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转型与集体主义新价值观建设

我国社会转型与集体主义新价值观建设

一、我国社会转型与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虞强[1](2021)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文中提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构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形成,成为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器运行的基础,巩固了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提升了国家整体能力,促进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焕发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总体性危机”,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对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理论。本文基于价值观生成规律与史实研究相结合的视角,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揭示新中国初期集体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与新中国初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历史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反映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与党的统领作用、能动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历史的叙事和反思中获得经验启示,从而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当代启示。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和基础。本章分析了新中国初期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认为党的革命追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动力,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直接动力。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列宁的集体主义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集体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整体主义思想的积极成分等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探索形成了“革命功利主义”“集体主义就是党性”等革命集体主义思想;实践基础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集体主义的探索。第二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客观条件。本章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提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前提、主体支撑和方向引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条件、决定因素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教育支撑、思想根基和道德基础。第三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考察。本章主要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现路径和形式特点,其中:一元化的宣传引导机制是制度路径;全面化的思想教育机制是体系架构;组织化的群众运动方式是动力支撑;一体化的单位社会体制是组织形态。形式特点主要是:注重发展工农教育,提高群众性;注重实施分类教育,提高针对性;注重与社会运动相结合,提高实践性;注重围绕中心任务,提高渗透性;注重塑造典型示范,提高引领性;注重运用自我批评,提高深刻性。第四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评析。本章主要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影响和存在不足。积极影响主要在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价值引领,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组织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道德标准。不足之处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中的不足影响个体对集体的真正认同;个人对集体的依赖容易导致个人利益被集体利益所代表与消解;统筹兼顾原则未能充分体现。本章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法制成果——《五四宪法》、政治成果——党的八大精神进行了探析。第五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启示与借鉴。本章论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继承和创新的当代启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必须实现集体主义的创新发展。对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创新进行了实践考察。提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创新发展的原则是:以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和谐统一为价值旨归;强调集体的真实性和集体利益优先的合理性;确立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多层次标准;建立“公平正义”的利益调节和利益补偿机制;坚持一元化价值导向与多样化价值取向的辩证统一;彰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意蕴;注重“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用文化建设滋养集体主义的新时代发展等。

李冬慧[2](2021)在《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就是历经社会变迁而生生不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的乡土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呈现出新变化,广大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大多数村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质量不高,集体所承担的村庄责任越来越少,农民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下降,村庄发展呈现出分散化趋势。与此同时,有一类村庄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坚持合作化、组织化和集体化道路,践行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富裕理念,承担多方位、全覆盖的村庄社区责任,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集体福利,从而形成牢固的集体凝聚力和村庄团结关系。这类村庄即集体化村庄,其发展路径与发展前景可成为透视中国农村道路的重要窗口。现有关于集体化村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体经营、集体产权、集体产业等经济领域,本文则重点关注社会治理领域,意在强调集体化村庄治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应。基于北方乡村“集体社会”底色的理论认知,以山西省典型集体化村庄为研究对象,构建“集体-权威”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口述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从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权威要素在具有集体底色的乡村社会中所经历的“缘起与萌芽、生成与激活、削减与重振、稳定与延续”的变迁过程;以外部国家政策环境变化为参照,以村庄内生权威影响力为线索,深入分析典型村庄从自发到自觉探寻适宜路径和治理模式的过程,进而从历史性制度起点、地域性社会文化性格、实践性客观条件等多维度剖析影响村庄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探明集体组织、集体成员与集体权威在村庄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关系,以及权威治理模式的运行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集体化是一个集体组织变迁、权威类型转换、从自发到自觉的动态发展过程。权威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获得治理客体的认同和服从,形成内化于心的观念意识,进而指导个体行为。相较于经济、制度和资源等外部要素的强制性作用,权威要素·具有内部自愿服从性质,在治理实践中成员接受度高、行动阻碍小,对形成农民组织化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特定历史条件与环境因素形成基于不同目标的治理模式,表现为从“伦理型权威治理、依附型权威治理、教化型权威治理、互惠型权威治理”的转换过程。(二)集体社会是一种对当代集体化道路产生规制性影响的社会底色。从自然条件、历史事实、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维度考察,北方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其社会形态受到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叠加影响,形成以“以户聚村”的集体社会形态。村庄中内生“大家长式”的集体权威,不断维系、巩固集体这一组织形态的延续。(三)集体化村庄是一种理性选择下的复合型村域共同体。村庄的再集体化是集体领导与集体成员共同选择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化模式能够创造更经济、更具规模、更强联系的村域综合体,以此完善村庄社区功能,增强文化凝聚力。集体化村庄为中国乡村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四)锦标赛治理作为权威治理的实践形式,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有益探索。较强的集体经济与集中的权力结构形成村庄“强压力-强激励”的锦标赛治理基础。呈现出集体权威压力、指标量化考核、锦标赛排名约束、福利分配激励等特征,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其动力来源于权威引导,又在一定程度上维系权威,形成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权威治理形式。(五)党组织引领集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协调好农村各基层组织的利益,突出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是新时代探索“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开展乡村振兴实践的组织保障。总体上,探讨集体化村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模式,并不等于对过去的怀念,更多的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村民以多种形式入股,参与分红,享受集体经济红利;提供多样化集体福利,包括创造工作岗位、完善村庄设施、分配生活物资、实现集体赡养,为乡村扩展有效治理空间;在新权威体系下,按照“党业合一”的管理办法实行锦标赛治理模式,引导集体成员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实现集体成员组织化发展;在“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下,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协调村庄各方利益,整合集体多样资源,塑造集体团结格局。简而言之,通过总结集体权威生成与作用机制,阐明新时代背景下集体化村庄的治理模式,以期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理论,并为当前农村党组织全面领导和统筹村庄事务提供经验参考。

韦斯嘉[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 ——基于广州高校的调研分析》文中指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贯穿于国家各项制度设计;同时也作为价值观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目标,着眼于个人与集体的协调发展。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多次提出集体主义价值倡导,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是实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必然选择,然而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演愈烈,集体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有被淡化的倾向,对大学生产生全方位、整体性的影响。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地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广州地区大学生为例,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培育状况,对正确认识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培育的现状及问题,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概念、特征及内容,并阐述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第二部分,从新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包含的奉献、合作和公共精神三个维度出发,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对广州高校大学生展开调研,分析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总体现状,基于总体现状概括得出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呈现的乐于奉献与理性务实并存、集体合作与个体发展并存、出以公心与自律自制并存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性别、身份情况、学历、学校、专业、政治面貌、出生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第三部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反思成因。第四部分,探讨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对策,包括构建集体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丰富培育内容;统筹培育合力,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高校教育的关键性作用和社会培育的保障性作用;通过创设团结合作的校园环境、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和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优化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整体人文环境;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和奖惩机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王松磊[4](2019)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之所以把马克思的这段话放在摘要的第一段,是因为这段话是贯穿于本研究的灵魂。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不能离开历史,隔离传统。理解传统社会,才能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相比阶级分析法、传统-现代理论范式、国家-社会二分法、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唯物史观能提供更科学的视角,来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唯物史观,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力状况。文明社会早期阶段,地理环境作为“初始条件”,其特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导致人类结束了“原始的丰裕生活”,不得不驯化可食用的物种,进而发明了农业。作为劳动对象,黄土的土壤环境、冬干夏湿的气候特点以及粟和黍的植物特性,产生了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限制,农业生产工具没有根本的革新,生产工具的驱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第二部分论述了生产关系的相关核心概念和不同社会类型的生产关系特点。分配是以权威为媒介的生产关系,这是传统农业中国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交换是遵循价值规律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分配与交换并重。基于交换和分工的集体是生产上相互依赖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基于分配关系的集体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生产上自给自足的个体的强制性共同体。两种类型的集体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中国的集体属于后一种类型。第三部分阐明了交换关系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约束条件。受到交通运输成本的影响,交换关系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由于存在优良的河流和海洋,西方社会的交换关系具有天然优势。而在传统的农业中国,道路、河流、运河等交通运输条件则依赖中央政府的能力。社会分工与交换,在西方是基于经济需求,在传统农业中国则基于政治需求。无论是起源还是后来的发展,商人和工商业均受制于政治统治。第四部分对集体社会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对外扩张和防御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内统一作为保障。农耕生产方式的内敛性则产生了对内排斥军事暴力和离心倾向。由于公有制、资源稀缺性、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和服从权威的共性,使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能够结合在一起,其最佳方式就是兵农合一的集体制度。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与家族、宗族、官僚制等其他类型的集体单位,共构成了包含许多集体单位的等级性集体社会。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第五部分对家国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交换关系为经济基础,西方的家国异构本质上是私的家庭的血缘亲属关系不同于公共权力的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传统农业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分配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是伦理道德和父家长权威的结合。随着农耕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应当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家国关系。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第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为中心环节,当前中国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提高交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第三,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底色具有多层性。

张世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党文阁[6](2019)在《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利益的加速分化,甚至在某些领域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矛盾变得比较尖锐。考察与分析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拓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内涵,教育引导人们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者,无不将集体主义作为调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重要原则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个人才有可能实现自由且全面的发展;列宁沿袭其理论精髓,将集体主义思想运用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在中国,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邓小平强调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三者之间的统一,江泽民注重集体主义教育,胡锦涛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习近平以中国梦为逻辑起点阐明了集体主义的价值遵循。依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学说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元结构模式,本文从道德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三个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考察。其中,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旨在调整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集体主义,旨在倡导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应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集体主义,旨在满足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集体主义深刻内涵的背后,昭示的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间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人们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个人主义思潮和利己主义思潮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对集体观念所造成的冲击也招引了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的生成,给集体主义观念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当代境遇,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在拓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内涵中,继承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资源、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为集体主义提供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教育引导中,实现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有序健康发展。

黄宏伟[7](2018)在《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是在批判个人主义等道德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追求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国同构的伦理机制、民为邦本的道德原则等价值理念,深刻表达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内容。近代受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等影响,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开始解构。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产生并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在全国全方面拓展。改革开放后,在吸取文革的经验教训后,集体主义得到深入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运行的道德规范。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共产主义伦理信仰,确立集体主义植根于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理念,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认为从现实的人性出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集体主义目的所在。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拓展了集体主义的实践内容,注重从民生发展方面来挖掘集体主义的实践新途径,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内容。斯大林明晰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发展关系,认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结合发展的。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具有丰富的文明成果。天人合一的伦理理念,万物一体的道德情怀,家国同构的伦理机制,社会实践的道德生活途径等,构成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也存在个人价值和集体精神相对立的倾向,个人自由理性的追求受到禁锢,个人正当利益的需求遇到阻碍等不足。近代西方价值观念等影响,家国观念、公私观念、义利观念等发生解构。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为近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建构提供了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和伦理思想资源。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萌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使得人民群众力量觉醒,无产阶级政治伦理思想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延安时期,刘少奇、毛泽东等人展开的党性修养、地方政府民主建构等实践活动,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在中国社会确立并得到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这一时期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确立了其在社会伦理文化中的主导地位。集体主义内容得到全面拓展,如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发展,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倡导男女平等,建设人民政府的政治伦理实践等。文革时期,极端集体主义、极端平均主义等价值观念,扭曲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为集体主义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深刻转型,也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进入深化发展阶段。集体主义坚持义利统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的辩证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树立了市场文明价值观念,并规定了经济活动的正确行为规范。集体主义的深入发展,需要倡导党政官员的模范作用,培育道德理想人格,丰富人民群众的集体生活,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田九霞[8](2017)在《价值整合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激烈而尖锐的冲突。如何在新形势下,汇聚和整合多元多样多变价值形成人们广泛认同的价值标准,从而凝聚民众,共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凝神聚力,就成为了本文进行价值整合研究的动因。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整合,离不开对价值整合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探讨,这是进行研究的理论前提。当今时代价值分化加剧,价值整合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迫切问题、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大课题、和谐社会建构的内在要求、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集中反映了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整体要求。因为价值整合的过程就是维护社会核心价值、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价值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展现。第二部分,探究了价值整合的内涵与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离不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价值的研究和对价值整合相关概念的厘定和解析。总体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价值的的研究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并且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再到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价值”这一重要理论学术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学术探讨为本文研究价值整合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学术资源。本研究拟在学术界对“价值”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价值冲突”,逻辑地引出“价值整合”。此部分研究主要包括价值整合的内涵界定研究,价值整合的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的特点研究。第三部分,对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研究价值整合,首先需要对当前社会价值分化的状态进行归类,凝练和概括出那些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结构平衡造成冲击和破坏的对偶价值。价值整合实质上也就是对这些有影响力的价值关系进行协调和平衡,来维护社会整体价值结构的稳定。这部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看待“普世价值”和核心价值的冲突、主导价值和多元价值的冲突、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的冲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虚拟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冲突,并在理性的基调上来整合其间的冲突,给人们提供形成价值共识的可能空间和准备。第四部分,分析了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研究价值整合,最为根本的是要把握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并以其为指导,来开展价值整合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加速转型本身就与全球化进程相互交织,共同解构了价值结构上的同质化,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迁。再加上当今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实践带来的重大改观,无疑又加快了社会价值变迁的速度并促成新的价值形态产生。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相生相长、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与主体多元化的既定事实、多种所有制形态与市场作用的经济机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文化全球化的开放与碰撞,等等,这些使得中国的社会价值在方向上出现了主导与主流的裂变、在价值期望上呈现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在变迁程度上出现急遽与平缓的交织、在价值实践上出现行为与观念的脱节等等。基于此种情况,在进行价值整合时,就需要利益主导规律、价值共生规律、交互作用规律、多样统一规律来进行指导。第五部分,构建了价值整合有效实现的路径。研究价值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成功实现价值整合,使全社会的精神得到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所可依。而这就需要开拓具体且富有成效的整合路径。处于变迁转型期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在局部被解构的同时,另一方面却迫切需要新价值的出现和成功被建构。这一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客观过程。这就需要以主导性引导多样性、整体性融合个体性、先进性提升广泛性、现代性转化传统性的价值整合思路为指导,通过信息沟通、文化交流、观念转变、行为协调、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使相互处于对立状态的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得到缓解,相对平衡的支点得以找到。根据上述的研究思路,可以把价值整合研究大体上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研究涵盖三个论题: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整合的内涵和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研究。应用研究涵盖两个论题: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研究、价值整合的有效实施研究。基础研究是前提和准备,是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而应用研究则是基础研究的现实转换和检验依据,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代训锋[9](2016)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文中提出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与成长的过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转型。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推进,传统的道德文明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呼唤着现代道德文明;另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文明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需要完成以道德理论的现代转型为目标的伦理变革。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也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在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进程中,存在着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德性论是传统道德哲学的理论形态,规范论是现代道德哲学的理论形态。其中,规范论发展为两个纬度,也即:道义论和功利论。从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理论学说来看,传统社会主流的道德理论是儒家的道义论,它属于德性论伦理学理论形态,由孔孟开创,义利观是传统道义论思想的核心。一般而言,“义”主要是指行为之应当,是对道德规范的总称;“利”主要是指利益、功利、包括社会利益(公利)和个人利益(私利)。先秦儒家高扬着道德理想的旗帜,围绕理想人格及其培养之道,论说着人性的完善和德性的养成,强调“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要求人必须保有和富养“义”这种内在的道德品性而不应受到外在的“利”的干扰,表现了出把道义与功利对立起来的倾向。两汉和宋明时期,后世儒家把先秦儒家道德学说中反功利的倾向发展到极端,在“义利之辩”的基础上强调“理欲之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从而使儒家道德学说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为道义至上、“唯义无利”的“圣人之学”,并构建起一种博大精深而又精致细微的德性论理论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传统社会被迫进入了近现代历史的圈子,中国社会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变革。在民族任务和历史主题面前,传统的德性论道德学说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而转型,首先表现为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但是,“乐利学说”转型的并不完善,实质上,它只不过是包含了功利原则的道义论或者德性论而已,并没有取得现代规范论伦理学的形态。在批判地继承近代道德革命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革命的功利主义”的主张,这标志着中国道德理论形态向现代转型的第一步,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德性论到现代的规范论的历史变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革命的功利主义”发展为集体主义道德。但是,无论是“革命的功利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道德,在道德的现代转型上并不是那么彻底,它们都是以中国传统的德性论为依托和基础的,所以,在道德实践中往往受传统的德性论所影响,表现在义利观上就是强调整体利益的至上性,这种影响最终使集体主义道德在文革时期演变成绝对主义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的产生阻碍了道德的现代转型。1978年,随着新时期的来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人们开始从绝对主义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一系列的社会思潮和伦理思潮冲击下,人们对“义”与“利”关系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对待“利”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义”与“利”不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利”成为被鼓励和肯定的,其标识首先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一个评价谋“利”的利益标准;其次就是谋“利”手段的道德要求,这是对谋利正当性的是非认识,是一种公正感,这些变化都是体现了现代规范论伦理学的要求。至此,中国社会的道德已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基本转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从道义价值转向功利价值演变。中国社会的伦理变革随着社会转型也已逐渐转向了现代化的方向。当然,中国社会的伦理变革和道德的现代转型目前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现代道德理论体系,但我们已看到曙光。

卞敏[10](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回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历史上,集体主义价值观被以往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当作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代言词,我国于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决议》中正式将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讲集体主义,就很难真正的坚持社会主义,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曾经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同与践行,而个人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被根深蒂固的等同于极端的自私自利的思想。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下的集体主义价值思想遭受到空前的挑战,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如何重塑新集体主义的主导地位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进而凝炼出传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局限透视,在与时俱进中,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科学总结出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时代精髓,从经济,政治,机制和教育层面四个层面提出构建和完善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路径分析,为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探寻了科学的实现路径和创新模式。它不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主导价值观的简单修补,也不是对西方价值观的简单拿来,而是对我国传统集体主义及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超越,是奠定在社会现实深刻的理论上反思基础上的一次深刻的辩证否定,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中寻求平衡点和结合点,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二、我国社会转型与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社会转型与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述评
        三、国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集体”内涵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四、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辨析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和基础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
        一、党的革命追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动力
        二、新中国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直接动力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真实的集体”思想
        二、以列宁、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三、中国传统整体主义思想的积极成分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革命实践基础
        一、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奠定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个人主义的持续斗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探索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客观条件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条件
        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前提
        二、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主体支撑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方向引领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经济条件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决定因素
        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保障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文化条件
        一、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教育支撑
        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思想根基
        三、社会新风尚的形成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道德基础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现路径
        一、一元化的宣传引导机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制度路径
        二、全面化的思想教育机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体系架构
        三、组织化的群众运动方式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支撑
        四、一体化的单位社会体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组织形态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形式特点
        一、开展工农教育,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群众性
        二、实施分类教育,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针对性
        三、结合社会运动,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性
        四、围绕中心任务,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渗透性
        五、塑造典型示范,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引领性
        六、运用自我批评,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深刻性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评析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影响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价值引领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组织原则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道德标准
        四、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探索的重要成果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存在的不足
        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的不足影响个体对集体主义的认同
        二、个体对集体的依赖关系导致个人利益容易被集体利益代表与消解
        三、统筹兼顾的原则在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未能充分体现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当代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创新发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创新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发展
        二、新时代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拓展与创新的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乡村治理的类型、要素及阶段特征
        (二)权威基础理论及权威治理研究
        (三)集体化村庄的相关研究
        (四)中国区域社会底色的相关研究
        (五)研究评述与启示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集体
        (二)权威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章节安排
        (三)研究方法
    五.案例基本概况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集体社会底色:缘起、演变及伦理型权威生成
    1.1 集居型村庄的形成
        1.1.1 集居型村庄的历史演变
        1.1.2 集居型村庄的结构与关系
    1.2 集居型村庄内部分工与集体互助
        1.2.1 集居型村庄中的劳作分工
        1.2.2 集居型村庄的内生性互助传统
    1.3 村庄外部民族交融与乡村社会管控
        1.3.1 政治辐射与民族融合造就杂姓集居
        1.3.2 基层制度变迁下的乡村外部管控
    1.4 等级观念延伸与伦理权威形成
        1.4.1 等级观念维护家庭权威
        1.4.2 权威服从的社会关系网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观念到实体:行政性集体与依附型权威治理
    2.1 式微的集体与权威激活
        2.1.1 动荡环境下的集体生存
        2.1.2 从革命权威到生产权威
        2.1.3 生存理性下的权威偏好
    2.2 觉醒的集体与权威生长
        2.2.1 劳动实践与权威引导下规则创新
        2.2.2 权威引领下内生凝聚力与集体认同
        2.2.3 建构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转化
    2.3 实体化的集体与权威主导
        2.3.1 秩序重塑:模式管理造就集体权威
        2.3.2 行政吸纳:村庄合并与权威扩展
        2.3.3 经济增量:集体决策与循环农业
        2.3.4 精英动员:集体行动与荣誉感塑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分化到集合:经营性集体与教化型权威治理
    3.1 分化的集体与权威危机
        3.1.1 国家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
        3.1.2 政策落地中的弹性运作
        3.1.3 个人崛起与权威消减
    3.2 聚拢的集体与权威重振
        3.2.1 以企业回填守住集体底线
        3.2.2 再集体化中农民行动选择
        3.2.3 从集体主义到共同富裕
    3.3 集体再造与权威引领
        3.3.1 集体权威再造经济集体
        3.3.2 集体权威搭建政治集体
        3.3.3 集体权威引导文化集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单向到互动:利益性集体与互惠型权威治理
    4.1 当代集体化村庄运行实践与关键要素
        4.1.1 经济改制下产业发展与多主体参与
        4.1.2 组织整合下“党业合一”实践
        4.1.3 价值共享中的集体主义观念维系
        4.1.4 声誉回报中集体认同与社会资本利用
        4.1.5 福利纽带连接下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
    4.2 当代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延续
        4.2.1 村庄集体中的集体情感与“家长权威”
        4.2.2 政党身份与家族身份重合下的权力延续
        4.2.3 权威代际传递中的认同建构与责任承担
    4.3 当代利益性集体的发展及特征
        4.3.1 新集体经济:当代集体化村庄的经济保障
        4.3.2 新权威体系:多种身份重叠下的治理主体
        4.3.3 新治理格局:“一核多元”结构下的新集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影响及其治理逻辑
    5.1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要素与带动效应
        5.1.1 集体权威的多维面向:来源、内涵与性质
        5.1.2 集体权威、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间的互动关系
        5.1.3 权威治理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
    5.2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机制与逻辑进路
        5.2.1 治理前提:“经济基础-利益相关-福利获取”的类型村庄
        5.2.2 治理技术:“约束-激励”的双轨治理机制
        5.2.3 治理资源:“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5.2.4 治理过程:“压力-考核-约束-激励”构成村治锦标赛
        5.2.5 治理绩效:治理有效的实践结果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二、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 ——基于广州高校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集体主义的研究
        2、关于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1、集体主义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研究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研究
        4、集体主义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研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培育:概念与依据
    一、概念、特征及内容辨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集体
        2、集体主义
        3、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新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特征
        (三)新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容
        1、奉献
        2、合作
        3、公共精神
    二、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真实的集体和虚幻的集体
        3、合作生产推动集体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
        (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
        1、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统筹兼顾,实现“共同富裕”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弘扬“主旋律”
        4、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历史依据
        (一)集体主义形态的历史嬗变
        (二)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
    四、新时代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依据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扞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需要
        (三)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实证调查
    一、调研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二)研究工具
        1、问卷编制
        2、信度分析
        3、效度分析
        (三)施测方法
        (四)数据处理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1、乐于奉献与理性务实并存
        2、集体合作与个体发展并存
        3、出以公心与自律自制并存
        (二)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性现状
        1、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2、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身份差异
        3、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学历差异
        4、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学校差异
        5、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专业差异
        6、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政治面貌差异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问题及成因
    一、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主义知行相对分离
        (二)利他精神稍显欠缺
        (三)合作精神相对淡薄
        (四)公共生活参与不足
    二、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问题的成因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二)学校集体主义教育有限性
        (三)家长教育理念缺乏科学性
        (四)文化多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五)市场经济凸显功利性个体性
        (六)全球化发展不平衡的冲击
第四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对策研究
    一、增强理论支撑,丰富培育内容
        (一)增强理论支撑
        (二)丰富培育内容
    二、统筹培育资源,强化培育合力
        (一)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内化效果
        (二)加强家庭教育,重视家风家教
        (三)重视课堂阵地,形成大思政格局
        (四)开展实践活动,注重隐性教育
    三、优化培育环境,注重环境德育
        (一)创设团结合作的校园环境
        (二)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三)营造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
    四、完善相关机制,保障公平正义
        (一)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二)建立社会奖惩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州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调查问卷(举例)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提出问题
        (二)思维历程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阶级分析法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二)传统——现代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三)国家——社会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农业中国的集体产权研究评述
    三、思路方法
        (一)研究旨趣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黄土地上的社会生产力
    1.1 地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
        1.1.1 地理环境特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状况
        1.1.2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初期起决定性作用
        1.1.3 地理环境特性的“蝴蝶效应”
    1.2 地理环境特性与农业革命
        1.2.1 原始社会的“丰裕生活”走向资源稀缺
        1.2.2 物种特性产生不同社会组织制度
    1.3 黄土环境与黄土文明新论
        1.3.1 黄土文明而非黄河文明
        1.3.2 黄土分布于华夏文明核心区
        1.3.3 黄土成因决定中国农业社会的起源
    1.4 黄土土壤与定居式旱作农业
        1.4.1 黄土土壤特性产生旱作农业
        1.4.2 旱作农业产生轮耕制
        1.4.3 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中国特色的上层建筑
    1.5 农业生产工具与驱动动力
        1.5.1 农业生产工具的自然和人为局限
        1.5.2 青铜很少用做农业生产工具
        1.5.3 驱动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
    小结
第2章 以分配为中心环节的生产关系
    2.1 相关核心概念新解
        2.1.1 作为前提性存在的生产
        2.1.2 以权威为媒介的等级性分配
        2.1.3 遵循价值规律的交换
        2.1.4 以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集体权威
    2.2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新解
        2.2.1 交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2 分配是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3 交换和分配并重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3 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2.3.1 西方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2 传统中国分配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3 对若干重要问题的反思
    小结
第3章 受限制的交换关系
    3.1 交换关系的生产力限制
        3.1.1 西方社会交换关系存在天然优势
        3.1.2 传统中国交换关系存在天然局限
        3.1.3 运输成本对交换关系影响深远
    3.2 政治统治主导下的社会分工与交换
        3.2.1 政治需求产生分配的社会分工
        3.2.2 政治需求导致青铜业与农业分离
        3.2.3 制陶业与农业关系复杂
        3.2.4 纺织业与农业结合产生自然经济
    3.3 官商关系新论
        3.3.1 “商人”自起源就出身低贱
        3.3.2 战国以后抑商成为基本国策
        3.3.3 商人无取得政权之可能
        3.3.4 官营工商业排挤私营工商业
    小结
第4章 农耕生产方式和军事制度合成的集体社会
    4.1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性
        4.1.1 战争起源于社会生产方式
        4.1.2 农耕生产方式扩张与防御
        4.1.3 农耕生产方式要求政治统一
    4.2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内收敛性
        4.2.1 农耕生产方式对内排斥军事暴力
        4.2.2 农耕生产方式天然地存在内部离心力
    4.3 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的契合
        4.3.1 契合于资源稀缺性
        4.3.2 契合于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
        4.3.3 契合于集体权威
    4.4 集体社会的形成
        4.4.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
        4.4.2 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
        4.4.3 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
    小结
第5章 伦理和权威的家国同构
    5.1 西方社会的家国异构论
        5.1.1 亚里士多德:家务管理异于城邦政治
        5.1.2 梅因:地域国家取代血缘政治
        5.1.3 摩尔根:血缘人身关系的古代社会与地域财产的政治国家
        5.1.4 恩格斯:血缘亲属与阶级国家
    5.2 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论
        5.2.1 西方思想家:伦理道德与家父权力的家国同构
        5.2.2 日本学者:秩序的家国同构
        5.2.3 中国学者:宗法的家国同构
        5.2.4 梁漱溟:伦理的家国同构
    5.3 对家国异构论与同构论的再思考
        5.3.1 西方社会家国异构的质疑
        5.3.2 传统中国家国同构论的缺陷
    小结
结论
    (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
    (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关系为中心
    (三)传统农业中国具有多重社会底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2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渊源与演变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集体主义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集体主义思想
3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3.1 道德生活中的集体主义
    3.2 政治生活中的集体主义
    3.3 经济生活中的集体主义
4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当代境遇
    4.1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面临的理论挑战
    4.2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遭遇的现实困难
5 重塑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价值
    5.1 拓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内涵
    5.2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5.3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教育引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具体时域和相关概念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集体主义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集体主义思想
        三、集体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践行
    第二节 前苏联时期的集体主义思想
        一、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后集体主义的实践条件
        二、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对集体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普列汉诺夫与斯大林的集体主义思想
    第三节 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作为一种社会伦理思想的价值理念
        二、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现实逻辑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危机与解构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及其历史作用
        一、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内容与特征
        二、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历史演进
        三、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从危机到解构
        一、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产生危机的原因
        二、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危机的产生与深化
        三、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解构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建构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萌芽与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初步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的践行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机遇
        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理念的全面拓展
        三、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新中国的现实风貌
        四、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实践中遭遇的挫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集体主义发展的诉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生活的复杂化
        二、集体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内容与实现途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实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8)价值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1.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紧迫问题
        2. 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大课题
        3. 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4. 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体现
        5.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
    二、研究现状
        1. 现状概要
        2. 内容解读
        3. 评论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 价值整合研究的思路
        2. 价值整合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
    一、维护社会核心价值的需要
        1. 核心价值维护的普遍现象
        2. 我国社会核心价值维护的迫切需要
    二、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
        1. 民族凝聚力与价值共识凝聚
        2. 多种经济成分与多元价值整合
        3. 实现民族复兴与正确价值导向
    三、化解社会价值冲突的需要
        1. 利益分化与价值分野
        2. 文化激荡与价值碰撞
        3. 信息爆炸与价值裂变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1. 社会矛盾与价值协调
        2. 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
第二章 价值整合的本质内涵
    一、价值整合的内涵
        1. 价值
        2. 价值冲突
        3. 价值整合
    二、价值整合的本质
        1. 多元化中突出主导
        2. 多样性中实现统一
        3. 多变性中把握方向
    三、价值整合的特点
        1. 导向性
        2. 共享性
        3. 交互性
        4. 协调性
        5. 综合性
        6. 反复性
        7. 发展性
第三章 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
    一、“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冲突的整合
        1. “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冲突
        2. “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整合
    二、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冲突的整合
        1. 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冲突
        2. 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整合
    三、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冲突的整合
        1.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
        2.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整合
    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冲突的整合
        1.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
        2.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五、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冲突的整合
        1. 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冲突
        2. 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的整合
第四章 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
    一、利益主导规律
        1. 利益主导价值取向
        2. 利益主导价值关系
        3. 利益主导价值整合
    二、价值共生规律
        1. 价值主体共存互依
        2. 价值生态共同生成
        3. 价值需求共同实现
    三、互动整合规律
        1. 价值观念互动整合
        2. 价值行为互动整合
        3. 价值利益互动整合
    四、多样统一规律
        1. 化解多种价值分歧
        2. 寻求最大价值公约
        3. 达成高度价值共识
第五章 价值整合的有效实现
    一、价值整合思路
        1. 主导性引导多样性
        2. 整体性融合个体性
        3. 先进性提升广泛性
        4. 现代性转化传统性
    二、价值整合路径
        1. 信息的沟通与整合
        2. 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3. 观念的转变与整合
        4. 行为的协调与整合
        5. 利益的调整与整合
        6. 制度的创新与整合
参考文献
攻博成果
后记

(9)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道德理论形态及其演变向度
    一、社会转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二、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
        1、何谓“德性论”和“规范论”?
        2、规范论的两个维度:功利论和道义论
    三、从“德性”到“规范”的困难与挑战
第二章 传统“义利之辩”与道义论传统
    一、先秦义利之辨与道义论的奠基
        1、孔子:义以为上
        2、孟子:“何必曰利”与“惟义所在”
        3、荀子:以义制利
    二、两汉义利之辨与道义论的发展
        1、“以义正我”
        2、正义不谋利
    三、宋明“义利(理欲)之辨”与道义论的强化
        1、二程:“惟看义当为与不当为”
        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3、朱陈义利之争
    四、明清之际的“义利之辩”与价值重心的转换
        1、李贽:夫欲正义,是利之也
        2、王夫之:天理“必寓于人欲以见”
    五、传统“义利之辩”下的道义论传统
第三章 近代民族危机与“乐利学说”
    一、民族蒙难与价值观的变革
        1、民族蒙难与救亡意识的兴起
        2、变法图强下的价值观变革
    二、乐利学说的提出
        1、利益原则的溢出与独立
        2、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
    三、德性论的回应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的功利主义”
    一、五四时期功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展开
        1、陈独秀: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群
        2、李大钊: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的统一
    二、毛泽东与革命的功利主义的提出
        1、“革命的功利主义”的提出
        2、“革命的功利主义”的形成过程
        3、革命的功利主义是一种新型的义利观
        4、革命功利主义的理想性及其局限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与集体主义道德
    一、从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
        1、集体主义视域下之“义”与“利”
        2、集体主义与革命功利主义的异同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集体主义的确立
        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集体主义的源流
        3、计划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契合与冲突
    三、共产主义理想视域下的“理欲之辩”
        1、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追求
        2、纯“理”绝“欲”运动
    四、对集体主义实践的理性思考
        1、认知的偏失
        2、“义”与“利”的对立
        3、乌托邦化的趋势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与绝对主义道德
    一、阶级斗争扩大化下的集体主义
    二、集体主义之“义”的绝对化转向
    三、绝对主义道德的展现
        1、“斗私批修”
        2、“草”与“苗”的对立
第七章 新时期及其伦理思潮
    一、颠覆中的追问:“义”与“利”是对立的吗?
        1、“潘晓来信”:为自己之“利”还是为他人之“义”?
        2、蛇口风波:为淘金之“利”还是为创业之“义”?
    二、新时期的伦理思潮和道德理论现代转型的先声
        1、功利主义的勃兴与“社会主义功利主义”
        2、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与道义论
        3、新时期集体主义的发展演变
        4、伦理思潮与道德理论现代转型的先声
    三、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倡导”
        1、“三个有利于”“利益”标准
        2、谋“利”的正当性与公正
        3、“三个倡导”价值标准
    四、走向现代的道德转型
结语:合着现代化的节拍前进
致谢词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研究背景
    (二)选题研究意义
    (三)选题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四)选题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归纳总结法
    (五)选题研究创新
        1.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2.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阐释
        1.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1. 中国古代儒家整体主义价值观
        2. 西方社群主义思想
        3. 空想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1. 马恩集体主义价值观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集体主义价值观
        3.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传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局限透视
    (一)理论的片面化
    (二)方法简单化
    (三)实践的极端化
    (四)个性的趋同性
    (五)社会发展迟滞化
四、建构中国特色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然性分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主导
    (二)价值取向多元化时代的观念整合
    (三)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集体主义价值观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1. 传统思想的复归
        2.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倒错
        3.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4. 构建机制的缺位
五、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夯实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物质基础
    (二)优化主导价值观理论,巩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价值支撑
    (三)健全机制制度,完善集体主义价值观运行机制
    (四)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拓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我国社会转型与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D]. 虞强. 扬州大学, 2021
  • [2]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D]. 李冬慧. 山西大学, 2021
  • [3]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培育研究 ——基于广州高校的调研分析[D]. 韦斯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D]. 王松磊. 山西大学, 2019(0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6]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研究[D]. 党文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D]. 黄宏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8]价值整合研究[D]. 田九霞. 武汉大学, 2017(07)
  • [9]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D]. 代训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D]. 卞敏. 长安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我国社会转型与集体主义新价值观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