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测量在煤堆储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啸天[1](2021)在《低温氧化环境中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微观作用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煤炭资源的利用,对褐煤的开发已经成为缓解能源不足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具有丰富的活性基团和发达的孔隙结构,褐煤具有较高的自燃倾向性,限制了其应用。低温氧化过程下的煤氧吸附及反应是自燃的重要原因,水分也起着复杂的作用。因此,选用小龙潭褐煤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煤大分子结构的活性位点。构建褐煤活性基团模型,研究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吸附和反应机理。为防治煤自燃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煤的大分子结构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下进行优化,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构型,通过原煤的XPS图谱和两种构型的XPS图谱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煤的大分子结构作静电势分析,发现静电势极大点多在对氢原子附近,静电势极小值点多在氧原子附近;对煤的大分子结构作平均局部离子化能分析,褐煤反应位点多出现在含氧活性基团附近;对煤的大分子结构作范德华势分析,发现弱极性分子多吸附位点在煤分子的沟壑区域。构建并优化Ph-OCH3、Ph-CH2OCH3、Ph-OH、Ph-CH2CH2OH四种模型化合物,对模型进行分子表面的静电势计算,发现羟基氢比醚键的α-H活泼,醇羟基氧比酚羟基氧活泼。将模型化合物与H2O-O2进行吸附行为模拟计算。从吸附能和吸附距离看,H2O或O2能促进Ph-OCH3和Ph-CH2OCH3对O2或H2O的吸附,但其会竞争吸附Ph-OH、Ph-CH2CH2OH的吸附位点;从ESP、AIM和RDG分析看,活性基团吸附H2O-O2时形成的化学键为非共价键,吸附过程中H2O、O2和活性基团模型三者间会形成氢键,随着H2O的增多,体系氢键增多,体系越加稳定。亚甲基的存在使得H2O-O2优先吸附在亚甲基上,煤在低温氧化阶段O2会优先进攻活性基团的α-H。通过过渡态搜寻和内禀反应坐标法,探究了低温氧化环境下醇羟基活性基团与O2反应的过渡态和反应路径。在Ph-CH2OH与O2的反应历程中,Ph-CH2OH与O2反应,生成Ph-COOH和H2O,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释放486.7 k J·mol-1能量。在Ph-CH2CH2OH与O2的反应历程中,Ph-CH2CH2OH与O2反应,生成Ph-CH2COOH和H2O,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释放435.4 k J·mol-1能量。
李江鹏[2](2020)在《小纪汗煤矿矿井通风对煤壁自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采掘工作面的推进和巷道的开拓延伸,巷道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造成了煤柱煤壁漏风的不良通风状况,使得小纪汗矿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处的隔离煤柱煤壁在2018年的一大里发牛生了自燃冒烟现象,对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因此为了保障小纪汗矿的安全生产,需要对其通风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和煤壁自燃特性研究。本文首先,采用气压计逐点测定法对小纪汗矿进行通风阻力测定和通风阻力分布分析及简单的安全性分析,将测定数据作为矿井通风辅助软件中的基础参数进行设罝,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井自然分风模拟解算,解算结果与实际通风情况基本吻合,且根据模拟解算的风压可计算并得出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隔离煤柱两端差压为433.89Pa.其次,将现场采集的2#煤样进行破碎筛选为1#~6#煤样,分别将6种煤样置于程序升温箱中进行煤自燃特性实验,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实验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可知小纪汗矿煤样的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分别为60~70℃、115-125℃,当煤温达到100℃时1000PPM的CO浓度可作为煤自燃的判断标准。再次,利用FLUENT仿真模拟软件对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隔离煤柱的煤自燃现象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433.89Pa的煤柱差压和1m2的裂隙通道条件下,CO浓度达到了1000PPM,煤柱煤壁发生了自燃。最后,根据煤自燃条件影响因素(压差、裂隙率0.013和水分11.43%~16.31%)对小纪汗煤矿进行了自燃危险区域预测及预警,得到高危区仅有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隔离煤柱,依据划分的煤自燃阶段对小纪汗矿自燃煤壁进行了自燃阶段判断,并选用喷浆堵漏钻孔灌浆防治技术对其进行防治,实施后的气体浓度检测结果表明煤壁自燃防治效果显着,不会再出现煤自燃情况。
张锦武[3](2020)在《南方CASS软件在堆煤测量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煤矿产量也越来越提高的同时,因为人为开采浪费等综合性因素,使得煤炭损失量也逐年增加。基于此令人堪忧的现状,我们对煤堆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因为,煤炭产量是煤炭损失的统计和分析重要依据,而煤堆测量是煤炭产量统计工作的重要部分。所以,煤堆测量对于分析和统计煤炭资源损失具有重要影响。而本文主要研究南方cass先进煤堆测量技术对正文煤业煤堆容积、密度等进行测量,从而更好的统计正文煤业煤炭损失量,分析煤炭损失原因,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正文煤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更为为我国煤炭损失统计与分析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宋孝忠[4](2020)在《烟煤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煤化程度和显微组分组成决定着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及工业用途。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和煤岩显微组分的自动化测定,不仅能够解决人工检测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数据可对比性差的实际问题,而且可以大力推进煤岩参数指标在煤炭分类和炼焦配煤等工业中的应用。国内外在煤岩自动化测定方面开展过大量研究工作,但是由于受煤岩显微组成及变化的复杂性影响,煤岩显微组分自动化测定仍然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本文应用煤田地质学、煤岩学、机械制造与自动控制、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了基于反光显微镜的自动扫描与聚焦装置研制,进行了煤岩显微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关键采集参数优选、煤岩显微图像预处理、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并应用研究成果对我国不同成煤时代系列煤化程度代表性煤样进行了测定验证,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设计研制出基于反光显微镜的自动扫描与聚焦装置,开发了基于多窗口聚焦评价和搜索的煤岩显微图像自动聚焦技术,形成了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实现了煤岩显微图像的自动快速高效采集和存储。(2)揭示了影响煤岩显微图像采集质量的主控因素,提出了不同煤化程度煤的煤岩显微图像采集使用的光源强度和曝光时间最佳参数优选方法和数学模型。(3)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混合特征提取的黏结剂显微图像区域有效剔除方法;发现了煤岩显微图像中显微成分彼此之间存在的灰度异常边界,揭示了其形成原因,构建了基于Prewitt算子边缘检测的显微成分灰度异常边界剔除方法,开发出煤岩显微图像预处理技术。(4)首次开发出GKMC煤岩显微组分组自动图像分割识别算法,即基于高斯改进K-means聚类的煤岩显微组分组自动图像分割识别算法,并基于Matlab数学软件工具编写了算法程序。(5)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KMC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法自动化测定技术及装备系统。应用该套技术装备系统对我国不同成煤时代系列煤化程度的45个代表性煤样进行了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和显微组分组自动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国内公认的权威煤岩专家人工鉴定的标准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45个样品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的极差平均值分别为2.3%、2.3%、1.5%。按照国家标准GB/T18510-2001给出的准确度分析方法获得的三种显微组分组统计量(tc)都小于(n-1)自由度下临界值(tt),显示该方法与人工鉴定方法没有偏倚。由此表明,本文开发出的这套技术装备系统能够实现煤岩显微组分组的自动化高效快速测定,测定结果重复性好、准确性高。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张志亮[6](2020)在《高岭石径厚比测算方法及其在层流环境受力仿真模拟》文中提出我国的高岭土矿物材料以资源类型广、储量丰富、质地优良闻名于世。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重要应用。比如,在橡胶、塑料等领域主要用于增量型填料,可降低橡塑制品的生产成本。随着国际上纳米粘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制备一种用于橡胶和塑料中的功能性粘土材料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然而,目前人们对于纳米粘土的研究主要基于蒙脱石粘土,而基于高岭石粘土的研究则比较少,仍处于探索阶段。粘土矿物用于橡塑制品的功能性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赋予复合材料增强性能;二个是赋予复合材料阻隔性能。这就要求粘土填料具有如下特征:(1)片状结构,从而可以阻止气体或液体的穿越逸散;(2)粒径小,粒径越小越好,一般应小于1μm,从而能够赋予制品良好的机械强度;(3)径厚比大,最好在100以上;(4)分散性良好。高岭土因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需要有效地剥片并对其粒度和形状参数进行测算。高岭石径厚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目前国际上尚未有一个统一和有效的测算仪器和方法。本文以我国不同产地、多种类型高岭石及其它片层状矿物(如云母、滑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矿物学、岩石学、统计学、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多种粒径观察及测算方法,如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激光法粒径分析、沉降法粒径分析、电阻法粒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利用不同测算方法测算高岭石粒径及径厚比的可能性,研究分析测算结果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分析各测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归纳并发现各测算方法之间的潜在联系和变化规律。最终通过光学法、电镜法、电阻法三种方法之间的原理相关性、互补性及相互转化规律,发明了简便高效的高岭石径厚比测算方法,并通过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的CFD模块对测试环境及颗粒液相受力模型进行动态还原和可行性论证,最终发明了一种高岭石的径厚比测试-计算方法。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对比研究和讨论了图像法、光学法、电镜法、电阻法测试方法间的不同测试原理和互补性,归纳和总结了测算高岭石粒径的有效手段。(1)粒度较大且分布相对集中的片层颗粒,如高岭石颗粒、滑石、云母等,用图像法、扫描电镜法等结合图像处理软件测算颗粒粒径,较容易获得片层颗粒的直径,且过程简单,结果准确。这两种方法虽然差别不大,但在矿物颗粒的取样方式上仍略有不同。这就导致了样品的分散度不同,从而造成统计测量过程中厚比测算公式:(?)(式中,W为高岭石样品实测脉冲宽度(单位μs)、L为高岭石样品实测脉冲高度(单位μm);其中n(单位μm)、Wm(单位μm)、Wn(单位μs)查表可得。)3.不同测算方法对实验样品的粒径测算各有侧重,本文对比分析各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及测算结果的互补关系,研究了激光-沉降联用法以及激光-库尔特联用法,复合测算高岭石径厚比。具体结论有:(1)用激光法测片层颗粒的直径,因为激光粒度的概念反映地是散射效果相同的颗粒直径,对于片状颗粒来讲,其值与片的直径有很大关系。用电阻法推算片层颗粒厚度,电阻法测得的实验结果是与所测样品同体积的球体的直径来表达的,根据不同测算方法,颗粒体积不变的原理推算径厚比测算公式为:(?)(其中,d为库尔特法测得片状颗粒的厚度,L为激光法测得片状颗粒的直径。)(2)单独使用库尔特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和联用库尔特法与激光法之间的区别在于,颗粒粒径较大的高岭石矿物,用库尔特法测算的结果更接近SEM图像统计结果;颗粒较小的样品,激光-库尔特法测算更接近真实值。4.本文利用Comsol Multiphisics仿真模拟软件流体模块(CFD),分析和模拟了高岭石片状颗粒在层流环境下的运动状态,研究和探讨了用库尔特原理测算高岭石径厚比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归纳和总结了用comsol软件分析模拟粘土矿物的相关方法。具体结论有:(1)将CFD应用于非金属矿物液相运动环境模型中,通过流体力学计算来探讨片状颗粒的液相受力问题是一种较新的思路。CFD的分析能够揭示更加深入的物理现象,如果能给定问题的参量,CFD能够快速的给出想要的结果,同时,模拟是一种经济的分析手段,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据分析统计,片状高岭石颗粒在液体测试环境中运动,更趋向于水平或近水平方向运动,垂向或近垂向运动方式通过测试环境的片状颗粒不足10%,这与库尔特原理所推测的“片状颗粒多数以水平或近水平状态状态通过液相测试区域”非常吻合。(3)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软件的CFD模块,准确地模拟和预测了片状高岭石在层流环境的动力场情况,建立了高岭石液相运动轨迹模型,对高岭石在层流环境下的瞬态进行受力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电阻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的可行性,动态展示了高岭石在液态环境的运动轨迹。由于国际上对高岭石径厚比的测算在技术水平和方法领域仍属于较为前沿的位置,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测试标准及方法。本文证实了图像法测试高岭石径厚比的可行性,并基于此提出了电阻法以及激光-电阻联用法这两种径厚比测试方法,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软件的CFD模块建立液相受力模型,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下面是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采用激光-沉降法测片层颗粒的直径和径厚比时,因为Sedigraph沉降仪器价格昂贵且科研用较少,沉降试验数据较少,无法充分与其他粒径测算方法对比研究,导致对于激光-沉降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这一部分讨论不够充分,后续工作可在此方向做更多尝试。目前国际上尚无专用仪器来测算高岭石径厚比,因此专业公司可以本论文为理论依据,生产能够进行矿物颗粒径厚比测算的专用仪器。开发有针对性的专业软件,在软件中编算高岭石径厚比测算的相关计算公式,自动提取径厚比测算的基本数据并生成相关径厚比分析报告。这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然而,专业仪器的制作与校准是此研究最大的难点。因此,需要很大的样品量来作为实验的校准用品,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准确性。
乌云[7](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指出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马国伟[8](2019)在《宁夏地区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特性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混煤技术是洁净煤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将不同煤质特性的煤按一定比例进行掺混,以提高混配煤种的各种燃烧特性,同时以适应不同燃煤设备对煤质的要求。作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掺混,混煤需要考虑不同特性的煤种按照一定比例掺混后的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在适当选择煤种并进行一定比例配比的基础上,混煤可以实现各部分煤种的独特性和优势,为锅炉提供优越的燃烧条件;反之,会造成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效率降低、结焦积灰加剧、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燃烧设备运行水平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造成停炉事故。因而,为保证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必要对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特性开展研究,以指导电站锅炉的正常运行。锅炉的安全运行是电厂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入炉煤的结焦特性又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整个宁夏地区的动力用煤主要分为两类:以银川作为边界,银北煤指的是银川以北的煤,银南煤指的是银川以南的煤。银南煤储量远高于银北煤,属于动力用煤的主要部分,但所有银南煤种在电站锅炉燃烧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焦问题;而银北煤种虽然储量远不如银南煤,但其灰熔点高,不存在结焦问题。宁夏地区电厂目前普遍的做法是混烧银南和银北的煤,以避免燃烧过程中的结焦问题的出现,保证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但是,由于缺少宁夏地区动力混煤燃烧特性的具体研究,难以将电站锅炉中进行适当、有效的燃用混煤,宁夏各个电厂燃用混煤绝大多数是凭实践经验,缺少科学依据,因而有必要针对宁夏地区动力混煤的燃烧特性开展深入研究,用来引导地区内各电厂科学的燃用混煤,以保证电站锅炉处在安全和经济运行的状况下。本文将对地区内各大电厂合理、有效的燃用混煤提供科学依据,减少锅炉运行过程中结焦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刘统[9](2021)在《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微观孔隙结构演化特性及对瓦斯储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煤层瓦斯抽采对矿井灾害防控、清洁资源回收和减碳绿色生产意义显着,我国难抽煤层分布广泛,煤层瓦斯抽采浓度波动大、衰减快、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煤、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平顶山矿区为我国典型的低透难抽矿区,矿区难抽煤层经历的复杂的地质演化,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煤层往往含有高饱和、高压瓦斯,且渗透性极差,形成了显着的“高储低孔低渗”储层特性。煤层孔隙结构是影响瓦斯藏储和运移(储运)特性的关键因素,特别对低孔低渗储层,复杂孔隙结构可能是造成钻孔流量衰减快、抽采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了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微观孔隙结构演化特性及对瓦斯储运的影响,以期深刻揭示难抽煤层瓦斯储运的微观机制,为破解难抽煤层瓦斯抽难题提供新认识,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从化学官能团和孔隙结构演化角度探究了第二煤化跃变点(Ro=1.3%)附近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的瓦斯生储机制。研究发现第Ⅱ煤化阶段(Ro=0.6-1.3%)含氧官能团、脂肪烃含氢化学键大量减少,导致脂肪氢率Hal降低,脂肪侧链长度CLal急剧缩短和芳香度AR迅速增大,脱氢去氧反映愈发剧烈,烃类气体大量生成,跃变点附近难抽煤的生烃潜能降低明显,处在生烃高峰期。同时,跃变点附近难抽煤的脂肪结构孔大量消失,加之沥青质大量堵塞孔隙,导致孔容降低至整个煤化阶段的最低水平,同时,介、宏孔开放性差且极不发育导致剧烈生成的甲烷失去了运移通道在高应力下被大量封闭在微纳米孔隙甚至大孔、微裂隙内,造成高压瓦斯高饱和乃至超饱和赋存。(2)探究了煤大分子形态结构对微、介孔隙生成和演化的影响,揭示了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孔隙演化的微观机理。微晶结构单元(BSU)的延展度La和微孔孔容有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随La增大,BSU内芳香层的层间空隙和BSUs错位排布形成的缺陷增多,导致微孔孔容增大;缺陷度R1和La/Lc(BSU延展度La与堆砌度Lc之比)对介孔孔容有显着影响,介孔发育程度与大尺寸BSUs和分子定向域生长、排布特征有关。第二次煤化跃变前,脂肪结构降解和沥青质阻塞作用主导孔隙演化,孔容随大分子结构缺陷的减少而迅速降低;跃变后,无序微晶结构演化(La增大)开始主导孔隙演化,BSUs的生长促使孔容发生转折性增大。构造作用通过促进BSUs生长和加剧无序性排布使得结构缺陷显着增加,孔隙因而更发育。(3)探究了煤化作用下全尺度孔径分布的演化特征,提出了基于NMR-Mn Cl2的煤体孔隙结构通达性评价和分类方法。研究发现:煤化作用会显着改变孔径分布,其中对介孔分布改造明显,第二次煤化跃变下,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介孔发育迅速变差且出现严重的孔径缺失,自由流体孔隙度和核磁渗透率均极低,分别仅为1.16%和10-4 m D水平。通过分析核磁T2谱对顺磁离子Mn2+扩散的响应规律反演获得了煤样孔隙结构通达特征,将煤中孔隙分为易达孔、较难达孔、难达孔和孤立孔4类,发现难抽煤内易达孔占比显着低于非难抽煤,而孤立孔占比远高于非难抽煤。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孔隙平均尺度小,小于5μm的微纳米孔呈孤群式发育,少部分连通性孔隙呈带状集聚分布,整体结构连通性差。(4)构建了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多尺度复杂孔裂隙网络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获得了微纳米孔隙拓扑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微尺度流动影响规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了煤体孔裂隙网络结构智能分割和精准提取。通过最大球算法建立了等效孔隙网络模型(PNM),获得了孔隙拓扑结构定量参数。较非难抽煤,难抽煤孔隙最大连通基团规模极小,呈现出小尺度等效孔腔发育的特征,同时其孔腔配位数低,孔喉直径小、长度短且数量极少。FIB-SEM结果显示,难抽煤纳米级孔隙群呈现大尺度孔腔与小尺度孔喉网状连通、空间交联排布的配置关系,30 nm以下孔喉构成了气体扩散的主要通道。开展了基于PNM的微尺度流动模拟和微观结构流线场模拟,发现难抽煤纳米尺度等效结构流体压力梯度突变较为明显,流场线长度较短,流体在微结构内发生圈闭,小规模孔隙簇群、狭窄孔喉通道及低配位数孔腔是低效流动的主要原因。(5)基于微米CT系统搭建了气体运移可视化实验平台,实现了微观结构对气体扩散影响的可视化研究。非难抽煤和难抽煤均含有沿层理方向分布的暗黑色低透带,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内低透带广泛分布占比42.24%,远大于非难抽煤的8.14%,低透带内Kr气由裂隙向周围基质的扩散极为缓慢,2-50 h内的平均速率仅为1.04μm/h;通过图像注册配准、灰度校正计算、阈值分割和三维体渲染等实现了Kr气在低透带内扩散过程可视化和归一化浓度分布的定量分析;此外难抽煤解吸速率缓慢,大量Kr气被困在低透区内微纳米孔群中运移困难;另外,低透区空间孔隙结构呈现显着的孤立分布特性,高透区则存在明显的大尺度孔腔;低透带含量、分布和其内微纳米孔隙连通性对气体扩散的影响显着。(6)揭示了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瓦斯储运特性,指明了难抽煤层强化瓦斯抽采的必要方式。高压瓦斯团聚式赋存、微纳米孔隙孤群式发育和孔径畸形化分布使得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呈现出高瓦斯、低透气、非均质和易突变的特质,钻孔瓦斯抽采因而呈现出瞬时爆发式涌出、短时突变式解吸和长时缓滞式流动的特点。最后针对难抽煤层低压瓦斯吸附量高和低透带等效基质尺度大的特征,提出采取深度卸压和强力增透的方式,促进低压瓦斯解吸、加速瓦斯扩散运移,进而实现高效抽采。本论文共有图121幅,表24个,参考文献215篇。
杜少鹏[10](2018)在《高精度大型矿山贯通测量的质量控制》文中认为在《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去产能的背景下,2017年国内原煤产量同比增长3.2%,预计2018年原煤产量增长2.5%。在煤炭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如何做到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极为重要。矿山测量被称作“煤炭生产的眼睛”,但是井下测量的环境条件恶劣,同时受到施工的干扰,测量工作难度加大。因此,一旦“眼睛”受到伤害,那么矿山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将受到严重影响。论文结合1989年国家煤炭部颁布的《煤矿测量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重点从井下测量方法,陀螺定向作业方法以及贯通误差预计程序设计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井下贯通测量进行质量控制。导线测量是矿山测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导线测量的质量对矿井的开拓建设,尤其是贯通工程至关重要。论文对支导线、方向附合导线和加测陀螺定向边后导线的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环境因素做了细致研究,从温度、气压、湿度、风流和空气密度分析了井下复杂的大气环境对大气折光的影响,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井下大气折光系数。加测陀螺定向边后的支导线可以看作方向附合导线。文章从陀螺定向作业模式入手,通过改变观测方式,提高精度要求,使其达到坚强边的要求,从而可以进行简单的角度平差。精度评定部分使用双观测列公式对三观测列进行评定,经证明其结果与白塞尔公式完全相同。并将双观测列公式推广到多观测列中。贯通测量的关键在于误差预计。误差预计是对贯通精度的一种估算,它是预测贯通实际偏差最大可能出现的限度。以往的误差预计都是采用手算,灵活度低且效率不高。文章针对直伸型导线终点的误差预计设计了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程序运算可以得到终点最小预计误差,并且以此得到陀螺定向边加测的最优位置,为准确贯通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数字测量在煤堆储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测量在煤堆储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氧化环境中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微观作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2 煤的大分子结构性质研究 |
2.1 煤分子模型的构建 |
2.2 分子模型验证 |
2.3 煤分子模型性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 的吸附机理研究 |
3.1 模型构建与性质分析 |
3.2 Ph-OCH_3、Ph-CH_2OCH_3与H_2O-O_2的吸附 |
3.3 Ph-OH、Ph-CH_2CH_2OH与H_2O-O_2的吸附 |
3.4 本章小结 |
4 低温氧化环境下煤中醇羟基反应机理 |
4.1 计算细节 |
4.2 Ph-CH_2OH与O_2的反应机理 |
4.3 Ph-CH_2CH_2OH与O_2的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小纪汗煤矿矿井通风对煤壁自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矿井通风软件研究现状 |
1.2.3 煤自燃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2.4 煤炭自燃预测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与自然分风模拟 |
2.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内容及方法 |
2.1.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内容 |
2.1.2 巷道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
2.1.3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参数的计算 |
2.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及结果检验 |
2.2.1 测定参数及其计算结果 |
2.2.2 测定精度检验 |
2.2.3 通风阻力分布合理性 |
2.3 矿井通风系统自然分风模拟 |
2.3.1 矿井通风网络模型 |
2.3.2 通风网络基本参数 |
2.3.3 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参数 |
2.3.4 解算结果 |
2.3.5 矿井通风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小纪汗矿2~#煤自燃特性实验 |
3.1 实验原理及装置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装置 |
3.2 小纪汗矿煤样实验条件 |
3.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1 实验结果 |
3.3.2 CO、CH_4、C_2H_6和C_2H_4气体的规律分析 |
3.3.3 耗氧速度及气体产生率分析 |
3.3.4 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 |
3.4 不同粒径煤样自燃规律 |
3.4.1 CO浓度规律分析 |
3.4.2 CH_4浓度的律分析 |
3.4.3 耗氧速度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隔离煤柱两端差压与煤自燃仿真模拟 |
4.1 煤柱自燃概述 |
4.1.1 煤柱自燃条件 |
4.1.2 煤柱自燃机理 |
4.1.3 煤柱自燃原因 |
4.2 煤柱自燃煤柱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的构建及网格划分 |
4.2.2 Fluent渗流扩散数学模型 |
4.2.3 边界条件设置 |
4.3 煤柱煤自燃模拟分析 |
4.3.1 基本假设 |
4.3.2 煤柱CO浓度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煤自燃区域预测与防治技术 |
5.1 煤自燃区域预测 |
5.1.1 水分对煤自燃的影响 |
5.1.2 压差和裂隙率对煤自燃的影响 |
5.1.3 小纪汗矿煤自燃区域预测 |
5.2 煤自燃分级预警 |
5.2.1 自然升温气体浓度分析 |
5.2.2 煤自燃阶段划分及分级预警 |
5.2.3 小纪汗矿煤自燃阶段划分及预警 |
5.3 煤自燃灾害防治技术 |
5.3.1 煤自燃发火防控技术 |
5.3.2 小纪汗矿煤自燃防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3)南方CASS软件在堆煤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堆煤测量技术的对比 |
2 南方CASS软件在堆煤测中的应用 |
2.1 南方CASS软件概况 |
2.2 案例分析 |
2.2.1 准备设备 |
2.2.2 导入南方CASS软件,利用方格网土方计算体积方量。 |
2.2.3 在煤堆测量中重要性 |
3 结语 |
(4)烟煤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显微镜自动扫描台发展现状 |
1.2.2 显微镜自动聚焦技术发展现状 |
1.2.3 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关键技术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集成研制 |
2.1 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
2.2 自动扫描与聚焦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 |
2.2.1 机械结构设计 |
2.2.2 关键结构运动机构设计 |
2.2.3 自动扫描台结构受力分析 |
2.3 自动扫描与聚焦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
2.3.1 驱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3.2 电机驱动系统组件主要参数计算分析 |
2.3.3 驱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运行过程 |
2.3.4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2.3.5 控制模式设计 |
2.4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聚焦算法开发 |
2.4.1 煤岩粉煤光片灰度图像特征分析 |
2.4.2 基于灰度方差函数的煤岩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 |
2.4.3 自动聚焦搜索算法开发 |
2.5 加工试制 |
2.6 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集成及软件开发 |
2.6.1 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集成 |
2.6.2 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的软件开发 |
2.7 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性能测试 |
2.7.1 试验方法步骤 |
2.7.2 硬件平台试验 |
本章小结 |
3 煤岩显微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关键采集参数优选 |
3.1 试验煤岩样品与图像采集 |
3.1.1 煤岩样品制备 |
3.1.2 样品图像采集 |
3.2 煤岩显微图像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显微镜不同光源强度下显微图像灰度特征 |
3.2.2 相机不同曝光时间下显微图像灰度特征 |
3.2.3 不同煤化程度煤的图像采集关键参数优选 |
3.2.4 图像尺寸对显微组分灰度分布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4 煤岩显微图像预处理与样品图像灰度曲线特征 |
4.1 煤岩显微图像中黏结剂特征及剔除技术 |
4.1.1 正常灰度黏结剂的图像特征 |
4.1.2 异常灰度-模糊亮斑状黏结剂的图像特征 |
4.1.3 黏结剂图像剔除预处理技术开发 |
4.1.4 效果验证 |
4.2 煤岩图像显微成分间灰度异常边界特征及其处理技术 |
4.2.1 煤岩显微图像灰度异常边界特征及成因分析 |
4.2.2 灰度异常边界的剔除技术开发 |
4.2.3 煤岩显微图像灰度异常边界剔除结果分析 |
4.2.4 灰度异常边界对显微组分组自动识别准确性影响 |
4.3 煤岩图像显微组分组合特征及其典型灰度曲线类型 |
本章小结 |
5 GKMC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算法开发 |
5.1 几类典型图像分割算法适用性测试分析 |
5.1.1 基于像素信息的分割算法测试分析 |
5.1.2 阈值分割类法测试分析 |
5.1.3 基于显微组分灰度直方图的分割方法测试分析 |
5.1.4 基于模式识别的分割方法测试分析 |
5.2 GKMC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分割算法开发 |
5.2.1 两种典型聚类分割算法特征分析 |
5.2.2 GKMC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分割算法开发 |
本章小结 |
6 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法自动化测定软件系统开发 |
6.1 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法自动化测定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6.2 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预处理模块 |
6.3 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模块 |
6.4 显微组分组体积含量统计模块 |
6.5 测定结果报告输出模块 |
本章小结 |
7 GKMC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法自动测定技术应用 |
7.1 煤岩分析测定样品选取 |
7.2 图像法显微组分组测定的有效测点确定 |
7.3 显微组分组含量自动识别测定系统的重复性分析 |
7.4 显微组分组含量自动识别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分析 |
7.4.1 自动测定与人工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比对 |
7.4.2 偏倚性分析 |
7.5 不同图像法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性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高岭石径厚比测算方法及其在层流环境受力仿真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岭石及其径厚比研究现状 |
1.2.2 仿真模拟软件在流体力学领域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高岭土特征及性质 |
1.3.2 高岭石粒径测算方法 |
1.3.3 高岭石径厚比测算方法 |
1.3.4 高岭石液相受力模型的仿真模拟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2 高岭土特征及性质 |
2.1 高岭土矿区地质概况 |
2.1.1 矿区地层 |
2.1.2 构造和岩浆岩 |
2.1.3 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 |
2.1.4 矿区高岭土地质成因分析 |
2.2 高岭土结构与性质 |
2.2.1 高岭土样品的化学组成 |
2.2.2 高岭土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2.3 高岭土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4 高岭土样品的热分析 |
2.3 高岭石插层与剥片 |
2.3.1 高岭石插层 |
2.3.2 高岭石剥片 |
2.3.3 插层剥片对高岭石特性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岭石粒径测算方法 |
3.1 显微镜图像法 |
3.1.1 工作原理 |
3.1.2 显微镜图像法的发展 |
3.1.3 显微镜法测算粒径 |
3.1.4 实验数据 |
3.2 沉降法测算高岭石粒径 |
3.2.1 工作原理 |
3.2.2 沉降法的发展 |
3.2.3 沉降法测算高岭石粒径 |
3.2.4 实验数据 |
3.3 激光法测算高岭石粒径 |
3.3.1 工作原理 |
3.3.2 激光法的发展 |
3.3.3 激光法测算高岭石粒径 |
3.3.4 实验数据 |
3.4 电阻法测算高岭石粒径 |
3.4.1 工作原理 |
3.4.2 电阻法的发展 |
3.4.3 电阻法测算高岭石粒径 |
3.4.4 实验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4 单一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 |
4.1 扫描电镜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径厚比测算 |
4.1.3 实验数据 |
4.2 库尔特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 |
4.2.1 公式推导 |
4.2.2 径厚比测算 |
4.2.3 实验数据 |
4.3 本章小结 |
5 复合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 |
5.1 激光-沉降法测算径厚比 |
5.1.1 研究思路 |
5.1.2 联用激光-沉降法测算高岭石径厚比 |
5.2 激光-库尔特法联用测径厚比 |
5.2.1 公式推导 |
5.2.2 公式应用 |
5.3 径厚比测算方法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岭石液相受力模型的仿真模拟 |
6.1 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软件CFD模块 |
6.2 高岭石层流环境仿真模拟 |
6.2.1 模拟背景分析 |
6.2.2 简单层流环境模型搭建及分析 |
6.2.3 建立3D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
(三)国际关系研究 |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
四、基本史料 |
(一)民国时期史料 |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
一、友谊边境 |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边境轶事 |
一、借境放牧 |
二、越境事件 |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
一、边疆移民 |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
一、民兵组织 |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
三、“净化边境” |
四、会晤站 |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
二、中蒙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宁夏地区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特性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混煤燃烧技术发展 |
1.2.2 国内混煤燃烧技术发展 |
1.3 混煤燃烧技术研究现状与成果 |
1.3.1 混煤热解特性研究 |
1.3.2 混煤燃烧特性研究 |
1.3.3 混煤结焦特性研究 |
1.3.4 混煤燃烧NO_x等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
1.3.5 混煤配比优化分析 |
1.3.6 混煤燃烧研究的其他方面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实验研究系统及主要实验设备 |
2.1 实验系统简介 |
2.1.1 热重实验系统 |
2.1.2 沉降炉实验系统 |
2.2 主要实验设备及完成的研究内容 |
2.2.1 傅立叶红外烟气分析 |
2.2.2 电子天平 |
2.2.3 微量给粉系统 |
2.2.4 马弗炉 |
2.2.5 煤质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煤煤质特性参数研究 |
3.1 混煤元素分析 |
3.2 混煤工业分析 |
3.3 混煤发热量分析 |
3.4 混煤的结焦特性研究 |
3.4.1 混煤灰成分分析 |
3.4.2 混煤灰熔融特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煤燃烧沉降炉实验研究 |
4.1 灵新煤掺烧乾程煤方案 |
4.1.1 混煤的燃烬率 |
4.1.2 混煤的NO_x排放 |
4.2 灵新煤掺烧华鑫煤方案 |
4.2.1 混煤的燃烬率 |
4.2.2 混煤的NO_x排放 |
4.2.3 混煤的SO_2 排放 |
4.3 梅花井煤掺烧华鑫煤方案 |
4.3.1 混煤的燃烬率 |
4.3.2 混煤的NO_x排放 |
4.3.3 混煤的SO_2 排放 |
4.4 梅花井煤掺烧乾程煤方案 |
4.4.1 混煤的燃烬率 |
4.4.2 混煤的NO_x排放 |
4.4.3 混煤的SO_2 排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地区混煤优化配比研究及应用 |
5.1 约束条件的确定 |
5.2 优化目标的选取 |
5.3 多目标模糊决策法算法介绍 |
5.4 宁夏地区混煤配比优化分析 |
5.5 混煤燃烧技术在电厂的应用 |
5.5.1 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
5.5.2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
5.5.3 煤质特性参数 |
5.5.4 存在的问题 |
5.5.5 掺配方案 |
5.5.6 混煤燃烧的结果与分析 |
5.5.7 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混煤煤质特性实验数据 |
1.1 灰成分测量结果 |
1.2 灰熔融特性测量结果 |
作者简介 |
(9)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微观孔隙结构演化特性及对瓦斯储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 研究进展及成果 |
2 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化学结构和孔隙演化对瓦斯生储的影响 |
2.1 试样基本物性参数及煤阶、煤化阶段分类 |
2.2 煤的官能团演化特性及生烃响应 |
2.3 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孔隙结构演化及瓦斯吸附特性 |
2.4 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瓦斯生储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平顶山难抽煤大分子结构特性及“大分子-孔隙”协同演化机制 |
3.1 研究方法及思路 |
3.2 煤的X射线衍射微晶形态结构特征 |
3.3 煤的Raman大分子结构特性 |
3.4 大分子形态结构对微、介孔隙生成和演化的影响 |
3.5 埋藏变质和构造作用下平顶山难抽煤“大分子-孔隙”协同演化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平顶山难抽煤多尺度孔隙结构及连通特性 |
4.1 平顶山难抽煤多尺度孔径分布特征 |
4.2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煤体全尺度孔隙及可动孔隙结构特征 |
4.3 基于NMR-MnCl_2的煤体孔隙结构通达性评价 |
4.4 平顶山难抽煤孔隙形态及发育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平顶山难抽煤复杂孔裂隙网络结构可视化表征及气体流动特性研究 |
5.1 实验仪器与方案 |
5.2 三维可视化重构技术的实现 |
5.3 平顶山难抽煤多尺度孔裂隙三维重构及网络拓扑学分析 |
5.4 平顶山难抽煤微观尺度孔裂隙结构可视化流动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平顶山难抽煤微观结构对气体运移影响的可视化研究 |
6.1 气体运移可视化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方法 |
6.2 煤样气体运移过程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
6.3 高低透区域细观结构空间差异性分析 |
6.4 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瓦斯储运特性及对瓦斯抽采的响应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高精度大型矿山贯通测量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贯通测量作业方法与质量控制 |
2.1 井下导线测量 |
2.1.1 水平角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 |
2.1.2 光电测距仪距离测量与误差分析 |
2.2 导线测量误差分析 |
2.2.1 井下支导线的误差分析 |
2.2.2 方向附合导线的误差分析 |
2.2.3 加测陀螺边后的导线误差分析 |
2.3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
2.3.1 大气折光的不同形式 |
2.3.2 井下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
2.3.3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三角高程测量的影响 |
2.3.4 井下大气折光系数K的计算 |
3.陀螺定向的方法与精度评定 |
3.1 陀螺定向原理 |
3.1.1 陀螺定向原理 |
3.1.2 陀螺定向精度要求 |
3.1.3 子午线收敛角的计算 |
3.2 陀螺定向方法研究 |
3.2.1 陀螺定向作业过程 |
3.2.2 陀螺定向边能否作为坚强边的判断 |
3.2.3 陀螺定向作业模式 |
3.3 陀螺定向精度评定 |
3.3.1 由白塞尔公式评定中误差 |
3.3.2 由双观测值之差评定中误差 |
3.3.3 三观测列中误差的评定 |
4.贯通误差预计与优化的程序设计 |
4.1 贯通误差预计理论 |
4.2 优化设计理论 |
4.3 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4.3.1 编程语言(Java)简介 |
4.3.2 开发工具(Eclipse)介绍 |
4.3.3 程序设计流程 |
4.3.4 程序功能实现 |
4.4 案例分析 |
4.4.1 工程概况 |
4.4.2 优化设计方案 |
4.4.3 数据分析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四、数字测量在煤堆储量测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氧化环境中褐煤活性基团与H2O-O2的微观作用模拟研究[D]. 李啸天.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小纪汗煤矿矿井通风对煤壁自燃影响研究[D]. 李江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南方CASS软件在堆煤测量中的应用[J]. 张锦武.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5)
- [4]烟煤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D]. 宋孝忠.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3)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高岭石径厚比测算方法及其在层流环境受力仿真模拟[D]. 张志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8]宁夏地区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特性研究与应用[D]. 马国伟. 东南大学, 2019(05)
- [9]平顶山矿区难抽煤层微观孔隙结构演化特性及对瓦斯储运的影响[D]. 刘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高精度大型矿山贯通测量的质量控制[D]. 杜少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