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山科学会议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平[1](2021)在《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到香山实现的五个伟大转变》文中提出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到香山,开创了由乡村转向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工作的新篇章。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经过深入思考、协商筹划和实践探索,成功实现了由领导革命战争到筹划和平建设、由完成解放战争到绘制建国蓝图、由乡村工作到城市工作、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擘画社会主义宏图、由部署"打得赢"到实施"坐得稳"等五个伟大转变,谱写了新中国成立的序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新时代,这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奋发有为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转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寇文亮[2](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王颢霖[3](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李秀波,赵硕[4](2020)在《童秉纲与中国生物运动力学的开拓》文中认为在中国生物运动力学的建立和开拓中,童秉纲起到了先导和主推的作用。1985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访学时接触到生物运动力学并引入国内。80年代末,他主持的团队提出的三维波动板理论是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第一项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90年代末,他主导组建了国内最大的仿生力学研究平台,并形成有影响的科研力量。同时,他努力推动更广泛的国内外合作,推进该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三十余年来,童秉纲根据该学科的工程科学属性和交叉学科特点,敏锐抓住发展机遇,推动中国生物运动力学打开局面。
蒯新珏[5](2020)在《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千年古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积累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古都的历史风貌,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同时又能实际地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街巷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既是古都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一系列改造和更新后,北京的城市形象日新月异,但在过去较为强调效率和经济性的建设思想下,城市风貌趋同化现象严重,构成城市独特魅力的大量街巷胡同逐渐消失在了现代化的高速建设中。随着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再利用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同时城市内涵品质挖掘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延续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进一步提升其环境品质,符合时代特征和市民需求,仍需要系统地梳理与总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北京街巷胡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研究、现状调研以及在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项目中的设计实践经验尝试探讨在当前对于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北京街巷胡同如何在保持其风貌特征的同时进行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和工作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进行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论述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概况。第二部分对有关理论和当前北京街巷胡同改造更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第二章着重对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第三章针对北京街巷胡同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其基本特征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第四章提出北京现阶段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全过程研究分析进一步总结类似改造的实践策略和工作路径,第五章通过对以上的理论、原则、策略的探索,详细介绍北京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项目中适合其特色风貌修复及环境品质提升的探索性方案;第六章着重探讨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工程中实际工作的开展方法以及工作路径的创新探索,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最后为结语部分,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北京市当前及未来街巷胡同的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李秀秀[6](2020)在《现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1920年代-1990年代)》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建筑自近代进入中国以来,不论在社会层面还是建筑学领域,一直作为一类重要的建筑类型被不断探讨。本文以1920年代到199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为对象,对这一时期公共建筑的源起、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历史回顾。通过对各时期公共建筑的典型类型,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理论议题的分析,探究公共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别如何在中国建筑话语中被建构,呈现公共建筑在城市、社会和国家层面被赋予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中国现代建筑话语的某些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借助设计研究课题,本文对当代语境下与公共建筑相关的城市性、日常性及传统与现代等议题进行回应和反思。中国语境下公共建筑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理论议题的梳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20年代到1940年代,主要介绍“公共建筑”如何被引进中国,及其与都市计划之间的关联;1950年代到1970年代,公共建筑在计划经济和集体化背景下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分析社会主义城市和国家对此类建筑的期待,及其所涉及到的建筑尺度、“形式-内容”等主要建筑理论议题;1980年代到1990年代,针对公共建筑的批判性话语,及“传统与现代”、“经济效益”、“建筑-城市”等理论议题进行探讨与反思。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在历史的脉络下,以设计研究展开对当代公共建筑理论与实践上的思考。选取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改造和上海东斯文里改造的设计研究课题,对与中国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类公共建筑——大量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探讨。通过探索城市公共生活与公共建筑的关系、历史遗存与现代需求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如何介入城市更新改造等问题,对中国语境下公共建筑自身发展的某些特点进行重新审视,同时,在存量经济时代中国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探寻城市公共建筑和空间更新改造的可能路径与方法。最后,文章尝试从公共建筑社会功用和建筑观念等角度对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进行总结与讨论。正文共计57000余字,图70幅,表3张
詹子懿[7](2020)在《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复杂变动,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着深刻而剧烈的转型,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显着提升。东南亚拥有着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关键航道和战略水域,是进出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也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这种特殊的地缘位置以及密切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使得东盟及其成员国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至关重要,其是中国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的依托地带,也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中国—东盟总体外交关系中,防务外交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对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互信和理解、减少疑虑、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安全抓手和重要支撑。中国与东南亚的防务外交开始于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出现了重大变革,伴随着东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对外战略与安全观念的转变,中国与东南亚(东盟国家)的防务外交进程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步入新的平台、轨道和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并推动着亚太地区新型安全秩序的建立。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与高度繁荣的经济合作相比,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机制水平低、互动领域狭窄、内容层次有限和实践性较弱等问题困扰着双方防务外交的深入发展,进而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周边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此背景下,系统全面地研究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关系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有着重大学术和现实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于历史研究和国际关系演绎分析的方法,将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置于冷战后亚太安全合作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进程中,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轨道、多领域的探究,并基于经验梳理归纳总结双方防务外交发展中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明确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从而为中国周边防务外交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政策启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主体六章节和结论。绪论部分立足于当今中国外交战略与亚太安全形势变化的特点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其不足和局限性,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基础和方向指导。第一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防务外交概念的不同认知和使用,对防务外交做出了准确和全面的界定,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视角和概念框架。此外,本章还将从宏观背景和历史参照的角度梳理冷战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防务外交的发展。第二章将结合冷战结束后国际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分析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演变的原因。在基础因素方面,两极对抗的终结为亚太地区战略力量的分化重组和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全面发展扫清了障碍,进而为中国—东南亚(东盟)防务外交的转型铺平了道路。动力因素方面,冷战结束后全球、区域间、区域、次区域和国家等多层次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织造成亚太地区安全威胁的综合化,迫切地要求中国与东盟国家提升地区实际安全治理能力,而防务外交则切合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利益诉求。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对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分析的主体,分别探究了东盟框架内外的政策实践。其中,东盟组织框架内、以东盟为中心和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开展的最重要平台,这些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以及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在东盟组织框架外开展了大量的防务外交与合作,主要有香格里拉对话和北京香山论坛等由大国发起并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开展的防务外交,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延续并拓展深化的双边防务联系,包括防务对话交流、国防教育、武器转让和国防技术合作、舰艇访问、联合军事演练等多个内容领域。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评析和展望,归纳出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指出其面临的内容层级较低、“软安全”导向与过于依赖多边机制三大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扎实提升防务外交层级水平,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国家战略互信建设;第二,切实履行亚洲新安全观中的“综合安全”理念,统筹维护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第三,继续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的防务合作,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做实具有战略潜力、战略价值的双边关系上,打造有助于促进中国国家利益的防务外交“战略支点国家”,以点带面,推动中国—东盟防务外交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师冠男[8](2019)在《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新进展研究》文中提出迈入新世纪,亚太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区域。亚太地区的安全局面基本保持平稳,和平与发展始终是区域内的主旋律。亚太区域的经济发展蓬勃向上,地区合作遵循“平等互利”和“多元开放”的原则。多边安全的合作机制也逐渐构建完善。但与此同时,亚太地区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朝鲜半岛问题复杂敏感,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继续发酵。东南亚地区甚至有“亚洲的巴尔干”之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合作安全理念盛行下的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呈蓬勃发展之势。鉴于此,在传统官方机制层面,本文选取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亚信会议三个会议机制;在新型非官方机制层面,本文选取香格里拉对话会、北京香山论坛两个机制,共五个机制作为研究课题。文章第一章主要从概念框架的角度入手厘清“合作安全”、“地区安全”以及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的定义。第二章主要论述东盟地区论坛的由来、运行机制以及近年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章聚焦亚信会议在近年来的发展。第四章讨论近年来亚太地区最主要的防务安全对话——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和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的主要工作和近期动向。第五章简要介绍了亚太地区第二轨道多边安全对话机制的进展,并将北京香山论坛主要介绍对象。第六章对相关情况做出梳理并进行总结。经过研究,本文认为,近年来亚太地区的安全合作机制在机制建设、代表性扩大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为亚太相关国家消弭冲突、扩大共识、增强合作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亚太地区的特殊性以及相关机制的不成熟性,这些机制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面临着较多风险与挑战。对于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全面构建,抱以谨慎的乐观。
张文,唐锡晋,吉田武稔[9](2010)在《AIS—基于文本挖掘的增强型Web信息处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中文和英文语言环境下的Web文本挖掘现状,阐明了其现阶段的特点和技术瓶颈.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文本挖掘的网页内容挖掘技术:AIS(Augmented information support),介绍了相关实现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和功能.最后将AIS技术应用于香山科学会议网站,开发了AIS4XSSC文本挖掘系统并展示了现阶段其主要功能.实践表明AIS技术能够从大量的Web文本中有效提炼信息,提高用户检索效率并向用户推送有价值的信息.
王广平[10](2009)在《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诊疗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中医药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知识体系,逐渐被世界各地人们所了解或接受。中医药行业由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组成,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相应地拆分为中医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和中药产业发展模式。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着;但是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而需要用新的创新思维和技术经济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药产业国际化是指利用全球科技和医药学资源,推进中药产业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并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从狭义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就是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医药主流市场,实现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是困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关键性问题。10多年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理论发展与具体实践,对国际化进程贡献程度仍显不够,因而国内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知识创新”的发展思路,成为近来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流思想。基于国内外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采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借鉴霍尔(A.D.Hall)三维空间模型结构的思维方法,遵循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一体化进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本研究提出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学科体系结构/专业维、中药产业发展进程/时间维和产业链/逻辑维,以深入分析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大量文献综合研究,对国内外传统医学发展背景和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里程碑事件分析法得出:明末清初(1582~1724)第一次“西学东渐”之前,中国传统中医药并不落后于其它世界医学体系,而且很先进。接着,利用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反映出当前国内业界对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认知程度。再者,基于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逻辑关系,将中药产业国际化定义为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对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分析与评价,显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在逐步提升;将国际化战略作为中药产业发展目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出口交货值为产出指标,结果显示了中药工业的技术有效性明显低于其它几个高技术产业;基于实证分析和现代化进程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评价应该兼顾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中药产业参与国际传统医学交流合作、传统中医药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等方面。随后,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影响因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现象源自于中药产业学科体系结构中技术科学层次的缺失,建立和完善适合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体系,尤其是构建临床应用标准,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古为中用)、实证分析、现代化水平评价(近为今用)和学科体系结构(洋为中用)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综合集成”系统思想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即“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并探索了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包括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针灸协同发展和基于知识管理等。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路与方法,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的方法,提出了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学科体系;将分析与研究过程纳入到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之中;进行了“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的探讨。本研究成果将促进21世纪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并使其获得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造福于世界各地居民。
二、香山科学会议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山科学会议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到香山实现的五个伟大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现由领导革命战争到筹划和平建设的伟大转变 |
二、实现由完成解放战争到绘制建国蓝图的伟大转变 |
三、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的伟大转变 |
(一)敦促入城部队切实做好城市接管工作 |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政策 |
(三)尽心竭力抓好城市恢复和建设 |
(四)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工商业发展措施 |
四、实现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擘画社会主义宏图的伟大转变 |
五、实现由部署“打得赢”到实施“坐得稳”的伟大转变 |
(一)在政治理论上由“打得赢”向“坐得稳”进行思想教育的伟大转变 |
(二)在政权巩固上由“打得赢”向“坐得稳”进行排兵布阵的伟大转变 |
(三)在物资保障上由“打得赢”向“坐得稳”进行统筹规划的伟大转变 |
(四)在领导管理上由“打得赢”向“坐得稳”进行科学治理的伟大转变 |
(五)在作风纪律上由“打得赢”向“坐得稳”进行制度建设的伟大转变 |
(2)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
(三)幼儿教育实验 |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设计 |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童秉纲与中国生物运动力学的开拓(论文提纲范文)
一、将生物运动力学引入中国 |
二、三维波动板理论 |
三、中国生物运动力学的成长机遇 |
四、推动中国生物运动力学研究形成局面 |
结 语 |
(5)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
1.1.2 实践探索:街巷整治工作的开展 |
1.2 相关概念 |
1.2.1 街巷胡同 |
1.2.2 环境品质 |
1.3 研究对象选择 |
1.3.1 北京街巷胡同 |
1.3.2 香山买卖街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理论探索 |
2.1 街巷空间相关理论概述 |
2.1.1 街道美学理论 |
2.1.2 街道活力理论 |
2.1.3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1.4 场所精神理论 |
2.2 环境品质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人居环境科学和“有机更新”理论 |
2.2.2 环境品质内涵解析 |
2.2.3 环境品质构成框架 |
2.3 工作路径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公众参与理论 |
2.3.2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POE) |
第三章 北京街巷胡同的发展梳理 |
3.1 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沿革 |
3.1.1 古代北京街巷胡同 |
3.1.2 近代北京街巷胡同 |
3.2 北京街巷胡同的基本特征 |
3.2.1 空间特征 |
3.2.2 功能特征 |
3.2.3 文化特征 |
3.3 北京街巷胡同的现状 |
3.4 北京街巷胡同面临的问题 |
3.4.1 空间使用矛盾 |
3.4.2 界面破坏严重 |
3.4.3 管理体制落后 |
3.4.4 保护意识不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
4.1 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依据 |
4.1.1 政策法规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1.2 城市发展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1.3 使用者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2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更新案例分析 |
4.2.1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
4.2.2 跨界融合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
4.2.3 小结 |
4.3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 |
4.3.1 改善街巷胡同环境风貌 |
4.3.2 明晰街巷治理权责划分 |
4.3.3 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
4.4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困境 |
4.4.1 城市长期发展与短期形象塑造的矛盾 |
4.4.2 标准化的环境整治与风貌特色的矛盾 |
4.4.3 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 |
4.5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对策与建议 |
4.5.1 设计策略 |
4.5.2 工作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现状基础与设计策略 |
5.1 香山买卖街研究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历史沿革 |
5.1.3 空间结构 |
5.1.4 绿化现状 |
5.1.5 人口特征 |
5.2 香山买卖街现状问题 |
5.2.1 特色风貌缺失,建筑质量较差 |
5.2.2 空间竞争严重,行人步行不畅 |
5.2.3 商业业态低端,各类设施缺乏 |
5.3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5.3.1 整理街巷"U"型空间,保护空间肌理 |
5.3.2 以人为本,提升街道通行效率及体验 |
5.3.3 恢复传统街巷的建筑风貌及特色语言 |
5.3.4 精细化设计表达传统街巷的文化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工作路径及实施反馈 |
6.1 工作路径 |
6.1.1 工作周期 |
6.1.2 “一户一议,一户一案”工作方法 |
6.1.3 施工结合设计调整 |
6.2 实施成果与目标的差异 |
6.2.1 基础设施对传统风貌的破坏 |
6.2.2 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锋 |
6.2.3 商业活动对环境品质的影响 |
6.3 使用状况评价 |
6.3.1 游客使用状况评价 |
6.3.2 住户及商户使用状况评价 |
6.4 反思与总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游客版) |
附录 B 问卷调查表(居民版) |
(6)现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1920年代-199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共建筑的研究意义 |
1.2 公共建筑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中国现代公共建筑的研究 |
1.2.2 国外对中国现代公共建筑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源起:1920-194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 |
2.1 “公共建筑”溯源 |
2.1.1 “公共建筑”的源起 |
2.1.2 “公共建筑”的含义 |
2.1.3 公共建筑的分类 |
2.2 都市计划与公共建筑 |
2.2.1 近代都市观念 |
2.2.2 公共建筑的功用 |
2.3 小结 |
第三章 重新定位:1950-197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 |
3.1 城市转型与公共建筑 |
3.1.1 公共建筑的重新定位 |
3.1.2 公共建筑的分类与设计标准 |
3.2 公共建筑的功用 |
3.2.1 公共福利建筑 |
3.2.2 大型公共建筑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反思:1980-199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 |
4.1 公共建筑的批判性反思 |
4.2 建筑议题的重新阐释 |
4.2.1 旅馆建筑的代表性 |
4.2.2 “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新探索 |
4.2.3 建筑属性的重新定义 |
4.3 “反思”的反思 |
第五章 公共建筑与城市生活 |
5.1 “激活”:作为激发城市更新的公共体育设施 |
5.1.1 历史与现状:先农坛体育场的前世今生 |
5.1.2 历史传统与现代都市 |
5.1.3 都市生活中的公共体育场 |
5.2 “盲点”:作为基础设施的城市非正式学习空间 |
5.2.1 “溢出”的教育空间 |
5.2.2 日常生活与城市 |
5.2.3 城市公共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7)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
第一章 防务外交及其在中国—东南亚关系中的早期表现 |
第一节 防务外交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东南亚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缘由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基础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动力 |
第三章 东盟框架内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地区论坛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三节 “10+1”“10+3”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四章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的多边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双边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五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评析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局限性 |
第六章 防务外交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第一节 坚持多内容领域齐头并进,夯实防务外交信任基础 |
第二节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统筹维护,推动防务外交深入开展 |
第三节 维护多边与经略双边相结合,优化防务外交战略布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新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案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安全合作理论的发展 |
一、合作安全的定义 |
二、从合作安全到地区整体安全 |
第二节 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 |
一、冷战后的中国“新安全观” |
二、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新型国家安全观” |
第二章 近年来东盟地区论坛的新进展研究 |
第一节 历届东盟地区论坛概况 |
一、亚太走向合作安全:东盟地区论坛的成立 |
二、走向预防性外交:第18届东盟地区论坛 |
三、预防性外交的实质性进展:第21届东盟地区论坛 |
四、持续推进预防性外交:第25届东盟地区论坛 |
第二节 东盟地区论坛的运行机制与功能 |
一、东盟地区论坛的运行机制 |
二、论坛促进东盟地区安全共同体的诞生 |
第三节 东盟地区论坛的局限性 |
第三章 近年来亚信峰会的发展 |
第一节 历届领导人峰会及成果 |
一、摸索前行:第一次领导人峰会 |
二、健全体制:第二次领导人峰会 |
三、深化共识:第三次领导人峰会 |
四、巨大跨越:第四次领导人峰会 |
第二节 亚信会议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观察国具有多样性 |
二、亚洲安全环境严峻多变 |
三、机制建设能力较弱 |
四、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 |
第四章 近年来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的发展 |
第一节 东盟国防部长会议的创建及发展 |
一、东盟防长会议的创建 |
二、东盟防长会议的主要工作 |
三、东盟防长会议的近期目标 |
第二节 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的发展进程 |
一、历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概述 |
二、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的特点 |
第五章 半官方亚太安全合作论坛的发展 |
第一节 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发展 |
一、会议发展概述 |
二、会议的特点 |
第二节 北京香山论坛的发展与作用 |
一、第二轨道安全对话机制的香山论坛 |
二、一轨半安全对话机制的香山论坛 |
三、香山论坛的地位与功能 |
第三节 香格里拉对话会与香山论坛的相似与差异 |
一、香格里拉对话会与香山论坛的相似处 |
二、香格里拉对话与香山论坛的差异 |
第六章 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前景 |
第一节 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新变化 |
一、讨论领域更加宽泛 |
二、讨论平台更加宽广 |
三、更加注重“以发展促安全” |
四、强调亚太安全合作新框架的设计 |
第二节 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面临的挑战 |
一、大国力量交汇、各国利益追求差异大 |
二、现实利益冲突较多、相互信任难以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内中医药发展背景 |
1.1.2 国际传统医学发展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数据来源和调研过程 |
1.3.1 研究的数据来源 |
1.3.2 研究的调研过程 |
1.4 本项研究的来源 |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中药产业国际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中药概念的界定 |
2.1.2 中药产业的定义 |
2.1.3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概念 |
2.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状况 |
2.2.1 国外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3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 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趋势 |
2.3 中药产业的发展历程 |
2.3.1 古代医药业的发展回顾 |
2.3.2 近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回顾 |
2.4 世界整体医学体系概述 |
2.4.1 印度传统医学 |
2.4.2 希腊医学与埃及医学 |
2.4.3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交流史 |
2.5 国外天然药物市场发展概况 |
2.6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6.1 系统理论 |
2.6.2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 |
2.6.3 现代化发展理论 |
2.6.4 创建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理论 |
2.6.5 其他理论 |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 模型的构建与假设基础 |
3.1.1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文献分析 |
3.1.2 国际化进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构建 |
3.1.3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假设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调查问卷设计前的专家访谈 |
3.2.2 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
3.2.3 调查问卷变量的测量量表 |
3.3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
3.3.1 调查问卷的收集 |
3.3.2 调查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 |
3.3.3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用药习惯和文化因素分析 |
3.4.2 中医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
3.4.3 中医诊断技术因素分析 |
3.4.4 中药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
3.4.5 中药制造和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3.4.6 中药产业化状况因素分析 |
3.4.7 国家经济实力因素分析 |
3.4.8 针灸业与其它策略的分析 |
3.5 测量模型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1 验证性因子分析概述 |
3.5.2 用药习惯与文化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3 中医药基础理论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4 中药产业现状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5 国家经济和针灸业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6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整体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理论模型的假设支持 |
3.6.1 模型研究的整体情况 |
3.6.2 论模式的假设检验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调查范围与设计的科学性 |
3.7.2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分析与评价 |
4.1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政策理论与实践 |
4.1.1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 |
4.1.2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成果 |
4.1.3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政策和规划 |
4.1.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理论与评价方法概述 |
4.2 中药产业经济现代化的时序分析 |
4.2.1 中药产业现代化时序分析方法 |
4.2.2 经济效率1995~2007时序分析 |
4.2.3 经济结构1998~2008时序分析 |
4.3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截面分析 |
4.3.1 中药产业现代化截面分析方法 |
4.3.2 2007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3.3 2001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3.4 1995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4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4.4.1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的原理 |
4.4.2 中药产业经典和综合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
4.4.3 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水平评价 |
4.4.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其它评价方法 |
4.5 中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效果评价 |
4.5.1 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药进出口状况 |
4.5.2 基于国际化发展目标的中药产业进出口评价 |
4.6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指标构建思路 |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中药知识体系结构 |
5.1 基于整体论的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
5.1.1 中医药知识与知识挖掘 |
5.1.2 中药科技的学科体系结构 |
5.2 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分析 |
5.2.1 传统中医药学的哲学层次 |
5.2.2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
5.2.3 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 |
5.2.4 中药产业生产/工程技术方面 |
5.3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应用设计与建立 |
5.3.1 中药应用机制的设计与建立 |
5.3.2 中药临床应用机制的验证 |
5.4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临床标准化问题 |
5.4.1 技术标准与国际化发展 |
5.4.2 中药产品应用标准化战略的概述 |
5.4.3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标准化问题 |
5.4.4 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标准化问题 |
5.4.5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标准化问题 |
5.4.6 中药制剂临床使用的其它问题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思路 |
6.1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思想 |
6.1.1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结构 |
6.1.2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
6.1.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几种途径分析 |
6.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6.2.1 疗效第一的原则 |
6.2.2 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
6.2.3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
6.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针灸业协同发展机制 |
6.3.1 针灸在国际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 |
6.3.2 中药产业与针灸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
6.4 基于知识管理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
6.4.1 中药国际贸易活动的博弈分析 |
6.4.2 中药国际贸易与中药产业经济增长 |
6.4.3 基于信息管理的中药产业知识管理 |
6.4.4 基于知识传播的中药产业国际化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表1 东亚传统医学史年表 |
附表2 中国传统医药学与西方医药学史年表 |
附表3 中外医药学交流史 |
附录4 测验变量的协方差矩阵 |
附表5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相关性矩阵 |
附录6 "中药产业国际化"开放式问卷 |
附录7 "中药产业国际化"访谈提纲 |
附录8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问卷 |
附表9 基于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
附表10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致谢 |
四、香山科学会议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到香山实现的五个伟大转变[J]. 王乐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04)
- [2]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3]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童秉纲与中国生物运动力学的开拓[J]. 李秀波,赵硕.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10)
- [5]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D]. 蒯新珏.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6]现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1920年代-1990年代)[D]. 李秀秀. 东南大学, 2020(01)
- [7]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D]. 詹子懿. 南京大学, 2020(05)
- [8]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新进展研究[D]. 师冠男. 外交学院, 2019(01)
- [9]AIS—基于文本挖掘的增强型Web信息处理技术[J]. 张文,唐锡晋,吉田武稔.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01)
- [10]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D]. 王广平. 暨南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