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电信业在加入WTO后的策略抉择(论文文献综述)
朱玮玮[1](2020)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不断壮大,渐已成为影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OFDI的发展又迎来新的高潮。2019年,中国OFDI流量为1171.2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8.91%,位居世界第四;存量为20994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6.07%,位列世界第三。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本输出国中,中国已居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国OFDI的区位范围和产业分布广泛,投资区域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近些年跨国企业的投资领域不断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投资产业已涵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后起国家,中国OFDI异军突起的关键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代表的主流OFDI理论普遍认为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具备某些竞争优势,包括市场、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对不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中国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国际扩张,这些理论难以给出全面科学的解释。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母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企业国际化优势的重要来源,并且,仍处于完善过程中的制度体系也会影响企业的跨国投资。本文从母国政策和制度视角构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力求为国内企业大规模的跨国投资寻求新的解释,丰富新兴经济体OFDI的研究,并为中国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提供政策参考,为国内制度环境的改善和制度体系的健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对中国OFDI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OFDI的特征事实进行阶段性分析,包括经济特征和结构特征。在阶段性经济特征分析中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货币环境、对外贸易、劳动力成本和能源需求指标;在阶段性结构特征分析中,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中国全球投资跟踪)两套数据对投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主体结构进行剖析。另一方面,对中国的OFDI进行跨国比较,对照组分别为大型经济体美国和日本、经济外向型国家韩国、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和印度,比较内容涉及OFDI的规模与结构。其次,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政策演变,并对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是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为推动战略实施,国家全力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助力企业的境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由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再转为备案制,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不断放宽,管理体制更趋完善和规范。外汇管理政策由管制转为放松,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登记核准、资金汇入和结汇方面的程序不断简化,给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管理政策演变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契合,推动了企业的国际化。第三,本文采用行业层面数据,研究金融财税政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金融财税政策是“走出去”战略以来政府所推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贷融资支持、财政专项资金、税收激励三个方面。政府通过税收饶让抵免、优惠税率、财政贴息、专项贷款、专项资金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各行业企业“走出去”,可以缓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融资压力,减低投资成本,提升投资收益率。实证结果表明,“走出去”战略后实施的金融财税政策显着促进了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和境外企业数量规模的扩张,具有显着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这与政府的政策制定初衷相一致。第四,本文采用企业层面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货币政策是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也是微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资金,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使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可能会产生影响。从理论层面看,通过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货币政策可以改变银行流动性水平,改变企业的非货币资产价值和有价证券价格,改变利率水平和投资者情绪,最终作用于OFDI。实证结果证明,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着增加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并且能显着降低融资约束对企业国际化的制约作用,但上述影响仅存在于国有企业中,对非国有企业而言,货币政策的影响及调节作用均不显着。第五,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关于金融制度,当前中国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一方面,金融抑制扭曲了资本成本和资本分配,造成经常账户的较大顺差,拥有净储蓄的企业通过OFDI可以提升投资收益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金融抑制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通过OFDI能更快提升技术水平。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当前中国的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仍较弱,一方面,较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降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意愿,低水平的研发投入使技术水平难以快速提升,企业转而通过海外投资获得先进技术;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企业研发成果易被窃取,企业会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研发转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健全的国家以保护研发成果。母国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陷是企业海外投资的“被动”推力,随着制度的逐渐健全,OFDI会趋于减少。实证结果显示,各省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确存在显着的规避金融制度约束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特征;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证明,东部地区OFDI存在显着的规避金融制度约束的特征,中西部地区的OFDI则存在显着的规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特征。本文对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政策和制度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政策体系,同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后续监管以防范风险,保障对外直接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建立预警及应对机制,防范逆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多角度完善金融财税政策,缓解信贷资源错配问题,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现国内和国外投资的均衡发展。
刘胜[2](2018)在《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可避免,既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也是外部环境不佳导致的结果。一方面,全社会固定投资同比增速自2011年以来以持续回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城镇化率的提高,投资难以实现以往的高贡献度水平;另一方面,自2010年开始中国的进出口同比增长率逐年降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不如前。至此,“三驾马车”中仅剩的消费,却早自2000年以来就出现了极大的下滑,近年来虽有抬头的迹象但依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投资和贸易受阻的情况下重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如果要扩大内需,那么最终还是要回到解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这一问题上来。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一是要提高居民的劳动或资本收入,二是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前者主要从内生增长的角度来考虑,这与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息息相关。后者主要从政府财政手段的角度来考虑,更准确的说是税收手段。居民税收负担包括所得类税收负担和消费类税收负担,他们分别指对居民所得征税和对消费行为征税。如果单从某一税种的角度来看,税收都会降低个人的消费水平,但如果从社会整体水平来看则不然,比如个人所得税一方面降低了个人收入水平不利于消费,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个人所得税具有累进的特性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利用低收入人群的高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整体上促进居民消费。单一税种如此,更遑论众多税种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居民的税收负担水平与税制结构是息息相关的。由于贸易、投资受阻,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要促进消费,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又成为了重要问题,要解决居民税收负担的问题,又要从税制结构调整入手。因此,要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过缓的问题,关键在于税制结构如何调整。虽然在逻辑上这一推理是成立的,但实际理论是否支持?税制结构实际中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描述了税制结构与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是在Banchard(1985)的无限期界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税制结构在内的最优化模型,分析了税制结构对消费的整体影响;二是通过税收归宿模型分析税制结构对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机制。其次,本文从一般性上分析了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通过使用89个国家(地区)199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估计了所得税、流转税与财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所得税和财产税有利于居民消费,而流转税不利于居民消费。为了进一步降低方程的内生性,利用计量方法剥离出消费偏差,重新评估了税制结构对消费偏差的影响,结果同样支持前文的结论。最后进一步分析税制结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结论显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收入效应更大,而流转税的替代效应更大。再次,本文还分析了税制结构与消费外溢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消费外溢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中外的税制结构不同,中国的间接税占总体税收比重偏高,而间接税会嵌入到商品的价格之中,进而抬高国内商品的价格,导致境内外商品价格之间的“反差”或“倒挂”。鉴于此,本文利用97个国家(地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间接税促使了消费外溢的产生。然后,本文选取了农村税费改革与“营改增”这两起事件,从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税负担的角度分析了税制变革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上升,且这一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特征。对比第一阶段的改革效果和第二阶段的改革效果,更证明了降低居民直接税税收负担对促进消费的有效性。“营改增”则通过降低企业流转税负担,间接降低了包含在商品中的单位含税量,最终降低了商品价格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长。最后,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结合现阶段中国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王点点[3](2016)在《我国电信业垄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电信业却因自然垄断与政府干预而陷入长期垄断的状态,这种状态限制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也扰乱了市场的秩序。此外,监管力度不足,法律制度欠缺,政企关系模糊不清等种种原因致使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也使电信业脱离全球化的发展轨道。基于此,本文借助于比较研究及实证分析方法,并依托国外成功的经验以及我国政府提出的管制理论与政策,指出政府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政企分开,加强市场监管,加快立法进程,放宽准入政策,这是我国电信业冲出垄断状态的保障力量,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绪论,重点论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释相关概念和理论,包括电信、电信业的概念;垄断、垄断行业的概念;管制、政府管制和电信管制及三网融合的概念;并引用了公共选择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及信息论和列宁垄断理论。基于此实现专业性词汇的解释与归纳总结。第三部分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政策演变总结了我国电信业的三个发展阶段,并分析各个阶段垄断对电信业的利弊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对我国电信业垄断现存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从政府管制不严、相关法律缺失和电信业本身问责力度不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介绍海外相关成果和经验,通过美国、英国和日本成功的改革经验,说明我国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六部分提出我国政府治理电信业垄断的对策,通过调节市场、完善法律和构建机制对电信行业的垄断进行管制。
肖珣[4](2018)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已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下游位置、“低端锁定”等现实问题日益突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尤其是推进制造业升级,是应对全球经济困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举措。从国际经验看,许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都特别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特殊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强关联性已得以证明,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人力和资金支持。因此,以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制造业升级,是我国现阶段最紧迫也是最务实的选择。深化两个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制造业的需求为契机来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实现“双轮驱动”,构建中国制造业的国内价值链;加强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知识渗透范围,实现两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因地制宜地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引导生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策动制造业升级。鉴于此,本文在明确界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升级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并总结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轨迹,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升级需要,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把握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轨迹及其与制造业升级关系,并以此为主线,从理论上剖析生产性服务外包、与制造业产业融合及其自身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搜集中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案例分析比较三阶段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差异,借此提出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政策建议。本文按生产性服务业外包-融合-集聚的演化轨迹展开,主要试图重点解决四组问题:一是中国生产性服务外包水平如何?是否存在行业差异?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效应如何?生产性服务业及各细分行业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程度?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与在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两种外包方式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是否存在不同?二是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如何?两大产业的融合对制造业升级是否产生作用?作用方向和大小又是如何?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影响?三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存在着空间集聚态势?其集聚程度如何?是否存在行业和区域差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何在?其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是否是线性的?四是外包、融合、集聚发展阶段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全文共分为七章,以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发展为主线,即“外包—融合—集聚”的发展过程展开论述,具体的内容如下:第一章,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发展:首先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其次是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总结归纳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过程,并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内生和外生动力。第二章,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性:从总量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两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理清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方向、内容和路径,并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程度,结合生产性服务业演化发展过程,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分析框架。第三章,中国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首先,在对生产性服务外包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中国作为服务发包方的视角,将生产性服务外包划分为在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和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两种方式,利用WIOD数据库所提供的2000-2014年间中国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生产性服务外包发展现状进行了定量测算;其次,分析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及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进而递进式的探讨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后,采用制造业行业生产性服务外包指标,通过实证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区分在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与离岸生产生服务外包,检验两种不同发包方式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差异。第四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探究两者的融合动力及融合过程,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两者的融合程度;剖析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各细分行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并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对其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第五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首先,在区分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对产业集聚的内涵进行界定,利用全国31个省份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数据,绘制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空间分布图,证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确实存在着集聚现象,进一步选取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和空间集聚指数,从全国、省域、地级市等三个层次全面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其次,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效应分为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总效应;最后,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来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关系及影响总效应。第六章,生产性服务业各发展阶段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差异:本章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融合和集聚等演化过程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与效应进行总结,进一步以福特公司、日本建机公司和长三角地区为案例,围绕制造业升级需求,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融合和集聚之间形成合力的过程中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差异。第七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总结研究观点,根据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演化发展过程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结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制造业升级为导向,提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后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进行展望。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生产性服务外包通过节约成本、转变生产方式、深化技术创新能力、获取价值链租金等机制从总体上促进制造业升级,但不同的外包方式对制造业升级产生的影响各异:从生产率上看,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水平对制造业各行业的生产率起促进作用,而在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呈现负相关性,产生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刚性、生产性服务业未完全从制造业内部分离;从国际分工地位上看,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但在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却恰恰相反,阻碍了制造业国际分工位的提升,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现阶段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提供有力地支撑。2.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且存在行业和区域差异。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价值链中,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系数显着为正,而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不显着。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即使提升1%也改变不了现有的国际分工现状,再加上发达国家的“低端锁定”使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缺乏动力,导致目前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水平较低。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流通服务、金融服务和商务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显着为正,其中流通服务的影响力最大,金融服务次之,商务服务第三,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对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不显着。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出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偏低。通过门限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维度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门槛值分别为0.9648、1.1523和1.7407。据此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划分低集聚水平、中等集聚水平、较高集聚水平、高集聚水平等四个区间,目前大多数省份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位熵处于低集聚水平区间;在省域维度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着区域不均衡性,处于高、较高集聚水平区间的省份基本上位于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部分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多处于低、中等集聚水平区间。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还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其作用由促进转变为阻碍,呈现出阶段性的渐进过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由低集聚水平向中等集聚水平过渡时,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四个正向集聚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且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集聚水平超过门槛值1.7407时,资源的有限性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要素需求,要素拥挤等负向效应开始突显,且负向集聚效应强于正向集聚效应,使得总效应为负,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抑制作用。4.生产性服务业各个发展阶段并非完全独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演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制造业,推动着制造业升级。在此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融合和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外包推动产业分工与协作,降低制造业生产率;融合实现产业间的渗透,提高产品附加值;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规模经济。
王君君[5](2015)在《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当下正在中国不断推进的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希望通过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地规范与约束。它有利于为政府行政权力套上制度的枷锁、将其关进制度的笼子。政府行政权力以清单式、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将政府机构打造成为一个四壁通透的“金鱼缸”,置于阳光下,接受各类社会主体的监督与制约。2005年,河北省邯郸市公布了全国首份市长权力清单,掀开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发展序幕。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采用国际通行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正面权力清单的逆向管理思维,将我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向新的高潮。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从宏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的建构与运行提出意见。南京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要求做了具体的努力,将全市51个部门纳入行政权力清理范围。其中,6个部门无行政权力事项,2个部门为涉密单位未列入公布,其余43个部门公布行政权力事项5122项(含许可事项194项)。属于市级行使的行政权力699项,属地行使的行政权力4423项。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创造了权力清单制度史上的新记录。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拟从当前中国政府正面权力清单制度以及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两个层面入手,针对相关试点地区的行政权力改革经验进行梳理与分析,冀望能为深化、完善中国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提供参考选择。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在于:(1)系统梳理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内容与框架,丰富其理论基础。通过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概念界定、权力清单主体、客体、目的的系统分析;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区别及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运行机制的梳理,力图从各地的试点工作中,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系统框架,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2)有助于推动政府行政职能与权力监督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政府的各项改革工作已迈入“深水区”。政府的每一次尝试与努力都牵涉到政府权力利益、社会资源的重组,涉及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权力博弈。政府权力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权力下放,真正还权于市场、社会,这等于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研究有利于厘清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权力边界,保证各权力规范和有序运行。(3)有利于推动我国政府行政权力改革由正面清单制度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转型。政府的职责与使命是为市场与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政府应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市场与社会活力,尽可能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与社会自治力量实现“善治”。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秉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的价值理念,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给政府行政权力“减负”与“松绑”。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1)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出台是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权力力量博弈的结果。从政府自身角度而言,行政权力边界不清,权力越位、错位、缺位容易导致权力寻租与权力腐败;从市场角度而言,过度的、错误的或不当的政府权力干预会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加剧市场投资、交易成本;从社会角度分析,政府权力在社会领域的肆意干预不仅有可能扭曲公共意愿,甚至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因此,将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势在必行。(2)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政府行政权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正面清单管理模式无法保证将政府权力完全罗列,并不能完全有效地约束政府的不当行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制度化形式明确市场主体的各类参与行为,以更灵活的管理方式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减轻政府行政负担,强化政府监督职能。(3)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有序运行需要结合责任清单制度,才能有助于实现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与约束,有利于推进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治理需要正面清单厘清政府权力边界,也需要负面清单明确“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管理理念,给予市场更灵活、自主的参与空间,更需要责任清单对政府权力越位、错位、缺位行为开出行政“罚单”,更好的规范、制约政府权力的发挥,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利益代理人与执行者。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主要是运用学术数据库与搜索引擎查找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历史分析法主要是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历史与社会维度审视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制度的发展脉络。实证分析则是通过对正面权力清单制度的东、中、西部试点实践与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的试点工作进行深度剖析,以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路径。比较分析法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系统考察政府权力制约模式的演变轨迹及不同国家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差异。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本文的主要创新如下:(1)厘清政府行政权力清单的内涵。通过梳理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发现,国外尚无“权力清单”的明确提法,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基本内涵含混不清。因此,本研究着力明确权力清单的内涵与外延,为今后研究做理论准备。(2)提出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分析框架,从上述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三个主体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现有的研究资料很少有系统的剖析框架,全方位的研究政府行政权力所涉及的权力关系与利益博弈。因此,本研究通过三维分析模型系统研究权力清单的本质与内容,彻底厘清政府行政权力边界问题。(3)系统进行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双重实证研究。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同时进行双线研究。本文希望能从相关试点地区的工作入手,为当前的实证研究积累素材。本文的研究不足:(1)囿于本人有限的学术能力。本文在研究深度与广度层面,尚存在诸多不足。(2)有限的研究资料。当前关于正面清单制度的研究资料较少,关于负面清单部分都是基于国外相关国家的研究,本土性不强。因此,进一步深化本研究需要克服资料短缺的瓶颈。(3)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本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今后不断拓展。
余红艳[6](2015)在《中国税收制度的演进及其经济增长绩效研究 ——基于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年前,中国做出了分税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初步建立较为全面、系统的税收制度,实现了中国财税改革的历史性飞跃。伴随着税收制度的演进,“效率型”税收制度一方面将“增长主义”为先的经济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以税收收入为主要形式的政府收入总量高度累积,“扩大规模”的财政哲学长期占优,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在市场化改革推进中广泛形成。然而,经历了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原有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偏离。2008年后,中国错失了税收制度调整的最佳契机,经济发展对体制负面效应的融合度渐进饱和,税收制度的经济绩效由原有的“激励变量”逆转为真实的“经济约束”。鉴于此,税收制度面临重新的评价与权衡。本文即是从广义税收制度的视角出发,从宏观税负、税收结构以及税收管理体制动态演进的三个维度,遵循分税制改革的初始背景与逻辑路径,用辩证的观点系统衡量中国税收制度的经济增长绩效。具体研究涉及以下问题:首先,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绩效。本章在现行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架构下,探讨三个口径宏观税负率与边际宏观税负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分阶段演进中,具有“增收”特征的税收制度直接带来三大口径宏观税负的攀升,在税收制度形成期(1994—1997),多数变量均不显着;在制度发展期(1998—2002),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绩效开始释放;在税收制度的弱势转变期(2003—2007),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变得尤为显着,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绩效达到高峰;在税收制度的强势转变期(2008—2013),经济转型所需要的税收制度强势供给与创新并未得到满足,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出现逆转,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负效应愈发突出,且强度也大于前面三个阶段。边际宏观税负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历了从消极向积极态势的转变过程。不同口径的分析结论显示:随着口径的变大,前期大量非税收入的存在及其较低的管理水平降低了经济增长绩效,得益于预算改革的推进,非税收收入的负面效应有所弱化但依旧强劲。在总体制度绩效释放期,宏观税负率的经济增长效应显着为负。区域实证结果反映:在整个税收制度红利的释放期,地区宏观税负率制约经济增长,边际宏观税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东部地区由于宏观税负上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小于中、西部地区。其次,税收结构的经济增长绩效。税收结构的经济增长绩效则更加侧重税收制度的结构演进视角。从总体演进结果来看,我国直接税税收制度的经济增长绩效令人担忧,由于直接税比重较低,税种不健全,直接税的总量及其经济调节功能不足显着降低了经济增长的绩效。从分阶段演进的情况来看,在税收制度的强势转变期(2008—2013),税收结构的消极作用极为突出,经济增长绩效损失远远大于间接税税收制度完善中所带来的正向经济增长绩效。之所以在制度演进的弱势转变期矛盾并不突出,原因在于: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符合中国分税制改革后税收安排的内在要求,显着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正向绩效持续为继,在改革的前期掩盖了直接税的调节不足,但间接税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在最后阶段出现了大幅度减弱,也使得税收结构的劣势凸显。相比之下,区域视角分析中,税收结构的经济绩效在东部地区的负面效应累积显着,中部地区的负增长效应次之,西部地区税收结构演进较慢。最后,分税制的经济增长绩效。本章通过构建分税制制度绩效衡量指标,从省级与区域层面展开经济增长绩效分析。在制度合理方面,总体来看,政府支出的经济增长绩效并未全面实现,政府收入扩张的负效应凸显,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收入的扩张根源于政府职能的不规范与支出责任的界定不清。分阶段演进中,分税制的体制框架下政府支出的与政府收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出现了阶段性波动,以2003年所得税分享机制改革为分割点,政府收支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形成鲜明对比,在制度强势转变期,政府收入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制度规范方面,总体上,税收分权激励作用不足,收支不对称矛盾突出,转移支付制度的经济绩效有待释放。分阶段演进中,税收结构在税收“分成”的财政激励下逐渐阻碍经济增长绩效的释放;税收分权的经济激励自制度形成后经历了绩效释放到逐渐衰弱的过程;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偏离经济增长目标,也强化了税收之外的收入扩张惯性。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收支调节作用尤显不足。在管理科学方面,无论是总体还是分阶段分析都证实:预算内收支的规范度提升有利于经济增长。区域分析中,分税制整体绩效的负面效应在东、中和西部地区骤然显现。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税收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其经济增长绩效。结论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性之举,我们既要肯定其贡献,又要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确认其修正的必要性。在分税制改革后的很长时期内,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路径是相匹配的,但在制度演进的后期,分税制体制背景下税收制度的经济增长绩效业已衰竭。1994年分税制改革所形成的税收制度框架正阻碍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转换,基于原有税收制度的固化与些许的制度微调无异于“饮鸩止渴”,在经济体制改革渐进“深入区”之际,只有“断臂求生”,走向否定之否定,全面建立现代税收制度,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优化税收结构,重塑政府间税收分权的有效激励框架,释放中国供给管理约束,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
纪冰[7](2015)在《HGD公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GD公司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和河北省政府授权的河北地区唯一合法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以及“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开始从单一的有线传输运营商向综合性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行政化管理倾向,造成很多复杂的问题制约着HGD公司的发展,如: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核心技术缺乏、服务理念特别是互联网思维亟待转换、现代企业管理架构还不完善、网上网下互动的营销平台还未建立等等。因此对HGD公司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HGD公司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本文首先对HGD公司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又对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北京歌华、杭州华数、陕西广电网络等相关业内企业成功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HGD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HGD公司对内实施三项升级,对外推进三项转型的发展策略,并给出了HGD公司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韩越[8](2017)在《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立至今,印度一直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其保护的时间、保护的领域、保护的手段都具有特殊性。本文从分析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根源入手,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出发点,分析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影响,印度的社会多元结构对政治的影响,以及特殊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从而得出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政治逻辑,揭示印度现行贸易政策和体制的本质,并对其未来的走势做出预判。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梳理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理论,归纳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规律,构建分析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分析殖民地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建国初期印度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背景,论证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必然性;再次,从纵向的维度分析了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演变过程,将印度独立以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分为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两个大的阶段,细致地分析了每个阶段印度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施及其效果,从而归纳得出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最后,从横向的维度,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对以上内容展开研究,并通过分析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尽管印度从严格封闭的内向型经济逐步走向开放,但历届印度政府都坚持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目的就是通过贸易保护使本国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免受外国资本的冲击,自给自足,自力更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2.从本质上看,首先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是平衡国内多元利益集团的必然选择;其次,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是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竞争的必然结果;最后,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3.从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规律来看,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一般性表现在:在建国初期选择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建立民族工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危机爆发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所有国家的共同选择。特殊性表现在:通常发展中国家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一段时期以后,都会走向经济自由化和出口导向,虽然大国保护的时间较长,但印度并未在国内市场达到饱和时马上实行开放政策,而是仍然继续采取保护政策。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于印度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很难在政策中获益,这部分人的人均收入微薄、消费能力一直处在较低水平,社会总需求增长缓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贸易保护,国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产品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印度政府只能继续选择贸易保护政策,尽可能为这些赢得更多的时间提高技术水平或者退出该行业。4.印度贸易保护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长期的、独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熟练地运用贸易保护主义工具;贸易管理制度成为有效的贸易保护方式。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在长期内存在,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程度,其保护的领域和保护的程度会有所变化,但其内向型的经济特征很难发生根本改变,并且会一直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总之,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多元利益集团政治博弈的结果,也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林丽端[9](2014)在《基于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我国产业竞争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很显着的经济现象,即跨国并购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跨国并购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高了当地的就业水平,对当地经济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却对一国的产业发展造成冲击。当前,我国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浪潮中,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跨国并购更是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我们在看到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清楚其严重削弱了我国产业竞争水平,一定程度上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其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吸引外商投资,希望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但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以新建投资为主,外资并购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的并购法日益完善,法律的健全推动了跨国并购的发展。跨国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表现出对公司控制权的强烈要求,甚至出现行业性收购的局面,这给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和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采取适宜的产业对策,这是我国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指导,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基于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在当前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趋势下,其削弱了我国产业竞争水平和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我国经济安全的严峻形势。并在借鉴国际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规制跨国并购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提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水平,优化产业竞争结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朱亚东[10](2014)在《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业战略作为联结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纽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研究成果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企业战略会受到产业战略的影响,但它们之间究竟会有怎样的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尚未有人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成果资料,以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产业竞争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等为依据,结合作者与政府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专家的访谈结果,提出了关于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假设。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对18个产业大门类(其中包括21个政府管理部门、15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262份有效调查问卷样本数据统计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分析了我国产业战略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归纳了产业战略管理特征,从战略一致性和博弈性等多个方面揭示了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针对我国产业战略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方向性的改进、完善对策和建议;并以电信产业为案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旨在为我国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产业和企业更好地实施战略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体上说,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较大;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较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具体为:(1)结构集中型产业中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要大于结构分散型产业中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反过来,集中型产业中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要大于分散型产业中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2)在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中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影响较大,其中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产业中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最大。反过来,随着产业市场结构垄断程度的增加,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影响程度增加;在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中,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最大。(3)产业战略对国有企业战略的影响要大于对民营企业战略的影响。反过来,国有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要大于民营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4)随着企业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呈∩型上升趋势,产业战略对全球化程度较高和较低的企业战略的影响较小,对全球化程度中等的企业战略影响较大。反过来,随着企业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呈线性增加。(5)随着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位置从下游向上游变化,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呈∩型变化,即产业战略对位于上游和下游的企业战略影响较小,对中游企业战略的影响较大。反过来,随着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位置从下游向上游变化,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呈∪型变化,即位于上游和下游企业的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较大,中游企业对产业战略的影响较小。(6)产业战略对企业战略的影响,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反过来,企业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影响,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呈平缓上升趋势。(7)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同产业和企业的绩效正向相关。也就是说,企业战略与产业战略一致性较高,产业和产业内企业的绩效普遍较好。或者说,在产业和企业绩效普遍较好的产业中,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较高。第二,针对我国产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主要建议如下:(1)在产业战略管理方面:建立完备的产业管理的理论体系,健全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产业战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化产业战略实施效果的监控、评估、反馈以及产业战略的控制、调整机制。(2)在推动产业战略一致性方面:产业战略要兼顾企业利益、能力和目标,企业战略要以产业战略为指导。并通过提高企业对产业战略的参与度、加强产业战略的宣传力度、树立产业管理的权威性、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等措施推动企业战略与产业战略的一致性和协同性。(3)在处理两者博弈关系方面:强化政府产业管理的服务职能,合理控制产业市场竞争结构;通过对产业战略科学、有效的监控和调整,通过产业、企业之间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减小它们之间目标和资源的冲突;正确引导产业和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绩效观;产业要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建立科学、有效的综合信息平台,为产业和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撑。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既有统一性,又有对立性,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辩证统一规律。只有深入了解、分析,充分利用和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撑。
二、河北电信业在加入WTO后的策略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电信业在加入WTO后的策略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主流的OFDI理论 |
2.2 新兴经济体的OFDI理论 |
2.3 新兴经济体OFDI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4 中国OFDI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5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事实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划分 |
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性经济特征事实分析 |
3.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事实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比较 |
4.1 引言 |
4.2 OFDI规模与绩效的比较 |
4.3 OFDI产业结构的比较 |
4.4 OFDI区域结构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政策演变及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政策的演变 |
5.3 管理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财税政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行业层面的分析 |
6.1 引言 |
6.2 政策概述与研究假设 |
6.3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
6.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货币政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的分析 |
7.1 引言 |
7.2 影响机制、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7.3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
7.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制度因素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自省级数据的检验 |
8.1 引言 |
8.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8.3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
8.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数据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影响消费的因素 |
2.1.1 消费理论假说 |
2.1.2 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
2.2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文献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影响居民消费的税制结构理论基础 |
3.1 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 |
3.1.1 家庭的跨期迭代模型 |
3.1.2 企业的Cob-Douglas模型 |
3.1.3 政府部门的预算约束 |
3.1.4 消费与税收的动态最优化选择 |
3.2 税制结构的消费者价格模型 |
3.2.1 三部门模型构建 |
3.2.2 均衡状态求解 |
3.3 小结 |
4 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历史变迁轨迹 |
4.1 税制结构变动的历史轨迹 |
4.1.1 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历史变迁 |
4.1.2 转型经济国家税制结构的历史变迁 |
4.2 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的历史变迁 |
4.2.1 收入水平的视角 |
4.2.2 区域、文化、经济制度变革的视角 |
4.3 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对照 |
4.4 中国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现状 |
4.4.1 中国税制结构的历史变迁 |
4.4.2 中国居民消费的历史变迁 |
4.5 小结 |
5 税制结构与消费:跨国证据 |
5.1 引言 |
5.2 文献回顾 |
5.3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理 |
5.4 计量模型设定、估计方法与数据统计性描述 |
5.4.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说明 |
5.4.2 变量说明 |
5.4.3 .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5.5 计量检验结果及解释 |
5.5.1 基于系统GMM的动态面板数据回归 |
5.5.2 税制结构与消费偏差 |
5.5.3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消费偏差 |
5.6 总结与政策启示 |
6 税制结构与消费外溢:跨国证据 |
6.1 引言 |
6.2 理论模型 |
6.2.1 .假设前提 |
6.2.2 .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 |
6.3.1 .计量模型设定 |
6.3.2 .变量描述 |
6.3.3 .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6.4 检验结果及解释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扩展分析 |
6.6.1 .模型设定及说明 |
6.6.2 .空间回归检验结果 |
6.7 总结 |
7 税制结构与消费: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
7.1 引言 |
7.2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
7.2.1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7.2.3 回归结果及解释 |
7.3 基于税制结构改革的扩展分析 |
7.3.1 基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消费影响效应 |
7.3.2 基于“营改增”的消费影响效用 |
7.4 本章小结 |
8 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
8.1 优化间接税结构促进消费增长 |
8.2 优化直接税结构促进消费增长 |
8.3 优化税系收入结构,构建双主体税制结构 |
8.4 优化税种设计 |
8.4.1 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发挥其有效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
8.4.2 改进消费税,増强对高消费行为的调节力度 |
8.4.3 完善财产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3)我国电信业垄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本文创新 |
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创新点 |
二、电信业垄断和政府管制的概念和理论 |
(一) 电信业垄断和政府管制的概念 |
1. 电信与电信业 |
2. 垄断与垄断行业 |
3. 管制、政府管制和电信管制 |
4. 三网融合 |
(二) 相关理论 |
1. 公共选择理论 |
2. 信息论 |
3. 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 |
本章小结 |
三、电信业垄断的政策演变 |
(一) 邮电部时期(1949-1998年) |
1. 第一阶段:政企合一(1949-1978年) |
2. 第二阶段:放松管制(1978-1990年) |
3. 第三阶段:引入竞争(1990-1998年) |
(二) 信息产业部时期(1998-2008年) |
1. 第一阶段:邮电分营(1998-2000年) |
2. 第二阶段:依法管制(2000-2008年) |
(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时期(2008至今) |
1. 3G时代(2008-2013年):三网融合试点 |
2. 4G时代:促进信息消费(2013年——未来) |
3. 政府与电信企业合作试点城市——广东省 |
本章小结 |
四、电信业垄断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 政府干预市场,竞争流于形式 |
1. 表现——政府过度干预致使三大运营商展现垄断锋芒 |
2. 原因分析——政企关系未划分清楚 |
3. 危害——垄断问题更显严重 |
(二) 法律缺失,治理不足 |
1. 表现——“反垄断法”执行不力 |
2. 原因——“反垄断法”执行流程复杂 |
3. 危害——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
(三) 电信业问责力度不够,消费者利益受损 |
1. 表现——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
2. 原因——重利轻责,立法缺失 |
3. 危害——消费者利益受损 |
本章小结 |
五、海外打破电信业垄断的经验 |
(一) 政府对市场调节 |
(二) 政府颁布法律法规规范电信行业 |
(三) 政府推进三网融合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六、管制电信业垄断的建议 |
(一) 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1. 激发市场决定之功用 |
2. 健全市场体系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
(二)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行业监管 |
1. 加大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构建力度 |
2. 构建电信反垄断法 |
(三) 电信业的机制构建与政府扶持 |
1. 健全电信市场准入制度 |
2. 完善电信价格形成机制 |
3. 完善电信立法 |
4. 完善普遍服务规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发展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 |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演化过程 |
一、萌芽期:制造企业内部服务意识产生 |
二、雏形期:制造企业内服务专业化 |
三、独立期:生产性服务外部化 |
四、产业化期:生产性服务业形成 |
五、高级化期: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演化发展的成因 |
一、生产性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二、生产性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外生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性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
一、中国制造业的总量发展水平 |
二、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方向、内容及路径 |
一、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方向 |
二、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内容 |
三、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 |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 |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内涵及发展水平 |
一、生产性服务外包概述 |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一、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 |
二、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作用机制 |
三、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关系 |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涵 |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动力 |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过程 |
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一、融合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二、融合促进制造业价值链高端攀升 |
三、生产性服务融合与价值链升级 |
四、“低端锁定”效应对融合的不利影响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与指标构建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及程度测算 |
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 |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 |
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指标及其选择 |
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测算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效应分析 |
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效应 |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负向效应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产性服务业各发展阶段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差异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各阶段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理论和经验分析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各阶段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案例分析 |
一、案例一:福特模式的终结 |
二、案例二:日立建机的Global e-Service系统 |
三、案例三: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各阶段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有效助推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化 |
二、力求制造业与服务行业均衡发展 |
三、结合实情助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3、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路线、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研究思路 |
3、可能的创新 |
4、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政府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基础理论 |
一、政府权力制约的经典理论 |
1、亚里士多德分权理论 |
2、洛克三权分立思想 |
3、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理论 |
4、杰斐逊双重分权理论 |
5、政府权力制约理论在本研究中指导性与应用性 |
二、政府失灵论 |
1、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理论 |
2、斯蒂格利茨的“缺失”论 |
3、政府失灵行为表现 |
4、“政府失灵论”在本研究中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1、委托代理理论发展 |
2、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
3、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立足点 |
4、委托代理理论在本研究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
四、社会资本论 |
1、社会资本的内涵 |
2、社会资本的属性 |
3、社会资本理论溯源 |
4、社会资本理论在本研究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
五、交易成本论 |
1、交易成本的基本理论 |
2、交易成本的形成原因 |
3、交易成本的分类 |
4、交易成本的解决 |
5、交易成本理论在本研究中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
第三章 历史考察: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政府权力制约模式 |
一、前工业社会: 单向度的权力控制 |
1、家国同构的统治型政府权力模式 |
2、垂直的权力监察系统 |
3、具备一定约束力的谏官制度 |
二、工业社会: 双向权力制约 |
1、管理型政府行政权力模式 |
2、市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型的经济治理模式 |
3、市场博弈能力的提升挑战全能行政权力控制 |
三、后工业社会: 对政府权力的多重制约 |
1、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权力模式转型 |
2、资源配置层面市场主导取代行政计划 |
3、社会变革倒逼政府行政权力改革 |
四、比较分析 |
1、政府治理模式的差异 |
2、政府行政权力地位转变 |
3、政府行政权力制约主体的变化 |
第四章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规制政府行政权力的重要工具 |
一、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多维度考察 |
1、政府层面的反思 |
2、市场化改革层面的分析 |
3、社会领域的“善治”需要 |
二、将政府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可行性: 中国的视界 |
1、法律制度层面的分析 |
2、公共参与的考察 |
3、执法层面的审视 |
三、认知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
1、制定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目的 |
2、明确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使命 |
3、定位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主体 |
4、厘清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客体 |
第五章 中国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形成动因: 三维场域的分析 |
一、政府层面的内在动力: 权力自我变革的客观要求 |
1、全能政府神话的破灭 |
2、政府失灵行为 |
3、政府治理能力的顶层设计 |
4、公共服务的伦理追求 |
二、经济领域的外部施压: 市场与政府的博弈 |
1、市场权力扩张要求与政府行政审批制约间的矛盾 |
2、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与政府权力主导间的冲突 |
3、市场低成本追求与准入高门槛间的张力 |
三、社会领域的强烈诉求: 社会与政府的博弈 |
1、社会自治要求与政府权力压制间的矛盾 |
2、公民参与意愿与政府权力干预间的尴尬 |
3、社会监督需要与利益集团权力自我保护间的冲突 |
第六章 中国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考察 |
一、建构权力清理的目标锁定基准 |
1、于法无据的权力事项 |
2、于法有据但不符地方实际的问题 |
3、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事项 |
4、职能部门的权力交叉重叠问题 |
5、权力行使中擅自增加环节的问题 |
二、明确内容: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涵盖事项 |
1、清理权力: 梳理政府及部门职责 |
2、确认权力: 编制权力目录与运行流程图 |
3、配置权力: 现有权力的调整、优化 |
4、公开权限: 公开权力清单与流程 |
5、制约权力: 建立健全全程监督制度 |
三、系统整合: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应协调的几组关系 |
1、数量与质量关系 |
2、权力下放与承接关系 |
3、共性与个性关系 |
4、“清单”与“网”的关系 |
四、推进逻辑: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落实程序 |
1、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原则 |
2、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时间安排 |
3、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步骤 |
五、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机制 |
1、政府内部权力动力机制 |
2、政府与市场的权力作用机制 |
3、政府与社会的权力互动机制 |
第七章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案例: 各地试点的现状考察与反思 |
一、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1.0时代: 三个试点地区执行效果考察 |
1、东部地区的试点: 江苏睢宁的干部系统化改革 |
2、中部地区的试点: 河北成安的权力改革之路 |
3、西部地区的试点: 成都武侯“一把手”权力勘界 |
二、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2.0时代: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实施 |
1、上海自贸区简介 |
2、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条件 |
3、上海自贸区管理制度的创新 |
4、负面清单模式与传统正面清单制度的区别 |
5、上海自贸区制定的负面清单 |
三、比较分析: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执行现状反思 |
1、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成效 |
2、当前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比较分析 |
第八章 他山之石: 若干国家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实践及启示 |
一、权力清单制度发端: 英国公民宪章运动 |
1、行政权力实施标准 |
2、官方信息获取: 信息自由法的保障 |
3、贯彻行政权力标准的外部控制 |
4、行政权力的救济: 控诉程序启动 |
二、最少的权力干预: 美国负面清单制度考察 |
1、雏形: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2、发展: 与若干国家的双边贸易协定 |
3、成熟: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
4、美国的负面清单制度 |
5、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
三、较少权力干预: 韩国权力清单制度考察 |
1、取消贸易壁垒: 以申报取代审批 |
2、设定负面清单: 具体行业、领域的公布 |
3、贸易保障措施: 相关法律的制度保障 |
四、对我国权力清单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1、政府的“自我削权”: 监管重于审批 |
2、权力的合法性溯源: 法律制度的完善 |
3、重视负面清单: 激发市场活力 |
第九章 对策建议: 推进与优化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若干思考 |
一、完善和强化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促进政府行政权力自我改革 |
1、摸清家底: 法无授权不可为 |
2、自我削权: 行政审批制度转型 |
3、财政控制: 预算审批制度创新 |
4、金融改革: 优化金融服务 |
5、挤压权力弹性: 控制自由裁量权 |
二、必须完善负面清单模式: 推动市场结构调整与升级 |
1、市场活力加法: 交易成本最小化 |
2、负面清单制度: 法无禁止即可为 |
3、克服市场负效应 |
4、复制与推广自贸区模式 |
三、必须落实责任清单制度: 强化社会监督与制约 |
1、知情权保障: 公布政府权力清单 |
2、参与权保障: 完善听证制度 |
3、监督权保障: 社会主体监督权益的法律确认 |
4、媒体的监督权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税收制度的演进及其经济增长绩效研究 ——基于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评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三章 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与税收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的经济背景与成效 |
第二节 分税制改革后税收制度的演进历程 |
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演进特征 |
第四章 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 |
第二节 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 |
第三节 分税制与经济增长 |
第五章 宏观税负的经济增长绩效 |
第一节 理论标准与衡量指标 |
第二节 基于省级面板的检验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区域视角的检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税收结构的经济增长绩效 |
第一节 影响税收结构的因素分析 |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省级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区域视角的检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税制的经济增长绩效 |
第一节 分税制制度绩效的衡量指标 |
第二节 基于省级面板的检验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区域视角的检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税收制度的优化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税收制度优化的目标与逻辑路径 |
第二节 现代税收制度构建的政策体系 |
外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HGD公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二章 HGD公司现状及分析 |
2.1 HGD公司基本情况 |
2.2 HGD公司组织结构及分析 |
2.3 HGD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
2.4 HGD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企业的比较分析 |
3.1 国外有线电视运营商发展思路 |
3.2 国内上市广电网络企业分析 |
第四章 HGD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
4.1.4 技术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的五力模型分析 |
4.2.1 同业竞争者——IPTV |
4.2.2 潜在进入者——直播卫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 |
4.2.3 替代品竞争分析——OTT TV、视频网站、移动视频终端等 |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4.2.6 竞争分析结论 |
4.3 SWOT分析 |
4.3.1 HGD公司SWOT分析 |
4.3.2 HGD公司的优势 |
4.3.3 HGD公司的劣势 |
4.3.4 HGD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
4.3.5 HGD公司面临的主要威胁 |
4.4 HGD公司发展策略思路 |
4.4.1 优势-机遇策略(S-O) |
4.4.2 劣势-机遇策略(W-O) |
4.4.3 优势-威胁策略(S-T) |
4.4.4 劣势-威胁策略(W-T) |
第五章 HGD公司发展策略建议 |
5.1 组织结构升级策略 |
5.2 核心技术升级策略 |
5.3 考核办法升级策略 |
5.4 向平台企业转型策略 |
5.5 向五业并举转型策略 |
5.6 向国内市场转型策略 |
第六章 HGD公司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全面提升企业党建水平 |
6.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
6.3 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综述 |
1.3.2 国外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 |
1.3.3 国内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 |
1.3.4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观点 |
1.5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点 |
2.贸易保护主义的演进及理论 |
2.1 民族国家形成与重商主义 |
2.1.1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海外贸易的兴起 |
2.1.2 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
2.1.3 重商主义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2.1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的自由贸易到贸易保护主义 |
2.2.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
2.2.3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
2.2.4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 |
2.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 |
2.3.1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及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
2.3.2 主要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
2.3.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
2.4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
2.4.1 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背景 |
2.4.2 主要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
2.5 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规律 |
2.5.1 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 |
2.5.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
2.5.3 贸易保护主义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
2.5.4 贸易保护主义是国家间经济实力竞争的结果 |
2.5.5 贸易保护主义是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
3.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 |
3.1 殖民地时期英国在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3.1.1 殖民地时期英国在印度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 |
3.1.2 殖民地时期英国在印度实施贸易保护的实质 |
3.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贸易合作失败的历史教训 |
3.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贸易政策 |
3.2.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贸易保护政策 |
3.2.3 二战前自由贸易失败的历史教训 |
3.3 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代印度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3.3.1 英国殖民印度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 |
3.3.2 建国初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3.3.3 印度崛起的必然选择 |
4.进口替代阶段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演变(1947——1990) |
4.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阶段划分与研究内容 |
4.1.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阶段划分依据 |
4.1.2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阶段划分 |
4.1.3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演变的研究内容 |
4.2 进口替代战略初期与经济严格管制阶段(1947—1966) |
4.2.1 进口替代战略与五年计划 |
4.2.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
4.2.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
4.3 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调整阶段(1967—1990) |
4.3.1 进口替代战略调整与五年计划 |
4.3.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
4.3.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
4.4 经济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初期阶段(1991—1996) |
4.4.1 经济改革与战略调整 |
4.4.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
4.4.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
5.加入WTO后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演变(1997——2013) |
5.1 WTO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变化 |
5.1.1 WTO成立的背景、宗旨及协议框架 |
5.1.2 WTO规则关于贸易工具的界定 |
5.1.3 WTO规则中关于保护性的贸易工具的界定 |
5.1.4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
5.2 加入WTO后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1997—2013) |
5.2.1 经济政策调整与五年计划 |
5.2.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
5.2.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
5.3 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
5.3.1 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政策工具 |
5.3.2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化并行 |
5.3.3 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领域 |
5.3.4 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寻求贸易保护 |
6.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6.1 印度贸易政策的决策与执行 |
6.1.1 印度的贸易管理体制 |
6.1.2 印度贸易政策体系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 |
6.1.3 印度贸易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保护主义 |
6.2 政党政治对印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
6.2.1 印度政党政治的演变 |
6.2.2 印度政党政治的特性 |
6.2.3 印度政党政治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
6.3 利益集团对印度贸易保护政策形成的影响 |
6.3.1 影响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利益集团 |
6.3.2 印度工商业大财团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
6.3.3 农业利益集团对印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
6.4 宗教与种姓制度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
6.4.1 宗教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6.4.2 宗教对政党政治制度的影响 |
6.4.3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
6.4.4 宗教与种姓制度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
7.结论 |
7.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
7.1.1 独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7.1.2 熟练地运用贸易保护主义工具 |
7.1.3 贸易管理制度成为有效的贸易保护方式 |
7.2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7.2.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性 |
7.2.2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殊性 |
7.3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 |
7.3.1 平衡多元利益集团的必然选择 |
7.3.2 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竞争的必然结果 |
7.3.3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我国产业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跨国并购的内涵界定 |
二、产业竞争内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 |
一、跨国并购文献回顾 |
二、产业竞争文献回顾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五节 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主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本文的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一、资本集中理论 |
二、资本输出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并购理论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速度经济理论 |
三、企业成长理论 |
第三节 现代产业竞争理论 |
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二、竞争战略理论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四、创新理论 |
五、知识管理理论 |
第三章 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基本状况及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全球企业并购浪潮回顾 |
一、全球五次并购浪潮的时间 |
二、全球五次并购浪潮的特征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加剧全球并购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是跨国并购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
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技术支撑 |
三、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为跨国并购提供便利 |
第三节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主要表现和发展趋势 |
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 |
二、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主要表现 |
三、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动因分析 |
一、增加市场份额是加剧在华并购的直接动力 |
二、降低市场进入风险是加剧在华并购的重要策略 |
三、发展核心竞争力加快了在华并购的步伐 |
四、获取财务协同收益是加剧在华并购的重要因素 |
五、我国加快投资自由化进程为跨国并购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并购正面效应分析 |
一、跨国并购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
二、跨国并购提高当地的就业水平 |
三、跨国并购对当地经济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严重消弱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 |
一、加强技术控制,削弱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
二、加大品牌并购,使民族品牌流失严重 |
三、破坏市场结构,使市场垄断性增强 |
四、偏重回报率高行业,加剧我国产业结构失衡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一定程度上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 |
一、经济安全内涵界定 |
二、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对我国的经济安全的威胁 |
第五章 世界一些国家防范跨国公司并购危害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做法及经验 |
第一节 世界一些国家防范跨国公司并购危害的做法及经验 |
一、世界一些国家防范跨国公司并购危害的做法 |
二、世界一些国家防范跨国公司并购危害的经验 |
第二节 世界一些国家面对跨国并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经验 |
一、美国面对跨国并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经验 |
二、日本面对跨国并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经验 |
三、印度面对跨国并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经验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应对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产业竞争对策 |
第一节 政府层面分析 |
一、我国跨国并购政策的演进 |
二、我国现行跨国并购政策的缺陷分析 |
三、当前提高产业竞争水平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措施 |
第二节 行业层面分析 |
一、组成行业战略联盟,加强企业协同创新 |
二、促进中介服务机构与国际接轨,保护我国企业利益 |
三、强化行业技术培训,提高行业整体知识水平 |
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
第三节 企业层面分析 |
一、端正对外资并购的认识 |
二、综合运用多种跨国反并购策略 |
三、完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
四、保持企业独立性并力争企业控股权 |
五、培育我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
六、加强技术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1.1 企业战略 |
2.1.2 企业战略管理 |
2.1.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
2.1.4 企业战略的产业环境分析 |
2.2 产业战略研究 |
2.2.1 产业变革驱动力量 |
2.2.2 产业变革的轨迹 |
2.2.3 产业规划理论 |
2.3 产业竞争力研究 |
2.3.1 钻石模型理论 |
2.3.2 SCP 分析架构 |
2.4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成果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成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设计的理论依据探讨 |
3.1.1 波特的竞争理论和 SCP 分析框架 |
3.1.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3.1.3 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 |
3.1.4 经济全球化问题 |
3.2 研究假设 |
3.2.1 提出研究问题 |
3.2.2 设立研究假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
4.1.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4.2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4.3 数据统计与信度分析 |
4.3.1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和分析 |
4.3.2 可靠性统计分析 |
4.4 数据分析及结果 |
4.4.1 一般性总体分析及结果 |
4.4.2 对研究假设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 |
4.4.3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调查数据分析 |
4.4.4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博弈性调查数据分析 |
4.4.5 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产业因素调查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战略与产业战略管理特征分析 |
5.1 产业战略和产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
5.1.1 产业战略的特征 |
5.1.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基本关系 |
5.1.3 产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
5.2 我国产业战略现状 |
5.2.1 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
5.2.2 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五年规划 |
5.3 我国产业战略与产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
5.3.1 产业战略存在的问题 |
5.3.2 产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分析 |
6.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的作用 |
6.1.1 战略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国家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
6.1.2 战略一致性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
6.1.3 战略一致性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
6.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驱动机理 |
6.2.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驱动因素 |
6.2.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驱动模型 |
6.3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驱动对策和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博弈性分析 |
7.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博弈性根源分析 |
7.1.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博弈产生的原因 |
7.1.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博弈的主体 |
7.1.3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博弈关系 |
7.2 国家产业战略与地方产业战略的博弈分析 |
7.3 地方产业战略之间的博弈分析 |
7.4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博弈分析 |
7.4.1 基于完全信息的政府与企业战略博弈模型 |
7.4.2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政府与企业战略博弈模型 |
7.5 企业之间的竞争博弈分析 |
7.5.1 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博弈 |
7.5.2 企业差异化竞争博弈与创新战略 |
7.5.3 企业资源竞争博弈 |
7.5.4 产业价值链竞争博弈 |
7.6 我国产业战略管理对策和建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案例分析:中国移动企业战略与电信产业战略关系 |
8.1 电信产业基本特征 |
8.1.1 我国电信产业定义 |
8.1.2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
8.1.3 中国电信产业现状 |
8.1.4 中国电信产业基本特征 |
8.2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历程 |
8.2.1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战略 |
8.2.2 中国移动的企业战略 |
8.3 中国移动与电信产业之间的战略关系 |
8.3.1 中国移动与电信产业的战略协同 |
8.3.2 中国移动与电信产业的战略目标冲突 |
8.3.3 中国移动的战略博弈 |
8.4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管理对策 |
8.4.1 中国移动战略与电信产业战略关系特征 |
8.4.2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
8.4.3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管理应对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9.2.1 论文创新点 |
9.2.2 论文不足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访谈提纲 |
附录B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C 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
附录D 电信产业“十五”至“十二五”规划要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四、河北电信业在加入WTO后的策略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研究[D]. 朱玮玮. 东南大学, 2020
- [2]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践[D]. 刘胜. 暨南大学, 2018(03)
- [3]我国电信业垄断问题研究[D]. 王点点. 湖北大学, 2016(05)
- [4]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肖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5]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研究[D]. 王君君. 南京大学, 2015(01)
- [6]中国税收制度的演进及其经济增长绩效研究 ——基于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实证分析[D]. 余红艳. 南京大学, 2015(01)
- [7]HGD公司发展策略研究[D]. 纪冰.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8)
- [8]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研究[D]. 韩越. 云南大学, 2017(11)
- [9]基于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我国产业竞争研究[D]. 林丽端.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D]. 朱亚东.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