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民族问题

浅谈城市民族问题

一、浅谈城市民族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莹莹[1](2021)在《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莹慧[2](2021)在《城市民族事务空间治理研究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

陈丁漫[3](2021)在《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文中提出

杨晓雯[4](2021)在《新时代新疆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研究 ——以哈密市伊州区三个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普遍存在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民族关系对该民族、国家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常常被视为反映我国民族关系的缩影,尤其是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上,民族关系受其影响更显特殊和复杂。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城市民族关系呈现出民族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各民族在交往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切身关系到各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当地的社会秩序和长治久安,更是关系到新疆地区国防边疆,国土安定。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民族理论学科体系的发展,目前学者们研究民族关系不再局限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共同体身份构建等学科角度,而是更多的强调在民族交往交流这一动态过程中研究民族关系,而流动人口社区则具有这一典型性特征。所以,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为最终目标,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趋势,以哈密市伊州区三个流动人口社区作为调查点,通过对流动人口、社区、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等核心观念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与城市民族关系理论的梳理,厘清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内涵,选取了民族格局、民族交往、族际通婚、政府主导作用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指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比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体、客体、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流动人口社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形成一般性规律。通过分析与论证发现,虽然各民族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在族际通婚、私人交往上等存在分界,但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仍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当然,哈密市伊州区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还受到经济发展、文化排斥、流动人口权益以及民族心理四个方面的影响,民族关系记忆的延续性、个别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问题、网络上的不当言论以及信息化建设不足也在不同程度上桎梏这三个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的深度发展。最后,针对现存的问题,本论文从党的民族政策、经济发展、文化认同、社区服务以及依法治国五个方面来探讨优化这三个流动人口社区的实践路径。

郑信哲[5](2021)在《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族工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民族工作已呈现领域扩展、对象多元、权重增大之势。而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大量进入城市,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发生频率也在增多,民族关系面临诸多挑战,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针对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都有一些新的应对,然而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城市民族工作要与时俱进,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强化民族工作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完善城市民族工作相关法规政策及体制机制,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孙玉梅[6](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尤其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全面做好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既是城市民族工作创新现实需要,也是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族群众跨城乡、跨区域、跨行业的流动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大,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当前社区民族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机遇,也遭遇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Q市社区民族工作做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当前社区工作中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组织体系不健全、民族工作职能部门和业委会履职尽责不够、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专业化和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根据借鉴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与经验,探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新方法和新路径,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明确工作思路;二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三是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组织领导,完善社区民族工作体制;四是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一方面为基层社区民族工作相关政策提供创新思路建议,提高少数各族群众个体生产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为相关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理论研究与创新增加素材,为中国特色城市的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理论构建做出一定贡献。

黄青[7](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民间舞蹈的生态研究 ——以蒙古族舞蹈为例》文中指出1949年至今,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均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逐步向城市化迈进。在这一进程中,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其他民间舞蹈一样,蒙古族舞蹈在这一进程中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试图通过对蒙古族舞蹈发展历程的梳理,将经历了70年变迁的蒙古族舞蹈,置于内蒙古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文化等生态改变的视阈当中,将70年横断成三个阶段,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2000年至今,将蒙古族舞蹈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原生态舞蹈、群众性舞蹈和创作性舞蹈。按照以上三个阶段划分可以清晰地以生态学的视角观察蒙古族舞蹈的变化。原住居民因祭祀、图腾、仪式而生的原生态蒙古族舞蹈,在牧民逐步市民化、生存状态和牧区自然生态及文化生态等的改变而改变;群众性舞蹈也像原生态舞蹈一样,因为牧区生活环境逐步转移到了城镇生活环境,附着在牧民身上的文化基因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创作性舞蹈,身处不同时期的舞蹈家在学习和借鉴蒙古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随着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而呈现出从民间进入剧场、从朴素逐步丰富、从传统逐步革新的繁荣景象。本文选择了贯穿三个阶段的查玛舞、安代舞、顶碗舞作为代表,对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生态改变而受到深刻影响的蒙古族舞蹈的生存状态、存在方式、舞蹈功能等方面进行探究,努力揭示蒙古族舞蹈的演变轨迹与规律。

周竞红[8](2020)在《人口流动与管理变革:新中国城市民族工作变迁管窥》文中指出城市民族工作是新中国政府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城市民族工作的内容、方式与民族人口的分布状况密切相关。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各民族平等团结,根据时代变革,拓展城市民族工作的领域和方式,城市民族工作已从内含于杂散居民族工作转型为专项民族工作之一。在各民族人口跨区域大流动背景下,城市民族工作格局发生重要变化。面对难点和热点,不同区位和层级的城市积极探索,深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践,成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主力。

刘海阳[9](2020)在《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物质与制度层面的现实诉求,前者主要体现在居住场所、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与休闲场所四个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子女教育、劳动权益与社会治安三个方面;本文立足于民族问题两重属性的生成与转换视角,深入相关问题的社会根源,从人口暴涨带来村中巨大压力、暴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都市文化与故乡传统差别明显、现实追求与生活环境还有差距四个层面,探寻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的生成原因;并从完善住房制度、提高通行能力、改善环境卫生、健全学校监管机制、加强劳动权益保障、强化社会治安治理着手,回应这些现实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涉及民族因素的工作领域,必须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的工作原则。

徐月华[10](2020)在《民族社团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长沙市民族联谊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和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整体上呈现出复杂化、动态化、多变化、长期化的新态势,为应对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新常态,政府各部门在完善相应政策制度、加强部门合作及联合执法、建立处理城市民族问题的常态化机制外,更需要在城市民族事务领域注入社会力量的新鲜活力,将社会治理融入到城市民族工作中去。在此背景下,民族社团在坚持党和政府地领导下,因其自发性、自治性、民间性的特点在参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配合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助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开展,是连接政府与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帮助少数民族同胞适应城市生活,排忧解难,挖掘培育优秀少数民族青年人才,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体的自我服务与管理,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本文以民族政治学的视角对民族社团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的作用进行解读,并以长沙市民族联谊会为例,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长沙市民族联谊会的作用、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并提出对我国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带来的启示。长沙市民族联谊会成立于1991年,经过27年地发展已成为一个拥有近万名会员(包含48个民族,分布在省市党政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社团组织,在推动长沙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进步,促进湖南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除日常参与经济、教育、医疗、法律等公益性活动外,还创建了多项特色工程,如首创“111工程”、参与成立法律服务站、建立“长、株、潭”三市民族联谊机制等,在一系列的工作中长沙市民族联谊会不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此同时,长沙市民族联谊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与新时期民族工作社会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如社团本身角色定位模糊,参与平台短缺;会员分散,集体作用难以发挥;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规范不完善;经费有限,缺乏发展后劲等。上述问题在国内民族社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在一定的普遍性,解决以上问题不仅需要民族社团本身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完善自身组织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还需要党和政府予以足够重视,提供政策倾斜和帮扶,加强对其作用的宣传,改善民族社团的发展环境。此外,民众应需对政府以及民族社团的相关工作予以理解和重视,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二、浅谈城市民族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城市民族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4)新时代新疆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研究 ——以哈密市伊州区三个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新疆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流动人口
        二、社区
        三、流动人口社区
        四、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
        二、城市民族关系理论
第二章 哈密市伊州区三个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田野点基本情况概述
        一、X社区基本概况
        二、A社区基本概况
        三、F社区基本概况
        四、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第二节 居住格局
        一、对于居住格局的态度
        二、影响居住格局的因素
    第三节 民族交往
        一、对于民族交往的态度
        二、影响民族交往的因素
    第四节 族际通婚
        一、对于族际通婚的态度
        二、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
    第五节 政府主导作用
        一、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工作能力的态度
        二、对自身权益的知晓程度
    第六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了解程度
        二、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方式
第三章 哈密市伊州区三个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第一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体特征
        一、民族种类的多元化
        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
        三、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的大力配合
    第二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客体关系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客体范畴扩大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客体更具有选择性
    第三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
        一、互学语言强化各民族心灵沟通
        二、互学技能加深各民族感情
        三、互学优秀文化作品增加各民族间尊重
    第四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形式
        一、开展“青春护航”活动,保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变“输血”为“造血”
        三、多种举措扶持,助力脱贫攻坚
    第五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
        一、现代文化传媒更加丰富
        二、民族团结进步案例不断涌现
        三、“访惠聚”“一帮一结对子”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章 哈密市伊州区三个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及负面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三个社区民族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一、历史上个别时期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二、极个别流动人员的违法犯罪问题
        三、网络不当言论对民族关系的挑拨
        四、信息化建设不足对民族关系的制约
    第二节 影响三个社区民族关系的负面因素
        一、地区间、民族群体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民族文化差异衍生的文化排斥
        三、流动人口权益的边缘化
        四、民族心理上的进退两难
第五章 新时代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三个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优化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加强民族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扩大宣传对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节 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一、利用地缘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二、加强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动力
    第三节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二、开拓创新精神,发展特色文创产品
    第四节 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一、完善社区网络建设,开辟民族团结进步新阵地
        二、重视民族共同心理,健全民族心理疏导机制
    第五节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树立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二、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5)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民族工作之演进
二、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大中城市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的重要场域
        1.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向东南沿海城市流迁,
        2.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更加广泛,城市居民的民族构成日趋多元。
        3.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快,非当地户籍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占多数。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城市民族关系问题更加复杂多元
三、积极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发展
    (一)出台城市民族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
    (二)探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民族工作
四、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相关法规建设不健全,无法满足城市民族工作的需要
    (二)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些激进倾向,给城市民族工作造成了一定混乱
    (三)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无法适应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需求
    (四)在一些城市,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成员的现象有所存在
五、城市民族工作要创新发展
    (一)建立完整有序的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二)提高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6)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的背景分析
    0.2 选题意义和价值
    0.3 相关研究与述评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核心概念界定
        1.1.1 城市化
        1.1.2 城市社区
        1.1.3 民族工作
    1.2 基本理论分析
        1.2.1 城市(镇)化理论
        1.2.2 社会治理理论
        1.2.3 民族关系理论
2 当前社区民族工作挑战、问题与成因
    2.1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挑战与问题
        2.1.1 城市化使得社区民族问题出现了新变化
        2.1.2 普通市民和入城少数民族面临“不适应”问题
        2.1.3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成为基层稳定和安全重要制约
        2.1.4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正在面临人口流动的严峻挑战
    2.2 我国当前社区民族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2.2.1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组织体系不健全
        2.2.2 多重转变与双向适应问题交织
        2.2.3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专业化和参与度不够
        2.2.4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制度、规范欠缺
3 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借鉴
    3.1 Q市的历史变迁与人口族群状况
        3.1.1 Q市城市的历史沿革
        3.1.2 Q市城市化进程与当前族群构成
    3.2 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3.2.1 完善社区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打造顶层设计
        3.2.2 抓住干部群众中的“关键少数”,加强宣传教育
        3.2.3 搭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3.2.4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活动,注重示范引领
        3.2.5 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共建共享
        3.2.6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民族社团作用,化解矛盾纠纷
    3.3 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3.3.1 社区民族工作应当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
        3.3.2 社区民族工作应当重视教育并压实责任
        3.3.3 社区民族工作应当重视信息技术赋能
        3.3.4 社区民族工作应重视资源整合和信息沟通
        3.3.5 社区民族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各族互相嵌入
4 社区民族工作创新路径、对策与建议
    4.1 围绕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明确工作思路
        4.1.1 以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
        4.1.2 进一步明确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思路
    4.2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
        4.2.1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基本原则
        4.2.2 深入开展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4.3 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组织领导,完善社区民族工作体制
        4.3.1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3.2 构建社区民族工作的组织体系
    4.4 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4.4.1 推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
        4.4.2 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理论创新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城市化进程中民间舞蹈的生态研究 ——以蒙古族舞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第2章 1949-1978 年
    2.1 城市化与生态变化
        2.1.1 城市化
        2.1.2 生态变化
    2.2 原生态蒙古族舞蹈
    2.3 群众性蒙古族舞蹈
    2.4 创作性蒙古族舞蹈
        2.4.1 1949 -1965 年
        2.4.2 1966 -1978 年
第3章 1978—2000 年
    3.1 城市化与生态变化
        3.1.1 城市化
        3.1.2 生态变化
    3.2 原生态蒙古族舞蹈
    3.3 群众性蒙古族舞蹈
    3.4 创作性蒙古族舞蹈
第4章 2001 年至今
    4.1 城市化与生态变化
        4.1.1 城市化
        4.1.2 生态变化
    4.2 原生态蒙古族舞蹈
    4.3 群众性蒙古族舞蹈
    4.4 创作性蒙古族舞蹈
第5章 优化蒙古族舞蹈生态的思考
    5.1 丰富蒙古族舞蹈保护手段
    5.2 扩大蒙古族舞蹈参与人群
    5.3 拓宽蒙古族舞蹈传播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人口流动与管理变革:新中国城市民族工作变迁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变迁
    (一)城市民族工作包含于杂散居民族工作时期(1949—1977年)
    (二)改革开放与城市民族工作概念的提出时期(1978—1991年)
    (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市民族工作专项化时期(1992年以后)
二、城市民族工作难点与热点之解
    (一)城市民族工作有难点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是城市民族工作的热点
三、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因地制宜谋创新
    (一)直辖市和副省级以上城市民族工作探索与创新
    (二)不同区位的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三)不同区位的县级市民族工作创新

(9)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回顾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万秀村的相关管理与服务现况
    第一节 管理现况
        一、村委工作
        二、网格管理
        三、立体防控
    第二节 服务现况
        一、定点服务
        二、非定点服务
第二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实诉求
    第一节 物质层面
        一、希望房租合理、住房改善
        二、希望改善村内通行条件
        三、希望人居环境洁净卫生
        四、希望公共休闲场所完备
    第二节 制度层面
        一、希望随身子女入学不再难贵
        二、希望劳动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三、希望社会治安环境保持良好
第三章 现实诉求的生成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人口暴涨带来村中巨大压力
    第二节 暴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
    第三节 都市文化与故乡传统差别明显
    第四节 现实追求与生活环境还有差距
第四章 现实诉求的回应策略思考
    第一节 物质层面
        一、完善住房制度
        二、提高通行能力
        三、改善环境卫生
    第二节 制度层面
        一、健全学校监管机制
        二、加强劳动权益保障
        三、强化社会治安管理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民族社团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长沙市民族联谊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适应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新常态的需要
        二、注重民族社团作用的发挥
        三、长沙市民族联谊会的作用发挥具有较强代表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民族社团的研究
        二、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研究
        三、民族联谊会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民族社团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意涵
    第一节 社团与民族社团
        一、社团与民族社团的概念
        二、民族社团的类型
        三、民族社团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民族事务治理
        一、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内涵
        二、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多元主体的理念
        三、民族工作社会化
第二章 民族社团是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力量的重要补充
    第一节 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中的民族社团
        一、民族社团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
        二、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对民族社团的需求
    第二节 民族社团的功能
        一、政府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纽带
        二、实现少数民族的自我服务
        三、参与城市民族工作
第三章 长沙市民族联谊会及其作用发挥
    第一节 民族联谊会概况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现状
    第二节 组织体系
        一、人事体系
        二、制度体系
        三、财务体系
    第三节 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
    第四节 参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方式
        一、搭建多方平台
        二、成立少数民族企业家协会
        三、通过课题调研参与治理
    第五节 以特色举措拓展局面
        一、首创“111工程”
        二、参与成立“法律服务站”
        三、建立“长、株、潭”三市民族联谊机制
第四章 立足长沙实际参与民族事务治理
    第一节 长沙市的民族工作与社会化需求
        一、提供就业创业方面的扶持
        二、关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三、搭建平台加强服务管理
        四、推荐先进典型促交融
    第二节 民族联谊会的作用发挥
        一、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
        三、方便少数民族群体的自我管理与服务
第五章 经验、问题与启示
    第一节 长沙市民族联谊会参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牢记社团宗旨
        二、加强社团成员队伍建设
        三、处理好与民族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长沙市民族联谊会参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平台短缺
        二、会员较分散
        三、组织不健全
        四、经费有困难
    第三节 民族社团参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启示
        一、责任感和使命是民族社团定位的关键
        二、完善体系建设是民族社团发展的保障
        三、建立相应缓冲机制是不断优化的要求
        四、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再努力的朝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浅谈城市民族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D]. 赵莹莹.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城市民族事务空间治理研究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样本[D]. 杨莹慧.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D]. 陈丁漫.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新时代新疆流动人口社区民族关系研究 ——以哈密市伊州区三个社区为例[D]. 杨晓雯.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J]. 郑信哲. 学术界, 2021(04)
  • [6]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例[D]. 孙玉梅.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7]城市化进程中民间舞蹈的生态研究 ——以蒙古族舞蹈为例[D]. 黄青.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人口流动与管理变革:新中国城市民族工作变迁管窥[J]. 周竞红. 学术界, 2020(06)
  • [9]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研究[D]. 刘海阳.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10]民族社团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长沙市民族联谊会为例[D]. 徐月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浅谈城市民族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