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电网络电容器投切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伟[1](2021)在《含高渗透率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近些年配电网中接入了大量的光伏(Photovoltaic,PV)。然而,PV的输出功率具有很强的随机波动性,这种波动会造成配电网电压波动,降低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因此,研究含高渗透率PV的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对促进PV的接入和消纳,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分析了PV电站的功率波动特性,对PV功率波动引起的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含高渗透率PV的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问题,给出两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一种是从“源”侧入手,通过抑制PV电站注入配电网的有功功率的波动性来降低配电网节点电压的波动性;另一种是从“网”侧入手,通过协调优化配电网内各个可控设备的运行来对配电网内所有节点的电压波动性进行控制。本文围绕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为了解决利用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平抑PV功率波动时所面临的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过多、电池容量配置需求过高、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偏离理想运行范围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PV限功率和BESS协调平抑PV电站并网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对PV的实时有功功率进行动态限制,不仅能配合BESS取得更好的平抑效果,还能有效降低PV电站和配电网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性以及电池的使用频率和容量配置需求。此外,给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参数自适应调整的BESS充放电功率实时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准确控制BESS充放电功率的同时,还能通过动态调节卡尔曼滤波参数对BESS的SOC进行有效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策略的有效性。2.由于超级电容具有充放电功率大、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更宜利用超级电容平抑PV的高频功率波动分量,利用电池平抑PV的低频功率波动分量。为了解决现有基于滤波算法的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平抑PV功率波动方法所面临的PV高、低频功率波动分量频率分界点确定难等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V限功率和HESS协调平抑PV并网功率波动策略。基于该平抑策略,给出了一种HESS充放电功率的多目标非线性实时优化调度策略,该策略不需要考虑PV功率波动量的频率特性就能对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功率进行正确地控制。以最小化HESS的运行损耗和超级电容SOC偏差为目标,建立了HESS功率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动态调节该模型中子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能显着提升HESS应对PV功率突降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平抑策略不仅能将PV电站注入配电网的有功功率的波动量抑制在给定的范围内,还能有效地降低PV电站和配电网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性、HESS的运行损耗以及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3.为了解决HESS中电池和超级电容储能的容量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HESS容量优化配置方法,以PV和HESS电站年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电池和超级电容容量的非线性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带惯性权重PSO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由于所提方法在优化HESS容量时,既考虑了HESS实时充放电功率的优化,又考虑了大量的PV典型功率波动场景,因此最终得到的HESS容量配置方案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性,还能确保HESS能有效地应对PV电站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功率波动情形。4.为了解决配电网所有节点的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变电站运行优化的配电网两阶段电压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兼顾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的控制和变电站运行的优化。在集中优化阶段,建立了配电网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ulti-Objective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OMINP)模型,该模型以降低配电网的节点电压波动和运行损耗、有载调压器(On-Load Tap Changer,OLTC)和电容器组(Capacitor Banks,CBs)的动作次数、PV“弃光”损失以及提高OLTC的功率因数为优化目标,对馈线的有功和无功潮流分布进行了优化,采用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对MOMINP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了一种从帕累托最优解集中选出一个最可行解的快速决策方法。在本地优化阶段,提出了PV的有功功率实时控制算法和基于下垂控制的无功功率实时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配电网两阶段电压协调控制方法既能将所有节点的电压波动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又能提高变电站和配电网运行的综合经济性。
李双[2](2021)在《多智能体电供暖控制系统的三相功率自平衡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电力的发展,新能源及低碳环保政策的推行实施,智能化电供暖逐步代替传统供暖方式。近年来,电供暖在学校、小区、公共场所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智能化电供暖系统在供暖过程中会伴随着三相功率不平衡、上电启动电流大、损耗大、要求运行维护水平高及自动控制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及系统稳定性,本文研究了基于预测专家控制的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控制系统,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有:本文根据房间的工作属性及供暖需求,首先提出了电供暖系统热负荷分级方法;由于电供暖温度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非线性、时滞性等特点,因此,基于负荷分级的电供暖温度控制方法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mith-模糊PID温度控制算法,实现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变化,经MATLAB仿真分析,对比出Smith-模糊PID温度控制效果比PID、模糊PID控制的稳定性好、响应快、稳态误差小;为了提高电供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供暖设备进行故障诊断,识别故障类型,进而采用协调调控方法,保证了故障状态下的基本供暖要求。通过采集的数据建立温度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电供暖设备发生投切时间并对时间由大到小排序,以此来优化可以投切的电暖器位置;进而采用专家控制策略,建立数据库,制定专家控制规则,对电供暖推理机设计,实现电供暖系统在负荷侧解决三相功率自平衡问题。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补偿方法和换相平衡方法,它借助于电供暖控制系统自身的一个多智能体物联网系统的特点,无需增设检测装置,由于是在负荷侧自身平衡,也不需要在供电侧增加额外的平衡装置,从而降低了损耗和成本,提高了供电质量。当电供暖设备发生故障不能供暖时,供暖房间温度降低,负荷级别降低。为使该故障不供暖房间温度提高且不超过设定的舒适温度,根据传热原理,建立故障非供暖房间的热平衡温度模型,分析影响故障非供暖房间温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层发布协调调控非供暖房间温度的指令,由现场层对温度进行调节,进而解决故障状态下的基本供暖需求。使供暖更加智能化,更加节能。
张瑜[3](2021)在《基于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风电并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当大量风电场并入电网时,可能导致电压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如果无功补偿的容量没有满足电网的需求,则会影响系统电压稳定性,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电压闪变。因此,就保证电能质量而言,无功功率的补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优势结合起来,即弥补了相互的缺点,又降低了成本。通过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实现对风电场快速有效的无功支撑,维持风电并网点的电压稳定,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和发展前景。对风电的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常用的无功补偿装置在风电场中的作用与影响,着重研究两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和静止同步补偿器,分析他们补偿原理、结构特点、性能优势等。对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而言,其结构简单,性价比高,补偿容量大,但存在补偿速度慢,补偿精度差的缺点。相比之下,静止同步补偿器响应迅速、补偿精确、滤波性能优越。但静止同步补偿器也具有造价高以及系统补偿容量较小的缺点。因此,本文结合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高性价比,与静止同步补偿器可以连续精确补偿的优点,形成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分析了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基本原理,根据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网络拓扑图,设计其等效电路图,计算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和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容量配比,重点研究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策略,对晶闸管投切电容器采用传统的控制手段达到无功功率的平衡,对静止同步补偿器采用直接电流控制手段实现对动态无功的跟踪控制。通过电力系统分析综合软件建立CEPRI 7节点的风电机组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获得CEPRI 7节点负荷侧的PV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可以迅速地给风电场提供电压支撑。对某地区的风电场进行建模仿真,分别对于稳态以及暂态情况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知,在电网处于稳态运行时,通过电容器组与静止无功补偿器之间的协调,有效的实现对并网点无功功率的控制,使其电压质量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在电网处于故障或故障恢复时刻,混合无功补偿系统使得并网点电压支撑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提高了并网点电压质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实用价值。
梁家碧[4](2021)在《基于扰动数据分析的并联电容器运行状态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用户负荷持续增长。为了保证配网的稳定运行和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并联无功补偿电容器被大量接入配网,用于补偿无功、改善功率因数以及提供电压支撑。然而,并联电容器投入经常会产生过电压和涌流,给电网负荷和设备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实时监测电容器的投入状态,有利于明确暂态扰动来源,并采取针对性的扰动抑制措施。此外,电容器的投切状态与配网的母线电压和无功分布息息相关,监测配网每个电容器的投切状态也有利于掌握电压和无功的变化规律,为配网的规划和优化运行提供帮助。再者,为了提高运行寿命,并联电容器通常采用内熔丝式设计。随着运行过程中绝缘介质的老化、劣化,在过电压作用下,电容元件将被逐个击穿,击穿到一定数量后保护动作切除电容器,导致电容器无法为配网继续提供电压支撑和无功补偿。若保护未能及时动作,电容器的故障电流可导致箱壳膨胀、破裂,甚至引发群爆等严重事故。因此,实时监测电容器健康状态,可为电容器运行与维护的智能化提供有效支撑,并有助于保证配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电容器的投切操作和元件击穿故障均会引起配网电压和电流的明显暂态扰动,通过对这两种诱因引起的暂态扰动进行检测、辨识以及数据挖掘,可实现电容器运行状态(投切状态和健康状态)的在线监测。由于配网电容器具有数量大、分布零散的特点,为所有电容器安装传统的监测和通讯装置获得与其运行状态相关的暂态扰动难以实现,因此,本文提出利用配网关键节点所监测到的实时波形数据,通过检测、辨识其中的暂态扰动并加以分析,获得与电容器运行状态相关的信息,最终实现对电容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对于电容器投入的暂态分析,考虑到电容器三相开关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实现三相完全同期合闸的现状,建立了电容器投入三相简化电路,分析了中性点运行方式影响下电容器非同期投入的暂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比了其与同期投入暂态特征的差异,同时,还分析了电路三相不对称对电容器投入暂态特征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域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了基于SimpleMKL-SVM的扰动辨识算法,并提出了电容器的定位方法,以实现电容器投入状态实时监测。通过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了电容器非同期投入暂态特征,三相不对称程度对电容器投入暂态特征的影响,以及电容器投入状态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对于电容器投切状态监测,为了解决波形监测装置安装数量与电容器定位精度间的矛盾,并满足同时监测投入状态和切除状态的需求,提出了利用电容器非同期投切所产生的独特三相无功暂态变化监测电容器投切状态的技术方案,给出了不同中性点运行方式配网中的不同类型电容器三相投切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组合编码方法,以及包含基于阈值和误检概率的无功暂态检测方法和电容器三相投切操作、顺序和时间间隔确定方法在内的无功暂态变化解码方法。给出了该监测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实施,并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性。通过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了该监测方法仅需要主变出口处的单个波形监测装置,即可对监测点下游各电容器的投切状态进行在线监测,且不受其他无功补偿设备投切以及互感器测量误差和背景噪声的影响,满足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的要求。对于电容器健康状态监测,考虑到电容器元件击穿故障所引起的微弱稳态电压、电流变化容易受干扰而难以准确测量,提出了利用元件击穿故障所引起的暂态扰动监测电容器健康状态。搭建元件击穿故障的三相简化电路,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析了元件击穿故障的暂态响应,建立元件击穿故障的暂态扰动特征。研究了合适的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域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采用基于迹-间距的多核SVM算法辨识元件击穿故障的暂态扰动。基于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提出了故障电容器单元的判定方法。基于最坏情况分析法,提出了故障单元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了元件击穿故障的暂态特征,以及电容器健康状态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利用配网关键节点所监测到的扰动波形数据,通过检测和辨识与电容器运行状态相关的暂态扰动,实现了电容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可为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的相关研究提供合理且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唐旺[5](2021)在《基于自适应的混合无功补偿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电气负载在电网中不断涌现,例如阻感性负载、阶段冲击性负载和不平衡负载。该类负载消耗大量无功功率,容易造成电网系统功率因数下降。当功率因数下降到一定程度,高占比的无功功率大大增加了电网的容量负荷,从而造成电力传输效率降低。为解决现代电力系统中由于阻感性、阶段冲击性和不平衡负载接入所引起的电力问题,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实现功率因数的提高及电力传输效率的增加是必要的。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对采用电容实现电网无功功率补偿进行研究,但采用自适应方法对功率因数实施补偿的研究仍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相混合,并结合参数自适应方法实现无功功率补偿。该方法不仅拥有灵活快速的大容量补偿特点,还兼顾了SVG连续输出容性和感性无功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工业领域TSC与SVG相混合的拓扑结构。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包括:(1)对TSC和SVG的工作原理和拓扑结构进行探讨和选取。其中TSC选用星形无中线的连接方式和二进制不等容量分组方式。通过对投切暂态分析,采用了晶闸管两端电压相等时触发晶闸管,避免了投切过程过流过压现象。SVG主电路拓扑结构选取双电容式三桥臂结构。通过对比SVG直接电流与间接电流控制方法,本文采用改进的SVPWM法,简化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时间。(2)基于自适应算法实现了电阻及电感值的在线辨识,进而获得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实现无功功率的在线实时补偿。该方法不但可以应对复杂工业环境的实时变化,而且计算速度较快,准确性高。同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针对混合补偿装置的控制方法,提出混合补偿分层控制策略,即协调控制层、无功控制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根据自适应算法计算出来的补偿容量,协调层分配给TSC和SVG补偿值,无功控制层根据分配值产生投切信号及驱动信号,执行层根据驱动信号控制主电路进行功率补偿。(3)采用计算机对所得理论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相平衡负载和三相不平衡负载下,本文所得方法对无功功率均有良好的补偿效果,系统整体功率因数得到有效提高,三相不平衡得到有效改善。
王宁[6](2021)在《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电子变压器具有电气隔离、功率因数调节、体积小、提供不同电压等级的交直流电压接口和方便获取可再生能源等特点,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中受到广泛关注。在现有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和智能配电网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该拓扑结构由混合子模块MMC、串联输入和并联输出的隔离DAB转换器和低压逆变器组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分为几个模块展开针对性研究,分别包括混合MMC、串联输入和并联输出的隔离DAB转换器、低压逆变器和交直流负载接口。研究其单独的调制与控制原理,进行初步的数字仿真,为整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在RT-lab仿真机中搭建了10k V/DC±375V/AC380V高低压配电网模型和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仿真模型,用基于FPGA的控制器对虚拟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进行控制,RT-lab和控制器之间通过SFP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实时的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所提拓扑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今后开发同类产品,缩短了开发周期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开发成本等。第三,将论文研究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应用在南方电网的一个实际示范工程项目中,该项目由四台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组成。根据示范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现场调试要求搭建了整体配网方案,通过该平台,进行了电网及核心设备的能量流动、运行方式、动态特性及故障特征的研究,通过试验来校验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控制策略合理性,最大限度减少控制保护系统缺陷带到现场的可能性,为设备研制和工程现场设备调试工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张汉阳[7](2020)在《建筑配电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文中认为现今社会电力技术发展迅速,一方面,随着电力电子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现有设备对精度和敏感度有着更严苛的要求,用户需要更加优质稳定的电源;另一方面,用户端使用的不平衡负载以及可变负载也会使电网功率因数降低,所以使用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电能质量以及改善电网因数就显得越发重要。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存在响应速度慢、损耗电能大的问题,所以,本文选取能够实现精准快速补偿的静止无功发生器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减小系统中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是对无功电流检测、无功电流的跟踪补偿以及直流侧电压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设计了三相三线制SVG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SVG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SVG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SVG主拓扑结构选择基于电压桥式电路设计的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拓扑,选择ip-i q无功电流检测法作为系统的电流检测法。其次对系统的总体进行设计,此装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采样单元、调理单元、主控单元、SVG功率模块和外围电路。其中信号采集单元用来获取电网的用电数据信息;信号调理单元将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经过放大、滤波等操作转换为数字信号;主控单元采用ARM核心架构,基于STM32F407IG芯片进行设计,对信号调理单元获取的用电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电流调节器发出命令控制其发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SVG功率模块主要由电抗器、IGBT和电流调节器组成,用来对系统无功功率进行正向或者反向补偿。接着在MATLAB/Simulink中基于学校二实验楼配电负荷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投切SVG稳定运行后可以看到电压与电流基本同步、不存在相位差,功率因数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通过改变负载类型来对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所设计装置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对设计装置的前景进行展望。
石磊磊[8](2020)在《电力电子化主动配电网分散谐波电网侧全局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含变流器分布式发电和电力电子用电设备大规模渗透到配电网,以及交直流电网转换器、电力电子变压器等电网控制设备迅速发展应用,现代配电网呈现显着的电力电子化趋势。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高密度接入使电网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电力电子化配电网中单个电力电子设备的谐波发射量虽较为有限,可视为微谐波源,但大量微谐波源的叠加却不容忽视。因而现代配电网谐波污染呈现高密度、分散化、全网化的特点。针对现代配电网电力电子化导致谐波源高密度接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检测型有源电力滤波器(Voltage Detection Active Power Filter,VDAPF)的谐波分布式全局优化治理方案,采用全局优化与本地控制相结合的策略实现谐波分布式协同治理。具体内容如下:研究了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数据构建台区用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时间序列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MC)的谐波等效建模方法。建立了分散谐波源设备的分类策略以及典型谐波源的谐波Norton等效模型。利用MC模拟的用电设备投切状态以及NILM技术获取的用户设备启停状态辨识数据,建立负荷接入数量动态变化的时序特性模型,并将设备启停时序模型代入谐波Norton等效电路,从而得到台区谐波设备群体向上级电网节点的谐波发射行为模型。研究了VDAPF的实现原理,建立了反映治理强度与谐波电压关系的VDAPF本地运行控制特性。通过分析被控节点谐波电压与控制节点谐波电导治理灵敏度关系,构建了以VDAPF接入点为参考的谐波治理分区算法。根据电网分区治理需要并结合分区谐波灵敏度分析,提出了基于分区灵敏度的VDAPF本地运行控制特性参数选取方法,实现本地在线治理,可有效适应时变污染。提出一种基于VDAPF的电网侧全局分布式治理策略,建立了长时间尺度全局优化与短时间尺度本地运行特征参数设置相结合的多时间尺度分布式协同治理方法。在长时间尺度上,建立以全网各节点电压畸变指标最优为目标的分布式VDAPF运行点优化配置模型,实现全网谐波长时间尺度全局优化。在此基础上,针对配电网谐波的时变性,建立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短时间尺度滚动优化模型,以修正长时间尺度上谐波预测误差带来的治理偏差,实现治理决策对随机谐波扰动的有效抑制。通过长时间尺度全局优化与短时间尺度在线滚动优化相结合,实现全网多时间尺度分布式协调优化治理。针对全网优化节点维度高不利于全局均衡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能质量观测节点动态选择策略。通过提取配电网中各节点电压谐波信号观测数据的重要特征点,利用互插值寻优算法构建相同时间维数的数组序列。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节点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各节点电压信号数据之间的关联度将配电网若干节点集群聚合为一个主导谐波治理观测节点,并依据主导观测节点进行谐波全局优化治理。通过分析主导观测节点的治理效果,验证了观测节点选择方法的合理性,更便于全局谐波均衡治理。
汤智超[9](2020)在《配电网SVG无功补偿装置并联控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及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配电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电阻性负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变得愈加重要。与传统补偿装置相比,静止无功发生器有补偿速度快、补偿平稳、运行可靠等优势,成为当今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主流。但在大容量系统中,单台静止无功发生器受限于关键元器件制作工艺与经济效益等因素,往往存在补偿不足的问题。为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实际,本文系统研究了静止无功发生器并联补偿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无源滤波补偿装置与静止无功发生器综合并联解决方案的工程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静止无功发生器装置基本原理、结构以及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学计算得出补偿容量需要的理论取值。接着从满足无功电流检测即时性的角度对静止无功发生器并联解决方案中使用的电流检测方式进行分析,并最终选择了ip-iq电流检测算法。为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速率同时考虑配电网中存在许多既有无源滤波补偿装置的工程实际,本文对无源滤波补偿装置与静止无功发生器综合并联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在MATLAB中搭建的10k V,±5MVar静止无功发生器并联控制系统模型,本文对该方案的U-I特性、输出-损耗特性进行了仿真,发现在该并联方案下系统运行平稳且具有较好的无功调节效果。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静止无功发生器并联解决方案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效果,此处选择镇江配电网作为案例,对该并联控制补偿装置应用前后电网实际运行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该静止无功发生器并联解决方案后系统运行稳定,补偿后的电网电压平稳,电能质量得到了显着改善,对静止无功发生器在配电网中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郑熠明[10](2020)在《建筑光伏直流微电网的运行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生产的多样化以及能源储存需求的不断增加,配电网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微电网通过集中管理风电和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形式的分布式电以及分布式储能装置为就近负荷供电,与大电网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灵活的新配电网系统。这种供电形式充分缓解了分布式电源并网时出现的电压波动过大以及谐波污染问题,能够迅速应付短期激增的电力需求,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近几年在建筑用电中直流负荷比例不断增加,直流供电的直流微电网形式避免了变流环节和无功产生的功率流失,系统效率更加高效。对于直流微电网还有一些关键的问题有待解决,如直流母线电压等级的选择、负荷结构对其损耗和效率的影响、交/直流微电网的适用范围等。因此设计实验研究为建筑供电的直流微电网在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负荷结构下的运行特性,并与交流微电网作对比探讨二者的实际损耗和效率问题。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用于构建微电网系统的光伏发电模块、储能电池模块以及并网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建模过程;在此基础上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搭建了光伏直流微电网与分布式蓄电独立供电模型,研究其在不同拓扑结构下的负荷功率范围和运行特性;其次以深圳某直流微网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搭建290kW负荷容量的双极母线结构的光储直流微电网与交流备电联合供电的仿真平台,通过模拟负荷的投切情况和光照强度变化分析该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运行特性,验证各部分控制策略的准确性;根据IGBT损耗计算方法建立变流器损耗计算模块,根据直流线路损耗计算方法在在各节点间加入等值电阻并建立线损率计算模块,便于得出多种运行状态下的损耗和效率情况;搭建了与示范工程容量相同、结构相似的光储交流微电网系统,通过改变母线电压、各节点线路长度、负荷的投切情况得到同运行条件下的交、直流微网运行损耗和效率,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得到直流微网的运行特性。本文得到的实验数据对于今后直流微网的电压等级选择,直流微网有效降损以及直流微网的适用性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更多的微网示范工程提供数据支撑。
二、配电网络电容器投切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电网络电容器投切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含高渗透率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配电网电压控制设备概述 |
1.2.2 配电网电压优化的控制目标 |
1.2.3 配电网电压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平抑PV功率波动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平抑PV功率波动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平抑PV功率波动方法存在的问题 |
1.4 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2 平抑PV功率波动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配电网的节点电压波动特性分析 |
2.1 PV电站的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
2.1.1 分析方法 |
2.1.2 PV电站的日发电功率波动特性 |
2.1.3 PV电站的全年发电功率波动特性 |
2.2 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特性分析 |
2.2.1 配电网的数学模型 |
2.2.2 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的理论分析 |
2.2.3 配电网节点电压波动问题的解决思路 |
2.3 本章小结 |
3 PV限功率和BESS协调平抑PV电站并网功率波动策略 |
3.1 含BESS的 PV电站的拓扑结构和运行要求 |
3.2 PV限功率和BESS协调平抑PV电站并网功率波动策略 |
3.2.1 协调平抑策略的整体思想 |
3.2.2 PV的有功功率实时控制策略 |
3.2.3 基于卡尔曼滤波参数自适应调整的BESS充放电功率实时控制策略 |
3.3 算例仿真与分析 |
3.3.1 仿真算例与参数设置 |
3.3.2 平抑前后PV电站注入配电网的有功功率波动性比较 |
3.3.3 平抑前后PV电站PCC处电压的波动性比较 |
3.3.4 平抑前后PV变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对比 |
3.3.5 BESS的充放电功率和SOC控制结果 |
3.4 不同平抑策略的综合性能比较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平抑PV电站并网功率波动的HESS多目标非线性实时优化调度策略 |
4.1 含HESS的 PV电站拓扑结构和运行要求 |
4.1.1 含HESS的 PV电站系统拓扑 |
4.1.2 PV电站的运行要求 |
4.2 PV限功率和HESS协调平抑PV电站并网功率波动策略 |
4.2.1 整体控制思想 |
4.2.2 PV的有功功率实时控制策略 |
4.2.3 HESS多目标非线性实时优化调度策略 |
4.2.4 HESS的 SOC校正控制策略 |
4.3 算例仿真与分析 |
4.3.1 仿真算例与参数设置 |
4.3.2 平抑前后PV电站注入配电网的有功功率波动性比较 |
4.3.3 平抑前后PV电站PCC处电压的波动性比较 |
4.3.4 平抑前后PV变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对比 |
4.3.5 HESS的充放电功率和SOC优化结果 |
4.3.6 PV的限功率控制对HESS平抑效果的影响 |
4.3.7 SOC校正控制策略对HESS平抑效果的影响 |
4.4 基于HESS的不同平抑策略的性能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带惯性权重PSO算法的HESS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5.1 PV电站中HESS容量优化配置关键问题分析 |
5.2 HESS容量的非线性优化配置模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2.3 求解算法 |
5.3 算例仿真与分析 |
5.3.1 仿真算例与参数设置 |
5.3.2 HESS容量的优化配置结果 |
5.3.3 HESS容量优化配置结果的合理性验证 |
5.4 不同控制参数对HESS容量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 |
5.4.1 平抑策略中子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对HESS容量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 |
5.4.2 PV并功率波动量要求对HESS容量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 |
5.4.3 经济性参数对HESS容量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 |
5.4.4 不同求解算法的收敛性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计及变电站运行优化的配电网两阶段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
6.1 配电网的模型和电压控制目标 |
6.1.1 含大量PV的配电网模型 |
6.1.2 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目标 |
6.2 计及变电站运行优化的配电网两阶段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
6.3 集中优化阶段的控制方法 |
6.3.1 配电网随机最差电压波动场景的构建方法 |
6.3.2 配电网集中优化的预决策方法 |
6.3.3 配电网集中优化的MOMINP模型 |
6.3.4 MOMINP模型的求解算法 |
6.3.5 帕累托最优解集中最可行解的快速决策方法 |
6.3.6 配电网各个节点的参考运行电压的计算方法 |
6.4 本地优化阶段的控制方法 |
6.4.1 PV电站有功功率的实时控制算法 |
6.4.2 基于下垂控制的PV电站无功功率实时控制算法 |
6.5 算例仿真与分析 |
6.5.1 仿真算例与参数设置 |
6.5.2 配电网电压控制结果分析 |
6.5.3 不同电压控制方法的优化结果比较 |
6.5.4 不同控制参数对配电网电压控制结果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多智能体电供暖控制系统的三相功率自平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度控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三相不平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电供暖分级温度控制及故障诊断 |
2.1 电供暖温度变化特性 |
2.1.1 电供暖系统热负荷分级 |
2.1.2 电供暖温度模型的建立 |
2.2 基于PID电供暖温度控制 |
2.2.1 PID控制原理 |
2.2.2 PID控制器的设计 |
2.2.3 PID参数整定及优缺点 |
2.2.4 电供暖PID温控系统仿真 |
2.3 基于模糊PID的电供暖温度控制 |
2.3.1 模糊PID控制原理 |
2.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2.3.3 基于模糊PID电供暖温度控制仿真 |
2.4 Smith预估补偿模糊PID控制 |
2.4.1 Smith预估补偿原理 |
2.4.2 Smith-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2.4.3 电供暖温度控制Smith-模糊PID仿真及对比分析 |
2.5 神经网络电供暖故障诊断 |
2.5.1 温度传感器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
2.5.2 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
2.5.3 卷积神经网络原理 |
2.5.4 卷积神经网络电供暖设备故障诊断 |
2.5.5 电供暖设备温度传感器诊断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专家控制的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策略 |
3.1 电供暖动态不平衡现象分析 |
3.2 温度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3.2.1 线性回归原理 |
3.2.2 电供暖回归预测模型 |
3.3 专家控制系统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策略 |
3.3.1 专家控制理论 |
3.3.2 专家控制器结构 |
3.3.3 电供暖系统知识库的设计 |
3.3.4 电供暖系统投切规则的设计 |
3.3.5 电供暖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
3.3.6 专家控制电供暖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三相功率平衡 |
3.3.7 电供暖三相功率平衡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故障状态下的电供暖协调控制研究 |
4.1 热平衡原理及影响因素 |
4.1.1 热平衡原理 |
4.1.2 影响室内热平衡的因素 |
4.2 电供暖协调传热温度模型 |
4.2.1 故障非供暖房间热平衡及温度 |
4.2.2 故障非供暖房间传热系数 |
4.3 协调调控故障非供暖房间温度 |
4.4 故障非供暖房间温度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供暖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DCS概述 |
5.2 电供暖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5.2.1 电供暖系统组成 |
5.2.2 电供暖系统原理 |
5.2.3 现场层控制 |
5.2.4 电供暖控制柜台 |
5.3 电供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单片机温度控制 |
5.3.2 PLC控制层控制 |
5.4 电供暖控制系统控制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基于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风电并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风电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 |
1.3 无功补偿装置的概况 |
1.3.1 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 |
1.3.2 常见无功补偿的分类与比较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无功补偿装置的基本原理 |
2.1 无功补偿原理 |
2.2 TSC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
2.2.1 TSC的基本结构 |
2.2.2 TSC的接线方式 |
2.2.3 TSC的容量分组 |
2.2.4 TSC投入时刻的选取 |
2.3 STATCOM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
2.3.1 STATCOM的基本结构 |
2.3.2 STATCOM的基本原理 |
2.3.3 STATCOM的数学模型 |
2.3.4 STATCOM的控制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理论研究 |
3.1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构成 |
3.2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补偿容量的确定 |
3.3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整体控制策略 |
3.3.1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协调控制 |
3.3.2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中对TSC的投切控制 |
3.3.3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中对STATCOM的投切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仿真研究 |
4.1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在CEPRI 7 节点的应用仿真 |
4.2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在风电场的应用仿真 |
4.2.1 静态稳态下的波形分析 |
4.2.2 暂态稳定下的波形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扰动数据分析的并联电容器运行状态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并联电容器投切状态监测研究现状 |
1.2.2 并联电容器健康状态监测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非同期投入的并联电容器投入暂态特征分析及应用 |
2.1 电容器非同期投入电磁暂态分析 |
2.1.1 电容器单独投入 |
2.1.2 电容器背靠背投入 |
2.1.3 三相电路不对称的影响 |
2.2 电容器投入暂态特征建立及提取 |
2.2.1 特征建立 |
2.2.2 特征提取 |
2.3 基于投入扰动波形的并联电容器投入状态监测 |
2.3.1 基于SimpleMKL-SVM的扰动辨识算法 |
2.3.2 电容器定位方法 |
2.4 仿真验证 |
2.4.1 仿真设置 |
2.4.2 投入暂态特征 |
2.4.3 扰动辨识及电容器定位 |
2.5 模拟实验验证 |
2.5.1 实验设计 |
2.5.2 特征提取及辨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无功暂态变化的并联电容器投切状态监测 |
3.1 电容器投切编码方案 |
3.2 基于无功暂态变化的解码方法 |
3.2.1 基于阈值和误检概率的无功暂态变化检测方法 |
3.2.2 电容器投切操作、顺序及时间间隔确定方法 |
3.3 实际执行措施及适用性分析 |
3.3.1 实际执行措施 |
3.3.2 适用性分析 |
3.4 仿真验证 |
3.4.1 配网中性点有效接地 |
3.4.2 配网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
3.4.3 互感器测量误差和背景噪声影响 |
3.5 模拟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元件击穿故障暂态扰动的并联电容器健康状态监测 |
4.1 元件击穿故障电磁暂态分析 |
4.1.1 元件热击穿故障 |
4.1.2 元件电击穿故障 |
4.1.3 远端监测 |
4.2 元件击穿故障暂态特征建立及提取 |
4.2.1 特征建立 |
4.2.2 特征提取 |
4.3 基于迹-间距的多核SVM扰动辨识算法 |
4.4 故障单元确定及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4.4.1 故障单元确定方法 |
4.4.2 故障单元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
4.5 仿真验证 |
4.5.1 元件击穿故障暂态扰动特征及辨识 |
4.5.2 互感器测量误差影响 |
4.5.3 背景噪声影响 |
4.5.4 故障单元确定及健康状态评估 |
4.6 模拟实验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自适应的混合无功补偿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工作原理 |
2.1 无功补偿基础知识 |
2.1.1 无功功率含义 |
2.1.2 功率因数含义 |
2.1.3 功率因数的影响 |
2.1.4 电容补偿无功功率原理 |
2.2 三相不平衡基础知识 |
2.2.1 三相不平衡含义 |
2.2.2 三相负荷不平衡原因 |
2.2.3 三相负荷不平衡影响 |
2.3 TSC工作原理 |
2.3.1 TSC主电路拓扑结构 |
2.3.2 TSC投切电容器基本原理 |
2.3.3 TSC投切时刻的选取 |
2.3.4 TSC投切电容器过渡过程 |
2.4 SVG工作原理 |
2.4.1 SVG主电路拓扑结构 |
2.4.2 SVG工作原理分析 |
2.4.3 SVG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功功率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 |
3.1 静态无功功率补偿 |
3.1.1 估算法计算补偿容量 |
3.1.2 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 |
3.1.3 平均负荷补偿计算法 |
3.2 瞬时无功功率补偿 |
3.2.1 p-q算法 |
3.2.2 改进的p-q电流检测法 |
3.3 自适应无功功率补偿 |
3.3.1 自适应模型描述 |
3.3.2 无功功率自适应补偿控制 |
3.3.3 实例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补偿控制策略 |
4.1 TSC+SVG工作原理与特性 |
4.2 混合补偿控制策略 |
4.2.1 协调控制层研究 |
4.2.2 无功控制层分析 |
4.2.3 执行层工作分析 |
4.3 实验仿真 |
4.3.1 模型建立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多端口PET的研究现状 |
1.3 多端口PET的应用及优点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
2 MMC的工作原理与调制策略 |
2.1 MMC整流的基本原理 |
2.2 MMC整流的数学模型分析 |
2.3 MMC两种子模块形式 |
2.3.1 半桥子模块 |
2.3.2 全桥子模块 |
2.4 MMC的调制策略 |
2.4.1 NLM调制法 |
2.4.2 载波移相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ISOP型 DAB的工作原理与调制策略 |
3.1 DAB的基本原理 |
3.2 DAB的数学模型分析 |
3.3 DAB的调制策略 |
3.4 输入级联输出并联型拓扑 |
3.5 VSC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多端口PET的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 |
4.1 多端口PET拓扑结构 |
4.2 MMC的控制方法 |
4.2.1 MMC的整流控制 |
4.2.2 双闭环解耦控制 |
4.2.3 子模块储能电容控制 |
4.3 MMC整流的环流抑制方法 |
4.3.1 环流分析 |
4.3.2 环流抑制的基本原理 |
4.4 DAB的控制方法 |
4.5 VSC的控制方法 |
4.6 仿真模型搭建与部分试验研究 |
4.6.1 MMC的控制方法仿真 |
4.6.2 DAB的控制方法仿真 |
4.6.3 VSC的控制方法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RT-lab的实时仿真系统 |
5.1 RT-lab的仿真模型建立 |
5.2 RT-lab仿真的主电路参数设计 |
5.2.1 MMC桥臂电感参数设计 |
5.2.2 MMC子模块电容参数设计 |
5.3 仿真及波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项目验证 |
6.1 项目背景 |
6.2 项目示范点概述 |
6.2.1 四台PET的工作模式 |
6.2.2 高压直流与高压交流端口的工作模式 |
6.2.3 低压直流与低压交流端口的工作模式 |
6.3 项目硬件在环仿真 |
6.3.1 项目硬件设计 |
6.3.2 项目模型设计 |
6.4 仿真波形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建筑配电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1.3 SVG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SVG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SVG控制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动态无功补偿理论及方法 |
2.1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2.1.1 SVG简介 |
2.1.2 SVG基本工作原理 |
2.1.3 SVG无功补偿装置的三种运行模式 |
2.2 SVG拓扑的选择 |
2.3 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分析 |
2.3.1 SVG无功补偿装置数学模型建立 |
2.3.2 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 |
2.4 SVG的无功电流检测法 |
2.4.1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原理 |
2.4.2 p-q无功电流检测法 |
2.4.3 i_p-i_q无功电流检测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设计与算法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系统结构 |
3.1.2 主控系统设计 |
3.2 系统各控制模块设计 |
3.2.1 PI控制器设计 |
3.2.2 锁相环设计 |
3.2.3 电流内环控制设计 |
3.2.4 恒电压外环控制设计 |
3.2.5 恒功率因数外环控制系统设计 |
3.2.6 直流母线电压外环控制系统设计 |
3.2.7 单元均压控制系统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软、硬件设计 |
4.1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4.2 元器件选型 |
4.2.1 STM32F407IG控制芯片 |
4.2.2 功率器件选型 |
4.3 采样电路 |
4.4 辅助电源电路 |
4.5 保护电路 |
4.6 IGBT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 |
4.6.1 IGBT 驱动电路设计 |
4.6.2 IGBT 保护电路设计 |
4.7 软件设计 |
4.7.1 主程序设计 |
4.7.2 采样程序设计 |
4.7.3 PWM程序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Simulink的补偿仿真模型分析 |
5.1 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简介 |
5.2 SVG仿真模型参数设计 |
5.2.1 直流侧储能电容选择 |
5.2.2 LCL滤波器参数设计 |
5.3 SVG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 SVG系统仿真模型在负载平衡条件下的仿真 |
5.5 SVG启动冲击电流的抑制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项目工程研究工作 |
致谢 |
(8)电力电子化主动配电网分散谐波电网侧全局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系统谐波问题概述 |
1.2.1 谐波的危害 |
1.2.2 谐波的治理方法 |
1.2.3 传统电流检测型APF的工作原理 |
1.3 电能质量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1.3.1 新能源电网电能质量污染分析 |
1.3.2 电能质量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3 电能质量治理设备配置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散谐波源的台区群体发射水平建模 |
2.1 引言 |
2.2 台区电力电子化谐波源的聚类与等效处理 |
2.2.1 谐波设备的分类特征构建 |
2.2.2 负荷设备谐波特性的聚类方法 |
2.2.3 聚类中心设备的谐波诺顿模型 |
2.3 基于非侵入式监测的用电行为马尔科夫建模 |
2.3.1 设备启停状态的NILM监测与表征 |
2.3.2 用户集群设备启停行为的MC建模 |
2.3.3 群体谐波发射水平的估计 |
2.4 台区谐波发射水平动态评估流程 |
2.5 算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VDAPF分布式治理系统及其本地运行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VDAPF的实现原理 |
3.2.1 VDAPF的本地运行调节特性 |
3.2.2 VDAPF本地运行特性参数的设置 |
3.3 电力电子化配电网分布式谐波治理系统 |
3.3.1 配电网分散谐波的治理方案对比 |
3.3.2 分布式谐波治理系统框架 |
3.3.3 基于VDAPF的多时间尺度谐波治理方案 |
3.3.4 谐波治理灵敏度分析的分区方法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电子化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谐波协调优化 |
4.1 引言 |
4.2 长时间尺度配电网分散谐波全局优化治理 |
4.2.1 电力电子化配电网谐波等值电路 |
4.2.2 全局优化目标函数 |
4.2.3 全局优化约束条件 |
4.2.4 基于改进PSO的全局优化模型求解 |
4.3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短时间尺度谐波优化治理 |
4.3.1 谐波模型预测环节 |
4.3.2 谐波治理的滚动优化 |
4.3.3 治理方案的反馈校正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参数设置 |
4.4.2 分布式VDAPF长时间尺度全局优化结果 |
4.4.3 分布式VDAPF分区治理与分散式治理方式对比分析 |
4.4.4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短时间尺度协调优化 |
4.4.5 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与全局优化结果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与谐波优化治理的观测节点选取方法 |
5.1 引言 |
5.2 电能质量数据时间序列特征点处理 |
5.2.1 时间序列分段线性模式表示 |
5.2.2 分段序列互插值寻优 |
5.3 电压畸变观测节点动态选择策略 |
5.3.1 电压信号时间序列关联分析 |
5.3.2 电压畸变观测节点动态选择方法 |
5.4 算例分析 |
5.4.1 仿真模型分析 |
5.4.2 数据驱动的观测节点选取结果 |
5.4.3 基于观测节点的优化治理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配电网SVG无功补偿装置并联控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绪论 |
1.2 SVG无功补偿装置研究现状 |
1.2.1 无功补偿装置发展的几个阶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SVG发展趋势及优缺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功补偿基本原理及装置 |
2.1 引言 |
2.2 无功补偿装置原理及参数选择 |
2.2.1 基本原理及与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关系 |
2.2.2 无功补偿与电网质量的关系 |
2.2.3 无功补偿的容量的确定 |
2.3 无功补偿装置 |
2.3.1 无功补偿装置 |
2.3.2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2.3.3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VG无功补偿装置并联控制算法及其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无功电流检测算法 |
3.2.1 p-q算法 |
3.2.2 ip-iq算法 |
3.3 SVG的并联控制算法 |
3.3.1 基于SVG多模块化并联控制算法 |
3.3.2 SVG载波移相控制 |
3.3.3 SVG与其它无功补偿装置混合控制 |
3.4 SVG无功补偿装置并联控制系统在配电网中应用的仿真分析 |
3.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4.2 仿真参数的选取 |
3.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VG并联控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SVC与SVG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对比 |
4.2.1 FC的投切 |
4.2.2 自动投切控制 |
4.2.3 镇江10kV电网无功补偿方案设计 |
4.2.4 镇江10kV电网采用SVG+FC无功补偿后的对比分析 |
4.4 SVG在配电网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的应用 |
4.4.1 电网三相不平衡产生原因及危害 |
4.4.2 SVG在电网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建筑光伏直流微电网的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电网概述及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概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微电网的基本构成 |
2.1 微电网的建模 |
2.2 太阳能发电模块 |
2.2.1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2.2.2 接口电路及最大功率点控制 |
2.3 储能蓄电池模块 |
2.3.1 蓄电池工作原理 |
2.3.2 双向接口电路及控制策略 |
2.4 并网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直流微网与分布式蓄电独立供电系统 |
3.1 直流微电网的拓扑结构 |
3.2 单母线结构 |
3.3 双母线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伏直流微电网、集中储能单元与交流备电联合供电系统 |
4.1 光伏直流微电网、集中储能单元与交流备电联合供电系统的拓扑结构 |
4.2 负荷波动特性 |
4.3 储能非正常充放电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流微电网损耗特性 |
5.1 直流微电网的损耗构成 |
5.2 直流线路损耗计算方法 |
5.3 变流器损耗计算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交、直流微电网仿真对比研究 |
6.1 光储交流微电网系统 |
6.1.1 仿真平台结构 |
6.1.2 负荷波动特性 |
6.2 交、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对比 |
6.2.1 交、直流微电网的损耗特性对比 |
6.2.2 多电压等级下的损耗特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配电网络电容器投切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高渗透率光伏的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 马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多智能体电供暖控制系统的三相功率自平衡技术研究[D]. 李双.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基于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的风电并网研究[D]. 张瑜.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基于扰动数据分析的并联电容器运行状态监测技术研究[D]. 梁家碧. 山东大学, 2021(11)
- [5]基于自适应的混合无功补偿控制方法研究[D]. 唐旺.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的研究[D]. 王宁.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7]建筑配电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计[D]. 张汉阳.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8]电力电子化主动配电网分散谐波电网侧全局协同治理研究[D]. 石磊磊. 燕山大学, 2020(07)
- [9]配电网SVG无功补偿装置并联控制及应用研究[D]. 汤智超. 东南大学, 2020
- [10]建筑光伏直流微电网的运行特性研究[D]. 郑熠明.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标签:无功补偿论文; 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论文; 供暖系统论文; 谐波电流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