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专业建设与市场变化对策

电力专业建设与市场变化对策

一、电类专业建设与市场变化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俞智超[1](2021)在《昆仑置业集团T旧城改造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管控研究》文中提出

颜云青[2](2021)在《高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全面职业农民制度的建立,以达到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的目的”。涉农类高职院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力军,通过扩招生教育扩大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数量。课程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虽然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在不断的改革中得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类型多为专业课程,缺乏导论类课程,无法使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及其能力素质和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认识。学生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达标,难以适应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所以开发一门《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对新时代涉农类高等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来讲意义重大。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是选择适切的课程开发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模块化课程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使用模块化课程模式开发的课程有利于培养适应不同岗位并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基于模块化课程模式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的开发更有利于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本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以甘肃省N学院高职扩招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需求问卷、《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满意度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对学生的课程需求和课程实施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的开发需求上,学生对三农现状、职业素养等内容需求较多,在教学与评价上,学生对参观调研、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等教学设计和考试、作业的考评方式比较赞同。在课程的实施效果调查上,学生的课程满意度比较高,课程实施结束后学生的职业意愿和成绩有了显着提升,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导论》课程开发过程和教学实施的反思,本研究归纳出了以下六条基于模块化的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开发建议:一是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促进课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是积极参与培训与教研,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三是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课程模块库的建设,提供资源平台;四是积极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促进共同进步;五是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六是构建互助共赢的深度校企合作体系,加强人员流通。

李逢源[3](2020)在《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院校都增设了英语专业。为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求分析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但目前而言,国内较少有基于需求分析视角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的研究。邮电类院校属于行业特色学校,在通信和信息系统、信息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信息学科上有着很大的优势,需要围绕这种特色打造邮电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因此,本研究从需求分析视角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展开了调查与分析,获取多方对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的看法,并为优化课程建设建言献策。本研究主要以Dudley-Evans&St.John的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式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要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主的邮电类院校140名在校英语专业学生、32名英语专业毕业生、10名英语教师以及15名社会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为调查对象,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教师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及原因是什么?2)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往届毕业生对英语专业课程学习需求是什么?是否得到满足及原因是什么?3)基于上述研究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如何进一步完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发现:1)总体来讲,四类研究对象对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般,课程设置还没有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2)他们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需求主要是广博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扎实的语言技能、丰富的实践类课程以及具有邮电类院校的特色课程知识。他们认为目前的英语技能型课程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邮电类院校特色课程尚未得到满足,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3)鉴于四类研究对象的需求与目前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偏差以及四类研究对象对于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标》的要求,减少技能型课程,增加知识性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院校特色课程。其次,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课程设置还应满足社会的需求,改善目前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接着,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和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加以深度的区分,增加英语专业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然后,要构建具有邮电类院校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最后,要注重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动态的需求分析。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案雏形,作为后续课程设置研究的参考。同时,还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赵婧亦[4](2020)在《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辽宁省五所高校的现状分析与关系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创业政策推行至今,大学生创业意愿虽有所提高,但据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实际创业比例低下。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在现有环境下,能够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创业意愿近十年文献进行阅读梳理,依照频次统计后选取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从人口学特征、大学经历、个体特质、创业准备、创业条件五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进行研究。以辽宁省五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进行调查。后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信效度检验、相关分析、总体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专业类别和户籍性质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影响。(2)大学生的大学经历对创业意愿没有影响。(3)创业信息的接触对创业意愿是有积极影响。(4)自我效能与风险承担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积极影响。(5)创业资源、学校支持与亲友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着影响。综上,结合研究结果来看,一些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的影响的因素不统一。在现阶段,我们更应该关注创业条件等外部因素,重点打造适合我国现状的创业氛围,进而提升创业意愿。而在这之中,现阶段创业教育的不足是无法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未来应注重改进创业教育领域的不足来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

祖钦钦[5](2020)在《H火电建设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火电电力产能过剩以及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强调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传统火电建设发展步履艰难,火电建设市场出现萎缩,一些传统火电建设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些综合因素驱使着不少火电建设企业走上战略转型之路。在此背景下,对于研究火电建设企业的战略转型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H公司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国有火电建设企业,公司经营业务主要以国内外火电电源项目施工为基础,面对日益严峻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促使H公司实施战略转型,2019年H公司已走完了战略转型的第一阶段,但未完成第一阶段的战略转型目标,存在诸多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因此,本文以H公司为案例,对其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基于对H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本文首先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归纳总结了研究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分析找出了 H公司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新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国际业务拓展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核心业务不明显、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未得改善;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战略定力不足、新业务前期策划能力欠缺、业务板块设计不合理、国际资源及高端人才严重匮乏、资源配置与战略转型不匹配;再次,本文通过对H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所处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了 H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等三个层次的战略转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最后,为促使H公司改进对策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H公司的战略转型提供一定的帮助,解决目前H公司战略转型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对同类型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朝林[6](2020)在《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加工制造业、汽车产业、电子、食品等企业选择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生产,出现的新兴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国家对职业教育逐步重视,出台许多相关政策和文件针对课程改革,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此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对岗位能力要求加强。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学制,但企业反馈很多学校机器人专业学生难以胜任岗位工作。经调查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制约人才培养。因此,优化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主要任务。本研究课题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而对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介绍。第二部分是对课题相关的调研分析:对该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具体分析;对专业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前课程体系现状,发现课程问题;对五年一贯制学生调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课程的问题并对前面调研归纳整理,剖析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最后对柳州地区以及广西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对专业岗位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分析,总结归纳专业岗位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该专业的课程优化指明方向。第三部分,根据调研提出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归纳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所要具备的能力点,对应能力点重新设计课程,由模块能力规划课程,使五年一贯制课程衔接更加紧密,进而分析课时比例、课程内容及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及产教融合方面因素,从而完成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优化为当前以及未来几年人才培养的主要课程。本课题分析了该校工业机器人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多家代表性企业和顶岗实习或教育实习的学生,梳理实习岗位及其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提炼完成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四个模块能力组成综合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提出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及根据五年一贯制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提升的原则,将所需开设的课程合理安排到五年一贯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中。

袁健[7](2020)在《浙江亿田厨电公司品牌推广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计划和分配时期不能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水平加快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给厨电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大众品牌观念的增强,品牌已经成为购买决策的要素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厨电行业虽然品牌众多,但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厨电企业品牌意识相对较低,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不强。如何找准自己的市场方向,明确营销方式和发展目标,构建合理的品牌推广策略,将决定未来厨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首先对厨电行业的发展竞争环境、厨电品牌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厨电品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系统了解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在品牌推广方面的理论研究情况,结合品牌相关概念与理论、品牌营销理论和忠诚度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以亿田公司(Entive)为实际案例,从推广内容、推广渠道、推广方式和推广效果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亿田公司品牌推广的现状,认为品牌推广中存在品牌识别度和顾客忠诚不高、品牌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同时,运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方面对亿田公司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五力模型对亿田厨电的产业环境加以分析,认为亿田厨电主要的威胁是以品牌为核心的同行竞争。之后,对亿田公司品牌推广模型进行构建,提出品牌显着度、产品联想、品牌功效对品牌感觉、品牌感觉对品牌忠诚的四个假设,通过发放问卷获取原始数据并设计实证模型,并据此产生了厨电产品品牌推广模型,通过模型检验与分析,得出亿田公司要加强品牌显着度及产品联想来形成品牌印象,围绕产品功效明确品牌定义,创造品牌感知形成积极品牌反响,增强顾客忠诚维持品牌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亿田公司品牌推广策略制定和保障措施。

徐杰[8](2019)在《基于课程群理念的中职机电专业电类基础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不断更迭,企事业单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教学,而课程教学问题又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电类基础课程作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其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直至当前,中职学校的电类基础课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逐渐显露弊端。随着学科的不断综合与分化,专业体系内的课程联系愈加紧密,将单科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融合构建课程群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问卷调研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州市A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电类基础课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课程的整体结构设置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方法、学习成败归因;教师实训教学水平有限、实训设备短缺和实训内容单一,限制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尝试;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内容重复现象,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具针对性三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采用访谈法对我校大电类教学部教师团队进行访谈,总结课程群构建基本过程、影响因素与构建原则。最后结合文献分析,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先进教学理念和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构建中职电类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从课程群的整体性出发,对该中职学校电类基础课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训、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施,根据实施反馈进行优化。实践结果表明,围绕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方案中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存在逻辑联系的电类基础课构建成课程群,有助于提高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资源,促进电类基础课的课程改革。本文所作研究对于中职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具有参考意义,有助于充实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

陈佳莹[9](2019)在《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与新科技革命的开展,使工程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尤其是我国近两年提出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更是体现了我国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与对工科类教育的重视。我们不仅要关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数量,也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从我国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到加入“华盛顿协议”以来,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的建设日趋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国家提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大背景下,关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质量及其认证管理工作,提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质量,从不同点出发寻找最适合我国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进而提高我国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研究,推动新工科专业认证的建立建全,以此保障新工科专业认证质量,提高我国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为基本切入点,沿着文献搜集整理——建立理论框架——我国现状研究——对比国外经验借鉴——提出对策建议——总结与未来展望这一主线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在研究中借鉴元评估理论及第三部门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探索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厘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与构成要素;第二,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专业认证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问题和原因;第三,分析总结美国、英国和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及新工科专业认证特点,为我国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结论有:第一,明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内涵,它是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的,本着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相关课程设置、学校配套设施等评价和反馈得到一个需要改进的结果。第二,通过对资料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不明确;二是行业部门制定行业人才标准不清晰;三是认证专家培训制度不完善;四是认证结果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第三,提出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方案,一是基于元评估分析模型找到建设我国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二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三是实现认证结果公开制度,促使认证结果效力最大化实现,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新工科专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工科人才。本文通过探索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对其运行状况和效力进行分析和批判反思,对我国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提出建议,从而希望提升新工科专业认证质量,为我国新工科专业教育质量把关,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打造工程教育强国。

刘鑫[10](2019)在《庆阳广播电视台APP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营销传播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技术等都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正在推进媒体传播领域发生新的变革和发展,传统媒体权威地位的变化、观众的大量流失、影响力的削弱、广告投放额的下滑,传统媒体已经到了历史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各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和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对地方广电媒体整合营销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作者以庆阳广播电视台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从庆阳广播电视台媒体营销环境分析入手,深入研究庆阳广播电视台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进行媒体整合营销转型,针对庆阳广播电视台在媒体整合营销方面的现状,总结归纳出庆阳广播电视台从相“加”到相“融”阶段,媒体融合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以上研究,探索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媒体整合营销转型没有完全到位,新体制、新机制的活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广告经营创收面临较大困难,最核心的用户数量的增长上缺乏更为长远的规划,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庆阳广播电视台作为地级广电媒体在转型中的优劣势,并提出了关于内容、形式、渠道、广告运营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地级广电融媒体整合营销发展提供策略参考。图52幅(组),表2个,参考文献57篇。

二、电类专业建设与市场变化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类专业建设与市场变化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高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及培育现状
        (二)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现状及改革需求
        (三)N学院扩招及其课程建设现状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设计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开发
    二、模块化课程开发
    三、研究述评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课程开发需求分析
        (一)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二)职业能力需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课程需求调查
    三、课程开发原则及理念
    四、小结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教学设计
    四、课程评价
    五、课程教学案例——法律与政策常识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实施研究
    一、教学对象
    二、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一)学生课程满意度较高
        (二)学生测试成绩显着提升
        (三)学生职业意愿显着增强
        (四)教师调查效果良好
    三、小结
第六章 新型职业农民模块化课程开发策略
    一、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促进课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积极参与培训与教研,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三、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课程模块库的建设,提供资源平台
    四、积极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促进共同进步
    五、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六、构建互助共赢的深度校企合作体系,加强人员流通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课程设置概念界定
        2.1.1 课程设置定义
        2.1.2 课程设置模式
    2.2 国内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相关研究
        2.2.1 国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2.2.2 国内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2.3 需求分析理论
        2.3.1 需求的定义
        2.3.2 需求分析的定义
        2.3.3 需求分析模型
        2.3.4 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3.1 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目标的比较
    3.2 课程设置原则的比较
    3.3 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工具
    4.5 研究步骤
    4.6 结果与讨论
        4.6.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分析
        4.6.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建议
    5.1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问题
        5.1.1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符合《国标》的要求
        5.1.2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5.1.3 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5.1.4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区别不够明显
        5.1.5 课程设置不具备院校特色
        5.1.6 课程设置没有注重动态的需求分析
    5.2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5.2.1 根据《国标》要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5.2.2 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5.2.3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英语专业课程
        5.2.4 增加课程广度与深度,突出英语专业优势
        5.2.5 构建特色的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5.2.6 重视动态的需求分析
    5.3 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案雏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邮电类院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4)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辽宁省五所高校的现状分析与关系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构成
        1.3.1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构成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
    2.1 创业意愿的理论模型
    2.2 创业意愿的相关概念
        2.2.1 创业
        2.2.2 创业意愿
        2.2.3 大学生创业意愿
    2.3 创业意愿的结构
    2.4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模型构建及探索性问题的提出
    3.2 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3.2.1 创业意愿
        3.2.2 大学经历
        3.2.3 创业准备
        3.2.4 个体特质
        3.2.5 创业条件
    3.3 问卷调查
第四章 分析结果
    4.1 样本描述
    4.2 变量的信效度检验
    4.3 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4.4 变量总体回归分析
    4.5 变量的均值比较与统计分析
        4.5.1 人口学特征
        4.5.2 大学经历
        4.5.3 创业准备
        4.5.4 创业条件
        4.5.5 创业意愿
    4.6 分析结果汇总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5)H火电建设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1.2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
        2.1.3 火电建设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研究
    2.2 理论分析方法及工具
        2.2.1 PEST分析模型
        2.2.2 波特五力模型
        2.2.3 波士顿矩阵
第三章 H公司战略转型过程的现状分析
    3.1 H公司简介
        3.1.1 组织结构
        3.1.2 业务结构
    3.2 H公司转型战略过程分析
        3.2.1 H公司战略转型的背景
        3.2.2 H公司战略转型的目标及策略
    3.3 H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新业务发展不达预期
        3.3.2 国际业务拓展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3.3.3 核心业务不明显
        3.3.4 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未得改善
    3.4 H公司战略转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战略定力不足
        3.4.2 新业务前期策划能力欠缺
        3.4.3 业务板块设计不合理
        3.4.4 国际资源及人才严重匮乏
        3.4.5 资源配置与战略转型不匹配
第四章 H公司战略转型改进对策
    4.1 H公司战略转型面临的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产业环境分析
        4.1.3 内部环境分析
    4.2 公司层战略转型改进对策
        4.2.1 增强战略定力
        4.2.2 优化业务板块
        4.2.3 国际业务实施战略联盟
        4.2.4 运用参控股方式掌握电源资产
    4.3 业务层战略转型改进对策
        4.3.1 降低火电工程施工成本
        4.3.2 聚焦发展非电工程业务
        4.3.3 构建业务差异化运营
    4.4 职能层战略转型改进对策
        4.4.1 提升市场开发能力
        4.4.2 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率
        4.4.3 大力培养和引进战略性人才
        4.4.4 加强新兴技术储备
第五章 H公司战略转型新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树立全员战略转型的思想意识
    5.2 完善各级管理制度
    5.3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5.4 重塑企业文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1.智能制造与工业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2.职业教育与国家相关政策促进五年一贯制课程改革
        3.该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制约专业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对已有文献评述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3.本课题亮点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五年一贯制
        2.工业机器人
        3.课程与课程体系
        4.一体化课程
        5.一体化教学
        6.综合职业能力
        7.课程系统优化
    (二)理论基础
        1.经验课程理念
        2.学科课程基础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加涅-九五矩阵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分析
        1.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2.对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分析
        3.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专职教师访谈分析
    (二)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1.学生就业岗位调查
        2.课程设置主要方面的调查
    (三)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分析
四、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归纳及原因分析
    (一)课程体系问题归纳
        1.人才培养目标不健全,培养规格分层模糊
        2.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联系少
        3.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不合理
        4.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5.课程缺乏整体协调与渐进融合
        6.课程教学成绩评定过程单一
        7.教学资源匮乏与师资力量薄弱
    (二)课程问题原因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的影响
        2.缺乏科学的课程论证和分层说明
        3.缺乏对企业调研的更新
        4.师资力量与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制约课程设置
        5.课程设置缺乏监督与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
五、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二)就业岗位与综合职业素养分析
        1.就业岗位分析
        2.对应岗位核心职业要求调研分析
        3.专业基础知识的调研分析
        4.岗位需具备的职业要求调查分析
    (三)企业用人额外建议
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一)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为优化培养目标
    (二)以能力模块为导向优化课程
        1.依据岗位调研提炼模块及能力点
        2.由能力点对应设计课程矩阵
    (三)以层层深出,渐进融合优化一贯制课程
        1.分层次安排一贯制课程
        2.科学合理分配课时比例
    (四)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优化课程内容
    (五)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实施
        1.优化教学资源条件
        2.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
        3.核心课程以一体化教学实施
    (六)以过程性考核优化评价体系
    (七)完善课程体系优化的保障条件
        1.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2.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思想
    (八)课程体系问题及原因与优化对策
总结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施性教学计划表(旧)(W为周数)
附录二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附录四 :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访谈提纲(负责人版)
附录五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岗位情况调查表(员工版)
附录六 :工业机器生产企业人对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附录七 :新实施教学计划表(五年一贯制)
附录八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内容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浙江亿田厨电公司品牌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品牌相关概念与理论
        2.1.1 品牌识别理论
        2.1.2 品牌资产理论
        2.1.3 品牌关系理论
    2.2 品牌营销理论
        2.2.1 品牌定位理论
        2.2.2 品牌推广理论
    2.3 忠诚度理论
第3章 亿田厨电公司品牌推广的现状与环境分析
    3.1 亿田公司概况
    3.2 亿田公司品牌推广的现状
        3.2.1 推广内容
        3.2.2 推广渠道
        3.2.3 推广方式
        3.2.4 推广效果
    3.3 亿田公司品牌推广的外部环境分析
        3.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3.2 行业环境分析
第4章 亿田厨电公司品牌推广模型的构建
    4.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1 品牌显着度影响路径假设
        4.1.2 产品联想影响的路径假设
        4.1.3 品牌功效对品牌感觉的路径假设
        4.1.4 品牌感觉对品牌忠诚的路径假设
    4.2 问卷发放及样本回收
    4.3 实证研究设计
    4.4 模型检验与分析
        4.4.1 结构方程模型
        4.4.2 模型检验
        4.4.3 模型解释
第5章 亿田厨电公司品牌推广策略制定
    5.1 浙江亿田厨电公司品牌认知策略
        5.1.1 消费者对厨电产品品牌的认知
        5.1.2 厨电产品品牌推广过程
    5.2 浙江亿田品牌推广方式选择
        5.2.1 营造良好品牌识别
        5.2.2 形成清晰品牌概念
        5.2.3 打造积极品牌反响
        5.2.4 保持良好品牌关系
    5.3 亿田厨电公司品牌推广策的保障措施
        5.3.1 加强人才培养
        5.3.2 加强制度管理
        5.3.3 加大资金投入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基于课程群理念的中职机电专业电类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课程群理念的研究现状
        二、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三、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程群理念
        二、课程改革
        三、电类基础课程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中职电类基础课课程现状调研分析
    第一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教学情况调研
        一、调研方式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问卷设计
    第二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教学情况问卷调研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
        二、关于教师的调查结果
        三、教学情况问卷调研综合分析
    第三节 电类基础课整体课程设置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整体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电类基础课程群构建实施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以课程群构建为基础,加强课程间的逻辑联系
        一、课程群构建的基本过程
        二、分析课程群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确定课程群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第三节 以教师为桥梁,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
第五章 基于课程群理念的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建议措施
    第一节 组建电类基础课程群
        一、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二、课程群组建
    第二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建议措施
        一、电类基础课课程内容改革
        二、电类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
        三、电类基础课实验实训改革
        四、电类基础课评价体系改革
    第三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案例设计
        二、案例实施与教学效果评价反馈调查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9)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工科专业建设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1.1.2 我国当前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建设新工科
        1.1.3 我国现实发展过程中对新工科工程人才的诉求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支撑
    2.1 专业与专业认证
        2.1.1 专业
        2.1.2 认证与专业认证
    2.2 .工程专业认证与新工科专业认证
        2.2.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2.2 新工科专业与新工科专业认证
        2.2.3 发达国家的新工科
    2.3 理论支撑
        2.3.1 元评估理论
        2.3.2 第三部门理论
    2.4 本章小结
3.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状分析
    3.1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成
        3.1.1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机构的建立
        3.1.2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标准
        3.1.3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程序
    3.2 我国新工科专业认证现状分析
        3.2.1 我国新工科专业
        3.2.2 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特征
        3.2.3 新工科专业认证的现实需求
    3.3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中的问题
        3.3.1 工科专业类教学目标不明确,缺少国家和行业人才标准
        3.3.2 认证专家培训制度不完善,认证专家专业化程度不高
        3.3.3 认证结果利用不到位,缺乏对认证结果的问责与改进
        3.3.4 参与认证主体较少,缺少第三方机构质量保障
    3.4 本章小结
4.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与特点
    4.1 美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4.1.1 美国ABET组织机构及目标
        4.1.2 美国ABET认证程序及对新工科专业认证
        4.1.3 美国ABET认证标准
    4.2 英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4.2.1 英国ECUK组织机构及目标
        4.2.2 英国ECUK认证程序及对新工科专业认证
        4.2.3 英国ECUK专业认证标准
    4.3 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
        4.3.1 德国ASIIN认证组机构及目标
        4.3.2 德国ASIIN认证程序及对新工科专业认证
        4.3.3 德国ASSIN认证的标准
    4.4 国外新工科专业认证
    4.5 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点
        4.5.1 以市场质量标准调控工程人才培养
        4.5.2 各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认证
        4.5.3 专业认证过程中有详细的认证标准
        4.5.4 对专业认证的结果进行元评估
    4.6 本章小结
5.我国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探索
    5.1 以外部保障为基础建立多元化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
        5.1.1 公布新工科专业类质量国家及行业标准
        5.1.2 政府和社会共建新工科专业认证
        5.1.3 建立第三方参与的新工科专业认证方式
        5.1.4 建立新工科专业认证结果公示云平台共享制度
    5.2 以内部保障为根本建设制度完善的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
        5.2.1 建立新工科专业认证专家培训制度
        5.2.2 建立新工科专业认证结果公示使用制度
        5.2.3 建立新工科专业认证结果元评估制度
    5.3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6.1.1 研究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10)庆阳广播电视台APP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框架
2 理论研究与可行性分析
    2.1 庆阳广播电视台APP平台营销的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2.1.1“关系营销”
        2.1.2 网络整合营销
        2.1.3“病毒式”营销
        2.1.4 直复营销
        2.1.5 软营销
    2.2 庆阳广电APP平台发展概况
    2.3 庆阳广电APP平台的传播特点和传播优势
        2.3.1 广电APP平台的营销传播特征——与微信、微博相比
        2.3.2 广电APP平台的传播优势
3 庆阳广播电视台APP平台营销策略分析
    3.1 庆阳广播电视台APP平台运行情况
        3.1.1 甘肃省传统媒体对广电APP平台的使用情况
        3.1.2 庆阳广播电视台APP平台概况
        3.1.3 庆阳广播电视台广电APP平台营销情况分析
        3.1.4 庆阳广播电视台广电APP平台营销策略分析
        3.1.5 庆阳广播电视台APP平台营销的特点及不足
4 庆阳广电新媒体APP平台营销的启示
    4.1 广电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营销转变
        4.1.1 内容生产——多样化、主动化
        4.1.2 内容传播——网络化
        4.1.3 用户发展——多渠道
        4.1.4 营销模式——多样化
        4.1.5 管理改革——多元化
    4.2 地方广电APP的营销不足及建议
        4.2.1 地方广电APP平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4.2.2 地方广电媒体营销建议
5 结论
    5.1 论文工作概述
    5.2 文章创新点
        5.2.1 研究紧贴地方广电APP发展第一线
        5.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可行性发展策略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四、电类专业建设与市场变化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昆仑置业集团T旧城改造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管控研究[D]. 俞智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高职《新型职业农民导论》模块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 颜云青.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需求分析视角下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李逢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辽宁省五所高校的现状分析与关系验证[D]. 赵婧亦. 延边大学, 2020(05)
  • [5]H火电建设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祖钦钦.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D]. 刘朝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浙江亿田厨电公司品牌推广策略研究[D]. 袁健.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课程群理念的中职机电专业电类基础课程改革研究[D]. 徐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9]新工科专业认证路径研究[D]. 陈佳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庆阳广播电视台APP营销研究[D]. 刘鑫.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电力专业建设与市场变化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