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海超[1](2021)在《8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88例非乳头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rimary tumor of the duodenum,PTD)患者的病例信息,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旨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1年0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的非乳头区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和并发症。通过电话随访和病历查阅的方式,获得远期生存情况。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之间生存曲线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组研究共包括88例PTD患者,其中47例男性(53.4%)和41例女性(46.6%),总体的平均年龄为57.22岁。2.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贫血(占64.8%),腹痛(占42.0%),腹胀(占37.5%)和恶心(占25.0%)。3.肿瘤发生部位在球部17例(19.30%),降部49例(55.70%),降部水平部8例(9.10%),水平部12例(13.60%),升部2例(2.30%)。最终的组织病理学显示间质瘤35例(39.80%),腺癌32例(36.40%),淋巴瘤3例(3.40%),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8.00%),其他病理类型11例(12.5%),分别为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错构瘤1例,神经鞘瘤1例,腺瘤样增生4例,绒毛-管状腺瘤4例。88例手术方式包括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3例局部切除术和4例内镜下治疗。4.间质瘤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1%、91.4%,腺癌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75.5%、65.6%,神经内分泌肿瘤1年、3年、5年生存率均为85.7%,3例淋巴瘤1年生存率为33.3%,其他少见类型肿瘤未出现死亡病例。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核分裂象是影响间质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1.PTD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易被忽视。2.PTD以间质瘤和腺癌多见,核分裂象是影响间质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对于中高危患者术后应采取辅助靶向等治疗来提高预后生存;相对于间质瘤患者,腺癌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65.6%,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3.PTD患者多数缺乏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胃镜和CT等辅助检查时诊断PTD的重要手段,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提高术后生存。
孟美玲[2](2020)在《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免疫证实的464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采集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理资料(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像、Ki-67指数)、CT征象(部位、大小、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钙化、溃疡)。将Ki-67指数分为Ki-67≤5%和>5%两组;根据肿瘤病理大小、核分裂像计数、肿瘤部位及有无肿瘤破裂将GIST患者分为极低、低、中、高危组。利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1)对不同Ki-67组别间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边界、轮廓、坏死或囊变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405、0.446、0.328、0.326,P<0.05);生长方式、密度、溃疡与Ki-67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Ki-67指数相关性较弱(r=0.173、0.259、0.177,P<0.05);钙化与Ki-67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肿瘤大小>4.65cm(OR=1.163,95%CI=1.055-1.282,P<0.05)和边界不清(OR=3.701,95%CI=2.185-6.269,P<0.001)是区别Ki-67≤5%和>5%组的有效指标。(3)对不同Ki-67组别的危险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Ki-67指数与病理肿瘤直径、核分裂象、肿瘤部位、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0.383、0.508、0.143、0.481,P<0.05)。(4)对不同危险分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性别、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r=0.809、0.336、0.551、0.495、0.353、0.373、0.539,P<0.05);溃疡在不同危险分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危险分层相关性较弱(r=0.216,P<0.05);钙化、性别与危险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肿瘤直径>4.65cm、边界不清是判断Ki-67指数>5%的独立危险因素。(2)Ki-67指数与危险度分级、核分裂象、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呈正相关,反映Ki-67指数可作为评估GIST危险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3)CT的肿瘤大小、部位、边界、轮廓、生长方式、密度、坏死或囊变与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有助于评估GIST的危险度分级。
王新滨[3](2020)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的方式为电话、住院复查以及门诊复查,辅助检查胃镜、EUS、增强CT、MRI等,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直径、核分裂像、NIH危险度分级、术后复发情况、复发后治疗、是否靶向治疗、Ki-67增值指数等进行分析,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统计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116例。患者平均年龄(59.26±2.64)岁,年龄<59岁患者102例,年龄≥59岁患者135例。2.发病位置:GIST患者发病位置胃部160(67.51%)例;十二指肠12(5.06%)例;空回肠43(18.14%)例;结直肠3(1.27%)例;胃肠以外部位19(8.02%)例。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征腹痛212(89.45%)例;恶心、呕吐、反酸等上腹部不适症状197(83.12%)例;腹部包块42(17.72%)例;消化道出血39(16.46%)例;无症状常规体检11(4.65%)例;其他16(6.75%)例。3.GIST临床病例特征:GIST患者首次治疗肿瘤直径:≤2cm,60(25.32%)例;>2cm≤5cm,76(32.07%)例;>5cm≤10cm,58(24.47%)例;>10cm,43(18.14%)例。核分裂象≤5个/50HPF 167(70.47%)例;6-10个/50HPF 27(11.39%)例;>10个/50HPF 43(18.14%)例。4.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患者41(17.30%)例;上皮样细胞型患者172(72.57%)例;混合型患者24(10.13%)例。Ki-67指数:其中<10%患者174(73.42%)例;10%-20%患者42(17.72%)例;>20%患者21(8.86%)例。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组化表达CD117阳性患者225(94.94%)例;CD34阳性患者201(84.81%)例;DOG-1阳性患者231(97.47%)例。其中18例患者进行GIST基因突变检验,c-kit基因突变患者13(72.22%)例,其中9外显子突变2例,11外显子突变5例,13外显子突变3例,17外显子突变2例,18外显子突变1例;PDGFRA突变患者2(11.11%)例;野生型患者3(16.67%)例。根据NIH分级,极低危患者51(21.52%)例;低危患者82(34.60%)例;中危患者40(16.88%)例,高危患者64(27.00%)例。5.患者术前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8例(20.25%),未服用189例(79.75%)。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58例(24.47%),未使用179例(75.53%)。其中术后复发患者共有43例,其中胃复发患者27(62.79%)例;小肠复发患者11(25.58%)例;胃肠道外复发患者5(11.63%)例。43例患者复发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共有23例(53.49%),单纯手术治疗8例(18.60%),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9例(20.93%),3例(6.98%)患者拒绝接受二次治疗。6.随访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患者生存时间截止为随访结束或患者死亡日期.共有208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结论:1.胃肠间质瘤发病年龄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2.胃肠间质瘤发病位置多发生于胃、其次小肠,结直肠少见。3.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核分裂象、肿瘤直径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胃肠间质瘤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要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保证肿瘤不破裂,且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中高危复发可能或已发生转移者,可给予靶向药物治疗。
崔仪[4](2020)在《中高危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其生存及预后的因素,总结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疗特点和预后情况,为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判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及山西肿瘤医院2008年5月至2018年12月所有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IH分级法将437例GIST分为四组:极低危组(80例)、低危组(122例)、中危组(56例)、高危组(179例),选取中高危组(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并对所有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IBM,美国),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然后对影响患者5年生存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所调查数据和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235例中高危GIST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99例,男女比例为1.37:1。发生于胃152例,十二指肠12例,小肠58例,结直肠13例。本组患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中腹痛、腹胀及腹部不适144例,消化道出血48例,腹部包块16例,体检发现27例。肿瘤破裂者17例,未见肿瘤破裂着218例。肿瘤瘤体直径<5cm有29例,5-10cm有118例,>10cm有88例。2病理特征:本次研究235例中高危GIST患者中,镜下细胞类型上皮型为33例,梭型为172例,混合型为30例。核分裂象数目(/50HPF)<5、5-10、>10所占比例分别为56.6%(133/235)、32.8%(77/235)、10.6%(25/235)。Ki67指数与NIH线性相关,与预后也存在相关性。其中,Ki67指数<5%、5-10%、>10%所占比例分别为44.7%(105/235)、21.3%(50/235)、34.0%(80/235)。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有224例,CD34阳性179例,Dog-1阳性228例、SMA阳性56例,S100阳性21例,Desmin阳性3例,Vimentin全部表达阳性。3手术及靶向药物治疗情况:本次研究中,R0切除患者共213例,非R0切除患者22例。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共202例,其中,R0切除患者189例,非R0切除患者13例,中危组患者46例,高危组患者156例。4随访情况:本次研究中,有效随访共224例,11人失访,随访率95.32%,随访时间6-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9个月。其中,172例出现复发转移,死亡28例。术后长期规范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共191例,其中R0术后患者接受靶向治疗178例,非R0术后患者接受靶向治疗13例,中危患者接受靶向治疗35例,高危患者接受靶向治疗156例。5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是否破裂、Ki67指数、肿瘤细胞形态、手术方式、靶向用药情况与RFS、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性别、核分裂数OS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免疫组化蛋白表达情况与RFS、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部位、是否破裂、镜下细胞形态、手术切除程度、靶向药物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OS及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其中,靶向药物治疗与患者OS显着相关;肿瘤部位、细胞分型、手术情况、靶向治疗与患者RFS显着相关;此外,年龄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大小、Ki67指数是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7生存分析:本次有效随访的224例患者,其1、3、5年OS分别为100%、96.43%、87.50%;1、3、5年RFS分别为98.66%、71.43%、22.30%。(1)R0切除、非R0切除患者5年OS分别为91.58%、50.00%,P<0.05;5年RFS分别为25.74%、0.00%,P<0.05。(2)靶向、未靶向治疗患者5年OS分别为90.60%、69.70%,P<0.05;5年RFS分别为25.65%、9.09%,P<0.05。(3)R0术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R0术后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非R0术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非R0术后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5年OS分别为94.00%、65.00%、62.50%、20.0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5年RFS分别为27.30%、18.60%、15.76%、10.3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四组患者间相互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存预后与不同手术方式及是否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关系密切。R0术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较其他组患者的OS、RFS高。(4)中危、高危患者5年OS分别为97.87%、84.75%,P<0.05;5年RFS分别为61.70%、12.99%,P<0.05。(5)中危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中危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高危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高危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5年OS分别为91.70%、91.40%、90.40%、57.1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5年RFS分别为71.40%、16.70%、14.70%、11.20%,呈下降趋势,P<0.05。四组患者间相互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患者是否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生存预后不同。中危组患者是否靶向治疗与R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S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患者是否靶向治疗与RFS、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高危GIST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发病率稍高,预后较差。主要发生部位见于胃和小肠,发生于胃的GIST患者预后较好。2肿瘤部位、是否破裂、肿瘤细胞形态、手术切除程度、靶向药物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核分裂数、Ki67指数对GIST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影响。3靶向治疗与GIST患者的OS有显着差异;原发部位、细胞形态、手术方式、靶向治疗与GIST患者的RFS有显着差异。4中危GIST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但对总生存期无明显改善。
周恒[5](2020)在《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收集临床数据分析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及建立胃间质瘤患者的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了共849例病例,其中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5年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患者796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398)和验证组(n=398)。将训练组数据采用了Kaplan-Meier生存曲线、LASSO分析和Cox回归模型风险进行分析各变量对预后影响,选择独立预后因素创建列线图,将验证组数据进行列线图的内部验证。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共收集2010-2015年诊断为胃间质瘤患者53例病例数据进行列线图的外部验证。采用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感受性曲线评价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精度和临床实用性。研究结果:Cox单因素分析及LASSO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预后越差,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相比与男性患者预后要好。肿瘤直径范围在2-10厘米与肿瘤直径≤2厘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肿瘤直径≥10厘米比肿瘤直径≤2厘米预后较差,其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分化程度,Grade II、Grade III、Grade IV与Grade I相比对预后影响较大,其具有统计学意义。TMN分期中,Stage III、Stage IV与Stage I相比对预后影响较大,其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原发灶的情况T分期中,T4与T1相比对预后差,其具有统计学意义。远处转移M分期中,M1比M0预后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转移比无肝转移的预后较差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上行手术比未手术治疗的预后要好,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分析的8个变量为胃间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训练组的C指数为0.8(95%CI:0.753-0.878),验证组为0.8(95%CI:0.740-0.861),校正曲线均表现出一致性。ROC分析显示该模型在1年、3年、5年OS的AUC在训练组中分别达到0.917、0.809、0.842,验证队列AUC中分别达到0.898、0.798、0.770。外部验证组AUC分别达到0.812、0.693、0.712。研究结论:1.胃间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大小,肝脏转移,原发肿瘤手术治疗为独立预后因素。2.本研究构建的胃间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利于做出生存预后较准确的评估。
李名政[6](2020)在《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探讨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青海地区收治的经胃镜、肠镜、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诊断为胃肠间质瘤的病例246例,根据2008年改良NIH危险度评估,应用SPSS20.0软件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肿瘤的部位,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其中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收集的246例病例中,年龄范围20-82岁,平均年龄57.0±11.4岁,40岁及以上占93.50%。男女比例1:1.02。胃间质瘤最多见,小肠间质瘤次之。汉族与藏族、回族的肿瘤发生部位的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胃间质瘤的肿瘤直径较小,小肠间质瘤的肿瘤直径较大(p<0.05)。2、临床表现:腹部不适患者占69.1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占12.19%;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占2.44%;其他症状来院患者占6.10%;体检发现者占10.16%。3、辅助检查:普通内镜检出率91.13%,腹部CT检出率91.57%,超声内镜检出率为100%,三种辅助检查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4、病理及免疫组化:根据NIH危险度分级,极低危患者53例(26.24%);低危患者42例(20.79%);中危患者42例(20.79%);高危患者65例(32.18%)。汉族与藏族、回族在术后危险度构成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小肠间质瘤比胃间质瘤的危险度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93.33%,CD34阳性率91.89%,DOG-1阳性率93.81%。结论:1、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岁以上患者多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性。发病部位以胃最多见,其次是小肠,汉族与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在发病部位的构成上无明显差异。2、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患者常常以腹痛腹胀和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和黑便)症状为主诉来院就诊,也可无症状体检发现。3、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术前常行腹部CT、普通内镜和超声内镜等辅助检查,检出率无明显差异。4、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手段目前以手术达到R0切除为主,手术率89.02%,应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来决定手术方式。5、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的确诊主要是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汉族与藏族、回族在危险度构成上无明显差异性,中高危险度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的服药率37.68%。6、青海地区小肠间质瘤比胃间质瘤的肿瘤直径大,危险度高。
张杰洪[7](2020)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生存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从而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合理外科术式选择。方法:收集整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5年间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乳头区和非乳头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例特点,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通过生存分析对比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94例患者中十二指肠腺癌共60例(63.8%),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共32例(34.1%),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共2例(2.1%);肿瘤以十二指肠腺癌最多见,且常见于十二指肠降部(66.0%)。患者多以腹部疼痛(26.6%)为最常见临床症状。(2)乳头区和非乳头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资料比较:乳头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多以十二指肠腺癌(72.6%)常见,其首发症状多见于黄疸(27.4%);非乳头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病理多见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50.0%),患者首发临床症状常见于贫血(46.9%)。乳头区恶性肿瘤更多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1%),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59.4%)更适用于非乳头区恶性肿瘤(P=0.000)。(3)胰十二指肠切除组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胰十二指肠切除组中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部疼痛(28.4%),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症状多表现为贫血(51.9%);胰十二指肠切除组患者术前检查中肝功能结果如ALT、AST、TBIL、DBIL水平均高于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P<0.05),胰十二指肠切除组患者临床症状中较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多见黄疸(P=0.002)。胰十二指肠切除组患者术后中位住院时间长于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P=0.015)。(4)乳头区和非乳头区不同肿瘤分型的术式及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乳头区十二指肠腺癌共45例,非乳头区十二指肠腺癌患者共15例,乳头区腺癌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而非乳头区腺癌患者中8例(53.3%)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46.7%)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乳头区和非乳头区腺癌外科术式选择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乳头区十二指肠GIST患者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例较非乳头区多,但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473),非乳头区GIST的术式选择与肿瘤直径呈统计学相关性(P=0.039)。(5)胰十二指肠切除组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术中指标及近期疗效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组手术时间较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时间长(P=0.000),且术中出血量多于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P=0.00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53),但胰十二指肠切除组的术后胰漏发生率远高于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P=0.005),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组术后胃瘫的发生率较胰十二指肠切除组略有增高(P=0.002)。(6)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远期疗效对比: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十二指肠腺癌和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无统计学差异(OS,P=0.732,P=0.614;PFS,P=0.777,P=0.413),故在保证根治性治疗的情况下,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远期疗效等同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好发于乳头区,病理类型更多见于十二指肠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选择,需取决于肿瘤类型、肿瘤位置、侵犯胰腺情况等因素。当PDMT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区,或侵犯胰腺时,PD是首选的手术方式;当肿瘤位于非乳头区或未侵犯胰腺时,LR是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局限性十二指肠切除术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具有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同的远期临床疗效。
刘秋雨[8](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赵丹[9](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段怡[10](2020)在《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及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并讨论两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病理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综合指导。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8年8月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315例GIST患者和33例EGIST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等方面因素,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 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1.1临床特征:男性占141例(44.8%),女性占174例(55.2%),男性发病率略低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6.28±11.76岁,发病年龄集中在5160岁。首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为腹部疼痛115例(36.5%)、腹部不适85例(26.9%)、腹部肿块66例(21.0%)等症状,另有26例(8.3%)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术前行CT检查271例(86.0%),行内镜检查34例(10.8%),行超声内镜检查10例(3.2%)。肿瘤发生部位主要在胃200例(63.5%)、其次空回肠82例(26.1%),少见发生在十二指肠12例(3.8%)、结直肠13例(4.1%)和食管8例(2.5%)。术中发现肿瘤有破裂者21例(6.7%)、无破裂者294例(93.3%)。1.2病理特征:肿瘤直径从0.4 cm25.0 cm,平均直径5.75±4.66 cm,其中肿瘤直径<5 cm者160例(50.8%)、5 cm10 cm者110例(34.9%)及>10cm者45例(14.3%)。肿瘤大体表现为实性271例(86.0%),囊性7例(2.2%),囊实性37例(11.8%)。肿瘤形态学主要表现为梭形细胞型309例(98.0%),上皮样细胞型3例(1%),混合型3例(1%)。肿瘤的核分裂象数≤5个/50HPF者252例(80.0%),610个/50HPF者47例(14.9%),>10个/50HPF者占16例(5.1%)。发现有肿瘤坏死者62例(19.7%),未发现有肿瘤坏死者253例(80.3%)。肿瘤侵犯周围组织者28例(8.9%),肿瘤未侵犯周围组织者287例(91.1%)。肿瘤的危险度为极低危者58例(18.4%),低危者97例(30.8%),中危者58例(18.4%),高危者102例(32.4%)。肿瘤免疫表型:CD117阳性率92.1%(290/315),DOG-1阳性率为95.2%(300/315),CD34阳性率为88.6%(279/315),Ki-67≤10%者285例(90.5%),Ki-67>10%者30例(9.5%)。1.3治疗情况:312例(99.0%)行肿瘤完全切除术;3例(1.0%)因肿瘤体积较大,故行肿瘤部分切除术;145例术后伊马替尼治疗。1.4预后:315例中成功随访到258例,失访例数57例,随访率81.9%。随访时间6117月,平均生存时间99.00±2.86月。1/3/5/7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8%、91.6%、81.2%、79.6%,1/3/5/7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1%、88.3%、74.6%、73.0%。肿瘤部位、肿瘤破裂、肿瘤直径、肿瘤性质、核分裂象数、肿瘤坏死、肿瘤侵犯周围组织、NIH分级、Ki-67阳性百分比、术后伊马替尼治疗与GIST患者OS相关(P均<0.05),而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破裂、肿瘤直径、肿瘤性质、核分裂象数、肿瘤坏死、肿瘤侵犯周围组织、NIH分级及Ki-67阳性百分比与GIST患者PFS相关(P均<0.05)。肿瘤部位、肿瘤破裂、肿瘤性质、核分裂象数、术后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OS的独立因素(P均<0.05),而肿瘤部位和术后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PFS的独立因素(P均<0.05)2 E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2.1临床特征:男性占11例(33.3%),女性占22例(66.7%),男性发病率略低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3.18±13.08岁,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4150岁。首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13例(39.4%)、腹部不适5例(15.2%)、腹部肿块8例(24.2%)等症状,另外有6例(18.2%)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术前行CT检查31例(94.0%),行超声检查2例(6.0%)。肿瘤发生在大网膜7例(21.2%)、肠系膜6例(18.2%)、后腹膜4例(12.2%)、肝胃或脾胃间隙5例(15.2%)、胰腺4例(12.1%)、肝脏2例(6.0%)、盆腔3例(9.1%)、右下肢2例(6.0%)。术中发现肿瘤有破裂者6例(18.2%)、无破裂者27例(81.8%)。2.2病理特征:肿瘤直径从2.0 cm26.0cm,平均直径10.72±5.82 cm,中位直径为9.0 cm,其中肿瘤直径<5 cm者3例(9.1%)、5 cm10 cm者17例(51.5%)、>10cm者13例(39.4%)。肿瘤大体性质表现为实性者21例(63.6%)、囊实性者12例(36.4%)。肿瘤的组织形态学上全部表现为梭形细胞型。肿瘤的核分裂象数≤5个/50HPF者15例(45.5%),610个/50HPF者10例(30.3%),>10个/50HPF者8例(24.2%)。发现有肿瘤坏死者13例(39.4%),未发现有肿瘤坏死者20例(60.6%)。肿瘤侵犯周围组织者1例(3.0%),未侵犯周围组织32者(97.0%)。肿瘤的危险度为低危者2例(6.0%),中危者2例(6.0%),高危者29例(88.0%),未见极低危患者。肿瘤免疫表型表达:CD117阳性率93.9%(31/33),DOG-1阳性率为93.9%(31/33),CD34阳性率为72.7%(24/33),Ki-67≤10%组27例(81.8%),Ki-67>10%组6例(18.2%)。2.3治疗情况:33例全部行肿瘤完全切除术,其中26例术后伊马替尼治疗。2.4预后:33例中成功随访29例,失访例数4例,随访率87.8%;随访时间493月,平均生存时间61.00±2.86月。1/3/5/7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6.2%、70.4%、55.3%、44.3%,而1/3/5/7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8%、59.2%、43.1%、32.3%。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数、肿瘤坏死与EGIST患者OS相关(P均<0.05);而年龄、肿瘤直径、核分裂象数、肿瘤坏死与EGIST患者PFS相关(P均<0.05)。肿瘤直径是影响EGIST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3 GIST与E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3.1肿瘤破裂、肿瘤性质、核分裂象数、NIH分级、术后复发转移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GIST相比,EGIST更易发生肿瘤破裂、肿瘤直径更大、更易发生囊性变、核分裂象数更高、风险级别更高、更易发生复发转移;另外EGIST的CD34阳性表达率为72.7%,是低于GIST(88.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3.2 EGIST的3年、5年、7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均比GIST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EGIST的预后更差。结论:1.GIST和EGIST的男性发病率略低于女性,好发于中老年人,首发临床症状无特异性。2.GIST最常发生在胃,其次在空回肠,少见在十二指肠、结直肠及食管;EGIST常发生在大网膜或肠系膜,较罕见在胰腺、肝脏或右下肢等部位。3.GIST和EGIST的肿瘤最常见为实性,但EGIST更易发生囊性变;两者组织学形态均以梭形细胞型最常见。4.GIST和EGIST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肿瘤完全切除术,术后伊马替尼治疗可改善GIST的预后,而对EGIST的预后影响较小。5.肿瘤部位、肿瘤破裂、肿瘤性质、核分裂象数、术后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OS的独立因素。肿瘤部位和术后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PFS的独立因素。6.肿瘤直径是影响EGIST患者OS的独立因素,未发现影响EGIST患者PFS的独立因素。7.相比GIST,EGST的肿瘤体积往往较大,肿瘤有破裂者更多,核分裂象数更高,危险度更高,术后更易复发转移,预后也更差。
二、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8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资料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 |
2 CT征象 |
3 Ki-67 增殖指数与GIST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4 GIST的 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
5 GIST的CT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相关性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6 CT征象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致谢 |
(3)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患者分组 |
3.3 随访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发病位置 |
4.1.4 临床症状特征 |
4.2 GIST临床病理特征 |
4.2.1 肿瘤大小 |
4.2.2 核分裂象 |
4.2.3 KI-67 指数 |
4.2.4 组织形态 |
4.2.5 免疫组化 |
4.3 GIST基因突变类型 |
4.4 GIST术后危险度分级 |
4.5 术前靶向药物治疗 |
4.6 术后靶向药物治疗 |
4.7 术后复发 |
4.8 复发后治疗 |
4.9 随访 |
4.10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4.10.1 预后单因素分析 |
4.10.2 预后多因素分析 |
4.11 术后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
4.11.1 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
4.11.2 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高危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流行病学特征 |
2.2 临床特征 |
2.3 病理特征 |
2.4 治疗情况 |
2.4.1 手术切除情况 |
2.4.2 靶向药物治疗情况 |
2.5 随访结果 |
2.6 方差分析 |
2.6.1 患者生存预后因素分析 |
2.6.2 不同手术方式及是否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与患者的生存分析 |
2.6.3 不同危险度分级及是否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与患者的生存分析 |
3 讨论 |
3.1 GIST的概述 |
3.2 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 |
3.3 GIST的治疗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的来源和搜集 |
2.2 纳入分析的变量 |
2.3 病例资料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4 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
2.5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
3.2 胃间质瘤预后单因素生存分析 |
3.3 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
4.讨论 |
4.1 胃间质瘤的风险分层系统及预测模型 |
4.2 胃间质瘤患者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
4.3 胃间质瘤患者性别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
4.4 胃间质瘤的TNM分期与肿瘤分化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
4.5 胃间质瘤直径大小对预后影响分析 |
4.6 胃间质瘤手术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创新性 |
5.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 |
致谢 |
(6)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观察指标 |
2.3.1 流行病学 |
2.3.2 临床表现 |
2.3.3 辅助检查 |
2.3.4 治疗方式 |
2.3.5 术后病理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流行病学 |
3.1.1 性别及年龄分布状况 |
3.1.2 民族 |
3.1.3 肿瘤发生部位 |
3.2 临床表现 |
3.3 辅助检查 |
3.4 治疗方式 |
3.5 术后病理 |
3.5.1 危险度 |
3.5.2 免疫组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流行病学情况 |
4.2 临床特点 |
4.3 生长部位和生长方式 |
4.4 术前辅助检查 |
4.5 免疫组化 |
4.6 基因学改变 |
4.7 治疗方式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生存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病例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术前准备 |
1.1.5 术式介绍和术后治疗 |
1.1.6 临床观察指标 |
1.1.7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分析 |
1.2.1 患者一般资料 |
1.2.2 乳头区和非乳头区的 PDMT 临床病理资料 |
1.2.3 PD组与LR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
1.2.4 乳头区和非乳头区不同肿瘤分型的术式及临床病理资料比较 |
1.2.5 PD组和LR组术中指标及近期疗效评估 |
1.2.6 PD和LR组不同肿瘤病理分型的远期疗效结果 |
1.3 讨论 |
1.3.1 PDMT 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
1.3.2 PDMT 治疗手术方式探讨 |
1.3.3 PD 与 LR 并发症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胃肠道间质瘤诊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8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D]. 程海超.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 [2]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Ki-67指数、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D]. 孟美玲. 青岛大学, 2020(01)
- [3]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 王新滨.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高危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因素分析[D]. 崔仪.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5]胃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D]. 周恒.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青海地区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 李名政. 青海大学, 2020(02)
- [7]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生存预后分析[D]. 张杰洪.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9]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 段怡.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2)
标签:间质瘤论文; 十二指肠论文; 肿瘤论文; 小肠论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