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财政》编辑中心[1](2021)在《《中国财政》(《财政》)65年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1956-1966 1956年10月《财政》月刊创刊。财政部机关刊,财政部办公厅《财政》杂志编辑部编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1957年12月刊发社论宣传国务院关于从1958年起实行"以收定支、固定比例分成、一定三年"财政体制的决定。1958年2月刊登朱德副主席在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全国税务局长会议和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
马雨菡[2](2015)在《政策网络视阈下我国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图景纷繁复杂而亟待梳理,以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展开对复杂问题的研究,是每个政策研究者、分析者的使命。本文以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为主要的研究载体,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厘清不动产税收政策网络中复杂行动者间的互赖关系,探讨这种关系形态、结构的变化与政策变迁之间的关联性与逻辑性。研究表明,从政策网络的动态性、结构性的分析视角出发,围绕网络行动者的价值信念、资源交换及网络互动来厘清和分析政策形成与变迁过程中,各个复杂行动者之间的博弈、对抗、协商、联盟和合作关系,能最终找到解释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预测政策发展的合理路径。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介绍政策网络这一新兴理论,探知政策网络的理论架构和基本观点,并论证其在公共政策实际应用中“解难题”的能力;二是厘清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过程中的阻滞与动力,从网络各中变量出发,探讨政策网络对政策变迁的影响。三是尝试从宏观的治理层面出发,以结构性、动态性视角重塑政策过程图景,进而对“房产税扩围”的推进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设想与建议。
罗小军[3](2014)在《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中美关系的世纪,把握21世纪的国际秩序,必须首先研究中美关系。洞察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根本在于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从国际政治研究的角度而言,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趋势,关键是研究中美经济外交。中美经济外交最核心的线索是崛起的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发展关系。基于垂直分工的经济互补、基于相互依存不对称向对称的发展、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这三大因素构成了中美经济外交的结构特征和环境。美方在国际分工中总体处于上游、在相互依存中拥有优势,常常是中美经济外交互动中的施动方,中方常常处于应对方,但从体系而言,美方总体处于守成一方,中方处于崛起方,中方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日益具有主动性和话语权。随着相互依存的发展,中美经济外交中结构性因素潜移默化发生变化,但美方仍然居于优势地位,除了贸易领域,投资领域、金融领域的不对称性依然显着,但变化已经开始向投资和金融领域延伸。双边宏观协调已经建立机制化渠道,全球治理也在双边机制范围内率先发酵,并对多边对话发挥着着引领作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依据双边经济沟通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参与体系层面制度的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础设施,缔结中美贸易协议,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1989-2000),历经政治动荡,确立PNTR关系,签订入世协议,中美经济外交政治脱敏,启动了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阶段;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2001-2007),2001年中国入世,中美双边有了共同的底层的经济沟通机制,2006年中美设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构成中美经济外交顶层设计,从而中美经济外交形成了多层次立体沟通机制,机制化特征显着;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2008-2012),在金融危机面前,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发动机,休戚相关,参与宏观协调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于2011年承认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作用,与美国2006年认为中国已经纳入到体系内发展遥相呼应,一种相互包容的经济外交形成,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开始。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新鲜在三处:不同于一战前历史上,崛起国家和守成国家互动的方式,他们最后都走向了战争;不同于一战后美苏的经济竞争和外交,他们最后闹了个你死我活;不同于二战后美国与德国日本的经济外交,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是在美国主导的体系内进行。中美经济外交走出了一条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从体系外到体系内再共同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建设的的经济外交互动路径,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形成,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为全面的新型大国关系铺就了道路。35年的中美经济外交验证了,美国对华保持接触外交和中国对美持续开放这一互动模式的理性。35年来,美国的遏制和制裁都最后损人不利己,35年来中国的开放与进步收获了持续的红利。尽管前路仍有坎坷,但这种理性和战略必须坚持,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姿态。如果没有意外,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守成,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才占美国经济总量的51%,如果中美保持过去35年的经济增长绩效,中国最快10多年,最慢需要近百年,才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相互依存的对称性发展,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权力转移是渐进的,尽管中国迅速崛起,美国仍然拥有相对优势。美国需要中国分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也愿意分享更多国际话语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需要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如想实现大国梦、强国梦,除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能够给国际社会提供普世价值、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服务,随着力量的发展,必须更有担当。在一个竞争性的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责任是会趋于对应的。这是崛起的中国必须正面的,理性看待的。从美国角度而言,保持开放和包容,是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能够继续焕发新生命的关键。
周叶菁[4](2009)在《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 ——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文中指出作为国际关系中由来已久的一个现象,金融外交在新时期已经成为了美国对华整体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金融外交会成为美国对华外交的一个核心部分?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合法的制度手段有效应对美国的金融外交?——这就是本论文着力回答的核心问题。具体到本论文选取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例子,从政策过程的角度出发,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什么会被政治化,并成为政策议程的一部分?为什么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对华金融外交可以从美国的特殊集团利益诉求变成美国的公共政策?政策过程中的调整又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在政策执行阶段,美国的对华金融外交活动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和特征,为什么?在另一方面,从议题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在国际货币领域长期相对沉默的利益集团为什么会积极参与人民币汇率议题?美国国会的部分议员频频抛出人民币汇率的相关议案,但无一成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那么,国会究竟在扮演怎样的角色?行政部门作为政策最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政策过程中的独立性如何,实现了或正在实现怎样的目标和使命?鉴于人民币汇率议题中的众多参与者,是“议题网络”还是“铁三角”决定了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的形成与走向?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合法的制度手段有效应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外交?本论文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之所以会在美国从经济问题走向政治化,并最终成为美国政策议程中的一部分,得益于以制造业集团为主要代表的利益集团在其中所扮演的驱动者和沟通者角色。在考察不同利益集团在金融外交政策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时,本论文发现,认为“利益集团在美国国际货币政策过程中很难形成集体行动”的传统观点在本文的案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证据支持。以贸易/货币划界,认为利益集团在国际货币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远小于贸易领域——这样的路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行不通的。正是由于制造业和劳工集团在人民币汇率议题上的积极活动、金融利益集团的参与、跨国企业和贸易自由主义的放水,对华金融外交从美国的特殊集团利益变成了美国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诉求如何转化为具体政策?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会通过积极的立法和监督活动,在客观上充当了金融外交从公共利益诉求转化为具体政策的沟通行为体。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府会“合作性张力”的权力结构以及国会自身的政治结构都限制了社会压力通过国会到达行政部门的作用过程。美国行政部门主张通过金融外交与中方展开接触,劝说人民币升值,在斯诺时期制定了包括高层对话、多边外交以及技术接触在内的具体策略。然而,在保尔森时期,在国会立法和制造业—工会集团更趋强硬的背景下,行政部门的政策却出现了趋于缓和的反向调整。对此,本论文认为,在议题网络中其他行为体的力量不变甚至表现出更加强硬的政策偏好时,华尔街——财政部集合体效应的凸显导致了政策的调整。因此,本论文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形成了覆盖广泛的议题网络,利益集团—国会—行政部门的模式仍然是美国对华金融外交发生的路径。然而,无论是“铁三角”还是“议题网络”都存在逻辑或经验的不足,一个相对可行的框架是:议题网络设置了金融外交的政策边界,利益集团—国会—行政部门三者之间并不稳定的三角仍然是金融外交的决策核心。在外交形式方面,个人外交在金融外交中的作用凸显;金融外交催生了崭新的双边战略经济对话,推动金融外交向机制化发展;高度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决定了多边外交在金融外交中的独特地位。金融外交成为了全球化时代一种崭新的外交形态。在奥巴马时代,人民币汇率很可能继续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的核心争议,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的进程也必将延续。为此,中国在“大力开展经济金融外交”的政策指引下,必须善于利用美国的制度化渠道,有效缓解风险、化解挑战。中国必须将利益集团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积极建立“抵消游说联盟”;中国需大力开发媒体和舆论引导的优势,合理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金融外交资源和渠道,形成强大的金融外交合力,以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张苏平,齐援军[5](2007)在《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下)》文中提出
“世界经济与中国”研究组[6](2006)在《聚焦与评述:2005年世界经济大事回眸》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聚焦与评述”已成为我刊的特色之一,并形成了广泛的读者群。特别是自从增加了“连线中国”的内容之后,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好评。通过大事“点击”、“评述”、“连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每件世界经济大事概要,而且能够了解这一大事对中国的影响或中国对这一大事的基本态度。根据读者的建议,本专辑将“连线中国”这一部分的“笔墨”进一步加重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毋庸置疑,世界大事每一件都对中国影响深远,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脉搏息息相关。为此,我们认为读者的建议恰到好处。“2005年世界经济大事回眸”的编撰,参照了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外政府部门、新闻单位和研究机构的信息资料及评选意见,尽可能保证入选条目的“公正性”和“可信性”,力求比较准确地为读者提供一份学习研究的基础资料,以便读者准确地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大体脉络———现状、特点和趋势;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本专辑的新特点是每件大事都尽可能地标注了英文写法,其中有的属于近年来国际上认同并广泛流行的缩写形式。例如,“G8Summit”(八国集团峰会)。对专有名词给出英文标注符合国际惯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英文标注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这一事件的英文表达,而且便于读者“按图索骥”,用英文进一步检索该事件的相关信息。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7](2006)在《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下)》文中研究表明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8](2006)在《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文中研究表明
本刊记者[9](2006)在《聚首财税论坛解析“十一五”财税改革思路》文中研究说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财税论坛2005"日前在北京隆重召开。与会的政府官员和科研机构、财经院校的专家学者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税收改革提供了依据。
惠安[10](2005)在《“十一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革——中国财税论坛2005’在京召开》文中提出
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财政》(《财政》)65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956-1966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80-1990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2002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2011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2016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2021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政策网络视阈下我国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政策网络 |
1.2.2 政策变迁 |
1.2.3 不动产税收领域的相关概念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政策变迁理论研究综述 |
1.3.2 政策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
1.3.3 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之关系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逻辑框架 |
2. 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 |
2.1 政策网络的理论概述 |
2.1.1 理论流派及脉络分析 |
2.1.2 政策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 |
2.2 政策变迁与政策网络的逻辑关系 |
2.2.1 政策变迁下多元主义及法团主义之平衡 |
2.2.2 以政策网络分析政策变迁之优势 |
3. 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分析 |
3.1 不动产税收政策概述 |
3.1.1 建国以来不动产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 |
3.1.2 不动产税收政策的内涵与特点 |
3.2 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的阶段性表征分析 |
3.2.1 政策伊始:“房产税”的确立到政策行政性执行 |
3.2.2 政策目标改变:“物业税”的提出到空转运行 |
3.2.3 政策目标调整:“房产税”的提出到政策试点 |
4. 政策网络对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的影响 |
4.1 不动产税收政策网络中的行动者分析 |
4.1.1 政策社群:国务院、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等部门 |
4.1.2 府际网络:各级地方政府 |
4.1.3 生产者网络:房地产既得利益者 |
4.1.4 专业网络:行政机构智库、法治联盟 |
4.1.5 议题网络:相关学者、媒体、刚需购房者 |
4.2 政策网络行动者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4.2.1 行动者的价值观和利益偏好对房产税政策变迁的影响 |
4.2.2 行动者力量的变化对房产税政策变迁的影响 |
4.3 政策网络互动对房产税政策变迁的影响 |
4.3.1 网络间互动策略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4.3.2 政策网络间的资源交换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4.4 政策网络结构变化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4.4.1 网络结构的开放度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4.4.2 网络结构的集成度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5. 结语 |
5.1 结论 |
5.1.1 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显示出中国税收政策的复杂图景 |
5.1.2 不动产税收政策的变迁是政策网络存在与互动的结果 |
5.2 未来公共政策的图景 |
5.2.1 全能政府走向分权政府 |
5.2.2 国家与社会的同台共舞 |
5.2.3 网络治理下的过程再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一、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理论重要性 |
二、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历史重要性 |
三、中美经济外交研究的稀缺性 |
四、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经济外交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经济外交 |
二、美国经济外交 |
三、中国经济外交 |
四、中美经济外交文献 |
五、小结 |
第三节 方法与结构 |
一、方法与逻辑 |
二、篇章与结构 |
第四节 观点、创新与不足 |
一、观点 |
二、创新 |
三、不足 |
注释 |
第二章 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78-1988) |
一、影响中美经济外交互动的因素 |
二、中美经济外交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78-1988) |
一、中美经济外交比较分析(1978-1988) |
二、中美经济外交评估(1978-1988) |
三、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 |
注释 |
第三章 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89-2000) |
一、1989政治风波 |
二、最惠国待遇到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
三、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四、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89-2000) |
一、比较分析 |
二、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注释 |
第四章 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1-2007) |
一、中美关系再定位 |
二、中美在贸易领域互动 |
三、中美在投资领域互动 |
四、中美在金融领域互动 |
五、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1-2007) |
一、理念与目标评估 |
二、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1012)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8-2012) |
一、经济外交舞台 |
二、宏观经济协调 |
三、全球经济治理 |
四、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六、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8-2012) |
一、比较分析中美经济外交理念与目标 |
二、中美经济外交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的全球化因素 |
四、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注释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权力转移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经济发展与权力转移的历史与趋势 |
二、经济外交的宏观涵义 |
第二节 变化中的相互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中美贸易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二、中美投资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三、中美金融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四、中美货币不对称性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五、不对称性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第三节 融入与纳入和中美经济外交相容 |
一、融入与纳入:中美经济外交理念 |
二、一致与冲突:中美经济外交目标 |
三、制裁与奖励:中美经济外交策略 |
四、接触与开放:中美双边互动模式 |
第四节 制度化渠道与中美经济外交着轨 |
第五节 包容性经济外交与新型大国关系起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 ——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论文的主要假设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金融外交的界定、渊源与特质 |
第一节、金融外交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金融外交的历史和理论渊源 |
第三节、金融外交的主要特质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中美关系与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 |
第一节、中美关系视野中的人民币汇率问题 |
第二节、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经济根源 |
第三节、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政治化:2002年~2003年6月16日 |
第四节、金融外交的形成:2003年6月16日~2003年9月2日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金融外交 |
第一节、“受害”集团的抵制游说 |
第二节、集体行动困境的破解 |
第三节、金融外交的共识集团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金融外交 |
第一节、行动中的美国国会 |
第二节、国会行动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国会行动的效果评估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美国政府与美国对华金融外交 |
第一节 美国金融外交中的行政部门 |
第二节、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策略:变化与根源 |
第三节、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的主要形式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美国对华金融外交:政策过程和分析框架 |
第一节、金融外交政策过程:不同阶段的角力 |
第二节、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不同视角的判断 |
第三节、金融外交分析框架:从网络到三角的回落 |
小结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A. 连续出版物 |
B. 专着 |
C. 学位论文 |
D. 报告 |
E. 报纸文章 |
F. 电子文献 |
(9)聚首财税论坛解析“十一五”财税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公共财政力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
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
着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
财政政策保持适中趋向 |
积极促进统一城乡税制 |
四、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财政》(《财政》)65年大事记[J]. 《中国财政》编辑中心. 中国财政, 2021(19)
- [2]政策网络视阈下我国不动产税收政策变迁分析[D]. 马雨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
- [3]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D]. 罗小军. 复旦大学, 2014(03)
- [4]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 ——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D]. 周叶菁. 复旦大学, 2009(04)
- [5]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下)[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张苏平,齐援军. 经济研究参考, 2007(33)
- [6]聚焦与评述:2005年世界经济大事回眸[J]. “世界经济与中国”研究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41)
- [7]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下)[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20)
- [8]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19)
- [9]聚首财税论坛解析“十一五”财税改革思路[J]. 本刊记者. 中国财政, 2006(01)
- [10]“十一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革——中国财税论坛2005’在京召开[J]. 惠安. 涉外税务,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