献的归属性统计分析 |
三、演讲文献的寓意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体现 |
一、演讲文献的国别性统计分析 |
二、演讲文献的归属性统计分析 |
三、演讲文献的寓意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其他发展中国家文化的体现 |
一、演讲文献的国别性统计分析 |
二、演讲文献的归属性统计分析 |
三、演讲文献的寓意性统计分析 |
第四节 世界文化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阐述 |
一、外交原则 |
二、外交理论 |
三、外交道路 |
四、外交战略 |
第三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世界文化元素的作用 |
第一节 周边外交思想中的亚洲文化元素 |
一、建设和平有益的周边环境 |
二、积极争取与周边国家共存共荣 |
三、深化推进“一带一路” |
四、扩大共识,相互协调 |
第二节 大国外交思想中的西方文化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其他西方文化 |
第三节 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互鉴 |
一、独立自主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永恒性追求 |
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是关键一招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析 |
四、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新思想 |
二、列宁创新思想 |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思想 |
一、毛泽东创新思想 |
二、邓小平创新思想 |
三、江泽民创新思想 |
四、胡锦涛创新思想 |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创新文化 |
一、中国古代社会实践蕴含深厚的创新精神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丰富的创新观念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创新发展是世界大势所趋 |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潮澎湃 |
二、国际创新战略竞争日益激烈 |
三、全球性发展难题愈加凸显 |
第二节 创新发展是国内发展形势所需 |
一、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增进人民福祉之应然 |
二、引领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必然 |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必需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创新发展的地位、目标与价值导向 |
一、创新发展的地位 |
二、创新发展的目标 |
三、创新发展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创新发展的基本内容 |
一、理论创新 |
二、制度创新 |
三、科技创新 |
四、文化创新 |
第三节 创新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 |
三、统筹创新战略与创新政策 |
四、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
五、营造社会创新环境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科学性 |
一、坚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深化了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 |
第二节 人民性 |
一、创新为了人民群众 |
二、创新要依靠人民群众 |
三、创新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
第三节 战略性 |
一、立足长远,制定创新战略目标 |
二、统筹全局,突出创新战略重点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厚植于从政实践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 |
二、指引新时代创新发展实践 |
第五节 世界性 |
一、以世界眼光谋划中国自身创新发展 |
二、为推进世界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
第六章 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一节 理论价值 |
一、弘扬了中国传统的创新文化 |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 |
三、突破了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一、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
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邓小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与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一)“时代”与“时代观” |
(二)“时代主题”与“时代任务”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情况 |
(二)国外研究情况 |
四、研究目的、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邓小平时代观的目的与意义 |
(二)邓小平时代观的研究价值 |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邓小平时代观的思想渊源与哲学基础 |
一、邓小平时代观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分期理论 |
(二)列宁的时代观 |
(三)毛泽东的时代观 |
二、邓小平时代观的哲学基础 |
(一)邓小平时代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二)邓小平时代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
(三)邓小平时代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第三章 邓小平时代观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
一、邓小平时代观的形成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邓小平时代观的形成过程 |
(一)邓小平时代观的准备阶段 |
(二)邓小平时代观的形成阶段 |
(三)邓小平时代观的成熟阶段 |
第四章 邓小平时代观的核心内容与鲜明特色 |
一、邓小平时代观的核心内容 |
(一)科技时代特征论 |
(二)时代主题变化论 |
(三)时代任务调整论 |
(四)世界格局转变论 |
二、邓小平时代观的鲜明特色 |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重视实践的根本方法 |
(三)自信坚定的政治原则 |
(四)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 |
第五章 邓小平时代观的发展与创新 |
一、江泽民对邓小平时代观的进一步丰富 |
(一)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对于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 |
(二)江泽民作出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判断 |
二、胡锦涛对邓小平时代观的发展 |
(一)增强政治互信解决和平问题 |
(二)加强经济合作解决发展问题 |
(三)增进文明交流构建和谐世界 |
三、习近平对邓小平时代观的继承与创新 |
(一)时代发展的新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二)时代主题的新认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 |
(三)时代任务的新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时代 |
(四)国际战略的新变化:推动“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六章 邓小平时代观的当代价值 |
一、邓小平时代观的当下意义 |
(一)科技创新仍然是推动人类不断发展和持续进步的核心手段 |
(二)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核心问题 |
(三)经济建设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任务 |
(四)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已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 |
二、“中国道路”的成功探索是邓小平时代观的生动实践 |
(一)“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验证了邓小平时代观的正确性 |
(二)“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彰显了邓小平时代观的理论光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思路 |
四、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 |
1.1 消费主义导致消费异化 |
1.1.1 消费主义造成人的物化生存 |
1.1.2 消费主义导致人的精神虚无 |
1.2 资本逻辑对社会的制约 |
1.2.1 资本逻辑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
1.2.2 资本逻辑影响伦理道德 |
1.3 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 |
1.3.1 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
1.3.2 人类中心主义带来人的生存危机 |
小结 |
第二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 |
2.1 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
2.1.1 公有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根基 |
2.1.2 多种所有制共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
2.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正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 |
2.2.1 按劳分配的制度正义 |
2.2.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价值正义 |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市场规范 |
2.3.1 市场准入的公平治理 |
2.3.2 市场监管的公平治理 |
2.4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
2.4.1 创新治理的内涵要义 |
2.4.2 创新治理的实践路径 |
小结 |
第三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向度 |
3.1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 |
3.1.1 人民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 |
3.1.2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 |
3.2 协商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内涵 |
3.2.1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
3.2.2 爱国统一战线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 |
3.3 自治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 |
3.3.1 民族区域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族性 |
3.3.2 基层群众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众性 |
小结 |
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 |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物化生存校正 |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 |
4.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内在价值 |
4.2.2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核心体现 |
4.3 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规范 |
4.3.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 |
4.3.2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治理目标 |
小结 |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向度 |
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 |
5.1.1 公平正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价值遵循 |
5.1.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主要内涵 |
5.2 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 |
5.2.1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 |
5.2.2 共建共治共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的运行逻辑 |
5.3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 |
5.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价值意蕴 |
5.3.2 新一代信息技术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手段与维度 |
5.3.3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建构 |
小结 |
第六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 |
6.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 |
6.1.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
6.1.2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 |
6.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原则 |
6.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前提 |
6.2.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蕴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
6.3 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 |
6.3.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引领 |
6.3.2 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的制度正义 |
小结 |
第七章 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
7.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整体观 |
7.2 人的现代性本质的主要特征 |
7.3 现代性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一、习近平时代观的形成背景 |
(一)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新格局 |
1.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
2. “逆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 |
3. 中国应对国际形势的新战略 |
(二)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
1. 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代 |
2. 中国社会面临着新的复杂矛盾 |
二、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时代的基本原理 |
1. 确立理解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 制定区分不同时代的基本标准 |
3. 剖析资本主义时代的主要特征 |
4. 预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
(二) 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深入分析 |
1. 揭示帝国主义时代的垄断性质 |
2. 提出划分历史时代的依据 |
3. 彰显“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
(三) 中国历代领导人对时代问题的深刻阐述 |
1.依据世界形势判断时代发展方向 |
2. 时代主题的变化和重要时代理论成果 |
3. 认识历史使命与时代任务 |
(四) 中国传统哲学精华是历史文化基础 |
1. “历史周期律”关于时代更替的历史警示 |
2. “与时偕行”关于遵守客观规律的现实启示 |
3. “革故鼎新”关于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要求 |
4. “和合理念”关于世界共同发展的思想理念 |
三、习近平时代观的基本内容 |
(一) 十九大以来对新时代的全面阐述 |
1. 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历史定位 |
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原因 |
3. 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最新构想 |
(二) 对新时代发展主题的深刻解析 |
1. 建设绿色地球的生态文明观 |
2. 创新引领改革的发展观 |
3. 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观 |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 |
5. 民族国家平等互利的合作观 |
四、习近平时代观的当代价值 |
(一) 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价值 |
1. 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新境界的理论开拓 |
2. 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创造性的现实转化 |
3. 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最新探索 |
(二) 习近平时代观的现实意义 |
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
2. 为增强“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思想基础 |
3. 为应对时代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方法 |
4. 对全球治理和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全新选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基本情况 |
后记 |
(10)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技外交的相关概念 |
一、传统外交与科技外交的概念 |
二、科技与总体外交的关系 |
三、科技外交与国际科技合作的区别 |
四、科技外交的形式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的历史回顾 |
一、政治导向为主的新中国科技外交发展 |
(一)新中国科技外交发展过程 |
(二)新中国科技外交的政治导向特点 |
二、经济导向为主的新时期科技外交发展 |
(一)新时期科技外交发展过程 |
(二)新时期科技外交的经济导向特点 |
三、科技导向为主的新世纪科技外交发展 |
(一)新世纪科技外交发展过程 |
(二)新世纪科技外交的科技导向特点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及其实践 |
一、新时代科技外交的指导原则 |
(一)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 |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三)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
(四)坚持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 |
二、新时代科技外交的重要地位 |
(一)新时代科技外交是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新时代科技外交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要求 |
(三)新时代科技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手段 |
(四)新时代科技外交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前进动力 |
三、新时代科技外交的实践发展及基本特征 |
(一)战略性: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外交导向 |
(二)全球性:积极参与多边国际科技合作 |
(三)多元性:方式更加多元,合作更务实 |
(四)普遍性:非官方组织发挥的作用增大 |
四、新时代科技外交的实践价值 |
(一)配合其他外交,完善总体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提高科技实力,促进经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
(三)取得社会效益,提升中国形象,鼓励科技成果全球共享 |
第四章 新时代科技外交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中国科技外交发展的有利因素 |
(一)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程度持续加深 |
(二)全球性问题增长快,需全人类携手应对 |
(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科技水平显着提高 |
二、中国科技外交发展的不利因素 |
(一)科技外交的管理体制仍有待健全 |
(二)中国科技外交的地位仍不够突出 |
(三)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缺少话语权 |
(四)科技外交中青年、高端人才不足 |
第五章 新时代科技外交的路径选择 |
一、把握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重视科技外交的长期发展 |
(一)把握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全面发挥政府在科技外交中的引导作用 |
(三)提高对科技外交长期发展的重视程度 |
二、完善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拓展科技合作领域与范围 |
(一)制定完善配套的科技外交保障机制 |
(二)完善对科技外交成果的管理和应用 |
(三)扩大科技外交面向的领域和范围 |
三、提高科技自主创新性能力,培养科技与外交综合人才 |
(一)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二)完善科技外交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
(三)营造优良成长环境,积极引进外国人才 |
四、扩宽科技外交的发展渠道,推动科技“第二轨道”外交 |
(一)重视国际组织在开展科技外交中的作用 |
(二)积极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科技外交活动 |
(三)借助各类资源,发展“第二轨道”外交 |
五、发挥媒体的科技外宣作用,掌握国际科技外交话语权 |
(一)增强政府主动做好科技外宣的工作意识 |
(二)寻找扩宽对外进行科技宣传渠道和方法 |
(三)利用好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与“洋面孔”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科学与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记“第三世界科学院第14届院士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科技强国重要论述研究[D]. 吴家芳.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2]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12)
- [3]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D]. 罗雄. 湘潭大学, 2020
- [4]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D]. 张寒.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世界文化元素[D]. 肖潇. 外交学院, 2020(07)
- [6]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D]. 彭名兰.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邓小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与当代意义研究[D]. 邹景宇. 集美大学, 2020(08)
- [8]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 崔云朋. 山西大学, 2020(12)
- [9]习近平时代观的理论基础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郑璐.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10]新时代中国科技外交战略与实践研究[D]. 罗胜男.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