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位妊娠6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燕[1](2020)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的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治疗方式对患者再妊娠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情况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并完成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选取随访成功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有无生育要求,避孕方式(输卵管结扎/工具避孕/药物避孕),是否再怀孕,是否为辅助生殖,再怀孕的时间,是否再次发生异位妊娠,再发生异位妊娠的时间。结合患者目前的生育状态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再妊娠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情况的主要因素。结果1随访成功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179例,其中自然妊娠患者65例,再次异位妊娠患者24例,未妊娠患者90例。2影响患者再次自然妊娠因素分析:自然妊娠患者实施保守治疗的比例高于无自然妊娠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保管手术治疗的比例高于无自然妊娠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妊娠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治疗前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术中有盆腔粘连、对侧输卵管形态异常患者的比例均明显低于无自然妊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经天数、阴道出血天数、腹痛天数、治疗前血HCG值、治疗前超声提示腹部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有无胎囊回声、以及术中盆腹腔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有无联合MTX、术中有无输血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P=0.024)、术中对侧输卵管情况(P=0.048)、治疗方式(P=0.035)是影响患者发生自然妊娠的独立因素,孕次越少、对侧输卵管形态正常、保守治疗的患者再次自然妊娠的可能性增大。3影响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因素分析:再次异位妊娠患者实施保管手术的比例高于无再次异位妊娠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手术治疗的比例高于无再次异位妊娠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异位妊娠患者年龄、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患者的发生率、以及术中有盆腔粘连、对侧输卵管形态异常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无再次异位妊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次、产次、停经天数、阴道出血天数、腹痛天数、治疗前血HCG值、治疗前超声提示腹部包块直径、子宫内膜厚度、盆腔积液深度、有无胎囊回声、以及手术时间、盆腹腔出血量、术中有无联合MTX、术中有无输血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盆腔粘连情况(P=0.020)、治疗方式(P=0.048)是影响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独立因素,有盆腔粘连史、保管手术治疗的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增大。结论1输卵管妊娠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自然妊娠的几率高于手术治疗的患者;2保管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几率高于切管手术患者;3患者孕次越少、对侧输卵管形态正常则再次自然妊娠的可能性增大;4有盆腔粘连史的患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的可能性越高。图 0 幅;表 20 个;参 146 篇。
单楠[2](2010)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盆腔某些特殊部位着床发育,因其病史不典型、症状和体征出现晚,早期诊断较困难,易致误诊,临床经过凶险,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10年内我院收治的65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了解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发病相关影响因素、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结果:1、10年间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000例,其中输卵管妊娠935例,特殊异位妊娠65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占异位妊娠的6.50%。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中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卵巢妊娠29例(44.6%)、宫角妊娠21例(32.3%)、宫颈妊娠8例(12.3%)、腹腔妊娠3例(4.6%)、输卵管残端2例(3.1%),发生率最低的是子宫峡部瘢痕部妊娠及残角子宫妊娠各1例(1.5%)。2、随着彩超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输卵管妊娠诊断的正确率不断提高,误诊率仅为1.39%,但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误诊率仍非常高,除部分宫角妊娠与宫颈妊娠外几乎百分之百误诊。卵巢妊娠多因腹痛或内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就诊,易误诊为输卵管妊娠及黄体破裂;宫角妊娠出现腹痛和阴道流血时间晚,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宫颈妊娠多有停经史和不规则阴道流血史,易被误诊为先兆流产、宫内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多以急腹症就诊,常易误诊为附件包块或输卵管妊娠;子宫瘢痕处妊娠因胚胎着床位置低,易被误诊为难免流产、宫颈妊娠。3、盆腔感染史与卵巢妊娠、宫角妊娠密切相关。节育环的放置与卵巢妊娠具有相关性。4、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大多数都有停经、腹痛和阴道流血的表现,严重者出现腹腔内出血及休克症状。但又因其妊娠部位的不同,各有其特殊性:卵巢妊娠相对宫角妊娠、宫颈妊娠具有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宫颈妊娠易出现大量阴道流血,与宫角妊娠相比,卵巢妊娠及其他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继发贫血症状更具有相关性。5、65例患者中,49例尿妊娠试验阳性,41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24例腹腔或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B超明确诊断18例,13例宫角妊娠中12例直接提示宫角妊娠;8例宫颈妊娠中5例经B超明确诊断。卵巢妊娠的后穹窿穿刺检查阳性具有相关性。B超检查对于宫颈妊娠及宫角妊娠有更为明显的意义,但对于卵巢妊娠及其他特殊部位妊娠则没有明显的效果。6、卵巢妊娠者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余均行卵巢部分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宫角妊娠患者5例行保守治疗,余均行手术治疗。宫颈妊娠患者4例行保守治疗,余行手术治疗。其余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均经手术治疗。结论:1、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发生率依次是卵巢妊娠、宫角妊娠、宫颈妊娠、腹腔妊娠、输卵管残端妊娠,发生率最低的是子宫峡部瘢痕部妊娠及残角子宫妊娠。2、盆腔感染史与卵巢妊娠、宫角妊娠密切相关。节育环的放置与卵巢妊娠具有相关性。3、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误诊率非常高。4、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中的卵巢妊娠具有腹腔内出血更为凶猛危重的临床特征,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子宫峡部瘢痕部妊娠极易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继发性贫血甚至休克死亡。5、B超检查对于宫颈妊娠及宫角妊娠的诊断更有意义,卵巢妊娠常表现为后穹窿穿刺阳性。6、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一旦确诊或出现腹痛、出血等高度疑似病例应立即手术。米非司酮联合MTX及清宫术的保守治疗可用于早期确诊的宫颈妊娠治疗。
孙晓宁[3](2020)在《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探讨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0年2月至2019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共257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体格检查、超声类型、初始血红蛋白值、腹腔积液量(直肠子宫陷凹深度)、包块最大直径及住院天数间的差异;以心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初始血红蛋白值、住院天数、疼痛时间、年龄、血压、包块最大直径作为自变量,以腹腔积液量为因变量,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检验,分析其相关性;将保守治疗组按是否口服盆腔炎汤分为口服盆腔炎汤组及未口服盆腔炎汤组,比较两组间腹部包块、腹腔积液吸收及腹痛缓解的差异;另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包块最大直径、腹腔积液量及疼痛时间的差异。结果:1.入组257例患者,平均年龄27.84±7.07岁,21-30岁有151例(58.75%);142例(55.25%)无明显诱因;257例(100%)均以下腹痛就诊;体格检查显示,下腹压痛者192例(74.71%),腹肌紧张者17例(6.62%),患侧区压痛者220例(85.60%),下腹反跳痛者93例(36.19%),移动性浊音者83例(32.30%),患侧包块者124例(48.25%),宫颈举痛者125例(48.64%);血红蛋白正常者149例(57.98%),轻度贫血者89例(34.63%);Ⅰ型黄体破裂者142例(55.25%),Ⅱ型黄体破裂者115例(44.75%)。2.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手术治疗组在初始血红蛋白值、腹腔积液量、包块最大直径、住院天数方面[分别为116(109-125)vs.107(100-120)g/L,2.1(1.5-3.0)vs.2.7(1.9-3.9)cm,4.2(3.1-5.8)vs.7.2(5.4-8.7)cm,3(2-4)vs.4(3-4)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型黄体破裂相比,Ⅰ型黄体破裂在包块最大直径、腹腔积液量方面(分别为6.199±2.158 vs.7.852±1.970cm、2.634±1.319vs.3.103±1.433c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包块最大直径与腹腔积液量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r=0.141,P=0.024;r=0.289,P<0.001),初始血红蛋白值、BMI与腹腔积液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r=-0.290,r=-0.236,P<0.001);手术治疗组心率85.90±12.69次/分,包块最大直径7.12±2.21cm,初始血红蛋白值109±15.71g/L,BMI19.34±2.34。3.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03例(40.08%)选择保守治疗,154例(59.92%)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15例(74.68%)行腹腔镜黄体囊肿剥除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中,两治疗组下腹反跳痛、患侧包块、移动性浊音及宫颈举痛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盆腔炎汤组与未口服盆腔炎汤组在腹腔积液、腹部包块吸收及腹痛缓解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卵巢黄体破裂好发于青年女性,多无明显诱因,首诊症状是突发一侧下腹痛,其他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呈Ⅰ型黄体破裂且初始血红蛋白正常。2.心率较快(>85次/分),包块最大直径较大(>7cm),初始血红蛋白较低(<109g/L),BMI较小(<19),Ⅰ型黄体破裂时,腹腔积液较多,更适宜手术治疗;包块最大直径越大、BMI越低,腹腔积液量越多,初始血红蛋白值越低,心率越快。3.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式主要为腹腔镜黄体囊肿剥除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下腹反跳痛、患侧包块、移动性浊音及宫颈举痛。
张文娟[4](2020)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指导,利用CICARE沟通模式完成异位妊娠患者的入、出院宣教、治疗方案介绍、术前准备、术后宣教以及各基础护理、辅助检查等场景下的护患沟通。探讨此种干预模式相比于“应景式”护患沟通对异位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基于文献回顾、课题小组讨论,初步形成不同场景下的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而后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完善、修改,构建形成最终的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研究第二部分运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在广东省珠海市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妇科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4名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2人。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收相同的诊治方案和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应景式”护患沟通,干预组患者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指导,采用研究第一部分构建形成的CICARE沟通模板进行护患沟通。于患者入院当日干预前,收集和评估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状态焦虑水平。出院当日完成全部干预措施后,再次评估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状态焦虑水平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第一部分基于文献回顾和课题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了12个沟通场景及每个沟通场景下共49条沟通内容。来自广东省、湖南省、四川省的共9所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的20名专家参与了本研究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第一轮和第二轮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经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形成了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其包含了17个沟通场景及每个沟通场景下共68条沟通内容。两轮专家咨询后,经Kendall W检验,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2(?2=93.13,P<0.05)和0.30(?2=353.30,P<0.05)。(2)研究第二部分共104名受试对象参与,试验中失访患者5人。两组患者干预前在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状态焦虑得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显示,干预组在疾病不确定感总分(t=8.57,P<0.05)、复杂性维度(t=4.17,P<0.05)、不明确性维度(t=7.55,P<0.05)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在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对照组:t=24.21,P<0.05;干预组:t=38.92,P<0.05)、复杂性(对照组:t=19.82,P<0.05;干预组:t=26.50,P<0.05)和不明确性(对照组:t=23.69,P<0.05;干预组:t=37.70,P<0.05)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状态焦虑水平。结果显示,干预组的状态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P<0.05)。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状态焦虑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状态焦虑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3.83,P<0.05;干预组:t=18.67,P<0.05)。(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e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差异。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满意度总分(t=-6.37,P<0.05)、护理服务(t=-2.82,P<0.05)和护患沟通(t=-8.11,P<0.05)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制度(t=-1.60,P>0.05)和护理环境(z=-0.28,P>0.05)维度,两组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经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形成的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专家协调性好,认可度高,可为妇科护理工作者完成异位妊娠患者入、出院宣教、治疗方案介绍、术前准备、术后宣教以及基础护理、辅助检查等场景下的护患沟通提供参考依据。(2)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指导,CICARE沟通模式模板能降低异位妊娠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状态焦虑水平;能提高异位妊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能提高护患沟通效能和护理服务质量。
袁秋云[5](2019)在《宫外孕2号方合失笑散加味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给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宫外孕2号方合失笑散加味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实施宫外孕2号方合失笑散加味联合米非司酮的异位妊娠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实施米非司酮的异位妊娠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β-hGG、孕酮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β-hGG及孕酮水平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β-hGG及孕酮水平下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2号方合失笑散加味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可有效加快血清β-hGG及孕酮水平下降幅度,缩短血清β-hGG及孕酮水平下降至正常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赵敏敏[6](2019)在《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卵巢黄体破裂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因其缺乏早期诊断依据,使该病在妇科急腹症中有较高的误诊率。该文章拟通过分析关于卵巢黄体破裂发病的多个相关因素,以期能从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角度出发,迅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误诊;为临床诊疗该病提供更科学、准确的依据,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患者124例患者;根据腹腔内出血量进行分组,>400ml为A组,≤400ml为B组(术前彩超检查盆腔积液深度,超声提示盆腔积液深度小于3.0 cm时,腹腔估测出血量在400 ml以下,可以认为患者腹腔内的出血量尚未达到危险值[1,2,3];本文根据术中记录实际腹腔内积血量(游离液体量与血凝块的总和与该文献报道一致,故以此分为2组);回顾性调查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患者发病情况,尽量将暴露因素进行量化,并由专人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减少回忆偏倚。尽量避免选择偏移。逐一填写完善患者调查问卷。将原始资料录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通过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卵巢黄体破裂独立的危险性因素,(计算OR值和95%的可信区间(CI);OR值为比值比,OR大于1为危险性因素,OR小于1为保护性因素),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1、从年龄分布上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5岁45岁;平均年龄是31.3±7.8岁。2、从月经周期上来说,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好发于月经分泌中晚期。3、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有一定的诱因,可见卵巢黄体破裂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且性生活活跃者,其发生诱因中性交为主要诱因,其次为剧烈运动、用力排便、体位改变。4、经过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两组资料的职业、体重指数、血型、盆腔炎性疾病、职业的P<0.05,对卵巢黄体破裂发病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有盆腔炎者的OR值大于1,BMI、A、B、AB型血OR值小于1。结论:1、卵巢黄体破裂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以21-35岁为着。2、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好发于月经分泌中晚期。3、发生诱因中性交为主要诱因,其次为剧烈运动、用力排便、体位改变。4、血型为A、B、AB型女性发生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风险较O型血女性低,是卵巢黄体破裂的保护因素;血型为O型的女性是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5、BMI升高是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保护因素(OR=0.85,95%CI=0.688-0.941)。6、盆腔炎是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7.87,95%CI=2.591-23.873)。
吴丹[7](2020)在《35例复合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复合妊娠患者临床特点,不同诊疗方法及相关宫内妊娠结局,为复合妊娠诊治提供诊疗依据。研究方法:2012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复合妊娠的患者35例,随访其临床病例特点、诊治方法及宫内妊娠结局。结果:(1)35例患者中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有29例,占总数的82.8%。既往行盆腔手术的患者有14例,占总数的40%。宫腔操作史的患者有23例,占总病例数的65.7%。(2)35例患者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26例,占总病例的74.3%。无症状患者有8例,占总病例的22.9%。有1名患者入院时发生休克,意识不清。(3)35例复合妊娠患者中有12例异位妊娠得部位超声影像直接可见卵黄囊或胎芽,伴或不伴胎心搏动,占总病例的34.3%。间接影像学表现的有23例,占总病例的65.7%。(4)35例患者中异位妊娠部位在输卵管的有22例,占总病例的62.9%。宫角间质部妊娠10例,占总病例的28.6%。卵巢,腹腔,输卵管残端各1例,各占2.9%。(5)对于保留宫内妊娠并成功分娩的患者根据不同手术,不同麻醉方式,盆腔积血量多少,异位妊娠部位距子宫的距离分组,分别分析对宫内妊娠结局影响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其对宫内妊娠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HP的患者多数由于ART技术受孕,盆腔手术史及宫腔操作史也可能是导致HP发生的危险因素。2 HP临床表现多样,如不及时发现可能对宫内胎儿及产妇转归产生不良影响。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发现临床表现不特异的患者,重复超声检查可减少漏诊率。3经过积极治疗后宫内妊娠活产率高,无出生缺陷。腹腔镜手术因为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正被广泛应用于HP的治疗。
侯永丽[8](2018)在《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自拟杀胚消症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及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对照组单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21天),通过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血HCG下降水平、盆腔包块缩小情况、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19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4例痊愈,1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1例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优势。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HCG为(107.73±58.56)mIU/ml、盆腔包块为(1.32±0.6)cm、腹痛消失时间(6.20±2.50)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7.28±2.07)天;对照组血HCG为(188.57±65.73)mIU/ml、盆腔包块为(1.83±0.76)cm、腹痛消失时间(9.06±4.17)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10.24±2.30)天。两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未出现恶心、呕吐、眩晕、乏力或下腹痛等副作用,且定期检测安全指标,均无异常。对照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恶心、厌食等一过性消化道反应。结论: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用药能缩短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时间,且在降低血HCG及促进盆腔包块吸收方面有优势。
梁爱芳[9](2018)在《异位妊娠102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异位妊娠发生原因、部位等进行调查且对其治疗措施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异位妊娠患者且对异位妊娠发生原因、部位进行调查,同时观察其治疗措施,然后对所观察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原因以存在流产史的患者发生率最高,占55.00%,而发生部位以输卵管发生率最高,占77.50%,且此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加强异位妊娠的临床调查与治疗分析对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胡丹玲[10](2018)在《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血β-HCG变化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观察应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记录其治疗过程中β-HCG值的变化,分析β-HCG与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结局的预测提供量化标准。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部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病历163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病历,并分组:(A组)中医治疗成功组、(B组)中医治疗失败组、(C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成功组、(D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失败组。采用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进行评分,并根据本科室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记录以上入组患者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的β-HCG值;分别计算出HCG4-1、HCG7-1、HCG7-4,即治疗(第4天-第1天)/第1天、(第7天-第1天)/第1天、(第7天-第4天)/第4天的β-HCG值。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绘制Roc曲线,推演出第1天、第4天、第7天之间β-HCG的改变量与治疗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第1天与第4天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icY=1.571759*HCG4-1-0.71924,其中,Y 为治疗失败结局,1.571759 为回归系数,-0.71924为常数,HCG4-1为改变量。2.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第1天与第7天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icY=1.447366*HCG7-1-0.44353,其中,Y为治疗失败结局,1.447366为回归系数,-0.44353为常数,HCG7-1为改变量。3.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第4天与第7天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icY=1.963126*HCG7-4-0.28181,其中,Y 为治疗失败结局,1.963126 为回归系数,-0.28181为常数,HCG7-4为改变量。4.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第1天与第4天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icY=0.454165*HCG4-1-0.13831,其中,Y 为治疗失败结局,0.454165 为回归系数,-0.13831为常数,HCG4-1为改变量。5.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第1天与第7天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icY=9.665242*HCG7-1+4.41975,其中,Y 为治疗失败结局,9.665242 为回归系数,4.41975为常数,HCG7-1为改变量。6.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第4天与第7天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icY=9.157028*HCG7-4+3.574659,其中,Y 为治疗失败结局,9.157028 为回归系数,3.574659为常数,HCG7-4为改变量。7.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第4天较第1天β-HCG下降<13.18%时,可以预判中医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8.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第7天较第1天β-HCG下降<22.1%时,可以预判中医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9.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第7天较第4天β-HCG下降<38.56%时,可以预判中医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10.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第4天较第1天β-HCG下降<7.1%时,可以预判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11.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第7天较第1天β-HCG下降<61.51%时,可以预判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12.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第7天较第4天β-HCG下降<38.25%时,可以预判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结论:1.β-HCG值的变化对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与否有明确的评估价值。β-HCG下降越大,治疗的成功率越高;反之,β-HCG下降越小,或者不降反升,治疗的失败率越高。2.依据ROC曲线分析,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监测其治疗第1天、第4天、第7天的 HCG 值,当 HCG4-1 下降<13.18%、HCG7-1 下降<22.1%、HCG7-4 下降<38.56%时,可以预判中医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3.依据ROC曲线分析,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监测其治疗第1天、第4天、第7天的HCG值,当HCG4-1下降<7.1%、HCG7-1下降<61.51%、HCG7-4下降<38.25%时,可以预判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失败;反之可预判治疗成功。4.设计logistic回归方程及应用ROC曲线预判治疗结局,其临床意义在于:基于患者病情,动态监测β-HCG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及ROC曲线分析提前预判治疗结局,指导保留或及时更换治疗方案,主动规避治疗风险。
二、异位妊娠6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位妊娠6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临床治疗 |
1.1.3 研究因素 |
1.1.4 随访观察 |
1.1.5 随访结局评价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次自然妊娠的因素分析 |
1.2.2 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治疗方式 |
1.3.2 输卵管妊娠的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再妊娠情况影响 |
1.3.3 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再妊娠情况的影响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异位妊娠的诊疗研究进展 |
2.1 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及诊疗过程 |
2.1.1 异位妊娠的发病相关因素及病理结局 |
2.1.2 异位妊娠的诊断 |
2.1.3 输卵管妊娠的治疗 |
2.2 输卵管妊娠治疗后的生育功能及影响生育能力的因素 |
2.2.1 手术治疗对生育力的影响 |
2.2.2 期待治疗对生育力的影响 |
2.2.3 药物治疗对生育力的影响 |
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卵巢妊娠 |
2.2 宫颈妊娠 |
2.3 宫角妊娠 |
2.4 腹腔妊娠 |
2.5 残角子宫妊娠 |
2.6 子宫峡部瘢痕妊娠 |
2.7 输卵管残端妊娠 |
2.8 参考文献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3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发病状况分析 |
4.2 不同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3 各种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术前误诊率的比较 |
4.4 不同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特征的变化 |
4.5 不同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治疗效果及预后异同的判定 |
第5章 讨论 |
5.1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发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5.2 各种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术前误诊率的比较及分析 |
5.3 不同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特征 |
5.4 不同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治疗效果及预后异同的判定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3)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的收集 |
3 分组设计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入组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
2 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 |
3 两组间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住院天数比较 |
4 腹腔积液的相关因素 |
5 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比较 |
6 盆腔炎汤的临床疗效 |
7 卵巢黄体破裂的预后情况 |
讨论 |
1 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 |
2 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 |
3 两组间血红蛋白、超声结果、住院天数比较 |
4 腹腔积液的相关因素 |
5 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比较 |
6 盆腔炎汤的临床疗效 |
7 卵巢黄体破裂的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 |
基本原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对异位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异位妊娠患者心理应激及负性情绪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宫外孕2号方合失笑散加味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 |
2.2 两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β-hGG及孕酮水平下降幅度对比 |
2.3 两组血清β-hGG及孕酮水平下降至正常时间对比 |
3 讨论 |
(6)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35例复合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HP患者的临床特征 |
3.2 临床表现 |
3.3 腹部查体表现 |
3.4 EP处超声影像学表现 |
3.5 异位妊娠部位 |
3.6 不同治疗方法的妊娠结局情况 |
3.7 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盆腔积血量,异位妊娠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疗效判定标准 |
5.质量控制办法 |
6.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7.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中医学对异位妊娠的认识 |
2.中医对异位妊娠病因病机认识 |
3.西医学对异位妊娠病因的认识 |
4.导师对异位妊娠疾病的认识 |
5.方剂组成及药理研究 |
6.米非司酮作用机制探讨 |
7.自拟杀胚消症方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作用机制探讨 |
8.结论 |
9.存在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附表 |
附录2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异位妊娠10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般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年龄 |
1.2.2 婚姻情况 |
1.2.3 孕产次情况 |
1.2.4 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 |
1.2.5 异位妊娠发生部位 |
1.2.6 病人失血及输血情况 |
1.2.7 腹痛 |
1.2.8 阴道流血及停经史 |
1.2.9 辅助检查 |
1.2.1 0 异位妊娠历年发生情况 |
2 讨论 |
2.1 异位妊娠的发生与年龄有关 |
2.2 异位妊娠的发生与人工流产呈正相关 |
2.3 盆腔感染常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 |
2.4 IUD使异位妊娠发生率增高 |
2.5 盆腔手术增加了异位妊娠 |
3 建议 |
3.1 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
3.2 了解异位妊娠临床表现 |
3.3 减少妇产科手术并发症 |
3.4 治疗 |
3.5 预防 |
(10)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血β-HCG变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输卵管妊娠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输卵管妊娠的中医学研究 |
一、中医文献相关记载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三、中医辨证分型 |
四、中医治疗 |
第二节 输卵管妊娠的西医学研究 |
一、西医病因 |
二、西医诊断 |
三、西医治疗 |
第三节 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评价指标 |
一、血β-HCG |
二、盆腔包块 |
三、输卵管通畅度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β-HCG变化 |
第一节 前期研究 |
一、输卵管妊娠的中医辨证分期分型 |
二、输卵管妊娠的评分标准 |
三、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案 |
第二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病例筛选 |
三、治疗方案 |
四、疗效预判标准 |
五、观察指标 |
六、分组标准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基本情况 |
二、中医治疗组成功与否与血清β-HCG变化相关性 |
三、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组成功与否与β-HCG变化相关性 |
四、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
一、方剂组成 |
二、方药分析 |
三、现代药理分析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 |
一、β-HCG的疗效评定意义 |
二、中医治疗组成功与否与β-HCG变化相关性 |
三、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组成功与否与血清β-HCG变化相关性 |
四、血β-HCG测定预测治疗成败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四、异位妊娠6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的因素分析[D]. 马雪燕.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7)
- [2]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D]. 单楠. 吉林大学, 2010(09)
- [3]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D]. 孙晓宁. 青岛大学, 2020(01)
- [4]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张文娟.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宫外孕2号方合失笑散加味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J]. 袁秋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2)
- [6]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赵敏敏.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35例复合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D]. 吴丹.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D]. 侯永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异位妊娠102例临床分析[J]. 梁爱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1)
- [10]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血β-HCG变化观察[D]. 胡丹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