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自由基系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安莉[1](2021)在《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和致死的首位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心律失常。因此,寻找一种预防改善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重要价值。针刺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刺能够达到改善的效果;同时,针刺能够明显的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研究也表明,针刺预处理可降低心律失常评分。本研究室以往的工作表明,电针能抑制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而有关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迄今鲜有人涉足。现代医学研究提示:κ-阿片受体(κappa opoid receptor,κ-OR)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针刺镇痛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调节阿片受体表达、激活阿片受体系统,然而,阿片受体系统在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效应机制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的介导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室前期研究表明:电针可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而κ-阿片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可以部分阻断电针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效应,提示电针极有可能通过调节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而将阿片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路径的探讨引入到针刺改善心律失常的机制中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研究目的及意义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同时确定κ-OR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干预的保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κ-OR后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的完成不仅对于针刺防治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亦将为系统探讨针刺心血管效应作用规律及其机制找到一条新思路或新的切入点。研究方法本实验总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阻断剂组通过观察心律失常评分。第二部分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在再灌注结束后,取大鼠心脏左心室做western Blot检测κ-OR、Gq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AG)、(cAMP)含量的变化;Forskolin(AC 激动剂)、8-Br-cAMP(PKA激动剂)、BayK-8644(L-Ca2+激动剂)、PMA(PKC激动剂)等κ-阿片受体后信号转导成分在激动剂的作用下,观察单个心肌细钙离子变化。探讨κ-OR后信号通路上哪些信号分子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研究结果1 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疗效的确定与NC组相比,M组再灌注时的和EA组心律失常评分显着性升高(P<0.01),而经过电针干预后,EA组较M组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评分与M组比较显着性降低(P<0.01),而在电针前给与κ-OR特异性拮抗剂——Nor-BNI,其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评分组较与NC组和EA组比较均有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增加(P<0.05或P<0.01)。2 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1 κ-OR及其受体后直接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1.1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κ-OR蛋白的影响M组κ-OR蛋白含量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考虑是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应激保护性反应;而EA组κ-OR蛋白含量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更为明显地增加(P均<0.01)。2.1.2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Gq蛋白的影响与NC组比较,M组Gq蛋白的表达略有增加(P<0.05);而EA组Gq蛋白的表达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进一步的增加(P均<0.01)。2.1.3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IP3的影响M组IP3的含量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P<0.01);而EA组IP3的含量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2.1.4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中DAG的影响与NC组比较,M组DAG的表达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而EA组DAG的表达与NC组和M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2.1.5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PKC反应性的影响2.1.5.1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情况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的影响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1.5.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40.00%,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83.73%(P<0.01)。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C激动剂-PMA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31.79%,明显低于M组。2.2 κ-阿片受体后间接信号通路在参与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2.2.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AC反应性的影响2.2.1.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作用下均有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1.2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1.16%,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57.91%。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EA组心肌细胞在AC激动剂-Forskolin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30.50%,明显低于M组。2.2.2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cAMP的影响M组cAMP与NC组比较有所增加,无统计学差异;而EA组cAMP与M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2.2.3 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PKA反应性的影响2.2.3.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钙瞬变的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3.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的Control相比较,单个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58.72%,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90.87%。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PKA的激动剂--8-Br-cAMP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0.63%,明显低于M组。2.2.4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反应性的影响2.2.4.1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钙瞬变情况各组钙瞬变波形的波幅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NC组相比,M组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钙瞬变幅度变化明显增加(P<0.01);与M组相比,经过电针后EA组增加的幅度减低(P<0.01)。2.2.4.2电针对模拟全心缺血再灌注大鼠分离的单个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作用下收缩幅度的变化NC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40.01%,而M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86.01%。EA组与本组Control相比较,心肌细胞在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的激动下收缩幅度增加25.11%,明显低于M组。研究结论:1、电针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κ-OR特异性阻断剂nor-BNI能够部分阻断电针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保护效应。提示:κ-OR可能参与介导了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引发心律失常的保护效应。2、电针干预的具体作用机制一方面可能是通过增加κ-OR含量,继而作用于κ-OR后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系统相关站点,即增强Gq、IP3及DAG的表达、抑制PKC的过度激活;另一方面,通过抑制间接作用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站点即下调cAMP含量、抑制AC、PKA、L-Ca2+通道的过度激活,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吴嘉宏[2](2021)在《基于TRPV1/CGRP信号通路的电针预处理调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EAP)对急性心肌缺血(AMI)损伤大鼠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及相关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抗AMI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简称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AMI模型,假手术组仅在LAD下方穿线不结扎。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电针双侧“内关”穴,频率2/100Hz,强度2mA,20min/次,1次/日,连续干预7d。采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电图(ECG),观察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标准肢体Ⅱ导联ST段电位偏移值情况;超声心动图和TTC染色评估缺血24h后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和免疫组化(IHC)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和IL-10的表达情况;WB法检测心肌梗死区域TRPV1/CGRP信号通路及p65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IF)染色观察心肌梗死区域TRPV1、CGRP的共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30min、24h ECG-J点电位基本无改变(P>0.05),模型组术后30min ECG-J点位置显着升高(P<0.001),术后24h ECG-J点位置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术后30min ECG-J点位置显着降低(P<0.01),术后24h ECG-J点位置无明显变化(P<0.05);2)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24h左室EF值及心肌梗死面积几乎无变化(P>0.05),模型组左室EF显着降低(P<0.001),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多(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左室EF值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降低(P<0.01);3)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24h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及整体炎性细胞浸润水平、p65蛋白和TNF-α、IL-10表达轻微升高(P>0.05),模型组中性粒细胞及整体炎性细胞浸润水平、p65蛋白和TNF-α、IL-10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及整体炎性细胞浸润水平、p65蛋白和炎性因子TNF-α表达降低(P<0.05),IL-10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4)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24h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轻度升高(P>0.05),共表达极少,模型组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1),共表达显着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共表达显着增多;结论:1)电针预处理对AMI损伤大鼠具有心肌保护效应;2)电针预处理抗AMI心肌损伤可能与其减少心肌中中性粒细胞蓄积,调控NF-κB通路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上调抗炎因子IL-10含量有关;3)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加强缺血心肌TRPV1/CGRP信号通路表达,调控心肌缺血急性期缺血心肌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相关炎性介质表达,发挥心脏保护效应。
赵龙[3](2020)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客观评价针刺内关和郄门穴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内关和郄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为临床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健康者和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脑功能磁共振为研究的技术手段,观察疾病和健康不同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差异和治疗前后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中枢响应特征,为针刺治疗该病中枢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临床疗效研究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将符合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2组,即电针组和非电针组。两组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双侧内关和郄门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2周。在针刺前后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心率变异性(HRV)、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评价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2.中枢机制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选取性别、年龄基本匹配的健康者8人、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人(电针组12人,非电针组10人),进行脑部fMRI扫描,根据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机体状态(健康和疾病状态)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电针组和非电针组,于基线期和治疗后各进行脑部fMRI扫描,扫描按照BOLD-fMRI、3D-T1WI、针刺治疗30min、BOLD-fMRI的顺序进行,根据局部一致性(ReHo)和种子点功能连接分析法,观察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即时效应及长期效应。通过比较经针刺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和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差异,探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中枢调节机制。结果:临床研究1.基线比较:所纳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等人口统计学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SAQ总分及其五个维度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电针组疗效分析结果:电针组治疗后,SAQ五个维度评分及SAQ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在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SAS量表评分有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电针组疗效分析结果:非电针组治疗后,SAQ五个维度评分及SAQ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在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SAS自评量表评分有显着改善(P<0.05);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PNN50治疗前后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亦有增高趋势。4.两组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SAQ评分中在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电针组优于非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5)。在SAQ总分、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电针组和非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DS、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相关时域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制研究1.基线比较: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受试者在中央后回,右侧缘上回、左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补充运动区、右侧丘脑、左内侧和旁扣带回、左侧顶上回、右背外侧额上回、右侧角回和左侧楔前叶的ReHo信号高于健康者。这些脑区与疼痛、情绪、定向网络相关。2.治疗后ReHo 比较:2.1电针组:在静息状态下,治疗前相比,在右侧颞中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ReHo值降低。在右侧枕上回、右侧顶上回和右侧顶下缘角回出现ReHo值升高。2.2非电针组:在静息状态下,治疗前对比:在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颞下回ReHo信号出现降低。在右侧顶上回、左侧枕上回、右侧枕上回ReHo信号出现升高。2.3组间比较:在静息状态下,电针组在右侧角回、左侧顶上回、右侧中央后回ReHo信号高于非电针组;在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ReHo信号低于非电针组。3.治疗2周后脑功能网络连接的研究:以左内侧额上回、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顶上回作为种子点探索全脑FC变化。3.1电针组治疗2周后FC变化脑区:经治疗电针组在左侧缘上回、左侧顶下缘角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右侧中央前回、左侧补充运动区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在右侧缘上回和右侧额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增强。3.2非电针组治疗2周后FC变化脑区:经治疗非电针组左背外侧额上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右枕上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与右侧顶上回FC无显着差异。3.3电针组与非电针组脑功能网络连接差异脑区:治疗后电针组在右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前和旁扣带脑回、左侧角回、右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与右侧顶上回FC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4.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差异4.1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FC变化的脑区: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后在右侧颞下回、左侧枕中回、右侧丘脑、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舌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减弱,在左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枕上回、左侧内侧额上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增强;在右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减弱,在左侧颞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增强。4.2非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FC变化的脑区:非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后在左侧额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减弱;在右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枕上回、左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减弱,在左侧梭状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增强;在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顶上回FC减弱。结论:1.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内关和郄门穴可以改善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且电针治疗优于非电针治疗。2.与健康者相比,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多个与疼痛、情绪调控和定向网络相关的脑区存在局部一致性异常。3.针刺内关和郄门配穴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靶点可能位于“疼痛矩阵”的内侧额上回、扣带回,影响内侧痛觉系统及阻断疼痛下行传导通路,达到镇痛的效果;通过调节扣带回、额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4.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不是由单一脑区的调节,而是由多个有功能联络的脑区所构成的复杂网络相互作用、整合来完成。针刺内关和郄门穴不仅能够加强默认网络与疼痛、情感相关脑区的连接,同时也能加强感觉运动网络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连接。电针治疗的脑功能连接强度总体高于非电针治疗。5.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靶向性调节扣带回和前额叶这两个脑区,可能是针刺内关和郄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的重要机制。
肖燕[4](2020)在《基于mTORC1-ULK1-FUNDC1通路的电针预处理减轻MIRI的线粒体自噬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比较不同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EA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并明确其效应差异,探索EAP抗MIRI的相对适宜电流强度。2、探索mTORC1在EAP抗MIRI保护效应中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3、探索EAP调控MIRI大鼠线粒体自噬的mTORC1-ULK1-FUNDC1信号机制。方法:1、将12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I/R组)、模型+非电针对照组(I/R+SEA组)、模型+0.2mA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4d组(I/R+0.2mA组)、模型+1mA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4d组(I/R+1mA组)、模型+2mA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4d组(I/R+2mA组)、模型+4mA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4d组(I/R+4mA组)、模型+6mA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4d组(I/R+6mA组)、模型+8mA电流强度电针预处理4d组(I/R+8mA组),每组各15只。各电针预处理组分别于MIRI手术前4天(d)干预,选择大鼠双侧“内关”穴(PC6)进行电针(2/100Hz),20min/次,1次/d。I/R+SEA组每天进行与其他组相同方式、时间的异氟烷吸入麻醉但不电针。各组均于第5d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4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期间进行心电图(ECG)监测。每天监测大鼠体重变化,再灌注4h后,统计室性心律失常评分(VAS)情况,并对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进行生存曲线分析;采用Evans blue-TTC双染法染色切片,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比(Infarct size,IS%)、风险面积比(Risk size);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cTnT)的浓度。2、在探索了电针预处理抗MIRI的相对适宜电流强度基础上,进行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二将14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除不结扎LAD,余与模型组操作相同;假手术+电针预处理组(S+EA组),除不结扎LAD,余与模型+电针预处理组操作相同;模型组(I/R组),同“方法1”中的造模方法;模型+非电针预处理组(I/R+SEA组),在大鼠两侧PC6皮肤表面贴上与电针同样大小的自制的竹制签子20min/次/d,连续4d,第5天造模;模型+电针预处理组(I/R+EA组),每天电针1次(2mA,2/100Hz,20min),连续4d,第5天造模。每组各28只。实验三将196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I/R组,同上;I/R+EA组,同上;空白对照组(B组),未做干预处理;模型+阴性对照预处理组(I/R+C组),腹腔注射与抑制剂组等量的助溶剂,1次/d,连续4d,并于第5天造模;模型+阴性对照+电针预处理组(I/R+C+EA组),每天电针1次、腹腔注射与抑制剂组等量的助溶剂1次,连续4d,第5天造模;模型+mTORC1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预处理组(I/R+R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每天1次,3.0mg/kg,连续3d,并于最后1次注射24h后造模;模型+mTORC1抑制剂+电针预处理组(I/R+R+EA组),每天电针1次,连续4d;电针第2天,同时开始给予腹腔注射雷帕霉素,每天1次,连续3d,于最后1次注射24h后造模。每组各28只。每天监测大鼠体重变化,并在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进行生存曲线分析;采用ECG检测心脏ST段变化,并对缺血期的前20min和再灌注期的前20min及220-240min进行VAS统计;Evans blue-TTC双染色法观察心肌梗塞面积情况,计算IS%与Risk size;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酶谱CK-MB、LDH、cTnT的水平;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评价心肌细胞存活情况,全面充分评价心脏功能情况。在充分明确EAP对MIRI保护效应的基础上,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囊泡(即自噬小体)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线粒体、溶酶体及两者结合情况,评价EAP抗MIRI效应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B)、免疫组化法(IHC)分别检测心肌组织线粒体中LC3-I(mito-LC3-I)与LC3-Ⅱ(mito-LC3-Ⅱ)、心肌中mTORC1、ATG13、ULK1、p-ULK1、FUNDC1、p-FUNDC1等物质的分布和表达水平;采用大鼠能量(ATP)ELISA试剂盒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线粒体的ATP产生情况,整体分析EAP通过mTORC1-ULK1-FUNDC1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从而减轻MIRI的可能潜在机制。结果一:不同电流强度EAP对MIRI的效应差异1、不同电流强度EAP对各组大鼠体重及MIRI术后生存曲线的影响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表明,EAP电流强度为0.2mA、1mA与2mA时,EAP的大鼠体重呈正常增长趋势,而电流强度为4mA、6mA、8mA时大鼠体重随着EAP电流强度的增大,体重出现不增反减的趋势;对生存曲线的分析结果显示,与I/R组比,EAP各组的存活率均升高,但0.2mA、1mA与2mA时的大鼠术后存活率高于4mA、6mA与8mA组。2、不同电流强度EAP抗MIRI的效应研究大鼠VAS、心脏Evans blue-TTC双染色及血清心肌酶谱结果表明,与I/R组比,不同电流强度EAP均可有效降低MIRI。VAS结果显示,EAP(仅I/R+2mA组)可有效降低室性心律失常评分VAS(P<0.05)。Evans blue-TTC染色结果显示,与I/R组比,EAP(I/R+0.2mA 组、I/R+1mA 组、I/R+2mA 组、I/R+4mA 组、I/R+6mA 组、I/R+8mA 组)可明显降低 IS%、Risk size(P<0.05),其中 I/R+2mA 组的 IS%、Risk size 值最小(P<0.05);而与 I/R+2mA 组相比,I/R+4mA 组、I/R+6mA 组、I/R+8mA 组的 IS%增加(P<0.05),其中 I/R+6mA 组、I/R+8mA 组 IS%显着增加(P<0.01)。与 I/R+2mA 组相比,I/R+SEA 组、I/R+0.2mA 组、I/R+1mA 组、I/R+6mA 组、I/R+8mA 组心肌 Risk size 均增加(P<0.05)。血清心肌酶谱结果表明,与I/R组比,不同电流强度EAP均可有效降低血清CK(P<0.05)、CK-MB(P<0.05)、LDH(P<0.05)、cTnT(P<0.05)的水平。其中 I/R+2mA 组的心肌酶谱水平均最低,效应最佳。结果二:EAP调控MIRI大鼠线粒体自噬的效应研究1、EAP对各组大鼠体重及MIRI术后生存曲线的影响各组大鼠体重及术后生存曲线的结果表明,与I/R组比,EAP可促进大鼠体重稳步增长,并有效提高大鼠MIRI术后存活率。2、对 VAS、IS%及 Risk size 的影响结果显示,与I/R组比,EAP可有效降低VAS(P<0.05)、降低IS%(P<0.05)及Risk size(P<0.05)。3、EAP减少MIRI诱导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I/R组比,I/R+EA组可降低血清CK-MB(P<0.05)、LDH(P<0.05)、cTnT(P<0.05)的水平,减少心肌细胞凋亡(P<0.05),从而减轻MIRI,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4、EAP减弱MIRI诱导的线粒体自噬与S组相比,I/R和I/R+SEA组的自噬囊泡明显增加(P<0.01)。与I/R组相比,EAP(I/R+EA组)显着减少了再灌注240min后心肌组织自噬囊泡的数量(P<0.05),即EAP可抑制线粒体与溶酶体的结合。5、EAP 调节 mTORC1、ULK1 和 FUNDC1 的表达采用WB、IHC检测心肌组织中的mTORC1、ULK1、FUNDC1蛋白表达,结果初步显示,EAP可促进mTORC1蛋白的表达,抑制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ULK1、FUNDC1的表达水平。结果三:EAP调控MIRI大鼠线粒体自噬的mTORC1-ULK1-FUNDC1信号机制研究1、雷帕霉素阻断了 EAP的心脏保护作用各组大鼠体重及术后生存曲线的结果表明,在应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1蛋白后,消除了 EAP促进MIRI大鼠体重稳步增长,并有效提高大鼠MIRI术后存活率这一保护作用。在应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1蛋白后,消除了 EAP对MIRI的保护效应:与I/R组比,I/R+R+EA组的VAS升高(P<0.05)、IS%(P<0.05)及Risk size(P<0.05)也升高、血清CK-MB(P<0.05)、LDH(P<0.05)、cTnT(P<0.05)的水平均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也增加(P<0.05)。2、雷帕霉素减弱EAP抑制的线粒体自噬结果显示,在应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1蛋白后,消除了 EAP对MIRI线粒体自噬的抑制效应:I/R+R+EA组的自噬囊泡水平(P<0.05)升高,线粒体与溶酶体的结合(P<0.05)增加,表明线粒体自噬的水平增加,从而使MIRI加重。3、EAP通过mTORC1-ULK1-FUNDC1途径抑制线粒体自噬WB、IHC检测mTORC1-ULK1-FUNDC1信号通路中的相关蛋白:心肌组织mTORC1、ATG13、p-ULK1、ULK1、p-FUNDC1、FUNDC1 及心肌线粒体中 mito-LC3Ⅰ、mito-LC3Ⅱ,结果显示,EAP可促进mTORC1蛋白的表达,抑制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ATG13、p-ULK1、ULK1、p-FUNDC1、FUNDC1、mito-LC3Ⅱ/Ⅰ 的表达水平(全部,P<0.05),但在应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C1蛋白后,EAP的这些调节作用则受到抑制(P<0.05)。对ATP(三磷酸腺苷)检测水平的结果显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UNDC1蛋白诱导的线粒体自噬会通过过度消除线粒体而增加心肌细胞凋亡(P<0.05),线粒体数量的绝对不足而导致ATP产生障碍。但在PC6上进行EAP可逆转这种情况:EAP可促进线粒体内ATP的产生(P<0.05),防治MIRI。而应用雷帕霉素后,EAP的这一促进作用则受到抑制。结论:1、不同电流强度EAP“内关”穴4天均可有效抗MIRI,其中2mA电流强度的EAP保护效应最好。2、EAP“内关”穴减轻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效应可能与其促进心肌组织mTORC1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ULK1、FUNDC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有关。说明mTORC1在EAP抗MIRI中可能起关键性的作用。3、雷帕霉素抑制mTORC1后消除了 EAP“内关”穴对MIRI大鼠的心肌保护效应,说明EAP对MIRI的心肌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mTORC1-ULK1-FUNDC1这一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进而增加线粒体来源的ATP,改善MIRI后的能量供应来实现的。
周晨[5](2020)在《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效应及其钙调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寻找有效改善心衰的疗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附子有回阳救逆之功,是中医临床治疗心衰的首选中药,但由于其极易引起心律失常等毒副反应,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乌头碱既是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亦是其主要毒性成分,因此寻找能够使乌头碱增效/减毒的方法对于保证附子疗效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其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心肌细胞中肌浆网的钙调控异常是心力衰竭主要的病理机制;乌头碱改善心衰的效应及其毒副反应的机制亦均与心肌细胞内钙调控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现有大量研究资料以及本研究室前期相关研究工作显示:针刺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钙调控关键蛋白的表达,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载,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并能够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见,心衰的发生及发展、乌头碱药理毒理机制、针刺改善心功能效应三者均离不开心肌细胞内钙的调控机制。有鉴于临床上电针配合常规心衰治疗药物可达到加强疗效、优势互补的效果,以及综合本研究室以往有关电针对洋地黄类药物增效/减毒效应及机制的研究结果,我们的设想是,电针与乌头碱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心衰,且细胞内钙调控有关的关键因子可能参与介导了穴位电针对乌头碱的增效/减毒机制。目的以心肌细胞内钙调机制为切入点,分析心衰病理机制、乌头碱药理毒理及针刺效应与心肌细胞钙调机制之间的关系,在确定电针联合乌头碱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具有改善心肌功能、减少毒副作用的基础上,从心肌细胞内钙调控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探讨电针与乌头碱合用改善心衰增效/减毒效应的科学机制,以期为非药物疗法的电针与乌头碱联合改善心衰开辟一条有效安全的新途径,同时为针药结合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佐证。方法本实验采用股静脉持续输注盐酸普萘洛尔溶液制备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并以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下降至低于正常值(baseline)的60%作为急性心力衰竭造模成功的标准。实验采用体重为280±3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模型组(Model group,M),电针组(Electroacupuncture group,EA),乌头碱(Aconitine group,ACO)低(5μg/kg)、中(10μg/kg)、高(20μg/kg)剂量组(ACO5、ACO10、ACO20),乌头碱低、中、高剂量加电针组(ACO5+EA、ACO10+EA、ACO20+EA),每组6只。NC组不给药、不电针,仅推注同体积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均接受盐酸普萘洛尔制备急性心衰模型。M组造模成功后不给电针,仅经股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单独静脉注射乌头碱各组造模成功后不电针,仅向股静脉推注相应浓度的乌头碱生理盐水溶液。EA组以及电针联合乌头碱各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双侧内关穴电针刺激30min(电针参数:强度3mA,频率2/15 Hz),电针联合乌头碱各组在电针开始的同时立即向股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或相应浓度的乌头碱生理盐水溶液。本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实验主要观察确定电针与乌头碱合用对急性心衰大鼠的增效/减毒作用。通过经颈动脉插管技术检测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心率(Heart rate,HR)、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for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rising and declining,±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技术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等心功能指标评价电针与乌头碱联合应用改善心衰的增效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心电图变化分析心律失常类型并进行评分,以确定电针对乌头碱的减毒作用。第二部分实验主要探讨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钙调机制。采用荧光免疫印迹法(Fluorescent 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Ca2+ATP 酶(Sarcoplasmic/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SERCA2a)、磷酸受纳蛋白(Phospholamban,PLB)、钠钙交换体(Na+-Ca2+exchange,NCX)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含量,探讨电针是否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内钙调机制的关键蛋白,从而介导了对乌头碱改善心衰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1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观察确定1.1乌头碱最佳剂量的筛选1.1.1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NC 组大鼠 LVSP、HR、+dp/dtmax、-dp/dtmax、LVEF 和 LVFS 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平稳。M组大鼠前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造模成功后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均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P均<0.01)。ACO5组心衰大鼠的+dp/dtmax与M组+dp/dtmax比较略有提升;ACO5+EA组心衰大鼠的LVSP、+dp/dtmax较 M 组 LVSP、+dp/dtmax有显着提高(P<0.05 或 P<0.01);ACO10组心衰大鼠+dp/dtmax与M组+dp/dtmax比较明显升高(P<0.01),且有提高心衰大鼠LVSP的趋势;ACO10+EA组大鼠能进一步提高心衰大鼠的HR、-dp/dtmax,与ACO10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ACO20组心衰大鼠+dp/dtmax与M组比较+dp/dtmax有明显提升(P<0.01),且有提高心衰大鼠LVSP的趋势,而HR、-dp/dtmax明显下降与M组水平相当(P>0.05)。ACO20+EA组心衰大鼠LVSP、+dp/dtmax与M组LVSP、+dp/dtmax比较有明显提升(P<0.01)。不同干预各组LVEF和LVFS与M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以ACO10+EA组和ACO20+EA组大鼠对LVEF和LVFS提升更为显着,与NC组相应水平相当(P均>0.05)。1.1.2心律失常评分变化大鼠静脉给药后60min内,单独给药各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其中以ACO20组最为明显,同组大鼠100%的出现了较为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其心律失常评分明显高于ACO5组和ACO10组的心律失常评分(P<0.05或P<0.01);而乌头碱联合电针各组心率失常发生率及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地减低,其中ACO10+EA组减低的较为明显,其心律失常评分亦均明显低于ACO10组、ACO20组以及ACO20+EA组(P均<0.01)。另外,虽然ACO20+EA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和评分与ACO20组相比虽有所下降,但是其心律失常评分与ACO20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电针及给药后60min内,ACO20+EA组大鼠仍出现了较为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将电针联合静脉注射10μg/kg乌头碱作为主要的干预方式,进一步观察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大鼠的效应及其相关的钙调机制。1.2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急性心衰大鼠增效/减毒作用的观察确定1.2.1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NC组大鼠 LVSP、HR、+dp/dtmax、-dp/dtmax、LVEF 和 LVFS 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平稳。M组大鼠前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造模成功后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均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P均<0.01)。单用电针即刻就可以显着升高心衰大鼠的+dp/dtmax(P<0.01),但随后有逐渐回落的趋势,单用乌头碱及电针与乌头碱合用的治疗方式均可以显着升高心衰大鼠的+dp/dtmax,其中 ACO10+EA 组还可以明显提升 LVSP、-dp/dtmax(P<0.05 或P<0.01),且在相应时间点亦明显高于EA组和ACO10组(P<0.05或P<0.01),并有提高心衰大鼠HR的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干预方式各组大鼠LVEF、LVFS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明显高于M组相应数据(P均<0.01),其中以电针与乌头碱合用组大鼠LVEF、LVFS提升的最为明显,明显高于单给电针组(P<0.05或P<0.01),并有高于单用乌头碱组的趋势。1.2.2心律失常评分变化单用乌头碱组大鼠全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评分亦较高,而乌头碱与电针合用后,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显着降低且程度减轻,其心律失常评分亦明显减低。前述结果表明,电针明显的即时效应联合静脉注射乌头碱的快速持续效应可以显着改善急性心衰大鼠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且相比较单用电针和单用乌头碱的方式而言,确实具有起效快以及药物作用时间窗宽等优点,且电针在增强乌头碱改善急性心衰大鼠心肌舒缩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明显抑制乌头碱导致的心律失常毒副反应,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减毒作用。2.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钙调机制研究2.1 SERCA2a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NC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ERCA2a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而M组SERCA2a蛋白表达量与NC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EA组SERCA2a蛋白表达量与M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ACO10组SERCA2a蛋白表达量虽有升高的趋势,但与M组相比并未见明显差异(P>0.05);ACO10+EA组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最高,与M组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且亦明显高于EA组和ACO10组SERCA2a蛋白水平(P<0.05和P<0.01)。2.2 PLB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NC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LB表达相对较低,而M组PLB表达量与NC组比较显着升高(P<0.01);EA组、ACO10组、ACO10+EA组PLB表达与M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或P<0.01)。其中以ACO10+EA组PLB含量最低,其与EA组和ACO10组PLB表达量比较亦均有明显减低(P均<0.05)。2.3 NCX1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NC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CX1蛋白表达量相对较低,而M组NCX1蛋白表达量与NC组比较有显着升高(P<0.01),ACO10组NCX1蛋白表达与NC组比较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而EA组和ACO10+EA组的NCX1蛋白表达量较M组显着下调(P<0.01)。2.4 cTnT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NC组大鼠血清中cTnT浓度较低,而M组cTnT浓度与N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EA组和ACO10+EA组cTnT含量与M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和P<0.01),而ACO10组cTnT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与M组比较并无明显变化(P>0.05),且明显高于EA组和ACO10+EA组(P<0.05或P<0.01)。结论1.急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中SERCA2a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LB蛋白和NCX1蛋白的表达则显着升高,此外,其外周血中肌钙蛋白cTnT的浓度也异常升高,心肌细胞内钙调机制的紊乱是心衰进程中心肌收缩力减弱的重要因素。2.乌头碱的强心作用和致心律失常副作用的产生可能均与下调心肌组织中的PLB表达以及增加NCX1的表达有关。3.电针在增强乌头碱改善急性心衰大鼠心肌舒缩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明显抑制乌头碱导致的心律失常毒副反应,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减毒作用。4.心肌细胞中的SERCA2a、PLB和NCX1蛋白以及外周循环中的cTnT等钙调关键蛋白均可能参与介导了电针和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保护作用;并且,电针可能是通过提高心肌组织中SERCA2a蛋白含量、下调心肌组织中PLB和NCX1蛋白表达以及减少外周循环中cTnT含量来实现对乌头碱改善心衰的增效/减毒作用。
李记泉[6](2020)在《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以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静脉移植为干预手段,旨在探讨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情况,并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生长因子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针刺联合BM-MSCs静脉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材料与方法:1.BM-MSCs的分离、培养、传代、鉴定和标记:健康雄性SD大鼠3只(SPF级,4周龄,体重150-160g),采用7%水合氯醛(5 m L/kg)腹腔注射麻醉,浸泡于75%酒精消毒5min,无菌条件下取胫骨、股骨,PBS缓冲液冲洗出骨髓制成单细胞悬液,离心后接种于培养瓶,放置于培养箱中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及时更换培养基,待细胞铺满培养瓶底部并融合成单层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后,按1:2传代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第三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29、CD73、CD90、CD44、CD45),并取第三代细胞Brd U标记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阳性细胞标记率。2.AMI大鼠模型的制备: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7%水合氯醛(5 m L/kg)麻醉,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AMI大鼠模型,将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每组10只;同时另有15只大鼠仅在相同部位穿刺手术缝合线而不结扎,随机挑选术后存活大鼠10只作为假手术组。3.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干预AMI大鼠:造模结束后1小时,干细胞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0.5ml的BM-MSCs(2×106个/ml),同时其余各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采取电针双侧内关、心俞穴,刺入皮下深度2-3mm,疏密波,频率2Hz,强度2m A左右,以局部肌肉出现轻度震颤收缩为度,留针30min,24h治疗一次,共治疗10次;其他各组不针刺,但在同时同地以同样方式进行抓取和固定。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体重、毛发、体态、饮食、二便、运动等一般情况。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心脏超声,随即处死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全血,分离出血清备用;同时快速取出心脏,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每组随机挑选1个心脏样本,在缺血区域切薄片5片,用于大鼠心肌缺血面积的测定,其他心脏样本—80℃超低温冰箱冻存备用。本文分两个部分讨论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情况,并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生长因子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针刺联合BM-MSCs静脉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1)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作用研究观察BM-MSCs传代培养时的形态学特征与变化,分析BM-MSCs的鉴定和标记结果,采集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数据并分析,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AMI后各组大鼠的心肌缺血面积。(2)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检测AMI后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和炎症浸润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NF-κB、VEGF、b-FGF、TGF-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大鼠心肌TNF-a、IL-1、IL-6、IL-8、IL-10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Dd、LVDs明显升高(P<0.01),而LVEF、LVFS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大鼠LVDd、LVDs明显降低(P<0.01),而LVEF、LVFS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LVDd、LVDs、LVEF、LVFS无明显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LVDd、LVDs明显降低(P<0.01),而LVEF、LVFS明显升高(P<0.01)。2.假手术组大鼠未见心肌缺血;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明显升高(P<0.01),缺血区面积占左心室总面积的18.39%;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无明显变化,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明显高于针刺组、干细胞组(P<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4.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针刺组、干细胞组(P<0.01)。6.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7.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1.针刺联合BM-MSCs移植能够显着改善AMI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变化,降低AMI大鼠左心室心肌缺血面积,提高AMI大鼠心脏功能,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2.针刺联合BM-MSCs移植能够通过下调AMI大鼠NF-κB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a、IL-1、IL-6、IL-8水平,以及上调抑炎因子IL-10水平,减轻AMI后过度表达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坏死;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从而减少AMI后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TGF-β表达,诱导内皮细胞形成,从而改善心肌供血。
赵佳[7](2020)在《针药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实验平台,以针药结合、单纯针刺和单纯药物的治疗方法,对AMI大鼠进行治疗。旨在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基于氧化应激探讨3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AMI大鼠模型,选取15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组,将造模成功的60只AMI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单针组、单药组、针药组),共5组,即(1)空白组:束缚;(2)模型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3)单针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针刺双侧内关穴、心俞穴;(4)单药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注射丹参多酚酸盐;(5)针药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束缚+针刺双侧内关穴、心俞穴+注射丹参多酚酸盐。各组每日干预1次,共持续7天。在第7天干预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成像,并取材。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的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CK-MB和c Tn T的浓度、MDA含量和SOD活力;检测单药组和针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丹酚酸b的浓度。结果1.模型制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后1小时,EF<55%,说明模型制备成功。2.大鼠超声心动图:干预7天后,空白组、单药组、针药组的EF值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单针组的EF值高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的EF值显着高于单针组(P<0.05);针药组的EF值高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血清中CK-MB和c Tn T的浓度:干预7天后,针药组CK-MB的浓度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单针组和单药组CK-MB的浓度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和针药组c Tn T的浓度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单针组c Tn T的浓度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c Tn T的浓度显着低于单针组(P<0.01);针药组c Tn T的浓度低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鼠心肌组织的HE染色:干预7天后,模型组可见大量的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和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单针组可见少量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单药组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且心肌细胞肥大;针药组仅可见个别中性粒细胞,心肌细胞稍肥大。5.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干预7天后,空白组、单针组、单药组和针药组的MDA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针药组低于单针组和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干预7天后,空白组、单针组、单药组和针药组的SOD活力均低于模型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大鼠心肌组织中丹酚酸b的浓度:针药组丹酚酸b的浓度高于单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对AMI大鼠的疗效优于两者单独应用的疗效。2.针药结合增效的机制可能是针刺促使药物更多的富集到AMI大鼠的心脏中,协同增强机体抗氧化和清除膜脂过氧化产物的能力,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进而改善心肌损伤。
宋雅兰[8](2018)在《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阿片δ受体及RISK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剌后处理调控阿片δ受体及RISK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采用手术结扎并再灌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及腹腔注射ICI174864阻断阿片δ受体表达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和拮抗阿片δ受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分别在再灌注前、再灌注后、再灌注前及后给予大鼠电针内关、神门或非经非穴治疗。通过生理记录仪、TTC染色、Tunel分别检测心电图、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运用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δ-OPR mRNA及δ-OPR蛋白的表达量;并运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Akt、Erk、JNK、p38的表达量。结果:1.Ⅱ导联心电图ST段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ST段抬高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ST段抬高显着下降(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相比,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ST段抬高显着升高(P<0.01)。2.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显着下降(P<0.01),非经非穴组明显下降(P<0.05);与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相比,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显着升高(P<0.01)。3.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着减少(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针刺组相比,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着增加(P<0.01)。4.MIRI大鼠心肌阿片δ受体的表达4.1δ-OPR mRNA: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的δ-OPR mRNA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的δ-OPR mRNA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非经非穴组的δ-OPR mRNA的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4.2δ-OPR蛋白: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的δ-OPR蛋白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的δ-OPR蛋白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非经非穴组的δ-OPR蛋白的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5.MIRI大鼠心肌RIS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5.1 Akt: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Akt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Akt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针刺组相比,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Akt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5.2 Erk1/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Erk1/2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Erk1/2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针刺组相比,δ-OPR拮抗组的Erk1/2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非经非穴组显着降低(P<0.01)。5.3 JNK: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JNK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JNK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针刺组相比,δ-OPR拮抗组的JNK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非经非穴组显着降低(P<0.01)。5.4 p38: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P38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后针刺组、δ-OPR拮抗组的P38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非经非穴组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与再灌注前后针刺组相比,δ-OPR拮抗组、非经非穴组的P38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结论:1.针刺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可有效地降低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2.针刺能提高δ-OPR含量和活性,且再灌注前后均进行针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再灌注前针刺治疗及再灌注后治疗。3.δ-OPR拮抗剂能够明显逆转针刺治疗的效果,提示针刺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可能依赖于δ-OPR受体介导信号通路的激活。4.针灸治疗可显着上调δ-OPR的表达,进而增加心肌组织Akt、Erk、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激活RISK通路,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损伤来保护心脏。
于文艳[9](2017)在《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L-1/JNK/AP-1信号通路及IL-1、JNK、AP-1表达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血清与脊髓组织中IL-1、JNK、AP-1指标、脊髓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证实脊髓缺血再灌注与IL-1/JNK/AP-1通路异常激活有密切关系,明确IL-1/JNK/AP-1通路可能是电针治疗的重要途径。这对证实电针是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手段,有十分重要意义,并对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2.实验方法将新西兰家兔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SP600125组、SP600125+电针组。每组均8只。采用改良后的Zivin法,建立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家兔造模前1h治疗。电针组:电针“阳陵泉”和“悬钟”穴;SP600125组:在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诱导前30分钟,以15mg/kg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SP600125。SP600125+电针组:SP600125治疗方案+电针组治疗方案。模型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及电针。在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之前以及在脊髓缺血30分钟之后,分别对每组家兔在4个时间点上进行2ml取血(1h、4h、8h、和12h)。于再灌注12h后取出L2-L5脊髓,做病理学检测;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IL-1Ra、JNK、AP-1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脊髓IL-1β、JNK、AP-1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对损伤段脊髓JNK、AP-1进行蛋白定量。3.实验结果1.模型组:神经元数目减少,部分神经元受损,结构不清,可见胞核固缩或消失,核仁向细胞边缘靠拢,核膜破损,尼氏体显现不清,局灶性出血,部分可见凋亡小体,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空泡形成;家兔血清中IL-1β、IL-1Ra、JNK、AP-1各时间点均升高(P<0.05)。脊髓组织中IL-1β、JNK、AP-1大量表达。2.电针组、SP600125组、SP600125+电针组与模型组脊髓组织形态学比较:电针组、SP600125、SP600125+电针组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有所改善,神经元凋亡数量减少;电针组、SP600125组、SP60012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脊髓神经元损伤较轻,正常神经细胞数明显比模型组增多(P<0.05)。3.电针组、SP600125组、SP600125+电针组与模型组IL-1β、JNK、AP-1含量比较:电针组、SP600125组、SP600125+电针组,除了SP600125+电针组里的4h时间点IL-1β稍升高,其余各时间点血清中的IL-1β、JNK、AP-1表达量明显减少,均低于模型组中IL-1β、JNK、AP-1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电针与SP600125表达趋势相同;电针组、SP600125组与模型组IL-1Ra再灌注4h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Ra均值是升高的;SP600125+电针组只有在8h时与模型组同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IL-1Ra均值是降低的。4.实验结论1.实验数据表明:家兔在发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候会引起血清中IL-1β、IL-1Ra、JNK、AP-1含量上升。2.电针、SP60012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是通过促进IL-1Ra值上升,抑制IL-1β、JNK、AP-1的升高,达到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神经功能受损效果。3.电针组与SP600125组IL-1β、JNK、AP-1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且无明显差异,提示电针法与SP600125通过JNK信号转导通路降低JNK、AP-1活性表达,进而降低了IL-1β含量,降低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数,保护脊髓组织。4.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可以被电针所阻断,进而抑制IL-1、JNK、AP-1表达,达到保护脊髓神经的作用。
谢俊[10](2016)在《“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及其线粒体信号通路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在课题组前期对内关穴防治心肌缺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心肌缺血中医病因病机,采用“标本配穴”法(内关、足三里、关元),对照常规配穴法(内关、膻中、神门),观察不同腧穴配伍法电针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防治效应;从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相关信号通路途径,探讨“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及选穴配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50只体重在180220g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分成5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每日上午以5mg/kg/d剂量大鼠背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连续7d;模型组:每日上午以5mg/kg/d剂量大鼠背部皮下注射ISO溶液制作模型,连续7d,以心电图S-T段变异振幅≥0.1m V为模型评价指标;标本配穴组和常规配穴组:造模同模型组,从第一次皮下注射造模前两组即分别电针大鼠双内关、双足三里、关元穴和双内关、双神门、膻中穴(HANS-200电针治疗仪,疏密波、2-100Hz、1m A、10 min),以后每日上午皮下注射前电针处理,持续到造模后2周,共电针21次;白藜芦醇组:造模同模型组,从第一次皮下注射造模前以5mg/kg/d剂量给予白藜芦醇溶液灌胃处理,以后每日上午皮下注射前灌胃处理,持续到造模后2周,共灌胃21次。实验中观察并记录大鼠日常活动情况,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观察“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及腧穴配伍间的差异性;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活性酶及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情况,观察“标本配穴”法电针抗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关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DNA(mt DNA)相关调控因子,从线粒体相关信号通路途径探讨“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心肌SIRT1的表达,从SIRT1途径探讨“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1.对各组大鼠日常情况的观察:正常组一般情况良好。模型组实验造模第1d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气促、神倦嗜睡等现象;连续造模7d,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皮毛稀疏枯燥暗黄、鼠尾淡白、口唇紫绀、眯眼萎靡,反应迟钝,日常进食减少等症状。标本配穴组、常规配穴组、白藜芦醇组造模7d,大鼠皮毛轻微脱落且缺乏光泽,精神、饮食及反应能力稍差,继续电针和灌胃处理14d,三组日常情况明显好转。2.对大鼠心电图S-T段和心率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振幅明显抬高,心率明显加快,两组间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电针和白藜芦醇干预后,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明显下降,心率明显减慢,与模型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三组间比较:两电针组和白藜芦醇组三组间心电图S-T段振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电针组心率均较白藜芦醇组明显下降(P<0.05),两电针组间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大鼠血清c Tn T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 Tn T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电针组与白藜芦醇组血清c Tn T明显下降(P<0.05)。其余三组比较:标本配穴组与白藜芦醇组血清c Tn T较常规配穴组下降更明显(P<0.05),标本配穴组与白藜芦醇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正常组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规则,肌节结构清晰可见,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形态清晰完整,双层膜清楚;模型组心肌肌丝排列杂乱,肌节各带模糊不清,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线粒体肿胀变形,嵴变疏变短,方向不规则,嵴丢失,空泡化。其余三组电镜结果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大部分心肌肌丝排列整齐,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线粒体空泡化减少,肿胀变形程度减轻,而标本配穴组和白藜芦醇组的损伤程度较常规配穴组轻。5.对大鼠心肌组织MDA、SOD、GSH-Px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OD、GSH-Px含量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经过电针和白藜芦醇干预后,两电针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SOD、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其余三组间比较:标本配穴组大鼠心肌MDA含量比常规配穴组明显下降(P<0.05),SOD、GSH-Px含量比常规配穴组明显升高(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与标本配穴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SOD、GSH-Px值与常规配穴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大鼠心肌mt DNA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PGC-1α、NRF-1、mt TFA表达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电针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PGC-1α、NRF-1、mt TFA表达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三组间比较:标本配穴组PGC-1α表达与常规配穴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NRF-1和mt TFA表达高于常规配穴组(P<0.05);白藜芦醇组PGC-1α表达高于两电针组(P<0.05),但其NRF-1和mt TF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常规配穴组(P<0.05),与标本配穴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对大鼠心肌SIRT1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SIRT1表达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电针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SIRT1表达明显上升(P<0.05)。其余三组间比较:标本配穴组大鼠心肌SIRT1表达明显高于常规配穴组(P<0.05);标本配穴组大鼠心肌SIRT1表达与白藜芦醇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能有效防治心肌缺血,“标本配穴”法电针的防治作用优于常规配穴法电针。2.“标本配穴”法电针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抗氧化酶,抑制大量氧自由基释放途径,减轻心肌mt DNA氧化损伤,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同时通过上调内源性SIRT1途径,激活其下游PGC-1α/NRF-1/mt TFA信号通路,稳定心肌mt DNA,减轻心肌线粒体功能损伤。
二、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自由基系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自由基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1 传统医学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的认识 |
3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形成机制研究 |
3.1 氧自由基假说 |
3.2 钙超载 |
4 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
4.1 通过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
4.2 针刺改善缺血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进展 |
5 小结 |
综述二 κ-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
1 κ-阿片受体参与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 |
1.1 κ-阿片受体直接通路相关站点 |
1.2 间接通路调节β-肾上腺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 |
2 结语与展望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品试剂 |
1.3 设备和仪器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方法 |
2.2.1 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
2.2.2 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
2.2.3 电针刺激及给药方法 |
2.2.4 分离单个心肌细胞 |
2.2.5 心肌细胞负载荧光探针Fura-2/AM |
3 检测指标 |
3.1 心电图检测 |
3.2 单个心肌细胞钙瞬变及收缩的检测 |
3.3 心肌细胞内κ-OR、Gq含量的检测 |
3.3.1 主要溶液的配置 |
3.3.2 提取蛋白 |
3.3.3 制胶 |
3.3.4 加样及电泳 |
3.3.5 转膜 |
3.3.6 抗体孵育 |
3.4 心肌细胞内IP3、DAG、cAMP含量的检测 |
3.4.1 IP3/DAG/cAMP检验试剂盒的组成 |
3.4.2 实验步骤 |
3.5 单个心肌细胞对PKC激动剂--PMA、AC激动剂--Forskolin、PKA激动剂--8-Br-cAMP、L-Ca~(2+)激动剂-BayK-8644反应性的检测 |
4 数据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定及κ-OR特异性介导作用 |
5.2 κ-OR及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
实验结果 |
5.2.1 κ-OR及其受体后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
5.2.2 κ-OR后间接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针效中的作用机制 |
6 讨论 |
6.1 κ-OR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
6.2 κ-OR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6.2.1 κ-OR直接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6.2.2 κ-OR后间接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电针改善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
7 结论 |
8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TRPV1/CGRP信号通路的电针预处理调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
1.1 心肌缺血的中医学病名与病因病机 |
1.2 胸痹心痛的中医证治 |
1.3 中医“治未病”与心肌缺血 |
2. 西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
2.1 心肌缺血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
2.2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
3. 针刺防治心肌缺血 |
3.1 电针穴位的选择依据 |
3.2 电针参数的选择 |
3.3 电针抗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研究概况 |
4. 心肌缺血急性期的炎性反应 |
4.1 中性粒细胞与心肌缺血 |
4.2 NF-κB通路与心肌缺血 |
4.3 炎性因子TNF-α、IL-10与心肌缺血 |
5. TRPV1/CGRP信号通路与心肌缺血及心肌炎性反应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干预方法 |
2.2 电针预处理操作方法 |
2.3 模型制备方法 |
2.4 模型评估方法 |
2.5 心电图检测 |
2.6 超声心动图检测 |
2.7 样本采集及处理 |
2.8 TTC染色 |
2.9 HE染色 |
2.10 免疫组化检测 |
2.11 ELISA检测 |
2.12 Western blot检测 |
2.13 免疫荧光检测 |
2.14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心肌缺血大鼠造模前后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变化 |
3.2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电压值的影响 |
3.3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
3.4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 |
3.5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中性粒细胞表达的影响 |
3.6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因子TNF-α、IL-10表达及TNF-α/IL-10比值的影响 |
3.7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p65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3.9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TRPV1、CGRP共表达情况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制备及评价 |
2. 电针预处理可影响MI大鼠心电图变化 |
3. 电针预处理可改善MI大鼠心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
4. 电针预处理可减轻缺血心肌炎性反应 |
5. 电针预处理可抑制缺血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表达 |
6. 电针预处理可降低缺血心肌组织P65蛋白表达 |
7. 电针预处理可调控缺血心肌组织TNF-α和IL-10含量 |
8. 电针预处理可加强缺血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表达并改善缺血心肌炎性反应状态 |
第四部分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课题资助 |
致谢 |
(3)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研究进展 |
1. 冠脉临界病变的定义及性质 |
2. 临界病变的评估 |
3. 发病机制 |
4. 冠脉临界病变的进展与病变形态的关系 |
5.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
1.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认识 |
2.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应用fMRI技术研究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枢机制的可行性 |
1. fMRI技术为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机制的研究提供可视化手段 |
2. 目前针刺fMRI研究常用的试验设计模式 |
3. 心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是“心脑同治”理论的体现 |
4.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相关脑区存在异常 |
5. 针刺改善心肌缺血有自身的优势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 |
5. 讨论 |
6.小结 |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脑中枢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流程图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1.结论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3.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mTORC1-ULK1-FUNDC1通路的电针预处理减轻MIRI的线粒体自噬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认识 |
1.1 MIRI的中医学病名与病因病机 |
1.2 针灸“治未病”理论与“心痛” |
1.3 MIRI的中医证治概要 |
2.现代医学对MIRI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MIRI概述 |
2.3 MIRI的发病因素 |
2.4 MIRI的发生机制 |
3.MIRI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概况 |
3.1 MIRI的临床表现 |
3.2 西医治疗概况 |
3.3 中药治疗概况 |
4.针灸“治未病”与MIRI防治的研究现状 |
4.1 针灸预处理抗MIRI的用穴与电针刺激参数 |
4.2 针灸预处理调控MIRI自噬的研究现状 |
5.线粒体自噬在MIRI中的作用 |
5.1 线粒体自噬的概述 |
5.2 线粒体自噬在MIRI中的研究现状 |
5.3 mTORC1-ULK1-FUNDC1信号通路与线粒体自噬 |
6.EAP调控mTORC1、ULK1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技术路线图 |
实验一 不同电流强度EAP对MIRI的效应差异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与干预 |
2.2 电针预处理操作方法 |
2.3 MIRI模型制作与评价 |
2.4 室性心律失常评分(VAS) |
2.5 心脏Evans blue-TTC染色及心肌IS%、Risk size的计算 |
2.6 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检测 |
2.7 统计学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不同电流强度EAP对各组大鼠体重及MIRI大鼠术后生存曲线的影响 |
3.2 不同电流强度EAP对各组大鼠心律失常、心梗面积比与风险面积比及血清酶谱的影响 |
实验二 EAP对MIRI大鼠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效应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与干预 |
2.2 电针预处理方法 |
2.3 MIRI模型制作与评价 |
2.4 室性心律失常评分(VAS) |
2.5 心脏Evans blue-TTC染色及心肌IS%、Rize size的计算 |
2.6 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检测 |
2.7 TUNEL染色 |
2.8 自噬小体的检测 |
2.9 免疫荧光染色(IF) |
2.10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IHC) |
2.11 mTORC1、ULK1、FUNDC1蛋白检测 |
2.12 统计学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EAP对各组大鼠体重及MIRI术后生存曲线的影响 |
3.2 EAP对各组大鼠ECG、VAS、IS%及Risk size的影响 |
3.3 EAP可减少MIRI诱导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细胞凋亡 |
3.4 EAP减弱了MIRI诱导的线粒体自噬 |
3.5 EAP调节mTORC1,ULK1和FUNDC1的表达 |
实验三 EAP减轻MIRI大鼠线粒体自噬的mTORC1-ULK1-FUNDC1信号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与干预 |
2.2 电针预处理操作方法 |
2.3 MIRI模型制作与评价 |
2.4 雷帕霉素的配制 |
2.5 室性心律失常评分(VAS) |
2.6 心脏Evans blue-TTC染色及心肌IS%、Rize size的计算 |
2.7 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检测 |
2.8 TUNEL染色 |
2.9 自噬小体的检测 |
2.10 免疫荧光染色(IF) |
2.11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IHC) |
2.12 心肌组织线粒体的分离提取 |
2.13 mTORC1-ULK1-FUNDC1通路蛋白检测 |
2.14 ATP水平的检测 |
2.15 统计学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雷帕霉素阻断了EAP的心脏保护作用 |
3.2 雷帕霉素减弱EAP抑制的线粒体自噬 |
3.3 EAP通过mTORC1-ULK1-FUNDC1途径抑制线粒体自噬 |
第三部分 讨论 |
1.MIRI实验模型的制作与评价 |
2.电针预处理PC6的选择依据 |
2.1 PC6的现代研究 |
2.2 PC6穴名解析 |
2.3 PC6的特异性 |
2.4 心脏与心包经的联系 |
2.5 电针预处理的选择依据 |
3.电针预处理刺激强度的选择 |
4.MIRI防治与针灸预处理 |
5.mTORC1与MIRI线粒体自噬及电针预处理的干预作用 |
6.电针预处理减轻MIRI的mTORC1-ULK1-FUNDC1信号机制 |
第四部分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效应及其钙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综述一 针刺改善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1. 传统医学对心衰的认识及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心衰的认识及治疗 |
2.1 血流动力学异常 |
2.2 心肌细胞钙调控机制异常 |
2.3 交感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
2.4 各种体液因子的作用 |
2.5 心肌肥厚与心室重构 |
3. 针刺改善心功能的研究进展 |
3.1 改善血流动力学 |
3.2 改善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异常 |
3.3 调节相关神经内分泌系统 |
3.4 调节过氧化物和心肌酶 |
3.5 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
3.6 改善心肌病理形态结构 |
4. 总结与思考 |
综述二 乌头碱药理毒理及其增效/减毒的研究进展 |
1. 乌头碱药理作用机制 |
1.1 正性肌力作用 |
1.2 改善血流动力学 |
1.3 改善心肌细胞结构形态 |
1.4 抑制心肌肥大相关因子表达 |
2. 乌头碱心脏毒性作用机制 |
2.1 离子通道 |
2.2 氧化反应 |
2.3 细胞能量代谢 |
2.4 细胞缝隙连接通道 |
3. 乌头碱增效/减毒的研究进展 |
3.1 煎煮与炮制 |
3.2 药对配伍 |
3.3 穴位注射 |
3.4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4. 总结与思考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增效/减毒效应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动物麻醉及颈动脉插管 |
2.3 超声心动图检测 |
2.4 急性心衰模型的制备 |
2.5 电针干预及乌头碱给药方法 |
2.6 检测指标 |
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乌头碱最佳剂量的筛选 |
4.2 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急性心衰大鼠增效/减毒作用的观察确定 |
5. 讨论 |
5.1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的意义及动物模型的评价 |
5.2 乌头碱改善心衰大鼠心肌功能的效应及其致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 |
5.3 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增效/减毒作用 |
第二部分 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钙调机制研究 |
1. 主要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
1.1 实验仪器 |
1.2 化学试剂 |
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cTnT含量 |
2.1 采集动物血清标本 |
2.2 cTnT检测试剂盒的组成 |
2.3 检测步骤 |
3. 荧光免疫印迹法(Fluorescent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蛋白 |
3.1 心脏组织的采集 |
3.2 总蛋白的提取 |
3.3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4 蛋白样本的制备 |
3.5 SDS-PAGE凝胶的制备 |
3.6 上样及电泳 |
3.7 转膜 |
3.8 免疫印迹 |
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 |
5.2 磷酸受纳蛋白(PLB)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 |
5.3 心肌细胞Na~+-Ca~(2+)交换蛋白1(NCX1)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 |
5.4 肌钙蛋白T(cTnT)是否参与介导电针对乌头碱改善心衰增效作用的研究 |
6. 讨论 |
6.1 心肌细胞内钙调控机制在心衰病理机制中的重要角色 |
6.2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钙调控的影响 |
6.3 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钙调机制研究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刺治疗心肌缺血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针药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的观察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小结 |
第二部分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干预心脏相关经穴对冠心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阿片δ受体及RISK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与处理 |
2.2 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 |
2.3 针刺干预方案 |
2.4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
2.5 实验数据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改变 |
3.2 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 |
3.3 心肌梗死面积 |
3.4 阿片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 |
3.4.1 δ -OPR mRNA的表达量 |
3.4.2 δ -OPR蛋白的表达量 |
3.5 RISK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3.5.1 Akt的表达量 |
3.5.2 Erk1/2 的表达量 |
3.5.3 JNK的表达量 |
3.5.4 p38 的表达量 |
讨论 |
1.实验方案的设计 |
1.1 动物模型与造模方法的选择 |
1.2 缺血时间与再灌注时间的设置 |
1.3 针刺穴位与留针时间的选择 |
2.针刺后处理对 MIRI 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
2.1 针刺后处理对 MIRI 的临床应用价值 |
2.2 针刺后处理对心电图 ST 段的影响 |
2.3 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2.4 针刺后处理对心肌梗死面积的降低 |
3.针刺后处理对阿片受体的调控作用 |
3.1 后处理防治MIRI的作用机制 |
3.2 阿片受体对MIRI的保护作用 |
3.3 针刺后处理对 δ - OPR 的调控作用 |
3.4 拮抗阿片受体对针刺后处理的影响 |
4.针刺后处理对RISK通路的调控作用 |
4.1 RISK通路对MIRI的保护作用 |
4.2 针刺后处理对Akt、Erk、JNK、p38 表达的影响 |
4.3 拮抗阿片受体对RISK通路的影响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1.针刺后处理的作用机制研究 |
2.针刺后处理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L-1/JNK/AP-1信号通路及IL-1、JNK、AP-1表达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
1.实验目的 |
2.实验需准备的材料 |
3.实验方法的准备 |
4.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鉴定 |
5.实验结果 |
6.讨论 |
7.小结 |
第二部分 电针、SP600125、SP600125+电针组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第三部分 电针、SP600125、SP600125+电针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L-1、JNK、AP-1 的调节作用 |
实验一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实验小结 |
实验二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a)的影响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实验小结 |
实验三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JNK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 |
实验四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转录激活因子(AP-1)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 |
实验五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法IL-1β定位及含量影响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小结 |
实验六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法JNK定位及含量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 |
实验七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法AP-1 定位及含量影响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小结 |
实验八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质印迹法JNK蛋白表达的影响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小结 |
实验九 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质印迹法AP-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小结 |
讨论与分析 |
1.SCII现代治疗现状与中医治疗 |
2.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IL-1 的研究 |
3.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IL-1Ra的研究 |
4.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JNK的影响 |
5.SCII对转录激活因子AP-1 的影响 |
6.电针、SP600125对家兔SCII脊髓组织IL-1、JNK、AP-1 影响 |
7.IL-1/JNK/AP-1 信号通路与IRI的相关性研究 |
8.特色与创新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及其线粒体信号通路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血清cTnT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MDA、SOD、GSH-Px的影响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mtDNA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SIRT1的影响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1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
3 “标本配穴”法 |
4 “穴位针刺预处理”与“治未病” |
5 ISO模型制作评价 |
6 电针防治心肌缺血 |
7 不同配穴法电针防治心肌缺血的针效存在差异 |
8 “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 |
9 本课题创新点 |
10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灸防治心肌缺血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SIRT1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自由基系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κ-阿片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电针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D]. 陈安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TRPV1/CGRP信号通路的电针预处理调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机制研究[D]. 吴嘉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D]. 赵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mTORC1-ULK1-FUNDC1通路的电针预处理减轻MIRI的线粒体自噬机制研究[D]. 肖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电针联合乌头碱改善心衰的效应及其钙调机制研究[D]. 周晨.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D]. 李记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针药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疗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 赵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8]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阿片δ受体及RISK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D]. 宋雅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6)
- [9]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L-1/JNK/AP-1信号通路及IL-1、JNK、AP-1表达影响[D]. 于文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10]“标本配穴”法电针防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及其线粒体信号通路调控机制[D]. 谢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