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斑岩型矿体原生叠加晕特征及其成矿预测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施珂[1](2021)在《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文中指出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次重要的岩浆作用,其与金、铜等矿床的成因联系更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金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既可以作为贵重首饰同时也具备货币属性,如今更是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及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但近年来我国的金储备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大金矿床的勘探力度及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极为重要。铜陵矿集区、皖北蚌埠地区和皖东滁州-马厂地区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金、铜资源地,多年来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地区。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也极为发育,但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矿床的成因联系仍有诸多争议。特别是区内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新矿床,其与燕山期岩浆岩的关系尚未明确,仍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次工作重点选择上述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金矿床,如铜陵矿集区杨冲里金矿、胡村南铜钼矿、蚌埠地区江山金矿及滁州-马厂地区大庙山金矿等作为典型矿床,开展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拟解决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域矿床成因等主要问题。杨冲里金矿的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该矿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的成矿组合与成矿流体的成分比例改变有关,浅部可能还存在一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事件。胡村南铜钼矿的研究表明,成矿与区内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岩浆岩具有俯冲洋壳埃达克质岩的属性,斑岩阶段与矽卡岩阶段的成矿物质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矽卡岩阶段的地层物质参与更多,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江山金矿的研究表明,成岩成矿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与该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岩浆活动对应,Sr、Y等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指示了其具有壳源属性,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有利于金矿成矿,围岩为古老的变质基底,也具有较高的Au元素丰度,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的S同位素也指示了岩浆与地层的共同作用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成因,复杂的破碎带构造提供了与区内其他金矿不同的储矿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矿体形态。大庙山的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浆岩形成于130Ma左右,过去因为岩体的规模较小,常常忽略与成矿的关系,前人多认为该矿床为似卡林型。但锆石的微量元素显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金成矿,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指示了一个多元成矿的特征,说明了地层与岩浆均参与了金的成矿,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则表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工作总结了三个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成矿的关系及区域矿床成因。认为三个地区燕山期的岩浆岩具有从南向北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均为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区内的Au、Cu多金属矿床均主要与这些燕山期的埃达克质岩有关。三个地区的岩浆源区略有差异,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铜陵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别是辉石闪长岩具有较多的幔源物质,滁州-马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岩混染了较多的壳源物质,其原因可能与铜陵矿集发育的深大断裂有关,蚌埠地区则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同时,由于基底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成矿类型和赋矿层位,蚌埠地区的基底在形成时有一定的幔源物质加入,基底Au的元素丰度较高(地壳平均值的5倍),其基底围岩在成矿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地区的金矿多发育在太古代的变质基底中,成矿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的基底主要为壳源物质,具有幔源物质的岩浆为区内的Au、Cu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反应的必要热能,因此矿体多发育在地球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碳酸盐岩地层当中,成矿类型多为斑岩-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韩振玉[2](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指出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吴迪[3](2020)在《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文中认为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铜陵矿集区内新发现的由斑岩型、矽卡岩型、脉型三种类型矿体共同组成的矿床,矿体多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内的石炭-三叠系灰岩捕掳体及其与岩体的接触带中,其矿体独特的产出元素和赋存位置在以发育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为主的铜陵矿集区内十分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姚家岭矿床的赋矿岩体以及三种不同矿体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对其地质特征、成岩机制、成矿控制因素及成矿模式进行探讨,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通过对姚家岭岩体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其赋矿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壳幔混合花岗岩,较低的铝饱和指数和较高的Na/K比值为典型的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8.6±2.9Ma,属于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上侵定位的产物。对岩浆物质来源和成岩过程的分析,认为姚家岭岩体起源于富集地幔,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的内陆环境,并在碰撞挤压向伸展过渡的过程中底侵下地壳形成壳幔混源岩浆,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和与中浅部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最终形成本区高钾钙碱性侵入岩。2.通过对三种类型矿体的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斑岩型矿体多发育铜金矿化,赋存位置多在中深部花岗闪长斑岩体中;矽卡岩型和脉型矿体则多发育铅锌矿化,前者赋存位置多在中浅部的灰岩捕掳体与岩体的接触带中,后者则多赋存在大理岩的层间裂隙中。三种类型矿体的矿石均具有浸染状、块状和细脉-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的共生组合和穿插关系,本文将成矿阶段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中期氧化物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四个阶段。3.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内发育有筒状隐爆角砾岩体,在垂直方向上向北西侧倾伏,大部分矿体均分布在隐爆角砾岩筒中。根据隐爆角砾岩的形成机制和环境将姚家岭隐爆角砾岩大致分为中下部的隐爆浆屑角砾岩、中上部的隐爆热液角砾岩和边缘部位的隐爆破裂岩三种类型。而根据隐爆角砾岩筒在垂向上明显的分带性将其划分为顶部的裂隙相、中上部的爆破相、中下部的震碎相和底部的震裂相。由此揭示了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机制,成矿金属元素多在深部以及边缘部位富集并沉淀形成各种矿体。4.对成矿母岩中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发现锆石较为明显的Ce正异常(δCe=5.54~69.3,平均19.8)以及Eu负异常(δEu=0.38~0.80,平均0.60)和磷灰石中等的Eu负异常(δEu平均为0.63),基本没有Ce异常(δCe平均为1.04)均指示母岩浆形成于氧化环境,对成矿金属元素随成矿流体出溶后的最终富集和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5.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高温、中等盐度、低密度向低温、低盐度、中低密度的持续演化过程,基本对应了成矿过程的各个阶段。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早期含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与斑岩型矿体的形成密切相关,后期则混入了少量大气降水,有利于矽卡岩型矿体和脉型矿体的形成,温度的降低和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成矿金属元素沉淀的关键所在。6.总结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对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燕山晚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为姚家岭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含矿流体和热源;黄龙-船山组地层和栖霞组地层以捕掳体的形式参与成矿;北东东向、南东东向两组次级断裂、倒转的戴公山背斜、灰岩捕掳体内的层间滑脱及接触带等构造对矿体的定位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综上认为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受地层岩性、岩浆活动和各种构造联合控制的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在不同构造部位形成的斑岩型-矽卡岩-脉型矿床。
刘政[4](2019)在《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矿集区北东缘的沙滩脚矿田内。锌的大规模富集以及矿体主要赋存于侵入岩体中的灰岩捕掳体及其接触带是该矿床在以矽卡岩型铜矿床着称于世的铜陵矿集区的突出成矿特色。关于该矿床以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因,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但仍存有争议。本文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以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为切入点,探讨了铜陵矿集区广泛出露的以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代表的中酸性闪长质侵入岩的岩石成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样品处理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查明了姚家岭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与姚家岭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均为铜陵矿集区晚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两者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与铜陵矿集区广泛出露的、与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的、以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代表的中酸性闪长质侵入岩均为燕山期活动的产物。通过收集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发现,铜陵矿集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具有较为一致的岩石地球化学组成、Sr-Nd同位素组成和锆石Hf-O同位素组成,均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特征,指示两者具有一致的岩浆来源和成因机制。结合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中继承锆石年龄的分布特征,我们认为其成岩物质为壳源和幔源物质的混合,主要是新元古代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后形成的新生地壳重熔的埃达克质岩浆与新元古代华夏洋俯冲析出流体交代扬子板块形成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岩浆的混合。铜陵矿集区晚中生代处于大陆板内构造背景之下,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上涌加热以及构造应力由挤压向拉张转化导致的加厚岩石圈减压熔融的双重机制是本区大规模岩浆侵入作用的诱因,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主要提供了动力源而非物质源。(3)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体中的隐爆角砾岩带、大理岩化灰岩捕掳体的上下接触带和层间破碎带以及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的裂隙中。矿床发育斑岩型、矽卡岩型和脉型三种矿化蚀变类型,并且具有明显的金属元素分带性。根据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可以划分出三个成矿期、六个成矿阶段。(4)斑岩型、矽卡岩型和脉型三种矿体类型的主要元素组成基本一致,其中脉型矿体中闪锌矿发育有贫铁和富铁两种类型,反应其形成条件的不同。三种类型矿体中闪锌矿和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均表现出富集Mn、Co、Cd,贫Ni、In、Ge、Ga的特征,其中矽卡岩型矿体的闪锌矿更为富集Co、Se、In,而相对贫Cd,说明其可能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Cu、Pb则分别以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显微包体存在于闪锌矿中;黄铁矿中微量元素Co、Ni在矽卡岩型矿体中明显富集,与Fe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Co、Ni以类型同像的形式替代Fe而存在于黄铁矿的晶格中;Cu、Zn、Pb的含量变化较大,分别以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的显微包体形式存在。三种矿体类型的微量元素组成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特征基本一致,反映了姚家岭矿床虽具有复杂的矿体蚀变类型,但仍处于统一的岩浆热液系统的控制之下。(5)姚家岭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H-O、C-O、S、Pb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成矿物质来源与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结合矿脉穿切关系、成矿期次及相应的成矿流体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推测姚家岭矿床的成矿流体最初由深部岩浆房中析出/出溶时为简单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在向上运移至岩体与围岩捕掳体的接触带时,由于前期岩浆热力导致的热变质致使围岩大理岩化和角岩化,阻挡气液而发生隐爆作用导致周围岩石角砾岩化,矿质随之在花岗闪长斑岩及其隐爆角砾岩中沉淀,以铜(金)矿化为主,并伴有少量内矽卡岩矿物的形成,此时的成矿流体表现为高温、较高盐度。当含矿热液上移至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靠近围岩一侧时,发生了较为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矿质进一步沉淀,以(铜)锌矿化为主,大规模矽卡岩矿物即在此时产出。因为灰岩捕掳体中广泛发育的层间裂隙构造,使得热的成矿热液与冷的碳酸盐地层大面积接触而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大量锌(金)矿质于此时沉淀,此时整个成矿体系相对开放,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与中高温、较高盐度的流体混合并与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萃取矿质,最终形成了姚家岭矿床。(6)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为受统一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型-矽卡岩型-脉型复合型矿床,是铜陵矿集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多种成因类型的一个聚合体。
李明轩[5](2019)在《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文中提出刺山金矿分布有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以及过渡型三种金矿体。斑岩型金矿体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中上部的绢英岩化带内,主要产有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金矿石。矽卡岩型金矿体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地层外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产有斑杂状和脉状金矿石。过渡型金矿石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内接触带的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中,主要产有细脉浸染状和斑杂状金矿石。辉石闪长岩斑晶辉石和角闪石以及堆积晶辉石和角闪石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岩浆可能来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下产生的幔源底侵玄武岩浆,这种底侵玄武岩浆在深位岩浆房和向浅部侵位过程中都发生了结晶分异作用,导致演化的岩浆中铜与铁亏损和金富集。这是刺山金矿乃至狮子山矿田金矿形成的关键控制因素。矿物学和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岩浆岩到过渡带再到矽卡岩,岩浆-流体系统的氧逸度逐渐升高,磁铁矿的形成温度依次降低。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从斑岩型到过渡型再到矽卡岩型矿化,流体整体氧化性升高,CO2含量也升高,说明离岩体越远,岩浆对流体的影响减小,地层对流体的影响增大。过渡型矿化在每个矿化阶段(特别是硅化黄铁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均很大,流体组成相当复杂,可能发生过流体的沸腾和混合作用。金属矿物大量堆积是由岩浆-流体成矿系统自岩浆阶段开始的压力变化过程(即流体超压-流体沸腾和裂隙生成-减压排泄)造成的。该过程有可能经历循环,直至整个成矿体系完全开放,并与大气水发生混合。包括刺山金矿在内,铜陵狮子山矿田金矿是由底侵的玄武质岩浆在深位岩浆房和浅位岩浆房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导致金富集,演化的富金辉石闪长质岩浆侵入到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围岩地层中,通过岩浆冷却结晶产生岩浆流体、岩浆与碳酸盐围岩反应产生矽卡岩流体、岩浆流体与矽卡岩流体混合产生混合流体,并由岩浆流体、矽卡岩流体和岩浆-矽卡岩混合流体交代辉石闪长岩、矽卡岩和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形成的。
向中林[6](2019)在《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及深部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任何形态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消耗。随着近地表矿床的发现率急速下降,向深部寻找更多的资源已经成为全球矿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已经进入攻深找盲阶段,开拓深部找矿空间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必经之路。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开始实施,力图大幅度提高深部成矿成藏与深地资源评价预测基础理论水平、攻克深地资源勘查的重大关键技术,提高深地矿产资源与能源勘查、开采能力。随着计算机三维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为核心的数据集成技术逐渐成为深部找矿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围绕矿区三维地质建模较为困难、深部找矿信息难以定量化提取和综合等焦点问题,基于地质异常理论、综合信息评价理论、成矿多重分形理论,以深部找矿预测为主线,采用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方法,主要从矿区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多元素综合地球化学致矿异常的提取方法、钻孔原生晕找矿方法和深部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四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探索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提取与识别的新途径和深部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的有效方法,促进深部成矿成藏与深地资源评价预测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现有金属矿床勘探的工作程度和数据特点,开展了矿区尺度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针对勘查程度较高的矿体等特殊地质体可采用基于钻孔地质解译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针对矿区深部揭露有限的地层、岩体等分布较广的地质体可采用基于图切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针对深部钻孔揭露但空间分布不连续、较为重要的复杂地质体,如构造、岩脉、特殊蚀变体等可采用基于块体插值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地质建模方法。(2)在研究传统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元素分布的非线性特征以及因子分析在分析多元素共生组合特征的优势,提出了因子分析与分形相结合提取多元素综合致矿异常的提取方法,主成矿因子的C-A多重分形模型拟合直线为四段式,根据其拐点可划分出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和极值异常区,其局部异常和极值异常可以很好地反映岩体、构造和赋矿地层等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可以作为预测靶区的圈定依据,研究区1:5万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提取验证效果良好。(3)在研究原生晕找矿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钻孔原生晕进行三维可视化块体建模,基于元素组合特征分析,完成了钻孔原生晕的3D地球化学分区,采用因子分析与C-V三维多重分形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主成矿因子致矿异常,并基于构造叠加晕预测准则,采用头尾晕比值Sb/Bi、头晕因子F3/尾晕因子F4等地球化学参数(>1)推测了深部致矿异常,综合提取了钻孔原生晕综合示矿异常。(4)基于不同条件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对博罗科努东段可克萨拉矿区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在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矿区和典型矿脉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表模型、地层模型、岩体模型、构造模型、蚀变带模型和矿化体模型。通过对可克萨拉矿区L2+1、L10等典型矿脉的三维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建立起了研究区矿床的成矿模型。即可克萨拉矿床主要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受岩浆岩-地层岩性-构造“三位一体”联合控制。(5)在成矿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建立的矿区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已知矿体和物化遥信息的三维集成叠加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了研究区的综合找矿模型,在三维空间中提取了赋矿围岩、控矿岩体、控矿侵入接触带构造和围岩蚀变等地质异常,磁法和电法等地球物理异常,水系沉积物和钻孔原生晕等地球化学示矿异常;通过三维块体建模,将多元成矿异常示矿信息转换为块体的属性,采用预测要素叠加法,通过块体各条件的优化组合、属性的综合运算完成了研究矿区的三维成矿预测,圈定出A级靶区4个,B级靶区6个,C级靶区9个。
左续[7](2018)在《安徽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文中提出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与晚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前人在该区开展了大量深入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往研究认为,铜陵地区侵入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集中于147135Ma区间,岩浆作用发生于晚侏罗世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相应地,成矿作用也主要发生于这一时期。作者在该区进一步开展了代表性岩浆岩体和矿床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岩浆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如下新的认识和成果。铜陵地区不仅存在介于147135Ma之间的侵入岩,还存在介于132124Ma的侵入岩。因此,根据LA-ICP MS锆石U-Pb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结果,可将铜陵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划分为早晚两期,对应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基于此,本文还系统研究和对比了铜陵地区早晚两期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产状、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以及其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宁芜地区和庐枞地区火山-侵入岩特征及成岩构造背景进行对比,认为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分别形成于陆内挤压-伸展过渡和伸展的构造应力背景之下,晚期侵入岩是早期岩浆房中的岩浆再次侵位和深部地壳进一步熔融岩浆侵位形成的。铜陵地区早晚两期侵入岩浆作用分别对应着早晚两期不同的成矿作用,其中早期侵入岩对应的矿化最为强烈,前人对其研究也相对系统和深入,而晚期侵入岩以往较少发现,其相应的成矿作用也未予重视。本文开展了铜陵地区沙滩脚矿田内的金子圩铜-钼矿床、桂花冲铜矿床和狮子山矿田内的焦冲金-硫矿床和荷花山铅锌矿床研究,与成矿相关侵入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表明,金子圩铜-钼矿床和桂花冲铜矿床与早期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而焦冲金-硫矿床和荷花山铅锌矿床则与晚期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矿床地质调查和研究及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子圩铜-钼矿床和桂花冲铜矿床均是中-高温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焦冲金-硫矿床和荷花山铅锌矿床则是中高温-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的岩浆作用分别对应有早晚两期成矿作用,且成矿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席明杰[8](2016)在《铜陵狮子山铜钼金矿田控矿作用地球化学响应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狮子山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的铜陵矿集区,分布有胡村南、刺山等众多铜金多金属矿床,矿床分布受断裂构造、层间滑脱构造、接触带构造控制,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论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以典型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元素异常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特征,重点查明了矿田内地质体的元素组成及迁移规律,构建了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探讨了控矿作用及其地球化学响应机制。论文取得了如下认识:1.矿田内泥盆纪-三叠纪地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及蚀变岩中富集成矿元素(Cu、Mo、Au)、伴生元素(Ag、As、Sb、Bi、Cd、Sb、W等)和矿化剂元素(S),亏损Ba、Sr、CaO、Na2O。矿田成矿地球化学系统中,元素带入、带出强烈,形成了大规模的正、负异常。2.矿田地表的元素异常和深部异常相吻合,Cu、Mo、Au元素正异常围绕主矿体产出,对多金属矿化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Sr负异常紧邻矽卡岩矿体产出,是快速识别矿化体位置的有效指标。S的正异常和Ba、Na2O的负异常涵盖了整个成矿作用区域,深部依然存在,暗示可能存在隐伏多金属矿化体。3.矿田内存在由Ba、Sr、Na2O负异常体系,矿化剂元素S异常体系,S与Fe、Cu、Mo间协同平衡体系,Cu、Mo、Ag、W等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以及Zr、Hf元素质量守恒体系构成的多属性异常体系,其受地层、岩浆岩与叠加构造共同控制。4.狮子山矿田内Cu、Mo、Au、S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及黄龙-船山组(C2+3)、栖霞组(P1q)、孤峰组(P1g)、大隆组(P2d)、龙潭组(P2l)、和龙山组(P2h)、殷坑组(T1y)等高硫地层;岩浆岩在提供成矿物质的同时,也为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提供了重要流体和热源。5.矿田内含矿流体在构造应力、挥发分压力、静岩压力、地温梯度差和反向构造压力的叠加作用下,经历了从高温、高盐度向中低温、中低盐度演化的连续过程,形成了多金属矿化与元素异常。6.构建了矿床、矿田尺度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这为铜陵矿集区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找矿工作和异常评价提供了依据。
刘忠法[9](2014)在《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争议性大、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认真阅读前人工作成果,开展细致的野外观察和调查以及系统的室内测试分析,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主要如下:(1)依据宏观矿体(脉)间的穿插关系及显微镜下矿物共生组合、矿物间的交代关系,重新划分了成矿期次。认为在冬瓜山矿区主要存在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类型。(2)详细分析了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岩浆来源、成岩环境及岩浆成岩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岩浆主要来源于深部,岩体属于Ⅰ型花岗岩类。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AFC),岩浆的分离结晶和与地壳的同化混染是岩体形成的主要机制。(3)采用EPMA口LA-ICP-MS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产出类型的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及磁铁矿的标型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出类型的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及磁铁矿的形成均与岩浆热液有关。各类型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形成于相同的成矿流体体系,磁铁矿表现为矽卡岩型成因。(4)按照成矿阶段的早晚,对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盐度、密度、压力及气液相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流体的成矿过程。在矽卡岩阶段及退化蚀变成矿阶段都存在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Ⅱ型),且各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相同、均一方式不同,说明以上两个阶段均发生了流体不混溶作用。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到石英-碳酸盐阶段,初始高温、不均一流体转变为均一流体,温度、盐度、密度及压力逐渐降低。(5)对比研究了层状矿体、纹层状矿层、斑岩型矿体及矽卡岩型矿体的H、O、S、Pb同位素组成,并将冬瓜山铜(金)矿床与铜陵矿集区内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山矿床不同类型矿体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成矿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硫源均为岩浆硫,且与区域上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一致,铅同位素特征表明,不同类型矿体铅的来源主要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幔源铅。(6)总结了关键控矿因素,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式。燕山期岩浆活动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流体源和热源,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参与了成矿,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北东向青山背斜、石炭系地层内的层间滑脱构造及接触带控制了矿体的定位。认为冬瓜山铜(金)矿床是受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及不同类型构造联合控制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图64个,表33个,参考文献343篇
杜轶伦[10](2013)在《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矽卡岩成矿作用是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层控矽卡岩矿床是矽卡岩型矿床勘查和研究的重点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成矿过程的认识,为丰富矽卡岩矿床成矿理论和进一步勘查矽卡岩型矿床补充新的科学依据。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层控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分布广泛,且其矿床特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中国东部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研究层控矽卡岩矿床成矿机制的理想地区。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安徽铜陵地区冬瓜山和大团山两个典型层控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控矿因素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岩浆活动、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等因素,其中,构造-岩性组合和岩浆活动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同样有机质、蒸发岩-膏盐层也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并起到吸附和还原作用。矿床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和中生代岩浆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作用有机结合(复合)的产物;而大团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中生代岩浆-热液沿层间断裂交代-充填成矿作用的产物。综合以上资料,初步总结出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型。在石炭纪中期,由海底喷流作用在区内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或矿胚层,矿石成分以硫和铁为主;在印支期构造运动中,特别是褶皱变形中,沿碳酸盐岩与硅质岩(或粉砂岩)界面发生层间滑脱,在区内形成多个层间断裂带;至燕山期,区域构造伸展明显,壳幔交换频繁,导致大规模岩浆-热液活动,一方面岩浆期后热液沿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与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间的层间滑脱构造运移,对石炭纪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进一步富集铜等成矿物质,最终形成大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冬瓜山铜矿);另一方面成矿热液沿不具有矿胚层的层间断裂交代-充填,形成中小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大团山铜矿)。
二、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斑岩型矿体原生叠加晕特征及其成矿预测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斑岩型矿体原生叠加晕特征及其成矿预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铜陵矿集区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化探异常 |
2.1.5 区域矿产 |
2.2 皖北蚌埠地区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化探异常 |
2.2.5 区域矿产 |
2.3 皖东滁州-马厂一带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区域化探异常 |
2.3.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3.3 锆石微量元素、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 |
3.4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3.5 稳定同位素分析 |
3.6 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 |
3.7 流体包裹体测温与激光拉曼 |
3.8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杨冲里金矿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样品描述 |
4.1.3 测试结果 |
4.1.4 讨论 |
4.2 胡村南铜钼矿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样品描述 |
4.2.3 测试结果 |
4.2.4 讨论 |
4.3 江山金矿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样品描述 |
4.3.3 测试结果 |
4.3.4 讨论 |
4.4 大庙山金矿 |
4.4.1 矿床地质特征 |
4.4.2 样品描述 |
4.4.3 测试结果 |
4.4.4 讨论 |
4.5 构造地质背景 |
4.6 典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
4.6.1 杨冲里金矿 |
4.6.2 胡村南铜钼矿 |
4.6.3 江山金矿 |
4.6.4 大庙山金矿 |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 |
5.1 铜陵矿集区 |
5.1.1 区域成矿类型 |
5.1.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1.3 区域矿床成因 |
5.2 皖北蚌埠地区 |
5.2.1 区域成矿类型 |
5.2.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2.3 区域矿床成因 |
5.3 皖东滁州-马厂地区 |
5.3.1 区域成矿类型 |
5.3.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3.3 区域矿床成因 |
5.4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球化学特征 |
2.4 矿产特征 |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
3.1 重力测量 |
3.2 磁法测量 |
3.3 电法测量 |
3.4 地球化学测量 |
4 成矿作用研究 |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成矿规律研究 |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
6.5 成矿预测 |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姚家岭矿床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隐爆角砾岩 |
3.5 矿体特征 |
3.6 围岩蚀变 |
第四章 岩浆岩成岩作用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4.1.2 微量元素特征 |
4.1.3 稀土元素特征 |
4.2 副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1 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2 磷灰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
4.4 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源区探讨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均一温度 |
5.1.3 盐度和密度 |
5.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1 氢氧同位素 |
5.2.2 碳氧同位素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矿床成因 |
6.1.1 成矿物质来源 |
6.1.2 成矿流体的迁移与演化 |
6.1.3 成矿控制因素 |
6.2 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铜陵矿集区晚中生代闪长质侵入岩成因研究 |
1.2.2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3.1 构造 |
3.2 地层 |
3.3 岩浆岩 |
3.4 隐爆角砾岩 |
第四章 岩浆岩成因 |
4.1 锆石U-Pb定年 |
4.2 锆石Hf同位素 |
4.3 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成因 |
第五章 矿床地质 |
5.1 矿体特征 |
5.2 矿物组成 |
5.3 矿石组构 |
5.4 围岩蚀变 |
5.5 成矿期次 |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 |
6.1 硫化物矿物地球化学 |
6.1.1 矿石硫化物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6.1.2 矿石硫化物矿物LA-ICP MS原位分析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H-O同位素 |
6.2.2 C-O同位素 |
6.2.3 S同位素 |
6.2.4 Pb同位素 |
6.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3.1 岩相学 |
6.3.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6.4 矿床成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5)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复合成矿作用 |
1.1.2 金的成矿机制与壳幔相互作用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工作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工作 |
1.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矿田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2.3 其他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3 矿床地质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
3.2.2 矿石结构 |
3.2.3 矿石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3.3.1 斑岩型蚀变 |
3.3.2 过渡型蚀变 |
3.3.3 矽卡岩型蚀变 |
3.4 成矿期次与矿化阶段 |
3.4.1 斑岩型矿化 |
3.4.2 过渡型矿化 |
3.4.3 矽卡岩型矿化 |
4 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 |
4.1 岩相学特征 |
4.1.1 岩浆岩 |
4.1.2 过渡带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 |
4.1.3 矽卡岩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2.1 主量元素 |
4.2.2 主量元素剖面对比 |
4.2.3 微量元素 |
4.2.4 微量元素剖面对比 |
4.3 狮子山矿田硫化物包裹体特征 |
4.3.1 曹山和鸡冠石的岩石包体 |
4.3.2 鸡冠山的岩石包体 |
4.3.3 刺山和白芒山的岩石包体 |
4.3.4 焦冲金矿的岩石包体 |
5 矿物学 |
5.1 赋矿岩石 |
5.1.1 岩浆岩 |
5.1.2 矽卡岩 |
5.1.3 过渡带 |
5.2 矿石 |
5.2.1 磁铁矿 |
5.2.2 黄铁矿与黄铜矿 |
5.2.3 自然金 |
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6.1 样品准备及测试 |
6.2 包裹体特征及测温结果 |
6.2.1 斑岩型矿化 |
6.2.2 矽卡岩型矿化 |
6.2.3 过渡带型矿化 |
6.3 成矿流体的压力和深度 |
6.3.1 斑岩型矿化 |
6.3.2 矽卡岩型矿化 |
6.3.3 过渡带型矿化 |
6.3.4 各矿化类型流体关系 |
6.4 流体稳定同位素特征 |
6.4.1 氢氧同位素 |
7 矿床成因 |
7.1 成矿条件 |
7.1.1 岩浆岩 |
7.1.2 构造 |
7.1.3 地层条件 |
7.1.4 成矿物质来源 |
7.2 岩浆流体 |
7.2.1 斑岩型矿化 |
7.2.2 矽卡岩型矿化 |
7.2.3 过渡带型矿化 |
7.3 复合成矿作用 |
7.3.1 蚀变和矿化 |
7.3.2 岩石地球化学 |
7.3.3 矿物学 |
7.3.4 流体混合作用 |
7.3.5 复合成矿系统 |
7.4 刺山金矿成矿模式 |
7.5 狮子山矿田金成矿机制模型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历 |
(6)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及深部综合信息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地质建模 |
1.2.2 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和创新 |
2 矿区与矿床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床 |
2.4.1 典型矿床特征 |
2.4.2 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 |
2.4.3 找矿标志 |
3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 |
3.1 三维地质建模概念及方法 |
3.1.1 三维地质建模概念 |
3.1.2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3.2 基于钻孔解译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3.2.1 数据准备 |
3.2.2 建模流程 |
3.3 基于图切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3.3.1 数据准备 |
3.3.2 建模流程 |
3.4 基于块体插值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3.4.1 数据准备 |
3.4.2 建模流程 |
4 多重分形模式下多元素综合地球化学矿致异常的提取方法研究 |
4.1 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方法 |
4.2 多重分形理论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方法 |
4.2.1 多重分形理论及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模型 |
4.2.2 模型应用 |
4.3 因子分析与分形相结合的综合矿致异常提取方法 |
4.3.1 因子分析及地球化学分区 |
4.3.2 基于多重分形模型提取主因子异常 |
5 矿区钻孔原生晕综合矿致异常提取 |
5.1 原生晕找矿方法 |
5.2 矿区元素组合特征分析 |
5.3 3D地球化学分区 |
5.4 基于传统方法的原生晕异常分析 |
5.5 多重分形模式下矿致异常的提取 |
5.5.1 基于分形/多重分形理论的C-V模型 |
5.5.2 主成矿元素Cu的矿致异常提取 |
5.5.3 主成矿因子矿致异常提取 |
5.6 钻孔原生晕矿致异常的综合 |
5.6.1 地球化学参数预测深部找矿潜力 |
5.6.2 矿致异常的综合 |
6 深部综合信息找矿预测 |
6.1 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方法 |
6.2 矿区三维综合找矿预测 |
6.2.1 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及物化遥信息 |
6.2.2 三维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 |
6.2.3 三维成矿预测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
6.2.4 三维成矿预测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安徽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域岩浆作用 |
1.2.2 区域成矿作用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岩石类型 |
2.4.2 空间分布 |
第三章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3.1.1 岩体及岩石特征 |
3.1.2 测试方法 |
3.2 样品特征与测试结果 |
3.3 侵入岩的时空分布 |
3.4 区域岩浆岩同位素地质年龄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 |
4.1 测试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稀土元素 |
4.3 区域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4 成岩机制与构造背景 |
第五章 矿床地质特征 |
5.1 金子圩铜-钼矿床 |
5.2 桂花冲铜矿床 |
5.3 焦冲金-硫矿床 |
5.4 荷花山铅锌矿床 |
第六章 流体演化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6.1.2 成矿阶段 |
6.1.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6.1.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6.1.5 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6.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H-O同位素 |
6.2.2 C-O同位素 |
6.2.3 S同位素 |
6.2.4 Pb同位素 |
6.3 RE-OS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6.4 成矿流体演化与物质来源 |
6.4.1 成矿流体演化 |
6.4.2 成矿物质来源 |
6.5 成矿作用与成矿类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8)铜陵狮子山铜钼金矿田控矿作用地球化学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1.3.3 存在问题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铜陵矿集区 |
2.2 狮子山矿田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地球物理 |
2.2.5 已知矿床 |
3 原岩-蚀变岩元素组成及迁移规律 |
3.1 岩石元素组成 |
3.1.1 地层元素组成 |
3.1.2 侵入岩元素组成 |
3.1.3 蚀变岩元素组成 |
3.2 元素迁移规律 |
3.3 小结 |
4 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4.1 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4.1.1 胡村南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4.1.2 刺山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4.1.3 老鸦岭铜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4.2 矿田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4.3 矿田多属性异常体系 |
4.4 矿田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4.5 小结 |
5 成矿作用过程 |
5.1 典型铜钼金矿床地球化学 |
5.1.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5.1.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 矿田成矿作用过程 |
5.2.1 成岩成矿大地构造背景 |
5.2.2 成矿物质来源 |
5.2.3 成矿流体演化 |
5.2.4 含矿热液运移驱动力 |
5.3 矿田多属性异常形成机理 |
5.4 小结 |
6 控矿作用地球化学响应 |
6.1 矿田控矿因素分析 |
6.1.1 地层岩性控制因素 |
6.1.2 岩浆岩控制因素 |
6.1.3 构造控制因素 |
6.2 控矿作用地球化学响应 |
6.2.1 地层岩性控矿地球化学响应 |
6.2.2 岩浆岩控矿地球化学响应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狮子山矿田地质体元素组成分析结果 |
个人简历 |
(9)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绪论 |
0.1 论文的选题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0.2.2 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 |
0.2.3 冬瓜山矿区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0.5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1 区域成矿背景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区域地质背景 |
1.2.1 区域地层 |
1.2.2 区域构造 |
1.2.3 区域岩浆岩 |
1.3 大地构造演化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矿区地质特征 |
2.1.1 矿区地层 |
2.1.2 矿区构造 |
2.1.3 矿区岩浆岩 |
2.2 矿体地质特征 |
2.2.1 层状主矿体 |
2.2.2 斑岩型矿体 |
2.3 矿石特征 |
2.4 蚀变类型及分带规律 |
2.5 成矿期次 |
3 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2 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岩石化学特征 |
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3.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5 成岩机制 |
3.5.1 岩浆起源 |
3.5.2 成岩环境 |
3.5.3 岩浆的成岩作用过程 |
3.5.4 成岩机制探讨 |
4 矿物学特征 |
4.1 样品选择及制备 |
4.2 分析测试技术 |
4.2.1 电子探针(EPMA)分析 |
4.2.2 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 |
4.3 测试结果及讨论 |
4.3.1 黄铁矿 |
4.3.2 磁黄铁矿 |
4.3.3 黄铜矿 |
4.3.4 磁铁矿 |
5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5.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3.1 研究方法与测试结果 |
5.3.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3.3 包裹体均一温度 |
5.3.4 群体包裹体成分 |
5.3.5 流体的不混溶性 |
5.3.6 成矿流体密度和压力 |
5.4 H、O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1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4.3 成矿流体来源 |
5.4.4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5.5 S、Pb同位素地球化学 |
5.5.1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5.5.2 测试结果 |
5.5.3 成矿物质来源 |
5.6 成矿过程 |
6 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 |
6.1 成矿地质条件 |
6.1.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6.1.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6.1.3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6.2 关键控矿因素分析 |
7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7.1 矿床成因 |
7.2 成矿模式 |
7.2.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7.2.2 成矿模式 |
8 结论 |
8.1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2 尚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典型矿床剖析 |
3.1 冬瓜山铜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床地质 |
3.1.3 矿物学 |
3.1.4 地球化学 |
3.1.5 成矿流体 |
3.1.6 矿床成因 |
3.2 大团山铜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床地质 |
3.2.3 矿物学 |
3.2.4 地球化学 |
3.2.5 成矿流体 |
3.2.6 矿床成因 |
4 控矿因素分析 |
4.1 沉积地层及其控矿作用 |
4.1.1 沉积地层岩石学特征 |
4.1.2 沉积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4.1.3 沉积地层的控矿作用 |
4.2 岩浆岩及其控矿作用 |
4.2.1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4.2.3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岩浆岩的控矿作用 |
4.3 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
4.3.1 构造的基本特征 |
4.3.2 构造的控矿作用 |
4.4 控矿规律 |
5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模型 |
5.1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1.1 海相沉积与矿化特征 |
5.1.2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2.1 中生代幔源岩浆作用 |
5.2.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3 区域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模型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人情况简介 |
二、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三、化学分析结果表 |
四、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斑岩型矿体原生叠加晕特征及其成矿预测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D]. 施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3]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D]. 吴迪.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 刘政.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D]. 李明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及深部综合信息找矿预测[D]. 向中林.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7]安徽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D]. 左续.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8]铜陵狮子山铜钼金矿田控矿作用地球化学响应机制[D]. 席明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9]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刘忠法. 中南大学, 2014(02)
- [10]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D]. 杜轶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