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民族融合进程中的双语——满语衰落原因考证Ⅱ

论东北民族融合进程中的双语——满语衰落原因考证Ⅱ

一、试论东北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双语现象——满语衰亡原因考证亡二(论文文献综述)

龚婷[1](2020)在《地缘环境与身份认同:阿来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提出

尚巾斌[2](2018)在《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在语言生态环境和语言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湖南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表现,探究导致该地区土家语濒危的原因,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挽救土家语免于走向灭绝所进行的土家语“接龙”和“传承”语言教学,祈望在国际濒危语言复兴与保持研究的背景下,探索适合湘西地区土家语有效复兴的特色有效之路,维护地区语言生态平衡。本研究基于以下动因;在全球化进程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产生了语言求同需求,导致以强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力量为依托的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包围和入侵,造成大量少数族裔迫于压力放弃母语,转用强势语言,引起众多弱势语言濒危,造成全球语言多文化样性减少。土家语正是其中极速走向濒危的语言之一。本研究首先概览了世界和中国语言生态格局,梳理了世界和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发展与成果,提出了研究设计与问题。进而对语言濒危研究的视角理论生态语言学进行了概念、发展、内涵范式的综述,并进一步详述了语言赖以生存的语言生态系统理和导致语言濒危的内生态环境与外生态环境构成。在理论要义的指导下,笔者深入到湘西土家语保留区龙山县、永顺县对山乡九年制学校100位4年级和7年级学生就土家语的使用活力和语言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了湘西地区土家族在家语语言代际传承、族群语言态度、语言使用人口及其比例、以及语言使用域等方面的濒危表现。同时,笔者深入靛房镇石提村展开了土语言濒危现状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手段,深入进行土家族语言态度的个案研究。论文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范式,探析湘西地区土家语在纵向历史进程中走向濒危的外部语言环境和内部语言环境。笔者认为,土家语和土家族长期处于中原汉语言文化的包围之中,中央历代王朝对家族地区的统治和汉语言文化教育的推广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外部主导力量;而土家语自身结构与汉语在语言谱系和类型学上的亲缘关系,使得土家语在与汉语的生态接触中,容易受到强势汉语的影响。根据语言生态接触的理论观点,土家语母语人习得汉语的难度相对较小,这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土家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导致了土家语在音系、词汇、句法等层面均明显受到汉语的影响,语言结构呈现向汉语靠拢的趋势,这是土家语濒危的结果和表现。最后笔者总结了世界濒危语言复兴运动成功案例和教学模式,并在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框架下,对湘西地区的土家语传承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对教学点的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管理部门进行的大量走访和调查基础上,对湘西地区土家语的复兴和保持教育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理论和视角入手,运用语言人类学方法和田野调查探索湘西地区土家语的濒危和复兴与传承教育实践,丰富了中国濒危语言的研究内涵。本研究对科学、客观地认识土家语的濒危原因,引导土家人对母语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语言态度、采取逆转语言转用的有效应对策略有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对地方政府规划土家语、汉语或者苗语、汉语的双语双文教学,制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双语或多语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葛煜宇[3](2016)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丹东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辽东半岛最东端。从方言地理学角度分析,本地区“半岛式”地理格局方言发展兼具封闭和开放的特征,既能“存古”,又可“纳新”。丹东方言可分为东北官话和胶辽官话两个片区,同时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长期共存接触并施加影响,潜在研究价值巨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本区方言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研究工作未能充分开展,研究成果较少。本文结合生态语言学相关理论,以丹东地区方言词汇系统为切入点,在丹东市区、凤城市、东港市、宽甸县四地开展方言田野调查,采用共时比较和历时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丹东方言词汇系统尝试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在分析词汇系统的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策略提出自己的建议。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分为五章,一、二、五章为重点论述部分。绪论在介绍本地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地区的方言研究概况进行梳理,并着重于辽宁地区方言词汇系统研究成果,指出丹东地区方言研究现状,提出以生态语言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的构想。并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等角度明确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的目的意义。为了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丹东地区的方言词汇特点,本文根据丹东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历史人文等特点,确定了调查研究的对象范围,选取分布各地的六个方言调查点进行实地考察。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分册相关要求为基准,选取二十四位方言调查合作人进行方言调查和现场录音,并将合作人按老男、青男、老女、青女四个年龄层次进行划分,附列基本的自然信息。第一章主要从丹东方言词汇共时表象的角度进行描写分析。结合前期的方言调查结果,参照几种方言词典的词条,分东北官话区和胶辽官话区对丹东方言的方言特征词进行描写,同时将调查总结得到的丹东方言特征词与普通话相应词条进行共时比较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系统小结。第二章主要从丹东方言词汇历时表象的角度进行描写分析。在东北官话片区,以“满语词”为例,通过分析本片区方言词汇系统中不同词性词语的满-通古斯语言的底层残留,发掘阐释底层表象的原因及此种“语言生态接触”对本区汉语方言词汇的历史影响;在胶辽官话片区,通过与丁惟汾《俚语证古》、董绍克《山东方言词典》所记录的胶辽官话区方言特征词语的历时对比,在语言生态视野下,着重分析“闯关东”给丹东方言带来的“语言接触”的历时影响,并加以小结。第三章主要对丹东方言词汇系统中外来词和网络新词语的影响进行分析。这一部分主要立足语言生态视角,围绕本地区方言词汇中历时层面不断积累的外来词和共时层面持续存在的网络新词语两方面的接触影响进行阐释分析,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方言词汇的实例,分析丹东地区居民对于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对于语言接触的态度和运用问题。第四章进行专题分析。通过生态语言学理论分析丹东方言系统中处于官话片区过渡地带词汇系统和南部宽甸地区“朝满汉混用语”的特点、成因以及其对于丹东方言词汇生态系统及方言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为下一章针对丹东方言发展实际的保护性措施提供可供参考的材料。第五章主要进行丹东城市语言发展战略对策的研究。在前期方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语言接触”的可能影响的理论阐释,同时结合丹东地区方言词汇系统的历史进程与现阶段的生态发展现状,指出方言保护的紧迫性和相关措施的必要性,阐明在实际的方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丹东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结语在前文基础上系统总结丹东方言词汇生态系统特征:从共时角度分析,丹东方言为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提供了一定的语料来源,对其定型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而普通话与方言两大“语言生态系统”融会贯通与交互影响的过程不仅保证了民族共同语在依托东北方言(包括丹东方言)的基础上能继续保持强大生命力,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方言的地域适应性。从历时角度来看,本地区方言词汇系统特征的最终形成一方面来自辽东地区汉语系统内部词汇系统的发展积累,另一方面源于本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语汇(东北官话区)或周边地区方言词汇(胶辽官话区)的外部接触影响。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或方言间的接触对于丹东地区方言系统本身及其语用主体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深远。论文以丹东方言生态系统实际入手,阐释城市方言保护的意义,提出科学合理保护方言的策略。最后指明论文不足与亟待进步之处,对未来如何运用语言新理论与方言研究实践相结合进行展望。

瞿继勇[4](2014)在《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态度属于社会心理范畴,具有复杂性、内潜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作为一种经由长期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深植于语言人心理底层的语言信念,语言态度也深刻影响着语言人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从而也直接关系着一种民族语言的活力与一个民族的命运。湘西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语言资源丰富,语言接触频繁,语言变异复杂。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少数民族语言人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也随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并深刻影响着这些民族语言的命运。目前,土家语已经成为极度濒危的语言,而苗语、侗语、瑶语等几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在语言濒危的历程中,语言人语言态度的转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调查研究、访谈、比较等研究方法,探寻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人的语言态度,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状况,探析不同民族间语言态度差异,找出影响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人语言态度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语言态度的措施,探寻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机制和保护措施。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的动机与目的、研究的对象与意义、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述评。第二、三、四、五章简要介绍了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族源与形成、语言特点,详细分析了这四个民族的语言态度、语言使用、语言认同状况及其成因。第六章对比分析了湘西地区土家族与苗族的语言态度差异,探讨了差异形成的民族心理动因、经济动因及语言文化动因。结语部分,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发现与结论。研究发现:苗族、侗族的母语态度偏积极正面,土家族母语态度偏消极负面,白族的语言态度偏积极正面;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对于母语亲和力的评价显着高于母语实用性评价;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语言态度三要素之间及其与整体态度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对普通话具有高度认同,双语、双言能力较强,语言能力差异主要产生于性别与年龄层;汉语方言已成为湘西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际用语,普通话在外部语域一些特定场合时有较高的使用率。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构想,即重视语言态度的培育,提高少数民族学习、保护本族母语的积极性;明确责任主体,发挥政府、学校、家庭三方连动效应;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语言文化事业的共荣等。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第一,本研究是在国内首次对湘西地区几个较大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进行全面调查,为掌握语言省情、语言国情提供了较信实的材料;第二,本研究将语言态度调查与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认同、民族认同等结合起来进行,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研究语言态度与语言行为的关系;第三,本研究将湘西自治州境内两大世居少数民族——土家族与苗族的语言态度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语言态度形成与语言濒危的动因;第四,本研究将濒危语言的保护与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语言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探寻濒危语言保护的长效机制与动能。总之,本研究不仅将对社会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保护机制与措施的探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当地民族教育的发展、当地语言政策的制定与湘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戴克良[5](2013)在《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着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永斌[6](2011)在《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语言学将语言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认为多样化程度高的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和谐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境内某些少数民族语言,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语言的多样化和语言生态的和谐。在一个多语共存的区域,必然存在语言的冲突与竞争,而语言和谐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语言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和谐。因此,对语言多样性的维持,不仅是为了保护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为了建构不同民族间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和谐。黔西北地区居住着汉、彝、苗、白、布依、仡佬等35个民族以及穿青人、蔡家人等未识别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当地不同语言分布密集,各民族使用、兼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情况比较普遍,语言使用的发展变化也十分复杂。因此,研究黔西北民族杂居区的语言生态,在语言的社会功能研究和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方面都具有理论意义,也能为语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现实依据。本文以生态语言学提倡的“语言多样性”理论为框架,从黔西北民族杂居区的语言生态系统出发,考察影响语言生态的内外因素,探讨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和谐与语言保护问题。本文除导论和结束语以外,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调查论述:第一章:概述黔西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和语言生态格局。首先,从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环境、民族人口及分布格局等方面简要介绍黔西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其次,通过对黔西北地区主要语言的分布及其音系等基本情况的介绍,阐述该地区多语共存的语言生态格局,并分析语言生态格局的成因;第三,介绍黔西北地区语言关系的演变情况,分析民族杂居区双语或多语现象的普遍性和不同语言在使用上的层次性特点,概述不同类型民族杂居区域的语言生态状貌及其分布格局。第二章:对比分析黔西北地区各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机制。本章对调查点的汉语、彝语、苗语、仡佬语、布依语和蔡家话的语音结构、规则结构(包括语义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族群接触和语言接触中各语言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考察黔西北民族杂居区多语接触中语言的内部生态和谐状况。第三章:以毕节市大屯彝族乡三官彝汉杂居村落彝族的语言使用为个案,调查分析黔西北单一民族相对聚居型区域少数民族的双语生态。本章首先对三官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次,考察彝、汉语言接触中词汇的发展;第三,从彝族彝、汉双语使用的能力、双语掌握的途径和目的、语言态度等方面,考察黔西北单一民族相对聚居型区域少数民族双语生态的社会基础。第四章:以大方县鼎新彝族苗族乡同心村为个案,调查多民族散杂居型区域各民族的语言使用与多语和谐情况。首先介绍同心村的民族、语言和调查的基本情况;其次,从同心村苗族、彝族、布依族语言使用情况和使用特征,多语使用的场合、多语习得的途径等方面考察黔西北多民族散杂居型区域语言生态的现实状况;第三,通过对不同民族母语能力的统计调查,分析黔西北多民族散杂居型区域大多数少数民族在稳定使用母语的同时,青少年母语能力部分减退和汉语强势地位的形成原因。第五章:以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仡佬族母语生态为个案,分析黔西北少数民族转用汉语型区域多语接触中仡佬族母语内部结构的变异情况,并调查仡佬族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首先介绍红丰村仡佬族及其母语的基本情况;其次,对比仡佬语与大方彝语语音结构的特点,分析仡佬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借用方式;第三,探讨语言接触引发的仡佬语语序演变;第四,从语言能力、语言评价、语言倾向与语言期望等角度调查了解仡佬族的语言态度及其对多语使用和母语保持的影响。第六章:以“知晓度”、“知晓率”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衡量黔西北民族杂居区各民族对国家和地方现已颁布的有关语文法规的知晓水平,了解语言人对语文法规的认识情况,获取他们对自身语言行为的评价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了解语文法规在民族杂居区的推广普及情况,分析政府相关举措的实施效果,为语文法规的深入施行提供一定的社会基础参数,为民族杂居区语言多样化的保护引发国家层面的宏观思考。第七章:总结分析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首先根据对三种类型民族杂居区域的调查结果,总结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的特点;其次,按不同类型的民族杂居区域论述语言生态发展的趋势;最后,分析影响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语言保护提供思路。第八章:基于前文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黔西北民族杂居区和谐共生的多语生态保护问题。本章着重分析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并从生态学、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民族杂居区语言资源的保护加以思考,最后提出几项保护语言生态的策略和措施。本文通过多项具体指标的社会调查获得研究数据,运用定量研究和社会统计方法,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客观地描述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和语言生活的真实面貌。研究意义在于如下两方面:1、尝试将生态语言学应用到对黔西北民族杂居区复杂的语言环境的调查分析中去;2、试图运用生态语言学的原理来解决黔西北民族杂居区维护语言多样性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问题。

徐佳[7](2010)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语言求同已成为世界语言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趋势,众多使用人口少、功能弱的语言面临着被强势语言所代替的威胁。作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着特征的某些人类语言正在加速走向濒危与消亡。语言濒危现象的加剧破坏了语言生态体系固有的平衡,是对语言、文化多样性格局的严峻挑战,并由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语言生态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濒危语言问题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进入了生态语言学家关注的视野。受到生态学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学流派——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交叉学科。它把语言视为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语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依存关系作为基本的理论出发点,主张从语言与外部环境及其自身环境的相互依存和作用关系出发分析研究语言;而语言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并与之具有类似的同构关系。这一思想与传统语言学将语言视为自足的结构系统截然不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初形成以来,生态语言学已迅速扩展到研究语言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各个理论和应用领域。中国属于世界上少数几个语言种类繁多的国家之一,语言资源极其丰富。在我国,语言濒危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处于弱势或濒危状态的语言种类也较多。在生态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有关理论的启发下,本课题把中国的濒危语言确定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生态语言学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考察濒危语言现象,探讨影响制约语言濒危所涉及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旨在发现人类语言的演变规律,特别是语言功能变化的规律。本研究借用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位等生态学概念,从宏观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层面来探究我国濒危语言的生存环境。不同层面的生态结构不同,研究的取向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改善语言生态环境的措施与对策,期望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语言生态的多样性,为构建和谐的语言使用环境以及保持人文生态体系的平衡发挥积极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所运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以及选题意义。第一章是文献回顾部分,阐明了濒危语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回顾了国内外濒危语言研究的进程,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综述了本课题运用的研究视角——生态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以及该学科的理论基础与重要观点。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的语言文字状况、中国濒危语言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中国濒危语言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层面来探究我国濒危语言的濒危成因。其中,宏观生态环境是指濒危语言所置身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微观生态环境主要涉及濒危语言自身及其使用者的一些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满语的濒危状态、濒危过程及濒危原因的深入系统分析,来阐明语言的生态环境对语言演变的制约作用。第六章试图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改善语言生态环境的举措,旨在运用多种方式维护语言文化的多元化格局。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概括了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同时反思了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刘彦臣[8](2010)在《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领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引入到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相关讨论之中,通过反思传统的“汉化”观和“新清史”派有关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的不足,认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推行、调整、强化、衰微的历史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指出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展开必要的学术回顾,提出以“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交代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首先回顾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及其对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形成的影响;接下来阐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的过程中,对“国语骑射”政策奠基性的种种努力;讨论清太宗皇太极在改族称为“满洲”的背景下,最终为后世确立“国语骑射”政策的历史过程。第二章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首先以“首崇满洲”的提出为切入点,考察顺治帝在入关之初推行“国语骑射”政策的状况;其次考察康熙帝通过兴办学校、开创“木兰行围”、加强骑射训练等举措贯彻“国语骑射”政策及其影响。第三章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首先以雍正帝“夷夏之辩”的出奇料理为切入点,考察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特点及成效;其次从杀曾静,立正统入手,来考察乾隆帝在“大一统”的旗帜下,为强化“国语骑射”政策而进行的八旗教育改革,钦定新清语、译刻满文《大藏经》、编撰《五体清文鉴》以及恢复“木兰行围”等措施及其影响。第四章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首先以木兰行围的兴衰与翻译科的存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及其原因;其次从“尚武精神”的延续与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两个方面来说明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并没有废止而是仍在延续。结论。回顾全文,并讨论全文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演进过程的特点是“变与不变”;二是清代“国语骑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廖冬梅[9](2006)在《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文中认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在现有的世居民族中,汉族较早进入新疆,与操不同语言的其他民族交错杂居、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共同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做着不懈的努力。汉族与操不同语言的其他民族聚居一处、相互往来,自然少不了语言接触,这样就出现了以民汉语言互学、民汉双语教育和民汉语文翻译为内容的民汉双语现象。中央王朝与新疆地方政权之间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保持的密切关系,更加使新疆的民汉双语现象如火如荼,长盛不衰。本文是在借鉴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以民汉语言互学、民汉双语教育和民汉语文翻译为主要类型的新疆民汉双语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做历时研究和描写,综合语言学、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翔实的中外文资料和调研资料,努力探索并概括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的关系。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言》,主要论述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的重要意义,介绍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同时,也介绍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是《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产生发展的历史回顾》,主要论述新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新疆的屯垦移民、古代新疆教育及翻译活动。 第三章是《近现代新疆民汉双语现象对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论述清至民国时期的双语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近现代振兴新疆双语教育的措施与特点、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影响。 第四章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双语事业》,主要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制订双语政策、实行双语教学、发展双语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情况。 第五章是《新时期的双语事业》,主要论述新时期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状况、新时期双语政策的完善情况、新时期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和语用选择以及从宏观角度对我区少数民族双语发展的趋向、政府的双语文政策进行研究。

熊英[10](2005)在《土家语衰落趋势刍论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的自主性和一切机能,来自赋形、使用这个语言的人。语言不是单纯的物理现象,而是一种人文现象。即使我们把语言转换、记录成物理的实在,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些物理实在背后的主宰,是使用这个语言的每一个人。所以,研究语言的活力问题,必须以语言群体的使用状况作为依据。语言使用状况材料的获得,一般借助以下两种调查方法:一是大范围多人口刮网式的广泛调查,二是小范围解剖麻雀式的局部调查。在科学论看来,这两种方法既各有利弊又互为补充。笔者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为此,笔者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为例,在细致的实地语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家语衰落趋势进行探讨。 全文共分以下几个部分:一、土家族族源、人口分布、形成的时间、居住区域历史沿革简介。二、历史以来土家语的研究状况和主要观点,简述前人有关土家语系属、语言功能、语言结构、语言濒危情况的研究情况。三、土家语逐渐衰亡的现象与原因探究。详述坡脚乡万龙村及坡脚乡的语言使用情况,分析土家语衰落的语言因素及非语言因素等各种因素。四、结论与余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土家语社会功能发生了显着变化,使用人口锐减,

二、试论东北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双语现象——满语衰亡原因考证亡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东北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双语现象——满语衰亡原因考证亡二(论文提纲范文)

(2)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1.1.2 中国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1.2 国际濒危语言研究综观
        1.2.1 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濒危语言的重视与保护措施
        1.2.2 国际濒危专项基金和组织机构
        1.2.3 濒危语言会议、学术着述
        1.2.4 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中国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
        1.3.1 发展历程与成就
    1.4 濒危语言的界定维度研究
        1.4.1 国际界定维度
        1.4.2 中国濒危语言标准体系的研究
    1.5 濒危语言研究价值
        1.5.1 濒危语言的精神层面价值
        1.5.2 濒危语言的实用层面价值
    1.6 研究设计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6.2 研究问题与方法
        1.6.3 研究意义
        1.6.4 论文结构
    1.7 小结
第二章 生态语言学理论综述
    2.1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形成
        2.1.2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发展
    2.2 生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范式——从“语言生态学”到“生态语言学”
        2.2.1 豪根范式——语言生态学
        2.2.2 韩礼德范式——生态语言学
        2.2.3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2.3 生态语言学研究现状
        2.3.1 生态语言学国际研究现状简述
        2.3.2 生态语言学国内研究现状
    2.4 生态语言学产生与发展的哲学溯源
        2.4.1 整体论思想为生态语言学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4.2 生态学理论提供的表达方式
        2.4.3 早期朴素生态语言观提供的思想基础
    2.5 语言生态观隐喻批评
        2.5.1 生态与生态学
        2.5.2 “语言生态”隐喻证伪
        2.5.3 “新”语言生态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言生态系统与语言生态环境
    3.1 语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关联
        3.1.1 结构
        3.1.2 关联
    3.2 语言系统的生态环境
        3.2.1 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3.2.2 自然结构环境
        3.2.3 社会结构环境——经济因子、民族因子、政治因子、宗教因子
        3.2.4 文化结构环境—物质因子、思维因子、观念因子、习俗因子
        3.2.5 人群系统—意向因子、情感因子、心理因子
    3.3 语言接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家语濒危现状调查研究
    4.1 土家族与土家语简介
        4.1.1 土家族概貌
        4.1.2 土家族族源考
        4.1.3 土家语语言与文字
    4.2 土家语濒危的界定标准
    4.3 土家语语言活力评估调查
        4.3.1 土家语代际传承现状
        4.3.1.4 土家语使用人口绝对数量
        4.3.1.5 土家语使用人口占语言总人口的比例
        4.3.1.6 土家语地理范围分布的缩小
        4.3.2 土家语语言态度调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家语濒危的外生态环境
    5.1 土家语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改观
        5.1.1 地理交通的改观
        5.1.2 气候与景观的改变
    5.2 社会结构环境改观引起的语言转用
        5.2.1 土司制度下的政治汉化与当地汉化进程
        5.2.2 清朝“改土归流”变革加剧土家族汉化
        5.2.3 汉语汉学教育加速土家族转用汉语的进程
        5.2.4 汉族人口大量迁入促使“土、汉”语言文化接触
        5.2.5 经济活动方式的革新导致对汉语需求的扩大
    5.3 土家族文化结构对土家语发展的制约
        5.3.1 宗教习俗因子
        5.3.2 语言观念因子
    5.4 .土家族社会心理因素与土家语濒危
        5.4.1 情感因子
        5.4.2 认识因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
    6.1 土家语、汉语的语言谱系关系与土家语濒危
        6.1.1 土家语与汉语的语言类型距离
        6.1.2 土家语与汉语音系结构的类同
        6.1.3 土家语词汇结构与汉语词汇结构相似
    6.2 语言生态接触与土家语结构的改变和功能退化
        6.2.1 土家语语音受汉语的影响
        6.2.2 土家语词汇受汉语的影响
        6.2.3 土家语语法受汉语的影响
    6.3 土家语书写系统的缺失与土家语濒危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家语的保持与复兴的生态对策
    7.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的理论与实践
        7.1.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理论综述
        7.1.2 世界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成功案例
        7.1.3 启示与借鉴
    7.2 语言规划与土家语的保持、复兴
        7.2.1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地位规划
        7.2.2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本体规划
        7.2.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习得规划
    7.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反思与建议
        7.3.1 湘西自治州双语教育的战略失误与新定位
        7.3.2 土家语复兴中的规划建议
        7.3.3 倡导土家语的声望规划
    7.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家语语言活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一)
附录三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二)

(3)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丹东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地区概况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五)研究材料与方法
    (六)方言调查人简介
一、丹东方言词汇语言生态共时表象研究
    (一)对丹东方言“方言特征词”的分区描写
    (二)丹东地区方言特征词与普通话的共时比较分析
    (三)小结:丹东方言词汇语言生态的共时表象分析
二、丹东方言词汇语言生态历时表象研究
    (一)丹东方言“东北官话区”的“满语词”的历时分析
    (二)“闯关东”对丹东方言“胶辽官话区”方言词汇的历时影响
    (三)小结:丹东方言词汇语言生态的历时表象分析
三、“外来词”与“网络新词语”对丹东方言词汇系统的影响
    (一)“外来词”对丹东方言词汇系统的历时影响
    (二)“网络新词语”对丹东方言词汇系统的共时影响
    (三)小结: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语言接触态度及运用分析
四、丹东方言词汇语言生态专题研究
    (一)丹东官话方言“过渡区域”方言词汇系统研究
    (二)宽甸地区“朝汉满混用语”研究
    (三)小结:生态语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
五、从丹东方言词汇语言生态看语言发展战略与对策
    (一)“语言生态接触”的关系分析
    (二)丹东方言词汇生态状况分析
    (三)针对本地区方言的保护性措施
结语
    (一)全文观点的总结
    (二)本论存在的问题
    (三)课题意义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4)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1.1.1 研究动机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语言态度
    2.1 土家族概况
        2.1.1 土家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
        2.1.2 土家族的族源与土家族的形成
    2.2 土家语概况
        2.2.1 典籍文献中的土家语
        2.2.2 土家语的特点
    2.3 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语言态度
        2.3.1 湘西地区土家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2.3.2 调查数据与分析
        2.3.3 小结
    2.4 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
        2.4.1 语言与认同
        2.4.2 湘西地区土家族语言能力调查分析
        2.4.3 湘西地区土家族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
        2.4.4 小结
第三章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态度
    3.1 苗族概况
        3.1.1 苗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
        3.1.2 苗族的族源与苗族的历史形成
    3.2 苗语概况
        3.2.1 苗语概述
        3.2.2 苗语湘西方言的特点
    3.3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态度
        3.3.1 苗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3.3.2 调查数据与分析
        3.3.3 小结
    3.4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
        3.4.1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能力调查分析
        3.4.2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
        3.4.3 湘西地区苗族语言使用、语言能力与语言认知、语言情感的相关分析
        3.4.4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认同与苗语保护
第四章 湘西地区白族的语言态度
    4.1 白族概况
        4.1.1 白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
        4.1.2 白族的族源与白族的形成
    4.2 桑植白族语言的归属
    4.3 桑植白族的语言态度
        4.3.1 桑植芙蓉桥白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4.3.2 调查数据与分析
        4.3.3 小结
    4.4 桑植白族的语言认同与族群认同
        4.4.1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语言使用
        4.4.2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语言能力
        4.4.3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族群认同
        4.4.4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语言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相关分析
        4.4.5 小结
第五章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态度
    5.1 侗族概况
        5.1.1 侗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
        5.1.2 侗族的族源与侗族的形成
    5.2 侗语概况
        5.2.1 侗语概述
        5.2.2 湖南侗语特点
    5.3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态度
        5.3.1 侗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5.3.2 调查数据与分析
        5.3.3 小结
    5.4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
        5.4.1 湘西地区侗族语言能力调查分析
        5.4.2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
        5.4.3 小结
第六章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差异
    6.1 语言态度的比较研究
    6.2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的差异
        6.2.1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的差异
        6.2.2 小结
    6.3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形成的原因与机制探析
        6.3.1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的民族心理动因
        6.3.2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的经济动因
        6.3.3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的语言文化动因
结语
    7.1 发现与结论
        7.1.1 苗族、侗族的母语态度偏积极正面,土家族母语态度偏消极负面,白族民家话与汉语普通话的态度偏积极正面
        7.1.2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母语态度中的母语亲和力评价显着高于母语实用性评价
        7.1.3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
        7.1.4 语言态度三要素之间及其与整体态度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7.1.5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对普通话具有高度认同,双语、双言能力较强,语言能力差异主要产生于性别与年龄层
        7.1.6 汉语方言已成为湘西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际用语,普通话在外部语域一些特定场合时有较高的使用率
        7.1.7 对语言态度与语言行为、语言认同关系的再认识
    7.2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构想
        7.2.1 明确保护价值,提高族群成员的参与意识
        7.2.2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构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三、 老满文的创制
        四、 新满文的改制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一、 满语民间文学
        二、 满语翻译文学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一、 蒙古族
        二、 达斡尔族
        三、 鄂温克族
        四、 鄂伦春族
        五、 赫哲族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结论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6)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调查点的选择和调查研究方法
四、撰写思路和整体结构 第一章 黔西北地区概貌及语言生态格局
第一节 黔西北地区概貌
    一、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二、自然生境
    三、民族人口及分布格局
第二节 黔西北地区的语言生态格局
    一、当前的语言生态格局
    二、语言生态格局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语言关系的演变和多语使用的不对等性
    一、黔西北地区语言关系的演变情况
    二、多语现象的普遍性和多语使用的不对等性
    三、不同类型民族杂居区域的语言生态概貌 第二章 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机制
第一节 语音结构的相互联系和比较
    一、辅音音位(音素)对比分析
    二、元音音位对比分析
    三、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语音及其特点
第二节 规则结构的内部机制和差异
    一、辅音和元音的组合关系
    二、词汇系统的生态结构
    三、句法系统的生态结构 第三章 单一民族相对聚居区少数民族的双语生态——三官彝汉杂居村落彝族个案调查
第一节 三官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
    一、三官基本情况简介
    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第二节 语言接触中词汇的发展
    一、彝语词汇中的汉语借词
    二、汉语词汇中的彝语底层
第三节 彝汉双语使用的社会基础
    一、双语能力调查统计
    二、双语掌握的途径和目的
    三、语言态度调查分析 第四章 多民族散杂居区的多语使用与语言和谐——鼎新彝族苗族乡同心村个案调查
第一节 人口分布及调查基本情况
    一、人口分布及语言概况
    二、调查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多语使用的现实状况调查分析
    一、语言使用特征
    二、多语使用的场合
    三、多语习得的途径
第三节 少数民族母语能力的减退和汉语强势地位的形成
    一、少数民族青少年本民族母语能力部分减退
    二、语言人的语言态度
    三、汉语优势地位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转用汉语型村落的语言生态与语言使用——红丰村仡佬族个案调查
第一节 调查点仡佬族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语言接触中的仡佬语语音词汇生态
    一、红丰仡佬语与彝语语音结构的比较
    二、红丰仡佬语中的汉语借词
第三节 语言接触引发的仡佬语语序演变
    一、红丰仡佬语绝对程度副词与中心词语序的三种形式
    二、仡佬语绝对程度副词位置的变异
第四节 仡佬族多语使用的语言态度调查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
    二、语言评价与语言态度
    三、语言倾向与语言期望 第六章 国家语文法规的公众知晓及其社会应用调查
第一节 国家语文法规的社会应用
    一、语言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二、黔西北地区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地位和功能
    三、民族语言使用权益保障情况
第二节 国家语文法规的公众认知
    一、调查概述
    二、统计分析
第三节 公众对国家语文法规的实施情况
    一、调查说明
    二、统计分析
第四节 调查结论与思考
    一、调查结论
    二、国家语文法规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重要意义
    三、存在的问题
    四、对国家语文法规社会推广的思考 第七章 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的特点
    一、彝、苗、布依等语言仍具有较强的活力
    二、母语使用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
    三、语言竞争与和谐是黔西北民族杂居区多语共存的客观表现
第二节 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一、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的发展趋势
    二、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 多语和谐的语言生态保护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实意义
    二、语言保护是语言和谐和社会和谐的要求
第二节 语言保护问题的生态学理论思考
    一、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生态形式保持健康活力的基础
    二、语言内部的革新和改造是维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
    三、种群的和谐共生是语言保护的重要条件
    四、建立生态模型增强对语言保护的针对性
第三节 应对语言生态危机的基本策略
    一、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二、语言保护的几点策略和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 黔西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语言500词比较表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7)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濒危语言研究综述
    第一节:濒危语言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第二节:国外濒危语言研究概述
        (一) 对濒危语言的调查和资料的记录保存
        (二) 相关的理论探讨和研究
        (三) 问题与展望
    第三节:我国濒危语言研究进展
        (一) 我国濒危语言研究的进程
        (二) 我国濒危语言研究的成果
        1. 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界定标准
        2. 濒危语言的成因分析
        3. 濒危语言的演变规律及趋势
        4. 濒危语言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5. 对待濒危语言的态度与措施
第二章:生态语言学与语言生态观
    第一节:生态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生态语言学溯源
        1. 生态学的来源及其基本理论
        2. 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3. 生态语言观与生态文化提供的思想基础
        (二) 生态语言学的形成过程
        (三) 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生态语言学的概念与内涵
        (一) 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定义
        (二) 生态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三) 生态语言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一) 语言的多样性、能动性与持续性
        (二) 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 濒危语言问题
第三章:中国的濒危语言问题
    第一节:中国的语言文字状况
        (一) 中国是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二) 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
    第二节:中国濒危语言的概况
        (一) 中国濒危语言的现状
        (二) 中国濒危语言自古有之
    第三节:中国濒危语言的研究价值
        (一) 语言学价值
        (二) 文化价值
第四章:中国濒危语言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语言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中国濒危语言的宏观生态环境
        (一) 导致语言群体消解的自然环境因素
        (二) 引起语言转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1. 语言转用的不同类型
        2. 语言转用的不同性质
        3. 语言转用的原因
        (三) 推动语言汉化的政治环境因素
        (四) 影响语言选择权的经济环境因素
        (五) 促进汉语普及的教育环境因素
        (六) 迫使语言传承断代的家庭环境因素
        (七) 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三节:中国濒危语言的微观生态环境
        (一) 语言群体的意愿
        (二) 语言群体的语言态度
        1. 语言态度中的情感因素
        2. 语言态度中的认识因素
        3. 语言态度中的意向因素
        (三) 语言的结构系统退化
        (四) 缺乏本民族的文字
    第四节:语言濒危与消亡的根本原因
第五章:满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解读
    第一节:濒危状态的满语
    第二节:满语濒危的过程
        (一) 只使用满语的单语阶段
        (二) 满汉语并用的双语阶段
        (三) 基本上只使用汉语的单语阶段
    第三节:满语濒危的生态环境因素
        (一) 宏观生态环境因素
        1. 政治环境因素——“满汉联合”的国策
        2. 文化环境因素——倡导汉文化
        3. 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形态的变革
        4. 人口环境因素——满族分布的变迁和满汉民族的交融
        (二) 微观生态环境因素
        1. 满语文自身之不足
        2. 满族开放的语言观念和对汉文化的仰慕
    第四节:满语濒危的启示
第六章:改善中国濒危语言生态环境的举措
    第一节:最佳对策:双语的倡导和保持
        (一) 语言濒危和双语现象
        (二) 推行双语的意义
        1. 使用双语的优越性
        2. 两种语言的功能互补
        3. 普及双语观念的重要性
    第二节:综合措施:我们的态度和责任
        (一) 增强语言濒危的忧患意识
        (二) 提升语言的使用程度
        (三) 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四) 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语言政策
    第三节:和谐的守望:语言的协同进化
        (一) 语言之间的共生机制
        (二) 语言多样性的价值
        (三) 语言的协同进化
结语
    一、语言濒危:全球范围的语言生态危机
    二、我国濒危语言的历史与现状
    三、我国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四、对本研究课题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8)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主题
二、学术回顾
三、理论方法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入关前“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第一节 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骑射传统
    一、满洲先民的语言文字
    二、满洲先民的骑射传统
第二节 努尔哈赤与“国语骑射”政策的奠基
    一、“我是谁”
    二、满文的创制与推行
    三、崇尚“骑射”与改造“大箭”
第三节 皇太极与“国语骑射”政策的确立
    一、“我是满洲”
    二、改进满文
    三、保持骑射,确立国策 第二章 顺治、康熙时代“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第一节 顺治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推行
    一、“首崇满洲”
    二、推行满文的举措
    三、推行骑射的举措
第二节 康熙帝与“国语骑射”政策的贯彻
    一、“满汉一体”
    二、贯彻“国语骑射”政策的举措 第三章 雍正、乾隆两朝“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第一节 雍正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一、“夷夏之辩”
    二、对“国语骑射”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乾隆帝对“国语骑射”政策的强化
    一、杀曾静,立正统
    二、加强“国语骑射”教育
    三、一统同文之盛
    四、恢复“木兰行围” 第四章 清朝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与延续
第一节 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衰微
    一、“木兰行围”的继续与终止
    二、翻译科的多易与停废
第二节 清代后期“国语骑射”政策的延续
    一、“尚武精神”的延续
    二、满语文的“国语”地位不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9)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新疆地理人文概况
    第二节 新疆历史发展概况
    第三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基本史料与研究成果
        二、选题的目的
        三、选题的意义
    第四节 论文的总体设计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及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从新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看新疆民汉双语现象
        一、汉王朝与西域地区的政治交往为民族融合、民汉双语现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汉双语现象的发展具有了更广阔的环境
        三、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汉双语现象的进一步发展
        四、隋唐时期新疆和祖国内地的联系使汉语文在新疆得到广泛传播
        五、从宋元明时期新疆和祖国内地的联系看新疆民汉双语现象
        六、中原文化向西域传播的轨迹
    第二节 新疆的屯垦移民与新疆民汉双语现象
        一、西汉至南北朝时期新疆的屯垦与汉语汉文的传播
        二、唐、宋、元、明时期新疆的屯垦移民与汉语
        三、清代的屯垦移民与民汉双语
    第三节 古代新疆教育及翻译活动与新疆民汉双语现象
        一、汉代至魏晋时期新疆教育及翻译活动与新疆民汉双语现象
        二、唐宋元明时期新疆教育及翻译活动与新疆民汉双语现象
第三章 近现代新疆民汉双语现象对新疆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清至民国时期的双语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清朝政府的双语政策与新疆社会
        二、民国前期的双语政策与新疆社会
        三、民国后期的双语政策与新疆社会
    第二节 近现代振兴新疆双语教育的措施与特点
        一、振兴新疆双语教育的动因
        二、振兴新疆双语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三、振兴新疆双语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清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汉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一、汉语借词
        二、少数民族语借词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双语事业
    第一节 制订双语政策
    第二节 实行双语教学
        一、60年代新疆实行双语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双语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
    第三节 发展双语新闻广播出版事业
        一、报纸
        二、广播
        三、出版
        四、50-70年代新疆双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新时期的双语事业
    第一节 新时期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状况调查
        一、阿尔泰地区双语教育调查
        二、和田地区双语教育调查
        三、边远贫困地区双语教育的特点
        四、边远贫困地区双语教育的难点
        五、边远贫困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现实途径
        六、察布查尔锡伯族多语现象成因及双语教育现状
    第二节 新时期双语政策的完善
        一、新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及现状
        二、新时期我区汉语文教学事业的大发展
        三、我区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四、科学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双语-民汉语言文化的互动和共生
    第三节 新时期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和语用选择
        一、新时期双语类型
        二、双语者的语用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在读期间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致谢

(10)土家语衰落趋势刍论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土家族族源、分布、沿革简介
    1.1 土家族的族源
    1.2 土家族的人口分布
    1.3 土家族形成的时间
    1.4 土家族居住区域历史沿革
第二章 土家语研究的情况及其主要观点
    2.1 土家语的研究情况
    2.2 关于土家语的系属
    2.3 关于土家语的使用状况
    2.4 土家语是一种濒危语言
第三章 土家语逐渐衰亡的现象与原因探究
    3.1 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语言使用情况
        3.1.1 坡脚乡万龙村概况
        3.1.2 语言使用概况
        3.1.3 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言使用情况
        3.1.4 不同职业的语言使用情况
        3.1.5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
        3.1.6 学校用语情况
        3.1.7 家庭用语情况
        3.1.8 社交用语情况
        3.1.9 坡脚乡其它村语言使用概况
    3.2 土家语衰退的非语言因素
        3.2.1 民族自我意识因素
        3.2.2 政治因素
        3.2.3 经济因素
        3.2.4 社交因素
    3.3 土家语衰退的语言因素
        3.3.1 语言态度
        3.3.2 语言使用
        3.3.3 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原因
第四章 结论与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试论东北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双语现象——满语衰亡原因考证亡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缘环境与身份认同:阿来文学书写研究[D]. 龚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2]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D]. 尚巾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3]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丹东方言词汇研究[D]. 葛煜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4]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D]. 瞿继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5]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戴克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6]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 张永斌.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7]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 徐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4)
  • [8]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D]. 刘彦臣.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9]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 廖冬梅. 新疆大学, 2006(12)
  • [10]土家语衰落趋势刍论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为例[D]. 熊英. 广西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论东北民族融合进程中的双语——满语衰落原因考证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