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新闻摄影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鹤[1](2021)在《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文中指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效和精炼的信息越来越被需要。文本语言作为信息传达的最古老且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在时代和科技的推动下已经不能适应受众对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的转变,图片作为视觉信息传播的载体有着文字所没有的直观与易读易懂性,更能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各种需求。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报纸开始大量引入图片展开新闻报道,关于报纸新闻图片的研究景象日趋繁荣,研究文献遍地开花。符号学作为一种研究“符号”与“意义”的综合“科学”,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在这样的背景下,符号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也被提上日程。新闻学中所强调的信息的承载和表达与符号学理论中意义的携带和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契合,这无疑有助于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去探讨一种新的新闻学研究路径。本文将图片视作一种符号,并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其如何进行意义的产生和表达过程,文章第一二章节重在探讨作为符号的新闻图片得以成立的形式条件,即围绕“图片”这一基本范畴,厘清新闻图片的概念内涵,同时与其他易混词几组词语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分析报纸新闻图片得以生成的构成要素、以及传者角度怎样进行选择和组合问题。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利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探究报纸新闻图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表意机制,包括图片在皮尔斯三分模式下如何进行符号化过程,以及表意的各种修辞手法,研究从图片产生到解读过程中受众解读的内在发展动态和外在表现形式。最后对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总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王文倩[2](2021)在《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俗摄影是记录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手段认识自身的途径之一。藏区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格局中的特殊一隅,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研究价值。摄影家郑小运1992年至今十数次进藏拍摄藏民生活,完成了藏区民俗影像的宽广序列,作品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影响,且获得十多项着名国际影展金奖。论文以影集《雪域风情——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郑小运如何呈现牧区民俗,也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影像世界。在归纳其高原藏族民间生活习俗类型基础上,聚焦分析摄影家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段,揭示其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本文以郑小运的藏族牧区(指若尔盖草原,下同)民俗摄影艺术作品为讨论对象,将其影像作品与藏族牧区文化生活紧密联系,明确他的牧区摄影作为藏族民俗摄影艺术范畴中重要的有机成分。首先基于藏区摄影的整体发展脉络,对郑小运长期而辛勤的藏族牧区拍摄经历、影像内涵作出分析,给出他在这一脉络中的定位。摄影家郑小运把他生命中青壮年最佳时段贡献给藏区牧民生活的视觉表现,他是表现牧区生活丰富而有人情味的摄影家,图像的场景与表现个性鲜明,是民俗摄影中的精品。由于摄影艺术批评界的相对滞后,郑小运的作品得到的评价也许还不足以彰显其成就,但是国际国内的获奖都令人瞩目,如:《经幡》获2014年库马诺沃国际摄影艺术展彩色类金牌奖;《牧民》获2015年国际摄影巡回展肖像类金牌奖;《牧》获2015年英格兰国际摄影沙龙金牌奖。国内奖项如《我的父老兄弟姐妹》获香港第二届全国摄影展金牌奖;《炊烟》入第十届国际艺术展;《风雪黄河源》入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展(奖项详情见附录一)。其次讨论郑小运藏区摄影的民俗内容和表现特征,分析三个层面:其一,摄影是空间艺术,摄影家在光学机器限制的空间内表现现实空间,实现现实空间与画幅空间的连接。本文论述在两个层面上揭示郑小运的影像表现空间,自然空间彰显藏区摄影特色,摄影家的个性化内涵在自然区域空间中包蕴的社会空间和宗教空间。其二,影像中塑造的典型性人物,是牧区家庭组成、社会分工的基础,体现了牧区牧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特点。其三、呈现的民俗特征是由前两部分民俗内容中抽取提炼的民俗的精神内涵。这一部分的结论:郑小运的影像作品富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价值,随着日益深入的藏族文化研究,其实证作用也会凸显出来。回到摄影艺术本身来讨论,郑小运的价值也不容忽略。该文选择对郑小运影像进行分析的主要途径:其一从构图形式、色彩审美看;其二把握他作品中的再现与表现元素、尤其突出图像乡土审美的特征;其三是确立藏区影像的结构框架,在比较中进行分析,归结到郑小运影像个性特征。
王一阳[3](2020)在《论新闻照片使用的着作权法规制》文中提出新闻报道是民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途径,随着新闻产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互联网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出于提升新闻的可读性、生动性、直观性等多种因素的需要,现代新闻报道往往以图文形式报道新闻事件。介于互联网中图片传播的便捷,现实中新闻媒体使用他人已发表的照片作为配图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此类照片往往是与新闻内容密切相关的,通常被称之为新闻照片。正是由于新闻照片极具新闻性,新闻媒体认为其出于报道新闻之目的使用此类照片事合情合法的。但照片的着作权人却认为新闻媒体侵犯其着作权,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诸多争议。本文是以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争议为基点,讨论新闻媒体擅自使用照片的行为,是否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围绕着新闻照片是否属于《着作权法》第五条第(二)款中“时事新闻”、是否具有独创性、以及新闻媒体对他人享有着作权之照片的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根据此逻辑安排章节结构。从争议条款的法律渊源或历史问题入手,探究现实案例中产生的争议及其原因。在梳理法律渊源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所争议的问题作出回应,以求达到为现实中定纷止争,提供参考答案之目的。文章在章节安排上主要是以总分结构进行的。第一章对本文需要讨论的新闻照片与其他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以便再次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再基于司法案例,对新闻照片侵权的现状作出分析与总结。通过案例与案例之间不同的司法解读,提炼出在新闻照片侵权问题上三个争议要点。而下文的三章则是对应三个争议要点的分析与解决。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用于新闻照片是否属于“时事新闻”的问题。从《伯尔尼公约》中“时事新闻”的概念与不受保护的原因分析入手。明确“时事新闻”的概念、形式及其不受保护的原因,并据此作出定论,为下文进行新闻照片是否属于“时事新闻”的判定提供依据。第三章主要讨论的是独创性问题。从独创性内涵的来源以及摄影作品独创性的历史存疑入手。比较各国独创性标准之间的异同与利弊,并基于此对我国摄影作品的独创性判定标准提出合理的建议。第四章主要讨论新闻照片的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追本溯源地从《伯尔尼公约》中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入手,明确《公约》的立法原意,再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新闻媒体的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作出判断。最后针对实践中,通过司法解读使合理使用的适用泛化之情形,提出应当警惕合理使用泛化的建议。通过上述梳理法律渊源、分析争议及其原因可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根据《伯尔尼公约》的规定,“时事新闻”因受到“着作权法不保护事实,只保护表达”以及“有限表达”原则的限制,而不受着作权法保护。而我国“时事新闻不受保护”原则的法律渊源正是《伯尔尼公约》。结合《伯尔尼公约》与我国《着作权法》及《实施条例》可知,“时事新闻”应指“事实或单纯的事实表达”,其本身不包含图片形式,也不具有可版权性。故而被用作配图的新闻照片并不属于“时事新闻”,新闻媒体不可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导致上述争议的原因在于新闻照片具有新闻属性,媒体拟通过该属性将其定义为“时事新闻”以逃避着作权责任。另一个原因在于我国实践中摄影作品独创性标准较低,对于一些创作水准有限的照片,媒体并不愿意为其着作权而买单。其次,我国着作权立法上采用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相结合的较高的独创性标准,而我国司法实践中则采用与英国的“投入”理论相类似较低的独创性标准,使得在新闻照片是否具有独创性的问题上存在立法与司法的不统一。为解决立法与司法上独创性标准不统一,且司法实践中独创性标准过低的问题,有必要对实践中的独创性标准进行修正。通过对各国独创性标准的对比与分析得出:在美国分类模式下,以“独立完成”加“一定的创造高度”为要件的,建立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独创性标准较为适宜。在适用上,新闻照片的独创性判定必须坚持图文区分判定的原则。同时应当注意,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与独创性是不可划等号的,新闻价值高的照片并不一定具有独创性,而独创性高的照片却又并不一定具有新闻价值。一张照片具有新闻价值,也并不一定能磨灭其具有独创性的事实。再者,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合理使用规则的适用,由于法官在判决中理解的偏差,存在着陷入逻辑怪圈、标准不一以及扩大适用的问题。根据对《伯尔尼公约》报道新闻合理使用条款以及该条款建议国——英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的解读可得,“为报道时事新闻”意指为报道近期国内外发生的时事,“不可避免地再现或引用”的情形则局限于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作为事件的一部分存在,被听到或者看到的作品。而《公约》中规定的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在设立之初本就未考虑照片被使用的情形。但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通过解释以扩大适用的泛化之意,这是有违合理使用规则设立的初衷。最后,法律法规对新闻照片擅自使用问题的规定显然是苛刻的。正是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一旦放开了宽松的口子,摄影师权利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不应当将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与新闻必须以图文形式发布划上等号。不应以公共利益之名扩充法律法规的使用,无论是对鼓励摄影作品的创作而言,还是对新闻媒体自身健康有序发展而言,这都是不利的。
何国胜[4](2020)在《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在视觉文化和再现(表征)理论的框架下探究纪实摄影和再现农村间的渊源关系以及新世纪以来纪实摄影对农村视觉再现的诸多问题,包括再现手法、再现行为背后的视觉建制和权力关系等。通过简要梳理纪实摄影在世界范围和中国的发展,研究者发现纪实摄影再现“底层群体”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这在中国纪实摄影兴起后表现得很突出——90年代纪实摄影对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再现。在对1126张再现农村的样本照片经过量化统计后发现,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再现农村时使用了选择性生产的方式,在选择拍摄的空间中“家屋”“田野”“道路”成为主要空间;场景中以生产、生活和教育为主;选择人物上老人、儿童、青壮年均有涉及,以青壮年为主;色彩上黑白占据绝大比例;视角和景别的选择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通过这种选择性生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仍然在与土地和环境作斗争、灰色的和被俯视的世界,他们常年被原始的劳作绑缚手脚,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并面临着较差的居住和教育环境。在这种的选择的背后,是视觉建制、纪实摄影传统和凝视权力的运作和影响。视觉建制主要包括:纪实摄影展览(“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纪实摄影奖项(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和纪实摄影网络传播平台,他们对农村题材的审美依然维持在上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偏好上,因而导致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以同样的视角和方式来再现农村。
皇甫佳妤[5](2020)在《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图片或者影像在这个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正在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不少学者都认为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在这样的视觉文化时代,图片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少媒体都不由自主的更加偏向运用图片来进行传播,报纸媒体可以说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最为大,因此在求突破的道路上也对于图片多加看重。本文将图片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呈现方式,与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寻求图片语言在说话者将之报纸新闻语篇中运用到图片语言会产生的言语效果从而探寻其语用功能,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描写阐释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2015年到2020年的图片为语言语料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得知认为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有四个语用功能,在第一章中探讨了重要探讨了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独立言说功能,认为图片语言只要在由特定的语境支持下能够进行独立言说,其将不再是文字语言的陪衬或者是装饰,而是可以进行独立的言说。在第二章中主要研究的是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主要是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说话人不仅以图叙事,更以言行事,从中传达出一些言外之意给听话者。第三章主要讲述的是“心随图动”的图片语言的引导功能,本章加入了符号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从而分析出图片语言中的符号和听话人的关联,还有图片语言中的说话人的隐喻,从而使得引导功能的实现。第四章是“视”不可挡的易传播功能,这一章节主要从视觉时代受众的思维和阅读方式的改变以及图片语言自身的魅力还有图片语言的视觉冲击力这三个方面来描述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所具有的的易传播功能。上述所讲的这四个语用功能使得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韩金杰[6](2020)在《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历史的社会和文化实践中,每一个被赋予传奇地位的在场或人物,一起参与并构成了我们所讲的进化故事。王小亭是中国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明星级”职业新闻摄影记者,在国内和国际新闻界享有盛誉,其实践活动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历史节点。在视觉文本一步步从新闻叙事的配角到专业化、市场化成熟表达的文化轨迹中,王小亭的新闻摄影实践见证了这一历史文本发展语境、发展路径与表现形态的更替与演变。同样地,这不仅影响着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的选择和观念的形成,还为王小亭提供了个人职业价值实现的空间。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经历丰富且成果卓着,具有时代意义的物质性文本内容和精神性观念价值是王小亭新闻摄影职业生涯馈赠给中国社会的宝贵财富,本文立足其新闻摄影作品的解读以及其摄影观念探析形成对王小亭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刻画。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及观念研究主要涉及三个论述场域,即文本生产制作的场域关乎技术逻辑,文本自身构成的场域关乎其与社会诸要素之间的互动,文本传播的场域关乎解释效果和观念传递。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再现”并建构了历史,因此可以在技术性、社会性和构成性三种角度下综合阐释其摄影作品,而且视觉文化、图像学、符号学、叙事学、修辞学的理论谱系也为新闻摄影的研究提供了众多跨学科、跨领域的解读视角,因为摄影展现的是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技术、观念、主体位置的作用之下构成独特的视觉符号和图像文本叙事的传播机制。而且王小亭对新闻摄影本真思考、职业思考、成长思考所凝结的真理认知是其观念的可贵之处,作为重要的历史“出场”,其独特的媒介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文史价值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要素和学科灵魂。
任航[7](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高昂[8](2020)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设备的种类更加丰富,相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航拍器材的日益智能化与便捷化,带来了航拍这种高大上的创作活动在大众摄影领域日益普及,使得当代摄影在形式上、内容上和审美上也变得日益多样化,进一步丰富了当代摄影的语言系统,具有深入探索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所讨论的是在中国当代摄影的大背景下,对航拍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同时进一步探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背景下发展的特征和意义。作为一名美术学摄影专业的研究生,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好地推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发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展开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航拍的产生与发展,梳理航空摄影的历史进程,从摄影术诞生时笨拙繁复的航拍创作流程到大型飞行器航拍创作再到当代智能化轻量化的航拍设备,让航拍变得更加便捷,让创作者得到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其次,从形式、内容和审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当代航空摄影的艺术特性;再次,通过对多位当代优秀摄影师航拍作品的深度剖析,从新闻摄影、风光摄影和纪实摄影三个领域全面阐述航空摄影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表达;最后,通过讨论航空摄影所带来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出现的问题,辩证的看待航空摄影这一方式的优缺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思考以及对航拍将来发展的期望。本文的原创性意义或创新点在于强调了,航空拍摄带来的形式美感不仅仅在于画面的炫酷,而是在形式背后给人带来美感的提升。不仅仅是形式上点线面的物理特性所构成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内容背后的象征意义。航拍器运用产生的多维度感知,给人以新的美学语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耐人寻味的思考。除此之外,航拍这一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在摄影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对于航空拍摄持积极态度的文章较多,因此在本文的写作中,通过对航空拍摄方式的梳理,辩证地看待航拍的发展意义,梳理航拍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的另一大创新点。航空摄影作为在当代迅速普及的一种创作手段,在不同的影像创作领域凸显其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随着航拍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其进行创作的群体也迅猛增长,航空摄影已经成为了当代摄影创作中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所以系统的梳理和探讨航空摄影的应用背景及其创作与表现,就显得非常紧迫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娇[9](2020)在《女性形象在新闻摄影中的呈现 ——基于荷赛奖、华赛奖相关作品(2000-2019)》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众传媒的全方位渗透和视觉传播技术的革新,纷繁无尽的图像符号占据现代社会,有力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审美观念……图像化时代来势汹汹、昭然若揭。在众多的视觉化媒介中,新闻摄影被喻为开启图像化时代的导火索,其影响力、真实性、冲击性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2016年,英国摄影基金会联合顶尖名校斯特林大学发布《新闻摄影现状报告》,该报告指出:“新闻摄影领域存在以男性为主导的鲜明特征,其83%的从业人员为男性。”立足于警醒的性别批判意识和新闻建构理论可知,男性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新闻摄影记者群体势必会受到众多权力话语、文化偏见、市场因素等潜移默化的诱导,自觉或无意识投射性别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欲望,并通过选择视觉符号、运用摄影技法来实现对女性图像文本的建构,而最终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能否达到现象事实和本质事实的统一,值得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证。基于上述疑惑,本文以新闻摄影所呈现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权威新闻摄影赛事荷赛奖、华赛奖2000年至2019年的涉女性获奖作品为样本,结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精神分析等探究新闻摄影呈现的女性形象特征及其背后纠葛的视觉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机制。全文遵循“What-how-why”的思路,依托符号学、视觉文化、女性主义等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表层讨论新闻摄影中的女性图景特征、拍摄手法及典型范式,深层探究图像化时代下性别不平衡所引发的“符号暴力”是否在延续,男性凝视对女性形象的“他者化”又将呈现出何种全新的特点。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根据新闻摄影中女性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可知,新闻摄影在选择拍摄对象时存在明显的年龄偏好和种族倾向,且多展示受教育水平、政治地位和职业角色低下的女性,鲜少传播女性知识形象、政治形象和职业形象;根据新闻摄影涉女性获奖作品的内容呈现分析可知,其报道主题分布广泛,有战争与灾难、日常生活、当代热点、艺术文体、自然环保等不同类型,但由于新闻摄影对黑镜头的追逐,战争、瘟疫、动乱、暴力等沉重主题成为呈现女性形象的主要场域,存在明显的受难框架;新闻摄影多呈现女性在私人领域的角色,在情感基调上则以负面为主;在呈现女性面容和身体等视觉要素时,多直接展示悲伤、痛苦、憎恨等负面表情,并强调纤细、瘦弱、性感等刻板化的女性特质,存在过度暴露女性身体的倾向;根据新闻摄影在呈现女性时所采用的拍摄手法分析可知,新闻摄影在建构女性形象时常使用近景、特写、黑白拍摄、侧影光、平拍、对比式构图等不同手法。第二,新闻摄影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典型范式包括受难者形象、女性的家庭角色、精英女性形象、边缘女性形象4种类型,分别与女性难民、日常生活中受害者、母亲、妻子、女性政治家、女性文艺工作者、上流社会名媛、女性运动员、扞卫权益的女性斗士、性工作者、少数民族女性、女性宗教信徒、生活在阴霾下的女性儿童相对应。第三,根据对新闻摄影形象建构背后的权力关系、社会心理、文化机制的分析可知,新闻摄影凌驾于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塑造对女性的话语权。其中,新闻摄影对女性受害者的呈现,体现了荷赛奖、华赛奖的“黑镜头”倾向以及男性霸权对女性弱者形象的定见;对女性家庭角色的呈现,凝聚着男性集体无意识对母亲原型的追逐心理;发达种族精英女性形象与落后种族边缘化女性形象的差异化建构,是性别凝视与种族凝视双重作用的结果,其背后是西方国家的后殖民主义与永恒不变的男性欲望;扞卫自身权益的女性斗士这一媒介形象的涌现,则是女性话语权在新闻摄影领域得以苏醒的良好昭示。
余紫琦[10](2020)在《新闻摄影中农民工形象的表征研究(2010-2019) ——以《人民日报》和腾讯《活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工向来是媒体报道的重要对象。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无疑成为了进入视觉文化的重要途径,大众也获取了通过视觉形象来阅读新闻的方式。随着90年代以农民工为题材的新闻摄影逐步登上摄影舞台,这类作品带有浓厚的底层取向和人文关怀,与国家、社会和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成为了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视觉文本。本文旨在考察当前国内农民工群体的符号表征、视觉建构和社会转型的关系。通过选取2010年——2019年十年间国内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群体的新闻报道图片和门户网站腾讯新闻图片报道栏目《活着》的有效内容进行历时性梳理。研究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利用表征理论,首先基于符号学路径解析文本的表意规则,从拍摄形式和拍摄内容两方面分析新闻图片样本,总结归纳两种不同的拍摄范式和形象的视觉建构;再者辅以话语路径对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询唤和权力运作方式进行解读,探究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建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路径,呈现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张力,以及媒介表意实践与社会转型历程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在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中所表征的农民工形象虽然存在异同,受到社会转型时期的话语秩序、技术革新、媒介偏向和受众消费需求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然而两者所呈现的正视和关怀的人文理念愈发明显,大众媒介愈发关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为底层的视觉代言无疑意味着社会进步,本文也为日后对农民工群体的视觉形象表征和社会转型期提供了研究样本。
二、试论新闻摄影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闻摄影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选题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
一、新闻图片 |
二、符号 |
三、符号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对比论证法 |
第一章 符号学视阈下新闻图片的概念及传播功能 |
第一节 新闻图片的界定 |
一、新闻图片的概念 |
二、符号学理论下的新闻图片 |
第二节 新闻图片的传播功能 |
一、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加强 |
二、对新闻事实的直观再现 |
三、对新闻事实细节的补充说明 |
第二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生成系统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构成要素 |
一、主体符号和客体符号 |
二、图片的景别符号 |
三、图片的光线符号 |
四、图片的色彩符号 |
五、版面位置符号 |
六、版面空间符号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符号的选择与组合 |
一、拍摄者的选择与组合 |
二、报纸编辑的选择和组合 |
第三节 报纸新闻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应用 |
一、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
二、图文符号结合使用效果 |
第三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表意机制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化过程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修辞 |
一、报纸新闻图片明喻符号修辞 |
二、报纸新闻图片隐喻符号修辞 |
三、报纸新闻图片转喻符号修辞 |
四、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反讽 |
第三节 受众对意义的接收与解读 |
一、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两个层次 |
二、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三种模式 |
第四章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造假问题 |
二、泛视觉化现象日益凸显 |
三、报纸新闻图片意义传播中的问题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中薄弱环节的应对之策 |
一、始终坚持以新闻真实性为前提 |
二、充分发挥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
三、提高整体视觉素养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藏区民俗摄影历史脉络中的郑小运 |
第一节 藏区影像历史 |
第二节 郑小运摄影作品定位 |
第二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中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空间层次 |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人物形象 |
第三节 藏族牧区摄影中民俗的精神内涵 |
第三章 郑小运藏区摄影影分析 |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表现 |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从比较视野看其藏族牧区摄影作品 |
第四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的价值 |
第一节 社会价值 |
第二节 学术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新闻照片使用的着作权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章节结构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闻照片的概念辨析及着作权认定争议 |
第一节 新闻照片的概念及侵权概述 |
一、新闻照片及相关概念辨析 |
二、新闻照片侵权概述 |
第二节 司法审判中新闻照片着作权争议概括 |
一、新闻照片是否属于“时事新闻”的争议 |
二、新闻照片的独创性判定争议 |
三、新闻照片的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的争议 |
第二章 新闻照片是否属于“时事新闻”的争议析解 |
第一节 《伯尔尼公约》对“时事新闻”的保护排除及法理解读 |
一、《伯尔尼公约》对“时事新闻”保护排除的历史演变 |
二、《伯尔尼公约》中“时事新闻”保护排除的法理解读 |
第二节 我国“时事新闻”的概念、形式及排除保护的原因 |
一、对“时事新闻”概念、形式及排除保护原因争议的分析 |
二、对“时事新闻”概念、形式及排除保护原因争议的回应 |
第三节 新闻照片是否属于“时事新闻”:理由与评判 |
一、新闻照片不属于“时事新闻”的理由 |
二、为什么实践中会出现新闻照片是否为“时事新闻”的争议 |
第三章 对新闻照片独创性判定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独创性标准以及摄影作品独创性判定的历史存疑 |
一、独创性标准的内涵 |
二、摄影作品独创性判定的历史争议 |
第二节 版权体系和作者权体系国家的摄影作品独创性标准 |
一、版权体系国家的摄影作品独创性标准 |
二、作者权体系国家的摄影作品独创性标准 |
三、我国着作权立法和司法中的摄影作品独创性标准 |
第三节 新闻照片的独创性判定要坚持的标准和原则 |
一、新闻照片独创性判定应坚持“独”与“创”相结合的标准 |
二、新闻照片独创性判定应坚持的原则 |
第四章 关于新闻照片是否适用合理使用规则的探讨 |
第一节 国际与国内有关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的规定 |
一、《伯尔尼公约》对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的规定 |
二、我国着作权法对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的规定 |
第二节 我国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的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的功能分析 |
二、我国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的适用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对新闻照片适用报道新闻合理使用规则与否的透视 |
一、作为摄影作品的新闻照片与合理使用规则的适用 |
二、警惕网络环境下有关新闻照片合理使用规则的适用泛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7 本文创新点 |
2.纪实摄影与农村 |
2.1 纪实摄影及其发展 |
2.2 再现农村的纪实摄影与文本选择标准 |
2.3 两项影奖中再现“农村”的作品情况统计 |
3.选择性生产:再现农村的手法 |
3.1 与农村有关的视觉符号与形象要素 |
3.2 家屋与田野:被摄空间和场景的选择 |
3.3 俯视下的黑白世界:色彩和视角的选择 |
3.4 镜头下的现状与关系:被摄主体和景别的选择 |
4.观看与被看:再现农村的建制与权力 |
4.1 谁在观看?新世纪纪实摄影的视觉建制 |
4.2 摄影传统、视觉建制与凝视:再现农村背后的权力 |
5.结语与展望:建构农村与再现农村的转向 |
1.被建构的农村形象 |
2.视觉建制和权力的规制 |
3.摄影风格的固化 |
4.再现农村的向内转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选作品一览表 |
附录2 :“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历届作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选题背景 |
二、选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
一、图片语言 |
二、语篇 |
三、语用功能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描写阐释法 |
第一章 “一图为何能够胜千言”: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独立言说功能 |
第一节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呈现 |
一、新闻中的图表 |
二、新闻漫画 |
三、新闻摄影图片 |
第二节 图片语言独立言说的表征 |
一、新闻图表的独立言说 |
二、漫画图片语言的独立言说 |
三、新闻摄影图片独立言说 |
第三节 图片语言独立言说功能的成因分析 |
一、语境为图片语言的独立言说功能夯实基础 |
二、独立言说功能与图片语言的意义息息相关 |
三、独立言说功能依赖指示词语的象征用法 |
第四节 独立言说功能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现实意义 |
一、增加读者在有限时间内可获取的信息量 |
二、促进报纸新闻语篇的创新发展 |
第二章 “有图有真相”: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 |
第一节 摄影图片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行为 |
一 新闻摄影图片的叙事主体依据新闻内容发生改变 |
二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表达 |
三 摄影图片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原则 |
第二节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实现 |
一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内容 |
二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方式 |
三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特点 |
第三节 图表类新闻图片语言的叙事 |
第三章 “心随图动”: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引导功能 |
第一节 符号对于图片语言引导功能的重要性 |
一、符号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重点 |
二、符号将形象构成意义 |
三、符号易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建构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下图片语言影响着读者的认知 |
一、图片语言引导着读者的情感与思维 |
二、符号与认知之间的关联性 |
三、隐喻是图片语言能够成功引导读者的关键 |
第三节 其他要素也影响着符号对于受众认知的变化 |
一、色彩的运用 |
二、光影效果的呈现 |
三、空间结构的变化 |
第四章 “视不可挡”: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易传播功能 |
第一节 “读图时代”下图片语言的易传播功能由来 |
一、读图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 |
二、阅读变化造就了图片语言的易传播功能 |
第二节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优势 |
一、图片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 |
二、新闻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优点 |
第三节 图片语言具有视觉冲击力 |
一、图片语言视觉冲击力的外在表现 |
二、图片语言视觉冲击力的内在力量 |
三、图片语言在视觉上也必须符合大众审美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王小亭新闻摄影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新闻摄影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活动历程 |
第一节 “冒险家”:新闻摄影视觉起源(1923—1929年) |
第二节 “记录者”:社会真实的视觉表述(1930—1949年) |
第三节 返美驻台拍摄记录短片(1950年之后) |
第二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作品的主题与风格 |
第一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作品的主题 |
第二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风格解读 |
第三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观念探析 |
第一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观念的内容 |
第二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观念的特征与成因 |
第四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反思 |
第一节 文本、叙事、思想的历时反思 |
第二节 “出场”意义与被意义观照的共时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视角 |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0.4.1 研究思路 |
0.4.2 创新点 |
0.4.3 研究框架 |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航拍的产生与发展 |
一、早期航拍的演进 |
二、当代航拍的发展 |
(一)民间航拍的萌发 |
(二)航拍影像系统一体化整合 |
第二章 航拍的艺术特性 |
一、航拍的形式特性 |
(一)视角变化带来视觉活力 |
(二)构图取景更加自由 |
(三)光影利用更加灵活 |
二、航拍的内容特性 |
(一)空间的立体性 |
(二)视觉重量的平衡性 |
(三)内容的独特性 |
三、航拍的审美特性 |
(一)新视角带来陌生化体验 |
(二)陌生化带来的认知变革 |
第三章 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表现 |
一、航拍在中国当代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灾难摄影中的时效性与适应力 |
(二)荷赛与航拍 |
二、航拍在中国当代风光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侯贺良的风光摄影新视角表现 |
(二)何俊杰的风光摄影批判性 |
三、航拍在中国当代纪实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吴国勇的无处安放 |
(二)卢广的纪实摄影新语法 |
第四章 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中应用表现的价值思考 |
一、航拍产生的价值 |
(一)社会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人文价值 |
二、航拍出现的问题 |
(一)不规范操作带来伤害 |
(二)隐私权受到危害 |
(三)航拍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
三、对航拍的展望 |
(一)加强对航拍的学习与交流 |
(二)完善管理规范 |
(三)技术与艺术的共同发展 |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部分摄影作品 |
(9)女性形象在新闻摄影中的呈现 ——基于荷赛奖、华赛奖相关作品(200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创新之处 |
(七)论文技术线路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
1.1 文献综述 |
1.1.1 女性形象的媒介呈现 |
1.1.2 新闻摄影中的女性形象呈现 |
1.2 理论依据 |
1.2.1 凝视理论 |
1.2.2 话语权力和欲望双重控制下的性别凝视 |
1.2.3 男性文化霸权理论 |
1.2.4 神话原型理论 |
第二章 华赛奖、荷赛奖涉女性获奖作品的内容呈现 |
2.1 研究样本说明 |
2.1.1 研究资料及样本选择依据 |
2.1.2 样本筛选标准、时间区间及分析单位 |
2.1.3 样本采集情况 |
2.1.4 类目建构说明 |
2.2 获奖作品中女性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2.2.1 年龄:青年女性接近半数、老年女性比重较低 |
2.2.2 种族:白人女性所占比重最高 |
2.2.3 职业:家庭角色突出、职业身份弱化 |
2.2.4 摄影记者性别:男性摄影师占据主导地位 |
2.3 获奖作品内容呈现 |
2.3.1 样本总量:逐年上升 |
2.3.2 报道主题:战争与灾难类所占比重最高 |
2.3.3 情感基调:负面倾向显着 |
2.3.4 报道领域:公共领域稍占上风 |
2.3.5 面部表情:消极表情接近半数 |
2.3.6 体型:聚焦丰腴和瘦弱的身体 |
2.3.7 身体暴露程度:以裸露的身体为表达符号 |
第三章 新闻摄影建构女性形象的拍摄技法 |
3.1 摄影技法 |
3.1.1 景别:大量运用近景和特写 |
3.1.2 拍摄高度:俯拍与仰拍中的潜意识 |
3.1.3 色彩:黑白照片篇幅众多 |
3.1.4 被摄角度:正面拍摄+侧面拍摄占据主导 |
3.1.5 光线角度:对侧光的反复运用 |
3.1.6 摄影构图:对比布局塑造形象冲突 |
第四章 新闻摄影所建构的女性形象典型范式 |
4.1 受害者 |
4.1.1 软弱痛苦的女性难民 |
4.1.2 日常生活中的受害者 |
4.2 以母亲和妻子为代表的家庭角色 |
4.2.1 母亲 |
4.2.2 妻子 |
4.3 精英女性形象 |
4.3.1 女性政治家 |
4.3.2 女性文艺工作者 |
4.3.3 上流社会名媛 |
4.3.4 女性运动员 |
4.3.5 扞卫自身权益的女性斗士 |
4.4 边缘人群形象 |
4.4.1 性工作者 |
4.4.2 少数民族女性/女性宗教信徒 |
4.4.3 生活在阴霾下的女性儿童 |
第五章 新闻摄影女性形象的呈现原因探究 |
5.1 黑镜头下的符号暴力 |
5.2 男性文化霸权下的刻板成见 |
5.3 种族凝视下被他者化的女性 |
5.4 性别凝视中永恒的男性欲望与神话原型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新闻摄影中农民工形象的表征研究(2010-2019) ——以《人民日报》和腾讯《活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2 概念界定 |
1.2.1 农民工 |
1.2.2 新闻摄影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民工相关研究 |
1.3.2 《人民日报》针对农民工的表意实践 |
1.3.3 网络图片栏目针对农民工的表意实践 |
1.4 理论基础 |
1.4.1 表征理论 |
1.4.2 摄影范式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5.2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
1.5.3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5.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人民日报》表征农民工的范式 |
2.1 拍摄内容 |
2.1.1 主体属性:概念化的群像 |
2.1.2 主要议题:社会救助 |
2.2 拍摄形式 |
2.2.1 拍摄高度:客观的平拍视角 |
2.2.2 拍摄景别:呈现互动的中景 |
2.2.3 中高调与明亮色彩的积极结合 |
2.3 反复出现的视觉要素 |
2.3.1 “他者”景观 |
2.3.2 常摄的公共空间 |
2.4 农民工的形象类别 |
2.4.1 有序流动的集体群像 |
2.4.2 政策帮扶下的受恩者 |
2.4.3 积极融入社会的城乡建设者 |
2.4.4 进取向上的正能量传播者 |
2.5 摄影范式特征 |
2.5.1 政策导向下的宣传性 |
2.5.2 日常生活的普遍性 |
2.5.3 记载变迁的史时性 |
3 《活着》表征农民工的范式 |
3.1 拍摄内容 |
3.1.1 主体属性:个体叙事 |
3.1.2 主要议题:日常艰辛与苦难 |
3.2 拍摄形式 |
3.2.1 拍摄高度:强化俯拍镜头的艺术性 |
3.2.2 拍摄景别:远景和全景的全貌呈现 |
3.2.3 低调氛围和艺术化再处理 |
3.3 反复出现的视觉要素 |
3.3.1 底层民众的生活写实 |
3.3.2 私人领域的窥视 |
3.4 农民工的形象类别 |
3.4.1 日常苦难中的悲情人群 |
3.4.2 面临难题的弱势群体 |
3.4.3 底层奋斗的青年逐梦者 |
3.5 摄影范式特征 |
3.5.1 兼顾特殊性和普遍性 |
3.5.2 灰镜头下的猎奇性 |
3.5.3 公益定位下的移情性 |
4 农民工形象表征的异同及成因 |
4.1 农民工表征范式的异同 |
4.1.1 官方与民间表征范式的同构之处 |
4.1.1.1 正视与关怀的拍摄理念 |
4.1.1.2 代际传承的现象建构和生存聚焦 |
4.1.2 官方与民间表征范式的不同之处 |
4.1.2.1 政治造像与艺术隐喻 |
4.1.2.2 精英立场和底层发声 |
4.2 表征异同的成因与社会转型的联系 |
4.2.1 表征同构之处的成因 |
4.2.1.1 农民工问题的现实图景 |
4.2.1.2 新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演变 |
4.2.2 表征不同之处的成因 |
4.2.2.1 主导话语和职业话语的博弈 |
4.2.2.2 技术赋权与传播偏向的差异 |
4.2.2.3 满足受众视觉消费需求与追求社会效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试论新闻摄影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D]. 胡晓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D]. 王文倩. 扬州大学, 2021(09)
- [3]论新闻照片使用的着作权法规制[D]. 王一阳.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4]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D]. 何国胜. 暨南大学, 2020(04)
- [5]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皇甫佳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研究[D]. 韩金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8]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D]. 高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女性形象在新闻摄影中的呈现 ——基于荷赛奖、华赛奖相关作品(2000-2019)[D]. 张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新闻摄影中农民工形象的表征研究(2010-2019) ——以《人民日报》和腾讯《活着》为例[D]. 余紫琦.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