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反分析方法的沉桩过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颖[1](2020)在《软土地层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施工变形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极大的促进了基坑工程发展。为满足高层建筑、地铁车站的建设需要,基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深度也越来越深。与此同时,位于城市密集建筑区域的基坑施工将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不仅要求满足自身的安全稳定,还要保证附近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基坑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其开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空效应也逐渐被重视。基于此,本文以上海市虹桥商务区核心区03北地块项目2三角形基坑工程为背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与优化对比等多种手段,对软土地区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开展系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井流理论为基础,在降水过程中将基坑视为大井,考虑基坑围护结构的隔水作用计算得到基坑外任意距离处地下水位值;通过计算土层附加应力来计算坑外土体竖向位移;运用剪切位移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推导了由于基坑降水导致邻近工程桩桩周地基土再固结沉降导致桩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是否考虑隔水作用和距基坑距离的影响。(2)采用两阶段法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墙后管廊位移。首先基于弹性平面应变问题控制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计算墙外土体位移分布,将土体二维位移解答扩展至三维空间,得出墙后土体位移的空间分布表达式;随后将管廊-土体相互作用模型简化为Winkler地基-梁模型,计算给定土体位移作用下管廊的变形;最后将理论解答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结合上海市虹桥商务区核心区03北地块项目2三角形基坑工程,采用现场动态监测反馈分析的方法,对软土地层复杂环境条件下异形深大基坑施工引起的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变形规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三角形基坑围护结构的时空效应,以揭示软土地区三角形深大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机理。(4)对软土地层复杂环境条件下异形深大基坑施工引起周围管线和建(构)筑物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探究基坑开挖卸荷与周围地层和邻近建(构)筑物的相互作用机理,总结邻近管线和建(构)筑物由于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的变形规律。(5)以上海市虹桥商务区核心区03北地块项目2三角形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复杂环境条件下三角形基坑施工引起的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变形规律展开系统研究,并通过变换不同的基坑开挖方式和支护型式,对比不同方案下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变形,对基坑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熊根,尚进,和庆冬,李炜[2](2020)在《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可打性及疲劳损伤分析》文中指出大直径单桩基础已被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场项目中,由于海洋工程地质的复杂性,大直径钢管桩的可打入性以及由打桩所引起的疲劳损伤日益受到重视。依托某海上风电场大直径单桩基础沉桩工程,基于现场沉桩数据,通过反分析方法确定单桩基础打入性分析的主要参数,借助GRLWEAP软件建立动力沉桩计算模型,并获得打桩过程中的实际土阻力。同时,采用基于Miner线性损伤理论的S-N曲线,研究了打桩过程中桩身截面的累计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反分析法所得的实际土阻力与API规范法所得结果趋势基本一致,其最大疲劳损伤主要出现在单桩基础顶部圆锥过渡段以及变壁厚段。
舒计城[3](2020)在《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机理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钉墙因施工方便、经济高效常用于硬土地层的基坑支护,但基坑侧向和坡顶竖向变形较大。托换桩常用来控制既有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将托换桩与土钉墙联合形成的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当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建筑物基础沉降时,托换桩将原来由天然地基承受的部分荷载转移到托换桩上,减小了由邻近建筑物荷载和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侧向土压力,托换桩与土钉墙共同承担侧向土压力和限制基坑及邻近建筑物变形,构成了托换桩-土钉墙-上部结构(邻近建筑物)共同作用体系。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对邻近建筑物基础的预防性托换属于主动保护。目前对于这一新型支护结构研究甚少,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此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破坏模型和变形控制机理》(No.41272281)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ZR2012EEM016),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为该技术的优化设计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依据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开展了托换桩单桩内力与变形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托换桩单桩的有限差分格式。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将有限差分计算值与工程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有限差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两种结果桩身弯矩呈S型分布,每一种结果桩顶都存在一个负弯矩;有限差分位移计算结果和实测值位移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呈现“鼓肚”状;无论是剪力值还是剪力作用位置,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好的贴近。(2)依据水平刚度分配作用在土钉与托换桩上的土压力,提出了考虑P-Δ效应的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托换桩桩身位移、地表沉降、托换桩弯矩、桩侧土压力、土钉轴力等,考虑P-Δ效应的计算结果与室内模型实验实测值较为吻合,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托换桩承担了部分既有建筑物的荷载,导致建筑物荷载传递到基坑侧壁的土压力减少,减少的土压力产生的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要大于桩顶荷载P所引起的附加位移和附加弯矩。同时桩顶荷载P所引起的附加水平位移也会引起土钉部分受力,土钉受力反过来限制基坑侧向变形。(3)由现场案例监测结果可知,托换支护法桩身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位移曲线呈现“鼓肚式”;随着基坑的分步开挖,坡顶沉降不断增大,坡顶沉降呈现“凹槽形”曲线分布,距离基坑4-5m位置坡顶沉降最大。土钉轴力大小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形”分布;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托换桩桩径、托换桩桩间距、土钉长度、土钉竖向间距、土钉预应力、托换桩嵌固深度、坡顶荷载等参数对托换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托换支护法影响参数分析中,随着土钉预应力的增加,桩身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减小,但是当预应力超过40 k N后,位移和弯矩减小幅度不明显,因此托换支护法存在一个临界预应力。(4)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托换桩竖向失稳、托换桩侧向失稳、土钉抗拔破坏和整体失稳破坏四种破坏模式,同时得到不同参数对基坑整体失稳破坏的影响规律。基于对数螺线型破坏机构,推导了作用在基坑上的内能耗散率与外力功率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下托换支护围护结构的稳定性理论计算方法。(5)依据工程结构性能要求,提出了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应用于基坑工程时的设计步骤及设计计算方法。总结归纳了托换桩内力与变形计算公式及土钉轴力计算公式;在托换微型桩单桩承载力估算基础上,给出了托换桩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并提出了托换支护法中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嵌固深度应该满足抗倾覆验算、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整体稳定性验算。(6)依托某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桩锚支护、地连墙支护实测结果。在建筑物沉降方面,地连墙+锚索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在保护既有建筑物方面具有优势。通过托换支护法结构与桩锚支护结构对比,托换支护法结构要优于桩锚结构,托换支护法托换桩具有减沉桩的特点;比较三种结构下侧向位移的变化曲线,地连墙结构优于托换支护法结构,托换支护法结构优于桩锚结构。
刘占冲[4](2020)在《基于静载试验的预应力管桩基础最终沉降量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对建筑物进行基础设计时,高层建筑的桩基沉降属于其中的关键性参数,桩基的沉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才行。从大量的工程实践情况来看,建筑物的稳定性与桩基沉降之间关系紧密,尤其是对于那些复杂的建筑物,或者高层建筑物,更应该有效地预测其沉降,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选择分析的工程实例为邯郸市某住宅楼工程桩基础,对其进行静荷载试验,在ABAQUS中搭建了一个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型,然后与实际测试得到的静载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的吻合度较高。通过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建筑物地基沉降观测数据,来验证在桩基沉降中应用ABAQUS具有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包括:(1)通过将静载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拟计算值要稍大于静载试验值,可是二者的荷载位移曲线是基本上吻合的,都是属于缓变型,所以就证明了,在计算管桩沉降时,采用ABAQUS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合理的土体参数;(2)利用ABAQUS进行数值模拟时,需要对桩土界面参数进行合理的选取,桩土界面参数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3)通过对比分析楼体地基沉降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发现,模拟计算值要稍大于现场实际观测值,可是二者的荷载位移曲线吻合度很高,从而证明了,使用ABAQUS数值模拟能够对预应力管桩基础产生的最终沉降量进行有效预测。
孙立娟[5](2019)在《基于滑带软化的牵引式滑坡渐进失稳机理及其演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水电开发规划实施以来,在我国西南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这些水库建设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洪灾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然而这些优势的背后,是蓄水引发的库岸滑坡复活甚至失稳等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治理费用也十分巨大。因此,本文以西南地区的库岸老滑坡为研究对象,将理论解析、模型试验和现场调研相结合,对库水作用下牵引式滑坡渐进失稳机理及稳定性演化规律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为库岸滑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提出了牵引式滑坡分级滑块后缘破裂面倾角的计算方法。以牵引式滑坡失稳机制和破坏模式为基础,建立数学力学模型,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各分级滑块的最危险破裂倾角,并将该倾角所在面作为极限平衡条分法的划分型式,为实现牵引式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2)提出了适用于牵引式滑坡渐进破坏机理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在确定条块划分型式的基础上,基于Sarma法的基本原理进行改进,引入能够描述滑动面应变软化特征的τ-δ本构模型和沿滑面的剪切滑移位移模型,将滑体变形特征与牵引式滑坡渐进失稳过程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土体抗剪强度与剪切位移关系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实现滑体位移和安全系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定量评价关系。(3)设计研发了能够同时模拟地下水对滑带软化作用和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试验装置,装置主体是由若干渗透盒构成的分段式滑面,能够模拟各种几何形态的滑动面。通过向不同区段的渗透盒注水,模拟滑带土分阶段饱水软化,实现牵引式滑坡的渐进失稳过程。(4)采用“分段式滑面底渗法”的新型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开展了10组不同条件下滑坡模型试验,主要考虑库水位上升过程,不同初始库水位、不同性质滑体土以及滑带土的影响。研究试验过程中滑坡体坡面位移、滑带土体积含水率、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空间演化特征和失稳破坏模式等。该试验过程包括滑坡体从初始启动直至完全失稳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滑带土强度衰减与滑体变形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滑带土饱水后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是滑坡发生的重要条件。库岸老滑坡在库水位上升时,滑带土容易产生较高的孔隙水压力,这种滑动面处的孔压变动激发老滑坡复活。孔隙水压力在库岸老滑坡复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老滑坡复活的重要诱因。(5)库岸老滑坡在水位上升条件下表现出牵引式滑坡的变形特征。随着水位逐渐升高,滑坡体变形区域不断扩大,坡体破坏程度增加,位移变化量显着增大。不同初始水位高度对滑坡体失稳破坏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水位较高时,滑带被软化范围较大,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抗剪强度逐渐降低,坡体变形范围变大,易引发具有较大滑移速率的大规模整体滑坡;水位较低时,坡体变形范围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失稳滑移。不同滑体土和滑带土性质的滑坡体具有不同的失稳破坏模式。黏砂土滑带的滑坡体首先出现坡脚破坏,而后发生以滑带土强度衰减为主的滑坡体分级失稳滑移;砂黏土滑带的滑坡体是在滑带强度衰减和坡脚失稳同步作用机制下逐渐失稳的。黏土滑带的滑坡体主要是因滑带土强度衰减而导致失稳。砂黏土滑坡体易发生沿滑动面的整体滑移型失稳。黏砂土(细粒)滑坡体失稳模式为分解式滑移失稳,形成多级次生滑块,不再保有原坡体形态。黏砂土(粗粒)滑坡体通常呈溃散式失稳,不具有特定的坡体破坏形态。(6)开展了21组模拟牵引式滑坡(小变形阶段)渐进破坏过程的模型试验,主要分析不同失稳滑带长度、坡面形态、滑面形态、滑体厚度以及滑体含水量等因素对牵引式滑坡后缘破裂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后缘裂缝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后缘裂缝在滑坡体内部的空间形态并不单一,受各种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折线型、(倒)弧型和直线型,部分含水量较高的滑坡体中出现倒坡。其中,折线型裂缝约占总数量的1/2以上。坡体厚度对后缘裂缝形态产生影响,厚度较大,坡体后缘裂缝呈“倒弧形”;厚度减小,后缘裂缝主要为“折线型”,而后随变形发展为垂直坡面的“直线+半弧”型。(7)假定牵引式滑坡后缘面的形成机理为整体滑动机理、滑动拉裂机理和滑动剪切变形机理,分别计算了三种破坏机理作用下的后缘破裂面倾角。通过与试验实测值比较,滑动拉裂机理计算值最接近试验值,且在试验值上下浮动,相对误差小于10%。据此认为,牵引式滑坡后缘破裂面形成机理为:由于底滑面失稳下滑,在失稳滑带末端滑体内出现了拉破坏区,自滑面处向坡面发展并逐渐贯通,形成后缘拉裂面,拉裂面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8)通过试验手段,对影响直线型滑坡体首段坡面失稳范围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滑带失稳长度、滑体厚度、坡角等,揭示了各种因素影响下首段坡面失稳长度的变化规律,初步提出首段局部坡面失稳长度计算公式:(?)并通过2个典型工程实例的综合分析,对直线型滑坡首段局部坡面失稳范围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合理可靠,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度。
顾大伟[6](2019)在《压入式自旋桩头在黏土中竖向抗拔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压入式自旋桩头是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新型桩头,通过滚动轴承和预制桩相连接,它的螺旋叶片升角较大,利用土对叶片的反作用力,使叶片发生“自旋”,破土而入,仅需采用常规的静压法压桩,而不必施加扭矩旋入,克服了普通预制螺旋桩施工扭矩过大的弊端。目前关于压入式自旋桩头的抗拔机理认识程度还很低,其荷载传递、破坏形态、承载特性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经验公式的方法对自旋桩头在黏土中的竖向抗拔承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有:(1)在黏土中对5组共12根不同参数的桩型进行静载试验研究,分析各桩头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上拔位移量变化规律并找到自旋桩头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压入式自旋桩头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比普通直线型桩头有大幅度的提高,平均提高339%,在相同荷载作用下,自旋桩头的上拔位移量更小,抗拔性能更好。从总体上讲,叶片升角低、宽度大、数量多的自旋桩头,其抗拔极限承载力更高,同级荷载作用下的上拔位移量更小,抗拔性能更好。自旋桩头的破坏形态有两种:圆柱状剪切破坏和多级旋转螺旋滑裂破坏。(2)利用ABAQUS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与静载试验相对应的12根桩头模型。在上拔荷载作用下自旋桩头和桩周土体位移分布变化的动画显示了桩身的“自旋”过程,通过对比荷载—位移曲线,发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抗拔极限承载力误差均在25%以内,说明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3)根据自旋桩头的破坏形态,对自旋桩头的抗拔承载力进行研究,参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抗拔桩基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承载力的因素,通过拟合的方式,给出适合自旋桩头的抗拔极限承载力设计计算经验公式。
王朦倩[7](2019)在《桩端桩侧扰动对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文中提出桩端桩侧扰动纠倾法是在桩单侧或双侧设置扰动孔,采用定向水射流扰动桩侧或桩端土体,降低桩的部分侧阻力或端阻力,促使桩基础产生竖向向下的位移。达到纠倾的沉降量要求时,再根据其具体的土质条件,采取定向水泥浆射流等加固方法,恢复桩侧或桩端阻力。与截桩纠倾等方法相比,桩端桩侧扰动纠倾受地基土类别影响较小,不必开挖工作井或工作沟,特别适合在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时使用;因而该纠倾方法更加经济实用。但在应用桩端桩侧扰动纠倾法的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降低程度无法确定,若扰动对地基承载力的削弱作用过大,桩周与桩端土体则会形成连续滑动面,地基稳定性遭到破坏。因此,为使该纠倾方法更加安全可控,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扰动深度、扰动角度、扰动位置及桩周、桩端土体,桩身刚度等对单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以及扰动后桩周土体塑性区的影响范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研究了桩周扰动土的深度、扰动角度及位置对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深度及角度越大,桩身位移越大。相同条件下,双侧扰动桩身沉降大于单侧扰动。随扰动深度的增大,桩向下刺入土体发生破坏。单侧扰动出现连续滑动面的扰动深度,较双侧扰动时扰动深度更小。建立模型对比发现,扰动角度为60°双侧扰动12m时单桩沉降量最大,但桩周土体与桩端土体可能会形成连续滑动面。(2)分析研究了桩端土扰动对单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相同扰动角度条件下,扰动桩端土的单桩沉降量较大。但塑性区开展范围较大,若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桩周土体形成连续滑动面。(3)分析研究了桩周土模量、桩端土模量及桩身刚度对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深度与角度相同的情况下,随桩周土体模量及桩端土模量的增加,桩的沉降减小。桩身刚度对扰动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及变形影响较小,因此不需考虑桩身刚度的影响。(4)将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模拟的沉降结果与工程实例中实际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沉降趋势一致且数据差异较小,说明采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来模拟桩端桩侧扰动法纠倾过程是可行的。对桩周桩端塑性区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可为采用桩端桩侧扰动法的纠倾工程提供一定的安全指导与保障。
张嘉晖[8](2019)在《旋挖钻孔桩基底沉渣对基础承载力影响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灌注桩基础由于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桩基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桩底沉渣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桩底沉渣,实现桩基承载力最大发挥成为工程领域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室内模型试验为基础,利用有限元进行数值分析,对旋挖钻孔桩桩底沉渣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对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根据目前施工中桩底存在沉渣的现状,结合桩土共同作用理论,考虑桩底沉渣具有很大的压缩性,使桩能够充分向下变形以保证桩和地基土变形和承载力的发挥,进而提高桩基承载力,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设计并完成了关于有沉渣单桩的室内模型试验,根据试验所得出来的数据,详细说明了单桩的受力特点,分析了桩土之间荷载分担关系,结果表明,在沉渣被压实后,桩基础的承载性能还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上,可以在理论上证实了预压桩使沉渣压实,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力的可行性。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在里面建立关于沉渣的变弹性模量分析模型,对关于沉渣影响的桩基承载力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桩端主要承受荷载时,桩底沉渣被压实后端阻力正常发挥使得桩基的承载性能得到提高,所以弥补了是室内模型试验的不足。最后,对现有实际工况根据本文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实测的数据相仿,说明了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也说明了理论分析的结果能与实际工程一致。进而分析了沉渣对桩基工作性能的影响,从中得到有意义的结论,提出复合桩基及其的对应的抬高承台方法,对今后的施工与研究都具有一定价值。
刘松培[9](2018)在《基于位移反分析的边坡支护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率也在相应不断提高,边坡工程开始频繁出现。边坡工程破坏后的影响往往是恶劣的,所以边坡的支护设计方案要在变形、稳定性方面都满足规范要求,而边坡进行支护设计的前提是确定边坡准确的岩土层参数,而实测这些参数费时费力。本文以长沙某边坡工程实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边坡位移反分析的研究和边坡支护设计方案的模拟验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简要介绍了位移反分析理论,并对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应用进行了简要叙述。(2)根据边坡工程的相关资料,用FLAC3D软件建立边坡的数值模型,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土层参数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作为位移反分析的参数,其他变形参数保持为定值,确定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研究方案,并借助软件FLAC3D模拟不同试验方案下的边坡变形情况。(3)以不同试验方案下FLAC3D软件模拟得到的边坡位移值为基础,借助MATLAB软件进行岩土层参数与边坡位移值之间映射关系的学习,学习训练完成后,将边坡实测位移值代入神经网络,经过仿真预测得到所需岩土层的参数。(4)将反分析得到的岩土体参数再反代入软件FLAC3D进行模拟,将其得到的模拟位移值与实测位移值进行比较,发现位移值基本相同,说明以位移反分析法来确定边坡土层参数是可行的。(5)根据位移反分析得到的岩土层参数,对边坡的支护设计方案进行模拟验算。经验算,边坡支护方案在边坡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都满足规范要求,说明该支护方案对于本工程是适用的。(6)通过位移反分析法进行岩土体参数的确定,一方面可以排除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所需的费用,具有很大的工程实际意义。通过软件FLAC3D进行支护方案的模拟验算对之后的类似工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郭静[10](2018)在《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群桩相互作用系数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高速铁路上跨过大江大河的传统铁路桥,高速公路出入的匝道所修建的立交桥,城市内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修建的高架桥及过街天桥,横跨长江、黄河的大跨度桥梁以及海湾、海峡等特大桥已经建成,这对基础工程的承载力、稳定性能和变形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群桩因为有着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变形量小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纳。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实际为大型群桩基础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中。现阶段,针对群桩基础沉降的复合模量法和实体基础法没有充分考虑桩-桩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使得群桩沉降分析的计算方法缺乏合理性,且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值相差较大。静载试验荷载-位移曲线数据较为丰富,在利用单桩静载试验评定单桩承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静载试验数据进行挖掘,通过单桩静载试验预估群桩地基沉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在研究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基础上,通过回归拟合得出群桩沉降的计算公式,应用于群桩基础沉降的预测计算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广泛调研国内外有关基础沉降计算和发展的文献和资料,对基础及桩基础的发展及分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国内外关于群桩沉降计算方法的发展和现状,对主要的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的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提供便利。(2)由单桩静载试验得出的荷载-位移曲线包含了丰富的土层和基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对该曲线进行双曲线拟合,以便以后对单桩荷载荷载曲线进行研究。其次,利用现有的单桩静载实验数据进行反分析,得出土层的弹性参数及桩-土接触面的参数,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受力模型,将模型运算分析的结果与荷载-位移曲线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参数反分析的合理性。(3)以现有桩土模型为依托,对群桩计算时的土体进行简化分析,将多层土体简化成单层土体进行沉降计算。(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双桩模型,分析出桩的距径比、长径比、桩土弹性模量比等参数对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计算相互作用系数的经验公式。并且进一步验证该经验公式的正确性。将该回归公式应用于群桩基础沉降计算中,进而分析得出群桩基础沉降的计算公式。(5)以京津城际铁路武清段某群桩基础为背景,对桩基础进行整体分析,结合本文所得出的群桩沉降计算公式,复核研究桩基础计算的设计理论及施工技术。
二、基于反分析方法的沉桩过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反分析方法的沉桩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软土地层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施工变形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降水引起周围地层及建筑变形研究现状 |
1.2.2 基坑开挖卸荷引起围护结构变形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变形空间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地下管廊变形研究 |
1.2.5 基坑施工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围护结构隔水作用下基坑降水对邻近桩基影响 |
2.1 引言 |
2.2 考虑隔水作用的坑外水位确定 |
2.2.1 考虑隔水作用下坑外水位最大降深 |
2.2.2 考虑隔水作用下坑外水位分布 |
2.3 基坑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计算 |
2.3.1 考虑渗流力作用下降水引起有效应力增加 |
2.3.2 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计算 |
2.4 降水引起邻近建筑物桩基沉降 |
2.4.1 降水引起桩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2 控制方程求解 |
2.4.3 算例验证 |
2.5 不同因素对邻近桩基沉降的影响 |
2.5.1 围护结构隔水作用 |
2.5.2 距基坑距离 |
2.6 结论 |
第3章 基坑开挖引起墙后管廊变形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弹性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解 |
3.2.1 弹性平面应变问题力学模型 |
3.2.2 平面应变问题的分离变量法 |
3.3 基坑开挖引起土层位移的理论解 |
3.3.1 平移模式 |
3.3.2 绕墙角转动模式 |
3.3.3 三角形模式 |
3.3.4 抛物线模式 |
3.4 基坑开挖引起墙后管廊沉降 |
3.4.1 模型建立 |
3.4.2 算例验证 |
3.5 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管廊距基坑距离影响 |
3.5.2 管廊-土模量比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坑开挖卸荷引起围护体系变形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2.1 建筑概况 |
4.2.2 水文地质情况 |
4.2.3 基坑开挖顺序 |
4.3 监测项目 |
4.4 监测结果分析 |
4.4.1 围护墙水平位移规律 |
4.4.2 地下连续墙竖向位移规律 |
4.4.3 坑外地表沉降 |
4.4.4 立柱桩顶竖向位移 |
4.5 结论 |
第5章 基坑开挖卸荷引起邻近建(构)筑物变形分析 |
5.1 引言 |
5.2 监测项目 |
5.3 基坑周围管线变形分析 |
5.3.1 电力管线 |
5.3.2 上水管线 |
5.3.3 雨水管线 |
5.3.4 污水管线 |
5.3.5 信息管线 |
5.4 能源管廊变形分析 |
5.5 高架桥墩 |
5.6 结论 |
第6章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大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及施工优化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2.1 有限元软件 |
6.2.2 材料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 |
6.2.3 几何模型建立 |
6.2.4 分析步设定 |
6.3 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分析 |
6.3.1 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 |
6.3.2 墙后地表沉降 |
6.4 基坑开挖优化分析 |
6.4.1 分层开挖 |
6.4.2 分块开挖 |
6.4.3 分区开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可打性及疲劳损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可打入性反分析 |
2.1 计算理论与计算参数 |
2.2 反分析计算结果 |
2.3 沉桩土阻力分析 |
3 疲劳损伤分析 |
4 结论 |
(3)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机理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型桩支护法 |
1.2.2 土钉墙支护法 |
1.2.3 复合土钉墙支护法 |
1.2.4 托换支护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托换单桩的内力分析与计算 |
2.1 综合刚度原理及双参数法 |
2.2 托换桩的有限差分解 |
2.2.1 基本假定 |
2.2.2 微分方程的建立 |
2.2.3 单桩有限差分解 |
2.3 实例分析 |
2.3.1 工程概况 |
2.3.2 基坑设计参数 |
2.3.3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P-Δ效应的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变形协调与荷载传递机理 |
3.1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计算模型 |
3.2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 |
3.2.1 土钉与托换桩的水平刚度系数 |
3.2.2 土压力分配计算 |
3.2.3 传统的杆系有限元法 |
3.2.4 考虑P-Δ效应的杆系有限元法 |
3.2.5 基坑坡顶沉降(S_1) |
3.2.6 托换桩的沉降(S2) |
3.3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结构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3.3.1 托换桩桩身位移对比 |
3.3.2 地表沉降分析 |
3.3.3 托换桩弯矩分析 |
3.3.4 桩侧土压力分析 |
3.3.5 土钉轴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影响参数分析研究 |
4.1 工程案例与数值模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模型介绍 |
4.1.3 材料计算参数 |
4.1.4 数值分析工况 |
4.2 监测结果与数值结果分析 |
4.2.1 桩身位移分析 |
4.2.2 地表沉降分析 |
4.2.3 托换桩弯矩分析 |
4.2.4 土钉轴力分析 |
4.2.5 基坑侧壁土压力分析 |
4.3 托换支护法影响参数分析 |
4.3.1 坡顶荷载影响 |
4.3.2 托换桩桩径影响 |
4.3.3 托换桩桩间距影响 |
4.3.4 土钉长度的影响 |
4.3.5 土钉竖向间距影响 |
4.3.6 土钉预应力影响 |
4.3.7 托换桩嵌固深度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研究 |
5.1 托换支护法结构的破坏模式 |
5.1.1 托换桩竖向失稳 |
5.1.2 托换桩侧向失稳 |
5.1.3 土钉抗拔破坏 |
5.1.4 整体失稳破坏 |
5.2 托换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嵌固深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2 土钉长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3 土钉水平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4 桩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 |
5.2.5 坡顶荷载对稳定性的影响 |
5.3 基于极限上限法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 |
5.3.1 土体自重的外功率 |
5.3.2 坡顶既有建筑物荷载的外功率 |
5.3.3 托换桩桩顶的外荷载功率 |
5.3.4 滑动面上的内部能量耗散 |
5.3.5 土钉的外功率 |
5.3.6 托换桩的抗力功率 |
5.3.7 整体稳定性分析 |
5.3.8 算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
6.1 设计步骤 |
6.2 设计计算方法 |
6.2.1 土钉设计参数 |
6.2.2 托换桩设计参数 |
6.2.3 托换桩内力与变形计算 |
6.2.4 土钉轴力计算 |
6.2.5 单桩承载力计算 |
6.2.6 托换桩弯剪验算 |
6.2.7 抗倾覆稳定验算 |
6.2.8 抗隆起稳定验算 |
6.2.9 整体稳定性验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工程应用研究 |
7.1 工程实例 |
7.1.1 工程概况 |
7.1.2 土层参数 |
7.1.3 基坑设计参数 |
7.2 托换支护法与桩锚结构、地连墙结构内力与变形对比分析 |
7.2.1 计算参数 |
7.2.2 内力与变形对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静载试验的预应力管桩基础最终沉降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方法 |
2.1 基本概念 |
2.1.1 桩基础 |
2.1.2 桩基沉降问题 |
2.2 桩基沉降计算的理论方法 |
2.2.1 分层总和法 |
2.2.2 弹性理论法 |
2.2.3 荷载传递法 |
2.2.4 剪切变形传递法 |
2.2.5 数值计算法 |
2.2.6 规范沉降计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基沉降计算的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区域地质构造 |
3.2.2 不良地质作用 |
3.2.3 地层 |
3.3 静载试验检测 |
3.3.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3.3.2 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 |
3.4 沉降计算模式 |
3.4.1 复合地基模式 |
3.4.2 桩帽间土体的沉降模式 |
3.4.3 桩基沉降简化计算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桩基础最终沉降量预测模拟计算 |
4.1 ABAQUS的建模分析 |
4.1.1 ABAQUS概述 |
4.1.2 桩、土本构分析 |
4.1.3 几何模型与计算参数的确定 |
4.1.4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4.1.5 接触关系的选取 |
4.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4.2.1 有限元步骤及二维模型的建立 |
4.2.2 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静载试验的预应力管桩工作性状研究 |
5.1 工程实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地基沉降观测数值 |
5.2 桩顶沉降变形分析 |
5.3 桩身应力分布情况分析 |
5.4 桩侧摩阻力分析 |
5.5 预应力管桩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滑带软化的牵引式滑坡渐进失稳机理及其演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库水位变动对滑坡体的作用机制研究 |
1.2.2 库水作用下牵引式滑坡演化机理试验研究 |
1.2.3 滑坡渐进失稳机理研究 |
1.2.4 渐进破坏过程中的滑坡稳定性研究 |
1.2.5 滑坡宏观变形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牵引式滑坡渐进破坏计算理论 |
2.1 概述 |
2.2 牵引式滑坡渐进破坏计算模型建立 |
2.3 滑动面动态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本构模型研究 |
2.3.1 一种新的本构模型 |
2.3.2 滑带土特性对滑坡演化特征的影响 |
2.4 基于位移效应的牵引式滑坡渐进破坏演化模型 |
2.4.1 牵引式滑坡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渐进式曲线特征 |
2.4.2 沿滑面分布的剪切滑移位移分析模型 |
2.4.3 牵引式滑坡后缘破裂面倾角计算原理 |
2.4.4 基于位移分析的改进Sarma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牵引式滑坡渐进失稳历程模型试验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 |
3.3 “分段式滑面底渗法”模型试验系统 |
3.4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
3.5 试验方案设计 |
3.6 模型制作流程 |
3.7 监测元器件 |
3.8 监测设备布置方案 |
3.9 模型试验过程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条件下滑坡力学响应对比研究 |
4.1 引言 |
4.2 库水位上升条件下的滑坡物理力学响应对比研究 |
4.2.1 库水上升对滑带土含水率的影响 |
4.2.2 库水上升对滑带土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2.3 库水上升对滑坡体位移的影响 |
4.2.4 库水上升对滑坡体破坏模式的影响 |
4.2.5 滑坡渐进破坏变形的空间演化规律 |
4.3 不同初始水位高度条件下的滑坡物理力学响应对比研究 |
4.3.1 不同初始水位高度对滑带土含水率的影响 |
4.3.2 不同初始水位高度对滑带土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3.3 不同初始水位高度对滑坡体位移的影响 |
4.3.4 滑坡渐进破坏变形的空间演化规律 |
4.4 不同滑带土条件下滑坡体物理力学响应的对比研究 |
4.4.1 不同滑带土抗剪强度机理分析 |
4.4.2 不同滑带土条件下的含水率变化 |
4.4.3 不同滑带土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变化 |
4.4.4 不同滑带土对滑坡体位移的影响 |
4.4.5 滑坡渐进破坏变形的空间演化规律 |
4.4.6 滑带土演化过程对滑坡体变形的作用机理 |
4.5 不同滑体土条件下滑坡体物理力学响应的对比研究 |
4.5.1 不同滑体土渗透性机理分析 |
4.5.2 不同滑体土的位移发展特征 |
4.5.3 不同滑体土的试验现象描述及失稳模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牵引式滑坡后缘破裂面形成机理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目的 |
5.3 试验方案设计 |
5.4 试验过程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5.5.1 后缘裂缝变化发展过程 |
5.5.2 后缘裂缝演化特征 |
5.6 后缘破裂面倾角变化 |
5.7 后缘面形成机理分析 |
5.7.1 整体滑动机理 |
5.7.2 滑动拉裂机理 |
5.7.3 滑动剪切变形机理 |
5.7.4 后缘面形成机理探讨 |
5.8 裂缝体系渐进演化机制 |
5.9 算例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牵引式滑坡首段局部失稳范围预测及验证 |
6.1 概述 |
6.2 首段局部失稳范围定义 |
6.3 首段局部失稳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首段滑带失稳长度l_(zone)的影响 |
6.3.2 滑坡体厚度H的影响 |
6.3.3 滑坡体坡角β的影响 |
6.3.4 首段局部失稳范围理论计算公式拟合 |
6.4 三峡库区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 |
6.4.1 工程概况 |
6.4.2 工程地质特征 |
6.4.3 滑坡首段坡面局部失稳范围的理论计算验证分析 |
6.5 四川简阳雷打石顺层滑坡 |
6.5.1 工程概况 |
6.5.2 工程地质特征 |
6.5.3 滑坡变形特征 |
6.5.4 滑坡首段局部失稳范围的理论计算验证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压入式自旋桩头在黏土中竖向抗拔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压入式自旋桩头的介绍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试验设计和方案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装置和试件 |
2.2.1 试验装置 |
2.2.2 试验桩头几何参数 |
2.2.3 试验黏土的基本参数 |
2.3 试验方案 |
2.3.1 试验设备仪器及测量内容 |
2.3.2 试验过程 |
2.3.3 试验加载制度 |
2.3.4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2.4 试验结果误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压入式自旋桩头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静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结果分析 |
3.2.1 直线型桩头和自旋桩头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对比 |
3.2.2 不同叶片升角的自旋桩头抗拔极限承载力对比 |
3.2.3 不同叶片宽度的自旋桩头抗拔极限承载力对比 |
3.2.4 不同叶片数量的自旋桩头抗拔极限承载力对比 |
3.3 桩头的破坏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压入式自旋桩头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有限元法及ABAQUS简介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2 部件、性质、装配 |
4.2.3 分析步、相互作用 |
4.2.4 荷载、网格 |
4.3 有限元数据的验证 |
4.3.1 桩身自旋验证 |
4.3.2 荷载—位移关系验证 |
4.3.3 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压入式自旋桩头抗拔承载特性及承载力计算 |
5.1 抗拔桩破坏形态 |
5.1.1 传统直线型抗拔桩破坏形态 |
5.1.2 压入式自旋桩头破坏形态 |
5.2 压入式自旋桩头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5.2.1 桩侧极限侧阻力的确定 |
5.2.2 圆柱状剪切破坏形态的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5.2.3 多级旋转螺旋滑裂破坏形态的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5.3 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桩端桩侧扰动对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基桩承载力及沉降计算理论 |
2.1 单桩承载力计算理论 |
2.1.1 基桩分类 |
2.1.2 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因素 |
2.1.3 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
2.2 单桩沉降计算理论 |
2.2.1 荷载传递法 |
2.2.2 弹性理论法 |
2.2.3 剪切变形传递 |
第三章 MADIS原理及其在桩基研究中的应用 |
3.1 MIDAS/GTS软件的基本介绍 |
3.2 MIDAS/GTS NX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
3.3 本构模型及桩界面原理介绍 |
3.4 MADIS在本文桩基研究中的应用 |
3.4.1 基本假定 |
3.4.2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3.4.3 模型的边界条件及荷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扰动后单桩承载力及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4.1 不同扰动角度单桩承载力及变形数值分析 |
4.1.1 不同扰动角度对桩身轴力、桩侧极限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影响 |
4.1.2 不同扰动角度对桩身位移的影响 |
4.1.3 不同扰动角度桩周土塑性区开展情况 |
4.2 不同扰动深度单桩承载力及变形数值分析 |
4.3 单侧、双侧扰动单桩承载力及变形数值分析 |
4.3.1 单侧、双侧扰动对桩身轴力、桩端阻力的影响 |
4.3.2 单侧、双侧扰动对桩身位移的影响 |
4.3.3 单侧、双侧扰动时桩周土塑性区开展情况 |
4.4 桩端扰动单桩承载力及变形数值分析 |
4.4.1 桩端扰动对桩身轴力、桩侧极限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影响 |
4.4.2 桩端扰动对桩身位移的影响 |
4.4.3 桩端扰动时桩周土塑性区开展情况 |
4.5 桩侧扰动条件下单桩承载力及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桩周土层模量对单桩各性状影响 |
4.5.2 桩端土层模量对单桩各性状影响 |
4.5.3 不同桩身刚度对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及数值对比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概述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5.2 住宅楼倾斜情况及原因 |
5.2.1 住宅楼倾斜情况 |
5.2.2 住宅楼倾斜原因 |
5.3 建筑物纠倾加固设计 |
5.3.1 主要设计方案 |
5.3.2 主要设计内容 |
5.4 实测纠倾效果分析与评价 |
5.4.1 住宅楼倾斜观测结果 |
5.4.2 住宅楼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分析对比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旋挖钻孔桩基底沉渣对基础承载力影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土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2 灌注桩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
1.2.3 桩基承载变形特性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沉渣对单桩承载性状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 |
2.1 引言 |
2.2 模型的设计 |
2.3 实验方案 |
2.4 加载系统和加载程序 |
2.5 试验测试 |
2.6 数据处理 |
2.7 试验的保证措施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1 无沉渣单桩试验 |
3.1.1 荷载-沉降关系 |
3.1.2 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分布 |
3.1.3 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荷载分担状况 |
3.2 有沉渣单桩试验 |
3.2.1 荷载与沉降的关系 |
3.2.2 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分布 |
3.2.3 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荷载分担状况 |
3.2.4 有沉渣单桩极限荷载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桩基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4.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1.1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4.1.2 ABAQUS的技术要点 |
4.2 室内模型试验桩土有限元模拟 |
4.2.1 桩土计算模型 |
4.2.2 桩土本构模型 |
4.2.3 桩土接触面模型 |
4.2.4 桩土边界条件 |
4.2.5 计算方法 |
4.2.6 桩土计算模型 |
4.3 室内模型试验数值结果分析 |
4.3.1 荷载-沉降曲线 |
4.3.2 桩身轴力分布对比 |
4.3.3 桩端阻力分布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缺陷桩工程实例数值分析 |
5.1 工程实况 |
5.2 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
5.3 实际工程数值分析 |
5.3.1 有限元模型及材料参数 |
5.3.2 计算方法和结果分析 |
5.4 沉渣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1 沉渣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5.4.2 沉渣对桩端阻力的影响 |
5.4.3 沉渣对P-S曲线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缺陷桩处理措施 |
6.1 沉渣处理措施 |
6.2 复合桩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位移反分析的边坡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2 位移反分析的发展和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位移反分析基本理论 |
2.1.1 反分析概念 |
2.1.2 位移反分析的基本思路 |
2.1.3 位移反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2.2 边坡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法分析 |
2.2.1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2.2.2 边坡失稳的判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岩(土)体参数确定 |
3.1 工程简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位移监测原则 |
3.2 位移反分析模型建立与计算过程 |
3.2.1 FLAC3D软件介绍 |
3.2.2 模型建立与样本构造 |
3.2.3 基于FLAC3D的计算结果和分析 |
3.3 BP神经网络设计 |
3.3.1 BP神经网络概述 |
3.3.2 神经网络控制因素的确定 |
3.4 位移反分析模型实现与结果分析 |
3.4.1 数据处理 |
3.4.2 BP网络的MATLAB实现 |
3.4.3 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 |
3.4.4 位移反分析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边坡支护设计与方案验算 |
4.1 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法 |
4.2 支护设计方案确定 |
4.2.1 设计条件 |
4.2.2 地表水、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
4.2.3 支护方案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1 FISH语言介绍 |
4.3.2 结构单元 |
4.3.3 模拟方法和参数选取 |
4.4 支护设计模拟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1 模拟过程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群桩相互作用系数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桩基础的发展及分类 |
1.2.1 桩基础的发展 |
1.2.2 桩基础的分类 |
1.3 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经验公式法 |
1.3.2 弹性理论法 |
1.3.3 荷载传递法 |
1.3.4 剪切位移法 |
1.3.5 等代墩基法 |
1.3.6 有限单元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单桩荷载-位移曲线桩土参数反分析 |
2.1 单桩载荷-位移曲线的拟合 |
2.2 反分析桩土数值模拟的计算参数 |
2.3 桩土数值模拟的计算参数反分析验证 |
2.3.1 工程简介及反分析参数预估 |
2.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3 对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值模型桩桩相互作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1 双桩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 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的数据回归 |
3.4 群桩沉降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城际铁路工程桩基础沉降研究 |
4.1 京津城际铁路工程简介 |
4.2 基础工程概况 |
4.3 计算桩-土荷载分担比 |
4.4 群桩沉降的公式计算 |
4.5 有限元模型分析 |
4.6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反分析方法的沉桩过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土地层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施工变形及力学性能研究[D]. 刘颖. 南昌大学, 2020(03)
- [2]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沉桩可打性及疲劳损伤分析[J]. 熊根,尚进,和庆冬,李炜. 水力发电, 2020(11)
- [3]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机理与稳定性研究[D]. 舒计城.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静载试验的预应力管桩基础最终沉降量预测[D]. 刘占冲.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5]基于滑带软化的牵引式滑坡渐进失稳机理及其演化试验研究[D]. 孙立娟.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压入式自旋桩头在黏土中竖向抗拔承载力研究[D]. 顾大伟. 扬州大学, 2019(02)
- [7]桩端桩侧扰动对桩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D]. 王朦倩.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8]旋挖钻孔桩基底沉渣对基础承载力影响的分析研究[D]. 张嘉晖.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基于位移反分析的边坡支护研究[D]. 刘松培.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2)
- [10]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群桩相互作用系数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 郭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