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涌向新世纪

声音涌向新世纪

一、向新世纪倾吐的心声(论文文献综述)

丛海霞[1](2020)在《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1874至1949年的巴蜀词坛为研究对象,考察此期巴蜀词学思想、词人生态、题材内容、艺术特质、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面展现其多元风貌及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是千年巴蜀词史发展新变的又一座高峰。巴蜀词坛曾在五代及两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然金、元、明及清代前中期却十分薄弱,直至晚清才逐步觉醒。近百年时间内,巴蜀词坛不仅唱和活动频繁,创作数量陡然增加,而且质量上乘,出现了不少情格兼重的词史佳作。纵向比较而言,确实堪与五代两宋相提并论。其次,它是晚清民国巴蜀文学不可缺失的一章。与其他文体相比,词之“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的特质在面对不易言说的语境下,有其显着的优势。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新诗、戏剧、小说等新文学都不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局限性,而词这类旧形式,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使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反而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遂更能深入地反映战时人民的真实生态。第三,它是中国地域词史研究的重要方阵。巴蜀地处西陲,有山奇水秀自然风光的陶冶,亦有根深蕴厚词学传统的滋育。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天府”特色。然当下对巴蜀词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宏观上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五代、两宋时期词人受到格外关注,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二,文献整理的不足;其三,词学批评重视不够;其四,研究方法及视角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采取知人论世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便于准确抽绎作家作品的特质;后者有利于作群体性现象的考察与反思。巴蜀词坛有着悠久的词学传统,晚清民国时期对此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综合来看,此期词学观念有三大特点:第一,推尊词体,强调诗词同源;第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第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在建构巴蜀词学历程中,李调元《雨村词话》是词坛浙、常二派此消彼长之间的过渡性存在,也是巴蜀词学星火相传的关键人物。姜方锬《蜀词人评传》则是巴蜀词坛由传统词话向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成果。基于以上思想理念的考察,及对创作成就和词史发展的整体观照,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1874年,张之洞成功创办尊经书院,成为巴蜀文学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书院培育了众多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人才,他们为巴蜀文化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巴蜀词坛也开始摆脱萧条冷寂的局面,如张祥龄、胡延、朱德宝、宋育仁、周岸登等人开始活跃文坛,他们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凭借精工富艳的才情与坚韧不屈的性格,终在词坛博得一席之地。张祥龄是唯一一个串联北京、吴中两大词群并与湖湘词群交往密切的关键人物。他早期学步姜、张之醇雅,后转师二晏,终以意炼警辟、淳质闳约的独特风貌屹立于巴蜀词坛。胡延与朱德宝都是沉沦下僚的文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鼎革易代之际,朱德宝站到了维新阵营,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而胡延则坚守在守旧阵营,试图以个人辛勤的付出来切实改变地方百姓的生活。二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动荡政局下人民的复杂心声。周岸登是晚清向民国过渡的典型。早期因强调声律,一直以“二窗词客”的身份被划入梦窗一派。其实,《蜀雅》词特别重视情感抒发,整体上呈现出由哀婉凄艳到沉雄霸悍风格的转变趋势。在近百年蜀中词坛,周氏理当胜任探花之誉。第二,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锦城词社是近代巴蜀第一个词学社团,它是词坛由觉醒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该词社成立于四川成都,活跃于1916至1920年间,先后组织三十余次雅集活动,刊刻《春禅词社词》《花行小集》两部词集,参加人数先后达二十四人,比较着名的有赵熙、邓潜、邓鸿荃、张慎仪、江子愚、林思进等。当时四川频繁的军阀混战并未引起中国词坛其他文人的关注,而锦城词社则从文人角度客观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动乱,所写作品具有透视普通民众生态、补正史之缺的词史价值。赵熙是锦城词社的重要参与者,其《香宋词》不仅是袁枚性灵说的现代回响,而且真切地反映了清民异代之际遗老耆旧的复杂心声。邓潜受赵熙影响较大,他们有着相似的亡国经历和乱世处境,其词呈现出寄托幽深、孤悲沉郁的整体风貌。张慎仪和江子愚则从各自角度展示内心的不甘和挣扎,是彼时人心思变的一个缩影。第三,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众多高校及文人迁徙至此,巴蜀成为继南京、上海、京津之后,又一引领潮流的诗词重镇。首先,创作力量和数量都陡然猛增;其次,诗词社团、雅集唱和等群体性文学活动更加活跃;第三,词体社会功能显着增强;第四,描写内容由个性生活转向抗日战争;第五,词作风格由崇尚花间的独抒性灵向豪雄悲壮、沉郁顿挫等多元风貌拓展。此期巴蜀籍词人向迪琮和刘冰研成就十分突出。向词提出师法北宋、情格兼重的创作思路;刘词推崇音律,并强调以词记史。二者是认识民初梦窗风流弊和见证抗战词坛苏辛词风崛起的独特窗口。总而言之,在1874至1949年间,巴蜀经历了从词坛边缘向词坛重镇的发展演变过程。终以兼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倡导抒情的性灵本色和立体呈现当地人民复杂心声的三大特质屹立于中国词坛。

陶伊娜[2](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从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抗战胜利起,到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国成立止,前后有四年多的时间。人民解放战争的政治传播事业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却是我国宣传史上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时期。与抗战时期的形势相比,这一时期政治背景上的最大特点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政治传播的形势也随着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真正实现中国的民主进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团结一切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其中政治传播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在这个时期斗争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通过有效的政治宣传,将其军事战略、政治见解、政治立场和文化观念传播给了广大人民、党内干部和人民解放军,甚至包括敌军和国外媒体,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活动进行了有效配合。战场前线的宣传活动不仅激发了中共自身战斗部队的士气,而且促进了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政策。中共有效的政治传播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中间派的支持,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拉斯威尔的“5W”传播模型来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全文包括引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起源和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中共早期政治宣传的相关论述的阐释。第三部分是在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现实动因。通过革命形势,党组织的构成成分,民众觉醒程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各方面的严峻形势,为中共政治传播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主要利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对战时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载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形成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实践活动的总体认识。第五部分主要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政治传播活动进行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探析,为新时期中共进一步改善政治传播工作,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思考方向。

付思敏[3](2020)在《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古诗十九首》因被梁昭明太子萧统收录在《文选》中而得名,虽仅仅是十九首没有主名的抒情短诗,但一直受到诗论家的赞赏,且一度与《诗经》相提并论。这一特殊现象,引起了历代学者的关注,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关于它的研究多集中在探究作者、创作时代、思想内涵、艺术成就这几个方面。笔者在深入学习《古诗十九首》后,对于为何这十九首诗歌能被《文选》收录且被诸多杰出的艺术家所称赞感到十分困惑,从现存文献资料中难以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理由。机缘巧合,笔者了解了王澍的“文体自觉”论、任树民的“艺术特质视域”理念,再结合往昔所学习的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理论,大胆猜测:《古诗十九首》最伟大的成就应当是标志着中国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在探究、验证之前,笔者深入思考“‘诗歌自觉抒情’是否可论”以及“‘诗歌自觉抒情’是否具有共性特质”这两大问题,最终得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可论且具备共性特质”,这是本文研讨的基本前提。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论证“《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首先,以作家、作品、世界、读者作为研讨视域去呈现“《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内涵表现”。考虑到相关可信资料的不足,主要以作品的内容及较为直观的创作手法为依据,同时与早期或同期代表性作品进行对比,使这种表现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其次,从语言、结构、虚实相生的手法这三个方面探究“《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艺术手法”。这一部分内容是对这十九首诗歌自觉抒情直观且又精准的解读。再次,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进行“《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探因”。这一章节内容与前两章内容相互补充,在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梳理《古诗十九首》创作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论点的合理性。最后,分别从抒情诗的发展、诗歌史的发展、文学史的发展三个层面挖掘“《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意义”。引导读者了解并认可这十九首诗歌对于这三个层面的意义,最终完成对整个论点的论证。

张承志[4](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田墨[5](2020)在《《故事新编》与《豕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故事新编》和《豕蹄》分别收录了鲁迅和郭沫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历史小说。二者均被作者称为历史速写、均采用以古喻今的方式且在创作时间上也大致重合,但其风格却殊异。本文联系这两部作品创作时的特殊背景,比较二者的异同并探求其形成的原因,以期对两部作品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新编》和《豕蹄》作为现代历史小说中具有开拓性和代表性的重要作品,它们在艺术手法上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如均有“速写”的色彩,均有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在景物、语言和形象描写中多处采用独特的陌生化手法,展现了寓言化的思维方式等。不过,由于鲁迅与郭沫若对外来思想的接受类型不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否定与尊崇之别,在典型化问题的认识上关注点不同以及在创作传统上的差异等原因,使得两部作品在艺术表现风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艺术形象塑造方面,即便是叙述同一历史人物,二者往往呈现出相悖的情感价值立场;在刻画人物时有重“神”和重“形”之别。其次,在对历史真实的处理上亦有差异,鲁迅讲求“旧书根据”,而郭沫若则追求“失事求似”。此外,鲁迅偏重于冷峻且不失幽默、辛辣的杂文技法,而郭沫若则多运用直抒胸臆的诗化笔法。所以,虽然鲁迅和郭沫若的历史小说从体裁、内容、艺术手法上或多或少有相通之处,且郭沫若在进行历史小说的创作上也的确受到鲁迅影响,但却不能以偏概全的说这就是“效仿”。客观地说,这两部历史小说集都不失为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但《故事新编》至今回响不绝,而《豕蹄》似乎已被打入“冷宫”,这也见出两部历史小说集在文学经典价值上的差异。首先,《故事新编》中的篇章早于《豕蹄》,在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上有“先声夺人”之效。其二,相较于《豕蹄》,《故事新编》在题材开拓上显得取材广而挖掘深。其三,在人物塑造上,《故事新编》中的人物更为复杂丰富引人深思;而《豕蹄》中的人物则相对简单直白。其四,从“人的文学”承续和社会价值层面看,《故事新编》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和人性更清醒的观照;而《豕蹄》干预现实时略显表层化。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反映社会现实和封建旧思想的一面镜子,那么郭沫若的小说则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心灵震颤、大声疾呼的记录。

林玮婧[6](2020)在《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文中研究指明庐隐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第一批成员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是接受男权话语启蒙而最早觉醒的现代女性作家之一。庐隐身处感伤的“五四”时代,感染了时代的悲伤情调,其大学时期又适逢新文学运动,亲身经受了“五四”文化思潮的洗礼,对“五四”新文化感同身受。庐隐响应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启蒙”号召,是以问题小说创作登上文坛,因此她的文学创作之路与“五四”时代的影响分不开。庐隐在小说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在时代思潮感召下成长起来的“五四”新女性形象,写出了女性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所遭受的不幸与悲苦,因此其作品中大都弥漫着浓厚的哀伤情感。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解读庐隐,了解庐隐创作中的时代感伤情调与意义,本文以哀感为审美视角,审视庐隐的创作历程与作品,试图探究如下问题:庐隐是如何被“五四”浪潮推动,一步步走上文坛而成为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她如何感应“五四”时代诸多社会与文化风潮,又为何加入“问题小说”创作队伍?她的作品如何书写“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男性启蒙中抒写女性?其作品与“五四”文化的契合度如何?又具有何审美特点?笔者认为:1.作为新文学第一代作家,她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旨归相一致,与“五四”新文学书写的整体性相契合,是“五四”问题小说与女性书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也感染了“五四”文学悲凉的哀伤气氛。2.其创作与“五四”文学女性解放与言说相一致,加上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女性自我感受,她的作品既具有自叙传自我感伤书写的悲悯,又成为时代哀伤呐喊的哀歌。围绕以上问题,论文将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结合“五四”文坛的悲剧氛围以及沉郁的悲剧意蕴,试图还原庐隐所处的成长环境,以探寻她如何被时代风潮感应走上文坛,及其作品如何反映时代风潮等等问题。此章以庐隐早期发表文章的报刊《小说月报》为视窗,探寻“五四”文坛的哀歌性以及文学研究会对庐隐价值观、文学观的影响。第二章以“五四”情爱小说写作传统为切入点,通过庐隐自身坎坷的爱情经历及其作品中的性爱叙事等,探究庐隐爱情的自叙性色彩与时代哀歌性之间的关联性。第三章从情绪的悲哀美、意象的凄清美以及语言的古典美三个方面解读庐隐作品的独特悲剧审美品格,并探讨其审美的悲剧品格与“五四”时代新文学悲剧审美氛围的关系。

杨晓璐[7](2020)在《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兼谈毕业作品《两个我》》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对“女性形象”的研究是影视批评关注的重点课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这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时代。“女性形象”不仅涵盖了外貌、服饰等外在形象还包含思想、意识这些内在形象。不论是在电影、文学作品还是在纪录片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个平凡却独特的女性形象。相较于电影和文学作品,纪录片因其真实性塑造的女性形象更能对观众产生不一样的心灵冲击。女性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小小分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对女性命运进行关照,对女性生存状态进行关注,对女性意识进行解读,塑造了许多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中所塑造的模式化、刻板化的女性形象,她们独立、积极、勇于反抗,这些形象也在无形之中引发了人们对女性的整体思考以及女性的自我反思。本文以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社会性别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优秀的女性纪录片为研究文本,同时结合毕业设计《两个我》,按照女性纪录片、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特征、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建构策略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顺序,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在论文的开始,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内容更加规范化,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女性纪录片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女性纪录片应当是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女性为表达主体,能够对女性生活、生存状态、情感进行关注的,能够引起女性自省、反思的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纪录片。对女性纪录片的发展沿革进行归纳,认为女性纪录片经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探索期和二十一世纪的创新期。同时对女性纪录片的特征进行了概括,认为女性纪录片具有关注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状况、热衷多样女性议题的设置、注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还原这些特征。在对女性纪录片有了一定基础的阐述后,论文的主体部分进一步对中国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意识特征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分析,其中女性形象的外在特征分别从女性角色特征、女性性格特征、女性行为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女性形象的内在意识特征分别从女性话语权的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女性性别意识的张扬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女性纪录片创作者更倾向于建构有个性、有思想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形象也是创作者对传统认知中的女性刻板形象的一次次“冲击”。在这里,每个女性都成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为了更清晰的把握人物形象,论文紧接着从视听语言和叙事手法两个方面来分析创作者的建构策略。在视听语言方面,本研究发现女性纪录片创作者细腻的创作方式使纪录片的镜头运用呈现一定的风格化,主要通过长镜头、特写镜头、空镜头去建构女性形象,使观众在镜头中与片中的女性产生“共情”。同时用多样化的声音元素来传递人物情感和思想;在叙事手法方面,女性纪录片创作者为了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往往在矛盾冲突、物件细节和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去丰富女性形象。在论文的最后,本研究对目前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应当在平等的两性关系中建构女性形象和建构双体同性的女性形象两点建议,以期未来中国女性纪录片创作者能建构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裘珏馨[8](2020)在《“新概念”作文20年 ——历史回眸、价值指向和现实启迪》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是摆在语文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而作文大赛作为鼓励学生写作的一种途径,值得我们给予些许关注。本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开作文大赛之先锋”并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之上。恰逢“‘新概念’作文大赛”步入第三个十年,首先将“‘新概念’作文大赛”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探究其产生背景及二十年来的发展轨迹,以期对其进行历史分期,并归纳总结整体特征,进而获得宏观印象。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命题以及参赛作品在不同时期的特征,由表及里探索“‘新概念’作文大赛”所倡导的理念,在冷静客观的沉思中明确其价值指向,以期对作文教学深层次问题——即祛除公共话语、伪话语,有所启迪。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背景、分期与整体特征,初步完成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扫描与透视,将其发展轨迹归为异军突起(1999-2003)、受到冲击(2004-2008)、遭遇瓶颈(2009-2013)以及寻求突破(2014-至今)四个阶段,将其整体特征归为:坚守初心·谋求突破、市场利益·文人情怀、升学捷径·精神家园、沧海一粟·聚沙成塔。第二章为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命题特点分析。该部分主要聚焦于“‘新概念’作文大赛”二十年来的复赛命题,将异军突起期(1999-2003)的命题总特点归为“别具一格,耳目一新”,具体为:多种命题方式并举,提供多样表达平台;实物入题趣味性强,触发主体表达欲望;材料富有文化底蕴,理趣情趣兼容并重;材料极具可延展性,注重思维驰骋空间。将受到冲击期(2004-2008)的命题总特点归为“初戴镣铐,过犹不及”,具体为:指示用语霸道强势,限制条件陡然增多;材料命题二分天下,主题立意趋于明确;内容指向更为现实,自我立场突出明显;以命题人观点为题,主体经验有所忽视。将遭遇瓶颈期(2009-2013)的命题总特点归为“限制转向,以求平衡”,具体为: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寻求新的限制方式;触发点选择生活化,发现平凡中的非凡;触发点呈现场景化,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将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的命题总特点归为“谨慎尝试,稳中求变”,具体为:个别试题表述受限,交际文体初露头角;试题重回抽象哲理,出现神秘科幻色彩。第三章为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特点分析。该部分首先从思维、表达、体验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借此分析各阶段作品特点,认为异军突起期(1999-2003)的作品特点为:想象奇特思维发散,海量阅读不乏思辨;语词来源丰富多样,兼具年龄时代特征;结构形式寻求变化,构思精巧出人意料;关注现实追问究极,坦诚面对情绪体验。受到冲击期(2004-2008)的作品特点为:对想象力要求提高,文学意味逐渐浓厚;遣词造句易走极端,仍需倡导健康文风;形式结构仍有创新,经典新说需要审慎;影视游戏触发灵感,心态视野更加开阔;理性批判不曾缺席,虚构之乐占据上风。遭遇瓶颈期(2009-2013)的作品特点为:语言追求简洁日常,想象与现实结合;精巧构思层出不穷,多角度实现创新;寻常之事亦能成文,日常生活审美化;校园生活不乏情趣,不沉迷消极抱怨;冷静思考社会现实,不羞于表达情感。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的作品特点为:想象虚构依旧动人,逻辑推论鞭辟入里;语言风格顺其自然,结构形式创新依旧;青春有叛逆有和解,明媚通透富有朝气;直击时代各个角落,青春之力破纸而出。第四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价值指向。该部分基于前三章的铺垫,从关注思维、关注表达、关注体验三个维度展开对价值指向的论述。第五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作文教学的启迪。该部分从作文命题、学生写作、语文教师、赛事举办四个维度具体展开论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在大量梳理材料的基础上,对“‘新概念’作文大赛”进行历时性分段并完成各阶段命题特点与作品特点的共时性总结,以此探析其价值指向,并试图获得对当下作文教学的现实启迪。

武帆[9](2020)在《冰与火的交响 ——病夫诗歌论》文中认为病夫(1954-),本名张祖台,河北吴桥人。1972-1979年在北京卫戍区四师炮团8年,1979年7月由京退伍至太原,先后在市民政局和双塔烈士陵园工作9年,1988年7月调山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于2004年申请退休。退休后自由写作。有报告文学集《精神的坐标》和诗集《病夫诗选》《颂诗或挽歌》出版。自印诗集有《无穷动》《大悲咒》《自度》《咳嗽与嚎叫》《酒幌》等。凭借其旺盛的创作激情与优秀的诗歌作品,病夫早已在山西诗坛自成一家,贡献昭然,但因地域因素和不慕名利的个性使然,病夫虽然诗歌佳作颇丰,对他的关注除少量诗歌评论和友人间交游的随笔外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病夫的诗歌创作:首先,结合病夫的创作经历和相关诗歌,论述他的创作立场和姿态。病夫的创作关注现实,扎根生活,与时代保持着介入与疏离的关系,同时,他坚定的秉持着民间立场,坚守着独立的创作意识与姿态,其诗作体现出浓厚的民间风采。其次,根据病夫的诗歌创作,分析他冷峻和火热彼此分离而又相互交织的情感精神内蕴。病夫的诗中充斥着火热的激情和冷峻的批判,他审视现实的丑恶,揭露生活的不堪,直面人生的不幸,却饱含真挚的情感,光明的希望,彰显出对人世的大爱和高洁的人生追求。最后,联系病夫的诗作,探讨他雅俗共赏的诗歌语言和体裁多样的诗歌形式。他的诗通俗不失雅致,随性而不欢脱。此外其诗长短兼备,散文诗与箴言体诗并举,体现了他率性自由的诗情和极强的体裁驾驭能力。研究病夫无论是对发掘他新诗创作在文学史和精神史上的价值,折射山西诗坛乃至中国诗坛的新诗创作氛围,还是对聚焦老一辈山西诗人,重视他们在新诗领域的贡献,避免优秀作品被遗忘和湮没,都具有相当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刘长虹[10](2020)在《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教师倾听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复杂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要求教师听得巧妙,听得有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对话双方,同为言说与倾听的主体,教师的倾听水平影响着学生的言说状况。着眼实际课堂,发现教师存在机械倾听、不耐心倾听、独白倾听、预设倾听、选择倾听等问题,而这些不科学、不艺术的倾听行为、态度、方式导致了倾听效率低下、倾听效果不佳的结果,大大削弱了师生对话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亟需努力提高自身倾听艺术水平,以促使学生积极、真诚言说,增强课堂倾听、对话效果。本研究紧紧围绕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现状,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分别论述了研究缘起以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教师倾听艺术的相关研究,阐明研究目标和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一章旨在对教师课堂倾听艺术进行概述。主要包括界定教师课堂倾听和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概念,论述教师倾听艺术的特点,以及阐述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章阐述了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目的、原则以及功能。科学调整教学节奏、加强师生交流对话、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是其主要目的;尊重性、共在性、差异性为其原则;加强师生对话、有效激励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价值。第三章重点分析初中语文教师倾听艺术的现状及归因,本论文以连云港市××中学七年级、八年级教师、学生、课堂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展开本次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师课堂倾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和学生对倾听的价值、作用比较认同;教师具有倾听意识,但倾听效果较低;教师简单化理解倾听,倾听方式单一;倾听引导过程存在过强的预设性;倾听反馈效果低下;倾听缺乏策略性和技巧性;教师反思意识淡薄。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教师受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二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方式过于单一;三是教师自身错误的角色定位;四是教师认知层面缺乏对倾听的重视度,情感层面对学生的尊重性不足。第四章主要针对影响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高倾听艺术水平的问题提出实用性的对策。在目的层面,教师应明确倾听内容,真实倾听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在行为层面,应适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在素质方面,教师倾听需耐心、真诚,积极学习、运用技巧和策略辅助倾听,努力养成反思习惯;在效果层面,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对话式、开放式、生成式的倾听中,增强倾听效果。本论文聚焦于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情况,试图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与分析教师在倾听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据此提出优化教师课堂倾听的策略,期盼为教师形成课堂倾听艺术、提高课堂倾听艺术水平搭建台阶。

二、向新世纪倾吐的心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新世纪倾吐的心声(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及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
    三、分期与体量
    四、现状与不足
    五、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第一节 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一、推尊词体,诗词同源
        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
        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
    第二节 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一、渊源浙派,推崇醇雅
        二、强调性灵,求新尚奇
    第三节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之词学思想
        一、编选标准及编纂体例
        二、汇编、汇校、汇评之文献价值
        三、强调情境、振衰复兴的词学思想
        四、辨析源流、开辟新领域的词学史意义
    结语
第二章 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
    第一节 尊经书院与巴蜀词学的重振
    第二节 更洗铅华出深意:论张祥龄词
        一、词集文献梳理
        二、学步姜张,尚雅遵律
        三、转师二晏,哀婉凄艳
        四、推尊文体,以词记史
    第三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胡延与朱德宝词合论
        一、浓才艳遇谁消得:论胡延词
        二、差近茗柯、瓣香稼轩:论朱德宝词
    第四节 瘴海蛮荒倦游客:论周岸登词
        一、不拘一格与寄托遥深的词学观
        二、故国与愁怨:《蜀雅》之心灵诉求
        三、哀婉与沉雄:《蜀雅》之气格
第三章 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
    第一节 锦城词社考论
    第二节 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
        一、瓣香随园主性灵
        二、遗民情怀与乱世悲歌
        三、清雅松秀与豪宕孤悲
    第三节 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
        一、“我与我周旋,宁做我”:论张慎仪词
        二、“忠恨谁能识”:论江椿词
第四章 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第二节 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一、续集再版,重现心迹
        二、师法北宋,情格兼重
        三、沉郁深婉,朴茂重大
    第三节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一、刘冰研着作考
        二、刘冰研生平与交游考
        三、民国战乱生态的透视与人民复杂心迹的描摹
        四、附论刘冰研散曲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巴蜀作家词学活动行年考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关于政治传播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关于政治传播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政治传播”的简单界定
        1.3.1 传播
        1.3.2 政治传播
        1.3.3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研究视角创新
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理论之源
    2.1 经典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传播的重要论述
        2.1.1 强调党性原则
        2.1.2 注重语言通俗性
        2.1.3 恪守新闻真实性
        2.1.4 重视新闻出版自由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传播论述
        2.2.1 注意新闻阶级性
        2.2.2 重申实事求是
        2.2.3 重视生动鲜活
        2.2.4 强调大众至上
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现实动因
    3.1 革命形势的根本変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进行政治传播的关键因素
    3.2 党组织的构成不纯一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政治传播的内在主因
    3.3 动员民众之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基本动因
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实践
    4.1 传播主体
        4.1.1 中共政治领袖
        4.1.2 党领导下的宣传机构
        4.1.3 人民解放军
    4.2 传播客体
        4.2.1 解放区群众
        4.2.2 国统区群众及民主党派人士
        4.2.3 党员干部及解放军
        4.2.4 敌军
        4.2.5 外媒
    4.3 传播媒介
        4.3.1 报刊书籍、广播宣传
        4.3.2 会议
        4.3.3 文化教育
        4.3.4 其他传播媒介
    4.4 传播内容
        4.4.1 战后局势:揭露蒋介石的“和平”阴谋
        4.4.2 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4.4.3 土地改革运动
        4.4.4 军事宣传
        4.4.5 减租、生产和练兵运动
    4.5 传播效果
        4.5.1 统一了党内思想
        4.5.2 教育动员了全国群众
        4.5.3 塑造了良好政党形象
        4.5.4 有效策反瓦解了敌军
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价值意蕴
    5.1 理论价值
    5.2 现实启示
        5.2.1 需面向大众
        5.2.2 运用多样化的载体
        5.2.3 坚持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
        5.2.4 坚持内容、语言的通俗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第2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内涵表现
    2.1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抒情个体觉醒
        2.1.1 通过“言己”主题吐露主观需求
        2.1.2 通过“生命”观表现客观需求
    2.2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抒情范式自觉
        2.2.1 实现了语言的自觉
        2.2.2 实现了“兴象”的自觉
    2.3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选用抒情背景
    2.4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抒情实现自觉观照读者群体
第3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艺术手法
    3.1 运用浅貌深衷的语言进行抒情
        3.1.1 运用概括化的语言抒情
        3.1.2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抒情
    3.2 运用直婉相补的结构进行抒情
        3.2.1 运用直线结构进行抒情
        3.2.2 运用非直线结构进行抒情
    3.3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进行抒情
        3.3.1 利用以虚表实进行抒情
        3.3.2 利用以实带虚进行抒情
第4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探因
    4.1 《古诗十九首》受前代作品抒情意识的影响
        4.1.1 受原始歌谣抒情意识的影响
        4.1.2 受《诗经》抒情意识的影响
        4.1.3 受“楚辞”抒情意识的影响
    4.2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已开启人对于自身的集中思考
        4.2.1 人祸天灾开启了人对于“身”的集中思考——生命短促
        4.2.2 百家争鸣开启了人对于“心”的集中思考——人生价值
    4.3 《古诗十九首》的作家已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抒情需求
        4.3.1 教育背景赋予作家创作能力
        4.3.2 创作背景激发作家抒情需求
第5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意义
    5.1 对抒情诗的发展而言:树立了创作典范
        5.1.1 塑造了“游子”“思妇”这一对典型的抒情角色
        5.1.2 确立了两种典型的抒情主题
        5.1.2.1 “离别相思”的主题
        5.1.2.2 “伤时失意”的主题
        5.1.3 建立了两大典型的抒情范式
        5.1.3.1 利用五言的形式抒情
        5.1.3.2 利用比兴的手法抒情
    5.2 对诗歌史的发展而言: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
        5.2.1 开辟了规模化、自觉化的文人“诗”创作道路
        5.2.2 开辟了系统表现个体生存需求的诗歌创作道路
    5.3 对文学史的发展而言:推动了由“人的觉醒”到“文的自觉”这一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故事新编》与《豕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故事新编》与《豕蹄》的“文体”选择与创新
    1.1 历史速写体的“文体”选择
        1.1.1 传统历史小说与现代历史小说
        1.1.2 复杂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1.1.3 历史速写体的合理选择
    1.2 文本发生的域外文学因素及其艺术创新
        1.2.1 对表现主义的接受
        1.2.2 突破常规的陌生化表达
        1.2.3 寓言化思维方式的呈现
第二章 创作特色与风格辨异
    2.1 不同的艺术形象塑造
        2.1.1 同一历史人物情感立场的悖反
        2.1.2 “神”“形”刻画与对话设置差异
    2.2 历史真实性:“旧书根据”与“失事求似”
    2.3 外冷内热的杂文笔法和直抒胸臆的诗化笔法
    2.4 同向歧异的四重原因
        2.4.1 尼采精神、人道主义与泛神论的不同影响
        2.4.2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尊崇
        2.4.3 典型化问题上的差别认识
        2.4.4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不同入口
第三章 “热”与“冷”的判然:文本之经典价值述异
    3.1 文学价值的差异
        3.1.1 题材开拓的广度与梯度
        3.1.2 美学风格的丰富度
        3.1.3 文体开创的先机性
        3.1.4 “人的文学”的承续
    3.2 社会意义的差异
        3.2.1 文学干预现实精神的凸显
        3.2.2 忧患意识的深沉与直接
        3.2.3 对时代和人性更清醒的把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庐隐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二、庐隐创作哀感论研究的基本设想
第一章 初涉文坛与感染时代的哀歌
    第一节 时代的哀歌与“五四”问题小说
    第二节 感应时代的哀歌:庐隐与文学研究会
    第三节 回应时代的哀歌:《小说月报》与庐隐初涉文坛
    第四节 续写时代的哀歌:同声相应的文学观与问题小说创作
第二章 庐隐情感经历与爱情叙事的哀歌
    第一节 “五四”时代情爱叙事风尚
    第二节 庐隐自身恋爱的曲折与悲哀性
    第三节 庐隐爱情叙事的自叙性与哀歌性
第三章 庐隐哀歌的悲剧审美品格
    第一节 庐隐哀歌的情绪悲哀美
    第二节 庐隐哀歌的传统古典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兼谈毕业作品《两个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综述
        2.女性纪录片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研究法
        3.跨学科研究法
    (四)创新之处
一、女性纪录片概述
    (一)女性纪录片概念界定
    (二)女性纪录片的发展
        1.女性纪录片的探索期
        2.女性纪录片的创新期
    (三)女性纪录片特征分析
        1.关注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状况
        2.多样女性议题的设置
        3.注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还原
二、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特征分析
    (一)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的外在特征分析
        1.女性角色特征分析
        2.女性性格特征分析
        3.女性行为特征分析
    (二)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的内在意识特征分析
        1.女性话语权利的建构
        2.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
        3.女性性别意识的张扬
三、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分析
    (一)女性形象的视听语言建构
        1.风格化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建构
        2.多样化声音下的女性形象建构
    (二)女性形象的叙事手法建构
        1.在矛盾冲突中刻画女性形象
        2.在物件细节中强化女性形象
        3.在叙事空间中丰富女性形象
四、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反思
    (一)在平等的两性关系中建构女性形象
    (二)建构双性同体的女性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毕业作品《两个我》策划案
附录 B:毕业作品《两个我》作品信息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新概念”作文20年 ——历史回眸、价值指向和现实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背景、分期与整体特征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诞生背景
        1.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2.高校紧缺“文科后备人才”
        3.作文教学误入歧途
    (二)“‘新概念’作文大赛”历史分期
        1.异军突起(1999-2003)
        2.受到冲击(2004-2008)
        3.遭遇瓶颈(2009-2013)
        4.寻求突破(2014-至今)
    (三)“‘新概念’作文大赛”整体特征
        1.坚守初心·谋求突破
        2.市场利益·文人情怀
        3.升学捷径·精神家园
        4.沧海一粟·聚沙成塔
二、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命题特点分析
    (一)异军突起期(1999-2003):别具一格,耳目一新
        1.多种命题方式并举,提供多样表达平台
        2.实物入题趣味性强,触发主体表达欲望
        3.材料富有文化底蕴,理趣情趣兼容并重
        4.材料极具可延展性,注重思维驰骋空间
    (二)受到冲击期(2004-2008):初戴镣铐,过犹不及
        1.指示用语霸道强势,限制条件陡然增多
        2.材料命题二分天下,主题立意趋于明确
        3.内容指向更为现实,自我立场突出明显
        4.以命题人观点为题,主体经验有所忽视
    (三)遭遇瓶颈期(2009-2013):限制转向,以求平衡
        1.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寻求新的限制方式
        2.触发点选择生活化,发现平凡中的非凡
        3.触发点呈现场景化,展开想象力的翅膀
    (四)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谨慎尝试,稳中求变
        1.个别试题表述受限,交际文体初露头角
        2.试题重回抽象哲理,出现神秘科幻色彩
三、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特点分析
    (一)构建分析框架
        1.思维:强调创造
        2.表达:追求独特
        3.体验:拥抱真实
    (二)异军突起期(1999-2003):万象俱新
        1.想象奇特思维发散,海量阅读不乏思辨
        2.语词来源丰富多样,兼具年龄时代特征
        3.结构形式寻求变化,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4.关注现实追问究极,坦诚面对情绪体验
    (三)受到冲击期(2004-2008):问题暴露
        1.对想象力要求提高,文学意味逐渐浓厚
        2.遣词造句易走极端,仍需倡导健康文风
        3.形式结构仍有创新,经典新说需要审慎
        4.影视游戏触发灵感,心态视野更加开阔
        5.理性批判不曾缺席,虚构之乐占据上风
    (四)遭遇瓶颈期(2009-2013):急速调整
        1.语言追求简洁日常,想象与现实结合
        2.精巧构思层出不穷,多角度实现创新
        3.寻常之事亦能成文,日常生活审美化
        4.校园生活不乏情趣,不沉迷消极抱怨
        5.冷静思考社会现实,不羞于情感表达
    (五)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稳步前行
        1.想象虚构依旧动人,逻辑推论鞭辟入里
        2.语言风格顺其自然,结构形式创新依旧
        3.青春有叛逆有和解,明媚通透富有朝气
        4.直击时代各个角落,青春之力破纸而出
四、“‘新概念’作文大赛”价值指向
    (一)关注思维,以“新”创造于世界
        1.鼓励想象力腾飞,激发创造性思维
        2.多样化命题解读,培养发散性思维
        3.追寻文章独特视角,打破思维定势
    (二)关注表达,以“我”推之于世界
        1.不拘泥于文本形式,服务于表达需求
        2.肯定自身语言能力,以模仿催生创新
        3.为世界个性化作注,不惧怕与众不同
    (三)关注体验,以“心”感知于世界
        1.感性洞察理性穿透,遇见客观世界
        2.虔诚剖析反求诸己,充盈主观世界
        3.沉浸体悟文字之乐,畅游语言世界
五、“‘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作文教学的启迪
    (一)作文命题:奋力激起思维火花
        1.注重命题内在可延展性,合理平衡限制开放
        2.注重命题来源趣味多元,触发学生表达欲望
        3.审慎对待命题价值引导,注重命题主体视角
    (二)学生写作:力图彰显飞扬活力
        1.自主拓宽阅读视野,敏锐洞察周遭世界
        2.极力捕捉倾吐欲望,体验畅所欲言之乐
        3.以文会友交流共进,自由审评反复修改
    (三)语文教师:搭建自由表达平台
        1.创设良好写作氛围,吸引学生勤写乐写
        2.评价标准动态多元,珍视学生个性话语
        3.下水作文平等交流,提升作文指导水平
    (四)赛事举办:侧面鼓舞写作激情
        1.全面提升办赛水平,着力扩大赛事影响
        2.趣味比拼随堂而练,专题比武强化要点
        3.优秀作品集结成册,有效反馈共促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历届复赛试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冰与火的交响 ——病夫诗歌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民间立场下的时代瞩望
    1.1 时代潮头的乐章
        1.1.1 介入现实的“进行曲”
        1.1.2 疏离喧嚣的“独奏”
    1.2 扎根生活的抒唱
        1.2.1 立足民间的演绎
        1.2.2 置身江湖的高歌
2 “黑太阳”——冻结的火焰
    2.1 对峙黑暗的勇士
    2.2 直面人生的冷峻审视
    2.3 智慧之灯
3 “酒”——燃烧的液体
    3.1 反抗衰朽的壮丁
    3.2 永不熄灭的生命激情
    3.3 自我之镜
4 现代诗艺中的多元探索
    4.1 雅俗共赏的诗歌语言
        4.1.1 优美的旋律
        4.1.2 “不和谐”的音符
    4.2 参差互渗的诗歌形式
        4.2.1 绵延的诗意——散文诗和长诗
        4.2.2 激情的休止——箴言诗和短诗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诗人病夫访谈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涵义及特点概述
    第一节 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相关内涵概述
        一、教师课堂倾听
        二、教师课堂倾听艺术
    第二节 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特征
        一、科学性
        二、审美性
        三、灵活性
        四、情感性
        五、创造性
    第三节 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理论基础
        一、对话教学理论
        二、共情理论
        三、主体间性教育交往理论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目的、原则与功能
    第一节 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目的
        一、准确获得真实反馈,科学调整教学节奏
        二、敏锐感知学生情感,加强师生交流对话
        三、充分理解尊重学生,激发生命自主意识
    第二节 教师堂倾听艺术的原则
        一、倾听态度尊重性原则
        二、倾听关系共在性原则
        三、倾听对象差异性原则
    第三节 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功能
        一、增强对话功能
        二、提高激励功能
        三、促进发展功能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现状调研与分析
    第一节 调研情况说明
        一、课堂观察
        二、教师访谈
        三、学生访谈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倾听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倾听引导缺乏情境性
        (二) 教师倾听反馈效率低下
        二、教师倾听目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倾听目的预设性过强
        (二) 倾听目的模糊
        三、教师倾听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倾听能力不足
        (二) 倾听缺乏策略性与技巧性
        (三) 倾听缺乏真诚、耐心的态度
        (四) 教师倾听反思意识淡薄
        四、教师倾听效果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独白倾听,阻碍师生深入交流
        (二) 教师主导倾听,影响学生真实参与
        (三) 教师预设倾听,忽视学生深度思考
    第三节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倾听目的
        二、标准化的解读方式影响倾听行为
        三、认知、情感不足影响着教师倾听素养
        (一) 认知上对课堂倾听的重视度较低
        (二) 情感上对学生地位的尊重性不足
        四、教师错误的角色定位影响了倾听效果
第四章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策略建构
    第一节 落实倾听目的,明确倾听内容
        一、倾听真实声音,真诚展开交流对话
        二、倾听学生反馈信息,建构教学重难点
        三、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节 改善倾听行为,提高倾听效率
        一、明确预设目的,适时引导学生思考
        二、因生而异,给予恰当的反馈
    第三节 提高倾听素养,完善倾听艺术
        一、加强倾听理论学习,指导倾听实践
        二、优化课堂倾听策略,创设倾听环境
        三、灵活选择倾听技巧,提高倾听效率
        四、端正课堂倾听态度,认真倾听学生
        五、提高自身反思意识,积累倾听经验
    第四节 转变倾听方式,增强倾听效果
        一、以对话代替独白,加强互动交流
        二、以开放代替主导,提高参与意识
        三、以预设促进生成,深化学生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向新世纪倾吐的心声(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D]. 丛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 陶伊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D]. 付思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5]《故事新编》与《豕蹄》比较研究[D]. 田墨. 河北大学, 2020(08)
  • [6]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D]. 林玮婧.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兼谈毕业作品《两个我》[D]. 杨晓璐. 河南大学, 2020(02)
  • [8]“新概念”作文20年 ——历史回眸、价值指向和现实启迪[D]. 裘珏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冰与火的交响 ——病夫诗歌论[D]. 武帆.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研究[D]. 刘长虹. 扬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声音涌向新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