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文选》稿约(论文文献综述)
徐伟娟,孙激[1](2020)在《我国高影响因子医学期刊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实施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我国高影响因子医学期刊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的实施现状,为该机制的合理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种高影响因子医学期刊为调查对象,对其前瞻性临床试验论文的临床试验注册相关内容进行调查,并且进一步验证临床试验注册号的正确性、论文报道内容和临床试验注册内容的一致性。【结果】376篇前瞻性临床试验论文中,仅28篇(7.4%)标注临床试验注册机构和注册号。其中,4篇(14.3%)论文的临床试验注册相关内容与期刊稿约要求不一致,4篇(14.3%)论文的临床试验注册号错误,3篇(10.7%)论文的发表内容和临床试验注册内容不一致。11种(55.0%)期刊的稿约中要求标注临床试验注册机构和注册号,但均未作强制性要求。【结论】我国医学期刊对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的执行不严格,仅遵循自愿原则。医学期刊编辑和临床研究者对临床试验注册的重视程度均有待提高。医学期刊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
王宇星[2](2020)在《明清常州慎斋学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考察的对象是明清常州的一个医学学派——慎斋学派。此前,已有一些学者从“内史”的角度挖掘慎斋学派部分医者的医学思想。本文则采取社会史的研究路径,在明清常州地域社会中探讨该学派的建构过程。唐宋以来,常州的自然条件和交通地位不断提升,明清时期,更成为江南地区较为发达的商业城市之一。经济的富庶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当地文化世家的经营下,常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地域性质的学术群体,他们将经世精神贯穿于经学和文学,开创了“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等一批颇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文化的繁荣带动了医学的发展,为慎斋学派的出现准备了条件。而在学派形成的具体过程中,诸位医者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修养、慎斋医书的编撰出版、常州的地域文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周慎斋、查了吾的理学背景为学说的形成和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胡慎柔、石震、顾元交三位毗陵医者热衷着述,整理出版了多部慎斋医书,是学派得以形成的关键:陈嘉璴汇编丛书《医学粹精》,则使慎斋学说渐成体系。慎斋医书在慎斋诸位弟子长期、多次的加工中诞生,而它最终在常州获得重视、被多次整理出版,则与当地藏书、刻书之风的盛行有关。所以,即使是与慎斋师徒网络并无关系的常州医家姚球,也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到了慎斋文本。他编校的《慎斋遗书》,是继《医学粹精》后学派又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二书共同在历史中呈现了一个慎斋学派的面貌。在慎斋医书的编撰过程中,常州学界推崇和考证经典的风气、不拘一隅的治学态度以及求新、求变的学术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构建的慎斋知识体系,其实是慎斋学说在常州地域文化作用下的全新诠释。最后,当以慎斋学派的微观视角去洞察明清常州医学的整体发展状况时,又能发现常州与吴中、新安的医学交流;世医与儒医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推动常州医学的发展;常州医学在温病学、内科杂病、外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的建树。这些都为清末孟河医派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聪[3](2018)在《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文献信息挖掘,探讨经方枳实芍药散(枳实-芍药)、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的分子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代文献信息、化学成分和生物信息,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构建两经方的网络靶标模型,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现代化研究方法,进行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诠释两首经方的分子机制及配伍机制。结果:通过对两方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古代医家多用枳实芍药散治疗产后气血郁滞的里实型腹痛,今人不断拓展枳实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除传统治疗产后腹痛,还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肠痉挛等疾病;而排脓散方古人认为是治内痈,证属气郁血滞者,现代研究发现排脓散并不仅仅治疗内痈,还可以治疗上至鼻咽、中至肠腑、下至盆腔的各种化脓性疾病。基于文献检索与虚拟筛选,研究发现枳实芍药散主要活性成分10个,核心作用靶点5个,作用通路59条,潜在作用疾病149种;排脓散主要活性成分23个,核心作用靶点15个,作用通路88条,潜在作用疾病169种。构建两方“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关联分析复方主治、功效、配伍与微观分子之间的复杂联系。结论:通过对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发现经方对机体的整体性调节是基于机体“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物网络的调节,其“理气活血”的作用可能在于调节并恢复疾病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平衡失调,即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个大循环来发挥主体疗效。两经方配伍效应的呈现来自于方中各药物成分在作用靶点上的网络联系。复方配伍后其所含小分子通过协同作用于同一靶点的不同空腔或者协同作用于某一条通路,增强了对生物过程的刺激作用,使药物治疗疾病的终末效应增强,那么复方配伍后的疗效由于协同作用将大大超过单味药疗效的总和,体现了中医相须相使的配伍理论。当复方配伍由枳实-芍药(枳实芍药散)变为枳实-芍药-桔梗(排脓散)后,加味药物中的分子通过互补或者增强作用调节不同的靶点,使得两经方作用靶点存在不同,作用疾病宏观表型产生差异。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白亚辉[4](2018)在《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立五华文理学院是创办于民国时期的一所边疆学府,其址位于云南省会昆明。抗日战争结束后,诸多在战时内迁至昆明的教育科研机构先后北返,一方面,造成昆明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急剧下降;另一方面,许多当时的高中毕业生也面临着升学的困难。为解决此种困局,一批地方文化名流积极倡议并努力创办一所大学,私立五华文理学院因此应运而生。本文以私立五华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档案史料,进行系列探讨。首先分析学院办学背景,尤以于氏兄弟及地方各界的支持态度为重点。其次对具体的办学活动进行梳理,从筹资、招考、系科设置、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再次对办学特色进行介绍,如边疆学科的设置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最后总结整个办学活动的成败得失,既肯定其在近代云南教育史上所做的贡献,也探讨办学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以期对当今民办大学提供一些有意的启示。作为由本省人士开办的一所私立民办大学,其艰难的办学活动,凝结着一代地方名流为促进本省文教事业发展所耗费的心血。学院坚持立足边疆,以复兴本省文化为己任,在培养学生、研究学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办学历程短暂,办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局限,但却在近代云南教育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其对边疆教育事业所做的各种探索和实践,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智慧[5](2015)在《周振甫编辑实践及其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周振甫(1911-2000),中华书局编审,是中国现当代出版史上着名的学者型编辑。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求证的科学精神、高尚无私的职业道德以及谦和平易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读者的推崇、作者的信任和业内人士的尊敬。他为中国古典文献的编辑整理工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编辑家,周振甫在编辑舞台上足足干了68个春秋,始终坚持为读者负责的编辑宗旨,编辑出版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将满腹的才识倾注在中国古典文史书稿的编校整理和审读加工等细琐的工作中。作为学者,他学识广博,着述宏富,其研究成果涉及唐诗、宋词、古文、汉赋、小说和修辞多个领域,陶渊明、李商隐、苏洵、谭嗣同、严复、鲁迅、毛泽东等众多历史着名人物均是他的研究对象。作为学者型编辑家,他与“文化昆仑”钱钟书结下了学术交谊,他为毛主席诗词纠正错字,为鲁迅诗歌作注,这些显赫的编辑经历成为书海学林传颂的佳话。周振甫在编辑与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源自于他对编辑职业的高自期许和持之以恒的勤奋,凭借的是他长期从事古典文史编辑工作的积累。他为编辑从业人员演绎了一条如何从一个普通编辑成长为一代编辑名家的成长道路。学术研究、语文学习教育工作以及编辑生涯共同构筑了周振甫的书香人生,而编辑工作是他唯一的职业也是他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周振甫在丰富的编辑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编辑成就,形成了自己的编辑风格和编辑思想,让人们领略了普通编辑不普通的可贵之处。他的成功经历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编辑特点与编辑思想可以为现实的编辑工作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史的编辑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陈玮[6](2012)在《艾南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明末八股选家艾南英的生平与思想、着述与出版活动、结社和交游的研究,全面地论述了艾南英各方面的成就和活动,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在艾南英的生平与思想部分,对艾南英的家世和生平活动作了详细的考证和梳理,将艾南英的思想分为文学思想、史学成就及政治见解几个方面来论述。八股文的出版活动,是艾南英一生活动的中心,本文从艾南英的八股文出版活动的考察来研究他的思想、实践以及成就,全面、系统地梳理和了解艾南英的文学理论,并且阐述了出版活动对于艾南英的意义。论文对艾南英的着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证,这些着述表明艾南英提倡实学,学通四部,纠正了以往对艾南英的某些偏见。对艾南英《天佣子集》版本源流的研究及版本系统的梳理,弥补了之前对于《天佣子集》研究的不足,订正了以往研究的讹误,并对《天佣子集》的经眼版本撰写了细致的提要,完善了对《天佣子集》的研究。此前对于艾南英所领导的豫章社的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从豫章社的创立到最后的解散,细致的论述了豫章社的活动,以及它与复社等其他社团从合作选文到关系破裂的整个过程,并对豫章社的成员进行了考证。最后对艾南英的交游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论述了艾南英与汤显祖、郑元勋、陈际泰、章世纯、罗万藻、陈弘绪、陈子龙、张自烈等明末着名文士之间的关系。本文全面地揭示了艾南英作为古文家、八股文选家、文社盟主、反清志士的多重角色和形象。
佘爱春[7](2011)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国抗战文化史、文学史来说,被誉为“独特的历史现象”的桂林文化城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值得大书特书的所在。作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沿阵地和大后方文坛重镇,桂林文化城既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一个政治、文化“特区”,一个多元政治文化力量的交汇地带和对立性的政治、文学话语的缓冲空间,又是一个抗战文学多元共生、互动共存的文学生态空间,对大后方抗战文学以及中国抗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本文以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桂林被称为“文化城”的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城”的报刊、杂志、文学出版等原始资料的实证考辨与梳理,结合作家的生命文本和创作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考察了报纸、杂志、出版机构等文学生产体制与桂林文化城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揭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成的特殊状况和复杂意味,从整体上呈现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动、丰富、复杂的历史景观,及其在抗战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贡献和地位。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桂林文化城是由多方力量共同合力的结果。除了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优势外,桂系相对开明的政治态度和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和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引导则起到了催化剂和指明方向的作用。作为一个多元政治话语中的文学空间,桂林文化城的文学场始终受到国民党中央、桂系、中共等多元政治力量的制约与影响,而多方力量之间的对抗与制衡又为桂林抗战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桂林抗战文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成为了解抗战时期中国文学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最佳窗口。报纸副刊、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作为桂林抗战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共同建构了桂林文化城绚烂多姿的文学景观,展现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原始风貌;不仅左右了桂林抗战文学的生产,而且有力促进了桂林抗战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而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期刊再到文学出版,既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生产由毛胚状作品到精品佳作再到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也反映了一些作家由无名到出名再到知名的成长历程。报纸及其文艺副刊,作为抗战舆论阵地和文学空间在桂林文化城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共同推进了桂林及大后方抗战文化及文艺运动的繁荣与发展。桂林《救亡日报》作为在中共直接领导下的一份报纸,在桂林文化城崛起时期起到了引领潮头的作用;它始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实践着抗战救亡和文化统战的历史使命,巩固和扩大了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推进和引导了国统区特别是桂林抗战文艺大众化、民族化进程和健康发展。桂林《大公报》作为一份民间报纸,是桂林文化城中后期的舆论重镇和中坚力量;它站在不偏不倚的民间立场,以“文人论政”姿态实践着“文章报国”理想,进一步活跃了桂林文化城的抗战舆论氛围;它对文学艺术性的坚守和多样化的追求,促进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局面的形成。而《广西日报》作为贯穿于桂林文化城始终的报纸,是桂林文化城起落沉浮的最好见证者和亲历者;它既展示了桂系在团结抗战旗帜下不同阶段的政治立场和言论姿态的多变性,又表现出桂系对新文化新文学的倚重、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进行文化抗战的决心。这些报纸及其副刊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展现了桂林文化城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的文学生成图景和桂林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通过对无名作家和文学新人的培植与提携,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培养了后继力量和生力军。桂林抗战文学活动的空前繁荣,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学期刊的兴盛与运作。作为桂林抗战文学主要的言说空间和生存空间,文学期刊不仅较为集中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实绩,为知名作家的新作力作和新作家的成名成长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广阔舞台;而且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抗战文学由空洞的呼喊到凝重的写实、由单一的救亡宣传到抗战现实的多元展现、由短小凝炼到篇长厚实的发展变化轨迹;并引领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潮流。《文艺杂志》作为大型综合性纯文学期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抗战中后期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和对文学本体性追求,提升了抗战文学的艺术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发展方向。《野草》作为大后方最有影响的杂文刊物,继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为桂林文化城及大后方树立了一面战斗的旗帜;不仅开启了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创作热潮,而且拓展了杂文的表现空间和艺术类型,推动了杂文艺术的发展。而《诗创作》和《戏剧春秋》作为桂林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刊物和戏剧刊物,真切地展现了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由短篇(独幕)到长篇(多幕)、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通过对诗歌和戏剧理论的探讨,对建构民族化、现代化的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文学图书出版作为对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文学作品筛选和提纯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浓缩和展示了桂林抗战文学的成就。对桂林文化城文学出版来说,出版丛书和单行本是最普遍的出版方式,而对文化普及的重视和文学经典的推崇是其最显着的特点。文化普及为新文化、新文学培养了一大批读者群和潜在的生力军;而文学精品力作的出版,为抗战文学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给作家的成长和生活带来极大帮助的同时,促进了抗战文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并为桂林抗战文学的经典化和新作家的成名提供了可能。文化供应社作为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机构,以较为激进和贴近现实的出版风格,推进了大众文化普及和抗战文化建设,集中展示了左翼文人的抗战文学实绩,指引和推动了抗战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开明书店作为民营出版机构,以温和、稳健的出版风格和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出版理念,体现了文学出版的精英化倾向和文学本位色彩,推动大后方文化启蒙与普及和新文学的“经典化”。总而言之,作为抗战中国一个独异的文化空间,桂林文化城以较为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空间和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不仅为中国抗战文坛培养一批文学新军和奉献了众多精湛的文学作品,而且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健康发展和抗战文学多样化的生态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文慧,游苏宁[8](2010)在《医学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二)》文中研究指明 七、结果1.总体要求该部分应回答在前言中提出的问题。采用文字、图、表并用的方式,给出图表中的具体数据,说明与对照组比较的结果,也应告知意想不到的结果。研究对象不足100例时避免使用百分数,10例以下应用分数表示。涉及结果时应给出样本数、范围、均值及标准差或可信区间;若涉及变异,应给出其自由度和F值。按该部分的长短适当配置图表。按逻辑顺序在正文及图表中表述结果,描述重要发现,只需强调或概括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不用"结果见表1~5及图1~4"这样的简略
柯亚莉[9](2009)在《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藏书家和藏书楼在保存文献、促进学术和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宁波范氏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足称藏书家之巨擘,本文选取天一阁藏明代文献为研究对象,重点便是为了突出其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价值与意义。论文分五章。第一章综述了天一阁及其藏书研究的概况,指出其中的不足。第二章分析了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背景和条件,考述了天一阁创建者范钦的从政简史、交游情况及其藏书目的、藏书来源和建阁时间,追踪考察了天一阁藏书散出的三条线索以及天一阁原藏明代文献在今天各图书馆的庋藏情况。第三章集中阐述了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奏议类、政书类、传记类、地理类、科举文献和明人文集等六类,第四章接着举出其中的九十三种明代文献,细致地分析了其内容、版本和学术价值等。论文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天一阁藏明代文献内容上的学术价值、版本上的特征及在版本学上的意义和天一阁藏书的文化意义。作者立足于原始文献,一方面钩稽通行之史料,另一方面进行实地考查,搜求前人未见或少见之材料,运用历史学与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在天一阁藏书研究、中国藏书史研究和明史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穆中杰[10](2008)在《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文中提出本文是有关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的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市法学会开始酝酿成立。经过积极努力和多方活动,上海市法学会于1956年12月30日举行了成立大会。起初,上海市法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发展对外交流,对上海法学乃至全国法学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1957年6月之后,上海市法学会的正常发展不断受到严重干扰。1962年1月,上海市法学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1966年6月,“文革”爆发,上海市法学会停止了活动。第一章上海市法学会的活动恢复及其发展。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法制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1978年8月,停止活动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上海市法学会终于恢复活动,重新开始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而不断努力。1979年5月,上海市法学会召开了第三次会员大会,并第二次变更会名。此后,上海市法学会又召开5次会员(代表)大会。尽管这5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但却有着共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它们都以践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主要职责;它们都结合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改学会章程;它们都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健全了上海市法学会组织。1984年,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变更会名。第二章上海市法学会组织机理的历史变迁。上海市法学会自恢复活动以后,无论是会员的人数还是会员的结构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时期,上海市法学会章程关于会员入会条件与退会情形、会员权利与义务都有着不同的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海市法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从会员大会发展为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方式也在不断变迁。理事会的历史变迁主要表现为历届理事会的人数和结构的变化、理事会改选原则的变化、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变化、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常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也随之发生历史变迁。在恢复活动以后,上海市法学会专业研究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90年代以前的重建与新设、90年代的发展、新世纪的新设和重建热潮。上海市法学会在不同时期设立的专业研究组织,尽管有着不同的设立程序,但总体上来说,它们还是有着共同的规律。第三章上海市法学会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中国法学会成立以后,上海市法学会成为其团体会员,在业务上开始接受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员会及市司法局的许多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到上海市法学会中去,上海市法学会享有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1983年以后,上海市法学会在行政隶属上归口于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司法局代为管理。上海社联与上海市法学会的关系由行政上的隶属与被隶属关系、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演变为纯粹的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市调整了管理上海市法学会的领导体制,明确上海市法学会由上海市委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联系,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管理。这些单位对上海市法学会进行了不同的双重性定位。上海市法学会在其实践活动过程中,围绕人民团体、学术团体、教育团体的属性,不断调整和发挥其社会功能。第四章上海市法学会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上海市法学会主办或曾经主办的法学期刊共有四个,即《法学》、《民主与法制》、《上海法学研究》、《东方法学》。它们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术活动是上海市法学会产生影响的最重要路径。自恢复活动后至1980年上半年,上海市法学会的工作主要是恢复和健全组织,初步开展学术活动。1980年下半年以后,它的学术活动进入了正常发展阶段。此外,上海市法学会在为法学研究提供服务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通过创办法律咨询公司、举办律师事务所等营利性活动,为上海市法学会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弥补活动经费上的不足,扩大了上海市法学会的社会影响。第五章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中的几个问题。上海市法学会之所以发生历史变迁,是因为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变迁动力。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上海市法学会表现出如下变迁规律:上海市法学会随着共和国法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不断体现共和国法学会组织政治统率法律的特色;专业研究组织随着共和国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增多;上海市法学会的运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但是上海市法学会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也出现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时代要求,上海市法学会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应注意坚持进行改革。结束语。通过考察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我们发现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在沿着法学学术团体的方向发展和攀登。
二、《医学文选》稿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文选》稿约(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影响因子医学期刊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实施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期刊选择 |
1.2 文献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调查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期刊标注临床试验注册相关内容的总体情况 |
2.3 论文标注临床试验注册相关内容的情况 |
2.4 稿约声明中对临床试验注册的要求 |
3 讨论 |
3.1 我国医学期刊对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的要求有待提高 |
3.2 医学期刊编辑有责任保证临床试验注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4 小结 |
(2)明清常州慎斋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学术前史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明清常州的地理人文环境 |
(一) 山回水匝,环为都会 |
(二) 文学之盛,郁萃中吴 |
二、周慎斋及其弟子 |
(一) 周慎斋与查了吾 |
(二) 胡慎柔与石震、顾元交 |
(三) 陈嘉璴 |
三、慎斋医书的撰写与出版 |
(一) 慎斋文本的生成 |
(二) 慎斋医书的出版背景 |
(三) 《慎斋遗书》的问世与学派的形成 |
四、慎斋知识体系的构建 |
(一) 立足经典 |
(二) 兼采诸家 |
(三) 通变创新 |
五、慎斋学派与明清常州医学 |
(一) 地域医学的交互:常州与吴中、新安 |
(二) 世医与儒医:常州医学传承之主力 |
(三) 厚积薄发,众星捧月:孟河之外的常州医学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慎斋学派师承关系图 |
附表2-1 明、清常州府武进、阳湖二县医者信息表 |
附表2-2 明、清常州府无锡、金匮二县医者信息表 |
附表2-3 明、清常州府宜兴、荆溪二县医者信息表 |
附表2-4 明、清常州府江阴县医者信息表 |
附表2-5 明、清常州府靖江县医者信息表 |
致谢 |
(3)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经方及其研究进展 |
1.1 经方的内涵 |
1.2 经方现代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2 中药复方配伍及其研究现状 |
2.1 传统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2.2 现代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3 研究思路 |
3.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3.2 研究经方的选择 |
3.3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今文献研究 |
3.4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3.5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机制研究 |
3.6 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学研究方法 |
4.2 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 |
4.3 分子对接方法 |
4.4 网络药理学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
1.1 文献收集与筛选 |
1.2 研究结果 |
1.3 讨论 |
2 枳实芍药散 |
2.1 溯源 |
2.2 现代实验研究 |
2.3 枳实-芍药药对的配伍分析及应用 |
3 排脓散 |
3.1 溯源 |
3.2 临床应用变迁 |
3.3 现代实验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药物组成 |
1.2 配伍分析 |
1.3 化学成分信息 |
1.4 现代药理信息 |
2 排脓散 |
2.1 药物组成 |
2.2 配伍分析 |
2.3 化学成分信息 |
2.4 现代药理信息 |
第四章 网络靶标研究 |
1 化学成分的收集与筛选 |
2 核心靶标的预测与筛选 |
2.1 作用靶标的预测 |
2.2 核心作用靶标的筛选及可视化网络的构建 |
第五章 分子机制研究 |
1 枳实芍药散 |
1.1 分子对接 |
1.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2 排脓散 |
2.1 分子对接 |
2.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
第六章 配伍机制研究 |
1 复方靶点作用通路整合 |
2 复方靶点功能模块化研究 |
2.1 枳实芍药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2.2 排脓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
3 基于两方差异通路的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
4 功能重定位研究 |
4.1 枳实芍药散 |
4.2 排脓散 |
第七章 讨论 |
1 微观视角下的复方相须相使配伍 |
1.1 复方药味组成在靶点水平上的协同作用 |
1.2 复方作用通路上的信号串扰效应 |
2 复方配伍与作用疾病宏观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
2.1 作用靶点偏好性分析 |
2.2 调节疾病异同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构建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 |
1.2 复方配伍效应的微观呈现 |
1.3 复方针对机体“系统-系统”的整体性调节 |
1.4 复方作用靶点偏好导致作用疾病存在差异 |
1.5 复方功能重定位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近代中国民办私立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重点及难点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办学缘起及沿革 |
第一节 学院办学缘起 |
一、近代云南的高等教育 |
二、学院兴办的背景 |
三、于氏兄弟的舍产办学 |
四、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 |
第二节 学院的沿革 |
一、五华学院成立 |
二、学院的发展 |
三、办学结束 |
第二章 办学活动 |
第一节 校务管理及组织机构 |
一、董事会 |
二、组织机构 |
三、五联会 |
第二节 筹资兴学与招生考试 |
一、经费来源 |
二、经费管理及使用 |
三、招生考试 |
第三节 系科设置与教学管理 |
一、系科种类齐全,文科特色明显 |
二、设立《教室日志》,严格教学考核 |
第三章 办学特色 |
第一节 聘任名师,保证教学质量 |
一、聘请大师学者,提高教学质量 |
二、文理相互兼修,培养通识能力 |
第二节 融入地域,立足云南本土 |
一、推进文理研究,成立“两所一会” |
二、结合云南特点,设立“边疆学系” |
三、创办《五华》月刊,研究文史教育 |
第三节 开展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
一、学术活动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
二、师生活动多样,校园生活多彩 |
第四章 办学评价及启示 |
第一节 地位及贡献 |
一、致力发展教育,弥补教育空缺 |
二、坚持学术自由,培养民主风气 |
三、立足云南本省,促进文理研究 |
第二节 局限及原因分析 |
一、办学局限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基础 |
二、明确的办学宗旨是条件 |
三、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保障 |
四、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前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周振甫编辑实践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周振甫的书香人生 |
第一节 皓首穷经、把笔不绝的学者 |
一、功底深厚,学识渊博 |
二、把笔不绝,着作等身 |
三、治学有道,卓然成家 |
第二节 循循善诱、德才兼备的师者 |
一、热诚谦和,以身为范 |
二、答疑解惑,授人以渔 |
三、谆谆教诲,提携后学 |
第三节 默默奉献,恪尽职守的编者 |
一、一生只为编辑 |
二、满腹才识尽为书 |
第二章 周振甫的编辑实践、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周振甫的编辑实践 |
一、开明书店时期(1932-1953年):校对起家,渐入编辑佳境 |
二、中青社时期(1953-1971年):兢兢业业,编发常销读物 |
三、中华书局时期(1971-1989年):如鱼得水,成就事业高峰 |
四、退休以后(1989-2000年):笔耕不辍,广发学术着作 |
第二节 周振甫的主要编辑成就 |
一、古典文史出版佳作频出 |
二、学术领域编校传世之作 |
三、名人诗词注释影响巨大 |
四、普及读物编发成绩卓着 |
第三节 周振甫的编辑特点 |
一、擅长编校大型书稿 |
二、具有广泛学术视野 |
三、善于质疑重视校对 |
四、充满强烈爱国情感 |
第三章 周振甫的编辑思想 |
第一节 “编辑应入学者流”的编辑观 |
一、编辑与学者是两位一体 |
二、学术研究工作是编辑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
第二节 “亦师亦友”的作者观 |
一、尊重但不盲从 |
二、虚心向作者学习 |
三、热心为作者服务 |
第三节 “读者利益第一”的读者观 |
一、时刻记住对读者负责 |
二、为读者奉献精品书稿 |
第四节 “传帮带,重实践”的编辑人才培养观 |
一、重视编辑技能的传、帮、带 |
二、提倡青年编辑参与各种形式的编辑实践 |
第四章 编辑家周振甫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编辑成功的动力 |
第二节 职业技能:编辑的执业之本 |
第三节 以编促研:编辑的治学之道 |
第四节 德才兼备:编辑的品牌之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周振甫着作信息汇总表 |
附录二:周振甫发表的单篇文章汇总表 |
致谢 |
(6)艾南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艾南英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艾南英的生平 |
一、艾南英的家世 |
二、科场失意 |
三、文坛领袖 |
四、抗清志士 |
第二节 艾南英的思想主张 |
一、艾南英的文学主张 |
二、艾南英的史学成就 |
三、艾南英的政治见解 |
第二章 艾南英的着述与出版活动 |
第一节 《天佣子集》的版本研究 |
一、《天佣子集》版本既有研究的不足 |
二、《天佣子集》的各个版本 |
三、《天佣子集》的版本系统 |
四、《天佣子集》点校出版的价值 |
第二节 艾南英其他着作考 |
一、自着八股文集 |
二、历史、地理着作 |
三、辑、评八股文选 |
四、艾南英其他着作 |
第三节 艾南英的八股文出版活动 |
一、明代八股文的流变 |
二、艾南英的选文标准 |
三、艾南英的衡文标准 |
四、艾南英八股文着作的出版方式 |
五、出版活动对于艾南英的意义 |
第三章 艾南英与豫章社 |
第一节 相喜于同,风行一时 |
第二节 相怒于异,唏嘘一场 |
第三节 豫章社成员考 |
第四章 艾南英交游考 |
第一节 与汤显祖的交游 |
第二节 与郑元勋的交往 |
第三节 与陈际泰、章世纯、罗万藻的交往 |
第四节 与陈弘绪的交游 |
第五节 与吴堂的交游 |
第六节 与周钟的交游 |
第七节 与陈子龙的交游 |
第八节 与张自烈的交游 |
结语 |
附:艾南英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传媒视阈与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
第一章 桂林:大后方抗战文坛重镇 |
第一节 桂林文化城形成的历史语境 |
一 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优越的地理条件 |
二 桂系相对开明、自由、开放的政治姿态 |
三 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精神 |
四 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和多方引导 |
第二节 多元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场 |
一 政治场:中央、桂系、中共权力的博弈 |
二 文化统制与市场控制下的言论空间 |
三 流寓、多变、杂合:桂林抗战文学场的特征 |
第三节 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生产 |
一 报纸副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
二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
三 文学图书出版与抗战文学生产 |
第二章 报纸副刊与公共舆论空间 |
第一节 桂林《救亡日报》:中共文化统战的舆论阵地 |
一 救亡呼号与舆论压制:创刊、复刊与停刊 |
二 救亡与统战:办报思想和文化使命 |
三 《文化岗位》与抗战文艺运动的舆论导向 |
第二节 桂林《大公报》:抗战时期“文人论政”的言论空间 |
一 中间姿态和文人论政:桂林《大公报》的文化品格 |
二 《文艺》副刊与抗战语境下文学的多元取向 |
第三节 《广西日报》:桂系团结抗战的舆论空间 |
一 桂系抗战言论空间的多变性 |
二 艾青与《南方》文艺副刊 |
三 《漓水》:在变与不变中积极推进文艺抗战 |
第三章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的言说空间 |
第一节 《文艺杂志》:“文人办刊”与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一 用生命培育的刊物:王鲁彦与《文艺杂志》 |
二 救亡与启蒙:《文艺杂志》的文化诉求 |
三 《文艺杂志》与抗战时期的乡土文学 |
第二节 《野草》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勃兴 |
一 鲁迅杂文传统的继承与阐扬 |
二 秦似与《野草》月刊 |
三 直面现实与叩问历史:《野草》上的杂文 |
第三节 《诗创作》与抗战诗歌的多元化 |
一 刊物的经营策略和编辑风格 |
二 抗战诗歌的多元呈现 |
三 长诗:抗战诗歌的新发展 |
四 抗战诗学理论的探索 |
第四节 《戏剧春秋》杂志与抗战戏剧运动 |
一 刊物的刊行和文化使命 |
二 抗战戏剧理论的探索与构建 |
三 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杂志上的戏剧文学 |
四 “戏剧兵”的情感与信息空间 |
第四章 文学出版与桂林抗战文学实绩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 |
一 推进大众文化: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理想 |
二 文化供应社的文学图书出版 |
三 《文化杂志》月刊与抗战文化建设 |
第二节 桂林开明书店:文化启蒙与文学“经典化” |
一 逆境中复兴:桂林开明书店及其出版概况 |
二 启蒙与经典化:桂林开明书店的文学出版 |
三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知识的传输与文艺青年的培养 |
余论 桂林文化城与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
主要参考文献 |
(9)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版 |
1 绪论 |
1.1 天一阁及其藏书研究小史 |
1.2 本文致力的论题 |
2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 |
2.1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背景和条件 |
2.2 天一阁创建者范钦 |
2.2.1 从政简史 |
2.2.2 交游考述 |
2.2.3 藏书目的、藏书来源和书楼建成 |
2.3 天一阁藏书散出及其庋藏情况 |
2.3.1 天一阁进呈本的散出 |
2.3.2 天一阁藏书在宁波当地的散出 |
2.3.3 天一阁藏书在上海的散出 |
3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
3.1 天一阁藏明人奏议的内容 |
3.2 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的内容 |
3.3 天一阁藏明代传记的类型 |
3.4 天一阁藏明代地理类文献的内容 |
3.4.1 天一阁藏明代专志的类型 |
3.4.2 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的内容与体例 |
3.5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文献的内容 |
3.6 天一阁藏明人文集的特点 |
4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举要 |
4.1 天一阁藏十三种明人奏议提要 |
4.2 天一阁藏十五种明代政书叙录 |
4.3 天一阁藏九种明代传记考述 |
4.4 天一阁藏六种明代专志考录 |
4.5 天一阁藏六种明代武举录分析 |
4.6 天一阁藏明代边疆域外史地文献述论 |
4.6.1 明代边疆史地文献 |
4.6.2 明代域外史地文献 |
4.7 天一阁藏二十九种明人文集叙录 |
4.7.1 明人别集二十种 |
4.7.2 明人总集九种 |
5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价值与意义 |
5.1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内容上的学术价值 |
5.2 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的版本特征及其在版本学上的意义 |
5.3 天一阁藏书的文化意义 |
6 结论 |
附录1:全祖望集中所见天一阁藏书研究资料辑录 |
附录2:天一阁散出之明代文献知见录 |
附录3:天一阁藏明代文献总目(初稿)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法学组的成立及活动 |
(一)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法学组的成立 |
(二) 法学组关于上海法学研究力量的调查 |
(三) 法学组关于上海开展法学研究的意见 |
二、上海市法学会的筹备概况 |
三、上海市法学会的成立及意义 |
(一)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大会的举行 |
(二) 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举行与研究计划的制定 |
(三)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
四、上海市法学会早期学术活动概况 |
五、上海市法学会早期对外交流活动概况 |
六、上海市法学会的顿挫 |
第一章 上海市法学会的活动恢复及其发展 |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的动因 |
二、政治发展的动因 |
三、思想解放的动因 |
四、文化发展的动因 |
五、法制发展的动因 |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过程 |
一、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准备工作 |
(一)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要求的正式提出 |
(二)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主要准备工作 |
二、上海市法学会理事扩大会议的召开 |
三、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的召开 |
(一) 第三次会员大会的召开经过 |
(二) 上海市法学会会名再次变更的原因 |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在1979 年以后的发展 |
一、上海市法学会在1979 年以后的发展概况 |
二、1979 年以后的历次会员(代表)大会共通之处 |
(一) 它们都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 它们都以践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主要职责 |
(三) 它们都结合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改章程 |
(四) 它们都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健全了上海市法学会组织 |
三、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变更会名的原因 |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影响 |
(二) 法学自身发展的影响 |
(三) 中国法学会一届二次理事会会议的影响 |
第二章 上海市法学会组织机理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会员队伍的历史变迁 |
一、会员队伍的变化概况 |
(一) 会员人数逐年递增的趋势及其原因 |
(二) 会员结构的合理性趋势及其广泛化 |
二、会员条件的历史变迁 |
(一) 会员入会条件的历史变迁 |
(二) 会员退会情形的历史变迁 |
三、会员权利义务规定的历史变迁 |
(一) 会员权利义务规定形式的历史变迁 |
(二) 会员权利义务规定内容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领导机构的历史变迁 |
一、最高权力机构的历史变迁 |
(一) 从会员大会到会员代表大会 |
(二) 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产生方式的历史变迁 |
(三) 最高权力机构地位与职权的历史变迁 |
二、理事会的历史变迁 |
(一) 理事会成立的历史概况 |
(二) 理事会组成结构的历史变迁 |
(三) 理事会改选原则的历史变迁 |
(四) 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历史变迁 |
(五) 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历史变迁 |
三、常务理事会的历史变迁 |
(一) 常务理事会成立的历史概况 |
(二) 常务理事会组成人员的历史分析 |
(三) 常务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历史变迁 |
(四) 常务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历史分类 |
四、学术委员会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专业研究组织的历史变迁 |
一、专业研究组织的设立及其变迁 |
(一) 专业研究组织在90 年代以前的重建与新设 |
(二) 专业研究组织在90 年代的成立概况 |
(三) 专业研究组织在新世纪的设立热潮 |
二、专业研究组织设立规定的历史变迁及个案分析 |
(一) 专业研究组织设立规定的历史变迁 |
(二) 法医学研究会的设立及其职责 |
(三) 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的设立及其职责 |
三、专业研究组织的一般运作状况及个案分析 |
(一) 专业研究组织的一般运作状况 |
(二) 专业研究组织运作状况的个案剖析 |
第三章 上海市法学会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与有关单位的历史关系 |
一、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国法学会的历史关系 |
二、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及司法局的历史关系 |
三、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社联的历史关系 |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双重性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 |
一、上海社联关于上海市法学会功能的双重性定位 |
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上海市法学会功能的双重性定位 |
三、上海市法学会的双重性在登记问题上的影响 |
(一)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上海市法学会登记 |
(二) 上海市法学会及其所属专业研究组织均免予登记 |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在实践中对社会功能的调整 |
一、上海市法学会在法治实践中对人民团体属性的调整 |
(一) 台湾地区对人民团体概念的理解 |
(二) 上海市法学会人民团体属性的历史分析 |
(三) 上海市法学会人民团体属性的内在要求 |
二、上海市法学会在法学实践中对学术团体属性的调整 |
(一) 上海市法学会与以学术为主业的社会团体 |
(二) 上海市法学会与繁荣法学研究的学术团体 |
(三) 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地区的法学学术团体 |
三、上海市法学会在法制宣传中对教育团体属性的调整 |
(一) 法治精神与法学教育的中心任务 |
(二) 法学会组织与法学教育 |
(三) 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法学教育战线 |
第四章 上海市法学会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不同时期主办的法学期刊比较研究 |
一、上海市法学会主办法学期刊的历史概况 |
(一) 《法学》与《民主与法制》的历史渊源 |
(二) 《上海法学研究》的历史概况 |
(三) 《东方法学》在新世纪的创办 |
二、上海市法学会主办的法学期刊共同之处 |
(一) 它们都体现了上海市法学会的工作目标 |
(二) 它们都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
(三) 它们都积极探寻法治 |
三、上海市法学会主办的法学期刊不同之处 |
(一) 它们办刊的定位不同 |
(二) 它们选材的内容差异比较大 |
(三) 它们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同 |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学术活动的历史变迁 |
一、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变迁 |
(一) 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概况 |
(二) 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突出之处 |
(三) “刀把子”风波始末 |
二、1984 年10 月以后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
(一) 1984 年10 月~1987 年6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
(二) 1987 年7 月~1991 年8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
(三) 1991 年9 月~1996 年12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
(四) 1997 年1 月以后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
三、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的突出之处 |
(一) 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次数频繁、学术质量较高 |
(二) 1984 年以后的学术活动体现了当代上海的城市精神 |
(三) 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体现了打造上海学术品牌意识 |
第三节 1978 年以后其他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
一、服务法学研究工作 |
(一) 搭建科研工作的平台 |
(二) 搭建成果转化的平台 |
(三) 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 |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
(一) 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的历史概况 |
(二) 陈丕显支持推广的《三桩讼事》 |
(三) 彭真题写书名的《法律常识要览》 |
(四) 为迎接行政诉讼法实施的《中国行政法词典》 |
三、上海市法学会其他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
(一) 振兴经济法律咨询公司的历史变迁 |
(二) 上海涉外经济法律咨询中心的历史变迁 |
(三) 上海市第七律师事务所的历史变迁 |
第五章 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中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动力 |
一、现代化建设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
二、依法治国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
三、改革开放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
四、社会需求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规律 |
一、上海市法学会随着共和国法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
二、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不断体现共和国法学会组织政治统率法律的特色 |
三、专业研究组织随着共和国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增多 |
四、上海市法学会的运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趋势 |
一、上海市法学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一) 上海市法学会的功能定位问题 |
(二) 上海市法学会的管理体制问题 |
(三) 上海市法学会机关的管理问题 |
二、上海市法学会改革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
(一) 改革是个过程 |
(二) 改革必须协调 |
(三) 改革必须方向正确 |
(四) 改革必须务实 |
(五) 改革必须讲究方法 |
(六) 改革必须借助外力 |
三、上海市法学会改革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
(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 |
(二) 加强理事会职业要求的建设 |
(三) 开展法学会运作模式的研究 |
结束语 |
附录一:1957 年1 月—1966 年6 月的主要学术活动 |
附录二:1978 年以后的主要学术活动 |
附录三:上海市法学会历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医学文选》稿约(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影响因子医学期刊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机制实施现状分析[J]. 徐伟娟,孙激.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2)
- [2]明清常州慎斋学派研究[D]. 王宇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D]. 陈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南天兴学—云南私立五华文理学院研究[D]. 白亚辉. 云南大学, 2018(01)
- [5]周振甫编辑实践及其思想研究[D]. 首智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6]艾南英研究[D]. 陈玮. 山东大学, 2012(02)
- [7]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 佘爱春. 南京大学, 2011(08)
- [8]医学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二)[J]. 李文慧,游苏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11)
- [9]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D]. 柯亚莉. 浙江大学, 2009(08)
- [10]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D]. 穆中杰. 华东政法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