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保公司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座谈会述要(论文文献综述)
谭锦旭,谭凯伦[1](2019)在《凤凰金梦(上、中、下集)》文中研究指明·谨以此片献给——为创建独立民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流血牺牲、不断奋斗的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上集1.天空(梦境)一场暴风雨过后,蓝天、丽日重现。一对凤凰从天际飞来,愈来愈近。双双在空中盘旋、飞舞的凤凰。万众欢呼声中,展翅飞翔的凤凰迎着东方朝阳飞去,它们金光灿烂,光耀宇宙。
尤晓庆[2](2018)在《TB财险东莞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于保险行业的政策导向也愈发明显。近年来,保险行业出现了井喷现象,而除了新势力的加入,以TB财险东莞分公司为代表的老牌传统型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再加上2017年二次费改和整治车险市场乱象的文件相继落地,更是将保险公司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行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而在财险行业,产品和营销方式并无太大差异,因此,营销渠道的开通和运用就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其不仅能增强公司的竞争力,还能为现代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课题作者采用个案分析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产品营销渠道管理的理论研究及应用资料,对TB财险东莞分公司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从TB财险东莞分公司的外部营销环境与内部营销环境进行深入的探讨,回顾了TB财险东莞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的相关情况;从各个明细渠道出发,深入剖析了每个渠道的现有概况,并对现有渠道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此外,作者还借鉴了国外财险公司渠道管理的经验,并结合TB财险东莞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优势与劣势,试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营销渠道的设计、实施、成员管理和控制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营销渠道管理方面的优化建议。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不仅体现在TB财险东莞分公司本身的未来发展上,而且对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或者不同公司的营销渠道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蔡利[3](2013)在《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直接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早在1999年,美国在《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将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安全列入国家“生死攸关的重大利益”(江涌,2009)。不论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在荷兰崛起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还是伦敦金融市场上引发的“金融革命”在英国取得英法争霸胜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亦或美国华尔街在美国全球称霸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历史经验一次次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一刻也离不开金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已然成为大国斗争博弈的前沿领域。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的惨淡萧条,到“占领华尔街”民众对人性贪婪的呐喊,又一次提醒我们:金融安全,关乎国家根本利益。金融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已上升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要素。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维护金融安全问题显得越加重要和突出。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到十八大的中心思想,从《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到《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都强调要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健,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安全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政府审计是政府治理的工具,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监管部门相比较,政府审计具有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及宏观性等特点特征。它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工具。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G20政府审计对危机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府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机制,理应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安全的有力手段和工具。本文以政府审计为研究对象,以受托经济责任为理论基石,以政府审计本质功能为逻辑起点,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个层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审计创新,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审计理论创新、强化政府审计功能、完善金融监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提出了拟创新点。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在对国内外金融安全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以及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两方面对现有关于政府审计与金融安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了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章通过文献综述,点明研究机会,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3章,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以受托经济责任观作为理论基石,以政府审计的本质功能为逻辑起点,基于金融安全的内涵界定,从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基本依据、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定位以及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三方面,搭建了一个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是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部分,是本文的研究基础。第4章,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宏观金融安全的影响。本章从宏观层面考察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本章首先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对内均衡状况、经济对外均衡状况和国际金融状况三个方面,采用33个指标合成了宏观金融安全指数,作为宏观金融安全状况的衡量指标。从审计对象范围和审计功能发挥效果两个方面衡量政府审计效能,具体采用被审计单位数作为政府审计对象范围的替代变量,采取审计查出的问题金额作为政府审计功能发挥效果的替代变量。以1984-2009年为样本区间,通过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被审计单位数和审计查出的问题金额与金融安全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检验政府审计效能对宏观金融安全状况的影响。第5章,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银行业安全的影响。本章从微观层面考察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思路为政府审计通过促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稳健运行来防范系统性风险,进而维护银行业安全,研究问题转化为政府审计效能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运行的影响。本章首先借鉴IMF(2009)的金融稳健指数作为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替代指标,以审与未审这一虚拟变量作为政府审计效能的代理变量。以国有资本占主导的8家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1年为样本区间,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效能与金融稳健指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政府审计功能发挥的作用路径。第6章,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本章在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审计目标创新、审计功能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和类型创新、审计报告创新四方面具体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审计功能、审计方式方法与审计类型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受托经济责任中行为责任的履行,而审计报告创新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受托经济责任中报告责任的需要。第7章,研究结论、主要创新、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与贡献、政策启示、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对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对经验数据的检验以及对实现方式的探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1)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着力点在于监控系统性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的内涵应该是:金融体系在外来风险冲击下保持着动态稳定发展的状态。此内涵强调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应限定在由于外部冲击所可能带来的国内金融体系运行的风险上。金融风险的存在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常态状况,是金融安全最基本的要素;个体风险迅速扩大、转移和扩散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不利因素;金融危机是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是金融安全受到威胁的极端表现形式;金融稳定在良好的状态下可成为金融安全的基础,是金融安全在特定意义下的表现形式。因此,维护金融安全的内涵就应是:通过加强自身金融机制的建设,使我国经济、金融具备抵御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以确保我国金融体系在面临外在因素冲击时能继续稳定运行、健康发展。其核心在于监控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内涵与时俱进拓展后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审计的本质在于保证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因此,其维护金融安全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内涵拓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审计的本质功能在于控制,在基本层次,其通过监测功能发挥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在衍生层次,则通过预防、预警、纠偏及修复功能发挥作用。监测功能是政府审计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其他功能是监测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此外,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乃审计传统职责的继承与发展,是各类审计组织法定职责的基本要求,是审计功能发展的国际趋势,更是实现全球治理的现实要求。那么,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着力点就应在于监控系统性风险。(2)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在宏观层面表现为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发展宏观经济平衡发展是金融安全在宏观层面的表现内容,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根本条件,包括宏观调控效率和金融监管效率两个方面,宏观调控措施具体又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基础制度。政府审计通过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或状况进行的独立的、间接的控制,帮助金融监管机构等完成维护金融安全的使命。因此,在金融安全目标下,政府审计扮演着再监督的角色,其借助于自身具备的宏观性、独立性和综合性的优势,审查基础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评估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调查经济权力运行状况,审计金融监管机构的预算执行、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监管绩效等,从而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本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数、审计查出的问题金额与金融安全指数的数量关系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对象范围的确定会受到金融安全状况作为宏观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可以促进金融安全状况的改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已经显现。(3)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促进微观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基本活动单元,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基础。金融机构本身肩负着维护金融安全的使命,政府审计通过对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或状况的独立、间接控制,帮助金融机构达成这种使命。政府审计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再监督,揭露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违法问题,以及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促进微观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进而完善金融体系。本文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功能在微观层面的发挥效果。研究发现,现阶段,政府审计能够促进系统重要性银行这类微观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进而影响系统性风险,保障银行业安全,但政府审计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提高金融机构盈利能力这两个方面。2.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将维护金融安全植入政府审计目标理论,更好地指导政府审计行为活动。弥补政府审计在实践中仅仅发挥了监测功能、纠偏功能以及修复功能的不足,通过建立金融安全审计监测与预警中心,设计金融安全审计预警指标体系,以及探讨金融安全审计预警模型,强化政府审计预防预警功能;打破政府审计通过加强微观审计服务宏观控制的传统思维,直接实施宏观审计,如制度合理性审计、金融监管绩效审计和经济权力运行审计,来更好地适应维护金融安全这个宏观目标的需要:将关口前移性审计和跟踪审计相结合,强化事前监控和事中监控,及时察觉和监测系统性风险;采用较先进的连续审计方法对金融风险进行实时、持续地监控;编制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清单,完善金融安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监督透明度,实现维护金融安全的目标。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国内外尚属前沿。国内虽有部分文献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但都较为片面,这不利于政府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在辨析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和金融稳定几者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金融安全内涵,强调维护金融安全的核心在于监控系统性风险,并通过分析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基本依据、功能定位以及作用路径,搭建了一个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夯实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第二,对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获得了极具价值的经验证据本文首次对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论证了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有助于金融安全状况的改善,并且进一步考察了这种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既会受到金融安全状况这个宏观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又会促进金融安全状况的改善;而在微观层面,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主要是通过作用系统重要性机构来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并且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这两个方面。这些经验证据进一步充实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第三,基于维护金融安全的目标,提出了政府审计创新的初步设想将维护金融安全植入政府审计目标,推动政府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本文基于维护金融安全这一目标,以政府审计功能创新为逻辑主线,以政府审计方式、方法以及类型创新为实现路径,以政府审计报告创新为补充手段,提出了政府审计创新的初步设想:建立金融安全审计监测与预警中心,构建金融安全审计监测与预警系统;树立宏观审计思维,实施关口前移性审计和跟踪审计、制度合理性审计、金融监管绩效审计和经济权力运行审计;采用连续审计方法,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实时、持续监控;编制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报告,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崔鸿雁[4](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贾广涛[5](2012)在《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寿险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引发各界对寿险人才的关注。我国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是研究要点所在。本文通过对我国寿险行业进行全面研究,同时对寿险公司集团代表和寿险股份公司代表进行重点案例分析,得知国内寿险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人才战略尚未系统、全面的规划。而寿险公司集团代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和寿险股份公司代表中国人寿股份虽然制定了基本适应公司发展战略的人才战略,对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制定有参考价值。但是,现有人才战略缺乏从寿险行业的角度全面考虑人才问题,也没有从国外一流金融集团和寿险公司借鉴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体制机制。从对国内寿险行业的特征来看,国内寿险行业由保险监管部门、寿险行业组织、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共同组成的,因此国内寿险人才战略应由多主体共同负责构建。在此基础上笔者研究设计了我国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制定,对国内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举措等方面都给予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在战略举措方面能够根据当前国内寿险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人才战略方面提出了支撑寿险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研究,从人才的总量、人才的结构、人才管理的机制设计等方面解决了寿险行业人才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寿险行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与之匹配的人才战略。在制定人才战略的过程当中,选择中国人寿集团及其股份公司进行研究很有代表性。在对中国人寿集团的发展战略、人才现状及人才战略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发现了中国人寿集团要实现建设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目标,向金融综合经营迈进,其人才战略存在诸多问题,在人才的结构上,在人才管理机制的设计上,在借鉴国际顶级保险集团和平安集团方面还存在许多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寿集团人才战略完善的方向和目标。通过研究中国人寿集团人才战略的重点和举措,解决了中国人寿集团向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迈进过程中与之匹配的人才战略问题。在对中国人寿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人才现状和人才战略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其人才战略制定得比较内容翔实,但是,对公司目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缺乏从人才管理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其核心的问题公司效率低下,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人才战略方面没有充分构建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在人才管理上存在非合作博弈的现象,激励不相容。在与瑞士人寿和平安人寿进行比较研究,可供中国人寿完善人才战略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那就是要努力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为出发点,针对公司在人才战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机制设计上科学制定体现只承认效率不承认特权的激励相容的一整套人才管理、开发、评价、激励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适应把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寿险公司相匹配的人才战略。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具体实现,需要政府、教育、保险主体共同参与,我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开发和和实施是个系统工程。由于其战略主体是多元化的,战略规划过程和内容以及战略落实的方式方法和效果是多层次的。为了真正达到发展我国寿险业整体人才队伍的战略目的,弘扬优秀的行业文化,整合全社会力量,特别是联络学校教育系统和寿险行业系统,政府足够重视,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我国寿险行业、寿险集团、寿险股份在人才队伍方面多年来积累各自的经验和优势,有的都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流程,这为今后全面推进行业的人才战略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有必要进行创新研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升内生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能力。本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即通过提高行业人才素质,塑造行业文化和寿险形象工程,赢得客户支持,彻底解决当前困扰我国寿险业发展的“三个不认同”的问题。同时,本研究结论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即顺应全球化潮流和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大势,引导我国寿险行业这一朝阳产业向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与前人研究相比较,本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创新。首先,笔者经过系统考察研究,首次制定了我国寿险业的人才战略。先从行业研究入手,进而针对集团公司代表和股份公司代表进行案例分析,所得结论互为补充,相互照应。所制定的行业人才战略在人才管理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使用价值的观点。其次,在人才战略研究中能够运用纳什均衡经济学理论对寿险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为破解寿险公司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第三,在人才战略的实施过程的研究中提出了行业、集团、股份三位一体的、互为联系的共生体系,并对行业、集团、股份等三方面的发展战略的实现明确提出了人才战略的支持。最后,笔者通过研究行业、集团和股份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基础上提出了人才自生培养模式。
刘安宁[6](2011)在《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 ——兼论我国船舶抵押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指明船舶抵押融资对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船舶抵押遭遇法律困境,无法发挥其应有功能,势必会阻碍这些行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抵押制度的基本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船舶抵押权立法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力图重新构建我国的船舶抵押权制度体系。论文包括引言、8章正文和结论。第1章从船舶抵押权的起源谈起,分析了船舶抵押权的特性以及与相关权利的区别。对我国船舶抵押权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第2章分析了各国和各地区对船舶抵押权主体、客体以及设定方式规定上的差别。着重分析了船舶抵押合同的法律意义及其应具备的内容。第3章分析了登记对抗主义模式下船舶抵押权登记是否具有公信力的问题,并指出我国船舶抵押权登记应比照不动产登记程序建立错误登记的补救机制和登记请求权制度。第4章分析了船舶抵押权的效力范围,以及船舶抵押权对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效力,并指出在被抵押船舶转让以及抵押权的处分等情况下要注意各方利益的平衡问题。第5章指出船舶抵押权的实现上应合理限制竞存权利对其的影响。对于船舶留置权应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光船租赁情况下应根据设定时间的先后确定权利的优先顺序;要通过程序设计减少船舶优先权的秘密性对船舶抵押权的冲击。第6章指出以所包括的财产范围而不是以时间标准界定在建船舶更有意义。在建船舶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应结合接管人制度和让与担保制度的优点,并兼顾我国现存的动产抵押制度予以重新设计。第7章在分析了船舶保险对船舶抵押权人利益保护不力的情况下,探讨了船舶抵押权保险制度以及我国引进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8章指出船舶抵押权的成立和效力应适用船旗国法,船舶抵押权的实现程序应适用法院地法。在建船舶抵押权的成立和效力应适用造船地法,实现程序应适用法院地法。
李志超[7](2010)在《新形势下人保财险九江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服务。它具有产品形态无形性、客户购买非渴求性、社会需求潜在性、保障功能可替代性、商品等价交换的特殊性的特点。保险公司只有把握住其本质和特点,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我市的保险市场还处于待开发阶段,保险的覆盖面很低,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异,尤其是财产保险产品还存在着险种高度集中且相似率高、营销体系不完善、营销操作不规范、营销策略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市的财产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开放,财产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增加,促使各财产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由于保险产品的同质性,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环节并无太大区别,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各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保财险九江分公司(以下简称九江人保)作为九江财产保险市场龙头老大,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改善经营策略,提高营销服务水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产品及保险营销的内涵和特点,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接着,论文立足九江财产保险市场,分析了九江人保保险营销现状,进而论文着眼未来发展,分析了九江人保保险营销的内外部环境,论文最后部分阐述了在新形势下九江人保保险营销的策略选择,对九江人保提出了创新营销观念,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强同业合作,推进诚信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招展新的营销渠道等具体的策略建议。
谢银玲[8](2010)在《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以全球跨境企业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敌意收购为考察对象,以公司自身治理的法理基础为起点,通过世界并购浪潮对现代企业的洗礼、国际组织有关并购的立法和实践分析,以及世界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地区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借鉴,试图为现行的中国外资并购相关立法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的防御献策,并建立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后盾。本文正文五章,前缀绪论,正文焦点有三:一、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二、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第四章第三节);三、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第三节),各章内容概述如次:第一章“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彻底揭露上市公司并购中各个公司主要内部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制衡关系,以便从法理上确认管理层并购防御权的正当性。本章以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价值为起点,从公司治理角度,较深入地分析并购活动与公司治理的联系,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原则对反收购的作用,论证上市公司管理层并购防御权之法理基础,并在文中确认:中国上市公司在被收购的过程中,核心管理层──董事会对外来并购防御有法定的防御权,这为上市公司面临敌意收购的防御判断建立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基础。内容包括第一节“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相关的治理问题)、第二节“经营权的法理基础”(董事权利与义务论证)以及第三节“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及并购防御权之归属)。本章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将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防御决策置于其经营权的本职任务,视反收购措施为经营管理的至高表现。第二章“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为本文所涉有关经济方面之核心理论,涉及古典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帕累托效率概念以及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等多种与市场经济追求有效竞争的相关理论,目的是对当代企业跨境并购的缘起有一根本性的掌握。为完全透视企业外部成长的价值及发展中国家的两难性,本章以比较充裕的篇幅从经济及管理学角度论证企业并购的不可避免性及反收购的必要性,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外资的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发展全局的平衡中,应谨慎规范跨国并购的防御规制。内容包括第一节“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第二节“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以及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从本文的题名“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可看出,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选择将成为本文的根本点,本节将提示本文最终将要传达的:国家对利用外资有怎样的价值选择就会有怎样的经济政策,同时就会有怎样的外资立法(当然包括外资并购立法)。本章结语最终得出:“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意指外资政策思虑要审慎、果决,谨防迷失核心价值。第三章“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涉及国际间有关并购的法理、实际法规、实务分析,具体依该国或地区并购法制史在两大主要法系之代表性、与中国竞争立法的相关性、亚洲并购竞争法制最先进代表国家、中国社会条件相似性,以及与我国国情紧密性等五个因素为标准,选取美国、德国、欧盟、日本、印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六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作为阐述目标,分析了世界历经几次并购浪潮后,两大法系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的并购与反收购规制的发展进程及其竞争法制的实践经验,观察在并购活动全球化下,各国家、地区乃至各国际组织的竞争政策与规制之发展概况,何以为中国现行相关制度参照系。内容包括第一节“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二节“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三节“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以及第四节“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本章的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说明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各国外资立法的自然融合现象。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倂购法制体系分析”旨在为我国现行倂购与反收购法制概念与体系及其缺漏之总体检。本章为本文研究的“重磅区”,在检阅国际有关竞争法制及外资立法例后,回到中国的现行上市公司并购立法与实践现况。全文涉及我国现行规范并购业务数十部主要法律法规的梳理,以及整体并购系统成长空间的抽象总结,为尽量顾及规范阐释的忠实性,本章行文平铺直述,诌议不讳,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我国现行并购法制的优势与缺点。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并购基本法制”、第二节“外资并购专门法制”以及第三节“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结语题为“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从我国现行外资立法的政策与思路,揭示国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价值选择。第五章“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作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结论,本章试图从我国自成体系的现行并购相关法制中,为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措施抽离出适法的与无法规支持的,并于当下无法施行的反收购措施分析之中,开辟解决的途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提出对策与修法建议,希望为未来“中国企业并购规范与制度指南”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第二节“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以及第三节“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作为本文的结论,其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也传达了本文的重要精神。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于2009年4月2日在英国伦敦的全球最大经济体G20高峰会议的闭幕新闻发布会称“《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结束”,事实上“华盛顿共识”时代的结束暴露的是一种思维(美国式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念)在历史长河中因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能量耗尽。人类理性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其“选择性”,理性的动能创造了世界的多样性,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或者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选择项,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选择项,将某种价值观强加于所有的对象就是一种“思维的过度消费”,这种傲慢恰恰是反理性的。是以,即使在多元复杂的全球化经济网络,无所谓从一而终的经济发展理论,“永远的宏观微调”是政策不妨碍法制的不二原则。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双方过招,对比的结果,明显可见:政府那只鞭策市场的手,轻重不一,则效果各异。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首次见证了极端“自由市场经济”的败笔,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则突显了“社会市场经济”那只宏观的手确实不可偏废。本文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视为自由竞争市场的“巨人肩膀”,也将“法制化”的反收购措施视为被收购目标公司的“巨人肩膀”;上市公司反施购措施的法制化,小而言之,是政府保障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礼献,大而宣之,也是政府对市场自由竞争的理性化支持。我们期待:法律规制成为政府经济计划与政策的真正载体,而法制体系是国家意志抵御社会破坏者的防火墙,更是执法机构与境内外守法个体或组织共同仰望的靠山。经济社会秩序建筑无所谓上层或下层,无论内外资的并购活动,皆应依赖相同的法制系统,法制化规则将使外资对东道国的计划与政策无须比内资更加忧虑,目光只需停留在输入地的法律上,此举必为中国政府对市场施以最少干预的强力体现。
严寒冰[9](2009)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等地为例》文中提出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受自然和市场等风险的影响。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探索我国的农业保险模式,对于预防和分散我国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动物疫病,对于分散政府救灾负担和建立市场救灾机制,对于我国农业运用“绿箱政策”参与国际争,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及保险的基础理论为起点,以山东省、浙江省、新疆建设兵团三地区在农业保险方面的历史回顾、运行现状,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实证研究主体。山东省,浙江省、新疆建设兵团三个试点地区在多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过程中均出台了多个文件;建立了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体系;运用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实现农业保险在规模上的扩张。这些均为我国今后出台农业保险政策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但是缺乏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低,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行政色彩比较浓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尚待完善;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淡薄又是三地区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及不足。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制度根源;经济根源;管理等方面。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如何推动和发挥农业保险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作用,需要突破几个重要的瓶颈,其中农业保险立法已成为核心问题。纵观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发展,增加财政补贴力度,扩大试点覆盖面,增加试点险种,才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的有力保证。提高保险公司的业务技术水平,确保农业保险的生命力。
薄滂沱[10](2008)在《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期以来,国际金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机构的界限逐渐模糊,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界限已逐渐消除,金融机构跨行业进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并朝大型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发展。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保险控股金融集团作为全球保险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创新,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采用。目前国际上成功的保险企业在经营上几乎一致采用综合经营方式,在组织形态上也几乎都采用集团化形式,并采用集团控股的模式进行经营。在此背景下,综合经营和集团化已经成为全球保险业目前及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加入WTO之后国内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国际大型金融保险集团的进入,客观上要求保险业必须加快综合经营和集团化的步伐。这些实力雄厚且开展综合经营多年的外资保险集团进入中国后,具备了未来在中国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这对中国保险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保险业通过资本重组创建保险金融集团以壮大实力、通过拓宽业务范围使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相互融合与协调运行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保险集团化的理论与实践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理论,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进行经济学解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险集团产生的理论和实践背景,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的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分析,探讨和研究了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和对保险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模式。此后,本文较为系统的归纳我国和其他国家保险集团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保险集团化建设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本文的核心部分对我国保险企业集团化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由于保险集团作为国内保险业一种新生事物,尚缺乏相应的监管规定和监管模式,本文最后对我国保险集团在监管方面亟待改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我国保险集团监管模式的选择与设想。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章,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问题与背景、选题的目的和实践意义,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对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点作了概括性描述。第二章,企业与企业组织理论。本章对企业组织变迁理论进行了论述,并通过重点论述和分析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组织变迁理论进而导出企业集团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进行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经济学解释。第三章,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与产生的意义。本章首先界定了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而后论述了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理论。在通过对保险集团公司的经济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分析之后,进而详细展开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以及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第四章,中国保险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企业集团化呈现出来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中国保险集团的产生与发展阶段,并对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动因与效果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本章概括分析了中国保险集团化面临的主要风险。第五章,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公司的发展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外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重点分析了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实践背景。之后分别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由此分析总结出国外金融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保险集团化发展的启示。第六章,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本章从多个角度和层面上重点研究了中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问题:1)我国保险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与选择问题。2)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阶段及组织形式的选择。3)保险集团的治理结构。4)保险集团的经营战略。5)保险集团业务模块的整合。6)保险集团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第七章,保险集团的监管。本章首先论述了金融监管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外的监管实践模式,进而分析、比较了国外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模式,提出了国外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现状,提出了我国保险集团监管方面亟待改革之处及监管模式的选择与设想。本文研究的结论为: 1)我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方向是集团化和专业化,这为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即大规模的保险集团与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共生,其协同效应会促进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 2)当前保险集团的效益实现主要在于资本运作,而不是规模经济,基本否定了保险集团的规模优势论,将重点放在保险集团的资金运作能力方面,另辟蹊径为我国保险集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二、人保公司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座谈会述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保公司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座谈会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凤凰金梦(上、中、下集)(论文提纲范文)
上集 |
1.天空 (梦境) |
2.室内 |
3.天空 |
4.上海闸北一弄堂 |
5.舞厅里 |
6.舞池里 |
7.旷野战场 |
8.团指挥所前 |
9.上海锦江饭店 |
10.中央苏区国家银行造币厂 |
11.十九路军宋振坤旅旅部 |
12.江东募捐办 |
13.井冈山中央造币厂 |
14.刘耀华家 |
15.战场上 |
16.刘耀华别墅前 |
17.上海凤凰银行门前 |
18.上海凤凰银行门内 |
19.福建省国民党部 |
20.宋振坤凤凰老家 |
21.上海凤凰银行总经理室 |
22.美中银行总经理肋理室 |
23.上海锦江饭店包厢 |
24.上海凤凰银行总经理室 |
25.战场上 |
26.上海凤凰银行总经理室 |
27.战场上 |
28.战地医院内 |
29.上海金兴华家 |
30.台儿庄战场 |
31.上海银行企业界联谊会会场 |
32.凤凰银行总经理室 |
33.上海街道上 |
34.宋振坤师部 |
35.重庆金兴华家 |
36.宋振坤师部 |
37.重庆凤凰银行 |
38.宋振坤师部 |
39.战场上 |
40.上海街道上 |
41.上海锦江饭店包厢 |
42.重庆金兴华家 |
43.延安陕甘宁边区银行 |
44.南京凤凰银行 |
45.宋振坤军部 |
46.南京胜利分行 |
47.宋振坤军部 |
48.胜利分行办公室 |
49.南京国民党部大楼 |
50.南京金兴华家 |
51.南京国民党部办公室 |
52.宋振坤军部 |
53.南京凤凰银行胜利分行总经理办公室 |
54.宋振坤军部 |
55.南京凤凰银行胜利分行总经理办公室 |
56.宋振坤军部 |
57.南京凤凰银行 |
58.南京雨花台附近 |
59.宋振坤军部 |
60.南京凤凰银行 |
61.南京国民党党部 |
62.上海金兴华家 |
63.宋振坤军部 |
64.上海凤凰银行总经理室 |
中集 |
65.上海金兴华家 |
66.上海凤凰银行 |
67.上海凤凰银行总部 |
68.锦江饭店包厢内 |
69.上海金兴华家 |
70.宋振坤军部 |
71.上海金兴华家 |
72.宋振坤军部 |
73.上海凤凰银行 |
74.上海锦江饭店包厢 |
75.宋振坤军部 |
76.上海金兴华家 |
77.上海金兴华家 |
78.上海凤凰银行 |
79.宋振坤军部 |
80.上海外滩 |
81.上海凤凰银行 |
82.上海凤凰银行 |
83.长沙宋振坤家 |
84.上海外滩 |
85.火车上 |
86.长沙宋振坤家 |
87.北京中行董事室 |
88.北京长安街 |
89.长沙宋振坤家 |
90.北京金兴华家 |
91.抗美援朝前线 |
92.北京中山公园 |
93.朝鲜前线文工团院内 |
94.北京长安街 |
95.朝鲜前线文艺演出现场 |
96.湖南军区医院病房 |
97.北京红墙外 |
98.长沙宋振坤家 |
99.央行副行长办公室 |
100.长沙宋振坤家 |
101.北京金兴华家 |
102.长沙宋振坤家 |
103.北京金兴华家 |
104.长沙宋振坤家 |
105.北京中山公园 |
106.长沙宋振坤家 |
107.北京金兴华家 |
108.长沙宋振坤家 |
109.北京长安街 |
110.长沙宋振坤家 |
111.北京金兴华夫妇卧室 |
112.凤凰宋振坤家 |
113.凤凰宋振坤家 |
114.北京中山公园 |
115.凤凰宋振坤家 |
116.北京央行 |
117.凤凰宋振坤家 |
118.北京中山公园 |
119.凤凰宋振坤家 |
120.北京长安街 |
121.凤凰宋振坤家 |
122.北京金兴华夫妇卧室 |
123.凤凰宋振坤家 |
124.北京中山公园 |
125.北京长安街 |
126.北京金兴华家 |
127.台北金灿银行大门前 |
128.台北金灿银行 |
129.北京中山公园 |
130.北京金兴华家 |
131.北京长安街 |
132.北京金兴华家门前 |
133.北京金兴华家 |
134.凤凰宋振坤家 |
下集 |
135.北京金兴华家 |
136.凤凰宋振坤家 |
137.北京中山公园 |
138.凤凰宋振坤家 |
139.北京金兴华夫妇卧室 |
140.凤凰宋振坤家 |
141.北京长安街 |
142.凤凰宋振坤家 |
143.纽约刘耀华家 |
144.北京金兴华家 |
145.凤凰宋振坤家 |
146.北京中山公园 |
147.凤凰宋振坤家 |
148.北京中山公园 |
149.台北金灿银行 |
150.北京长安街 |
151.凤凰机砖窑前 |
152.北京红墙外 |
153.修建中的凤凰山公路 |
154.北京中山公园 |
155.凤凰台上 |
156.北京中山公园 |
157.凤凰宋振坤家 |
158.北京长安街 |
159.凤凰台上 |
160.北京中山公园 |
161.凤凰集团公司门前 |
162.北京长安街 |
163.凤凰抗日游击队营地 |
164.北京中山公园 |
165.凤凰神殿内 |
166.北京长安街 |
167.凤凰梅花林 |
168.北京金兴华家门口 |
169.凤凰敬老院 |
170.北京金兴华家 |
171.凤凰集团会客厅 |
172.北京中山公园 |
173.台北金灿银行 |
174.北京长安街 |
175.凤凰宋振坤家 |
176.北京长安街 |
177.凤凰樱花林 |
178.北京红墙外 |
179.凤凰山巅 |
180.北京中山公园 |
181.凤凰索道最高处 |
182.北京金兴华家 |
183.北京中山公园 |
184.凤凰栗子林 |
185.北京人民大会堂前 |
186.凤凰瀑布玻璃桥上 |
187.北京长安街 |
188.凤凰宋振坤家 |
189.北京中山公园 |
190.凤凰台上 |
191.北京长安街 |
192.凤凰宋振坤家 |
193.北京红墙外 |
194.凤凰宋振坤家 |
195.北京金兴华夫妇卧室 |
196.凤凰台上 |
197.北京中山公园 |
198.台北金灿银行 |
199.北京天安门前 |
(2)TB财险东莞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营销渠道管理 |
2.1.1 营销渠道内涵 |
2.1.2 营销渠道设计 |
2.1.3 营销渠道成员管理 |
2.1.4 营销渠道控制与评估 |
2.2 财险营销渠道 |
2.2.1 财险营销渠道的特点与分类 |
2.2.2 财险营销渠道设计原则 |
2.3 分析和研究工具 |
2.3.1 PEST理论 |
2.3.2 五力模型分析 |
2.3.3 SWOT分析 |
第三章 TB财险东莞分公司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
3.2.1 同城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情况 |
3.2.2 保险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2.3 供应方的议价能力 |
3.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2.5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威胁 |
第四章 TB财险东莞分公司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
4.1 TB财险东莞分公司概况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公司发展历程 |
4.1.3 公司营销概况 |
4.2 TB财险东莞分公司现有态势SWOT分析 |
4.2.1 公司现有的优势 |
4.2.2 公司现有的劣势 |
4.2.3 公司面临的机遇 |
4.2.4 公司面临的威胁 |
第五章 TB财险东莞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现状与问题 |
5.1 分渠道管理概况 |
5.1.1 雇员直销渠道 |
5.1.2 专业中介渠道 |
5.1.3 兼业代理渠道 |
5.1.4 个人代理渠道 |
5.1.5 新兴渠道 |
5.2 营销渠道总体问题 |
5.2.1 营销渠道设计不够明确 |
5.2.2 渠道成员管理有待提高 |
5.2.3 渠道控制力较为薄弱 |
5.2.4 营销渠道实施环节缺乏长效机制 |
第六章 国外财险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经验及启示 |
6.1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财险公司的营销渠道管理经验 |
6.1.1 美国的营销渠道管理 |
6.1.2 英国的营销渠道管理 |
6.1.3 日本的营销渠道管理 |
6.1.4 德国的营销渠道管理 |
6.1.5 法国的营销渠道管理 |
6.2 对TB财险东莞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的启示 |
6.2.1 代理人管理制度 |
6.2.2 经纪人管理制度 |
6.2.3 新兴渠道推广管理 |
第七章 TB财险东莞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的优化对策 |
7.1 营销渠道的设计 |
7.1.1 渠道结构优质化 |
7.1.2 分销目标明确化 |
7.1.3 分销任务具体化 |
7.1.4 成员选择灵活化 |
7.1.5 渠道模式新颖化 |
7.2 营销渠道的实施 |
7.2.1 渠道定价市场化 |
7.2.2 渠道服务增值化 |
7.2.3 资源配置合理化 |
7.2.4 后台保障全面化 |
7.3 营销渠道的控制 |
7.3.1 适时性管理方式调整 |
7.3.2 严密性渠道管理监管 |
7.3.3 及时性绩效评估及反馈 |
7.4 渠道成员的管理 |
7.4.1 渠道激励多样化 |
7.4.2 渠道冲突可控化 |
7.4.3 渠道合作永续化 |
7.4.4 渠道培训差异化 |
7.4.5 渠道沟通高效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预期创新 |
1.4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安全研究 |
2.1.1 金融安全概念界定 |
2.1.2 金融风险测度方法 |
2.1.3 金融危机预警模型 |
2.1.4 金融安全网理论 |
2.2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研究 |
2.2.1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 |
2.2.2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方式 |
2.3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研究 |
2.3.1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现实问题 |
2.3.2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路径选择 |
2.4 文献评述 |
3.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金融安全的内涵 |
3.1.1 概念辨析 |
3.1.2 关系辨析 |
3.1.3 内涵界定 |
3.2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基本依据 |
3.2.1 审计理论层面 |
3.2.2 审计历史层面 |
3.2.3 法律法规层面 |
3.2.4 国际经验层面 |
3.2.5 现实需要层面 |
3.3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定位 |
3.3.1 政府审计的功能与职责 |
3.3.2 基于审计结果公告的政府审计工作现状分析 |
3.3.3 政府审计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功能划分 |
3.4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 |
3.4.1 政府审计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发展的作用路径 |
3.4.2 政府审计促进微观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作用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宏观金融安全的影响 |
4.1 制度背景与文献回顾 |
4.1.1 制度背景 |
4.1.2 文献回顾 |
4.2 研究假设与设计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3 变量定义及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我国金融安全状况分析 |
4.3.2 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状况分析 |
4.3.3 政府审计效能与金融安全状况的数量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银行业安全的影响 |
5.1 制度背景与文献回顾 |
5.1.1 制度背景 |
5.1.2 文献回顾 |
5.2 研究假设与设计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3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系数分析 |
5.3.3 多变量回归分析 |
5.3.4 敏感性分析 |
5.4 政府审计功能发挥的作用路径检验 |
5.4.1 资本充足性方面 |
5.4.2 资产质量方面 |
5.4.3 杠杆率方面 |
5.4.4 流动性方面 |
5.4.5 盈利能力方面 |
5.5 本章小结 |
6.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 |
6.1 审计目标创新 |
6.1.1 本质目标 |
6.1.2 现实目标 |
6.2 审计功能创新 |
6.2.1 建立金融安全审计监测与预警中心 |
6.2.2 构建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6.2.3 构建金融安全预警模型 |
6.3 审计方式、方法和类型创新 |
6.3.1 审计方式 |
6.3.2 审计方法 |
6.3.3 审计类型 |
6.4 审计报告创新 |
6.4.1 实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报告制度 |
6.4.2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主要创新、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 |
7.1.2 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实现方式 |
7.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7.3 政策启示 |
7.3.1 审计机关 |
7.3.2 金融监管机构 |
7.3.3 金融机构 |
7.4 研究局限 |
7.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5)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基本评价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意义和逻辑框架 |
1.5.1 研究意义 |
1.5.2 逻辑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才、人才战略与国际化人才 |
2.1.1 人才和人才战略 |
2.1.2 国际化人才 |
2.1.3 人才贡献率 |
2.2 保险行业发展和寿险行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 |
2.2.1 国际上的保险业、寿险业行业战略发展 |
2.2.2 国内的保险业和寿险业 |
2.3 企业战略管理和寿险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国外通用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型 |
2.3.2 国内的人才战略管理模型 |
2.4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人才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5 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 |
2.6 人力资本理论 |
2.7 纳什均衡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践基础 |
3.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业 |
3.1.1 全球化与我国的金融改革 |
3.1.2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
3.2 全球化与中国的保险业 |
3.2.1 我国金融业中的保险业 |
3.2.2 我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 |
3.3 中国的寿险行业 |
3.3.1 我国人身保险业的基本情况 |
3.3.2 我国寿险业的主导地位 |
3.3.3 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
3.4 中国寿险业发展进入瓶颈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寿险行业的人才状况与战略 |
4.1 中国寿险行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
4.1.1 中国寿险业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定位 |
4.1.2 中国寿险业的现状 |
4.1.3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战略 |
4.2 中国寿险行业的人才现状与人才战略 |
4.2.1 中国寿险行业的人才现状 |
4.2.2 中国寿险行业现行的人才战略 |
4.3 中国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国际借鉴 |
4.3.1 中国寿险行业与欧美寿险行业人才状况比较 |
4.3.2 香港寿险业人才战略的借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状况与战略 |
5.1 中国人寿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
5.1.1 中国人寿集团的外部环境和定位 |
5.1.2 中国人寿集团的发展现状 |
5.1.3 中国人寿集团的发展战略 |
5.2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现状和人才战略 |
5.2.1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现状 |
5.2.2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与竞争对手的人才状况比较 |
5.2.3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战略 |
5.3 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人才战略的评价 |
5.4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人才战略的同行借鉴 |
5.4.1 平安保险集团的人才战略借鉴 |
5.4.2 安联保险集团的人才战略借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状况与战略 |
6.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
6.1.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定位 |
6.1.2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现状 |
6.1.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 |
6.2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人才现状和人才战略 |
6.2.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人才现状 |
6.2.2 对河北省分公司寿险人才的抽样调查 |
6.2.3 对个险销售渠道管理人才的普查 |
6.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人才战略 |
6.4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人才战略的同行借鉴 |
6.4.1 平安寿险股份公司的人才战略借鉴 |
6.4.2 瑞士人寿公司的人才战略借鉴 |
6.5 公司人才战略对行业人才战略的启发意义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寿险行业人才战略体系 |
7.1 我国寿险业总体人才战略规划 |
7.1.1 我国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设计 |
7.1.2 我国寿险人才战略在落实中在行业、集团、公司层面上的侧重点 |
7.2 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行业外实现路径 |
7.2.1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规模的行业外实现路径 |
7.2.2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结构的行业外实现路径 |
7.3 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行业内实现路径 |
7.3.1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规模的行业内实现路径 |
7.3.2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结构的行业内实现路径 |
7.4 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立体动态路径图 |
7.4.1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规模的立体动态路径图 |
7.4.2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结构的立体动态路径图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与展望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 ——兼论我国船舶抵押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背景 |
2.研究范围 |
3.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 |
第1章 船舶抵押权概述 |
1.1 船舶抵押权制度的起源 |
1.2 船舶抵押权的定义和特征 |
1.2.1 船舶抵押权的定义 |
1.2.2 船舶抵押权的特征 |
1.3 船舶抵押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 |
1.3.1 船舶抵押权与船舶优先权的比较 |
1.3.2 船舶抵押权与船舶留置权的比较 |
1.3.3 船舶抵押权与船舶质权的比较 |
1.3.4 船舶抵押权与光船租赁权的比较 |
1.4 小结 |
第2章 船舶抵押权的设定 |
2.1 船舶抵押权的主体 |
2.1.1 抵押人 |
2.1.2 抵押权人 |
2.2 船舶抵押权的客体 |
2.3 船舶抵押权的设定方式 |
2.3.1 船舶抵押权产生的依据 |
2.3.2 船舶抵押合同 |
2.4 小结 |
第3章 船舶抵押权登记 |
3.1 船舶抵押权登记模式 |
3.2 船舶抵押权登记效力 |
3.2.1 船舶抵押权登记是否具有公信力 |
3.2.2 对"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的理解 |
3.3 船舶抵押登记的基本程序 |
3.3.1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考察 |
3.3.2 我国船舶抵押权登记程序及评析 |
3.3.3 船舶抵押权登记错误的补救机制 |
3.3.4 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的建立 |
3.4 小结 |
第4章 船舶抵押权的效力 |
4.1 船舶抵押权的效力范围 |
4.1.1 船舶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 |
4.1.2 船舶抵押权效力所涉的抵押标的物范围 |
4.2 船舶抵押权对抵押人的效力 |
4.2.1 对被抵押船舶的占有 |
4.2.2 对被抵押船舶的使用和收益 |
4.2.3 对被抵押船舶的再次抵押 |
4.2.4 对被抵押船舶的处分 |
4.3 船舶抵押权对抵押权人的效力 |
4.3.1 抵押权人的保全权 |
4.3.2 抵押权人的处分权 |
4.3.3 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
4.4 小结 |
第5章 船舶抵押权的实现 |
5.1 船舶抵押权的实现条件及方式 |
5.2 多个船舶抵押权之间的受偿顺位 |
5.3 船舶抵押权和船舶优先权之间的受偿顺位 |
5.3.1 船舶优先权对船舶抵押权的影响 |
5.3.2 船舶抵押权与船舶优先权的冲突及解决 |
5.4 船舶抵押权与船舶留置权之间的受偿顺位 |
5.4.1 现代各国民法对留置权的规定 |
5.4.2 船舶留置权对船舶抵押权的影响 |
5.5 船舶抵押权和光船租赁权之间的冲突问题 |
5.5.1 先租后抵 |
5.5.2 先抵后租 |
5.6 小结 |
第6章 在建船舶抵押权 |
6.1 在建船舶抵押权概述 |
6.1.1 在建船舶的定义和特点 |
6.1.2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定义和特点 |
6.2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设定 |
6.2.1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主体 |
6.2.2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客体 |
6.2.3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设定时间 |
6.3 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 |
6.3.1 在建船舶所有权登记与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的关系 |
6.3.2 在建船舶抵押权登记程序 |
6.4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效力 |
6.4.1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效力范围 |
6.4.2 在建船舶抵押权对抵押人的效力 |
6.4.3 在建船舶抵押权对抵押权人的效力 |
6.5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实现 |
6.5.1 在建船舶抵押权实现条件及方式 |
6.5.2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受偿顺位 |
6.6 小结 |
第7章 船舶抵押权的保险保障 |
7.1 被抵押船舶的保险 |
7.1.1 抵押人投保 |
7.1.2 抵押权人投保 |
7.1.3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共同投保 |
7.2 船舶抵押权保险 |
7.2.1 船舶抵押权人利益保险 |
7.2.2 其他船舶抵押权保险 |
7.2.3 我国引入船舶抵押权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7.3 在建船舶抵押保险的特殊性 |
7.4 小结 |
第8章 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8.1 一般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8.2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8.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新形势下人保财险九江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保险营销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保险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
2.2 保险营销的概念及特征 |
2.3 保险营销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九江人保的概况 |
3.2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现状 |
3.3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环境分析 |
4.1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过程中客观环境分析 |
4.2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过程中的微观环境分析 |
4.3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五章 九江人保保险营销策略研究 |
5.1 产品营销策略 |
5.2 服务营销策略 |
5.3 诚信营销策略 |
5.4 渠道营销策略 |
5.5 企业文化营销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况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况 |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主要论点 |
一、研究价值 |
二、主要论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章节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章节结构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 |
第一节 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 |
一、所有权的永恒搏奕──公司派与市场派之较量 |
二、经营权与所有权之信赖关系 |
第二节 经营权的法理基础 |
一、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
二、董事的义务 |
三、董事的责任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 |
一、公司治理的自身逻辑 |
二、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问题 |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防御权谁掌乾坤 |
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 |
第二章 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 |
第一节 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 |
一、全球化之滥觞 |
二、无国界并购效应理论 |
三、国际投资之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 |
一、上市公司并购之基本分析 |
二、防御目的与反收购措施风险之关系 |
三、防御决策之博弈特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 |
一、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风险考察 |
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价值取向 |
三、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 |
结语: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 |
第三章 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美国 |
二、印度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台湾地区 |
第三节 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 |
一、欧盟竞争法制总览 |
二、欧盟竞争法制的三大支柱 |
三、法律责任与救济 |
四、欧盟竞争法制的阻碍与未来展望 |
第四节 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 |
一、西方并购浪潮之历程 |
二、国际组织竞争规制进程 |
三、发达国家的矛盾情结 |
四、发展中与经济转型国家的发想 |
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并购法制体系分析 |
第一节 现行并购基本法制 |
一、并购法制体系总览 |
二、基本并购法制分析 |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专门法制 |
一、外资政策与法制 |
二、外国投资者并购规范 |
三、外商企业并购规范 |
第三节 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 |
一、产业挂帅,竞争阻碍 |
二、立法用语含混晦涩、歧义丛生 |
三、法律效力等级错乱、体系交叠 |
四、内外双轨、烟硝难止 |
五、历史问题不容再留 |
结语: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 |
第五章 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 |
第一节 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 |
一、外资合法敌意收购模式 |
二、现行法制的反收购设置适用 |
第二节 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 |
一、现行法制下禁止或有限制的反收购措施 |
二、国家安全审查机制阙如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 |
一、完善竞争市场之进路 |
二、完善外资并购法制之建议 |
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 |
案例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等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农业保险 |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 |
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依据 |
3 三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发展实证分析 |
3.1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
3.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
3.3 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
3.4 新疆建设兵团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
3.5 三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异同点比较分析 |
4 三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探析 |
4.1 三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成功的经验总结 |
4.2 三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三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存在问题原因探析 |
5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规范各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 |
5.2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 用效率 |
5.3 坚持自愿与适度强制相结合,为提高参保率提供制度保障 |
5.4 巨灾风险的分散与预防 |
5.5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保险意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农业保险的生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
1.1.1 研究的问题 |
1.1.2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对金融集团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金融集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3.3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企业与企业组织理论 |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组织 |
2.1.1 企业及其基本特征 |
2.1.2 企业组织形式 |
2.1.3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 |
第二节 企业组织理论的变迁 |
2.2.1 企业一般理论综述 |
2.2.2 企业组织变迁的理论 |
2.2.3 企业集团形成理论综述 |
第三节 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2.3.2 交易成本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2.3.3 影响保险企业交易成本的要素 |
第三章 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与产生的意义 |
第一节 保险集团公司的概念及类型 |
3.1.1 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
3.1.2 保险集团公司的类型 |
第二节 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背景和理论 |
3.2.1 保险集团化的实践背景 |
3.2.2 保险集团公司产生的基本的理论 |
3.2.3 保险集团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竞争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组织、产业组织与保险集团化 |
3.3.2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第四节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1 保险业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
3.4.2 保险集团化对保险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章 我国保险集团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
4.1.1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阶段 |
4.1.2 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保险集团的产生与发展 |
4.2.1 监管孕育集团化 |
4.2.2 改制推动集团化 |
4.2.3 保险市场促进业内集团化 |
4.2.4 混业经营带动金融控股集团化 |
4.2.5 我国保险集团化的总体分析——动因与效果 |
第三节 我国保险集团化发展面临的风险分析 |
4.3.1 保险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五章 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公司的发展实践 |
第一节 国际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 |
5.1.1 全球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 |
5.1.2 保险金融集团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主要国家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 |
5.2.1 主要国际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 |
5.2.2 国外金融集团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
5.2.3 国外金融集团发展模式 |
5.2.4 国外保险(金融)集团业务整合模式 |
第三节 国际保险(金融)集团化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5.3.1 保险(金融)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
5.3.2 保险集团化经营的模式选择 |
5.3.3 保险金融集团化发展模式选择 |
5.3.4 保险集团的组建方式 |
第六章 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我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与选择 |
6.1.1 专业化保险公司应将依然得到发展 |
6.1.2 保险公司向集团转化的状况依然存在 |
第二节 保险集团化发展阶段及组织形式的选择 |
6.2.1 保险集团化发展的阶段 |
6.2.2 金融混业趋势下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 |
第三节 完善保险集团的治理结构 |
6.3.1 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 |
6.3.2 保险集团公司治理 |
第四节 保险集团的经营战略 |
6.4.1 经营战略的概念及类型 |
6.4.2 保险集团公司战略导向功能——对行业的影响 |
6.4.3 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经营战略选择 |
6.4.4 战略控制——提高集团经营效率的保证 |
第五节 整合保险集团的业务模块 |
6.5.1 现有保险集团的业务体系 |
6.5.2 金融资产弱专用性:金融保险业务互动的基础 |
6.5.3 金融保险业务互动方式概述 |
6.5.4 当前保险集团内业务互动的主要形式 |
第六节 健全保险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 |
6.6.1 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 |
6.6.2 建立保险集团风险管理制度 |
6.6.3 构建保险集团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第七章 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 |
第一节 国外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模式及比较 |
7.1.1 金融监管模式的三种理论划分方式 |
7.1.2 金融监管的实践模式 |
7.1.3 保险集团监管的特殊性 |
7.1.4 国外监管模式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的监管 |
7.2.1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 |
7.2.2 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现状 |
7.2.3 我国金融保险集团的监管亟待改革 |
7.2.4 我国保险监管模式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人保公司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座谈会述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凤凰金梦(上、中、下集)[J]. 谭锦旭,谭凯伦. 电影文学, 2019(05)
- [2]TB财险东莞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研究[D]. 尤晓庆.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3]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方式研究[D]. 蔡利.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4]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5]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研究[D]. 贾广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6]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 ——兼论我国船舶抵押制度的完善[D]. 刘安宁.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9)
- [7]新形势下人保财险九江分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李志超. 南昌大学, 2010(02)
- [8]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D]. 谢银玲.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5)
- [9]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等地为例[D]. 严寒冰.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保险集团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薄滂沱. 南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