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作为基础研究

自动控制理论作为基础研究

一、作为基础研究的自动控制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亮[1](2021)在《DH36高强度船板钢全流程工艺优化和腐蚀防护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对高端船板钢的需求与日俱增,船舶的大型化、高速化对船舶结构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同时具有高强度、良好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能以及防腐蚀性能的船体用结构钢。本文针对国内某企业DH36高强度船板钢出口检测时冲击性能达不到船级社标准,部分炉次的常温冲击功从89.5-209J之间波动,其他力学性能也不稳定的实际生产问题,结合团队前期对DH36力学性能与其中元素波动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在对钢坯内在质量和微观、宏观缺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和金属学方法对冶金全流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满足国标的情况下对DH36化学成分、炼钢工艺、热轧工艺进行了全流程优化,获得了工艺稳定、性能优良的DH36产品;在低S、P含量(0.018-0.020%)范围对DH36船板钢的防海水腐蚀机理及超疏水锌镍合金镀层进行了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金相及夹杂物分析、断口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结合生产工艺,分析了 DH36高强度船板钢冲击性能不合及大幅波动的原因,发现钢中夹杂物特别是硫化物夹杂是引起内部缺陷的主要诱因之一。在钢板中心产生的宽大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带状组织中发现C、Mn元素的富集、成分偏析产生的心部异常组织及条状MnS、氮化物等夹杂,它们与钢基体的界面成为裂纹源,在轧后冷却或矫直过程张应力作用下使钢板内部产生裂纹。结合本研究团队前期对大数据下得到的DH36中S、P和常规元素与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高性能的DH36必须在LF精炼中将S含量脱到极低,而全流程P控制在0.018-0.020%,可以获得冲击韧性的极大值,并可大幅度降低C、Si、Mn、Al等元素的波动对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改善炼钢工艺后得到的S含量0.0030-0.0060%的钢坯的研究发现,硫化锰的析出温度及硫化物、氮化物等夹杂物大小对冲击性能有较大影响,即使是尺寸较小的硫化锰夹杂也影响钢板内部组织的连续性,裂纹源容易在夹杂物的位置产生,在受外力冲击时微裂纹的扩大使钢的冲击性能降低。MnS在奥氏体固相区析出,S含量越低,MnS在奥氏体区析出温度越低,尺寸越小;研究发现高性能DH36化学成分优化原则为:低C、中Mn,Nb、V微合金化,控制Al、V含量在低限,控制超低含量的S及0.018-0.020%的P;连铸优化后的参数为:拉速0.95m/min、比水量0.5L/kg、过热度25℃。通过转炉、LF精炼及连铸全流程参数优化后,得到的DH36铸坯中心偏析明显降低、钢板带状组织所产生的裂纹消失,冲击性能和焊接性能显着提高,波动范围大大减小。(2)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测试了炼钢流程优化后获得的性能优良的DH36高强度船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对不同变形量及变形温度条件下单道次轧制后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比进行了测定,结合控轧控冷,得到的最佳终轧温度为800-820℃、冷却速度为5-7℃/s、终冷温度为690-710℃,钢板低温冲击韧性稳定提高,不仅达到了船级社标准,而且-40℃和-60℃的低温韧性远高于标准值。厚度30mm的DH36船板钢,在焊接热输入分别为15kJ/cm和50kJ/cm情况下,探伤结果都为1级,焊缝对接接头拉伸、弯曲冲击性能以及硬度试验通过了船舶材料验证要求,解决了焊接性能不稳定的问题。(3)根据离子-分子共存理论(IMCT)建立了转炉冶炼DH36船板钢CaO-SiO2-MgO-FeO-Fe2O3-MnO-Al2O3-P2O5-TiO2 九元渣系与钢液间磷分配比LP预报模型,在生产企业获取转炉冶炼DH36船板钢冶炼末期渣-钢成分的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磷分配比预测模型用于冶炼DH36在控制磷含量的准确性。利用热力学理论证实了脱磷模型中关键参数NFtO的表征方程必须用“全氧法”,生产现场取得的数据也证实了理论表征方程的准确性,有力支撑了氧化脱磷模型的实施。由热力学模型得到的[%P]与lgLP,measured的关系,获取[%P]在0.018-0.020浓度区间所对应的DH36在转炉冶炼末期的1gLP为3.86-4.07,冶炼温度为T=1617-1634℃,相对应的终点渣的特性及成分范围为:二元碱度R2=2.5-3.5,(%MgO)=8-11.6,(%FeO)=11.9-13.8,(%Fe2O3)、(%MnO)、(%Al2O3)的成分对P的分配比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渣中(%TiO2)含量小于1.0%时对lgLP影响不大,但在1.0-1.3%时,lg LP波动较大,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利用IMCT理论建立了 DH36船板钢LF炉SiO2-Al2O3-CaO-MgO-MnO-TiO2-FeO七元渣系精炼脱硫的热力学模型,用30组工业数据验证表明,理论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研究发现,LS,Mgs对硫总分配比Ls的贡献很少,可以忽略不计;渣中MnO、TiO2含量以及精炼温度对硫分配比的影响不大。对硫的分配比影响最大的是炉渣碱度和钢液中氧含量[%O](或炉渣中(%FeO)含量),当炉渣碱度由2增加到6时,硫的分配比增加10倍;钢液中氧含量低于50ppm或精炼渣中(%FeO)<1时,硫分配比急剧增加。(4)模拟海水成分对所冶炼的低S、控P的DH36船板钢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EIS)的结果表明,P含量控制在0.018-0.020%、S 含量分别为 0.0030%、0.0050%和 0.0060%的钢中,更低的0.0030%硫的DH36钢的耐蚀性最好,扫描电镜对试样的腐蚀形貌分析表明,钢表面为均匀腐蚀,引起腐蚀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低硫状态下形成的少量的MnS夹杂与周围铁基体形成的腐蚀微电池引起的,说明低S船板钢依然不能阻止海水的侵蚀,这就需要对船板钢的防腐方法进一步研究。(5)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的锌镍合金镀层对DH36船板钢的腐蚀保护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在-0.8V和-1.0V较低电位下沉积,析出电势较高的镍离子优先析出,锌镍电沉积过程属于正常共沉积,沉积速度较慢,锌镍沉积层无法覆盖整个表面;在-1.2V较高电位沉积时,标准电极电势较低的锌快速析出,镍的沉积受到抑制,形成Zn(OH)2胶体膜,产生速度较快的异常共沉积,并形成致密的锌镍合金镀层,使得DH36的耐蚀性大幅提高;但在大于-1.4V更高电位下沉积时,也属于异常共沉积,形成较大沉积颗粒及较大孔洞,使得镀层的耐蚀性下降。(6)为了获得超级耐蚀船板钢,利用电沉积方法在DH36船板钢表面制备了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锌镍合金镀层,研究了电化学沉积时间对沉积层形貌、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润湿性的影响。经PFTEOS改性处理,发现沉积时间为3000s时,DH36表面形成了微纳米分层结构的锌镍合金镀层,其润湿性能从超亲水转变为超疏水,静态水接触角超过160°。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超疏水锌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相比于没有涂层的0.0030%低硫DH36船板钢提高32倍左右。这个研究为未来系统解决高端船板在海水中腐蚀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指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张莹[3](2021)在《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力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表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研究这一时段技术学科的提出和中国力学专业创建不仅是对学科历史的补充,而且为当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带来一些有益启示,更是为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学术界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前人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但尚存一些薄弱环节。研究着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考察在1949年之后中国力学学科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包括对科学家在力学专业建立之初对力学专业性质的讨论;二、梳理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的创建情况;三、分析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学科在中国建立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对三种类型的力学专业建立过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力学学科是在科学家的影响下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下建立起来的,是中国特色学科。研究以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力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进行历史考察,为技术学科的发展和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禹增一[5](2020)在《基于氧烛的新型胶囊粘液自升压封孔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层瓦斯压力监测是煤矿井下瓦斯治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基于“固体封液体,液体封气体”理念的胶囊压力粘液封孔器在瓦斯测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传统胶囊压力粘液封孔器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将传统封孔方法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氧烛的胶囊粘液自升压封孔器,成功实现了自动封孔测压过程,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封孔测压效率及准确性。基于氧烛的新型胶囊粘液封孔器主要由自动控制及测压模块、固体氧烛升压装置、膨胀胶囊和粘液储存装置组成。本文首先设计了固体氧烛升压装置,将氧烛作为整个装置的压力源,通过电触发的方式使氧烛分解,进而产生大量高压氧气实现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加压;粘液储存装置由粘液装置外壳以及膨胀储液组件组成,外壳两端设有爆破阀,膨胀储液组件内部充满高压粘液,当气体进入粘液储存装置并达到一定压力后,粘液储存装置两端的爆破阀会自动打开,并释放粘液,进而达到封孔的目的;利用西门子S7-200 PLC和VB6.0设计了新型封孔测压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氧烛触发装置实现远程控制氧烛的分解,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了膨胀胶囊和粘液储存装置增压管路的开闭,并结合压力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实现了装置的自动控制。从装置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等方面对初始装置进行了测试,优化了升压材料的原始配比。结果表明,当氯酸钠、镁粉、四氧化三钴及高岭土的比例为88:6:5:1时,氧烛分解时速度平稳,温度较低,并且能够在反应室中产生较高的压力。确定了压力与升压材料质量及反应室体积的函数关系,发现三者满足函数关系:P=0.02278mV-1。最后在模拟钻孔条件下进行了模拟封孔实验,根据推导出的函数关系计算了在一般工作条件(胶囊区压力3MPa,粘液区压力2MPa)时,本文设备的升压材料需求量,根据该需求量进行了模拟封孔实验,成功封堵了压力为0.93 MPa的模拟瓦斯气体。本文由图44个,表24个,参考文献80篇。

赵子俊[6](2020)在《推力室外壁高效电铸制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铸铜和电铸镍是用于制造氢氧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外壁的主要方法之一。典型的工艺为用可溶性填充物填充机械加工出的沟槽,然后在填充物表面涂一层银粉使其导电,先电铸一层薄铜封闭沟槽,对电铸铜层进行外轮廓修整后再电铸镍层。推力室身部外壁传统电铸加工效率普遍较低,限制因素有以下几点:1、为控制电铸铜的成分,铜层的电铸通常采用无添加剂硫酸铜电铸溶液。受溶液性能影响,为防止晶粒粗大,必须使用较小的加工电流密度(1~2A/dm2),电铸铜过程采用的电流密度低,电铸时间较长;2、镍层需经数次电铸才能达到厚度要求,因为电铸镍过程中,电铸层表面易产生气孔及结瘤,当表面质量恶化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停止电铸,在对电铸层表面进行修整后再继续电铸,停机修整过程大大延长了加工周期;3、缺乏专用的高效电铸机床,推力室外壁传统的电铸加工中通常借鉴滚镀设备的结构,可靠性低且效率低。为提高电铸铜加工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许用加工电流密度较高的电铸铜溶液配方,并对新配方性能进行了初步试验探究。根据引入游离硬质粒子摩擦辅助电铸技术的推力室外壁高效电铸工艺,设计出一套能满足推力室身部缩比件外壁电铸加工需求的电铸机床,并利用设计的电铸机床完成了缩比件外壁电铸试验。随后以缩比件外壁电铸机床功能为参照,结合全尺寸推力室外壁电铸工艺实际需求,开发出一套能满足全尺寸推力室外壁高效电铸加工需求的电铸机床。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为提升电铸铜加工效率,提出了一种以氨基磺酸铜为主盐的酸性电铸铜溶液配方,并通过试验探究出了一种稳定的溶液配制方法。使用0.3mol/L氨基磺酸铜和1.2mol/L氨基磺酸混合溶液进行电铸试验。以1A/dm2~5 A/dm2电流密度进行烧杯平板电铸试验并对电铸层性能进行检测,发现在该区间内,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电铸层表面质量变化很小;显微硬度在150HV~164HV范围内波动;抗拉强度不断提高,最大值为278.4MPa;延伸率先增后减,在3A/dm2时达到最大值28%。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该电铸铜溶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优异的沉积性能,且该溶液许用加工电流密度大于5A/dm2,该溶液体系具备替代硫酸盐电铸铜溶液体系的潜能。二、设计出了一套能满足最大长度450mm,最大直径φ280mm的液体火箭推力室身部缩比件外壁电铸加工需求的电铸机床。利用该电铸机床完成了某型号推力室缩比件的外壁电铸加工,电铸加工出的推力室缩比件成功通过了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中冷却通道所承受水压为20MPa,压力保持15min;所承受气压为10MPa,压力保持10min,试验结束后缩比件内壁无鼓包情况,整体无渗漏。三、在缩比件外壁电铸加工机床的设计基础上设计并加工出了一套高效、清洁、自动化的推力室身部外壁高效电铸机床,利用该机床可实现最大长度1m,最大直径φ800mm的全尺寸液体火箭推力室身部外壁的电铸加工。机床包含芯模安装/拆卸工位、清洗工位、电铸铜工位和电铸镍工位。溶液温控、溶液循环、工位转换、加工电流输出等功能均依靠PLC程序实现自动控制,加工过程高效、稳定。高效电铸机床带有尾气处理、废液收集等功能,可实现清洁化电铸加工。

李开松[7](2020)在《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文中认为半无模拉拔是一种金属材料近终形成形新技术,能够解决难加工金属线材无模拉拔时线材尺寸波动大,有模拉拔时道次变形量较小、所需拉拔力大等问题。但是由于半无模拉拔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等特点,决定了金属变形规律的复杂性以及精确成形控制的难度。由于上述相关基础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导致成形过程中常出现的拉断、堆积、漏拉等变形失稳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了半无模拉拔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本论文以TC4钛合金线材为原材料,将有限元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揭示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变形规律,分析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变形失稳机理,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开发半无模拉拔控制系统,为实现金属线材连续稳定半无模拉拔成形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探明了 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的变形规律。在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存在着入模线材直径不断增大的现象,导致线材在模具入口处堆积或在模具出口处拉断。随着加热温度由650℃升高到1050℃,入模线材尺寸波动由0.15 mm降低到0.04 mm再升高到0.08 mm。当拉拔速度由0.32 mm/s增大到0.36 mm/s,入模线材尺寸波动均小于0.04 mm,过渡段由2个增加到4个。当变形量由33%增加到51%时,入模线材尺寸波动由0.04 mm增大到0.08 mm,且入模线材最大直径由3.0 mm减小到2.6 mm。揭示了 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拉拔中断机理。在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拉拔速度降低时无模变形后的线材直径增大,线材产生过渡段,随后该过渡段进入模具变形时,入模线材速度逐渐减小,致使无模拉拔段拉拔速度同步减小,在进料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无模拉拔段速比逐渐减小,无模拉拔变形后的线材直径逐渐增大,导致拉拔中断。当拉拔速度由0.38 mm/s降低至0.34 mm/s时,入模线材直径由2.43 mm逐渐增大到3.0 mm,入模线材速度由0.34 mm/s逐渐减小到0.25 mm/s,无模拉拔段速比由1.36逐渐减小到1。建立了金属线材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进料速度控制模型。根据保持变形过程中无模拉拔段速比恒定的调控原理,基于体积不变定律,推导出初始阶段进料速度的控制模型。半无模拉拔变形量为33%、44%和51%时,在初始阶段采用进料速度控制模型进行调控,无模拉拔段速比分别稳定在1.28、1.52和1.8,即采用进料速度控制模型,能够保持金属线材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变形过程中无模拉拔段速比恒定,进而保持入模线材直径稳定,避免了拉拔中断现象。阐明了 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的变形规律。在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随着变形过程的进行,入模线材直径逐渐增大,尺寸波动也增大,导致线材在模具出口处拉断,并且随着模孔直径的减小或拉拔速度的增大,入模线材直径快速增大,且尺寸波动也增大,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变形越容易失稳。在加热温度为950℃、热模间距为30 mm、进料速度为0.25 mm/s、拉拔速度为0.53 mm/s、模孔直径为2.0 mm的工艺参数下,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变形时,无模拉拔段拉拔速度由0.53 mm/s波动减小至0.21 mm/s,然后降低为0,无模拉拔段速比由2.12波动减小至0.84,然后降低为0。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变形失稳是由于无模拉拔变形后的尺寸波动线材有模拉拔时导致入模线材速度呈波动性减小趋势,入模线材速度同时又是无模拉拔段的拉拔速度,使得无模拉拔段的速比也呈波动性减小趋势,从而导致入模线材直径呈波动性增大趋势。提出了通过模糊控制调整进料速度来控制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金属线材尺寸精度的方法。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了准稳态阶段模糊控制系统,采用最大隶属度函数法进行解模糊化,得到离线模糊控制规则表。采用模糊控制时,入模线材直径基本恒定,尺寸波动最大为0.06 mm;而未采用模糊控制时,入模线材直径连续波动,最大尺寸波动为0.8 mm。采用模糊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入模线材直径,使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实现稳定变形。开发了金属线材半无模拉拔控制系统,制备了难加工的TC4钛合金线材。在进料速度为0.25 mm/s、拉拔速度为0.34 mm/s、线材初始直径为3.0 mm、模孔直径为2.45 mm的条件下采用控制系统进行半无模拉拔实验,入模线材直径基本稳定在2.6 mm,尺寸波动小于0.06 mm。TC4钛合金线材道次变形量为30%时,半无模拉拔和有模拉拔稳定变形时的拉拔力分别为1700 N和3800 N。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时道次变形量可达60%,有模拉拔时道次变形量小于40%。与有模拉拔相比,半无模拉拔具有拉拔力小和道次变形量大的优点,适合难加工金属线材的制备。

戴吉平[8](2019)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文中指出实现换热站节能运行,重要的是找到高效的运行调节策略。同一个供热系统制定不同的运行调节策略,其运行效果往往不一样。要实现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的评价,就需要知道换热站实际的运行调节策略。然而换热站处的值班人员大多不清楚实际的运行调节策略,而如今大量的供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就是运行经验很好的载体。一种新兴的技术称为数据挖掘,是一种功能强大且功能多样的工具,用于提取隐藏在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知识。从实际数据中挖掘运行策略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将数据挖掘技术和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结合,应用到供热运行大数据中,第一步,将自相关函数图检验、傅里叶变换、高斯聚类、格鲁布斯法与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有效结合,挖掘一个采暖季多个运行调节水平的二次供水温度模式;第二步,采用自相关函数图检验、格鲁布斯法,挖掘一个采暖季不同流量水平的二次循环流量模式;第三步,从换热站运行方式、供热能耗、运行策略节能潜力出发,提出了运行策略评价的流程。并将上述分析方法进行集成,建立了基于供热运行数据的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方法框架。从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换热站对研究成果进行应用和检验。先对数据预处理,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框架能够挖掘出运行调节策略并得到评价结果,有效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框架用于今后更多的换热站供热运行数据分析工作中,能够指导换热站优化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单文娟[9](2019)在《造纸过程横向定量多变量解耦及时滞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定量表征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是最重要的纸张质量评价指标之一。高速印刷机的广泛使用及纸和纸板低定量化的发展趋势,对纸张纤维的匀度分布(主要反映在定量分布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仅采用传统的纵向(纸机运行方向)定量控制方案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纸张成纸质量日益提高的需要。纸张横向定量分布均匀度不仅关系到纸张本身的质量,还对生产效率和原材料消耗产生很大影响。对于造纸企业,在车速提高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有效地控制手段减小横幅定量差,可同时提高纸张质量与产量。随着低碳经济与纸张优质高产的发展趋势,纸张横向(CD,Cross Direction)定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在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及陕西省重点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下,围绕基于稀释水流浆箱的纸张CD定量控制策略展开理论和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由于CD定量控制问题中存在的诸如高维大系统、耦合时滞、时空错位等特性而带来的控制难题,探索通过在线智能控制策略来提高纸张定量均匀分布的有效方法。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稀释水流浆箱浓度调节模型的建立及浆流分布的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及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建模的角度研究了稀释水注入到主浆流的过程中对浓度的影响,得到唇板出口含水量的数学模型。探究通过唇板调节CD定量时存在逆向响应到稀释水调节CD定量时可消除逆向响应的原理。通过研究稀释水阀动作时对其两侧浆流浓度造成的影响,得到稀释水注入后唇口浓度的数学模型及分布规律,从而为稀释水水力式流浆箱结构优化设计和稀释水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能有效减少横向定量差。(2)CD定量控制的多变量降维及插值解耦策略研究CD定量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表明横向定量过程控制系统是一个采样数据稀疏的高维系统,且多个稀释水阀之间存在强耦合特性。论文围绕这一控制难题开展了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希望能将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转化为多个单回路群,采取分而治之的处理方法,来获取满意的控制效果。依此思路,以配备64只稀释水阀,320个测量点的实际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基于CD定量响应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320×64维的带状耦合关联矩阵,采用矩阵分块法将320×64维的大系统划分为包含主对角块与上下三角块的三个子系统。其次,对子系统实施分解算法控制,通过改变控制输入的约束形式,消除上下三角块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对主对角块系统构建转化矩阵,将320×64的高维非方系统降维成64×64维的Toeplitz方形系统。采用对角矩阵法对具有小范围耦合特性的Toeplitz对称系统进行解耦,针对对角线解耦网络支路多,解耦速度慢的特点,提出了插值解耦策略,得到新的解耦网络为一个稀疏的Toeplitz对称矩阵。与传统对角解耦网络相比,解耦支路由2408个减少到186个,大大减少解耦网络支路个数,实现了多变量系统的快速解耦。通过对解耦后的新系统设计对角化控制器,估算稀释水阀调节参数,完成了对定量为130g/m2的瓦楞纸定量系统的有效控制,并为工业过程中的多变量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大规模单回路时滞控制策略的研究纸页从流浆箱唇板运行到卷取部需要一定的时间,数据传输及执行器的动作输出之间存在着大时滞,本文针对由64个相似的时滞模型组成的单回路群系统,设计多变量Smith控制器,基于H∞控制理论,通过灵敏度函数的极小化得到解析Smith预估器主控制器参数整定的表达式,从而保证闭环系统具有足够的鲁棒稳定性和良好的控制性能。但当时滞过大时,H∞控制器控制效果下降,鉴于分数阶控制器具有更大的可调范围和更强的鲁棒性,本文在传统Smith预估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分数阶PID的双自由度Smith预估控制系统。采用最大灵敏度指标来整定控制器参数,这样所得到的控制器不仅能够对设定值进行较好的跟踪,同时有效地对扰动进行抑制。满足CD定量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间不确定性、大时滞、实时控制的要求。(4)基于压缩感知的定量信号重构与执行器对位方法研究扫描传感器在纸机的横向上以巡回扫描的方式测量纸张的定量,随着纸幅纵向运动,扫描传感器只能测量纸幅上“Z”字形区域的定量数据,测量数据包含变化相对缓慢的CD波动分量与较高带宽的MD分量。当QCS扫描频率不超过纸张MD分量变化频率的两倍时,会导致采样数据的缺失。针对纸张信号的稀疏特性,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对采样数据进行重构,恢复全幅定量数据。基于重构数据与实测数据分别进行CD定量响应模型的辨识,以验证压缩感知技术的重构效果。基于重构的采样数据,通过预估分离算法,分离出CD定量数据,实现横向曲线的纵向分离,为横向控制创造好的条件。CD定量控制中要求传感数据(即CD定量检测值)与执行器(即稀释水阀)之间必须严格对应,否则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位现象,调节点和检测点之间出现紊乱,导致CD定量控制失败。针对时空对位问题,通过确定执行器的响应中心、计算响应宽度、分析响应幅值的大小,建立了执行器与测量点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对位映射模型。工程中随机对一个或多个稀释水阀进行检验测试,观察对位关系是否正确。当产生错位时,可通过对物理映射数据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实现漂移错位纠正,从而获得正确的对位关系,以确保横向定量控制系统的有效性。(5)CD定量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实现在分析国外先进的稀释水横向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以西门子S7-300控制器为硬件主体,Step7和WinCC为软件开发平台,借助OPC技术和工业以太网通讯,给出了横向定量控制系统的具体工程实现方案。该方案结合试点造纸企业现有的QCS系统,依托MATLAB的计算功能进行算法实现。工程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案切实有效,横向定量差小于2%,定量指标得到改善。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致力于通过控制手段来解决中高速造纸机纸张抄造过程中的CD定量均匀分布问题。实验测试表明,施加快速解耦和时滞控制策略后,CD定量偏差变小,满足了定量控制的指标要求,能替代部分进口定量控制系统,为先进CD定量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参考。

李辰岭[10](2019)在《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速铁路的核心系统和关键装备,对于确保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将会造成行车中断,甚至是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铁路事故的发生,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模型及方法对铁路事故致因形成机理进行刻画和分析。人为因素在系统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在系统运行阶段,还在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阶段,人员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在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中,人员与技术系统共同防护系统安全。但是,人员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受到技术系统、组织管理和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像技术系统那样设计其安全特性。因此,如何系统性的从人-机-环的基础上以人机交互为中心分析系统事故致因机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系统安全问题。论文针对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分析问题需求,建立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及过程(Systems-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STAMP)的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事故分析方法。首先,在深入研究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社会技术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安全管理和运行控制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体现系统中的管理影响、人机混合特性。然后,基于人为因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和文献信息挖掘,构建了针对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的系统性事故致因分类系统—SACCS(Systematic Accident Ca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结合网络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形成了系统事故致因识别与权重分析方法。再者,为了挖掘致因之间的关系,基于组件交互提出了拓展型透镜模型——ELM(Extended Lens Model),以消除“事后之明(Hindsight biases)”分析的弊端,并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多对象多感知的组合拓展透镜模型分析方法;同时,提出多致因并发传播的事故致因影响传播模型,并用于定量分析事故致因的敏感度和动态影响。以此形成了针对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及分析方法,从而更加准确、高效的识别事故致因因素及评价。为保证方法的可靠性及正确性,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方式使用Krippendorff-Alpha指标对所提的模型进行评价。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拓展STAMP理论中的分层安全控制结构。以系统理论和控制理论为基础,根据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及管理过程特点,拓展STAMP的分层安全控制结构,构建系统开发、运营管理和运行过程的多过程事故致因模型,更准确的刻画系统中安全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引导分析人员更全面的理解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事故致因因素及影响。(2)提出系统性事故致因分类系统——SACCS。基于HFACS,根据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及事故特征,构建包括组织管理、过程监管、行为影响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技术系统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信息等六类的事故致因因素;在致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SACCS致因与控制回路的关联关系;为分析人员提供全面的致因分类,引导分析人员识别出详细的事故致因。(3)提出拓展型透镜模型——ELM。在认知理论透镜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多过程映射的拓展型透镜模型,用于系统组件交互分析,识别致因关联关系,以此形成系统性回溯分析方法;根据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特征,将ELM的使用拓展为“情境事件”和“感知者”之间的多重对应的分析,分析系统组件交互中的多重影响;为分析人员提供了致因因素关系分析的有效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事后之明”的弊端,更准确的分析致因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误致因。(4)拓展致因影响传播模型。在传统的致因影响传播模型基础上,增加多因素的并发和传播模式,更加客观的表示系统事故中致因发生的实际情况;给出致因影响传播网络的初始状态确定方法,及致因影响传播的计算方法和致因敏感度计算方法;为分析人员提供一种事故致因因素动态评估方法,更准确的评估致因因素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事故的形成动态过程,为事故的检测和预警提供基础。最后,论文以“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分析为例,采用本文所建立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及方法研究案例中的事故致因,得到了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及致因影响网络,然后通过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致因因素进行评价,得出致因因素对事故的影响权重及灵敏度。

二、作为基础研究的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基础研究的自动控制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DH36高强度船板钢全流程工艺优化和腐蚀防护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船板钢
        2.1.1 船板钢特点与分类
        2.1.2 DH36高强度船板钢的技术要求
    2.2 船板钢缺陷及其研究
        2.2.1 中厚钢板中的常见缺陷
        2.2.2 中厚板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2.3 船板钢的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2.3.1 船板钢的技术发展
        2.3.2 船板钢发展方向
        2.3.3 控轧控冷的研究
        2.3.4 国内外高强度船板钢的现状
        2.3.5 国内高强度船板钢存在的差距
    2.4 船板钢韧脆转变温度的研究
        2.4.1 船板钢的强韧化机制
        2.4.2 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因素
        2.4.3 合金元素的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
    2.5 DH36高强度船板钢耐蚀性评估与防护涂层的制备
        2.5.1 DH36高强度船板钢耐蚀性研究
        2.5.2 锌镍合金镀层防护工艺
        2.5.3 锌镍超疏水镀层防护工艺
    2.6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解剖分析
        3.2.2 炼钢和轧钢工艺优化设计及分析
        3.2.3 冲击性能检测及热模拟实验
        3.2.4 焊接性能试验
        3.2.5 耐蚀性评估
        3.2.6 锌镍合金镀层的制备与耐蚀性评估
        3.2.7 锌镍超疏水镀层制备与耐蚀性实验
4 DH36高强度船板钢冲击性能不合的宏观、微观机理分析
    4.1 DH36高强度船板冲击性能
    4.2 低倍分析
    4.3 断口分析
    4.4 金相及夹杂物分析
        4.4.1 非金属夹杂物评级
        4.4.2 金相及夹杂物分析
    4.5 夹杂物MnS析出热力学计算
        4.5.1 液相中MnS析出的热力学计算
        4.5.2 固液前沿液相中MnS析出的热力学计算
        4.5.3 固相中MnS析出的热力学计算
    4.6 微观缺陷分析
        4.6.1 异常组织的形成原因
        4.6.2 异常组织中夹杂物的形成机理
        4.6.3 异常组织中的裂纹源
        4.6.4 钢板中微裂纹形成的外部条件
    4.7 DH36冲击性能不合的综合分析及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DH36船板钢脱磷、脱硫模型的建立
    5.1 基于IMCT的DH36船板钢转炉冶炼控磷的热力学计算
        5.1.1 炉渣氧化能力与L_P预报模型
        5.1.2 CaO-MgO-FeO-Fe_2O_3-MnO-Al_2O_3-SiO_2-TiO_2-P_2O_5渣系IMCT模型
        5.1.3 IMCT渣系Fe_tO质量作用浓度的表征方法
        5.1.4 基于IMCT的船板钢磷分配比预报模型验证
        5.1.5 温度对船板钢L_P的影响
        5.1.6 渣成分对船板钢L_P的影响
    5.2 DH36船板钢脱硫模型
        5.2.1 DH36炼钢LF脱硫热力学模型
        5.2.2 钢中氧、硫含量对活度系数的影响
        5.2.3 钢液氧含量对L_S的影响
        5.2.4 精炼温度对平衡常数及L_S的影响
        5.2.5 精炼渣成分对L_S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DH36高强度船板钢成分、炼钢工艺优化及对焊接性能影响
    6.1 DH36高强度船板钢的成分优化设计
        6.1.1 DH36高强度船板钢冲击性能回归分析
        6.1.2 DH36高强度船板钢的成分优化
    6.2 炼钢工艺的优化
        6.2.1 炼钢生产工艺优化
        6.2.2 连铸生产工艺优化
    6.3 工艺优化的DH36高强度船板钢焊接性能试验
    6.4 本章小结
7 DH36高强度船板钢控轧控冷工艺及对冲击性能影响
    7.1 DH36船板钢连续冷却转变及组织细化研究
        7.1.1 DH36静态CCT曲线测定
        7.1.2 变形量及变形温度对奥氏体再结晶的影响
    7.2 控轧控冷工艺对DH36船板钢冲击性能的影响
        7.2.1 终轧温度对冲击功的影响
        7.2.2 终冷温度对冲击功的影响
    7.3 DH36高强度船板钢控轧控冷试验
        7.3.1 轧制工艺设计
        7.3.2 冲击韧性检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DH36船板钢耐蚀性研究及防护涂层制备
    8.1 DH36船板钢耐蚀性研究
        8.1.1 DH36船板钢极化性能研究
        8.1.2 DH36船板钢阻抗谱研究
        8.1.3 DH36船板钢盐水浸泡实验研究
    8.2 DH36船板钢锌镍合金电镀及耐蚀性研究
        8.2.1 锌镍合金层的微观形貌与成分分析
        8.2.2 锌镍合金层的耐蚀性分析
        8.2.3 锌镍合金层的耐蚀机理
    8.3 低硫DH36船板钢锌镍超疏水镀层及耐蚀性研究
        8.3.1 锌镍超疏水镀层的微观形貌与成分分析
        8.3.2 锌镍超疏水镀层的润湿性分析
        8.3.3 锌镍超疏水镀层的耐蚀性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力学学科国内研究现状
        1.2.2 力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资料来源
第2章 中国力学学科的建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2.1 国家的政策支持
    2.2 力学家的推动作用
    2.3 对力学学科性质的讨论
    2.4 力学学科的建立
第3章 基础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为例
    3.1 师资建设历程
    3.2 课程设置沿革
    3.3 历年人才培养统计
第4章 应用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为例
    4.1 师资队伍建设进程
    4.2 课程历史沿袭
    4.3 历届毕业生统计分析
第5章 技术学科视野下的力学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为例
    5.1 师资力量优化过程
    5.2 专业课程设置变革
    5.3 历年毕人才统计
第6章 三种不同类型的力学专业建设对中国力学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6.1 力学专业与人才培养
    6.2 科学家的影响
    6.3 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
    6.4 摆脱西方的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氧烛的新型胶囊粘液自升压封孔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直接法测量煤层瓦斯压力研究现状
    1.3 新型胶囊粘液封孔器的前期理论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新型胶囊-粘液封孔器的结构设计
    2.1 新型胶囊粘液封孔器整体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膨胀胶囊设计
    2.3 固体氧烛升压装置设计
    2.4 粘液储存装置设计
    2.5 测压及控制模块
    2.6 本章小结
3 软件程序设计
    3.1 系统I/O口配置
    3.2 设备工作模式分析
    3.3 PLC控制程序设计
    3.4 VB控制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氧烛的新型测压设备的实验研究
    4.1 氧烛材料配比优化实验
    4.2 基于氧烛的新型测压设备的压力研究
    4.3 模拟钻孔条件下的封孔效果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数据集

(6)推力室外壁高效电铸制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液体火箭推力室再生冷却技术及其结构特点
        1.1.1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结构及工作原理简介
        1.1.2 液体火箭推力室再生冷却技术
        1.1.3 液体火箭推力室再生冷却结构及其特点
        1.1.4 冷却剂的选择
        1.1.5 铣槽式结构推力室身部制造工艺
        1.1.6 推力室外壁传统电铸工艺效率
    1.2 电铸技术简介
        1.2.1 电铸基本原理
        1.2.2 电铸层生长机制
        1.2.3 电铸层晶体结构
        1.2.4 电铸技术的工艺特点
        1.2.5 电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3 电铸铜溶液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电铸铜溶液体系研究现状
        1.3.2 硫酸盐电铸铜体系
    1.4 摩擦辅助电铸技术简介
    1.5 推力室外壁高效电铸工艺流程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氨基磺酸盐电铸铜溶液配方组分与含量探究
    2.1 氨基磺酸及其盐在电化学沉积领域的应用
        2.1.1 氨基磺酸及氨基磺酸根改善溶液电铸性能原理
        2.1.2 氨基磺酸及其盐的主要应用
    2.2 氨基磺酸盐电铸铜溶液组分探究
    2.3 氨基磺酸盐电铸铜溶液各组分含量探究
    2.4 氨基磺酸铜的制备
    2.5 溶液配制方法
        2.5.1 试剂比例计算
        2.5.2 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5.3 溶液过滤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氨基磺酸铜溶液电铸特性基础试验探究
    3.1 氨基磺酸铜电铸溶液稳定性探究
        3.1.1 静置观察法
        1.试验方法
        2.试验结果
        3.1.2 老化试验法
        3.1.3 结论
    3.2 电流密度变化对电铸层性能的影响
        3.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3.2.2 检测仪器及分析方法
        3.2.3 检测结果及分析
        3.2.5 结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推力室身部缩比件外壁电铸机床设计及电铸试验
    4.1 缩比件外壁电铸关键工序及其特点
        4.1.1 前处理工艺
        4.1.2 工件清洗
        4.1.3 电铸铜加工
        4.1.4 电铸镍加工
    4.2 电铸机床设计要求
    4.3 电铸机床总体设计
    4.4 电铸机床关键部位设计
        4.4.1 电铸槽体设计
        4.4.2 电铸阴极工装及引电结构设计
        4.4.3 芯模挂具及旋转机构设计
        4.4.4 沉积单元设计
        4.4.5 溶液密封及陶瓷球防渗漏柔性连接机构设计
    4.5 电铸试验
        4.5.1 电铸铜层加工参数
        4.5.2 电铸镍层加工参数
        4.5.3 缩比件外壁电铸试验过程
        4.5.4 电铸试验结果
    4.6 缩比件电铸机床性能总结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力室身部外壁高效电铸机床设计
    5.1 推力室身部外壁高效电铸机床特点及设计要求
    5.2 推力室身部外壁高效电铸机床加工区域设计
    5.3 推力室身部外壁高效电铸机床关键部位设计
        5.3.1 电铸机床主要功能及控制方法
        5.3.2 芯模装夹及运动机构设计
        5.3.3 槽体溶液及陶瓷球快速密封机构设计
    5.4 推力室高效电铸机床主要性能参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变形规律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难加工金属线材制备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2.1 有模拉拔技术制备难加工金属线材
        1.2.2 无模拉拔技术制备难加工金属线材
    1.3 半无模拉拔技术研究现状
    1.4 塑性变形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1.4.1 颈缩失稳机理
        1.4.2 秒流量失稳机理
        1.4.3 流变失稳机理
    1.5 塑性加工精确成形控制研究现状
        1.5.1 塑性加工精确成形控制概述
        1.5.2 塑性加工精确成形控制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方案及创新点
        1.6.1 研究总体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方案
        1.6.4 主要创新点
    1.7 小结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入模线材直径变化规律
        2.3.2 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进料速度调控实验
        2.3.3 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入模线材直径变化规律
        2.3.4 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入模线材直径模糊控制
        2.3.5 半无模拉拔与有模拉拔对比试验
        2.3.6 半无模拉拔变形过程有限元模拟
    2.4 小结
3 半无模拉拔变形理论解析
    3.1 引言
    3.2 半无模拉拔变形过程分析
    3.3 半无模拉拔变形拉拔力求解
        3.3.1 拉拔力理论计算
        3.3.2 拉拔力实验验证
    3.4 小结
4 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变形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初始阶段入模线材直径变化规律
        4.2.1 加热温度对初始阶段入模线材直径的影响
        4.2.2 拉拔速度对初始阶段入模线材直径的影响
        4.2.3 变形量对初始阶段入模线材直径的影响
    4.3 初始阶段拉拔中断
        4.3.1 拉拔中断机理
        4.3.2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进料速度控制模型
    5.1 引言
    5.2 入模线材过渡段形貌
    5.3 半无模拉拔初始阶段进料速度控制模型
        5.3.1 理论模型建立
        5.3.2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变形规律研究
    6.1 引言
    6.2 半无模拉拔入模线材直径尺寸波动产生原因
    6.3 准稳态阶段入模线材直径变化规律
    6.4 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变形失稳机理
        6.4.1 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变形失稳演变过程
        6.4.2 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变形失稳机理
    6.5 小结
7 半无模拉拔准稳态阶段入模线材直径控制
    7.1 引言
    7.2 准稳态阶段入模线材直径控制方案
    7.3 准稳态阶段入模线材直径模糊控制
        7.3.1 模糊控制原理
        7.3.2 入模线材直径模糊控制
        7.3.3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7.4 小结
8 半无模拉拔控制系统开发与TC4钛合金线材制备
    8.1 引言
    8.2 半无模拉拔控制系统开发
        8.2.1 控制系统设计
        8.2.2 硬件设计
        8.2.3 人机界面设计
    8.3 TC4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成形
    8.4 半无模拉拔与有模拉拔对比试验
        8.4.1 拉拔力
        8.4.2 道次变形量
    8.5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电气控制系统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热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1.2.2 数据挖掘技术在暖通领域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理论分析
    2.1 直接连接系统供热调节理论公式
        2.1.1 质调节理论
        2.1.2 分阶段变流量质调节理论
        2.1.3 间歇调节理论
    2.2 间接连接系统供热调节理论公式
        2.2.1 质调节理论
        2.2.2 质-量调节理论
    2.3 实际换热站运行调节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方法
    3.1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挖掘算法流程
        3.1.1 判别一次侧循环流量控制方式
        3.1.2 判别二次供水温度曲线形式
        3.1.3 挖掘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
    3.2 换热站二次循环流量运行调节策略挖掘算法流程
        3.2.1 判别二次循环流量策略形式
        3.2.2 二次循环流量策略挖掘
    3.3 换热站二次侧运行调节策略评价工作流程
        3.3.1 从运行方式出发评价
        3.3.2 从整体能耗出发评价
        3.3.3 从运行策略节能潜力出发评价
    3.4 换热站二次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流程框架
    3.5 数据方法工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热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4.1 数据采集
        4.1.1 前期调研
        4.1.2 数据的获取
        4.1.3 数据样本质量
    4.2 数据预处理
        4.2.1 数据预处理流程
        4.2.2 数据预处理展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共建筑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
    5.1 二次供水温度策略挖掘
        5.1.1 判别一次侧循环流量控制方式
        5.1.2 判别二次供水温度曲线形式
        5.1.3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挖掘
        5.1.4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验证
    5.2 二次循环流量策略挖掘
    5.3 二次运行调节策略评价
        5.3.1 运行方式评价
        5.3.2 整体能耗评价
        5.3.3 运行策略节能潜力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住宅建筑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
    6.1 二次运行调节策略挖掘
        6.1.1 判别一次循环流量控制方式
        6.1.2 判别二次供水温度曲线形式
        6.1.3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挖掘
        6.1.4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验证
    6.2 二次循环流量策略挖掘
    6.3 二次运行调节策略评价
        6.3.1 运行方式评价
        6.3.2 整体能耗评价
        6.3.3 运行策略节能潜力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造纸过程横向定量多变量解耦及时滞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2 稀释水流浆箱浓度调节模型的建立及浆流分布的研究
    2.1 稀释水水力式流浆箱结构及稀释水调浓原理
        2.1.1 稀释水流浆箱结构
        2.1.2 稀释水调浓原理
    2.2 唇板调节与稀释水调节比较
        2.2.1 唇板开度调节法
        2.2.2 稀释水调节法
    2.3 出口含水量与浆流浓度稀释数学模型
        2.3.1 实验方法
        2.3.2 实验结果
        2.3.3 实验分析
        2.3.4 浆流浓度数学模型及逆向响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CD定量控制耦合特性分析及解耦控制策略研究
    3.1 CD定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2 高维耦合特性分析
    3.3 多变量系统降维设计
        3.3.1 耦合关联矩阵的分块
        3.3.2 子系统分解算法控制
        3.3.3 关联矩阵的维数变换
    3.4 CD定量控制系统的快速插值解耦
        3.4.1 对角矩阵法解耦
        3.4.2 插值解耦策略
        3.4.3 解耦仿真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大规模单回路的大时滞控制策略研究
    4.1 多变量解耦系统的Smith预估控制
        4.1.1 传统Smith预估器
        4.1.2 多变量时滞过程Smith预估控制
    4.2 单回路群的参数辨识
    4.3 H_∞最优鲁棒控制器设计
        4.3.1 H_∞控制理论基础
        4.3.2 基于H_∞控制理论的PID控制器设计
        4.3.3 基于H_∞控制理论的SISO时滞对象仿真
        4.3.4 基于H_∞控制理论的MIMO时滞对象仿真
    4.4 基于分数阶PID的双自由度Smith预估器设计
        4.4.1 双自由度Smith预估系统
        4.4.2 设定值跟踪控制器设计
        4.4.3 干扰衰减控制器设计
        4.4.4 基于分数阶控制器的时滞控制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压缩感知的CD定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
    5.1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数据采集
        5.1.1 压缩感知理论
        5.1.2 压缩感知和纸张估算
        5.1.3 全幅定量数据的重建方案
        5.1.4 数据模拟结果
    5.2 CD定量及MD定量数据的预估分离
    5.3 纸页成形过程中多传感器的布置
        5.3.1测量过程与数据估计问题
        5.3.2 测量模式
        5.3.3 多传感器布置
    5.4 本章小结
6 CD定量数据与执行器之间的对位设计
    6.1 执行器映射问题描述
    6.2 CD对位映射辨识方法
        6.2.1 CD定量扫描数据的预测模型
        6.2.2 单一执行器的响应中心映射模型
        6.2.3 线性收缩下对位参数辨识
        6.2.4 非线性收缩下对位参数辨识
        6.2.5 响应宽度
        6.2.6 相对响应幅度
    6.3 错位恢复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稀释水流浆箱的CD定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7.1 CD定量控制系统架构的设计
        7.1.1 总体设计
        7.1.2 硬件设计
        7.1.3 软件设计
    7.2 CD定量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
    7.3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工作总结
    8.2 研究工作创新点
    8.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联矩阵G_0计算程序
附录B: CD定量数据重构算法的Matlab程序
附录C: 本文应用的定量重构数据
附录D: 本文应用的定量测量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事故致因模型研究
        1.3.2 事故分析中人因识别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1.3.3 当前研究的不足及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2 系统事故致因模型及研究方法综述
    2.1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2.2 系统性事故致因模型及事故分析方法
        2.2.1 基于分层的社会技术系统事故模型及分析方法
        2.2.2 基于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及分析方法
        2.2.3 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及分析方法
        2.2.4 三种模型及方法的对比分析
    2.3 人误因素建模与分析方法
        2.3.1 人误及诱发因素分析
        2.3.2 人误形成机理建模与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高铁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框架
    3.1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
        3.1.1 系统组成
        3.1.2 系统组件交互
        3.1.3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层次结构特征
    3.2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安全
        3.2.1 系统理论安全观
        3.2.2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安全威胁来源
    3.3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框架
        3.3.1 系统理论的模型要求
        3.3.2 模型基础
        3.3.3 模型内容
        3.3.4 基于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的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ACCS的高铁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识别与权重分析
    4.1 系统性事故致因分类系统—SACCS
        4.1.1 SACCS构建方法
        4.1.2 SACCS的分层致因
        4.1.3 SACCS的可靠性验证
    4.2 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致因权重计算
        4.2.1 网络分析法(ANP)结构
        4.2.2 权重计算的基本步骤
    4.3 致因识别与权重分析
        4.3.1 SACCS与控制回路
        4.3.2 致因识别与分析流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ELM的高铁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关系及动态影响分析
    5.1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中的交互
    5.2 透镜模型(Lens Model)
    5.3 基于透镜模型的系统事故致因关系分析
        5.3.1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交互的透镜模型
        5.3.2 拓展型透镜模型分析应用
    5.4 基于级联失效的事故致因关系动态影响分析
        5.4.1 系统性事故致因关系网络—SACN
        5.4.2 事故致因关系动态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Krippendorff-Alpha的高铁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模型评价
    6.1 系统事故致因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6.1.1 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
        6.1.2 模型评价指标
    6.2 高铁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评价
        6.2.1 调查问卷和数据收集
        6.2.2 Krippendorff-α计算方法
        6.2.3 模型可靠性计算
        6.2.4 模型效用计算
    6.3 本章小结
7 案例分析:“7.23”甬温铁路事故致因分析及评价
    7.1 案例介绍
        7.1.1 线路和设备情况
        7.1.2 事故发生经过
    7.2 基于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的分析
        7.2.1 事故相关的系统及系统危险
        7.2.2 系统分层安全控制结构
        7.2.3 事故致因识别及权重分析
        7.2.4 事故致因关系及动态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果
    8.2 论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事故致因检索文献列表
附录B 高铁列控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评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作为基础研究的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DH36高强度船板钢全流程工艺优化和腐蚀防护的基础研究[D]. 李宏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1952年院系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力学专业考察[D]. 张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基于氧烛的新型胶囊粘液自升压封孔器研究[D]. 禹增一.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推力室外壁高效电铸制造基础研究[D]. 赵子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钛合金线材半无模拉拔变形规律及其控制[D]. 李开松.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8]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D]. 戴吉平. 天津大学, 2019(01)
  • [9]造纸过程横向定量多变量解耦及时滞控制策略研究[D]. 单文娟. 陕西科技大学, 2019
  • [10]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研究[D]. 李辰岭.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4)

标签:;  

自动控制理论作为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