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癫痫失张力发作——关于“腹痛、呕吐伴四肢无力反复发作7次”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魏鹏辉[1](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席宇[2](2019)在《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全面挖掘和搜集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涉及到的病种,并进行分类,为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系统化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编制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汇总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为提高土家族人民防病治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对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全面收集的基础上,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进行深入系统的整理和分析。2.统计归纳法:建立Excel表格分类整理土家族病种,以频数统计法记录病种频率,归纳总结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3.比较研究法:比较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命名特点、分类特点、高发病种的分布特点等。结果:1.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土家医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命名有一病多名、一名多病的情况,但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土家医都习惯将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类别进行分类。2.一般命名法病种是排除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的病种,它既包含部分中医学疾病病种,也包含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3.根据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将搜集到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照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及性病、男科这七大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和一般命名法内科病种分别有334个、84个;外科病种分别有119个、40个;妇科病种分别有89个、10个;儿科病种分别有97个、10个;五官科病种分别有95个、22个;皮肤及性病病种分别有43个、21个;男科病种分别有28个、6个。4.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和一般命名法疾病谱中,呼吸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肺痨(20次)、咳嗽(59次);循环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飞蛾扑心症(19次)、高血压(19次);消化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屙痢症(21次)、痢疾(45次);神经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白虎症(14次)、中风(28次);泌尿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尿石症(9次)、肾源性水肿(21次);血液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红痧症(7次)、贫血(4次);免疫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九子疡(11次)、淋巴结核(15次);运动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冷骨风(15次)、风湿性关节炎(104次);外伤科高发病种都是跌打损伤(频率分别是134次,23次);皮肤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珍珠痘(10次)、痈疽(37次);性病高发病种分别是湿霉(8次)、淋病(2次);妇科高发病种分别是闭经(18次)、月经不调(41次);儿科高发病种分别是小儿疳积症(15次)、小儿消化不良(13次);五官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火眼(20次)、咽喉炎(41次);男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缩阴症(13次)、勃起功能障碍(7次)。结论:1.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命名各具特点,尤其是传统命名法病种极具民族特色,有一定规律可循。两种命名方法的病种分类存在相互杂糅,一病多名,一名多病情况。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科分类已具雏形,但尚未形成系统。2.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照七大疾病谱系分类整理后,高发病种主要集中在外科跌打损伤和内科消化系统中。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在外伤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儿科和性病这八大系统中有相同的高发病种,其余七大系统中两种命名方法的高发病种不尽相同,但都是本系统较为典型的临床病症。3.两种不同命名法的高发病种在疾病谱的排序上有些许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社会生产力、卫生保健、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习惯和诉求的变化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非生物致病因素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环境因素、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等是引起多种慢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邓楚欣[3](2016)在《阴痫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证候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建立阴痫证大鼠模型,并建立模型的评价方法;制订《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分为正常饮食组20只,高脂寒药饮食组20只(以高脂饲料及生地+大黄煎液饲养),饲养21天。然后,正常饮食组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对照组各10只;高脂寒药饮食组分为阴痫对照组、阴痫中药组各10只;后3组以氯化锂-匹罗卡品(LiCl-PILO)腹腔注射法致痫。致痫当天开始,阴痫中药组接受五生丸合二陈汤煎液灌胃治疗qd×5天。每日观察痫性发作,共31天后实验结束。于实验前、高脂寒药饲养后,及致痫后第1、7、31天共进行5次中医辨证,及症状、行为学观察及测试。实验前、高脂寒药饲养后及致痫后7天尿检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和皮质醇(CORT)。实验结束(致痫后32天)取血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总胆固醇(CHOL),并取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根据参考文献和预实验,自订《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该表由阳虚证、痰证、痫证3个维度组成,共19个辨证项目,包括体表色泽、肛温、蜷缩/扎堆、懒动、肌力、旷场活动、食量、饮水量、体重、大便性状、抽搐与痉挛等。于实验前、高脂寒药饲养后,及致痫后第1、7、31天共进行5次中医辨证。实验结束后,对各项目效能进行评价,筛选出贡献度高或具备辨证分层效果的项目,得出最终实验表格。成果:高脂寒药饲养后,大鼠日常活动减少、多睡懒动、毛色脏乱发黄、耳廓颜色变淡;摄食量减少(P<0.01);辨证“阳虚证”和“痰证”评分升高(P<0.01);正常饮食组在饲养21天后,尿17-OH-CS水平较饲养前上升(P<0.01),而高脂寒药饮食组无此现象。LiCl-PILO注射后,30只大鼠在(8.27±3.403)min潜伏期内首发痫性发作,其后29只大鼠进入癫痫持续状态(SE, Status Epilepticus),至第31天存活率43.3%(13/30),存活大鼠全部出现自发痫性发作(SRS, 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首次SE后,3个致痫组大鼠蜷缩嗜睡、拱背竖毛、毛发爪甲淡白;肛温下降(P<0.01);初期进食量极少(无法测量);饮水量减少(P<0.01);抓力时间缩短(P<0.01);旷场活动量下降,站立数(P<0.01)、跨格数(P<0.05)及排便粒数(P<0.01);辨证“阳虚证”、“痰证”、“痫证”及“总分”(阴痫证)评分升高(P<0.01)。实验结束时,与阴痫对照组相比,阴痫中药组的饮水量较多(P<0.05);与自身致痫前比较,阴痫对照组的“痰证”得分无差别,而阴痫中药组得分降低(P<0.01);阴痫中药组的SRS频率最低,生存时间估值最长(P>0.05)。筛选后所得的最终《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内的重要项目构成了一个拟合度高且稳定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高脂寒药饲养可以赋予大鼠“阳虚痰湿”的体质;腹腔注射LiCl-PILO使大鼠具备痫病特点,且赋予了大鼠“阴痫”及“阳虚痰湿”的证候特点;经“以方测证”反证,通过高脂寒药饲养及腹腔注射LiCl-PILO所建立的阴痫大鼠模型,具备“阳虚痰湿”的证候特点;成功建立了包括症状、行为学及中医证候评分的综合方法,适合对阴痫大鼠进行证候评价;所建立的《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实用且可靠。
田丽君[4](2011)在《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探讨愈痫灵颗粒抗癫痫作用以及对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病例62例,按照Doll’s临床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西药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癫痫西药治疗,疗程3个月,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痫症中药治疗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比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脑电图异常程度、癫痫计分积分、生活质量量表积分等的改变以判断疗效,运用药物保留率来评定愈痫灵颗粒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改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癫痫计分积分、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两组癫痫计分积分、生活质量量表积分、脑电图、癫痫发作情况的比较,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的保留率表明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结论: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能改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发作频率、癫痫计分、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是安全有效的难治性癫痫治疗药物及方法。
盖聪[5](2011)在《发作性睡病的中西医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作性睡病是为一原因不明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罕见病。本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呈现不同的患病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致残致伤率较高,需引起重视。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研究多认为与神经生化改变、神经功能异常,免疫及遗传因素相关,而后者已得到广泛认可。临床以白天过度嗜睡和异常快速眼动,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为特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白天出现不可克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临床伴有猝倒发生、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如果以上四种症状均存在时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在四联症之外还可见一些心理、肥胖等其他症状。西医以心理和药物治疗为主,现有对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如用中枢兴奋剂及新型兴奋剂治疗白天嗜睡,如用抗抑郁药等治疗猝倒,而3-羟丁酸钠是唯一可以治疗发作性睡病的四联症的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大,且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耐药性。发作性睡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目前的免疫治疗结果并不理想,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无疗效,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及血浆置换治疗并未取得一致的结果。免疫治疗正在探索中。中医学属多寐、晕厥、嗜睡、嗜卧等范畴。后世医家对此又有“多睡”、“多卧”、“多寐”、“善眠”之称。对其病因病机认识是建立在中医对于睡眠医学的认识和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有卫气、阴阳、脏腑、经络等方面;导师认为阴阳失衡、神蒙窍闭是本病基本的病因病机。不同医家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各有不同认识,尚无统一。中医药治疗方法综合多样,如中药内服、毫针、耳穴、梅花针,推拿等,都可取得很好疗效。并有部分医家报道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本病,已显出疗效。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疗法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作性睡病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病尚缺乏统一的证候学标准,缺乏合适的诊疗标准,使临床医生无所遵循。故中医症候分型及疗效的判断需进一步的规范化、标准化。通过跟随导师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本病临床治疗的学习,作者总结了导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特色治疗方法。本文查阅、汇集、分析了近25年的相关文献资料,从发作性睡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导师思想、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旨在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讨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以便更加有效地诊治本病,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庞增园[6](2010)在《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主要包括醒脑静静脉注射、中药辨证论治和抗癫痫西药3个方面,ITWMAECP)治疗综合性医院住院癫痫(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疗效评定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癫痫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癫痫患者27例,作为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然后在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癫痫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静脉注射、中药辨证论治和抗癫痫西药治疗,观察疗程为14天。治疗前后通过自拟的临床观察表、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和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来观察及记录癫痫发作次数、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四诊证候资料以及生存质量,结束后,从癫痫发作次数、癫痫中医证素(SF)得分和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3个方面评定癫痫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的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癫痫病因分布、癫痫发作分类的分布和QOLIE-31量表调查的完成率均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并且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以下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总体有效率和性别差异使用列联表资料分析,临床疗效百分率使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于年龄、中医证素得分、QOLIE-31评分等计量资料,先使用探索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者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否则使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或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研究结果:在纳入本临床试验的27例受试者中,26例完成了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13例,治疗组14例,脱落1例,两组的年龄和性别相比,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效差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15.38%、0%、0%以及100%;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效差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0.77%、61.54%、7.69%、0%以及92.31%。治疗组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经Mann-Whitney U检验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中医证素(SF)分布显示,风证(23例)所占的例数最多,痰证(21例)和闭证(20例)所占例数次之,所有受试者心血虚和。肾阳虚的得分都未能达到证素诊断标准。SF得分比较结果显示,经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ITWMAECP)治疗后,两组各基本证素治疗后的SF得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各SF得分均显着降低。治疗前,治疗组闭证SF得分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比较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治疗组火证、瘀证以及肾阴虚证的SFD都大于对照组,治疗组闭证的SFD小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风证、痰证、心血虚、脾气虚证以及肾阳虚的SFD和对照组相比,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QOLIE-31量表在本院住院癫痫患者调查中的完成情况显示,在合格受试者中,已完成QOLIE-31量表的患者有8例,而未能完成QOLIE-31量表的病人有19例,调查的完成率为30%。本试验发现未能完成调查的原因有:四肢无力而不能写字者4例,文盲者3例,智能障碍而不能完全理解量表内容但尚能完成简单指令者7例,视力障碍而不能看清量表内容者1例,意识模糊而难于理解量表内容者1,观察疗程内因猝死而未能完成量表调查者1例,不愿意接受量表测评者2例。结论: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研究发现,痫病发作期以邪实(风、痰、闭)为主,为标急之证,与临床研究报道相似。癫痫发作次数疗效对比显示,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ITWMAECP)控制发作次数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癫痫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显示,ITWMAECP治疗后,两组各SF得分均显着降低,其中火证、瘀证和肾阴虚证得分的降低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ITWMAECP不但可以减少临床癫痫发作的次数,而且在改善火证、瘀证和肾阴虚证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研究还探讨了ITWMAECP治疗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中,发作次数疗效评价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实施,实现了中西医结合评价疗效的目的。但是在生存质量评价方面未能良好实施,本试验所采用的QOLIE-31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主要用于慢性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本研究探讨了该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癫痫患者中的适用性问题,结果发现该量表的总体适用性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被测量人群特点发生了改变,如本研究发现受试者主要因智能障碍而不能完全理解量表内容、四肢无力而不能自主完成量表、视力障碍而不能看清量表内容和意识模糊而难于理解量表内容等原因而无法完成测评。并且因为完成量表测评的例数太少,而未能得到研究结果。考虑在今后的试验中引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适应范围更广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陈晓薇[7](2008)在《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疑难病之一。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较长,治疗不易。现有的抗癫痫药物并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癫痫发作,而且具有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很多患者不能耐受长期的药物治疗。所以,当前癫痫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寻求能够提高治愈率、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法和药物。而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在治疗疑难杂证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临床生命力。尤其是经方组方严谨,临床上运用经方治疗癫痫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加强经方理论的研究,用理论来指导临床,把握中医理、法、方、药的一致性,更好地发挥经方的作用,使癫痫的中医药治疗更上一层楼,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运用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即是发挥中医理论,运用经方治疗癫痫的成功实践。导师张横柳教授集四十年对《伤寒论》的研究心得和临床经验,认为癫痫的病机乃本虚标实,以枢机不利、营卫不和、脾气虚为本,风痰挟瘀为标,提出治疗上宜以调枢机和营卫、益气健脾为主,配合熄风、化痰法,并佐以活血化瘀法。故取《伤寒论》中调枢机和营卫法的代表方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经加减化裁后创立痫宁片方治疗癫痫,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张横柳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对调枢机和营卫法及痫宁片在癫痫中的运用,从理论到临床疗效、药理机制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前期临床及药理研究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临床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小,值得深入研究开发。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系统总结了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的理论依据与证治规律,并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调枢机和营卫法抗癫痫可能的机理,对临床上癫痫的中医药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理论研究部分在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方证研究的方法,探讨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的理论依据与证治规律。(1)总结了痫证的证治源流、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等。(2)从《伤寒论》的少阳枢机理论、营卫学说、脾胃学说、厥论、六经辨证等方面,探讨了癫痫的病机、六经证治规律等。《伤寒论》虽未设专篇论述癫痫,但《伤寒论》中有很多类似癫痫症状的描述,六经辨证理论亦可指导癫痫的辨证论治。(3)阐述了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的立论依据与证治规律。由于癫痫具有少阳枢机不利,营卫不和的病机基础,故治宜调枢机和营卫为法。柴胡桂枝汤主治太少并病之证一,其机理在于调枢机,和营卫,通津液,该方体现了调枢机和营卫法,可谓调枢机和营卫法的代表方,故可以之为基础方治疗癫痫。通过分析整理柴胡桂枝汤的古今阐释与运用,总结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及实验研究进展,对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的文献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癫痫只要具有柴胡桂枝汤证的证候,就可适用该方,且临床疗效肯定。(4)整理导师治疗癫痫的临床经验,分析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的证治与组方配伍规律。癫痫的病机乃本虚标实,以枢机不利、营卫不和、脾气虚为本,风痰挟瘀为标。治宜调枢机和营卫、益气健脾为主,配合熄风、化痰法,并佐以活血化瘀法。以调枢机和营卫法组方而成的痫宁片,抓住了“枢机不利,营卫不和”这一癫痫的病机关键,扶正祛邪,所以对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均有效。实验研究部分探讨了以调枢机和营卫法组方而成的痫宁片抗癫痫可能的机制。共包括四个实验。(1)实验一通过戊四氮惊厥实验和电惊厥实验,研究痫宁片对小鼠抗惊厥的作用。研究发现痫宁片有延长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的作用,对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具有拮抗作用;具有拮抗电惊厥,减轻小鼠电惊厥发作程度的作用。(2)实验二通过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和阈上剂量实验,观察痫宁片对小鼠的镇静作用。研究表明痫宁片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增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作用,且能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的潜伏期,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具有镇静安神作用。(3)实验三采用氯化锂联合匹罗卡品小剂量多次注射法造成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分别用痫宁片及对照西药丙戊酸钠干预后,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大脑c-fos、GAD65及GFAP的表达,观察痫宁片对癫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及c-fos、GAD65、GFAP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痫宁片可明显减轻癫痫发作对大脑神经元造成的水肿、固缩等损伤,降低癫痫大鼠大脑内c-fos水平,对癫痫大鼠大脑具有保护作用,与对照西药丙戊酸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一种理想的抗癫痫中成药。其抗痫机制可能为减少了NMDA受体的激活,阻止了Ca2+内流,降低大脑内c-fos的表达,中断细胞凋亡信号传导,从而减轻大脑神经元损伤,起到抗痫作用。目前尚无证据显示,痫宁片的抗痫作用与调节GAD65和GFAP有关,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实验四采用氯化锂联合匹罗卡品小剂量多次注射法造成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分别用痫宁片及对照西药丙戊酸钠干预,对造模前后、给药后各组大鼠的脾气虚证进行评估,观察痫宁片对慢性癫痫大鼠脾气虚症状的影响。研究表明,造模后大鼠出现脾气虚证的症状,说明癫痫的反复发作可影响大鼠的脾胃功能,进而引起全身机能下降,故运用益气健脾法治疗癫痫具有临床针对性。而痫宁片具有良好的益气健脾功效,能显着改善癫痫大鼠的脾气虚症状,在改善脾气虚症状方面,有对照西药丙戊酸钠不能比拟的优势。
洪丽妃[8](2007)在《针刺结合定痫丸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比较癫痫患儿使用针刺结合定痫丸或西药丙戊酸钠治疗后的情况,评价、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为针灸结合定痫丸治疗组(研究组)32例,和西药治疗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每次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及脑电图的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针药组发作频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1);针药组发作持续时间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1);针药组治疗后脑电图较治疗前及西药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P<0.01)。结论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显着,可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和每次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且复查脑电图有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87.5%,明显优于采用西药治疗。
张葆青[9](2004)在《小儿癫痫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汉代至今记载治疗小儿癫痫的各类中医文献的方药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古今文献,系统分析癫痫的病名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用药经验和现代实验研究状况;第二部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1700余年间治疗癫痫的735首方剂进行研究,从频率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角度分别分析了宋以前、宋金元、明清和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癫痫的证治规律和特点,从整体上对本病的方药证治规律和药物配伍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根据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研究的结果,结合中医药理论对癫痫的病因病机、临证思路、辨证论治规律等进行了重新认识。探讨了以病因病机、发病部位和体质因素相结合的小儿癫痫发病机理,总结出了治疗小儿癫痫基本方,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儿癫痫辨证论治新体系,首次对小儿癫痫的易发体质进行了研究,对传统金石重镇安神及峻烈有毒药品的功用进行了探讨,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丁学勤,刘盛辉[10](2004)在《癫痫失张力发作——关于“腹痛、呕吐伴四肢无力反复发作7次”的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癫痫失张力发作——关于“腹痛、呕吐伴四肢无力反复发作7次”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癫痫失张力发作——关于“腹痛、呕吐伴四肢无力反复发作7次”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2)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现状 |
(二)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 |
(一)传统医学 |
(二)病种 |
(三)病种命名和分类标准 |
(四)疾病谱 |
(五)其它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二节 专着类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专着类概述 |
二、专着中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
第三节 学术论文类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学术论文类概述 |
二、学术论文中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
第二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 |
第一节 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的病种 |
一、民族特色病种命名的原因 |
二、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汇总 |
三、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方法 |
四、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 |
第二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 |
一、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角度 |
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汇总 |
三、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分类 |
第三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与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比较研究 |
第三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凡例 |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布规律 |
二、分析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 |
第四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个例分析 |
第一节 跌打损伤 |
一、跌打损伤概述 |
二、跌打损伤的治疗 |
三、土家医治疗跌打损伤的优势疗法 |
四、跌打损伤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肺痨 |
一、肺痨概述 |
二、肺痨的治疗 |
三、肺痨的现状分析 |
四、肺痨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屙痢症 |
一、屙痢症概述 |
二、屙痢症的治疗 |
三、屙痢症现状分析 |
四、屙痢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第四节 白虎症 |
一、白虎症概述 |
二、白虎症的治疗 |
三、白虎症的研究现状 |
四、白虎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阴痫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证候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痫病的中医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
1.1.1 痫病的定义 |
1.1.2 痫病的病因病机 |
1.1.3 痫病的分类 |
1.1.4 痫病的中医治疗 |
1.1.5 中医药相关癫痫动物实验研究 |
1.1.6 阴阳分治法的源流 |
1.1.7 五生丸的源流考究 |
1.2 癫痫的西医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癫痫的定义 |
1.2.2 癫痫的分类 |
1.2.3 癫痫的病理生理 |
1.2.4 癫痫的西药治疗进展 |
1.2.5 癫痫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1.3 动物模型的气虚证、阳虚证、寒证及痰证的造模及评价方法 |
1.3.1 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3.2 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3.3 寒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3.4 痰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3.5 构建阴痫证大鼠模型及其评价方法 |
第二章 动物实验部分-阴痫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证候评价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2.1.3 实验器材 |
2.1.4 其它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阶段1 适应性饲养 |
2.2.2 阶段2 “阳虚痰湿内盛”体质赋予 |
2.2.3 阶段3 痫证建立 |
2.2.4 阶段4 治疗、观察及取材 |
2.3 实验指标 |
2.3.1 一般监测项目 |
2.3.2 行为学监测项目 |
2.3.3 症状学观察项目 |
2.3.4 填写《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 |
2.3.5 检验及病理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2.4.1 一般计量资料 |
2.4.2 癫痫造模及致痫后自发痫性发作相关资料 |
2.4.3 《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所得计量及计数资料分析 |
2.4.4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 |
2.4.5 二元Logistic回归 |
2.5 技术路线 |
2.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6.1 一般情况观察 |
2.6.2 体重(g)及Lee’s Index |
2.6.3 肛温(℃) |
2.6.4 饲料减少量(g) |
2.6.5 供水减少量(ml) |
2.6.6 排便量(g) |
2.6.7 抓力时间(s)测定 |
2.6.8 旷场试验活动 |
2.6.9 行为、姿势、步态观察 |
2.6.10 癫痫发作观察 |
2.6.11 存活时间比较及生存分析 |
2.6.12 尿液CORT、17-OH-CS含量 |
2.6.13 血液cAMP、cGMP及CHOL含量 |
2.6.14 脑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 |
2.6.15 《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比较 |
2.6.16 辨证表格效能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 |
2.6.17 造模施加因素效能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 |
2.7 本研究的一般结论 |
2.7.1 一般情况及行为、姿势、步态观察 |
2.7.2 体重、肛温等一般观测指标 |
2.7.3 抓力及旷场活动 |
2.7.4 癫痫症状学指标 |
2.7.5 实验室检验指标 |
2.7.6 脑组织病理指标 |
2.7.7 生存分析 |
2.7.8 《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得分比较 |
2.7.9 辨证表格效能分析 |
2.7.10 造模施加因素效能分析 |
结语 |
3.1 本研究的综合结论 |
3.1.1 高脂寒药饲养赋予了大鼠“阳虚痰湿内盛”体质 |
3.1.2 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成功制作大鼠痫病模型 |
3.1.3 通过前两项方法制成的阴痫证大鼠模型具有“阳虚痰湿内盛”的证候特点 |
3.1.4 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反证模型“阳虚痰湿内盛”的证候特点 |
3.1.5 成功建立阴痫证大鼠模型的观察方法 |
3.1.6 制订《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 |
3.1.7 对于阴痫证大鼠模型中医证候特点的推测 |
3.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2.1 复合中、西医病理因素建立阴痫大鼠模型 |
3.2.2 建立针对阴痫证动物模型中医辨证的方案 |
3.3 进一步研究设想 |
3.3.1 对中西医复合因素建立“阴痫证”模型的想法 |
3.3.2 对提高LiC1-PILO法致痫大鼠存活率的想法 |
3.3.3 对中药干预本证模型的想法 |
3.3.4 进一步完善《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的想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原始表格 |
附录2: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正式实验表格 |
附录3:阴痫证大鼠模型辨证表-最终表格 |
附录4:各阶段辨证表格各组内得分组成列联表统计资料 |
附录5:实验图片 |
附录6:脑组织HE染色 |
附录7: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过程 |
附录8:阴痫、阳痫不同的定义、症候及治用方 |
附录9:五生丸及其类方汇总 |
附录10:英文缩略语 |
附录11:统计学审核证明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试验标准 |
2 研究内容 |
2.1 病例分组 |
2.2 试验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
2.2 治疗后脑电图分析 |
2.3 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分析 |
2.4 治疗前后癫痫计分总积分分析 |
2.5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总积分分析 |
2.6 药物保留率分析 |
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传统医学对癫痫与难治性癫痫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难治性癫痫的认识 |
3 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 |
4 愈痫灵颗粒的前期基础 |
5 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治疗难治性癫痫治疗效果 |
6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瘫痛病例临珠观察随诊表 |
附录3 中医症候分型 |
附录4 癫痛计分 |
附录5 成人痴痛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5)发作性睡病的中西医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发作性睡病的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作性睡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 |
4 实验室检查 |
5 发作性睡病的诊断 |
6 发作性睡病的鉴别诊断 |
7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
8 小结 |
第二章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现状 |
1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
3 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导师思想与病案举例 |
1 导师思想 |
2 病案举例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况与分析 |
1.1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 |
1.2 中医治疗癫痫的药理研究 |
1.2.1 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 |
1.2.2 中药单方的实验研究 |
1.3 中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
1.3.1 中药方剂治疗癫痫 |
1.3.2 中成药治疗癫痫 |
1.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 |
1.4 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
1.5 醒脑静注射液的研究概况 |
1.5.1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研究概况 |
1.5.2 醒脑静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
1.6 中医治疗癫痫的疗效评定标准现况 |
1.6.1 属于主流的癫痫疗效评定标准 |
1.6.2 其他癫痫疗效评定标准 |
1.7 小结 |
第2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方案 |
2.1 病例选择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脱落标准 |
2.2 剂型、生产厂家、规格、给药途径及批号 |
2.3 给药方法 |
2.3.1 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 |
2.3.2 药物治疗方案 |
2.4 观察与记录 |
2.4.1 临床观察表 |
2.4.2 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 |
2.4.3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
2.5 疗效评定指标 |
2.5.1 癫痫发作次数 |
2.5.2 癫痫中医证素(Symptoms factor,SF)得分 |
2.5.3 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 Difference,SFD) |
2.5.4 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各项T值及总分T值 |
2.6 统计分析 |
第3部分 实验结果 |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数据分布特点 |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无显着性差异 |
3.3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无显着性差异 |
3.4 癫痫病因的分布特点 |
3.5 癫痫发作分类的分布特点 |
3.6 QOLIE-31量表在住院癫痫患者调查中的完成情况 |
3.7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的疗效比较 |
3.8 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 |
3.9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数据分布的特点 |
3.10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对癫痫中医证素(SF)的影响 |
3.11 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数据的分布特点 |
3.12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对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的影响 |
第4部分 讨论 |
4.1 癫痫的病因分布 |
4.2 癫痫的中医证素分布 |
4.3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控制发作次数的疗效 |
4.4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中医证候疗效 |
4.5 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的适用性评价 |
4.6 探讨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6.1 西医诊断标准 |
6.2 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
6.3 中医诊断标准 |
6.4 中医辨证标准 |
附录二 英汉索引 |
附录三 临床观察表 |
附录四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 |
附录五 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 |
附录六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T值表 |
附录七 癫痫中医证素权重表 |
致谢 |
(7)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癫痫中西医研究概述 |
第一节 中医学对痫证的认识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癫痫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展望 |
第二章 《伤寒论》与癫痫证治探讨 |
第一节 少阳枢机与癫痫 |
第二节 营卫学说与癫痫 |
第三节 脾胃学说与癫痫 |
第四节 癫痫与“厥” |
第五节 六经辨证论治癫痫 |
第三章 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痫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立论依据与代表方 |
第二节 方证源流 |
第三节 类方研究 |
第四节 现代临床运用 |
第五节 药理实验研究进展 |
第六节 临床报道分析 |
1 病案选取标准 |
2 统计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导师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痫经验总结 |
第一节 导师对癫痫病机的阐发 |
第二节 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痫验方——痫宁片 |
第三节 调枢机和营卫法抗癫痫研究概述 |
第四节 导师辨治癫痫的临床经验撷要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痫宁片对小鼠抗惊厥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痫宁片对小鼠镇静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痫宁片对慢性癫痫大鼠大脑c-fos、GAD_(65)及GFAP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痫宁片对慢性癫痫大鼠脾气虚症状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博期间学术活动情况 |
致谢 |
(8)针刺结合定痫丸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一 概述 |
二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 流行病学 |
(二) 病因 |
(三) 诊断 |
(四) 治疗 |
三 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
(一) 病因病机 |
(二) 辨证分型 |
(三) 治疗 |
四 小结与展望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研究方案 |
六 观察指标 |
七 统计学方法 |
八 研究结果 |
九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附录 |
第九部分 致谢 |
(9)小儿癫痫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的认识 |
(一) 病名演化 |
(二) 病因病机 |
(三) 辨证分型 |
(四) 治则治法 |
二、 现代文献综述 |
(一) 病证名的定义 |
(二) 中西医癫痫概念内涵的比较 |
(三)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
(四) 临床证治研究 |
(五) 方药实验研究 |
(六) 其它治疗手段 |
第二部分 证治研究 |
一、 统计学方法在中医文献研究中的应用 |
二、 癫痫证治分析的设计 |
(一)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统计学依据 |
(二) 确定研究对象 |
(三) 数据规范化与建立数据库 |
三、 结果分析 |
(一) 方剂分布概况 |
(二) 各个历史时期的证治状况 |
(三) 癫痫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 小儿癫痫的病因病机探讨 |
(一) 病因探讨 |
(二) 病机探讨 |
二、 小儿癫痫辨治规律的探讨 |
(一) 临证思路 |
(二) 临床启示 |
(三) 建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癫痫失张力发作——关于“腹痛、呕吐伴四肢无力反复发作7次”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本病例特点 |
2 可考虑的疾病 |
2.1 周期性麻痹 |
2.2 急性良性肌炎 |
2.3 癔病性瘫痪 |
2.4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
2.5 中枢性瘫痪 |
2.6腹型癫痫 |
2.7 急性胃肠炎 |
3 最后诊断 |
四、癫痫失张力发作——关于“腹痛、呕吐伴四肢无力反复发作7次”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席宇.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3]阴痫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证候评价[D]. 邓楚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4]愈痫灵颗粒联合抗癫痫西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D]. 田丽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09)
- [5]发作性睡病的中西医学研究进展[D]. 盖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D]. 庞增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7]调枢机和营卫法治疗癫痫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陈晓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8]针刺结合定痫丸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D]. 洪丽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9]小儿癫痫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D]. 张葆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04)
- [10]癫痫失张力发作——关于“腹痛、呕吐伴四肢无力反复发作7次”的讨论[J]. 丁学勤,刘盛辉. 中国临床医生,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