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知识经济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丹梅[1](2018)在《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等学校在办好自身教育事业的同时,纷纷开始利用自身科学技术优势、学科优势、人才的优势创办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企业在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着,而且在各高校周边逐渐成立高新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科技成果有益转化的重要源泉。但是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管理还在摸索中前行,教育部等高校上级主管部门一直在为规范和完善高校产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而努力。由于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之快,目前在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究其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校办企业明确的战略规划的缺乏和发展目标的不清晰,导致校办企业发展中出现市场定位不准、追求眼前利益等状况,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本文在论述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成绩的同时,对其经营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A校校办企业发展为案例,对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以便从总体上把控论文研究的具体架构;着重对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与PEST分析,介绍校办企业定义、特征和类型,以及介绍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A校校办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介绍A校校办企业经营规模和权属关系以及主要下属企业概况;运用SWOT模型分析A校校办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从而选择其战略定位;在分析A校校办企业现有发展情况基础上,制定A校校办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并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根据战略框架,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保障战略目标的实施与控制。最终,本文认为A校校办企业应将发展重心集中在“取之于校、反哺于校”上,重点依托A校优势资源,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的一体化建设,将高校校办企业建设的更加规范、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柴雯[2](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王临珅[3](2014)在《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高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国民素质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但是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人力资源丰富,高质量人力资本存量却极为不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伴随高校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分析和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构建和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体制已成为高等教育持续和良性发展的最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筹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层层分析,层层建议。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振兴中国教育事业,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全民族总体受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才可能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失时机迎头赶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战略转变。确保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前提,目前单靠政府的投入办高等教育是不够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依靠金融支持是一条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一则可以解决金融机构的资金出路问题,取得稳定的低风险收益,减轻社会闲散资金的储蓄压力;二则可以使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可以通过金融支持引导教育消费和向高等学校提供中长期贷款,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教育产业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途径主要有向学校提供融资支持,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以及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向高等教育提供金融支持,促进教育良好快速发展。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引入问题由来的同时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本研究的价值所在。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到国内对于高等教育筹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国外高校先进的筹资经验、高校多渠道筹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介绍高校多渠道筹资的方法与提高高校现有经费和资源使用效率研究四方面,而国外则很早就开始了教育筹资多元化问题研究,并提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各国形成了较为相似的改革措施,其共同特征体现为经费筹措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同时绪论部分还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法和宏观分析法等方法。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性。首先本部分对公共产品理论有一个系统的回顾,包括公共产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公共产品的主要特性与内容,尤其深刻理解公共产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产权的公共性和产权的非交易性。而从教育本身更广义的角度来讲,其本质属性又包括公益性、经济性、综合性与准公共品性。公益性体现为教育的基本属性,它承担着全社会启蒙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是属于全社会的基本利益;经济性体现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不仅仅单纯体现为知识技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准公共品性则体现在其广泛的正外部性上。教育的综合性则实现了对教育属性的全局把握,既包括教书育人的基本属性也包括促进生产的经济属性,既包括政治属性也包括社会属性,对教育的理解要从多角度出发。对教育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后,从其性质出发介绍其经费来源主要财政拨款、金融市场、贷款与家庭支持四部分。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是高等教育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和校办产业、勤工助学和社会服务收入三类。高等教育的发展依靠金融支持主要通过争取商业银行融资、银校合作等方式,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对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紧张问题不失为一种良好途径。助学贷款主要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种,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教育公平的机会。而根据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费也正日益成为教育产业化后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一定程度缓解了高等教育经费难的问题。第三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首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层级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各个层次高等教育在其办学模式、教学目标等设置上有所不同,因而也会面临着不同的投入现状,如同样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专科教育,其财政投入明显低于本科教育。其次本部分对不同时期教育金融支持现状做了回顾。改革开放前教育属于计划经济范畴,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经历了八大方面的改革,主要有拨款形式、拨款内容划分、经费管理办法的完善等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财政划拨制度在逐渐好转;教育产业化后,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添加了学费这一重要项目,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教育脱离了“纯公共品”的范畴,而学费不断攀高则又成为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又一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还具体针对几种金融形式支持高等教育的方法进行讨论,其中不乏一些较为新颖的金融领域融资方法如发行教育彩票等。最后本部分给出目前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存在问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不高、等教育拨款依据和收费标准不合理四个方面。第四部分从实践角度介绍几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案例,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现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部分对美国案例的学习分为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公立大学较私立大学更多接受政府拨款与校友捐赠,而私立大学则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包括教学服务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与捐赠管理经营化,自行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日本私立高校占据着日本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讨论日本私立高校金融支持具有代表性。日本私立高校虽数量众多,但其在政府资助上远不如公立院校,间接导致私立高校学费不断攀高,另外校办产业收入和捐赠收入也是私立高校经费重要来源。同时本部分还补充介绍印度、英国与韩国的案例,并简要总结几国高等教育的共性与成功之处。第五部分给出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从政府角度来讲,需明确三点工作方向,一是要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高等才能治理模式,变行政控制为引导转换政府角色,将办学主动权交由高校;二是此种情况下,政府要明确自己作为责任人的使命,高等教育不由政府办但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作出合理的社会导向;三是政府需推动高校金融支持进程,促进鼓励金融支持又把好总量关,使其发挥最大的正效用。从高校角度讲,高校应从过去被动等政府养的态度转变为积极自主办学,改革措施可从增加收入来源、完善经费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实现高校经费合理高效运转。而从金融创新角度,本文提出一系列创新筹资机制,为高校经费筹措提供新思路。最后给出本文结论和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从“金融”角度研究高校发展的资金问题,从系统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金融支持”这一概念,在理论界属于新的视角。在国内理论界有不少关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研究,而本文的创新在于把高等学校融资的问题从提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下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理论研究与应用操作结合起来,率先从系统、全面的视角提出在21世纪新的条件下中国大学的高等教育金融支持需要政府作出政策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高校经费问题,为中国的大学发展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幅度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社会竞争力。二是本文研究结合以教育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结合金融学的理论与实践,充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结论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所以,本文在跨学科领域运用上,将教育经济学与金融学相结合,提出了在高等教育领域要灵活、规范运用金融工具的观点也是一个创新点。

庞文[4](2014)在《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的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衍生企业日益成为大学技术转移和知识产业化的有效模式。不过,无论国内外,不同大学在衍生企业活动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大学促进企业衍生的能力是导致这一不均衡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的衍生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成为本文的主要目的。研究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的能力,能够丰富和发展组织能力理论、大学创新创业理论,在实践层面能为促进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校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治理方法和政策建议。本研究以资源基础理论、组织能力理论、三重螺旋理论、大学治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逻辑推演、案例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衍生能力展开研究。在基础理论构建上,提出创新型大学的突出特征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注重以衍生企业的方式直接参与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这就凸显了衍生能力的重要性。在对大学衍生能力进行明确界定后,比较了大学衍生企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衍生能力具有复杂抽象性、资源依赖性、多元整合性、动态演化性和路径内生性的特点。在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结构分析上,首先对组织能力理论尤其是公司创业理论中有关能力结构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架构大学衍生能力结构的分析框架。基于动态过程视角,对东北大学及其衍生企业东软集团进行精致的案例分析,发现从技术研发与初步应用,到企业创办,再到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学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即技术商业化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网络化联盟能力,三种能力有机整合,构成了系统化的大学衍生能力。大学衍生能力作为组织能力的一员,必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演变。本文认为,大学衍生能力演进的实质就是大学的创新创业知识与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性匹配,大学衍生能力的演进是大学将外部诱因和内部动因加以协调整合的结果,大学衍生能力演进的具体过程表现为各能力要素的阶层进化和整体能力的变异、选择、复制和保持。这些观点通过大学衍生能力演进数学模型的建构和运算,获得了有效验证。由于衍生能力体现为一系列的组织知识和惯例,因此大学需要借助组织学习、创新等机制促进衍生能力的进化,从而推动大学持续衍生企业。对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测量和评价是基于以上分析进行的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国家统计资料的收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衍生能力的三个子要素进行分解,并构造大学衍生能力的计算模型,以此对我国32所“985工程”高校的衍生能力进行测算、聚类和评价,同时对衍生能力与衍生绩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大学的衍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大学衍生企业的数量、经营绩效等各方面的差异,从而确证了大学衍生能力对大学衍生企业不均衡性问题的解释力。最后,从大学治理角度,本文分析了我国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能力提升的相关问题。从国家、大学和企业不同角度论证了提升大学衍生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虽然我国大学在校企关系定位、推动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总体水平不高、经费与人才短缺、受政策牵绊等问题。因此,大学应从技术商业化、管理创新、网络联盟、能力演进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衍生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推动创新型大学可持续、高质量地衍生企业。

刘永芳[5](2013)在《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建设创业型大学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以往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中,几乎集中在创业型大学的介绍、理论分析和组织转型等方面,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分析学术创业行为以及学术创业对学科发展影响的研究很少;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政府、大学、学科、教师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的综合研究较少;从大学行政管理者角度思考创业型大学建设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个体角度关注大学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需求、认知和回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背景,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教师和学科发展等关键性因素入手,结合政府、市场等要素,选取了江苏省“985工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工科类等不同类型的3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和成员对经济社会需求、大学政策制度的回应策略以及学术创业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与影响。在收集三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大学职能部门—院系—教师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管理者和教师等不同类型人员共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教育厅有关人员(2人)进行了咨询和访谈。借助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转型五要素理论、希拉·斯劳特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理论等重要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现状及其内外部环境,探讨了政府、市场与大学学术创业之间的关系。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回应策略进行了理性分析和解释。教师的学术创业实际上受到大学政策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其行为选择是学校政策与个人利益选择共同作用和驱动的结果,并呈现出同型化特征。访谈结果证实了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中的意义,即: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是为了回应大学奖惩制度以获得“现实合法性”(新制度主义理论),是为了获得外部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职称提升、研究改善、收入增加等)以避免可能的地位下降和资源减少(资源依赖理论)。运用SPSS因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江苏省38所高校的学术创业、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归纳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结果所处的五个层级,并证实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紧密互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学术组织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在对案例大学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案例大学学术创业的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混合型、初始型、适应型、成熟型和理想型,就目前江苏省高校而言,学术创业类型主要集中于初始型、适应型和混合型三类,尚缺乏成熟型和理想型创业大学。借鉴和运用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框架和英国学者哈里森、雷奇关于创业结果与市场因素互动机制模型,构建了由大学发展规划与定位、学科发展水平、学术资本机制和文化、大学学术创业结果等四个内部因素组成以及由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产业需求、时机等外部要素构成的学术创业结果与内外部因素的互动概念模型。根据对创业型大学范式的概括、大学学术创业现状、内部成员对学术创业的认知、理解、选择以及实证分析结果,论文建议中国大学在今后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要推进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校企有效互动机制,要走特色创新之路,要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从而达成学术与行政、学科与创业的平衡,以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任艮丰[6](2012)在《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大学办企业是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国外是不允许公立大学直接投资办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创办学生实习实践工厂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出现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等系列问题。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大学科技产业的规定》要求对校办企业进行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研究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是校办企业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校办企业提出的要求。从大学本身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结合产权交易理论,讨论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从目前校办企业发展情况,总结大学校办企业三种发展模式,即:“防火墙”发展模式、“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模式,讨论三种发展模式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大学校办企业未来两种主要的发展模式。最后,指出我国大学校办企未来发展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改制为基础建立“防火墙”发展模式,另外一种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建立新型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并讨论这两种发展模式在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方面。本文是首次对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进行归类,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在研究企业发展模式上结合中国特色,结合大学发展,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校办企业的发展模式。

张勇,方焱松[7](2010)在《试论高校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保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校办科技产业是遵循科技发展客观规律和满足市场经济自身需求的必然选择,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的客观要求,也是体现现代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思想上、体制上、资金上、人才上以及科技上得到保障。

智学[8](2008)在《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社会子系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高等教育逐渐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融入社会发展的“边缘”,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自身的功能也不断拓展。鉴于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高等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本文力图以“边缘—中心”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解读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的演变历程。阐明河北省高等教育实现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良性互动的逻辑基础和现实途径。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力量”,首先需要自身具备走向社会中心的能力——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充分整合,产生有效的能量,并向社会合理释放这种能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培养人才、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以及直接的学术性服务三个方面。高等教育正是通过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并通过这一过程赢得社会的支持,从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各级各类院校在应对社会发展需求时,存在模式趋同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办学定位、教育内容、以及学校发展路径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如果不能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科学地整合,就会造成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走向社会中心目标的实现。因此,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建立起合理的高等教育功能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调整机制。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以“边缘—中心”理论的解读为切入点,围绕河北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历史演变为主线来展开。本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阐明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基础。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所发挥作用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涵、条件、主要特征及发展原则进行了探究。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就不同时期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的发展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各项功能的历史及作用,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和局限。第六章揭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经验,提出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政策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和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当代河北省高等教育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详细分析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实践,提出了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与其功能释放性和协同性的统一,与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统一,以及与社会互动性的统一。本文阐述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内容可以作为其他研究者研究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基础。

刘汉川[9](2008)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是通过科技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的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活动几大主要机构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尽快地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国内和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状况以及转化模式,重点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作为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的模式之一,是适应我国高科技发展以及促进高校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项有利举措,同时通过高校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对股份制模式展开研究,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付宏渊,杨琳[10](2007)在《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中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高校科技产业管理问题的分析,运用经济学知识从产权理论、委托—代理、新制度经济学等角度剖析高校科技产业管理的弊端,进行经济学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体制改善对策。

二、知识经济与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2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与PEST分析
    2.1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
        2.1.1 高校校办企业定义
        2.1.2 高校校办企业特征
        2.1.3 高校校办企业类型
        2.1.4 高校资产公司
    2.2 高校校办企业PEST分析
        2.2.1 政治环境
        2.2.2 经济环境
        2.2.3 社会环境
        2.2.4 技术环境
3 A校校办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3.1 A校校办企业发展概况
        3.1.1 权属关系
        3.1.2 经营规模
    3.2 主要下属企业
        3.2.1 A校科技股份公司
        3.2.2 A校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3.2.3 A校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
        3.2.4 A校物业管理公司
4 A校校办企业SWOT分析
    4.1 A校校办企业的优势
        4.1.1 高校的品牌优势
        4.1.2 高校的人才优势
        4.1.3 利于产学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1.4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4.2 A校校办企业的劣势
        4.2.1 缺乏战略规划,定位不明
        4.2.2 体制不顺,产权不清
        4.2.3 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因素
        4.2.4 财务管理薄弱
        4.2.5 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4.2.6 产学研逐渐弱化
    4.3 A校校办企业的机遇
        4.3.1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
        4.3.2 利于实现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
        4.3.3 实现A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4.3.4 成功高校的经验与启示
    4.4 A校校办企业的挑战
        4.4.1 规模发展受到制约
        4.4.2 资本困境阻碍发展
        4.4.3 市场竞争激烈
5 A校校办企业战略框架构建与发展策略分析
    5.1 使命与愿景
    5.2 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5.2.1 功能定位
        5.2.2 发展目标
    5.3 战略框架的构建
    5.4 发展策略
6 A校校办企业战略实施保障与支撑体系建设
    6.1 A校校办企业实施目标化管理
    6.2 推动A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6.3 促进A校校办企业创新性发展
        6.3.1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经营
        6.3.2 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技术新产品
        6.3.3 探索产业研究院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
        6.3.4 进一步加强A校科技园建设
    6.4 加强A校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
        6.4.1 完善资产公司建设
        6.4.2 重视人才资源问题,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6.4.3 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6.4.4 塑造企业文化,提升软实力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0.2.1 国外相关研究
        0.2.2 国内相关研究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0.4 研究创新点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解析
        1.1.1 高等院校
        1.1.2 知识与创新
        1.1.3 模式与机制
    1.2 理论基础
        1.2.1 知识转化理论
        1.2.2 知识流理论
        1.2.3 高校职能理论
        1.2.4 知识创新理论
    1.3 本章小结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2.1.1 组织知识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2.1.4 高校知识活动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3.2.1 自我学习
        3.2.2 师生交流
        3.2.3 教师群体互动
        3.2.4 学生-其他互动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4.2.1 科学研究范式
        4.2.2 科学知识交流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4.5 本章小结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5.3.1 产学合作
        5.3.2 大学科技园
        5.3.3 校办企业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5.6 本章小结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6.1 运行策略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6.2 保障措施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6.2.2 信息保障
        6.2.3 人才保障
        6.2.4 资金保障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国内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文献
    1.2.2 国外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教育性质与资金来源的相关理论
2.1 公共品的主要理论
    2.1.1 公共产品定义及其属性与内容
    2.1.2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2.2 教育成本分摊理论
    2.2.1 教育成本分摊理论内容及依据
    2.2.2 教育成本分摊原则
    2.2.3 教育成本分摊中存在的问题
2.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3.1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及概念
    2.3.2 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
    2.3.3 教育投资的意义
2.4 教育性质的多视角理解
    2.4.1 教育的公益性
    2.4.2 教育的经济性
    2.4.3 教育属性的综合性
    2.4.4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
2.5 教育性质决定资源
    2.5.1 教育的财政拨款
    2.5.2 金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
    2.5.3 贷款支持学生求学
    2.5.4 家庭对孩子受教育的经济支持 3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3.1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发展过程
    3.1.1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3.1.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3.1.3 教育“产业化”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3.2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分析
    3.2.1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历史回眸
    3.2.2 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情况分析
    3.2.3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
    3.2.4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多元化的必要性
3.3 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形式
    3.3.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的融资支持
    3.3.2 组建教育银行
    3.3.3 其他金融支持手段
3.4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中的问题
    3.4.1 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3.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3.4.3 高校投资效益不高
    3.4.4 高等教育拨款依据和收费标准不合理
    3.4.5 各融资渠道发展不均,融资渠道狭窄 4 部分国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形式与经验
4.1 美国公立大学资金来源
    4.1.1 联邦政府的拨款
    4.1.2 州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4.1.3 学费是最大收入项目
    4.1.4 毕业生回馈母校慷慨捐赠
    4.1.5 其他收入
4.2 美国私立高校的金融支持
    4.2.1 美国私立大学市场化筹资的背景
    4.2.2 美国私立大学市场化筹资的基本方式
4.3 日本私立高校的金融支持
    4.3.1 中央政府财政资助
    4.3.2 学费收入
    4.3.3 校产收入和捐赠收入
4.4 其他国家高校金融支持案例
    4.4.1 印度高校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现状
    4.4.2 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
    4.4.3 韩国高等院校融资情况
    4.4.4 新加坡高等院校融资情况
4.5 启示与借鉴 5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政策措施
5.1 政府教育职能的改革
    5.1.1 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高等院校治理模式转变
    5.1.2 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行为
    5.1.3 中央政府需要推动教育的金融制度创新
    5.1.4 创造高等教育金融支持良好环境
5.2 高校在教育的金融支持上的主要工作
    5.2.1 改革目前高校办学机制和理财模式
    5.2.2 建立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5.2.3 开放高校的校内后勤市场利用金融市场
5.3 金融在高等教育上的金融创新
    5.3.1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在资金市场的融资功能
    5.3.2 实现金融创新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5.3.3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金融中介组织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的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大学及其功能研究
        1.3.2 组织能力研究
        1.3.3 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研究
        1.3.4 母体大学对衍生企业的支持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理论构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型大学
        2.1.2 大学衍生企业
        2.1.3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资源基础理论
        2.2.2 组织能力理论
        2.2.3 三重螺旋理论
        2.2.4 大学治理理论
    2.3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特性
        2.3.1 复杂抽象性
        2.3.2 资源依赖性
        2.3.3 多元整合性
        2.3.4 动态演化性
        2.3.5 路径内生性
    2.4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研究的理论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结构分析
    3.1 组织能力的结构观
    3.2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结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3.2.1 理论架构
        3.2.2 案例选取与资料收集
    3.3 案例分析与结果
        3.3.1 第Ⅰ阶段:技术商业化能力
        3.3.2 第Ⅱ阶段:管理创新能力
        3.3.3 第Ⅲ阶段:网络化联盟能力
    3.4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结构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演进分析
    4.1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演进的实质
    4.2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演进的动因
        4.2.1 内部动因
        4.2.2 外部动因
    4.3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演进的过程
        4.3.1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内部要素的层次演进
        4.3.2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整体演进
    4.4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演进模型
        4.4.1 模型假设与建模
        4.4.2 模型运算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测评
    5.1 测评目的与方法
        5.1.1 测评目的
        5.1.2 测评方法
    5.2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5.2.1 大学技术商业化能力的分析
        5.2.2 大学管理创新能力的分析
        5.2.3 大学网络化联盟能力的分析
        5.2.4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评价
    5.3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与衍生绩效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提升
    6.1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提升的现实基础
        6.1.1 提升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必要性
        6.1.2 提升大学衍生企业能力的可行性
    6.2 大学衍生企业的进展与衍生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
        6.2.1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主要进展
        6.2.2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
    6.3 大学衍生企业能力提升的治理策略
        6.3.1 基于技术商业化能力的提升策略
        6.3.2 基于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6.3.3 基于网络化联盟能力的提升策略
        6.3.4 基于衍生能力演进的提升策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东软衍生过程访谈大纲
附录B 大学推动科技企业衍生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现状概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第二章 创业型大学:概述与反思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范式分析
        一、创业型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创业型大学概念的多重解读
        三、关于创业型大学范式的综合分析
    第二节 大学学术创业及其范围
        一、西方国家学者关于学术创业的内涵解读
        二、对中国大学学术创业内涵及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与价值反思
        一、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分析
        二、创业型大学价值反思
第三章 资源依赖: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机制探析
    第一节 资源依赖图景中的大学学术创业
        一、资源依赖理论: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理论诠释
        二、我国大学学术创业的趋同性和特殊性
    第二节 政府、市场对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分析
        一、政府对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二、学术创业与市场的交融与互动
第四章 创业动因与组织运行:大学创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驱动因素分析
        一、社会责任是促使中国一批高水平大学从事创业行动的重要原因
        二、竞争压力驱使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实施创业型大学战略
        三、以创业推动学术发展是大学开展学术创业行动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创业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及江苏省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及其作用
        二、大学创业激励措施及其评析
    第三节 大学学术创业组织与运行
        一、大学的技术转移与管理组织——学术创业的最直接组织形式
        二、大学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组织——学术创业的重要载体
        三、大学科技园——校政企行合作与学术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四、大学科技型企业——学术创业的典型模式
第五章 行为方式与策略选择: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第一节 教师关于学术创业的认知与体会
        一、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二、大学行政管理者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三、教师对于大学学术创业的经历与体会
    第二节 教师回应学术创业的策略与思考
        一、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动机
        二、教师学术创业的策略选择
        三、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第六章 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互动机制与比较分析
    第一节 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分析
        一、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兴起
        二、大学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以斯坦福大学和沃里克大学为例
    第二节 关于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一、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二、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三、简要结论
    第三节 学术创业成效比较与分析:以江苏三所案例高校为例
        一、三所案例大学的学术创业因子分析与比较
        二、国际比较与分析
        三、学术创业结果概念模型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第二节 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辩证统一
        二、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三、营造政策制度环境,完善校企有效互动机制
        四、走特色创新之路
        五、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的推广
        三、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征询信
    附录二: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四: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五: 关于学术创业成本收益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后记

(6)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2.1.1 准公共产品定义
        2.1.2 准公共产品属性
        2.1.3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特征
        2.1.4 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收益性
    2.2 产权交易理论
        2.2.1 产权交易的涵义
        2.2.2 产权交易的特征
        2.2.3 产权交易市场
        2.2.4 我国高校债务与知识产品的收益
        2.2.5 大学的社会服务与知识产权交易
第三章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现状
    3.1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发展概况
        3.1.1 大学校办企业的现状
        3.1.2 当前我国校办企业发展的情况
    3.2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形成的动因
        3.2.1 经费短缺
        3.2.2 市场拉动
        3.2.3 政府推动
    3.3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性质
        3.3.1 功能的服务属性
        3.3.2 产权的事业性质
        3.3.3 运作的企业属性
        3.3.4 价值的科技属性
    3.4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作用
        3.4.1 大学校办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4.2 校办企业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现有发展模式分析
    4.1 “发展模式”等相关理论界定
        4.1.1 “发展模式”的理论界定
        4.1.2 “企业发展模式”的理论界定
    4.2 “防火墙”发展模式
        4.2.1 “防火墙”发展模式的含义
        4.2.2 “防火墙”发展模式的优点
        4.2.3 “防火墙”规范化仍面临的主要问题
    4.3 “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
        4.3.1 “学科性公司制”的内涵
        4.3.2 以“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情况
        4.3.3 “学科性公司制”的组织特征
        4.3.4 “学科性公司制”的优势
        4.3.5 “学科性公司制”存在的问题
    4.4 “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
        4.4.1 “大学科技园”优势
        4.4.2 “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校办企业成功案例及分析
    5.1 国内大学校办企业的不同发展模式发展情况
        5.1.1 以“防火墙”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情况
        5.1.2 以“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情况
        5.1.3 以“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企业情况
    5.2 国外大学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情况
        5.2.1 美国
        5.2.2 英国
        5.2.3 日本
        5.2.4 德国
    5.3 国外大学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5.3.1 要充分依托大学的资源
        5.3.2 需要有鲜明特色
        5.3.3 要处理好与大学的关系
        5.3.4 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第六章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两种发展模式的完善措施
    6.1 深化“防火墙”发展模式改革
        6.1.1 规范高校营利性资产的投资
        6.1.2 校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2 逐步完善大学科技园
        6.2.1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6.2.2 学习和引进专业中介
        6.2.3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报告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7)试论高校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 思想保障
    1.1 走产学研并举的发展之路, 支持校办企业发展
    1.2 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学习、考察优秀校办企业
    1.3 鼓励校办企业人员解放思想, 积极地更新观念和提高认识
    1.4 完善产业网站, 及时公布产业发展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
2 体制保障
    2.1 稳妥推进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 规范校办企业的产权管理
    2.2 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3 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3 资金保障
4 人才保障
5 科技保障

(8)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走向社会中心与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统一性的研究
        1.2.3 关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高等教育与大学
        1.3.2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渊源及演进
    2.1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2.1.1 边缘——中心理论的基本认知
        2.1.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主要观点
        2.1.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理念的衍生
    2.2 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基本内涵和条件
        2.2.1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内涵
        2.2.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条件
    2.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特征
        2.3.1 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同益凸现
        2.3.2 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
        2.3.3 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2.4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原则
        2.4.1 秉持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统一的原则
        2.4.2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现多元化
        2.4.3 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
        2.4.4 建立与区域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系统和机制
        2.4.5 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
    2.5 小结
第3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发轫阶段(1949—1985)
    3.1 建国后28年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回顾(1949-1977)
        3.1.1 河北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萌芽阶段
        3.1.2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探索阶段
        3.1.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停滞阶段
    3.2 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高等教育的调整与重构(1978-1985)
        3.2.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社会需求
        3.2.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3.2.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聚合
    3.3 小结
第4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稳步发展时期(1986-1992)
    4.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4.1.1 国际高等教育理念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4.1.2 政治经济需求带给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机遇
        4.1.3 社会结构变迁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4.1.4 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高等教育的群众基础
    4.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4.2.1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4.2.2 还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发展
        4.2.3 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开始显现,社会服务工作逐渐展开
    4.3 河北省高等教育稳步走向中心的策略与行动
        4.3.1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经济社会位置尚处边缘
        4.3.2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初步改革
        4.3.3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进步明显
        4.3.4 河北省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工作已露端倪
    4.4 小结
第5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快速发展时期(1993-今)
    5.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5.1.1 知识经济挑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外部动力
        5.1.2 世界教育潮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在逻辑
        5.1.3 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现实推力
    5.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5.2.1 市场调节——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5.2.2 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5.2.3 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逐渐彰显
        5.2.4 "产学研"结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渐趋形成
    5.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5.3.1 河北省高等教育经济社会位置向中心推进
        5.3.2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继承与超越
        5.3.3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进步与发展
    5.4 小结
第6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思考与展望
    6.1 河北省高等教育从适应到引导再到超越社会的求索历程
        6.1.1 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石
        6.1.2 从人才培养到发展科学,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
        6.1.3 直接服务于社会,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现实能力
    6.2 走向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6.2.1 主体发展动力不足: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困惑
        6.2.2 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功能有待提高
        6.2.3 系统内竞争和合作能力贫乏:高等院校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6.2.4 系统间物质与能量交换不畅: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尚待完善
    6.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国际比较研究
        6.3.1 高等院校走向社会中心外部驱动力的培植
        6.3.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内部驱动力的培植
        6.3.3 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力的培植
    6.4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策略与建议
        6.4.1 确立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科学理念
        6.4.2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分工合理的功能体系
        6.4.3 增加经费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6.4.4 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构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1.2 定义及相关概念
        1.2.1 科技成果
        1.2.2 科技成果转化
    1.3 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
        1.3.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现状分析
        1.3.2 高校科技活动状况
        1.3.3 高校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状况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2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2.1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2.1.1 成果产生阶段
        2.1.2 成果转化阶段
        2.1.3 成果的产业化阶段
    2.2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2.2.1 市场与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影响
        2.2.2 宏观科技管理体制的影响
        2.2.3 金融和外贸管理体制与政策的影响
3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3.1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
        3.1.1 总况
        3.1.2 国外高校与产业界合作的模式
    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3.2.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3.2.2 技术转移模式
        3.2.3 高校合办、自办企业模式
        3.2.4 官、产、学、研结合模式
        3.2.5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3.2.6 创办大学科技园
        3.2.7 股份制模式
    3.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评价
        3.3.1 对几种模式的评析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产生和意义
    4.1 高校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原因
        4.1.1 国家政策因素
        4.1.2 市场环境因素
        4.1.3 高校校办企业自身因素
    4.2 股份制是高校企业组织的目标模式
    4.3 高校股份制的形式
        4.3.1 校内股份制
        4.3.2 高校与企业合办股份制企业
        4.3.3 上市公司
    4.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现实意义
        4.4.1 股份制模式可以重建产权结构
        4.4.2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成果转化经营机制的调整
        4.4.3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无形资产的保护
        4.4.4 股份制模式是筹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重要途径
        4.4.5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人才
    4.5 实证分析
        4.5.1 依托浙大科研与人才优势,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4.5.2 以股份制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5.3 结论
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分析
    5.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适用范围
    5.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特征分析
        5.2.1 从组织结构而言
        5.2.2 运行机制
    5.3 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绩效分析
        5.3.1 高校校办产业总况
        5.3.2 高校上市公司分析
        5.3.3 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5.4 现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5.4.1 产权不明晰
        5.4.2 高校科技成果的资产评估欠规范
        5.4.3 股份制公司主营业务过于宽泛以及不明确对科技成果转化造成影响
        5.4.4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经营业绩欠佳
        5.4.5 人力资源量化不够,公司的职员结构不合理
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工的改进对策和政策性建议
    6.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改进对策
    6.2 政策性建议
        6.2.1 以多种形式的股份制转化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6.2.2 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问题的对策
    6.3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6.4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7 总结与展望
    7.1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引文

(10)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中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的问题
    (一) 管理体制上事企未分开。
    (二) 产权关系不清晰。
    (三) 管理观念和认识上的不足。
二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中的经济学解释
    (一) 产权理论分析
    (二)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三)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三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发展对策
    (一) 建立产权明晰的学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
    (二) 加强激励和监督

四、知识经济与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D]. 徐丹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
  • [3]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D]. 王临珅. 武汉大学, 2014(06)
  • [4]创新型大学衍生企业的能力研究[D]. 庞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1)
  • [5]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D]. 刘永芳. 南京大学, 2013(03)
  • [6]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 任艮丰. 长沙理工大学, 2012(10)
  • [7]试论高校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保障[J]. 张勇,方焱松.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17)
  • [8]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D]. 智学. 河北大学, 2008(04)
  • [9]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D]. 刘汉川.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3)
  • [10]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中的经济学分析[J]. 付宏渊,杨琳. 求索, 2007(05)

标签:;  ;  ;  ;  ;  

知识经济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