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olvent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by Methyltrioctylammonium Chloride(论文文献综述)
滕玉婷[1](2020)在《废弃SCR脱硝催化剂资源化成分回收》文中认为随着氮氧化物的限值减排工作的推进,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作为危险废弃物其产生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提取废SCR脱硝催化剂中有价金属并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规避环境污染风险,也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目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测定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投运前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其中重金属成分、含量的变化,并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对比研究SCR脱硝催化剂废弃前后的磨损程度、物理结构、内部金属元素及脱硝性能的变化,初步建立催化剂废弃指标;其次针对目前催化剂有价金属回收技术存在钒、钨和钛不能同时达到高浸出的缺陷,开展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钒、钨和钛元素的分离浸出实验,对比多种浸出方法,确定其最佳浸出参数,优选钒、钨和钛元素的分离的工艺流程;最后对含钒、含钨浸出液及钛酸盐粗体中回收高纯度、高品质的V2O5、WO3及TiO2的最佳回收方案进行探索,形成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钒、钨和钛元素的成套回收工艺。测定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投运1~5年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其中重金属成分、含量的变化;针对运行3年的废弃催化剂,对比研究废弃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变化。研究发现,相比新鲜催化剂,废弃催化剂脱硝性能明显降低,并伴随着活性组分流失、孔道堵塞、比表面积降低等变化,另一方面烟气中有毒金属优先NH3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作用于催化剂活性组分,减少催化剂的Lewis和Br(?)nsted酸性位点数量,削弱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导致催化剂对配位态NH3的吸附显着减弱。以运行3年的废弃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钠化焙烧法、酸法还原法、酸溶浸出法分别在最佳工况参数下钒元素浸出效果,与传统钠化焙烧法、加压碱浸出法、改进钠化焙烧法分别在最佳工况参数下钨元素浸出效果,确定最优钒、钨和钛元素分离浸出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酸溶浸出法浸出钒元素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最优参数下钒浸出率仅达到87.9%,钠化焙烧法与酸法还原法在最优参数下钒浸出率分别可达96.1%、99.2%,但钠化焙烧法存在操作繁琐、能耗大等缺陷,优选酸法还原法浸出钒元素,其最佳工况为:反应温度140℃;液固比30:1;反应时间8h;硫酸质量浓度11%。三种钨浸出方法最优工况下,浸出率分别达到93.6%、94.3%、95.4%,但两种钠化焙烧法同时存在产生环境污染、能耗大的问题,优选加压碱浸出法浸出钨元素方法,其最佳工况为:碱种类Na OH;辅助剂(Na2CO3)浓度0.3mol/L;反应温度300℃;Na OH浓度3mol/L。研究发现硫酸酸洗法回收TiO2时,硫酸体积浓度为8%时,TiO2回收率达到最高95%,再通过碱融除杂质硅元素后,TiO2品质进一步提高,最终纯度及回收率分别达到96.43%、97.10%,且TiO2主要呈锐钛矿,结晶度较好;利用化学沉淀法回收V2O5、WO3效果均不理想,而利用有机萃取法提纯钒、钨元素后,在最佳工况下,钒元素回收率达到97.24%,并去除了含钒溶液中94.51%杂质硅元素及88.66%杂质铁元素,最后利用铵盐沉淀法回收得到的产物V2O5纯度及回收率分别为95.48%,91.61%;钨元素回收率达到96.66%,去除了含钨溶液中91.28%杂质硅元素及95.47%杂质铝元素,最后经蒸发结晶等工序回收得到的WO3产物纯度及回收率分别为96.27%,88.71%。
黄林青[2](2020)在《改性季铵盐从碱性溶液中萃取砷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炼铜工业中的高砷烟灰经碱浸工艺可以使砷有选择性地进入溶液中,实现与其他有价元素的有效分离,而进入碱浸液中的高含量砷也亟待处理。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开展了改性季铵盐从碱性溶液中萃取砷的工艺研究。主要对萃取剂的选择与转型工艺,砷的萃取、反萃及其反应机理,以及萃取剂有机相的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一个可高效处理碱性体系中高含量砷的闭路循环萃取新工艺。内容如下:(1)本论文选择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为该碱性体系中砷的萃取剂,为提升萃取剂的萃砷能力,实验将Cl-型TOMAC转型为CO32-型TOMAC,本文提出用Na2CO3溶液对Cl-型TOMAC直接进行转型的方案,考察了不同浓度Na2CO3溶液对萃取剂的转型效果,最终选择在25℃,相比1:1的条件下,采用12%Na2CO3溶液对Cl-型TOMAC直接进行转型68次,油水接触时间8min,转型得到的CO32-型TOMAC对碱性溶液中砷的萃取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单级萃取率可达86.91%。萃取时不同极性改善剂对砷的萃取性能有影响,实验表明含碳原子愈多,对溶液的极性改善效果越好,十二醇比仲辛醇更有利于改善萃取剂的萃砷性能。实验还采用饱和容量法和等摩尔系列法测得萃合比分别为2.67和2.80,结合萃合物气质联用(GC-MS)图谱分析研究了砷的萃取机理,明晰了萃合物的主要成分是(C25H54N)2HAsOS2和(C25H54N)2HAsO2S。(2)通过对负载有机相中砷的反萃剂的筛选,最终择取了能够同时满足高效反萃和直接生成可循环利用的再生有机相两个要求的反萃剂:低浓度H2O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实验研究表明:反萃时引入H2O2是实现负载有机相高效反萃的重要原因,微量H2O2(≤4%)可以使该体系中的硫代亚砷酸根迅速氧化成硫代砷酸根,且反萃时H2O2的添加顺序不影响实验结果。As(Ⅲ)与As(Ⅴ)的萃取对照实验揭示了负载有机相中砷的反萃机理:As(Ⅲ)和As(Ⅴ)与季铵盐阳离子缔合能力存在差异,相对来说,As(Ⅲ)与季铵盐阳离子的缔合能力较As(Ⅴ)与季铵盐阳离子的缔合能力更强,这使萃取过程水相料液中的硫代亚砷酸根易与萃取剂有机相中的CO32-进行交换而获得高效萃取率,而反萃过程引入低浓度H2O2将负载有机相中的硫代亚砷酸根氧化成硫代砷酸根后被反萃剂溶液中的CO32-快速交换下来,进而呈现出高反萃率。反萃过程热力学的初步探究结果显示反萃过程属于吸热反应,在0℃35℃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砷的反萃。(3)砷的反萃研究结果显示:以4%H2O2+饱和Na2CO3溶液为反萃剂,在常温25℃,相比1:1,油水接触时间7 min的条件下,砷的反萃率达到99%以上,反萃同时生成了可直接利用的CO32-型TOMAC有机相。通过对整个萃取工艺过程进行红外光谱(FTIR)、核磁光谱(NMR)、紫外光谱(UV-vis)分析,可以论证工艺中转型、萃取、反萃过程的机理,形成闭路循环的萃取工艺流程图直观揭示了循环萃取行为规律,体现出整个萃取工艺过程和流程的特点与优越性,有机相的循环利用实验也体现了再生萃取剂有机相的性能良好。该工艺不仅能使萃取剂有机相得到高效的反复再生利用,且Na2CO3溶液也可以反复再生利用,整体工艺用料简单、不产生废液,呈现出流程短、循环性能好、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刘子帅[3](2020)在《钒页岩草酸浸出液多元有价组分异步提取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钒页岩是我国重要的含钒资源,随着世界各国对钒需求的增长,如何从钒页岩中清洁高效提钒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针对目前钒页岩提钒存在的环保问题,清洁环保的有机酸——草酸已成功用于钒页岩的提取,其具有选择性好、协同高效和安全易操作等优点。然而,草酸浸出液成分复杂,杂质离子种类多、浓度高,钒、铁、铝等金属离子与草酸根形成多种阴离子配合物,导致草酸浸出液净化富集困难。此外,在草酸体系钒页岩提钒过程中,未综合回收草酸和有价金属,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未能实现高效清洁提钒的总目标。为此,本文以钒页岩草酸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针对草酸浸出液净化富集存在的技术难题,在草酸体系下研究钒的净化富集工艺与机理,提出了一种多元有价组分异步提取工艺流程,并揭示了钒及有价组分的回收和分离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钒页岩草酸浸出液的溶液化学研究研究了酸浸液中钒、铁、铝、镁、磷、氟和草酸根等主要离子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确定了钒、铁和铝的配位过程及配位机制,为后续酸浸液中钒与杂质离子的分离工艺及机制提供理论指导。在pH为0.5-1.0的酸浸液中,钒、铁和铝的主要赋存状态分别为VO(C2O4)22-、Fe(C2O4)2-和Al(C2O4)2-。钒、铁和铝与草酸根的配位结合能力顺序为:铁>钒>铝。(2)草酸体系钒、铁、铝的萃取行为及分离机制酸浸液不需调节初始pH和氧化或还原的任何预处理、在最佳条件下直接进行六级逆流萃取,可获得V=3.10 g/L、Fe=7.81 g/L、Al=2.42 g/L的混合负载有机相,钒、铁、铝和草酸根的萃取率分别为98.60%、99.64%、8.50%和70.61%。钒铝分离系数达757.14,钒、铝实现了选择性萃取分离。钒、铁、铝和草酸根与N263的萃取机理均符合阴离子交换机制。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钒、铁、铝和草酸根与N263的萃合物分子结构。钒、铁、铝和草酸根与萃取剂[R4N·Cl]萃取的反应(35)G顺序为:(35)Gox<(35)GFe<(35)GV<(35)GAl。VO(C2O4)22-萃取反应(35)G(-327.75 kJ/mol)小于Al(C2O4)2-萃取反应(35)G(-186.68 kJ/mol),实现了钒、铝选择性萃取分离;Fe(C2O4)2-和C2O42-的萃取反应(35)G分别为-311.00 kJ/mol和-327.75 kJ/mol,略小于VO(C2O4)22-萃取反应(35)G,导致铁和草酸根严重共萃。(3)草酸体系钒、铁、铝的反萃行为及分离机制混合负载有机相经两次反萃实现了钒和铁的反萃分离和回收。钒的反萃:在最佳条件下,混合负载有机相经四级逆流反萃可获得钒浓度为12.11 g/L的富钒液,钒、铁、铝和草酸根的反萃率分别为99.59%、0.12%、99.62%和98.72%,钒铁分离系数高达2.05×105,实现了钒铁选择性反萃分离。铁的反萃:铁有机相(钒反萃贫有机相)在最佳反萃条件下,经三级逆流反萃,可获得铁反萃率为99.34%的富铁液,并综合回收了纯度为98.7%的Fe(OH)3。钒、铝和草酸根的反萃机理均符合阴离子交换机制。钒铁选择性反萃分离机制为:(1)钒和铁的反萃:[(R4N)2·VO(C2O4)2]和[R4N·Fe(C2O4)2]均被HCl完全反萃,钒和铁均由有机相转移至液相中;(2)铁物相的转变:Fe(C2O4)2-在高浓度HCl溶液中被配位成新的配合物FeCl4-;(3)FeCl4-的萃取:FeCl4-被反萃新生成的[R4N·Cl]萃取至有机相中,而VO(C2O4)22-与HCl不发生配位反应,仍保留在液相中,从而实现钒和铁反萃分离。(4)提出了一种钒页岩草酸浸出液多元有价组分异步提取的工艺流程钒页岩草酸浸出液采用“萃取—反萃—水热沉钒—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原则工艺流程,实现了钒及有价金属铁和铝的异步综合回收。酸浸液经萃取和反萃获得的富钒液经预处理后,采用水热沉钒工艺制备了纯度为98.5%的VO2产品,钒总回收率为94.87%;铁在二次反萃过程中以Fe(OH)3形式被回收,铁总回收率为96.60%;铝分别从萃余液和富钒液中以K3Al(C2O4)3·3H2O和KAl(SO4)2·12H2O晶体被回收,铝总回收率为77.42%。此外,还综合回收了68.18%的草酸。本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绿色环保,为钒页岩高效清洁提钒提供了新的途径。
李红喜,杨卉,温慧霞,许成功,李阳,杨启山[4](2021)在《有机含磷及含氮萃取剂萃取分离锆铪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锆和铪是两种性质接近、分离困难的稀有金属,主要应用于核工业。目前,针对湿法分离锆铪,工业上多采用溶剂萃取法。从有机含磷(膦)萃取剂、有机含氮萃取剂、协萃体系三方面,分别综述溶剂萃取法分离锆和铪的研究进展。发现对有机磷(膦)萃取剂研究较多,分离效果较好。对于新型萃取剂和萃取工艺的开发,如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1-(2-乙基己基氨基)磷酸丙酯(BEAP)和超分子溶剂萃取法和膜渗透萃取工艺,在分离锆铪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有机磷(膦)萃取剂为基础的协同萃取体系,在工艺开发和优化、萃取机制、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分析上作了大量研究,在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上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分析溶剂萃取法在分离锆铪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和工业应用给出合理建议。
么聪菲[5](2019)在《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分离煤转化油中酚和芳烃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酚类化合物和芳烃化合物是两类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可用来生产医药、农药、合成纤维和染料等化工产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这两类物质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甚至需要通过进口的方式来填补国内的需求。作为煤炭大国,我国煤焦油和煤液化油等煤转化油的产量相当可观。研究发现,煤转化油中酚类化合物和芳烃化合物的含量非常丰富。因此,从这些油中高效分离这两类物质对煤转化过程经济性的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工业上对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主要采用碱洗法,该法使用大量酸碱溶液,并且产生大量含酚废水,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大大增加了生产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成本。芳烃的分离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液液萃取法),该方法在分离过程中使用大量有毒且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以上方法已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发环境友好的分离方法和萃取能力强的新型溶剂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ILs)和低共熔溶剂(DESs)优良的性质,使其在油中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分离中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现有分离方法中萃取剂的分析,设计合成新型高效的ILs和DESs萃取剂,旨在为萃取剂的应用提供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形成低共熔溶剂的羧酸根内盐萃取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针对目前报道萃取剂所存在的含有卤素离子以及萃取剂重复使用性能不好等问题,分析羧酸根内盐作为萃取剂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羧酸根内盐萃取剂可以与酚类化合物形成DESs,并实现油中酚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在25℃,左旋肉碱与苯酚摩尔比为0.4时,油中苯酚的萃取率最高,为94.6%;该类萃取剂回收再利用四次时,萃取剂的质量以及对苯酚的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通过FT-IR表征提出了萃取机理,表明羧酸根内盐的-COC-与酚的-OH形成了氢键。2.基于形成低共熔溶剂的磺酸根内盐萃取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前面研究表明,酚可以与作为氢键受体的内盐化合物形成DESs,基于此,本文设计、合成了同样可作为氢键受体的八种磺酸根内盐。研究发现,这些磺酸根内盐对油中酚类化合物的萃取能力较羧酸根内盐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平衡了萃取剂对酚类化合物萃取能力以及再生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萃取剂的结构对酚去除率有很大影响,其中丁烷磺酸丙铵盐(TPA-BS)对油中苯酚的萃取能力最高,脱除酚后油中苯酚的最低浓度为4.8 g·L-1,去除率高达98.6%;与文献报道的萃取剂相比,该萃取剂的用量相对较少,同时具有良好的再生及重复使用性能。3.低共熔溶剂法分离油酚混合物的相平衡及中性油去除的研究:本文从相图的角度对萃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温度及萃取剂用量对三元相图、萃取剂对苯酚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介于一定范围,且在相图中的液-液两相区和液-液-固三相区时,才可以通过形成DESs的方法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萃取过程中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增高,且使萃取剂对苯酚的分配系数及选择性出现降低的趋势,不利于萃取过程的进行。由于甲苯与苯酚之间存在π-π键,通过DES方法萃取酚类化合物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甲苯等中性油的夹带。本文研究表明,通过在填料塔中对DES进行氮气气提,可有效降低DES中中性油的含量,从而提高所得酚产品的纯度。4.双阳离子液体(DIL)选择性分离芳烃和脂肪烃混合物的研究:针对文献报道萃取剂对芳烃的选择性与分配系数不能同时达到较高水平且部分萃取剂会溶于油相的问题,设计合成了 2种咪唑型双阳离子液体,并用于分离油中芳烃化合物。结果表明:该双阳离子液体萃取剂对不同的芳烃与脂肪烃体系中的芳烃均具有很好的萃取能力,在30℃时,对甲苯/正庚烷体系,苯/正己烷体系以及苯/环己烷体系的选择性与分配系数最高分别可达50.4、64.8、24.9和1.44、2.44、2.25。且当体系中脂肪烃的链长越长,所得甲苯的选择性就越高,如当体系中脂肪烃为正壬烷时,对甲苯的选择性可高达61.4。同时,该双阳离子液体不溶于油相且可通过简单的蒸馏实现再生。最后,以石脑油的分离为例,发现该双阳离子液体可高效地将石脑油中的芳烃化合物富集。5.双阳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芳烃和脂肪烃混合物的研究:针对萃取剂黏度过大会影响液液萃取过程中的传质这一问题,合成了一系列双阳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合萃取剂。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可以大大降低双阳离子液体的黏度,从而强化萃取过程中的传质速率,降低应用中的能耗,并且可以保持较高的选择性与分配系数。经筛选,四甘醇(TTEG)为合适的有机溶剂,当萃取剂为双阳离子液体-四甘醇(DIL-TTEG,mDIL:mTTEG=10:1)时,可实现合适的黏度、密度以及对芳烃较高的选择性与分配系数。此时复合萃取剂的黏度较双阳离子液体减少了 43.0%,且对甲苯的选择性与分配系数最高可达38.7和1.05,分别是TTEG作萃取剂时的1.89和2.56倍;同时该萃取剂对苯/正己烷和苯/环己烷体系也具有很好的萃取能力,对苯的选择性与分配系数分别为44.6,1.91和23.6,1.78;当混合物中含有环状脂肪烃时,该复合萃取剂对芳烃化合物的选择性可维持与DIL相当的水平;且通过蒸馏可使该复合萃取剂得到再生。6.疏水双阳离子液体-水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芳烃和脂肪烃混合物的研究:众所周知,水是一种绿色且廉价易得的溶剂,研究发现所谓疏水性离子液体并不是完全与水不互溶,水的加入会对双阳离子液体的物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为解决双阳离子液体黏度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双阳离子液体-水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芳烃和脂肪烃混合物。结果表明:303.15K时,水在双阳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为2.24 wt%;当双阳离子液体中水含量为1.10 wt%和1.59 wt%时,DIL的黏度分别减少了 56.3%和65.0%,此时对甲苯的选择性与分配系数最高可达45.7,41.5和0.86,0.75。当DIL中有水存在时,不但可以维持其对芳烃高的萃取能力,而且对萃取过程进行了强化,同时也使萃取过程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纪柚安[6](2019)在《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分离研究》文中指出煤热解油是煤炭综合高效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其环境友好地为人类所利用意义重大。煤热解油成分复杂,其中含有的酚和吲哚是高附加值化学品。从煤热解油中分离出这些化学品能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分离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传统方法具有成本高、易腐蚀设备、严重污染环境等缺点。本论文针对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提出用反萃取法去除低共熔溶剂(DES)中的中性油,提高了酚产品纯度;还提出用双阳离子液体(DIL)、生物试剂(BR)和季铵基氨基酸盐(TAAA)离子液体高效率分离煤热解油中的酚。另外,本论文针对煤热解油洗油馏分段中吲哚的分离,提出了 DES法和TAAA离子液体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前人研究发现氯化胆碱(ChCl)可与酚形成DES,进而分离油酚混合物中的酚,但是DES中夹带较多中性油。基于此,本文提出向DES中加入低碳烷烃(LCA)以去除其中的中性油。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LCA去除DES中中性油的效果。研究发现正己烷表现出最高的中性油去除率。在25℃下,当苯酚与ChCl摩尔比为2.50,DES中苯酚与甲苯初始质量比为3.00,加入的LCA与DES体积比为8.0时,正己烷对DES中甲苯去除率为90.8%。对于ChCl与真实煤热解油形成的DES,用正己烷去除其中的中性油后,所得粗酚产品中酚纯度为96.5%,较未使用本方法所得酚产品纯度大幅度提高。(2)前人提出的分离酚的方法中,某些离子液体分离剂稳定性差且易溶于油。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季铵基双阳离子液体,具体为:1,2-双(N-三乙基)-1,2-二溴乙烷盐,DIL1;1,3-双(N-三乙基)-1,3-二溴丙烷盐,DIL2;1,4-双(N-三乙基)-1,4-二溴丁烷盐,DIL3。上述DIL均可与酚通过氢键作用形成DES,对酚分离效果极佳。本工作考察了分离时间、温度、DIL与苯酚摩尔比等因素对苯酚分离的影响。以含有100.0 g/L苯酚的油酚混合物为原料,DIL2对苯酚的分离效率最佳,可至97.0%;分离后苯酚极限浓度可低至3.9 g/L。初始苯酚浓度的变化对分离后苯酚的极限浓度没有影响。本方法分离时间短,所需条件温和,且DIL均可再生。DIL循环使用5次,分离效果和DIL结构均不变。另外,DIL2对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效率可达92.7%。较其他分离剂,DIL更稳定,更难溶于油,这可减少分离剂的损失,同时保护油免受污染。(3)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对油中酚分离效果好,但是不稳定,且在油中溶解度大。据此,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与之具有类似结构的双阳离子液体,具体为:1,2-双[N-(N’-甲基咪唑)]-1,2-二溴乙烷盐,DIL4;1,3-双[N-(N’-甲基咪唑)]-1,3-二溴丙烷盐,DIL5;1,4-双[N-(N’-甲基咪唑)]-1,4-二溴丁烷盐,DIL6。研究发现该类DIL同样可与酚通过氢键作用形成DES。分离100 g/L的油酚混合物时,DIL6对苯酚分离效果最佳,最大分离效率为96.6%,分离后苯酚的极限浓度为3.9 g/L。经过4次再生并循环使用,DIL对苯酚的分离效率及DIL结构均不变。在25℃下,该方法分离苯酚可在5 min内完成。与[Bmim]Br相比,这些DIL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在油酚混合物中的溶解量也大幅下降。该分离过程没有产生废水,没有使用强碱或酸。(4)分离酚所使用的分离剂多数含有卤素离子(如Cl-、Br-),易腐蚀设备;分离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5种不含卤素离子且具有较强碱性的TAAA离子液体,并用于分离油中的酚。本工作考察了一系列因素对酚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TAAA均可高效率分离酚,其中四乙基铵L-丙氨酸盐([N2222][L-Ala])分离苯酚效果最佳,分离效率可至99.0%,此时苯酚极限浓度可低至1.4 g/L。对于[N2222][L-Ala],初始酚浓度不同时,苯酚极限浓度几乎相等,为1.4 g/L。TAAA中的水对苯酚的分离有负面影响。以[N2222][L-Ala]为分离剂分离真实煤热解油中的酚,分离效率高至98.6%。TAAA可用CO2再生,再生后的TAAA可重复使用,对苯酚的分离效率保持稳定。TAAA不含卤素离子,不会腐蚀金属设备。(5)TAAA离子液体分离酚时,虽可再生,但过程复杂。基于Bronsted酸-Lewis碱作用,本文提出用环境友好的生物试剂(BR,具体为:茶碱,DMX;异烟碱,INA;L-赖氨酸,LYS)从油中分离酚。本工作研究了一系列因素对酚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LYS的分离效率最佳,可达99.1%;LYS对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效率可达90.3%。分离过程中,BR中夹带的中性油与酚的质量比低至0.023,有利于提高产品酚的纯度。三种BR均可通过加入抗溶剂再生。重复使用4次,BR的性质不变,对酚的分离效率也保持稳定。这些生物试剂不含卤素离子且易生物降解,避免了对金属设备的腐蚀和对环境的污染。(6)前人用离子液体分离洗油中吲哚时,存在分离时间长、吲哚分配系数低、分离剂使用量大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用三种季铵盐(QAS,具体为:四乙基氯化铵,TEAC;四丙基氯化铵,TPAC;甲基三乙基氯化铵,TEMAC)分离洗油中的吲哚。三种QAS均可与吲哚通过氢键作用形成DES。本文研究了分离时间、分离温度、QAS与吲哚摩尔比等对吲哚分离的影响,并计算了各个组分在DES和洗油中的分配系数。结果发现,三种QAS中,TPAC对吲哚的分离效率最高,可至96.7%。此时模拟洗油中吲哚浓度可降低至1.3 g/L。在分离吲哚过程中,吲哚的最大分配系数可至91.9。QAS再生并重复使用后,性质不变,且对吲哚的分离效率也保持稳定。该方法过程简单,所需时间短,所需分离剂量少;整个过程不使用强酸碱,环境友好。(7)上述QAS分离剂虽对洗油中吲哚分离效率高,但其中存在卤素离子,易腐蚀金属设备。针对此问题,本工作将QAS中Cl-换为氨基酸阴离子,设计并合成了 8种TAAA,并研究了一系列因素对吲哚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TAAA对洗油中吲哚表现出了极佳的分离能力。其中,[N2222][L-Ala]对吲哚的分离效果最佳,最高分离效率为98.0%,所对应吲哚极限浓度低至1.6 g/L。在所研究条件下,吲哚的最大分配系数高达200。TAAA中的水含量对吲哚分离有负面影响,当水含量大于60 wt%时,TAAA失去对吲哚的分离能力。受此启发,本工作设计了用水再生TAAA的工艺,再生效果极佳。再生后的TAAA重复使用,其性质和对吲哚的分离效率不变。
胡家仕[7](2019)在《Cyanex923对轻重稀土绿色分离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稀土的绿色分离工艺为主题,重点围绕轻稀土铈(Ce)和重稀土钪(Sc)的分离回收展开相关的研究。以Cyanex923为主要的萃取剂,研究Ce(IV)-P、Ce(IV)-F-P复杂体系各个元素的萃取情况及影响规律。同时,通过液相分离法单级萃取-还原反萃制备CeF3和CePO4的混合纳米粒子。开展了Cyanex272+Cyanex923混合体系在硫酸介质下对钪的协同萃取研究,进一步测试了混合体系对红土镍矿浸出液各元素的分离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安排如下:1.以包头矿的清洁冶金分离为主线,研究包头轻稀土矿中Ce(IV)、F、P的综合回收工艺。开展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氧化焙烧-硫酸浸出实验,获得最佳的焙烧条件和浸出参数。详细地分析了Cyanex923从含Ce(IV)、F、P的硫酸浸出液中萃取分离Ce(IV)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利用溶液中Ce(IV)与F、P之间的相互络合作用,通过H2O2还原反萃法制备混合纳米粒子,F和P以CeF3和CePO4的形式得以回收。2.以含钪废渣中痕量钪元素分离回收为目标,开展Cyanex272+Cyanex923混合体系在硫酸介质下对钪的协同萃取研究。考察了酸度、萃取剂浓度、萃取剂配比、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体系的协萃机理,并推导出了协萃反应方程式和饱和萃合物组成。同时,开展了实际含钪料液的萃取分离实验,红土镍矿浸出液的分离实验表明,该体系能够较好地实现Sc(III)与其它元素的选择性分离。
王勇[8](2019)在《含立体对称结构络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共萃剂用于从盐湖卤水中萃取提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战略金属,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中,尤其在电池行业,其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盐湖卤水中的锂资源储量丰富,从盐湖卤水中提锂逐渐成为获取锂资源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的盐湖卤水具有高镁锂比的特性,提锂难度大,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从盐湖卤水中提锂具有重要的意义。溶剂萃取法是目前提锂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含氟或含铁类的共萃剂在萃取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差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合成了含立体对称结构络阴离子的非氟非铁离子液体作为共萃剂用于萃取提锂。本文基于共萃剂需含立体对称结构的络阴离子,设计合成了两种疏水性离子液体用作共萃剂。首先使用磷钨酸(H3PW12O40)和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反应合成了 1-丁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Bmim]3PW12O40),并进行了红外、核磁和热重的表征。然后使用由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共萃剂[Bmim]3PW12O40和稀释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组成的有机相体系选择性萃取Li+,并优化了萃取、洗涤和反萃等实验条件。在最优的萃取条件下,金属离子间的分离因子顺序为βLi+/Mg2+>βLi+/K+>βLi+/Na+;经过5级错流萃取后Li+的萃取率可达到99.23%;采用NaCl和LiCl溶液组成的洗涤剂洗涤有机相时Mg2+的洗涤率为100%,Li+的洗涤损失为0%;采用HCl或Na2CO3溶液反萃有机相时Li+的反萃率为100%;10次的循环萃取过程中Li+的单级萃取率可以保持在60%左右。最后,通过核磁、红外表征和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计算,揭示了萃取过程的机理,即萃取过程为阳离子交换。TBP中的P=O通过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生成有机阳离子,再与共萃剂络阴离子经离子缔合萃取而将其萃入有机相,不同金属离子与TBP的配位能力为Li+>Na+>K+≈Mg2+。为了提高单级萃取率和分离因子,随后又采用四苯基硼酸钠(NaBph4)和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反应合成了 1-丁基-3-甲基咪唑四苯基硼酸盐([Bmim]Bph4),并进行了核磁的表征。使用由萃取剂TBP、共萃剂[Bmim]Bph4和稀释剂溴氯甲烷(CH2BrCl)组成的有机相体系萃取Li+,探究了萃取、洗涤和反萃等实验条件。金属离子间的分离因子顺序为βLi+/Mg2+>βLi+/K+>>+βLi+/Na+;经过4级的错流萃取后Li+的萃取率可达到99.47%;采用NaCl和LiCl溶液组成的洗涤剂洗涤有机相时Mg2+的洗涤率为100%,Li+的洗涤损失为0%;采用Na2CO3溶液反萃有机相时Li+的反萃率为100%;10次的循环萃取过程中Li+的单级萃取率可以保持在90%左右。最后,通过对有机相萃取体系进行核磁和红外表征及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计算,验证了萃取过程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不同金属离子与TBP的配位能力为Li+>>Na+>K+≈Mg2+。
李嘉豪,曹佐英,李嘉,张贵清,李青刚,曾理,关文娟[9](2018)在《高级脂肪胺类萃取剂在稀有金属溶剂萃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高级脂肪胺类萃取剂在冶金工业中具有广泛用途,重点介绍了几类常用高级脂肪胺类萃取剂及其在稀有金属溶剂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袁晓红[10](2017)在《基于离子液体萃取分离Au(Ⅰ)、Pd(Ⅱ)和Pt(Ⅳ)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类离子液体萃取剂,并对其贵金属Au(Ⅰ)、Pd(Ⅱ)和Pt(Ⅳ)的萃取性能进行研究。我们探究了亲水性离子液体(溴化-1-烷基-3-甲基咪唑([Cnmim]Br,n=4,6,8))对碱性氰化液中Au(Ⅰ)的萃取行为。研究发现,亲水性离子液体与盐析剂K2HP04混合形成上相为离子液体富集相,下相为盐富集相的双水相系统。在室温下,考察了平衡时间、无机盐浓度、Au(Ⅰ)的浓度以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双水相的萃取能力为:[C6mim]Br>[C8mim]Br>[C4mim]Br。利用电解沉积法对载Au(Ⅰ)上相进行了反萃,通过EDS和XRD分析验证铜片上富集的光亮黄色物质是纯度极高的金。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对离子液体上相进行分析,表明以Au(CN)2-形式被萃取到离子液体双水相的上相中,遵循离子交换原理。合成了三种疏水性季铵盐类离子液体,[A336][SCN]、[A336][MTBA]和[A336][Mal],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TBP为改性剂,260溶剂油为稀释剂组成萃取有机相,研究了碱性氰化液中Au(Ⅰ)的萃取分离性能。优化出最佳萃取条件:在25℃,PH≥10.5的碱性条件下,按相比A/O为1:1,混相10min后,三种离子液体对Au(Ⅰ)的萃取率分别可达99.75%、99.92%、99.94%以上。采用KSCN、2-甲硫基苯甲酸(MTBA)和甲基麦芽酚(Mal)的水溶液对载Au(Ⅰ)有机相进行了反萃,反萃率均可达90%以上。对载Au(Ⅰ)有机相进行FTIR和MS分析,表明季铵盐类离子液体萃取Au(Ⅰ)遵循阴离子交换机理。利用对数法得出[A336][SCN]萃合物的结构为:[(C8H17)3(CH3)N+·2TBP]·[Au(CN)2-];[A336][MTBA]和[A336][Mal]的萃合物结构为:[(C8H17)3(CH3)N+]·[Au(CN)2-]。以[A336][SCN]、[A336][MTBA]和[A336][Mal]为萃取剂,TBP 为改性剂,260溶剂油为惰性稀释剂,对酸性溶液中的Pd(Ⅱ)进行萃取研究。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剂浓度、HCl浓度、NaCl浓度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336][SCN]只在高酸度下才能与Pd(Ⅱ)发生络合;而[A336][MTBA]/[A336][Mal]体系则可在低酸度下萃取Pd(Ⅱ)。硫脲在低浓度200 mg L-1即可表现出很高的反萃率,且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对萃取前后有机相进行了 FTIR和UV光谱分析,结果表明[A336][SCN]体系萃取Pd(Ⅱ)遵循阴离子交换机理。通过对数法对萃取方程式进行了确定,[A336][SCN]、[A336][MTBA]和[A336][Mal]载 Pd(Ⅱ)络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8H17)3(CH3)N+]2.[PdCl42-].2TBP、[(C8H17)3(CH3)N+]2.[PdCl42-]和[(C8H17)3(CH3)N+]2·[PdCl42-]·TBP。以离子液体[A336][Mal]为萃取剂,对酸性体系中的Pd(Ⅱ)和Pt(Ⅳ)进行萃取分离研究。在25℃,0.1 molL-1的HCl下,按相比A/O为1:1,混相10min后,[A336][Mal]对 Pd(Ⅱ)、Pt(Ⅳ)的萃取率分别为:99.94%、99.67%,结果表明 PdCl42-萃取能力比PtCl62-强。采用两步法对载Pd(Ⅱ)和Pt(Ⅳ)的有机相进行分离,先用KSCN分离有机相中的Pt(Ⅳ),反萃率可达98.35%,再用硫脲反萃Pd(Ⅱ),反萃率为82.42%,可有效实现Pd(Ⅱ)、Pt(Ⅳ)的萃取分离。
二、Solvent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by Methyltrioctylammonium Chlorid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lvent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by Methyltrioctylammonium Chloride(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SCR脱硝催化剂资源化成分回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Ox污染与治理 |
1.1.1 燃煤带来的NOx污染问题 |
1.1.2 燃煤行业及其它行业针对NOx限值排放政策 |
1.1.3 NOx污染治理技术 |
1.2 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 |
1.2.1 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 |
1.2.2 失活SCR脱硝催化剂的再生 |
1.3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处置现状 |
1.3.1 填埋和焚烧 |
1.3.2 资源化回收利用 |
1.4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有价金属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
1.4.1 干法回收工艺 |
1.4.2 湿法回收工艺 |
1.4.3 其他回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装置 |
2.1 化学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化学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2.2.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 |
2.2.3 扫描电镜(SEM) |
2.2.4 X射线衍射(XRD) |
2.2.5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DRIFTS) |
2.2.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 实验方法 |
2.3.1 钒、钨和钛元素的分离 |
2.3.2 TiO_2的回收 |
2.3.3 V_2O_5的回收 |
2.3.4 WO_3的回收 |
第三章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物化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际电厂催化剂投运前后性能测试 |
3.3 SCR脱硝催化剂废弃前后的表征分析 |
3.3.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BET)分析 |
3.3.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4 NH_3吸附原位红外分析 |
3.3.5 H_2-TPR表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钒、钨和钛元素的分离 |
4.1 引言 |
4.2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的预处理及钒、钨和钛含量的测定 |
4.3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钒元素的浸出 |
4.3.1 传统钠化焙烧法 |
4.3.2 酸法还原法 |
4.3.3 酸溶浸出法 |
4.4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钨元素的浸出 |
4.4.1 传统钠化焙烧法 |
4.4.2 加压碱浸出法 |
4.4.3 改进钠化焙烧法 |
4.5 钒、钨和钛元素分离工艺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钒、钨和钛元素的回收 |
5.1 引言 |
5.2 钛元素的回收 |
5.2.1 硫酸浓度对回收TiO_2的影响 |
5.2.2 去除SiO_2杂质 |
5.3 钒元素的回收 |
5.3.1 化学沉淀法从钒浸出液中回收V_2O_5 |
5.3.2 有机萃取法从钒浸出液中回收V_2O_5 |
5.3.3 回收V_2O_5的表征分析 |
5.4 钨元素的回收 |
5.4.1 化学沉淀法从钨浸出液中回收WO_3 |
5.4.2 有机萃取法从钨浸出液中回收WO_3 |
5.4.3 回收WO_3的表征分析 |
5.5 确定废弃SCR脱硝催化剂中V、W、Ti的成套回收工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改性季铵盐从碱性溶液中萃取砷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来源与应用 |
1.2.2 砷的危害与污染现状 |
1.2.3 炼铜工业中含砷烟灰的碱浸现状 |
1.2.4 含砷废水处理技术 |
1.2.5 砷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检测分析 |
2.3.1 溶液中砷的检测 |
2.3.2 分析方法 |
2.3.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季铵盐萃取剂的转型新工艺及萃砷研究 |
3.1 萃取剂的选择与转型新工艺 |
3.1.1 萃取剂选择 |
3.1.2 萃取剂的转型优化原理探究 |
3.1.3 萃取剂转型新工艺探究 |
3.2 砷的萃取研究 |
3.2.1 萃取机理研究 |
3.2.2 不同极性改善剂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3.2.3 萃合物GC-MS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机理研究 |
4.1 反萃剂的筛选 |
4.2 季铵盐萃取体系中H_2O_2对硫代亚砷酸根的氧化 |
4.2.1 H_2O_2对水相料液中硫代亚砷酸根的氧化 |
4.2.2 H_2O_2对负载有机相中硫代亚砷酸根的氧化 |
4.3 As(Ⅲ)和As(Ⅴ)与季铵盐阳离子的缔合能力规律 |
4.4 反萃过程热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与再生循环利用工艺研究 |
5.1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研究 |
5.1.1 反萃剂中H_2O_2的浓度对反萃效果的影响 |
5.1.2 反萃剂中Na_2CO_3浓度对反萃效果的影响 |
5.1.3 温度对反萃效果的影响 |
5.1.4 相比对反萃效果的影响 |
5.1.5 油水接触时间对反萃效果的影响 |
5.2 萃取工艺原理分析 |
5.2.1 萃取过程FTIR分析 |
5.2.2 萃取过程NMR分析 |
5.2.3 萃取过程UV-vis分析 |
5.3 有机相的再生循环萃取研究 |
5.3.1 循环萃取行为规律 |
5.3.2 有机相循环利用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钒页岩草酸浸出液多元有价组分异步提取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钒页岩资源及性质 |
1.1.1 我国钒页岩资源储量 |
1.1.2 我国钒页岩资源特点 |
1.2 页岩提钒工艺研究现状 |
1.2.1 硫酸浸出提钒工艺 |
1.2.2 钒页岩浸出液净化富集技术及理论 |
1.2.3 钒页岩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研究现状 |
1.3 草酸体系提钒工艺研究现状及理论 |
1.3.1 草酸浸出提钒工艺及理论 |
1.3.2 草酸浸出液净化富集研究现状及理论 |
1.3.3 草酸浸出液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研究现状 |
1.3.4 草酸体系水热沉钒研究现状 |
1.4 萃取体系微观分子行为理论研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仪器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钒页岩主要化学性质分析 |
2.1.2 钒页岩草酸浸出液成分分析 |
2.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所用试剂 |
2.2.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方案 |
2.3.2 试验方法 |
2.3.3 分析与测试 |
第3章 钒页岩草酸浸出液溶液化学研究 |
3.1 钒及杂质离子赋存状态研究 |
3.1.1 钒的赋存状态研究 |
3.1.2 铁的赋存状态研究 |
3.1.3 铝的赋存状态研究 |
3.1.4 镁的赋存状态研究 |
3.1.5 磷的赋存状态研究 |
3.1.6 氟的赋存状态研究 |
3.1.7 草酸的赋存状态研究 |
3.2 钒、铁、铝与草酸根的配位过程 |
3.2.1 钒与草酸的配位过程 |
3.2.2 铁与草酸根的配位过程 |
3.2.3 铝与草酸根的配位过程 |
3.3 钒、铁、铝与草酸根的配位机制 |
3.3.1 钒与草酸根配合物结构优化 |
3.3.2 铁与草酸根配合物结构优化 |
3.3.3 铝与草酸根配合物结构优化 |
3.3.4 钒、铁、铝与草酸根的配位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草酸体系钒、铁、铝的萃取行为及分离机制 |
4.1 草酸体系钒、铁、铝的萃取行为研究 |
4.1.1 萃取剂种类对钒、铁、铝萃取行为的影响 |
4.1.2 初始pH对钒、铁、铝萃取行为的影响 |
4.1.3 N263浓度对钒、铁、铝萃取行为的影响 |
4.1.4 TBP浓度对钒、铁、铝萃取行为的影响 |
4.1.5 相比对钒、铁、铝萃取行为的影响 |
4.1.6 萃取时间对钒、铁、铝萃取行为的影响 |
4.1.7 钒的萃取等温线 |
4.1.8 钒的逆流萃取 |
4.2 钒与杂质离子铁和铝的萃取机理 |
4.2.1 钒的萃取机理研究 |
4.2.2 铁的共萃机理研究 |
4.2.3 铝的共萃机理研究 |
4.2.4 草酸的共萃机理 |
4.3 钒与杂质离子铁和铝的萃取分离机制 |
4.3.1 萃取剂N263与草酸配合物结构分析 |
4.3.2 钒与杂质铁和铝的分离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草酸体系钒、铁、铝的反萃行为及分离机制 |
5.1 草酸体系钒与杂质离子铁和铝的反萃行为研究 |
5.1.1 混合负载有机相的洗涤 |
5.1.2 混合负载有机相选择性反萃钒的研究 |
5.1.3 铁有机相反萃及综合回收铁的研究 |
5.1.4 贫有机相的再生与循环利用 |
5.2 钒与杂质离子铁和铝的反萃机理 |
5.2.1 钒的选择性反萃机理研究 |
5.2.2 铁反萃及贫有机相再生机理 |
5.3 钒与杂质离子铁和铝的反萃分离机制 |
5.3.1 钒、铁、铝和草酸根的共反萃机制 |
5.3.2 铁物相转变的萃取机制 |
5.3.3 铁有机相反萃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萃余液综合回收铝及富钒液制备钒产品 |
6.1 萃余液综合回收铝的工艺及机理 |
6.1.1 萃余液离子赋存状态 |
6.1.2 综合回收铝的方案选择 |
6.1.3 萃余液结晶回收铝的工艺条件 |
6.1.4 萃余液中结晶回收铝的机理分析 |
6.2 富钒液制备钒产品 |
6.2.1 富钒液预处理 |
6.2.2 水热沉钒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有机含磷及含氮萃取剂萃取分离锆铪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含磷萃取剂 |
1.1中性含磷萃取剂 |
1.2酸性含磷萃取剂 |
2有机含氮萃取剂 |
3协同萃取 |
4结语 |
(5)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分离煤转化油中酚和芳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酚类化合物和芳烃化合物 |
1.2.1 酚类化合物 |
1.2.2 芳烃化合物 |
1.3 酚类化合物和芳烃化合物的分离现状 |
1.3.1 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1.3.2 芳烃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1.4 离子液体 |
1.4.1 离子液体的介绍 |
1.4.2 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
1.5 低共熔溶剂 |
1.5.1 低共熔溶剂的介绍 |
1.5.2 低共熔溶剂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
1.6 课题的提出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形成低共熔溶剂的羧酸根内盐萃取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低共熔溶剂物性数据的测定 |
2.2.3 羧酸根内盐萃取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实验 |
2.2.4 碱洗法萃取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实验 |
2.2.5 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
2.2.6 羧酸根内盐萃取剂的重复使用 |
2.2.7 FT-IR和~1H NMR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羧酸根内盐与苯酚形成低共熔溶剂的物性数据分析 |
2.3.2 羧酸根内盐萃取甲苯中酚类化合物 |
2.3.3 羧酸根内盐萃取正己烷中的酚类化合物 |
2.3.4 羧酸根内盐萃取剂的重复使用 |
2.3.5 羧酸根内盐萃取酚类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
2.3.6 与传统碱洗方法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形成低共熔溶剂的磺酸根内盐萃取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磺酸根内盐的合成 |
3.2.3 FT-IR和~1H NMR的表征 |
3.2.4 磺酸根内盐萃取分离油中酚类化合物实验 |
3.2.5 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
3.2.6 磺酸根内盐萃取剂的重复使用 |
3.2.7 低共熔溶剂熔点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磺酸根内盐萃取剂的表征 |
3.3.2 磺酸根内盐萃取剂的筛选 |
3.3.3 磺酸根内盐萃取模拟油中酚类化合物 |
3.3.4 磺酸根内盐萃取剂的重复使用 |
3.3.5 磺酸根内盐萃取酚类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
3.3.6 与文献报道萃取剂的对比 |
3.3.7 磺酸根内盐与苯酚形成低共熔溶剂的熔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共熔溶剂法分离油酚混合物的相平衡及中性油的去除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3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羧酸根内盐+苯酚+甲苯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 |
4.3.2 羧酸根内盐+苯酚+甲苯体系的相图 |
4.3.3 苯酚的分配系数与选择性 |
4.3.4 羧酸根内盐用量对相平衡的影响 |
4.3.5 低共熔溶剂中中性油的去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阳离子液体选择性分离芳烃和脂肪烃混合物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双阳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
5.2.3 双阳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密度和黏度的测定 |
5.2.4 液液萃取实验 |
5.2.5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双阳离子液体的表征 |
5.3.2 双阳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 |
5.3.3 双阳离子液体的密度 |
5.3.4 双阳离子液体的黏度 |
5.3.5 双阳离子液体萃取分离C7体系 |
5.3.6 双阳离子液体萃取分离C6体系 |
5.3.7 双阳离子液体对不同三元体系萃取能力的对比 |
5.3.8 萃取温度的影响 |
5.3.9 不同链长脂肪烃的影响 |
5.3.10 双阳离子液体的再生及重复使用 |
5.3.11 双阳离子液体萃取石脑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阳离子液体-有机溶剂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芳烃和脂肪烃混合物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复合萃取剂的制备 |
6.2.3 黏度和密度的测定 |
6.2.4 液液萃取实验 |
6.2.5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
6.2.6 ~1H NMR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复合萃取剂的黏度与密度 |
6.3.2 复合萃取剂的筛选 |
6.3.3 复合萃取剂中溶剂含量的筛选 |
6.3.4 双阳离子液体-四甘醇萃取分离C6体系 |
6.3.5 萃取温度的影响 |
6.3.6 复合萃取剂的再生 |
6.3.7 与文献报道萃取剂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疏水双阳离子液体-水复合萃取剂萃取分离芳烃和脂肪烃混合物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2.2 双阳离子液体的合成 |
7.2.3 水与疏水性双阳离子液体相互溶解度的测定 |
7.2.4 黏度与密度的测定 |
7.2.5 液液萃取实验 |
7.2.6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水与疏水性双阳离子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
7.3.2 水含量对疏水性双阳离了液体黏度与密度的影响 |
7.3.3 双阳离子液体中水含量的筛选 |
7.3.4 萃取分离C6体系 |
7.3.5 萃取温度的影响 |
7.3.6 不同链长脂肪烃的影响 |
7.3.7 与文献报道其他萃取剂萃取能力的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本工作的创新性 |
8.3 进一步的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煤的热解 |
1.2 煤热解油 |
1.3 酚及吲哚 |
1.3.1 酚 |
1.3.2 吲哚 |
1.4 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传统分离方法 |
1.4.1 煤热解油中酚的传统分离方法 |
1.4.2 煤热解油中吲哚的传统分离方法 |
1.5 低共熔溶剂及其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5.1 低共熔溶剂概述 |
1.5.2 低共熔溶剂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6 离子液体及其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6.1 离子液体概述 |
1.6.2 双阳离子液体 |
1.6.3 氨基酸类离子液体 |
1.6.4 离子液体在酚和吲哚分离方面的应用 |
1.7 酸碱作用及其在分离方面的应用 |
1.8 分离酚和吲哚的总结及课题的提出 |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萃取法去除低共熔溶剂中的中性油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含中性油的低共熔溶剂的配制 |
2.2.3 低共熔溶剂中中性油的去除和分析方法 |
2.2.4 真实油形成的低共熔溶剂中中性油的去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萃取时间和温度对甲苯去除效率的影响 |
2.3.2 正己烷与低共熔溶剂体积比对甲苯去除效率的影响 |
2.3.3 加入正己烷的量对低共熔溶剂中剩余甲苯的影响 |
2.3.4 不同低碳烷烃对中性油的去除效果 |
2.3.5 正己烷对不同中性油的去除效果 |
2.3.6 季铵盐种类对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 |
2.3.7 煤热解油与氯化胆碱形成的低共熔溶剂中中性油的去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季铵基双阳离子液体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3.2.3 季铵基双阳离子液体的合成 |
3.2.4 模拟油酚混合物中酚的分离 |
3.2.5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3.2.6 双阳离子液体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阳离子液体的表征 |
3.3.2 分离时间和温度对酚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3 双阳离子液体与苯酚摩尔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4 初始苯酚浓度对苯酚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5 正己烷中苯酚的分离 |
3.3.6 分离剂的重复使用 |
3.3.7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3.3.8 分离机理探究 |
3.3.9 与其他方法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咪唑基双阳离子液体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4.2.3 咪唑基双阳离子液体的合成 |
4.2.4 模拟油酚混合物中酚的分离 |
4.2.5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4.2.6 双阳离子液体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咪唑基双阳离子液体的分析及表证 |
4.3.2 分离时间和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3 双阳离子液体与苯酚摩尔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4 初始苯酚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5 不同酚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4.3.6 正己烷中苯酚的分离 |
4.3.7 分离剂的重复使用 |
4.3.8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4.3.9 分离机理探究 |
4.3.10 与其他方法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及仪器 |
5.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5.2.3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 |
5.2.4 油酚混合物中酚的分离 |
5.2.5 真实煤热解油的分离 |
5.2.6 分离剂及氨基酸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表征 |
5.3.2 苯酚分离效率随时间的变化 |
5.3.3 苯酚分离效率随温度的变化 |
5.3.4 苯酚的分离效果随分离剂与苯酚摩尔比的变化 |
5.3.5 初始苯酚浓度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
5.3.6 季铵基氨基酸盐种类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
5.3.7 [N_(2222)][L-Ala]对不同酚的分离效果 |
5.3.8 季铵基氨基酸盐中水含量对酚分离的影响 |
5.3.9 季铵基氨基酸盐使用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5.3.10 真实煤热解油中酚的分离 |
5.3.11 季铵基氨基酸盐分离酚的机理研究 |
5.3.12 与其他方法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试剂分离油酚混合物中酚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及仪器 |
6.2.2 模拟油酚混合物的配制 |
6.2.3 酚的分离及分析方法 |
6.2.4 分离剂的再生 |
6.2.5 生物试剂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分离时间对苯酚分离效率的影响 |
6.3.2 分离温度对苯酚分离效率的影响 |
6.3.3 生物试剂与苯酚摩尔比对苯酚分离效率的影响 |
6.3.4 苯酚初始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6.3.5 L-赖氨酸对不同酚的分离效果 |
6.3.6 生物试剂对正己烷中酚的分离效果 |
6.3.7 分离剂的重复使用 |
6.3.8 分离酚过程中的中性油夹带 |
6.3.9 分离机理探究 |
6.3.10 与其他方法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形成低共熔溶剂的季铵盐分离洗油中吲哚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及仪器 |
7.2.2 模拟洗油的配制 |
7.2.3 吲哚的分离与分析方法 |
7.2.4 季铵盐和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单体与低共熔溶剂的熔点 |
7.3.2 分离时间对吲哚分离的影响 |
7.3.3 温度对吲哚分离的影响 |
7.3.4 吲哚初始浓度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7.3.5 季铵盐与吲哚摩尔比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7.3.6 季铵盐使用次数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7.3.7 季铵盐种类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7.3.8 季铵盐分离洗油中吲哚的机理探究 |
7.3.9 与其他方法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分离洗油中吲哚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试剂及仪器 |
8.2.2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 |
8.2.3 模拟洗油的配制 |
8.2.4 吲哚的分离和分析 |
8.2.5 季铵基氨基酸盐离子液体的表征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分离时间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8.3.2 温度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8.3.3 季铵基氨基酸盐与吲哚摩尔比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8.3.4 初始吲哚浓度对吲哚分离的影响 |
8.3.5 季铵基氨基酸盐种类对吲哚分离效率的影响 |
8.3.6 季铵基氨基酸盐中水含量对吲哚分离效果的影响 |
8.3.7 季铵基氨基酸盐的再生及循环使用 |
8.3.8 季铵基氨基酸盐分离吲哚的机理探究 |
8.3.9 与其他方法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Cyanex923对轻重稀土绿色分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稀土资源简介 |
1.2.1 稀土资源概况 |
1.2.2 稀土利用过程中问题分析 |
1.2.3 包头矿冶金和分离技术 |
1.2.4 工业尾渣中稀土元素分离 |
1.3 稀土冶炼和分离工艺 |
1.3.1 稀土冶炼工艺 |
1.3.2 稀土分离工艺 |
1.4 稀土的溶剂萃取 |
1.4.1 稀土溶剂萃取发展历程 |
1.4.2 铈的溶剂萃取 |
1.4.3 钪的溶剂萃取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包头矿氧化焙烧-硫酸浸出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料分析 |
2.3.2 包头矿氧化焙烧实验 |
2.3.3 包头矿硫酸浸出实验 |
2.3.4 矿物浸出前后元素含量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Cyanex923 萃取铈(Ⅳ)氟和磷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e-P体系下Cyanex923对Ce(Ⅳ)的萃取 |
3.3.2 Ce-F-P体系下Cyanex923对Ce(Ⅳ)、F、P的萃取 |
3.3.3 Ce(IV)-F-P 体系反萃实验 |
3.3.4 还原反萃粒子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酸体系中Cyanex272+Cyanex923 对钪的协同萃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酸浓度对Sc(Ⅲ)萃取的影响 |
4.3.2 萃取剂浓度对Sc(Ⅲ)萃取的影响 |
4.3.3 萃取剂配比对Sc(Ⅲ)萃取的影响 |
4.3.4 温度对Sc(Ⅲ)萃取的影响 |
4.3.5 萃取机理的研究 |
4.3.6 饱和萃合物的FT-IR光谱分析 |
4.3.7 反萃性质的研究 |
4.3.8 实际体系分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含立体对称结构络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共萃剂用于从盐湖卤水中萃取提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锂资源分布概况 |
1.3 盐湖提锂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1 沉淀法 |
1.3.2 离子交换吸附法 |
1.3.3 煅烧浸渍法 |
1.3.4 膜分离法 |
1.3.5 溶剂萃取法 |
1.4 离子液体的特点及在萃取提锂中的应用 |
1.4.1 离子液体的特点 |
1.4.2 离子液体在萃取提锂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 |
2.2.1 锂、镁、钾、钠的分析方法 |
2.2.2 锂、镁、钾、钠的标准曲线 |
2.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 溶剂萃取法提锂的实验方法 |
第三章 [Bmim]_3PW_(12)O_(40)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萃取提锂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Bmim]_3PW_(12)O_(40)的制备与表征 |
3.2.1 [Bmim]_3PW_(12)O_(40)的制备 |
3.2.2 [Bmim]_3PW_(12)O_(40)的表征 |
3.3 萃取剂、稀释剂和共萃剂的筛选 |
3.4 萃取过程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1 摩尔比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3.4.2 相比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3.4.3 TBP浓度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3.4.4 多级错流萃取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3.5 洗涤过程工艺条件的优化 |
3.5.1 NaCl浓度对洗涤性能的影响 |
3.5.2 相比对洗涤性能的影响 |
3.5.3 LiCl浓度对洗涤性能的影响 |
3.6 反萃过程工艺条件的优化 |
3.6.1 相比对反萃性能的影响(HCl溶液为反萃剂) |
3.6.2 HCl浓度对反萃性能的影响 |
3.6.3 Na_2CO_3浓度对反萃性能的影响 |
3.6.4 相比对反萃性能的影响(Na_2CO_3溶液为反萃剂) |
3.7 有机相循环萃取性能的研究 |
3.8 TBP-DMP-[Bmim]_3PW_(12)O_(40)萃取体系提锂机理的研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mim]Bph_4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萃取提锂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Bmim]Bph_4的制备与表征 |
4.2.1 [Bmim]Bph_4的制备 |
4.2.2 [Bmim]Bph_4的表征 |
4.3 萃取剂、稀释剂和共萃剂的筛选 |
4.4 萃取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摩尔比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4.4.2 TBP浓度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4.4.3 相比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4.4.4 多级错流萃取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
4.5 洗涤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NaCl浓度对洗涤性能的影响 |
4.5.2 洗涤相比对洗涤性能的影响 |
4.5.3 LiCl浓度对洗涤性能的影响 |
4.6 反萃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反萃相比对反萃性能的影响(HCl溶液为反萃剂) |
4.6.2 HCl浓度对反萃性能的影响 |
4.6.3 HCl溶液对有机相离子液体共萃效果的影响 |
4.6.4 Na_2CO_3浓度对反萃性能的影响 |
4.6.5 反萃相比对反萃性能的影响(Na_2CO_3溶液为反萃剂) |
4.7 有机相循环萃取性能的研究 |
4.8 TBP-CH_2BrCl-[Bmim]Bph_4萃取体系提锂机理的探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高级脂肪胺类萃取剂在稀有金属溶剂萃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级脂肪胺类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
2 应用实例 |
2.1 高级脂肪胺在稀有轻金属溶剂萃取中的应用 |
2.2 高级脂肪胺在稀有高熔点金属溶剂萃取上的应用 |
2.2.1 Ti、Zr、Hf溶剂萃取的应用 |
2.2.2 V溶剂萃取的应用 |
2.2.3 W、Mo、Re溶剂萃取的应用 |
2.3 高级脂肪胺在稀土金属溶剂萃取上的应用 |
2.3.1 Sc溶剂萃取的应用 |
2.3.2 其它稀土溶剂萃取的应用 |
2.4 高级脂肪胺在稀有分散性金属溶剂萃取上的应用 |
2.5 高级脂肪胺在稀有放射性金属溶剂萃取上的应用 |
3 结论 |
(10)基于离子液体萃取分离Au(Ⅰ)、Pd(Ⅱ)和Pt(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钯和铂的性质概述 |
1.2 金属的分离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电解法 |
1.2.3 离子交换法 |
1.2.4 吸附法 |
1.2.5 溶剂萃取法 |
1.3 离子液体的概述 |
1.3.1 离子液体的简述 |
1.3.2 室温离子液体的开发 |
1.3.3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3.4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5 离子液体的制备 |
1.3.6 离子液体在金属萃取中的应用 |
1.4 离子液体双水相简述 |
1.4.1 离子液体双水相定义 |
1.4.2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机理 |
1.4.3 影响离子液体双水相的成相因素 |
1.4.4 离子液体双水相在萃取中的应用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咪唑类离子液体双水相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Au(Ⅰ)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离子液体[C_nmim]Br的制备 |
2.2.4 离子液体[C_nmim]Br的表征 |
2.2.5 萃取实验 |
2.2.6 电解沉积实验 |
2.2.7 萃取率测定 |
2.3 相图绘制与讨论 |
2.3.1 相图的测定 |
2.3.2 相图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盐析剂K_2HPO_4的含量对[C_nmim]Br萃取Au(Ⅰ)的影响 |
2.4.2 萃取时间对[C_nmim]Br萃取Au(Ⅰ)的影响 |
2.4.3 水相中pH值对[C_nmim]Br萃取Au(Ⅰ)的影响 |
2.4.4 温度对[C_nmim]Br萃取Au(Ⅰ)的影响 |
2.4.5 萃取剂[C_nmim]Br含量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2.4.6 水相中Au(Ⅰ)的含量对[C_nmim]Br萃取Au(Ⅰ)的影响 |
2.4.7 盐析剂种类对[C_nmim]Br萃取Au(Ⅰ)的影响 |
2.4.8 离子液体中阳离子种类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2.4.9 离子液体中阴离子种类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2.4.10 电解沉积法从离子液体中还原金 |
2.5 [C_nmim]Br双水相萃取Au(Ⅰ)的机理初探 |
2.5.1 在[C_nmim]Br富集上相中Au(CN)_2~-的光谱研究 |
2.5.2 离子液体盐形成双水相的机制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季铵盐类离子液体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Au(Ⅰ)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离子液体[A336][SCN]、[A336][MTBA]和[A336][Mal]的制备 |
3.2.4 离子液体[A336][SCN]、[A336][MTBA]和[A336][Mal]的表征 |
3.2.5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时间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3.3.2 萃取剂[A336][SCN]/[A336][MTBA]/[A336][Mal]浓度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3.3.3 协同剂TBP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3.3.4 温度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3.3.5 水相中pH值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3.3.6 相比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3.3.7 稀释剂对萃取Au(Ⅰ)的影响 |
3.3.8 水相中Au(Ⅰ)的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3.3.9 有机相中Au(Ⅰ)的反萃 |
3.3.10 萃取剂[A336][SCN]萃取Au(Ⅰ)的重复使用性能 |
3.4 萃取机理初探 |
3.4.1 水相中的阴离子对萃取率的影响 |
3.4.2 光谱分析 |
3.4.3 [A336][SCN]/[MTBA]/[Mal]萃取方程式的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季铵盐类离子液体从酸性体系中萃取Pd(Ⅱ)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萃取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盐酸浓度对萃取Pd(Ⅱ)的影响 |
4.3.2 混相时间对Pd(Ⅱ)萃取的影响 |
4.3.3 萃取剂[A336][SCN]/[A336][MTBA]和[A336][Mal]浓度对萃取Pd(Ⅱ)的影响 |
4.3.4 协同剂TBP的含量对萃取Pd(Ⅱ)的影响 |
4.3.5 盐析剂的浓度对萃取Pd(Ⅱ)的影响 |
4.3.6 温度对萃取Pd(Ⅱ)的影响 |
4.3.7 相比A/O对萃取Pd(Ⅱ)的影响 |
4.3.8 稀释剂对萃取Pd(Ⅱ)的影响 |
4.3.9 水相中Pd(Ⅱ)的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10 有机相中Pd(Ⅱ)的反萃 |
4.3.11 萃取剂[A336][SCN]/[A336][MTBA]和[A336[Mal]的重复使用 |
4.4 萃取机理初探 |
4.4.1 [A336][SCN]体系萃取Pd(Ⅱ)的机理初探 |
4.4.2 [A336][MTBA]和[A336][Mal]体系萃取Pd(Ⅱ)的机理初探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离子液体[A336][MAL]在酸性介质中萃取分离Pd(Ⅱ)和Pt(Ⅳ)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萃取实验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混相时间对萃取分离Pd(Ⅱ)、Pt(Ⅳ)的影响 |
5.3.2 萃取剂[A336][Mal]浓度对萃取Pd(Ⅱ)、Pt(Ⅳ)萃取的影响 |
5.3.3 协同剂TBP的体积分数对萃取分离Pd(Ⅱ)、Pt(Ⅳ)的影响 |
5.3.4 盐酸浓度对萃取分离Pd(Ⅱ)、Pt(Ⅳ)的影响 |
5.3.5 水相中pH值对Pd(Ⅱ)、Pt(Ⅳ)萃取的影响 |
5.3.6 盐析剂对萃取分离Pd(Ⅱ)、Pt(Ⅳ)的影响 |
5.3.7 相比对Pd(Ⅱ)、Pt(Ⅳ)萃取分离的影响 |
5.3.8 [A336][Mal]对Pd(Ⅱ)、Pt(Ⅳ)的萃取等温线 |
5.3.9 负载有机相中Pd(Ⅱ)、Pt(Ⅳ)的分步反萃分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Solvent Extraction of Niobium from Alkali Solution by Methyltrioctylammonium Chloride(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SCR脱硝催化剂资源化成分回收[D]. 滕玉婷. 东南大学, 2020(01)
- [2]改性季铵盐从碱性溶液中萃取砷的工艺研究[D]. 黄林青. 江西理工大学, 2020
- [3]钒页岩草酸浸出液多元有价组分异步提取工艺及机理研究[D]. 刘子帅.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4]有机含磷及含氮萃取剂萃取分离锆铪研究进展[J]. 李红喜,杨卉,温慧霞,许成功,李阳,杨启山. 稀有金属, 2021(06)
- [5]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分离煤转化油中酚和芳烃的研究[D]. 么聪菲.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煤热解油中酚和吲哚的分离研究[D]. 纪柚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Cyanex923对轻重稀土绿色分离工艺研究[D]. 胡家仕.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8]含立体对称结构络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共萃剂用于从盐湖卤水中萃取提锂的研究[D]. 王勇.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高级脂肪胺类萃取剂在稀有金属溶剂萃取中的应用[J]. 李嘉豪,曹佐英,李嘉,张贵清,李青刚,曾理,关文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18(06)
- [10]基于离子液体萃取分离Au(Ⅰ)、Pd(Ⅱ)和Pt(Ⅳ)的研究[D]. 袁晓红. 云南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