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闽政[2021]1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7日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前言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推动福建省民政事业在"十四五"时期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
纪梦达[2](2020)在《基于WebGIS技术的福建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三线一单”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对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与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最终在一张图上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基于上述工作要求,构建福建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规范和整合全省生态环境评价成果,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共享,实现在一张图上对各类管控要求数据的生态监管和智能分析等功能。福建省于2020年6月完成“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初审和数据应用平台的搭建工作。但是原平台在建设中使用的j Query、Dojo、Java等技术配置复杂、学习成本高,并且Web GIS技术正与现代前端框架、开发工具集成。因此,本文结合平台现行应用框架的不足之处与对主流框架的需求,设计并搭建了基于Web GIS的Vue.js+Node.js应用框架,进行了福建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的开发工作。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当下主流的Web和Web GIS技术,将Arc GIS API for Java Script作为Web GIS技术的二次开发工具,完成基于Vue.js+Node.js+Arc GIS API for Java Script+Portal for Arc GIS的应用构建选型;(2)针对平台的开发需求,设计了易于扩展、前后端分离的框架结构,将平台的实现分为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存储三个方面,并完成了对具体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3)依据“三线一单”成果数据的组成内容以及规范要求,完成对数据库的设计,对汇总数据进行检查,最终实现成果数据的统一存储和服务共享;(4)搭建了基于Web GIS技术的福建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完成了数据大屏、综合信息查询、生态监管一张图、智能环评一张图等模块的开发,实现了展示、查询、分析等基本功能,初步形成了福建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一张图”。
胡佳[3](2020)在《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本论文围绕服务“三农”和“产业振兴”,面对涉农政府部门和农民的精准化服务需求,针对种植信息来源于多部门导致的汇聚难、支撑政府决策服务弱、农民获取信息难等问题,依托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项目,研究了种植专题数据的融合与处理方法;进行了土壤养分丰缺分析;构建了种植专题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研究了多源异构种植数据融合与处理方法。针对农业信息服务面临的数据来源多样、信息分散孤立、空间化难度大和抽取难度大等问题,将农业信息服务相关的多源异构数据使用数据源格式转换方法、结构化数据抽取技术、地名地址匹配技术、地理编码技术、空间关联技术以及GIS技术等进行快速融合,并对处理后的数据采用混合模式进行管理;通过整合地理数据及分布在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17个业务部门的涉农数据,构建了种植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种植类型、土壤类型、土壤养分、水利设施、农业专家、农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价格、政策法规信息等。(2)进行了土壤养分丰缺分析。通过对诸城市土壤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指标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中的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插值方法进行各拟合参数的比较和交叉验证,选择合适的插值模型并进行参数调整,研究诸城市土壤养分空间特征;通过协同克里金插值和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得到了土壤养分分布图,为精准施肥提供依据。(3)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基于GIS空间分析、响应式框架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主要实现了种植信息、农业政策法规、农技服务、劳动用工、农产品供求、农产品市场价格、涉农补贴、农资服务等信息的检索、统计分析、决策应用等功能。系统通过浏览器和微信公众号,为种植户提供了从种植前土地的流转、作物品种选择,到种植过程中生产资料购买、农业技术指导、劳动用工,收获后农产品销售、市场等整个作物种植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服务,通过对诸城市种植布局和结构、土壤肥力、降雨、农资企业、农业现代化机械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农业管理部门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三农政策制定以及指导农民合理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系统已服务于诸城市17个政府部门、20多万户农民、1000多个家庭农场。系统的应用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罗志东[5](2019)在《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土保持作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联紧密的行业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应基于一定的空间单元来实现。目前水土保持行业微观管理层面尚无提出统一的基础空间管理单元,相关理论与方法实践研究比较少。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的划分方法和关键技术,基于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6个典型实验样区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表明:(1)“水保斑”定义为是土壤侵蚀及其治理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位置相对固定、边界明确的基础空间管理单元。(2)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基础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学原理、水土保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地图学原理等。其表征特性主要有信息综合性、边界明确性、单元稳定性、斑块均质性等;基本原理包括层次区划原理、最优尺度原理、表征模式原理等。(3)基于“水保斑”原理与特性,综合确定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流域分水线、沟道线和土壤类型等5类斑块划分指标,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提取方法,特别是针对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提出了高分遥感工程化模式提取方法,针对沟缘线提出了基于优化地貌特征和深度纹理信息的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和决策树分类的自动提取方法。(4)通过对空间叠置法、语义相似度分析法、继承性分割法3种方法的对比研究,语义相似度分析法适用于不同区域“水保斑”的划分;经实践分析全国6个主要水蚀类型样区“水保斑”平均面积在13.52hm2~49.85hm2之间,平均面积为25hm2。(5)针对“水保斑”相对稳定性,探索了面向对象变化检测的更新模式方法,精度评价结果为错提率为50%,漏提率为5.88%,错提率较高,但漏提率较低,人为进行手动删除错提图斑,可有效提高“水保斑”的更新工作效率。(6)提出了基于“水土保持类型区—小流域单元—水保斑”的中国水土保持宏观到微观的空间管理框架体系,以及相关应用模式思路。本文创新点:.系统提出了“水保斑”的基本概念、识别特征、划分指标体系及其提取方法;2.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的动态更新方法,以及工程化应用模式框架。
尹思南[6](2019)在《中英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政策机制比较研究 ——以北京与格拉斯哥为例》文中认为居住类历史街区作为城市主体,记载了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特点,保护再利用这些街区,延续社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核心是中英两地居住类历史街区的跨文化研究,从城市背景、思想机制演变过程等各个方面展开比较,提出适合国内的长效机制方案。论文第一、二章提出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梳理中英保护发展历程和再利用策略的演变。总结国内外保护再利用现状,分析现存的挑战和问题,讨论不同文化下居住类历史街区比较的可能性。第三章以北京为例总结多年来针对居住类历史街区政策发展和保护思想和模式的演变,研究不同介入主体下保护方式的优劣势,从政策环境方面研究当前雍和宫街区规划导向居住改善的特点。第四章是对格拉斯哥实践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论述,涉及相关政策的变化,街区保护方式的变化等等。探讨在城市再生背景下针对传统联排砂岩住宅常见的保护及再生综合管理问题采取的策略,从三方关系、经济支持、政策环境方面总结哥凡希尔区人本主义街区复兴策略的特点。在第五章提出了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机制和政策优化方案。操作主体关系、经济支持和后期运营是保护再利用机制的核心,结合以上案例特点从这三点出发提出适合中国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的机制补充。最后于结论部分对全文做出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对参与主体、实施方式和运营管理完成对长效机制内涵的分析,在实践层面上归纳了雍和宫街区和哥凡希尔社区的实践操作,分析现行机制可行之处。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了保护再生机制补充方案,即对:政策环境引导、社区合作参与、社会专业力量参与三方面问题,根据不同居住类历史街区的特点采根据不同居住类历史街区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机制和标准制定针对性的分类措施,同时和市场的有机回报相结合,以保证保护再利用的长效性。
左孟承[7](2019)在《基于WebGIS的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其中土壤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在当下大数据背景下,为使土壤资源深度挖掘并最大化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已俨然成为土壤信息管理中亟待引进的技术之一。相关政府部门与高校科研院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基本以县为行政单位对四川省土壤资源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四川省土壤资源数据整体利用率并不高,数据挖掘也不充分,将数据集成处理分析并最终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的力度仍有待提高。为使上述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建设作为切入点,剖析了系统建立的可行性,并以此提升土壤数据的利用丰度,强化数据的挖掘效率,由此实现相关数据的最大化利用,达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精准农业的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利用Ajax和Web Services技术实现了Web系统的二次开发;并依托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探索了基于数据库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的土壤类型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最后,选择JavaScript语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和编码实现,搭建了一个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WebGIS系统,为后续应用系统的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基础。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GIS技术,对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从用户需求、功能需求、数据需求三大方面明确了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梳理出了一条详细的开发流程作为后期开发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对于系统功能模块以及作为系统支撑核心的数据库进行了包括数据组织方式,数据概念设计等在内的构建思路的探索。最终搭建起了一个包含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在内的通用WebGIS开发框架,从而提供了农业方面查询类信息系统的多维度查询方式示例以及为农业类数据概念的组织模式提供了参考;(2)以省域大尺度为范围,村级行政区为最小行政区划,地块为最小构成单元整合了四川省包括土壤类型在内的系统所需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实现了最小可对土种这一精度的土壤类型进行保存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整合相关数据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在该过程中,明确了以土壤类型数据为主的数据建设标准,最终集成汇编了四川省土壤类型图继而对四川省各土壤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该数据为核心,运用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元数据库,并最终将其有机整合起来作为软件程序的数据支撑;(3)利用以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技术为代表的前端开发技术对软件程序进行了开发。在预留了扩充接口的前提下封装了原始的代码,提供了一套简洁清晰的开发方式,为后期该系统的扩展提供了便利,也为相似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编码参考。结合该软件系统自身实际情况,并参考前端开发行业标准确定了系统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并由此对系统整体界面以及包括用户操作基本功能、数据查询功能、信息统计功能在内的多项功能编码实现。最终实现了以地块为最小单元,土种为最细划分,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区相关信息的精确查询,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目标行政区进行土壤类型专题地图绘制,由此达到了土壤类型数据管理信息化,构建了面向大众的土壤类型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实现了土壤类型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朱泽川[8](2019)在《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推动全国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水平、保护农村居民集体土地合法权益、保障城乡之间和谐健康发展而开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专业性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背景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可有效解决使用传统地籍制图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中遇到的工作效率低、更新慢、时效性差、数据格式不统一,难以形成一体化数据更新管理等的问题。本文以信宜市为例,结合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登记的特点,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以数字航摄(遥感)正射影像图制作调查底图、权属分布图、公告图等;利用GPS-RTK定位技术对重要界址点进行精度测算保证成果质量;基于GIS建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及土地管理与发证信息系统,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信息采取、处理、编辑、更新、统计、检查、分析、管理一体化的目的。综上所述,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总结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工作中所有权调查、数据库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归档等的技术方法,为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套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法参考。(2)总结分析出影响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有序开展的普遍问题因素,为测绘作业部门改进技术方法,也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建立完善土地管理相关制度、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3)利用GIS技术建立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及开发土地管理与发证信息系统,重点解决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实现信息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及分析一体化的功能,有效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提高成果准确性,提升土地管理水平,方便成果得到更广泛、快捷的应用。(4)通过RTK技术对界址点精度进行了检查,确保了集体土地确权成果的精确性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刘静[9](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金泽华[10](2018)在《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认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是国家全面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主要途径,是一个对地类图斑、权属界线、行政区划等变化情况进行外业实地调查,内业完成对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的更新,实时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并上报的完整过程。在3S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的支撑下,围绕着“应用共享、快速调查、及时发现、如实上报、持续更新”等五个方面的管理与技术问题,提出了年度集中变更调查向动态变更常态化调查的转变思路,从土地管理业务的内部及时解决变化问题。调查工作以季度为主要周期,逐步开展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工作,提高土地调查数据变更的精度和频率,提升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和精准性,全面实现对土地调查工作及土地利用数据的高效监管与应用。论文在深入理解土地利用调查过程中的用户需求以及具体作业流程与模式的基础上,应用WebGIS技术、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影像数据组织技术、空间数据组织等技术设计与开发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系统。针对系统数据库中的影像数据,研究设计适合本系统中遥感影像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提出以ArcSDE引擎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式存储遥感影像数据,以栅格目录的方式来组织。针对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大量的,多批次的,不同行政区划的图斑数据,研究设计基于调查任务批次、基于行政区划的、基于区域影像的图斑管理与组织模式,并提出系统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与常态化调查数据融合组织的方式,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兼容性与适用性。结合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图斑状态的动态更新与业务流转过程,提出建立图斑状态流模式,目的是为了控制图斑状态和图斑状态更新的过程,实现对图斑的高效管理与应用。基于这些数据组织员管理协调工作,并结合土地利用常态化具体作业流程,设计开发了适用于多级别,多角色,多部门组织,多资源管理的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系统,实现了系统后台管理功能,调查业务功能和数据统计报表功能等众多功能,最终达到对土地利用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应用的目的。
二、福建省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WebGIS技术的福建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环境信息化研究现状 |
1.2.2 WebGIS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三线一单”编制与平台相关技术介绍 |
2.1 福建省“三线一单”编制介绍 |
2.1.1 数据编制成果 |
2.1.2 编制技术路线 |
2.2 ArcGIS平台 |
2.2.1 ArcGIS Pro |
2.2.2 Portal for ArcGIS |
2.2.3 ArcGIS API for Java Script |
2.3 Web前端核心技术 |
2.3.1 Web前端发展历程 |
2.3.2 主流前端框架和现阶段三大框架的特点 |
2.3.3 Vue.js渐进式框架 |
2.4 Web后台核心技术 |
2.4.1 Web后台发展 |
2.4.2 Node.js概述 |
2.4.3 Node.js特点 |
2.4.4 Express.js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3 “三线一单”平台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平台需求分析 |
3.1.1 页面功能需求 |
3.1.2 前端展示与后台逻辑分离 |
3.1.3 代码组件化 |
3.1.4 浏览器兼容性 |
3.1.5 性能需求 |
3.2 平台总体设计 |
3.3 平台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3.3.1 成果数据管理 |
3.3.2 成果综合查询 |
3.3.3 一张图展示 |
3.3.4 智能环评 |
3.4 本章小结 |
4 “三线一单”平台数据管理与共享 |
4.1 成果数据库设计 |
4.1.1 内容组成 |
4.1.2 空间管控单元编码设计 |
4.1.3 “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库设计 |
4.2 成果数据检查 |
4.2.1 需求清单 |
4.2.2 检查内容 |
4.2.3 检查流程 |
4.3 成果数据入库与共享 |
4.3.1 成果数据入库 |
4.3.2 共享服务到Web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线一单”平台关键技术与功能实现 |
5.1 平台开发环境 |
5.2 平台关键技术 |
5.2.1 项目架构 |
5.2.2 Vue组件架构体系 |
5.2.3 Vuex数据管理状态 |
5.3 具体平台功能实现 |
5.3.1 登录和数据大屏 |
5.3.2 “三线一单”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5.3.3 “三线一单”生态监管一张图 |
5.3.4 “三线一单”智能环评一张图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3)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
1.2.2 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用户分析 |
2.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种植专题数据融合与处理 |
3.1 数据分析 |
3.1.1 空间数据分析 |
3.1.2 非空间数据分析 |
3.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
3.3 数据处理 |
3.3.1 空间数据处理 |
3.3.2 非空间数据处理 |
3.4 数据管理 |
3.5 实验验证-以土壤养分丰缺分析为例 |
3.5.1 研究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种植信息模块 |
4.2.2 市场信息模块 |
4.2.3 生活信息模块 |
4.2.4 用工信息模块 |
4.2.5 政策法规模块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构成 |
4.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3.3 数据库实体设计 |
4.4 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 |
4.4.1 主要技术 |
4.4.2 系统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地理单元研究现状 |
1.3.2 相关行业地理单元应用研究现状 |
1.3.3 水土保持有关空间单元应用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2.5.1 东北黑土区样区(盛家屯) |
2.5.2 北方土石山区样区(孙庄子) |
2.5.3 西北黄土高原区样区(贯屯公社) |
2.5.4 西北黄土高原区样区(米家堡) |
2.5.5 南方红壤区样区(王村) |
2.5.6 西南岩溶区样区(落水) |
2.6 研究数据来源 |
2.6.1 遥感影像数据 |
2.6.2 地形地貌数据 |
2.6.3 基础土壤数据 |
3 基础管理单元基础理论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土壤侵蚀学原理 |
3.1.2 水土保持学原理 |
3.1.3 自然地理学原理 |
3.1.4 景观生态学原理 |
3.1.5 地图学原理 |
3.2 概念内涵 |
3.3 表征特性 |
3.4 层次区划 |
3.5 最优尺度 |
3.6 表征模式 |
4 基础管理单元划分指标获取关键技术研究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不同应用需求指标分析 |
4.1.3 斑块综合划分指标确定 |
4.2 土地利用/植被类型指标提取 |
4.2.1 指标范畴定义 |
4.2.2 指标提取方法 |
4.2.3 提取结果分析 |
4.3 流域分水线和沟道线指标提取 |
4.3.1 指标范畴定义 |
4.3.2 指标分析方法 |
4.3.3 提取结果分析 |
4.4 沟缘线指标分析提取 |
4.4.1 指标范畴定义 |
4.4.2 指标分析方法 |
4.4.3 提取结果分析 |
4.5 土壤类型指标分析提取 |
4.5.1 指标范畴定义 |
4.5.2 指标分析方法 |
4.5.3 结果分析 |
5 基础管理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
5.1 斑块单元划分方法及原理 |
5.1.1 基于GIS空间叠置划分方法 |
5.1.2 按照语义相似度分析法划分方法 |
5.1.3 基于继承性分割算法的斑块划分方法 |
5.2 不同方法划分结果及适用性分析 |
5.2.1 不同方法划分结果 |
5.2.2 不同划分方法适宜性分析 |
5.3 不同区域斑块划分结果分析 |
5.3.1 区域斑块单元结果分析 |
5.3.2 斑块合理性评价 |
5.3.3 斑块景观指数分析评价 |
6 基础管理单元更新方法研究 |
6.1 更新内容与指标 |
6.2 更新原理与方法 |
6.2.1 更新分析方法 |
6.2.2 更新技术路线 |
6.3 更新流程与结果 |
6.3.1 更新实践流程 |
6.3.2 更新精度评价 |
6.4 更新频次分析 |
7 基础管理单元应用模式研究 |
7.1 总体应用模式框架 |
7.2 空间管理框架建立模式 |
7.2.1 基本原理内涵 |
7.2.2 构建原则与方法 |
7.2.3 模式体系架构 |
7.3 监测评价应用模式 |
7.3.1 基本模式思路 |
7.3.2 土壤侵蚀评价计算 |
7.3.3 多元时空矩阵分析 |
7.3.4 水沙变化对地表响应分析 |
7.4 综合治理应用模式 |
7.4.1 基本模式思路 |
7.4.2 治理项目规划评价 |
7.4.3 辅助方案设计与监管 |
7.4.4 实施效果评估 |
7.5 预防监督应用模式 |
7.5.1 基本模式思路 |
7.5.2 协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 |
7.5.3 人为扰动监管与地表扰动动态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本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中英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政策机制比较研究 ——以北京与格拉斯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内涵和方式的改变 |
1.1.2 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困境 |
1.1.3 北京与格拉斯哥对比研究的可行性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内容 |
1.3 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英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政策机制与实践 |
2.1 我国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发展历程 |
2.1.1 经济变迁下的政策演变 |
2.1.2 保护再利用新趋势 |
2.1.3 保护再利用政策难题 |
2.2 英国居住类历史街区复兴策略 |
2.2.1 主体变迁下的策略的演变 |
2.2.2 社区参与下的保护再利用现状 |
2.2.3 保护再利用启示 |
2.3 中英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比较 |
2.3.1 衰败与居住隔离问题 |
2.3.2 相近时间跨度下发展历程 |
2.3.3 政策机制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实践分析 |
3.1 北京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概况 |
3.1.1 片面的旧城改造 |
3.1.2 分层次的保护体系 |
3.1.3 商业文化下的大规模开发 |
3.1.4 人文主义有机更新 |
3.2 雍和宫规划导向的保护再利用实践 |
3.2.1 实践背景 |
3.2.2 整体规划策略 |
3.2.3 分级规划街道空间环境 |
3.2.4 分类保护示范居住空间和社区营造 |
3.3 北京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思考 |
3.3.1 政策规划 |
3.3.2 操作实施 |
3.3.3 社区营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格拉斯哥居住类历史街区再生实践分析 |
4.1 格拉斯哥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概况 |
4.1.1 强制性清除和人口再迁移 |
4.1.2 政府主导的社区福利更新和绅士化 |
4.1.3 社区责任制和居住功能恢复 |
4.1.4 政策实施主要特点 |
4.2 哥凡希尔社区参与的人本主义保护再利用实践 |
4.2.1 实践主要内容 |
4.2.2 多方参与的主体关系 |
4.2.3 完善的经济支持和市场运营 |
4.2.4 基础单位划分与政策环境 |
4.3 格拉斯哥保护再利用思考 |
4.3.1 政策上抑制重建和小单位规划 |
4.3.2 运作上住宅更新投放市场再利用 |
4.3.3 方法上业主责任制和社区委员会 |
4.3.4 问题和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政策机制优化方案 |
5.1 有利政策体系支持 |
5.1.1 规划编制和政策环境 |
5.1.2 各相关主体的长效关系 |
5.1.3 管理运营 |
5.1.4 工作评价指标 |
5.2 社区合作参与 |
5.2.1 住户责任制 |
5.2.2 居民参与机制 |
5.2.3 灵活的物业管理模式 |
5.2.4 技术补助和社区小组 |
5.3 私营部门商业技能和投资杠杆 |
5.3.1 经济支持 |
5.3.2 形象营销 |
5.3.3 间接融资手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政策设计和操作实施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皇后十字社区委员会负责人采访片段 |
附录2 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住类相关单位 |
附录3 英国社区更新特点总结表 |
附录4 英国国家信托收入支出明细 |
附录5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 |
附录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
致谢 |
(7)基于WebGIS的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立题依据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土壤类型划分与数据的高效利用 |
2.1.1 土壤类型的划分 |
2.1.2 土壤数据信息化高效应用 |
2.2 土壤数据库的设计与存储 |
2.2.1 土壤数据库发展现状 |
2.2.2 土壤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 |
2.3 WebGIS土壤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2.3.1 土壤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实现流程 |
2.3.2 土壤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 |
2.3.3 土壤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1.1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2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3.1.3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实现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 |
1 研究区概况 |
2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用户需求分析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3 数据需求分析 |
3 系统设计原则和总体目标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1)实用性 |
(2)规范性 |
(3)经济性 |
(4)扩充性 |
(5)安全性 |
3.2 系统总体目标 |
4 系统开发方法与建立流程 |
5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
5.1 表现层设计 |
5.2 业务逻辑层设计 |
5.3 数据层设计 |
6 数据库模型设计 |
6.1 数据库设计目标 |
6.2 数据库建立原则 |
6.3 数据库框架设计 |
6.4 数据库概念设计 |
6.5 数据组织方式 |
7 系统功能模块构建 |
7.1 数据管理 |
7.2 数据查询 |
7.3 数据统计 |
7.4 用户操作 |
8 系统开发技术 |
8.1 Ajax技术 |
8.2 Rest技术架构 |
8.3 ArcSDE技术 |
8.4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技术 |
9 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1 数据来源和误差分析 |
1.1 数据来源 |
1.1.1 地图数据 |
1.1.2 文本资料 |
1.2 数据误差分析 |
2 数据处理与结果统计 |
2.1 数据处理 |
2.1.1 原始坐标的修正投影 |
2.1.2 行政边界的对接修正 |
2.1.3 多区域的图像拼接 |
2.1.4 空间数据的拓扑检查 |
2.1.5 线状地物的叠加与套合 |
2.1.6 属性数据的检查补充 |
2.1.7 命名标准的规范调整 |
2.1.8 面积量算 |
2.2 四川省土壤类型统计和分布特征 |
3 数据库的建立 |
3.1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
3.1.1 空间数据结构 |
3.1.2 空间数据模型 |
3.1.3 空间数据基础 |
3.1.4 空间数据库建立 |
3.2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
3.2.1 属性数据分类 |
3.2.2 属性数据基础 |
3.2.3 属性数据库建立 |
3.3 元数据库的设计 |
4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关联 |
5 数据字典的建立 |
6 数据入库 |
7 数据质量检测 |
8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实现 |
1 开发环境 |
1.1 软件环境 |
1.2 硬件环境 |
1.3 运行环境 |
2 详细功能实现与成果示例 |
2.1 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 |
2.2 用户登录和退出功能 |
2.3 遥感卫星影像图的叠加 |
2.4 用户操作基本功能 |
2.4.1 地图浏览 |
2.4.2 地理量算 |
2.4.3 底图加载和切换 |
2.4.4 土壤剖面照片浏览与打印 |
2.5 鹰眼导航 |
2.6 信息查询功能 |
2.6.1 属性查询 |
2.6.2 空间查询 |
2.6.3 SQL查询 |
2.7 信息统计与分析功能 |
2.8 土壤类型专题地图绘制与渲染 |
3 发布WebGIS地图服务 |
4 软件开发核心代码 |
5 系统运行检测和评价 |
6 系统更新与扩展 |
7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 |
1.2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1.3 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实现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技术方法 |
1.2.2 地理信息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信宜市概况 |
2.1 自然资源与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土地利用现状 |
第三章 信宜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流程及问题分析 |
3.1 工作目标、任务与技术路线 |
3.2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 |
3.2.1 调查底图制作 |
3.2.2 外业权属调查与确认 |
3.2.3 图、表、数、实地一致性检查 |
3.3 宗地图与土地登记审核公告 |
3.3.1 宗地图制作输出 |
3.3.2 制作权属分布图 |
3.3.3 土地登记审核公告 |
3.4 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
3.4.1 数据库建设方法 |
3.4.2 数据采集与编辑 |
3.4.3 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衔接关系 |
3.5 土地登记档案资料归档 |
3.5.1 电子数据与土地登记档案资料整理归档 |
3.5.2 配合国土部门进行土地登记申请、审核、审批 |
3.6 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
3.6.1 对地块面积存在较大争议 |
3.6.2 集体土地权属证内容不完备 |
3.6.3 确权工作方法协作分工不明确 |
3.6.4 土地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第四章 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发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原则与思路 |
4.2 系统技术要点 |
4.2.1 并发控制技术 |
4.2.2 数据库联动技术 |
4.2.3 GIS海量数据管理及应用技术 |
4.3 系统层设计 |
4.3.1 数据管理层设计 |
4.3.2 分析应用层设计 |
4.4 输出成果样式 |
4.4.1 土地使用权证书样式 |
4.4.2 宗地图样式 |
4.4.3 土地登记卡样式 |
4.4.4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地统计表样式 |
4.4.5 界址点成果表样式 |
4.5 数据格式与数学基础 |
4.5.1 数据格式 |
4.5.2 数学基础 |
4.6 系统成果与系统实现的主要代码文件 |
第五章 RTK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
5.1 重要界址点坐标测定 |
5.1.1 采用网络RTK方法施测 |
5.1.2 采用常规RTK方法施测 |
5.2 重要界址点RTK外业采集及精度检查 |
5.3 界址点数据传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2 基础理论介绍 |
2.1 常态化调查与年度变更调查 |
2.2 土地调查数据库 |
2.3 影像数据组织管理技术 |
3 系统框架设计与数据组织管理 |
3.1 系统总体框架 |
3.2 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系统数据库建设 |
3.3 影像数据组织与管理 |
3.4 土地调查图斑组织管理模式 |
4 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数据动态更新研究 |
4.1 数据更新总体流程 |
4.2 调查图斑数据发现 |
4.3 外业调查图斑数据更新 |
4.4 审查业务中的图斑状态更新机制 |
4.5 常态化调查系统数据共享服务 |
5 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系统实现 |
5.1 系统后台管理功能 |
5.2 土地常态化调查业务功能 |
5.3 数据导出与统计报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福建省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2]基于WebGIS技术的福建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 纪梦达.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3]基于GIS的种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D]. 罗志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中英居住类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政策机制比较研究 ——以北京与格拉斯哥为例[D]. 尹思南. 天津大学, 2019(06)
- [7]基于WebGIS的四川省土壤类型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左孟承.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D]. 朱泽川. 广州大学, 2019(01)
- [9]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土地利用常态化调查系统设计与开发[D]. 金泽华.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