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21世纪的我国制材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牛燕军[1](2017)在《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文中认为清末民国时期是新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的重要缩影。由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新疆城市演变与社会变迁进程,既经历了与沿海、内地城市相似的历史进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变轨迹。同治朝初年以来新疆的长期战乱和外敌入侵,对城市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得乾嘉时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与衰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等人一系列新的治理措施的实施,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尤其是开埠通商和新疆新政的推行,进一步推动着边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启动。另一方面,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政治控制和和经济侵略程度日益增强,以英俄为代表的外部殖民势力,为将新疆纳入各自势力范围展开激烈博弈,天山南北城镇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民国以降,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御力日趋式微,新疆地方政府长期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新疆历任军阀割据一方,实行独裁统治,使得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轨迹印烙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对地处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的多民族城市的近代变迁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城市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能为当前的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教训。本文围绕新疆城市的近代变迁这一主题,以天山北路东麓的乌鲁木齐为区域对象,以1884年新疆建省至1949年的新疆和平解放共65年为时段,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入手,在较为客观、全面和系统勾勒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脉络和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新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动因、历史局限性以及现实启示等,为边疆城市史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具体而言,首先,勾勒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从“双子城”的复式结构到“一城多区”的多中心结构,再到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社会空间显着重构的演变轨迹及特点。其次,以宏观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代乌鲁木齐城市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和阶段,分别为晚清的起步阶段(1884-1911年)、民国前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12-1933年)、民国后期的曲折发展阶段(1934-1949年)。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反映城市社会变迁的典型层面进行横向的专题研究。具体以城市人口、社会阶层、衣食住行、习俗礼仪、娱乐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代新疆城市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总体思考,通过总结归纳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动因,分析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探讨对当前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历史背景下,多重力量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新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城市的传统社会经济发生重要转型和变迁。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内陆边疆城市,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依旧是初步的、局部的,不同民族社会的近代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满汉二城对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被打破,旧的空间不断重组,以沙俄为主的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空间,和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空间等新的空间逐渐生成,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复杂性特征表现显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区隔走向交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
胡忠林,齐英杰,杜祥哲,李着才[2](2016)在《我国制材设备自动化发展概况》文中提出回顾了我国制材工业发展概况,介绍了制材工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通过对这几个阶段进行分析,指出了制材设备自动化的发展侧重点和方向。讨论了制材设备自动化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典型制材设备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制材设备。
莫斌[3](2014)在《崇左市速丰桉资源与产业化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产业化是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探讨适合崇左市的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模式,本文通过对崇左市速丰桉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市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潜力,提出崇左市速丰桉森林资源培育及其木材加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崇左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总面积93.0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91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3.63%。在森林总面积中,乔木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54.55%,用材林在乔木林中占主导地位。在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中,速丰桉人工林面积占68.44%,蓄积量占50.53%,速丰桉林在面积和蓄积量上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本地乡土树种马尾松。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崇左市木材加工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崇左市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生物生产潜力巨大,有利于热带树种速丰桉的栽培。作为崇左市的第一大工业原料林树种速丰桉,现有面积9.12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9.80%;市辖7县市的速丰桉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39.56m3/hm2,超过广西速丰林Ⅰ类地区的生长水平;而分布在崇左市辖区的区直国营林场的速丰桉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51.23m3/hm2,说明该市的速丰桉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以速丰桉为主要原料的崇左市木材加工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3)崇左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542家,生产能力234万m3/a,产值20.5亿元;速丰桉木材资源为人造板工业的主要生产原料,产品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和其它板等的木材加工产业具一定规模,为崇左市林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崇左市社会经济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自2003年崇左市建市以来,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530.75亿元,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的引导、科技的示范,极大地推动着崇左市的林业产业发展。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崇左市发展速丰桉木材加工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5)根据市场预测,“十二五”期间崇左市的木材供应偏紧,速丰桉资源贮备有待提高。同时,崇左市现有的木材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偏低,同质化严重,木材加工产业有待进一步整合提升。如能通过科技进步及科学管理解决这些存在问题,将使崇左市的林业产业得到大幅提升。(6)建议1)工业原料林集约化经营。林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速丰桉木材总量的增长不能只依赖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因此,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林地上的资金投入和劳动支出,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实施科学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林木的生长量,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的木材产量,这是增加木材总量的有效措施。2)木材加工产业化发展。构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中介服务体+林农”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木材加工产业合理化布局、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提高经营效益,实现林业产业化发展。
钟永男(ChungYung-nan)[4](2014)在《作为林业遗产的林田山聚落保存与再利用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田山林场聚落形成于台湾早期林业经济的发展,随着产业兴衰,林田山林场聚落经历了草创、繁华、极盛、衰退等阶段。本研究以林田山聚落为例,依其聚落遗产内涵探讨遗产的独特性,也以产业遗产的普世价值提出保存及再利用的研究。林田山聚落是因产业需求而形成的聚落,结合了产业遗产及聚落遗产等面向的文化资产。产业遗产中有形资产的部分如产业自然景观、产业遗址、建筑与土木设施等产业空间;产业遗物如产业文献、产业文物、产业机具、器具等;无形资产的产业技术、智慧、特殊仪式、故事、专业术语、生产流程等均属于产业发展后所遗留的资产。聚落遗产中有形资产的空间如聚落自然景观、聚落遗址、建筑与土木设施等空间,居民生活所遗留的对象;无形资产的居民生活习俗、信仰、社会涵构、传说、故事等。本研究对于林田山聚落内设施构造物及空间,依据产业聚落空间构成的分区涵构,探讨提出保存及再利用的建议,即将废弃的产业聚落空间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定的世界遗产公约及先进国家对文化资产之普遍使用维护层级,从轻到重可区分为:衰败防治、保存、加固、复原、复制、重建、移筑、可适性再利用等方式,运用这些手法,保存遗产原有的完整性及真实性,呈现出遗产的独特性及多样性,重现林业产业及林业聚落的内涵与价值,将产业的特质转变为林业文化保存之核心。并将保存与再利用的成效活络地方经济,进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李洪杰[5](2014)在《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设计与运动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木工锯切设备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锯切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生产的综合实力,设计了一台用于切削锯材的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根据影响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总体布局的基本因素,制定出本机床设计的总体方案;对关键部件方案的选择进行了简要描述,并且初步确定了总体方案参数;通过对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数控裁板锯的总体结构进行的分析,结合加工特点,确定了本次设计总体结构,以及分析了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的运动构成方案。对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主运动系统和进给系统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计算,其中包括对齿轮齿条的选择,对伺服电机的选型,以确保机床的工作可靠性。为研究机床的静、动态性能,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床主要零部件进行静、动态分析。通过静态研究,得出关键零部件的应力应变云图和安全系数云图,以校核机床的强度与刚度;动态研究主要进行模态分析,其中模态分析得到主锯轴前四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计算出轴系的临界转速,研究机床的振动稳定性及局部动态响应,分析机床的主轴薄弱环节。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进行实体建模、装配和运动仿真。通过运动仿真分析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样机制造完成后,对样机进行试车,观察工况下的运动性能及加工能力。
胡景初[6](2013)在《中国家具木工工艺发展简史研究(下)》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家具木工工艺发展的推进来叙述了:从新石器时期采用简单原始的石斧、石刀等工具对木材进行伐砍、裂解、表面加工及对构件的榫卯加工等基础的木材加工工艺,到古代木工工艺在铁器冶炼技术基础之上,由此产生手工框锯的发明与完善带来了木材剖解工艺的进展,由手推刨发明所带来木材表面加工工艺的进展,由刀凿、钻的发明带来榫卯接合工艺与雕刻工艺的进展,至近代时期,木材加工进入了半手工半机械的阶段,带动了木材专业的分工和家具厂的出现,胶合板的制造及其在家具产品中的应用极大促进了我国木材工业和家具制造业的发展,在进入现代化阶段后,以专用家具木工机械取代通用木工机械,以生产线的形式组织生产,以数控机床带动家具木工工艺的信息化,以柔性化生产开始了大规模定制等。综上所述,文章总结出各个时期中家具木工工艺的不同特点,同时也阐述了中国木工工艺发展的主线和内涵。
黄紫嫣[7](2011)在《基于光栅投影方法的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光栅投影的轮廓测量方法来获取木材三维轮廓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设计了木材三维轮廓扫描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流程进行详述。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系统总结了光学非接触式三维轮廓重构技术的分类、优缺点以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重点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光栅投影法的发展情况和基本原理。(2)实验采用CCD摄像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以LCD数字投影仪作为投影设备,采用VB软件编程环境,初步建立了木材三维轮廓扫描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3)对实验系统进行标定,得出图像上特征点的坐标与对应物点实际深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图像特征点坐标与木材三维坐标的对应查找表。(4)经过图像预处理得到含有光栅投影的木材图像后,利用本文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图像中特征点的坐标,反求该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并根据获得的根据三维点云数据,建立木材的三维轮廓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精确获得检测木材实际深度,重建木材三维数字轮廓,该方法具有非接触性、快速高效、分辨率高且易于实现的特点。
李小双,朱丽艳,李百航,唐芳林[8](2010)在《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 加快云南林业“走出去”步伐》文中研究指明把云南建设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中央对云南的战略定位,这为云南林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依托,也给云南林业谋求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从云南林业与国际合作的现况入手,对东南亚、南亚地区林业发展及云南林业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与东南亚、南亚地区林业开发合作的重点方向,以及政策和金融保障建议。
李成茂[9](2010)在《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从森林资源培育入手,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以提高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林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收集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分类法将我国林业划分为9个区域,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9个区域数十年来的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培育状况、林业产业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对9个区域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进行优势度分析,找出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产业的需求,运用趋势分析法对林产品进行供需平衡预测分析。根据未来林产品的需求缺口,林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与潜力、以及各区域资源优势度与产业优势度的差异,提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导向的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建议。经过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和成果:(1)、初步提出了中国林业产业新的区划方案。本区划方案兼顾了林业生产的相互关系,从行政界限上对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进行分区,既体现了各区域自然资源的属性,也兼顾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便于对林业生产发展的统一规划。本研究将全国林业划分为京津区、东南区、东北区、冀鲁豫区、长江中下游区、黄土高原区、蒙新区、青藏区和西南区。(2)各区域森林资源和林业产值不断增长,但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国和各区域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加,林业产值逐年增长,但各区域资源分布差异大,第一、二产业产值高,第三产业产值较低。(3)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较明显,需要从加大内部资源培育力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国外资源三条渠道来弥补资源缺口,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需求。(4)森林资源量增长与林业产值、林产品增长具有一致性,但是各区域的资源丰富度与产业发展程度不一致。全国和各区域以森林资源培育业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占主体地位,所占比例在44%以上。森林资源量增长与林业产值增长具有一致性,尤其是与森林面积同增长,森林资源培育情况直接影响林业产值、林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各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不完全一致,需要根据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5)提出了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产品生产能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通过提高林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重点发展以人造板、纸张和纸板、木质家具、特色森林食品、特色林化产品的加工产业等第二产业;通过政策、资金倾斜等措施,积极鼓励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6)提出了区域布局、林种发展、林产加工业布局调整方案。第一,在京津区、中西部生态脆弱区,重点发展防护林等公益林以及特色经济林建设,加快森林旅游资源培育。第二,在东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第三,促进东北区、西南区的天然用材林培育力度,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材生产后备资源。第四,加快南方区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第五,发展中东部区平原林业建设。第六,加强西北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生态安全。
杜文凯[10](2009)在《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林业生产活动的结果,也是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林业产业化作为适应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关于林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和探讨,也因此成为广大林业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地处中部的河南省,近年来林业产业化经营从起步到发展,从推进到提高,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先进省份相比,目前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规模、发展实力、组织模式、运营机制、扶持政策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客观上需要在林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突破。基于这种考虑,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林业产业化发展理论研究成果,采取理论指导和实践分析相结合,辅以实例论证的方法,在深刻认识和分析林业产业化产生背景、内涵实质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和经验,通过对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不同发展模式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河南省林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从河南省林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出发,提出了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全面发展和迅速提高三个阶段,经过发展,河南省林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企业数量逐年增多,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综合实力和带动林农增收的能力日益增强,市场销售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走出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十农户”等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2)指出要进一步推进河南省林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河南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促进河南省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从一体化协作、市场化运作、产业融合和林业产业管理体系等方面构建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的体系和框架。按照这一体系和框架,进一步推进河南省林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改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着手,推动林业产业标准化,培育强势品牌,大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全方位开拓市场,塑造河南品牌林产业形象;二是深化林业配套改革,提高林权主体收益,通过调整林业税费,提高林业利润空间,拓展林业产业链条,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实现林权信息的透明化,并进一步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三是抓好林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产业资源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创新林业信贷品种的担保方式和信贷模式,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推动林科教结合的林业发展体系的完善;四是加快林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步伐,加快林业与信息技术、工业、旅游业及林业产业内部的融化步伐;五是加快林业供应链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完善林业价值链、物流链、信息链及组织链体系。
二、面向21世纪的我国制材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21世纪的我国制材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基本史料 |
(一) 汉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上篇 空间演变篇 |
第一章 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从“双子城”到“一城多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转型(1759-1933年) |
第一节 复式城市空间的建构(1759-1884年) |
一、迪化城的初建与扩建 |
二、巩宁城的修建 |
三、破坏与重建: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
四、城市各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
第二节 “一城多区”:多重力量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区隔(1885-1933年) |
一、满汉二城的合并与城市空间的初步整合 |
二、贸易圈与领事馆:沙俄势力的渗透与与城市空间的异化 |
三、会馆与庙宇:城内汉族社会空间的塑造 |
四、清真寺与巴扎:城外少数民族商业空间的生成 |
五、城市民族结构与居住格局的演变 |
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面貌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1934-1949年) |
第一节 市政规划的出炉与城市空间的延展 |
一、市政机构的完善与城市功能分区 |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和扩展 |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展开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 |
一、城墙的拆建 |
二、街道的改扩建 |
三、城市房屋的拆迁 |
四、城市新式公共空间的辟建 |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开发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演变 |
第三节 区隔下的混融:市政建设对城市民族居住格局的影响 |
一、城内汉族聚居区的散居化 |
二、南关穆斯林商业社区居住格局的重构 |
三、贸易圈的杂居化 |
本章小结 |
中篇 经济发展篇 |
第四章 晚清乌鲁木齐城市近代经济的萌芽(1884-1911年) |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农业的开发 |
二、传统手工业的兴起 |
三、传统商贸活动的活跃 |
第二节 城市近代经济萌芽的具体表现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工业的发轫 |
二、“八大商帮”的形成与城市商业的复苏 |
三、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的畸形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新疆的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杨增新时期的政治危机及其应对 |
二、金树仁时期矛盾与危机的激化以及哈密事变的爆发 |
三、从“认庙不认神”到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努力的失败 |
四、新苏关系的确立与苏联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发展期(1912-1928年) |
一、官办、商办工业的初步发展 |
二、各族商人群体的崛起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
三、对外贸易的萎缩及重启 |
四、近代银行的初设与旧式票号、典当业的并存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全面衰退期(1928-1933年) |
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
二、商业贸易由盛及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盛世才、国民党时期新疆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从亲苏容共到反苏反共盛世才的政治投机之路 |
二、国民党势力入新与苏联支持下三区革命的爆发 |
三、新疆省联合政府从成立走向破裂 |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1934-1942年) |
一、两期“三年计划”中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
二、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 |
三、城市金融业的大力整顿 |
第二节 波折与动荡中前行的城市经济(1942-1949年) |
一、工业建设的失调 |
二、商业贸易一蹶不振 |
三、财政金融濒于崩溃 |
本章小结 |
下篇 社会变迁篇 |
第七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演变 |
第一节 人口的变迁 |
一、人口数量的变动 |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
三、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变动 |
一、新式政府职员的形成 |
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出现 |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
四、新型知识分子的涌现 |
五、边缘阶层的膨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日常生活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碰撞与交汇:物质生活的变迁 |
一、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交织 |
二、饮食的多元荟萃 |
三、建筑风格的中西杂糅 |
四、交通工具的新旧并行 |
第二节 良莠混杂:精神生活的近代转型 |
一、习俗与礼仪的变革 |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
一、清末近代教育的起步 |
二、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近代图书报刊事业的转型 |
一、图书报刊业的初创阶段 |
二、图书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命运 |
本章小结 |
结语 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及启示 |
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性 |
二、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动因 |
三、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 |
四、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我国制材设备自动化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制材工业概况 |
1. 1 制材企业概况 |
1. 2 锯材产量 |
1. 3 制材工业取得的进步与不足 |
2 我国制材工业经历的三个阶段 |
3 制材设备的自动化方法 |
4 我国制材设备的数控化发展 |
4. 1 制材设备数控化的意义 |
4. 2 制材设备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
4. 2. 1 向柔性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
4. 2. 2 向 “三高”方向发展 |
4. 2. 3 建立先进的精度保障体系 |
4. 2. 4 通讯联网功能不断加强 |
4. 2. 5 人机对话更加通畅 |
5 我国典型制材设备数控化发展概况 |
(3)崇左市速丰桉资源与产业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外林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
1.1.1 澳大利亚桉树资源产业化利用概况 |
1.1.2 巴西桉树资源产业化利用概况 |
1.2 国内林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
1.2.1 我国林业及速丰桉发展概况 |
1.2.2 广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崇左市自然概况 |
2.1.1.1 地理位置 |
2.1.1.2 地形地貌 |
2.1.1.3 土壤 |
2.1.1.4 气候 |
2.1.2 崇左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1.1 选题指导思想 |
2.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方法及材料采集 |
2.2.3.1 文献资料调研 |
2.2.3.2 实地调查 |
2.2.3.3 案例分析 |
2.2.3.4 资料分析 |
2.2.4 研究的技术线路 |
2.2.5 预期成果 |
第三章 崇左市速丰桉资源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潜力分析 |
3.1 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森林面积及蓄积量 |
3.1.2 森林林种结构 |
3.1.3 森林林分起源结构 |
3.1.4 优势树种面积及蓄积 |
3.1.5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面积及蓄积 |
3.2 速丰桉资源现状分析 |
3.2.1 速丰桉面积及蓄积 |
3.2.2 速丰桉龄组结构 |
3.2.3 速丰桉生物生长优势 |
3.2.4 速丰桉发展的优势条件及有利因素 |
3.2.4.1 良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是发展速丰桉的保证 |
3.2.4.2 成熟先进的栽培技术是速丰桉发展的支撑 |
3.2.4.3 速丰桉是工业原料林造林的龙头树种 |
3.2.4.4 发展速丰桉是用材林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 |
第四章 崇左市木材加工产业发展与速丰桉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4.1 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4.1.1 木材加工产业产能及产值 |
4.1.2 木材加工企业种类及产能 |
4.1.3 木材加工产品及品牌 |
4.1.4 林产工业园区的建设 |
4.2 以速丰桉木材为主要原料的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 |
4.2.1 胶合板工业发展现状 |
4.2.2 纤维板工业发展现状 |
4.2.3 刨花板工业发展现状 |
4.3 木材加工产业所用树种、材种结构以及来源分析 |
4.4 速丰桉与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前景 |
4.4.1 速丰桉发展规划及可行性 |
4.4.2 木材加工业发展与木材需求预测 |
4.5 木材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企业规模偏小,未形成规模经营 |
4.5.2 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
4.5.3 林业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
第五章 崇左市速丰桉资源产业化利用的措施及建议 |
5.1 森林分类经营 |
5.1.1 加快公益林自然生态体系建设 |
5.1.2 工业原料林集约经营 |
5.2 木材加工产业化发展 |
5.2.1 优化产业资源,加快产业升级 |
5.2.1.1 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 |
5.2.1.2 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 |
5.2.1.3 培育强优企业,推进品牌建设 |
5.2.1.4 加快林产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 |
5.2.2 构建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木材加工产业化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作为林业遗产的林田山聚落保存与再利用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预期成果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方法及流程 |
1.3.1 理论建构 |
1.3.2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搜集 |
1.3.3 国内外案例搜集及分析 |
1.3.4 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
1.3.5 研究流程 |
1.4 文献回顾 |
1.4.1 聚落及产业遗产保存理论 |
1.4.2 林业产业遗产及文化景观 |
1.4.3 林田山林场及聚落 |
第2章 林业聚落遗址保存再利用理论探讨 |
2.1 产业聚落遗产的定义 |
2.1.1 聚落的定义及研究 |
2.1.2 产业及林业 |
2.1.3 产业聚落及林业聚落 |
2.2 产业遗产研究发展历程 |
2.2.1 产业遗产发展历程及定义 |
2.2.2 欧洲产业遗产发展历程 |
2.2.3 日本产业遗产发展历程 |
2.2.4 产业遗产的价值 |
2.3 产业聚落遗产的保存与再利用 |
2.3.1 台湾产业聚落遗产保存的发展 |
2.3.2 完整性及真实性的保存概念 |
2.3.3 产业聚落遗产保存再利用原则 |
2.3.4 保存再利用的策略手法 |
2.4 林业聚落遗产的内涵 |
2.4.1 林业聚落遗产基本因子 |
2.4.2 因林业而发展的环境 |
第3章 国外产业遗产保存及再利用之经验 |
3.1 石见银山矿山町 |
3.1.1 石见银山银矿的发展 |
3.1.2 石见银山保存内容 |
3.1.3 石见银山保存管理体制 |
3.2 英国新拉那克棉织村 |
3.2.1 新拉那克棉织村的发展 |
3.2.2 新拉那克保存内容 |
3.2.3 营运管理模式 |
3.3 案例比较及分析 |
第4章 林田山林业聚落发展概述 |
4.1 台湾林业发展 |
4.1.1 台湾早期至清领时期原始林开发 |
4.1.2 日领时期林业经营 |
4.1.3 光复后至1997年之林业经营 |
4.1.4 林业开采的终结 |
4.2 林田山林业开发历程 |
4.2.1 花莲港木材株式会社时期--林场首次开发出产 |
4.2.2 台湾兴业株式会社时期--林场再次开采造就首次繁荣 |
4.2.3 台湾纸业公司时期--台湾光复接收时期 |
4.2.4 台湾中兴纸业公司时期--林场再次繁荣时期 |
4.2.5 林务局时期--林场没落时期 |
4.3 林田山林业聚落的发展 |
4.3.1 林田山林场与聚落的地理关系 |
4.3.2 产业流程与设施 |
4.3.3 日治时期的聚落发展1918~1945 |
4.3.4 战后时期的聚落发展 |
第5章 林田山林业聚落遗产内涵及保存再利用 |
5.1 从聚落构成探讨独特性价值 |
5.1.1 从聚落成因分析 |
5.1.2 从聚落登录内容分析 |
5.1.3 林田山林场及聚落空间构成独特性 |
5.2 从聚落构成探讨完整性及真实性 |
5.2.1 林业聚落遗产的完整性及真实性之意义 |
5.2.2 从聚落构成探讨林田山聚落遗产之内涵 |
5.3 从聚落构成提出保存再利用规划构想 |
5.3.1 林田山聚落保存再利用原则 |
5.3.2 分区规划及使用建议 |
5.3.3 设施与建筑保存再利用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林田山林业聚落的保存价值 |
6.2 林田山聚落之保存再利用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设计与运动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裁板锯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裁板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裁板锯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预测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内容 |
2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总体设计 |
2.1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的总体设计方案的制定 |
2.2 锯切加工部分的构思 |
2.3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总体结构的确定 |
2.3.1 切削系统 |
2.3.2 压紧机构 |
2.3.3 安全防护 |
2.4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的运动构成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主运动系统和进给系统的设计 |
3.1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主运动系统设计 |
3.1.1 数控往复式裁板锯主锯结构设计 |
3.1.2 数控往复式裁板锯主锯结构设计参数的说明 |
3.2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锯切力和锯切功率的计算 |
3.2.1 锯切力的计算 |
3.2.2 锯切功率的计算 |
3.3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进给系统的设计 |
3.3.1 进给系统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
3.3.2 伺服电机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主机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ANSYS Workbench简介 |
4.2 静力学分析基础 |
4.3 主机结构静力学分析 |
4.3.1 主机结构静力学分析基本思路 |
4.3.2 主机机架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3 载荷及边界条件的添加 |
4.3.4 模型求解及后处理 |
4.4 主锯轴动力学分析 |
4.4.1 模态分析 |
4.4.2 主锯轴模态分析计算 |
4.4.3 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运动仿真分析与样机试车 |
5.1 产品数字化设计过程 |
5.2 三维建模与仿真分析 |
5.2.1 运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2 设置运动环境 |
5.2.3 获取分析结果 |
5.3 样机试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国家具木工工艺发展简史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3 中国近代木工工艺 |
3.1 概述 |
3.2 由手工锯木到机械制材 |
3.3 专业分工和家具厂出现 |
3.4 胶合板的生产与应用 |
3.4 涂装工艺的进展 |
4 中国现代木工工艺 |
4.1 概述 |
4.2 50—70年代的中国现代家具木工工艺 |
4.3 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家具木工工艺 |
(7)基于光栅投影方法的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木材三维轮廓扫描技术研究概述 |
1.1.1 国内外木材轮廓数学模型研究与发展 |
1.1.2 获取木材三维轮廓的方法 |
1.1.3 国内外木材轮廓扫描发展趋势 |
1.2 光学非接触式三维轮廓扫描方法概述 |
1.2.1 光学非接触式三维轮廓扫描的发展动态 |
1.2.2 光学非接触式三维轮廓扫描的应用 |
1.2.3 光学非接触式三维轮廓扫描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2 基于光栅投影的三维轮廓扫描方法 |
2.1 基于光栅投影的三维轮廓扫描系统原理 |
2.2 基于光栅投影的三维轮廓扫描的数学模型 |
2.2.1 CCD成像原理分析 |
2.2.2 投影光栅光路 |
2.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 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的组成 |
3.1 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 |
3.2.1 计算机 |
3.2.2 投影设备 |
3.2.3 图像采集设备 |
3.3 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1 软件编程语言的选择 |
3.3.2 软件处理流程及软件界面 |
4 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的标定 |
4.1 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标定概述 |
4.2 摄像机模型与摄像机标定 |
4.2.1 摄像机畸变 |
4.2.2 摄像机畸变模型 |
4.2.3 摄像机标定方法 |
4.2.4 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标定 |
4.3 投影仪的标定技术 |
4.3.1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
4.3.2 投影仪标定原理 |
4.3.3 投影仪标定的实现方法 |
4.4 光栅投影式木材三维轮廓扫描系统标定的优化 |
4.5 光栅投影式木材三维轮廓扫描系统标定的实现 |
4.5.1 系统标定图像的采集 |
4.5.2 获取系统标定点对应坐标值 |
5 木材三维轮廓扫描实验 |
5.1 实验设备与试材 |
5.2 实验图像处理过程 |
5.2.1 实验图像的采集 |
5.2.2 实验图像的预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毛边板锯材的实验结果 |
5.3.2 原木木段的实验结果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发展对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的巨大需求 |
1.2.2 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2.3 中央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划 |
1.2.4 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战略咨询项目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1.4.1.1 国外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1.4.1.2 国内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1.4.2 国内外森林资源培育发展现状 |
1.4.2.1 国外森林资源培育发展现状 |
1.4.2.2 国内森林资源培育研究现状 |
1.4.3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3.1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3.2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4 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研究现状 |
1.4.4.1 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1.4.4.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
1.5 数据来源 |
2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的方法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概况 |
3.1 世界森林资源与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 |
3.1.1 世界森林资源现状 |
3.1.2 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 |
3.1.3 世界林业产业发展特点 |
3.1.4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演变趋势 |
3.2 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与现状 |
3.2.1 森林资源总量与结构 |
3.2.1.1 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 |
3.2.1.2 权属结构 |
3.2.1.3 林种结构 |
3.2.1.4 林分结构 |
3.2.1.5 龄级结构 |
3.2.1.6 树种结构 |
3.2.1.7 森林质量 |
3.2.2 森林资源消长 |
3.2.2.1 森林面积消长 |
3.2.2.2 林木蓄积量消长 |
3.2.2.3 森林可采资源消长 |
3.2.3 森林资源特点 |
3.3 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情况 |
3.3.1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
3.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
3.3.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本章小结 |
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
4.1 全国林业区划 |
4.1.1 林业区划原则 |
4.1.2 林业区划的依据 |
4.1.3 林业区划的性质和任务 |
4.1.4 本研究林业区划的提出 |
4.1.5 本研究中的林业区划与其它林业区划的区别 |
4.2 森林资源培育 |
4.2.1 森林资源变化及分布状况 |
4.2.1.1 全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
4.2.1.2 各区域森林资源变化及分布 |
4.2.2 森林资源培育 |
4.2.2.1 森林资源培育措施 |
4.2.2.2 重点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
4.2.3 森林资源培育优势与问题分析 |
4.2.3.1 森林资源培育优势分析 |
4.2.3.2 森林资源培育存在的问题 |
4.3 林业产业发展 |
4.3.1 林业产值及其结构 |
4.3.1.1 全国林业产业产值及其结构 |
4.3.1.2 各区域林业产业产值及其结构 |
4.3.2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 |
4.3.2.1 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1.1 全国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1.2 各区域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2 主要林产品产量及结构 |
4.3.2.3 经济林花卉产品结构 |
4.3.2.4 森林旅游业发展 |
4.3.2.5 林业建设投资构成 |
4.3.3 林业产业发展优势与问题分析 |
4.3.3.1 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
4.3.3.2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4.4.1 资源增量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
4.4.1.1 森林资源增量与林业产值增长的关系 |
4.4.1.2 森林资源量与主要森工产品的关系 |
4.4.1.3 森林资源量与主要林产品的关系 |
4.4.2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
4.4.2.1 营造林措施与林业产值的关系 |
4.4.2.2 不同林种营造与主要森工产品和林产品的关系 |
4.4.2.3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一般关系 |
4.4.3 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林业产业发展供需平衡分析 |
5.1 国内需求预测 |
5.1.1 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
5.1.2 木质林产品需求结构与预测 |
5.1.3 能源林需求量预测 |
5.1.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 |
5.2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国际供给预测 |
5.2.1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
5.2.1.1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 |
5.2.1.2 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
5.2.1.3 非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
5.2.1.4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
5.2.2 国际供给预测 |
5.3 国内供需平衡分析 |
5.3.1 我国林产品消费缺口分析 |
5.3.2 林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
5.3.3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供需平衡分析 |
5.3.4 木质林产品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
5.3.5 能源林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
5.3.6 非木质资源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
5.4 重点林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6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 |
6.1 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森林资源培育 |
6.1.1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理论支撑 |
6.1.1.1 培育森林资源的基本原则 |
6.1.1.2 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中的几种关系 |
6.1.1.3 实现森林资源培育理念的转变 |
6.1.2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政策支持 |
6.1.2.1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鼓励森林资源培育 |
6.1.2.2 营造良好的森林资源培育政策环境 |
6.1.3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科技平台 |
6.1.3.1 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 |
6.1.3.2 森林资源培育关键技术措施 |
6.1.4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条件保障 |
6.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
6.2.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
6.2.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思路 |
6.2.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6.2.3.1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 |
6.2.3.2 调整林产品生产加工业为龙头的第二产业 |
6.2.3.3 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及林区多种经营 |
6.3 林业产业区域总体布局调整 |
6.3.1 调整的原则 |
6.3.2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内容 |
6.3.2.1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调整总体思路 |
6.3.2.2 各区域林业产业布局调整 |
6.3.2.3 林种发展布局调整 |
6.3.2.4 林产品加工业布局 |
6.4 重大林业产业政策建议 |
6.4.1 加强二、三产业建设,进一步理顺产业结构 |
6.4.2 宏观调控向资源优势地区转移林产加工业 |
6.4.3 资源培育中应大力加强能源林建设 |
6.4.4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
6.4.5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
6.4.6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林业发展动态及研究实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林业产业化基本理论概述 |
2.1 林业产业化的理论渊源 |
2.1.1 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理论 |
2.1.2 分工理论 |
2.1.3 利益引力理论 |
2.1.4 规模经济理论 |
2.1.5 比较效益理论 |
2.1.6 政治经济学理论 |
2.2 林业产业化理论 |
2.2.1 林业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及发展 |
2.3 林业产业经营理论 |
2.3.1 林业分工理论 |
2.3.2 新林业理论 |
2.3.3 近代自然林业经营理论 |
2.3.4 现代林业理论 |
第三章 河南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 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1 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
3.1.2 产业特色明显 |
3.1.3 非公有制产业发展迅速 |
3.2 河南省发展林业产业化的潜在优势分析 |
3.2.1 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 |
3.2.2 政策优势 |
3.2.3 科技优势 |
3.2.4 市场优势 |
3.3 河南省林业产业化特点 |
3.3.1 林业总体效益高 |
3.3.2 进入门槛低 |
3.3.3 转移劳动力多 |
3.3.4 市场前景较好 |
3.4 河南省现有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
3.4.1 “龙头企业+基地”型 |
3.4.2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型 |
3.4.3 “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型 |
3.4.4 “龙头企业+农户”型 |
3.5 河南省林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3.5.1 林产品加工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 |
3.5.2 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合理,产业链条残缺 |
3.5.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
3.5.4 产业化基础比较薄弱 |
3.5.5 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制约因素 |
第四章 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 |
4.1 构建河南省林业产业化模式必须考虑的问题 |
4.1.1 林业产业化模式应体现组织结构各方面关系的平衡 |
4.1.2 林业产业化模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4.1.3 林业产业化模式应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
4.1.4 林业产业化模式应能体现产业内外的融合 |
4.1.5 林业产业化模式需要完善的林业产业链体系 |
4.2 产业发展构想及思路 |
4.2.1 目标任务 |
4.2.2 做好规划 |
4.3 河南省林业产业化模式构建 |
4.3.1 加工型企业集团模式 |
4.3.2 专业市场型模式 |
4.3.3 合作组织带动型模式 |
4.3.4 科技实体带动型 |
第五章 河南省发展林业产业化对策 |
5.1 推动林业产业标准化,培育强势品牌 |
5.2 深化林业配套改革,提高林权主体收益 |
5.2.1 调整林业税费,提高林业利润空间 |
5.2.2 拓展林业产业链条,增加林产品附加值 |
5.2.3 实现林权信息的透明化 |
5.2.4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
5.3 抓好林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产业资源生产能力 |
5.3.1 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
5.3.2 创新林业信贷品种的担保方式和信贷模式 |
5.3.3 建立林科教结合的林业发展体系 |
5.4 加快林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步伐 |
5.4.1 加快林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
5.4.2 加快林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
5.4.3 加快林业与工业的融合 |
5.4.4 加快林业产业的内部融合 |
5.5 林业供应链的构建 |
5.5.1 加强林业组织链体系的建设 |
5.5.2 加强林业价值链体系的管理 |
5.5.3 加强林业物流链体系的建设 |
5.5.4 加强林业信息链体系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面向21世纪的我国制材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D]. 牛燕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2]我国制材设备自动化发展概况[J]. 胡忠林,齐英杰,杜祥哲,李着才.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6(02)
- [3]崇左市速丰桉资源与产业化利用研究[D]. 莫斌. 广西大学, 2014(01)
- [4]作为林业遗产的林田山聚落保存与再利用案例研究[D]. 钟永男(ChungYung-nan). 清华大学, 2014(12)
- [5]数控往复式实木裁板锯设计与运动仿真研究[D]. 李洪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6]中国家具木工工艺发展简史研究(下)[J]. 胡景初.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10)
- [7]基于光栅投影方法的木材三维轮廓测量系统研究[D]. 黄紫嫣.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8]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 加快云南林业“走出去”步伐[J]. 李小双,朱丽艳,李百航,唐芳林. 林业建设, 2010(05)
- [9]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D]. 李成茂.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河南省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 杜文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