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丝线缝合代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骨端刀劈骨折15例(论文文献综述)
胡云鹏[1](2020)在《成骨细胞靶向敲除Wnt5a对OVX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探究雌性转基因小鼠在正常或双侧卵巢摘除的状态下,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Wnt5a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OcnCre+/Wnt5afl/fl雌性小鼠及同批生产的OcnCre-/Wnt5afl/fl小鼠作为平行对照,两组基因型小鼠分别各分为2组,共4小组,每组5只。分别为:雌正常Wnt5a基因敲除组(NE OcnCre+/Wnt5afl/fl),正常未敲除组(NE OcnCre-/Wnt5afl/fl),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X)Wnt5a基因敲除组(OVX OcnCre+/Wnt5afl/fl),卵巢切除未敲除组(OVX OcnCre-/Wnt5afl/fl)。其中去卵巢组在小鼠8周龄时进行卵巢切除手术,其余两组正常饲养,所有小鼠在16周龄是统一进行骨折造模,并在骨折造模后3周处死。收集动物标本并进行相关检测,包括:X线,MicroCT检测及组织形态学检测。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X线结果显示:骨折3周后,各组都有明显骨痂形成,OVX OcnCre-/Wnt5afl/fl组小鼠骨折部位形成较大的骨痂。骨痂面积测量结果显示:OVX OcnCre-/Wnt5afl/fl组小鼠骨痂的面积显着高于NE OcnCre-/Wnt5afl/fl组、NE OcnCre+/Wnt5afl/fl组及OVX OcnCre-/Wnt5afl/fl组(P<0.05)。MicroCT结果显示:重建图可明显看出NE OcnCre+/Wnt5afl/fl组小鼠骨痂较其他三组更为致密,其次为NE OcnCre-/Wnt5afl/fl组,OVX OcnCre+/Wnt5afl/fl组最为稀疏。形态学参数结果显示:NE OcnCre+/Wnt5afl/fl组相较于其余三组骨痂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链接密度(Conn.d)、骨小梁数量(Tb.N)显着升高(P<0.05),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着降低(P<0.05)。OVX OcnCre+/Wnt5afl/fl组相较于NE OcnCre-/Wnt5afl/fl组骨体积分数(BV/TV)及骨小梁数量(Th.N)显着降低(P<0.05)。小鼠股骨骨痂HE染色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NE OcnCre-/Wnt5afl/fl组和NE OcnCre+/Wnt5afl/fl组)小鼠骨痂处骨小梁相较于OVX组(OVX OcnCre-/Wnt5afl/fl组和OVX OcnCre+/Wnt5afl/fl组)数量更多并且更为连续。其中可以明显看出OVX OcnCre+/Wnt5afl/fl组骨小梁最为稀疏,连续性也最差。结论1在未敲除基因小鼠中,双侧卵巢切除的小鼠相较于正常小鼠骨折愈合过程明显延迟。2在未行卵巢切除术的小鼠中,成骨细胞条件性敲除Wnt5a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进程。双侧卵巢切除组中敲除Wnt5a对骨折愈合没有显着影响。图9幅;表7个;参71篇。
曾志奎[2](2018)在《基于三元调控理论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中诱导膜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既往临床病例,评估Masquelet技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优缺点。建立一种成熟的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实验模型,为后期研究中药对诱导膜形成影响的实验奠定基础。检测诱导膜中三元调控理论各关键因子及VEGF、HMGB1的表达,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诱导膜形成的影响。方法:Masquelet技术病例回顾:回顾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14年1月-2017年9月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病例,共9例。通过观察骨缺损长度、骨愈合情况、移植物、手术次数等指标来评估Masquelet技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Masquelet诱导膜实验模型的建立: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鼠龄8–10周,体重260g-280 g,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股骨中段制作一4mm骨缺损,采用钢板固定后,观察组置入PMMA骨水泥块,对照组不放置骨水泥块,术后常规护理。4周后取材观察其大体外观,影像学及诱导膜组织学特点。基于三元调控理论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诱导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5个组,每组12只。采用第二章模型建立方法成功造模后,于术后第二天开始用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给各中药组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纯水灌胃,直至术后第28天。术后第28天拍摄X线后获取各组诱导膜组织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X线观察钢板、螺钉、PMMA及截骨端位置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诱导膜组织大体形态学特点;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诱导膜组织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q-PCR分析各组诱导膜组织中三元调控通路关键因子及VEGF、HMGB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Masquelet技术病例回顾:经随访9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3±1.2个月;平均经历2.9±1.4次手术。1例出现取骨区疼痛,1例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出现外支架松动及骨髓腔内感染复发,1例出现膝关节僵硬及近端骨髓腔内感染复发。Masquelet诱导膜实验模型的建立:两组大鼠术后均能正常进食排便,术后第2天均可正常行走,切口均愈合良好、未见感染。对照组出现钢板松动2例;观察组出现术肢持续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但截骨断端对位、对线均良好,钢板及螺钉均在位无松脱;PMMA无移位及翻转;截骨端维持恒定的4mm间隙。观察组诱导膜组织中含有大量细胞,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及平行于PMMA骨水泥块的纤维组织;对照组诱导膜中所含血管明显减少。基于三元调控理论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诱导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造模后4周各组X线证实钢板、螺钉及PMMA的位置良好,固定牢靠,截骨端对位对线良好。总体而言,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中三元调控通路各关键因子(PDGF-BB、CD31、Endomucin)及VEGF、HMGB1的基因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部分因子受中药浓度影响较大。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中三元调控通路各关键因子(PDGF-BB、CD31、Endomucin)及VEGF、HMGB1的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0.05),仅个别因子受中药浓度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诱导膜组织中CD31蛋白为强阳性表达,而Endomucin蛋白的表达则为弱阳性。结论:Masquelet技术病例回顾: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临床效果满意,但移植骨血管化、皮质化缓慢导致治疗周期延长,同时可能出现感染复发等并发症,尤其是初次采用髓内钉固定的患者。Masquelet诱导膜实验模型的建立:本研究中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实验模型的建立方法精确、简单有效,可重复性高。基于三元调控理论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诱导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可上调三元调控通路各关键因子(PDGF-BB、CD31、Endomucin)及VEGF、HMGB1基因、蛋白的表达。但由于诱导膜中不存在CD31hiEmcnhi血管,故在Masquelet技术的诱导膜形成期存在三元调控机制的科学假说并不存立,相关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倪国骅[3](2016)在《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文中研究表明肢体因创伤、感染、血管疾患、医源性因素如皮瓣切取术后等原因均可造成皮肤缺损,有的出现骨及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外露。轻者影响肢体功能,创面经久不愈,长期换药或住院,无法参加工作,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出现外露骨组织坏死,骨感染,血管栓塞,神经、肌腱坏死,有时不得不截除肢体。为了能治愈皮肤缺损创面,现临床常用外用中药、皮肤移植植皮、皮瓣转移或移植、皮下埋置扩张器、皮肤牵拉等多种治疗皮肤缺损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美地修复皮肤缺损,每一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中药治疗只能解决较小的皮肤缺损,较大创面和骨外露创面难以用此法治愈,植皮手术对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创面效果良好,但骨外露及肌腱等重要组织外露的创面、关节部位均不适合,皮瓣移植或转移虽能解决骨外露等难题,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皮内埋置扩张器皮肤扩张不适宜新鲜创面的皮肤缺损,皮肤牵张术(皮外扩张法)需有一定的器械,并且易发生疼痛、皮缘坏死、牵张器脱落等并发症,影响其在临床应用。因应用皮肤牵张术扩张的皮肤外观、质地、毛发生长、感觉等与正常皮肤完全相似,因此,探索新的皮肤牵张手术方式成为临床的需要。第一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医用硅胶管与骨圆针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6只白色家猪为动物实验模型,将每只猪的两侧背部分别制成一处皮肤缺损(每只猪的皮肤缺损位于相同部位,两边对称),创面大小定为12cm×8cm,6只猪共12个创面,其中实验组8个创面(编号1-8),对照组4个创面(编号9-12),实验组创面用自行设计的皮肤弹性牵张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创面仅覆盖碘伏纱布,无菌敷料包扎。术后实验组置于能限制猪活动的特制猪笼,使实验猪的四肢活动受限,每天换药,观察皮缘及受牵张皮肤色泽、毛细血管反应,创面缩小情况及乳胶管的张力,根据以上情况重新调整乳胶管的拉力,对照组术后每天常规换药。结果:实验组创面每日缩小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尤以前3天最为突出,第6天创面即可对合。对照组创面每日缩小面积较小,经统计学处理与实验组创面每日缩小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以医用硅胶管与骨圆针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能够促进皮肤扩张,快速闭合创面。第二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利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可行性,介绍其手术方法,分析其手术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本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2月,采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70例四肢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1656岁,平均35岁。皮肤缺损位于足踝部12例,小腿38例,大腿8例,手部8例,肩部4例;创伤后肢体皮肤坏死致皮肤缺损28例,肢体筋膜室高压切开后所致皮肤缺损面积16例,皮瓣远端坏死后所致皮肤缺损8例,皮瓣切取术后供区皮肤缺损10例,糖尿病足皮肤缺损8例;伴有骨折27例,神经及血管损伤15例;感染创面18例;皮肤缺损面积10cm×16cm2cm×3cm。将皮肤缺损的创面清创,然后以两枚骨圆针从分别从切口两侧缘的一端穿入,自另一端穿出,若创缘皮肤不规整将骨圆针截短以多根短骨圆针固定,以无菌乳胶管横向联结相对的两枚骨圆针,收紧乳胶管,使皮肤受到一定的张应力,骨圆针牵拉皮缘相互靠近,观察皮缘毛细血管反应,判断皮缘供血情况,确定皮缘成活不受影响后维持乳胶管张力,打结,无菌敷料覆盖创面,术后应用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根据创面大小及有无感染确定是否应用抗菌素,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使用何种抗菌素,观察皮缘血供情况及乳胶管的张力,及时调整乳胶管的松紧度,敷料有渗透时及时更换敷料。皮缘对合后行皮肤间断缝合术,若创面不能完全消失,创面缩小后可行植皮术。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经持续皮肤弹性牵张不需植皮及其它手术处置,最终创面完全闭合;好转:经持续皮肤弹性牵张创面缩小,勿需行皮瓣修复,但仍需行植皮手术;无效:经皮肤弹性牵张一周创面无缩小,仍需行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结果:完全治愈61例,患者经皮肤牵张后,创面消失,其中36例一次牵张成功,皮缘对合后直接行间断缝合术,10例因创面大、牵张时间长或因感染出现骨圆针从皮缘处切穿皮肤脱落,再次给予穿针继续牵张,最终创面消失,行皮肤间断缝合或皮缘换药愈合。好转7例,使本需行皮瓣手术方能治愈的创面经皮肤弹性牵张后创面缩小,采用植皮手术治愈。无效2例,创面无明显缩小,仍需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有效率达97.1%,随访614月,创面无复发,无渗出,扩张后的皮肤无臃肿,毛发生长正常,触痛觉正常,外伤所致的皮肤缺损扩张的皮肤色泽同正常皮肤,弹性良好,因血管病变等原因所致的皮肤缺损扩张的皮肤在早期色泽较深,经3个月至半年不等的时间皮肤颜色逐渐同周围皮肤色泽,弹性稍差。结论:利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可使皮肤得到扩张,能达到消除创面或使创面面积减小的目的,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有效手术方法,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术后的观察与处理同样需重视,采用此手术方法,可使具备手术适应证的骨外露创面避免采用皮瓣移植这一复杂手术,使创面面积减小或完全闭合,避免植皮手术或减少取皮的面积,避免患者其它部位的损伤或本已受伤较重的肢体因需皮瓣移植手术进一步损伤。第三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力学研究目的:研究皮肤弹性牵张法牵张皮肤时作用于每单位长度皮肤上力的大小及每条硅胶管上力大小,为皮肤弹性牵张法确定安全牵拉力的参考值。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应用皮肤弹性牵张法的患者中选取10位患者,按接受手术顺序依次排序(1,2,3……10),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34岁。皮肤缺损均位于小腿,缺损面积3cm×2cm12cm×8cm,伴胫腓骨骨折7例,5例行外固定架固定,2例行钢板内固定,均不伴下肢主要血管损伤。于受伤后当天至一周内开始行皮肤弹性牵张术。在平行于患者皮肤缺损区域纵轴的长边,距离皮缘1.5cm处,自一端至另一端穿入1枚骨圆针,骨圆针位于靠近皮下组织的真皮层内,于相对侧置入另一枚骨圆针,然后以医用乳胶管分别穿过两枚骨圆针。长边皮缘长度3cm6cm时于长边皮缘中点穿过一条乳胶管,皮缘长度6cm9cm时平均穿过两条乳胶管,皮缘长度9cm12cm时平均穿过三条乳胶管,分别拉紧乳胶管,拉紧前在皮缘中点距离皮肤边缘2cm处标记皮肤测温点,以电子皮温计(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测量牵拉前皮肤温度。先给予较大拉力,观察靠近骨圆针处皮肤毛细血管反应时间较周边皮肤明显延长或毛细血管无充盈时给予临时打结,然后逐一减小乳胶管牵拉力,观察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并测定皮肤温度。将已消毒的拉力仪挂钩钩于一侧骨圆针中点,固定对侧骨圆针,拉力仪牵拉骨圆针至乳胶管完全松弛时读取测量值即为皮肤所受到乳胶管的牵拉力。牵拉力除以乳胶管的条数即为每条乳胶管的拉力,牵拉力除以皮缘长度(cm)即为每单位长度皮肤上所受到的牵拉力。结果:10例患者平均每单位长度(cm)皮肤所受的牵拉力为1.11±0.22Kg,平均每个乳胶管所受牵拉力为4.18±0.38Kg。结论:应用皮肤弹性牵张法牵拉皮肤时每单位长度皮缘上所承受拉力的适宜数值为1.11±0.22Kg/cm,平均每个乳胶管所受牵拉力为4.18±0.38Kg。
徐文辉[4](2011)在《肢体离断伤再植术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肢体离断伤再植术的适应证、离断肢体处理与保存、再植手术的设计及术后康复治疗,以提高肢体离断伤再植的成活率和肢体功能的优良率。[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5例断肢再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肢体完全离断伤24例,不完全离断伤31例。对全部病例的离断肢体均进行加低温肢体保护液(肝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能量合剂+林格氏液)间断冲洗。55例患者中有50例伴不同程度皮肤、骨骼、血管等组织缺损,13例采用肢体短缩处理,解决了清创后的组织缺损问题。37例为复杂伤肢体离断,组织缺损较大,一期实施了游离组织移植、血管移植手术,其中7例同时合并骨骼、皮肤、血管缺损,实施了游离腓骨皮瓣、髂骨皮瓣或肩胛骨皮瓣等复合组织移植手术。10例特殊污染病例,其中1例粪便污染,6例酒精污染,3例热机油污染,2例冻伤病例。12例特殊病例全部再植成功。对组织污染挫伤严重的病例应用了VSD负J压封闭引流装置。分别在术后第1周、8天-3周、4-8周、9-16周等不同时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结果]随访7个月-3年,55例病例除2例截肢外,其余病例肢体全部成活,成活率为96.3%。37例下肢离断伤,按上海市六院陈中伟下肢再植功能评定标准:1级19例,2级15例,3级2例,1例再植失败;18例上肢离断伤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标准:1级7例,2级7例,3级2例,4级1例,1例再植失败。总优良率为87.3%。53例成活病例中2例静脉皮瓣部分坏死,重新选择其它皮瓣移植一期愈合后,伤口愈合,其余病例游离组织全部成活;并发感染形成骨髓炎5例,经后期积极治疗痊愈;19例因伤口部分开放,未一期闭合,经植皮或再次皮瓣移植伤口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结论]肢体离断伤病情复杂,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再植手术方案可提高肢体离断伤再植的成活率和肢体功能的优良率。
马志恒[5](2009)在《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腱微型钢板纽扣悬吊固定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6月,收治经临床及关节镜检查确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19~49岁,平均26.3岁。左膝30例,右膝18例。其中运动性损伤26例,车祸伤19例,其他伤3例。均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根据临床表现及MRI检查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31例,经关节镜检查及手术确诊共48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26例;“三联征”即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10例;单纯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6例;单纯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共同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22个月。关节镜检查前交叉韧带体部断裂25例,韧带缺如8例,股骨止点处撕脱15例。取自体半腱肌,关节镜下行四股半腱肌腱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微型钢板,胫骨端采用纽扣悬吊固定。功能疗效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临床疗效参照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8~10周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本组48例均获随访6个月~14个月,平均12个月。2例剧烈运动后术膝感疼痛;1例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随访时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阳性者3例,可疑阳性者6例,余患者均为阴性。6例可疑阳性患者中3例有运动时膝关节不稳感,其余3例未诉不适。关节活动度:0°~130°43例,0°~100°5例。原有症状消失或减轻。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对治疗效果满意。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法评估,术后评分为87.21±8.57,与术前39.87±9.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照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本组获优23例,良18例,中4例,差3例。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多股胭绳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具有如下优点:移植材料理想;解剖等长重建;固定牢固有效;方便经济损伤小等。
瞿向阳[6](2007)在《异体脱蛋白骨关节复合钙磷骨水泥与rhVEGF+rhBMP-2修复骨关节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外伤、感染和肿瘤等引起的骨关节缺损是矫形外科医师面临的一大挑战。自体吻合血管的骨关节移植效果最佳,但供区来源极为有限,技术难度大,供区并发症多,只适应于小段骨关节缺损及手部的重要骨关节缺损的修复;金属、高分子材料及陶瓷等假体可用来修复骨关节缺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问题,即容易折断、下沉、疲劳骨折等导致需要翻修;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主要有难以克服的免疫排斥问题,至今未能广泛开展。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生物衍生型骨关节材料的研究是目前世界医学组织工程学界的重点课题,如能研制出一种能与受体愈合,并存活的生物假体,那将是生物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场革命,并能使成千上万因骨关节缺损而造成的残疾患者重返社会,造福人类。近年来较多研究发现异体脱蛋白骨关节(deproteinized osteo-articulation,DPOA)主要由无机骨矿化物和骨胶原组成,所以其免疫原性较低,具有天然骨组织的密集孔隙-网状结构系统,有利于新生血管的长入和间质细胞的迁入,是骨发生细胞附着的有效支架,不但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且易为受体破骨细胞接近清除,从而诱导骨的发生。同时发现,虽经脱蛋白、脱脂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处理,其关节骨端仍非常光滑,且有与移植宿主骨关节一致的外形结构,能够在解剖学上与之匹配,还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力学性能,更适合作为骨关节移植材料。但这种长段大块单纯的DPOA材料移植缺乏骨诱导能力,且由于其血供来源只源于材料与宿主骨接触的一端,血管从近端宿主骨及受体周围向材料长入,这个过程无疑是很缓慢的。因此为DPOA材料辅助以诱导成骨和血管化生长因子是非常必要的一项举措,于是我们采用已被公认具有较强的成骨诱导和促血管生成作用能力的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并以钙磷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作为上述生长因子的缓释载体,从而达到局部生长因子的持续高浓度释放,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材料“活化”,与宿主骨达到骨愈合,并最终成为自身组织,修复骨关节缺损。本实验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骨关节修复重建材料—脱蛋白骨关节的制作及相关检测取新鲜成年杂交犬股骨下段,采用过氧化氢-乙醚法制作成生物衍生骨关节材料—脱蛋白骨关节(DPOA)。经大体、扫描电镜、倒置相差显微镜和体视学显微镜观察及多项理化检测,证实用该方法制得的DPOA材料中的蛋白质、脂质成分基本被去除,降低或消除了免疫原性,且该材料具有与原骨关节组织基本相同的解剖外形、孔径、孔隙率、孔间交通率以及孔内表面结构等孔隙-网架三维结构系统,是一种理想的骨关节移植材料。2.钙磷骨水泥作为rhVEGF与rhBMP-2载体的体外释放实验研究利用钙磷骨水泥(CPC)可降解、反应不产热等特点,将rhVEGF与rhBMP-2用CPC固化液溶解,再与CPC粉末充分调和混匀,常温下固化,将CPC其作为生长因子rhVEGF与rhBMP-2载体。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上述生长因子的加入并不影响CPC的固化及其向HA晶体转化的过程,相互之间并未发现生物反应,肯定了CPC作为载体的稳定性。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发现CPC对rhVEGF和rhBMP-2体外释放动力学规律基本相似,24 h左右为爆发性释放,释放量为13%左右;第1~7天呈现快速释放,释放量与时间成直线关系;第7天以后释放速度减慢,可持续释放至8周左右甚至更长。这证实了CPC作为rhVEGF与rhBMP-2缓释载体的可行性。3.异体脱蛋白骨关节复合钙磷骨水泥与rhVEGF+rhBMP-2修复骨关节缺损的实验研究36只成年杂交犬随机分成A、B、C 3组, A组:CPC /rhVEGF/rhBMP-2/ DPOA关节移植组,复合rhVEGF/rhBMP-2的CPC在DPOA表面均匀涂层并髓腔部分填塞。B组: rhVEGF/rhBMP-2/ DPOA关节移植组,rhVEGF/rhBMP-2直接滴注于DPOA内。C组:单纯的DPOA关节移植组。术后在相应时间段做成骨、血供重建、免疫排斥反应及生物力学测试等相关检测。X线、组织切片HE染色及I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透射电镜检查、墨汁灌注微血管分析、膝关节动脉灌注血流量ECT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及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分析显示:A组骨痂形成,材料与宿主骨的愈合均明显好于B、C组且关节远端可见软骨细胞团的形成;A组血管生成和血流量明显多于B、C组;A组早期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明显低于B、C组,后期免疫反应无明显差别,B、C组间在成骨和血管化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综上所述,CPC /rhVEGF/rhBMP-2/ DPOA骨关节移植,利用CPC作为缓释载体,以达到局部持续、有效的rhVEGF和rhBMP-2释放,诱导骨与软骨的形成并促进移植物的早期血管化,为骨愈合带来丰富的靶细胞和生长因子,创造成骨的最佳微环境,使移植物逐渐“活化”,达到移植体与受体早期骨性愈合并最终成为受体自身组织,为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周立波[7](2007)在《经皮缝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优良的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全脱位的方法。方法:1.通过动物实验,组织学观察,为韧带缝合有助于纤维组织修复提供实验依据。2.对正常以及病理状态下的肩锁关节进行力学分析。3.通过对克氏针及丝线的力学研究,为用交叉克氏针固定脱位关节,丝线缝合韧带组织提供理论依据。4.通过尸体解剖操作,探索出经皮缝合进针的位置、方向、深度等,并应用于临床实践。5.将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74例患者随机分组,用6种常用的方法治疗,随诊6—24个月,对疗效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新鲜韧带组织损伤,经皮缝合后得到良好的对合,并具有一定的张力,在应力刺激下,缝合后的纤维组织能很好的韧带化。尸体解剖发现肩锁关节脱位时,肩锁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内卷、回缩,经皮缝合能使其很好的接触、对合。交叉克氏针只要进针点、角度、长度合适,能达到牢固固定脱位的肩锁关节,避免滑脱、游走等并发症发生。锁骨是上肢的一个支撑杆,上肢外展时,肩锁关节所受的力明显增大,上肢悬吊于胸前与下垂位,肩锁关节和斜方肌的受力差别很大,由0.026BW上升到0.07BW,所以肩锁关节脱位术后,上肢悬吊是完全必要的。经统计学处理证实经皮缝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和钢板固定、改良Dewar、改良weaver等术式相近,甚至优于这些术式。结论:经皮缝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应用于临床是可行的,是一种用闭合的方法达到手术切开的效果,创伤小,并发症及后遗症少,操作简单,患者花费少,疗效优良的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方法。
蔡迅梓[8](2006)在《低频超声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药理学和细菌学的增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体外和动物体内条件下研究低频超声对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 bone cement,ALBC)的促释放作用及其规律。方法:制作载万古霉素ALBC的体外试件和体内试件。分别将质量分数为5%和10%ALBC体外试件随机分成对照组、100mW/cm2超声组和300mW/cm2超声组;所有试件于40ml的PBS中浸泡8h后,超声组接受超声干预30min,观察浸泡后24h内药物释放量的变化。另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将质量分数7.5%的ALBC植入髋关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8只。超声组于术后不同时间接受超声干预30min,术后5d内定时检测引流液和尿液的万古霉素浓度,术后4周检测ALBC残余药量。结果:体外条件下10%100mW/cm2超声组和10%300mW/cm2超声组在浸泡24h后的药物释放分别较10%对照组增加71.77%及73.62%,5%100mW/cm2超声组和5%300mW/cm2超声组的药物释放分别较5%对照组增加13.03%、23.78%。超声强度和药物载荷均显着增加ALBC的药物释放。体内条件下超声组药物释放量在术后1d和5d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48.18%(t=3.510,P<0.01)和82.39%(t=2.345,F<0.05),术后4周超声组ALBC药物溶出低于对照组(t=3.697,P<0.01)。结论:低频连续型超声能促进和加快ALBC的药物释放。
赵小纲[9](2006)在《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骨痂过度生长,甚至在肌肉中出现异位骨化,骨折愈合明显加快,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为,骨折修复的过程就是正常胚胎骨发生过程的重演,是一系列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过程,从细胞、血管和骨基质的损伤开始,然后到进行骨的完全重建。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机体大环境以及局部小环境的多层面、多途径调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生长因子的参与,是骨折愈合的基础,无论何种促进骨折愈合的方式都以促进生长因子的变化为基础。创伤性脑损伤时通过何种机制影响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值得深入研究。 骨折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合成分泌与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成时间同步。VEGF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毛细血管参与骨愈合。bFGF的合成主要在骨形成的早期,认为bFGF刺激骨愈合主要是由于刺激了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有关联。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c-fos、c-jun等即刻早期基因(IEGs),在第二信使的诱导下,表达FOS和JUN等核蛋白。FOS和JUN蛋白通过亮氨酸拉链形成异源二聚体AP-1,后者作为转录因子与许多基因的AP-1结合位点或TPA(佛波脂)反应序列结合,影响晚期靶基因的表达。皮质直接打击可改变IEGs的表达,但TBI诱导FOS和JUN蛋白表达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明确。 VEGF与bFGF存在剂量依赖性,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bFGF与癌基因c-fos、c-jun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在精密的调控机制下共同作用,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脑损伤对骨折重建的影响十分复杂,从创伤性脑损伤早期IEGs的表达特点推测,脑损伤后IEGs表达的FOS、JUN蛋白是否影响挫伤灶周围脑组织VEGF与bFGF的表达?继而是否对骨折位点FOS、JUN蛋白的表达产生影响从而影响VEGF与bFGF的表达导致骨折愈合速度的改变?上述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实验方法:成年雄性ICR小白鼠118只,购自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0g左右,清洁级,在安静、无强刺激、室温下饲养24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A组(TBI+F):创伤性脑损伤合并一侧胫骨骨折;B组(F):单纯一侧胫骨骨折。小鼠胫骨骨折以克氏针做事先髓内固定,排除机械性因素的影响。实验动物模型制造完成后,分别于造模后1h,3h,6h,12h,24h,45h,72h,96h快速断头处死小鼠各6只,开颅取全脑,将致伤侧大脑半球用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固定。同时截取骨折端周围长约1cm左右骨膜、肌
郭质斌[10](2005)在《两种方法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AO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在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中的优劣,并分析影响钩钢板疗效的因素,以利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共收集整理湖北省中医院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01年9月~2004年12月40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新鲜骨折病人。其中AO锁骨钩钢板治疗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4.3岁;ⅡA型骨折12例,ⅡB型骨折6例。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2.8岁;ⅡA型骨折14例,ⅡB型骨折8例。 2 治疗方法 采用肌间沟高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患者仰卧位,患肩稍垫高约30°,沿肩锁关节及锁骨后缘采用平行于锁骨的切口,长约8~10cm,沿锁骨上沿横向切开三角肌斜方肌筋膜,骨膜下剥离暴露骨折端、肩锁关节及肩峰。准确复位锁骨远端骨折,用复位钳临时固定后,分别处理如下: 2.1 AO锁骨钩钢板治疗组 选取同则6~8孔锁骨钩钢板予以适当塑形后尖端插人肩峰后下方,钢板置于锁骨上方,选用合适长度螺丝钉,先固定近折端螺钉,然后再固定远折端。固定完成后被动活动肩关节检查其稳定性,并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了解复位及固定情况。对合并喙锁韧带断裂的,尽可能用7号丝线缝合修补。满意后,缝合三角肌斜方肌腱膜,常规关闭伤口,无菌敷料包扎。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固定,2周后伤口拆线。术后次日患肢就开始进行手部握拳、肘部的屈伸活动,1周后开始肩部轻柔活动,3~4周后开始各向活动,骨折痊愈后才允许重体力劳动。 2.2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组 于距锁骨骨折线约2~2.5cm远近端骨折块处用克氏针各横行钻一孔,穿入0.8mm钢丝备用。经皮从肩峰外缘平行钻入克氏针2枚,经肩锁关节及骨折远端进入骨折近端约3~4cm为宜,将钢丝行“8”字形在锁骨上方收紧扭结。靠近皮肤折弯克氏针尾,剪除多余部分。固定完成后处理同AO钩钢板组。术后3~4周开始肩部轻柔活动,克氏针拔出后才允许各向活动(一般6~8周)。 3 疗效评定:按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评分)从疼痛、功能、活动度、X线评价、关节稳定性五个方面进行评分。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6个月~2年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经统计学分析,X2检验,两组性别、骨折类型无显着性差异;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两组年龄无显着性差异。故可认为两组病人有可比性。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故可认为两治疗方法在创伤和一般性恢复方面相差不大。 两组术后不同时期JOA评分,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术后1周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2、4、12周则有显着性差异,AO锁骨钩钢板组明显好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 其中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疼痛情况评分,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术后1周两组肩关节活动时疼痛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2、4、12周则有显着性差异,AO锁骨钩钢板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期活动度情况评分,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术后1周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2、4、12周则有显着性差异,AO锁骨钩钢板组活动度明显好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结论] 1.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ll型骨折在肩关节治疗成绩、疼痛缓解和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好于克氏针张力带。在手术选择时可优先考虑。 2.AO锁骨钩钢板可能造成肩峰下间隙减小,因而可能诱发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成为术后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度减小的原因之一。【主题词] 锁骨骨折骨折内固定AO锁骨钩钢板克氏针张力带对比研究
二、用丝线缝合代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骨端刀劈骨折1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丝线缝合代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骨端刀劈骨折15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成骨细胞靶向敲除Wnt5a对OVX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骨痂的X线检测 |
1.1.4 骨痂的Micro-CT检测 |
1.1.5 HE染色 |
1.1.6 数据分析和统计 |
1.2 结果 |
1.2.1 实验小鼠一般情况 |
1.2.2 X线检测结果 |
1.2.3 小鼠股骨骨痂Micro-CT检测结果 |
1.2.4 小鼠股骨骨痂组织形态学结果 |
1.3 讨论 |
1.3.1 条件性敲除转基因小鼠的应用 |
1.3.2 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模型的建立 |
1.3.3 骨折的愈合 |
1.3.4 Wnt5a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 |
1.3.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的全球趋势及新出现的影响因素 |
2.1 基于地理分布的髋部骨折发生率的变化 |
2.1.1 亚洲 |
2.1.2 美洲 |
2.1.3 大洋洲 |
2.1.4 非洲 |
2.1.5 欧洲 |
2.2 各国基于年龄分布的髋部骨折发生率趋势 |
2.2.1 亚洲 |
2.2.2 美洲 |
2.2.3 大洋洲 |
2.2.4 非洲 |
2.2.5 欧洲 |
2.3 影响髋骨骨折流行病学的相关因素 |
2.3.1 不同国家呈现髋部骨折不同趋势的原因 |
2.3.2 新出现的髋部骨折影响因素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三元调控理论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中诱导膜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Masquelet技术文献研究 |
一、Masquelet技术的起源及原理 |
二、诱导膜的细胞及生物分子学特性 |
三、诱导膜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 |
四、Masquelet技术应用的展望 |
第二节 三元调控成骨的机制 |
第三节 中药对骨的修复作用 |
第二章 Masquelet技术应用病例回顾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病人和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纳入标准 |
三、观察指标 |
四、治疗方法 |
第三节 治疗结果 |
第四节 讨论部分 |
第三章 大鼠股骨Masquelet诱导膜实验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一、实验动物 |
二、实验器材 |
三、实验仪器 |
四、主要试剂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一、术前准备 |
二、手术步骤 |
三、术后处理 |
四、实验结果观察 |
五、统计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影像学 |
三、病理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三元调控理论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中诱导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仪器 |
三、实验试剂及耗材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一、动物分组 |
二、动物造模及药物干预 |
三、诱导膜组织取材 |
四、指标检测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一、X线观察结果 |
二、组织切片结果(HE染色) |
三、免疫组化结果 |
四、大鼠诱导膜组织相关基因RT-PCR检测结果 |
五、大鼠诱导膜组织相关蛋白Western-blot检测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一、中药对诱导膜中VEGF的影响 |
二、中药对诱导膜中HMGB1的影响 |
三、中药对诱导膜中PDGF-BB的影响 |
四、中药对诱导膜中CD31的影响 |
五、中药对诱导膜中Endomucin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意义及现状 |
四肢皮肤缺损的原因 |
四肢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 |
皮肤牵张术的研究及应用 |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
研究贡献与创新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可行性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材料 |
1.2.2 动物选择及分组 |
1.2.3 皮肤缺损模型制作 |
1.2.4 治疗方法 |
1.2.5 观察测量及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创面闭合情况 |
1.3.2 创面减小情况对比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
2.1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四肢创伤性皮肤缺损 |
2.1.1 引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2.1 一般资料 |
2.1.2.2 手术方法 |
2.1.2.3 术后处理 |
2.1.3 结果 |
2.1.4 典型病例 |
2.1.5 讨论 |
2.1.6 结论 |
2.2 皮肤弹性牵张法闭合小腿骨筋膜室高压减张切口 |
2.2.1 引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2.1 一般资料 |
2.2.2.2 手术方法 |
2.2.2.3 术后处理 |
2.2.3 结果 |
2.2.4 典型病例 |
2.2.5 讨论 |
2.2.6 结论 |
2.3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四肢皮瓣供区创面 |
2.3.1 引言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2.1 一般资料 |
2.3.2.2 手术方法 |
2.3.2.3 术后处理 |
2.3.3 结果 |
2.3.4 典型病例 |
2.3.5 讨论 |
2.3.6 结论 |
2.4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皮瓣远端坏死 |
2.4.1 引言 |
2.4.2 材料与方法 |
2.4.2.1 一般资料 |
2.4.2.2 手术方法 |
2.4.2.3 术后处理 |
2.4.3 结果 |
2.4.4 典型病例 |
2.4.5 讨论 |
2.4.6 结论 |
2.5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糖尿病足皮肤缺损 |
2.5.1 引言 |
2.5.2 材料与方法 |
2.5.2.1 一般资料 |
2.5.2.2 手术方法 |
2.5.2.3 术后处理 |
2.5.3 结果 |
2.5.4 典型病例 |
2.5.5 讨论 |
2.5.6 结论 |
第三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一般资料 |
3.2.2 手术方法 |
3.2.3 测量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部分 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4.1 工作总结 |
4.1.1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机理 |
4.1.2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优点 |
4.1.3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适应证 |
4.1.4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注意事项 |
4.1.5 将单位长度皮缘受到的牵张力给予量化 |
4.1.6 结论 |
4.2 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肢体离断伤再植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资料和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一) 术前急救与准备及断肢保存 |
(二) 清创术与断肢灌注 |
(三) 再植手术 |
(四) 术后早期处理 |
(五) 并发症的治疗 |
(六) 康复与功能重建 |
(七) 复杂伤肢体离断的再植和特殊污染肢体离断伤的再植 |
结果 |
讨论 |
一、离断肢体的保存 |
(一) 目前常用的保存离断肢体的方法 |
(二) 我们对离断肢体的保存方法 |
二、复杂肢体离断伤再植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把握 |
(一) 患者的全身情况 |
(二) 离断肢体的毁损及污染程度 |
(三) 断肢部位及伤后时间 |
(四) 断肢的保存是否正确 |
(五) 再植肢体能否恢复一定功能 |
三、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应注意的问题 |
四、再植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 清创术的注意事项 |
(二) 灌洗注意事项 |
(三) 组织修复的注意事项 |
五、术后早期处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
(一) 常规处理 |
(二) 术后用药物 |
(三) VSD负压引流装置应用 |
(四) 血运观察和危象处理 |
(五) 再植肢体肿胀程度观察和处理 |
六、并发症的处理 |
(一) 失血性休克与中毒性休克 |
(二) 急性肾功能衰竭 |
(三) 伤口感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本组全部病例情况统计表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 临床资料 |
2 手术方法 |
3 术后康复 |
4 术后评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治疗结果 |
讨论 |
1 前交叉韧带的解剖 |
2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和分类 |
3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
4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适应证 |
5 移植物的选择 |
6 移植物的固定 |
7 手术时机的选择 |
8 自体多股胭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
9 术后康复训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异体脱蛋白骨关节复合钙磷骨水泥与rhVEGF+rhBMP-2修复骨关节缺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异体脱蛋白骨关节复合钙磷骨水泥与rhVEGF+rhBMP-2 修复骨关节缺损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骨关节修复重建材料—脱蛋白骨关节的制作及相关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图片 |
第二部分 钙磷骨水泥作为rhVEGF 与rhBMP-2 载体的体外释放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异体脱蛋白骨关节复合钙磷骨水泥与rhVEGF+rhBMP-2 修复骨关节缺损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图片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1 脱蛋白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文献综述2 钙磷骨水泥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经皮缝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一) 肩锁关节的力学分析 |
(二) 肩锁关节交叉克氏针的生物力学分析 |
(三) 对10号医用尼龙缝合线拉伸实验 |
(四) 对动物韧带损伤后的修复进行组织学观察 |
(五) 尸体上进行肩锁关节脱位经皮缝合操作及解剖观察 |
三、结果与讨论 |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选择条件 |
二、治疗方法 |
(一) 闭合复位双克氏针交叉固定 |
(二) 改良钢丝张力带术 |
(三) 改良Weaver_Dunn术 |
(四) 改良Dewar术 |
(五)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 |
(六) 经皮缝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术 |
三、疗效评定标准 |
四、治疗结果 |
讨论 |
一、肩锁关节的解剖 |
二、肩锁关节脱位的病理变化 |
三、锁关节脱位的损伤机制 |
四、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 |
五、肩锁关节脱位的损伤分类 |
六、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评价标准 |
七、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低频超声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药理学和细菌学的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低频超声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药理学和细菌学的增效研究 |
1.1 低频超声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药物释放的影响 |
1.1.1 中文摘要 |
1.1.2 英文摘要 |
1.1.3 前言 |
1.1.4 材料与方法 |
1.1.5 结果 |
1.1.6 讨论 |
1.1.7 结论 |
1.1.8 参考文献 |
1.2 低频超声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抗菌性能的增效研究 |
1.2.1 中文摘要 |
1.2.2 英文摘要 |
1.2.3 前言 |
1.2.4 材料与方法 |
1.2.5 结果 |
1.2.6 讨论 |
1.2.7 结论 |
1.2.8 参考文献 |
1.3 超声干预时机对低频脉冲型超声干预下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药代和药效特性的影响 |
1.3.1 中文摘要 |
1.3.2 英文摘要 |
1.3.3 前言 |
1.3.4 材料与方法 |
1.3.5 结果 |
1.3.6 讨论 |
1.3.7 结论 |
1.3.8 参考文献 |
1.4 Continuous Ultrasound Enhances Vancomycin Release from Acrylic Bone Cement In Vitro and In Vivo |
1.5 综述 |
第二章 组配式人工髋关节置换结合股骨粗隆下横断截骨治疗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2.1 中文摘要 |
2.2 英文摘要 |
2.3 前言 |
2.4 资料与方法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7 结论 |
2.8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钢丝环扎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远期疗效的分析 |
3.1 钢丝环扎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远期疗效的分析 |
3.1.1 中文摘要 |
3.1.2 英文摘要 |
3.1.3 前言 |
3.1.4 资料与方法 |
3.1.5 结果 |
3.1.6 讨论 |
3.1.7 结论 |
3.1.8 参考文献 |
3.2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9)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研究背景 |
设备、试剂、免疫组织化学原理与技术要求介绍 |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观察指标的筛选 |
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动物、设备、试剂配制 |
动物模型制造 |
标本采集与处理 |
FOS、JUN、bFGF、VEGF蛋白检测方法 |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 |
切片观察、计数和数据处理 |
2 结果 |
动物模型的结局与评估 |
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
脑组织FOS、JUN、bFGF、VEGF蛋白的表达 |
骨折位点FOS、JUN、bFGF、VEGF蛋白的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综述 |
神经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机制研究的进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两种方法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 解剖学特征和损伤、移位机制 |
1.1 解剖特征 |
1.2 损伤机制 |
1.3 移位机制 |
2 锁骨远端骨折的诊断与分类 |
3 疗效评定 |
4 治疗方法 |
4.1 非手术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治疗结果 |
2.1 疗效评定标准 |
2.2 疗效评定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丝线缝合代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骨端刀劈骨折1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骨细胞靶向敲除Wnt5a对OVX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D]. 胡云鹏.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三元调控理论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中诱导膜形成的影响[D]. 曾志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3]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D]. 倪国骅. 郑州大学, 2016(03)
- [4]肢体离断伤再植术的临床研究[D]. 徐文辉. 苏州大学, 2011(06)
- [5]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方法探讨[D]. 马志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 [6]异体脱蛋白骨关节复合钙磷骨水泥与rhVEGF+rhBMP-2修复骨关节缺损的实验研究[D]. 瞿向阳.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2)
- [7]经皮缝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研究[D]. 周立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4)
- [8]低频超声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药理学和细菌学的增效研究[D]. 蔡迅梓. 浙江大学, 2006(08)
- [9]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机制研究[D]. 赵小纲. 浙江大学, 2006(08)
- [10]两种方法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比较分析[D]. 郭质斌. 湖北中医学院,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