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疗法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论文文献综述)
王琳君,谈小倩[1](2021)在《氧驱沐舒坦氧吸入联合整体护理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氧驱沐舒坦氧吸入联合整体护理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整体护理)各35例,两组患儿均氧驱沐舒坦等对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1周后,试验组完全依从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氧驱沐舒坦氧吸入治疗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
吴俊毅[2](2021)在《化痰定喘贴结合肺部闪罐协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化痰定喘贴联合肺部闪罐协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改善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症状和预后中的作用,为今后在儿科临床进一步推广该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应用的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儿科住院部的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8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成四组,实验组患儿均给予化痰定喘贴联合肺部闪罐协助常规治疗5天,常规组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及闪罐组在常规组治疗下分别加用化痰定喘贴穴位贴敷及肺部闪罐,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的主症积分(发热、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听诊及胸部X线片结果对比等)、次症积分(精神症状、饮食、便质、口渴、面赤、舌质、舌苔、指纹等)及总体疗效等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本次实验共纳入80例患儿,无脱落患儿,共计80例患儿完成本次实验,其中以2-3岁以内患儿居多,男女比例各半,脱落率0%。(2)在本次实验中,治愈0例,显效76例,有效4例,无效0例,实验组效率为81.93%,常规组效率为72.03%,敷贴组效率为76.57%,闪罐组效率为75.59%,实验组效率与其他治疗组的效率差距明显。(3)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的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均可得到有效缓解或消除,肺部听诊及胸部X线片结果对比较前明显改善。(4)治疗期间,暂无患儿出现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待后期进入临床长期观察加以补充说明。结论:(1)化痰定喘贴联合肺部闪罐协助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化痰定喘贴联合肺部闪罐可有效改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及肺部听诊和胸部X线片结果。(3)运用化痰定喘贴联合肺部闪罐协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郭淳[3](2020)在《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评价中药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用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作用并探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开展体外抑菌试验及动物体内试验进行研究。一、体外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勒马回注射液作用于6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标准株及临床株在两种不同菌液浓度下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勒马回注射液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二、体内试验通过建立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小鼠氨水引咳模型、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大鼠肛温的影响、对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明确勒马回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的药效学作用。此外,对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及氨水引咳模型小鼠进行药效学研究的同时,应用ELISA技术,检测动物体内细胞因子表达:以大鼠血清IL-6、TNF-αα、IL-1β含量、下丘脑中PGE2含量为观察目标,以小鼠血清中IL-10含量为观察目标,探究勒马回注射液解热及镇咳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一、体外试验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81.25~562.5μg/ml,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281.25~1125μg/ml,且在1.0×104与1.0×105两种菌悬液浓度下,MIC值随菌悬液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与标准株测定的MIC值相差不大,二者结果相等或相差一个稀释度。2.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未表现出明显抑菌效应。二、体内试验1.对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的影响(1)通过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能够成功复制大鼠发热模型,其热势存在典型的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体温高峰平台期,于造模后7h达到最高升温幅度。造模后每小时测定大鼠肛温,观测共10小时的体温变化。在造模后第3h、第4h两个体温测定点,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相比,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体温差值显着降低(P<0.05),第4h的发热抑制率高达197.56%。但10小时体温反应指数(TRI10)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2)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血清中1L-1β、IL-6和TNF-α含量及下丘脑中PGE2含量检测后发现: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1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有降低1L-1β含量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③勒马回注射液各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较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的影响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中,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极显着低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P<0.01),耳肿胀抑制率达29.35%;中、低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小鼠氨水引咳模型的影响(1)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咳嗽次数均少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对比模型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高、低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显着减少氨水致咳小鼠咳嗽次数。②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小鼠咳嗽次数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勒马回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的咳嗽次数高于阳性药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的76.97%、77.27%,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减少咳嗽次数上的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2)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①模型组一与模型组二分别为雾化盐水及灌胃盐水给药,雾化盐水组较灌胃盐水组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二者差异显着(P<0.01);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雾化吸入方式本身具有良好的镇咳作用。②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阳性药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药物活性达阳性药的137.72%。表明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③勒马回注射液中、低剂量组小鼠咳嗽潜伏期与阳性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的101.77%、96.94%。表明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镇咳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3)IL-10含量测定: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10含量均较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显着增加(P<0.01,P<0.05,P<0.01),较阳性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剂量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均可显着增加氨水致咳小鼠血清中IL-10的表达。4.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的影响勒马回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均较模型组显着(P<0.05、P<0.01)升高,较阳性药组(雾化氨溴索注射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勒马回注射液低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高、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结论: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受细菌接种量影响。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明显抑制作用。2.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一定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降低发热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有关。3.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减轻急性炎症反应。4.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显着镇咳作用,在减少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且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总体镇咳效果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其镇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0水平有关。5.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能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
王继培[4](2020)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评价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应用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郁肺型)中的临床护理疗效,探索在临床应用中更加适宜的中医药辅助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支气管肺炎(风热郁肺型)患儿180例,在遵循家长意愿的基础上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穴位贴敷组、联合组三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穴位贴敷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止咳化痰膏在天突穴、膻中穴及肺腧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每次贴敷2h,每日一次,共贴敷6天;联合组在穴位贴敷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进行治疗,推拿法具体为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退六腑、清天河水各200次,揉掌小横纹、揉肺腧100次,以上推拿法每日1次,共推拿6天。所有的入组患儿于治疗前、治疗3天及治疗7天时进行中医证候症状体征评分,观察并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记录患儿咳嗽、咯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同时收集患儿治疗前及出院时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胸片情况。对患儿治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使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三组患儿治疗3天及治疗7天时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天时,联合组对各积分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在总积分的改善上,与穴位贴敷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时,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积分的评分比较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三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治疗3天及治疗7天时,三组的治疗方式对患儿白天咳嗽、夜间咳嗽、咯痰、发热、肺部听诊、气喘程度的评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天时,联合组在夜间咳嗽、肺部听诊、气喘程度的评分改善上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贴敷组在气喘程度的评分改善上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时,联合组对白天咳嗽的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三组患儿次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治疗3天时,对照组对患儿流涕、咽红肿、有汗、烦躁、食欲食量、小便、大便的评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鼻塞、面色的评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贴敷组对患儿各次要症状体征的评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对患儿除大便外的各次要症状体征评分改善上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时,三组的治疗方式对患儿各次要症状体征的评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治疗3天时,联合组对患儿咽红肿、烦躁及面色的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对患儿烦躁的评分改善与穴位贴敷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时,联合组对患儿鼻塞、面色、食欲食量的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贴敷组对患儿鼻塞、面色的评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三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胸片转归情况比较:治疗7天时,三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胸片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三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咯痰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比较:治疗7天时,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咳嗽、肺部啰音、咯痰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的缩短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穴位贴敷组相比,在咳嗽、咯痰消失时间的缩短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贴敷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的缩短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三组患儿治疗7天的疗效比较:治疗7天时,三组患儿的愈显率分别为76.79%,84.48%,89.83%,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愈显率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7)。7.治疗后三组患儿满意度评分的比较:治疗结束后,穴位贴敷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穴位贴敷组及对照组相比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8.安全性评价: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穴位贴敷组和联合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儿出现局部皮肤潮红,潮红部位为背部肺腧穴进行穴位贴敷部位。对照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用以辅助治疗婴幼儿风热郁肺型支气管肺炎,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症状体征积分;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咳嗽、肺部啰音、咯痰症状消失时间及患儿住院时长且安全性较高,并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方淑颖,王丽红[5](2019)在《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6例临床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应用常规方案联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中2016年10月—2017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46例患儿纳入该次研究。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23例患者。实验组患儿实施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配合常规方案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单纯应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40 0,P=0.000 0)。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9%,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3 9,P=0.000 0)。结论将常规方案联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况,同时不会对患儿造成额外的不良用药反应,具有积极的用药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李燕维(Yanwei Lee)[6](2019)在《背部腧穴拔罐疗法对小儿肺炎啰音吸收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背部腧穴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患儿症状、体征特别是肺部啰音的变化,评估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搜集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病人,符合西医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的62例患儿,根据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31例、治疗组31例。观察组予中西医常规治疗+背部腧穴拔罐,对照组予中西医常规治疗+背部中药外敷。通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发热、咳嗽、喉间痰鸣、气促气喘、啰音)、次要证候(鼻塞、流涕、纳呆、神疲、大便、小便、舌象)积分、总积分及肺部湿啰音消失天数等指标的比较,观察评估背部腧穴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患儿症状、体征特别是肺部啰音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次要证候积分及总体积分方面,观察组、对照组组内对比,治疗前后相应积分均显着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对照组组间对比,治疗后主要证候积分、次要证候积分及总体积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示两组治疗效果相当。在两组湿啰音消失天数方面,两组湿啰音消失天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湿啰音消失天数小于对照组患儿湿啰音消失天数。结论:背部腧穴拔罐及背部中药外敷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上疗效相当,但背部腧穴拔罐对于小儿肺炎啰音吸收速度优于背部中药外敷,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值得运用及推广。
赵神秀,孙小红[7](2018)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行超声波经皮透药疗法的效果及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行超声波经皮透药疗法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给予随机分组, 对照组30例, 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3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波联合药物经皮透药, 并给予相护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喘、气喘、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显着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治疗后有21例治愈, 7例显示好转, 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超声波经皮透药及相关护理, 能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 缩短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显着, 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魏斯奇[8](2018)在《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在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1、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氧驱雾化、涂咽护理、鼻腔冲洗联合起来,制定一套系统化的鼻咽部清洁技术,从而应用于临床中。2、探讨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对学龄前儿童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6月至2017年1月-6月在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儿科入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患儿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因有患儿中断治疗或合并其它并发症,最终纳入我们统计数据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对照组38例、实验组39例;支气管肺炎:对照组38例、实验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不规律的氧驱雾化、碘甘油涂咽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并给予系统化的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系统化的鼻腔冲洗治疗+氧驱雾化+涂咽护理)辅助治疗。选用患儿一般资料调查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症状体征评分表和临床疗效标准作为评价工具。所得数据全部录入Graphpad-Prism 7.0软件;统计描述采用均值、标准差、百分比表示,统计方法非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一般资料、主要症状体征的进行比较,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儿的一般情况是没有差异的。年龄段分布、性别组成、体温、睡眠、咳嗽、鼻塞、流涕等基本情况没有差异;治疗血液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的方面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实验组的各症状缓解的时间,如鼻塞(1.00±0.67,d)、咳嗽(1.17±0.21,d)、咽痛(1.47±0.30,d)、咽部充血(2.92±0.37,d)、扁桃体肿大(3.0±1.20,d),显着快于对照组的患儿(鼻塞(2.0±0.94,d)、咳嗽(1.60±0.52,d)、咽痛(1.84±0.24,d)、咽部充血(3.45±0.55,d)、扁桃体肿大(3.75±0.43,d);实验组的血象指标白细胞(7.14±1.06))109/L、单核细胞数目(0.39±0.15))109/L、CRP(4.85±0.84)mg/L等恢复时间显着快于对照组的患儿白细胞(9.29±1.61)109/L、单核细胞数目(0.62±0.20)109/L、CRP(15.85±4.9)/mg/L。并且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4.80±0.20,d)比对照组(5.50±0.22,d)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3、支气管肺炎治疗后,实验组的各症状缓解时间,如鼻塞(1.43±0.67,d)、流涕(2.3±0.73,d),显着快于对照组患儿鼻塞(1.84±0.22,d)、流涕(3.1±052,d);实验组的血象指标白细胞(7.79±1.69)109/L、中性粒细胞(4.05±1.31)109/L、CRP(6.03±0.45)mg/L恢复显着快于对照组的患儿白细胞(9.84±1.69)109/L、中性粒细胞(5.38±1.42)109/L、CRP(8.61±0.98)mg/L,但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目无明显影响。并且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5.8±0.29,d)比对照组(7.2±0.48,d)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院内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前提下,系统化的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治疗能显着缩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持续时间,使部分血象指标尽快恢复正常,并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作为一套鼻咽部清洁技术推广使用。
李春华,龚先明[9](2018)在《超声波透皮给药靶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超声波透皮给药靶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功效。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8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各54例),对照组为患儿沐舒坦雾化吸入施药,观察组患儿为沐舒坦超声波透皮施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Pa O2)与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的改变、症状消除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a O2与Pa CO2的改变、症状消除时间与住院时间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沐舒坦通过超声波透皮施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优良。
宋奇兰,吉学元[10](2018)在《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病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予抗感染、平喘、止咳等常规治疗,后者予常规加沐舒坦(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本文均称为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二、常规疗法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规疗法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论文提纲范文)
(1)氧驱沐舒坦氧吸入联合整体护理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症状变化 |
2.3 治疗依从性 |
2.4 家属满意度 |
3 讨 论 |
(2)化痰定喘贴结合肺部闪罐协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肺炎喘嗽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汪受传《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三版 2013年第85页)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与脱落标准(见附表3) |
6 分组方法 |
7 治疗方法 |
8 观察指标 |
9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
2.1 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2.2 主要症状治疗前后变化比较 |
2.3 次要症状治疗前后变化比较 |
2.4 治疗前后肺部体征及胸正位片结果比较 |
2.5 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
3 临床疗效分析 |
4 不良反应观察记录 |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支气管肺炎的认识 |
1.1 病因 |
1.2 临床表现 |
1.2.1 一般症状 |
1.2.2 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 |
1.2.3 X线正位片相关表现 |
1.3 西医治疗 |
1.4 支气管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
1.4.1 组织炎症与CRP的变化 |
1.4.2 免疫功能的变化 |
1.4.3 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
2 中医对支气管肺炎的研究进展 |
2.1 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机 |
2.2 现代关于支气管肺炎的辨证施治 |
2.3 治疗方法的研究 |
3 治疗方法的选择 |
3.1 肺部闪罐的作用机制及优势 |
3.1.1 作用机制 |
3.1.2 优势 |
3.2 穴位贴敷疗法的选择依据 |
3.2.1 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 |
3.2.2 肺俞穴选穴依据 |
3.2.3 化痰定喘贴的选择依据 |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4.4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
一. 中医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二. 中医药治疗进展 |
(一) 内治法 |
1 中药汤剂治疗 |
1.1 诊疗思路 |
1.1.1 辨疾病分期治疗 |
1.1.2 辨证分型治疗 |
1.1.3 其他诊治思路 |
1.2 对不同病原体的治疗 |
1.2.1 对病毒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2 对细菌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2.3 对支原体引起的ALRTI的治疗 |
1.3 对特殊发病人群的治疗 |
1.3.1 对老年人的治疗 |
1.3.2 对小儿的治疗 |
2 口服中成药治疗 |
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
(二) 外治法 |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
2 中药外敷治疗 |
3 中药雾化治疗 |
4 经皮给药治疗 |
5 TDP仪照射治疗 |
6 推拿疗法 |
7 拔罐疗法 |
(三) 中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 |
(四) 重大传染病的防治 |
三.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试验一 勒马回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试验药物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MIC的测定 |
1.2.2 药液制备 |
1.2.3 细菌的复活及纯化 |
1.2.4 细菌悬菌液的制备 |
1.2.5 操作步骤 |
1.2.6 结果判读 |
1.2.7 注意事项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剂与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1.2.1.1 动物分组 |
1.2.1.2 给药方法 |
1.2.1.3 酵母混悬液的制备 |
1.2.1.4 造模 |
1.2.1.5 体温测定 |
1.2.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
1.2.1.7 统计分析 |
1.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1.2.2.1 动物分组 |
1.2.2.2 给药方法 |
1.2.2.3 造模及取材 |
1.2.2.4 检测指标 |
1.2.2.5 统计分析 |
1.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1.2.3.1 引咳初筛与动物分组 |
1.2.3.2 给药方法 |
1.2.3.3 造模及取材 |
1.2.3.4 检测指标 |
1.2.3.5 统计分析 |
1.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1.2.4.1 动物分组 |
1.2.4.2 给药方法 |
1.2.4.3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4.4 造模及取材 |
1.2.4.5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
2.1.1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
2.1.2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反应指数的影响 |
2.1.3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发热抑制率的影响 |
2.1.4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血清中1L-1β、1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
2.1.5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的影响 |
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
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
2.3.1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 |
2.3.2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咳嗽小鼠血清中IL-10的影响 |
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2.4.1 酚红的标准曲线 |
2.4.2 勒马回注射液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3 样本量估算 |
4 分组方法 |
5 伦理原则 |
6 干预方案 |
7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8 质量控制 |
9 数据统计分析 |
10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试验病例入选情况 |
2 基线分析 |
3 疗效评价 |
4 治疗后三组患儿满意度评分比较 |
5 安全性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1 穴位贴敷的治疗理论,止咳化痰膏的功效、方解 |
2 小儿推拿法理论、功效 |
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 研究创新点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5)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6例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
2.2 两组患儿不良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6)背部腧穴拔罐疗法对小儿肺炎啰音吸收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小儿肺炎的认识 |
1.1.1 古代文献对小儿肺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
1.1.2 小儿肺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1.1.3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西医对小儿肺炎的认识 |
1.2.1 病因 |
1.2.2 治疗 |
1.2.3 外治法 |
1.3 拔罐的相关研究 |
1.3.1 中医对拔罐的认识 |
1.3.2 西医对拔罐的认识 |
1.4 评论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收集来源 |
2.1.2 病例选择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2.3 疗效评定标准 |
2.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5 技术路线图 |
2.3 结果 |
2.3.1 两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情况对比 |
2.3.2 总体疗效比较 |
2.3.3 两组治疗后疗效 |
2.3.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结果与分析 |
3.2 敷胸散疗效确切 |
3.3 背部腧穴拔罐疗法消除肺部湿性啰音机制探讨 |
3.4 拔罐理论分析 |
3.4.1 拔罐疗法相关操作分析 |
3.4.2 拔罐疗法治疗小儿肺炎补泻原则[65] |
3.4.3 抽气罐的选择 |
3.5 不足与展望 |
3.5.1 不足 |
3.5.2 展望 |
3.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在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呼吸道感染 |
1.1.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1.3 支气管肺炎 |
1.2 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的应用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氧驱雾化的研究现状 |
1.2.2 碘甘油涂咽的研究现状 |
1.2.3 鼻腔冲洗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收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
2.1.3 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 |
2.1.4 病例纳入的标准 |
2.1.5 病例剔除的标准 |
2.2 资料收集 |
2.2.1 入院时的资料收集 |
2.2.2 治疗后的资料收集 |
2.2.3 各症状评分标准 |
2.3 抽样方法及病例数的确定 |
2.3.1 抽样方法 |
2.3.2 病例数的确定 |
2.4 研究方法及构建管理体系 |
2.4.1 研究设计 |
2.4.2 构建管理体系 |
2.4.3 专业技术培训 |
2.5 实验分组 |
2.6 治疗方法 |
2.6.1 常规治疗与护理 |
2.6.2 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 |
2.7 治疗效果的观察 |
2.7.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
2.7.2 支气管肺炎疗效的观察 |
2.8 实验流程 |
2.9 统计分析 |
2.9.1 数据收集 |
2.9.2 统计分析方法 |
2.10 研究的伦理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治疗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
3.1.1 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的一般情况的比较 |
3.1.2 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的疗效的比较 |
3.2 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治疗的影响 |
3.2.1 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的一般情况的比较 |
3.2.2 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治疗支气管肺炎后疗效的比较 |
4 讨论 |
4.1 鼻咽部清洁技术在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 |
4.2 鼻咽部清洁技术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4.3 鼻咽部清洁技术与支气管肺炎 |
5 结论 |
6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6.1 本研究不足之处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9)超声波透皮给药靶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a O2与Pa CO2比较 |
2.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与症状消除时间比较 |
3 讨论 |
(10)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疗效观察。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常规疗法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论文参考文献)
- [1]氧驱沐舒坦氧吸入联合整体护理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观察[J]. 王琳君,谈小倩. 贵州医药, 2021(09)
- [2]化痰定喘贴结合肺部闪罐协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俊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郭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D]. 王继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6例临床效果评价[J]. 方淑颖,王丽红. 中外医疗, 2019(18)
- [6]背部腧穴拔罐疗法对小儿肺炎啰音吸收的疗效观察[D]. 李燕维(Yanwei Lee).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小儿支气管肺炎行超声波经皮透药疗法的效果及护理[J]. 赵神秀,孙小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6)
- [8]鼻咽部清洁护理技术在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D]. 魏斯奇.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9]超声波透皮给药靶向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 李春华,龚先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4)
- [10]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宋奇兰,吉学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