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非暴力抵抗运动看甘地(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1](2020)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亚非拉史的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亚非拉史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无论是对史实的梳理,还是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还是对历史教学价值的发挥,它都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所以说,本文将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亚非拉史内容出发,进行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史中亚非拉史的内容特点。因为主题是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所以第一部分要把人教版课本(包括必修和选修)中亚非拉史的内容阐述清楚。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对亚非拉史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一部分的内容通过教材编写的特点和世界史编写的体系来进一步阐述关于亚非拉史内容的特点和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最后根据整篇文章亚非拉史内容的解读提出关于教科书的编写建议。我们知道史学界关于亚非拉史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历史来说相对较少,而史学的研究也会影响课本的编写,所以关于课本中亚非拉史的内容也很少。本文的特点是将历史教学中教材论的理论知识和高中课本结合,通过教科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亚非拉史的内容。同时用世界史的体系构建来解读亚非拉史编写内容的特点和原因。具体来看,历史教科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和教科书中亚非拉史呈现的特点相关,可以从这个方面去分析原因。世界史的体系构建同样对亚非拉史的内容和结构产生影响。最后,给予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教材编写建议,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总的来说,内容上,教科书的编写既要摆脱单一的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又要有宏观视野,进行归纳总结。亚非拉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反殖反帝和民族解放运动,有关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也介绍得越来越多。近代化改革要突出各个国家的特点,反映出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改革。世界史教科书编写要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问题,要突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宏观视野和细节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力图呈现给学生展现一个比较真实的世界原貌。
罗圣荣,安东程[2](2019)在《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评析》文中指出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在马来亚掀起了一场旨在解放祖国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但由于马来亚印度人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过合作,外界对于如何评析这场民族主义运动一直富有争议。从爆发原因来看,这场运动的兴起是政治、历史、社会、思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展现了马来亚印度人这一移民群体试图借助外部力量摆脱殖民压迫的理想。从特性来看,这场运动在思想、目标上具有自主性,在实践中却因深受法西斯势力影响而呈现出矛盾性、争议性,折射出马来亚印度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遥远距离。从影响来看,这场运动虽然迟滞了马来亚印度人在马来亚的落地生根,加剧了马来亚族群之间的隔阂,却也推动了印度和马来亚独立运动的发展进程。就结局而言,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也充分反映出马来亚印度人的历史局限性。
于展[3](2018)在《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在美国的早期传播》文中研究指明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在美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从译介到小规模试验这一跨国移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单方面的传播,而是历经了本土化的改造。其中译介又分为初步译介和深入译介两个阶段。在1920年代的初步译介时期,因为缺乏直接接触和深入了解,美国黑人对甘地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比较肤浅,一些黑人把甘地的非暴力思想等同于消极抵抗或不抵抗。在1930年代的深入译介时期,通过一些黑人宗教知识分子和宗教和平主义组织和解之友会的努力,以及来美的印度民族主义者的宣传,甘地的非暴力思想越来越为美国黑人所熟知和理解。他们开始把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与美国黑人基督教的思想以及现代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相结合,兼顾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本土化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在和解之友会的推动下,一些民权组织和个人在1940年代开展了效仿甘地的小规模非暴力试验,并与美国劳工运动的经验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些译介和试验活动为后来大规模的非暴力民权运动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尚劝余,尚沫含[4](2018)在《中国的甘地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是中国的甘地研究的第三个高潮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取向逐步趋于理性,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视域不断拓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不同时代也体现出各自的鲜明特征。
徐晓燕[5](2018)在《回归圣事存在论 ——托马斯·默顿修道神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马斯·默顿(ThomasMerton,1915-1968)这位20世纪美国着名修士,因其着述主题颇丰,而常被称为灵修作家、神秘主义、和平主义者、社会活动家、宗教对话先驱。在这些多样且张力巨大的创作主题背后,默顿总是给人留下思想前后不一致的印象。本文试以历史的方法和神学的视角,将默顿置于20世纪的天主教神学发展及美国的政治历史背景中,以超性秩序与本性秩序之间的关系为线索串联其庞大丰富的作品,来探讨其思想的变化与成熟。本文认为,默顿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从早期的超性-本性二元的思维格式转向了“圣事存在论”的整全视野,并以这种神学视野出发在晚期考量美国的社会与政治、天主教修道革新及宗教对话等议题。本文以默顿早期至后期思想的演变为经,以其晚期发展出的三大主题(社会正义、修道革新与宗教对话)为纬,安排行文结构。第一章是对论文题目的解释。第二章是略述默顿在修道之前的生平事迹和皈依经历,并且给出了默顿所皈依的天主教正经历着新经院主义、返本溯源运动和现代主义神学之间互相竞争角逐的神学背景,为理解默顿思想的变化与成熟奠定基础。论文的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了默顿1941年进入修道院直到1968年于曼谷离世的整个修道时期。第三章通过探讨默顿早期作品(1944-1952)提炼他在这个时期对“默观”的看法,分析默顿因受新经院主义的教育而生发出对“默观”的矛盾态度。第四章以默顿成熟时期的作品(1953-60年代初)为对象,分析他如何因着外界思想(“返本溯源”神学家、俄罗斯正教神学家等)的启发与互动,在内心发生微妙的变化,并体现于其日记与灵修着作中。本文认为,默顿在思考与体悟天主之创世、基督的经世和作为天主肖像与模样的人之本体问题时,逐渐形成以“圣事”与“实在”之关系来理解受造世界与天主之关系的“圣事存在论”视野,也就是说,天主于受造秩序的奥秘临在使后者获得圣事特征,而受造秩序的圣事本性意味着其对神圣实在的恒常参与。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默顿晚期(60年代初-1968年)转向社会的内在与外在原因,并指出“圣事存在论”是默顿晚期涉足社会正义、修道革新与宗教对话这三个不同论域时共同的神学根据与神学关切。通过将默顿置于20世纪天主教神学背景中,本文向读者交代了默顿思想的演变与坚持,借此与梵二会议前后的天主教神学的发展相互映照。如果说梵二前后的天主教内部的神学斗争是理解默顿思想的背景,那么默顿思想的转变与坚持可算是梵二前后不同天主教神学之间角逐的缩影。
于展[6](2017)在《论小马丁·路德·金非暴力策略的演变》文中认为小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思想和策略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了从非暴力劝说到非暴力强制再到非暴力"革命"的过程。金早期的非暴力劝说策略希望通过黑人的受难牺牲唤起白人的良知觉醒,但这过于理想主义,不可能改变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没有成功。金中期的非暴力强制策略则通过非暴力斗争引起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暴力抵制,吸引了媒体关注,引发了危机,最终迫使联邦干预。这一策略以理想主义的手段对联邦政府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取得了很现实的理想结果。金晚期的非暴力"革命"策略则在目标和手段上都过于激进,不能得到联邦政府和白人自由派的支持,最终失败。可见,能否把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是非暴力策略成功与否的关键。
谈娟[7](2017)在《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生动,而中学历史课堂却因为历史教材和高考的限制使历史细节大量流失。缺少了细节的支撑,历史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缺少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就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也陷入低效。运用历史细节教学策略组织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弥补教材的不足,还原历史现场,阐释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分析历史,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领悟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细节融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教育意义,以细节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理解历史、感悟生命,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本课题主要探究历史细节在高中课堂运用的教学策略,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问题由来、历史细节策略研究综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重要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介绍了历史细节教学的现状,并对历史细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着重阐述了历史细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包括: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教学价值以及分析了高中阶段运用历史细节教学的可行性。第四部分:对历史细节教学策略的设计做了初步探讨,包括:历史细节教学策略设计的主要依据,历史细节运用的若干原则,历史细节融入课堂的教学环节。第五部分:以人教版选修四《圣雄甘地》一课为例,设计了一堂以历史细节为特色的公开课。
周慧[8](2017)在《印度战略文化的现实主义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略文化随着学界对战略研究的范围逐步拓宽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建构主义研究的兴起以及对东西方文明研究的热潮也带动了对战略文化的深入研究。文化构成因素说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战略偏好。战略文化具有国家个性特质,不同的国家也具有不同的战略文化。本论文采用科林·格雷(Colin S.Gray)等提出的战略文化因素分析框架,从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影响因素分析印度战略文化。从自然因素上看,影响印度战略文化的因素体现出地缘破碎性、河流分割性、大陆封闭性和有限的外界联系性等特点。社会文化因素层面的分析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社会、宗教因素、神话与符号、战略文化经典等方面。政治因素涉及历史经验、政治体制、精英思维与军队组织等四个方面。从这些因素的分析可归纳印度战略文化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取向,本研究将其界定为服从等级秩序(Deference to Hierarchy)、战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和印度中心观(India-center Perspective)的特点。对等级秩序的服从是对社会“固有的秩序”的服从。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也影响了印度人对于世界秩序的看法。国际秩序也具有等级制度的特点,是以强国为中心的体系。印度对于现存的体系不会作为挑战者出现,反而对强者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作为大国,印度同样渴望其他国家的尊重与认可。战略自主源自宗教关于个人职责的认知,依靠个体的努力,达到自身解脱是最终的目标。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包括各种姓彼此互不干涉、自存于族群之中等观念均加强了印度人的国民独立意识,增强了印度战略文化的战略自主特点。印度200多年被殖民的历史使其对战略自主格外珍视。印度中心观受印度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方面,突出体现在曼荼罗思想。曼荼罗体系以征服者为中心,国家间关系以“我”为中心展开,它同时赋予了印度人“天赋我命”的思想。这种大国思想一直遗传下来,成为印度外交的宝贵财富。印度“中心”的位置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上的,更是战略文化概念上的。印度现实主义取向的战略文化在现当代印度对外战略中均有体现。甘地思想的现实主义首先体现在他的服从观念,其次在于甘地对暴力模糊的态度。甘地思想的道德性主要体现在其宗教思想方面,将其作为考底利耶现实主义的对立面,视之为印度战略文化的主流是欠缺的。作为团结发展中国家进行反帝、反殖斗争,不结盟政策尤其道德性的一面,但是,相比较而言,其现实主义的特点更加突出。不结盟政策一方面给印度带来大国荣耀,另一方面,也没能阻止印度从冷战中两个大国获得物质援助。维护国家战略自主,对大国表示一定的尊重和服从,这些都是为了发展自身力量,实现自身的大国地位。印度战略文化现实主义取向的特点影响印度对外战略路径的选择,印度的对外战略选择均围绕实现大国地位展开,以牢固的地区大国地位为出发点,在中美大国博弈中,借重美国等西方大国,与中国保持合作加竞争的“谨慎平衡”,为提升大国地位、实现成为全球大国的目标而积蓄力量。
李炳贤[9](2015)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的暴力冲突原因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民权运动获得成果最多的时代,从最初的法院抗争开始,到后来“非暴力”抵抗的直接行动,这些都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美国社会的性质在一定程度有了改变,黑人追求社会平等也成为当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但是在进步浪潮下仍然是暗流涌动。在暴力冲突发生之前,民权运动的“非暴力”抵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它获得的成果是相当有限的,并且参与抵抗的黑人经常受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暴力镇压。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社会司法的不公正导致法律的不健全,白人警察的偏见执法;而黑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也令人堪忧,教育、就业、收入、住房与福利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愈发的突显;加之社会上白人新闻媒体的偏见报道与肯定性行动的逆向歧视,使得矛盾更加激烈。于此同时,随着民权运动内部的分裂,这就诞生了以马尔科姆·爱克斯与斯托克利·卡迈克尔为代表的暴力抗争思想。这些思想在黑人青年中引起了共鸣,使得他们深信唯有暴力才能解决黑人的平等问题。这些原因犬牙交错,互相影响,都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暴力冲突的发生,这也是长期以来白人与黑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而暴力冲突也使得美国的中心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加速了中心城市的衰落。反映出了美国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刘海玲[10](2013)在《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安倍德卡尔是近代印度着名的贱民解放运动领导人,印度宪法的制定者。印度独立后,他倡导复兴印度佛教,于1956年率领贱民集体改宗佛教。本文探讨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及其所开展的新佛教运动。安倍德卡尔出身种姓制度下的贱民阶级,曾在英美接受高等教育,他尝试过社会运动、政治斗争、立法斗争的方式,最后采取改信佛教的宗教途径来达成贱民获致自由平等人权的目标,称为“新佛教运动”。他的新佛教旨在为贱民获得一个新的宗教身份,从而获得一个政治身份和社会身份,摆脱受歧视和奴役的命运。安倍德卡尔的思想带有印度从殖民时期结束到独立的时代印记,体现了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在宗教与政治领域的发生,反映了现代化对印度传统社会带来的冲击,是近代印度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缩影,因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他的新佛教思想又是其自身人生和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安倍德卡尔对传统佛教思想进行了现代性重构,其新佛教表现为贱民的佛教、实用主义的佛教、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表明其新佛教蕴含了对印度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对西方文化的吸收,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吸收。他创造性地发展出佛教在近现代印度的新乘。他的新佛教思想和实践对印度贱民解放及佛教复兴影响巨大,对世界人权运动和宗教现代化也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探寻安倍德卡尔新佛教思想与实践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从西方殖民对印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和贱民制度的起源与近代发展、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近代印度佛教复兴概况等方面探讨新佛教运动的社会历史根源。第二章从思想层面探寻安倍德卡尔新佛教思想产生的渊源。分别考察安倍德卡尔的家庭及教育背景、他对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审视、他对印度传统宗教和哲学的继承,以及现代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透析安倍德卡尔新佛教思想的成因,揭示其内涵的复杂性。第三章论述安倍德卡尔贱民解放的思想和实践。阐述安倍德卡尔对贱民解放的理论构建,比较他与甘地在贱民解放思想方面的分歧,总结安倍德卡尔在理论层面对贱民解放作出的贡献;同时,考察安倍德卡尔领导贱民的进行的社会运动、政党斗争、法律斗争直至宗教革命的实践过程,揭示其贱民解放运动既是思想斗争又是社会实践的实质。第四章探讨安倍德卡尔意识形态的抉择过程。从宗教学角度考察安倍德卡尔的改信轨迹,并梳理安倍德卡尔抛弃印度教而选择佛教的思想理路,进而通过他对于佛教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抉择揭示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吸收。第五章综合论述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从安倍德卡尔的宗教哲学观入手,诠释他的佛教观,并以他的佛教思想的代表着作《佛陀及其教法》为基础剖析他的新佛教思想的基本体系。第六章论述安倍德卡尔新佛教思想的特征与历史意义。比较新佛教与传统佛教的异同,总结新佛教的特征;从对贱民解放的影响和对印度佛教复兴的影响两个层面讨论新佛教运动的历史价值,并对新佛教运动的未来发展,安倍德卡尔的评价等问题提出见解。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的形成是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的结果,他以现代宗教理念重新诠释佛法,在印度制造了一个启蒙式的宗教理性批判的经典案例。
二、从非暴力抵抗运动看甘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非暴力抵抗运动看甘地(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亚非拉史的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亚非拉史的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高中人教版历史课本关于亚非拉史的内容分布 |
(一)必修课本 |
(二)选修课本 |
二.人教版历史课本中关于亚非拉史的内容解析 |
(一)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影响因素 |
1.要符合国家的立场和教学目标 |
2.受到学术研究的发展现状影响 |
3.受到学生认知的影响 |
4.受到知识传输特点的影响 |
(二)世界史研究范式和世界史体系的特点 |
1.“最初的时期”——文明产生的时代 |
2.“古典时期”——文明的早期发展时代 |
3.“中古时期”——文明的固化阶段 |
4.“近现代”——世界历史的新时期 |
(三)人教版课本中关于亚非拉国家历史的特点和原因 |
1.整体上来说相对较少 |
2.时间上主要集中在近现代历史时期 |
3.亚非拉史通过西方国家的视角书写 |
4.围绕民族解放运动和近代化展开 |
三.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亚非拉国家历史内容的编写建议 |
(一)要体现合适的世界历史体系 |
(二)注意选择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内容 |
(三)要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水平 |
(四)编写的内容要体现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原因 |
(一)马来亚印度人对印度的政治认同 |
(二)民族主义运动的蔓延 |
(三)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分化 |
(四)日军的“南进” |
二、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 |
(一)马来亚印度人被日本迷惑与利用 |
(二)马来亚印度人缺乏对二战形势发展的准确判断力 |
(三)马来亚印度人脱离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现实 |
(四)马来亚印度人缺乏雄厚的军事经济实力 |
三、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特性 |
(一)思想性:从非暴力不合作到暴力革命 |
(二)目标性:从反抗殖民剥削到力图摆脱殖民统治 |
(三)矛盾性:内外矛盾相互冲突 |
(四)争议性: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 |
四、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
(一)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对马来亚的影响 |
(二)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对印度的影响 |
结论 |
(3)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在美国的早期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初步译介 (1920年代) |
二、深入译介 (1930年代) |
三、小规模试验 (1940年代) |
四、结语 |
(4)中国的甘地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甘地研究 |
(一) 甘地生平研究与介绍。 |
(二) 对甘地的评价。 |
(三)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 |
(四) 甘地主义。 |
(五) 甘地思想。 |
(六) 甘地的阶级属性。 |
(七) 甘地与国大党的关系。 |
(八) 甘地与中国。 |
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甘地研究 |
(一) 甘地生平研究与介绍。 |
(二)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研究。 |
(三) 甘地思想研究。 |
(四) 甘地比较研究。 |
结语 |
(5)回归圣事存在论 ——托马斯·默顿修道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1 导论 |
1.1 研究主题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2 托马斯·默顿与二十世纪的天主教 |
2.1 追寻者托马斯·默顿 |
2.1.1 客居者的游移 |
2.1.2 困惑中的指南针 |
2.1.3 迈向革责玛尼 |
2.2 梵二前后天主教神学发展的张力 |
2.2.1 新经院哲学的序曲 |
2.2.2 新经院主义与现代主义危机 |
2.2.3 返本溯源运动 |
2.2.4 梵二会议的新局面 |
2.3 默顿与二十世纪天主教 |
3 成为默观者:受新经院主义影响的早期默顿 |
3.1 默观:圣化的必经之路 |
3.1.1 目的与现实:默观的开端 |
3.1.2 默观生活的进阶:主动默观与倾注默观 |
3.1.3 倾注默观: 信徒的普遍圣召 |
3.2 真假神秘主义之分辨 |
3.2.1 两种极端:假神秘主义与教条主义 |
3.2.2 类比原则与真神秘主义 |
3.3 默观与行动的张力 |
3.3.1 革责玛尼修院:默观视野的失落 |
3.3.2 默观先于行动:修会圣召的争论 |
3.4 约纳的征兆:转化的开始 |
3.5 小结 |
4 圣事存在论的觉醒 |
4.1 天主的沉默与奥秘 |
4.1.1 在圣召困惑中体悟天主奥秘 |
4.1.2 冒险与不确定:形而上之孤寂 |
4.2 天主的临在与行动:圣索菲亚与道成肉身 |
4.2.1 圣索菲亚:天主在造物中的临在 |
4.2.2 道成肉身的奥迹:虚己的基督 |
4.3 天主的肖像:人本性中的神圣渴望 |
4.4 重溯教父资源与回归奥秘神学 |
4.4.1 早期基督教脉络下的“奥秘” |
4.4.2 自然默观与圣事存在论 |
4.4.3 狄奥尼修斯传统与现代“神秘主义”的演变 |
4.5 圣事性思维的陶成:论圣事、时间与语言 |
4.5.1 “标记”与“实在”:圣事存在论的基本关系 |
4.5.2 时间与历史:基督奥迹的场域 |
4.5.3 语言与静默 |
4.6 小结:再思“默观” |
5 先知与批判:圣事存在论在不同论域的表达 |
5.1 “有罪旁观者”的发声 |
5.1.1 转向社会:经历与作品 |
5.1.2 异化的时代:后基督教时期的社会与教会 |
5.1.3 信与不信的悖论: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疾病 |
5.1.4 非暴力选择:以圣事存在论为基础 |
5.2 修道主义的返本溯源 |
5.2.1 梵二前“因循守旧”的修道主义 |
5.2.2 梵二后的激进改革 |
5.2.3 先知精神与默观生活的统一 |
5.3 宗教对话与自我理解 |
5.3.1 默顿与铃木禅的对话 |
5.3.2 亚洲之旅 |
5.4 小结 |
6 结语“圣事存在论”与“现代性”兼论对汉语神学的启发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已发表学术论文 |
会议论文 |
(6)论小马丁·路德·金非暴力策略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暴力劝说 |
二、非暴力强制 |
三、非暴力“革命” |
四、结语 |
(7)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相关研究分析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
五、重要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历史细节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设计 |
第二节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
二、学生对历史细节教学的基本态度 |
三、教师历史细节教学的基本现状 |
四、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一) 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足 |
(二)教师的历史细节素材积累不够充分 |
(三)教师对历史细节教学个案关注度不高 |
(四)教师历史细节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
五、结论与思考 |
(一)学校对历史课堂教学不够重视 |
(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意识不强 |
(三)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
(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求知欲不强 |
第二章 历史细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历史细节教学的必要性 |
一、历史认识的构建须提供历史细节 |
二、历史家国情怀养成须借助历史细节 |
三、历史教学新方法需呈现历史细节 |
四、高考命题趋势要求重视历史细节 |
第二节 历史细节教学的重要性 |
一、展现历史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
二、补充教材不足,还原历史具象 |
三、阐释教学难点,引领深入探究 |
四、燃起智慧火花,培养批判思维 |
五、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历史价值观 |
第三节 历史细节教学的可行性 |
一、细节教学符合高中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 |
二、史学研究成果提供可资利用的细节 |
三、信息网络技术为细节教学创造便利 |
第三章 历史细节教学策略的设计 |
第一节 历史细节教学策略设计的依据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师素质 |
四、学生学情 |
五、教学保障 |
第二节 历史细节选择与运用的原则 |
一、真实性 |
二、目的性 |
三、适度性 |
四、趣味性 |
五、启发性 |
第三节 历史细节融入的环节 |
一、课堂导入 |
二、教学情境 |
三、难点阐释 |
四、情感升华 |
第四章 历史细节教学策略运用:以《圣雄甘地》教学为例 |
第一节 教学思路 |
第二节 教学准备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多媒体与课时安排 |
第三节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二、圣人甘地 |
三、英雄甘地 |
四、永远的甘地 |
五、板书 |
第四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印度战略文化的现实主义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战略文化 |
(二)印度战略文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框架及基本内容 |
第一章 战略文化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战略与战略文化 |
一、战略内涵的演变 |
二、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从文化到战略文化 |
第二节 战略文化在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
一、国家战略理论演变 |
二、战略文化与战略取向的关系 |
第三节 印度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
一、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
二、印度战略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
三、印度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印度战略文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地缘破碎性 |
二、河流分割性 |
三、大陆封闭性 |
四、外界联系性 |
第二节 社会文化因素 |
一、种姓制度 |
二、宗教影响 |
三、神话与符号 |
四、考底利耶《政事论》 |
五、两大史诗与战略文化的相关性 |
第三节 政治因素 |
一、历史经验 |
二、政治体制 |
三、精英思维 |
四、军队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战略文化现实主义特点 |
第一节 服从等级秩序 |
一、国家社会层面 |
二、地区秩序层面 |
三、国际秩序层面 |
第二节 战略自主 |
一、武力取向 |
二、利己取向 |
三、自主取向 |
第三节 印度中心观 |
一、曼荼罗中心观 |
二、地区中心战略 |
三、大国中心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当代印度战略文化的主要体现 |
第一节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现实主义取向 |
一、甘地思想的宗教基础 |
二、非暴力思想中的暴力观念 |
三、甘地思想的现实主义特征 |
第二节 不结盟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取向 |
一、不结盟外交政策的起源 |
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取向 |
第三节 印度洋战略中心观 |
一、印度洋的战略地位 |
二、印度之印度洋战略中心观 |
三、大国的印度洋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文化下印度对外战略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印度战略文化影响下的地区关系 |
一、印度战略文化下的印巴关系 |
二、印度战略文化下印度与南亚小国的关系 |
第二节 印度战略文化影响下的大国关系 |
一、印度对美国的大国外交战略 |
二、印度对日本的大国外交战略 |
第三节 印度战略文化影响下的中印关系 |
一、独立初期的中印关系 |
二、中印关系破裂 |
三、边界战争后的冷和平 |
四、中印和解与印度拥核 |
五、莫迪大国外交下的中印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的暴力冲突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视角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美国民权运动的酝酿与发展 |
第一节 美国民权运动爆发的根源 |
第二节 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与白人种族主义势力的抵抗 |
第三节“非暴力”抵抗的有限成就与局限性 |
第二章 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隔阂 |
第一节 不公正的社会司法 |
第二节 分配不均的公共资源 |
第三节 社会性的种族歧视 |
第三章 民权运动的分裂与暴力的抗争思想 |
第一节 民权运动内部的矛盾与分裂 |
第二节 极端暴力的抗争思想 |
第四章 极端的暴力冲突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暴力冲突的特征 |
第二节 暴力冲突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安倍德卡尔时代的印度社会 |
第一节 西方殖民统治及其后果 |
一、殖民统治的冲击 |
二、英国管理模式对印度的影响 |
三、西方现代思想的激荡 |
四、印度社会内部的回应——社会改革的尝试 |
第二节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
一、民族意识的萌发 |
二、艰难独立之路 |
三、多元文化与达利特人政治斗争 |
第三节 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和贱民问题 |
一、种姓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
二、维系种姓制度的思想根据 |
三、近代种姓制度的演变 |
四、安倍德卡尔时代贱民的生存状态 |
五、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贱民种姓马哈尔 |
第四节 近代印度佛教复兴活动 |
一、佛教文物的发现 |
二、佛教组织的建立 |
第二章 安倍德卡尔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安倍德卡尔的生平 |
一、成长过程 |
二、留学美英 |
三、非暴力斗争 |
四、圆桌会议——与甘地的矛盾 |
五、与印度教的决裂 |
六、改信与离世 |
第二节 安倍德卡尔对西方思想的审视 |
一、民主、平等与印度社会 |
二、信仰与理性 |
第三节 印度传统宗教、哲学和思想家的影响 |
一、三位导师——佛陀、卡比尔、普勒 |
二、近代印度思想家——拉纳德、那拉苏 |
第四节 现代佛教思想对安倍德卡尔的影响 |
一、佛教在西方的传播 |
二、佛教在亚洲国家的现代复兴 |
三、达摩波罗的新佛教思想 |
第三章 安倍德卡尔解放贱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进程 |
第一节 对贱民解放的理论构建 |
一、安倍德卡尔的历史观 |
二、对种姓制度起源问题的探究 |
三、对首陀罗和贱民起源问题的重新诠释 |
四、对佛教兴衰原因的探讨 |
第二节 安倍德卡尔与甘地宗教政治思想的比较 |
一、对贱民问题的实质和解决方式的不同认识 |
二、关于贱民独立的政治、宗教身份的分歧 |
三、对改变信仰的不同态度 |
第三节 安倍德卡尔领导贱民解放的实践 |
一、非暴力抗争 |
二、借助殖民当局力量,改善贱民生存状态 |
三、政党斗争 |
四、宪法斗争 |
五、宗教革命 |
第四章 安倍德卡尔的信仰抉择 |
第一节 安倍德卡尔改信的宗教学轨迹 |
一、离开印度教 |
二、对印度各种宗教的考察 |
三、拥抱佛教 |
第二节 为什么选择改信佛教 |
一、宗教改革的思想 |
二、改信的本质和含义 |
三、为什么改信佛教 |
第三节 安倍德卡尔对马克思主义和佛教的比较选择 |
一、拒绝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吸收 |
第五章 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体系 |
第一节 安倍德卡尔的宗教哲学观 |
一、哲学观 |
二、宗教观 |
三、对印度宗教哲学的批判 |
第二节 安倍德卡尔的佛教观 |
一、对传统佛教的质疑 |
二、对佛教教理的重新诠释 |
第三节 佛教福音书——《佛陀及其教法》 |
一、写作的缘起和过程 |
二、《佛陀及其教法》的内容和主旨 |
第六章 安倍德卡尔“新佛教”思想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新佛教的特征 |
一、新佛教与传统佛教之不同 |
二、安倍德卡尔新佛教思想的特征 |
第二节 新佛教运动的历史意义 |
一、安倍德卡尔的改信运动对印度佛教复兴的影响 |
二、改信佛教对贱民解放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关于新佛教运动的几个问题 |
一、直到1956年才改信的原因 |
二、后安倍德卡尔时代新佛教运动面临的问题 |
三、对安倍德卡尔的评价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从非暴力抵抗运动看甘地(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亚非拉史的内容分析[D]. 张萌.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评析[J]. 罗圣荣,安东程. 世界民族, 2019(06)
- [3]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在美国的早期传播[J]. 于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4]中国的甘地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J]. 尚劝余,尚沫含. 南亚研究, 2018(01)
- [5]回归圣事存在论 ——托马斯·默顿修道神学研究[D]. 徐晓燕. 浙江大学, 2018(05)
- [6]论小马丁·路德·金非暴力策略的演变[J]. 于展.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3)
- [7]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策略研究[D]. 谈娟. 江苏大学, 2017(01)
- [8]印度战略文化的现实主义取向研究[D]. 周慧. 外交学院, 2017(09)
- [9]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的暴力冲突原因研究[D]. 李炳贤.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7)
- [10]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研究[D]. 刘海玲. 西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