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科学家的成才模式——沈忠厚院士成长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段永利[1](2022)在《巨星陨落 繁星再起》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当彩色的画面一次次转为黑白,已有28位院士离我们而去……气冲霄汉,九州惜叹。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座华美的大厦,那么这些院士们,则是支撑这座大厦的柱石和栋梁,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安心,就象大地,负载一切众生……"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实干只是一种习惯,责任永远高于名誉,他们呕心沥血,
戴凤帅[2](2021)在《一生尽瘁,国士无双——“致敬院士”主题素材解读及运用(上)》文中研究表明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成立,到院工作的着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此后,"院士"逐渐成为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中国院士的故事,向"一生尽瘁,国士无双"的院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马会腾[3](2020)在《超声波激励对煤体官能团及孔隙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煤层致裂增透是矿井瓦斯防治的关键,通过提高煤层的渗透性促进瓦斯流动从而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是预防矿井瓦斯灾害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瓦斯的利用率。传统的煤层致裂增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碎石等,在工业、医学、军事上有很多的应用,其在矿井煤层增透致裂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国内外针对超声波致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而对超声波对煤体孔隙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鲜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煤体经超声波激励致裂后孔隙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超声波对煤体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超声波频率对致裂效果的影响,为超声波激励致裂煤体提供理论支撑。超声波的热效应是致裂煤体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超声波致裂过程中的传热规律。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热电偶对煤体表面和内部温度进行监测,通过温度变化曲线分析了超声波致裂过程中煤体内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通过测量超声波致裂前后煤体红外光谱曲线的变化,分析了超声波对煤体主要官能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致裂后,煤体的含氧官能团、羟基、脂肪烃、芳香烃含量均有所降低,同时,官能团的变化导致了煤体瓦斯吸附特性的改变,使煤体的瓦斯吸附能力有所降低;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分析了超声波对煤体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通过对T2弛豫曲线分析了煤体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致裂后,煤体的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均有所提高,而残余孔隙度有所降低,同时,超声波频率越高致裂效果越明显。通过PCAS分析技术以及波速检测技术,研究了煤体表面和内部的裂隙变化规律,证明超声波能够有效促进煤体表面和内部的裂隙发育;利用3D-XRM三维重构技术,对超声波致裂前后煤体内部的孔隙和裂隙进行了三维重构,以直观地观察超声波对煤体内部孔裂隙结构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致裂后,煤体内部的孔隙数量、体积有所增加。通过对三维重构的结果可见,超声波促进了煤体内部新孔隙的生成,裂隙也在超声波的影响下进一步延长。以上均表明超声波可以有效地致裂煤体,降低煤体瓦斯吸附能力,从而促进瓦斯在煤层中的流动,提高瓦斯抽采效率。该论文有图45幅,表16个,参考文献100篇。
史文天[4](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薛斐[5](2018)在《水力冲孔煤层增透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煤炭行业是我国的高危行业之一。据调查,我国绝大多数煤矿都存在着瓦斯问题,矿井瓦斯可以说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首要问题。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大,采煤工作面开采强度的提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一步加大,瓦斯诱导的各类型灾害事故更易发生。通过井下钻孔实施瓦斯预抽是目前我国治理矿井瓦斯的根本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密集钻孔抽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密集钻孔往往会出现穿孔现象,降低钻孔的抽采效率。另一方面,密集钻孔的施工量较大,综合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除了上述问题,对于一些高瓦斯低透气性、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煤层,密集钻孔的抽采效果往往不敢保证。目前,对于强度较低的煤层,水力冲孔已初见成效,可以有效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抽采效率。但是,水力冲孔的实验室与现场研究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对于冲孔的卸压增透机理问题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基于上述现状,本论文通过实验室—现场、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手段开展研究工作,搭建了水力冲孔实验平台,对水力冲孔冲击特性及应力波扰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井下搭建了水力冲孔试验系统,对真实冲孔过程中的冲煤量、瓦斯涌出量、需水量等关键因素进行了跟踪测量,进而利用现场采集的不同破碎形式的煤样开展了微观层面的实验测定工作,最终考察了水力冲孔对煤体宏观和微观结构的改造作用,提出了水力冲孔对煤体卸压增透作用的机理,并利用水力冲孔技术在现场进行了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搭建了水力冲孔实验平台,制备了具有不同力学强度的水泥试块,对冲孔前后钻孔表面的形貌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槽的深度随着冲孔压力的提高、试样强度的降低而显着增加,也即是说,冲孔压力、煤体强度对冲击破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从上沿形貌来看,高速水射流冲击对冲击点周围材料具有一定的剥离作用,其实质为拉应力,可以认为,冲孔过程中,高压水体对煤体不仅具有垂向压力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剥离作用,而这与打钻过程中钻头对煤体的碾压、剥离过程较为类似。对影响冲孔应力波特征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冲孔应力波振幅与试样密实程度呈正相关,在真实煤体中,强度较高的煤层结构致密,冲孔应力波传播较远、衰减较小,可以对煤体深部产生扰动,而强度较低的煤层结构松散,应力波衰减较大,仅对钻孔孔壁附近煤体施加持续扰动;应力波振幅随冲孔压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大,且增加幅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一定冲击范围内冲孔,应力波形状与振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对于煤体内部某一点而言,其受到的应力波振动效果并不会因为冲击点的转移而迅速消失,在实际冲孔过程中,煤体内部任意位置处都会受到较长时间的扰动;在煤体受到扰动过程中,X、Y、Z三个方向同时受到影响,呈立体振动方式。煤体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在各个方向都存在孔隙,孔隙的脆弱面也分布于各个方向。应力波振动的多向性可以最大程度的使煤体内部结构发生失稳、破坏,达到煤体改造的目的。(2)对井下冲孔过程进行了研究,搭建了水力冲孔试验系统,对井下35组、37组的冲孔钻孔开展了针对冲煤量、瓦斯涌出量、用水量的跟踪测量工作。结果表明,冲孔钻孔的腔体是参差不齐的,对于单个钻孔而言,煤段之间的扩孔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体现了一定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随着钻孔倾角的减小而逐渐放大,对于不同钻孔来说,随着钻孔倾角减小,其腔体整体形状更为多变、复杂;煤层中的夹矸层会使水力冲孔的出煤量发生骤减,使腔体出现畸变,但是随着钻孔倾角的减小,夹矸层对冲孔腔体畸变的影响会被逐渐弱化;钻孔倾角的减小弱化了夹矸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对煤体自身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起到了放大作用,最终表现为随着钻孔倾角的减小,钻孔腔体呈越来越复杂的态势;冲孔过程中的水量变化与出煤量、喷孔次数并不存在显着关系,随机性较强,但是随着钻孔倾角的减小,通过影响煤体不稳定性和喷孔的严重程度,会使冲孔平均用水量逐渐降低;冲孔过程中的瓦斯流量与钻孔角度的关系并不明显,对于单一煤段而言,在正常排渣的条件下,分离箱内瓦斯浓度随时间逐渐上升,堵孔与喷孔对瓦斯涌出量的作用相反,堵孔会使瓦斯浓度出现滞后下降现象,喷孔会使瓦斯浓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高;通过对喷孔机理的分析认为,冲孔过程中的喷孔事件大多是由于钻孔堵塞引起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喷孔;随着钻孔倾角的减小,腔体表面的集中应力更为复杂,导致腔体表面率先失稳、破坏,对钻孔周围宏观裂隙场的形成起到了加速和推动作用。(3)基于现场采集的原煤、打钻、冲孔煤样,对煤样开展了粒径分布、化学官能团、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实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冲孔样品与原煤、打钻样品的粒径分布较为相似,仅在大粒径范围内有所差别,可以认为,冲孔过程中的冲击破坏作用与其它样品的破坏方式类似,都属于机械破坏的范畴,而机械破坏仅能影响到宏观尺寸,无法影响到微观尺寸;对于原煤、打钻、冲孔煤样而言,其化学官能团结构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机械破坏形式不会影响到分子层面,不会对煤的化学性质产生影响;冲孔过程对于煤体内部微观孔隙结构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但并不发生于冲击和排渣过程,而是发生在应力波扰动过程中,对于一些孔段,如小于1.1nm的极微小孔隙,其改造作用比较有限。(4)对水力冲孔的卸压增透机理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力冲孔过程主要通过宏观裂隙和微观孔隙两个层面实现对煤体的卸压增透作用。在宏观裂隙层面上,主要通过高压水的高强度冲击作用,对煤层钻孔实施扩孔,大幅度增加钻孔孔径,在更大的钻孔孔径下,钻孔周围应力更加集中,煤体周围形成范围更广的塑性区域,同时,真实煤体中的冲孔腔体是不平整的,集中应力不仅仅作用于顶底板,也会存在于孔壁表面的不平整处,在集中应力的作用下,孔壁不平整处会率先发生失稳、破坏,与顶底板作用于煤体的集中应力共同作用,在钻孔周围生成更为复杂的裂隙网络,为瓦斯渗流过程提供了更多通道;在微观孔隙层面上,煤体内部的孔隙结构受到应力波的持续扰动,应力波通过周期性的拉压、剪切作用以及激波的影响对孔隙结构产生破坏。根据不同的应力波条件,受到影响的微观孔段也会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新生的微观网络为瓦斯解吸-扩散提供了更多的微观孔道,使得瓦斯的释放速率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抽采后期的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抽采量。(5)通过对比不同的冲孔布局方案,确定了间隔交替式、5m钻孔间距的冲孔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同时开展了水力冲孔效果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冲孔的有效影响半径可以达到4m,高于普通钻孔;冲孔钻孔的瓦斯流量衰减系数为0.003,仅为普通钻孔的1/71/8左右,持续性更强;冲孔区域煤层透气性系数为1.775,几乎达到普通钻孔区域的2倍;施工过冲孔措施的区域,瓦斯抽采效率和效果都明显优于普通钻孔区域。之后,对水力冲孔技术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表明水力冲孔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抽放效率,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是解决井下煤层卸压增透问题的有效手段。
张良[6](2017)在《对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微观结构与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在我国储量十分丰富。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发,对于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目前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为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但该技术存在水资源消耗大,水基压裂液造成页岩中黏土矿物水化膨胀导致单井产量低,以及压裂液造成地下与地表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超临界CO2具有密度高,粘度低,扩散系数大,溶解力强等优点,在非常规油气的开发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超临界CO2驱替开采页岩气,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还能实现CO2封存,从而达到强化页岩气的高效开采和CO2封存的双重目的。论文基于超临界CO2强化页岩气高效开采及封存的一体化的思想,针对CO2注入储层后对页岩微观结构、力学性质的影响这一问题,利用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法、压汞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MTS力学测试系统和声发射(AE)采集系统等实验设备与方法,对与不同流体(水、气态CO2、超临界态CO2、气态CO2+盐水混合流体、超临界态CO2+盐水混合流体)作用下页岩孔隙结构、元素组成、矿物组分以及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页岩在不同流体作用后,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表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溶蚀,且其影响程度与CO2相态有关。超临界CO2对页岩表面的溶蚀作用比气态CO2更明显,这与超临界CO2的溶解、萃取特性有关。2)不同流体作用前后页岩吸附-解吸曲线形状类似,但页岩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呈现出减少。与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比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程度依次为:70.6%(超临界态CO2)>46.2%(气态CO2)>36.2%(超临界态CO2+盐水)>3.1%(气态CO2+盐水),页岩孔容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降幅度分别为:30.1%(超临界态CO2)>5.8%(超临界态CO2+盐水)>4.6%(气态CO2)>2.7%(气态CO2+盐水)。但平均孔径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6.6%(气态CO2)、45.1%(超临界态CO2)、3.2%(气态CO2+盐水)、8.2%(超临界态CO2+盐水)。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孔隙结构变化趋势一致:微孔和中孔所占比例下降,大孔所占比例增加,这与超临界CO2作用前后,页岩微观结构变化最大(超临界CO2具有强溶蚀性、萃取性、渗透性)有关。3)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降低幅度分别为:2.38%(气态CO2)、7.87%(超临界态CO2)、0.25%(气态CO2+盐水)、2.42%(超临界态CO2+盐水),其中超临界CO2作用后页岩分形维数降低最明显,页岩分形维数与页岩比表面积、微孔数量的变化相关。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分形维数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页岩孔隙结构从复杂向简单变化的趋势。(2)XRD和XRF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流体作用后,由于内部矿物发生溶蚀、沉淀作用,页岩元素含量、矿物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O、Si含量增加,金属元素如Ca、Fe等含量减少,石英、白云石等矿物含量增加,方解石、粘土矿物等含量降低。超临界CO2+盐水混合流体作用后,页岩元素含量和矿物组分变化最为明显,相比气态CO2,超临界CO2对页岩矿物组分的影响更大。(3)页岩力学性质及声发射实验测试表明:1)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抗压强度峰值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抗压强度值依次为:原始试件>气态CO2>超临界态CO2>水>超临界态CO2+盐水>气态CO2+盐水,这与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微观结构的变化有关,微观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宏观力学性质的变化。与纯CO2流体相比,水饱和作用后页岩单轴抗压强度降低幅度更大,这是因为页岩吸水后产生的膨胀变形比吸附CO2产生的最大膨胀量更大;CO2与页岩相互作用对页岩力学性质的影响与其相态有关:超临界CO2作用后页岩强度降低幅度比气态CO2大,这与超临界CO2的萃取、溶解特性有关;超临界CO2会使页岩中有机质被萃取,矿物被溶蚀,使得页岩产生次生孔隙和裂隙,从而降低其力学特性;而在CO2与盐水混合流体的共同作用下,页岩的抗压强度相对纯CO2流体(气态CO2、超临界CO2)、纯水作用后更低。2)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超临界CO2与气态CO2作用下,页岩弹性模量降低幅度不明显,超临界CO2作用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气态CO2要大,而在水饱和、气态CO2+盐水以及超临界态CO2+盐水作用下,页岩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15.07%、14.55%、13.24%。与纯CO2流体相比,由于水的存在,页岩弹性模量降低幅度显着,表明在混合流体中,水对页岩其弹性模量的影响起主导作用。3)声发射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试件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规律具有相似性,均可分为三个阶段:孔隙压密阶段、稳定破坏阶段、非稳定破坏阶段。页岩与不同流体作用后裂纹起裂滞后,起裂应力及其所占峰值应力比值均有明显的增加。相比纯CO2流体,水饱和试件起裂滞后更突出,而超临界CO2作用后试件起裂比气态CO2作用后也更滞后;页岩损伤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损伤应力占峰值应力比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延性增强。此外,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试件的稳定与非稳定破坏阶段均变短。4)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的抗拉强度值依次为:原始试件>气态CO2>水>超临界态CO2>超临界态CO2+盐水>气态CO2+盐水,这与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抗压强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水、气态CO2、超临界CO2、气态CO2+盐水与超临界CO2+盐水作用后,页岩抗拉强度分别降低了29.15%、21.39%、36.65%、60.35%、46.73%。可以看出,在CO2+盐水混合流体共同作用下,页岩抗拉强度降低幅度更显着。5)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的脆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脆性指数值依次为:原始试件>气态CO2>超临界态CO2>水>超临界态CO2+盐水>气态CO2+盐水,这与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抗压强度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表明在CO2+盐水共同作用下,由于水化效应、溶蚀、溶解效应的共同作用,页岩从脆性向延性转变的趋势更明显。因此,在CO2+盐水作用下页岩脆性指数更低。研究成果可以为超临界CO2强化页岩气高效开采以及CO2封存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张少杰[7](2015)在《“科研的创新方法—以钻井工程为例”讲座口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学术类讲座一般是由某个院系或研究机构主办,这类讲座邀请的嘉宾多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而讲座的主题也会围绕领域内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笔者选取着名院士苏义脑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做的一场学术讲座进行模拟交替传译。交替传译是一项包含源语接收、信息理解、代码转换和译语表达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的跨语言、跨文化活动。笔者根据转录文稿,以顺应理论为指导,对这一口译过程做了分析研究。报告共分为四部分,包括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以及总结。笔者通过分析整个口译过程,对于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理论试图找到解决方法和改进策略,以提高口译能力。同时,笔者希望本文对口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探讨能够为其他的口译学习者提供借鉴参考,提高其自身的口译质量。
周倜[8](2013)在《《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工作者是社会科学活动的主体,是发展国民经济、提升综合国力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公众对科技工作者这一群体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体对其的报道与宣传,媒介对于科技人物的报道及对其形象的构建也就成为公众更形象直观认识科技工作者的窗口。科技人物报道以科学技术工作者为主要报道对象,具有报道内容科学性、折射出科学人生的光彩、承担为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特点。对新世纪(2000年——2012年)以来《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的研究表明,科技人物报道具有宣传典型科技人物、营造科学的社会氛围的目的。《光明日报》在科技人物的报道上,通过人物性别、专业、职业以及精神特质四方面来呈现人物基本形象,而报道形式则通过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侧重点三方面来表现,在报道过程中,形成了线性行文“传记式”、聚焦小点“特写式”、多线交错“并联式”为主的多元化的文本特点。《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在议题设置上构建出人物形象的时代特征,及时反映了科技人物的动态,同时善于聚焦热点事件下的典型科技人物,并用科学精神的刻画展现人物形象的先进性;而善用多视角构建人物形象多样特征,不仅呈现出科技人物严谨的政治形象,也展露出其丰富的生活形象。当前《光明日报》在科技人物的报道上存在女性科技人物报道明显偏少、报道视野及题材较狭隘以及报道内容核心有失科学本色的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光明日报》在科技人物报道上的传播效果,需要在扩宽与拓展报道视野、强化新闻报道“三贴近”、报道内容紧扣科学等方面做更多探索。可以预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科技工作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明日报》对科技人物的报道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而辐射到更多媒体的实践工作中去,为公众理解科学、了解科学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媒介舆论平台。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9](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研究说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5.-ISBN978-7-5439-4861-7:$30.00A122毛泽东说名道姓/武志辉,高明珊编着.-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4.-ISBN978-7-5438-7402-2:$28.00A752韶山毛家英雄谱/龙剑宇着.-人民出版社,2011.-ISBN978-7-01-009807-4:$38.00A752
陶爱民[10](2009)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优秀代表,是保障中国工程科学事业健康发展和培养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一支主力军,在我国的科技领域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分析样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计量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现有783名工程院院士建立了以学部分类的数据库,主要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国内毕业院校、留学国别、留学院校、留学所获学位、获奖情况等属性项,在此基础上,对一定的属性项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研究了院士的出生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关系、留学状况、所获学位、出生年份与当选年份及当选年龄、女性院士群体、院士成长依赖的环境、学术兼职等状况,获得了如下若干规律性的认识:一、院士们的出生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院士们往往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在今后的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我们应立足于整个民族的繁荣进步,更多地强调地区平衡。二、获得博士文凭的院士大多具有留学背景,国内只培养了具有博士学位的工程院院士中的17%。这一方面警示我们我国高科技人才本土化的培养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另一方面,我们也可看到派遣留学人员到西方发达国家访问学习在今天仍然是一条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三、院士们当选年龄普遍较大,年龄结构老化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活力。四、女性院士不仅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弱势,在某些领域与男性院士相比依然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五、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兼职过多。我们提倡智力资源共享,但不合理、过多的兼职则会影响院士们的日常科研活动,对院士兼职应加以合理限制。通过本文的工作,希望能够对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量化评估,深入探究主观、客观条件对工程院院士成才的重要影响,进而为我国人才培养和院士体制的完善提供研究参考。
二、石油科学家的成才模式——沈忠厚院士成长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科学家的成才模式——沈忠厚院士成长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巨星陨落 繁星再起(论文提纲范文)
作别 |
作别 |
(2)一生尽瘁,国士无双——“致敬院士”主题素材解读及运用(上)(论文提纲范文)
“科学启明星”王绶琯:尽力根植一片深厚的土壤 |
“钻头之父”沈忠厚:这辈子,铁定决心搞石油 |
“九院”元勋周毓麟: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 |
天体物理学家周又元:一直提醒自己要做好人、做好事 |
学科开拓者程镕时:要达到学科前沿和科学顶峰 |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我只是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
中国金霉素攻坚者沈善炯:唯愿科学在祖国开花、结果 |
药物化学家谢毓元:人最大的快乐在于造福社会 |
(3)超声波激励对煤体官能团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超声波致裂过程中传热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超声波致裂过程中煤体热量传递规律研究 |
2.3 超声波致裂过程中煤体内部温度演化 |
2.4 本章小结 |
3 超声波致裂过程中煤体官能团红外光谱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3 煤样红外光谱图定性分析 |
3.4 煤体红外光谱图定量分析 |
3.5 超声波对煤体吸附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煤体微观孔隙及渗透性演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NMR实验结果分析 |
4.4 基于PCAS的煤体表面裂隙扩展规律 |
4.5 基于波速检测技术的煤体内部裂隙变化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煤体孔裂隙的三维重构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3 超声波激励致裂过程中煤体孔裂隙的动态演变 |
5.4 煤体孔裂隙结构的三维重构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样本 |
1.4.3 主要数据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辨析 |
3.1.1 人才 |
3.1.2 科技人才 |
3.1.3 科学家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4 复杂网络理论 |
3.2.5 空间结构理论 |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网络构建 |
5.1.3 测度模型 |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
5.2.1 网络节点特征 |
5.2.2 等级层次结构 |
5.2.3 节点角色识别 |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测度模型 |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
6.2.1 网络整体特征 |
6.2.2 等级层次结构 |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
6.3.1 度中心度性 |
6.3.2 加权度中心性 |
6.3.3 介数中心性 |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
7.3.1 空间联系结构 |
7.3.2 网络体系结构 |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
7.4.1 溢出效应 |
7.4.2 创造效应 |
7.4.3 回流效应 |
7.4.4 随从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2.1 理论层面 |
8.2.2 实证层面 |
8.3 政策启示 |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水力冲孔煤层增透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瓦斯流动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水射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水力冲孔技术研究现状 |
1.2.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水力冲孔冲击特性实验室研究 |
2.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案 |
2.1.1 实验系统 |
2.1.2 试样制备 |
2.1.3 实验方案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表面形貌分析 |
2.2.2 冲孔应力波的冲击特性分析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实验结果的讨论 |
2.3.2 实验结果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力冲孔冲击特性现场实测研究 |
3.1 试验系统与方案 |
3.1.1 试验基本环境 |
3.1.2 试验系统 |
3.1.3 试验方案设计 |
3.2 现场实测结果与分析 |
3.2.1 冲孔腔体形态分析 |
3.2.2 夹矸层的影响 |
3.2.3 钻孔倾角对冲煤量的影响 |
3.2.4 钻孔倾角对水量的影响 |
3.2.5 钻孔倾角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 |
3.2.6 冲孔过程中的喷孔问题 |
3.2.7 腔体形态对宏观裂隙场形成的助推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水力冲孔对煤体微观层面的影响 |
4.1 实验样品采集 |
4.1.1 采样类型 |
4.1.2 采样地点 |
4.2 水力冲孔对粒径分布的影响分析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水力冲孔对化学官能团的影响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拉曼光谱分析 |
4.4 水力冲孔对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 |
4.4.1 压汞测试 |
4.4.2 液氮吸附测试 |
4.4.3 二氧化碳吸附测试 |
4.5 水力冲孔对颗粒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4.5.1 样品与实验系统 |
4.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6 分析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机理研究 |
5.1 基础理论 |
5.1.1 水射流基础理论 |
5.1.2 水射流破煤基础理论 |
5.2 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机理 |
5.2.1 煤体基本结构与性质 |
5.2.2 宏观裂隙层面的卸压增透作用 |
5.2.3 微观孔隙层面的卸压增透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现场工程应用及效果考察 |
6.1 试验工作面概况 |
6.1.1 矿井概况 |
6.1.2 试验工作面概况 |
6.2 冲孔钻孔布局设计 |
6.2.1 钻孔间距 |
6.2.2 布局形式 |
6.2.3 钻孔布局设计方案 |
6.3 水力冲孔效果考察 |
6.3.1 有效影响半径对比 |
6.3.2 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对比 |
6.3.3 煤层透气性系数对比 |
6.3.4 瓦斯抽放效果对比 |
6.4 水力冲孔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附录A 普通钻孔组与冲孔钻孔组联孔抽采数据 |
(6)对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微观结构与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页岩微观结构及矿物组分表征研究现状 |
1.2.3 页岩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4 CO_2-水-页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案 |
2.1 样品准备 |
2.2 实验装置和方案 |
2.2.1 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的微观结构表征与矿物组分分析的实验 |
2.2.2 不同流体作用后页岩力学特性测试 |
3 对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微观结构分析 |
3.1 页岩表面孔隙形态变化的特征 |
3.2 页岩内部孔隙结构变化的特征 |
3.2.1 低温氮气吸附法的研究 |
3.2.2 孔隙分形特征的研究 |
3.2.3 高压压汞法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对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矿物组分的分析 |
4.1 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元素含量的分析 |
4.2 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矿物组分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对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的力学与声发射特性分析 |
5.1 对页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其声发射实验结果的分析 |
5.2 对页岩的单轴抗拉实验结果的分析 |
5.3 对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的脆性指数变化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科研的创新方法—以钻井工程为例”讲座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Task Description |
1.1 Topic Source and Significance |
1.2 Task Objectives |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Interpreting |
2.1.1 Preparation f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
2.1.2 Supporting Preparation |
2.2 Interpreting Process |
2.3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Interpreting Process |
2.3.1 Expletive Words |
2.3.2 Lacking Relative Knowledge |
3. Case Analysis |
3.1 Error Analysis |
3.1.1 Categories of Errors |
3.1.2 Analysis on Causes for Errors |
3.2 Improving Strategies |
3.2.1 Adaptation to Context |
3.2.2 Adaptation to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Appendix 1 Sourcel Text |
Appendix 2 Target Tex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8)《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科技人物报道的研究 |
1.3.2 关于《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研究 |
1.3.3 关于人物的媒介形象构建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样本框选择 |
1.4.2 数量统计 |
1.4.3 内容分析 |
1.4.4 文献分析 |
1.4.5 个案分析 |
第2章 科技人物报道与人物形象构建 |
2.1 科技人物及其报道 |
2.1.1 科技人物群体的特点 |
2.1.2 科技人物报道的特点 |
2.1.3 科技人物报道的作用 |
2.2 人物形象构建 |
2.2.1 人物形象构建含义 |
2.2.2 人物形象构建标准 |
2.3 科技人物形象构建 |
2.3.1 宣传典型的科技人物 |
2.3.2 营造科学的社会环境 |
第3章 《光明日报》科技人物的报道特色 |
3.1 报道人物类型特点 |
3.1.1 男性科学工作者占据更大比例 |
3.1.2 全方位涉及多种科学学科领域 |
3.1.3 院士与专家成为主要报道对象 |
3.1.4 科技成就与科学精神并重 |
3.2 报道形式特点 |
3.2.1 通讯为主,多种体裁各有涉及 |
3.2.2 头版居多,其他版面均有分布 |
3.2.3 重点突出,工作生活各有不同 |
3.3 报道的文本特点 |
3.3.1 线性行文“传记式” |
3.3.2 聚焦小点“特写式” |
3.3.3 多线交错“并联式” |
第4章 《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的形象构建特点 |
4.1 议题设置构建人物形象时代特征 |
4.1.1 及时反映科技人物动态 |
4.1.2 聚焦热点事件下典型科技人物 |
4.1.3 科学精神凸显人物形象先进性 |
4.2 多视角构建人物形象多样特征 |
4.2.1 科技人物严谨政治形象呈现 |
4.2.2 科技人物丰富生活形象展露 |
4.3 科技人物形象构建成功范例 |
第5章 《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优化路径 |
5.1 《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存在的不足 |
5.1.1 女性科技人物报道量较男性偏少 |
5.1.2 报道视野较为狭隘 |
5.1.3 报道内容有失科学本色 |
5.2 《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优化建议 |
5.2.1 扩宽消息来源,拓展报道视野 |
5.2.2 形象力求多样,凸显时代特色 |
5.2.3 重心紧扣科学,强化“三贴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新闻报道 |
致谢 |
(10)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数据库数据来源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中数据库的数据来源 |
第2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工作地分析 |
2.1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地域分析 |
2.2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地分析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留学背景、学位分析 |
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留学背景分析 |
3.2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位分析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当选年份及当选年龄分析 |
4.1 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年份分析 |
4.2 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年龄分析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分析 |
5.1 工程院女性院士总体概况 |
5.2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工作领域的差异分析 |
5.3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职业成就的差异分析 |
5.4 中国工程院院士女性群体当选年龄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因素初探 |
6.1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人文环境因素分析 |
6.2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地理环境因素分析 |
6.3 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7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情况分析 |
7.1 中国工程院院士政治职务兼职状况 |
7.2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职务兼职状况 |
7.3 中国工程院院士社会职务兼职状况 |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石油科学家的成才模式——沈忠厚院士成长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巨星陨落 繁星再起[J]. 段永利.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01)
- [2]一生尽瘁,国士无双——“致敬院士”主题素材解读及运用(上)[J]. 戴凤帅. 作文通讯, 2021(20)
- [3]超声波激励对煤体官能团及孔隙结构的影响[D]. 马会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水力冲孔煤层增透机理及应用研究[D]. 薛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
- [6]对不同流体作用下页岩微观结构与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 张良. 重庆大学, 2017(06)
- [7]“科研的创新方法—以钻井工程为例”讲座口译实践报告[D]. 张少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8]《光明日报》科技人物报道研究[D]. 周倜. 湖南大学, 2013(04)
- [9]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6)
- [10]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D]. 陶爱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