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韦军[1](2021)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土地多功能视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转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土地利用各功能的协同是保障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前,黄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分析了2009-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权衡与协同时空格局,并探讨了影响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期为实现“三生”融合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格局提供一定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期间,黄河流域甘肃段“三生”功能水平变化各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具体变化而言,生产、生活功能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空间上二者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重叠性,较高值区主要以兰白都市圈为核心并向周边逐渐扩散,其次以不同地级市中心为点状分布;生态功能略有下降,空间上呈“西南高中部低”的块状分布,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较高值区集中在甘南黄河上游、祁连山东侧等部分地区,低值区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2)土地利用功能时序动态演进规律:全域尺度下,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经历不同演化特征,均存在极化现象,且区域差距显着;局域尺度下,甘南黄河上游、中部沿黄地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功能核密度曲线分别在位置、峰度、波峰数量和拖尾上具有各自的演进形态,表明土地利用功能在不同区域内和不同时段的动态演进特征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方式在时空上共同作用的结果。(3)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空变化特征:时间尺度下,生产与生活功能存在增强型协同关系,生产、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均存在权衡关系。不同二级功能之间以权衡关系占主导,协同关系较少,但权衡作用强度较弱。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格局随时间有一定变化,总体上比较稳定。相同功能的空间集聚作用更强,不同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权衡关系,协同、权衡类型以“抱团”分布为主,少有零星分布。(4)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生产功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驱动逐渐占据主导,而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逐渐下降,生活功能受人口密度影响最显着,生态功能受人类活动胁迫的影响逐渐加强,对森林覆盖率等自然生态的响应也有所增强。土地利用综合功能受生产、生活影响更强,但二者分别与生态功能交互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项功能,表明生态功能是生产、生活功能持续增强的前提和基础。(5)根据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功能区域差异、权衡与同时空格局,实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化地区的差异性、多元化的“三生”功能利用与管理策略,以实现土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达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柳洋[2](2021)在《陇中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刺槐林根系特征及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陇中黄土丘陵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为防治浅层滑坡和水土流失,该区域实施了长期的植被恢复措施,为比较不同林龄植被固土护坡效应,本文以研究区典型的生态恢复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了四种林龄(5年、20年、40年和56年)刺槐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并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综合揭示不同林龄刺槐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根系力学特征和坡体稳定性。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逐渐稳定的趋势,5年刺槐林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20、40、56年,56年刺槐林在土层0-60 cm土壤含水率高于20、40年。土壤有机碳和总氮随林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40和56年林地碳氮含量显着大于5和20年。刺槐林土壤容重在40年最大,而土壤孔隙度表现为:20年>40年>56年>5年。土壤大团聚体(>2 mm)比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微团聚体(<0.25 mm)含量在40年刺槐林最高。结果表明,刺槐生长过程有利于持续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是保水性能随林龄增加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2)四种不同林龄刺槐根截面积比依次为:40年>20年>56年>5年,40年刺槐根系数量明显多于5年。刺槐根系峰值拉力与直径均呈现幂函数关系,且根系直径越大,根系的峰值拉力越小。根系的最大抗拉强度及Wu-Waldron模型计算的根系附加粘聚力均表现为:40年>56年>20年>5年,表明本研究中刺槐根系特征在40年达到最佳。(3)不同林龄刺槐根际土壤内摩擦角呈现出40年>20年>56年>5年的趋势,而土壤粘聚力呈现出56年>20年>40年>5年的变化方式。ABAQUS软件的数值模拟刺槐林地的塑性贯通区深度和潜在位移滑动区域面积依次为5年>20年>56年>40年。结合根系特征变化,发现刺槐林对边坡稳定性的提高作用随生长年限增加会出现峰值区间,本研究中40年林地刺槐林固坡效果最佳。
王子婷,杨磊,李广,戚建莉,柴春山,张洋东[3](2021)在《陇中黄土高原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文中提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然而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郊凤翔镇和远郊鲁家沟镇为例,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主响应曲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解析2镇1998—2015年农村经济结构及收入变化对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的响应特征,确定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解释了2镇70.4%的农业收入结构差异,因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小麦等夏粮作物向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的转变,进而影响了农业收入结构的变化;(2)退耕还林(草)政策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弱于对农业收入结构的影响,它解释了2镇54.1%的农村经济结构差异,近郊凤翔镇农村经济收入明显高于远郊鲁家沟镇。退耕还林(草)政策对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远郊鲁家沟镇农村经济结构影响相对较小,近郊凤翔镇工业、服务业和商业餐饮业等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随着农业收入比重的降低而有所提高;(3)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带动了该区种植业结构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凤翔镇和鲁家沟镇农村集体收入之间的差距;(4)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过程中,梯田面积、玉米和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农村居民纯收入。研究认为退耕还林(草)在实施过程中需考虑地域差异,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相应调整,在推动种植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兼顾林业、牧业和一些非农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恢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袁和第[4](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张永进[5](2020)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在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休闲旅游新需求的影响下,国内郊野公园逐步发展完善。然而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因其立地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郊野公园建设相对滞后,因此,此类地区试点建设与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情况,重点对国内郊野公园建设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次,本文研究分析了郊野公园与水土保持类绿地案例,总结其规划设计特点与可借鉴内容,从而指导研究区的规划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区——陇中丘陵沟壑区的立地条件复杂,常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景观单一。在分析其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在这一地区建设郊野公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阐释了其建设郊野公园的原则,探究了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对场地的地质防护、集雨节水、地域景观塑造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论推演,从而形成陇中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依据这些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本文以陇中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验证在该地区建设郊野公园的可行性。文中对场地的“水”与“土”两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安全生态”与“开源节流”两大设计策略。“安全生态”方面利用GIS平台对场地内多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划定地质安全性分区以指导公园防护,从而按照分级分区制定不同的地质防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开源节流"方面划定汇水分区确定汇水量,利用汇水打造景观水面与灌溉部分植物,无法灌溉区域采用耐干旱不需要浇灌的植物品种,从而在理想状态下实现公园用水的自给自足。此外对梯田、谷地等地域性景观进行突出表达,基于此进行公园详细的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与专项设计,从而为相关的规划研究提供支持和有益借鉴。
李红瑛[6](2020)在《社会生态视角下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文中认为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可持续性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与核心议题。社会生态系统重在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也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抓手。土地利用是人类长期生产和治理活动的载体,也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生态系统的体现和结果。社会生态系统是一种新的跨学科研究框架和综合分析方法,有助于进一步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地表系统的类型、结构和生态过程,进而引起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本文以陇中黄土丘陵区定西市安定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相关地理图件、生态模型和地学空间分析方法等,分析了安定区社会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开展了区域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食物供给等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研究;探讨了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及其权衡与协同关系。主要初步研究结论如下:(1)1995-2015年间安定区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明显,1995-2005年综合动态度为0.93%,2005-2015年为1.11%。具体表现为:农田生态系统呈增加趋势,但增加速度逐渐放缓;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快速增加;草地生态系统逐渐减少;水域生态系统面积也有所增加;人居社会生态系统大幅度增加。社会生态系统的转变主要发生在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之间。(2)1995-2015年间安定区土壤保持服务呈现先减后增。区内土壤保持各等级分布较为分散。1995年、2005年、2015年土壤保持服务最高的乡镇分别为高峰乡、高峰乡、新集乡,土壤保持服务最低的乡镇分别为西巩驿镇、符家川镇、香泉乡。1995-2015年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主要处于较低等级中;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无明显变化;水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主要发生在低等水平;其他社会生态系统主要处于较低等偏下水平;人居社会生态系统在各土壤保持等级中均有分布。(3)1995-2015年间安定区的生境质量逐渐好转,但总体生境质量处于中等和较低等水平。生境质量高等面积大幅度增加(从334.22 km2增加至764.01 km2),主要分布安定区西南部和中北部;生境质量低等面积从78.96 km2增加至160.34km2,主要分布在市政府所在的主城区及其周边河谷地区。乡镇尺度上,1995年、2005年、2015年生境质量最好的区域为高峰乡,生境质量最差区域分别为葛家岔镇、青岚山乡、宁远乡。从不同社会生态系统来看,1995-2015年间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类型间的生境质量表现为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居社会生态系统>其他社会生态系统。(4)1995-2015年食物供给服务增幅较大,1995年、2005年、2015年的食物供给服务分别为11.36×106元、33.66×106元、62.02×106元。空间上大致表现为安定区东部食物供给能力高于西部。乡镇单元上,1995年、2005年、2015年食物供给最高区域分别为葛家岔镇、青岚山乡、宁远镇,最低均为高峰乡。从不同社会生态系统来看,1995-2015年食物供给表现为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5)基于生态建设、城乡扩张、自然发展3种情景模拟发现:生态建设情景下,土壤保持、生境质量ESCI表现为增益;食物供给ESCI表现为减损。城乡扩张情景下,土壤保持ESCI表现为增益;生境质量、食物供给ESCI表现为减损。自然发展情景下,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食物供给ESCI均为增益。(6)不同情景下两两服务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土壤保持-生境质量(SC-HQ)中生境质量为主导服务类型,相对收益明显高于土壤保持,土壤保持-食物供给(SC-FS)中食物供给服务收益高于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食物供给(HQ-FS)中生境质量的相对效益略大于食物供给。综合效益值自然发展情景>城乡扩张情景>生态建设情景。自然发展情景相比于其他两种情景更适合安定区生态系统服务间协同发展。
王子婷,李广,蔡国军,柴春山,张洋东,戚建莉[7](2020)在《陇中黄土丘陵区农户收入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响应——以龙滩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陇中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环境、抑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然而,对该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和交通便利程度对小流域农户收入结构的耦合影响及互馈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选取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龙滩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3个区120个农户家庭土地利用情况、经营方式及收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和退耕还林比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比例影响了农田面积,进而影响了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由此增加了种植业收入,从而导致3个区低比例退耕还林农户收入均高于高比例退耕还林农户收入。同时退耕面积的增加也促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交通便利程度影响农户家庭打工人口比例,从而导致Ⅰ(交通便利)区农户的收入显着高于Ⅱ(交通欠发达)和Ⅲ(交通闭塞)区。交通便利程度和退耕还林比例通过农田面积、退耕还林地面积、玉米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打工人数等影响种植业、劳务输出和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进而影响流域内农户的收入水平。总之,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影响了陇中黄土丘陵区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且存在区域差异,而对该区养殖业、林业及副业带动有限。因而,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之际,该区在加强交通等乡村基础条件建设的同时还需推动林下经济、特色养殖及副业发展,降低农户对种植业和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的依赖,以此实现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村绿色生产力。
宋永永[8](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胡胜[9](2019)在《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文中提出作为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堆积厚度最厚的黄土高原,不仅是我国生态系统的环境脆弱区,而且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频发区。成千上万的黄土滑坡分布其中,不仅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与分布规律,揭示黄土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量的黄土滑坡调查实践,获取了翔实的黄土滑坡编目。在此基础上,以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以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为切入点,从“黄土高原全区—典型流域(典型地形区)—典型单体滑坡”多种空间尺度,综合运用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测量学、岩土力学、水文学、数值模拟、“3S”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和滑坡监测预警等理论和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了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格局—过程—关系—模式(机制)”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利用先进测量技术手段,精细化研究了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对地貌的影响;(2)研究发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3)提出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本研究内容丰富了黄土高原地貌演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黄土滑坡和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黄土高原地区滑坡灾害风险减轻提供了科学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完成了迄今为止黄土高原数量最多的高分辨率黄土滑坡编目(307个),基于高分辨率和高精度滑坡调查的成果和滑坡编目有助于深入研究黄土滑坡特征,为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相互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2)黄土高原滑坡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其规模等级具有一定的集聚性特征,呈现不显着聚集、高高聚集(HH)、高低聚集(HL)、低高聚集(LH)、低低聚集(LL)五种聚类模式;黄土滑坡的高程频率分布和主坡向频率分布分别呈现正偏态、正态分布的特征,黄土高原85.53%的滑坡集中分布在海拔1241500 m之间,黄土高原滑坡的发育与坡向关系不大,(90°,135°]坡向区间滑坡分布数量最多;黄土高原滑坡易发县区以低、中易发区为主,低易发县区占59%,中易发县区占18%,高易发县区占14%,极高易发县区占8%;根据黄土滑坡密度空间分布、区域构造、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八大滑坡易发区:西宁—兰州—临夏—定西易发区(Ⅰ区)、白银—定西—天水易发区(Ⅱ区)、固原—平凉—西峰—铜川易发区(Ⅲ区)、包头—呼和浩特易发区(Ⅳ区)、陕北高原易发区(Ⅴ区)、汾渭盆地易发区(Ⅵ区)、吕梁山区易发区(Ⅶ区)、三门峡—晋城—长治—阳泉—五台山易发区(Ⅷ区)。(3)黄土高原地区滑坡不敏感区域和敏感区域面积相当,敏感区中以中度和高度敏感区为主。黄土高原滑坡不敏感区的面积为298 069.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47.16%;低度敏感区的面积为62 926.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9.96%;中度敏感区的面积为93 217.7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14.75%;高度敏感区的面积为133 143.0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21.06%;极高敏感区的面积为44703.20 km2,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7.07%。(4)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黄土滑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土滑坡的形态特征、地形地貌变化、稳定性状态、剖面结构等特征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研究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高分辨率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特征参数提取与分析、水文分析、地形变化监测分析、面积高程积分与稳定性分析、形态学分析、结构分析。(5)虽然土壤侵蚀在地貌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举足轻重,但作为快速土壤侵蚀现象和地表过程的黄土滑坡往往会加速地貌演化进程的突变,黄土滑坡在塑造地表形态方面的能力不应被低估,大规模黄土滑坡在黄土高原局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形地貌对黄土滑坡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相对高差在控制滑坡最长滑动距离、滑坡周长与面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幂律关系,如相对高差(x)与最长滑动距离(y)呈良好的幂指数关系,其拟合公式如下:y=0.3626x1.3906(R2=0.7448,整个黄土高原),y=0.1831x1.5226(R2=0.8346,黄土丘陵区),y=3.9846x0.8835(R2=0.3,黄土台塬区)。(6)通过在典型黄土台塬区泾阳南塬开展长时间序列和高精度的滑坡监测,发现黄土滑坡会加速塬面面积的缩减,减少速率约为3358.7 m2/年,时间间隔(年)x与塬面退化面积(m2)y满足线性趋势,拟合公式为:y=-3358.7x+4543.3(R2=0.9589)。黄土台塬滑坡不仅改变了台塬原始斜坡的坡度,而且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黄土滑坡发生具有群发机制。一次完整的滑坡在线监测记录表明,黄土台塬滑坡经历了“前期缓慢式蠕动—中期突变式滑动—后期局部崩滑”的形变和运动过程,单次滑坡可导致泾阳南塬塬面后退16.1 m。(7)总结了黄土高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黄土丘陵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黄土台塬区大致可分为五个演化阶段(Ⅰ-缓慢演化阶段、Ⅱ-局部演化阶段、Ⅲ-快速演化阶段、Ⅳ-加速演化阶段、Ⅴ-稳定演化阶段)。
师尚礼,曹文侠,尹国丽,蒲小鹏,鱼小军,王琦[10](2017)在《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具有旱灾频繁、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前提下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这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理念变革。分析了陇中干旱农业系统面临的传统粮草牧轮作方式多样性遗弃、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变差、年轻农业劳动力外流等问题,提出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融合,深度挖掘区域自然禀赋,探索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基本思路和发展模式:1)坚持环境生态化、农产品商品化、农村文化现代化的系统性理念;2)奉行让餐桌指挥农田,农田为餐桌服务,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使生产、加工和销售融合发展的理念;3)在农业土地经营中,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先,田园综合经营管理,通过粮改饲和旱作农业技术革新,实现杂粮与牧草轮作种植,建立粮、草、林、畜、禽协同发展的农作制度,保障社会对农产品多元化和食品安全;4)依托乡土食材消费需求拉动,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联营,农产品标准化订单种植生产,市场信息反馈,促进农业要素的重组耦合,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提效;5)培训扶持懂技术、会管理的能人,牵头领办农民合作社,组织土地流转,设计田间生产。
二、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
1.2.1 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和内涵 |
1.2.2 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
1.2.3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研究 |
1.2.4 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范围 |
3.2.2 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3 土地利用功能测度方法 |
3.2.4 土地利用功能动态演进特征分析方法 |
3.2.5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
3.2.6 土地利用功能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分析 |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特征 |
4.1.1 生产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4.1.2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4.1.3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4.1.4 土地利用综合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4.2 土地利用功能时序动态演进规律 |
4.2.1 生产功能动态演进特征 |
4.2.2 生活功能动态演进特征 |
4.2.3 生态功能动态演进特征 |
第五章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空变化分析 |
5.1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时间变化分析 |
5.1.1 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2 不同二级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
5.2 土地利用功能权衡与协同空间格局分析 |
5.2.1 相同土地利用功能 |
5.2.2 不同土地利用功能 |
第六章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6.1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土地利用功能影响因子探测 |
6.1.2 土地利用功能之间交互探测 |
6.2 土地利用功能提升策略 |
6.2.1 “三生”功能管控建议 |
6.2.2 权衡与协同区域管控建议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陇中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刺槐林根系特征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恢复及其作用 |
1.2.2 植物根系固坡效应 |
1.2.3 不同林龄根际土壤与根系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特征 |
2.1.3 气象与水文特征 |
2.1.4 土壤与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物种类选择 |
2.2.2 研究样地选择 |
2.2.3 土壤理化性质 |
2.2.4 根系空间分布调查 |
2.2.5 乔木单根抗拉实验 |
2.2.6 土壤抗剪强度实验 |
第三章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
3.1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含水率 |
3.2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3.3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碳氮磷含量 |
3.4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5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团聚体 |
3.5.1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含量 |
3.5.2 不同林龄刺槐林地根际土壤大、小、微团聚体含量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林龄刺槐根系空间特征及附加粘聚力 |
4.1 不同林龄刺槐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4.1.1 不同林龄根系数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
4.1.2 不同径级根截面积比垂直分布特征 |
4.1.3 总根截面积比垂直分布特征 |
4.2 根系抗拉特性及附加粘聚力 |
4.2.1 单根峰值拉力 |
4.2.2 单根抗拉强度 |
4.2.3 不同林龄根系的附加粘聚力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5.1.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5.1.2 边坡强度折减法的过程 |
5.1.3 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的判定 |
5.2 ABAQUS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5.2.1 直接剪切试验得到土壤基本参数 |
5.2.2 ABAQUS模型建立 |
5.2.3 数值模拟结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3)陇中黄土高原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凤翔和鲁家沟镇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收集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凤翔镇和鲁家沟镇农业收入比较 |
3.2 凤翔镇和鲁家沟镇农村经济收入比较 |
3.3 凤翔镇和鲁家沟镇农村居民纯收入变化及影响要素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5 对策与建议 |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5)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背景下郊野公园建设意义 |
1.1.2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水资源浪费严重 |
1.1.3 黄土高原地区绿地建设困难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计算分析法 |
1.5.5 归纳演绎与模式推导法 |
2 郊野公园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 |
2.1 郊野公园的相关概念 |
2.2 郊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 |
2.3 郊野公园的主要分类 |
2.4 国外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
2.4.1 英国 |
2.4.2 美国 |
2.4.3 加拿大 |
2.4.4 日本 |
2.5 国内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
2.5.1 香港 |
2.5.2 上海 |
2.5.3 北京 |
2.5.4 我国郊野公园建设与实践的主要问题 |
2.6 我国郊野公园的营建策略探究 |
2.6.1 区域统筹,助力城乡生态网络构建 |
2.6.2 资源保护,打造郊野景观特色 |
2.6.3 设施完善,构建复合的功能体验 |
2.6.4 社区参与,完善管理运营体系 |
2.7 本章小结 |
3 郊野公园与地质防护类绿地案例研究 |
3.1 斯达本郊野公园 |
3.1.1 项目简介 |
3.1.2 项目特色及借鉴意义 |
3.2 坎珀当郊野公园 |
3.2.1 项目简介 |
3.2.2 项目设计特色 |
3.2.3 借鉴意义 |
3.3 上海闵行浦江郊野公园 |
3.3.1 项目简介 |
3.3.2 项目设计特色 |
3.3.3 借鉴意义 |
3.4 晋中百草坡森林植物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项目特色 |
3.4.3 项目经验 |
3.5 深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设计特色 |
3.5.3 借鉴经验 |
3.6 本章小结 |
4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与营建技术研究 |
4.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2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概况 |
4.2.1 自然条件 |
4.2.2 人文条件 |
4.3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公园建设现状 |
4.4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4.5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 |
4.5.1 生态脆弱,地质灾害常发 |
4.5.2 降雨稀少,水资源短缺 |
4.5.3 植被缺乏,景观单一 |
4.6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设计原则 |
4.6.1 生态安全的原则 |
4.6.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6.3 因地制宜的原则 |
4.6.4 突出特色的原则 |
4.6.5 三生共融的原则 |
4.7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设计方法探究 |
4.7.1 地质安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护 |
4.7.2 雨水收集节水栽植方法探究 |
4.7.3 地域性景观塑造 |
4.8 本章小结 |
5 秦安县西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
5.1 前期分析 |
5.1.1 项目背景 |
5.1.2 现状综合分析 |
5.2 设计策略 |
5.2.1 “安全生态”,兼顾地质防护与水土保持 |
5.2.2 “开源节流”,统筹雨水收集与节水栽植 |
5.2.3 “美观实用”,并重景观塑造与功能完善 |
5.3 规划设计 |
5.3.1 总平面图 |
5.3.2 鸟瞰图 |
5.3.3 总体分区与结构 |
5.3.4 分区详细规划设计 |
5.4 节水专项 |
5.5 节水型植物研究与应用专项 |
5.5.1 节水型植物群落的配置 |
5.5.2 基于节水视角的植物景观分区 |
5.6 其它专项设计 |
5.6.1 竖向设计专项 |
5.6.2 道路专项设计 |
5.6.3 驳岸专项设计 |
5.6.4 服务设施设计 |
5.6.5 标示体系设计 |
5.6.6 节事活动专项 |
5.7 用地平衡表 |
6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6)社会生态视角下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与社会生态系统研究 |
1.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与地貌 |
2.1.2 气候与水文 |
2.2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社会经济与资源 |
2.2.3 生态环境概况 |
2.3 社会生态系统概况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1 地理基础矢量数据 |
3.1.2 遥感数据 |
3.1.3 社会经济数据与历史资料 |
3.1.4 实地调研数据 |
3.2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方法 |
3.2.1 单一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度 |
3.2.2 综合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度 |
3.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3.3.1 土壤保持 |
3.3.2 生境质量 |
3.3.3 食物供给 |
3.4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权衡度 |
3.4.1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 |
3.4.2 相关性分析 |
3.4.3 均方根偏差 |
第四章 社会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 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变化 |
4.2 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度 |
4.3 社会生态系统转移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5.1 土壤保持时空变化 |
5.1.1 土壤保持时空格局变化 |
5.1.2 乡镇单元土壤保持结构特征 |
5.1.3 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结构特征 |
5.2 生境质量时空变化 |
5.2.1 生境质量时空格局变化 |
5.2.2 乡镇单元生境质量结构特征 |
5.2.3 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结构特征 |
5.3 食物供给时空变化 |
5.3.1 食物供给时空格局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权衡与协同关系 |
6.1 情景分析设定 |
6.2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 |
6.2.1 生态建设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 |
6.2.2 城乡扩张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 |
6.2.3 自然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 |
6.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权衡与协同研究 |
6.3.1 不同情境下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6.3.2 生态建设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6.3.3 城乡扩张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6.3.4 自然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陇中黄土丘陵区农户收入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响应——以龙滩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数据采集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交通便利程度及退耕还林比例对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
3.2 交通便利程度及退耕还林比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3.3 不同区位条件下影响农户收入水平的要素 |
4 讨论 |
5 结论 |
(8)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2.4.1 研究评述 |
2.4.2 主要启示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
3.2.2 人口迁移理论 |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
3.5.1 理论渊源 |
3.5.2 理论基础 |
3.5.3 理论涵义 |
3.5.4 供需规律 |
3.5.5 数学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
4.2 自然地理基础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候特征 |
4.2.3 土壤植被 |
4.3 自然资源基础 |
4.3.1 水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矿产资源 |
4.3.4 农产品资源 |
4.4 生态环境状况 |
4.4.1 生态环境特征 |
4.4.2 生态环境问题 |
4.5 社会经济基础 |
4.5.1 人口分布特征 |
4.5.2 经济发展水平 |
4.5.3 社会事业概况 |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论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2.1 黄土滑坡破坏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 |
1.2.2 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
1.3 研究存在问题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主要术语释义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与现状 |
2.1 区域地质与构造环境 |
2.1.1 区域地质构造 |
2.1.2 地层与岩性 |
2.1.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自然地理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气候 |
2.2.3 水文 |
2.2.4 植被 |
2.2.5 土壤 |
2.2.6 土地利用 |
2.3 人类活动与黄土滑坡 |
2.4 地质灾害现状 |
第三章 黄土高原滑坡精细化调查 |
3.1 黄土滑坡野外调查思路与路线设计 |
3.2 黄土滑坡野外调查技术与方法 |
3.2.1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与SfM三维重建技术 |
3.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3 无人机720°航拍与模型构建 |
3.3 黄土滑坡调查成果编目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与区域规律 |
4.1 总体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 |
4.1.1 黄土滑坡点格局空间分布 |
4.1.2 黄土滑坡高程分布 |
4.1.3 黄土滑坡主坡向分布 |
4.1.4 黄土滑坡县域分布 |
4.1.5 不同地貌类型黄土滑坡发育规律 |
4.2 区域分布特征与规律 |
4.2.1 黄土滑坡密度空间分布 |
4.2.2 黄土滑坡易发性分区 |
4.3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滑坡敏感性评价与区划 |
5.1 数据来源 |
5.2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方法 |
5.2.1 证据权法简介 |
5.2.2 证据权法主要实现过程 |
5.2.3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指标选取 |
5.2.4 黄土滑坡敏感性评价与制图技术流程 |
5.3 评价结果与区划 |
5.4 黄土高原滑坡敏感性空间格局验证 |
5.4.1 数理统计验证 |
5.4.2 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 |
6.1 数字地形分析 |
6.1.1 概念内涵 |
6.1.2 基本内容 |
6.2 典型黄土台塬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案例 |
6.3 数据源与方法 |
6.3.1 数据源与精度分析 |
6.3.2 方法论 |
6.4 黄土滑坡地貌特征定量化分析内容与结果 |
6.4.1 参数提取和分析 |
6.4.2 水文分析 |
6.4.3 地形变化监测分析 |
6.4.4 面积高程积分与稳定性分析 |
6.4.5 形态与结构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黄土丘陵区滑坡与地貌演化的相互作用 |
7.1 地形地貌对黄土滑坡的控制作用 |
7.1.1 不同地貌类型黄土滑坡发育情况 |
7.1.2 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黄土滑坡发育情况 |
7.1.3 地形因子参数与黄土滑坡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 |
7.2 黄土滑坡对流域地貌演化的影响 |
7.2.1 两个典型小流域的选取和对比 |
7.2.2 定量化评估黄土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
7.3 黄土滑坡、土壤侵蚀、地貌演化相互作用模式 |
7.3.1 三者之间的关系 |
7.3.2 典型案例分析—秦安县南小河贾川村巨型古滑坡 |
7.3.3 黄土滑坡、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的典型模式 |
7.4 小结 |
第八章 黄土台塬区滑坡动态演变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
8.1 泾阳南塬滑坡概况 |
8.2 泾阳南塬东风滑坡群监测方案总体设计 |
8.3 基于谷歌卫星影像的黄土滑坡动态监测 |
8.3.1 研究区谷歌卫星影像覆盖情况 |
8.3.2 研究区滑坡解译结果与分析 |
8.3.3 滑坡引发塬面面积变化及变化速率分析 |
8.4 基于地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黄土滑坡高精度形变监测 |
8.4.1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结果 |
8.4.2 监测结果分析 |
8.5 基于滑坡远程在线云平台的地表位移监测 |
8.5.1 滑坡监测设备布设 |
8.5.2 远程在线云平台 |
8.5.3 东风滑坡群远程在线监测数据分析 |
8.6 泾阳南塬东风滑坡地貌稳定性数值模拟 |
8.6.1 Phase2 有限元软件简介 |
8.6.2 有限元分析方法流程 |
8.6.3 地下水位变化情景下的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 |
8.7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与地貌演化模式总结 |
8.8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陇中干旱区农业系统结构与面临的新问题 |
1.1 干旱是陇中地区最大的和不可逾越的瓶颈 |
1.2 农业生态环境存在恶化趋势 |
1.3 陇中地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面临新挑战 |
2 陇中干旱区农业发展的科学定位与发展思路 |
2.1 陇中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
2.2 陇中地区自然生态状况与变化 |
2.3 建立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是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回归 |
2.4 建立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
3 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结构的构建与驱动机制 |
3.1 建立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经济基础 |
3.2 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 |
3.3 建立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的人文基础 |
3.4 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形成的驱动机制 |
4 科技创新支撑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发展 |
4.1 管理机制创新 |
4.2 草粮兼顾型旱作农业技术创新 |
四、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韦军.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2)
- [2]陇中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刺槐林根系特征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 柳洋. 兰州大学, 2021(11)
- [3]陇中黄土高原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J]. 王子婷,杨磊,李广,戚建莉,柴春山,张洋东. 生态学报, 2021(06)
- [4]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D]. 张永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社会生态视角下陇中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D]. 李红瑛. 兰州大学, 2020(01)
- [7]陇中黄土丘陵区农户收入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响应——以龙滩小流域为例[J]. 王子婷,李广,蔡国军,柴春山,张洋东,戚建莉. 中国沙漠, 2020(01)
- [8]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9]黄土高原滑坡空间格局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D]. 胡胜. 西北大学, 2019(01)
- [10]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J]. 师尚礼,曹文侠,尹国丽,蒲小鹏,鱼小军,王琦. 草原与草坪, 2017(05)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黄土地貌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