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酮、异黄酮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谢玮[1](2021)在《毛蕊异黄酮通过HOTAIR干预ER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探讨毛蕊异黄酮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中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参与乳腺癌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以期寻找植物雌激素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并为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培养MDA-MB-231和SK-BR-3两种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经不同浓度的毛蕊异黄酮(0,20,40,80μM)作用48h后进行检测。采用MTT比色实验检测药物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各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B和RT-PCR分别从蛋白表达和RNA水平检测药物对凋亡因子和HOTAIR的作用。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建立过表达及敲低HOTAIR基因的ER阴性乳腺癌细胞模型,经80μM毛蕊异黄酮培养48h后,采用MTT比色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RT-PCR明确HOTAIR在毛蕊异黄酮抗ER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效应中的作用。通过Starbase数据库查找HOTAIR相关RNA结合蛋白,RIP实验验证在ER阴性乳腺癌细胞中HOTAIR与RNA结合蛋白HuR和IGF2BP1的靶向关系,并采用RT-PCR以及WB实验检测毛蕊异黄酮对HOTAIR过表达或敲低乳腺癌细胞中HuR、IGF2BP1、Bcl2及Bax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比色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和SK-BR-3两种ER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凋亡(P<0.05或P<0.01);RT-PCR及WB结果显示,两种乳腺癌细胞株分别经毛蕊异黄酮作用后,抑凋亡相关因子Bcl2蛋白表达及RNA水平降低,而促凋亡相关因子Bax蛋白表达及RNA水平增高(P<0.05)。明确毛蕊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中HOTAIR表达的抑制效应后,我们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对MDA-MB-231和SK-BR-3细胞中HOTAIR基因表达进行上调或下调(P<0.05),检测发现HOTAIR过表达可以促进ER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并部分削弱毛蕊异黄酮对癌细胞的抑增殖和促凋亡作用,而HOTAIR表达下调结果与之相反(P<0.05)。经Starbase数据库查找,选取HOTAIR相关RNA结合蛋白HuR、IGF2BP1因子进行研究,并通过RIP实验证明HOTAIR与HuR、IGF2BP1在ER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SK-BR-3中的靶向关系(P<0.05或P<0.01)。同时通过RT-PCR及WB实验,我们发现HOTAIR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中HuR、IGF2BP1、Bcl2因子蛋白表达及RNA水平均增加,而Bax的蛋白及RNA水平均下降(P<0.05)。而敲低HOTAIR表达结果与之相反(P<0.05)。同时,毛蕊异黄酮可抑制ER阴性乳腺癌细胞中HuR、IGF2BP1、Bcl2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P<0.05)。上调两种细胞中HOTAIR表达水平可减弱该作用,而在HOTAIR表达下调的乳腺癌细胞中毛蕊异黄酮介导的效应被进一步增强(P<0.05)。结论:毛蕊异黄酮可通过抑制HOTAIR表达,下调其靶向的RNA结合蛋白IGF2BP1、HuR水平,抑制ER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翟雨晴[2](2021)在《大豆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肺癌是一种对全世界人类健康都具有极大威胁的恶性肿瘤疾病,癌症数据分析表明,每年死于肺癌的肿瘤患者约有176万人。大豆苷元(daidzein,DA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大豆产品中的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药效药理机制而受到各国学者关注,但其对于肺癌的防癌抗癌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实验以肺癌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对DAI的抗癌机制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研究DAI对3种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以及3种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进行了检测;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对DAI的诱导凋亡进行检测;通过FCM对DAI在肺癌细胞内的周期阻滞作用进行检测;通过FCM对DAI在肺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调控作用进行检测;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对DAI在肺癌细胞的抑制迁移作用进行检测;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细胞凋亡、ROS水平、周期阻滞、迁移抑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5-FU组相比,DAI对3种肺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对3种正常细胞表现出的毒副作用并不显着;随着DAI处理A549细胞时间的不断增加,细胞出现明显的皱缩变圆的凋亡形态、早晚期凋亡数量的总和不断增加并显着降低了A549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此外,DAI还能够显着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d的比例,释放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o-c),介导caspase-3和PARP被活化,最终使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DAI可通过促进周期蛋白p21、p27的表达,抑制周期蛋白p-AKT、CDK2/4/6和cyclin D1/E的表达,使细胞在G0/G1期发生周期阻滞;DAI能够上调肺癌A549细胞中ROS水平,进而激活JNK、p38信号通路,抑制ERK,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使A549细胞发生凋亡;DAI在处理A549细胞后,其迁移作用明显地受到了抑制,且呈时间依赖性,并通过TGF-β信号通路有效抑制肺癌A549细胞发生迁移。综合以上结果,DAI对3种肺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能够使肺癌A549细胞内ROS水平升高,进而调控MAPK,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使肺癌A549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并通过调控TGF-β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本研究为研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肿瘤功能因子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刘洋[3](2021)在《毛蕊异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因其具有预后性差、较难治愈等特点,其死亡率居高不下,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常用手术治疗法治疗早期肝癌,使用化学治疗法治疗晚期肝癌,但这些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弊端。传统中药多为天然植物,因其通常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而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毛蕊异黄酮是传统中药黄芪提取物之一,因其可以发挥植物雌激素活性,已被证实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具有抗炎,抗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物活性。本实验利用Hep G2细胞系作为研究模型,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肝癌细胞可行的抗癌机制,为开发治疗肝癌新型策略以及其他癌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CCK-8实验对三种正常细胞以及三种肝癌细胞分析毛蕊异黄酮的杀伤作用和毒副作用。利用荧光双染实验、流式细胞术实验、JC-1实验以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是否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及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实验及western blot实验,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检测细胞周期阻滞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实验分析所激活的上游蛋白途径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和活性氧清除剂NAC分析细胞内活性氧对Hep G2细胞的凋亡作用。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NAC试剂分析毛蕊异黄酮处理后细胞迁移情况及活性氧对细胞迁移的影响。与5-FU相比,毛蕊异黄酮对三种肝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对肝、肺和胃正常细胞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毛蕊异黄酮处理Hep G2细胞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相关蛋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毛蕊异黄酮通过MAPK、STAT3、NF-κB信号通路Hep G2细胞凋亡;毛蕊异黄酮可以通过活性氧调控的AKT信号通路,使Hep G2细胞阻滞在G0/G1期,G0/G1期相关蛋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活性氧调控的TGF-β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迁移。综上,毛蕊异黄酮对肝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可以通过活性氧调控的MAPK、STAT3、NF-κB信号通路,导致肝癌Hep G2细胞发生凋亡,通过调控AKT信号通路诱使细胞周期阻滞,调控TGF-β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迁移。
王梦川[4](2021)在《金雀异黄酮通过调控肺腺癌m6A修饰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istein)在体内外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从RNA的m6A修饰途径,探讨其发挥抑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检测金雀异黄酮对肺腺癌A549和H1975细胞表型的影响。MTT实验探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探究对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探究对细胞侵袭的影响。2.检测金雀异黄酮对肺腺癌细胞RNA中m6A水平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RNA中m6A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与肺腺癌A549和H1975细胞RNA中m6A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金雀异黄酮处理前后A549和H1975细胞RNA中m6A水平。3.探究金雀异黄酮通过作用于METTL3下调m6A水平。TCGA数据库中挖掘肺腺癌中差异表达的m6A甲基转移酶METTL3并在临床样本和细胞中进行验证;构建敲低以及过表达METTL3细胞株,检测敲低以及过表达METTL3对肺腺癌细胞m6A水平以及细胞表型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金雀异黄酮对细胞内METTL3表达水平的影响。4.探究金雀异黄酮与METTL3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进行金雀异黄酮与METTL3蛋白的亲和力检测探究其是否存在结合,并应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5.金雀异黄酮通过METTL3-m6A通路,抑制ITGB1表达。对金雀异黄酮处理前后的A549和H1975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与m6A测序筛选出靶基因ITGB1;Me RIP(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RN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实验与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ETTL3与靶基因ITGB1的靶向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金雀异黄酮对细胞内ITGB1表达水平的影响;构建敲低以及过表达ITGB1细胞株,探究以及过表达ITGB1后对A549和H1975细胞表型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敲低以及过表达ITGB1以及金雀异黄酮处理后对ITGB1下游相关通路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6.金雀异黄酮通过调控肺腺癌m6A修饰抑制肿瘤生长的体内药效学研究。将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金雀异黄酮组(分为以下三个浓度:20 mg/kg、40 mg/kg、80 mg/kg),METTL3敲低组;A549与H1975细胞进行原位移植,制备裸鼠肺腺癌模型,成瘤后隔天称重,金雀异黄酮连续给药15天后将裸鼠脱颈,解剖,采用形态学观察裸鼠原位瘤生长状况;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增殖状态;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METTL3与ITGB1的表达情况。结果1.MTT实验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显着抑制A549与H1975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显着抑制A549与H1975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显着抑制A549与H1975细胞侵袭能力。2.金雀异黄酮显着下调肺腺癌细胞中m6A水平。m6A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m6A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肺上皮细胞相比,A549与H1975细胞的m6A水平显着升高;金雀异黄酮处理后,A549和H1975细胞中m6A水平显着下降。3.金雀异黄酮通过抑制METTL3表达下调肺腺癌细胞中m6A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m6A甲基转移酶METTL3转录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织,临床样本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m6A甲基转移酶METTL3转录与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组织;Western blot结果发现,经过金雀异黄酮处理后,A549与H1975细胞中METTL3表达水平显着下降;构建METTL3敲低以及过表达细胞株并进行细胞表型实验,结果显示在A549与H1975细胞敲低METTL3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显着降低,过表达METTL3后则显着增强;m6A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敲低METTL3后,A549与H1975细胞中m6A水平显着降低,过表达METTL3后,A549与H1975细胞中m6A水平显着升高。4.金雀异黄酮直接作用于METTL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与METTL3蛋白之间存在结合;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结合到METTL3蛋白活性位点,与活性位点附近的ASP 377、CYS 376、ASN 549和SER 511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与PHE 534形成Pi-Pi相互作用,两者结合的较为紧密,具有较好的匹配性。5.METTL3通过调控ITGB1 m RNA上m6A水平抑制其表达。对金雀异黄酮处理前后的A549与H1975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与m6A测序并筛选细胞内基因表达与m6A水平均显着降低的基因取交集确定候选基因,经过进一步筛选确定METTL3的修饰基因为ITGB1;Me RIP与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ETTL3可直接靶向ITGB1进而调控其RNA上m6A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处理后ITGB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显着降低;肺腺癌组织中ITGB1 m RNA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织。成功构建敲低以及过表达ITGB1细胞株,细胞表型实验结果显示敲低ITGB1后,A549与H1975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显着降低,过表达ITGB1后则显着升高;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金雀异黄酮处理、敲低METTL3或ITGB1后,A549与H1975细胞中ITGB1下游的FAK、SRC、PI3K以及AKT等蛋白表达均显着下调,过表达METTL3或ITGB1后,FAK、SRC、PI3K以及AKT等蛋白表达上调。6.金雀异黄酮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敲低METTL3后也显着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PC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模型组裸鼠相比,金雀异黄酮给药组裸鼠肿瘤组织中PCNA阳性率显着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显着抑制,且金雀异黄酮浓度越高,肿瘤组织中PCNA阳性率越低;模型组裸鼠肿瘤组织内METTL3与ITGB1的表达水平极高,而金雀异黄酮给药组裸鼠肿瘤组织内METTL3与ITGB1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METTL3敲低组裸鼠肿瘤组织中PCNA阳性率显着降低,ITGB1的表达水平也显着下调,说明METTL3调控ITGB1的表达。结论金雀异黄酮可显着抑制肺腺癌A549与H1975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可显着抑制肿瘤在体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金雀异黄酮通过直接作用于METTL3影响其表达,下调ITGB1 m RNA上的m6A水平,抑制了行使原癌基因功能的ITGB1表达,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徐雪君[5](2021)在《黄葵四物方颗粒剂的制备与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文献研究黄葵四物方是用于治疗慢性肾病的中药复方,本章对黄葵四物方处方进行了基础分析,包括处方组成及方解,并对黄葵四物方中各单味药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归纳总结,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章节还对当前治疗慢性肾病的中西药物进行汇总分析,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背景。二、黄葵四物方提取、纯化工艺研究黄葵四物方包含黄葵、虎杖、姜黄和黄芪四味中药,其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经证实黄葵四物方治疗慢性肾病药效确切,接下来将对其工艺进行优化。(1)当前优化提取工艺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正交设计实验可以从全面实验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实验,其高效、快速、经济。本章节实验首先对单因素溶媒浓度、溶媒倍数以及提取时间进行考察,根据单因素结果设计正交实验,以黄葵四物方中代表性化学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姜黄素为指标性成分,并将指标性成分含量和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黄葵四物方最优提取工艺。结果发现:黄葵四物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60%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2)中药复方浸膏得率普遍偏高,若要直接做成制剂,用药剂量较大,给患者服药带来一定的困难,并导致患者依从性不好,因此对浸膏进行纯化显得尤为重要。大孔树脂在纯化中药方面被广泛应用,其可以在减少浸膏得率的同时,富集有效成分,因此接下来将在最佳提取工艺的基础上,分别从大孔树脂型号、上样量、上样液浓度、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几个方面进行考察。结果可得:黄葵四物方的最佳纯化工艺是以HP-20型大孔树脂作为纯化树脂,提取药液浓度为1g/mL进行上样,每g树脂上样量为1.5g(干燥提取物),用80%乙醇进行洗脱,4倍柱体积(BV)洗脱即可。三、黄葵四物方提取物的质量研究黄葵四物方由黄葵、虎杖、黄芪和姜黄四味药组成,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不一,中药复方在成型之前必须对原药材质量进行把控,故本章实验将在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针对黄葵四物方提取物的质量进行研究,对黄葵四物方药材质量进行把控,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本章内容主要建立了黄葵四物方中黄葵、虎杖、姜黄、黄芪四味药材的TLC鉴别方法;建立了黄葵四物方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指认化学成分;建立黄葵四物方中化学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1)根据药典规定,通过TLC对黄葵四物方中各味药材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各味药材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均显示相同斑点,但是斑点颜色深浅不一,即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2)接下来通过HPLC建立了复方的指纹图谱,对提取物中的成分进行比对,指认出13个化合物,后续根据指认的化学成分对复方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复方中大部分成分含量相近,部分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如姜黄中的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故在对姜黄药材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避开成分含量较少的产区,为黄葵四物方的制备挑选最佳药材。四黄葵四物方成型工艺研究本文前期已经对黄葵四物方的提取工艺、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提取物的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章按照新药研究技术规范要求,对黄葵四物方的成型工艺进行考察。首先是对剂型的选择,由于颗粒剂载药量大,携带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我们选择将黄葵四物方制成颗粒剂。接下来分别从辅料的选择、辅料比、物料比、烘干时间和烘干温度考察其颗粒剂成型工艺,结果显示:黄葵四物方颗粒剂的最优工艺为:物料比即清膏:糊精:淀粉=1:1:1,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60 min。后期对其包装材料进行选择,最终确定以颗粒剂常用的药用复合膜(聚酯/镀铝聚酯/聚乙烯药用复合膜)作为本品的内包装材料。剂型工艺的确定为黄葵四物方后续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五黄葵四物方颗粒剂的质量研究为控制黄葵四物方颗粒剂的质量,确保其质量稳定性,本章建立了黄葵四物方颗粒质量标准,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首先建立了 TLC鉴别方法,并采用TLC方法对制剂中黄葵、虎杖、黄芪和姜黄进行鉴别;采用HPLC建立黄葵四物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对制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最终为黄葵四物方颗粒建立了可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黄葵四物方颗粒制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是:称取黄葵、虎杖、姜黄和黄芪四味药材,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并将其浓缩至1.0g/mL,制备得到黄葵四物方提取物。然后以HP-20作为纯化树脂,药液浓度为1g/mL进行上样,每g树脂上样1.5g(干燥提取物),用4BV的80%乙醇进行洗脱,再次将纯化药液浓缩,得到黄葵四物方纯化物。加入糊精、淀粉,按照清膏:糊精:淀粉=1:1:1混匀,制软材,过二号筛制粒,于烘箱80℃,干燥60min,取出放凉后,用一号筛和五号筛整粒,用药用复合膜(聚酯/镀铝聚酯/聚乙烯药用复合膜)包装,灭菌,即得成品。
李建春[6](2021)在《两种槐属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鉴于通过分离与筛选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寻找新药的一个有效途径。本论文对两种槐属药用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甘遂(Euphorbia kansui)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手段(MCI、ODS、RP-18、硅胶、凝胶和半制备HPLC等),综合利用MS、HR-ESI-MS、1D-和2D-NMR以及X-ray单晶衍射等多种波谱学方法,并结合电子圆二色谱法和计算13C-NMR等方法,从上述四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出195个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二萜、三萜、生物碱和甾体等。其中包括47个新化合物,并对3个化合物的核磁数据首次进行了归属和报道。另外,我们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包括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等,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槐属植物苦豆子是一味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苦豆子全株味苦、性寒,其用药部位包括全草及种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等作用。生物碱类成分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癌、抗病毒、抗心率失常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本实验从苦豆子种子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生物碱相共分离鉴定了4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37个苦参碱型,9个鹰爪豆碱型,2个金雀花碱型和1个其他类生物碱。其中16个新化合物并分别命名为:Sophalode A(1),Sophalode B(2),Sophalode C(3),Sophalode D(4),Sophalode H(5),Sophalode I(7),Sophalode E(12),Sophalode F(13),Sophalode G(14),Sophalode N(15),Sophalode P(16),Sophalode M(17),Sophalode O(28),Sophalode J(33),Sophalodes K(34)和Sophalode L(35)。化合物Neosophoramine(6)的绝对构型是我们通过比较它与化合物Sophalodes H(5)的ECD来确定的;化合物18的核磁数据被第一次归属;化合物1-4是从槐属植物中第一次分离得到的C-11位氧化的苦参碱类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计算ECD和计算13C-NMR加以确定,还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4和6的绝对构型。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7、34、44和48具有显着的抗炎活性,IC50值在18.2633.30μM之间,其活性强于槐属中代表性的抗炎化合物(+)-Matrine(8)(IC50=38.90μM)。对新化合物34进行进一步的抗炎活性与作用机制评价,在Western blot分析中化合物34不仅明显抑制了脂多糖(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 264.7)诱导的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而且明显降低了在另一种介导炎症、协助炎症介质产生中起关键作用的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表明化合物34是通过抑制i NOS和COX-2的表达来产生抗炎活性的。此外,化合物26对He La细胞显示出较弱的毒性。苦参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主要以苦参的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和利尿等功效。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痒、湿疹、湿疮、皮肤搔痒、疥疮麻风、外用亦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等。从苦参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生物碱相共分离鉴定了19个生物碱,结构类型包括13个苦参碱型,3个金雀花碱型,3个鹰爪豆碱型。发现新化合物2个:Sophcence A(1)和Sophcence B(13)。此外,我们对化合物(-)-(35)7-Dehydrosophoramine(11)和Oxy-N-methylcytisine(14)的核磁数据首次进行了归属和报道。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苦参碱型化合物4对LPS诱导的RAW 264.7具有较强的NO抑制活性,IC50值为22.14μM,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MMA)作为阳性对照,IC50值为21.80μM;化合物19在20mg/ml时,对胶质瘤肿瘤干细胞GSC-3#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金刚纂在我国的西双版纳作为一种傣药具有非常多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味甘,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但是,国内外对金刚纂的研究和报道比较少,为了进一步阐明金刚纂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同时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本次实验从金刚纂茎皮75%丙酮水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60个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10个松香烷型二萜,16个对映-异海松烷型二萜,1个对映-海松烷型二萜,2个异海松烷型二萜,14个对映-阿替生烷型二萜,1个贝壳杉烷型二萜,7个巨大戟烷型二萜,6个续随子烷型二萜和3个小分子类化合物。发现新化合物21个,依次被命名为:Eupneria A(1),Eupneria B(2),Eupneria C(3),Eupneria D(4),Eupneria E(5),Eupneria F(7),Eupnejca A(10),Eupneria J(11),Eupneria K(12),Eupneria M(13),Eupneria N(14),Eupneria O(19),Ent-isopimara-8(14),15-dien-3β,7α,12β-triol(20),Eupneria L(22),Eupnejca C(23),Eupnejca D(24),Eupneria P(25),Eupnejca E(26),Eupneria G(30),Eupneria H(31),Eupneria I(32)。其中化合物11-13、22和26是第一次从金刚纂中分离得到18(19)-降对映-异海松烷型类二萜,并通过X-ray单晶衍射或计算ECD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此外,化合物30是首次从金刚纂中分离得到C18(19)-降对映-阿替生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活性追踪发现5个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HIV活性,其中化合物46的活性最为显着,EC50值为0.0028μg/ml,阳性对照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EC50值为0.0086μg/ml;化合物35对Hep G2和Hep G2/Adr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3.70μM和15.57μM;化合物44对Hep 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值为0.01μM;此外,在LPS诱导RAW 264.7细胞NO生成的抑制活性研究中,化合物47和48活性最为显着,IC50分别为6.37和5.78μM,L-NMMA作为阳性对照,IC50值为21.17μM。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47和48通过抑制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中的促炎介质NO、IL-1β、IL-6和i NOS而表现出显着的抗炎潜力;另外发现化合物18在10mg/m L时对MDCK细胞感染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C50值为3.86μM,核酸酶(Nucleozin)作为阳性对照,IC50值为0.87+/-0.14μM。甘遂属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作为我国的特有植物它的药用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甘遂有毒,性寒,味苦,归肺、肾、大肠经,有泻水逐饮、破积通便之功,主治水肿、腹水和肿瘤等病症。在临床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水肿、咳喘、食道癌、乳腺癌、急性胰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以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从甘遂根部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67个化合物,包括20个三萜类化合物、10个贾白榄烷型二萜、15个巨大戟烷型二萜、15个甾体类化合物,1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其他类成分。发现新化合物8个,依次被命名为:Eupokanu A(3),Eupokanu B(4),Eupokanu C(9),Eupokanu D(10),Eupokanu E(11),Eupokanu F(21),Eupokanu G(46)和Eupokanu H(56)。值得一提的是,化合物9和10是首次从大戟属中发现的Me-19(10→9),并在C-5(10)处形成双键以及在C-7和C-8形成氧环的结构新颖的三萜类化合物。活性研究发现巨大戟烷型二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具有较强的NO抑制活性,其中巨大戟烷型化合物30、33、35-36和38活性最为显着,IC50值分别为0.55、0.57、0.56、0.30和2.98μM,另外,甾体类化合物45和58也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9.10和1.71μM,L-NMMA作为阳性对照(IC50=21.80μM);17个化合物具有抗Hep G2活性,(IC50=12.5571.23μM),其中化合物10、28和33活性最为显着,IC50分别为18.24、12.55和20.97μM,阿霉素(Adr)作为阳性对照(IC50=4.37μM);化合物33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肺癌细胞A549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17.12和21.97μM;此外,我们对化合物33进行体外抗肝癌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3可通过下调Akt/m TOR,上调PKC-δ,促进细胞的凋亡,上调ERK/MAPK通路,来抑制Hep G2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并体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另外,分离得到的88 g大戟烷型三萜类化合物1,具有显着的选择性抑制胶质瘤肿瘤干细胞活性的作用,且化合物1对肺癌细胞A549也显示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25.96μM。
刘瑶[7](2020)在《黄芪-丹参药对活性成分在高血压肾损害中调控microRNA-200c-3p保护肾动脉内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四诊资料及处方用药,综合分析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明确导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对,为高血压肾损害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客观数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干预大鼠肾动脉内皮细胞(RRAECs)构建血管内皮损伤模型,通过高通量miRNA-m RNA联合测序技术,从miRNA角度及转录后水平研究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筛选确定补气活血中药黄芪-丹参药对代表性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的最佳配伍比例,探讨其改善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和调节机制,为阐明黄芪-丹参药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药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方法:1.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导师用药规律研究:收集12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软件对患者基本资料、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阐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并系统分析各证素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证素特征和基本病机。同时,统计导师临证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用药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和组方规律,探索导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用药经验,并筛选出核心药对,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2.AngⅡ诱导的肾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中miRNA差异表达谱的构建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以AngⅡ体外诱导RRAECs 24 h建立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基于高通量miRNA-m RNA联合测序,筛选在Ang 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差异表达(DE)miRNA,分析Ang Ⅱ对内皮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并寻找其下游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构建DE miRNA与其靶基因的局部网络图,探讨miRNA在Ang Ⅱ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调控机制,筛选出关键miRNA进行下一步研究。3.miRNA-200c-3p靶向ZEB2参与Ang Ⅱ诱导的RRAECs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子对接,预测ZEB2是否是miRNA-200c-3p的靶基因。构建ZEB2-3’UTR质粒,在HEK293T细胞内进行转染,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NA-200c-3p对ZEB2的靶向作用。荧光定量PCR(qPCR)评估细胞内转染效率后,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NA-200c-3p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ZEB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并观察ZEB2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同样,应用上述方法检测miRNA-200c-3p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中ZEB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miRNA-200c-3p对ZEB2的靶向调控作用。4.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RRAECs的保护作用研究:采用MTT法筛选毛蕊异黄酮(0.5 mg/L、1.5 mg/L、5 mg/L、15 mg/L、50 mg/L)和丹参酮ⅡA(1 mg/L、3 mg/L、10 mg/L、30 mg/L、100 mg/L)改善AngⅡ诱导的RRAECs功能障碍的最佳药物浓度,继而将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按比例进行配伍,确定药对活性成分的最佳配伍比例。在此基础上,探讨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的RRAECs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细胞迁移、活性氧生成、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5.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通过miRNA-200c-3p靶向ZEB2对Ang Ⅱ诱导RRAECs的保护机制研究:采用miRNA-mRNA联合测序技术,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组与模型组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筛选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改善Ang Ⅱ诱导的RRAECs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分别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qPCR技术检测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中miRNA-200c-3p和ZEB2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中ZEB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通过对12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54例,男女比例为1.22:1,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40±10.39岁,其中,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年龄为47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高血压肾损害的主要发病人群,占比70.83%。所有纳入患者的高血压平均病史为12.2±8.65年,其中,最短病史为5年,最长病史为40年。合并症方面,高血压肾损害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数量最多,为38例;其次为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共36例。纳入患者中,使用最多的降压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两类药物联用方案中,采用ARB+CCB治疗的患者例数最多;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CCB组合;三药联用方案中,采用ARB+CCB+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例数最多;其次为ARB+CCB+利尿剂组合。纳入患者的虚性证候要素主要由气虚、阴虚和阳虚构成,其中,气虚证素的患者例数最多,共100例,占比83.33%。实性证候要素主要由血瘀、湿热、肝火(阳)和痰浊构成,其中,血瘀证素的患者例数最多,共67例,占比55.83%。在所有纳入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单一证素患者最少,共4例,肝火(阳)患者3例,湿热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3.33%。双证素患者最多,共63例,占总例数的52.5%,其中,气虚+血瘀患者例数最多,共28例,占比44.44%。三证素患者共53例,占总例数的44.27%,其中,气虚+血瘀+湿热患者例数最多,共20例,占比37.74%。各证素患者的平均年龄、尿β2-MG及e GFR在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在高血压病史、血清Cystatin C及尿m ALB方面,各证素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虚证素患者的尿β2-MG均值最高,其次为血瘀。血瘀证素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其他证素患者,而e GFR水平则显着低于其他证素患者。血瘀、气虚证素患者的血清Cystatin C、尿m ALB水平均高于其他证素患者。用药规律方面,丹参、黄芪分别是导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应用频率最高的活血、补气中药,黄芪-丹参是应用频率最高的药对组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核心药物包括丹参、黄芪、当归、川芎、黄连、大黄。2.以5x10-7mol/L AngⅡ诱导RRAECs 24 h建立血管内皮损伤模型。经miRNA-m RNA联合测序检测,AngⅡ诱导后共筛选出443个DE m RNA,其中66个上调,377个下调(fold change>1.5 or<0.67,P<0.05);共检测到58个DE miRNA,其中,55个上调,3个下调(fold change>1.5 or<0.67,P<0.05)。与对照组相比,属于miRNA-200家族不同成熟体的miRNA-200a-3p、miRNA-200b-3p、miRNA-200c-3p、miRNA-429在Ang Ⅱ组中均差异高表达,提示miRNA-200家族在AngⅡ诱导的RRAECs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故后续实验选用家族中最显着高表达的miRNA-200c-3p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此外,DE miRNA靶基因富集的GO条目与DE m RNA的富集结果相类似,均涉及细胞迁移、细胞增殖及小分子结合等方面;KEGG Pathway分析显示AngⅡ可能调控的靶基因与m TOR、AMPK、自噬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3.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NA-200c-3p与ZEB2 3’UTR序列之间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NA-200c-3p能够负调控ZEB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Ang Ⅱ诱导的RRAECs中,miRNA-200c-3p的表达显着升高(P<0.001),ZEB2的m RNA(P<0.01)和蛋白(P<0.001)表达明显降低。敲减miRNA-200c-3p可上调Ang Ⅱ诱导的RRAECs中ZEB2 m RNA(P<0.001)和蛋白(P<0.01)的表达,显着减弱Ang Ⅱ对细胞增殖(24 h、48 h、72 h、96 h四个时间点的比较,分别为P>0.05,P<0.05,P<0.05,P<0.05)和迁移(P<0.001)能力的抑制作用;反之,过表达miRNA-200c-3p,则下调Ang Ⅱ诱导的RRAECs中ZEB2 m RNA(P<0.05)和蛋白(P<0.001)的表达,且明显增强Ang Ⅱ对RRAECs增殖(24 h、48 h、72 h、96 h四个时间点的比较,分别为P>0.05,P<0.05,P<0.01,P<0.01)和迁移(P<0.05)能力的抑制功效。上调ZEB2表达至少可部分逆转miRNA-200c-3p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4.AngⅡ诱导RRAECs功能障碍,可使RRAECs凋亡率升高,细胞迁移能力下降,活性氧生成增多,线粒体自噬激活,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ngⅡ诱导的RRAECs功能障碍,降低细胞凋亡率,促进细胞迁移,减少活性氧生成,抑制线粒体自噬,升高线粒体膜电位。5.测序结果显示,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对AngⅡ诱导RRAECs功能障碍的保护机制可能与miRNA调控细胞凋亡、炎症等相关基因及细胞因子有关。与模型组比较,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组miRNA-200c-3p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01),ZEB2的m RNA(P<0.05)和蛋白(P<0.01)表达均有上调;同时,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干预可显着减弱AngⅡ对RRAECs增殖(在24 h、48 h、72 h、96 h四个时间点的比较,分别为P<0.05,P<0.01,P<0.05,P<0.01)和迁移能力(P<0.01)的抑制作用。结论:1.临床研究: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各证候要素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气虚、血瘀、湿热、肝火(阳)、阴虚、痰浊、阳虚。气虚+血瘀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占比最高的证素组合。各证素患者在年龄、尿β2-MG、e GFR方面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虚血瘀为其基本病机。导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以补气活血为主,兼以清热化湿、通腑排毒;黄芪-丹参为其应用频率最高的药对组合。2.实验研究:(1)AngⅡ通过升高miRNA-200c-3p水平下调靶基因ZEB2的表达,抑制RRAE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2)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ngⅡ诱导的RRAECs功能障碍,降低细胞凋亡率,促进细胞迁移,减少活性氧生成,抑制线粒体自噬,升高线粒体膜电位。(3)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显着增强Ang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iRNA-200c-3p从而靶向上调ZEB2表达密切相关。
杨东丽[8](2020)在《黄芪总黄酮联合顺铂对喉鳞癌抗癌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黄芪提取物在肿瘤进展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黄芪提取物在LSCC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清楚。而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芪提取物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主要探讨:(1)黄芪总黄酮(Astragali radix total flavonoid,TFA)和顺铂(CDDP)联合使用对LSCC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的影响,为临床上LSCC化学治疗增敏以及高效低毒治疗策略奠定基础;(2)TFA发挥抗LSCC作用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首先构建LSCC移植瘤模型,通过药效学方法评价TFA和CDDP联合应用对LSCC小鼠模型的抑制作用。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确定TFA的体内原型。最后,通过对LSCC芯片、RNA测序数据和TFA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整合分析,确定潜在的药物靶点。在此基础上,本项研究还构建了基于这个原型和潜在药物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化合物-靶点网络(Compound-target network,C-T network)和靶点-通路网络(Target-pathway network,T-P network),以此来识别主要的靶点和通路。结果:动物实验表明,TFA与CDDP具有显着的协同抗肿瘤活性,且TFA能减轻CDDP化疗引起的肾毒性,并改善LSCC荷瘤小鼠的生存。与CDDP单独给药组相比,24mg/kg TFA+1mg/kg CDDP组与48mg/kg TFA+1mg/kg CDDP组有较高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9.3%、40.2%vs.26.8%)。利用UPLC-MS/MS,本研究从实验小鼠血清中鉴定出8种TFA成分:芒柄花黄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烷、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烷苷、3-羟基-9,10-紫檀烷、紫檀烷苷。接下来,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了TFA 8种主要成分的184个蛋白靶点(药物靶点),并从两个数据集收集了1096个LSCC相关靶点(即疾病靶点,其中114个靶点来自网络数据库DisGeNet、996个靶点是芯片数据和RNA测序数据的交集),Venn分析确定了19个候选靶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EGFR、ERBB2、ERBB4、MMP1、MMP3、NRAS、NOX4、TOP2A、DRD1、MAOB、ACHE、CA9、ALDH1A1、ALDH1A2、ALOX12B、ALOX15、DCT、CYP1B1和DAPK1。通过构建19个TFA候选靶点的PPI网络,本研究发现EGFR可能是TFA的核心靶点,它与ERBB2、ERBB4、MMP1、MMP3、NRAS、NOX4、TOP2A、CA9和ALDH1A1相互作用。通过构建C-T网络,发现TFA的8个主要成分与候选靶点EGFR、ERBB2、ERBB4、MMP3、MMP1、ALDH1A、ALDH1A2、TOP2A、MAOB、ALOX15、NRAS、ACHE、DAPK1对接得分高(对接得分>4.52),尤其是黄酮苷类化合物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烷苷和紫檀烷苷与3-羟基-9,10-紫檀烷可以与靶点紧密结合。为了更好地理解TFA与CDDP协同抑制LSCC的药理学机制,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19个靶点进行功能注释。GO分析表明,靶基因参与了氧化还原、细胞凋亡的调节和细胞增殖的过程;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19个靶点富集于PI3K-Akt、ErbB和钙信号等通路。结论:黄芪总黄酮协同顺铂可显着抑制喉鳞癌增殖,并增强其化疗敏感性。本研究整合分析预测了TFA成分的19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EGFR相关的肿瘤信号传递、代谢和氧化应激。总之,这些发现揭示了TFA在LSCC调控中的作用,并为LSCC的高效低毒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王佳[9](2020)在《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乳腺癌的新型天然化学预防剂和用于治疗的新型天然化学增强剂是当前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人们食用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的豆类食品。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大豆、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分子结构与动物雌性激素比较相似,被称作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的化学结构为双酚,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在结构上十分相似,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诱导产生弱雌激素样作用,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调亡,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研究表明,豆类发芽后,异黄酮含量会明显增多,尤其鹰嘴豆,其发芽前后异黄酮含量可增加100倍,因此,发芽可作为富集鹰嘴豆总异黄酮的方法。鹰嘴豆豆芽中含有更高含量的总异黄酮成分,但其它化学成分复杂,简单的提取工艺达不到更高的质量标准,需纯化去除粗提物中含有的大量蛋白、多糖、脂肪酸、鞣质等杂质。本研究以鹰嘴豆短期发芽后摘取的芽部位干燥物为原料,确定鹰嘴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25∶1,乙醇体积分数60%;对粗提得到的鹰嘴豆异黄酮进行纯化,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以大孔树脂HPD-300为填料,取异黄酮含量为3.05 mg/m L豆芽提取水溶液,以每小时2倍体积的速率吸附,上样量为4.5倍体积,先用6倍体积纯化水、再用5倍体积20%乙醇洗脱除杂,最后用95%乙醇溶液以每小时2倍体积的速率用6倍体积洗脱,收集95%乙醇溶液洗脱部位,浓缩、干燥后即得;通过HPLC/QTOF-MS分析,从鹰嘴豆异黄酮中发现29种化学成分;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推测出鹰嘴豆异黄酮中可能存在的14种化学成分;经与标准品比对,确定了含量较高的4种成分为刺芒柄花苷、印度黄檀苷、芒柄花素、鹰嘴豆素A。本研究为鹰嘴豆异黄酮的研究提供技术参数和物质基础。从鹰嘴豆豆芽中提取的异黄酮能显着抑制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浓度为32.8μg/m L的鹰嘴豆异黄酮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48小时后,采用RNA-seq得到其m RNA和Lnc RNA表达谱,经stringdb进行蛋白质互作关系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进行基因与Lnc RNA共表达分析,以q RT-PCR技术、HPA数据进行核心基因表达的验证。转录组结果显示,总共1094个m RNA和378个Lnc RNA表达异常;KEGG通路富集结果揭示了细胞增殖的抑制主要来自上调通路中的细胞凋亡和下调通路中的m RNA拼接异常;表达下调前十的Lnc RNA中的共表达基因主要为HNRNP家族基因,它们通过UBC与凋亡相关基因互作。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减弱RNA的合成来实现的,同时上述过程可能有Lnc RNA参与协同调控。生存分析与q RT-RNA定量结果一致,然而并非每个核心基因都可作为乳腺癌预测的高危因素。上调核心基因中,只有FOS基因的表达上调可显着改善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下调核心基因中,DDX5、DHX9、CCT2基因的表达下调可显着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是通过对互作网络核心基因NME2、FOS、DDX5、TOP2B、CCT2的表达调控来实现的,提示这五个基因可作为作用靶点或临床治疗参考指标,为人类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鹰嘴豆异黄酮为作用因子,建立异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并作用于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以RNA-seq法对经鹰嘴豆异黄酮作用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并揭示鹰嘴豆异黄酮对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寻找乳腺癌的新型天然化学预防剂和用于治疗的新型天然化学增强剂提供分子理论依据,为以鹰嘴豆生物学优势作为保健食品或药用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乳腺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冯艳钰[10](2020)在《黄豆黄素诱导人胃癌AGS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胃癌是一种常发生在人体消化系统上的恶性肿瘤,癌症发病率数据分析表明,每年胃癌新增病例约为100万人。其中,我国胃癌每年新确诊病例约占全球发病病例的百分之五十,对国民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黄豆黄素(Glycitein)作为一类主要的非营养素组分普遍存在于大豆的种子、根、茎、叶及其他豆科植物中。黄豆黄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其表现了良好的活性而受到各国学者关注。但其防癌抗癌作用机制及有效浓度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食品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方法,以黄豆黄素作为研究对象,并以12种人胃癌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揭示黄豆黄素对胃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毒理作用,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为研制治疗胃癌的功能因子和开发新型抗肿瘤功能型食品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实验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进行检测黄豆黄素对12种人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4种人正常细胞的毒理作用;通过Hochest 33342/PI双染色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豆黄素对人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黄豆黄素对人胃癌细胞内DNA相对含量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量的调控作用;黄豆黄素对人胃癌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调控作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黄豆黄素对人胃癌细胞内MAPK/NF-κB/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及三者信号通路相互间调节作用;使用DCFH-DA活性氧荧光探针法、流式细胞术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黄豆黄素对人胃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信号通路蛋白量的影响。CCK-8实验结果表明,黄豆黄素能够降低12种人胃癌细胞存活率,且呈剂量依赖性。此外,黄豆黄素对人正常胃GES-1细胞、人正常肝QSG-7701细胞、人类正常肺IMR-90细胞和人类正常胚胎肾293-T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明显低于阳性对照5-FU组。Hochest 33342/PI双染色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果表明,黄豆黄素处理AGS细胞后,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明显且凋亡比例不断增加。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黄豆黄素使AGS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通透性增加。此外,黄豆黄素能够显着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蛋白表达量,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表达量,Caspase-3和PARP被活化,进而触发人胃癌AGS细胞内部凋亡途径。此外,黄豆黄素能够使得人胃癌AGS细胞阻滞在周期的G0/G1期,并伴随有cyclinD1、cyclinE、CDK2/4/6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21、P27表达量上升。此外,DCFH-DA活性氧荧光探针法与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结果表明黄豆黄素能够有效上调AGS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从而增加AGS细胞中p-p38和p-JNK的蛋白表达量,下调p-ERK、NF-κB和p-STAT3蛋白表达量,致使人胃癌AGS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凋亡。综合以上结果,黄豆黄素对12种人胃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是黄豆黄素通过增加人胃癌AGS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激活MAPK信号通路,抑制下游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促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改变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激活Caspase凋亡级联反应,最终诱导人胃癌AGS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本实验结果旨在为研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肿瘤功能因子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二、黄酮、异黄酮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酮、异黄酮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毛蕊异黄酮通过HOTAIR干预ER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主要仪器 |
1.3 实验主要试剂 |
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1.5 实验方法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毛蕊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SK-BR-3 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2.1.1 毛蕊异黄酮对MDA-MB-231和SK-BR-3 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2 毛蕊异黄酮对MDA-MB-231和SK-BR-3 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3 毛蕊异黄酮对MDA-MB-231和SK-BR-3 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 及Bax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 毛蕊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 MDA-MB-231 和 SK-BR-3 作用机制研究 |
2.2.1 毛蕊异黄酮对MDA-MB-231和SK-BR-3 细胞中HOTAIR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2 分别上调和下调 MDA-MB-231 和 SK-BR-3 细胞中 HOTAIR 基因的表达后毛蕊异黄酮的干预作用 |
2.2.3 HOTAIR在毛蕊异黄酮抗MDA-MB-231和SK-BR-3 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2.2.4 HOTAIR在毛蕊异黄酮促MDA-MB-231和SK-BR-3 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3 HOTAIR与HuR以及IGF2BP1的靶向关系 |
2.4 毛蕊异黄酮对MDA-MB-231 和 SK-BR-3 细胞中HuR和 IGF2BP1 因子表达的影响 |
2.5 HOTAIR 在毛蕊异黄酮抗 MDA-MB-231 和 SK-BR-3 细胞增殖中对HuR、IGF2BP1 及凋亡相关因子的作用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lncRNA HOTAIR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大豆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肺癌的研究进展 |
1.2 肺癌的发病机制 |
1.2.1 性别因素 |
1.2.2 吸烟 |
1.2.3 环境污染因素 |
1.2.4 饮食习惯因素 |
1.3 肺癌的治疗方法 |
1.3.1 手术治疗 |
1.3.2 化学治疗 |
1.3.3 放射治疗 |
1.3.4 分子靶向治疗 |
1.4 细胞凋亡和相关信号通路 |
1.4.1 细胞凋亡 |
1.4.2 活性氧簇 |
1.4.3 MAPK信号通路 |
1.4.4 STAT3 信号通路 |
1.4.5 NF-κB信号通路 |
1.5 大豆苷元(DAI)及其药理活性 |
1.5.1 抗骨质疏松 |
1.5.2 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
1.5.3 降血脂作用 |
1.5.4 抗癌作用 |
1.5.5 雌激素样作用 |
1.6 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肺癌细胞系及正常细胞系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细胞的传代培养及体外扩增 |
2.3 CCK-8 实验 |
2.4 Hoechst33342 染色法 |
2.5 流式细胞术(FCM) |
2.6 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法 |
2.7 活性氧(ROS)水平检测 |
2.8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2.9 细胞划痕实验 |
2.10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胞存活率结果分析 |
3.2 DAI对A549 细胞的凋亡作用的分析 |
3.2.1 Hoechst33342/PI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
3.2.2 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数量 |
3.2.3 JC-1 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3.2.4 DAI对细胞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3.3 DAI对人肺癌A549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
3.4 DAI对人肺癌A549 细胞内MAPK/NF-κB/STAT3 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
3.5 DAI调控ROS水平诱导人肺癌A549 细胞凋亡 |
3.5.1 FCM检测DAI对 A549 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3.5.2 FCM检测DAI对人正常肝L-02 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3.5.3 FCM检测ROS积累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6 DAI抑制人肺癌A549 细胞迁移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毛蕊异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肝癌的研究进展 |
1.2 肝癌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1 HBV和HCV感染 |
1.2.2 饮酒因素 |
1.2.3 肥胖因素 |
1.2.4 黄曲霉毒素感染 |
1.2.5 水质污染 |
1.3 肝癌的治疗方法 |
1.3.1 手术治疗 |
1.3.2 化学治疗 |
1.3.3 放射治疗 |
1.3.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
1.4 细胞信号途径 |
1.4.1 细胞凋亡 |
1.4.2 细胞周期 |
1.4.3 细胞迁移 |
1.4.4 活性氧 |
1.4.5 MAPK信号途径 |
1.5 毛蕊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
1.5.1 抗炎作用 |
1.5.2 抗骨质疏松作用 |
1.5.3 抗肿瘤作用 |
1.6 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胞系 |
2.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1.3 关键的实验设备 |
2.2 复苏细胞 |
2.3 细胞的培养及扩增 |
2.4 CCK-8法 |
2.5 Hoechst/PI法 |
2.6 流式细胞术 |
2.6.1 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
2.6.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6.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2.6.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 |
2.7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2.8 细胞划痕实验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AL对肝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
3.2 CAL对肝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3.3 CAL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 |
3.4 CAL对肝癌细胞的信号通路调控作用 |
3.5 CAL对细胞内活性氧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作用 |
3.6 CAL对肝癌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6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金雀异黄酮通过调控肺腺癌m6A修饰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金雀异黄酮对肺腺癌A549和H1975细胞表型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第二部分 金雀异黄酮通过调控METTL3-m~6A-ITGB1 通路抑制肺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第三部分 金雀异黄酮通过调控肺腺癌m~6A修饰抑制肿瘤生长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讨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黄葵四物方颗粒剂的制备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黄葵四物方处方组成及方解 |
第二节 黄葵四物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三节 临床治疗慢性肾病药物使用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葵四物方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黄葵四物方提取工艺研究 |
第二节 黄葵四物方纯化工艺优化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葵四物方提取物质量研究 |
第一节 黄葵四物方提取物薄层鉴别分析 |
第二节 黄葵四物方提取物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黄葵四物方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第一节 黄葵四物方剂型选择及工艺路线的初步拟定 |
第二节 黄葵四物方颗粒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
第三节 黄葵四物方颗粒处方工艺确定及包装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葵四物方颗粒剂质量研究 |
1.性状鉴别 |
2.黄葵四物方颗粒薄层色谱鉴别 |
3.指纹图谱 |
4.含量测定 |
5.本章小结 |
附:黄葵四物方颗粒剂质量标准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两种槐属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3 槐属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1 抗肿瘤作用 |
1.3.2 抗炎作用 |
1.3.3 抗病毒活性 |
1.3.4 抗菌作用 |
1.3.5 抗氧化作用 |
1.3.6 中枢神经作用 |
1.3.7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8 其他活性 |
1.4 临床应用 |
1.5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苦豆子的生物碱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实验仪器和材料 |
2.2.2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材料 |
2.2.3 生物活性细胞来源 |
2.2.4 样品来源 |
2.2.5 提取和分离 |
2.2.6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分离与鉴定 |
2.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3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2.3.4 生物活性筛选 |
2.4 小结和讨论 |
2.4.1 小结 |
2.4.2 讨论 |
第三章 苦参的生物碱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2 样品来源 |
3.2.3 提取和分离 |
3.2.4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分离与鉴定 |
3.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3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3.3.4 生物活性筛选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金刚纂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2 样品来源 |
4.2.3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分离与鉴定 |
4.3.2 提取和分离 |
4.3.3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3.4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4.3.5 生物活性筛选 |
4.4 小结和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甘遂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5.2.2 样品来源 |
5.2.3 提取和分离 |
5.2.4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分离与鉴定 |
5.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5.3.3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5.3.4 生物活性筛选 |
5.4 小结和讨论 |
5.4.1 小结 |
5.4.2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苦豆子生物碱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2 苦参生物碱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3 金刚纂萜类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4 甘遂化学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获奖情况 |
(7)黄芪-丹参药对活性成分在高血压肾损害中调控microRNA-200c-3p保护肾动脉内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文词缩略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高血压肾损害的关键因素 |
2 miRNA在高血压及肾脏疾病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
2.1 miRNA的生物学特点 |
2.2 miRNA参与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
2.3 miRNA对肾脏稳态与肾脏疾病的调控作用 |
3 中医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认识 |
3.1 中医对高血压肾损害病机的认识 |
3.2 黄芪、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 |
3.3 CKD分期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研究方法 |
6.1 病例收集 |
6.2 观察指标 |
6.3 数据处理 |
7 结果 |
7.1 性别分布 |
7.2 年龄分布 |
7.3 患者高血压病史及血压达标情况 |
7.4 合并症分布情况 |
7.5 降压药物应用情况 |
7.6 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
7.7 各证候要素与一般资料的关系 |
7.8 各证候要素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
7.9 用药统计分析 |
8 讨论 |
8.1 证素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医病机研究中的应用 |
8.2 关联规则分析在疾病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
8.3 研究结果分析 |
9 结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AngⅡ诱导的肾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中miRNA差异表达谱的构建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细胞株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4 实验用药物和试剂的配制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MTT比色实验 |
3.3 高通量miRNA-m RNA联合测序 |
3.4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Ang Ⅱ对 RRAEECs存活力的影响 |
4.2 AngⅡ诱导RRAECs中差异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实验二 miRNA-200c-3p靶向ZEB2 参与Ang Ⅱ诱导的肾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细胞株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4 实验用药物和试剂的配制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细胞转染 |
3.3 细胞增殖功能检测 |
3.4 Transwell细胞迁移功能检测 |
3.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NA-200c-3p与 ZEB2 的靶向关系 |
3.6 qPCR实验 |
3.7 Western Blot实验 |
4 实验结果 |
4.1 Ang Ⅱ体外诱导活化的RRAECs中 miRNA-200c-3p的表达变化 |
4.2 miRNA-200c-3p对 Ang 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
4.3 ZEB2是miRNA-200c-3p的直接潜在功能性靶基因 |
4.4 Ang Ⅱ体外诱导活化的RRAECs中 ZEB2 的表达变化 |
4.5 ZEB2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
4.6 ZEB2 的异常表达可逆转miRNA-200c-3p对 Ang Ⅱ诱导的RRAE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
5 讨论 |
6 结论 |
实验三 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的肾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细胞株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4 实验用药物和试剂的配制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MTT比色实验 |
3.3 细胞功能检测实验分组 |
3.4 细胞凋亡实验 |
3.5 细胞划痕实验 |
3.6 活性氧检测实验 |
3.7 线粒体/溶酶体/核染色观察RRAECs内线粒体自噬的变化 |
3.8 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实验 |
3.9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毛蕊异黄酮不同浓度作用对细胞存活力的影响 |
4.2 丹参酮ⅡA不同浓度作用下对细胞存活力的影响 |
4.3 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不同浓度配比作用下对细胞存活力的影响 |
4.4 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的RRAECs凋亡的影响 |
4.5 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的RRAECs迁移的影响 |
4.6 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的RRAECs活性氧的影响 |
4.7 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的RRAECs内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
4.8 毛蕊异黄酮、丹参酮ⅡA及其配伍对AngⅡ诱导的RRAECs线粒体膜电位(Δψ_m)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实验四 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通过miRNA-200c-3p靶向ZEB2对Ang Ⅱ诱导的肾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 miRNA差异表达谱的影响 |
3.3 细胞转染 |
3.4 细胞增殖功能检测 |
3.5 Transwell细胞迁移功能检测 |
3.6 qPCR实验 |
3.7 Western Blot实验 |
3.8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对Ang Ⅱ诱导的RRAECs miRNA差异表达谱的影响 |
4.2 毛蕊异黄酮和丹参酮ⅡA配伍通过miRNA-200c-3p靶向ZEB2 改善Ang Ⅱ诱导的肾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
5 讨论 |
6 结论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病机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8)黄芪总黄酮联合顺铂对喉鳞癌抗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芪总黄酮联合顺铂对LSCC移植瘤模型抗癌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TFA与 CDDP联合应用的体内药效学研究结果 |
2.2 TFA对 CDDP化疗引起的肾毒性的影响 |
第二部分 黄芪总黄酮联合顺铂对LSCC移植瘤模型抗癌作用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软件及数据库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TFA原型成分鉴定结果 |
2.2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 |
2.1.1 鹰嘴豆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2.1.2 鹰嘴豆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2.1.3 鹰嘴豆研究现状小结 |
2.2 异黄酮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2.2.1 异黄酮作用的分子机制 |
2.2.2 ERs和 GPER1 的介导机制 |
2.2.3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4 对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 |
2.2.5 对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影响 |
2.2.6 大豆异黄酮对活性氧及DNA损伤的影响 |
2.2.7 结论和展望 |
2.3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研究 |
2.3.1 方法论概述 |
2.3.2 最新技术发展情况概述 |
2.3.3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及化学成分分析 |
3.1 鹰嘴豆异黄酮的提取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讨论 |
3.2 鹰嘴豆异黄酮的纯化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 |
3.3 鹰嘴豆异黄酮的化学成分分析 |
3.3.1 材料与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3.4 讨论 |
3.4 小结 |
3.4.1 鹰嘴豆异黄酮的提取 |
3.4.2 鹰嘴豆异黄酮的纯化 |
3.4.3 鹰嘴豆异黄酮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章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
4.1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抑制的研究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1.4 讨论 |
4.2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讨论 |
4.3 小结 |
4.3.1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4.3.2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测序 |
4.3.3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通路分析 |
4.3.4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表达LncRNA分析 |
4.3.5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黄豆黄素诱导人胃癌AGS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胃癌的研究进展 |
1.2 胃癌的发病机制 |
1.2.1 家族遗传因素 |
1.2.2 性别因素 |
1.2.3 幽门螺杆菌 |
1.2.4 生活方式及饮食因素 |
1.2.5 癌前病变 |
1.3 胃癌的治疗方法 |
1.3.1 手术治疗 |
1.3.2 化学治疗 |
1.3.3 放射治疗 |
1.3.4 生物免疫治疗 |
1.3.5 分子靶向治疗 |
1.4 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 |
1.4.1 细胞凋亡 |
1.4.2 活性氧簇 |
1.4.3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信号通路 |
1.4.4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3)信号通路 |
1.4.5 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 |
1.5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
1.5.1 机体内化学动力学 |
1.5.2 抗骨质疏松,预防骨坏死 |
1.5.3 降血脂降血糖 |
1.5.4 抗肿瘤作用 |
1.5.5 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 |
1.6 目的及意义 |
1.7 实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细胞系及黄豆黄素标品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细胞的传代培养及体外扩增 |
2.3 CCK-8 比色法 |
2.4 Hoechst33342 染色法 |
2.5 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 |
2.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 |
2.7 DCFH-DA活性氧检测 |
2.8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黄豆黄素对人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对人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
3.2 黄豆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的诱导线粒体依赖凋亡作用 |
3.2.1 Hoechst33342/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
3.2.2 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
3.2.3 JC-1 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3.2.4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参与细胞凋亡调控蛋白表达量变化 |
3.3 黄豆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
3.4 黄豆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内MAPK/NF-κB/STAT3 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
3.5 黄豆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黄酮、异黄酮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毛蕊异黄酮通过HOTAIR干预ER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D]. 谢玮.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2]大豆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翟雨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3]毛蕊异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 刘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4]金雀异黄酮通过调控肺腺癌m6A修饰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研究[D]. 王梦川.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2021
- [5]黄葵四物方颗粒剂的制备与质量研究[D]. 徐雪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两种槐属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建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7]黄芪-丹参药对活性成分在高血压肾损害中调控microRNA-200c-3p保护肾动脉内皮机制研究[D]. 刘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黄芪总黄酮联合顺铂对喉鳞癌抗癌作用的研究[D]. 杨东丽.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9]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D]. 王佳. 吉林大学, 2020(08)
- [10]黄豆黄素诱导人胃癌AGS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 冯艳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