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拼定型大钢模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师相永[1](2021)在《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的受力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建筑行业也在蓬勃发展,各种技术日新月异,其中模板支撑技术也经历了多次更迭,从木支撑、扣件式模板钢管支撑、承插式模板钢管支撑到现在的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该支撑架搭设操作简单,不需要设置水平杆或者斜拉杆,适用范围广泛。但目前我国铝模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规范还不够完善,相关的研究也不足,这些原因大大的减缓了铝模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本文结合江苏省南京市某住宅楼的施工经验和相关规范,对组拼式铝合金模板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主要介绍了:①模板支撑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的优缺点;②铝模的组成、施工工艺和保养;③铝模及其早拆体系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本文重点对组拼式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支撑体系进行模型简化,使之尽可能满足计算速度和精度要求。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工况进行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依据不同独立钢支撑间距、高度、壁厚和三脚架的设置等工况条件,找出对模板支撑体系的不利影响因素。通过将各个工况的应力和位移参数对比来判别结构的受力状态,找出合理的模板支撑方式,为组拼式铝合金模板设计和施工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组拼式铝合金板模板支撑体系数值分析结果显示:①独立钢支撑的间距不宜过大,过大会减小早拆梁的线刚度,导致整个早拆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其中独立钢支撑G03的最大位移值相对于G01增加了 275.70%;②独立钢支撑的高度不宜过大,高度增加的同时会增加侧向荷载并增加钢支撑的长细比,导致钢支撑提早发生屈曲,其中独立钢支撑G05的最大应力值相对于G04增加了 23.29%,最大位移值增加了 74.34%;③独立钢支撑的屈曲位置主要出现在内管,要提高承载力和抗侧移能力,主要依靠提高内管壁厚,而提高外管壁厚则几乎没有影响,其中独立钢支撑G07的最大应力值相对于G02减少了 14.82%,最大位移值减少了 11.92%;④设置三脚架可以显着提高早拆体系的承载力和抗侧移性能,但当三脚架支撑点距离地面达到0.35m时,继续提升支撑点的高度对早拆体系的结构性能影响较小。
刘江[2](2020)在《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铝模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以及土地资源减少,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房地产住宅建筑由多层向高层发展,建筑结构也由砖混结构向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从而促进我国模板技术发展。模板工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合理应用对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都有重要的影响。铝合金模板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循环使用的建筑模板,受到建筑行业青睐。在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知名大型房地产、建筑施工企业正逐渐推广应用铝模板,而在中小房地产、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较少,主要原因为1)前期投入资金大,加工工期长;2)施工图标准要求;3)市场铝模板生产标准不统一,通用性不高。为促进铝模板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应用体系的形成,为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实现绿色施工,本文以佛山某高层住宅项目为依托,对铝模板应用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铝合金模板的国内外发展和现状研究和查阅有关铝合金模板设计与应用文献,总结介绍木模板、铝合金模板系统构造、特点以及优缺点。分析铝模板与传统木模板以及其他建筑模板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得出其综合经济效益更好。2.结合实例工程中铝合金模板施工深化体系设计,总结深化设计原则、要点以及注意事项以及铝模标准单元模块、梁、板、墙配模设计要点。通过对铝合金模板标准块及支撑系统的安全计算校验,得出铝合金模板体系在类似高层住宅建筑中安全可靠,贴近实际。3.建立年度等值法经济分析方法模型,以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系统进行经济对比分析,计算得出两种模板周转均摊费。计算总结得出在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应用铝合金模板更经济以及更经济的周转条件。4.通过铝合金模板在佛山某住宅建筑工程中施工应用,施工前“人、机、料、法”的准备以及工期分析总结得出标准层为4天。铝模板施工工艺和保证措施落实后混凝土成型质量合格率达到93.33%。在案例中模板周转60次,应用铝模板比木模板直接模板费用节约了7808155.01元。最后应用年度等值法经济分析方法模型用具体数据论证铝合金模板对比传统木模板更经济的周转条件和优越性。
孙远飞[3](2020)在《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迅猛,其结构形式变得更为复杂,对施工技术与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特别是非常规造型的超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传统模板体系往往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而液压爬模体系的适应能力更强,施工操作方便,节省工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提高液压爬模体系在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上的适用性为目的,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分析液压爬模体系的选型与设计、安装与使用、拆除的基本方法入手,结合结构受力计算分析,对超高层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分析液压爬模基本体系并结合实际工程的结构特点,核心筒内墙为砌筑墙体,因此从爬模工艺特点、工程成本、施工工期和砌体结构施工便利性四个方面对液压爬模布置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2)利用3D3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爬模架体进行工况分析与结构验算,保证液压爬模体系在异形剪力墙施工应用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3)为了保证液压爬模体系的模板能够满足连续圆弧形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一段异形剪力墙进行1:1足尺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模板,从而提高了剪力墙混凝土观感和异形外立面线形质量。(4)选取标准层与特殊楼层进行研究,对其预埋件系统进行细部构造优化,以避免该位置处外墙混凝土表面出现破损问题。(5)为解决液压爬模体系在爬升过程中与外附式塔吊附墙之间的碰撞问题,采用CAD和BIM技术进行了碰撞模拟与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对液压爬模架体进行了优化。(6)对爬模拆除时吊运的爬架单元重量、吊点与塔吊的距离、对应吊点处的塔吊实际最大起重量等进行了定量分析,优化了拆除施工流程,并保证拆除安全。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的难题,对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进行优化研究,以提升液压爬模的工作性能及其适用性,并为类似异形剪力墙爬模施工提供借鉴。
田旭光[4](2019)在《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经济与房地产业的迅猛增长,建筑高度不断延伸,一座座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愈加广泛。钢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施工工艺复杂,往往核心筒结构先进行施工,外框钢结构后续穿插施工。传统施工工艺会导致核心筒水平结构滞后竖向结构施工,无法形成有效的水平防护体系。后续施工影响整体工期,安全防护投入大,结构楼梯通道严重滞后,无法保证消防疏散要求,如何实现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步施工是超高层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超高层建筑往往存在较多非标层,若采用集成化模板体系,非标层模板体系利用率低等问题,材料浪费较为严重。目前全国范围内铝模板支撑体系最大支撑高度仅为3.1米,当水平构件采用铝模板支撑体系时,如何实现5.4米层高铝模板支设是模板体系设计的重点、难点。本文针对超高层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进行分析。并做全周期施工模拟。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出经济效益及施工难度最易的施工组合形式。爬摸体系采用钢模板(随爬摸体系自爬升)+铝模板(非爬升施工的竖向结构以及水平结构)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全部采用钢模板施工模板重量大、难施工、占用大量塔吊吊次的难题。保证了水平结构跟层施工,楼梯与竖向结构施工同步,一旦发生火情,现场有可靠的疏散和救援通道。非标准层位置的非标准构件采用散拼木模板与铝模板、钢模板结合施工,避免了钢铝模板非标准构件的增加带来的材料浪费。通过合理的模板选择,保证了核心筒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步施工,避免了水平钢筋预留预埋,减少了水平结构后施工的人工、费用投入,并保证了施工质量、整体工期。通过深化设计,利用接高板方式,有效解决了非标层层高变化频繁等问题。针对5.4米层高,通过加大立杆直径、壁厚达到减少水平杆至一道,实现独立支撑体系。通过销钉、销片、方钢预埋、架体倾斜爬升、阳角加固位置采用变截面补偿模板等方式有效解决了节点加固、墙体收缩变截面等难题。综上可知,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有效解决了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借鉴意义。
陈松[5](2019)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不断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也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对资源和环境的一次性影响程度很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建筑垃圾污染的关注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影响存在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当中,应当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当前建筑垃圾的产量逐年不断大量增加,而由其引发的对人类土地资源、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将绿色发展理念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对当前我国绿色施工的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进行分析,认为绿色施工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状态,从操作层面上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论文重点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的现状展开讨论和实证性研究,结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障碍,提出了我国现阶段解决问题和障碍的策略。论文从当前绿色施工的相关研究现状出发,对绿色施工的内涵进行剖析和总结。全面的绿色施工涉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现场管理的内容。论文对于绿色施工实行中受到普遍关注的建筑垃圾的控制和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筑垃圾管理应该采用绿色发展理念。作者通过梳理参与的实际案例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文献等,总结出建筑垃圾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工程项目建筑垃圾管理的影响因素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提出提高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应对策。对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后发现,产生建筑垃圾量大的主要专业工程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讨论了主要专业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措施。通过某绿色施工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对工程的组织与管理、治理措施、运行管理和实施效果反馈,验证了实施的可行性和技术经济效果。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提出结论和展望。本研究基于某绿色施工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实践和总结,希望为实践中的绿色施工建筑垃圾管理提供参考。
孙旭哲[6](2018)在《BT公司大钢模板加工项目质量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北京BT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及模架工具的租赁业务,此次承接了门头沟安置房3#,5#楼地上工程大钢模板新加工任务,本工程地上28层,标准层高2.9米。共计需新加工模板3500m2。此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工程,甲方全程监控质量,大钢模板作为结构施工中的重要工具,施工方十分重视,并且在合同签订条款中明确要求提高模板质量标准,由专人驻场检查质量,合格产品需甲方签字方可发至施工现场,这对加工来说是次艰难的考验。为此,在严格确保工期的前提下保证模板质量的目标成为BT公司一大课题。本文运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和质量管理工具,对该企业大钢模板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大钢模板的关键质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质量改进措施,最终有效地解决了该企业大钢模板生产加工的质量问题。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大钢模板产品的背景和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模板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分析,尤其是在生产制造领域中的实践应用情况,结合大钢模板产品现状,确定采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导来提高大钢模板生产加工的质量;第二章对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及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第三章通过收集了影响模板加工质量的相关资料,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广泛收集专家及现场管理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确定了影响大钢模板生产加工质量的四项主要因素,分别是:人员因素、切割机械设备老化因素、模板设计结构不合理因素、调板方法错误因素;第四章针对性地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了质量改进方案;第五章对质量改进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了跟踪与数据分析。
姜瑜[7](2018)在《高层建筑中新型模板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在市场机遇不断涌现时,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多。尤其是在模板工程方面,由于此前建筑行业在此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低,对行业发展起到了较强的限制作用。当前的建筑行业为能够促使行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建设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正在大力发展模板工程。新时期,建筑行业为保证经济效益,正在加大建筑模板开发力度,将新出现的建筑模板大量应用到行业建设中。全新建筑模板能够助力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还能为社会环保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次研究就当前国内新型模板行业的发展予以介绍,就结构型式予以说明,并结合其他国家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了高层建筑中新型模板所存在不足。此外,针对组合作用实施情况下,模板结构设计理论以及方法进行介绍,立足于工程实践,针对模板工程化开展经济分析工作,并且国内在此方面的发展予以总结,就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房屋建设方面追求的是空间发展,希望建设出高层或者是超高层建筑,为保证与建筑市场发展的契合度,模板工程也在同步发展,并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开发全新的建筑模板。在此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建筑行业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到社会效益问题,确保所开发出的建筑模板能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出色的表现。相较于其他模板,铝合金模块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质量较轻,二是强度大,三是能够实现多次周转,四是使用较为简单,五是环保方面表现良好等,正是因为铝合金模板在多方面的优势,为此,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研究工作的开展,笔者所得出的结论如下所述:一是针对新型模板结构计算明确了具体方法,即系统性的理论分析计算法、组合作用下计算法。同时,基于工程实践,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明确了其合理性、可行性。此外,基于理论分析以及结构实验,发现针对复合组合结构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组合结构计算同样适用。二是在本次论文研究中,以太原“融创外滩一号”项目为实例开展研究,现就铝模板在世界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历程予以说明,就该类型模板在实际应用中的步骤,就特殊部位模板的设计处理、安装以及拆除作业予以介绍,并就需要关注的细节性问题进行强调,指明控制要点,从而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同时,立足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就其与木模板、钢模板实施比较分析,明确铝模板的优势。三是针对由铝合金制成的楼面模板、墙模板实施力学性能分析,创建有限元模型,基于比较分析,对模板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等进行检验,发现其能够满足当前施工规范所提出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李松岷,李金元,费秀春,金天,季文君,赵亚斌[8](2018)在《带肋塑料模板施工技术在管廊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具有质量小、强度高、操作简便、易施工等特点。结合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践,应用塑料模板减少了其他材料浪费,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工程质量的保障,并有效实现了塑料模板的周转使用,取得了经济、环保、社会的多重效益。
张良杰,马利军[9](2018)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模板脚手架技术综述》文中认为模板和脚手架与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期、绿色施工和综合效益等密切相关。20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模板脚手架技术由第4章调整为第3章,保留了2010版中的6项技术,合并原来的两章重组了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新增了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管廊模板技术和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4项,形成共有计11个子项技术,重点介绍了其特征、技术内容和应用范围。
温德钦[10](2016)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组合式定型钢模板拼装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着重介绍了组合式定型钢模板拼装大模板技术的施工特点,结合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组合式定型钢模板瓶装技术的优点及施工工艺,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为工程中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施工经验。
二、组拼定型大钢模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拼定型大钢模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的受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我国模板支撑体系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外模板支撑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 铝模相对于传统模板的优点 |
1.4 铝模相对于传统模板的缺点 |
1.5 铝模在工程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铝模的施工应用 |
2.1 引言 |
2.2 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的构造 |
2.2.1 平面模板 |
2.2.2 转角模板 |
2.2.3 早拆装置 |
2.2.4 支撑 |
2.2.5 配件 |
2.2.6 组拼式铝合金模板体系 |
2.3 组拼式铝合金模板中的独立钢支撑 |
2.4 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的施工 |
2.4.1 勘察设计阶段 |
2.4.2 试拼装阶段 |
2.4.3 进场检验阶段 |
2.4.4 施工阶段 |
2.5 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的保养 |
2.6 铝模早拆体系的相关规定 |
2.6.1 材料控制 |
2.6.2 影响因素 |
2.6.3 施工要求 |
2.6.4 设计要求 |
2.6.5 早拆体系 |
2.6.6 安全措施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独立钢支撑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
3.1 概述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3.3 屈曲分析 |
3.4 初始缺陷的添加 |
3.5 材料的本构模型 |
3.6 模型建立 |
3.6.1 单元选取 |
3.6.2 材料属性 |
3.6.3 模型装配 |
3.6.4 分析步设置 |
3.6.5 边界条件 |
3.6.6 网格划分 |
3.6.7 后处理 |
3.7 独立钢支撑早拆体系的简化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独立钢支撑的非线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3 作用荷载 |
4.3.1 竖向荷载 |
4.3.2 水平风荷载 |
4.4 工况设计 |
4.5 独立钢支撑间距对早拆体系结构性能的影响 |
4.6 独立钢支撑高度对早拆体系结构性能的影响 |
4.7 独立钢支撑壁厚对早拆体系结构性能的影响 |
4.8 独立钢支撑设置三脚架对早拆体系结构性能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铝模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铝合金模板发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铝合金模板的发展 |
1.2.2 国外铝合金模板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铝合金模板的发展 |
1.2.4 铝合金模板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层住宅建筑模板系统 |
2.1 木模板的系统设计 |
2.1.1 木模板的构造 |
2.1.2 木模板的特点 |
2.1.3 木模板施工存在的问题 |
2.2 铝合金模板系统设计 |
2.2.1 铝合金模板系统的构造 |
2.2.2 铝合金模板的分类 |
2.2.3 铝合金模板的特点 |
2.3 铝合金模板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
2.3.1 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综合比较分析 |
2.3.2 铝合金模板与其他模板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层住宅建筑铝合金模板体系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研究 |
3.3 高层住宅建筑铝合金模板体系简介 |
3.3.1 标准模板单元体系 |
3.3.2 楼面处铝合金模板固定体系 |
3.3.3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固定体系 |
3.3.4 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模块 |
3.3.5 模板配模设计 |
3.4 铝合金模板体系安全计算 |
3.4.1 铝模板系统参数和施工荷载时数值取值 |
3.4.2 铝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分析 |
3.4.3 混凝土侧压力的荷载计算 |
3.4.4 楼面板的荷载取值 |
3.5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设计计算校核 |
3.5.1 墙、柱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和刚度校核 |
3.5.2 墙、柱铝合金模板标准单元局部校核强度及刚度 |
3.5.3 铝合金模板配件在墙、柱处强度校验 |
3.6 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设计计算校验 |
3.6.1 楼面、梁处铝合金模板整体强度及刚度校验 |
3.6.2 铝合金模板局部筋板、面板强度及刚度在楼面、梁处校验 |
3.6.3 校核楼面主龙骨强度及刚度 |
3.6.4 校验楼面主龙骨拉杆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层住宅铝合金模板经济分析 |
4.1 年度等值法 |
4.1.1 年度等值法的计算公式 |
4.1.2 年度等值法的评价 |
4.1.3 计算方法 |
4.2 铝模板和木模板对比技术经济指标 |
4.2.1 铝模板和木模板对比分析技术指标 |
4.2.2 铝模板和木模板综合经济指标对比 |
4.2.3 铝模板和木模板综合对比分析非经济技术指标 |
4.3 年度等值法对铝模板经济分析 |
4.3.1 评价因素 |
4.3.2 平均年限折旧法 |
4.3.3 时间价值的分析 |
4.3.4 铝合金模板与木模板对比分析 |
4.3.5 铝合金模板材料经济分析 |
4.3.6 铝模板考虑人工费用等其他因素的经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铝合金模板在某高层住宅中的施工应用 |
5.1 施工前准备 |
5.1.1 技术准备 |
5.1.2 材料准备 |
5.1.3 机械设备、机具准备 |
5.1.4 人员准备 |
5.2 铝模工期影响分析 |
5.2.1 铝合金模板工期情况 |
5.2.2 首次拼装时工期分析 |
5.2.3 标准层使用工期分析 |
5.2.4 铝合金模板工期制约因素调查分析 |
5.3 铝合金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
5.3.1 铝合金模板施工流程 |
5.3.2 铝合金模板安装 |
5.3.3 铝合金模板的拆除 |
5.3.4 支撑系统施工方法 |
5.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5.4.1 质量保障措施 |
5.4.2 铝合金模板完成混凝土质量缺陷调查分析 |
5.5 安全文明保障措施 |
5.5.1 管理制度 |
5.5.2 安全措施 |
5.6 经济分析 |
5.6.1 铝模板成本评估(与常规传统木模板对比) |
5.6.2 经济周转情况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液压爬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液压爬模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液压爬模基本体系 |
2.1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简介 |
2.2 液压爬模体系构造 |
2.2.1 模板系统 |
2.2.2 架体与操作平台系统 |
2.2.3 液压爬升系统 |
2.2.4 电气控制系统 |
2.3 液压爬模安装及使用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爬模的选型设计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爬模选型可行性分析 |
3.2.1 项目概况 |
3.2.2 爬模布置方案选择 |
3.3 液压爬模架体与模板设计 |
3.3.1 爬模架体设计 |
3.3.2 模板系统设计 |
3.4 液压爬模体系结构设计与计算 |
3.4.1 爬模架体工况分析 |
3.4.2 钢模板受力计算 |
3.5 连续圆弧形钢模板优化试验 |
3.5.1 试验目的与依据 |
3.5.2 试验检测内容与方法 |
3.5.3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5.4 试验优化与结果 |
3.5.5 试验结论与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爬模的安装使用及优化 |
4.1 引言 |
4.2 爬模安装及爬升流程 |
4.2.1 安装流程 |
4.2.2 爬升流程 |
4.3 预埋件系统安装流程 |
4.4 爬模预埋件系统优化 |
4.4.1 存在问题 |
4.4.2 优化方法及措施 |
4.4.3 特殊楼层的优化处理 |
4.5 爬模爬升与塔吊附墙碰撞优化 |
4.5.1 塔吊附墙布置 |
4.5.2 液压爬模与塔吊的关系 |
4.5.3 液压爬模与塔吊附墙安装碰撞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压爬模的拆除及优化 |
5.1 引言 |
5.2 爬模拆除总体要求 |
5.2.1 拆除准备 |
5.2.2 总体拆除流程 |
5.2.3 拆除技术要求 |
5.3 爬模拆除施工 |
5.3.1 拆除分区 |
5.3.2 单元分区拆除顺序 |
5.3.3 拆除重量统计 |
5.3.4 塔吊起重性能 |
5.4 爬模下架体单元拆除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模板体系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难点和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的优势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工程概况和模板体系布置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2.1 总体概况 |
2.2.2 墙体厚度变化 |
2.3 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及创新 |
2.4 爬模装置配置情况 |
2.4.1 架体布置 |
2.4.2 标准架体的构成 |
2.5 模板配置情况 |
2.5.1 钢模板配置 |
2.5.2 铝模板配置 |
2.6 本章小结 |
3 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施工工艺 |
3.1 引言 |
3.2 爬模装置系统 |
3.2.1 爬模系统介绍 |
3.2.2 层高分布 |
3.2.3 液压体系原理分析 |
3.3 液压爬模施工工艺分析 |
3.3.1 墙体厚度变化分析 |
3.3.2 墙体收坡架体爬升流程 |
3.3.3 架体侧面模板施工方法 |
3.3.4 分片爬升时临边防护 |
3.4 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组合施工工艺分析 |
3.4.1 液压爬模安装 |
3.4.2 内平台拼装 |
3.4.3 铝模板安装 |
3.4.4 钢铝模板结合安装 |
3.4.5 非标层模板结合工艺分析 |
3.4.6 特殊节点工艺分析 |
3.5 爬模流程分析 |
3.5.1 爬模流程 |
3.5.2 爬模装置安装质量验收 |
3.5.3 爬模装置拆除 |
3.6 本章小结 |
4 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模板受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外爬内支体系爬模架体荷载计算 |
4.2.1 风荷载计算 |
4.2.2 荷载工况及效应组合 |
4.2.3 外爬内支体系模板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
4.2.4 外爬内支体系导轨计算 |
4.2.5 受力螺栓计算 |
4.2.6 承重插销计算 |
4.2.7 锚固力计算 |
4.3 外爬内支体系铝合金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
4.3.1 外爬内支体系铝合金模板体系简介 |
4.3.2 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
4.3.3 外爬内支体系铝合金模板计算 |
4.3.4 工具式钢管立柱支撑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施工理论基础研究 |
2.1 绿色发展理论 |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1.2 绿色发展的目标 |
2.1.3 绿色发展的特征 |
2.2 绿色施工理论 |
2.2.1 绿色施工的内涵 |
2.2.2 绿色施工的特点 |
2.2.3 绿色施工的原则 |
2.2.4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区别 |
2.3 建筑垃圾管理理论 |
2.3.1 建筑垃圾的定义 |
2.3.2 建筑垃圾的组成 |
2.3.3 建筑垃圾的特点 |
2.3.4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
2.4 绿色施工与建筑垃圾管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1 管理观念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 |
3.1.2 专项立法欠缺,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
3.1.3 科研及企业投入不足,相关政策不完善 |
3.1.4 综合利用技术标准欠缺,相关规范不完善 |
3.1.5 施工中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
3.1.6 管理涉及的主体多,缺少有效的协调管理体系 |
3.2 工程项目建筑垃圾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3.2.2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指标划分与权重确定 |
3.2.3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分析过程 |
3.3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研究 |
4.1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构建 |
4.1.1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
4.1.2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3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内涵 |
4.1.4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建立 |
4.1.5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组织制度 |
4.1.6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管理流程 |
4.2 建筑垃圾管理措施 |
4.2.1 建筑垃圾的组织管理措施 |
4.2.2 建筑垃圾的经济管理措施 |
4.2.3 建筑垃圾的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
4.2.4 建筑垃圾的技术管理措施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措施 |
5.1 建筑垃圾的来源 |
5.2 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2.1 土石方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2.2 桩基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 结构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1 钢筋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2 模板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3 混凝土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4 砌体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4 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4.1 装饰装修建筑垃圾管理 |
5.4.2 机电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某工程绿色施工-建筑垃圾管理案例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2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总体目标 |
6.3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与管理 |
6.4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整体部署 |
6.5 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5.1 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5.2 结构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5.3 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6 工程绿色施工的运行管理 |
6.6.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
6.6.2 绿色目标分解及实施过程跟踪管理 |
6.6.3 明确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职责 |
6.6.4 绿色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
6.6.5 推进绿色施工的技术创新 |
6.6.6 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管理 |
6.7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实施效果 |
6.7.1 工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6.7.2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6.7.3 工程社会效益分析 |
6.7.4 工程存在问题及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启示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BT公司大钢模板加工项目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项目质量管理 |
2.2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
2.3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钢模板生产加工管理及现场应用现状 |
3.1 大钢模板生产加工质量现状 |
3.1.1 大钢模板生产加工质量概念 |
3.1.2 大钢模板生产加工质量现状 |
3.1.3 产品不合格品率的现状 |
3.2 大钢模板现场应用质量现状 |
3.3 大钢模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3.3.1 国家标准 |
3.3.2 企业标准 |
3.4 大钢模板加工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大钢模板板面平整度不合格问题 |
3.4.2 大钢模板长度不合格问题 |
3.4.3 大钢模板组合拼板质量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钢模板生产加工质量改进措施 |
4.1 人员因素的质量改进措施 |
4.1.1 质量管理意识强化 |
4.1.2 人员技术培训 |
4.1.3 绩效制度完善 |
4.2 加工设备因素的质量改进措施 |
4.3 模板结构体系质量改进措施 |
4.3.1 改进模板加工工艺 |
4.3.2 调板方法改进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钢模板生产加工质量改进效果分析 |
5.1 改进后产品不合格品率分析 |
5.2 改进后现场应用质量情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层建筑中新型模板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模板工程的发展概况 |
1.2 中国建筑模板的发展历程 |
1.3 发展新型建筑模板的重要意义 |
1.4 我国发展新型模板的可行性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筑模板的结构型式 |
2.1 我国建筑模板的结构型式 |
2.2 国外建筑模板的结构型式 |
2.3 国外模板型式对我国的启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层建筑中模板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
3.1 模板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 |
3.2 高层建筑中模板新技术施工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模板理论设计计算方法 |
4.1 钢框设计中的几种形式 |
4.2 模板规格的确定 |
4.3 模板结构设计 |
4.4 模板结构计算 |
4.5 小结 |
第五章 铝模板设计标准的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铝模板的分区设计使用 |
5.3 项目特殊部位的模板设计处理 |
5.4 施工流程 |
5.5 小结 |
第六章 铝模板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及经济实用性分析 |
6.1 模板方案的设计标准 |
6.2 铝模板的计算 |
6.3 铝模板的安装 |
6.4 铝模板的技术经济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带肋塑料模板施工技术在管廊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技术特点 |
3 工艺原理 |
4 效益分析 |
5 关键施工技术 |
5.1 施工工艺流程 |
5.2 施工操作要点 |
5.2.1 模板设计 |
5.2.2 试拼装模板样板 |
5.2.3 测量放线 |
5.2.4 底板及导墙模板安装 |
5.2.5 墙体模板安装 |
5.2.6 支设斜撑 |
5.2.7 搭设支撑架 |
5.2.8 燃气舱、污水舱模板安装 |
5.2.9 顶板模板安装 (见图11) |
5.2.1 0 伸缩缝模板安装 |
5.2.1 1 模板拆除 |
6 结语 |
(9)《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模板脚手架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编制背景 |
2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 |
2.1修改内容 |
2.2《2017版》的主要特点 |
3主要技术内容 |
3.1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
3.1.1技术内容 |
3.1.2主要特点 |
3.1.3工程案例 |
3.2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
3.2.1技术内容 |
3.2.2技术指标 |
3.2.3适用范围与工程案例 |
3.3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
3.3.1技术内容 |
3.3.2技术指标 |
3.3.3适用范围与工程案例 |
3.4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
3.4.1技术内容 |
3.4.2爬模施工 |
3.4.3适用范围和工程案例 |
3.5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
3.5.1技术内容 |
3.5.2主要技术指标 |
3.5.3适用范围与工程案例 |
3.6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
3.6.1技术内容 |
3.6.1.1组合铝合金模板设计 |
3.6.1.2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 |
3.6.2技术指标 |
3.6.3适用范围和工程案例 |
3.7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
3.7.1技术内容 |
3.7.2技术指标 |
3.7.3适用范围和工程案例 |
3.8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
3.8.1技术内容 |
3.8.1.1清水混凝土模板特点 |
3.8.1.2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 |
3.8.2技术指标 |
3.8.3适用范围与工程案例 |
3.9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
3.9.1技术内容 |
3.9.2技术指标 |
3.9.3适用范围与工程案例 |
3.10管廊模板技术 |
3.10.1技术内容 |
3.10.2适用范围和工程案例 |
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
3.11.1技术内容 |
3.11.2适用范围与工程案例 |
四、组拼定型大钢模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组拼式铝合金模板独立钢支撑的受力性能分析[D]. 师相永. 扬州大学, 2021(02)
- [2]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铝模板应用研究[D]. 刘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优化研究[D]. 孙远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外爬内支综合模板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 田旭光.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D]. 陈松. 东南大学, 2019(01)
- [6]BT公司大钢模板加工项目质量改进研究[D]. 孙旭哲.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7]高层建筑中新型模板技术的研究[D]. 姜瑜.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8]带肋塑料模板施工技术在管廊工程中的应用[J]. 李松岷,李金元,费秀春,金天,季文君,赵亚斌. 施工技术, 2018(08)
- [9]《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模板脚手架技术综述[J]. 张良杰,马利军. 建筑技术, 2018(03)
- [10]高层建筑施工中组合式定型钢模板拼装技术分析[J]. 温德钦. 江西建材,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