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蛋壳的古代陶器

薄如蛋壳的古代陶器

一、薄如蛋壳的古陶器(论文文献综述)

秦金娇[1](2018)在《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7000-5000年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腹地的考古学文化长期被考古学界笼统的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化系统。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与长江之间,整片流域东临黄海,西源桐柏、伏牛两山,南以大别山、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与长江比邻,北屏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同时和黄河流域接壤,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形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域单元。但淮河区域的文化还是一并被分为两个部分,黄河流域文化占据淮河以北,淮河以南则纳入长江流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流域各地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考古学家如高广仁、邵望平等人对此展开研究,发现淮河流域确实存在一个独立于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文化系统之外的史前文化系统,它与黄河文化系统和长江文化系统呈平分天下之势。随着考古资料的相继发表,淮河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脉络日渐清晰,学术界对该地区各文化的年代学分析及比较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以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7000-5000年时期的主要遗址出土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岩相、物相、元素成分、烧成温度等方面的分析检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原料特点、制作工艺和产地等相关问题,以期为淮河中下游流域的考古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样品基质中很少发现较大颗粒的矿屑、岩屑,表明淮河中下游流域距今7000-5000年时期制作陶器时已普遍对陶土进行淘洗。(2)根据实验表明,淮河中下游流域各遗址的羼和陶中所含的羼和料较多,推测均为人工掺合,根据羼和料的种类可将此区域的羼和陶笼统分为夹砂陶、夹蚌陶和加云母陶,其中夹蚌陶均为密实陶。(3)史前时期人们烧制陶器所使用的原料一般为就地取土,淮河中下游流域不同遗址烧制陶器时所使用的原料内包含物基本相同,可推断淮河中下游流域距今7000-5000年时期所处的地质环境基本相似。(4)根据夹蚌陶器中方解石的普遍存在,结合热膨胀仪的分析结果,初步推测这一时期侯家寨遗址陶器的烧成温度范围在800-850℃之间,最高不会超过900℃。(5)新石器时代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彩陶工艺已比较成熟,彩陶中红彩和黑彩两种彩最为常见,经鉴定红彩为赤铁矿,黑彩为炭黑。(6)万北遗址黑陶采用渗炭工艺烧制而成,表明距今7000-5000年时期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古代先民已掌握了渗碳工艺。

赵超超[2](2016)在《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研究》文中指出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标志性器物,因其陶胎薄如蛋壳而闻名,不仅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更是研究龙山文化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在前辈学者对中国史前陶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系统全面地对蛋壳黑陶高柄杯展开专题探索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课题的学术背景。第二部分是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出土情况,通过梳理发现,主要集中在山东龙山文化的姚官庄类型、尹家城类型、尧王城类型的区域内,并且蛋壳黑陶高柄杯仅出土于墓葬遗址,而未见于居址中。第三部分是蛋壳黑陶高柄杯的类型学分析,通过分类和分期,梳理完成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由大汶口文化的觚形杯和黑陶高柄杯发展而来,最终在岳石文化时期消亡这一历史的必然过程。第四部分是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制作工艺解读,包括了原料、成型、装饰和烧制等每个环节,并通过对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资料的比对,未见器形有完全相同的两件器物,基本排除了模制的可能性。第五部分是蛋壳黑陶高柄杯与社会复杂化进程,这一章节中探讨了蛋壳黑陶高柄杯的生产组织方式、消费和流通、及其功用,揭示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史。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的观点做出总结。

张畅[3](2015)在《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罗庄日用陶瓷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特征鲜明,在拥有物质价值的基础上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与当地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息息相关,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传统手工艺是罗庄日用陶瓷的根本,传承和创新是罗庄日用陶瓷的发展趋势。论文以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考察为主要方法,对罗庄的美术馆、文化馆、档案馆以及民间艺人谢景岭进行深入探访,收集大量图片、视频、实物资料,把握大的研究方向,目的在于研究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特征、价值、传承和发展。论文系统的分析了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材料、工艺、烧成等物质技术特征,拙”“满”“粗”“硬”的造型特色,以及黝黑的色泽和简洁朴实的装饰特色。罗庄日用陶瓷设计中蕴含的观念和价值是当地的社会风俗、人民智慧的体现,分析了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附加价值。通过对罗庄日用陶瓷现状的研究,剖析了罗庄传统日用陶瓷逐渐没落的原因,提倡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鲁南瓷都的美喻经久不衰,传统日用陶瓷得到推广,酒店日用陶瓷大力发展是罗庄日用陶瓷传承的重要体现;新材料的应用、造型装饰的多元化以及现代设计理念的介入是罗庄日用陶瓷的发展趋势。罗庄日用陶瓷朴拙粗野,独具一格的风格特色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是罗庄独有的风格特色,罗庄日用陶瓷需要传承与发展并重。

崔维新,鲁莎莎[4](2014)在《论海岱龙山文化黑陶的艺术特色》文中提出中国的造型艺术始于陶,陶制材料的发明和陶制品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活不断进步的需要,也是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据考古资料证明,人们曾发现过1万年前的陶片,但在我国历史上陶器的繁荣是在新石器时代,特别是以海岱地区龙山文化黑陶的发展为代表,并成为史前艺术的最繁荣时期,达到了人类手工制陶技术的顶峰。1930年至1931年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对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遗物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学家最初把这一遗存称其为黑陶文化。不久,即被正式命名为龙山文化。在城子崖发现龙山文化之前,中国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极高的彩陶和红陶。海岱地区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彩陶之后

高阿申[5](2013)在《是“香熏炉”还是“陶罐”》文中提出关于香炉的起源,有研究者撰文称: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熏炉"。物证是陈列在山东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展厅的一件被标为"陶罐"的器物(图1),它应当属于一件香熏炉。因为,出土于龙山文化遗址的这件器物,"其肩部平行分布一圈小孔",小孔约有20个,孔径0.2厘米。文章说:"陶罐是贮藏食品之器,无需打洞,而且,以当时的工艺技术,要在陶器上打洞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由此,我猜想这器物应该不是普通的陶罐,而极有可能是龙山

崔炜[6](2013)在《禹会遗址出土薄胎黑陶的工艺产地及相关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禹会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禹会村村南,距今4300-415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单纯的大型龙山时代遗址。从揭露出的遗迹现象的特点来看,这里是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临时性居址,发掘者认为可能与龙山时代晚期发生的“禹会涂山”事件有关。禹会遗址出土有两类差异十分明显的陶器,一类是质地酥松、制作粗糙的普通陶器,包括普通厚胎陶器、薄胎红陶、薄胎灰陶和薄胎白陶,另一类是质地细腻、制作精致的薄胎磨光黑陶,两类陶器不同的质地和外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发掘者认为,禹会遗址是一处临时性的祭祀场所,各类普通陶器可以在露天条件下大批量的烧制,而以薄胎磨光黑陶为代表的精致陶器,从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似乎并不具备烧制它们的能力,同时,考虑到禹会遗址文化现象十分复杂,其出土陶器具备南北方多个文化的因素,因此,禹会遗址出土的薄胎磨光黑陶很可能不是本地生产,而是由外地传播而来。本论文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岩相分析法等科技考古手段,分别对禹会遗址出土的薄胎磨光黑陶与其他普通陶器,以及山东日照两城镇、临淄桐林等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薄胎黑陶和蛋壳黑陶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物相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探讨了禹会薄胎黑陶的制陶工艺和产地等问题,同时也对不同遗址的蛋壳黑陶产地问题以及蛋壳黑陶与薄胎黑陶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禹会遗址出土薄胎磨光黑陶与普通厚胎陶器的主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在主量元素组成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分析结果同时显示,禹会遗址不同的薄胎黑陶样品之间,其主量元素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上述现象表明禹会普通陶器和薄胎黑胎之间以及薄胎黑陶不同个体之间所使用的制陶原料或原料加工程度并不相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禹会薄胎磨光黑陶采用了比较细腻,风化程度较高粘土作为制陶原料,并且这些粘土原料很可能还经过了除杂、淘洗、沉淀、陈腐等加工过程,其胎体中包含的矿物晶体都具有一定的颗粒排列配向,这应该与陶器成型时所使用的快轮工艺有关。此外,禹会薄胎磨光黑陶仅在胎体近表面处分布有少量粒度细小的黑色碳屑,表明禹会薄胎黑陶在烧成过程中的渗碳作用并不充分,它们在烧成工艺上与蛋壳黑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禹会普通薄胎红陶在主量元素组成、显微结构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与普通厚胎陶器基本一致,从微量元素分析看,禹会薄胎红陶仍与禹会普通陶器一致表明禹会薄胎红陶使用了与禹会普通厚胎陶器相同的原料,且同在禹会当地烧制,其很可能是禹会人为仿制薄胎黑陶而制作的“赝品”。而禹会薄胎白陶则是使用了特殊的白色粘土原料,其产地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分析结果显示,禹会薄胎灰陶与薄胎磨光黑陶无论是工艺还是原料都基本一致,因此,禹会薄胎灰陶应该是一种未经过渗碳处理的“薄胎黑陶”。3.禹会陶器微痕量元素化学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禹会薄胎磨光黑陶与普通厚胎陶器产地不同,它们应是由外地传入,且其可能的产地来源至少在2处以上。此外,根据对禹会遗址薄胎黑陶与山东两城镇、西朱封、桐林以及安徽尉迟寺等遗址出土薄胎样品的微痕量元素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比较,禹会薄胎黑陶并不是来源于上述遗址。4.山东地区两城镇遗址、西朱封遗址和桐林遗址蛋壳陶样品,从稀土元素配分图来看,具有各自的地域性特征,它们不是来自某一个可能的蛋壳黑陶生产中心,但西朱封遗址出土蛋壳黑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遗址的蛋壳黑陶之间可能有少量的交流。两城镇遗址出土蛋壳黑陶与薄胎黑陶样品的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以及岩相分析显示,这两类陶器制作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粘土原料。

付永旭[7](2013)在《河南巩义市北侯村现存的陶器磨光工艺技术调查》文中指出在考古遗址的发掘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陶器,它们的表面局部或全部十分光滑,显然是经过了特殊工艺的处理,考古学家将这类器物称为磨光陶器,将这一工艺称为磨光工艺。作为一种工艺技术,其至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经出现。如大地湾文化的圜底碗①,裴李岗文化的壶和钵②,等等。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是陶器磨光工艺技术繁荣发达的代表性地区之一。然而,在中国考古学中,陶器的磨光工艺技术研究是不够的,对其认识需待进一步深入。笔者目力所及,中国较早注意到陶器磨光并进行初步研究的考古学家,首推梁思永和吴金鼎两位先生。梁氏在193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陶器磨光的方法:"……

马子恺[8](2012)在《玄机妙理 浑然天造——黑陶的鉴赏与收藏》文中研究说明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成为划分新石器时代前后期的重要标志。黑陶具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坚如瓷、声如磬"的特点,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不同色泽,刻花精细,造型优美,有极强的表现力,被史学界誉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赞誉。黑陶的价值黑陶是我国龙山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出于对一种古文明的追求和一种心灵的享受,黑陶的收藏逐渐时兴,成为藏家的新宠。实用型的黑陶历经几千年的长埋,存世的已经十分罕见,出土的黑陶作

高纪洋[9](2012)在《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它的发展概况及规律。样式是器皿造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在一定地域或时代,出现一定数量造型相似的器皿,明显不同于其它器皿造型,它们所具备的群体特征,即可视为一种造型样式。样式对中国古代器皿来说,是造型保持一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持较高艺术水平和使用价值的有力保障。本论文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根据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系统的宏观发展情况,按其体系框架建构过程分为六大阶段:萌生与兴起(新石器时代)、礼器化(夏商至西周)、实用化和趋向统一(春秋至秦汉)、多元与交融(汉末至隋唐)、农牧民族的整合(五代至元)、成熟和定型(明清)。通过对以上六个时期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器皿以中原汉族造型样式为中心、不断整合少数民族及外来造型样式的过程。第二章分析造型样式与相关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用功能决定其基本形态、限定其变化范围、推动其不断完善。政治因素对礼器及高层次器皿造型影响很大、作坊性质使其造型样式分化明显,合作与传承方式、器皿商品属性等均对造型样式有一定影响。工艺技术的提高会推动器皿造型样式的面貌革新,造就相应的造型样式。思想文化是相应器皿造型样式产生的人文背景。宗教是器皿造型样式传播与改变的一股重要影响力量。器皿造型样式在特定起居方式和生活习俗中产生并延续。第三章为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产生、记录、传播与变革,主要是厘清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衍生途径、记录及其传播、交流方式。衍生途径主要包括模仿借鉴事物形象、增减附件、整体或局部的形体变异、组合拼接。图文记录与研究主要有官方图文记录,文人金石学图文记录。器皿造型样式的交流与融合,主要包括对国内各族和外国、不同材质器皿间的纵向、横向转移。第四章主要选取无附件为主型的碗和有附件为主型的壶两类器皿,对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谱系进行案例分析。以两大最为常见的器皿作为代表,总结其主体与附件部分造型样式的演变轨迹,及其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谱系图。总之,中国古代器皿作为中华文明大格局之下的一种物质文明,其造型样式的变化既难以摆脱这一母体的影响,又具备器皿造型样式发展的独特规律性。中国古代器皿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是中华文明演进的大历史环境的产物。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和一脉相承的框架,决定了这两点也是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最根本的总体特征。

田继宝,李俊美[10](2010)在《论城子崖龙山文化黑陶的艺术特色》文中提出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命名地,享有中国考古圣地的美誉。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回顾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发现、发掘近80周年的学术历程,我们深感城子崖遗址在我国史学界的地位和对我国史前考古学的贡献。现就城子崖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黑陶的艺术特色简论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城子崖遗址出土了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陶器。中国的造型艺术始于陶,陶制材料的发明和陶制品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活不断进步的需要,也是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

二、薄如蛋壳的古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薄如蛋壳的古陶器(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7000-5000年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陶瓷的历史发展回顾
    1.2 中国古陶瓷的科技考古发展
    1.3 陶瓷考古常用分析方法
        1.3.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1.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1.3.3 拉曼光谱分析
        1.3.4 热膨胀分析
        1.3.5 陶器的显微结构分析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淮河流域中下地区距今7000-5000年主要文化遗址概述
    2.1 侯家寨文化
        2.1.1 侯家寨遗址发掘情况
        2.1.2 侯家寨文化概述
    2.2 万北文化
        2.2.1 万北遗址发掘情况
        2.2.2 万北文化概述
    2.3 青莲岗文化
        2.3.1 青莲岗遗址发掘情况
        2.3.2 青莲岗文化概述
第三章 淮河流域中下游陶器产地研究及羼和陶的制作工艺
    3.1 样品介绍
    3.2 实验方法及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射线荧光分析
        3.3.1.1 样品处理
        3.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2 岩相分析
        3.3.2.1 样品制备
        3.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3.3.3.1 样品制备
        3.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4 拉曼光谱分析
        3.3.4.1 样品制备
        3.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5 烧成温度分析
        3.3.5.1 样品制备
        3.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黑陶和彩陶的制作工艺研究
    4.1 彩陶及黑陶的研究现状
    4.2 彩陶及黑陶的制作工艺研究样品介绍
    4.3 实验设备
    4.4 结果分析
        4.4.1 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
        4.4.2 拉曼光谱分析
        4.4.3 扫描电镜(SEM-DES)
        4.4.4 重烧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国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2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出土情况
    2.1 姚官庄类型的高柄杯出土情况
    2.2 尹家城类型的高柄杯出土情况
    2.3 尧王城类型的高柄杯出土情况
    2.4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出土比例
3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类型学分析
    3.1 蛋壳黑陶高柄杯分类与分期
        3.1.1 蛋壳黑陶的分类
        3.1.2 蛋壳黑陶的分期
    3.2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演变规律
        3.2.1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滥觞——大汶口文化觚形杯
        3.2.2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发展——大汶口文化黑陶高柄杯
        3.2.3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兴盛
        3.2.4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消亡
4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制作工艺
    4.1 原料来源及制备
    4.2 成型方法
    4.3 磨光及装饰
    4.4 烧制
    4.5 渗碳工艺
5 蛋壳黑陶高柄杯与社会复杂化进程
    5.1 龙山文化时期制陶手工业生产组织形态
    5.2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5.3 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功用考察
        5.3.1 酒器与礼器
        5.3.2 龙山文化陶礼器
        5.3.3 蛋壳黑陶高柄杯与祭祀、丧葬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概念限定
        1.4.1 民间陶瓷
        1.4.2 日用陶瓷
        1.4.3 罗庄日用陶瓷
2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的概况
    2.1 罗庄地域特征
    2.2 独具一格的“蛋壳陶”
    2.3 以民间陶瓷为根基
    2.4 罗庄日用陶瓷的器物类型
    2.5 罗庄日用陶瓷的发展现状
3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特征
    3.1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特征
        3.1.1 材料来源于当地
        3.1.2 成型得益于手艺
        3.1.3 生产借助于工具
        3.1.4 烧成受限于材质
    3.2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造型特征
        3.2.1 “拙”
        3.2.2 “满”
        3.2.3 “粗”
        3.2.4 “硬”
    3.3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装饰特征
        3.3.1 灰黑色的胎土本色
        3.3.2 铮亮黝黑的釉色
        3.3.3 质朴简洁的传统纹饰
4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观念及价值
    4.1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观念
        4.1.1 浓厚的乡土气息
        4.1.2 严谨的传承之风
        4.1.3 生生不息的发展
        4.1.4 稳中求新的变通
    4.2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价值
        4.2.1 物美价廉的经济价值
        4.2.2 崇尚手艺的文化价值
        4.2.3 不断变化的实用价值
        4.2.4 创新赋予的附加价值
5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5.1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传承
        5.1.1 延续鲁南瓷都的美誉
        5.1.2 传统日用陶瓷产品得到推广
        5.1.3 酒店日用陶瓷的新发展
    5.2 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
        5.2.1 广泛应用新材料
        5.2.2 造型装饰的多元化
        5.2.3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图片来源
附录B:陶砂壶手工制作过程图解

(6)禹会遗址出土薄胎黑陶的工艺产地及相关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禹会遗址
        1.1.1 禹会遗址概述
        1.1.2 禹会遗址出土陶器
        1.1.3 禹会遗址的年代与性质
    1.2 龙山黑陶
        1.2.1 龙山黑陶
        1.2.2 蛋壳黑陶与薄胎黑陶
        1.2.3 龙山黑陶科技考古研究现状
    1.3 选题及研究思路
        1.3.1 选题
        1.3.2 研究思路
    1.4 与本研究有关的其它遗址
        1.4.1 蒙城尉迟寺遗址
        1.4.2 临淄桐林遗址简介
        1.4.3 临朐西朱封遗址
        1.4.4 日照两城镇遗址
第2章 古陶瓷产地分析理论与方法
    2.1 古陶瓷产地分析的基本原理
    2.2 古陶瓷产地研究的主要方法
        2.2.1 成分分析
        2.2.2 显微结构分析
        2.2.3 同位素分析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散点图
        2.3.2 聚类分析
        2.3.3 主成分分析
        2.3.4 稀土元素的处理方法
第3章 禹会遗址薄胎黑陶工艺研究
    3.1 主量元素组成分析
        3.1.1 样品与实验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 禹会陶器显微结构分析
        3.2.1 样品与实验
        3.2.2 结果讨论
    3.3 烧成温度的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禹会遗址薄胎黑陶产地研究
    4.1 禹会薄胎黑陶是否产自本地
        4.1.1 样品与实验
        4.1.2 结果与讨论
        4.1.3 小结
    4.2 禹会遗址薄胎黑陶源自何处
        4.2.1 样品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3 小结
第5章 蛋壳黑陶与薄胎黑陶的相关问题分析
    5.1 两城镇、西朱封和桐林遗址蛋壳黑陶的微量元素比较分析
        5.1.1 引言
        5.1.2 样品
        5.1.3 结果讨论
        5.1.4 小结
    5.2 薄胎黑陶与蛋壳黑陶的关系分析
        5.2.1 引言
        5.2.2 样品
        5.2.3 结果分析
        5.2.4 结论
第6章 结论
    6.1 禹会薄胎黑陶的相关问题
        6.1.1 禹会遗址薄胎黑陶产地
        6.1.2 禹会遗址陶器制陶工艺
    6.2 禹会其他薄胎陶器的相关问题
    6.3 蛋壳黑陶与薄胎黑陶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8)玄机妙理 浑然天造——黑陶的鉴赏与收藏(论文提纲范文)

黑陶的价值
黑陶的鉴藏
黑陶的保养

(9)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论文基本结构
第一章 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体系发展概况
    第一节 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萌生与兴起——新石器时代
        一 器皿造型样式的起源问题
        二 器皿造型样式的兴起——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第二节 以礼器为重点的器皿造型样式——夏商至西周时期
        一 礼器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
        二 以酒器为核心的礼器系统——商代
        三 以食器为核心的礼器系统——西周
    第三节 器皿实用功能增强与造型样式的趋同——春秋至秦汉
        一 “神本”向“人本”的转换——春秋战国
        二 实用性进一步回归与样式趋同——秦汉
    第四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多元与交融——汉末至隋唐
        一 流动中的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
        二 广采博纳的吸收——隋唐
    第五节 农、牧业民族器皿造型样式的整合——五代至元
        一 器皿造型样式多样来源的合流——五代、两宋
        二 农、牧民族器皿造型样式的整合——辽、夏、金、元
    第六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成熟和定型——明清
        一 器皿造型样式的成熟——明代
        二 器皿造型样式的定型——清代
第二章 器皿造型样式的主要构成因素
    第一节 实用功能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实用功能决定器皿造型样式的有限度设计
        二 实用功能推动器皿造型样式不断完善
        三 实用功能是器皿造型最终样式的依据
    第二节 政治因素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礼器造型样式受礼教的强烈支配
        二 政府机制对器皿造型样式的管理
        三 上层社会喜好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因素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原始手工业所产器皿的造型样式已经分化
        二 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三 官府手工业生产方式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四 器皿商品属性对其造型样式的影响
    第四节 工艺技术发展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每种器皿造型样式均由相应的工艺技术来实现
        二 工艺技术的提高会推动器皿造型的面貌革新
        三 工艺技术的特性造就相应的造型样式
    第五节 地理环境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楚器皿造型样式
        二 滇国青铜器造型样式
        三 其它地域特色突出的器皿造型样式
    第六节 宗教文化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原始宗教观念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二 佛教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三 道教对器皿造型样式的影响
    第七节 生活方式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饮食结构与器皿造型样式
        二 起居方式与器皿造型样式
        三 文化习俗与器皿造型样式
    第八节 审美与器皿造型样式
        一 中国古代不同人群审美观念的影响
        二 器皿造型样式与其它审美要素的关系
第三章 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的产生、记录、传播与变革
    第一节 器皿造型新样式的主要衍生途径
        一 模仿借鉴事物形象
        二 增减附件
        三 整体或局部变异
        四 组合拼接
    第二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记录
        一 官方机构的图文记录
        二 金石学中的图文记录
    第三节 器皿造型样式的交流与融合
        一 中国器皿对外来造型样式的融合
        二 中国瓷器造型样式的对外传播
    第四节 造型样式在不同材质器皿间的转移
        一 超越器皿材质的纵向延续
        二 超越器皿材质的横向转移
        三 器皿造型样式的隔代传播
第四章 古代器皿造型样式谱系案例分析
    第一节 碗的主要类型及其造型样式谱系
        一 碗类器主要造型样式
        二 历代碗类器造型典型样式汇总
    第二节 碗(钵)的造型样式演变轨迹及其原因
        一 底足形态的演化规律
        二 口沿部分形态的演变
        三 腹壁形态的演变
    第三节 壶的主要类型及其造型样式谱系
        一 壶的基本结构及造型特点
        二 壶类器主要造型样式
        三 历代壶类器造型典型样式汇总
    第四节 壶类器造型样式演化规律及其原因
        一 壶口形态及其演变
        二 壶盖造型及其发展变化
        三 腹部形态的演变
        四 壶流的造型变化
        五 系、把等附件造型的变化
结论
征引文献
图片来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表
后记

四、薄如蛋壳的古陶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7000-5000年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D]. 秦金娇. 安徽大学, 2018(11)
  • [2]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研究[D]. 赵超超.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4)
  • [3]罗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研究[D]. 张畅.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5(08)
  • [4]论海岱龙山文化黑陶的艺术特色[J]. 崔维新,鲁莎莎. 戏剧丛刊, 2014(04)
  • [5]是“香熏炉”还是“陶罐”[J]. 高阿申. 东方收藏, 2013(10)
  • [6]禹会遗址出土薄胎黑陶的工艺产地及相关问题分析[D]. 崔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7)
  • [7]河南巩义市北侯村现存的陶器磨光工艺技术调查[J]. 付永旭. 考古学研究, 2013(00)
  • [8]玄机妙理 浑然天造——黑陶的鉴赏与收藏[J]. 马子恺. 中国城市金融, 2012(12)
  • [9]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 高纪洋. 苏州大学, 2012(09)
  • [10]论城子崖龙山文化黑陶的艺术特色[J]. 田继宝,李俊美. 史前研究, 2010(00)

标签:;  ;  ;  ;  ;  

薄如蛋壳的古代陶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