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底CT检查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庞嫣琼[1](2020)在《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颅内动脉瘤在我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瘤体破裂引发颅内出血,导致较高致残及致死率,后期治疗和康复也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经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全脑血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ngraphy,MSCTA)和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DSA是临床上公认的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准确率和敏感性可达99%,然而DSA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造影剂注射过程中需要使用导管法,往往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由于MRI检查的时间较长,对术后的评估较差,对于早期的颅内动脉瘤很难发现,一般不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2]。CTA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具有无创性,还有检查成本低、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的优点,它可以快速获得脑血管的解剖影像,不仅可以任意角度观察目标血管,还可以通过局部放大的方法显示和分析病变的细节特征[3]。CTA扫描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为动脉瘤的诊断和围手术期评价提供客观依据[4]。本研究期望能通过对比分析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解剖参数测量方面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探讨CTA的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目的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测量结果、显示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穿支血管方面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探讨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检查影像资料,对比CTA及DSA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和动脉瘤形态(包含轮廓、大小、位置等)及瘤体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对比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的符合程度和存在差异,从而探讨CTA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分析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检查影像检查资料,结果发现:(1)CTA测出的动脉瘤数113个,在与DSA的检查结果(DSA共检出动脉瘤116个)对比当中,发现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数目分别为5个和2个,而在这些假阴性的结果中并没有最大径大于3mm的瘤体实例出现,测得CTA的灵敏度为95.7%。而进一步将CTA与DSA的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两种检查的检出率,对应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2)对比两组瘤体的最大径和瘤颈测量数据,对于测量结果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评价、t检验验证,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获得的瘤体最大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瘤颈的测量上,CTA与D-DSA两组测量值(?x±s,mm)分别为4.06±1.18mm、3.54±1.15mm,P值<0.05,提示CTA在有关瘤颈的测量上准确度欠佳。(3)DSA检查获得的对瘤颈部区域显示程度的影像资料均处于尚清晰和清晰之间,而CTA检查除去上述两种情况,还有6例显示模糊的图像,通过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深一步的秩和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为,Z值为-2.889,所得P值为0.004,明显小于0.05,表明DSA在显示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其周围的穿支血管方面要优于CTA。结论1.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的测量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CTA检查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可靠方法;2.DSA对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穿支血管显示方面的情况要优于CTA,DSA检查目前仍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聂吉林,孟莉,李臻琰,周高峰[2](2020)在《磁共振3D-SPACE序列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垂体大腺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ilp angle evolutions,3D-SPACE)序列结合不同图像融合技术获得的图像对垂体大腺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43例术后证实为垂体大腺瘤患者的MRI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增强、3D-SPACE T2WI和3D-SPACE T1WI+C(增强)的影像资料。3D-SPACE T2WI/3D-SPACE T1WI+C序列分别采用正相+正相、反相+正相、正相+反相、反相+反相以及正相伪彩+正相、正相+正相伪彩6种组合方式融合,由两名放射科高年资主治医生采用半定量方法对不同组合方式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及比较,得到最佳融合模式;并根据肿瘤对视交叉、动眼神经、海绵窦血管的侵袭程度,按照三级评分制对MRI平扫+增强(常规MRI增强组),3DSPACE T2WI,3D-SPACE T1WI+C及2种3D-SPACE序列融合(融合组)的图像进行评估,以术中观察结果为金标准,采用Fisher概率确切法比较4组图像显示垂体大腺瘤对周围组织侵袭程度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显示6种图像融合模式中,以3D-SPACE T1WI+C正相伪彩与3D-SPACE T2WI正相融合图像质量最优(P<0.05)。比较肿瘤对动眼神经侵袭程度Ⅰ,Ⅱ,Ⅲ级关系一致性时,MRI增强组、3D-SPACE T1WI+C组、3DSPACE T2WI组、融合组4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肿瘤对视交叉侵袭程度Ⅰ级关系一致性时,4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侵袭程度Ⅱ,Ⅲ级关系一致性时,融合组图像与3D-SPACE T2W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常规MRI增强组(均P<0.01)和3D-SPACE T1WI+C组(均P<0.05);比较肿瘤对海绵窦血管侵袭程度Ⅰ,Ⅲ级关系一致性时,4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侵袭程度Ⅱ级关系一致性时,融合组图像与3D-SPACE T1WI+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常规MRI增强组(均P<0.01)和3D-SPACE T2WI组(均P<0.05)。结论:MRI 3D-SPACE序列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显示垂体大腺瘤对颅底血管神经的侵袭程度上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在显示肿瘤与视交叉Ⅱ,Ⅲ级侵袭关系及肿瘤与海绵窦血管Ⅱ级侵袭关系上明显优于单独的3D-SPACE序列,对于手术前的风险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蔡佳宏[3](2020)在《多模态影像融合在中央功能区脑膜瘤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中央功能区脑膜瘤周围常伴有许多中央回流静脉,术前应用CT、MRI T1WI、Flair、MRA、MRV等多种模态的融合,构建中央功能区脑膜瘤与周围静脉的关系,为术中的肿瘤切除以及对静脉的保护提供指导。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术前行多模态影像融合的中央功能区脑膜瘤患者,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行传统显微切除的17例病例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肿瘤1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预后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1级切除13例(86.67%),对照组为13例(76.47%),两组患者1级切除率无显着差异(p=0.4609);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4例并发症(76.47%),有显着差异(p=0.0446);研究组术后KPS评分为98.57±3.52分,对照组术后KPS评分为89.33±18.70,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着改善(p=0.0424)。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准确定位中央功能区,并清晰地显示肿瘤与中央静脉关系,并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实时保护功能区,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在安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刘静静[4](2020)在《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神经导航在颅底肿瘤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颅底肿瘤是神经外科医生经常面对的一类疾病。颅底肿瘤手术困难的原因在于肿瘤位置深在不易暴露、颅底骨质凹凸不平、颅底走行众多血管及神经,且操作空间狭小,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常见。巨大颅底肿瘤多由于对周围组织的推挤、侵蚀导致正常解剖结构破坏。而对于体积较小的肿瘤,如何能在术前确定合适的手术入路成为难点。对于手术切除的颅底肿瘤患者应做到充分的术前检查,而当前医学设备均采集的是人体某一层面的组织器官信息,反应的是二维数字断层图像。因此,临床医师需要进行反复阅片,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脑海中进行虚拟构建,了解肿瘤位置及周围组织情况,进而模拟手术入路,而这种传统模式不仅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敏感度和准确性较低。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的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神经导航技术不仅可以在同一帧影像上同步化显示多种信息,更好地实现不同成像模式间的优势互补及交叉验证,还可以在神经导航的引导下实时、动态、全方位的显示手术进程,使手术过程“数字化”,进一步的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进一步实现“精准神经外科”的理念。目的:利用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神经导航系统,用以指导颅底肿瘤开颅术中的过程,以期达到“最大化地切除病变,最小的脑功能损伤,最佳的术后恢复”的3M目标。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就诊且行开颅术的50例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及头颅MRI、MRA等影像学检查,术后均随访3-6个月。根据是否在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神经导航系统下指导手术分为融合组和常规组。融合组27例于术前使用3D slicer进行影像融后设计手术入路并联合神经导航行手术治疗。常规组23例行基于二维影像学结合颅脑模型的术前手术设计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长、术中输血量、肿瘤全切率、术后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291.6±25.7 min,常规组平均349.9±120.3 min,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32<0.05)。融合组术后住院时间15.7±2.1 d,融合组17.6±3.3 d,融合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3<0.05)。融合组全切21例(77.8%),次全切6例,常规组全切15例(65.2%),次全切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0.05)。融合组术中输血6例(22.2%),未输血21例,常规组术中输血10例(43.5%),未输血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0.05)。融合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11.1%),常规组 9 例(39.1%),两组差异显着(P=0.021<0.05)。结论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精准手术设计对颅底肿瘤的手术有一定指导意义,在减少手术时长、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高贻宽[5](2020)在《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发病率高,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开颅手术夹闭瘤颈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如何减小开颅手术带来的伤害、寻求更为合适的手术入路成为前交通动脉瘤治疗的热点,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额窦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3D-Slicer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研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而为优化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通过翼点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以及额外侧微骨窗入路3种不同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征对比,分析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特征;2、额窦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通过医院影像PACS系统内筛选的100例副鼻窦薄层CT影像资料进行研究,对额窦的结构特点、额窦气化分度、气化体积进行研究,进而科学掌握额窦的影像解剖学特征;3、3D-Slicer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经高年资手术医师在术前判断既能经翼点入路手术又能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手术的60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序号随机分为翼点入路组(简称翼点组)及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组(简称微骨窗组),每组患者各30例。翼点组使用3D-Slicer软件辅助经翼点入路行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微骨窗组使用3D-Slicer软件辅助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行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两组均在术前、术中对前交通动脉瘤进行精准定位,进而对瘤颈进行精准夹闭;对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解剖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分析(1)尸头灌注良好,标本模型得以构建;(2)额外侧微骨窗入路颞肌的切开长度短、剥离程度小、入路位置基本不会引起额窦意外开放、不需要去除蝶骨嵴;(3)翼点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及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均能良好地显露鞍区及周围结构;(4)三种不同的入路方式所显露的血管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颈内动脉颅内段的显露: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A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翼点入路,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脑前动脉A2:眶上微骨窗入路>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M1: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M2:翼点入路>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A1+大脑中动脉M1: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翼点入路>眶上微骨窗入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显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翼点入路中3分以上的有9项,眶上微骨窗入路中3分以上的有8项,额外侧微骨窗入路中3分以上的有9项。2.额窦的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1)额窦的大小:左侧额窦的长度为(1.42±0.36)cm,宽度为(0.92±0.23)cm,右侧额窦的长度为(1.44±0.31)cm,宽度为(0.95±0.29.)(2)额窦的气化分度:左侧额窦中:未发育0例(0.0%),Ⅰ度额窦21例(21.0%),Ⅱ度额窦49例(49.0%),Ⅲ度额窦30例30.0%);右侧额窦中:未发育0例(0.0%),Ⅰ度额窦47例(47.0%),Ⅱ度额窦45例(45.0%),Ⅲ度额窦8例(8.0%)。(3)额窦气化容积:男性左侧额窦容积为(4.52±2.08)ml,右侧为(4.13±1.96)ml;女性左侧额窦容积为(2.68±1.76)ml,右侧为(2.52±1.82)m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额窦是副鼻窦中最容易发生变异的腔体,变异类型较为复杂,形态各异,额窦缺失及额窦气化过度均属于额窦发育异常,不同个体间额窦结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个体左右两侧的额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5)额窦CT影像能准确地反映额窦的位置、大小、形状、变异程度等解剖特征,通过术前详细阅读患者额窦CT影像,能在设计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入路方案时,有效避开额窦、减少额窦意外开放风险。3.3D-Slicer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1)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年龄、男女比例、瘤体直径、瘤体指向等)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2)翼点组的手术时间为(95.23±2.05)min,微骨窗组的手术时间为(55.18±3.12)min,微骨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翼点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翼点组中的出血量为(170.12±5.12)ml,微骨窗组中的出血量为(61.81±4.28)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翼点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6.28±1.15)万元,微骨窗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为(6.22±1.23)万元,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翼点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12±3.42)d,微骨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19±3.28)d,微骨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翼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翼点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面神经额支损伤,所占比例为6.6%;微骨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面神经额支损伤,所占比例为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翼点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颞肌萎缩,所占比例为3.3%,微骨窗组中无颞肌萎缩出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翼点组及微骨窗组均无脑脊液漏出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前交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其中翼点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微骨窗组中无动脉瘤破裂,手术过程顺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翼点组中,术后并发症共计11例,所占比例为36.7%,微骨窗组中术后并发症共计5例,所占比例为16.7%,微骨窗组并发症的发病率显着低于翼点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Fisher分级为Ⅲ级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率明显高于Fisher分级为Ⅰ/Ⅱ级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翼点组总体预后良好率为86.7%,微骨窗组总体预后良好率为96.7%。微骨窗组的预后效果明显高于翼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学结构复杂,位置深、周围神经血管多,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额外侧微骨窗入路是一种良好的入路形式,解剖显露良好,对机体创伤小。通过采集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术前运用3D-Slicer软件可重建额窦、蝶骨嵴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立体三维模型,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开额窦及重要神经血管,使术中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动脉瘤颈夹闭更精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杨易[6](2020)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诊断鼻咽癌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在鼻咽癌诊断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PET/CT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3.62±13.80)岁。将其根据有无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分为两组,其中转移组35例,无转移组15例。将其根据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分为两组,其中早期鼻咽癌(Ⅰ-Ⅱ期)8例,进展期(Ⅲ-Ⅳ期)42例。采用Siemens Biography 16 HR PET/CT scanner采集鼻咽癌患者全身图像,所有图像资料在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进行处理,经过MM oncology软件采用SUVmax值40%为阈值自动勾画VOI,分别测量鼻咽癌患者原发病灶的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和肿瘤代谢体积(MTV)。分别对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早期(Ⅰ-Ⅱ期)与进展期(Ⅲ-Ⅳ期)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及各种代谢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通过计算约登指数,找到相应的最佳诊断阈值,计算相关敏感度及特异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原发灶TLG、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年龄、SUVmax、SUVpeak、SUV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中,TLG(AUC为0.817)的预测转移效能优于MTV(AUC为0.783)。计算TLG的约登指数为0.571,当TLG取值73.240时对鼻咽癌转移的预测效能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1%、100%;MTV的约登指数为0.467,当MTV取值6.600时对鼻咽癌转移的预测效能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86.7%。早期鼻咽癌(Ⅰ-Ⅱ期)与进展期(Ⅲ-Ⅳ期)原发灶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SUVmax、SUVpeak、SUVmean、TLG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中,MTV(AUC为0.771)预测临床分期有一定准确性,计算MTV的约登指数为0.482,当MTV取值2.685时对鼻咽癌临床分期预测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2.5%、85.7%。结论鼻咽癌患者原发灶的PET/CT代谢参数TLG、MTV对预测鼻咽癌转移具有一定价值,且TLG预测转移效能优于MTV。鼻咽癌患者原发灶的MTV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利用MTV,18F-FDG PET/CT可以预测鼻咽癌的临床分期。
赵永辉[7](2019)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国际头疼协会将其定义为:阵发性的面部撕裂样、刀割样疼痛,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有扳机点,洗脸、刷牙等因素可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神经血管冲突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由于血管对三叉神经的长期压迫,导致三义神经发生脱髓鞘病变,诱发神经的异常“放电”,引起三义神经痛。基于对三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但是微血管减压手术对医生的手术水平、手术室设备及对疾病的理解程度要求较高,在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我们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多个临床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回顾性临床研究。本系列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但不同临床症状特点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不一,本文通过比较典型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疗效,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症状学因素,以达到术前筛选合适患者、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目的。方法:收集201 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9例。按照症状学分类,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其中典型三叉神经痛236例,非典型患者133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微血管减压术后12个月随访,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痊愈147例(62.28%)、部分缓解80例(33.89%)、明显减轻6例(2.54%)、无效3例(1.27%),疼痛缓解率为96.18%(227/236)、总有效率为 98.73%(233/236);非典型组患者术后疼痛痊愈 16例(12.03%)、部分缓解 24 例(18.05%)、明显减轻 78 例(58.65%)、无效15例(11.28%),疼痛缓解率为30.08%(40/133)、总有效率为88.72%(118/133)。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非典型组患者,P<0.0 5;认为统计学结果具有差异。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组患者。因此,对于典型三叉神经痛我们首选微血管减压术作为主要外科干预手段,对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供了参考,进而优选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提高治愈率、节省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目的: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磁共振扫描结果包括T1、T2、3D-TOF及 3D-FIESTA序列,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对磁共振扫描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评判三叉神经周围有无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来源,并与术中实际观察结果比较,评价二者的一致性。结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否存在血管压迫的灵敏度为98.87%(88/89)、特异度为100%(1/1);与术中观察结果相比,术前诊断责任血管来源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75,并且可以模拟手术入路,为术者提供三维可视化的影像资料,指导微血管减压术的实施。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很好的显示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与术中结果比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以往的大多数报道主要为由责任血管为动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静脉压迫也可能是导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MVD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以提高诊疗此类患者的能力。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单纯静脉压迫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年的微血管减压术经验,共34例仅由静脉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我们分析其症状、手术情况、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单纯静脉压迫与动脉压迫为责任血管的三叉神经痛有不同特点,显微血管减压术同样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所有34例患者中,19例(55.88%)患者为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第二支最常受累。大多数静脉压迫程度是Ⅲ级(20/34,58.82%)。岩静脉及其分支是最常见的责任血管(21/34,61.76%)。静脉压迫位于三叉神经根出脑干端10例(29.41%),18例(52.94%)压迫三叉神经脑池段,以及1 1例(32.35%)压迫麦克尔腔。随访结果显示26例(76.47%)患者痊愈,4例(20.59%)患者部分缓解,2例明显减轻(5.88%),1例患者无效(2.94%)。并发症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最高(5.9%),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原因之一,静脉可以是直接的责任血管。显微血管减压术对单纯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总结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有完整随访资料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 3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并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有效351例,无效18例;暂时性并发症有面部麻木22例(5.96%)、平衡障碍5例(1.36%)、头晕及头痛31例(8.40%)、脑脊液漏9例(2.44%)、颅内感染8例(2.17%)、癫痫发作1例(0.27%),发现并发症后积极对症处理,症状均有所好转或痊愈;永久性并发症为面部麻木19例(5.15%)、听力下降和耳鸣6例(1.63%)、头晕2例(0.54%)、平衡障碍4例(1.08%)、听力丧失3例(0.81%)、死亡1例(0.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类型、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无血管压迫、受压部位及术中是否存在责任血管是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的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无血管压迫和无明确责任血管相对典型三叉神经痛、有血管压迫和存在明确责任血管发生预后无效的风险分别为8.032(95%CI:3.827-16.842)倍、3.939(95%CI:2.505-6.195)倍和 9.134(95%CI:4.295-19.426)倍。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其中非典型临床表现、无血管压迫和非动脉因素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的归纳总结对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技术治疗的15例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5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1 3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例偶尔疼痛,不需服药,1例服药后疼痛可以控制。术后患者患侧面部感觉减退11例,咀嚼肌无力9例,口角疱疹6例,经对症处理及康复治疗后多于1-6个月内好转或消失。平均随访21.6个月,复发3例。结论: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由于其操作安全、快速、微创、有效,以及患者可以在全麻无痛下进行等优点可作为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理想的微创补救治疗手段。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对患者术前症状学特点的综合评估、分析不同亚型患者的术后疗效,规范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适应症;2.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进行术前精准评估,使患者得到准确诊断,并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3.通过对特殊责任血管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单纯静脉压迫也可以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责任血管,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安全、有效;4.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及处理策略;5.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相应统计学方法,得出非典型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血管压迫和术中无明确责任血管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提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拒绝再次行MVD手术的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合理的补救治疗措施。本课题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可进一步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并使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魏炜[8](2019)在《基于影像组学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肿瘤患者的早期预后预测至关重要,而缺乏可靠的肿瘤预后预测工具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医学影像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是常规肿瘤评估工具,其依靠影像科医生的人工阅片给出对肿瘤的定性评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影像组学(Radiomics)概念的提出,为科研人员研究肿瘤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使MRI、CT等医学影像作为可靠的、精准的、定量的预后评估工具成为可能。基于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大数据的影像组学方法已在部分肿瘤的预后预测中取得成功,然而,在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和颅底脊索瘤(Skull base chordoma,SBC)领域中,国内外研究较少,尤其是在SBC领域尚属空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1)研发了基于影像组学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预测方法;(2)实现了基于晚期HGSOC患者的术前CT增强影像定量的预测其PFS;(3)实现了基于SBC患者的术前常规MRI影像定量的预测其PFS。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一、研发了基于影像组学的肿瘤PFS预测方法。首先,从科研合作医院的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中获取医学影像数据,数据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其次,采用影像科医生手工分割病灶的方式获得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ROI由3位合作医院的影像科医生使用ITK-SNAP(www.itksnap.org)软件进行三维人工分割,其中2名影像科医生分别在患者影像上绘制肿瘤区域,另一名资深的影像科医生确定最终的ROI,使用由2名影像科医生分别勾画的ROI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其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验证影像组学特征的稳定性,定义ICC大于0.75为特征稳定,分割文件存储为mha格式;采用最近邻插值(Nearest Neighbor Interpolation)算法对肿瘤原始图像和ROI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扫描设备和扫描参数(Slice Thickness、Pixel Spacing等)不一致对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再次,基于Hugo J.W.L.Aerts以及前人的研究,本研究选择提取620个定量的影像组学特征,包括:17个直方图特征,8个形状特征,51个纹理特征,544个小波特征;使用单特征分析和Elastic Net进行降维和特征选择,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最后,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 test确定预后因素和PFS之间的关系;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预后因素的一致性指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C-index),并预测关键时间点PFS的个体概率;用时间依赖C-index评估单变量Cox模型的判别准确度;DeLong’s test用于比较各个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1000次有放回重采样计算C-index和AUC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使用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评估模型预测的变异程度,并将其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进行比较;使用Hosmer-Lemeshow test检验校准曲线;所有统计测试均为双侧,显着性定义为P<0.05。二、实现了基于影像组学的晚期HGSOC患者PFS预测。在此回顾性研究中,实验共入组142名晚期HGSOC患者,入组患者至少有18个月的随访期,随访时间为18.8-8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8.8个月。根据手术时间和住院地点将患者分为三组:训练集、内部测试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独立外部测试集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采集患者术前腹部骨盆增强CT影像数据并提取620个3-D影像组学特征。由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选出的4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成功地将三个队列的患者分别划分为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的高/低风险两组。此外,影像组学标签和影像组学Nomogram预测18个月和3年内疾病进展风险时表现出高准确率且显着优于临床模型。三、实现了基于影像组学的SBC患者PFS预测。在此回顾性研究中,共入组148名SBC患者,其中64名患者出现疾病进展,随访时间为4-1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全部数据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集患者术前头部横轴位T1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T2加权成像,增强T1 FLAIR三个MRI序列,并分别提取620个3-D影像组学特征,共计提取1,860个3-D影像组学特征。影像组学标签由1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并被归一化为离散变量(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和连续变量(0-1之间)。作为离散变量的影像组学标签可成功的将测试集患者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组,各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具有显着地统计学差异。作为连续变量的影像组学标签的C-index和预测5年进展风险的判别准确率均较高且优于9个潜在的临床预后因素。影像组学可用于肿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影像组学标签是肿瘤定量的、可靠的预后标志物;影像组学以低成本的、非侵入式的方式在围手术期进行预后评估,不仅可直接影响制订临床治疗和随访方案,而且对实现个体化治疗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积极的意义,是对精准医学的重要补充。
高鹏[9](2019)在《3D打印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中的辅助作用,评估实时3D打印模型在内镜模拟手术及解剖教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复杂颅底肿瘤患者资料,联合3D打印公司,采用多种3D打印技术、不同的打印材质打印5例患者的3D模型,术前利用该模型进行手术模拟及临床教学、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及制定手术预案。我科11位年资不等的神经外科临床大夫就3D模型在手术模拟及病理解剖教学方面,用5个不同分数段标准进行评分(0-100分),按最终平均分评估出该5例模型中最利于手术模拟与最利于解剖教学的模型材质及其模块组合形式。最后将打印出的5例3D模型的打印材质、打印时间及打印价格等信息进行对比并反馈评估。结果成功打印出5例复杂颅底肿瘤3D模型,术者根据3D模型选择最佳手术预案并对5位患者行内镜手术治疗。评估平均分显示混合材质光敏树脂材料打印出的例4模型的材质、颜色、硬度等在这5例模型中最有利于颅底内镜手术模拟;硬质光敏树脂材料打印出的例5模型的解剖结构精细度、组织的透明度及组织颜色等在这5例模型中最有利于解剖教学及术前病情分析等。3D模型平均3D打印时间为16.3h,最短6.5h,打印费用平均为4500元。结论3D打印技术在辅助颅底肿瘤内镜手术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3D打印成型时间尚能满足略显短促的术前检查准备的需求,均价亦在患者可接受范围之内。3D打印模型评估反馈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打印材料、打印精细度、模块透明程度及其组合等对于手术模拟及解剖教学等至关重要。
王伟[10](2019)在《基于多排CT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颅内肿瘤和动脉瘤手术效果的辅助作用》文中提出[目 的]将神经外科患者术前CT血管造影的原始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影像重建后处理,根据三维重建结果中的颅内血管、颅骨与颅内病灶之间的解剖关系来制定手术方案和模拟手术入路。[方 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就诊的20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CTA的三维影像重建后处理,将其分为两组:三维影像重建组(A组)和常规影像组(B组),每组10例患者。A组患者术前均在256排CT下行CT血管造影,把原始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INC00L公司开发的3D精准手术规划分析软件系统,通过MIP、SSD、VRT、MPR等技术进行处理后获得颅内血管、颅骨与颅内病变之间解剖关系的三维立体图像。然后将颅骨、血管、淋巴结、钙化、肿瘤以不同颜色显示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再通过软件自带的分割工具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分割,通过测量颅内病变体积大小、病变与周围颅骨及血管解剖关系来进行手术入路模拟路径演示,选择最佳手术入路。两组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下手术耗时长短、术中出血量大小以及住院天数。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 果]三维重建影像清晰显示了肿瘤与供血动脉血管、颅骨之间三维立体关系,立体感强,并将颅内肿瘤、血管等重要组织染色,准确的还原了颅内的解剖结构。三维图像清晰还原了动脉瘤体、瘤颈大小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统计学结果分析:三维影像重建组相比较于常规影像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上差异情况显着,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差异情况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根据三维重建后结果可更加直观的观察颅内病变与周围血管、颅骨等重要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可清晰显示肿瘤等颅内病变与周围重要血管之间有无黏连、压迫、包裹等,术前可模拟多角度的手术入路,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手术中根据术前三维影像解剖关系,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二、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底CT检查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底CT检查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磁共振3D-SPACE序列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垂体大腺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扫描仪器及序列参数 |
1.3 图像处理 |
1.4 图像评价 |
1.4.1 不同融合方式的图像质量评价 |
1.4.2 4组序列显示瘤体对颅底各结构侵袭程度与手术金标准的一致性评价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6种不同融合模式及2种单独的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对比 |
2.2 4组图像显示瘤体对颅底各结构侵袭程度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对比 |
3 讨论 |
(3)多模态影像融合在中央功能区脑膜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1.2 评定标准 |
1.2.1 患者入选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剔除标准 |
1.2.4 脱落标准 |
1.2.5 手术切除程度的评定标准 |
1.2.6 肿瘤复发标准 |
1.3 临床表现 |
1.4 仪器设备 |
1.5 影像学资料 |
1.6 手术方法 |
1.6.1 术前干预 |
1.6.2 麻醉和体位 |
1.6.3 手术切口 |
1.6.4 显微手术原则 |
1.7 术后 |
1.8 随访 |
1.9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2.1 影像学重建结果 |
2.2 手术结果及预后 |
2.2.1 切除率 |
2.2.2 预后情况 |
2.3 病理结果 |
2.4 随访结果 |
2.5 典型病例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术前影像学检查 |
3.2 术中引流静脉和皮层的保护 |
3.3 肿瘤暴露与切除 |
3.4 术后管理 |
3.5 复发患者的放化疗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外科脑肿瘤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神经导航在颅底肿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图像引导神经外科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前交通动脉瘤及微骨窗入路相关简介 |
1.1 前交通动脉瘤 |
1.1.1 前交通动脉瘤定义特征 |
1.1.2 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1.1.3 前交通动脉瘤的分型及诊断 |
1.1.4 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的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
1.1.5 显微手术在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 |
1.1.6 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并发症 |
1.2 微骨窗入路手术 |
1.2.1 微骨窗入路简介 |
1.2.2 微骨窗入路的分类 |
1.2.3 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简介 |
1.3 讨论 |
二、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学方法 |
2.1.4 观察指标 |
2.2 结果 |
2.2.1 尸头灌注结果 |
2.2.2 手术入路对比 |
2.2.3 颞肌切开长度 |
2.2.4 颅底显露范围 |
2.2.5 血管显露长度分析 |
2.2.6 手术显露分级 |
2.3 讨论 |
三、额窦薄层CT影像解剖学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方法 |
3.1.3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额窦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扫描 |
3.2.2 额窦气化分度 |
3.2.3 额窦气化腔容积 |
3.2.4 额窦的结构 |
3.2.5 额窦CT影像 |
3.3 讨论 |
四、3D-Slicer 软件辅助下经额外侧微骨窗入路精准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一般资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手术方法 |
4.1.4 统计学方法 |
4.1.5 观察指标 |
4.2 结果 |
4.2.1 基本信息 |
4.2.2 手术时间 |
4.2.3 术中出血量 |
4.2.4 治疗费用 |
4.2.5 住院时间 |
4.2.6 面神经额支损伤 |
4.2.7 颞肌萎缩 |
4.2.8 脑脊液漏 |
4.2.9 前交通动脉瘤的夹闭效果 |
4.2.10 并发症情况 |
4.2.11 Fisher分级与术后并发症 |
4.2.12 预后情况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6)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诊断鼻咽癌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鼻咽癌概况 |
1.2 鼻咽癌诊断的传统影像学方法 |
1.3 鼻咽癌诊断的分子影像学方法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显像剂 |
2.3 患者准备 |
2.4 显像方法 |
2.5 图像分析 |
2.6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PET/CT代谢参数 |
4.讨论 |
4.1 PET/CT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4.2 鼻咽癌一般临床特点 |
4.3 PET/CT代谢参数在鼻咽癌诊断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
4.4 不足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18)F-FDG PET/CT在鼻咽癌诊断、分期及其转移灶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7)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 |
前言 |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综述 |
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文章一 |
英文文章二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影像组学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影像组学简介 |
1.2.1 影像数据选择 |
1.2.2 医学成像和分割 |
1.2.3 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 |
1.2.4 探索性分析与建模 |
1.2.5 研究质量评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
1.3.2 影像组学在胶质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
1.3.3 基于影像组学的肺癌诊断 |
1.3.4 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影像组学的预后生存分析方法 |
2.1 影像组学分析流程 |
2.2 影像数据采集 |
2.3 肿瘤分割 |
2.4 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 |
2.4.1 直方图特征 |
2.4.2 形状特征 |
2.4.3 纹理特征 |
2.4.4 小波特征 |
2.5 特征筛选及预后标签构建 |
2.5.1 单特征分析 |
2.5.2 L1范数正则化-LASSO regression |
2.5.3 L2范数正则化-Ridge regression |
2.5.4 弹性网络-Elastic Net |
2.6 预后性能评价 |
2.6.1 Cox比例风险模型 |
2.6.2 一致性指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 |
2.6.3 时间依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2.6.4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 |
2.6.5 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 |
2.6.6 Nomogram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影像组学的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预后分析 |
3.1 实验背景 |
3.1.1 研究意义 |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 实验数据 |
3.3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3.3.1 数据预处理及肿瘤分割 |
3.3.2 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 |
3.3.3 影像组学特征的选择和标签的构建 |
3.3.4 影像组学标签的验证和预后模型的构建 |
3.3.5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临床病理统计 |
3.4.2 影像组学特征的选择与标签的构建 |
3.4.3 影像组学标签与预后模型的验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影像组学的颅底脊索瘤预后分析 |
4.1 实验背景 |
4.2 实验数据 |
4.3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4.3.2 MR采集 |
4.3.3 肿瘤分割 |
4.3.4 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 |
4.3.5 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放射学特征标记建立 |
4.3.6 预后因素的评估 |
4.3.7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数据 |
4.4.2 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因素表现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1.1 基于影像组学的肿瘤预后分析实现方法 |
5.1.2 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的应用 |
5.1.3 颅底脊索瘤中的应用 |
5.2 基于影像组学的术前诊断 |
5.2.1 胶质母细胞瘤MGMT基因甲基化术前预测 |
5.2.2 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作类型预测 |
5.2.3 BI-RADS 4 级乳腺钙化灶良恶性分类 |
5.3 展望 |
5.3.1 数据采集 |
5.3.2 病灶分割 |
5.3.3 模型构建 |
5.3.4 模型验证 |
5.3.5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灶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5.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3D打印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基于多排CT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颅内肿瘤和动脉瘤手术效果的辅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底CT检查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D]. 庞嫣琼.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2]磁共振3D-SPACE序列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垂体大腺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聂吉林,孟莉,李臻琰,周高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8)
- [3]多模态影像融合在中央功能区脑膜瘤术中的应用[D]. 蔡佳宏.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神经导航在颅底肿瘤术中的应用[D]. 刘静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5]额外侧微骨窗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D]. 高贻宽.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诊断鼻咽癌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D]. 杨易.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D]. 赵永辉. 山东大学, 2019(02)
- [8]基于影像组学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预测研究[D]. 魏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3D打印辅助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可行性研究[D]. 高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10]基于多排CT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颅内肿瘤和动脉瘤手术效果的辅助作用[D]. 王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