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软土——水泥土性质的实验室试验

温州软土——水泥土性质的实验室试验

一、温州软土—水泥土性能的室内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1](2019)在《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土地基因其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强,含水量高等不良工程特性,在地震等循环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变形甚至破坏。水泥加固软土地基可以明显改善软土的不良动力特性,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近年来在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地震荷载的特点,本文利用单剪仪对水泥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循环单剪试验。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静力试验研究了龄期、固结应力和掺量对水泥土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掺量和龄期对应力-应变曲线发展影响较大,固结应力对其影响较小。水泥掺量决定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发展模式。水泥土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水泥掺入比和龄期的增大而增大。(2)单向循环剪切荷载下研究了循环应力比对水泥土动应变、动强度、软化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循环剪切荷载下掺量为4%、8%、12%水泥土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分别是0.302、0.365、0.405。以应变曲线拐点作为水泥土破坏标准时,水泥土循环应力比与破坏圈数近似呈线性关系。2%单幅应变标准与转折应变标准对动强度影响较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软化指数与循环次数及循环应力比之间关系式。(3)双向循环剪切荷载下研究了相位差对水泥土动应变、动强度、软化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位差决定了双向剪应力的耦合方式。以转折应变作为水泥土破坏标准时,随着相位差的增加,转折应变逐渐降低,软化速率加快。

曹龙海[2](2018)在《软土中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的成桩质量研究及受力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在沿海、平原地带、内陆湖泊河流两岸分布着广泛的软土,软土分布的地方大都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区域。软土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率、高灵敏度、低抗剪强度等特点,在上面进行工程建设经常会发生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以及基坑坍塌等工程事故。水泥搅拌桩作为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软土工程中。水泥搅拌桩格栅墙具有施工简单、干扰性少、费用低等特点,其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不超过7米的基坑工程中十分常见。目前,我国大都把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类比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进行研究,但是水泥搅拌桩挡墙和传统重力式挡墙有很大差距,具有墙身材料不均匀,入土深度过深和墙体宽度过宽等特点。国内对水泥搅拌桩格栅墙墙体不同深度材料强度的变化以及外荷载在墙体和桩间土上的分布规律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依托中交四航局联石湾船闸工程,通过现场取芯的方法统计不同深度下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并分析其力学特性。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的受力特性,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多组水泥搅拌桩试桩试验,分析在深厚软土层中影响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法。对改进后的水泥搅拌桩进行不同深度的取芯分析,统计不同深度水泥搅拌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得到水泥搅拌桩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深度之间的关系。2.把现场统计的水泥搅拌桩强度值和前人室内实验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分析。研究水泥搅拌桩的土力学参数和深度之间的关系。3.利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并参照联石湾船闸项目的工程图纸对水泥搅拌桩进行数值模拟建模分析。得到不同加载方式下,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的受力特性。模拟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过程中,水泥搅拌桩格栅墙上面土压力的分布以及倾覆特性和滑移特性,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孙成蛟[3](2018)在《高原湖相泥炭(质)土环境下水泥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高原湖相泥炭(质)土环境中含有大量腐殖酸,腐殖酸会对地下建筑结构和构件产生腐蚀劣化作用,导致其原有结构破坏、强度降低,最终危及整个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研究分析高原湖相泥炭(质)土环境中所含的腐殖酸对地下建筑结构和构件的腐蚀劣化作用,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对实际工程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冲洪积黏性土水泥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强度试验和腐殖酸(富里酸)对水泥土复合体的腐蚀试验分别探讨了:冲洪积黏性土水泥土复合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入比、养护龄期的关系和腐殖酸(富里酸)与冲洪积黏性土水泥土复合体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冲洪积黏性土水泥土复合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2MPa以上;其强度对水泥掺入比的敏感度随掺入比的提高而降低;最终得到了水泥土复合体由前期(7d)强度预测最终(90d)强度的经验公式。(2)本文采用“腐蚀软化深度”作为判定富里酸溶液对水泥土复合体试样腐蚀劣化作用程度指标,该指标可以很好的描述富里酸溶液对水泥土复合体的腐蚀劣化程度;腐蚀软化深度测试设备在现有试验设备中经对比、研究后确定选用SYD-2801E贯入度试验器,并将原始设备进行简易改造,精确度:0.01mm。(3)富里酸溶液对冲洪积黏性土水泥土复合体具有腐蚀劣化作用;水泥土复合体的腐蚀软化深度随酸性的增强和富里酸溶液浸泡时间的增长随之增大,由耗酸量及腐蚀软化深度随时间的增长趋势得出,腐蚀劣化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腐蚀阶段,第二阶段:腐蚀相对稳定阶段。(4)经富里酸溶液对水泥土复合体的长期腐蚀浸泡试验过程总结得出,通过腐蚀软化深度随腐蚀浸泡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大的变化规律建立经验公式,可对长期处于地下腐殖酸环境中的水泥土建筑结构受腐蚀作用影响造成的结构体积缩减及承载力下降做出预测,如本文第五章给出的联合预测公式可为受腐蚀作用影响的复合地基横截面积缩减导致复合地基柔性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下降做出预测;由此,可为受腐殖酸环境长期腐蚀作用影响的地下建筑结构劣化及承载力下降做出提早预防提供一定参考借鉴,从而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高松[4](2016)在《有机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腐蚀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昆明湖相泥炭质土水泥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有机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腐蚀试验分别探讨了:泥炭质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入比及龄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机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产生侵蚀的破坏行为及相互作用机理。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泥炭质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入量变化的试验研究。其强度随水泥掺入量增大而增大,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近似呈对数曲线增长,且随龄期的增长泥炭质土水泥土的强度增长率越来越小。(2)柠檬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侵蚀性试验研究。其具有较强的侵蚀作用,其侵蚀的机理为氢离子引起的酸溶蚀和柠檬酸根引起的膨胀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耗酸量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加快增长和减缓增长两个过程,耗酸速率随时间的曲线变化趋势可分为快速下降和比较稳定两个过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其耗酸量、耗酸速率均随PH值的减小而增大;泥炭质土水泥土的相对残余强度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及随浸泡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在不同PH值下的泥炭质土水泥土的破坏应变为0.05-0.07之间,且水泥土试件为塑性破坏,破坏后仍有一定的残余强度;泥炭质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在3d和7d均大于0,其强度出现增长,强度变化率在14d、28d、60d基本都小于0,其强度减小,且7d是强度出现减小的拐点时间。(3)草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侵蚀性试验研究。草酸溶液对泥炭质土水泥土具有侵蚀性,侵蚀过程中试件表面有白色颗粒状晶体析出;草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腐蚀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分解、重结晶过程,可分为快速反应和缓慢反应两个过程,其实质是氢离子引起的酸溶蚀和草酸根离子引起的膨胀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泥炭质土水泥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和泥炭质土中的氧化亚铁被分解,重结晶生成难容的草酸钙(CaC2O4)和草酸亚铁(FeC2O4)晶体,最终使泥炭质土水泥土中的骨架连接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骨架结构。

余再西[5](2013)在《有机酸对红黏土置换水泥土桩的腐蚀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土环境可能对地下结构产生腐蚀,导致其强度降低,最终危及整个建(构)筑物的安全,研究各种地下水土环境对地下结构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理论和实际价值。论文以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强度试验和浸泡试验分别探讨了: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入比、龄期的关系和有机酸(柠檬酸、富里酸、水杨酸、草酸)与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2MPa以上,其强度对水泥掺入比的敏感度随掺入比的提高而降低;前期强度与90天强度的比值随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减小,用前期强度估算90天强度时,应考虑掺入比的影响。(2)柠檬酸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侵蚀过程可分为耗酸速率快速下降、稳定、波动变化三个阶段;pH值大于4.5时,其侵蚀以分解溶蚀作用为主;pH值小于3.5时,以结晶膨胀作用为主;pH值在3.5与4.5之间时,两种作用共存,其中表层以分解溶蚀作用为主,内部以结晶膨胀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柠檬酸侵蚀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腐蚀预测模型。(3)富里酸对养护3天的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具有一定腐蚀性,对养护37天的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腐蚀性较弱,其侵蚀过程可分为快速反应和缓慢反应两个阶段,其中以第一阶段的侵蚀为主,第二阶段侵蚀作用较弱。(4)水杨酸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pH值越小腐蚀性越强,其侵蚀主要以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分解溶蚀为主;整个侵蚀过程可分为耗酸速率快速下降和稳定两个阶段;模型f(t)=atb能很好的描述不同pH值对应的耗酸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5)草酸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侵蚀过程为一个分解和重结晶过程,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中水泥水化产物和三氧化二铁被分解,重结晶生成难容的草酸钙(CaC204)和草酸亚铁(FeC204);整个侵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结晶层形成阶段,过渡阶段,快速反应阶段,前两阶段主要以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分解转化为主,第三阶段既存在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分解转化,也存在对红黏土中氧化铁的分解转化。(6)有机酸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侵蚀过程不仅与溶液pH值有关,溶液中有机酸种类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有机酸种类不同侵蚀机理也存在差异,最终产生的破坏作用也不相同。

贺建清,曾娟,孙希望[6](2009)在《低掺量水泥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利用静三轴CU试验研究了水泥掺入比低于5%的低掺量水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特性,探讨了在不同水泥掺量情况下水泥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素土和水泥土的变形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而提高,当水泥掺入比大于1.5%时,水泥土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较素土有显着的增强。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低掺量水泥土的加固机理和现场施工合理选择水泥掺入比具有指导意义。

吴旭君[7](2008)在《大直径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研发新型的、可用于实际工程的大直径单管喷射注浆法,新方法形成的桩身加固体直径达到传统的单管喷射注浆方法的1.5倍以上,以克服传统单管喷射注浆法成桩直径较小的缺陷。主要研究内容为:(1)较系统地建立了单管喷射注浆法加固体组分的特性指标理论计算方法,并将组分特性指标的理论计算值应用于工程实践中;(2)研究和发明了三种新型的大直径单管喷射注浆法——液压伸缩式喷嘴大直径单管喷射注浆法(A法)和固定水平轴伸出喷嘴大直径单管喷射注浆法(B1法和B2法),并研制了相应的喷射钻具;(3)利用发明的喷射钻具及其配套设备,就影响加固体直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试验,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成桩直径的影响;(4)将固定水平轴伸出喷嘴大直径单管喷射注浆法(B1法)应用于某滨海饱水软土地基深基坑止水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止水效果。

贺建清,曾娟[8](2007)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低掺量水泥土试样变形性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量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低掺量水泥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动应变εd是影响土样动弹模量及阻尼比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动应变水平的提高,动弹模量Ed成倍减小而阻尼比λ成倍增大。随着掺灰量的增大,水泥土的动弹模量和阻尼比相应增大。动弹模量随围压σ3增减而增减,阻尼比λ随围压σ3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动弹模量Edmax与围压σ3呈指数递增关系;最大阻尼比λmax在7%~30%之间,与围压σ3呈指数递减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经验公式。

迟洋[9](2007)在《江门地区高有机质水泥土强度的评价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积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有机质的作用和影响研究”(40372122),在相关的室内力学试验、化学试验、微结构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江门地区高有机质水泥加固土强度进行评价与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江门地区水泥加固土强度形成的机理,为江门滨江大道建设中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提供服务。论文首先对江门地区软土的一般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分析总结,评价了江门地区主要软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其次对江门地区同一类型的软土采用不同的水泥掺入比进行加固,测试加固后试样强度,结合粒度成分及有机质分量的测试,分析得出本地区土在15%水泥掺入比条件下可以达到较好的强度。然后用15%的水泥掺入比加固江门不同类型的土样,测试加固后试样的强度,结合加固前后试样的粒度成分、化学组成及微结构特征的研究,分析江门地区高有机质水泥土的强度机理,确定江门水泥加固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得到有机质含量和粘粒含量对江门水泥土强度有显着影响的结论。

王淑波[10](2007)在《水泥土添加剂的室内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流、湖泊等所需疏浚工程中产生大量的淤泥及浅海滩地存在大量的淤泥,其分布范围广,土层厚度也较大。淤泥具有高含水率、强度低、压缩量大的特性。一般来说,将淤泥进行处理,并用于工程中,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水泥固化剂作为一种固化材料,在国内外被广泛加以研究,固化剂不但可以处理淤泥,而且能对其他各种软弱土进行加固。目前,对固化剂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一个是研发新种类的固态或液态的固化剂;另一类是水泥作为固化主料,而同时加入其他材料,如石膏、液态水泥添加剂等。本文针对唐山市曹妃甸地区的浅海滩地淤泥,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如无侧限抗压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渗透试验、压缩试验,分析研究了普通配方(只加水泥)和增强配方(与普通配方相同量的水泥和添加剂掺入量0.2%)下高含水率水泥土的力学性能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增强配方下的水泥固化土的强度、渗透系数、抗剪指标、变形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另外,本文还对不同养护条件对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做了一些试验研究。通过所得结果分析研究,为工程应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及注意事项。

二、温州软土—水泥土性能的室内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软土—水泥土性能的室内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土静力试验研究
        1.2.2 水泥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1.3 本文的工作
第2章 试验仪器与研究方法
    2.1 前言
    2.2 试验仪器的选取
    2.3 单剪仪介绍
    2.4 实验材料
        2.4.1 试验土样获取
        2.4.2 水泥土制备
    2.5 试验步骤
第3章 水泥土静力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应力-应变关系
        3.3.2 抗剪强度
        3.3.3 黏聚力和内摩擦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向循环剪切荷载下水泥土动力特性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动应变
        4.3.2 水泥土破坏标准
        4.3.3 水泥土动强度
        4.3.4 软化指数
        4.3.5 软化指数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向循环剪切荷载下水泥土动力特性
    5.1 前言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应力路径
        5.3.2 滞回曲线
        5.3.3 循环应变
        5.3.4 刚度软化
        5.3.5 循环强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软土中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的成桩质量研究及受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的设计公式
        1.2.2 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研究
        1.2.3 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的受力特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软土中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分析
    2.1 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原理
    2.2 成桩质量不均匀性说明
    2.3 取芯地区地质情况说明
    2.4 水泥搅拌桩取芯统计
        2.4.1 室外施工方法简介
        2.4.2 第一次试桩结论
        2.4.3 第二次取芯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搅拌桩土力学参数分析
    3.1 引言
    3.2 水泥掺入比和土力学参数的关系
        3.2.1 试验材料说明
        3.2.2 水泥掺入比和压缩系数的关系
        3.2.3 水泥掺入比和压缩模量的关系
        3.2.4 水泥掺入比和粘聚力的关系
        3.2.5 水泥掺入比和固结快剪内摩擦角的关系
        3.2.6 水泥掺入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
    3.3 实际工程中水泥搅拌桩抗剪强度参数分布
        3.3.1 抗剪强度参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
        3.3.2 实际工程中水泥搅拌桩抗剪强度参数分布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格栅墙受力特性分析
    4.1 前言
    4.2 有限元模型的参数选取
        4.2.1 土体的本构模型
        4.2.2 水泥搅拌桩的本构模型
    4.3 现场静载试验有限元模型分析
        4.3.1 水泥搅拌桩布置情况说明
        4.3.2 现场静载试验简介
        4.3.3 有限元模型说明
        4.3.4 有限元模拟结果
        4.3.5 试验和有限元沉降对比
    4.4 水泥搅拌桩格栅墙受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2 竖向加载受力特性分析
        4.4.3 侧向加载受力特性分析
    4.5 搅拌桩格栅墙布置形式的优化
        4.5.1 竖向加载两种模型对比
        4.5.2 侧向加载两种模型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搅拌桩格栅墙应用于软土基坑的关键问题分析
    5.1 引言
    5.2 土压力研究
        5.2.1 不同挡墙高度下侧压力分析
        5.2.2 不同开挖深度下侧压力分析
        5.2.3 基坑开挖时土压力分布规律
    5.3 倾覆特性研究
        5.3.1 不同挡墙高度下倾覆特性分析
        5.3.2 墙底土的强度对倾覆特性的影响
    5.4 滑移特性研究
        5.4.1 不同挡墙高度下滑移特性分析
        5.4.2 不同开挖深度对挡土墙滑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和创新点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3)高原湖相泥炭(质)土环境下水泥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提出
        1.1.2 置换式水泥土桩的出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腐殖质环境对土性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腐殖质环境对水泥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3 腐殖酸概述
        1.3.1 腐殖酸定义及分类
        1.3.2 腐殖酸来源及组成
        1.3.3 腐殖酸的结构与性质
    1.4 水泥土的硬化机理和强度特性的研究现状
    1.5 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1.6.1 本文研究意义
        1.6.2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7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理论依据
        2.2.1 水泥土固化机理
        2.2.2 水泥土复合体的腐蚀类型及机理
        2.2.3 腐殖酸对水泥土固化过程的影响机理
    2.3 试验设计
        2.3.1 强度试验设计
        2.3.2 模拟泥炭(质)土的腐蚀试验环境
        2.3.3 选取腐蚀软化深度测试设备及设计测试方法
        2.3.4 腐蚀试验设计
    2.4 试验原材料
    2.5 试验具体操作过程
        2.5.1 水泥土复合体试样的制备
        2.5.2 强度试验
        2.5.3 长期腐蚀浸泡试验
        2.5.4 腐蚀软化深度测试设备改造及操作
第三章 冲洪积黏性土置换式水泥土桩强度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结果
        3.3.2 掺入比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3.3.3 养护龄期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3.4 机理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腐蚀软化深度测试设备的选择、改造与测试方法
    4.1 采用“腐蚀软化深度”指标的验证试验
        4.1.1 腐蚀前后强度测试对比
        4.1.2 剖面观测试验
    4.2 贯入度测试设备
    4.3 贯入度测试方法
    4.4 小结
第五章 富里酸对冲洪积黏性土水泥土的腐蚀性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现象
        5.3.1 试样表观变化
        5.3.2 耗酸量及平均耗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及分析
        5.3.3 耗酸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拟合结果分析
        5.3.4 试验小结
    5.4 腐蚀软化深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分析
    5.5 机理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B 富里酸溶液浸泡腐蚀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试验现象
    pH3.5的富里酸溶液腐蚀浸泡过程中的试样主要试验现象
    pH4.0的富里酸溶液腐蚀浸泡过程中的试样主要试验现象
    pH5.0的富里酸溶液腐蚀浸泡过程中的试样主要试验现象

(4)有机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腐蚀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泥炭土的成因及分布
    1.3 泥炭土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
        1.3.1 泥炭土物质成分
        1.3.2 泥炭土微观结构
    1.4 泥炭土研究现状
    1.5 水泥土概述及研究现状
        1.5.1 水泥土概述
        1.5.2 水泥土研究现状
        1.5.3 环境对水泥土性质影响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意义
    1.7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1.7.1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7.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土的固化机理、腐蚀作用及试验方案
    2.1 影响水泥土力学性质的因素
    2.2 水泥土固化机理
    2.3 有机质对土体固化的影响
    2.4 水泥土的腐蚀类型及机理
    2.5 试验方案设计
        2.5.1 研究目标
        2.5.2 试验原材料
        2.5.3 试验操作
        2.5.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设计
        2.5.5 有机酸腐蚀试验设计
第三章 泥炭质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内容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掺入比的关系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柠檬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腐蚀性试验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内容
    4.3 试验现象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耗酸量试验结果
        4.4.2 耗酸速率试验结果
        4.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4.4.4 耗酸量及耗酸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
        4.4.5 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4.5 柠檬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侵蚀过程的影响因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腐蚀性试验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内容
    5.3 试验现象
    5.4 试验结果分析
        5.4.1 耗酸量分析
        5.4.2 耗酸速率分析
    5.5 机理分析
        5.5.1 草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5.5.2 草酸与水泥土之间发生的反应
        5.5.3 草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侵蚀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5)有机酸对红黏土置换水泥土桩的腐蚀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红黏土置换水泥土桩的出现
        1.1.2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土的固化机理和强度特性
        1.2.2 环境对水泥土性质影响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意义
        1.3.2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3.3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理论依据
        2.2.1 水泥土固化机理
        2.2.2 水泥土的腐蚀类型及机理
    2.3 试验设计
        2.3.1 强度试验设计
        2.3.2 腐蚀试验设计
    2.4 试验原材料及具体操作
        2.4.1 试验原材料
        2.4.2 试验过程
第3章 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强度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结果
        3.3.2 掺入比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3.3.3 龄期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3.4 机理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柠檬酸侵蚀红黏土水泥土机理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案和试验现象
        4.1.1 试验方案
        4.1.2 试验现象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耗酸量分析
        4.2.2 耗酸速率分析
        4.2.3 耗酸量随时间变化曲线拟合结果分析
    4.3 机理分析
        4.3.1 水泥土的物质组成
        4.3.2 柠檬酸与水泥土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4 柠檬酸侵蚀红黏土水泥土过程的定量分析
        4.4.1 定量分析指标的选取
        4.4.2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4.4.3 定量分析实例
    4.5 柠檬酸对红黏土水泥土侵蚀过程的影响因素及腐蚀预测模型
        4.5.1 影响因素分析及腐蚀预测模型的建立
        4.5.2 腐蚀模型的应用
    4.6 小结
第5章 富里酸对红黏土水泥土的侵蚀性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案
    5.3 第一阶段试验结果及分析(试件养护3天)
        5.3.1 试验现象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3.3 试验小结
    5.4 第二阶段试验结果及分析(试件养护37天)
        5.4.1 试验现象
        5.4.2 试验结果分析
        5.4.3 试验小结
    5.5 第三阶段试验结果及分析(pH值不变,掺入比变化)
        5.5.1 试验现象
        5.5.2 侵蚀过程中耗酸量和耗酸速率分析
        5.5.3 试验小结
    5.6 机理分析
        5.6.1 富里酸与红黏土水泥土可能发生的反应
        5.6.2 富里酸对红黏土水泥土的侵蚀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杨酸侵蚀红黏土水泥土机理的试验研究
    6.1 试验方案
    6.2 试验现象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3.1 耗酸量与耗酸速率分析
        6.3.2 拟合分析耗酸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6.4 机理分析
        6.4.1 水杨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6.4.2 水杨酸与红黏土水泥土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
        6.4.3 水杨酸对水泥红黏土的侵蚀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6.5 定量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草酸侵蚀红黏土水泥土机理的试验研究
    7.1 试验方案
    7.2 试验现象
    7.3 试验结果分析
        7.3.1 耗酸量和耗酸速率分析
        7.3.2 拟合分析耗酸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4 机理分析
        7.4.1 草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7.4.2 草酸与水泥土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
        7.4.3 草酸对红黏土水泥土的侵蚀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不同有机酸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侵蚀效应对比分析
    8.1 试验现象对比
    8.2 耗酸量对比分析
    8.3 原因分析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不足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柠檬酸浸泡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试验现象
附录C 富里酸第一阶段浸泡试验中出现的主要试验现象
附录D 富里酸第二阶段浸泡试验中出现的主要试验现象
附录E 富里酸第三阶段浸泡试验中出现的主要试验现象
附录F 水杨酸浸泡试验中出现的主要试验现象
附录G草酸浸泡试验中出现的主要试验现象

(6)低掺量水泥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案
    1.1 土样的物理力学性质
    1.2 试样制备
    1.3 试验方案及试验参数选取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的关系
    2.2 水泥掺入量对水泥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
    2.3 素土和水泥土的破坏形态
3 结 语

(7)大直径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喷射注浆法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射流破土机理及注浆工艺参数研究
        1.2.2.1 射流破土机理研究
        1.2.2.2 注浆材料与配方
        1.2.2.3 喷射注浆参数
        1.2.3 喷射注浆固结体的工程特性
        1.2.4 新设备及新工法研发
        1.2.4.1 国内喷射注浆新研发设备
        1.2.4.2 国内喷射注浆的专利发明
        1.2.4.3 国外喷射注浆的最新工法
        1.2.5 技术优势及工程应用范围
        1.2.5.1 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技术优势
        1.2.5.2 高压喷射注浆法工程应用
        1.2.6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单管喷射注浆法水泥土加固体特性分析
    2.1 加固机理
        2.1.1 喷射注浆法加固体特点
        2.1.2 水泥土固化机理
        2.1.2.1 水泥的水化反应
        2.1.2.2 水泥水化物与土颗粒反应
    2.2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及影响因素
        2.2.1 水泥掺入比aw
        2.2.2 土体的含水量
        2.2.3 养护龄期
        2.2.4 外加剂和外掺料
        2.2.5 有机质含量
        2.2.6 水泥种类和标号
        2.2.7 被加固土体种类
        2.2.8 其他环境影响因素
    2.3 加固体组分分析及工程意义
        2.3.1 基本假设
        2.3.2 基本参数
        2.3.3 各组分的质量和体积(单位高度cm)
        2.3.4 水泥土中几个重要特性参数
        2.3.5 水泥土特性参数的工程意义
        2.3.5.1 室内配合比强度试验
        2.3.5.2 旋喷直径和强度预测
    2.4 水泥土含水量与强度的定量关系
        2.4.1 水泥土最优含水量
        2.4.2 水泥土的最优水灰比(含水率)
        2.4.3 水泥土初始水灰比R_(mo) 和单轴抗压强度f_(cu) 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直径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新方法研究
    3.1 增大加固体直径的工程意义
        3.1.1 加固体直径和承载力
        3.1.1.1 单轴抗压强度f_(cu)、成桩直径D 和初始水灰比R_(mo)之关系
        3.1.1.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3.1.2 工程意义
    3.2 影响加固直径的主要因素分析
        3.2.1 高压射流的功率[137]
        3.2.2 高压射流对土体的破坏力
        3.2.3 射流压力和距离的关系
    3.3 增大加固直径的主要途径分析确定
    3.4 大直径液压伸缩式喷嘴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法(A 方法)
        3.4.1 注浆工艺流程
        3.4.2 喷射钻具研发
    3.5 大直径固定水平轴伸出喷嘴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法(B 方法)
        3.5.1 注浆工艺流程
        3.5.1.1 双高压(B1 法)注浆工艺流程
        3.5.1.2 低高压(B2 法)注浆工艺流程
        3.5.2 喷射钻具研发
    3.6 新工法工艺参数及配套设备
        3.6.1 工艺参数
        3.6.2 配套设备及其参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设备
    4.3 试验区地质特征
    4.4 试验桩平面布置及试验桩参数
        4.4.1 试验桩平面布置
        4.4.2 试验桩参数表
    4.5 试验工艺流程及检测方法
        4.5.1 试验工艺流程
        4.5.2 检测方法
    4.6 试验桩检测结果及分析
        4.6.1 开挖检查结果
        4.6.2 桩身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f_(cu,28d)
        4.6.3 桩身水泥土温度变化时程曲线
        4.6.4 桩身直径与喷嘴直径的关系
        4.6.5 桩身直径与注浆压力的关系
        4.6.6 桩身直径与提升速度的关系
        4.6.7 桩身直径与喷射次数的关系
        4.6.8 桩身直径与喷嘴伸出距离的关系
        4.6.9 温度、强度、直径的关系初步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深基坑支护及止水工程中的应用
    5.1 概述
        5.1.1 基坑支护方案分析程序
        5.1.2 基坑工程中地下水处理
    5.2 工程基本资料分析
        5.2.1 工程概况
        5.2.2 周边环境特征
        5.2.3 土层特征及岩土计算参数
        5.2.4 地下水特征
    5.3 支护结构及计算原理
        5.3.1 支护结构形式及支护分区
        5.3.2 结构计算原理及步骤
        5.3.3 计算的过程控制
    5.4 基坑支护及止水设计
        5.4.1 计算模型参数确定
        5.4.2 支护结构计算结果
        5.4.3 喷射注浆止水桩选择
        5.4.4 工程造价分析
        5.4.5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5.5 大直径单管喷射(旋喷)止水桩施工技术
        5.5.1 现场试桩
        5.5.2 施工工艺及参数
        5.5.3 施工技术问题处理
    5.6 监测结果
        5.6.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5.6.2 止水效果开挖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加固体的基本特性——强度及影响因素、组分特性指标及工程意义和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6.1.2 新方法研发——桩径与承载力、桩径增大的工程意义及三种新型喷射注浆方法
        6.1.3 现场试验——喷射参数与桩径、桩身强度、桩身温度及新方法的工艺参数确定
        6.1.4 在基坑支护及止水工程中应用——基坑支护方案选择、支护结构分析方法、计算参数选取、止水桩类型选取及工程应用效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9)江门地区高有机质水泥土强度的评价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质对土的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有机质含量对水泥加固土效果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粘粒含量对水泥加固土效果的研究现状
        1.2.4 土的微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门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2.1 江门地区软土的分布特点
    2.2 江门地区软土的物理性质
    2.3 江门地区软土的力学特征
        2.3.1 软土的压缩特征
        2.3.2 软土的抗剪强度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泥掺入比加固同种类型软土的试验研究
    3.1 水泥土搅拌法简介
    3.2 不同水泥掺入比加固江门地区软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3.2.1 试样制备
        3.2.2 加固后试样工程地质性质测试
    3.3 小结
第四章 固定水泥量加固江门地区不同类型软土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所用土样的基本性质
        4.1.1 试样粒度成分分析
        4.1.2 试样有机质含量测试
        4.1.3 试样中易溶盐及pH 值测试
        4.1.4 试样的全矿物分析
    4.2 水泥加固后试样的基本性质
        4.2.1 试样制备
        4.2.2 无侧限抗压试验
        4.2.3 直接剪切试验
        4.2.4 加固后试样易溶盐及pH 值测试
        4.2.5 加固后试样的矿物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水泥加固土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5.1 土体微观结构状态简介
        5.1.1 微结构研究的意义
        5.1.2 土体结构状态
    5.2 江门试样微观结构的特征研究
        5.2.1 土体微观结构的定性研究
        5.2.2 土体微观结构的定量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江门地区高有机质水泥加固土强度机理分析
    6.1 水泥土的固化原理
    6.2 水泥加固土强度机理分析
        6.2.1 水泥加固后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的机理分析
        6.2.2 水泥加固后试样抗剪强度增长的机理分析
        6.2.3 土体化学组分与水泥加固土的关系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10)水泥土添加剂的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淤泥固化土的研究
        1.2.1 淤泥的常用处理方法
        1.2.2 淤泥固化土的施工方法
        1.2.3 淤泥固化土力学性质研究状况
        1.2.4 淤泥固化机理的研究状况
        1.2.5 水泥添加剂的研究状况
    1.3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工作路线
        1.3.1 背景
        1.3.2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土壤固化剂及水泥土理论
    2.1 固化剂加固机理
    2.2 水泥土的固化机理
        2.2.1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2.2.2 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2.2.3 碳酸化作用
    2.3 水泥添加剂作用机理
        2.3.1 减水剂的作用
        2.3.2 早强剂的作用
    2.4 水泥固化土机理研究状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固化土室内试验
    3.1 固化土室内试验准备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的材料
        3.1.3 试样的制备
        3.1.4 试样的养护
    3.2 固化土试验内容、要求及原理
        3.2.1 无侧限抗压试验
        3.2.2 渗透试验
        3.2.3 直剪试验
        3.2.4 压缩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固化土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水泥固化土的强度
        4.1.1 水泥固化土强度试验结果
        4.1.2 水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成果分析
        4.1.3 水泥固化土的应力~应变
    4.2 水泥固化土的渗透性
        4.2.1 水泥固化土的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4.2.2 水泥固化土渗透试验的试验结果
        4.2.3 水泥固化土渗透系数的试验成果分析
    4.3 水泥固化土的抗剪性
        4.3.1 抗剪强度τ_f 与水泥掺入量α及龄期t 的变化规律
        4.3.2 抗剪强度τ_f 与抗剪强度q_u 之间的关系
    4.4 水泥固化土的压缩性
        4.4.1 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的变化规律
        4.4.2 压缩试验分析
    4.5 不同养护方法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温州软土—水泥土性能的室内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水泥土变形和强度的试验研究[D]. 王欢. 温州大学, 2019(01)
  • [2]软土中水泥搅拌桩格栅墙的成桩质量研究及受力特性分析[D]. 曹龙海.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3]高原湖相泥炭(质)土环境下水泥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D]. 孙成蛟.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4]有机酸对泥炭质土水泥土的腐蚀性试验研究[D]. 高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5]有机酸对红黏土置换水泥土桩的腐蚀性试验研究[D]. 余再西.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
  • [6]低掺量水泥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 贺建清,曾娟,孙希望. 矿冶工程, 2009(06)
  • [7]大直径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吴旭君. 吉林大学, 2008(11)
  • [8]循环荷载作用下低掺量水泥土试样变形性状试验研究[J]. 贺建清,曾娟. 工程地质学报, 2007(05)
  • [9]江门地区高有机质水泥土强度的评价与研究[D]. 迟洋. 吉林大学, 2007(03)
  • [10]水泥土添加剂的室内试验研究[D]. 王淑波.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  ;  ;  

温州软土——水泥土性质的实验室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